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二三十岁要懂的心理学诡计-3

作者:佚名 字数:31607 更新:2023-10-08 21:45:34

(本章完)第39章 3步步为营,登入对方心境——登门槛效应第六章3步步为营,登入对方心境——登门槛效应不知道你是否求助过别人?是否别人求助于你?还记得整个过程吗?虽然很少有人留心求助事件的整个过程,但是这种与他人打交道的求助过程,确实是一门非常微妙艺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曾做过一个经典而又有趣的实验。他们派了两个大学生去访问加州郊区的家庭主妇。首先,其中一个大学生先登门拜访了一组家庭主妇,请求她们帮一个小忙:在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社会公益事件,而且非常容易。于是,绝大部分家庭主妇都很合作地在请愿书上签了名,只有少数人以“我很忙”为借口拒绝了这个要求。接着,在两周之后,另一个大学生再次挨家挨户地去访问那些家庭主妇。不过,这次他除了拜访第一个大学生拜访过的家庭主妇之外,另外还拜访了另外一组第一个大学生没有拜访过的家庭主妇。与上一次的任务不同,这个大学生访问时还背着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请求家庭主妇们在两周内把它竖立在她们各自院子的草坪上。实验结果是:第二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项要求;第一组家庭主妇中,有55%的人接受了这项要求,远远超过第二组。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答应了第一个请求的家庭主妇表现出了乐于合作的特点。当她们面对第二个更大的请求时,为了保持自己在他人眼中乐于助人的形象,她们只能同意在自家院子里竖一块粗笨难看的招牌。可见,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之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一点的要求,那么这个人就倾向于接受更高的要求。这样逐步提高要求,就可以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登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先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使自己的形象看起来不自相矛盾,在心理惯性的支配下,就有可能接受他人更大的要求,哪怕是原本不愿接受的要求。这就好比登门槛,只要对方乐意稍稍打开一条门缝让你登了他的门槛,你就有可能进入室内。日常与他人打交道中,有许多利用这种效应的例子。例如,一个推销员,当他可以敲开门跟顾客进行交谈时,其实,他已经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能够说服顾客买一件小东西的话,那么他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很可能被满足。我们小时候向家长提要求,如“可不可以吃颗糖果”等,当妈妈答应他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那可不可以喝一小杯果汁呢?”妈妈通常也会答应的。这一切,无非是先登上对方心理的“门槛”,然后步步为营,最终达到目的。还有,男士在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时,也并不是“一步到位”提出要与对方共度一生的,而是逐渐通过看电影、吃饭、游玩等小要求来逐步达到目的的。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向他人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时,可以不直接提出,因为这样很容易被拒绝。我们可以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一旦对方答应,再提出那个较大的要求,就会有更大的被接受的可能。如果此刻你有什么请求或要求向他人提出,不妨运用“登门槛效应”,很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人们通常会自动地忽视陌生人的请求。如果想对陌生人提出请求,我们可以像前面讲的那样,先引起对方的好奇心或兴趣,就很有可能获得帮助。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提出请求之前,让他人有一个好的心情。心情好会使人更容易帮助别人。例如,当你遇见一个好人,顿时觉得生活特别美好,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去帮助那些幸运的人呢?为什么不能让世界有更多的美好呢?很多人总是在别人遇到喜事临门、有意外收获的时候,让别人请客或帮忙做一些事,结果,被求的人会比平时更容易同意。(本章完)第40章 4赢家=创造或抢占先机+超越自己——达维多定律第六章4赢家=创造或抢占先机+超越自己——达维多定律无数事实证明,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想要成为赢家,必须学会创造或抢占先机,而且要学会时刻否定并超越自己。这就是以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威廉?达维多的名字命名的达维多定律。达维多认为,在网络经济中,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因此一家企业要想在市场中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它必须永远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作为第二家或第三家将新产品打入市场,绝对不如第一家,尽管你的产品那时还并不完美。达维多还认为,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即要自己尽快使产品更新换代,而不要让激烈的竞争将你的产品淘汰掉。这实际上是在“因特网时代”中生活的一个必然结果。这一定律揭示了如何取得成功的真谛:竞争就是要创造或抢占先机;“先入为主”是一条绝对的真理;要保持第一,就必须时刻否定并超越自己。日本企业界知名人士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口号:“做别人不做的事。”瑞典有位精明的商人开办了一家“填空档公司”,专门生产、销售在市场上断档脱销的商品,做独门生意。德国有一个“怪缺商店”,经营的商品在市场上很难买到,例如大个手指头的手套,缺一只袖子的上衣、驼背者需要的睡衣等。因为是填空档,一段时间内就不会有竞争对手。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创造的禀赋,只是我们总漠视了自己的潜能。虽然我们的思维已经习惯了循规蹈矩,但只要我们愿意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多进行一些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激活自己的创新因子,周围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创新思维的对象。有一则故事,说一个犹太商人用价值50万美元的股票和债券作抵押向纽约一家银行申请一美元的贷款。乍一看,似乎让人不可思议。但看完之后,你就不得不为那位犹太商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那位犹太商人申请一美元贷款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银行替他保存巨额的股票与债券。按照常规,像有价证券等贵重物品应存放在银行金库的保险柜中,但是犹太商人却悖于常理通过抵押贷款的办法轻松地解决了问题,为此他省去了昂贵的保险柜租金而每年只需要付出6美分的贷款利息。某大城市的市场上曾出现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拖鞋,这种居室内穿的拖鞋底上装有圈圈状的纱线,能牢牢抓住地板或地砖上的灰尘、头发等污染物。人们穿上这种特殊拖鞋,边走路,边擦地,走到哪里,就清洁到哪里,既走出了“实惠”,又轻松自如。而且,这种拖鞋的洗涤也很方便,穿脏了放入洗衣机内便可清洗干净。这种“擦地拖鞋”卖疯了。它成功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创新思维。很多人难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遇事先考虑大家都怎么说,大家都怎么干,不敢突破人云亦云的求同思维方式。讨论一件事情时,总喜欢“一致同意”、“全体通过”,这种观念的后面常常隐藏着“从众定式”的盲目性,不利于个人独立思考,不利于独辟蹊径,常常会约束人的创新意识。如果一味地考虑多数,个人就不愿开动脑筋,事业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一项新事业,在10个人当中,有一两个人赞成就可以开始了;有5个人赞成时,就已经迟了一步;如果有七八个人赞成,那就太晚了。”所以,年轻的你,不要再等待了,赶快开启你的智慧,发挥你的创新力,在竞争中去抢占先机、创造先机吧!当你学会在不断否定中超越自我时,你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行业的赢家。(本章完)第41章 5用“自我暴露”加深亲密度——自我暴露定律第六章5用“自我暴露”加深亲密度——自我暴露定律常常有人抱怨,他们很胆小,不敢跟人打交道,尤其是见了陌生人更是紧张得连嘴巴都张不开。他们喜欢独自待在家里,不爱出门,不爱跟外界打交道,变得越来越孤寂、封闭,就像装在套子里的人,拒绝并躲着这个世界。还有一种人,他们看起来活泼健谈,容易使人亲近,但当我们跟他接触时却总有一种“走不近”的感觉。不管是哪种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用“心”跟别人交流,没有用真诚跟别人坦诚,我们便会对这些人有种“熟悉的陌生”之感。小敏是同宿舍中最擅长交际的一个,人也长得漂亮。但同宿舍甚至同班的其他女孩都找到了自己的男朋友,唯独漂亮、擅长交际的小敏仍然独自一人。她身边的同学都表示,小敏太神秘,别人很难了解她。和她有过接触的男同学也说,刚开始和她交往时,感觉她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但时间一长,就发现她很自私。原来,小敏一直对自己的私生活讳莫如深,也从不和别人谈论自己,每当别人问起时,她都会将话题岔开,怪不得同学们都觉得她神秘呢!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想拉近与别人的距离,首先要把自己这扇门打开,要敢于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这就是自我暴露,也是加深与他人亲密关系的一种有效方法,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暴露定律。试想,一个封闭自己的人,怎么能让别人走进你的世界呢?一个不用心跟人交流的人怎么会得到对方的信任和信赖呢?人们彼此都有一杆心理天平,一边是自己,一边是对方。如果自己的称上“心”的分量少,那么对方称上“心”的分量也不会多,因为人与人交流要达到一种心理平衡。也就是说,如果自己讳莫如深,不和别人交心或交心不够,那便不会得到对方的亲切感和信赖感。