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认为,政府常常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益者,通货膨胀就如隐蔽的税收。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也往往是动用货币这一政策工具,而这种做法,利用的就是人们对货币的"信念"。比如,各国央行经常利用人们对货币的信念,而增发货币,从而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于是,通货膨胀就发生了。 不过,虽然政府虽然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但是,政府也要考虑公众总的利益,如果通货膨胀变得严重起来,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其中一个,就是破坏了人们对货币的"信念价值",也就是货币的"信用",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货币体系瘫痪,人们转而争相换购外币。所以,各国政府也会认真考虑治理通货膨胀。 对于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弗里德曼开出的药方也非常简单:控制货币的发行量。弗里德曼反对国家干预,但他实际上要求政府做"最重要的干预":把货币的发行量控制好,不发生通货膨胀,一切都可以通过市场调节自动解决。 弗里德曼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两位国家领袖--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也让整个世界都刮起了"自由市场"之风。撒切尔夫人形容他是"有知识的自由斗士",并让英国充当了"货币主义试验室"。美国里根总统上台后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中,也把货币学派提出的制定一种稳定的货币增长政策作为主要项目。 直到今天,人们总是把弗里德曼与凯恩斯相提并论,相互比较。褒奖其中一个,批判另一个。而实事上,谁能做最后的赢家,只能期待历史给我们答案了。 "走运的艾伦"也会失手 在当年各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中,也是对弗里德曼与凯恩斯两人各有借鉴,兼收并续。正如凯恩斯主义成为各国政府"财政政策"的基础,弗里德曼的思想支持了各国政府的"货币政策"。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正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两大"利器"。 货币政策的实施者,就是各国的中央银行。中央银行除了发行货币以外,还要参与宏观调控,用货币发行量、利率等工具,影响经济发展,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 货币政策一般分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往往表现为中央银行的利息率降低。通常,当"总需求低于生产能力",经济发生不景气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也就是提高利息率,它也是防治"通货膨胀"的措施。 格林斯潘.jpg 格林斯潘 这显然是很微妙的操作,需要极高的技巧、极丰富的经验与学识。而且,正如前面一些经济学家分析过的,不一小心,就把招致通货膨胀这个"恶魔"的现身。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直至世纪之交,"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FBI)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1926~),凭着对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的深入研究,成为个中高手。第53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6) 格林斯潘在1987~2005年间,连续五届担任美联储主席,后先服务于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四任政府,在金融界享有盛誉。有人说:"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1996年美国大选前夕,《财富》杂志放在封面的一句口号是:"笨蛋!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格林斯潘)当美联储主席就可以了。" 就是这样一个"金融沙皇",他担任美联储主席以来,美国经济度过了险象环生的80年代,迎来了90年代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又在21世纪初进入全面增长。他的工作如同一位经济的"调音师",当各项指标显示经济发展过热,他就调高利率,为发烫的经济降降温;反之则降低利率,给疲软的股市煽煽火。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影响了美国,格林斯潘果断出手,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连续3次下调利率,给美国经济注入一针兴奋剂,并引导全世界踏上复苏之路。 