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爸爸妈妈家庭教育心理学-6

作者:云晓 字数:13181 更新:2023-10-08 21:44:35

由这个寓言,我们可以得出,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如果家庭与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不在同一个方向上,那孩子就会像上面寓言中的那辆小车一样,不会向前发展,只会原地不动。  很多家长也许对这样的教育场面并不陌生:  上班时间快到了,为了节省时间,家长拉着孩子从小区的草坪上穿过,这时,孩子挣脱家长的手说:“老师说了,不能践踏草坪。”  家长连忙解释:“宝贝,来不及了,妈妈上班快迟到了。”  可孩子还是不肯踏入草坪,这时,家长抱起孩子,边走边说:“宝贝,老师说得太绝对了,在紧急情况下,偶尔践踏一两次草坪是没有关系的。”  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就出现了矛盾。当然,如果孩子以后也遇到某些“紧急情况”,他肯定也会像家长那样,理所应当地践踏草坪。当孩子有过几次成功的经验后,也许就会把老师“不能践踏草坪”的劝告扔到脑后。这将很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其实,孩子从一开始不肯践踏草坪,到最后理所应当地践踏草坪,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5+2=0”负效应。所谓“5+2=0”负效应,是指孩子在学校接受了5天的教育,在周末与家长接触两天的过程中,也许就是家长的几句话、几个动作、几种行为,就像上面事例中家长的做法一样,就把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全部抵消了。  所以,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一定要配合幼儿园和学校的教育,争取让那些“特殊情况”不再出现,不给孩子提供滋生坏习惯的机会。  当然,为了与学校的教育达成协调一致的目标,家长要与孩子的老师保持沟通。例如,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表现;请老师一起协助,帮孩子改掉坏习惯;请老师时常鼓励孩子养成好习惯,等等。这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有效避免“5+2=0”负效应,从而使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方法四:让孩子体验自然惩罚——自然后果法  孩子的坏习惯为什么会一直改不掉?心理学家们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家长的过多参与。例如,很多家长就曾这样向我抱怨:“我家那孩子太懒了,早上不叫他三五次,他是不会起床的。”  每当听到这样的抱怨,我都会告诉家长们:“有你这种乐此不疲的参与,孩子永远也不会主动起床。”  此话怎讲?  其实,每个人身体上和思想上都会有很强的惰性因素,家长的过多参与,往往会把孩子的惰性因素更多地激发出来。例如,家长每天充当孩子的“闹钟”,孩子就会产生这样的思想:“反正有爸爸妈妈叫我起床呢,再多睡一会儿吧!”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孩子赖床的坏习惯是永远也不会改掉的。所以,家长最好少参与到孩子的事情中去。  这时,肯定有家长要问:“不叫孩子起床,那他们还不得天天迟到呀?”  事实上,迟到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坏事,这样孩子就有机会承受自然后果的教育了。  在教育孩子方面,法国著名的思想法卢梭提出了一种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叫做自然后果法。即对于孩子的过失,不去责备和惩罚,而利用过失的自然后果,使孩子自然受到惩罚。这种惩罚不同于平时家长对孩子的惩罚,它使孩子产生了这样一种思想:早晨再赖床就会迟到,以后不能再赖床了。因此,这种惩罚并不是针对孩子犯了错误而惩罚,而是为了使他们日后不去犯同样的错误。  一个孩子也有早上赖床的习惯,他的妈妈是这样帮他改掉这个坏习惯的:  新学期要开学了,妈妈送给小鹏一只漂亮的小闹钟,并对他说:“以后这个小闹钟要代替妈妈叫你起床了,它可不像妈妈那样叫你好几遍呀。听到它响之后,你一定要按时起床,否则会迟到的。”  拿着小闹钟,小鹏迫不及待地定上了铃。但遗憾的是,开学的第一天,他就迟到了,原因是闹钟响过之后,他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结果可想而知,因为迟到,他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晚上放学回到家后,他特意把小闹钟的铃声调到最大,并认真地对妈妈说:“开学第一天就挨批评了,我以后再也不敢迟到了!”  孩子早上赖床,家长要舍得让孩子接受自然后果的惩罚——迟到。大多数孩子的坏习惯之所以改不掉,往往是由于家长的“不敢放手”而造成的。例如,家长们会很担心地说:“孩子经常迟到会影响学习成绩的”,“经常迟到会使孩子丧失学习的信心”……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很聪明,当他们多次因为迟到而受到惩罚时,他们肯定会主动调整自己的作息习惯,从而改掉赖床的坏习惯。  