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论语的生活智慧-15

作者:曾仕强 字数:6420 更新:2023-10-08 21:45:24

〔主旨〕孔子剖析智者与仁者的不同性理。〔注释〕「乐」即喜好。〔今译〕孔子说:「智者爱好水,仁者爱好山。智者进取好动,仁者寡欲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引述〕水象征流动,和事理的通达,有异曲同工之妙。智者思虑不断,源远流长,所以喜爱流水,永不停息。山象征不移,和义理的永恒不变,彼此呼应。仁者重视内在的修养,几乎是亘古不变。所以喜爱山的坚定。知识不停地增进,不断地发展。智者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进取好动,带来无比的快乐。品德修养的要求,万古常新,不应该任意加以变动。仁者清心寡欲,在安静中反省,以提升自己,自然长寿。〔生活智慧〕(一)仁者和智者,各有所长。我们学习仁者的安于义理,仿效智者的通达事理,既长寿又快乐,岂不是一大好事!(二)眼前的山川,景色十分美丽。抬头看山时,要提醒自己,不要随意改变品德标准,以免人类日趋下流。低头看水时,也要提醒自己,不终生学习,终将落伍,而赶不上时代。(三)不要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以免山不见了,水也不流了,严重地影响人类的生存。那时候乐山乐水,都将成为不可能的事,快乐和长寿,也就跟着没有指望了。〔建议〕好山好水,要靠大家一起努力,用心加以维护。〔原文〕二十二、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主旨〕孔子认为齐、鲁都可以达到太平的盛世。〔注释〕(一)「齐一变,至于鲁」指齐国强盛时实施霸道,如果有明君,应可改变为如鲁国一样重视礼教,实行王道。(二)「道」指先王之道,也就是太平盛世的境界。〔今译〕孔子说:「齐国的政教稍变,便可达到鲁国的水准;鲁国的政教稍变,便可达到太平盛世的境界。」第二部分 第69节:雍也第六(11)〔引述〕王道是以德服人,霸道求以力服人。两者的目的相同,所采取的手段,却大有不同。以德行仁,称为仁政,其实就是王道。以力假仁,使民畏惧。表面服从而内心不服,即为霸道。王道可长可久,霸道则自古以来,很少超过三十个年头。孔子认为由霸道转为王道,合乎政教进化的秩序,由于顺天应人,所以并不是难事。只要稍微改变,以仁心治国,便可以快速地改变过来。〔生活智慧〕(一)从我国的历史来看,行王道的,大多十分兴盛。行霸道的,几乎都不能长久。可见国家的治乱、兴衰,和实施王道或霸道,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二)王道或霸道,都以法治为基础,必须建立良好的制度,依法治理。王道和霸道的不同,在于立法、司法和执法的人,道德修养好,凡事凭良心、立公心,便是仁政。(三)道德修养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力量却十分强大,简直无法加以衡量。人人心目中有一把无形的尺,便是人类共生共存的道德标准,永恒不变。〔建议〕人人自勉,由自己做起,重视品德修养,多听听内心那一把尺的意见。〔原文〕二十三、子曰:「觚(gū)不觚,觚哉!觚哉!」〔主旨〕孔子感叹很多名存实亡的事物。〔注释〕「觚不觚」指酒杯不像酒杯的样子。觚即酒器。孔子以此影射当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乱象。〔今译〕孔子说:「酒杯不像酒杯的样子,怎能称它为酒杯呢?怎么能称它为酒杯呢?」〔引述〕孔子主张「正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子路篇)。名的背后,有一个实质,表示它的意义和价值。必须名实相符,才叫做正名。看到或听到名字,要能够从中认识真实的人、事、物,才是名实相符。若是徒有酒杯的名,却看不见酒杯的实,那就是虚有其名,令人不敢也不愿意相信。孔子当时,发现许多名不符实,或者名存实亡的事物,所以才有这样的感叹!〔生活智慧〕(一)我们常说名正言顺,便是要求名实相符,表里一致。可惜现实社会,经常出现名不符实的人、事、物,令人烦恼不已。因为这样一来,人与人间的信任感,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人人不安,社会难以和谐。