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译〕孔子病重,子路请求代老师祈祷求福。孔子说:「有祈祷求福这回事吗?」子路回答:「有啊!祈祷文辞上说:『替你向天神地祇祈祷』」孔子说:「我早就祈祷过了!」〔引述〕孔子反对迷信,却不否定鬼神的存在。他认为信不信鬼神,最好由各人自行认定,才是真正的信仰自由。他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篇),神鬼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属于不知的部分,最好暂时存而不论。祈祷和祭祀的性质大致相同,孔子重视祭祀,当然也不反对祈祷。他问子路有没有祈祷求福这回事,用意在测试子路的诚意。子路十分相信,孔子才说他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如果子路回答:试试看。或者不一定有效,但何妨一试。孔子大概会告诉他不必试了。孔子说他祈祷很久,真正重点,在婉谢子路的好意。因为祈祷这种事情,必须亲自去做,不能委托别人代行。子路一番好意,孔子不方便明白直说,所以才这样转一个弯,来表明态度。第二部分 第87节:述而第七(16)〔生活智慧〕(一)孔子好几次提起上帝,也承认自己有时在祈祷。但是他从来没有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主宰,也没有要求弟子要按时常常祈祷。可见他的用意,仅在劝善而已。(二)上下神祇,表示神有很多,祈祷的对象不限于上帝。各人有各人心目中的神,想必也是一种个人的自由。(三)孔子没有等待子路把祈祷的内容说完,便打断他。这不是不礼貌,而是加强由自己祈祷的重要性,使子路明白孔子的用意。〔建议〕要不要祈祷,由自己决定。怎样祈求?也是自作自受。〔原文〕三十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主旨〕孔子认为奢和俭都有失中道。〔注释〕(一)「孙」同「逊」,谦逊的意思。(二)「固」即固陋。〔今译〕孔子说:「太奢侈就不够谦逊,太节俭又显得固陋,与其不谦逊,宁愿固陋。」〔引述〕孔子没有仇视富贵的观念,却十分反对过分奢侈。不但不合乎礼制的要求,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引起社会的不安。过分节俭,令人觉得吝啬,也显得简陋。和名份、地位不相配合,也不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太过奢侈和太过节俭之中,孔子宁愿选择后者,至少不引人嫉忌,不惹人注意,也不自找麻烦。〔生活智慧〕(一)有人认为钱是自己赚来的,奢侈一些,有什么关系?殊不知有人看不顺眼,恼羞成怒,或者心里不服气,企图绑架、打劫,反而造成社会的不安,对奢侈的人,也相当不利。(二)生活小康即可,千万不要奢侈。因为奢侈惯了,一旦内外环境改变,不能过同样奢侈的生活,必然倍加痛苦。习惯小康生活,比较容易持久,自然安乐。(三)简陋可能令人困窘,但是和奢侈比较起来,害处较小。两者非选一不可时,宁可选择简陋。只要卫生、安全,应该不必嫌弃。〔建议〕生活水平,不要盲目提高。维持小康的程度,就可以了。〔原文〕三十六、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主旨〕孔子论君子与小人心境有别。〔注释〕(一)「坦荡荡」坦即平。荡荡是宽广的样子。(二)「长戚戚」指多忧戚、常忧戚。〔今译〕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阔,小人心地常忧戚难安。」〔引述〕人的身体,本来就具有固定性和有限性,无法完全满足人心所产生的变动性和无限性的欲求。君子有自知之明,设法避免这种身心的矛盾和冲突。使自己平静自在,好像行走在宽广、平坦的道路上,悠然自得。小人不能体会这种各人都有,却不尽相同的局限性。整天费尽心机,想要胡作妄为,好像走在崎岖不平的路面,紧张不安,而又患得患失。这一番话,看起来在分析君子和小人的心境不一样。实际上在启发我们,摆在我们面前,永远有两条路。一是坦荡荡的君子大道,一为长戚戚的小人行径。任由我们自己选择,也就是考验着自己的智慧。〔生活智慧〕(一)人人都有个别差异,表示大家各有不同的局限性。与其苦苦追求达不到的绝对快乐,不如退而求其次,追求自己做得到的相对快乐。(二)安于相对快乐,久了便成为绝对快乐,不再有追求不真实的绝对快乐。妄想获得绝对快乐的人,却每每由于永远做不到而痛苦一辈子,实在不值得。(三)仁者不忧(宪问篇),便是君子坦荡荡的证明。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见我想要坦荡荡,也就走上君子的大道了。