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人生准则

作者:戴尔·卡耐基 字数:53576 更新:2023-10-08 21:49:33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人生准则宿春礼 编译前言卡耐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生导师之一,半个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卡耐基”这个名字,从西方到东方,卡耐基的著作被译成几十种语言。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他:“或许,除了自由女神,他,就是美国的象征!”卡耐基本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农村小孩,在生活中他也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奋斗与追求,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名人。在取得成功之后,卡耐基将自己的思想著书出版,先后出版了《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伟大的人物》、《语言的突破》等脍炙人口的畅销书。本书所总结的11条人生准则便是来自于卡耐基在这些著作中所闪现出来的光辉智慧。在卡耐基的一生中,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他在世界各地创办了多达1700余所的卡耐基成人教育机构,这些教育机构造就了超过千万的毕业生。他希望通过演说和著书来教育和引导青少年走向成功的彼岸。秉承卡耐基的志愿,我们从卡耐基的亲身体验以及他给我们讲述的故事出发,总结了11条人生准则,分别是: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对别人表现出诚挚的关切;以伟人为榜样;选择“正确的工作”;学会“享受”工作;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给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的方向;以十足的信心迎战未来;把忧虑撵出你的思想;不要被贪婪蒙住了眼睛;以热忱和真诚面对生活。这11条准则中,有的是卡耐基的原话,有的是对卡耐基思想的概括。总之,我们试图从卡耐基著书的角度去揣摩他的意图,而这些准则可以说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卡耐基思想的完整构成之一部分。希望本书能够为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尽到一点绵薄之力。本书编译组2004年7月准则一 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改变一生的一句话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拿起了一本书,看到对他前途有莫大影响的一句话。他是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担心怎样通过期末考试,担心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哪里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生活。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在1871年所看到的那一句话,使他成为他那一代最有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又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这是在英帝国学医的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他还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他死后,需要两大卷书——厚达1466页的篇幅,才能记述他的一生。他的名字叫威廉·奥斯勒。下面,就是他在1871年春天所看到的那句话——“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这句话,帮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一生。42年之后,在一个温和的郁金香开满校园的春夜,威廉·奥斯勒爵士对耶鲁大学的学生发表了演讲。他对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们说,像他这样一个曾经在四所大学当过教授,写过一本很受欢迎的书的人,似乎应该有“特殊的头脑”,其实不然。他说他的一些好朋友都知道,他的脑筋其实是“最普通不过了”。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认为这完全是因为他活在所谓“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奥斯勒爵士到耶鲁去演讲的几个月前,他乘着一艘很大的海轮横渡大西洋,看见船长站在舵房里,揿下一个按钮,发出一阵机械运转的声音,船的几个部分就立刻彼此隔绝开来——隔成几个完全防水的隔舱。“你们每一个人,”奥斯勒爵士对那些耶鲁的学生说,“组织都要比那条大海轮精致得多,所要走的航程也远得多,我要劝各位的是,你们也要学着怎样控制一切,而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面,才是在航程中确保安全的最好方法。到舵房去,你会发现那些大的隔舱都可以使用,揿下按钮,注意听你生活的每一个层面,用铁门把过去隔断——隔断已经死去的那些昨天;揿下另一个按钮,用铁门把未来也隔断——隔断那些尚未诞生的明天。然后你就保险了——你有的是今天……切断过去,把已死的过去埋葬掉;切断那些会把傻子引上死亡之路的昨天……明日的重担加上昨日的重担,就会成为今日最大的障碍,要把未来像过去一样紧紧地关在门外……未来就在于今天……没有明天这个东西,人类得到救赎的日子就是现在,精力的浪费、精神的苦闷,都会紧随着一个为未来担忧的人……那么把船后的大隔舱都隔断吧,准备养成一个好习惯,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奥斯勒博士是不是说我们不应该为明天而下功夫准备呢?不是的,绝不是这样。在那次演讲里,他就继续说到,为明日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诚,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惟一方法。活好你的今天人们经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在今天执意要承受遥远未来的许多负担。当一个人考虑这些问题时,思绪就没有止境了,重重的幻想和忧虑使他再也难以制服这脱缰的思绪野马,甚至使他陷入绝境,变得麻木不仁,无法化解僵化在心头的苦闷和沮丧。请问,人们为何因无端的猜疑和忧虑而忐忑不安呢?请活好你的今天,这是最有益也最适宜于你的。戴尔·卡耐基研究了一些事业上很有成就的名人,发现这些人都喜欢沉浸于今天的奋斗中,绝少为明天而牵肠挂肚;他们喜欢面对当天的问题满足当天的需求。他们以此正确方式获得了今天,也赢得了未来。奥斯勒博士在耶鲁大学任教时,命令他的学生们以传自先知耶稣的一段祷词开始他们新的一天:“上帝啊!请赐予我们维持今天的面包吧!”他还给学生们提醒,这一祷词中祈祷的仅仅是能维持当天生计的面包。他没有为昨天的坏面包而发愁,也没有疾呼:“主啊!全国遍遭旱灾,明年秋天我们吃什么?”也没有嚷嚷:“能告诉我吗,我一旦失业了,怎么养家糊口?”他没有让你考虑这些可怕的灾难降临之前要怎么做,而让你仅仅祈祷一天的面包,因为能在今天享用的只是今天的面包。这些忠告强调的是:“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穆圣也说过:“一个人清晨起来,如果生活平安,且有当天的食物,则他等于获得了整个世界。”如果你拥有了上述几个面包,世界就属于你,可千万不能轻视它们。一位智者如果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并有了一天的生活来源,他才能平静地坐下来,正确地思考问题。智者们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进程,何况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这些唾手可得的恩典,是极大的生活保障;人在拥有后才能省出时间,不用去奔波操劳,不用涉身艰难险阻。事实上,为一些遥远的事情而操劳是十分愚蠢的,它往往使人难以解脱消极情绪造成的种种梦幻。一个人即使遭遇了困境,也不该为了将来而毁了今天。所以人们应该从今天开始,把今天视为包括时间和空间的整个未来。我们可以将生活划为若干阶段,然后以不断更新的决心和一个整体的个人去迎接每一阶段,这是非常正确的。每每黎明时分,穆圣诵念着:“我们迎来了清晨,权力归于安拉,赞美归于安拉,独一无偶,万物非主,惟有安拉,归宿只在他那里。”夜晚降临时,他念相应的祷词,穆圣有时诵念:“我的主啊!当我迎来清晨时,我沉浸于来自你的恩典、安康和庇佑中,请在今生后世赞美你赐予我的恩典、安康和庇佑吧!”有些人得到了真主的恩赐,家庭和睦,身心健康;但他们轻视这些,看不到鸿恩,却对财产和地位格外重视。其实这是对现实的嘲弄,是在今生后世的损失。据传,有人问阿卜杜拉·本·阿慕尔·阿绥:“我算不算迁士当中的一个穷人?”阿卜杜拉问:“你有同床共枕的妻子吗?”答:“有。”问:“你有借以安身的住处吗?”答:“有”。阿卜杜拉说:“你算得上一个富翁。”又问:“你有侍从吗?”答:“有。”阿卜杜拉说:“你算得上一个国王。”有些人对生活没有太多的苛求,但如果他们没有能力运作手中的财富,不能从周围的生活中获益,那他们就极少能享受到所得的一切。穆圣在每个黎明强调着这一事实,他说:“每当太阳升起,就有两个天仙被派到它的两边,除人类和神类(精灵)之外,大地上的一切都能听到他俩的呼声:‘人们啊!奔向你们的养主吧!足够的(财富)就算数量不多,也比丰裕得无暇顾及的(财富)更好,每当太阳西落,就有两个天仙被派到它的两边,他俩高呼:‘主啊!让慷慨者马上得到替代物吧,让吝啬者立即遭受损失吧!’”通过这一对比,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少量的一点财富往往比幻想中的一切更为有益。事实上手中的少量财富比令人无暇顾及的大量财富可贵得多。同时,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并能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财富比有限的少量财富可贵。穆圣的许多言行都鼓励信徒们仗义疏财,慷慨大方,不要担心贫穷或无法维持生计。如果这样去品味、理解和面对生活,信徒们怎不英勇无比?请听伊本·哈锌姆的箴言:“我和君王只隔一天,昨天的美景他们不会复得;明天的恐惧我们共同经受;今天,今天会变得怎样?”这位善良的穷人向君王们提出了挑战,因为往日的美景定会在明日付诸东流,任何人都无法从中挽留丝毫。在未知的明天,贫民和显贵面临同样的挑战?智者们完全赢得了眼前的今天,在今天的范围内把握自我。认定目标的人就是君王。我们有什么理由自愧呢?地位的悬殊能说明什么?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生活,并不意味着对未来漠不关心,也不意味着不为未来做准备。事实上,重视明天,为明天着想是非常明智的举措。重视未来与为未来忧心忡忡,为未来做准备与为了未来不顾一切,清醒地利用今天与为明天思绪万千、一筹莫展……这些之间都是有区别的。眼前的今天是成功未来的良好基础。诗人说:为了或有或无的结果,论战到深夜熬红了眼,伟大的养主保障了昨天,可怜的人儿愁坏了明天。可知否,岁月是怎样悄悄流逝的?人们往往在盼望明天中错过了今天,天长日久,生命耗尽了,而他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史蒂芬·里高克写道:“生活真是奇妙!小孩子说:‘等我长成个大孩子……’大孩子说:‘等我长大成人之后……’等他长大成人后,他说:‘等我结了婚……’结婚后说:‘等我退休了……’当他退休后,回顾往昔,往昔好似闪电闪过,又似一阵冷风刮过,将一切扫荡得干干净净。时光过去后我们才知道生命的价值。其实,生命就在生活中,在每一天每一刻中。”世界就在这些游戏人生、虚度时光者的手中迎来了它的末日。真主说:“清算到来之日,罪犯们发誓说,他们只生活了一霎时。”又说:“他们看见它的日子(末日),他们好像(在今世)只停留了一朝或一夕。”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你和我,在目前这一刹那,都站在两个永恒交汇之点——已经永远永远的过去,以及延伸到无穷尽的未来——我们都不可能活在这两个永恒之中,甚至连一秒钟也不行。若想那样做的话,我们就会毁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所以,我们就以能活在这一刻而感到满足吧。从现在一直到我们上床,不论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不论工作有多苦,每个人都能做他那一天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而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错,生命对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这些。可是住在密歇根州的薛尔德太太,在学到“要生活到上床为止”这一点之前,却感到极度的颓丧,甚至几乎想自杀。“1937年我丈夫死了,”薛尔德太太把她的过去告诉我,“我觉得非常颓丧——而且几乎一文不名。我写信给我以前的老板李奥罗区先生,请他让我回去做我以前的工作。我从前靠推销世界百科全书给学校过活。两年前我丈夫生病的时候,我把汽车卖了,于是我只好勉强凑足钱,分期付款买了一部旧车,又开始出去卖书。“我原想,再回去做事或许可以帮我解除我的颓丧。可是要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几乎令我无法忍受。有些区域简直就做不出什么成绩来,虽然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却很难付清。”“1938年的春天,我在密苏里州的维沙里市,那儿的学校都很穷,路很坏,我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所以有一次我甚至想要自杀。我觉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活着也没有什么希望。每天早上我都很怕起床面对生活。我什么都怕,怕我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我付不出房租,怕没有足够的东西吃,怕我的健康情形变坏而没有钱看医生。让我没有自杀的唯一理由是,我担心我的姊姊会因此而觉得很难过,而且她又没有足够的钱来付我的丧葬费用。”“然而有一天,我读到一篇文章,使我从消沉中振作起来,使我有勇气继续活下去。我永远感激那篇文章里那一句很令人振奋的话:‘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我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贴在我车子前面的挡风玻璃上,让我在开车的时候每一分钟都能看见它。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我学会忘记过去,不想未来,每天早上我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我成功地克服了我对孤寂的恐惧和我对需要的恐惧。我现在很快活,也还算成功,并对生命抱着很大的热诚和爱。我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上碰到什么事情,我都不会再害怕了;我现在知道,我不必怕未来;我现在知道,我每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你猜下面这几行诗是谁写的:这个人很快乐,也只有他能快乐,因为他能把今天,称之为自己的一天。他在今天里能感到安全,能够说:“不管明天会怎么糟,我已经过了今天。”这几句话听起来很现代,却是在基督降生的30年前所写的,作者是古罗马诗人何瑞斯。我知道人性上最可怜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拖延着不去生活,我们都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种傻子——这种可怜的傻子呢?底特律城已故的爱德华·伊文斯,在学会“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每一天和每一个时刻里”之前,几乎因为忧虑而自杀。爱德华·伊文斯生长在一个贫苦的家庭,起先靠卖报来赚钱,然后在一家杂货店当店员。后来,家里有七口人要靠他吃饭,他就谋到一个当助理图书管理员的职位,薪水很少,他却不敢辞职。八年之后,他才鼓起勇气开始他自己的事业。不久,他就用借来的55美金,发展出一个大的事业,一年赚两万美金。就在这时,厄运降临了:他替一个朋友开出一张面额很大的支票,而那位朋友破产了。很快地,在这件灾祸之后又来了另外一次大灾祸,那家存着他全部财产的大银行垮了,他不但损失了所有的钱,还负债16000千元。他精神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我吃不下。睡不着,”他还说道,“我开始生起奇怪的病来。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担忧。有一天,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昏倒在路边,以后就再不能走路了。他们让我躺在床上,我的全身都烂了,伤口往里面烂进去之后,连躺在床上都受不了。我的身体愈来愈弱,最后医生告诉我,我只有两个礼拜可活了。我大吃一惊,写好我的遗嘱,然后躺在床上等死。挣扎或是担忧都没有用了,我放弃了,也放松下来,闭目休息。在此以前,连续好几个礼拜,我几乎没有办法连续睡两个小时以上。可是这时候,因为一切困难很快就将结束,我反而睡得像个孩子似的安稳。那些令人疲倦的忧虑渐渐消失了,我的胃口恢复了,体重也开始增加。”“几个礼拜以后,我就能撑着拐杖走路。