(二)正名要由自己做起,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像一个人。不幸的是,我们放眼看去,太多的人,简直人不像人。无论衣、食、住、行,愈看愈不像人的样子,如何是好?(三)最好的办法,便是反省自己,把不像人的地方,逐一列举出来。然后下定决心,一项一项修改过来。等到有一天,自己这个人获得正名,那就是修身有成了。〔建议〕为什么人不像人?是不是自己放弃做人的权利,还是不知不觉,走上这一条歪路?赶紧端正自己,使自己恢复人的样子,才是修身的基本功夫。〔原文〕二十四、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主旨〕仁者有仁心,却不能昧于事理。〔注释〕(一)「井有仁焉」的仁,同「人」字。(二)「然」即如此、这样。(三)「逝」是前往的意思。(四)「不可陷也」谓不可能使自己也陷入井中。(五)「欺」即骗。(六)「罔」指迷惘、蒙蔽。〔今译〕宰我问:「有人告诉仁者说:『井里有人掉下去。』仁者会不会跳下去救呢?」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能受骗到井边去救人,但不可让自己也掉进去!他可能会一时受骗,但不会受不合理的事情所蒙蔽。」〔引述〕君子为人正直,很容易相信别人。有些人就利用这种特性,来欺骗君子。但是君子应该相当明白道理,不可能用不合理的事情来蒙蔽君子。第二部分 第70节:雍也第六(12)听到井里有人掉下去,跑过去看看,是合理的行为。不论有没有人掉在井里,也不管自己有没有能力救援,便跳入井中想要救人,当然不合情理,君子不可能这样做。〔生活智慧〕(一)由于秉性正直而受骗上当,可以说是「君子可欺以其方」的正常现象。但是被骗很久而仍然不能自己觉悟,那就已经成为傻子,不值得称赞了。(二)被不合理的谎言所蒙蔽,根本就是不明事理所造成,不能用正直来推卸责任,否则亲者痛而仇者快,并不是君子应有的态度。(三)小人不择手段,利用君子的正直,来加以欺骗。君子必须合理地因应,务求不为小人所害,才是明智的表现。〔建议〕养成不欺骗君子,也不为小人所骗的习惯。既不害人,也要防止被害。〔原文〕二十五、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主旨〕君子能博文约理,当然不会离经叛道。〔注释〕(一)「博学于文」指君子熟知各种典章制度。(二)「约之以礼」指君子自我约束,一切合于礼法的要求。(三)「矣夫」为语尾助词,表示感叹的意思。〔今译〕孔子说:「君子学识广博,用礼节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就不致于背离正道了。」〔引述〕博学于文,是鼓励大家广泛地学习,从知识中激发自己的良知,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约之以礼是恐怕有学识的读书人,反而利用知识来做坏事。用言行遵守礼节来约束自己,应该比较放心,也更加容易获得大家的信任。古往今来,多少有见识的大学问家,做出许多令人失望的事情,提出一些害人不浅的言论,便是对孔子这一番道理,不是搞不明白,便是故意扭曲,所造成的祸害。〔生活智慧〕(一)博学于文和约之以礼,必须兼顾并重,才能获得平衡而走上正道。两者缺一不可,因为欠缺一项,便会产生倾斜,而走上偏道或邪路。(二)品德修养,别人不容易感觉出来。行为合乎礼节,大家都容易看出来。表里一致,大家容易信任。表里不一致,大家当然怀疑,不敢相信。(三)心术不正的人,知识愈多,做坏事愈方便。读书人不凭良心的案例,实在很多。知识分子更需要凭良心、讲道德,这是读书人应该自我警惕的,不可不慎。〔建议〕慎选资讯,多学习光明正大的道理,避免不知不觉当中,|福哇www.fval.cn小说|吸收了不正确的知识,使自己走入邪途。〔原文〕二十六、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主旨〕孔子依循礼法和南子见面。〔注释〕(一)「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相传私生活欠检点,而且喜欢弄权。(二)「矢」为发誓。(三)「否」指不合于礼。(四)「厌」即弃绝。〔今译〕孔子和南子见面,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有不合乎礼法的行为,相信上天会厌弃我!