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孔子所说的诗,便是我们现代所说的诗经。诗经是俗名,但是元朝以后,就一直沿用迄今。流传下来的,一共有三百零五篇。孔子说诗三百,也表现我们对数字的态度,不一定处处都讲求精确。换句话说,应该精确时才精确,否则说一个概数就可以了。(三)读诗的目的,应该是使自己的思想走入正道。如果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不读也罢!可惜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搞出很多歪诗,徒然引起读者的邪念,实在是害人害己!〔建议〕思想纯正,观念正确,是最大的福气。我们追求幸运,最好从这里着手。〔原文〕三、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主旨〕孔子评论法治与德治的优劣。〔注释〕(一)「道之以政」是以法制禁令来领导人民。(二)「齐之以刑」指用刑罚来整饬人民。(三)「民免而无耻」是人民仅能苟免于刑罚,并无羞愧心。(四)「有耻且格」指人民会有羞耻心,而且能不断地改善自己。〔今译〕孔子说:「以各种法制禁令领导人民,用各种刑罚来整饬人民,人民只求免于刑罚,并无羞耻心。如果能以道德去感化人民,以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羞耻心,而且能跟随在位者的领导持续地改善。〔引述〕孔子认为礼治优于法治,但是实施起来,却难于法治。所以礼治没有做好以前,不能不用法治。就算礼治实施得很多,也不能完全废掉刑法。一般人认为孔子重视礼治而轻忽法治,甚至主张不用法治,实际上是十分严重的误解。以德化来教导,用礼法来规范,这才符合孔子的主张。法治是德治的基础,没有法治,德治很可能流于空谈。孔子主张为政的目的,是德化。使人民知耻,自动走上正道,而不为非。所用的方法,为身教,产生影响力来感化人民。他并不反对刑治,只是在德治未能实现之前,姑且兼采刑治。主要用意,在避免人民只怕犯法受刑,却不能自发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生活智慧〕(一)我们常说爱的教育,以为打骂都是有害无利的。实际上爱和限(限制)应该并重,有限制才显得真爱,否则便是放纵或溺爱。(二)把礼治和法治合起来想,而不分开来看,才是孔子倡导礼治的原意。若是分开来看,礼法便成为理想而难以具体落实。(三)心里产生羞愧的感觉,并且知过能改,才有资格实施礼治。否则只是害怕受罚,不能提高品德修养。〔建议〕羞愧的心理反应,十分宝贵。只害怕受刑罚,却失去羞愧心,就算能够改过,也不能持久。〔原文〕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主旨〕孔子自述为学与进德的次序。〔注释〕(一)「吾十有五」指孔子十五岁那一年。(二)「志于学」的「志」是心有所向的意思。(三)「而立」是成立、自立、立足的意思。(四)「不惑」指没有疑惑。(五)「天命」指人世间一切理所当然的道义与责任。(六)「逾矩」的逾是超越;而矩是规矩、法度。〔今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向学。三十岁时,能用学得的道理来立身行己。四十岁时,对一切事理已不再疑惑。五十岁时,能知道天命的道理。六十岁时,听到别人的话可以分辨真假与是非。七十岁以后,就算随心所欲也不致逾越法度。」〔引述〕第一部分 第12节:为政第二(3)一个人的一生,能够循序渐进,持续地进步,是最为难得的成就。孔子这样的圣人,一路走来,能够如此平顺,值得我们学习。然而孔子所说的十五、三十、四十、五十等数字,不过是一种概略的叙述。各人都不相同,即为个别差异。人人自己反省,看看有什么需要调整、改善的地方,才是孔子说这一番话的真正用意。从心所欲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的境地。必须经过无数次的改善又改善,真正能够喜怒哀乐都发而皆中节,也就是表现到合理的程度,才可以从心所欲。我们应该把不逾矩当做从心所欲的必要条件。倘若逾矩,那就不可以从心所欲了。〔生活智慧〕(一)人生是阶段性的调整,每一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努力目标。如果调整不过来,那就是过不了关卡,而难以突破。(二)年轻人想要随心所欲,不用心自律。请看看孔子这样的圣人,也要到七十岁才能够达到这种地步。如果及时清醒,不再做出这样的自我期许,应该是一件可喜的好事。(三)不惑已经很不容易,知道天命更加困难。要听得进去,又听得明白别人的话,真是非做到平心静气不可。大多数人,恐怕一生都修养不到这样的地步。〔建议〕按照孔子所说为学与进德的次序,逐渐要求自己。只要有进步,不必担心速度的快慢。