六个礼拜以后,我又能回去工作了。我以前一年曾赚过两万块钱,可是现在能找到一个礼拜30块钱的工作,就已经很高兴了。我的工作是推销用船运送汽车时放在轮子后面的挡板。这时,我已不再忧虑——不再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后悔——也不再担心将来。我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和热忱,都放在手头的工作上。”由于他脚踏实地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情,他的进展非常快。不到几年,他已是伊文斯工业公司的董事长,多年来,这个公司一直是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你乘飞机到格陵兰去,很可能降落在伊文斯机场——这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飞机场。可是,如果他没有学会“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的话,爱德华·伊文斯绝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成功。你大概还记得白雪皇后所说的,“这里的规矩是,明天可以吃果酱,昨天可以吃果酱,但今天不准吃果酱。”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样——为昨天的果酱发愁,为明天的果酱发愁——却不会把今天的果酱厚厚地涂在我们现在吃的面包上。就连那位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蒙田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我的生活中,”他说,“曾充满可怕的不幸,而那些不幸大部分都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我的生活,和你的生活,也都一样。“想一想,”但丁说,“这一天永远不会再来了。”生命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快地溜过,我们在空间以每秒19英里的速度跑着,但今天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一段时间,也是我们惟一能真正把握的时间。这也就是劳维尔·汤马斯的想法。我最近在他的家里度过一次周末,我注意到他引用的一个诗句,把它装上镜框,挂在他广播电台的墙上,让他可以常常看见。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我们在其中要高兴欢喜。约翰·罗斯金在他的桌子上放了一块石头,石头上只刻了两个字:“今天”。我在书桌上没有放石头,不过我的镜子上倒贴着一首诗。我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都能够看见它——这也是威廉·奥斯勒爵士常常放在他桌上的那首诗——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个很有名的印度戏剧家卡里达沙。向黎明致敬看着这一天!因为它就是生命,生命中的生命。在它短短的时间里,有你存在的所有变化与现实:生长的福泽,行动的荣耀,成就的辉煌。因为昨天不过是一场梦,而明天只是一个幻影,但是活在很好的今天,却能使每一个昨天都是一个快乐的梦,每一个明天都是有希望的幻景。所以,好好地看着这一刻吧,这就是你对黎明的敬礼。及时行乐,只为今天在一次培训课上,卡耐基与他的学员们正在争论“及时行乐”这个话题,大多数人认为“及时行乐”带有太多利己观念,但卡耐基不这么认为。为了说服学员,他讲了下面一个故事。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一个人拦住了他,问道:“小伙子,你为何行色匆匆啊?”小伙子连头也不回,飞快地向前跑着,只泛泛地甩了一句:“别拦我,我要寻求幸福。”转眼20年过去了,小伙子已变成中年人,可他依旧在路上奔波。有一个人又拦住他。“喂!中年人,你上哪儿去啊!”“别拦我,我在寻找我的幸福。”20年又过去了,这个中年人逐渐变得苍老,面色憔悴,背已驼得像一张弯弓,可他仍挣扎着,一步步向前挨。又有个人拦住他。“老头子,你还在寻找你的幸福吗?”“是啊!”当老头回答完这句问话,他猛地惊醒,一行老泪流了下来。原来,刚问他问题的那个人,就是幸福之神啊!他寻找了一辈子,实际上幸福就在他身边,他却屡次与之擦肩而过。讲到这里,卡耐基用眼扫视了一下他的学员们,然后说道:“请问在座的诸位,对于‘及时行乐’这个命题还有不同看法吗?”教室内一片寂静。是的,我们的人生太短促,但是,我们脚下的路却很长很长。如果懂得适时地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抛开人世间的一切苦恼与忧虑,我们的人生就是幸福的、快乐的。永远不要忧虑,永远不要发牢骚。如果我们一直向上看,生活积极乐观,工作勤奋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幸福。地底下的种子从来不怀疑,它总有一天会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幼苗,长出枝叶,并且一定会开花结果。它从来不问自己,怎么才能突破压在头上的厚厚的土层。它从不抱怨成长的过程中碰到顽固的石头和沙砾,而是不断地把自己柔嫩的绿芽一点一点向上顶出,透过石头和沙砾,坚韧勇敢地成长着,直到露出地面,长出枝叶,并开花结果。从幼小的种子那里,我们可以学到无名之辈成为社会名流的成功奥秘。在卡耐基的生命中,有一本小书对他的人生有深远的影响。那是詹姆斯·艾伦所著《思想的力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段。人如果改变对事与人的看法,事与人就对他发生改变……如果一个人的想法有激烈的改变,他会惊讶地发现生活中的状况也有急速的改变。人的内心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那就是自我……所有的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产物……人提升了自己的思想,才能上进,克服并完成某些事。拒绝提升思想的人只有滞留在悲惨的深渊中。创世纪中,上帝赐予人类统治大地的权力,这是一份伟大的赠品,人们却对这种伟大的权力没有什么兴趣。人们只希望能先统治自己——控制自己的想法,克服自己的恐惧,控制自我的心智与精神。最神奇的是,人们知道自己可以自我控制到相当高的程度;因为,任何时候只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就能控制自己的反应。让我们一起谨记威廉·詹姆斯的名言:只要将一个人内心的态度由恐惧转为奋斗,就能克服任何障碍。让我们为自己的快乐奋斗。让我们遵循下列建设性的思想,而争取最大的快乐。这份计划称为“只为今天”,它非常能振奋人心。只要我们照着去做,忧虑多半就会消逝,而生活的乐趣则会增加。只为今天1.只为今天,我要很快乐。假如林肯所说的“大部分人只要下定决心都能很快乐”这句话是对的,那么快乐是来自内心,而不是来自外界。2.只为今天,我要让自己适应一切,而不去试着调整一切来适应我的欲望。我要以这种态度接受我的家庭、我的事业和我的运气。3.只为今天,我要爱护我的身体。我要多运动照顾自己,珍惜自己;不损伤它不忽视它;使它能成为我争取成功的好基础。4.只为今天,我要提高我的思想。我要学一些有用的东西,我不要做一个胡思乱想的人。我要看一些需要思考、更需要集中精神才能看的书。5.只为今天,我要用三件事来锻炼我的灵魂:我要为别人做一件好事,但不要让人家知道;我还要做两件我并不想做的事,而这就像威廉·詹姆斯所建议的,只是为了锻炼。6.只为今天,我要做个讨人喜欢的人。外表要尽量修饰,衣着要尽量得体,说话低声,行动优雅,丝毫不在乎别人的毁誉;对任何事都不挑毛病,也不干涉或教训别人。7.只为今天,我要试着只考虑怎么度过今天,而不期望我一生的问题一次就解决。因为,我虽能连续12个钟头做一件事,但若要我一辈子都这样做下去的话,就会吓坏了我。8.只为今天,我要订下一个计划。我要写下每个钟头该做些什么事。也许我不会完全照着做,但还是要订下这个计划,这样至少可以免除两种缺点——过分仓促和犹豫不决。9.只为今天,我要为自己留下安静的半个钟头,轻松一番。在这半个钟头里,我要想到神,使我的生命更充满希望。10.只为今天,我要心中毫无惧怕。尤其是,我不要怕快乐,我要去欣赏美的一切,去爱,去相信我爱的那些人会爱我。想要培养更加平和快乐的心态,请记住:想得开心,做得开心,你就真的会觉得开心。两面神的悲哀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神:“请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孔?”“为的是一面观看过去,记录历史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憧憬。”两面神回答说。“可是,你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先哲问道。“现在……”两面神哑然了。先哲又说:“要知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你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安在?”两面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了。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罗马的城池,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了它……现在是什么?“现在”是时间轨迹的一个最新的点,就是此时此刻,也就是你的眼睛正视着这两个字的当儿。现在是正在运动着的时间,是进行时的。在这个点以前的一切都属于过去,在这个点以后的一切都属于未来。“现在”恰好处于“过去”和“未来”这两个相反时间的位置上,又是过去和未来连续不断地集结于一点的极限。在时间的序列中,只有“现在”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时间。俄国文学家赫尔岑认为,时间中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现在,一个现在过去了,另一个现在立即到来。时间也可以说是许多现在的集合。没有现在中的分分秒秒,也就没有想像中的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现在,是现实的时间、存在的时间,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时间。可以断言,一个人只有抓住了一个一个“现在”,才可以积少成多,积成一月、一年……他的几十年生命才会过得有意义。现在,时间的进行曲!古今中外的伟大学者,无一不是抓住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现在”,用顽强的毅力同“现在”赛跑。据一篇回忆文章记载,有位同志向列宁汇报工作,列宁批准了他的计划,并问道:“那么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呢?”“明天开始。”“为什么不今天开始呢?就是现在!”抓“现在”,就要有一种紧迫感。抓“现在”,就必须像昆虫学家柳比歇夫那样,把生活织成细密的网眼,学会同正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抓住了变幻无常的、老想溜走的日常生活中的“现在”,把它紧紧攒在自己的笔尖下,把每一个“现在”都当做不可缺少的事业之根。一切正在奋斗着的、愿意使自己的生命有更大价值的人,千万要抓住“现在”。积秒建功,积秒创业,把自己生命中的一分一秒都转化为“凝固了的时间”。“你若爱千古,你当爱现在”,哲学家的话应当成为一切有志于成才者的座右铭。“现在”,是成功的象征词。“明天”、“下星期”、“以后”、“某些时候”、“某天”是失败的象征词。许多很好的想法因为“我将来某一天开始”而成为泡影。我们应该“现在就开始,就在现在干”。“现在”意味着成功,“以后”意味着失败。珍惜现在的时光时间并不能像金钱一样让我们随意贮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我们所能使用的只有被给予的那一瞬间,也就是今日和现在。例如,我们不能充分利用今日而让时光虚度,那么它将一去不返。所谓“今日”,正是“昨日”计划中的“明日”;而这个宝贵的“今日”,不久将消失在遥远的远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得以生存的只有现在——过去早已消失,而未来尚未来临。昨天,是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是有流通性的价值之物。人要学会在现时中生活。请注意,这里使用的不是“现实”而是“现时”一词,它更加强调的是“现在”这一时间概念。现实生活是你真正生活的关键所在。细想一下,除了“现在”,我们永远不能生活在任何其他时刻;你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的时光,未来也只不过是一种即将到来的“现在”。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未来到来之前,你是无法生活于未来之中的。然而,我们的文化传统总是降低现时的重要性,我们常听人们如此言谈:为将来而积蓄,要考虑后果,不要过于注重享乐,想想今后,为退休做好准备,等等。社会环境总是要求人们为将来牺牲现在。根据逻辑推理,采取这种态度就意味着不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永远回避幸福——难道不是吗?将来那一时刻一旦到来,也就成为现时,而我们到那时又必须利用那一现时为将来做准备。这样,幸福总是明日复明日,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现时,是一种难以捉摸而又与你形影不离的时光,如果你完全沉浸于其中,便可得到一种美好的享受。因此,你应该充分享受现时的每分每秒,而不必去考虑已过去的往日和自然到来的将来。抓住现在的时光,这是你能够有所作为的惟一时刻。不要忘记,希望、期望和惋惜都是回避现实的最为常见的方法。回避现时往往导致对未来的一种理想化。你可能会想象自己在今后生活中的某一时刻,会发生一个奇迹般的转变,你一下子变得事事如意、幸福无比、财富无限。或者期望自己在完成某一特别业绩——如大学毕业、结婚、有了孩子或职务晋升之后,你将重新获得一种新的生活。然而,当那一刻真正到来时,你却并没有获得自己原先想象的幸福,甚至往往有些令人失望。未来永远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美好、如诗如画,它也只是一种切切实实的“现时”。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婚后不久就哀叹生活与婚姻的不幸,其中不乏一个原因——他们曾经将婚姻和未来幻想得过于幸福美满,而当这一切真正到来时,当他们置身于现时生活之中,他们不愿面对一些现实。当然,如果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并没有达到你原先的期望,你总可以通过对未来的再一次理想化而将自己从低沉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但千万不要让这种恶性循环成为你的一种固定生活模式。立即采取一些现时生活的措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在《大使们》一书中如此忠告:“尽情地生活吧,否则,就是一个错误。你具体做什么都关系不大,关键是你要生活。假如没有生命,你还有什么呢?……失去的就永远失去了,这是毫无疑义的。……所谓适当的时刻就是人们仍然有幸得到的时刻,……生活吧!”如果你也像托尔斯泰书中的伊凡·伊里奇那样回顾自己的一生,你将发现自己很少会因为做了某事而感到遗憾。“如果我到目前为止的整个生活都是错误的,那该怎么办?他忽然意识到以前在他看来完全不可能的事也许的确是真的,——他也许真的没有按照他本应做的那样去生活。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以前那些难以察觉的念头——尽管出现之后便随即被打消——或许才是的,而其他一切则是虚假的。他的职业义务、他的生活以及家庭的整个安排,还有他的一切社会利益和表面利益,也许完全都是虚无的。他一直在自己为所有这一切进行着辩解,然而现在,他蓦然感到自己的辩解是苍白无力的。没有什么值得辩解的……。”恰恰相反,正是那些你所没做的事情才会使你心中耿耿于怀。因此,你现在应该去的事情十分显然——行动起来!珍惜现在的时光,充分利用现在的时光,不要放过一分一秒。否则,如果你以自我挫败的方式度过现在的时光,就无异于永远地失去这一现时。准则二对别人表现出诚挚的关切到处受欢迎的方法你是否曾停下来想过,狗是唯一不必为三餐而工作的动物?母鸡必须生蛋,母牛必须产奶,鹦鹉必须唱歌。但是狗只要给你友爱,它就有三餐可吃。当马克五岁的时候,马克父亲以50分钱买了一只小黄毛狗提比。它是马克童年的快乐泉源。每天下午大约四点半的时候,它就坐在前廊,一双美丽的眼睛不断地注视着过道,当它听到马克的声音,或看到马克摇荡着饭桶穿过矮林的时候,它就飞也似地跳起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上山丘来迎接马克,又跳又高兴地叫着。提比跟马克做了五年的好朋友。接着,在一个悲惨的晚上——马克永远忘不了那个晚上——它在离马克10米左右的地方被雷电击死了。提比之死,是马克孩提时代的悲剧。提比从未读过一本心理学的书,它不需要读。它凭直觉就知道,一个人只要对别人真心感兴趣,在两个月之内,他所得到的朋友,就能比一个要别人对他感兴趣的人,在两年之内所交的朋友还要多。但是许多人一生中都错误地想办法使别人对他们感兴趣。当然,这种方式没有用,别人是不会对你感兴趣的。他们只对他们自己感兴趣——不论早上、中午或晚饭之后。纽约电话公司对电话中的谈话做了一项详细的研究,想找出哪一个词最常在电话中被提到。你猜到了——这个词就是第一人称的“我”。在500个电话谈话中,这个词被使用了3950次。当你拿起一张你也被包括在内的团体照片,你最先看的是谁呢?如果我们只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以这种方法交来的。拿破仑试过这种方法,而在他跟约瑟芬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他说:“约瑟芬,我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幸运的人,但是,在此刻,你是世界上我唯一能够依赖的人。”