格林斯潘还是一位"防通货膨胀专家"。他把握着美国经济的方向盘,一方面随时警惕通货膨胀抬头,另一方面要避免经济陷入停滞。 正如上文所解释,为了防治通货膨胀,要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利率。所以华尔街的投机家们,常常不满于格林斯潘总是"捂紧钱袋子",甚至有一个笑话这么说道:华尔街的股票交易员在吓唬自家小孩子时不说"狼来了",而是说"艾伦要加息了!" 不仅如此,格林斯潘从不让公众明白他的真实意图。他本人永远穿着一套深色西服、戴着一副黑边眼镜,讲起话来永远语意暖昧、模棱两可。就连他自己也承认:"我花了不少时间努力回避问题,因为我担心自己说话过于直白。"华尔街的投资者们花了很大力气研究格林斯潘的每次讲话,试图从他的遣词造句中捕捉到哪怕一点蛛丝马迹,但结果总是失望。 格林斯潘的成绩也得到多方面的认可,在他卸任时,连经济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都在《华尔街时报》上撰文赞扬道:"人们一直对于各国的央行在理论上是否具备维持价格稳定的能力争论不休,争论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很多国家的央行做不到这一点。然而艾伦·格林斯潘的巨大成就向我们证明,维持价格稳定是可能的。他为人们树立一个标杆。" 不过,格林斯潘退休没几年,美国就遭遇了2006年的"次贷危机"。于是,人们开始纷纷把责任推到他的头上。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又出现了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此时,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分析人士,又把这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归结到一生小心翼翼、随时谨防通货膨胀的格林斯潘的身上。第54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7) 种种指责,无外乎离任前最后一轮"扩张性货币政策"过了火,"降温"的时机太晚,力度也不够,这种过度放松的货币政策,正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美国的媒体还投票评出20位罪人,排在第一位的竟然应时这位"走运的艾份"、备受世人尊敬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先生。 人们甚至说,格林斯潘在任上没出什么大差子,只不过是因为他很走运罢了。连格林斯潘自己都谦逊说:"我真得很走运。" 毕竟,当代经济学认为,只有在极其严格的条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才可以起到刺激经济、增加就业的作用。不仅如此,货币之所以被人们发明出来,不是因为要用它来刺激经济,增加就业,而是要用它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帮助人们进行交易。这才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这也是货币真正能够带给我们的利益。 但很多时侯,人们经常地忘记了货币的基本职能,而只注意了它刺激经、增加就业的职能。也许正因如此,所以连德高望重的格林斯潘都有"失手"的时侯。 谁在为通货膨胀"正名"? 其实,"多发行货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正是欧文·费雪提出的"货币幻觉"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应运,也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手段。因为在货币供应量增长时,人们会沉渍在货币"名义价值"增长的喜悦中,一时还不能对"实际购买力"做出反应。于是投资趋热,消费增长。而一旦"货币幻觉",人们才开始饱尝通货膨胀的苦果。 在古代,制造"通货膨胀",是君主们应付财政困难的办法,当时往往是降低铸币的成色。在当代,仍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既有利于刺激消费,又能够刺激投资,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为此,凯恩斯提出一个"半通货膨胀"的概念,指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半通货膨胀",显然刺激消费和投资的法宝。 上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的一条曲线,更使得通货膨胀"名正言顺"了。 在当时,威廉·菲利普斯称不上顶级的经济学家,甚至没有什么名气。然后,日后他的名字却和"菲利普斯曲线"联系在一起,永远地写进了教科书。 菲利普斯1914年生于新西兰的一个农民家庭,15岁为生活的迫,到澳大利亚的一个金矿里做工,二战爆发后又做了军人,还被关进了爪哇的日军战俘营。直到32岁,他才有机会到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有一天,菲利普斯突发奇想,把彩色的水装进有机玻璃的管子中,运用动力学的原理,使这些彩色的水流来流去,来模拟国民收入的流程。