当然,利用这种自然后果法使孩子改掉坏习惯,必要的时候,家长要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例如,家长把自己改掉孩子坏习惯的计划告诉老师,当孩子迟到后,请求老师配合自己,如在批评孩子迟到的同时,再给孩子一些鼓励。这样,家长们的那些担心很快就会消除,同时,孩子的坏习惯也很快就会改掉。  除了改掉孩子赖床的坏习惯之外,利用自然后果法,家长们还可以改掉孩子的很多坏习惯,例如:◇孩子因为贪玩而错过了晚饭时间,家长不要为孩子另起炉灶,而是让他们尝尝饥饿的滋味吧!  ◇孩子总是忘记带家里的钥匙,那就让他们在门外等候,直到你方便再为他们开门为止吧!  ◇孩子总是粗心做错作业,那就让他们接受老师的惩罚吧!  ……二 塑造好性格:最科学的三原则20世纪初期,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从小智力出众的孩子,长大后是否都能成才。于是他率领一班助手在25万小学生中挑选了智力最高的1528个孩子,他们都是百里挑一的聪明孩子。   心理学家们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50年之后,调查人员发现,这些孩子之中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学者、设计师,有的成了国会议员……但也有不少的人一事无成,他们穷困潦倒,有的成了罪犯,有的成了流浪汉……  为什么同是聪明的孩子却有如此反差巨大的结果呢?  心理学家经过分析他们的档案材料发现:问题多数出在性格品质上。那些失败者往往从小便具有较明显的性格弱点,如骄傲、冷漠、自私、懦弱、缺乏意志力等,他们长大后,这些性格的弱点便成了他们事业发展的无形杀手,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形象,成了他们事业正常发展的拦路虎。  由此可见,即使孩子很聪明,长大后他们也不一定成才和幸福,因为在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性格品质的优劣起着决定的作用。  当然,现在每一位做家长的都知道性格对孩子一生的重大影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坚强、乐观、有爱心等……家长的这些希望是好的,但是很多家长的做法却是很不科学的。  每次有小学组织春游时,我们都会发现这样奇怪的现象,这支“春游队伍”分成三队,一队是带队的几位老师,后面跟着玩得不亦乐乎的孩子大队伍,而在孩子的后面,还跟着一个队伍,那就是背着水壶和零食的家长们。  这些家长的做法就有些太“过”了,连学校组织的集体出游都要跟随其后,孩子又怎么有机会养成独立的个性呢?  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保护孩子的安全、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已经成了孩子的父母,及至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共同任务。然而,家长们却忽略了这一点,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保护,将会让孩子成为只会享受、一无是处的无能者。  在这一点上,人类的做法甚至还不如一些动物:  狐狸很重视培养后代独立生存的能力。小狐狸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它们如何捕食,当小狐狸渐渐长大成熟后,老狐狸就不再允许它们留在身边,而是把它们无情地驱赶出去,迫使它们独立生活。即使孩子不愿离家,而跑回来哀求留下时,老狐狸们也是毫不留情地又把它们赶走。  连狐狸都懂得,如果孩子不具备独自生存的能力,它就将被大自然无情地淘汰。然而,在这一点上,人类的做法还不如狐狸明智。  表面来看,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是爱孩子的表现,实际上,那并不是爱孩子。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狐狸会被大自然所淘汰,同样,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也将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适时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将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这方面,一位家长做得十分优秀:  孩子因为生病要做一个小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孩子,医生与孩子的妈妈商量:“我们用一些善意的谎言来安慰他吧,我们告诉他,手术一点都不痛苦,告诉他不用害怕。”  但孩子的妈妈立刻阻止了医生,并严肃地对医生说:“孩子已经懂事了,我们不能骗他。”  于是,她来到孩子床边,轻轻地对孩子说:“亲爱的宝贝,手术后你有几天会相当痛苦,这种痛苦是谁也不能代替的,哭泣或喊叫都不能减轻痛苦,相反,还有可能会引起头痛。所以,你必须勇敢地承受它。”  让医生没有想到的是,听了妈妈的这番话,在手术的过程中,这个孩子没哭也没有喊,而且他的紧张情绪也没有先前那样明显了。他勇敢地承受了这一切。  