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译〕孔子说:「夏代的礼制,我能说出大概来,可惜杞国保存的史料却不足以证明。商代的礼制,我也能说出大概来,可惜宋国保存的史料也不足以证明。因为两国的典籍与贤者不足的缘故。如果充足,便能证实我所说的。」〔引述〕历史是人的行为表现,往往时过境迁,很难回溯真实的面貌。所以史料的保存和记载的明确,十分重要。若是史料不足,只好凭借回忆以求过去事实在心灵中重现。但是一涉及回忆,就很难避免主观或成见,夹杂很多感觉和情绪。所以需要求助于贤人,能够大公无私地将记忆中的事实,详实地说明,以补史料的不足。孔子当时,夏礼和殷礼的史料不足,而可资征询的贤人又不多,所以只能够知道大概的情形。〔生活智慧〕(一)历史离不开时间,不停地流逝。如果不能及时将史料保存下来,并且客观而详实地加以记载,很快就会被人们所遗忘,造成很多扭曲和误解,对历史的真实性,添增很多变数。(二)历史的时间是连续的,从过去到现在而趋向未来。今日的历史,是过去经验的积累、演变和开展的结果,而且将要持续下去,使我们推知未来可能的演变。(三)文字记载的史料,配合口头描述的故事,两者合起来,称为文献。孔子认为当时对夏、商两朝的文献不足,不便妄加臆度,充分展现忠实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建议〕对史料要求忠实,更应该慎重。历史的真相,只有抱持实事求是的忠实态度,才能够充分了解。〔原文〕十、子曰:「禘(dì),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主旨〕孔子感叹鲁国的禘祭失于礼。〔注释〕(一)「禘」指王者五年一度的大祭,在太庙。(二)「灌」即用酒洒地以降神。〔今译〕孔子说:「鲁国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太庙大祭,当用酒洒地以降神之后,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引述〕孔子只告诉我们,他不想再看下去了。并没有说明看不下去的原因。我们尊重每一个人各自不同的领悟,所以不方便加以猜测。想不想看?要不要继续观看下去?应该是个人的自由,也是自己就可以决定的事情。这一句话,只说明当时的事实,并没有做出任何价值判断。孔子不愿意明白说出来,实际是对大家表示尊重的意思。纯粹表达他自己的情绪,不勉强大家,一定要和他一样。〔生活智慧〕(一)参加任何祭典,除非职责所在,必须谨慎从事。否则参与到什么样的程度,应该有自行决定的自由。(二)但是既然参与了,就不要当场有所指责或批评。如果觉得不合理,下一次不参与就是,不需要当下提意见企图改变,增加主事者的困难。(三)若是事先获得参与规划的机会,就要用心注意每一个细节,有意见可以提供参考。大家接纳当然很好,不接纳不一定要坚持己见,顶多借口届时不参加,也就好了。〔建议〕重大的祭典,是大家的事。不像家中的祭祀,只是自家人的事情。既然如此,可以参加,也可以找理由不出席。如果一定要去,最好尊重主事者的意见,表现最大的诚意。〔原文〕十一、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第一部分 第27节:八佾第三(6)〔主旨〕孔子借着「禘祭」来说明治天下并不困难。〔注释〕「示」同「视」。〔今译〕有人问「禘祭」的道理。孔子说:「我不知道呀。如果有人知道它的道理来治理天下,那就好比看这只手掌一样的容易。」说的同时,他指着自己的另一只手掌。〔引述〕孔子不明白禘祭的道理,到底是真的,还是客气的推托?我们的看法,是两者都有。孔子的主张,是重人事而不重神事,依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应该把禘祭的道理,列入不知的范围,所以是真的。然而他的动作,用一只手指着另一只手的手掌,说明他已经明白禘祭的道理。只是这样的事情,不方便对大众传播,以免造成混淆。说不定对特定的人士,孔子会详加说明的。〔生活智慧〕(一)有些事情可以透过大家传播,让大家普遍地知道。有些事情实在不适宜这样做,以小众传播,慎选知的人和事,比较妥当。(二)对于神的了解,人各不同。各人有不同的感觉,就不适宜公开说明有关于神的事情。如果有必要,也应该适可而止,不必畅所欲言。(三)求神不如求人,所以神事不如人事来得重要。先把人事安排妥当,再来办理神事,才是正当的态度。〔建议〕凡事开口之前,先看看人和事对不对?合适不合适?再决定要说到什么程度,或者干脆不说。〔原文〕十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主旨〕孔子说明祭礼重在诚敬。〔注释〕(一)「祭如在」指祭祀祖先一定要诚敬,当做如同在生时一样。(二)「与」即参与。〔今译〕祭祀祖先时,就好像祖先在上受祭;祭神的时候,就好像神在上受祭拜一样。孔子说:「我如果不能亲自参与祭祀,虽然有人代我祭拜,我也好像未曾祭拜一样。」