他做了许多这样的模型,卖给经济研究机构和大学,还因这个精巧的设计谋到了一个在伦敦经济学院教书的职务。第55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8) 1958年,菲利普斯在他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他独特的发现:根据近100年间的英国工资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当失业率减少时,货币工资的增长就快;而失业率增加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慢。为此,他还绘制了一条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变动的曲线。 有两位后来都获得诺贝尔奖的"重量级"经济学家,注意到这个发现的价值。他们是保罗·萨缪尔森(1970年获得诺贝尔奖)和罗伯特·索洛(1987年获得诺贝尔奖)。他们修改了这条曲线,用物价上涨率取代了工资增长率,于是,并将其命名为"菲利普斯曲线"。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降低;而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则升高。 通货膨胀与失业,两个看似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概念,居然能够联系在一起,其道理也并不复杂。正是因为"货币幻觉",通货膨胀率提高之后,工人会以为自己的收入增长了,雇主也会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生产的商品能卖个好价钱,于是,转而雇用更多工人。 这么一修改,不仅萨缪尔森、索洛这两位知名学者,为自己所在"新古典综合派"阵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为"通货膨胀"赋予了政策意义。要知道,执政者上台前的竞选演讲者,无一例外要谈及对"就业率"的承诺。这个曲线意味着,如果政府害怕的是失业率太高,就完全可以多印点票子,搞点通货膨胀,失业率自然就会降下来。如果政府害怕物价上涨引起混乱,就要付出失业的代价。 "菲利普斯曲线"更是使得菲利普斯意外成名,一时,众多的知名经济学家围绕"菲利普斯曲线"展开争论。弗里德曼指出: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可能是存在的。而从长期来看,"货币幻觉"必然消失,工人和雇主都会调整预期,所以,"菲利普斯曲线"根本不存在,失业率也完全不受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而"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卢卡斯等人,则更尖锐地说:公众是有"理性预期"的,试图用"乘法定律"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早被公众看破了。就好像看戏的观众早就知道后台的底细了,还能怎么演下去呢? 不过,这些争论与菲利普斯本人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了。也许一个来自南半球偏僻小国的农家子弟,在那些美国大牌学者面前也有自己一份自尊。早年在昆士兰金矿的工棚中学到的机电工程知识,对菲利普斯影响很大,他后来的兴趣转向"最优控制理论"方面。60年代末,菲利普斯回到澳洲,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这时他的兴趣又转向中国经济,还在这所大学里还成立了一个当代中国研究中心。 做为带有工程师倾向的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喜欢把社会当作一个工程系统进行研究,如同他的彩色水流模型。对于这种"工程师式的幻想",大经济学家哈耶克曾反复警告:落入这种思路的人,"如果不是一个废物,就是一个特定的危险人物"。可惜,虽然哈耶克也曾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但当菲利普斯上学时,哈耶克已经离开了,他无缘从哈耶克那里受益了。第56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9) 当"苹果"化为灰烬…… "死海的苹果"(Dead Sea fruit)是西方家喻户晓的传说。在《圣经》里提到,位于耶路撒冷的死海崖边长着一株苹果树,上面结出一枚枚苹果,外表非常美丽,但一到嘴里,便化为一团灰烬。 所以,西方人把一切看起来迷人而实则无用的事物,都称为"死海的苹果"。 美国著名的经济专栏作者亨利·黑兹利特,就把通货膨胀比做这样一个 "死海的苹果",因为它让人们生出千百种错觉。甚至每一个国家,每一代人,都沉迷于相同的幻景。似乎没有哪个国家能以别国的失败为前车之鉴,也没有哪代人能从前人的苦难中吸取教训。 因为人们都习惯于了货币的幻觉,习惯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收入和财富。这种心理惯性十分强烈,就连专业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也不容易摆脱。 做到用实体产品和实质福利来看待自己的生活,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原先周薪75美元的小职员,现在能拿120美元,他也会觉得比以前更强。