而历史学家们则怀疑他是否真的能够依赖她。已过世的维也纳著名心理学家亚佛·亚德勒,写过一本叫做《人生对你的意识》的书。在那本书中,他说:“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于这种人。”你也许读过几十本有关心理学的书籍,还没见到一句对你我来说更有意义的话。我不喜欢重复,但是亚德勒这句话太意味深长了。好多年来,费城的克纳弗一直试着要把煤推销给一家大的连锁公司,但是该连锁公司继续从另一个镇上把煤买来,继续经过克纳弗的办公室而不进去。有一天,克纳弗先生在我的班上发表一段谈话,把连锁公司骂得体无完肤,说他们是美国的一个毒瘤。而他仍然不懂为什么他无法把煤卖给他们。我建议他采取不同的技巧。我们在班上分组辩论,题目是:“连锁公司分布各处,对国家害多于益。”在我的建议下,克纳弗站在否定的一边,他答应为连锁公司辩护,于是就跑到那家他痛恨的连锁公司,去会见一位高级职员,他说:“我不是来这儿推销煤,我是来请你帮我一个大忙。”克纳弗接着把辩论的事告诉他,说:“我是来找你帮忙的,因为我想不出还有谁比你更能提供出我所需要的资料。我非常想赢得这场辩论,你的任何帮忙,我都会非常感激。”以下,是以克纳弗先生自己说出的故事的结果:“我请他给我一分钟的时间。就是因为这个条件,他才答应接见我的。在我说明来意之后,他请我坐下来,跟我谈了107分钟。他写信给全国连锁组织公会,为我要了一份有关这方面的辩论文件。他觉得连锁公司对人类是一种真正的服务,他很以他为数百个地区的人民所做的而感到骄傲。当他说话的时候,眼睛都闪出光芒。我必须承认,他使我看到了一些我以前连做梦都不会梦到的事,他改变了我整个的想法。”“当我要走的时候,他送我到门边,用他的手臂环绕着我的肩膀,祝我辩论得胜,请我再去看看他,把辩论的结果告诉他。他对我所说的最后几句话是:‘请在春末的时候再来找我。我想签下一份订单,买你的煤。’”“对我来说,这简直是奇迹。我一句话也没提出来,他居然主动要买我的煤。我在两小时中,因为对他和他的问题深深地感兴趣,比10年中我要使他对我和我的煤感兴趣所得到的进展还要多。”克纳弗先生并没有发现另一项新的真理,因为好久以前,在耶稣出生的一百年前,一位著名的古罗马诗人西拉斯就曾经说过:“我们对别人感到兴趣,是在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时候。”对他人要表示你的关切。这跟其他人际关系一样,必须是诚挚的。这不仅使付出关切的人获得一些成果,接收这种关切的人也是一样。它是条双向道,当事人双方都会受益。有一位在纽约长岛参加我们课程的马汀·金斯柏,他曾提到,一位护士给他的关切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那天是感恩节,我只有10岁,正靠着社会福利制度而住在一家市立医院,预定明天就要动一次大型手术。我知道以后几个月都是一些限制和痛苦了。我父亲已去世,我和我妈住在一个小公寓里,靠社会福利金为生,那天我妈刚好不能来看我。”“那天,我完全被寂寞、失望、恐惧的感觉所压倒。我知道妈妈正在家里为我担着心,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没人陪她吃饭,甚至没钱吃一顿感恩节晚餐。”“眼泪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把头埋进了枕头下面,暗自啜泣,但全身都因痛苦而颤抖着。”“一位年轻的实习护士听到我的哭声,就过来看看。她把枕头从我头上拿开,拭去了我的眼泪。她跟我说她非常寂寞,因为她必须在这天工作而无法跟家人在一起,她又问我愿不愿和她共进晚餐。她拿了两盘东西进来:有火鸡片、马铃薯泥、草莓酱,还有冰淇淋当甜点。她跟我聊天并试着抚平我的恐惧。虽然她本应四点就下班,可是一直陪我到将近11点才走。她一直跟我玩,聊天,等到我睡了才离开。”“10岁以前,我过了许多的感恩节,但这个感恩节永远不会在记忆中消失,我还记得那沮丧、恐惧、孤寂的感觉,突然一个陌生人的温情使那些变得若有若无了。”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或是培养真正的友情,或是既要帮助别人又要帮助自己,就把这条准则记在心里:对别人表现出诚挚的关切。真诚欣赏赞美别人柯立芝总统执政期间,我的一位朋友在一个周末去白宫做客。当踱入总统的私人办公室时,他听到柯立芝对他的一位女秘书说:“你今早穿的衣服极好看,你是一个极美貌的青年女子。”这恐怕是一向寡言的柯立芝总统一生中赏赐给一位秘书的最动人称赞了。这确实有点极不平常,出乎意料,因而那女子面红耳赤,不知所措。柯立芝于是说道:“不要难为情,我说这些话只是为了让你觉得好过一些。从现在起,我希望你多注意一下你的缺点。”柯立芝总统赞美人的办法虽然太直接,但他运用了一种心理技巧——在我们听到他人对自己的优点加以称赞以后,再去听一些不愉快的话,自然觉得好受一些。这正如理发师在替人修面之前,先涂上一层肥皂一样。这也是麦金利在1896年竞选总统时所采取的一种做法。有一位当时著名的共和党人写了一篇演讲稿,他觉得比西西洛、亨利和范勃斯德三人合起来所写的还要好。这位先生非常高兴地将他那不朽的演讲稿大声朗读给麦金利听,这篇演讲稿有它的优点,但麦金利先生总觉得有些不大合适,因为它会引起一场批评的风波,可是麦金利又不愿伤害这位写作者的感情。他不愿给这位满腔热情的人泼冷水,但不得不说“不”。那么他是怎样巧妙处理的呢?“这真是一篇伟大的演讲稿!”麦金利说,“没有人能准备这么好的一篇演讲稿。在许多场合,我可以这样说,但在这种特殊的场合是否十分合适?也许从你的立场来看,这是非常合理与慎重的,但我必须从我所代表的政党的立场来考虑它所产生的影响。现在,你回家去,按照我所指示的方向,写一篇演讲稿,并送一份给我。”那人回去照做了。麦金利加以修改,帮助他重新写他的第二篇演讲稿。后来他成为竞选中一位有影响的演讲员。若想一个人真诚地与你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满足他的需求,给予他所一直渴望得到的东西。一个人需要的是什么呢?除了物质需要外,精神需要是不可或缺的。积极发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及时加以赞扬,是崭新人际关系的开始。在乘电梯的时候,发现对方的领带非常高雅别致,这时如果能真诚地赞扬说:“您系的领带真漂亮!”对方会很高兴,也许会因此而与你谈得非常投机,说不定会对你说:“下班后一起去喝一杯怎么样?”赞扬时的要领是,在心里那样想时就要马上说出,也就是要及时。在工作中也是一样。让晚辈处理一份文件,晚辈完成得比自己预想得要快得多且很出色,在接过文件时要马上对其赞扬说:“真能干!让你来做我非常放心。”这对晚辈来说,是极大的鼓舞。没有必要担心赞扬别人会被看成是嘴甜、讨好别人,也没有必要强迫自己赞扬别人。与他人相处要有不带任何先入为主的态度。在别人有自己不具备的出色之处时,要能真诚而坦率地进行赞扬,这对于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来说非常重要。林肯曾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威廉·詹姆士也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有一位中年人养了许多品种极佳的猪及纯种的白脸猫,他曾在乡村集市与州牲畜展示会上获得金牌。这位中年人把金牌丝带别在一块纯白棉布上,每当朋友来访,他就将这块白布展现出来。那些猪并不在意它们所赢得的荣誉,但这位中年人在意,因为这些金牌丝带满足了他的成就感。如果人类祖先没有如此强烈地追求自我满足,那么今日的文明就不可能出现,人也就与动物没什么两样了。但我们一般人则是看到自己不满意的,就破口大骂;看到自己满意的,就闭口不言,吝于说一句赞美的话。有些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说:“老套了,阿谀、恭维,这对那些聪明人一点都不管用。”当然,对有辨识力的人来说,阿谀完全没有效用,因为它是肤浅的、自私的、虚伪的。只有对那些没有自信的、欲借外界赞美来提升自己的人,奉承才能产生作用。但是,赞美不等于阿谀,赞美与阿谀的差别是什么?这很容易分别,一个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另一个则是虚伪的、自私的、表面的。衷心的赞美受到社会的尊重,而奉承和阿谀却为社会所唾弃。墨西哥城的查尔帕提克宫殿有一则阿柏雷刚将军的座右铭,上面写道:“不要畏惧攻击你的敌人,但要谨慎你身边善于阿谀的小人。”英王乔治五世在白金汉宫的书房中陈列了六条处事格言,其中一条是:“不要昧着良心,说出违心之论。谄媚是一种廉价的赞美,不值得我们珍惜。”当我们空闲下来的时候,所关心的几乎都是自己,现在让我们终止这种自私的态度,多想想别人的优点,那么从我们口中所流露出来的就是真诚的赞美而不是虚伪的奉承了。诚意是万灵丹诚意是万灵丹。人与人之间可能因为立场不同而闹得水火不容,要他们互相信赖、谅解似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以诚意来化解这个问题?科恩先生是S公司的营业科科长,虽然他是技术员出身,但是他有难得的远见,更有不与人计较的爽朗性格。只是即使像他这种开朗的人,也不免要碰到无法同化的对手。那人就是罗斯主任,他也是技术员出身,虽然是营业部的人,但因为他的产品设计获得上司的赏识,所以也兼任产品企划委员。他设计新产品的创见真是没话讲,但令人担心的是他的脾气极坏,不太好相处。不过,因为他在产品的开发方面的确有他人不及的创见,所以大家倒还蛮尊敬他的。有国外的厂商来函接洽订货,表示对罗斯设计的某项产品非常欣赏。因为对方是国外一家颇为著名且规模极大的贸易公司,所以公司对这笔生意颇为重视,决定派一个人到国外了解一下详情并调查当地的市场远景。公司方面开会的结果认为,虽然这项产品的计划人员是罗斯,但因此次派人到国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查市场并和买方接洽,所以语言能力比技术能力还要重要,便决定派科恩去,并通知了他。科恩接到命令后,感到非常意外,因为公司上下都认为这次一定会派罗斯去,因为罗斯的功劳最大,如果不是他产品设计得好,也不会获国外公司的青睐。因此科恩便反映给上面:是否应派罗斯前往较为适合?而上面很快地便给了他答复:认为他的语言能力较佳,而且接洽和技术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上面又把罗斯叫去,向他说明原委。罗斯原本满怀希望地认为这次的接洽者非自己莫属,没想到希望却落了空,因此他连续三天都不来上班以示抗议。科恩一看情形不妙,便跑去找常务董事T先生,T先生将前因后果听完后,只说了一句:“你平常是否真心对待罗斯先生?”这话有如暮鼓晨钟一般敲醒了科恩,虽然他平日极注重人际关系的维护,但以这次的事件而言他就没有处理好。他并没有真诚地向罗斯说明原委,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表面上要求他了解,这样如何能使人心服口服呢?因此,他赶紧去向罗斯道歉。罗斯大概也自觉不对,所以便爽快地接受了他的道歉,科恩先生也就开心地走了。不知你们对科恩先生的处理方式有什么意见?是否觉得他太宠自己的下属了,还是认为这才是最佳的方式呢?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会打棒球的人都知道,当我们接球时,应顺着球势慢慢后退,这样的话球劲便会减弱。与此相似,我们在说服他人时,若运用接棒球的那一套方法,使对方充分说出他的意见,认真倾听,并随时保持询问对方意见的风度,相信必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使说服对方变得更加容易。杰克·凯维是加利福尼亚州一家电气公司的一位科长,他一向知人善任,并且每当推行一个计划时,总是不遗余力地先作表率,将最困难的工作揽在自己的身上,等到一切都上了轨道之后,他才将工作交给下属,而自己退身幕后。虽然他这种处理事情的方法是很好的,但他太喜欢为人表率,所以常常让人觉得他似乎太骄傲了。最近不知怎么搞的,一向神采奕奕的凯维却显得无精打采。原来最近经济极不景气,资金方面周转不灵,再加上预算又被削减,使得科里的业务差点停顿。凯维看到这种情形若继续下去,后果一定不可收拾。于是他实施了一套新方案,并且鼓励员工:“好好干吧!成功之后一定不会亏待你们的。”但没想到眼看就要达到目标,结果还是功亏一篑,也难怪他会意志消沉了。平日对凯维极为照顾的经理看了这些情形后,便对他说:“你最近看起来总是无精打采的,失败的挫折感我当然能够理解,但是我觉得你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你只是一味地注意该如何实现目标,却忽略了人际关系这个软体的工程,如果你能多方考虑,并多为他人着想,这种问题一定能够迎刃而解。”经理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大丈夫要能屈能伸才是一个好的管理人员。我觉得你就是进取心太急切了,又总喜欢为员工作表率,而完全不考虑他们的立场,认为他们一定能如你所愿地完成工作,结果倒给了员工极大的心理压力。大概也就是这个缘故,大家都说你虽能干,但你的部属却很难做。每个人当然都知道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你实在大可不必再给他们施加压力。你好好休息几天,让精神恢复过来;至于工作方面,我会帮助你的。”看了杰克·凯维的这一段亲身经历后,你一定也有相同的感触,那就是,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并不是只靠热情与诚意便可取得成功的。或许你原本对自己的能力极有信心,但往往会因过分能干或热心,反而给别人带来跟不上的感觉,而自己也会有挫折感,这一切都是你不曾站在他人的立场,为他人着想之故。只要你能奉“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为圭臬,便可减少许多原可避免的困扰。商学教授罗伯特曾引述过某电影公司一位程序设计员和他上司进行争辩的故事。当时,为了某个软件的价值问题,双方争执得僵持不下。罗伯特说:“我就建议他们互换一下角色,以对方的立场再进行争辩。五分钟之后,他们便发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可笑,两个人都不禁大笑起来,接着,很快找出了解决的办法。”人为了与知心的朋友共聚一堂,做一次彻夜长谈,可以不辞劳苦,千里跋涉。但是,很不幸的是,有许多人却认为自己没有谈话的对象,没有诉苦的对象,也没有可以依赖的朋友。而在这孤独的想法的背后往往是有事实根据的。相反,这世界上也有许多并不孤独的人,但是他们喜欢替别人乱出主意,或一开口便牢骚满腹,甚至喜欢改变别人,好管闲事。其实这两种人都并非人们所需要的人,一般人所需要的是可以理解他、了解他、安慰他、喜欢他的人。“我理解你”这短短四个字,就是你能向他人说出的最体贴、最温柔的一句话。换句话说,这就是对方最乐于听到的一句话。“我理解你”,当你对人说出这句话时,表示你能体会他的心情及他说话的意思;而对他来说,你便具有强大的魔力,足以吸引他。任何人都可以培养起了解他人的能力,只要他能自如地掌握有关技巧。最重要的能力是使对方和自己同时发展的能力,即能看透对方内心的能力。比如说,当对方遵照你的意见做事而觉得疲惫不堪,因此向你发牢骚、抱怨的时候,如果你能够洞悉人心,便能立即察觉到他一定是心有不满或不服气,倘若只是由于肉体劳累是不会发牢骚的。当人们在精神上感觉疲倦时,只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在做不想做的事;二是他不能做想做的事情。如果你了解这一点,你便能帮助这些精神上疲倦的人从精神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感情移入,就是一种以我心换你心的将心比心的态度。它能使你具有了解对方的情绪与心意的能力,使你具有支配他人的力量。这里要列举的就是由于体谅之心的感情移入而获得人们的感激与欢迎的例子。洛杉矶的一位牧师,当地人们每当遭遇困难时,经常通过电话向他诉说,并请他发表意见。他说,“当电话一响,我就尽快拿起话筒。我这样做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因为大部分的人如果有问题要问我,都会有点害怕,害怕打扰我,破坏我的日常生活的宁静,所以他们在拨电话号码时心里已经感到不安了,倘若此时我接电话的时间长一点,他们会更不安;如我立刻拿起电话,往往就在这一刹那,便能消除他们的不安。也许打电话的人并没有很明显地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当电话立刻接通后,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比较安心。”像这类小事情,由于感情的移入,这位牧师便能受到众人的喜爱与尊敬了。你不妨注意一下,尤其当你与职位高的人接触时,或对别人有所请求时,你便能体会到这位牧师所说的话的含义。用关心赢得尊重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或是培养真正的友情,请对别人表现诚挚的关切。这也是西奥多·罗斯福异常受人欢迎的秘密之一,甚至他的仆人都喜爱他。他的那位黑人男仆詹姆斯·亚默斯,写了一本关于他的书,取名为《西奥多·罗斯福——他仆人的英雄》。在那本书中,亚默斯讲述了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故事。“有一次,我太太问总统关于一只鹑鸟的事。她从没有见过鹑鸟,于是他详细地描述一番。没多久,我们小屋的电话铃响了。我太太拿起电话,原来是总统他本人打来的。他说,他打电话给她,是要告诉她,她窗口外面正好有一只鹑鸟,如果她往外看,可能看得到。他时常做出像这类的小事。每次他经过我们的小屋,即使他看不到我们,我们也会听到他轻声叫道:‘呜,呜,呜,安妮!’或‘呜,呜,呜,詹姆斯!’这是他经过时一种友善的招呼。”仆人怎能不喜欢他这样的人?任何人怎能不喜欢他?有一天,罗斯福到白宫去拜访,碰巧塔夫脱总统和他太太不在。他真诚喜欢卑微身份者的情形全表现出来了,因为他向所有白宫旧仆人打招呼,都叫出名字来,甚至厨房的小妹也不例外。“当他见到厨房的亚丽丝时,”亚奇巴特写道,“就问她是否还烘制玉米面包,亚丽丝回答他,她有时会为仆人烘制一些,但是楼上的人都不吃。罗斯福有些不平地说:‘他们的口味太差了,等我见到总统的时候,我会这样告诉他。’亚丽丝端出一块玉米面包给他,他一面走到办公室去,一面吃,同时在经过园丁和工人的身旁时,还跟他们打招呼……他对待每一个人,就同他以前一样。大家仍然彼此低语讨论这件事,而艾克胡福眼中含着泪说:‘这是将近两年来我们唯一有过的快乐日子,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不愿意把这个日子跟一张百元大钞交换。’”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位业务代表由于对看似平凡的人给予同样的关心,使得他挽回了一个客户。这位业务代表名叫小爱德华·赛克斯,他曾在一篇报告中说道:“好几年前,我为强生公司在麻省一带拜访客户,其中之一是位于兴罕的药品杂货店。