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并不是要让孩子独自去深山老林里生存,其实在生活中,家长就有很多机会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就像上述事例中所讲述的一样,家长完全可以利用孩子生病的机会,对孩子进行一次挫折教育。告诉孩子,有些痛苦是他必须要经历的,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孩子一般就能坦然地面对这些痛苦了。  方法一:家长应注意自己的教育态度——角色效应  很多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性格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对此,前苏联的一位心理学家对一对孪生姐妹进行了长期观察,来研究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  这对孪生姐妹外表十分相似,并且她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在一起上学,但令人惊讶的是,两个人在性格上却完全不同:姐姐好交际,做事果断、勇敢、主动;而妹妹性格很内向,做事依赖性很强。就是在回答心理学家的问题时,也总是姐姐先回答,妹妹只表示同意或做补充。  一对孪生姐妹,从小到大,她们生活的环境都是相同的,但她们的性格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  对此,心理学家展开了多方面的调查,最后终于得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原来,问题出在这两个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上,她们的妈妈在生她们的时候进行的是剖腹产手术,可以说两个孩子是同时出生的。但孩子小时候,由家长指定,一个做“姐姐”,一个做“妹妹”,并且“姐姐”要照顾“妹妹”,并对妹妹负责。因此,每当家长委派什么任务时,都是由姐姐出面去办,妹妹只是个小“跟班”。长久如此,“姐姐”就形成了独立、主动、善交际的性格,而“妹妹”则养成了顺从、听话的性格。  即使是孪生姐妹,家长不同的教育态度,孩子也会形成不同的角色认同,形成不同的性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会有多大。  为了研究影响孩子性格形成的因素,国内和国外的很多教育学家们,都对本国家长们的教育态度进行了调查分析,他们发现,不管是在哪个国家,家长们错误的教育方式都会促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  例如,家长溺爱、娇惯孩子,会使孩子产生很强的依赖性,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力,日后将很难适应社会生活。另外,家长的过度溺爱还会使孩子养成蛮横无理、放肆任性、以自我中心等消极性格。  又如,家长对孩子太过严厉和粗暴,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从而形成粗鲁、暴力的性格。  当然,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忽视他们的存在,这很容易使孩子形成我行我素、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坏人的引诱下,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这种类型的孩子还极易产生厌世轻生的情绪。  因此,要想孩子养成健康的性格,家长一定要用民主的态度教育孩子。所谓民主,即不娇惯、不粗暴、不专制,让孩子在一种充满理性之爱的氛围中成长。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铭铭的父母在家里立了这样几条规定:  1. 无论是谁,无论多么生气,都不能说脏话,如果真的想发火,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喊几声。  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每个人都健康的时候,自己喝水自己倒,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允许例外存在,但这种情况不能太频繁。  3. 每个人遇到困难,如果自己解决不了,要相信集体的力量,告诉大家,大家一起想办法。  4. 做错了事情,先不要后悔,而是先寻找弥补的措施。  ……  在这些规定的引导下,铭铭从小就与别的孩子不同,她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娇气、任性,任何事情都要依赖父母,而是独立、乐观、讲礼貌。因为她的这种好性格,老师还把她选为班长呢。  好性格是孩子一生都享用不尽的财富,而在某种程度上讲,孩子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决定权往往掌握在家长手中。  所以,要想让孩子拥有独立、乐观、坚强、热情等性格,家长们也不妨像铭铭的家长一样,订制一个类似的家庭规定,在约束孩子的同时,也约束自己: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给孩子理智的爱。  