只有当一个人愿意表露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别人达到情感沟通时,才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如果你细心留意,你会发现我们周围,有些人知心朋友特别多,虽然他(她)看起来不是很擅长社交,但他(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人真诚,渴望情感沟通。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来帮助,而且很慷慨。相反,有的人很擅长社交,甚至在交际场合中如鱼得水,但是他们少有知心朋友。因为他们习惯于说场面话,做表面工夫,交朋友就像吃饭——吃得多,却消化不了。实际上,人和人在情感上总会有相通之处。如果你愿意向对方适度袒露,总会发现相互的共同之处,从而和对方建立某种感情的联系。向可以信任的人吐露秘密,有时会一下子赢得对方的心,赢得一生的友谊。在与人交往中,一定要把握好“自我暴露”的度;否则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小鱼是某大学的研究生,刚入学不久,就把同班同学吓坏了。原来,有天早上上课,课间,坐在前排的她转过身和一位同学借笔记,回来时笔记里竟然还夹了一张男生的照片。于是,小鱼打开了话匣子,跟后面的同学聊了起来,说那是她在火车上认识的新男友,正热恋。她从她和男友在哪儿租了房子、昨天买了什么菜、谁做的晚饭,说到她如何如何幸福,甚至说到二人世界里亲密的小细节……小鱼就像个“倾吐狂”,每次和同学交流总要把话题扯到自己这边来,不停地述说着自己那些没完没了的琐事,发泄着那些无穷无尽的情绪。到后来,同学们一见到她就赶紧躲开了,因为大家都受不了她了。像小鱼这样,把自己当做“倾吐狂”,不留任何隐私地过度暴露自己,却不考虑给倾吐对方带来的影响,反而会阻碍与他人良好的交际。正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人们在“自我暴露”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寸和度,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方能赢得朋友,赢得彩虹人生。(本章完)第42章 6找对自己位置,近“朱”远“墨”——酒与污水定律第六章6找对自己位置,近“朱”远“墨”——酒与污水定律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之类似,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酒与污水定律。“你应该强化正面,消除负面,抓住肯定,别跟中间人先生搅在一起!”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歌手约翰尼?默寒尔这样唱道。虽然意思很简短,但它深刻地告诉我们,一定要找对自己的位置,近“朱”远“墨”。许多令人尊敬的哲学大师都表达过这样一种思想:“一旦你控制了你的意识与感情,你就控制了你的生活。”这样,外部环境就将减少对你的负面影响。NBA伟大球星迈克尔?乔丹小时候很喜欢打篮球,但是因为个子矮,他并没有进入校队。于是,他就自暴自弃,与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成日待在一起,慢慢地,他和那些人学会了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进入委靡、堕落生活。后来,在哥哥积极的鼓励与帮助下,乔丹迷途知返,离开了那些所谓的朋友,终于使他事业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人作为社会的产物,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的。当人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中,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地,都会接触到“朱”与“墨”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也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你也许会问,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秉性,那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人从母体出生时,天性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受到的教育却是不一样的。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些不同的差异导致每个人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如同一个大熔炉,会将形形色色的人同化其中。一个人处在进取、正气的环境中,他会受到身边人言行思维的影响,自觉地约束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相反,一个人处在颓废、不思进取的环境中,他将会受到身边消极观念的影响,放任自己,随波逐流。曾经有名高中生叫江力,他住的院子里有个待业青年叫马旭,去年成了烤羊肉串的个体户,赚了不少钱。一天,马旭在卖肉串时与一个青年发生口角,江力走上去劝开了那位青年。马旭见江力替自己说了话,送了串羊肉串给他吃。后来,他俩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有时,马旭还不停地送给江力好吃的东西。时间长了,马旭慢慢就向江力灌输他的人生哲学:钱越多越好,人无外财不富。江力这个涉世不深的学生,渐渐地对金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又在马旭的“教导”下,不断地偷钱,走上了犯罪道路。我们常说:“挨金似金,挨玉似玉,挨着木匠会拉锯。”跟快乐的人在一起,就学会享受生活中的快乐;跟热心的人在一起,就会变得富有热心;跟有爱心的人在一起,也会产生爱心;跟成功的人在一起,也会去追求成功。这就像练习书法一样,手边备有许多真正的好碑好帖,时时观赏、练习,必能练出一手好字。假如你想找到一条容易成功的道路,那就从现在开始,去寻找那些表现杰出的人,观察他们的行动,倾听他们的言语,并尽量多和他们交往,向他们学习。你如果发现某人表现突出,你心里要立刻跳出这么一句话:“他是怎么做到的?”这时你也会产生追求卓越的希望,从你所见所闻的每件事里挖掘出成功的“金矿”。假如你现在想找一个积极的朋友,一时又难以找到,那你就在伟人的自传或中外名著里找一个好朋友,你虽然和书里的朋友没有见过面,但你可以在书里和他面对面地谈心、交流,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汲取智慧。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这样跟一群年轻人说:“远离那些要减少你成功的人。”他还说:“那些真正伟大的人会使自己觉得你也可以变得伟大。如果你要成功,少接触小人,多跟成功的人在一起。”所以,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上,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遇到“墨”式的人物,要保持警惕与距离,若因某些原因必须来往时,采用敷衍的形式即可,不宜深交;遇到“朱”式的人物,要尽力地向他学习,与他交往,因为他很可能在你的人生旅途中助你一臂之力。(本章完)第43章 7智谋锦囊:想借100元,先提出借2000元——“反登门槛效应”的微妙第六章7智谋锦囊:想借100元,先提出借2000元——“反登门槛效应”的微妙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提出了一个大要求后再提出一个同类性质的小要求,这个小要求就有可能被人轻易地接受。这一现象与“进门槛”恰好相反,因而人们称其为“反登门槛效应”,也叫留面子技术,是在美国心理学家西阿弟尼等人1975年实验中得到印证的。他们要求第一组被试者做一件没有工资的工作,即当少年犯的顾问,每星期两个小时,至少做两年。毫无疑问,没有一个人答应这样的要求。当所有人都拒绝时,实验者马上问他们,是否同意做别的事情,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即带着少年犯到动物园游玩两个小时;对第二组被试者只提出了较小的要求,要求他们带那些少年犯到动物园游玩;对第三组被试者提出可以在两种要求中间选择一个。结果他们同意的百分率分别为50%、16.7%、25%。由此可见,运用这种留面子技术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事实上,这种技巧在小商品市场中司空见惯。那些小摊贩先漫天要价,然后再讨价还价,这时人们便以为他为此让步了,价格比较合理了,因此会接受他们的要求。利用这一效应,如果你想说服别人借给你100元,不妨先向他提出借2000元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待他向你解释原因时,你就可以说:“既然2000元很难拿出手,那借100元总可以吧。”这样,他往往会答应你这一较小的要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留面子技术,达到劝说别人接受意见的目的。劝说别人,并不意味着只是一味进逼,适当地退让和承认对方意见的合理性,倒显得通情达理,使人易于接受劝告。如果妻子只是劝说丈夫每天少抽几支烟,丈夫可能无动于衷,妻子进而要求戒烟,不许屋里有烟味,丈夫很可能赶紧让步,答应每天只抽五支烟,妻子也就达到要求丈夫少抽烟的预期目的了。不过,在运用留面子技术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学会不露痕迹地使用留面子技术,在使用时一定要让对方处在无意识状态下。二是要学会合理的让步法。一般来说,让步越大,其效应越大。但是,一旦被人认为这种让步是虚假时,其信任程度就发生了变化,他对你的让步就不信任了,从而你不管提什么要求,他都会认为是高的。(本章完)第44章 1为什么乌龟能跑赢兔子——用好心理杠杆,撬起超常规的成功第七章寓言借智,让年轻的你不当傻瓜——二三十岁要懂得寓言中的心理诡计1为什么乌龟能跑赢兔子——用好心理杠杆,撬起超常规的成功当我们提到龟兔赛跑的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津津乐道乌龟的执著不懈,兔子的骄傲轻敌。但是从不深思它在生活中隐射出的心灵智慧,更不会将这么简单的道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生活总是有很多缺憾,总是有很多优秀者和更多的平凡者,而我们可能就是这些并不优秀的更多平凡者中的一员。我们常常抱怨上天的不公,抱怨世态的冷暖,抱怨自己的平凡,抱怨失败总是与自己如影随形,但却从不愿深思像“兔子输给乌龟”这样的故事为什么会发生。乌龟和兔子打赌,看谁跑得快。长跑冠军兔子说:“老弟,就算我让你先跑,你也不是我的对手!何必白费精力呢?”乌龟不服:“还没比,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兔子瞅着乌龟那笨拙的四条腿轻蔑道:“那今天就让你输得心服口服,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博尔特的离弦之速。我让你先跑十分钟,看谁先到达远处那棵树下。”乌龟一步一步逶迤向前,兔子看在眼里,笑在心里。十分钟后才起跑,但没两步就远远地把乌龟甩在了后头,得意的兔子在半途中的大石头上边睡边等乌龟。没想到,梦醒的时候,乌龟早就爬到终点的那棵树下了。