每次我到店里去的时候,总要先跟柜台的职员寒暄几句,然后才去见店主。一天,店主突然告诉我不用再去了,他不想再买强生公司的产品,因为强生公司的许多活动都是针对食品市场和廉价商店而设,这对小药店的伤害不小。于是我落荒而逃,开着车在镇里兜了好几个小时。最后,我决定再回到店里,至少也要把公司的情形解释清楚。”“走进店里的时候,我照常和柜台员工打招呼,然后进到里面见店主。店主见到我很高兴,笑着欢迎我回来,并且比平常多订了一倍的货。我十分惊讶,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他指着柜台卖饮料的男孩说,在我离开店铺以后,卖饮料的男孩走过来告诉他,说我是到店里来的推销员当中少数几个会同他打招呼的人之一。他告诉店主,如果有什么生意值得做的话,应该就是我。店主同意这个看法,从此成了我最好的客户。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对人关心是推销员必须具备的特质。”还有一件类似的事情,由于对别人强烈地感兴趣和关注,使得查尔斯·伊里特博士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位大学校长。他当哈佛大学的校长达几十年。下面是伊里特博士的一个例子。有一天,大一学生克林顿到校长室去借50美元的学生贷款,这笔贷款获准了。“接着,我感激万分地致谢一番,正要离去的时候,”克林顿回忆道,“伊里特校长说:‘请再坐会儿。’然后他说:‘听说你在自己的房间里亲手做饭吃。我在念大学的时候,也这样做过。你做过牛肉狮子头没有?如果牛肉煮得够烂的话,就是一道很好的菜,并且一点也不会浪费。当年我就是这么煮的。’接着,他告诉我如何选择牛肉,然后如何切碎,用锅子压成一团,如何用文火去煮,放冷再吃。这让我受宠若惊。”如果我们想结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情——那些需要花时间、精力、奉献、体贴才能做到的事。当温莎公爵还是威尔士亲王的时候,曾有一次计划到南美旅行。旅行之前,他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学习西班牙文,为在当地的公开演讲做准备。南美洲的人因此特别爱戴他。此外,我们还要在打听朋友们的生日上面动点脑筋。怎样打听呢?虽然你也许不相信星相学,但是你可以先问对方,是否相信一个人的生日跟一个人的个性和性情有关系,然后再请他把他的生日告诉你,然后把他的姓名和生日记下来,事后再转记到一个生日本子上,还可以把这些生日在你的日历上标明。当某人生日到了的时候,他就会接到你的信或电话。效果将多么令人惊喜!如果我们要交朋友,就要以高兴和热诚去迎接别人。当别人打电话给你的时候,你说话的声音,要显出你多么的高兴他打电话给你。纽约电话公司曾训练他们的接线生在说“请问您要拨几号”的时候,口气显出“我很高兴为您服务”。我们接电话的时候,也应该记住这点。对别人表示真正的关注,不仅会让你结交朋友,并且会为公司争取到客户。下面的例子便是最好的说明。位于纽约的北美国家银行,在他们定期出版的刊物里刊登了一封储户玛德琳·罗丝戴尔的来信:“我非常愿意让你们知道,我十分感谢贵银行的职员。他们个个谦虚有礼,非常乐意帮助人。在排了长长的队伍之后,能受到柜台出纳员亲切的问候,真让人感到高兴。”“去年,我母亲住院5个月,使我常有机会去找玛丽·派屈琪罗,一位柜台出纳员,她非常关心我母亲,常常问起我母亲的病情。”罗丝戴尔女士以后会不会继续光顾这家银行,那还用怀疑吗?对他人表示真正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令别人对你感兴趣。人们只有在别人的诚挚关切下才会有所回应,因为他们没办法不回应。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人性本身充满了矛盾——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而一个人要想活得更加快乐、幸福而有意义,就应该使自己多一点真、善、美的东西。有些人似乎生来就恶,他们对待别人,对待周围的世界,对待生活,甚至对待自己,似乎充满了恶意。试想,如果你对他人没有真诚,毫不友好,又怎能期望从他人身上得到友善的回报?当你与人相处时,请记住“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一准则。威尔逊这样说:“如果您想以拳相待,那我同样也将以牙还牙。”假如你说:‘让我们坐下来一起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有分歧,则可以分析一下分歧的原因。’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很快发现我们之间的分歧并没有严重到拳脚相加的地步。相反,我们会发现在很多问题上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只要我们对自己加以克制并对他人以诚相见,就一定会找到共同语言。”但威尔逊的这番说法显然还不及小洛克菲勒。远在1915年的时候,小洛克菲勒还是科罗拉多州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当时,发生了美国工业史上最激烈的罢工,并且持续达两年之久。愤怒的矿工要求科罗拉多燃料钢铁公司提高薪水,小洛克菲勒正负责管理这家公司。由于群情义愤,公司的财产遭到破坏,军队前来镇压,因而造成流血,不少罢工工人被射杀。在那样的情况下,可说是民怨沸腾。小洛克菲勒后来却赢得了罢工者的信服,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小洛克菲勒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谋求与罢工者建立友好关系,而后向罢工工人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的讲话真可称之为演说杰作。它产生了奇妙的效果,缓和并阻止了向他袭来的仇恨浪潮。在这次讲话之后出现了一批小洛克菲勒的崇拜者,部分罢工者只字未提为之而长期斗争的、提高工资的要求,便恢复了生产。下面就是这篇演讲杰作的开头,请注意其中有多少和善友好的话语。请你不要忘记,小洛克菲勒是在和几天以前想把他绞死的人讲话的。尽管这样,他还是表示了极大的诚恳和友好,甚至比在一伙传教士面前讲演表现得还诚恳,他在讲话中运用了感人肺腑的语言。那次演讲可称之不朽,它不但平息了众怒,还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赏。演讲的内容是这样的:这将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大公司的员工代表,还有公司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见面。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早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少数几张面孔。由于上个星期以来,我有机会拜访附近整个南区矿场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面,因而现在我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你们的朋友了。基于这份互助的友谊,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由于这个会议是由资方和劳工代表组成,承蒙你们的好意,我得以坐在这里。虽然我并非股东或劳工,但我深觉与你们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也代表了劳工和资方。多么出色的一番演讲,这可能是说服对方,从而化敌为友的一种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假如小洛克菲勒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与矿工们争得面红耳赤,用不堪入耳的话骂他们,或用话暗示错在他们,用各种理由证明矿工的不是,你想,结果如何?只会招致更多的怨愤和暴行。法国哲学家福柯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他优越吧,但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他表现得比你优越。”这句话多么精辟!尤金·威尔森是一位专门为一家设计花样的画室推销草图的推销员,对象是服装设计师和纺织品制造商。一连3年,他每个礼拜都去拜访纽约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从来不会拒绝我,每次接见我也很热情,”他说,“但是他也从来不买我推销的那些图纸。他总是很有礼貌地跟我谈话,还很仔细地看我带去的东西。可到了最后总是那句话:‘威尔森,我看我们是做不成这笔生意的。’”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威尔森总结了经验,认为自己太墨守成规,太遵循那老一套的推销方法,一见面就拿出自己的图纸,滔滔不绝地讲它的构思、创意,新奇在何处,该用到什么地方,客户都听得烦了,是出于礼貌才让他说完的。威尔森认识到这种方法需要改进,于是,他开始每个星期都抽出一个晚上去看处世方面的书,思考为人处世的哲学,以及发展新的观念。当他了解到那位服装设计师比较自负,别人设计的东西他大多看不上眼后,他想出了对付那位服装设计师的方法。他抓起几张尚未完成的设计草图来到买主的办公室。“鲍勃先生,如果你愿意的话,能否帮我一个小忙?”他对服装设计师说,“这里有几张我们尚未完成的草图,能否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如何把它们完成,才能对你有所用处呢?”那位买主仔细地看了看图纸,发现设计人的初衷很有创意,就说:“威尔森,你把这些图纸留在这里,让我看看吧。”几天过去了,威尔森再次来到办公室,服装设计师对这几张图纸提出一些建议。威尔森用笔记下来,然后回去按照他的意思很快就把草图完成了。结果这一次服装设计师大为满意,全部接受了威尔森的草图。从那时候起,威尔森总是去问买主的意见,然后根据买主的意见制图纸。那位买主订购了许多图纸,非常满意,因为这相当于他自己设计的,他能不满意吗?威尔森也从中赚了不少的佣金。“我现在才明白,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我和他不能做成买卖,”威尔森若有所思地说,“在以前,我总是催促他快来买,还告诉他这是他应该买的,买了对他很有用。而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这里不合适,那里不新颖。而现在,我按他的意思去做,他觉得是他自己创造的,实际上还有别人的功劳。这样就满足了他内心中那种渴望——自己的优越感,他再也不能拒绝‘他自己的’东西了。这就变成了他要而不是我推销,工作起来就容易多了。”准则三 以伟人为榜样视林肯为楷模的卡耐基在卡耐基的一生中,林肯的影响非常重要。他把林肯视为自己的楷模,学习林肯的生活经验和奋斗精神,鼓舞自己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勇气。卡耐基对林肯的认识都记述在他所写的一本林肯传记中。我们从卡耐基对林肯人生的描写中,能够感受到卡耐基对林肯的崇拜之情,能够看到卡耐基理解林肯的独特视角。在卡耐基课程中,他多次提到林肯的故事,仿佛林肯就是他的一面镜子。我们从下面的叙述中,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林肯的童年,与卡耐基非常相似,难怪卡耐基把自己的奋斗历程看作是人生的经典。卡耐基认为,与林肯相比,他在童年所受的教育要优越多了,因此,他觉得林肯能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奋读书,是林肯不向命运屈服的表现,也是自己应该向林肯学习的地方。直到1847年,林肯当选国会议员,在填写自传表时,在“你的教育程度如何?”一栏内,他回答的仍是“不全”二字。他在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以后曾说:“我在年龄不小时,所知并不多,不过我能读、能写。此后,我就没有上学了。在如此贫乏的教育基础上,我能够达到现在这一点小成果,完全是日后应各种需要,时时自修取得的知识。”虽然曾经当过林肯老师的人都是一些信仰巫术、相信地球是呈扁平状的无知的流浪教员,可是林肯在断断续续的求学过程中,养成了人类最珍贵的特质——甚至大学教育的目的亦不过如此——对知识的热爱,对学问的渴求。阅读使林肯见到了另一新的神奇世界——一个他从未梦想过的世界,这就改变了他整个人生。他的视野变得宽阔,有了梦想,而且二十几年间,阅读始终是他生命中最热爱的事情之一。他的继母为他们带来了5册藏书:《圣经》、《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天路历程》以及《水手辛巴达》。小林肯将它们视为无价的珍宝,仔细地阅读。他把《圣经》和《伊索寓言》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反复阅读。正因为如此,不论他的文风、说话方式、提出的论点都深受这两本书的影响。可是除了这些书这外,他渴望有更多其他读物,却苦于无力购置,只好向别人借阅书、报和任何印刷品。他沿着俄亥俄河往下走,向一位律师借阅修订版的《印第安那法典》,接着,又尝试阅读《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林肯由一个贫穷的孩子成长为统率美国的政治家的历程,深深地打动着卡耐基。正是以林肯为榜样,卡耐基才有信心一步一步地迈向自己的成功之路。假如林肯娶的是安妮·鲁勒吉,他很可能会幸福一生,却不会当总统。他不论思想和行动都慢吞吞的,安妮也不是那种会逼他拼命争取功名的女人。相反,玛丽·陶德一心想住进白宫,嫁给林肯没多久,她就鼓励他争取自由党的国会议员候选人提名。竞选是相当残酷的,林肯的政敌因他不属于任何教会而指责他为异教徒,又因为他跟高傲的陶德和爱德华家族联姻而说他是财阀和贵族的工具。这些罪名尽管可笑,却足以给林肯的政途带来伤害。他对批评者答辩道:“我到春田镇以后,只有一个亲戚来看过我,他还未出城就被控偷窃手风琴。如果这也可以算是贵族世家的一分子,那我当之无愧。”最后的结果是,林肯落选了。这是他政治生涯中所遭遇的第一次逆流。两年后,他再度出马,终于当选了。玛丽欣喜若狂,她坚信林肯的政治生命才刚刚开始。她订购了一件新的晚礼服,并且猛练法文,等她丈夫一到华府,就立刻写信给“可敬的亚伯拉罕·林肯”,她也想住在华盛顿。她一直渴望跻身社交名流之列。可是当她到东部与丈夫会合之后,才发现实情与她的期望完全不同。华盛顿社交圈相当排外,林肯太太根本不被接纳。她受到了冷落,孤零零地坐在偏冷的卧室里,与娇纵的儿子为伴,经常闹头疼。此情此景虽令人失望,但与当时潜伏着的政治风险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林肯进国会的时候,美国跟墨西哥正在打一场为时20个月的战争——这是一场可耻的侵略战争,由国会中主张蓄奴的人故意挑起,旨在让奴隶制度推广到更多地区,并选出赞成蓄奴的参议员。美国在那场战争中得到了两项利益,原属于墨西哥的得克萨斯割让给美国,而且夺取了墨西哥的另一些领土,设新墨西哥州、亚利桑纳州、内华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和许多自由党人一样,林肯在国会中大胆发言,他谴责总统发起一场“掠夺和谋杀的战争、抢劫和不光荣的战争”,宣布上帝已“忘了保护无辜的弱者,容许凶手、强盗和来自地狱的恶魔肆意屠杀男人、女人和小孩,使这块正义之士饱受摧残。”林肯是个默默无闻的议员,华盛顿对这篇演说置之不理,可是它在春田镇却掀起了一阵飓风。伊利诺伊州有六千人从军,他们都相信自己是为神圣的自由而战;如今,他们选出的代表竟在国会中说这些军人是地狱来的恶魔,是凶手,激动的自由党人公开集会,指责林肯“卑贱”、“怯懦”、“不顾廉耻”……聚会时,大家一致决议,宣称他们从未“见过林肯所做的这么丢脸的事……对勇敢的生还者和光荣的殉国者滥施恶名只会激起每一位正直的伊利诺伊人的愤慨”。这股恨意淤积了十几年,直到13年后,林肯竞选总统时,还有人重新用这些话来攻击他。林肯对合伙的律师说“我等于是政治自杀”。此刻,他怕返乡面对选民,他想谋求“土地局委员”之职以便留在华盛顿,却未能成功,他想叫人提名他为“俄勒冈州长”,指望在该州加入联邦时可以成为首任参议员,不过这件事也失败了。于是他又回到了春田镇那间脏兮兮的律师事务所,再度将爱驹“老公鹿”套在摇摇欲坠的小马车前头,驾车巡回第八司法区——如今,他成了全伊利诺伊州最无精打采的人,他已经决心放弃政治,专心从事法律工作。度过辛酸的六年之后,在林肯对政治前途即将绝望之际,突然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一生的方向,也使他开始往白宫进发。卡耐基从林肯的生活经历中看到了忧郁对人生的不利影响,所以当他在卡耐基课程中发现不少学员的生活也有强烈的忧郁感时,他迫切地感到必须引导人们走出忧郁的困惑,由此而引发了他对克服忧郁的研究和讲演。同时,卡耐基也认识到,即便是伟人也有失意的时候,关键在于如何迎接生活的挑战。林肯做到了,成功了,卡耐基本人也同样如此。1858年夏天,亚伯拉罕·林肯参战了,他参加了美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政治战争,而且自此以后摆脱了自己狭隘的观念和默默无闻的状态。他当时49岁——奋斗多年,有什么成果呢?事业上他是失败者。婚姻一点都不幸福。他是个成功的律师,年收入3000美元,但是他的政治生命却屡遭挫折与惨败。他承认:“在政治野心上的竞赛,我失败了,彻底失败。”可是从现在开始,事情的进展却快得出奇,快得令人目不暇接。尽管七年之后他就去世了。而在这七年间,他却赢得不朽的名声和荣耀。卡耐基对林肯的处境表示了深深的同情,他又对林肯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抱有信心。的确,假如林肯面对暂时的挫折就不再前行、不再奋斗,那么他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律师,而不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卡耐基从林肯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了有益的经验,每当遇到困难时,他便想起了林肯,浑身就充满必胜的信念。对伟人抱学习的态度在卡耐基成名之前,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与我们大家一样。除了卡耐基本人的不懈努力使他获得成功之外,他在一生之中对伟大人物抱着学习的态度,时时处处以他们的成功经历对照自己,不断地丰富自己对生活的应付方式,这也是卡耐基成功的原因之一。卡耐基不仅景仰林肯式的政治上成功的伟人,也景仰其他方面的知名人士。