而人们从新闻里听说,国民收入比通货膨胀之前增加一倍,谁不会觉得更富有更骄傲呢? 所以,"通货膨胀无害"的观点是很流行的,几乎多数人,无论学者还是百姓,都更担心通货紧缩,因为通货紧缩往往是经济不景气的标志。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穆瑞·罗斯巴德却坚持通货膨胀有害,他站在比弗里德曼还是坚定的立场上反对通货膨胀。他曾说:"通货膨胀对社会从来没有好处,只是牺牲一群人的利益来造福另一群人。" 穆瑞·罗斯巴德.jpg 穆瑞·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 1926~1995),美国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自然法理论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知名学者。 穆瑞·罗斯巴德,生于纽约布朗克斯的犹太人家庭,据他自己回忆,他 "是在共产文化里长大的"。罗斯巴德就读了哥伦比亚大学,并在1956年取得哲学博士的学位。上世纪50年代的初期,罗斯巴德开始向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知名学者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学习。 他一生总是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文化思潮联系起来,在1949年,罗斯巴德甚至开始主张:自由市场能够提供所有的服务-包括警察、法院、和保安防卫在内,而且都会做的比强迫性的国家要好,所以,他被视为当代最重要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家"之一。 自然,罗斯巴德在经济学的研究方面,更是发扬光大了卡尔·门格所创立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倡导自由经济主义,完全否定政府调控经济的作用。 奥地利经济学派认为,政府的调控行为非但没有积极意义,还会破坏自然经济体系的修复机制,造成"越管越乱"的局面。从这一点上说,"奥地利学派"纯粹、极端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很像中国的老子,也无疑给想在经济领域大展拳脚的政府泼下一盆冷水。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奥地利学派的地位,总被主流经济学"边缘化"。第57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10) 罗斯巴德写过一本《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对通货膨胀的本质鞭辟入理。他认为,不是"为了避免经济危机出现,所以我们需要通货膨胀",而正是作为政策的通货膨胀误导了企业家,从而引发了经济危机。 比如,在通胀的早期,大家都突然发现钱变得容易赚了,因而增加消费,而许多生意也比以往更红火了,于是企业家在这时候增加了场地、设备、人手等方面的投资。 这时的繁荣场面,就是"死海的苹果"给人们制造的幻景一样,转眼就会消失了。当通货膨胀普遍蔓延到各个行业的时候,消费者们发现,虽然自己的"货币收入"增加了,但物价也上涨了,两相比较,自己的实际收入其实没有增加。于是重新调整消费行为,而企业家们之前加大的投资,也成了一种浪费。 通货膨胀还导致信贷利率被严重扭曲,让许多实际上并不值得作的长远投资,看起来很值得做了。比如,一个房地产项目,回报率可能是5%,当市场利率为5%时,实际回报率只有1%,这个项目就不值得做。然而,假如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过多,信贷利率被压低到1%,看上去就有了4%的回报率。让这成了有利可图的项目。钢铁、水泥、轮船、铁路、机场、服装设备、集装箱、叉车、豪华汽车等等,各行各业的企业家都同样被误导,同样作出了错误的投资决定。 当信贷扩张到难以为继,而不得不中断的时候,信贷利率回到了正常的市场水平上,商人们发现,他们目前做的这项投资根本就不划算。于是,投资不得不中断,资产被清算,工地要留空,设备得贱卖。 这种理论,也正好解释了艾伦·格林斯潘之所以"晚节不保"的原因,也解释了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罗斯巴德甚至走了一个极端,主张回到工业社会早期的状态,有由私人银行发行货币。因为他认为:"政府天生是一个引起通货膨胀的机构,于是它必然几乎总是逐步地诱发、助长和引导通货膨胀而使经济繁荣。政府天生存在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是以为几个世纪以来它需要控制货币系统。拥有印制货币(包括'印制'银行存款)的权力就打开了国家收入之源。" 罗斯巴德还有很多极端的观点,比如,他认为政府征收税赋是一种盗窃行为,他认为征兵制度是一种奴役制度、而战争则是屠杀行为。罗斯巴德甚至反对强迫性参与陪审团的义务,反对强迫性的精神医院治疗。且不论罗斯巴德为社会开出的药方是受可行,我们从这一章中看到,在关于"金钱"本身的问题上,尚没有一个经济学家的理论可能圆满地指导实际,也许,金钱的幻觉真的是太强大了!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提防一切"死海的苹果",提防金钱这个威力强大的魔法师所施展的一切魔术。毕竟,金钱不等于财富,金钱更不等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