〔原文〕五、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主旨〕孔子要孟懿子依礼尽孝。〔注释〕(一)「孟懿子」姓仲孙名何忌,鲁大夫,谥「懿」。(二)「无违」是遵行礼法没有任何违背。(三)「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小孔子三十六岁。(四)「御」指驾车。(五)「生,事之以礼」父母在世,要遵行礼法侍奉他们。(六)「死,事之以礼」父母去世,要遵行礼法处理后事。〔今译〕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法。」后来,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礼法。』」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依礼法侍奉他们;死后要依礼法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引述〕无违的意思,是不要违反父母和子女相处的道理。并不是一定要顺从父母的命令,或听从父母的话。孔子进一步解释为依礼侍奉父母和葬祭父母,便是一切以合理为度。〔生活智慧〕(一)和西方人相比较,我们更喜欢使用复名词,而不是单名词。所以孝的后面,加上一个顺字。结果引起很大的误解,以为顺从父母的指示,才叫做孝。(二)实际上无违的意思,是合理的顺从,却不是盲目的顺从。不能够不顺,却不能完全顺从,以合理为度。(三)存心不顺从,当然是不孝。存心样样顺从,也经常陷父母于不义,同样是不孝。无违主要在不当面顶撞,也不能阳奉阴违。应该和缓地向父母说明自己的困难,取得父母的谅解。双方和谐好商量,便是良好的无违。〔建议〕对父母的指示,觉得合理的要顺。如果有疑问,最好不要当面顶撞,要隔一些时间,私底下请问父母。彼此进一步商议,当然更加合理。〔原文〕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主旨〕孔子要孟武伯守身尽孝。〔注释〕(一)「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谥「武」。(二)「其」指子女。〔今译〕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向孔子问孝。孔子说:「子女要做到只有疾病时,才会引起父母的担忧。」〔引述〕一般父母,处处为子女担忧。这就是子女的不孝,许多方面都让父母放心不下。若是言行端正,用不着父母操心。只有偶尔生病时,才使父母担心,实在已经是孝子了。第一部分 第13节:为政第二(4)现代社会,子女从小就让父母担忧,甚至于父母生病时,也不放过父母。不但不能够奉侍、陪伴,为父母解忧,还要制造问题,使父母更加不安。父母逝世以后,子女居然算旧账,声称小时候受到父母的虐待和毒打。这种情况,特别是演艺界人士,喜欢以此制造新闻,争取爆光的机会。看到孔子这一句话,真不知道有何感想?我们衷心期望,身为公众人物,最好做出孝道的表率,不要再败坏社会风气了。〔生活智慧〕(一)吃五谷长百病,人要完全没有疾病,不但十分困难,而且不见得好。往往不病则已,一病便从此不起。所以用不着害怕生病,这时候父母担心,是亲情的表现。平日注意健康,减少生病,使父母不担心,是子女要做的事。(二)子女生病,不能隐瞒父母,使父母更加担忧。实情相告,有病要治病。治疗期间遵照医师指示用药行事,心中要忘病,不要恐吓自己,也使父母不得安宁。(三)父母生病时,子女更应该用心照顾,尽量使父母宽心,以期早日康复。但是,凡事遵照医师嘱咐,切勿胡乱投药,反而造成弊害。〔建议〕预防胜于治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心饮食,重视营养的均衡,从现在就要做起。〔原文〕七、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yàng);不敬,何以别乎?」〔主旨〕孔子认为孝道以敬为基本要件。〔注释〕(一)「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的弟子。吴国人,曾经做过武将邑宰,政绩十分良好。(二)「是谓能养」「是」即只的意思。只以饮食供养父母。〔今译〕子游向孔子问孝。孔子说:「现代人的孝顺,只限在饮食方面供养父母。至于狗和马也都能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亲不敬的话,那跟饲养狗和马有什么区别呢?」〔引述〕物质上奉养父母,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普遍要求。试看有些人对动物的爱护,甚至比对父母还要用心,岂不是父母反而不如宠物呢!精神上的孝敬,才是人和禽兽的差异。