于是,奇迹往往就在这完全不可能的情况下发生了——乌龟赢了,兔子输了。一个优秀的长跑冠军——兔子,居然输给了一只完全没有跑步天赋的乌龟,何也?心理使然。兔子骄傲轻敌,放松了对对手的警惕,它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为在任何领域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竞争胜出,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其实一开始就输掉了一半。兔子跑得快但累得也快,扬扬得意中,麻痹大意地睡着了,它是真累了吗?恐怕是对乌龟这个对手的轻蔑更多一点,骄傲狂妄更多一点,它完全不把乌龟放在眼里,结果狂妄的苦果最后却由自己来吃。而乌龟,恰好抓住兔子这一心理弱势,不紧不慢,凭借自己优势的心理耐力,成了最后的大赢家。现代社会,当我们自恃在某方面有特长,在学习上遥遥领先,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在某个领域独领风骚而沾沾自喜,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时,最终只能导致自己在竞争中被瓦解的局面。因为当你放松警惕的时候,别人正在悄悄地赶超。要知道,任何一个人都是由优势和弱势构成的复合体。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骄傲,但是千万不要让它转换成自满,使自己在扬扬得意中迷失自我。对任何对手我们都不能麻痹大意,要尊重对手,善待对手,不刻意地贬低或者抬高对手,行事要内敛谨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章完)第45章 2盲目的仁慈,使农夫丧命于毒蛇之口——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七章2盲目的仁慈,使农夫丧命于毒蛇之口——防人之心不可无曾几何时,我们的善心落入了别人“恩将仇报”的陷阱,变成了社会“摇尾乞怜”的陪葬品。“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善心却常常得不到善报,使得现代版的《农夫和蛇》的故事不断重演。究竟是我们不该以善心待人,还是我们的善心施错了对象呢?寒冷的冬天,一个农夫在农田里发现了一条冻僵的蛇了,他觉得它很可怜,便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蛇靠着农夫的体温,渐渐复苏了,又恢复了生机。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来,便立即恢复了本性,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我可怜恶人,不辨好坏,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报应。”有人说,“怜悯恶人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行。”因为怜悯恶人有可能最后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本来想做好事结果却造成了更多、更大范围的伤寒,难怪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善心反成了“恶行”,怜悯反成了“罪行”,似乎有点悲哀,世界当真颠倒黑白了吗?2009年8月的一个晚上,肖某接到大学时的同窗好友曹某打来的电话,对方称自己刚来此地,身上带的钱都用完了,无处借宿,希望肖某能帮帮忙。肖某考虑自己住的宾馆正好还有一张空床,就让曹某到自己住处来。次日一大早,肖某因有急事便早早出门了,留下方某一人在宾馆睡觉。下午,肖某回到宾馆时发现自己价值万元的笔记本电脑不见了,而曹某的电话也拨打不通了。肖某想起曹某身上没钱,可能偷自己电脑去当钱了。于是,他赶紧到曹某经常去的典当行,老板告诉他,上午,曹某确实拿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到他店典当,但是,由于曹某当时拿不出相关证据,被典当行的老板拒绝了。无奈之下,肖某只好先向有关部门报了案……肖某好心收留朋友,结果所谓的“朋友”却反过来“咬”了他一口。善心似乎就这样被践踏和蹂躏了。其实不然,善行遭恶报的症结所在就是愚蠢的善行、盲目的仁慈和不分忠奸的善良,这样只能使自己走入迂腐的禁区。唐僧的盲目仁慈,相信白骨精是好人,结果被绑架差点丢了性命,还逼走了孙悟空,使自己陷入困境。东郭先生救走了狼,可狼却恩将仇报要吃掉东郭先生。当我们在唾弃和鄙夷那些不善类或者恶者时,有谁思考过那些“施善者”的愚蠢和“无知的善良”!拥有善良、正义之心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讲原则,盲目的施善就是一件愚蠢事情。盲目的仁慈,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来牟取暴利。要做一个好人,但不要让自己的“善良”被别人利用。我们凡事都要留个心眼,不要陷入心理误区,在没有清楚了解对方的品行和本质时,千万不要付出自己的真心,要警惕被对方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将恶人当善类,最终只能毒伤自己。我们不作恶人,不伤害其他任何人,但是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善待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善待自己的同时善待他人。(本章完)第46章 3无箭之弓也能“射”鸟——最佳出手时机就在对手最脆弱之时第七章3无箭之弓也能“射”鸟——最佳出手时机就在对手最脆弱之时人们常说“没有平平凡凡地成功。”一点也不错,真正的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要善于找到成功的突破点,若能抓准对手最脆弱的时刻,竞争中制胜就要简单的多了。有一天,更羸和魏王站在一个高台上,仰头看见天空中有鸟飞。更羸对魏王说:“请大王看看,我可以只拉弓不发箭就能把鸟射下来。”魏王不相信地说:“难道你的射术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吗?”更赢很自信地说:“可以。”不一会儿,一只雁从东方飞来,更赢拿起弓拉了一下空弦,那只雁应声栽落到地上。魏王惊叹道:“你射箭的本领居然可以达到这样一种地步!”更羸说:“这是一只受伤的孤雁啊!”魏王问:“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呢?”更羸回答说:“它飞得很缓慢,叫声很悲惨。根据我的经验,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叫得惨,是因为长久失群。由于它的旧伤没有长好,一直处于一种害怕的心情中,所以一听见弓弦响,就急忙往高处飞,这就引起伤口破裂,从高空掉下来了。”《孙子?谋攻》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规律不仅为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所推崇,作为一种智慧,——种决策制胜的方略,它同样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对手,面对挑战,我们只有清楚地观察到对方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正确的对策赢得胜利。听鸿鸣而知其伤,弹弓而落飞鸟,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艺术。眼中有数,心中不慌,敏锐地观察,直击对方心里的最弱点,就能出其不意地制胜。人雁虽然受了伤,脱离了雁群,但是它依然可以飞翔。内心的孤独与恐惧消磨了它前进的动力,它的伤在身体,更在内心。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射手,经过仔细的观察,更羸显然看透了大雁的情况,他知晓大雁的弱点,所以即使弓上不放箭,只是一声空弦声,大雁也便从高空坠落。细致的观察、严密的分析、准确的判断是更羸虚拉弓弦就能射落大雁的原因。这种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只有通过长期刻苦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培养出来。你可以羡慕更羸弹弓音儿落大雁的奇观,但你更应看到他的敏锐观察和为了这一次的射猎而经过的刻苦训练。人的一生要面对无数的挑战,每一次的挑战都是艰辛而不同的,但成功的法则是不变的,那就是了解自己,了解对手。以己之长,攻子之弱,善于抓住对方最脆弱的那一刻,胜利就在你的掌握之中。(本章完)第47章 4为什么乌鸦总是上狐狸的当——不要掉进自己的心理陷阱第七章4为什么乌鸦总是上狐狸的当——不要掉进自己的心理陷阱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人追求完美,但也存在太多的不完美。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追求成功,但是很多时候即使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也难逃脱失败的命运。导致这些失败的“杀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设下的心理陷阱。当我们大步不停地迈向成功之前,需要检讨一下自己,填平自己的心理缺陷,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成功铺好道路。如果你不能克服这些缺陷,就会给别人以可乘之机。乌鸦得到了一块肥美的肉,飞到一棵树上,正准备美美地饱餐一顿,结果却被树下的狐狸看见了。狐狸在树下对乌鸦说:“乌鸦小姐,你的羽毛多么美丽啊,你的歌喉是那么迷人,如果你能为我们唱一支歌,那一定是很动听的。”乌鸦听了狐狸的赞扬,心里乐滋滋的,但是转念一想,自己的父母很久之前就上过它的当了。今天他们又故技重施,休想,滚蛋吧。狐狸看乌鸦不动声色,于是,愤愤地说:“谁不知道你们乌鸦是扫帚星,你们飞到哪里,哪里就有灾难降临,大家都讨厌你们,还是不要张开你那张乌鸦嘴了……”没等狐狸说完,乌鸦早已沉不住气啦,它立刻给予回击,但刚一张口,那块肉就掉在了地上,狐狸便立刻叼着那块肉跑掉了……狐狸虽然是狡猾的,但归根结底是乌鸦的心理缺陷,让狐狸有了可乘之机。在狐狸的诱导下,乌鸦放松机警觉性,结果一块辛辛苦苦找到的肉被别人轻而易举地骗走了。也许乌鸦会自责“怎么会这样”,“我怎么这么笨”,“我怎么总是破坏自己的好事”……其实,这不只是乌鸦的心声,还包含了很多我们真实的内心想法。要知道,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可能存在一些陷阱。例如,过于自卑,有时会让我们做出荒诞之举以证明自己的价值,结果反而自取其败;报复心强者,便容易意气用事,一旦急火攻心,常只顾着发泄情绪而不听劝,无法泰然面对挫折,陷入无尽的麻烦中;喜欢出风头,总希望自己成为别人注目的焦点,但往往会适得其反,给人留下笑料,等等。一个人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误和没有必要的心理缺陷而丧失成功的机会。与其时刻警惕别人对自己下套,不如先克服自己身上的缺陷,让别人没有机会下手,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本章完)第48章 5狼与狈合作的启示——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没用第七章5狼与狈合作的启示——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没用这个社会“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没用。”