〔引述〕我们从孔子这一番说明,可以看出孔子对神明的态度,应该是「信之即有,不信即无」。如这个字用得十分传神。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完全由拜祭的人来决定。既然有或无由祭的人做主,要祭就要把神明当做真的存在那样,不宜轻忽怠慢。所以亲自拜祭,才有意义。委托他人代理,那还不如不祭。孔子的敬鬼神态度,值得我们深思。祭祀的时候,我们把神创造出来。在我们虔敬的心中,神也好像在我们面前显现出来。人的精神和神的精神互相感想,彼此沟通,便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在天人合一的情境中,人们就是主体,可以祭也可以不祭。只是既然要祭,就必须亲自参与,以表示尊重的意思。不然的话,和不祭是一样的,不可能产生感应。〔生活智慧〕(一)孔子肯定现世人生价值,认为当下的世界,可供我们安身立命,用不着另外去寻找极乐世界。既然如此,就不必寄托有什么超越现实的力量,也就不必信仰奇迹般的神事。(二)然而大部分的人,觉得人力有限。难免在无奈或无助的时候,企求获得神的助力。这时候透过祭祀,与上天、祖先或鬼神,做出适当的沟通,也未尝不可。(三)不能把祭祀当做利用鬼神的工具。自己不努力,却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建议〕天上人间化,人间也天上化,这是儒家的主张。我们可以在西方人独尊上帝之外,推崇自己的祖先、圣贤、明师,乃至于现实存在的众人万物,对于宇宙一体,人类一家,做出更深一层的领悟。〔原文〕十三、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主旨〕孔子尊崇天理,不谄媚求人。〔注释〕(一)「王孙贾」是卫国的大夫。(二)「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是俗语。媚为谄媚。奥即室的西南隅,是尊神的位置。灶指古人祭拜的灶神,位置稍为卑下。王孙贾是卫国权臣,要孔子奉承他,特以此俗语来刺激孔子。第一部分 第28节:八佾第三(7)(三)「无所祷也」指祷告是没有用的。〔今译〕卫国大夫王孙贾问:「俗话说:『与其谄媚房屋西南角的神,不如谄媚灶神。』这是什么意思?」孔子答道:「不是这样的。如果做事违背正当道理而得罪上天,到什么地方去祷告都是没有用的。」〔引述〕王孙贾是卫国大夫,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身份卑微,把自己比拟为灶神。他以「与其谄媚房屋西南角的神,不如谄媚灶神。」来提醒孔子「尊神虽大,未必能造福家人;灶神虽卑,常能保佑家人」,希望孔子不要小看他。孔子却趁机告诉大家,神的尊卑并不重要。祭拜的人,是不是遵守正当的道理才最要紧。若是违背正当道理,讨好什么样的神明,都是没有效果的。〔生活智慧〕(一)对神谄媚,基本上已经扭曲了虔诚、敬重的本意。祈求神力的救援,也断绝了天人合一的感通,这是孔子「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的精神。我们通常先拜天,后拜神,便是这种精神的具体实践。(二)万物都可能具有神性,这和万物有灵,或者万物都是能量的某种形态展现,是一样的道理。家里的灶神,也是人想象出来,或者说创造出来的。信与不信,完全由自己决定。(三)天是「正当道理」的代名词,凡是违反正当道理的事情,便是获罪于天,这时候再怎样虔诚拜祭,都属于无效的行为。〔建议〕尊敬上天,其实就是遵守正当的道理。凡事遵循正道而行,便是敬天、顺天、不得罪老天。〔原文〕十四、子曰:「周监(jià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主旨〕孔子赞美周礼完备。〔注释〕(一)「监于二代」监即视。意思是周参考夏商二代的礼法。(二)「郁郁」是美盛的样子。〔今译〕孔子说:「周代的礼制,参考夏商二代而加以修订,礼制文物美盛极了!我主张遵从周代的礼制。」〔引述〕夏朝和商朝,都在周朝的前面。虽然说夏商二代的文献不足,但是和周代比较起来,孔子认为周朝的礼制,更为完备。所以他主张遵从周礼,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表现。周代的礼制,主要是周公的杰作。他是文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武王的弟弟。他除了辅助武王的儿子成王,完成东征和封建之外,更制礼作乐,促使大家「尊重他人」、「尊重工作」,必须存有「恭敬的心」。孔子推崇周礼,对周公更是敬仰。他的恭敬之心,不输给周公。〔生活智慧〕(一)论语是人的学问,处处都在提醒我们,要发掘潜在的良知善性。孔子所推崇的周礼,要点即在培养恭敬的心,来尊重他人,尊重工作。(二)礼制的内容,十分广泛。对人称为礼貌,对事叫做礼义,对器物便是礼器,对政治社会制度,才叫做礼制。