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18岁以后懂点说话技巧-2

作者:牧之 字数:12181 更新:2023-10-08 21:44:29

第6章 所有的累都是心累(1)  心累了,不妨接受人生并非一直如你所愿;心累了,不妨接纳那些注定无法改变的事;心累了,不妨抛开过去,着眼于当下。  如果只吃一种东西,是痛苦吗?  在日本,人们有吃点心、喝茶的习惯。为何喝茶的时候要配着点心一起吃呢?  因为只喝茶的话味道不会很好,只是一个劲地吃点心的话,也不会觉得美味。如果味觉每个瞬间都是不变的话,就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了。并且,如果一直都是一个味道的话就会觉得难受。所以为了变换各种口味,以享受各种美味,就要将茶与点心搭配着吃。  变换着吃的话,味道会改变,视觉也会改变,唇齿间的感觉也会改变。这样吃就能够一直觉得好吃。  相反,一直吃同一种味道的话,就不会觉得好吃了,甚至会觉得“好难吃”。大家喜欢吃鳗鱼吗?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恐怕都会觉得鳗鱼是好吃的东西。  但是,试着想一下,自己的眼前盛满了一盘干烧鳗鱼。米饭、酱菜、山椒、高汤什么都没有,鳗鱼也不是配有酱汁的蒲烧做法,只是没有味道的干烤鳗鱼。只是这样的话人们还能吃个满腹吗?也许勉强能吃一片,但是再多吃就会觉得恶心了吧。即使看到没有味道的鳗鱼堆成了山,也会兴趣索然的。  但是如果把鳗鱼做成有酱汁的蒲烧,在漆器皿中放上米饭、酱菜、山椒和高汤,又会如何?看到一定会觉得:“啊,果然是美味大餐啊!”这其中的差别是什么?干烤鳗鱼只有一种味道,如果配合其他的米饭、酱汁一起吃的话,就会产生味道的变化。为了赏心悦目,也会摆成各种形状。美味的感觉,是从视觉和味觉的不断变化中产生的。  我经常听到“日本的米饭世界第一”这样的说法。确实,我也觉得日本的米饭很好吃,但是说“世界第一”这样的话就只是个人的想法了,不是客观的事实。我确实也曾问过说这话的人:“世界上所有的饭你都吃过、比较过吗?”  问题是,为什么认为“日本的米饭是世界第一美味”的人在吃饭的时候也要配上其他的菜?即使不配菜,最起码也要用茶浸泡,用鱼粉拌紫菜配着吃。归根结底就是,只有一种味道的话,是无法感受到令人感动的美味的。鱼粉拌紫菜的味道和米饭的味道混在一起呈现多重滋味,这样才会觉得美味。  特别是日本菜和西方饮食相比,品种更多,口味变化丰富,让人乐在其中。其中原因,其实是因为日本饮食从单品来看非常普通,味道很一般,因此需要组合成多种种类。当然,西方饮食中也有许多品种,也有许多口味。  苦中有乐  很多人都喜欢音乐。  有的人喜欢钢琴。很多人无论何时听到钢琴的演奏都不会觉得腻,但是如果让这些人重复听一个琴键发出的音,他们还会开心吗?如果大家家里有钢琴的话,可以试验一下。  也许钢琴的演奏能够引起令人流泪的感动,但是如果一直只弹奏一个琴键的话,也会觉得受不了的。听多了人会浑身起鸡皮疙瘩,觉得烦躁、头昏脑涨。  音乐作为能感动人心的美妙事物,音乐的音调必须发生激烈的变化,演奏就是这样的。即使是乐器的演奏,如果反复听到同一个音的话也会想吐。但是,音在每个瞬间都发生变化的话,就是音乐了。  事实就是这样,如果同样的感觉一直持续的话,就会痛苦得难以忍受。试着想一下以下情形。钢琴的键有八十八个,也就是说有八十八个音。不管是哪一个键,一直弹奏都会让人觉得很恶心。而在这种情况的基础上,让一位优秀的演奏家去弹奏钢琴的话,情况又会如何?  演奏家在弹奏钢琴时,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地运动着,一秒钟能够弹出三四个音。大家听到会觉得非常美妙,这是为什么?因为只听到一个音会令人觉得恶心、难受,但是,如果听到许多音的交错就会觉得很美妙,深受感动。最后的结论就是,如果是单一的弹奏就会让人难受,但是如果有大量的音混合起来就会让人心情愉悦。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快乐就是各种各样的痛苦夹杂起来的混合物。  如果每个瞬间的感觉都是一样的话,是非常难受的。  感觉都是在变化的  如同之前所举的有关食物和音乐的例子,如果感觉一成不变的话是很难受的。因此,人为了不让自己感到痛苦而想尽办法在每个瞬间都改变自己的感觉,并且将每个瞬间改变的感觉表达为“我如何如何”。