相信上天会厌弃我的!」〔引述〕予所否者是当时发誓的一种方式,天厌之表示老天爷具有正义的判断能力,对人的行为,产生喜爱或厌恶。这件事情,发生在孔子第一次到达卫国,受到卫灵公热情的款待。灵公有意留下孔子,孔子也想找机会推行自己的理想。双方面的意愿,好像都很高昂。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不但私生活欠检点,而且喜欢弄权。认为四方八面来到卫国的知名人士,没有不来见面的,孔子当然也不应该例外。孔子想要以卫国为根据地,不得不硬着头皮,和南子见面。子路一向秉性直率,言行比较粗鲁,竟然怒形于色,对这件事十分不谅解。孔子按照当时的通行方式,郑重地发誓自己绝对没有邪念。他这样说,也是敬天的一种表示。自己敬畏天命,以身作则,是做得到的。〔生活智慧〕第二部分 第71节:雍也第六(13)(一)孔子为了行道,和南子见面,是属于现实的需要,至少可以排除若干障碍,所以并不是坏事。但是,子路不高兴,就直接表现出来。主要是南子的名声并不好,不明白孔子为什么要和她见面。孔子不怀疑子路有其他的想法,所以也直率地采取发誓的方式,来加以回应。(二)孔子若是一本正经,说出一番道理来教导子路,有时候适得其反,令人怀疑孔子是不是心虚,编造一大堆理由,来掩饰自己的行为,反而不好。(三)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见见面有什么大不了?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依当时的标准,以及大家对孔子所采取的高标准来衡量,子见南子,实在是一件大事。孔子借对天发誓来抒发自己的心意,不能说没有必要。〔建议〕一个人如果太顾虑自己的形象,一点点牺牲都不愿意,那就是过分自私。有时候为了顾全大局,自己牺牲一些,带一点冒险,也应该鼓起勇气去做。〔原文〕二十七、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主旨〕孔子感叹很少有人能够实践中庸之道。〔注释〕(一)「中庸」指合理言行的美德。(二)「至」为极善。〔今译〕孔子说:「中庸这种美德,真是好极了!人们缺乏这种美德已经很久了。」〔引述〕中是合理,庸为平凡。朱子早就说过:「无一事不合理叫中庸。」把握恰到好处的度,原本是十分平凡的道理。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是不是太平凡了,反而不容易引起大家的重视呢?求得平衡点,听起来并不难。实施起来,由于变数实在太多,所以十分困难。〔生活智慧〕(一)自然界无过与不及,便称为正常。若是太多或太少,太盛或太衰,太热或太冷,那就不正常,不合适了。(二)人世也一样,凡事恰到好处,大家都欢喜。如果过分或不及,便会有人欢乐有人愁,得不到普遍的欢迎。(三)言行合理,避免两极化的思维。兼顾并重,多方面考虑,有原则地变通,站在不同的立场评鉴,即是中庸的道理。〔建议〕培养言行合理的良好习惯,多多反省,力求改进。〔原文〕二十八、子贡曰:「如有博施(shì)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主旨〕孔子教导子贡应从心体方面去求仁。〔注释〕(一)「博施」是广施恩惠的意思。(二)「何事于仁」指此事何止于仁而已。(三)「能近取譬」指就近拿己身做例子,来为别人设想。(四)「方」即途径、方法。〔今译〕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博施恩给别人,又能普遍救助大众,怎么样?可算是仁者吗?」孔子说:「何止是仁者?那必定是圣人了!尧舜尚且还有些做不到呢。所谓仁,己身想立道也想使别人能立道,己身想行道于世,也想使别人能够行道。能够就近拿己身做例子,来为别人设想,可以说是求仁的方法了。」〔引述〕孔子的仁道,除了颜回以外,曾子的体悟,应该是十分深刻的。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篇),可以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相对照。己立己达便是忠,立人达人即为恕。孔子说这是求仁的方法,可见仁和忠恕,是一以贯之的。能够把忠恕的道理,从自己的身上向外扩展,当然不止是仁道的君子,简直就是圣人。所以孔子十分敬重尧舜,却说尧舜也难以达到这样的地步。