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主旨〕孔子施教的四个重点。〔注释〕(一)「文」指诗、书、礼、乐等典籍。(二)「行」即德行。〔今译〕孔子教导弟子有四个重点:诗书礼乐、修养德行、存心忠厚、待人诚信。〔引述〕孔子讲求因材施教,应该没有固定的科目。弟子们把孔子教导的内容,归纳成四个主要的重点。诗书礼乐合称为文,指古代传下来的典籍。修养德行,是把所学付诸实践,在力行中提升品德修养。存心忠厚,是对人对事的良好基础,必须尽心而宽厚。待人诚信,则是与人交往的基本修养,有利于互助合作。〔生活智慧〕(一)忠厚和诚信,是仁的本原。只能启发,很不容易教导。我们透过用心体会,自然有所领悟。忠信是一种道德的精神,必须从实践中来证明。(二)古代的典籍,都是精心研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华。由于言简意赅,必须再三研读,多方思虑,并且举一反三,才能够掌握真正的要义。(三)现代的书籍,大多在匆忙中完成。不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有书商和作者共同炒作的高度风险性。最好有高明人士指点,才去阅读,以免无端受害。〔建议〕在文、行、忠、信四方面,加强自己的素养。〔原文〕二十五、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主旨〕孔子勉励弟子有恒才是入道的基础。〔注释〕(一)「圣人」指品德最高的人。(二)「亡」即无。(三)「约」为穷困的意思。(四)「泰」指奢华。〔今译〕孔子说:「圣人,我是见不到的,能见到君子,也就可以了。」又说:「善人,我是见不到的,能见到有恒的人,也就可以了。一般人本来没有却要装作有,本来空虚却装作充实,本来穷困却装出富裕的样子,这样要想达到有恒,实在很难!」〔引述〕孔子主张名实最好能够一致,所以不轻易赞美任何人、事、物。他所推崇的古圣先贤,都已经盖棺论定,圣就是圣,贤便是贤,不会再有所改变,可以放心地说出他们的姓名和事迹,供大家当做学习的典范。当代的人,都还活着,还有改变的可能。就算有很好的品德修养,也还不敢直接称之为圣人。万一产生变化,要怎样交代?所以孔子说他见不到圣人,不但不轻视当时的人,反而是一种期待和鼓励,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有一天逝世以后,被大家尊称为圣人。他认为人活着的时候,能够被大家当做君子看待,已经十分不容易。因此坦承能够看见君子,便相当满意了。他自己一再谦虚,不敢自认为圣人或仁者,可见孔子对自己和对别人,所采取的衡量标准是一致的,并没有对别人严格而对自己宽松的差异性待遇。善人,并不是指常常为善或者偶尔行善的人。只有心中有善无恶,而且恒久如此的人,才够资格称为善人。这样高的标准,难怪孔子看当代的人,也看不出有什么善人。他宁愿退而求其次,认为诚实可靠的人,也就可以了。一般人内心空虚,却装出充实的样子;穷困装得很富裕。这样表里不一的假象,想要诚实可靠,应该是十分困难的。第二部分 第83节:述而第七(12)〔生活智慧〕(一)人活着的时候,我们最好暂时不要加以论断。对活人说三道四,基本上是不礼貌的行为,最好能够避免。(二)人死了,盖棺论定。大家才依据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做出整体的判断。原则上以品德修养为基准,先分出君子或小人,再评论其他。(三)圣人和善人,都是全面性的总结。单方面或某些方面特别有表现的人,顶多是贤人。孔子不随便称许某人为圣人、善人或仁者,其态度十分严谨。〔建议〕赞许他人,必须根据事实。现代人出口便说「俊男、美女」,不值得欣喜,更不能信以为真。〔原文〕二十六、子钓而不纲,弋(yì)不射宿。〔主旨〕孔子有爱物的仁心。〔注释〕(一)「纲」可能是网的笔误,即用大绳结网来捕鱼。(二)「戈」是古人用箭射飞鸟的方法。(三)「宿」指栖息在鸟巢里的鸟。〔今译〕孔子用钓竿钓鱼,并不用大网捕鱼;用箭射飞鸟,却不射杀栖息在鸟巢里的鸟。〔引述〕孔子把钓鱼和射鸟,当做生活的调剂。用单竿钓鱼,才能享受宁静的乐趣。若是改用大网捕鱼,那不成了渔夫?射空中的飞鸟,才能提升自己的技艺。如果射杀鸟巢中的鸟,还有什么技艺可说?〔生活智慧〕(一)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讲求合适的方法。休闲和娱乐,也不能例外。