例如,我看到、我听到、我尝到、我感到、我认为。  “我听了音乐,我感到很愉悦。”这是发生了什么呢?听音乐的时候,每个瞬间的音调都在发生变化,每个瞬间的感受也都变成了“我听到……我听到……”。  但是,请大家试着思考一下,如果感觉是每个瞬间都在变化的,那么“我”自己本身,也应该是每个瞬间都在变化的吧?  音乐是人的一种“捏造”  试着想象一下听音乐的情形。在激昂的速度下,大量的音符流淌,接着消失,音乐就是这样。并且,在认识音乐的“音”的同时,和那些发生激烈变化的音符一起,听觉的感受也在发生着变化。因为听觉在不断接收被我们感受到的音符,所以听觉也是每个瞬间都在变化的,因而产生了对音乐的认识。  如果想要听到音符剧烈变化的音乐,听觉变化不够迅速就会感受不到。  而且,音乐实际上是听音乐的人捏造出来的认识。人类只会捏造“这是音乐”,其实音乐的实质是每个瞬间都在变化的音符的流淌。  对于狗、猫、鸟等其他生命体来说,这些声音都不是音乐。因此即使听到同样的音乐,猫也好、狗也好,都不会觉得这是音乐。同样地,鸟也不会这么认为。音乐只是人的捏造。  举个鸟呼唤同伴的例子。一只雄鸟站在树上呼唤雌鸟。雄鸟叫道:“喂,过来啊,我在这里哦。”然后雌鸟回答:“知道啦。”于是就飞到雄鸟那里。人类听到这个声音,就会觉得:  “啊,鸟类的啼叫是多么美的音乐啊!”这就是人类的捏造。  雄鸟叫了几次:“到这里来,到这里来啊。”雌鸟也只是回它:“吵死了,知道啦!这就过去。”鸟类不会认为这是音乐,而觉得这只不过是叫声而已。但是对于听到的人来说,却会感到:“啊,这是多么美妙的声音啊。”  “我”不可能永远不会变  如果说音乐、瞬间的声音和瞬间的听觉,都是完全不停地流淌,没有既定的“音乐”和“听觉”,那么鸟儿的啼叫也是一样的。这些所有的,都只是瞬间不定的感觉的流逝。  但是,事实上,在激烈变化的感觉的流逝中,“我”将每个瞬间不断变化的“音”联想、捏造为“音乐”,认为“我听到了音乐”。  因此,瞬间改变的感觉中认识到的“我”,也只是捏造。  “不变的我”“既定的我”这样的概念是不存在的。这些只是由内心创造出来的捏造、幻觉。  “我有很多种性格,自己也搞不太清楚。”这一点倒是真的。因为人每个瞬间都在改变,而且是胡乱地变化,毫无统一感,感到杂乱也是理所当然的。  世间存在着这样一种疑问:“难道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我’  吗?”这样的思考,世间是存在的。但是,这一点在科学上可以证实吗?从理论上能够证实“同一个我”是存在的吗?如果可以的话,请让我看看那个人。  将“我”看成是科学的具体的东西,这就是妄想概念。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那么,作为妄想概念的“我”认识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人虽然通过身体的感觉得到外界的信息,但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根据自身情况的捏造。因为这些都是“我”捏造出来的世界,所以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我”知道的东西,别人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因此我们只是用外壳把自己封闭起来,痛苦地活着。  从感觉中,从“认知”的作用中,人们创造出“我”的外壳,形成只有“我”的世界。我的世界就是我的外壳。事物的信息是根据“我”的情况合成、捏造的,这就形成了“自我认知”的状态。  其他的人也根据各自收到的信息进行合成、捏造,因此“我”必然成为和他人不同的存在。  认同与他人的差异  我所知道的东西是我的捏造,对别人的了解也是对别人的捏造。由此,我产生了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我说鳗鱼很好吃,而其他的人则认为生鱼片很好吃,每个人捏造的世界都不同。因此我们说:“我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比如,我措词优雅,另一个人却言语粗俗。我会说:“这个人用粗俗的语言,真令人讨厌。”由此认为对方是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而区别对待。  