卡耐基曾见过美国权威作曲家乔治·杰斯文,并请教过他成功的秘诀。杰斯文告诉他,那非常简单,只要知道自己的需要,然后照这个“需要”努力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直至达到目的。卡耐基写道:“最让我钦佩的是,杰斯文在成名后还不断地努力,并且每星期上课三小时。这种好学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效法的。”他的处女作仅卖了五块钱,可是九年后,他替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的一部片子制作一支新曲,竟收到五万元的巨额酬金。当杰斯文第一次在戏院演奏时,听众都讥笑他。后来,他接受纽约十四街福克斯戏院的聘请,担任乐师,每星期的薪金只有25美元。当他第一次参加演奏时,羞得面红耳赤,脑子也昏昏然,自然演奏效果糟不可言,就连台上的演员也嘲笑他,听众更是大笑不止。他愤怒极了,不顾一切地跑出戏院。他对卡耐基述说这件往事时,还声明这是他平生最大的耻辱。杰斯文最初的志愿是成为一个画家,可是却出人意料地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这要归功于他的母亲。据说,有一天杰斯文的舅妈带着一架新钢琴来拜访他们,这使他母亲心中大为不悦,认为这是一种有意的侮辱。于是,她顾不得经济力量有限,也替杰斯文买了一架旧钢琴。因为有这么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杰斯文有了接触音乐和发展其天才的机会,并为人世间创造出许多美妙的歌曲,使美国音乐突飞猛进。杰斯文的成功应该先感谢这架旧钢琴及他的母亲。杰斯文是因《天鹅》一曲成名的,但其成名的经过却又离奇得很,几乎连杰斯文自己也有些莫名其妙。1918年,杰斯文首次在百老汇光陆舞台演出他的新作《天鹅》时,并没有引起听众的注意。但这时有名的歌唱家阿尔也在座,听完该曲后,他认为杰斯文很有音乐天分,是一个可以造就的天才。九个月后,在一次盛大聚会中,有人请求阿尔唱一支新歌点缀会场气氛。阿尔起初婉辞,后来觉得不便辜负众人的诚意,就引吭高歌杰斯文所作的《天鹅》,结果大受听众欢迎,听众一致认为该曲优美绝妙。就在这短短的五分钟内,阿尔把一支被人们淡忘已久的歌曲唱红了,并且使杰斯文突然成名。一个月后,《天鹅》曲响遍酒店、影院、舞场……几乎是人人会唱了。这反而使杰斯文万分惊奇,怎么这曲《天鹅》会突然走红起来呢?更使他惊骇的是,竟有出版家愿意出六万美元的代价买他这曲《天鹅》。在此之前,他自己一星期只有35美元的报酬,如今有这么一大笔钱滚到他手里,他真以为自己是在梦中了。现在我们明白,杰斯文的成名并非出于偶然。他确实是剧场最需要的人物,虽然他从未涉足剧场。他作了许多醉人的妙曲,使情侣们随着乐声舞得如醉如痴。可是,谁会相信,他自己是从不跳舞的?烟酒他都不喜欢。他每天晚上总要工作到深夜,但第二天不过了中午是不起床的。他有收藏名画的怪癖,尤其是法国的作品。他患有神经衰弱症,所以在家中自备有一个健身房,并且每星期到神经专家诊疗室去两次,接受精神治疗。1924年林肯诞辰纪念日——现在更成为音乐界一个很重要的纪念日了——这一天,杰斯文生平最成功的一支曲子《忧郁者之歌》,开始向全世界播唱。你必定以为这支《忧郁者之歌》是经过日积月累的工夫完成的吧,事实上,他的杰作大都是在偶然中写成的。当保罗·惠特曼请杰斯文写一首爵士乐曲,以便在他的音乐会中演奏时,杰斯文随口应允了,可是并没有放在心上,后来因别的事情一忙,就完全忘记了。等到在报纸上读到一条新闻,说他将要谱写一首爵士乐曲时,他反而感到莫名其妙。想了好一会儿才记起惠特曼的请求,于是,他对自己说:“我应该写的,并且要写得和一般人不同,让人们对爵士乐产生尊贵的感觉。”于是,他写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那就是《忧郁者之歌》——这支在音乐界获得无上荣誉的杰作。在这首曲子演奏那天,听众如潮水般涌进戏院。演奏的时候,听众都被深深感动了,甚至流下眼泪。无疑,这次音乐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掌声喝彩声始终不断。《忧郁者之歌》不但替美国音乐界划出一个新时代,更使杰斯文的大名震惊了全世界。卡耐基崇尚音乐奇才杰斯文,但更重要的是,卡耐基从他的成功中悟出了奋斗和机会对人生的意义。有一年,卡耐基和一位朋友旅行到德国南部一个小城。当他们经过一家杂货店的时候,他的朋友忽然停住脚步,指着楼上一间小房子说:“你知道吗?这间简陋的小楼,就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地方。”那天下午,卡耐基访问了爱因斯坦的叔父,但结果很失望,他并没有告诉卡耐基爱因斯坦有任何不同于常人的才能。相反,他极兴奋地对卡耐基讲述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愚蠢表现,爱因斯坦举止迟钝又怕羞,连说话也支支吾吾。他的父母忧虑他的智能不及平常人,学校里的教师也对他摇头表示绝望,叫他“笨蛋”,认为没法教育。可是谁又想得到这么一个奇笨无比的孩子,竟被全世界公认为当代杰出的聪明伟人、古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呢?翻遍了人类史册,像爱因斯坦这样“平地一声雷”般著称于世界的,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最值得惊异的是,以一个“教授”的地位,竟能如此“走红”,成为全球报章刊物的重要资料;以“科学家”身份,竟能像拳王乔·路易般名闻遐迩。说出来谁会相信呢?但事实上又不得不信!可是,还有令人惊奇的事。爱因斯坦的名字虽早已“红得发紫”,可他自己竟然“还不知道”,直到后来他才突然“发觉”了。在答复新闻记者的询问时,他还是说“成名”得连他自己都“莫名其妙”。当我们研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说时,至少可以领悟到这位大科学家“古怪”思想的一部分。可是对爱因斯坦来说,没有一件事物可使他过分“喜爱”,而且他也不过分“憎恶”哪一件事物。大多数人所急切追求的名声、富贵或奢华,他都看得非常轻淡。据说有一次,某艘轮船的船长为了优待爱因斯坦,特地让出全船最精美的房间等候他,谁想到竟被他严词拒绝了。他不愿意接受这种特别优待,而情愿睡在最下等的舱里。德国当局为表示对于爱因斯坦的厚爱和崇敬,在他五十诞辰时,特地为他在普斯丹城建造了一座半身铜像,还赠送他一所精致的住宅和一艘小游艇。不过,爱因斯坦的遭遇真是不幸极了,亡命在国外,有一段时间住在比利时。他的财产全被充公,他的家门上了锁,还有一位警探每夜睡在他的床边,只因为他是犹太人。当他接受美国纽约普林斯顿大学聘请前往讲学时,为了避免新闻记者访问的麻烦,预先嘱咐他的朋友在船尚未到岸以前,秘密地用驳船接走,再换汽车到学校。虽然解释爱因斯坦“相对论”学说的书籍出版了九百种以上,但据爱因斯坦自己说,能够真正了解他的“相对论”的,却只有12人。爱因斯坦曾用这么简单的例子解释“相对论”:一个美丽的姑娘伴你对坐一小时,可是你会觉得好像只有一分钟的短暂;要是你在火炉上坐上一分钟呢?你会觉得像有一小时那么久了。初听起来,好像很对,那就是相对性。其实,让我们实验一次就明白了,谁都愿意和美人对坐,而不愿意坐在火炉上。爱因斯坦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一任太太还替他生了两个很聪明的孩子。据爱因斯坦太太说,她丈夫在思想上是极愿遵守秩序的,但在日常生活上,他倒愿意“随便”而不愿受拘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欢何时做就何时做。他替自己立下了两条规则:一条是,无论什么规则都不要;另一条是,不为任何人的意见所支配。爱因斯坦的日常生活非常简单,他平常总是穿着一套不整齐的旧衣服,不常戴帽子,在浴室里常吹着口哨或哼着歌。他虽然打算解决繁复的“宇宙之谜”,但他认为不能将人生的享用弄得过分地复杂,所以,他在洗澡后刮胡子时,不用刮面肥皂而用洗澡肥皂。他认为用两种肥皂真是浪费。爱因斯坦确实是一个极会享受快乐的人。他的快乐主张,便是一种很好的哲学,也许还胜过他那有名的“相对论”。因为他的快乐,不需要从任何人身上取得好处,他看轻金钱、名声或礼赞。可是他知道,在工作中可以得到快乐,在小提琴上或划船上也可以寻求到快乐——爱因斯坦的小提琴确实占据了他生命史上重要的一环,什么事能再比小提琴更使他感兴趣呢?爱因斯坦的轶事还很多。有一天,他在柏林公共汽车上和卖票的争执起来,因为他以为零钱找错了。等到卖票的把钱重数了一遍后,知道错的是爱因斯坦,于是又把零钱交还他,并说了一句嘲讽的幽默话:“这一次的错误是因为先生您不会算账。”卡耐基津津乐道于爱因斯坦的快乐生活,似乎是想告诉人们,尽管人生多有挫折,但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地让自己活得快乐一些呢?寻求快乐的生活本来就是人的追求。卡耐基敬仰伟人,不只是崇拜他们身上的光环,而是从对他们的理解中发现他们的可贵之处、超人之处。而当卡耐基自己在生活中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时,这些伟人们的处理方式会给他提供榜样,促使他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学习伟人的自信据说只要拿破仑一上战场,兵士的力量可以增加一倍。军队的战斗力,大半来自兵士对于其将帅的信任中。将帅显露出疑惧张皇,则全军必会陷于混乱、动摇;将帅的自信,可以加强他部下健儿的勇气。卡耐基认为,人的各部分的精神能力像兵士一样,也应该信赖其主帅——那不可阻遏的“意志”。对于个人,有坚强的自信,往往可以使得平庸的男女能够成就神奇的事业,成就那些虽然天分高、能力强却又疑虑与胆小的人所不敢尝试的事业。你的成就大小,永远不会超出你的自信心的大小。拿破仑的军队决不会爬过阿尔卑斯山,假使拿破仑以为此事太难的话。同样,假使你对于自己的能力存着严重的怀疑和不信任,你一生中就绝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不热烈、坚强地企盼成功而能取得成功,天下绝无此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自信。我们知道,河流是永远不会高出其源头的。人生事业之成功,亦必有其源头,而这个源头,就是梦想与自信。不管你的天才怎样高、能力怎样大、教育程度怎样深,你的事业上的成就总不会高过你的自信。“他能够,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能够;他不能够,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不能够。”有一次,一个士兵从前线归来,将战报递呈给拿破仑。因为路上赶得太急,所以他的坐骑,在还没有到达拿破仑那里时,就倒地气绝了。拿破仑立刻下一手谕,交给这士兵,叫他骑了自己的坐骑火速赶回前线。这士兵看看那匹雄壮的坐骑及它的华丽的马鞍,不觉脱口说:“不,将军,对于我一个平常的士兵,这坐骑是太高贵、太好了。”拿破仑回答说:“对于一个法国的士兵,没有一件东西可以称为太高贵、太好!”在这世界上,有许多人,他们总以为别人所有的种种幸福是不属于他们的,以为他们是不配有的,以为他们不能与那些命运特佳的人相提并论。然而他们不明白,这样的自卑自抑、自我抹杀,将会大大减弱自己的生命,也同样会大大减少自己成功的机会。有许多人往往这样认为:世界上种种最好的东西,与自己是没有关系的;人生中种种善的、美的东西,只是那些幸运儿所独享的,对于自己则是一种禁果。他们沉迷于自以为卑微的观念中,所以他们的一生自然要卑微以殁,除非他们一朝醒悟,敢于抬头要求“优越”。世间有不少可以成就大事、结果却老死牖下、默度其渺小一生的男女,就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期待、要求太小。卡耐基认为自信心比金钱、势力、家世、亲友更有意义。它是人生最可靠的资本。它能使人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使人的冒险事业终于成功,它比什么东西都更有价值。一个人能够给予自己很高的估价,则他在进行事业时,其“气”必所向披靡。即使刚刚开始,却已可得一半的胜利了。一切足以阻止自卑自抑的人的障碍,在这种自信坚强的人的面前是完全不存在的。假使我们去研究分析一般“自造机会”的人们的伟大成就,就一定可以看出,他们在出发奋斗时,一定是先有一个充分信任自己能力的坚强心理。他们的心情、志趣,坚定到可以踢开一切可能阻挠、吓倒那些对自己估价过低的人们的怀疑和恐惧这类念头,使得他们勇往直前了。“假使我们把自己视为泥块,”科雷利说,“则我们将真的成为被人践踏的泥块。”假使你在言行举止之间,都在自认着自己的卑微渺小,处处表明你不信任自己、不尊重自己,那么就不能怪别人不信任你、不尊重你了。假使你觉悟到你的诞生必有一个大目的、大意志寄放在你的生命中,而万一你竟不能充分表现你的生命于至善之境界、至高之程度,对于世界将会是一个损失——这种意识,一定可以使你生出大力量、大勇气来,而后,才有事业的大成功。像对待平常人一样对待“大人物”众所周知,伟人往往比寻常人为社会做出了更多的贡献,而且也有私人的嗜好。比如有的名流很关心学校教育,他们可能有些百年树人的改革大计;有的伟人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某一领域。如果你诚心去拜访某位伟人的话,你可以预先做点谈话内容的准备。如果他是位知名度很高的人,那么,你可以向有关方面的人去打听。若他被邀来本地演讲,而你想与他结识,那你即可向邀他来的单位或个人索取有关他的资料,他们一般不会拒绝你的要求。其实,也许你没有想到,名气一般的伟人总是生活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他们内心的恐惧使他们脆弱敏感,别人稍有疏忽就会激怒他们,而且他们也容易傲慢。然而,他绝对需要你的尊重和顺从,他的名气愈小,他对于亲切、尊重的需要也就愈大。对于褪了色的伟人,也就是过时的伟人,最好采取迂回的战术,也就是通过第三者来了解他的情况。因此,应对伟人的开场白应该是积极的。那些消极的开场白,如这些日子你是如何打发的?或我们很久没有见你在公众场合露面,你去哪儿了?或这么久了不在舞台露面,觉不觉得无聊呢?这些话等于泼他一盆凉水。消极的开场白,要尽量避免,因为这样无论如何也无法使他表达他的真情了。卡耐基告诉我们,在多数情形下,与伟人谈孩子是不会错的。你可以问对方有几个孩子,多大了,他们现在在哪儿,以及孩子读的学校好不好,学习成绩如何。如果你也当了爸爸或妈妈,那么,你就更具备和他们谈孩子的资格了。你可以告诉他们,你的孩子已经长大,或和对方的孩子同龄,你也可以向他们表达你对孩子蓄长发的感想,等等。不过,话题不要扯得太远,要适可而止,更不要把所有的隐私都抖出来。我们与大人物接近,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忽略了他们也是人,对待他们,完全要像对待平常人一样,他们也有欢乐,有悲伤,有缺点,有痛恨,有惊恐。他们就和你一样,这即是你和他们接触的最坚实的基础。如果你想和他们玩弄狡黠的花样,存心欺诈他们,那么你就真是棋逢对手了。这些大人物在玩弄口舌上都是打过各种阵地战的,他们油腔滑调起来可能比你更胜一筹,因此,你还是老实一点为好。我们和不同类型的大人物谈话,其中总有若干不同之处。而其中有一类大人物,你必须提高警惕才行,否则,你将可能触发了埋藏的地雷。这类人物是政治家,或者是醉心于政治活动的其他专业人士。把握与“大人物”谈话的技巧当你首次和一位大人物见面时,正确地称呼对方是极为重要的。同样的道理,当你不能确定一个大人物所代表的国家和省市时,你就不能不懂装懂,这是极重要的。人们往往认为自己对某事茫然无知是件难为情的事情,因而常常忘记自己应该诚实地面对无知。事实上,在目前这样喜欢虚张声势的风气之下,诚实的人是定会讨人喜欢的。如何与政治家谈话?因为任何人和他们谈话都有受到严厉批评的危险。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避免纠纷地与政治家谈话,这是一种困难的谈话。卡耐基认为,应该遵守的法则是控制自己,如果你对他的观点激烈地反对,如果他在室内就使你的血压升高,那么你应抑制自己的情绪并保持与他之间的距离,你不要持有一种天真的希望,认为只要把真理说给他听,他就会转变了,而且当你说完之后,他早已痛改前非地感激流泪了。也许你觉得基于你的真诚和义愤,你必须把你相信的真理说给他听,至于他听不听就不管了。如果你觉得必须那么做,那么,你就去做吧。以自己的意见抹杀别人的意见,是这个时代最激进的一种思想。如果意见和我们不一致,于是他的幽默、他做事的细致以及他在各方面的贡献,就变得一文不值了。避免在心理上发生这种偏见,也许主要靠个人的修养,但是假定我们在措辞上稍作留意,可能就使谈话保持友好的气氛,并能更真诚地交换意见。我们若先陈述某位专家的意见,再叙述自己的意见,就能使我们的批驳较为婉转,并使对方觉得你不是他的敌手,而只是具备某种背景知识,同时愿把所听的转达给他而已。如果我们对政治家所做的这些尝试失败,你认为你无法和对方谈政治而激动,那么我们就暂时把政治问题撇开好了。我们先和他谈谈其他方面的问题,这会使双方舒服的,但同样可以在谈话中反映彼此的政治兴趣和意见,只不过换了形式。正如政治家一样,与外交家交谈也能引起情绪性的争论,如果你觉得对一位外交家有一种发泄你高见的强烈需要,那么你就发泄吧。但是你不会对他产生任何正面的影响,你不但无法改变他的心意,而且还会失去了解他的思想和真正情感的机会。如果你不能平静、温和、礼貌地和对方接近,那么,建议你就不要去了解他吧,何必一定要弄得都不愉快呢?幸而多数的外交家既然来到这个国家,就是与这里的人民多少存有友谊,而且外交家一般都是机智、幽默并老于世故的人。你可以和他谈一些个人的问题,这种谈话一定是很富有启发性的,你可以和他谈谈外交人员的素养或其他较不牵涉两国利害关系的问题。比如你可问他,当你和其他国家的外交代表就某一问题而举行谈判时,你怎能确定对方真的与你持相同的看法,或对方只是碍于外交礼节而对你点头称善呢?有钱有势的人比名流还要敏感,特别是他的富有往往就是别人与他谈话发生困难的关键,他的财富使你对他敬而远之——不只是心理上的,实际上你的生活方式就和他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他和你之间的谈话材料,由于实际上你对他的缺乏了解,甚至完全无知,而变得很有限。你可能认为,你和他之间没有谈话的余地了。你当然可以这样使自己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不能谈就不谈,反正于己也无损失。不过,假定你偏巧遇上了一位富翁,不管他是不是你的老板,你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总是不好受的。卡耐基建议,在平时有意识地为自己假设一些应对名流、富翁或者政治家的场景,做好心理准备,再储备一些必要的知识,那么,当你真正要和他们打交道时,你就会应付自如了。准则四 选择“正确的工作”你生命中的重要决定如果你的年龄在18岁以下,那么你可能即将作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两项决定——这两项决定将深深地改变你的一生;这两项决定对你的幸福、你的收入、你的健康,可能有深远的影响;这两项决定可能造就你,也可能毁灭你。