方法二:性格培养要从小开始——易塑性原则  对于孩子的性格,很多家长常常会存在误解,认为孩子懂事后才能培养其性格。因此,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往往在孩子五六岁时才开始。  其实,家长的这些观念和做法都是不科学的,等到孩子五六岁才意识到要培养孩子的性格,就已经错过了孩子性格培养的最佳时期。  从孩子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0~6岁是孩子一生中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是孩子一生中最富可塑性的阶段,也是为孩子的性格奠定最坚实基础的阶段。此时,外界的刺激会在他们的大脑里留下很深的痕迹,刺激反复呈现,就会转化为内在信息,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很深远的影响。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小时候,父母感情不好,因为父母经常忽略对她的照顾,致使她常常饿肚子。现在虽然这个孩子的父母已经和好了,但她常常这样对人说:“不管我吃多少东西,我还是有那种饥饿的感觉。”  也许一般人不能理解她这种感觉,但这确实是因为她小时候,家长忽视她而给她留下的后遗症。  当然,更重要的是,小时候的这种经历让她形成了这样一种性格:现在她身边的同学,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只要对她好一点,她就会黏住人家不放,想整天跟这个人在一起。因为她这种怪性格的存在,所以同学们都对她敬而远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怪性格,是因为在她性格形成的最佳时期,家长不但忽略了对她的教育,而且忽略了给予她足够的爱。因此,这种渴望爱的感觉便在孩子的心中延续下去,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性格。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孩子小时候,家长对他们的性格教育有多么重要。事实上,我们强调培养孩子的性格要从婴幼儿开始,是有科学依据的。在孩子小时候,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接受能力也很强,因此他们的性格很容易塑造,这就是易塑性原理。  那么,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塑造孩子的性格呢?  一位家长这样分享他的经验:  在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现在的情况是,三个家庭一起关注一个孩子的成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对孩子的爱往往是失去理智的,而孩子接受到的信息往往也是歪曲的:我就是家里的皇帝,我就是全家人的小太阳。这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唯我独尊的思想,也十分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  于是,当孩子出生后,我就召集全家人开了个小会,主题就是:全家人的教育思想要一致,给孩子理智的爱。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注重培养他的性格了。例如,当孩子3岁左右,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愿望,经常向我们提这样那样的要求:  “妈妈,我要吃甜饼干!”  “爸爸,我要那个玩具”  ……  面对孩子诸多的“我要”,我先是从改变孩子的语言开始,让他从“我要”改为“我应该”。而后再引导他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我要”都能得到满足,只有“应该”的事物才能得满足。因此,孩子长大后,即使面对再大的诱惑,他也没有轻易向我要求过什么。  如果孩子的任何要求,家长都无条件地答应,那孩子肯定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一个不懂得控制自己欲望的孩子,是很容易走上弯路的。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位家长从孩子欲望产生的初期,就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认识到“我要”与“我应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使孩子从小就懂得应当控制自己的欲望。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从婴幼儿期开始,家长就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性格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孩子很多坏习惯的出现,而且会为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方法三: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特色”——卡迪拉克效应  我们都知道,卡迪拉克是美国豪华轿车的一种,但它怎么会与教育孩子有联系呢?