孔子所说的“仁”,有时候指爱他人,有时候是爱自己,也有些时候,兼指爱他人和爱自己。这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便是兼顾自己和他人。“己欲立”与“己欲达”是爱自己。“立人”与“达人”,则是爱他人。第二部分 第72节:述而第七(1)〔生活智慧〕(一)凡事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必依凭固定的标准,也不需要任何教条,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是消极的预防,属于恕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显然是积极的行仁,必然是忠的推展。(三)将心比心,是心与心的感应。将自己的爱意,顺着血缘、亲族的关系,逐渐推进,当然可以推己及人。〔建议〕培养心与心的感应能力,体会将心比心的乐趣。述而第七(这是篇名,用第一句的最先两个字来表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原文〕一、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主旨〕孔子对于自己著述的谦辞。〔注释〕(一)「述」指传述旧闻。(二)「古」指古代的文物制度。(三)「窃比」即私自比拟。(四)「老彭」是商代贤大夫。〔今译〕孔子说:「我只传述旧闻而不创作,笃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物制度,我私自比拟商朝的老彭。」〔引述〕孔子并不依据自己的想象或推理,来进行创作。他只是仔细观察、深切体会,把人性的本色描述出来。将流传已久的旧闻,选择合乎人性需求的部分,整理成书,以供大家参考。这种继旧开新的做法,才是历久常新的主因。〔生活智慧〕(一)主观的创作,未必符合人性的需求。即使一时带领新潮,也不能持久。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很快就被淘汰。(二)新的不一定好,旧的也不一定不好。新旧不是主要的因素,好坏才是选择的基础。传得那么久,一定有原因。(三)继旧开新,从旧有的根基中,开出新的东西。相当于老干长出新枝叶,既不忘本,又能赶上时代的变迁。〔建议〕不要没有弄明白古人的真正用意,便任意加以更改,以致扭曲原意造成错误。〔原文〕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主旨〕孔子自述努力做好的三件事。〔注释〕(一)「识」即记住。(二)「诲」是教导的意思。(三)「何有」表示没有什么。〔今译〕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学生而不觉得倦怠。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实在是不足称赞的。」〔引述〕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他最喜欢做的三件事,便是多看、多听、多想,以次多充实自己。广博地学习,而不会厌倦。弟子追随他学习,虽然谆谆教诲,却不觉得倦怠。这样的精神,博得大家的敬仰。然而孔子自己,则认为没有什么值得大家称赞的,可见谦虚的美德,也在孔子的身上,散发出无比的光芒。〔生活智慧〕(一)随时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里,目的是有时间多方思虑,深一层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能够立即反应,以免浅陋而贻笑大方,增加自己的学习障碍。(二)学过的东西,便认为自己已经懂了,不愿意再学。这样的学习态度,并不能真正学得精通。有机会一学再学,也不厌弃,才能够学得深入,比别人更有心得。(三)不要好为人师,以免令人厌恶。但是有实力教导他人,而他人也有意学习时,应该诲人不倦,才是善尽社会责任的表现。〔建议〕学习孔子这三件事,有机会便要提醒自己,确实把它做好。〔原文〕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主旨〕孔子勉人学道要自己力求精进。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