这两项重大决定是什么?第一,你将如何谋生;第二,你将选择谁做你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这两项重大决定,通常都像赌博。哈里·艾默生·佛斯迪克在他的《透视的力量》一书中说:“每位小男孩在选择如何度过一个假期时,都是赌徒,他必须以他的日子作赌注。”你如何才能减低选择假期时的赌博性?读下去,本书将尽可能地告诉你。首先,如果可能的话,试着去找寻你所喜欢的工作。有一次,有人请教大卫·古里奇(轮胎制造商古里奇公司的董事长)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他回答说:“喜爱你的工作。如果你喜欢你所从事的工作,反倒像是游戏。”爱迪生就是一个好例子。这位未曾进过学校的送报童,后来却使美国的工业完全改观。爱迪生几乎每天在他的实验室里辛苦工作18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乐趣无穷。”难怪他会成功。有人曾听见查理斯·史兹韦伯说过和这差不多的话,他说:“每个从事他所无限热爱的工作的人,都可以成功。”如果你对于想从事哪种工作尚没有一点儿概念,又怎么能够对工作产生热爱呢?艾得娜·卡尔夫人曾为杜邦公司雇用过数千名员工,现在是美国家庭产品公司的副总经理,她说:“我认为,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就是,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他们真正想做些什么。我想,一个人若只从他的工作中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得,那真是最可怜了。”卡儿夫人说,甚至有一些大学毕业生跑到她那儿说:“我得到达特茅斯大学的文学士学位(或是康奈尔大学的硕士学位),你公司里有没有适合我的职位?”他们甚至不晓得自己能够做些什么,也不知道希望做些什么。因此,难怪有那么多人在开始时野心勃勃,充满玫瑰般的美梦,但到了40多岁以后,却一事无成,痛苦沮丧,甚至精神崩溃。事实上,选择正确的工作甚至对你的健康也十分重要。雷蒙大夫配合几家保险公司作了一项调查,研究使人长寿的因素,他把“正确的工作”排在第一位。正好符合了苏格兰哲学家卡莱尔的名言:“祝福那些找到他们心爱工作的人,他们已不需再企求其他的幸福。”约翰·史都家·米勒宣称,工人不能适应工作是“社会最大的损失之一”。是的,世界上最不快乐的,也就是憎恨他们日常工作的“产业工人”。你可知道在陆军中“崩溃”的是哪种人?他们就是被分派到错误单位的人!这指的并不是在战斗中受伤的人,而是那些在执行普通任务中精神崩溃的人。威廉·孟宁吉博士是我们当代最伟大的精神病专家之一,他在二次大战期间主持陆军精神病治疗,他说:“我们在军中发现挑选和安置的重要性,就是说要使适当的人去从事一项适当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使人相信他的工作的重要性。当一个人没有兴趣时,他会觉得他被安排在一个错误的职位上,他便觉得他不受欣赏和重视,他会相信他的才能被埋没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他若没有患上精神病,也会埋下精神病的种子。”是的,为了同一个原因,一个人也会在工商企业中“精神崩溃”,如果他轻视他的工作和事业,他也可以把它搞砸了。菲尔·强森的情况就是一个好例子。菲尔·强森的父亲开了一家洗衣店,他把儿子叫到店中工作,希望他将来能接管这家洗衣店。但菲尔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懒懒散散的,提不起精神,只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工作则一概不管。有时候,他干脆“缺席”。他父亲十分伤心,认为养了一个没有良心不求上进的儿子,使他在他的员工面前深觉丢脸。有一天,菲尔告诉他父亲,他希望做个机械工人——到一家机械厂工作。什么?一切又从头开始?这位老人十分惊讶。不过,菲尔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从事比洗衣店更为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时间更长。但他竟然快乐得在工作中吹起口哨来。他选修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置机械。而当他在1944年去世时,已是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并且制造出“空中堡垒”轰炸机,帮助盟国军队赢得了世界大战。如果他当年留在洗衣店,他和洗衣店——尤其是在他父亲死后——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想,整个洗衣店毁了——破产,一无所得。即使会引起家庭纠纷,但我仍然要奉劝年轻朋友们:不要只因为你的家人希望你那么做,就勉强从事某一行业。不要贸然从事某一行业,除非你喜欢。不过,你仍然要仔细考虑父母所给你的劝告,他们的年纪可能比你大一倍,他们已获得那种唯有从众多经验及过去岁月中才能得到的智慧。但是,到了最后分析时,你必须自己作最终决定;将来工作时,会快乐或悲哀的是你自己。审视自己的人生选择人生选择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严肃课题,只要你严谨地审视自己的人生选择,你便能在心中拟出个腹案,了解你到底真正想走的路是什么,了解你手上握有的选择。如果你能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周密计划,走好第一步,那么你就为自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如此一来,你便不会在仓促及高压力之下随便抓个工作机会来滥竽充数。你能用对世态观察的敏锐的远大目光来分析现今的悲观情绪及论调,而自己却充满乐观和自信,积极地为前途奋斗。人的事业道路选择有很多种,一个人既可以选择去谋职,也可以选择自我创业;你可以全职工作,也可以兼职,甚至采取弹性工时的做法。随着电子资讯的发达,工作的地点也多样化了:在公司里、在共用的办公室,乃至自己家里都可以。此外,你可以利用晚上多兼个差,也可以做个独立合同工、社区服务的义工或是参选从政。换个不同的工作、换个公司、换个工作地点,甚至转行改业等也都是选择之一。一样的工作,在不同的环境中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执行结果:第一,到另一个工作技能的价值能借由你的专业知识而提高的同业公司去。第二,到一个大一点的公司去,让你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发挥。第三,到小一点的公司或部门,以拓展你的专业技能,发挥你的才能和谋略。第四,到另一个更需要你专业的工作地点。你可利用过去的经验、受过的正式训练、嗜好或单凭一股好奇心,到新的工作领域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当然,你也可以换个不同的公司来求得新发展;还可以把如何在现在的公司内创造新工作的策略运用到别的公司里。有些工作,如房产中介,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工作经验,因为重要的技巧或知识都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就如警察、消防员的工作样式,虽对教育和身体方面有限制,但你可以通过自我训练走进培养人才的校门。也有一些职业对专业技术几乎完全不作要求。因为这些职业太让人失望,身无一技之长的失业者有时得要挤破头才能抢到这种竞争激烈的缺额。世上也有人只凭胆大和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弄到一个与自己条件根本不符的工作。要是此人脑筋够快、学习能力够强,要出人头地也不是不可能的。另外,具有名人的社会地位也能使你拥有一份自己根本不够格的工作。虽然从事职业运动的人往往做着与他们不相符的工作,但因为他们有名气,而利用名人的人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值得而往往授予其不相称的工作,而且名人对于公司市场行销或其他方面的价值之高,是值得雇主放手一搏,以时间争取效益的。因此,你若具有名人的身份地位,最好利用你的“名人效应”吧,这样会给你带来效率和机会。此外,新兴企业也创造出新的工作要求及新的就业机会。而且新行业新人做,最先取得这些新工作的人也一定对新的技能一窍不通。虽然目前劳工短缺的情形并不常见,但经济预测家指出,未来将会有一股人力短缺的风潮。届时面对供不应求的人力市场,而急需用人的公司是顾不上再讲究技能是否相适的人了。你或许会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做全职全薪的工作,或许会感到自己的学识专业已经跟不上时代需求了。别紧张!只要你知道怎样去挖掘特别的——或是不寻常的——工作机会,你一样可让自己有“销路”的。这另类的方法是你选择“正业”的前提步骤,同时,只要你有开拓市场的本事,它们也可以转为长期固定的工作。另类途径的好处是能使你的技能及人际关系不会荒废,让你更能展示自我风采,展现技能,使才智大放异彩。设计你的职业模型职业设计是人生选择的中心内容,尽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前面的道路有点迷茫,职业设计也不免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如果你希望获得成功,那么你就必须设计你的职业模型。设计即规划或计划的意思。对于如何才能导致事业成功,一些成功者的回答是:“靠运气,但也靠大量的计划。”但是,卡耐基从另一个角度回答是:“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在设计职业时,应当注意以下各点:1.职业计划既要有重点,又要有多样性。重点是为了把精力集中在某个职业上,使你获得成功;多样性是为了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使你对于任何危机的出现有应变的措施。2.制定职业计划要作两种思想准备,即计划既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你应当有接受失败的准备,但要全力去争取成功。如果你能够充分认识自我,选择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那么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职业的英文字叫Vocation,它是从拉丁字VOC衍生出来的,该字的意思是“生命的呼唤”。是的,我们每个人选择和履行义务的职业,就是发自我们生命的呼唤,也是我们生命价值的体现。职业的设计与选择,不仅对你创业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你的生活方式也有极大的影响。既然你的职业对你如此重要,那么你就不能不认真对待,选择你感兴趣并能发挥你的特长的职业,以便使你有“英雄用武之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翰·L·霍兰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职业设计与选择的模型。根据职业的特征和工作内容,他把所有的职业归纳为六个类型,即实际型(Reality)、调研型(Investigation)、艺术型(Art)、社会型(Society)、企业型(Enterprise)和常规型(Convention)。霍兰根据实际情况又制作了一张设计与选择职业参照表,由此表可直观地表示出各类型或混合型所对应的职业范围。设计和选择职业参照表类型职业特征与工作内容适用工作者的范围R(实际型)通常是用手工工具或机器进行工作,常被称作“蓝领”职业木匠、土木工程师、电器师RI(实际/调研)其特征介于实际型与调研型之间,但偏重于实际型汽车机械师、机械师、军官IR(调研/实际)介于调研型与实际型之间,偏重于调研型电子工程师、发明家、实验技术员I(调研型)以科学研究和实验为特征,认识自然界的规律生物学家、科研人员、科技工作者IA(调研/艺术)介于调研型与艺术型之间,偏重于调研型天文学家、大学教授、经济学家AI(艺术/调研)介于艺术型与调研型之间,偏重于艺术型心理学家、摄影师、雕刻家A(艺术型)以艺术创作为特点,主要以语言、音响和色彩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家、音乐家、图书馆管理专家AS(艺术/社会)介于艺术型与社会型之间,偏重于艺术型舞蹈教师、英语教师、戏剧指导SA(社会/艺术)介于社会型与艺术型之间,偏重于社会型音乐教师、儿童读物作家、家政学者S(社会型)以为民办事为特征,主要从事医治人、教育人和帮助人的工作社会工作者、教堂工作人员、公共保健护士续表类型职业特征与工作内容适用工作者的范围SE(社会/企业)介于社会型与企业型之间,偏重于社会型学校校长、劳务公断人、基督教青年会工作者ES(企业/社会)介于企业型与社会型之间,偏重于企业型商务大臣、人寿保险商、公共关系官员E(企业型)工作性质带有竞争性,主要从事商业和政治律师、政治家、零售商EC(企业/常规)介于企业型与常规型之间,偏重于企业型公司经理、制造商、证券经纪人CE(常规/企业)介于常规型与企业型之间,偏重于常规型银行家、商务教师、办事员C(常规型)与组织机构、文件档案和活动安排一类工作关系密切,主要从事办公室工作秘书、会计、计算机操作员CR(常规/实际)介于常规型与实际型之间,偏重于常规型牙科医生助理、缝纫工、电话员RC(实际/常规)介于实际型与常规型之间,偏重于实际型绘图员、农场主、检察官在参考这个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个性、兴趣和经验,这对你选择职业是有帮助的。其次,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感兴趣的职业类型上。再次,假如你自己不能判定选择何种职业,那么你最好去找心理学专家咨询,按照职业兴趣测试方法测试你的兴趣。选择工作机会多、成长快的行业卡耐基把半个世纪以来给求职者的“金玉良言”浓缩成一句:“要选就选工作机会多、成长快的行业。”很早时候,就有许多人倡导人们要选择市场上急需的热门行业,并暗示:“有为者亦若是”。电视喜剧里,不也常看到为人父母者对儿女谆谆教诲,希望他们不要辜负父母养育之恩,要努力用功,将来成为医生、律师、会计师等“人上人”,一生不愁吃穿,可享尽荣华富贵……父母们对子女将来干什么都相当操心,再开明的父母都会过问孩子的志向。卡耐基本人,也苦口婆心地劝其演员儿子,拍电影或演舞台剧都要有三餐不继的心理准备。结果呢?他一口不停地咬着三明治,把卡耐基的话当作耳旁风。即使没有保障的工作,也有人不顾亲友的忠告,誓死不渝从事它。投身一个行业,有如恋爱,“情人眼里出西施”,大脑完全不受理智、逻辑或是既定法则指挥。通常,未来愈不可预期,愈令人觉得兴奋、刺激。行业的选择,好比你也不知将来会怎样,而不得不为此去冒险。不要每下一个决定就等着验收成果。否则,也许短期看来不错;从长远来看,不管未来学派如何断言,还是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如何。错误总在所难免——或许走错了路,或是绕一大圈,但若你能忠于自己,随时检视自己所需,还是能一步步接近成功的目的地。假使你能注意市场动态,机会是唾手而得的。不要遵循别人的做法,你应该走出与众不同的路,也许这条路对你来说是对的;而不必看别人所走的路,那条路也许不适合你去走。卡耐基在检视生涯之路后,看看现在最热门及最冷门的行业,也瞧瞧一些创新的生涯之路。若是在眼前有两份条件相当的工作要你挑——一个热门、发展迅速;另一个成长慢,但已在转变中,你会如何选择?前者提供立即成功的机会,后者则有无限的潜力。一者为安定,一者为冒险,你要哪一个?卡耐基认为,宁可选择成长较慢,但潜力无穷的行业。求职要有所获,首先要凭着直觉,根据正确有益的资料,做出正确的决定。这种做法可以像商品买卖一样科学。要是你不正视自己,错失了时机,就追悔莫及了。有一种愤世嫉俗的人,看到任何新发明都嗤之以鼻,对立体音响、彩色电视、个人电脑、激光唱片等都不屑一顾。就拿有线电视来说,刚起步时,在传播媒体中显得默默无闻,很少有人正视它的存在。然而,当时就有人预测“未来将是有线电视的天下”。很快地,有线电视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当初的倡导者终于扳回了一局,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个教训必须牢牢记住。不要认为某种工作有着“急功近利”的机会而不顾一切去从事,请找一个属于那种有帮助性、有促进你的才智的工作,创造发挥你才能的工作机会。即使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也永远有空下来的位子,难就难在如何寻觅。某些领域机会较多,而在这些领域则需奋力竞争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不管工作是否具有挑战性、需求人员是多是寡,只有努力不懈的求职者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努力学习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更新、更有影响力的科技以迎接未来,才有机会抓住理想中的工作。不要等外界改变了才行动,要注意每一刻的变化并时时学习。人生一世,是否取得成就,关键在于你是能否抓住时机,勤奋学习知识和技术。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工作成就,如今激烈变幻的世界中,放眼未来,适应竞争激烈世界,最重要的是充实你的知识技能。这样,你才能够选择到工作机会多、成长快的职业。卡耐基给求职者的五条忠告下面是卡耐基给求职者的关于择业的五条忠告,其中有一些警告,便于青少年选择工作时参考。1.阅读并研究下列关于选择一位职业辅导员的建议。这些建议是由最权威人士提供的,由美国最成功的一位职业指导专家基森教授拟定。(1)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有一套神奇的制度,可指示出你的“职业倾向”,千万不要找他。这些人包括摸骨家、星相家、个性分析家、笔迹分析家。他们的法子不灵。(2)不要听信那些说他们可以给你做一番测验,然后指出你该选择哪一种职业的人。这种人根本就已违背了职业辅导员的基本原则,职业辅导员必须考虑被辅导人的健康、社会、经济等各种情况;同时他还应该提供关于就业机会的具体资料。(3)找一位拥有丰富的职业资料藏书的职业辅导员,并在辅导期间妥善利用这些资料。