我们常说:“我好像被某某人利用了。”如果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话,你会发现,自己是因为有价值才被利用。利用正好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没被利用反而说明你没有多少价值,至少没有被利用的价值。“狼狈为奸”的勾当是令每个人所不齿的,但是反过来想一想,狼和狈为何要相互勾结呢?狼和狈是两种长相十分相似的野兽,他们口味还都极其的相似——都喜欢猪、羊等野兽。唯一不同的是:狼的两条前脚长,两条后脚短;而狈则是两条前脚短,两条后脚长。一到夜晚,狼和狈就出来偷猪、羊等家畜。有一回,一只狼和一只狈共同来到一个羊圈外,看到羊圈中有很多又壮又肥的羊,直流口水。但是羊圈的墙和门,都很高,它们使尽了各种办法都是进不去。于是,它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先由狼骑到狈的脖子上,然后狈站起来,把狼抬高,再由狼越过羊圈把羊偷出来。商量过后,狈就蹲下身来,狼爬到狈的身上。然后,狈用前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狈伸直身子后,狼将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把两只长长的前脚伸进羊圈,将羊圈中的羊偷了出来。这样偷羊的事,狼和狈经常合伙干。因为,假如狼和狈不合作,就不能把羊偷走,自己只能挨饿。在狼和狈的合作下,农民大受损失。所以,就有了后来的“狼狈为奸”。这个故事蕴涵的道理是意味深长的。两种不同的动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学会了合作的技巧,懂得了取长补短。在利用对方的同时也谋得了自身的利益,达到了“共赢”的目的,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做法。被人利用没有关系,关键要在利用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不足,然后学会反过来利用他人。因为这个社会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会合作的人才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要在重演“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怕被利用的心理,只能造成1+1+1=0的结果。人是群居性的动物,每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生活,彼此隔绝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需要团队,每个人都需要合作。哲人叔本华就曾经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竞争日趋紧张、激烈,各种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推陈出新,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得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对各种错综复杂信息的处理和解决的,更不可能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这就需要依赖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关联、协调行动,以解决各种复杂的难题,保持组织的应变能力和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在当代的市场经济和人际交往中显得格外重要,一个不懂得团队合作、不善于团队合作的人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只有团队之间真正的合作,才能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实现最终的目标。“狼狈为奸”是大势所趋,是明智之选,因为相互被“利用”后会产生1+1>2的成效。在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本章完)第49章 6从“邻居的妻子”看自己前后——注意眼前目标,但更要小心背后敌人第七章6从“邻居的妻子”看自己前后——注意眼前目标,但更要小心背后敌人我们都听说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讲的是螳螂一心一意地盯着蝉,想要饱餐一顿,却没有想到身后还有一只黄雀要觊觎着自己。其实,还有一则《邻居的妻子》,将这个道理讲得更加形象、深刻。一个国王经常觊觎临近的国家,总想占领它。有一天,国王决定发兵攻打邻国,与大臣们商量。大家都不敢有异议,只有一个大臣仰天大笑。国王便问他为何仰天大笑,他说:“我想起了我的邻居,所以忍不住发笑。”国王问:“为什么?”他说:“有一天,我的邻居送妻子回娘家,在半路上看到一个漂亮的妇女在田里锄草,就按捺不住去和锄草的妇女搭讪,可是当他回头看自己的妻子时,发现竟然也有人正在勾引她。难道这不令人感到可笑吗?”国王听了之后,领悟了他所说话中之意,打消了进攻邻国的念头,不久,就有敌人入侵他们国家的领土。现实世界里,我们不能像国王起初那样,总是盯住眼前的敌人。我们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因为,最危险的敌人往往站在你的身后。以商场为例,你不要总是与眼前的商业对手较劲,务要置之死地而后快,要能够发现潜在的威胁,否则就有可能在于对方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作壁上观的第三者白捡个便宜。在电视剧《大染坊》中有一个案例,上海的林家为了抢占北方市场,与天津的开埠印染厂争得不可开交,并且决定挤掉开埠之后立即便向主人公陈六子的宏巨染厂下手。这时候,开埠向宏巨求援,一开始陈六子并没有动生色,而是等到两家都元气大伤的时候,突然降价。这样一来,固然打击了林家,却同时也把宏巨给挤垮了。由于宏巨与林家积怨颇深,陈六子顺理成章的就低价收购了宏巨,转而又将林家打得落花流水。不难看出,开埠染厂实际上就扮演了寓言中邻居的角色,他只把眼光盯在对手林家身上,却没有提防宏巨的陈六子,结果成了陈六子一口吞掉了。所以,进行任何竞争都要懂得分析实际争战的复杂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当你为眼前对手绞尽脑汁的时候,更要好好留心一下自己的背后,千万不要一触即发,应学会以静制动,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本章完)第50章 7莫像青蛙一样悔恨——懂得冷庙总烧香,才能借势成佛第七章7莫像青蛙一样悔恨——懂得冷庙总烧香,才能借势成佛不知道你是否看过这样一则有趣的寓言:夏天来临,小蝌蚪的尾巴逐渐消失,变成了——只青蛙。青蛙向癞蛤蟆请教上天的办法。癞蛤蟆说:“你要想上天,办法只有一个:巴结天上的仙鸟——天鹅或者凤凰,让它们助你一臂之力。”青蛙牢牢记住这句话,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这天,青蛙突然发现一只天鹅落到池塘边,真是喜出望外,连忙提上早已准备好的小虾小鱼,上前搭话:“这些礼品,微不足道,还望……”青蛙像臣民见了皇上,不敢正视尊严,说话也卑微起来。天鹅大受感动:“难得你这片孝心, 自打我受伤以来,你还是第一个来看我的哩。”“受伤?”青蛙抬眼看去,这才发现天鹅一只翅膀耷拉着,翅膀根鲜血淋漓。看样子,再想飞起来只是妄想了。“哼!”青蛙马上变了颜色,“看望你?孝敬你?我图个啥哟!”说完,它带上小鱼虾,三蹦两跳的就不见了。青蛙回去后,越想越窝囊,第二天一早,它又来到天鹅跟前,打算奚落它几句,以泄心头之气。不料它还没有开口,只见天鹅展开翅膀,凌空飞去了。青蛙后悔莫及,不住地埋怨自己:“我真糊涂,我真糊涂,怎么没想到它还有再上青云的这一天呢?”不知道为什么,青蛙似乎都有短视的毛病。上面这只青蛙完全继承了喜欢坐井观天的祖先的传统,只看到天鹅暂时翅膀受伤,不能飞上天,而看不到它还会伤好后再次一飞冲天。这则寓言深刻地告诉我们,编织成功的人脉网络,千万不要忘记交往失势之人。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喜欢去巴结那些得势之人,而对那些失势之人嗤之以鼻、敬而远之,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在知道,失势之人有一些是受了伤的天鹅,他们总有一天会养好伤冲上云霄的。并且,正是因为天鹅受了伤,青蛙才可能接触到他;同样是因为人家失势了,才更容易博得对方的信赖。只有有在这个时候,向对方表达你的诚意,才能够让对方记住你的恩德,等到他翻身之后,必然会给你相应的回报。反之,如果你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等到人家东山再起,如果对方是一个有度量的人,可能会对你置之不理;而如果他是—个心胸狭窄的人,必然会从你身上找回当初的羞辱。也就是说,天鹅可能不会自己飞走,它可能一口把青蛙给吞掉。人生一世,总是要与形形色色、诸多境遇的人打交道,谁也不能料到将来某一天准会求到谁、谁能帮到谁,于是,人脉储蓄就变得愈加重要。现在,正值年轻的你,好好擦亮自己的慧眼吧,去挖掘人生中那些“受伤的天鹅”。相信,这些人虽然暂时遇到了挫折,但早晚有一天会直上云天,如果你在他们受伤的时候与之结交,到时候极有可能把你捎上。(本章完)第51章 8智谋锦囊:测一测你的思考能力第七章8智谋锦囊:测一测你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分析问题,而在分析的过程中,良好的思考能力非常重要。下面,你可以通过这个测试来检验一下自己的思考能力。假设你还是个小孩(或你现在正是个小孩),总觉得大人的世界好广阔,自由自在,真希望自己能快一点长大。在你心中,最羡慕大人的是什么?A.可以为所欲为。B.不必考试。C.穿着打扮。D.权威感。结果说明:选择A:你具有很强的吸收力,可以快速了解别人在说什么,经过消化之后,转化成你熟悉的做事程序。选择B:你的想法与别人很不相同,会考虑到事情的其他方面。然而,这往往不是一般人会想到的。所以,如果在场没有知音,你可能要一人独立与团体奋战。选择C:你会想到问题的细节部分,当多数人已经掌握大方向之后,你加入的意见可以让案子做足一百分,达到完美的境地。选择D:你在思考一件事的时候,会先找出最主要的宗旨,确定施行的范围之后,才开始进行大纲的架构。不过,你的性子也比较急,随着事情的进行,冲劲就不如最初强,完成度也不如预期。(本章完)第52章 1“卧薪尝胆”,倒戈一击:勾践的“偷生”之局第八章1局道攻略,教你摆脱“束手无策”的窘困——二三十岁要懂得破局的心理诡计“卧薪尝胆”,倒戈一击:勾践的“偷生”之局不管是古代还是今朝,不管是商场、职场还是情场,总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会遇到比自己强的对手,面对强者,我们不会选择做一个只会逃避的弱者,我们会去迎接这样或那样的挑战。但是正面冲突有时是难以获得成功的。我们还会选择做个“硬汉”,来个鹿死谁手吗?当然不是,刚柔之道,能伸能屈的圆融才是处世之道。强者并不可怕,可怕是我们没有打败强者的胆量、决心。失败一次不值得气馁,哪怕失败99次也不应该丧气,因为每一次失败中我们已经开始变得强大起来。只要你相信“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那么第100次成功的一定是你。