〔生活智慧〕(一)父母只重视物质而轻忽精神,实际上是自比动物。子女长大以后,自然有样学样,也愈来愈不知孝敬父母。(二)孔子所说的敬,实际上是诚意的意思。有诚意的孝,而不是形式上的顺。不问条件,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凡事诚意就好。(三)对父母不敬,还能够敬重什么人?不孝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孝是做人的根本,由此可见。〔建议〕不让父母丢脸,是最为根本的孝道。心目中有父母,处处想到父母的立场,是孝的起点。〔原文〕八、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àn),曾是以为孝乎?」〔主旨〕孔子教导子夏尽孝的要点。〔注释〕(一)「色难」指侍奉父母要一直保持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二)「馔」是吃的意思。(三)「曾是以为孝乎」「曾」是乃的意思。真以为如此便真是尽孝了吗?〔今译〕子夏问孝道。孔子说:「要保持和颜悦色侍奉父母是很难的。如果只是:家里有事由年轻的子女操劳,有酒有饭时,让长老去吃喝,这能算是尽孝吗?」〔引述〕现代人把奉养父母当做尽孝,自以为有钱让父母花用,有食物让父母享用,有衣物供父母使用,便是孝的表现。因此缺乏尊敬的心态,不够恭敬,请问这和养狗养马有什么不同?奉养父母,最要紧的是恭敬。至于如何奉养?要看子女的能力和条件。诚心尽力就好,不能够比来比去。〔生活智慧〕(一)长远在父母跟前保持和颜悦色,真的有那么困难吗?如果实际上遭遇这样的困难,最好自己检讨,是不是对待父母,缺乏诚意,所以才失去恭敬的心。(二)年轻时为父母分担一些事情,年长时好好准备父母的饮食,不过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谈不上孝心。如果做到这种地步,便自认尽孝,那实在是太小看自己了。第一部分 第14节:为政第二(5)(三)儒家认为让父母有面子,不辱家门,才是真正的孝。不是为父母读书或赚钱,而是行为端正,做出对社会人群有益的事情,以光宗耀祖。往往祖上有德,才会教养出这样的子女。〔建议〕对父母和颜悦色,只有真正发自内心,才能保持长久。光做表面,顶多维持一段时间。从心出发,必须先有恭敬的态度。〔原文〕九、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主旨〕孔子赞美颜回能悟道有美德。〔注释〕(一)「回」姓颜名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二)「不违如愚」指完全听受,从不违背,好像愚人一般。(三)「发」是阐扬发挥。〔今译〕孔子说:「我整日向颜回讲学,他只是听受,没有任何反问,真像个愚人。但是他退下以后,我省察他私下所言所行,也都能把我所说的道理发挥出来。颜回实在不是个愚人。」〔引述〕颜回小孔子三十岁,是孔子最赏识的一位弟子。他天资聪明,从来不犯第二次过错。可惜英年早逝,使孔子十分伤悲。颜回初入孔门求学时,由于天资聪敏,成绩优异。孔子在人前人后,都给予夸赞。他年轻好胜,也就充满了信心。不但在同学中显得能干,而且和老师也直来直往地,不断提出问题。有一天,孔子忍不住说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没有完全领会孔子的意思。颜回还是听不懂孔子的用意,一脸茫然的样子。孔子于是感叹说:诗书礼乐仁义道德,对乱世好像是没有用了!颜回返回家中,反复思虑孔子的话。关起门来,苦思七天,以致骨瘦如柴,终于悟出孔子的真正用意。他变得谦虚好学,没有反复思虑,不敢乱提问题了。喜欢发问,并不是不好。而是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迫不及待地提问。有些人还没有听清楚,就急于发问。有些人太贪心,刚学会一点点,就接着要问其他。当然,也有些人存心不敬,想提问题来考倒对方。这样的提问,还不如不问。看起来愚笨,实际上并非如此。〔生活智慧〕(一)向老师请教,要存有恭敬的心。不能采取和朋友讨论问题的态度,否则老师不回答,或者简略回复,怪不得老师。有不同意见,不宜直说,应该婉转说明。(二)和朋友讨论问题,也应该互相尊重。不可以表现得自己特别高明,引起反感。对于不同的意见,应该加以尊重和包容,不宜过分坚持己见,令人难堪而意气用事。(三)发问时的态度十分重要,最好配合时机、情况和彼此的身份、地位,以及所问事宜的性质,做出合理的选择,务求问得合宜有效,更不能破坏和谐的气氛。〔建议〕有疑惑当然应该提问,不提问题,也不表示完全没有疑惑。自己举一反三,用心领悟,才是做学问的有效途径。〔原文〕十、子曰:「视其所以,视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主旨〕孔子论知人的方法。