(4)完全的就业辅导服务通常要面谈两次以上。(5)绝对不要接受函授就业辅导。2.避免选择那些原已拥挤的职业。在美国,谋生的方法共有两万多种。想想看,两万多!但年轻人可知道这一点?除非他们雇一位占卜师,否则他们是不知道的。结果呢?在一所学校内,三分之二的男孩子选择了五种职业——两万种职业中的五项——而五分之四的女孩子也是一样。难怪少数的职业会人满为患,难怪白领阶层之间会产生不安全感、忧虑或“焦急性的精神病”。特别注意,如果你要进入法律、新闻、广播、电影以及“光荣职业”等这些已经过分人满为患的圈子内,你必须要下一番大功夫。3.避免选择那些维持生计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的行业。例如,兜售人寿保险。每年有数以千计的人——经常是失业者——事先未打听清楚,就开始贸然兜售人寿保险。根据费城房地产信托大楼的富兰克林·比特格先生的叙述,以下就是此一行业之真实情形。在过去20年来,比特格先生一直是美国最杰出而成功的人寿保险推销员之一。他指出,90%的首次兜售人寿保险的人弄得又伤心又沮丧,结果在一年内纷纷放弃。至于留下来的,十人当中有一人可以卖出十人销售总数的90%,另外九个人只能卖出10%的保险。换个方式来说:如果你兜售人寿保险,那你在一年内放弃而退出的机会比例为9∶1,留下来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即使你留下来了,成功的机会也只有1%而已,否则你仅能勉强糊口。4.在你决定投身某一项职业之前,先花几个礼拜的时间,对该项工作做个全盘性的认识。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你可以和那些已在这一行业中干过10年、20年的人士面谈。这些会谈对你的将来可能有极深的影响。你如何获得这些职业指导会谈呢?为了便于说明,姑且假设你打算做一名建筑师。在你做最后决定之前,你应该花几个礼拜的时间去拜访城里和附近城市的建筑师。你可以从电话簿的分类栏里找出他们的姓名和住址。不管有没有预先约定,你都可以打电话到他们的办公室。如果你希望定个见面时间,你可以写信给他们,内容大致如下:能否麻烦您帮个小忙?我希望能接受您的指导,我现年18岁,正考虑学习做一名建筑师。在我做最后决定之前,很希望向您讨教。如果您太忙,无法在办公室接见我,而愿意赐半个小时的时间在您家中接见我,那我将感激不尽。以下就是我想向您请教的问题:(1)如果您的生命再从头开始,您可愿意再做一名建筑师?(2)在您仔细打量我之后,我想请问您,您是否认为我具有成为一名成功建筑师的要件?(3)建筑师这一行业是否已人满为患?(4)如果我学习四年的建筑学课程,要找工作是否困难?我应该首先接受哪一类的工作?(5)如果我的能力属于中等,在头五年当中,我可以希望赚多少钱?(6)当一名建筑师,有什么好处和坏处?(7)如果我是您儿子,您愿意鼓励我当一名建筑师吗?如果你很害羞,不敢单独会见“大人物”,我这儿有两项建议可以帮助你。第一,找一个和你同龄的小伙子一起去。你们可以彼此增加对方的信心。如果你找不到跟你同龄的人,你可以请求你父亲和你一同前往。第二,记住,你向某人请教,等于是给他荣誉。对于你的请求,他会有一种被奉承感。记住,成年人一向是很喜欢向年轻的男女提出忠告的。你所求教的建筑师将会很高兴接受这次访问。如果你不愿写信要求约会,那么不需约定就可直接到他的办公室去,对他说,如果他能向你提供一些指导,你将万分感激。假设你拜访了五位建筑师,而他们都太忙了,无暇接见你(这种情形不多),那么你再去拜访另外五位。他们之中总会有人接见你,向你提供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也许可以使你免去多年的迷失和伤心。记住,你是在从事你生命中最重要且影响最深远的两项决定中的一项。因此,在你采取行动之前,多花点时间探求事实真相。如果你不这样做,在下半辈子中,你可能后悔不已。如果能力许可,你可以付钱给对方,补偿他半小时的时间和忠告。5.克服“你只适合一项职业”的错误观念!每个正常的人,都可以在多项职业上成功;相对地,每个正常的人,也可能在多项职业上失败。用书信推销自己写一封有创意、内容扎实、让人眼睛一亮的书信来推销你自己。这是一封多功能的文件,虽省略了传统的履历表和求职信,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于公于私,人人都喜欢收到信。即使发信人的文笔不佳、错字连篇、语法怪异,读起来也会觉得乐趣无穷。邮购信件上的字句实在令人无法抗拒。有那么几秒,你仿佛觉得那封信的确是特别为你写的。信头印上你的大名,吸引你一直读下去:“我想,您从未了解您的汽车保险太昂贵了。如果您平安无险地度过,而不曾出过驾驶事故,你的保费将可减低250%。您是不是从未听过这么好的保险公司呢?请您一定要把握住这最后两天的投保机会。”以上所述是不是有点夸张?但从这里人们可得到一些概念,即使99%都是胡说八道,若用字精准、内容震撼人心,还会紧紧地把人们吸引住,使得你不忍心把信搁下。重点在于如何写好一封自我推销的信函,深深吸引读信者的目光。当然,卡耐基认为,不可扭曲事实,说些虚幻、缥缈无据的内容。写一封令人动心、值得一读再读的书信吧,结果一定不会像一般履历表那么糟的,老板一定会从头到尾看完的。就以书信来帮你个人做推销吧。每一封信的内容、措辞都要依照应试工作的不同而加以剪裁,但对于个人条件与过去成就的描述,却可一成不变,听起来似乎有点复杂,其实不然。卡耐基从两个现实的方面来看,指出书信为什么比履历表效果要好。首先,书信比较能单刀直入,说明重点,让读信者一看就知道你所求为何。其次,对常换工作或工作经验不多的人来说,以书信为媒介较有利。因为你可直接陈述自认为最重要的地方,而不必连篇累牍地述说你以前的个人简历如何。再者,你可能为了照顾孩子、旅行、进修等,使得工作中断了五年,这一方面请最好不要详细说明,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你的阅历上。用书信来表达自己就不大相同了,你可以用一种职业生涯培养的能力来为另一种职业生涯促销:“用坚定的信念去鼓舞着你去做,一丝不苟中你会成功实现你的理想。”你该很清楚了吧。有些人觉得写信是件苦差事,不知如何下笔。放轻松一点,求职写的信和家书大有不同。首先,你有强烈的写作动机,预示着你是否转变你的人生航向,就看你的信表达怎样,不必像大作家那样严格要求自己,运用你的想像与创意,加上一点时间与努力,很快就能大功告成。这样看来似乎不难,然而你还要持续练习,才能使其结构更为严谨,语气更为自然。不管是正式文书还是个人书信,上乘之作都是词恳意切,不必搬弄难字、术语或是先进、时髦的字眼。不管是写给一个基层主管还是最高主管,都要注意,要敬重别人的职位、权力以及影响力,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谨守原则。有时候,收信的对象可能是很有个性、不管任何法则的人,但是没见过面,你怎能判断对方是何种人物?在应聘之前,尽可能摸清该公司职位区分、权力范围以及各种繁文缛节,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你的“阻拦杆”。保持着正经、严谨的态度,总是要比邋遢、不修边幅来得好。最后要注意一点,也不可肯定所有的主管者像你想象的那样不可理喻。不要取巧,谨守一般书信的礼貌,也要注意用字、语法、标点以及句子的结构。若是一般的履历表,可能多用片断的字句来陈述,但若是一封信,每个句子都是有机体,不能任意中断句子的语义,只要有一句没头没尾,包管马上就被捏成一团,丢到废纸篓。写下第一个句子之前,请试着从老板的角度来看你将写的信。他想要看到什么?就如鲜明、耐人寻味的广告词那样使人不会忘记一样,你写的信最好也能立刻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因此可以先做个承诺,再来谈实践之道。因此,第一句愈有震撼力愈好,以吸引人看下去,之后就要看你准备如何大展身手,再达到让人注目的水准,认定有你的加入公司将会大放光彩了。记住,你也是一项产品。如何用一封信把你自己推销出去呢?书信这个“舞台”,比起履历表,效果要好多了。准则五 学会“享受”工作尝尝“甜头”,激发干劲卡耐基常说,想要激发干劲,“甜头”总是比“苦头”有效。坦白说,工作或是读书本身一点意思也没有。然而,无论工作或是读书,都不能因为没意思就不做。因此,工作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反正要做,不乐白不乐。也就是说,将工作化作游戏,从而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第一捷径。所以,在此首先要说的是“甜头”,也就是“成功报酬”的效用。一般常说,“鞭策”及“甜头”可以激发干劲。诚然,鞭策一时之间也许可以逼出人的干劲,但效果毕竟只是暂时的,从长远看,绝对没什么好处,相反的会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也就是说,工作不该只是基于非做不可的义务感或强迫的观念。如果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情工作,效率定会提高,人生也会充满乐趣。提倡“行为科学管理论”的美国学者麦格雷认为:“一个人是否会致力于达到目标,全由达成后的报酬决定。”这个方法很管用。譬如,可以拿出国观光作为报酬。“只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到欧洲旅行!”或是“解决了这问题就到关岛休假”。此外,有时也得视情况而定,把报酬寄托在一时看不出成效的事情上。应该以什么作为成功的报酬呢?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要紧的是,所设定的目标必须尽量具体而可行。常有许多人虽然设定了成功报酬,却在达到目标之前,就先享用报酬。这多半由于目标过大,不可能立即实现所致。不容易实现的目标,就像是场不会赢的赌博即使准备了一大堆成功报酬,还是会越玩越没趣。为了防止这种缺憾,报酬及目标应该尽量细分,而在一点一点尝到甜头中达到目标。如果是细分过的目标,因为容易实现,可以很快得到报酬。而根据这种满足感,激起向下一项目标努力的欲望,最后终于能实现最终的大目标。工作之前先热身有很多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都会有一些特别的习惯。譬如,考生在开始读书之前,要先削几枝铅笔;上班族在坐下来办公之前,要先喝杯茶。这些都是希望在办正事之前,先做点其他事情,让自己静下心来做事。在工作之前,先来点热身,并没有错。但,前述的这些习惯真的是热身吗?大概多半只是浪费时间吧。譬如,现在有一小时的时间,计划在这段时间写点文章。这时,有削铅笔习惯的人应该开始削铅笔了吧!然而,如果越削越有趣,因此浪费了十几、二十分钟,那就是本末倒置。现在,最重要的是写文章。如果因为削铅笔耽误了许多时间,等真正可以静下心来写文章的时候,宝贵的一小时也所剩无几了。做一件事情最好不要有什么准备的习惯,而能够马上进入状态。因此,平常就应该保有立刻进入状态的气氛。然后,一想到“我现在要做这个”,就能够立刻着手,一气呵成。如果没有一点心理准备,立刻面对工作,的确,在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脑袋空空如也。但是,只要一会儿就能够进入状态。就进入状态的速度而言,这比削铅笔快多了。所以,工作前的热身运动,最好直接通过工作进行。譬如,很多公司的新进职员训练,都是采用“OntheJobTraining”(在职训练)的方式。通过实际接触工作,教育新进职员,使其进入状态。因此,我们工作前的热身,也可以采取“OntheJobTraining”的方式。通过工作热身,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譬如,平常找一些读书索引都是尽量利用闲暇时间完成。这也是一种读书前的热身运动。只要把目录贴在书本封面,将来一看封面,就能知道这本书大概有哪些章节?讨论什么内容?如此一来,就会觉得:“啊!这本书有这些内容!赶快读完它!”于是激起读书欲望。这也算是一种通过实际状况的热身。尤其是上班族,工作时间根本没有几个钟头。这样短的时间,如果拿来喝茶、削铅笔,工作自然会受到影响。就工作效率而言,根本不划算。虽然工作前的热身绝对不是件坏事,但无论如何,应该尽量从工作或是读书相关方面,寻求能够提高兴趣的方法。如果拥有无限多的时间,削削铅笔自然没有关系。然而,我们的生命有限。如果有一小时的时间,当然充分利用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如果一味地热身,浪费了办正事的时间,那就是本末倒置了。用最简省的方法获取最佳成效有些人成天忙得团团转,但他是否真的很勤快呢?甚至到了下班时间,还有一大堆事情未完成,这是否意味着他的忙碌是没有意义的呢?或许你会发现,像这种成天忙碌的人,工作效率是不会很高的。有些主管整天踱来踱去,骂这骂那,书桌上的公文及资料文件堆积如山,似乎有忙不完的工作,卡耐基将他们称为“无事忙”。若是你有事情,他会很不耐烦地转头说:“我很忙。”在你问题尚未说出前,就给你来个下马威。的确,他是很忙,但这种忙碌是否具有实质意义呢?相反的,有的人对每件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管公司内外,大大小小的事,他都能迅速亲自处理,并且让人一目了然,甚至有时还悠闲地表现一些幽默和情趣。人们在做一件工作前,应当考虑如何用最简省的方法去获得最佳的成效。制定一个详细缜密的计划,再着手去做。若只是因一时的兴起而从事工作,不但事倍功半,而且也不会成功。如果只是要将自己的忙碌告诉他人,我们便可肯定,他所说“忙事”是无关紧要的事,因为一个工作有计划的人,是不会那么忙碌的。卡耐基说,他认识一位公司的高级主管,那人总是笑脸迎人、悠然自若,却非常有效率。你们一见面,他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今天我只有30分钟能和你谈”或“今天我的时间较充裕,我们可以慢慢谈”。有一次,卡耐基为了一件重要事情去拜访他,他立刻就将事务科长叫到办公室。第二天,这件事情就解决了。由于他沉着,所以能很快地下决断。整天忙碌的人,是绝对没有这种“当机立断”的能力的。无论是高层主管还是员工,只有能在一天规定的8小时工作时间内将预定工作做完,才是一个有效率的人。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要在下班铃响后,才开始紧张忙碌的工作。如果有这样的员工,必定也有这样的主管,因为他的无能,双方才能臭味相投。如果一个主管认为这样工作毫无效率,那么员工必定不会有这样的表现。留意工作环境照明设备不佳,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尽管头脑清晰,如果眼睛疲劳,效率一样不好。其实,不光是照明设备,只要是目光所及,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感觉。譬如,工作场所的墙壁不适合漆红色系之类刺激的颜色。当然,太暗的颜色也不好,最好是具有安定情绪作用的色调。虽然有人认为,淡青、淡蓝之类的冷色系的环境适合脑力工作。不过,冷色系看起来沉重,令人感到忧虑。然而,整面白花花的墙壁容易让人联想到医院,感觉不太好,同时也容易使眼睛疲劳,所以柔和的肉色系,感觉上较为舒服。当然这要看各人偏好。想要提高工作效率,留意工作环境也是很重要的。“适材适所”被用来形容工作环境。也就是说,工作内容不同,工作环境自然就要变动。譬如,需要参考许多资料的工作,自然就要在参考资料随手可得的地方。否则,缺乏参考资料,即使再认真,效率一样低下。这个道理虽然人人都懂,但奇怪的是,仍然有很多人弃之不顾,尽做些没有效率的事情。有很多作家喜欢将自己关在饭店或旅馆内写稿。如果把必备资料带齐,住进旅馆,由于不受干扰,可以长时间埋头苦干,自然就可以完成许多工作。不过虽说如此,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在旅馆里面完成。因为,办公室或家里的参考资料,不可能全部搬到旅馆里面。所以,即使为了远离噪音而住进旅馆,仍然要分清楚什么事可以在旅馆做,什么事不能。反过来说,如果有机会投宿旅馆,一定要事先考虑能做哪些工作,先做好准备。总之,任何一个工作环境都有其特定的性质,我们必须事先了解其优点及局限,做好准备工作,如此才不会错过一分一秒。放松你的情绪什么心理因素会影响到坐着不动的工作者,而使他们疲劳呢?是快乐,是满足吗?不是的,绝不是这样!而是烦闷、懊悔,一种不受欣赏的感觉,一种无用的感觉,太过匆忙、焦急、忧虑——这些都是使那些坐着工作的人筋疲力尽的心理因素,使他容易感冒,减少他的工作成绩,而且会让他回家的时候带着神经性的头痛。我们之所以感到疲劳,是因为我们的情绪使我们的身体紧张。为什么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也会产生这些不必要的紧张呢?何西林说:“我发现主要的原因……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愈是困难的工作,愈是要有一种用力的感觉,否则做出来的成绩就不够好。”所以我们一集中精神就皱起了眉头,耸起了肩膀,要所有的肌肉都来“用力”。事实上,这对我们的思考没有丝毫帮助。碰到这种精神上的疲劳,应该怎么办呢?要放松!放松!再放松!要学会在工作中放松你的情绪。这很容易?才不呢,你恐怕得把你保持了很久的习惯都改过来。可是花这种力气是值得的,因为这样可以使你的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紧张是一种习惯,放松也是一种习惯,而坏习惯应该去除,好习惯应该养成。你怎样才能放松呢?是该先从思想开始,或是该从你的神经开始呢?两者都不是。你应该先放松你的肌肉。任何时候你能够放松,任何地方你也能够放松,只要不要花力气去让你自己放松。所谓放松,就是消除所有的紧张和力气,只想到舒适和放松。开始的时候先想怎样放松你眼部的肌肉和脸上的肌肉,不停地说着:“放松……放松……放松,再放松。”要感觉到你的体力,由你的脸部肌肉一直到你身体的中心;要使你自己像孩子一样,完全没有紧张的感觉。下面是放松的几点建议:看一本有关如何放松的好书;随时放松你自己,使你的身体软得像一只旧袜子;工作时采取舒服的姿态。每天问自己;“我有没有使用一些和我的工作毫无关系的肌肉?”每天晚上再检讨一下,问问你自己:“我有多疲倦?如果我感觉疲倦,这不是我过分劳心的缘故,而是因为我做事的方法不对。”“我算算自己的成绩,”丹尼尔·何西林说,“总是看我一天完了之后有多疲倦,或是看我有多不疲倦。”按既定目标决定工作顺序在我们准备进行一件工作的时候,往往会碰到一些需要解决的杂务。即使下定决心开始工作,还是免不了要复印,或是接一下电话。谁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开始工作之前,时间已被一些杂务给占去了。在上班族的工作中,职位高的人当然可以把这些杂务交给部下去做,而职位中等的人可以派的部下就不多了,至于新进职员或是一人老板,这种复印之类的杂事,就非自己动手不可了。然而,如果把时间花在这些杂务上面,重要的工作就没办法做了。常看人忙进忙出,忙得不得了,但究竟是为杂务忙,还是为工作忙?这差别很大。