我们只是通过“认知”来创造和其他人不同的世界,并且认为自己的世界是最棒的。这真是非常可怜的状态。这让人自以为自己和别人不同,活在区别对待的世界里,这也是令心灵疲惫的原因之一。  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评价别人  即使不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着的痛苦也会恣意衍生。  我们会做一些事来缓解痛苦,但是当现实与自己的期望相悖时,反而会制造出痛苦,觉得心好累。  因为进入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心灵的信息都是外界的事物,而“我”对这些却无法控制。  比如,闭上眼睛,再猛然张开,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自己认定的东西吧?即使是声音,也不会总是自己喜欢的音乐或是让自己开心的话。可以说,看到的、听到的东西,都不是在自主选择的状态下看到的、听到的。  并且,对于这些没有选择就进入自己世界的信息,人们会按照“喜欢”“讨厌”“没意思”这些“自我”的标准、“自我”的感情来进行评价。  贪嗔痴,是痛苦最大的来源  我们认识外界的信息,一定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并且,对于根据“自我”这一标准评价、判断出的“喜欢”“讨厌”“没意思”,佛教中称其为贪、嗔、痴。“贪”就是贪欲,“嗔”是愤怒,“痴”是愚蠢、无知。贪、嗔、痴会污染心灵、迷惑内心,产生很多的痛苦。它们会对内心产生非常不好的毒素,被称为“三毒”,是痛苦、心累最大的来源。  各种各样的信息源源不断地向人类传入。这些信息统统被“我”划分为“喜欢”“讨厌”“没意思”。  比如,耳朵里面会传入各种声音。传入的时候就会被分为“喜欢”“讨厌”“没意思”。嘴巴里会进入很多味道,进入的味道也会被划分成“喜欢”“讨厌”“没意思”,来分别进行捏造、分析。  如果人们把某种声音判定为“喜欢”的话,就会引起贪(贪欲)。因为声音是不断变化、没有常态的东西,所以即使喜欢某种声音,这种声音也会很快消失。这样心里会更想听到喜欢的声音,从而引起一直想听这种声音的“贪欲”。  与之相反,如果判定为“讨厌”的话,就会是不想接受、想要拒绝的“怒(嗔)”的感觉。“没意思”就是不关心。这种不关心的认识如果一直持续的话,就会觉得非常无聊。  事物不会因你的好恶而改变  人在认识某种东西的时候会产生“喜欢”“讨厌”“没意思”这样的判断,如果只有这些的话,也是不会产生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判定出“喜欢”“讨厌”“没意思”后,就把这些归咎于认识的对象上,这就是大问题了。  如果能够管理“我”所能看到的东西,一直出现让“我”  喜欢的东西,也许人就能够一直愉快地活下去。但是,人类所能看到的东西是不会因“我”的好恶而改变的。  比如,“家里的窗户虽然不错,但是天花板的颜色不怎么好看,把它变成彩虹的颜色吧?因为我喜欢彩虹的颜色。”如果这样想,就能把天花板变成彩虹的颜色吗?不可能,还是只能在那里盯着原来的天花板。  这个时候,不喜欢天花板的想法,不仅是“我”单纯的主观意识,而且还产生了“不喜欢”这样的情绪,因为“天花板不好看”而怪罪天花板。  即使对象是墙壁,觉得“啊,如果再弄得好看点、再有品位点就好了”,那也是没有任何办法的,只有干瞪眼的份。在“我”的心中也会产生好恶的感觉,“因为墙壁这个样子所以我才不舒服的”。  如此一来,就会导致不管看到什么都觉得无聊、不开心,感觉不到干劲,心好累,只会觉得“全都是因为这个让人不舒服的环境”。  这样的话,“贪、嗔、痴”三毒就会逐渐扩大。“这个东西如果变成这样的话”“如果能得到这个的话”,人类会试图改变外部的世界,想要通过得到某些东西而达到自我的满足,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贪、嗔、痴”三毒的世界中,心灵愈发的疲惫。  接受人生不会一直如你所愿  可是试想一下,如果出现的全是自己喜欢、期待的事物,完全没有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外面的世界应该会失控。  我们越是看到美好的东西就越想要,但这个世界却不会像你想的那样运转。