你要暗中发力,暗自努力,让敌方对你放松警惕,你才有机会成功。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报父仇而率军攻越,越王勾践自恃强大,不听众臣建议直接跟夫差对垒,结果夫差一鼓作气打得勾践兵败围困于会稽。勾践此时纵有千般万般后悔也无力挽回败局,无奈之下只好听谏臣文仲之言向吴国低头认错,俯首称臣。于是,吴国同越国订立了和约,要勾践夫妇到吴国给夫差当仆役,并要越国每年进贡黄金、美女、粮食、珍奇异宝。临行之时,勾践将国事皆托付给大夫文种,带着范蠡和另外几个大臣去吴国参见吴王夫差。来到吴国后,夫差派人在阖闾墓侧筑一石室,把勾践夫妇、君臣驱入室中,脱去所穿衣冠,换上罪臣衣裙,使其蓬头垢脸地从事养马等贱役。每当夫差乘车出游,勾践都要手执马鞭徒步跟在马车左右。路过通行闹市时,吴人指着说:“那个就是打了败仗的越王,快来看呀!”讥讽嘲弄之声不绝于耳。勾践表现得比夫差的马夫还要温顺尽责,对于别人的嘲讽装作毫不在乎,而且还显现出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由于勾践始终都表现得很低贱、很温顺,所以很讨夫差欢心。三年的岁月,勾践等人过着非人一般的生活。勾践几次想放弃,但是在忠臣范蠡的劝阻和鼓励下,终于走过来了。三年后的一天,夫差突然得了急病了,很多太医看过都束手无策,无奈之下请一位江湖术士看。术士告诉大王,必须要亲近之人尝过大王的粪便是何滋味才能对症下药,然而满朝文武、后宫佳丽三千人无一愿意“尝”粪便。这时,勾践却默默地上前亲口尝了夫差的粪便,并对术士据实以告,这一举动不仅令满朝文武惊奇,更令夫差好生感动,吃了几服术士开的药后,夫差果然不久就好了。经历此事后,夫差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做的都好,立即下令让勾践夫妻搬出石室,迁居附近民房。不久,又决定把勾践放回国,并命人于文台置办酒席,隆重地欢送勾践还越。勾践回国后,励精图治,养精蓄锐,善待子民,休养生息,时刻铭记自己在吴国的三年所受的屈辱,誓要振兴越国。他在等待时机成熟,一举灭吴国。同时,勾践对夫差仍然毕恭毕敬,每年的金银珠宝、美女美味从不耽搁进贡,甚至把越国最漂亮的女子西施也进献给了夫差。夫差重色轻国事,得到西施后更是将一切军国大事抛到九霄云外。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带着精兵强将,在黄池会盟中原诸侯,勾践乘机率精兵五万袭击吴国,打败吴国守军,杀了吴国太子。周年王三年,勾践再次攻吴,把夫差包围在姑苏山上。不久,吴国就被越国所灭。两年后,越国称霸诸侯。身为一国之君的勾践,在一时的失败、实力受挫后,忍受了常人所无法忍受的屈辱和痛苦,来麻痹了自己的对手,使其放松对自己的警戒之心。同时,将自己所受的屈辱当做奋发的动力,不断地激励自己,最终实现了东山再起的目的。陷入困境或绝境时不一定就走投无路,中国有句话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当我们身处险境或者致死之地时,只要将这种恐惧和压力释放开,并将之变成动力,变成忍辱负重的鞭策力,我们才有倒戈一击的胜算。(本章完)第53章 2韬光养晦,亦守亦攻:和局假象下的攻守战略第八章2韬光养晦,亦守亦攻:和局假象下的攻守战略韬光养晦,不去争论的目的是不耽误时间,抢抓时间干事业,抢抓机遇求发展。隐藏自己的光芒,放低自己的位置,低调行事,这样不会对对手造成心理威胁,就可以少生事端,少些阻力,就可以在对手毫无戒备之心的情况下快速地进行自己的全盘计划,等对手反应过来的时候,你早就快冲到终点赢得胜利了。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竞争中,每个人都想往高处爬,这必然会牺牲很多弱小者或者不幸者。作为实力还比较弱的你,该如何摆放自己的位置呢?处于显眼位置继续跟人争斗、周旋、应付,还是暂时避开焦点回到隐蔽的位置调整策略、蓄势待发?公元239年,魏明帝去世,临终前将年仅8岁齐王曹芳托孤与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而实质上,却是司马懿和曹爽共同执掌政权。曹爽各方面都远不如司马懿,但他是曹操的侄孙,宗室皇族。于是,身边有很多清客为他出谋划策,帮他夺取司马懿的大权。很快,曹爽说服新君,提升司马懿为太傅(皇帝的老师,虽然地位尊贵,但没有实权),以削弱司马懿的实权。同时,曹爽还将朝中的大权交由自己的心腹,完全将司马懿挤出权力之外。很快,曹爽独揽了军政大权,权倾朝野。司马懿早就看穿了曹爽的居心,但衡量形势,知道自己此刻处于不利地位,不可以采取过激行动,干脆把政权拱手相让,并上书新君,以年老体弱为由,请求告老养病。司马懿一面在家“养病”,一面积蓄实力,等待东山再起。曹爽不放心,于是派心腹李胜以探望之名前去打探司马懿的动静。见李胜到来,司马懿装作有气无力的重病样子。李胜说:“听说明公的旧病复发了,但是没想到这么严重啊!”司马懿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年老重病,离死不远了。你到并州去任职,并州靠近胡地,你可千万要小心啊!恐怕我们没有机会再见了,我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就拜托你照顾了。”李胜纠正说:“我是回本州——荆州,而不是并州。”司马懿假装糊涂说:“哦,你刚从并州来啊?”李胜提高嗓门又说了一次,司马懿假装才算听出来的样子,说:“你看我年纪大了,耳朵也听不清了。你调回家乡荆州,可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啊!”李胜回去后,向曹爽据实报告:“司马公已经神志不清了,只剩下一具躯壳了,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曹爽听了之后,信以为真,放松了对他的防备。而司马懿在成功地迷惑了曹爽之后,则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自己的下一步棋。他暗中畜养死士三千人,又暗中联络不满曹爽行径的大臣,取得他们的支持。嘉平元年正月初六,魏帝曹芳按惯例率宗室及朝中文武大臣,到洛阳城外十里的高平陵祭祀魏明帝。司马懿见时机已到,上书太后,请求废除曹爽等人,并假传太后诣意,关闭城门,接管曹爽等人手中的武装力量,占领武器库、洛水浮桥,切断了曹爽等人的归路。同时上书魏帝曹芳,列举曹爽等人的罪状,要求罢免曹爽等人的兵权。曹爽扣住了奏章,不敢拿给魏帝曹芳看,还把曹芳留在了伊水之南,并征发士兵修建防御工事。司马懿派人劝说曹爽,只要交出兵权,仍可保留其爵位,绝不食言。几轮较量后,曹爽答应交出自己的兵权,停职留薪。但是,他没想到一回京城,司马懿便派兵将其府第团团围住,并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不久,司马懿便以谋反的罪名,杀掉了曹爽等人,夷其三族。此后,曹魏的军政大权全部落入司马懿的手中。司马懿在这一次争夺权力的对弈中,在自身处于弱势的时候,懂得韬光养晦、收敛锋芒,保护自己不被对手踢出局外。然后再精心布局,扭转乾坤,将对手消灭于无形之中。这既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处世诡计,因为只有你站在下面才能逃避风险,才有机会占领鳌头。(本章完)第54章 3独揽政权,唱“一个人的独角戏”:贾似道的“揽权”之局第八章3独揽政权,唱“一个人的独角戏”:贾似道的“揽权”之局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遇到多么难解的问题,只要你肯动脑子,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错,凡事是没有绝对的,不可能当中往往孕育着可能,有时当我们找不到恰当的机会或合适的时机来扭转时局的时候,试着换个角度想问题——没有机会自己制造机会,没有主角唱戏,自己搭一台戏。善于编故事的人才能成为操控结局的仲裁者。贾似道就是这样一个会唱“独角戏”,会掌控时局变化的人。“历史对他的褒贬我们暂且不论,但是他在逆境中求得生存,求得平步青云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贾似道是南宋末年理宗朝人,他本是个轻薄寡耻、游冶青楼的花花公子,只因他的姐姐姿色超群被选入皇宫,成了理宗皇帝的贵妃,从此“得道升天”。宋理宗过世后,宋度宗即位。这位25岁的宋度宗一上台,便从群臣手中收了权力,开始亲理政事。贾似道的权力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有人便借此机会上疏弹劾贾似道。贾似道对时势看得非常通透,于是精心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不久,他一边上疏宋度宗,请求弃官隐居,一边让自己的亲信吕文德从湖北抗蒙前线假传军情,说是忽必烈亲率大军来袭,声势浩大,锐不可当,有直取南宋都城临安之意。正想要改革弊政。励精图治的宋度宗,听到消息后便慌了神,立刻召集众臣,商量对敌之策。满朝文武无一能对,连个慷慨赴任、率兵出征的大将都找不到,这可急坏了宋度宗。前线的警报频频传来,数十万蒙古铁骑急攻,都城临安急需筑垒防御,这一切,使得刚登上帝位不久的宋度宗听得惊慌失措。他不得不想起朝廷中唯一可以抗击蒙军,并取得“鄂州大捷”的英雄贾似道。可是,好不容易才从他手里夺过权来,可以自己亲政,如今却又不得不重新起用贾似道。无可奈何之下,宋度宗只好请皇太后出面,写了个手谕,派人恭恭敬敬地送给贾似道,请贾似道出山。贾似道见到皇太后的手谕,知道此时宋度宗早已是热锅上的蚂蚁,便摆起了架子,找寻各种借口言说自己无法再出山,使得宋度宗不得不对之加官、晋爵、还权。这样,贾似道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出来“为国效命”。他做出一副慷慨赴任、万死不辞,甚至胸有成竹的样子,并向宋度宗要了节钺仪仗,表示即日便会出征。这令宋度宗感激涕零,也令朝中的百官羞愧得无地自容。天子的节钺仪仗代表的是皇帝的尊严,一旦出去,除非所奉使命有了结果,绝不能擅自返回。贾似道出征这一天,临安城人山人海,所有的百姓都来看热闹。贾似道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居然借口当日不利于出征,命令节钺仪仗返回。这可真是大长了贾似道的威风,大灭了宋度宗的志气。贾似道出征之后,到“前线”逛了一圈,很快就回来了。宋度宗和大臣们见是虚惊一场,额手称庆都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追查军情的真假,再次把贾似道当做“英雄”般看待。贾似道“出征”回来后,宋度宗便决定把朝廷的大权交给他。贾似道还故作姿态,再三推辞,其实是在试探和要挟宋度宗。经过多次较量,贾似道占上风后,他才决定留在朝中。这时,满朝的文武大臣对他争相趋奉,甚至把他比做辅佐成王的周公。经过了这次事件,年轻的宋度宗对朝中的文武大臣完全失去了信心,他至此才明白为什么宋理宗要将朝中的大权交给贾似道。但是,可怜的宋度宗哪里知道,满朝文武懦弱是真,贾似道“忠勇”却是假。在这场较量中,贾似道自编自演地上演了一部“独角戏”,没有掌握开局,却把握了过程和转折,最后还操纵了结局。原本深陷谜局的他反而一转身,自己设置了一个最令旁人迷惑和难解的谜局,在这个谜局中“草木皆兵”,连皇帝和其他大臣都成了他局中的棋子。(本章完)第55章 4以力借力,让对方自中“迷魂弹”:袁崇焕的“落败”之局第八章4以力借力,让对方自中“迷魂弹”:袁崇焕的“落败”之局生活中强手对弈,难免会设下不易攻克的“斯诺克”,要打开这个“斯诺克”也许要花很多工夫,但是只会打不会设“斯诺克”的人,永远占领不了主动权。一个会以力借力的人,会在谜局中再设迷障的人,才不会上敌人的当,才会引得强敌进入自己设下的圈套。明天启六年正月,清太祖努尔哈赤率领六万八旗军,号称二十万大军,进犯明朝辽东的宁远城,发起了明金(清)之间的第四次决战。而此时的宁远城,经历一连串变故后,几乎成了一座孤城。