钓鱼、射鸟,不能造成太多的伤害,才算是正当的娱乐。(二)钓鱼、射鸟,不能造成滥捕、滥杀,以免造成物种的生存危机。少量捕杀,反而有利于物种的优生。孔子当时,不一定有这样的意识。但是他的行为,已经合乎保护物种的要求。(三)人类不能够为了增加生活的乐趣,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责任。否则人为万物之灵,很可能变成人为万物之贼。〔建议〕培养爱护动植物的良好习惯,从娱乐、休闲生活中详加体会和实践。〔原文〕二十七、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zhì)之次也。」〔主旨〕孔子自述不装成很有知识。〔注释〕(一)「不知而作」指不知道而装成知道。(二)「识」即记忆。(三)「知之次也」次于上智的人。知,同「智」。〔今译〕孔子说:「大概有一种自己对事理不明白而装做知道的人,我决不会这样做。多听别人各种不同说法,选择其中好的去依从,多观察并且记在心里,这样也可以仅次于上智的人了。」〔引述〕没有什么知识,却要装做有很多知识的人,到处可见。搞不明白原先的用意,便急于创新,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也是常见的现象。孔子认为他没有这样的毛病,用意即在提醒大家,不要这样比较好。“不知而作”,便是所知或知道得不明确,就妄言妄行。这种事情,孔子自己说明不敢做,也不愿意这样做。必须认识清楚,衡量正确,然后才有所言或有所行,这是负责的态度。后面子张篇,把谨言慎行的道理说得更为详细,可以对照着用心领悟。多听、多想、把要紧的牢记在心,不敢说很有知识,也差不多了。〔生活智慧〕(一)不知道装成知道,不明白装做明白。如果是一般人,为害并不大。因为大家不重视他们,也不相信他们,所以闯不了什么大祸。(二)有名望的人,遇到不明白、不知道的事情,若是为了面子关系,装成明白、知道,那就为害很大。由于大家相信他们,也喜欢听他们的话,或者看他们所写的文章。扩散出去,害很多人,当然是大祸害。(三)一个人的时间有限,要想样样都明白,都知道,实在十分困难。宁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得起自己,也不致害别人。〔建议〕千万不要为了虚假的面子,冒充自己什么都知道。遇到不知道的事情,趁机多学习,才是聪明人。第二部分 第84节:述而第七(13)〔原文〕二十八、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主旨〕孔子以宽大的心态教化世人。〔注释〕(一)「互乡」是乡名,其乡风俗恶,难与言善。(二)「与」即称许。(三)「洁」为修养,洁身自好。(四)「往」指从前。〔今译〕互乡的人不讲道理,很难与他们交谈。有一个互乡的少年求见,孔子居然接见他。弟子们感到疑惑不解。孔子说:「我赞许他上进,不赞成他后退,又何必太过分呢?他洁身自好求上进,我赞许他现在的洁身自好,不必追究他的过去啊!」〔引述〕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凡是有心求取上进,没有不提供机会,并且加以激励。像互乡这样闭塞的小村庄,由于资讯不足,与外界的往来不多,难免自以为是,很不容易和他们沟通。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有心向上的少年,孔子当然不会因为难以沟通而放弃。弟子们诧异不解,孔子趁机告诉大家,做人处事最好不要过分!〔生活智慧〕(一)难以沟通的人,大多由于主见太重、成见太深,而且所见不多。我们最好保持谅解的心态,用更宽广的包容,来对待他们。(二)一个人有求取上进的心,就应该给以激励。不应该因为他的过去,有什么不合适,便轻易放弃。过去的已经过去,现在有心向善,则是可喜的现象。(三)自己的行为,若是引起怀疑,最好趁机做出合理的说明。这种机会教育,稍纵即逝,必须好好把握。因为时过境迁,再来说明,效果很可能不如预期。〔建议〕不能好为人师,误人子弟。但是遇到有心向善的人,必须及时加以激励,劝导其慎选明师,以免害了自己。〔原文〕二十九、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主旨〕孔子认为只要有心,求仁并不难。〔注释〕无〔今译〕孔子说:「仁德离我们很远吗?我想求仁德,仁德也就来了!」〔引述〕里仁篇已经说过:只要决心行仁,没有人会力不从心的。