虽然一心想要不喜欢的东西消失,但它们却还是无法消失。即使一直祈祷有趣的东西持续出现,也不会如你所愿。人生是不会按照自己的期待进行的。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受到环境的控制。  我去住吉大社的时候,由于远离大阪中心街道,环境非常好,于是心中发出“环境真是太好了”这样的感慨,为此我的心情很好。这就是受环境的控制,被外界的事物影响。对此,我们无能为力,谁都是如此,接受这样的现实才能活得轻松、安宁。  永远不要企图改变这个世界  人类总是会做一些无知的事。以“贪、嗔、痴”这种欲望、愤怒和无知的感情与世界对立,妄图通过自己的任性改变世界。  但是,个人的私欲是绝对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世界只是随着世界的意愿而改变,因此人类只会越来越烦恼,心越来越累。  例如,人们希望“苹果要是自己喜欢的味道就好了”。  于是,果农们辛苦地研究了好多年。但这种愿望不可能这么简单就实现,会出现无数次失败的重复。最后,好不容易研究出了喜欢的味道,就向大家报告“终于成功了,终于实现了改良”,然后为其起名为“富士苹果”之类的名字,立刻将新苹果搬上了货架。  又比如,西红柿原本是非常酸的。自然生长的西红柿,酸得像柠檬,无法改变。但是,因为人类不喜欢酸的,所以不断地对西红柿进行改良,创造出现在这种对身体不好、对健康无益的甜西红柿来。  原本的西红柿是对身体有益的,充满了丰富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所以人类吃西红柿,希望能变得健康。但是,因为不想吃酸的西红柿,所以就根据自己的喜好口味进行改良。最后就出现了所含矿物元素和维生素无法进入人体,但口味却更为人类所接受的西红柿。接着,现在又出现了无糖的西红柿。  在我看来,不管吃多少改良后的西红柿,也不会达到和期待相同的结果。如果想要身体健康,就不要将其改良,必须吃那些口味稍差的西红柿。  接纳无法改变的事  就像西红柿这样,即使表面上认为成功地改变了世界(味道),其实还有许多不能称之为“真正改变”的情况。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有很多。但我们人类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还是努力地想要改变世界。第7章 所有的累都是心累(2)  不仅是水果和蔬菜,人们还有想要改变花的颜色和形状这样的想法。但是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其中必然会导致失败,对自己产生“没有能力”“命不好”“达不到”这样的失望,继而产生新的烦恼和新的苦恼,活得很累。“想要改良西红柿”“想要改良苹果”,这样努力地想要改变世界,而这又会造成许多无法顺利进行的事情,最后只会让人连呼:“啊!  啊!失败了,太令人失望了!”  又比如,养育孩子也会令人非常失望。因为是养育自己本身以外的人,所以希望什么都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但这是无法实现的。固执地希望对方不管什么情况都听从自己的话,是一定会遭到强烈反对的。  所以,如果希望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来操控世界,只会产生无边无际的失落感。而且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而陷入困境,觉得自己达不到目标、运气不好,想要找人算一卦,胡思乱想,产生更多的痛苦,不由得感叹“心好累”。  这就是“我”的世界。  方法错了,越努力只会越痛苦  活着本来就是痛苦,这被称为“存在苦”。  单单只是活着就是痛苦的,并且我们又用错误的方法应对这一痛苦,所以更加痛苦不堪,心累不已。  在“存在苦”的基础上,又会产生期许落空的痛苦,失败的痛苦,遇到讨厌的人的痛苦,离开喜欢的人的痛苦,不如他人的痛苦,轻视他人、攻击他人而遭受非难的痛苦,即使努力也无法适应的痛苦,无法努力的痛苦,脑中幻想但无法把握的痛苦,输给他人的痛苦……  就这样不断地制造痛苦,无止境地制造痛苦。这就是“我”的世界。活着就是这么一回事。  怎么办呢?最后“我”造成的结果只是增加新的痛苦。  “我”不管做什么,所做的一切,只是不断地在生活的苦上添加新的痛苦。  