一切由自由做主,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建议〕紧张不安,实在不如舒坦自在。即使在困难、穷苦的情境当中,仍然不能够改变乐道的心情。〔原文〕三十七、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主旨〕记孔子容貌温和安详,严肃有威仪。第三部分 第88节:泰伯第八(1)〔注释〕(一)「厉」即严肃。(二)「猛」指凶猛。〔今译〕孔子的态度温和而严肃,有威仪却不凶猛,恭敬而安详。〔引述〕态度温和,并不表示处事可以马虎。做起事情来,严肃而正当,大家才会安心。一天到晚嘻皮笑脸,抓住机会就要搞笑,是办不成大事的。仪表庄重,才有相当的威严。但是性情刚猛,却令人不敢接近,缺乏亲和力。性情平易近人,配合庄重的仪态,应该是大家欢迎的样子。对人恭敬,并不能流于谄媚、讨好。内心舒畅安泰,才是充实的表现。自然安详地遵守礼节,最合乎要求。这三句话,并不是孔子自己说的。而是弟子们经常亲近孔子,所归纳出来的形象,中和安详,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生活智慧〕(一)温和中带有严正,大家才不敢随便冒犯,却又乐于亲近。若是温和得令人忘记了应有的礼节,势必引起忍无可忍的不良后果,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二)威而猛,太凶了,令人害怕得躲都来不及。不威也不猛,有时不当一回事,也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威而不猛,才是合理的内外配合,有刚也有柔,合乎中和的要求。(三)恭敬得令人不安,自己也不能安宁。态度恭敬,却没有不安的感觉,对方才会坦然地接受。因为彼此的感情,是相通的,产生交互的作用。〔建议〕把孔子这种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中和形象,当做学习、仿效的榜样,不断地力求提升自己的修养。泰伯第八(这是篇名,用第一句的最先两个字来表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原文〕一、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主旨〕孔子论述泰伯让位的盛德。〔注释〕「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与二弟仲雍逃往荆蛮,让太王立三子季历。〔今译〕孔子说:「泰伯可以说具有最崇高的道德!他再三将天下让给弟弟,又泯灭自己的功绩,使百姓不知道怎样赞美他。」〔引述〕依据史记的记载,吴泰伯和他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的儿子,王季历的哥哥。由于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位好儿子,名字叫做昌。太王想要立季历而传位给昌,泰伯和仲雍为了配合父亲的意愿,两个人一起逃奔到荆蛮。在身上刺了彩纹,把头发剃掉,以表示自己不能够在宗庙主持祭祀,使季历顺利地继位,而昌后来也有机会继位,成为文王。三是多数的意思,礼让了好几次,并且尽量隐藏自己的作为,使百姓无从赞美,来完成太王的意愿,所以孔子认为他的德行,十分高尚。〔生活智慧〕(一)泰伯是长子,按例可以继承父亲的大位。但是三弟季历的贤能,使得父亲有意改立三子。泰伯没有因此而怨责,或者提出强烈的抗争。他的礼让,使得周文王有机会奠定周朝的良好基础。(二)周人初起的时候,很可能尚未建立长子继承的制度。太王为了选择能力较强的人,来担任继承人,因此选中了季历。不论如何,泰伯的纹身断发,都是有利的助力。(三)季历娶殷国诸侯的女儿太任,是一位有贤德的妇人,生了一个儿子,叫做昌,也教养得很好。太王由妻子和儿子来选中季历,其实也是良好的方式。〔建议〕要看一个人,除了他本身以外,还要看他的妻子,和他的子女。〔原文〕二、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ǐ),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主旨〕孔子教导弟子重视合理的行为规范。〔注释〕(一)「葸」乃畏惧。(二)「绞」是急切的意思。(三)「偷」即淡薄,指人情淡薄。〔今译〕孔子说:「恭敬而不合礼,会烦扰徒劳;谨慎而不合礼,会畏怯多惧;勇敢而不合礼,便会犯上作乱;率直而不合礼,会急切责人。在上位的人能厚待亲属,民间也会兴起仁爱的风气。在上位的人能不遗弃故交旧友,民风就会敦厚不至于人情淡薄了。」第三部分 第89节:泰伯第八(2)〔引述〕人生最要紧的是生活,生活最重要的是人情,人情最需要的是合理。合理的人情,成为大家的行为规矩,就叫做礼。