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性,也就是人性。他直接指出仁不远离我们,只要我们有心求仁,仁就出现了,随时可以获得。换句话说,我们对于仁,是做得了主的,可见仁就在我们的心里,随时可以拿出来应用。这一番话,肯定了现世的价值。人既没有与生俱来的「原罪」,也不必舍离现世,以追求死后的世界。“仁”十分可贵,而且不难做到。只要养成每日反省的习惯,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合乎仁的要求,逐一了列举出来,设法加以改善,促使自己减少不仁,而增加仁的表现。只要有决心,人人都做得到。〔生活智慧〕(一)依照仁心采取行动,便是善行。不依照仁心而动,即为恶行。善行使人心安理得,恶行令人心神不宁。多行善行,才能避免恶行。(二)行善避恶,自主权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谨记自作自受的人生规律,时时自我警惕,敦促自己走上正道。(三)欲仁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求。当下一念,立即想到仁德,依仁心而行动,便是修己的良好成效。〔建议〕凡是行动之前,先问问自己,这样做心能安吗?凭良心做事,仁就出现了。我们的行为,可善也可恶,完全在乎自己的一念之间,必须十分警惕。〔原文〕三十、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主旨〕同姓通婚原本违礼,孔子为了护君,代为受过。〔注释〕(一)「陈司败」指陈国的司寇。司败是官名,即司寇。第二部分 第85节:述而第七(14)(二)「昭公」鲁君,名禂。(三)「党」指袒护别人的过错。(四)「取」同「娶」字。鲁与吴都姓姬,依古礼不能同姓结婚。〔今译〕陈国的司寇问孔子:「鲁昭公懂得礼节吗?」孔子说:「懂得礼节。」孔子退出。陈国的司寇向孔子的弟子巫马期作揖,请他进来,向他说:「我听说君子不袒护别人的过错,君子也会袒护别人的过错吗?鲁君娶同姓的吴国女子为夫人,于是叫做吴孟子。鲁君如果算懂得礼节的人,那谁不懂礼节呢?」巫马期将这段话转告老师孔子,孔子说:「我很幸运,如果有过失,人家一定会知道。」〔引述〕这一段记载,重点在最后一句。孔子无意中袒护了鲁昭公的短处,被批评为犯了护短的过失。孔子知道了,十分坦然地接受批评,还庆幸有人愿意明说,使他更加警惕,以后加倍小心。〔生活智慧〕(一)人非圣贤,不可能完全不犯过失。孔子无意间为鲁昭公护短,说他是遵守礼法的君主。引起陈司败的质疑。一般人大多恼羞成怒,或者采取强辩的态度,不肯认错。孔子轻松地自嘲,别人都可以犯错,只有我不可以。(二)职位愈高,名望愈大,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目。稍为有一点错误,就很可能被用用放大镜来检视。所以必须更加谨慎,力求减少犯错。(三)若是事实已经发生,最好像孔子这样,不一定正式地承认错误,却轻松地自我嘲笑,也算是一种认错。〔建议〕勇于认错,大家更加钦佩。恼羞成怒,大家笑在肚子里。〔原文〕三十一、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主旨〕孔子不掠美也不盲从。〔注释〕「歌而善」指唱歌唱得好。〔今译〕孔子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自己再和一遍。〔引述〕唱歌的目的,应该是激发我们心中最丰富、最深邃的精神生命。以期提升高尚的情操。具有这样的功能,才叫做正乐。通常所听到的,特别是现代的歌声,有很多靡靡之音,并没有这样的作用。大家能欣赏,也懂得欣赏,良好的歌者,自然产生。现代人不能欣赏,也不懂得欣赏。只想抓住机会,便自己炫耀一番。弄得好坏不分,达不到乐教的目的。有人唱得好,一定要把机会礼让给他,使大家享受耳福,并从中获得和谐的教养。大家抢着唱,胆子大的优先。不但浪费大家的时光,而且使大家饱受噪音的痛苦,说不定提早耳聋,更是不幸。和一和,岂不是更好?〔生活智慧〕(一)唱歌的时候,若是歌词和情感相应,并没有丝毫的掩饰,自然真情流露。遇到这种情况,孔子认为机会难得,所以请他再唱一遍,自己和声相应,享受其中的乐趣。(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篇)快乐而不过滥,悲哀却不致伤神,这种发而皆中节的音乐,才是对人生有助益的乐教。(三)歌而善,便是正乐。