这还要从一个笑话说起。  在美国的一个州,有一位印第安老人,他贫穷地生活了将近一辈子。忽然有一天,他在地下发现了石油,这使他一下子变成了富翁。  成为富翁后的老人买了一辆豪华的卡迪拉克旅游车,之后,老人又在这辆旅游车的后面加了四个轮子,使它变成了乡间最长的车子。  有了这辆车子之后,老人几乎每天都会精心打扮一番,然后用两匹健马拉着那辆豪华车去附近的小镇上兜风。  在这期间,老人遇到了一位机械师。机械师检查过老人的轿车后,惊奇地发现,这辆轿车里的发动机相当于100匹马的力量,而且机器完全正常,但他的主人却用两匹马拉着它到处兜风。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了。  这位印第安老人虽然拥有了高级轿车,但他却对这类车子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还得意地用两匹马拉着它到处兜风。可以说,人人看到这个故事后都会发笑。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这位印第安老人类似的父母,他们常常按着自己固有的认识和愿望去塑造孩子,却忽视了孩子本身是一辆马力十足的轿车,而自己却正用两匹马的力量在拉着他们前行。  有这样一个教育案例:  5岁的小龙因为好奇小闹钟为什么总是“滴、滴”地响,便把小闹钟拆开了,想看个究竟。爸爸发现了儿子的这一行为,马上夺过孩子手中的闹钟,并大声斥责孩子道:“你真是个败家子,这可是我刚买的闹钟呀!”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顺从,调皮行为少一些,上面事例中的小龙,肯定会被家长们定性为“破坏性极强”的孩子。但家长们却不知道,这种“破坏性”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探索欲望、创造能力的表现。在上述事例中,因为孩子拆坏了小闹钟,爸爸的斥责也许会使孩子的性格从此变得听话、乖巧,但孩子的探索欲望、创造能力很可能就会由此而消失。忽视孩子的天性,而把孩子强行改造成家长所希望的样子,家长的这种做法无异于上面笑话中的印第安老人。  也许有家长要问,遇到孩子拆小闹钟这样的行为,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既保护孩子的探索欲望,又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培养呢?  一位聪明的家长是这样做的:  看到孩子把小闹钟大卸八块,家长这样问孩子:“你是不是好奇它为什么总是‘滴、滴’地响才把它拆开的呢?”  孩子点了点头。  “遇到自己不懂,而又特别想把它弄明白的话题,就应该自己动手去解决。但现在小闹钟坏了,它不能再叫你起床了,该怎么办呢?”  “妈妈,你别急,让我把它修好。”孩子热心地回应说。  无论这个孩子最终是否能把闹钟修好,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的话让孩子意识到了他的行为是不对的,并让孩子懂得,他要为这一行为负责。当然,在此过程中,家长还鼓励了孩子的探索欲望,这将十分有利于孩子探索性格的发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常常在不经意之间,就充当了孩子发挥特性的杀手,例如,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孩子的独立性泯灭;家长的过多参与,使孩子失去了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那么,家长如何把孩子的特性都激发出来呢?对此,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可供家长们借鉴:◇给孩子一个空间,让孩子自主地去活动,把孩子独立行动的能力激发出来;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孩子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出来;  ◇给孩子一个对手,让孩子独自去面对竞争,把孩子的抗挫能力激发出来;  ◇给孩子几个选项,让孩子去选择,把孩子的选择、放弃能力激发出来;  ……把溜有的这些优秀的能力汇集起来,就形成了孩子优秀的性格。三 塑造好性格:最有效的三种方法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完美的性格:积极主动、勇敢、乐观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很多表现都令家长们失望:  见到熟人,孩子从来不去主动打招呼;  遇到困难就退缩;  受一点打击就一蹶不振;  ……  面对孩子的这些表现,大多数的家长是无奈,也有家长想出很多办法来弥补孩子的这种性格缺点,但结果却收效甚微。  我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教育案例:  小女孩叫艾玛,性格有些内向,家里来了客人从来不喜欢打招呼。为了使孩子变得活泼一点,艾玛的妈妈花了很多心思。  知道家里要来客人了,妈妈提前对孩子进行“培训”:见了客人如何打招呼、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还提前演练了一遍。  