那么就试着努力吧。但是如果努力,也只是不断制造新的痛苦而已。  那么就试着不要努力。而不努力的话,也是痛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所有的错误认知。“我”就是由错误认知构成的世界。  错误的行动是由于错误的理解  上文中曾说过,世间普遍的认识都是无明的,也可以说成是无知、愚昧、愚蠢的。人类无法客观地认识事物,而是把事物都理解反了,这就是错误的认知。  之前已经说过了,万事万物是每个瞬间都在变化的。这就是无常。因为每个瞬间都在变化,所以不可以说每个瞬间认识的事物和“我”是“存在”或者“不存在”的。事物都是在每个瞬间产生、每个瞬间消失的,如此反复。世间没有既定的事物。  但是我们常常只会认识“存在”。因为“否定”的认识没有发挥作用,所以总是相反地认为“事物都是存在的”“自己是存在的”。  人类并没有客观地认识到,事物的状态每个瞬间都是在不断改变的,而是在捏造“存在”的基础上进行各种行动。捏造“存在”的认识也就是错误的认知。从错误的认知中产生的行动、判断,通常只会产生错误的结果,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不管心里多么想要变得幸福,但“我”的行为、行动,都是由错误的认知决定的,因此实际上的所作所为,只是徒增痛苦而已。  我们总是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错误的判断。  打个比方,即使进行严密的检查,医生也还是有可能弄错诊断,那患者该怎么办?即使不问也知道。如果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患者就会非常痛苦,甚至是丧命。我们就是这样对自己的错误认知进行错误的判断的。即使希望自己能够幸福,也会不幸。这就是“我”。  那么该如何是好呢?即使想要变得幸福,也只会变得不幸,这就太可悲了。对此,佛陀告诉了我们使这种痛苦消失、使心上的疲惫消失的方法。  佛陀拥有转不幸为幸福的方法  佛陀告诉我们的方法,就是将错误的认知变成正确的认知,客观地发现事实,就是“正知”。  看到的东西、听到的东西、感受到的东西都不要捏造,不要自己解释、判断,要客观地接受。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认识。  也就是说,要在短时间内停止捏造。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东西,都要客观地看、听、感受,认真地什么都不要想,不要判断,用这样的方式活着。  这就是修行。不要妄想,不要思考,客观地接收外界的信息进行修行,自然会身心安宁。  没有“自我”,就没有贪婪和痛苦  人的耳朵总是会不断接收到一些声音。大家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时候,也能听到一些声音吧。请试着只听这些声音。  “啊,这是鸟的啼叫”“这是乌鸦的声音”“这是孩子们玩的声音”,请不要作这样的妄想,只是听这些声音。  这样的话,你就会发现每个瞬间感情都在变化,听觉都在变化,声音也是每个瞬间都在变化的。你就会发现,“我”“自我”都不见了,立刻达到了领悟。这样一来,痛苦也就消失了。  脑中不要有幻想,不要有捏造,只有“存在”。脑中只有“存在”,就能够达到领悟。  从此刻开始这样做,你就会明白:“自己这个实体是不成立的,所有都只是每个瞬间在改变的现象,不值得自己去贪婪、生气。”这样想的话,心情自然能轻松愉悦了。  领悟无常,就能舍弃执着  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想,不要捏造,只是看、听、感受。  这样做就能够理解:“所有的事物都是变化的。不仅如此,自己这一感觉也是变化的。如此一来,没有什么不是这样的。”  因此,就没有生气的必要了。所有都是变化、消失的东西,因此,还要对什么生气呢?  并且,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变化、消失的,所以你也会发现没有执着的必要了。正确的应该是,不是不值得执着,而是发现从一开始就不能执着,这样就达到了领悟。  人们经常说“舍弃执着”,但是没有舍弃的必要。应该从一开始就不对任何事情产生执着。如果能够明白这一点的话,内心就能达到领悟。  