即使看起来时间都是一样过,但一分一秒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时间如果为杂务所占用,则原先可以完成的工作势必会受到影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杂务往往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同时,在进行一项工作之前就要先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决定工作的优先顺序。如果没有决定工作的优先顺序,则在工作时常常会为其他事情所耽误。在决定工作优先顺序时,先把一些该做的事情逐条列在表上,然后调整先后次序,最后按照这顺序工作。这个程序说起来蛮简单的,但只要能够依照这个程序进行,工作效率必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唯一的问题是,根据什么标准决定优先顺序?一般决定工作优先顺序的标准是工作的重要程度。依照现在目标,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列为最优先。如果说什么是决定工作重要程度的标准?自然是自己的终极目标,一生的目标。如果平时就很清楚自己追求的目标,则判断工作的重要程度自然就容易了。清楚地确定优先顺序是进行工作时不可欠缺步骤。如果决定好工作优先顺序,日后办事就方便多了。因为只要不变动顺序,按部就班地做就可以了,这也是决定优先顺序最大的好处。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巴列德定律”?巴列德是发现这条定律的意大利人类学家。这条定律又称作“犹太定律”或“八十比二十定律”。其内容是“一个团体比较重要的项目,大多由团体中的少数所构成”。譬如,占全部人口20%以下的人所犯的罪,约占全部犯罪案件的80%;占全公司人数20%以下的业务员所取得的业绩,约占全公司业绩的80%;或是,占开会人数20%以下的人员所提的建议,约占全部发言的80%。也就是说,重要的东西大都集中在较小的部分,其比例为八十比二十。如果在工作的时候能够集中精神在这重要的20%,等于完成了80%。也就是说,工作量不见得一定要做到80%,只要能掌握住重要的20%,就一切OK了。无论工作还是读书,想要把该做的全部做完,总是不太可能的,一个人做事免不了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如果不先把重要的部分掌握住,到最后可能就没时间,也没机会了。如果抱着凡事尽力的完全主义,到头来往往是事事落空。如果能把握这条八十比二十定律,就不用担心事情太多了。事先尽量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然后全力达成重要的部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一个也不放过,即使留下一些事情没做,会有一点小麻烦,但总不会是要命的问题吧!做事应该着眼于大处。所以,这条定律不只适用于学生、上班族,对于所有的人都是很有用的。虽然生意兴隆是件好事,但如果电话太多,光是接电话就受不了,因为接电话的时候,什么事也不能做,时间就白白浪费了。不过,幸好这种电话问题,也能用巴列德定律解决。假设一天接到100个电话。然而,这100个电话不可能是100个人分别打的,根据巴列德定律,有20%的人打了好几次,约占全部电话的80%。所以,只要处理这较常打来的20%的电话就可以了。而事实的确如此,所以电话问题也解决了。想要决定工作的优先顺序,最重要的是目标要明确。目标如果不明确,就没有判断工作轻重缓急的标准了。譬如,如果以通过司法考试为当前的目标,则一切工作顺序都可以以此目标为判断标准。然而,如果一会儿想考取法官,一会儿又想当成功的上班族,目标不明确,根本无法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用红色把工作进度视觉化人类对于眼前所从事的工作,如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常会逐渐失去工作欲望。这是心理学实验的结果。相反的,如果用红色把工作进度标示出来,让人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把工作完成,效率自然会提高。因此,这条法则可以应用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不过,客观地确认工作完成程度,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譬如游泳之类的运动,完成程度很容易知道。昨天游80米,今天可以游120米,这种进步可以透过数字客观地确认。然而,如果从事的事情不是这样单纯,则工作内容越复杂,越难用数字衡量。有时一个研究花了几十个小时,还看不到成果,也是有可能的。由于读书、工作的完成程度不只包含“量”的方面,也牵涉到“质”的问题,所以很难单纯地估计。不过虽说如此,在计算工作完成进度方面,想要考察质的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考虑这些,工作完成进度根本无法用数字图表表示,所以,不妨放弃这方面的考虑,只用容易显现的方式计算工作完成程度。譬如,考会计师的时候根据完成程度作一份“红色进度表”,把成果视觉化。这份红色进度表用A4纸,在上面划方格,横格为8个等份。然后在每个等份的左边一一列出这次考试的7个科目,最后一格为合计。再在每个科目右边的方格列出重要章节,详细记录其中内容。最后再根据完成程度,用红色签字笔把读完的科目划掉。根据这份红色进度表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距离目标还有多远,也知道自己做了多少,效率自然可以提高,完成的欲望也会加强。这种进度表最好用红笔删减,在参考的时候会有一种完成的感觉,效果更强。至于黑色之类的颜色,总觉有点阴暗,使人意志消沉。作这种进度表,就像玩游戏一样,在表上划线的快感,就像游戏赢了的快感一样。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人的习惯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慢慢养成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认为: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同理,同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改变旧习惯,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不习惯。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时已形成一种新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人的行为受到习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良好的习惯可以加速成功的步伐,不良的习惯阻碍成功的达成。所以,一定要改变那些不利于成功的坏习惯,培养好习惯。卡耐基在研究中发现了以下四种良好的工作习惯,你不妨试着去培养。第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清除你桌上所有的纸条,只留下和你正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东西。芝加哥和西北铁路公司总裁罗兰·威廉斯说过:“那些桌上老是堆满东西的人会发现:如果你把桌上清理干净,只保留与手头工作有关的东西,这样会使你的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这也是迈向高效率的第一步。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天花板上有几个醒目的大字,那是诗人波普所写的:“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秩序也应是商界和生活的第一要律。但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秩序的重要性,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很多人的桌上老是堆满了文件和资料,可有些东西一连几个星期也不曾看一眼。一位新奥尔良的报刊发行人告诉过我,他的秘书有一天为他清理办公桌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失踪两年的打字机。而且,当你的办公桌上乱七八糟堆满了待复信件、报告和备忘录时,还会导致你慌乱、紧张、忧虑和烦恼。宾州大学药剂研究教授约翰·斯脱克博士在美国药剂协会宣读过一份报告《机能性神经衰弱所引发的器官疾病——病人的心理状态需要什么?》,这份报告共列举了11种情形,其中第一项是:“强迫性履行义务的感觉,没完没了的一大堆待办事项。”第二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创设遍及全美的市务公司的亨瑞·杜哈提说,不论他出多少钱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具有两种能力的人。这两种能力是:第一,能思想;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卢克曼在12年之内,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成了培素登公司的董事长。他说这都归功于他具有卡耐基所说的那两种能力。卢克曼说:“就我记忆所及,我每天早上都在5点钟起床,因为那时候我的思想要比其他时间更清楚。那时候我可以考虑周到,计划一天的工作,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做事的先后顺序。”白吉尔是美国最成功的保险推销员之一,他不会等到早上5点钟才计划他当天的工作,而是在头一天晚上就已经计划好了。他替自己订下一个目标,订下一个在那一天要卖掉多少保险的目标。要是他没有做到,差额就加到第二天,依此类推。一个人不可能总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做事的先后次序。可是,按计划做事绝对要比随兴趣所至去做事好得多。第三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是,当你碰到问题时,如果必须作决定,就当场决定,不要迟疑不决。美国钢铁公司董事会的董事之一赫威尔发现董事会开会常常拖拖拉拉,许多问题被提出来讨论,却很少作什么决定,以致大家得把一大堆报告带回家研究。后来,赫威尔说服董事长做出了一个规定: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直到解决为止,决不拖延。表决之前或许需要研究其他资料,但为了让问题真正得以解决,除非前一个问题得到处置,否则不讨论第二个问题。这种办法果然奏效:备忘录上的有待处理的事项解决了,行事表上也不再排满预定处理的进度。大家不必再抱一大堆资料回家,也不用被尚未解决的问题弄得惴惴不安。第四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是,不必事必躬亲,学会如何组织、分层管理和监督。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人因不愿或不懂得授权他人,因而难以有效地进行工作。这些人事必躬亲,结果被那些烦琐细节所淹没,难怪他们常常感到匆忙、忧烦、急躁和紧张。尽管如此,身为主管的人员还是得学习如何委派他人,否则永远免不了疲于奔命,因为你终究只是一个人!一个大企业的高级主管,如果不懂得组织、授权与督导,通常在五六十岁即死于心脏疾病——这是长期紧张忧虑的结果。所以,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尽快达到成功,那你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一个好习惯是一张无限额的支票,可让你享用一生。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事半功倍,受益匪浅。准则六 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双赢的作为人际交往的大师,卡耐基以自身的经验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果没有做到“互惠互利”,就不可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如果自己从别人那里得到了恩惠,反过来自己也应该给予别人报答,这就是互惠互利的根本所在,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提到互惠互利这个词,一般会给人一种事务性的印象和带有功利性的色彩。可是,互惠互利并不只是功和利的象征,并不是只有在谈到“功”和“利”时才能使用这个词,它适用于许多场合。例如,在工作上得到他人的帮助或下班后别人请自己吃饭,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他人的关照时,要以某种方式表达感激之情——这也是互惠互利的根本精神所在。表达自己感激的心情不只限于赠送一些礼品。在看到给予自己关照的前辈很忙时,问一声:“我能帮些什么?”——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自己感激之情的方式。总之,关怀对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互惠互利精神。如果能具有“为对方做些什么呢”这种关怀对方的精神,那你一定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相反,认为“一定有谁会帮助我吧”、“别人会主动与我交谈吧”、“周围的人也想和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吧”,如果采取这种被动的姿态,那你永远也不能主动与别人交谈,永远也不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你能珍惜每一次与别人接触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关怀别人,那你一定会有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并且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一生也会因此而受益。抓住每一个交际机会一个人从别人处所吸收的能量愈大、质量愈好、种类愈多,则其个人的力量愈大。假使他在社交上、精神上、道德上同他的同辈有多方面的接触,那么他一定是个有力量的人。反之,假使他在人我之间断绝关系,那么他一定会成为弱者。人类需要各种精神食粮,而这各种精神食粮,只有在同各种各样的人相处相交中得来。这就像枝头上葡萄累累,其汁液的甜美,其色香的精美,都是从葡萄藤的主藤上来的一样。树枝本身不能独自生存,把树枝从树干上砍掉,树枝定会萎黄枯死。个人的力量也是从“人类树干”中得来的。在同一个人格坚强伟大的人相面对、相接触的时候,常常能觉得自己的力量会突然地增加几倍,自己的智慧会突然地提高几倍,自己的各部分机能会突然锐利了几分,仿佛自己以前所梦想不到的隐藏在生命中的力量都被他解放了出来,以致使自己可以说出做出在一人独处时、在没有同他接触时,所决不能说出、决不能做出的事情。演说家的演讲词可以唤起听众的同情,因而生出伟大的力量。但是,假使他在“没有人”或者只有个别的人情况下讲话,则他决不能生出这种伟大力量来,正像化学家决不能使分贮在各只瓶中的药品发生化学作用一样。新的力量、新的影响、新的创造,只有在“接触”、“联系”中才能得来。常能同他人相处相交的人,仿佛永远在他的“发现航程”中能发现自己生命中的新的“力量岛屿”,而这种“力量岛屿”,若是他不常同别人接触,是会永远永远湮没无闻的。只要他愿意探讨,他结交的每一个人都能告诉他若干的秘密,若干闻所未闻却足以辅助他的前程、加强他的生命的东西。没有人能孤独地发现他自己,别人总是他的发现者!我们大部分的成就总是蒙他人之赐。他人常在无形之中把希望、鼓励、辅助投入我们的生命中,在精神上激发我们,使我们的各种能力趋于锐利。我们生命的成长,都依靠我们的心灵从四处吸收营养,而这种营养,是我们的感觉所不能觉察、不能测量的。从表面上看,我们是从耳目中吸收进“力量”的,但在事实上,这种力量的吸收绝不是取道于官能的视觉、听觉神经的。一幅名画中最伟大的东西,不在画布上的色彩、影子或格式上,而是在这一切背后的画家的人格中——那黏着在他的生命中,那为他所传袭、所经历的一切的总和所构成的一种伟大的力量!大学教育的大部分价值,都是从师生同学间感情的交流、人格的陶冶中所得来。他们的心相摩擦,刺激起各人的志向,提高各人的理想,启示新的希望、新的光明,并将各人的各种机能琢磨成器。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价的,然而从心灵的沟通中得来的知识是无价的。假使你不能同别人的生活发生密切的关系,不能培养起你的丰富的同情心,不能在别人的事上发生兴趣,不能辅助别人,不能分担别人的痛苦、共享别人的快乐,则不管你学问怎样好、成就怎样大,你的生命仍是一种冷酷的、无友的、孤独的不受欢迎的生命。试着常同比你优越的人交往。这并不是说,你应当和比你更有钱的人交往,而是说你应当同人格、品行、学问、道德都胜过你的人交往,因为这样你就能尽量吸收到种种对你的生命有益的东西,就可以提高你自己的理想,可以鼓励你趋向于高尚的事情,可以激起你对事业更大的努力来。脑海与脑海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有着一种伟大的“感应”力量,这种“感应”力量,虽无法测量,然而它的刺激力,它的破坏及建设力是十分巨大的。假使你常同比你低下的人混在一起,则他们一定会把你拖陷下去,一定会降低你的志愿和理想。错过与一个胜过我们自己的人相交往的机会,实在是一个很大的不幸,因为我们常能从这个人身上得到许多益处。只有从“交往”中,生命中粗糙的部分才可以擦去,我们才可以琢磨成器。同一个能够启发我们生命中的最美善的部分的人相交的机会,其价值远过于发财获利的机会,它能使我们的力量增加百倍。卡耐基成功关系法则卡耐基的“人际关系”原则适合处理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身居要职的领导者应详加研读,并经常使用:1.赢得别人同意。(1)唯一能从争辩中获得好处的办法是,避免争辩——争辩是90%的情绪,加上10%的无聊。成熟的领导者在从事一项并非稳操胜券的工作时,都避免与别人争论。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