礼的后面,要加上一个节字,才能合理。恭敬、谨慎、勇敢、率直,原本都是良好的态度。但是也不能过分,必须做出合理的节制。过分恭敬,大家都很劳累。过分谨慎,必然流于胆怯。过分勇敢,行为就很粗野。过分率直,口气经常不好。要形成合理的礼节,必须居上位的人,以身作则。百姓受到陶冶,自然重视人情,不致刻薄、忘本。“无礼”的意思,是不当或者过度的礼。怎样才能够谨守合理的度呢?请参考前面《为政篇》所说:“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生活智慧〕(一)礼多人不怪,用意在鼓励大家重视应有的礼貌。礼多必诈,则在提醒大家不可过分,必须把握合理的「度」。(二)恭敬和虚伪、谨慎和胆怯、勇敢和粗野、率直和口没遮拦,当中都只隔着一张薄薄的纸。稍有逾越,就变成另外一种,必须格外小心。(三)社会风气由一、二人来转移,乍听起来并不可能。然而居高位而又声望良好的人士,应该是做得出来的。〔建议〕不管如何,由自己做出一些良好的榜样,让一些人受到影响,实在是自己对社会的最佳贡献。〔原文〕三、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主旨〕曾子训勉弟子谨慎保身。〔注释〕(一)「启」即开。(二)「诗云」三句,出于《诗经?小雅?小旻》篇。譬喻自己常戒慎守身,如临渊履冰,不敢稍有大意。战战是恐惧的样子。兢兢即谨慎戒惧。(三)「小子」即门生。〔今译〕曾子病重,召集门生到床前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啊!就像站在深潭旁边,就像走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可以免于被毁伤了,弟子们!」〔引述〕曾子是大家公认的孝子,他病重的时候,要他的弟子们掀开被子,检视他的手脚,依然保持得很完好。说明他始终遵照诗经所说的,谨慎小心,以求明哲保身。有人一听到明哲保身,就联想到自私自利。好像明哲保身,代表怕事、怕死。这是十分严重的误解。事情要做,安全和方法也应该重视,才对得起自己。〔生活智慧〕(一)父母最担心的,是子女的健康和安全。我们不希望增添父母的担忧,当然要重视自己的健康,以策安全。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实际上是提倡孝道的一种说法,理由就在于减少父母的担心。(二)现代人喜欢冒险,玩一些高度刺激的游戏。万一出事,自己丧失宝贵的性命,亲友也将悲伤不已。大家在从事这些活动之前,务必详为考虑。(三)不爱护自己的人,怎么能爱护别人?明哲保身的用意,是鼓励大家爱自己,爱到自己充满了爱,才有多余的爱来爱别人。〔建议〕爱护自己,并不一定要自私。能够推己及人,以爱自己的心,来爱别人,才合乎人性的需要。〔原文〕四、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biān)豆之事,则有司存。」〔主旨〕曾子劝告孟敬子凡事应该重视大体。〔注释〕(一)「孟敬子」是孟武伯的儿子,为鲁国大夫。(二)「动容貌」指容貌举止依礼而动。(三)「暴慢」即粗暴放肆。(四)「辞气」指言语声调。(五)「鄙倍」为鄙俗背理。倍,同「背」,违背的意思。第三部分 第90节:泰伯第八(3)(六)「笾豆之事」指礼仪器用琐碎的事。(七)「有司」指执事的人员。〔今译〕曾子病了,孟敬子去探望。曾子说:「鸟将死的时候,叫声很悲哀,人将死的时候,所说的话都是善良的。在上位的人应当重视三项道理:容貌举止依礼而行,就可避免别人的粗暴、放肆;脸色端庄,就容易让人信任;说话用词语气得体,就可避免别人鄙陋不合理的话;至于礼仪器用琐碎的事,有专职的人在管,不必多操心。」〔引述〕孟敬子探望曾子的病情,按理说并没有请教重要的问题的意思。但是他的身份比较特别,曾子希望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所以才慎重地说出「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来引出后面的忠告。曾子的用心良苦,可见一斑。君子所应该注意的三件事,是曾子透过孟敬子探病的时机,一方面向孟敬子提出建议,一方面向全天下有志成为君子的人士,传播他的心得。流传到现代,仍然是人际关系的互动要诀,不能够不重视。〔生活智慧〕(一)西方社会,大多以个人主义为主。日本社会,普遍重视集体主义。中国社会,显然两者都不是。我们在某些时候,十分偏向个人主义;某些时候,却特别注重集体主义。我们的交互主义,其实就是「你对我好,我没有理由对你不好;你对我不好,我又何必一定要对你好」?(二)交互主义,讲求「希望别人如何对待我们,就要先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自己以礼对待他人,别人才会以礼来回应。一直到现代,依然没有什么改变。