如果自身出现“正知”,所有的问题、错误都会消失。  “正知”如果能在一瞬间出现的话就足够了。这样所有的错误、所有的痛苦就能消失了。  妄想是大忌  和“误知”一样,使我们的痛苦增加的原因是“妄想”。  如果是在失败的基础上进行的妄想,那就更糟糕了。  世间是由误知组成的世界,有很多被称为“认识”“知识”的东西,其实什么都不是,大部分都是错误的。但我所说的认知不是学问、知识、技术这些方面,而是许多生活上必需的东西。  有时候学问也不是正确的,甚至科学家的知识也是错误的、奇怪的。但是,人却必须学习。牛没有学问也能活,但是人不学习知识就活不下去了。  然而,人们在努力学习、培养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也会失败、出错。因为原本就是误知的世界,所以行动总是错误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大家在学校里学到知识,但在此基础上行动却有可能失败。人甚至在此基础上还会经常妄想,而妄想又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失败。  你认定的事不一定就是事实  人类使用大脑进行理论的、有益的思考时间,真的很少。  人们大多数想的东西都是妄想,人生一大半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妄想上。妄想是脱离现实的、无意义的、徒劳的思考。  如果有一个小时,那么我们人类用来思考重要事情的时间,其实30秒都没有,剩下的59分30秒都用来妄想了。人类的妄想已经到了这种程度。这样的妄想就是浪费时间,也让妄想的心越来越疲倦。如果有工作的话,应该立刻停止妄想去处理工作。  但是大家都把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妄想,在妄想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并想要转移到行动上去。基于妄想的行动,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并且,人类大部分的行动都是从妄想中决定的,所以,可以断言都是错误的。  比如去公司,一大早心情很好地跟上司打招呼,却没有得到回应,就会想“自己被无视了”或者“我没有被表扬”“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之类的,这就是妄想。也许上司是在深思什么东西没有听到,或者是忙得没时间回答。即使认为“一定是被讨厌了”“那个人一定很恨我”,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还是什么都不要做。如果随便认为“被讨厌了”,就做出一些事情,这是不对的、错误的。对自己来说,只会得到不好的结果。  妄想:一切精神疾病的根源  再举个例子,假如电车里坐着一位年轻的女子,她的对面坐着一位年轻的男子。这名女性突然想到一些有趣的东西露出了微笑。正好这时候,对面的男子看到了,她心想“不好”,然后立马低下头。  这名男子便开始妄想:“那女的一定对我有意思。好像是喜欢我,所以羞涩地低下头。”“因为我是男人,所以必须进一步采取行动来追求她。必须要查一查这女人的住处,在哪里工作什么的也必须调查清楚。”他开始这样妄想,并决定这么做,于是他开始跟在这名女性后面。  女人感到被人跟踪,于是跑进了自己的公寓。这名男子又开始妄想:“这女人不是很强势,而是弱势的、温柔的人,我必须要保护她。”一旦开始这样的妄想,这名男子就在自己也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成了真正的跟踪狂,结果就是被请入警察局。  并且他还不认为自己做出了跟踪狂的行为。因为从他自己的立场来看,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是跟踪狂的行为。  从他人的角度来看,我们有时会做出被认为是很丢人的行为。因为自己把自己封闭进了妄想的世界,所以自己也没有注意到。所有精神病的根源都是妄想。  假设一个孩子进了新的中学。班里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所以彼此都还不了解。而这孩子在小学里有很多好朋友,现在好不容易进入中学,却因为谁都不认识,所以没有人和他说话。  