城中一万多的明兵,被金兵重重围住,完全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当时守城的袁崇焕虽不是武将出身,但对兵法了如指掌。面对努尔哈赤的猛烈进攻,他率领兵民拼死反抗,最终取得了胜利。袁崇焕也因此获得了朝廷的表彰和升职。这一战,是努尔哈赤自二十五岁征战沙场以来,唯一失败的一次。年已六十八岁的他,由于这次失利,一直耿耿于怀,不久,便含恨归天。而袁崇焕则因为魏忠贤的排挤,无法在朝廷中立足,被迫辞去了官职。第二年,崇祯帝即位,召回袁崇焕,将其提升为兵部尚书,负责整个河北、辽东的军事指挥,并赐给他一口尚方宝剑,准许他全权行事。袁崇焕重新回到宁远,整顿队伍,振奋士气。失去父亲的皇太极对袁崇焕怀恨在心,屡屡进攻,屡屡败退。于是,他决定改变进攻的路线,率领几十万后金军,从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绕道河北,直扑明朝京城北京。这一招完全出乎袁崇焕的意料,同时也吓坏了朝廷中的众人,幸亏袁崇焕带兵赶到才得以控制局势。但仍然有一些魏忠贤的余党,散布谣言,说此次皇太极的军事行动是袁崇焕引来的,其中必有阴谋。这些谣言传到了崇祯帝的耳朵里,他本是一个疑心颇重的人,自然对袁崇焕产生了戒备之心。另一边的皇太极经过反复思考,认为要想除掉袁崇焕这一强敌,硬攻是不行的,唯有智取。于是,针对崇祯帝的弱点,他终于想到了绝佳的妙计。一天,明军在京城的德胜门和永定门外捡到了两份“议和书”,是皇太极写给袁崇焕的。这份“议和书”很快就被送到了崇祯帝的手中,朝中上下一片哗然,纷纷对袁崇焕产生了怀疑。接下来,皇太极找到了两个俘虏来的明朝太监,并派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到太监的关押之处演了一场戏。高、鲍二人故意乘两个太监未睡的时候,轻声地谈话。高鸿中说:“今天咱们退兵,是皇上(即皇太极)的主意,你知道吗?”鲍承先说:“没听说,你怎么知道的?”高鸿中接着说:“刚才我看到皇上一个人骑马往明营方向去,那边也有人出来,他们说了许久话才回去。听说那边的人是袁督师派来的,他已经和皇上商量好了,大事眼看就要成了……”两个太监听后,以为袁崇焕已经通敌叛国。第二天,皇太极又命人故意放松看管,让两个太监逃走。他知道这两个太监回去之后,必定会将听到的事情告诉崇祯帝,到时袁崇焕必死无疑。果然,那两个太监回到皇宫后,把他们听到的一字一句地告诉了崇祯帝。多疑的崇祯帝听了,顿时信以为真,即刻将袁崇焕及他的亲信逮捕下狱。袁崇焕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想要争辩,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不久,崇祯帝便下令以叛国罪处死袁崇焕,在西市设刑场磔(古代的一种酷刑)袁崇焕。就这样,皇太极借崇祯帝之手,杀死了可以帮助明朝抵御清军的唯一大将。几年后,清兵入关,占领了北京,明朝灭亡。一百五十年后,袁崇焕沉冤得雪,后人终于还了他一个迟来的公道。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以假乱真,借力发力,诱使敌方上当,便之做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达到“置敌于死”的目的,这才是竞争之道的最高境界。(本章完)第56章 5只有找到“线头”才能打开“死结”:曹操的“粮草”之局第八章5只有找到“线头”才能打开“死结”:曹操的“粮草”之局古代打仗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就是在出兵之前要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这样才能进可攻、退可守。其实,这里说的是一种制约的关系,作为一个大将,无论你多么有能耐,如果没有粮草,那么你终将会打败仗;作为一员大将,如果你不能打好仗,那么你的后方也就没有了粮草保障。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虽然不缺乏物资保障,但是如果不善于处理生活中彼此牵连的制约物之间的关系的话,就很容易陷入被动和失利。一旦陷入纷繁复杂的局面,看不清楚局势时,你必须学会能找到“粮草”,抓住“命门”,这样,胜利才不会那么遥不可及。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后,袁绍和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发展壮大起来。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消灭占据兖、豫二州的曹操。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率精兵十万进攻曹操,两军在官渡相持数月。曹操粮草不足,相持时间越长,对袁绍越有利。正在曹操苦于无计可施的时候,他的救星——许攸到了。许攸本是袁绍军中的谋士,曾多次建议袁绍趁曹军主力在官渡时,派兵马绕过官渡偷袭许昌,以断曹操后路。可是袁绍刚愎自用,并未采纳。恰好这时,有人从邺城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在那里犯了法。袁绍看了信,便将许攸训斥了一通。许攸见自己在袁绍处不被重视,并有被株连的可能,便趁势投奔曹操。听士兵报许攸来了,曹操大喜,因为许攸对于袁军的情况了如指掌,必定可以帮自己的大忙。两人叙了一番旧后,曹操情不自禁地问:“子卿远道而来,看来此战我军必可大胜。”许攸听了曹操这样的话,便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袁军人多势众,粮草充足,你打算怎么办?你目前军中还有多少粮草?”曹操撒谎说:“大概还可以支撑一年的时间。”说罢,见许攸不相信。曹操便又说:“大概可以支撑半年了。”许攸脸上仍然是一副不相信的表情,这才不得不实话实说:“好了,其实只够一个月的时间了。”许攸见曹操说了真话,这才将袁军的情况大致地跟曹操说了一遍,且告诉曹操袁军在乌巢(今河南境)存粮的情况,建议说:“此时的状况是曹军以弱敌强,若在这个时候后退,必会被袁军乘胜追击,所以我们应该出奇制胜。可以命轻骑去偷袭乌巢,断了袁军的后路,来他个‘釜底抽薪’。”此计正中曹操的下怀。于是,曹操立即命曹洪、荀攸留守官渡大营,自己亲自带五千精锐轻骑,化装成袁军的样子,连夜起程,从间道直奔袁军的粮草集结地乌巢。经过了重重关卡到达乌巢后,曹操下令将粮囤围住,放火焚烧,霎时间,烟雾腾空,火光四起。袁军以为是着火了,众人慌作一团,纷纷赶来救火。守粮官在救火的时候才发现,士兵中有些人虽是袁军打扮,但并不出手救火,这才意识到原来这伙人是敌方。于是,守粮官即刻命人向袁绍报告,请求援助。同时,拼死组织士兵反抗曹军。曹操的五千轻骑奋勇杀敌,在袁绍的援军赶到之前,便将乌巢的守军打了个落花流水,退回曹军大营。袁绍收到消息,知道自己的粮草被烧了个精光,捶胸顿足,气愤不已。士兵们听到这个消息,个个人心惶惶,纷纷在为自己想后路,军心很快就受到了影响。曹操乘此时机,全线出击,歼灭了袁军七万多人,袁绍父子败北,向北逃窜。事实上,曹军粮草不足,兵力又不及袁绍,本来已经处于下风,与袁军正面交锋,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他先发制人,找到了牵制对方命门的关键点,然后先下手为强,使对方陷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混乱之中,最终大获全胜。所以,当我们处在千丝万缕的复杂的环境中时,一定不要自乱阵脚,冷静地找到线头,果断地打开死结。(本章完)第57章 6智谋锦囊:你的心机有多重第八章6智谋锦囊:你的心机有多重你想认清自己的心机有多重吗?那么,赶快进入下面的测试吧!一个晴空高照的日子,是最适合出游的。假如你和你的朋友漫步在森林之中,无意中发现了一间隐藏在林中的建筑物,依你的直觉,你会认为这是何种建筑物?A.小木屋B.宫殿C.城堡D.平房住家结果说明:选A:你是一个能忍别人所不能忍的人,具有宽大的心胸,对任何事物都抱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基本上你就是一个完美的人。选B:你是一个思路极细的人,对于身边的事物能有良好的安排,凡事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你虽说不上城府极深,但对于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处理得很好,如鱼得水。选C:你可说是本世纪最厉害的人际高手,你比选宫殿的人对事物的观察力更敏锐,更能看透人心。在这方面别人总是望尘莫及,而你也一直以此特性为自豪,乐此不疲。选D:你是一个生平无大志、没有什么企图心的人。你虽然对周围的感应能力并不差,但你凡事仅抱着一个平常心。你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平凡,没有烦恼和压力。(本章完)第58章 1“谎言永远比真理更受欢迎”:活用谎言,让对方乐于同你交流第九章成功社交,让你的人生左右逢源——二三十岁要懂得社交中的心理诡计1“谎言永远比真理更受欢迎”:活用谎言,让对方乐于同你交流你曾经说过谎吗?没有?恐怕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谎言。马克·吐温曾说过:“我们都说过谎,也都必须说谎。因此聪明的话,我们就应勤快地训练自己能善意地说谎。”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在某些场合说“谎话”反而比说真话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或者促进事态更好地发展。例如,某人患了不治之症,知道这一情况的亲友多不以实情相告,因为他们知道,患者如果知道实情,不仅不利于病情的好转,还会给他的心里带来折磨。此时,谎言就是对病人最好的安慰。正所谓“谎言永远比真理更受欢迎。”在交际中,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谎话总能产生不同的微妙效果。为此,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让你在人际交往中取得“反客为主”的好效果。1.能产生良好交际效果的谎言有时是以装糊涂的形式出现的,以避免或解除尴尬。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场面:到朋友家做客时,主人热情地给客人夹菜,但恰恰夹的是客人不喜欢吃的菜。这时,客人不外乎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接受主人的盛情,一边道谢一边违心地说:“好吃!好吃!”当然,这样的谎言只能让自己自讨苦水。如果有一天主人知道了原委,也会后悔当初的做法。这窝囊的谎言,既苦了自己又伤了别人,实在不是高明之举。另一种态度,便是巧妙地拒绝。先说一句:“别客气,我自己来!”再补充一句:“这个菜我挺喜欢吃,就是胃受不了!”如此巧妙的谎言,既不伤主人的面子,又避免了活受罪,两全其美!2.在某个时候说点谎话,能使本来很有距离的双方达到某种“共识”,从而使进一步的交流成为可能。有位先生和朋友去拜访一位教授,那教授为人严肃,不苟言笑。坐了半天,除了开头说了几句应酬话,剩下的全是让人尴尬的沉默。忽然,那位先生看到教授家养的热带鱼,其中几条色彩斑斓,游起来让人眼花缭乱。那位先生知道这鱼叫“地图”,因为自己也养了几条,还很得意地为朋友介绍过。教授见那位先生神情专注,就笑着问:“还可以吧?才买的,见过吗?”那位先生说:“还真没见过。叫什么名字?明儿我也打算养几条呢!”当时他的朋友不解地看了看他,心想装什么糊涂,不是上星期才到我家看过吗?可教授一听,来了兴致,大谈了一通养鱼经,那位先生听得频频点头。教授像是遇到了知音,说说笑笑,如数家珍地给他讲每条鱼的来历、特征,又拉着他到书房看他收集的各类名贵热带鱼的照片,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一直聊到吃过晚饭才走,朋友这才突然领悟到那位先生说谎话的用意。