(三)居上位的人,只要保持自己应有的礼节,至于仪式、程序和必备的器具,大可以交给专业主管去办理,自己不必费心,以免形成不必要的干扰。〔建议〕礼节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居上位的人,必须以身作则,作为大家的好榜样。〔原文〕五、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jiào)。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主旨〕曾子追思颜渊的美德。〔注释〕(一)「犯而不校」指被侵犯而不计较。校即计较。(二)「吾友」指颜渊。〔今译〕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去请教才能比较低的人;自己见闻多,还去请教见闻比较少的人;有学问却好像没有学问一样;自己知识充实却好像空无所有一样;被别人侵犯也不计较。以前我的朋友颜渊,就曾经有这样的表现。」〔引述〕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在七十二贤当中,排第一名。但是他的谦虚好学,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孔子严格的指点,才自己省悟过来的。由于他学得很好,反应也特别快,所以进入孔门没有多久,便把孔子的思想,掌握得相当齐全。孔子夸赞他几次,想不到颜回就显得很自满。有一次,孔子和颜回讨论问题,发现颜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没有完全明白孔子的用意。不得不严正地纠正颜回,幸好他回家以后,不断地反复思虑孔子所说的话。这才悟出自己的大意,极力改过,成为不二过的榜样。曾子所说的这些优点,都是颜回改过以后,所表现的真实情况,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生活智慧〕(一)能力高低,没有比较怎么能够获得定论?我们往往自认为能力高强,等到发生问题才知道原来还是有所不足。而这不足的地方,偏偏又是那些能力并不高强的人,特别的强项。所以向能力较低的人请教,或许可以补自己的些微不足,岂不是一件好事!(二)很有实力的人,也有不够充实的部分。抱持谦虚的态度,自觉仍有空虚的容量,自然能够吸纳更多的东西。(三)有人冒犯,不论有意或无意。冒犯的人,实际上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在冒犯别人。我们若是加以反击,刚好填补了对方内心的空虚,替他找到冒犯的理由。如果不计较,对方反而自己觉得不对,或许还会扭转过来,至少不会再持续下去。第三部分 第91节:泰伯第八(4)〔建议〕学习颜回这种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的习惯,看看后果如何?〔原文〕六、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主旨〕曾子期望身为人臣者,既要有才,更要有好德行。〔注释〕(一)「托六尺之孤」指受前君之命辅佐幼主。六尺之孤,指十五岁以下的幼主。(二)「寄百里之命」指掌理国政。百里指大国,命指政令。(三)「大节」指国家存亡与个人生死的关键时刻。(四)「夺」即动摇、改变。(五)「与」同「欤」,疑问助词。〔今译〕曾子说:「可以将辅佐幼主的重任托付给他,可以将大国的政事交待他,遇到国家生死存亡关头,他也不会改变操守,这样的人算得上是君子吗?真的是君子了!」〔引述〕曾子说出托孤、任事、忠诚这三个条件,是为人部属,值得推崇的要项。三国时代的诸葛孔明之所以流芳百世,便是符合这三个条件,而且表现得十分出色。〔生活智慧〕(一)认为幼小的主人可欺,便改变主意,任意加以欺凌,甚至于自行簒位,这种小人行径,以东汉末年的王莽为代表,利用政治权力与伪造的民意,强迫小皇帝禅让给他,成为万世指责的对象。(二)把国家的政事,委任给他。如果缺乏仁心,自私自利却不顾百姓的死活,岂不是所托非人?可见委托给君子,才是明智的选择。(三)平日很忠心、诚实,一旦遭遇危难,或者受到很大的诱惑,便变节了,改变了原来的心意。这种人十分可怕,不能够把大事委任给他。〔建议〕遇到重要关头不会变节,必须从小事情锻炼起,以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原文〕七、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主旨〕曾子以「弘毅」与士人共勉。〔注释〕(一)「士」指读书人,知识分子。(二)「弘毅」即弘大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