唱得最好的,带头主唱,其余小声和应,在和谐中同乐,为什么要抢着唱,拿着麦克风不放呢?〔建议〕从人唱我和中,培养欣赏的态度。礼让为先,实在大家公认此时此地,必须出来领唱,才能当仁不让。更不要以为从此可以不让,或者表面上礼让,和应时却喧宾夺主。〔原文〕三十二、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主旨〕孔子自谦对于仁道还不能身体力行。〔注释〕(一)「文莫」是努力求学的意思。(二)「犹」即「同」。〔今译〕孔子说:「努力求取学问,我大概还可以跟得上人家;至于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我还没能做到。」〔引述〕孔子说他和大家一样,努力追求学问。我们可以说他谦虚,但他则是说实在话。因为他并不是天生的什么都知道,还是跟大家一样,经过不断的努力,才有那么好的学问。他这样说,也可以说是鼓励大家的意思。惟有活到老学到老,才不致落伍,现代人应该更加明白这个道理。第二部分 第86节:述而第七(15)身体力行,一部分还可以做到,大部分如此,实在很不容易。样样都做到,恐怕很少有人达到这种地步。孔子说他还没有做到,是谦虚,也是实话。我们把孔子当做圣人,是一种尊敬,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这样看待孔子和自己,比较实在,更符合事实。〔生活智慧〕(一)孔子自谦不能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我们反而大力加以赞扬,说他不但是君子,而且是圣人。名声是礼让出来的,愈客气大家愈认定这样。(二)我们并不否认有些名声是争取来的,甚至于用金钱买得的。假若实至名归,经得起大家的考验,其实也无伤大雅,不必过分计较。如果虚有其名,很快就被大家发觉有名无实,那就不攻自破,有也等于无了。(三)成为一个君子,是人人都可以努力的共同目标。成为圣人,那就不是众人一致的理想。我们不要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却应该以君子的标准来自我要求。〔建议〕先要求自己,成为家中有用的一分子。再要求自己,成为组织中有用的人。〔原文〕三十三、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主旨〕孔门弟子深知谦虚是老师的美德。〔注释〕(一)「抑」即「或」。(二)「云尔」即如此,这样。〔今译〕孔子说:「如果说我是圣人、仁者,我怎么敢当?或者说我在这两方面不厌烦地学习,不懈怠地教人,倒还可以这样说!」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们所学不到的啊!」〔引述〕仁代表毫无私欲的公心,已经非常不容易做到。圣比仁的标准还要高,更是难得的成就。孔子是不是圣人?是不是仁者?并不是他自己说了算。反而应该是大家的认定,才能算数。孔子自己谦虚,说不敢以圣人和仁者自居,是最佳的示范。他说自己不过是努力不倦,朝向仁和圣的目标前进,同时也不停地鼓励和教导别人,一起走向仁的目标。这样反而引起大家的崇敬。他的弟子公西赤,字子华,便由衷地敬佩,坦然承认这样的风范,正是弟子们所学不到的。〔生活智慧〕(一)自己夸赞自己,便是老王卖瓜,当然说自己的瓜甜,令人不敢相信。买过的人,齐口同声地称赞,大家当然深信不疑。(二)仁的定义,孔子从来没有提过。因为大公无私,对每一个人来说,有不同的认知,也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最好由各人体认,才能真正用心。否则口头背仁的定义,很容易变成口头禅,反而不用心从实践中体会。(三)仁者不但爱人,还要爱物。这种爱天地万物的观念,和现代的环境保护,是一致的。万物都是环境的一部分,都应该用爱心来加以合理的保护。〔建议〕培养谦虚的态度,务必真实而诚恳。〔原文〕三十四、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lèi)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主旨〕孔子勉励弟子要随时自我省察改过而不是临时才想抱佛脚。〔注释〕(一)「请祷」指请求代为祈祷以求降福。(二)「诔」是祈祷的文辞。(三)「上下神祇」上下,指天地。上为神,下称为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