〔注释〕(一)「以」是作为的意思。(二)「由」是依据、原因。(三)「焉」即怎么。(四)「廋」是掩藏。〔今译〕孔子说:「先看一个人做了些什么事,再了解他做这些事的动机,最后审察他做了这些事是否安心、快乐?一个人是邪还是正,怎么掩藏得住呢?怎么掩藏得住呢?」〔引述〕人是群居的动物。日常生活,难免与他人互动。了解一个人的正或邪,成为十分必要的能力。了解他人,最好按照次序,一层一层深入。从最浅层的行为看起,然后深一层探寻他的动机。行为看得见,比较容易观察。动机是内在的,看不见,所以比较难以猜测。最后还要更深一层,看他做这些事之后,内心安不安,乐不乐?这样一来,就更加有把握。通常看一次不够,要多看几次,这样才可以明辨。第一部分 第15节:为政第二(6)所以就是动机,所由则是所采取的途径。先辨明动机,再审视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容易判别行为的善恶。所安已经是习惯,不论好事、坏事,一旦习惯成为自然,那就很不容易改变。这样一层层考察,当然要设法掩藏也逃不了明亮的法眼。〔生活智慧〕(一)不要凭第一印象,就来论断一个人的正或邪,因为太危险了,很容易评断错误。把好人看成坏人,却把坏人当成好人。一方面冤枉好人,一方面也害了自己。(二)由浅及深。先看行为再判断其动机,最后看他的感受,这样才做出初步的判断,暂时有答案。还要多看几次,才下结论,当然不致看错人。但是,人是会变的,所以时时都要十分谨慎。(三)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来反省自己。做这件事的动机是什么?所采取的方法对不对?做完以后自己的感受怎样?然后据以改进,自然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建议〕由浅入深,是一种很好的原则。交朋友、做学问、学技能,最好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能急躁求猛进。〔原文〕十一、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主旨〕孔子认为求学要有心得。〔注释〕(一)「温故」是温习原已习得的学识。(二)「知新」指悟出新的心得。〔今译〕孔子说:「温习以前所学而能体悟出新的道理,可以做别人的师长了。」〔引述〕温故是方法,知新才是目的。没有正确的方法,很难达到目的。没有明确的目的,缺乏理想与目标,则温故不过是复习、温习,记得牢靠却毫无作用。只有温故而知新,才有资格为人师表。从旧的开创出新的来,虽然有变化,却不能够违背根本的道理。新旧并不是辨别善恶的标准,新的不一定好,旧的也不一定好。孔子的主张,是不必介意新旧,把重点放在善恶的区分上面。古今新旧并重,一律去掉不善的,固执善的。现代人喜欢求新求善,常常误认为新的便是善的,至少比旧的好。这种喜新厌旧的心态,基本上就不正确。加上许多人迎合这种潮流,一天到晚标新立异,着实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生活智慧〕(一)新的意思,不完全是时间的变迁,偏重于新旧的差异。新的重点,是性质的改变,愈来愈合理。愈新愈好,才是我们所要的。愈新愈糟,那就是开倒车。虽然是新的,还不如旧的好,又有什么用?(二)学过的东西,能够产生新的知识和体会?主要原因,是自己有所长进。反过来说,温故却不能知新,表示自己还没有长进。这时候要更加用心举一反三,更深一层地去认识,才是真正的温故。(三)知新不一定完全来自温故,学习新的东西,也就是以前没有学过的,也叫做知新。终生学习就是不断地求取新知识,求得知新的扩展。一方面温故,一方面知新。双管齐下,效果当然更好。〔建议〕不断温故知新,以求终生学习。务使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远赶上时代而不落伍,生活才有乐趣!〔原文〕十二、子曰:「君子不器。」〔主旨〕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自己的意志。〔注释〕「不器」不是只有一种用途的器皿。〔今译〕孔子说:「有才德的君子不像一般器皿,只有一种用途。」〔引述〕一般的器具,有一定的用途,不能够相通。但是不论任何人,只要用途适合,便能够加以应用。君子并非如此,好像器具那样,任人使用。君子有自己的意志,合乎自己的理念,才用得动。否则就算合适,也不为所用。“器”的意思,在这里当做形容词,表示只有一定的用途。加上一个“不”字,变成反面的意思,也就是并不限于只有一定的用途。用现代话来说,“器”相当于专业,“不器”则表现为多能。孔子并不反对专业,却更加推崇通才。我们可以先专后通,尽量曾加自己的弹性,现代称为“第二专长”。第一部分 第16节:为政第二(7)〔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