因此,他就会自己乱想:“自己被无视了,被当作笨蛋了。”虽然很想和其他孩子打招呼,但转而又想:“要是被当作笨蛋怎么办?被无视了怎么办?”因而没有这么做。  于是他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判定:“自己的人际关系很不好。”然后又进一步妄想,觉得自己“害怕人类”。如果让妄想持续的话,结果会怎样?精神上可能会出毛病的。  过去的事,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  生活中,我们通常会对发生的一些令人震惊的事情耿耿于怀。然后,脑海中就会一直被唤起对那件事的妄想。如果想要一辈子做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活在世上,只要青春期发生一丁点事情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45岁的男性。他说想要辞去工作。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没有能力,我总是失败。”我说:“能力什么的,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得到的吧。”他说:“我没有那样的自信。”  我问他:“没有自信的理由是什么?”他回答:“我的父亲很严厉,我认为是他的原因。”于是我试着和他一起分析这个问题。  我试着让他回想:“你小的时候,一定会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宠爱。当你还是婴儿的时候,恐怕你的父亲觉得你是那么娇弱的一个婴儿,好像一抱就会坏掉,因此抱你的时候也非常紧张。等到你长到十岁了,你还是喜欢黏着妈妈,受妈妈的照顾吧。”  但是,男孩子在12岁的时候就应该养成非常大胆的性格,不应该再依赖母亲。即使是父亲,也不需要对已经长大的孩子事无巨细地照顾到。只有当孩子做了什么恶作剧或者坏事,引起一些问题,这个时候才应该由父母来处理。但即使这样,父亲能做的也只有用吓人的声音训斥了,只能威慑孩子:“不要再做这样的事了!”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并且长到18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已经长成和父亲体格差不多的大人了。  这时,父亲也已经不会和孩子发生冲突、产生口角,并且已经把身段放得非常低了。这种相处模式已经基本固定了下来。  我了解到,这位男性从12岁开始到他18岁,父亲对他都是很严格的。虽然这段时间在他45年的人生中只占6年,而且父亲也不是每天都生气,只是在他做了什么坏事的时候才发火。  因此,客观地计算的话,父亲对其严厉的次数完全可以数得过来。并且,这并不是由于父亲自身的愤怒、憎恶,而是为了孩子的成长。  我对他说:“你无视那39年的人生经历,只想着在过去6年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并且不断回首,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混乱。  明明有无数次饱含爱的人生体验,你却只记得被骂的部分,忘记了父亲为了你钻进被窝捂暖被子,为你读有趣的图书直到你睡着,以及为你买自行车的美好回忆。”  如果你要回忆过去,请将过去的一点一滴全部回想起来;如果你选择忘记过去,那就将过去的所有全都抛诸脑后,只把精力集中在当下,如此一来,忙碌、焦虑的心灵就会安静下来。这个例子中的男子,正是被恣意的妄想操控,自己构筑起了自己的不幸,甚至将这些归结于父母,更是妄想的借口。  因为自己不敢重来,所以只会抱怨,说些“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的话。  越妄想,心越累  总之,我们越是喜欢自我妄想,就越是自掘坟墓。大家最好要认识到:“就是妄想对人生产生了阻碍。”欲望、愤怒、憎恨、嫉妒、失落以及其他的感情,都是妄想引起的。妄想是这些情感的源头。人们可以在妄想中寻找所有失败的原因。  活着,对谁来说都不是件快乐的事情,大家每天都是很辛苦的。因此每次都必须客观面对遇到的问题。