一句谎话使本来陷入僵局的交谈又顺利地进行了下去。3.有时候对家人也应撒点谎。20世纪60年代的困难时期,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为了支持儿子上学,竟然把买药治病的钱给儿子交了学费。当她带儿子到商店给儿子买圆规掏钱时,不慎带出了一张药单。儿子见后,说什么也不肯让母亲买圆规。可那位伟大的母亲为了使儿子能安心努力读书,便谎称药单是用过了的。母亲的谎言中孕育了伟大的母爱,表现的是一种最可贵的奉献精神。4.对求爱者的谎言。一个男大学生爱上了一个女大学生,于是对女大学生说了一番热烈的话:“我离不开你,你是温暖着我的太阳,你是照耀着我的月亮,你是为我呼唤早晨的启明星。”女大学生早已听出这是一番表白爱情的极热烈的话,但自己并不喜欢面前的小伙子,怎么办?如果断然说“我不喜欢你”,岂不是会使对方陷入尴尬?不置可否,岂不是对对方不负责任?她只说了一句:“真美!您对天文学太有研究了,可我,真对不起,我对天文学一点也不感兴趣!”就这样,女大学生轻松地拒绝了男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当你不得不用一些小谎言去办事时,你一定要注意,自己所说的谎言要不容置疑,这样才能以假胜真,巧中取胜,黑中取白;否则,便会弄巧成拙。(本章完)第59章 2一次帮助能让对方彻底“蜕变”——投资感情比投资金钱更能征服人心第九章2一次帮助能让对方彻底“蜕变”——投资感情比投资金钱更能征服人心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无论在商场上还是职场上,有时金钱、权力、才能……的价值往往不如一张“明信片”。奥妙在于这张“明信片”是联系人们彼此最珍贵的心灵“支票”,是用“心”生产制造的,是用“感情”培育滋养的。这就是我们说的“先谈朋友,在做生意”的道理,因为投资感情永远比投资金钱更能“保值”、“保质”和“升值”。李强与王刚在一起工作了多年。李强在工作中表现平平,虽然工作了七八个年头,但仍是个小职员;而王刚则能力很强,成绩突出,如今已是销售部经理。由于两个人在工作中没有什么来往,私底下也仅是点头之交。有一次,王刚因为涉及一个重大变故,而受到董事长的冷落,从销售经理的位置上降了下来。祸不单行,王刚的母亲又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双重打击使王刚感到格外悲凉。这时候,李强很同情王刚的境遇。在他母亲下葬的那一天,李强主动过来帮忙,担任受礼的工作。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北风大作,其他同事都躲进了屋里,只有李强一直在外面帮助王刚处理各种事情。这让王刚很意外,也很感动。他发现真是患难见真情,觉得李强这时候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从此,李强与王刚交往甚密。王刚一改以往的态度,常主动帮助李强。一年以后,王刚在公司东山再起,因为作了突出贡献,他重新当上了销售经理,不久又迅速升任总经理。他忘不了李强在他患难时的帮助,就提拔李强为销售经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无论一个人外表多么强硬,在内心深处都有情感的需要,都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关怀、体贴和重视。物质满足替代不了人的情感需要,甚至有时候,情感需要比物质需要更重要。所以,我们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培养友谊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人们常说感情投资,因为在人际关系上,投资感情往往比投资金钱和利益更能征服人心。帮助人是一种投资,你的举手之劳可能会换来别人的感恩戴德。因此,你若想改善人际关系,不妨找机会帮别人一个忙。你会发现帮助的人越多,自己得到的也就越多。既然在人际交往中,感情投资如此重要,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呢?下面是一些感情投资的小技巧。1.记住对方的生日记住别人的生日,在他们生日的那天,给他们寄去一张生日贺卡,或送上一束鲜花,或为他举办一次小型的生日宴会,这样做,能给别人在情感上引起的震颤,永远是金钱所无法比拟的。2.给别人一些特殊的对待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够重视自己,待自己与众不同。因此,当你给别人一些异于常人的对待,稍多一点的好处,让他感觉到特殊的话语和行为时,都会引起对方的好感。例如,情人眼里的一丝特殊的闪亮,话语中渗透的特别语调,都会令对方心旷神怡。3.表现浓厚的人情味人人都喜爱有人情味的人,日常生活中往往一个细节、一件小事,就能带出浓厚的人情味。人情味还表现在做人的灵活性上。规则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大家都讨厌那些像铁板一块,过分拘泥于条条框框,而不知适当通融的领导。4.向他人吐露一点秘密向他人吐露一点秘密,别人马上会觉得你信任他。因此,为了表明你对别人的信任,不妨有意地透露一点自己的小秘密给他,这样他会感觉你把他当自己人而对你更加忠心和信任。很多时候,情感是大多数人的软肋,是“阿喀琉斯之踵”,是人最容易攻破的地方。只要感情投资运用得当,你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章完)第60章 3甜美微笑令客户投诉变表扬——矛盾时,用微笑融化对方的怒气第九章3甜美微笑令客户投诉变表扬——矛盾时,用微笑融化对方的怒气微笑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是打开每个人心灵的钥匙。在与人交流中,主动报以微笑不仅能迅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还能促使彼此间相互理解,融化对方冷漠的心灵。飞机起飞前,一位乘客请求空姐给他倒一杯水服药。空姐很有礼貌地说:“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状态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十五分钟后,飞机早已进入平稳飞行状态。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糟了,由于太忙,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空姐来到客舱,看见按响服务铃的果然是刚才那位乘客。她小心翼翼地将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面带微笑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那位乘客抬起左手,指着手表说道:“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无论她怎么解释,那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在接下来的飞行途中,空姐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每次去客舱为乘客服务时,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样子。临到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给他送过去。很显然,他要投诉这名空姐。飞机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紧张极了,以为这下完了。没想到,她打开留言本,却惊奇地发现,那位乘客在留言本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相反,却是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在整个过程中,你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你的十二次微笑,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这趟航班。”空姐看完信,激动得热泪盈眶。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想赢得他人的好感,就必须学会微笑,像故事中的那位空姐一样,用自己迷人的微笑来赢得他人的好感。微笑就像温暖人们心田的太阳,没有一块冰不会被融化。只要你带着真心、诚心、善心、爱心、关心、平常心、宽容心去微笑,别人就会感受到你的心意,被你感动。微笑可以使你摆脱窘境,体现你的自信和大度。在现实生活中,微笑,能化解一切冰冷的东西,获得他人的好感。例如,朋友、同事之间的吵架、误解,家人、邻居之间的矛盾,恋人、兄弟之间的隔阂得等,都可以一笑了之,一笑泯恩仇。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遇到多么尴尬的事情,都要常常告诉自己要“微笑”。因为没有什么事情是真心的微笑不能化解的。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微笑能够化解矛盾和尴尬,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纵使再远的时空阻隔,一个微笑便能拉近彼此间的心灵距离。当别人取笑你时,用微笑还击他,笑他的无知;当别人愤怒时,用微笑融化他,他会知道自己是在无理取闹;当彼此发生误解,争执不休时,用微笑打破僵局,你会发现事情并非你们想象的那么复杂,那么严重……微笑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和微笑的人打交道!(本章完)第61章 4满奋“吴牛喘月”智迎晋武帝——巧妙自嘲,消除双方尴尬让你赢得更多第九章4满奋“吴牛喘月”智迎晋武帝——巧妙自嘲,消除双方尴尬让你赢得更多卡耐基曾经说过,掌握神奇机智的语言应变技巧,无论是对演讲还是对于谈判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自嘲就是这样一种神奇机智的语言应变技巧。自嘲,即自我嘲弄,也就是拿自身的缺点、不足或者生理缺陷,甚至失误来“开涮”。对自己的丑处、羞处不仅不予遮掩、躲避,反而将之暴露在高倍显微镜下,然后巧妙地调侃、戏弄和贬损自己。所以,没有豁达、乐观、幽默的心态和胸怀,是无法做到的。一个真正懂得自嘲的人,是不会事事较真、较劲的。当遇到突发事情,陷入尴尬的境地时,适当的调侃自嘲,不仅能避免尴尬,化解窘境,还能拉近人们彼此的心理距离,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因为,用自己来开玩笑,既使人觉得亲近,又以降低自己为代价,抬高了别人,可以消除他人的嫌隙,获取他人的好感。晋朝时,大臣满奋一次陪同晋武帝坐在靠近北窗的地方。满奋生性怕风,而北窗是用琉璃制成的,虽然琉璃的质地很密,根本不透风,但看起来却是不挡风的样子。虽然只是心理作用,但满奋还是很怕被北风吹着了。当着皇帝的面,他不敢启口要求换个座位,显得局促不安。晋武帝看到他的神态,知道他怕风,便告诉他不会透风,没有关系。满奋很不好意思,自嘲说:“臣就像南方的水牛,怕热怕惯了,看见月亮也疑心是太阳,不由得喘起粗气。”这便是成语“吴牛喘月”的出处。满奋以水牛比做自己,把自己的过分紧张形容得十分形象,表现了坦诚忠实的品格,因此得到了皇帝的信赖和好感。其实,在这里,满奋就是因为很好地运用了自嘲,巧妙地化解了窘境,打破了尴尬,且赢得了别人的信赖。自我嘲弄,并非真的把自己贬低得一文不值,把自己的失误和缺点显露出来,而是以退为进之计,是一种不较劲的豁达和幽默,是在玩笑自己,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逗笑别人,打破僵局,化解了彼此的尴尬和敌意。