但客人来了之后,由于紧张,孩子便红着脸,低着头站在那里不说话了。  妈妈见状,忙自我解嘲地说:“别见笑,这孩子太内向了,见到生人就不会说话了。”说完便让孩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从此之后,每当家里来了客人,艾玛不但不打招呼,还为了避免与客人见面,总是偷偷溜回自己的房间里。  虽然这个孩子的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性格花了很多心思,但效果却很不明显,而且孩子也好像已经接受了“自己性格内向”这个事实,不想再做任何改变了。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说,孩子变得比以前更内向了,她的家长要负最大的责任。就拿上面的这个教育场景来说,虽然在客人到来之前,妈妈已经对孩子进行了“培训”,由于紧张,孩子出现“忘词”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在这个时候,她的家长却忙着为自己和孩子解嘲:“这孩子太内向了!”听到妈妈这样说,孩子紧张的心情马上就会平静下来,她会这样想:反正大家都知道我内向了,我就不用跟客人打招呼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孩子的性格会越来越内向。  事实上,很多性格有些内向的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时都会表现得不知所措,在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例如,家长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向客人打招呼:“宝贝,看,张叔叔来了,快向张叔叔问好。”也可以让孩子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如家长这样对孩子说:“宝贝,快把水果拿给张叔叔吃。”这样,当孩子的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后,他们就能很顺利地与客人交谈了。  当然,由上面的教育案例我们也可以得出,家长在塑造孩子的性格时,所用的方法一定要科学,否则便会适得其反。  那么,塑造孩子优秀性格的好方法又有哪些呢?  方法一: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斯万高利效应  我曾这样教育过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学习很不错,但由于考试之前生了一场病,这次成绩很不理想。当成绩单发下来时,她趴在桌子上哭了一节课。  我把这个孩子叫到办公室,本想安慰她一番,还没等我开口,这个孩子就不停地说了起来:“老师,我再也考不好了,我落下了很多课,而且落下的那些课我怎么学也学不会。还有,因为我学习下降,同学们都会嘲笑我,他们肯定都不愿意跟我玩了。还有,我爸爸妈妈知道这些之后,肯定会很伤心……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一次偶然的没考好,却引起了这个孩子这么多的没有必要的担忧,如果让孩子的这些挫败感继续发展下去,她一定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于是,我这样引导她说:“你看过跳远比赛吗?”  这个孩子感到很疑惑,但仍然回答我:“看过。”  “那我问你,那些运动员在起跳时,为什么总会退后几步呀?”  “退后几步是为了跳得更远呀。”孩子不假思索地说。  “那你现在退后几名,不就是为了以后考得更好吗?”  孩子恍然大悟,向我道谢后很高兴地跑出了我的办公室。  事实上,不仅仅是孩子,即便是成人在遭到挫折时,也会产生很多消极的想法。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但如果人们不及时想办法遏制这些消极的想法,便会产生一种很可怕的心理效应。  在美国,有一种神奇的魔术牌,叫“斯万高利”,说它神奇,是因为它真的具有魔术般的功效。  表演者先将牌摊开让观众看清楚每张牌都是不同的,然后让一名观众随便抽出一张,假如他抽到的是红桃K,他不用告诉表演者,把牌再放到整副牌中。表演者任意洗完牌后大叫一声“斯万高利”,然后摊开牌,观众就会发现每一张牌都变成了红桃K。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斯万高利效应”。  后来,人们用“斯万高利效应”形容一个人遭受到心理挫折后,不设法及时排解,而是任挫折感在脑中像红桃K那样繁殖、增强,最终使自己所做之事皆带着挫折与失败的阴影。  孩子们所经历的事情很少,当面?挫折时,他们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挫败感,只能任挫败感在头脑中蔓延、繁殖,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养成悲观的性格。  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要教孩子正确认识挫折,并帮助孩子及时排除挫败感的干扰,转而用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乐观情绪呢?  心理学家表示,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态度悲观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幸的人,或者自己是最不幸的人。