妄想的、愚蠢的人不会挑战生活,而是一个劲地提出逃避的理由,比如父亲太严格,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家境贫寒,运气不好,周围都是竞争对手等。但这里面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原因。  从一开始生活就是艰辛的。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无尽的挑战。如果能睁开眼睛客观地看待这些的话,生活的斗争就如同玩掌上游戏机一样,你会发现这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阻碍它的就是妄想。无法停止妄想,就是因为自己沉溺于妄想之中,心越来越累。大家应该仔细思考一下,有没有必要自掘坟墓。  佛陀引领的幸福之道:慢动作冥想法对于期待幸福,但不管做什么都只会是不幸的人们,佛陀指出了真正幸福的方法。  其实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减少妄想。逐渐减少妄想的同时,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这样心灵就不会感到疲惫,俗世间的痛苦也会减少。  相反,活在错误认识的世界里,不管做什么都会招致不幸的结果。人要面向正确认识的道路迈出脚步,挑战正确的认识。  渐渐地,就可以在不断生死的瞬息幻灭间,直视生死轮回。不要将“我”囊括其中,只是单纯地观察、再观察,然后,超越知识、概念、思考,能够客观地看待这些的时候,就能够达到最终的幸福,达到领悟。  佛陀教导我们,要一步一步踏实地走向幸福的道路。  对于通往幸福道路的方法,最具体的实践方法就是慢动作冥想法。这是使佛陀得到领悟,对大家也都安全的,能够切实带来幸福的方法。  关于具体的做法,可以阅读本书同系列的另一本畅销书《慢慢喝水,就能消除焦虑的慢动作冥想法》。  佛教从一开始就向人们指出了幸福的具体方法。第8章 人怎么才能活得不累?(1)  以慈悲之心对待世间的其他生命,以平常心对待疾病和死亡,以感恩心对待帮助自己生存的一切生命,就能达到内心的安宁、幸福和领悟。  人怎么才能活得不累?  活着就是“运动”,是“认知”。“我”是毫不间断的每个瞬间都在变化、捏造的认识。唯一伟大的、不变的“我”是不可能存在的,这只是妄想。  至此,我们得出了以上的结论。那么,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去。人类一直在很长时间内都烦恼于“怎么样活着才是对的”这一问题。活着也好,“我”这一妄想也好,现在我们对这些已经科学地理解了。那么,对于“究竟怎么才能活得不累”这一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活着本身只是徒增痛苦,痛苦是谁都无法逃避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种机制。  那么,如果将活着的目的,定位为即使勉强也要消除痛苦、超越痛苦,结果会怎样?佛教中也提出了这样的假设。  痛苦是令人厌恶的,对吧?比起不幸,人们更希望得到幸福,对吧?因此,我们理所当然地希望能够减少痛苦、超越痛苦,将此作为活着的目的。这样一来,就会让人想要努力地活下去。  以“让痛苦消失”为目的而活吧!佛教认为这是通往真正幸福之路的方法。具体做法就是减少妄想,以正确的认知活着,痛苦就能减少。并且,如果明确了以减少痛苦为目的活着,我们自然就会成为善良的人。  比如,虽然谁都不想做坏事,可还是有人做了坏事;谁都不想撒谎,可还是有人会撒谎。这样就会陷入痛苦的境地。但是如果以“让痛苦消失”这一目的活着,就不会有嫉妒,不会有争执,也不会有懈怠,会让人产生更多的思考,成为善良的人。成了善良的人,就会逐渐减少痛苦,并借此成长起来。  活着本身是没有目的的。  活着只是平淡地徒增痛苦的行为。因此,要为自己制定目标。  为自己制定消除痛苦、超越痛苦这样的目标。这样做的话,“那么我该如何活着”这一主题就明确了。  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命会减寿  关于如何活着,我还要提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慈悲”。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