春节刚过,又是坐公交的高峰期。小涛在公共汽车站上等车时,由于惯性挤了一个中年人一下。正当小涛开口准备说“对不起”时,那位中年人却早已愤怒了:“猪年才到,就这么拱,要拱到年头,那还不把这站台拱个大洞!”车上的乘客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小涛一听,急了:“怪,狗年都过了,怎么还乱叫!”这一下,乘客笑得更欢了。就这样,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不停对骂。纵使乘务员和好心的乘客几次劝说都无济于事。这时,小涛心想再这样骂下去和那中午人非动手不可。于是,自嘲道:“唉,大哥,到底是你比我多吃几年咸盐,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都多,你比我幽默,我认输!”小涛这么一说,那个中年人也很不好意思。各给一个台阶下,一场火药十足的对骂就这样被化解了。俗话说,“巴掌不打自嘲人。”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都得理不饶人,结果必然是兔死狗烹,两败俱伤。如果一方愿意叫暂停,愿意和平谈判,战争就不会轻易爆发,即使爆发了,在还没有波及更大的危害范围之时也遏制了。不要事事较劲、较真,将自嘲融入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轻松和宽容,架起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之桥,缩短人们彼此的心理距离。自嘲的转角处往往就是转机。(本章完)第62章 5即使他是“一块疤”,也要说他是“一朵花”——“乐道人之善”的悦纳技巧第九章5即使他是“一块疤”,也要说他是“一朵花”——“乐道人之善”的悦纳技巧孔子言:“乐道人之善。”孟子戒:“勿言人之不善。”也就是说,人们要乐于说出别人的好处、益处,不要说人们的坏处。虽然时逾千年,这仍然是人们待人处世的良好经验和准则。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一说起别人的缺点、毛病,总是滔滔不绝、绘声绘色,甚至当着当事人的面也会毫无顾忌地数落、指责。而对别人的优点长处,却常常视而不见,更不愿给人鼓励和赞美。他们有一种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一块疤”的心理。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渴望别人的赞美和鼓励,马克?吐温就曾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两个月。”一句温馨的赞美或鼓励,能让人保持愉快的心情,能推动人们不断前进。所以,学会赞美别人往往会成为你处世的法宝。甲、乙两个猎人,各猎了两只兔子回来。甲的妻子看见后冷漠地说:“你一天只打到两只小野兔吗?真没用!”甲猎人听到后很不高兴,心里埋怨起来,你以为很容易打到吗?第二天他故意空手而回,让妻子知道打猎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相反,乙猎人回到家后,他的妻子看到他带回了两只兔子,欢天喜地地说:“你一天打了两只野兔吗?真了不起!”听到赞美,乙猎人满心喜悦,心想两只算什么,结果第二天他打了四只野兔回来。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这些人都有不同的思想性格、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有的人热情开朗,有的人沉静稳重,有的人性子急躁,有的人心胸狭窄。但是不管他们是哪种人,都喜欢被别人赞美。上至古稀老人,下至3岁孩童,在内心最强烈的渴求就是自尊,就是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著名的女企业家玛丽凯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和性更为人们所需——认可和赞美。”在人际交往中尤其如此,称赞、欣赏、尊重别人,会使他们感到被重视,从而更加彼此信赖。一个清洁工在一家大公司工作,他是一个被人忽视,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殊死搏斗,捍卫公司保险箱。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答案却出人意料。原来,这家公司的总经理从他身边经过时,总会不时地赞美他:“你扫的地真干净。”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使这个员工受到了感动,感受到了重视,并不惜以生命来捍卫公司的财产。这就是赞美的神奇力量。学会赞美别人,要“乐道人之善”,与人相处时,要能看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即使对于不喜欢的人,也不要抱有个人的成见和偏见,只见“乌云”不见“太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待同事、朋友,要多发现他们的长处,多学他们的优点,不能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别人就是“满身疤”。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种人:他对自己所做的工作一点一滴都记在心头、挂在嘴上,挑别人的毛病也绝无遗漏,说起来如数家珍。而对自己的毛病、别人的长处,则一概缄口不语。这种人往往为人们所不齿,被称为“不团结因子”。“乐道人之善”,一方面要注意不能因为自己比别人做的工作多一点或能力强一点,就沾沾自喜,瞧不起别人;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长处,对他人的工作成绩多加褒扬。这样,不仅显示出了自己虚怀若谷的风度,有益于团结,而且对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也会大有好处。当然,对别人应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赞美,如果不顾事实或夸大事实,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要会给人“戴高帽”,还要带得合乎尺寸。(本章完)第63章 6“郎才女貌”——发挥两性间永恒的心灵引力第九章6“郎才女貌”——发挥两性间永恒的心灵引力有一种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整个太阳系有规律地运转,正是这种作用,地球才能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正常的运转,太阳系和整个宇宙的其他星球才能在各自的轨道上“安分守己”地运行。就是这样一种力量引导着整个宇宙的正常运行,也同样引导着我们的生活正常运行,这就是“吸引力”。也许你不曾感受到或没有留意到,但是在人与人交往中,正是这种“吸引力”将两个原本互不相识的人拴到了一块。这种吸引力也许是你的美貌和气质,也许是你的才华或品质,抑或是你简单的一句话、一个举动,甚至一颦一笑,都会不经意地散发出一种让人无法离开你的力量——吸引力。异性交往中,这种吸引力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个男人,一个女人,都是人的一半,要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就要靠吸引力。为什么会有“一见钟情”?会有“同床异梦”?就是彼此之间吸引力的问题。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是爱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恋爱中,一方好比是“水”,另一方好比是向水生长的“植物”。一方只有对另一方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把对方吸引过来。如何才能将心爱的Mr. Right吸引过来呢?俗话说“男才女貌”,女性的吸引力建立在容貌上,而男性的吸引力建立在事业上。但这里不能简单理解为字面意思,女性是否对男性有吸引力,容貌就像火锅中的底料,真正吸引他们的往往是火锅底料烹饪出来的那些食物,也就是女性身上散发的气质和魅力,举止仪态表现出来的性格,说话行动表现出来的学识和修养……而男性对女性的吸引力也常常表现在自己的性格,行事作风,说话修养,学识涵养等魅力上。在男女交往中,我们往往习惯“迎合”自己喜欢的人,以为这样可以套住自己心爱人的心。虽然铁镣和手铐能拴住人,却永远拴不住那颗并不靠拢的心。被动地把两块本来都是“正”极的磁铁硬放到一起是永远不会产生“吸引力”的,即使有奇迹出现——可以用绳子把他们拴在一起,他们之间也不会是牢不可分的……要吸引自己的异性伴侣,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用璀璨的光芒吸引对方的眼球。例如,你是个活泼、热情、奔放的人就不要刻意表现得忧郁、内向;坚强、勇敢、有毅力是你的优点,你就不要将之藏到黑暗的角落里;善解人意、豁达大度、幽默风趣是你的本性,你就要在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来……把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往往更容易吸引对方。做作、虚夸,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炫耀、卖弄不仅不能吸引另一方,反而会自讨没趣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在与异性交往中,一方要想释放自己的吸引力,首先就要把优势展示出来。在能赢得你更广阔的人脉的同时,让你的另一半把目光“锁定”在你的身上。(本章完)第64章 7为何“太傻了”的店主能赢得运输公司老板的青睐——恪守信用使对方信服第九章7为何“太傻了”的店主能赢得运输公司老板的青睐——恪守信用使对方信服信用是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它是我们与人竞争和与人共处时最重要的素质和资本。一个有交际能力强的人首先是一个恪守信用的人,以诚信去处理人际关系,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赢得更多的朋友,甚至可以决定你的生存质量和命运走向。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面对诱惑,店主没有心动,不为其所惑,坚守诚信,因此他赢得了顾客的信任。诚信是为人之本,立业之基,是打开你人际关系的“万能钥匙”。如今,社会复杂,世事难料,人心叵测,每个人都带着厚厚的眼镜的看世界,裹着厚厚的棉被与人交往,彼此之间小心翼翼,思前顾后。人与人之间总有一层隔膜或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最终只能导致彼此之间逐渐疏远和冷漠。我们需要的是信任、信赖和相互扶持,这就需要我们敞开心扉,用真诚和诚实对待别人,用诚信之心面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因为只有诚信才能征服别人,赢得尊重。例如,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是风靡世界的旅游胜地,但谁能想象到这样一块胜地早年是那样寂寞地无人问津、无人涉足。而它的美貌乍现于天下却缘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