可见一切和人有关系的事物,都和礼息息相关,也就是礼的精神表现。(三)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礼。基本原则,便是一个敬字。需要虔诚、崇敬,自然知礼、合乎礼制的要求。〔建议〕从现在开始,用心培养自己的恭敬之心。尊敬自然的天地,尊敬祖先父母,尊敬社会历史人文,尊敬一切人、一切事。〔原文〕十五、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主旨〕孔子对祭祀大典诚敬谨慎,询问得很仔细。〔注释〕(一)「太庙」即鲁周公庙。(二)「鄹人之子」鄹是鲁邑的名称,为孔子出生地。鄹人之子,即指孔子,颇有轻视的意思。〔今译〕孔子进入周公庙,每件事情都询问得十分仔细。有人讥笑他:「谁说这鄹邑的年轻人知礼呢?进入周公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到了,说:「凡事谨慎,不懂的就问,这才是礼啊。」〔引述〕第一部分 第29节:八佾第三(8)西方人遇到不懂的事情,大多会直接提问。中国人则不习惯当众提出问题,深恐被人取笑。我们喜欢私底下请教,以免出丑。我们从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的态度,可以反省一下,到底怎样提问,才比较合适?我们依据孔子「无可无不可」(子罕篇)的原则,采取有时候当众提出问题,有时候私底下请教的变通方式,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有所不同。但是,这种好问的精神,则是共同必需的。只听不问,很可能是学而不思,岂不是受制于人而不能自主?〔生活智慧〕(一)多问,才能彻底了解事情的真相。多问,才能清除自己的疑惑。多问,才能明白问题的症结所在。孔子这种好问的精神,值得仿效。(二)孔子对于礼,在当时颇负盛名,大家都推崇他是礼的专家。然而,他进入太庙,仍然每件事都问。因为他想验证一下,他所知道的,究竟对不对?有没有什么新近改变的地方?同时也让那些主事的人,有机会反复检点他们的所作所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可以趁机改正过来。(三)请教人家,是一种礼貌,表示尊重的意思。所以提问的时候,一定要秉持恭敬的心,诚恳的态度,加上谦虚的口吻,人家才乐意回答。〔建议〕从现在开始,有疑问就要合理地提问。问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和态度。问得受人欢迎,才是会问的人。〔原文〕十六、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主旨〕孔子说明射礼的道理。〔注释〕(一)「射不主皮」指古时射礼的重点在于中鹄,不在于贯革。(二)「科」即等级。〔今译〕孔子说:「在射礼中,只注重射中目标,不一定要贯穿箭靶的皮革,因为每个人体力不一样,这才是古代射礼的精神啊。」〔引述〕孔子说这一句话的目的,实际上并不单纯说明射礼的道理。他借用古人射礼,来劝导长上指使部属,或者君主使百姓服役,都应该按照各人的体力不同,做出不一样的工作指派,以求合理。古代的教育,提倡文武合一。射箭是表现君子风度的技艺比赛,只注重射中目标,不要求一定要贯穿箭靶。如果计较力气的大小,那就失去比赛的意义。教育必须因应个别差异,才合理。〔生活智慧〕(一)各种休闲活动,目的都在有益身心健康。若是忽略个别差异,勉强要求一致,势必危害身心,对健康反而有害。(二)现在有人借着各种技艺竞赛,进行赌博,更是不正当的行为。即使有获利的机会,最好也不要参与,以免养成不良的习惯。(三)射箭和打篮球、打排球、踢足球、打乒乓球一样,都应该分等级比赛。顾及参加者的不同身心状况和技艺等级,才是君子之争。〔建议〕从现在开始,参与各种技艺比赛,都应该保持君子风度。不能够为了追求胜利,而不择手段。〔原文〕十七、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ì)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主旨〕孔子主张保存古礼。〔注释〕「告朔之饩羊」的朔指每月第一天,也就是初一。饩羊,指杀而未烹的羊。古时诸侯每月初一要以饩羊来招待天子指派颁布历书的使臣,称为告朔。〔今译〕子贡看到当时天子政令不行,每月一次的告朔,以及当天所供奉的羊只,几乎等于空有形式,打算废止每月行告朔礼所供奉的饩羊。孔子说:「赐啊!你爱惜羊只,我却重视礼制。」〔引述〕孔子和子贡一样,舍不得把羊只拿来宰杀。他更知道礼和羊对于人们的重要性,前者属于精神的层面,后者则偏重于物质层面。人类应不应该杀生?那是十分严肃的课题。简单说起来,杀多了对羊不利,但是合理地宰杀羊只,对羊的优生和生存价值,还是有利的。当然,孔子并不在说明这样的道理。他在这里,只是单纯地指出,人们需要良好的政治,以求安居乐业。他有感于当时的政令不能实施,期望借着爱礼的说词,来唤醒大家复兴王政的重要。在这种心情下,礼制和羊只相比,孰重孰轻?子贡自然有所领悟。第一部分 第30节:八佾第三(9)〔生活智慧〕(一)形式的东西,当然应该废除。但是为了恢复原来的作用,不妨暂时保留。透过外在的形式,来唤醒大家的注意,恢复原有的作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二)格局大的人,往往能够看得长远,也看得深入。孔子不但看到羊只,更注意到政令的施行。这种大格局的宏观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三)一件事情,不能因为目标不能达成,便随意地半途而废。反而应该想办法达成目标,从根本上设想,才是深远周全的做法。〔建议〕从现在起,看事情尽量长远,采取宏观的态度,以期逐渐增大自己的格局。〔原文〕十八、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主旨〕孔子提醒做臣子的应当画礼。〔注释〕「尽」是完全的意思。〔今译〕孔子说:「服事君主,完全依循礼法,一般人反而认为那是谄媚的态度。」〔引述〕孔子认为「为君难,为臣不易」(子路篇),彼此都应该互相尊重。他主张,「臣事君以忠」(八佾篇),至少要依循礼法,来善待君主。然而,社会上有一些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希望别人做到。因此常以负面的思维、有色的眼光,来扭曲、讥讽、丑化别人的行为。故意将正当的,说成邪曲的;把好的说成坏的;把善的说成恶的;把对的说成错的。孔子希望我们明辨是非,谨守本分,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不要受到这些不正常的影响。〔生活智慧〕(一)只要自己做得正当,就不要担心别人说闲话。我们不能够由于人家的闲言闲语,便放弃自己的本分。好的影响可以接受;不良的影响必须加以拒绝。(二)只要问心无愧,自己是尽礼而不是谄媚,就用不着向人家解释,以免愈描愈黑。明明是真的,却被人家当做假的。日久知人心,人家日子久了,自然会明白。(三)如果是自己招人妒忌,才故意这样批评。就应该反求诸己,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情况?因为惹人妒忌,自己多少也有一些责任。不如先修正自己的言行,不必计较他人怎样批评。〔建议〕对上一定要敬,遵循礼法,是看得起自己,也看得起上司的具体表现。从自己做起,不管别人怎样看、怎样想、怎样做?〔原文〕十九、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主旨〕孔子主张君臣要各自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注释〕「定公」指鲁君,是哀公的父亲。本名为宋,谥号为定。〔今译〕鲁定公问:「国君指使臣子,臣子服事国君,应该怎样呢?」孔子回答说:「国君指使臣子要依礼,臣子服事国君要尽忠。」〔引述〕孔子担任过鲁定公时的司寇,定公问他君臣相处的道理。他回答这两句话,主要是态度方面,彼此应该明显地表现出来,以行为来表达自己恭敬之心。孔子的基本主张,是君臣以道义相结合。双方的态度,都必须合乎义的要求。君与臣在职务上,固然有统属的关系。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君对臣有信心,相信他们能够各安其位而又各尽其责,所以待之以礼。臣对君信任,相信他会公正地照顾全体,不至于自私自利,存有伤害臣民的恶意,所以事之以忠。〔生活智慧〕(一)君臣的关系,和父子不同。父子是天生自然的关系,没有分或合的自由。君子是自由的结合,具有合则留、不合则去的弹性选择空间。(二)君有君的职责,在全面照顾臣民。如果是这样的君,臣应该对他尽忠。否则就是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天下人。如果君不是这样,臣应该设法退隐,而不是只领薪水,不好好做事。(三)现代社会,君臣变成上司与部属。彼此的互动原则,依然是上使下以礼,下事上以忠。孔子当年所提示的,仍旧可以适用。上司关怀、照顾部属,部属对上司尽忠职守。否则的话,彼此丧失信心,就会引起信心危机,而难以配合。第一部分 第31节:八佾第三(10)〔建议〕上下之间以道义结合,必须各正其身,各安其住,并且各尽其应尽的责任。〔原文〕二十、子曰:「关睢(jū),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旨〕孔子赞美诗经关睢的作者性情中正。〔注释〕(一)「关睢」是诗经的首篇。(二)「淫」指乐得过分而失其正,有太过的意思。(三)「伤」即哀得过分而害于和,同样是一种过分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