所以,面对表现出来很多悲观情绪的孩子,家长要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  孩子刚走进家门,就跟妈妈抱怨:“妈妈,我今天可倒霉了,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被老师批评、同学们嘲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的自行车又坏了,只能推着车回家……”  妈妈首先是认同了孩子的情绪:“一天中遇到这么多特殊情况,确实很不幸。”妈妈接着说:“其实妈妈今天也遇到了很多特殊情况,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差错,被上司批评了一通;回家挤公交车的时候,我的衣服还被旁边的一个孩子抓脏了。”  听了妈妈一天的遭遇,孩子的情绪缓和多了。这时,妈妈接着对孩子说:“其实,今天我还是很幸运的,虽然挨了上司的批评,但在批评我的同时,他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好的工作建议;虽然我的衣服被那个孩子弄脏了,但我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那个孩子的妈妈跟我是做同类工作的,而且就住咱们家附近,以后,妈妈又多了一个切磋工作的好伙伴。”  听妈妈这样说,孩子马上说:“我自行车坏的时候,杨晓跟我一块推着自行车回家的,今天我才发现,我们俩是最好的朋友。”  “因为自行车坏了,才认识到友谊的可贵,你说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呀?”  “当然是幸运了。”孩子高兴地说。  其实,每一件事情都有幸运与不幸两个方面,关键是人们如何看待它。困难和挫折也是如此,从表现来看,它是一种不幸,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又是对人的一种磨炼,一种促使人们提高能力的途径。当然,由于孩子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有限,他们只关心自己最直接的感受,对事物看得往往不会那样深刻,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去寻找不幸背后的幸运了。  例如上面事例中的那位妈妈,她用自己的经历向孩子说明,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不幸的,从而引导孩子说出了自己不幸背后的幸运:虽然自行车坏了,但正因如此,才发现了可贵的友谊。  当事情发生时,不去考虑它不幸的一面,而是去寻找它幸运的一面,当这种思维成为孩子的一种思维习惯时,乐观就成了孩子的一种性格。  方法二:培养孩子的爱心——从低到高原则  很多家长和老师常常用“铁石心肠”来形容现在的孩子:  孩子有好吃的好玩的,从来不知道跟别的小朋友或父母分享;  小朋友病了,他们不但不去安慰,反而故意远离他们,怕被传染;  老师让他们向灾区献爱心,他们要么一毛不拔,要么拿很少的钱出来;  ……  其实,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用“铁石心肠”来对孩子进行定性,对孩子来说都是莫大的伤害。因为孩子的性格是有很强可塑性的。如果家长或老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经常对孩子进行定性,其实是在剥夺孩子改正缺点的机会。所以,无论孩子的性格有何种缺点,家长都不要给孩子定性,而是要用自己的引导帮孩子去改掉这些缺点。  美国一所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让一所小学的学生试着在三种紧急情况下,选择其中之一捐出他们的钱。  这三种情况分别是:  一、非洲中部遭遇严重旱灾,那里的人们正处于生死边缘;  二、捐助本校的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他家无力负担学费,这名学生正面临无法继续学习的困境;  三、为本校捐钱添购一部复印机,放在一个固定办公室供学生们使用。  教授要求孩子们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结果有85%以上的孩子选择捐款买复印机,约有12%的孩子愿意资助本校的这名优秀学生完成学业,只有3%的孩子决定帮助非洲的百姓。  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孩子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而对与自己不相关或者距离遥远的事情,习惯用冷漠的态度对待。有社会学家表示,这是人的本性,是人性的一个弱点。  从上面的捐款试验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最有效的爱心教育,应该让孩子从关爱身边的人开始,从具体的、较低的要求开始,这也正遵循了从低到高原则。  例如,在给孩子东西吃时,教育他们应该先让长辈吃,自己再吃;与同伴交往时,教育他们要照顾比自己小的同伴,懂得将自己的玩具与大家一起分享,等等。  当然,在教孩子学会爱别人的同时,家长也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爱,这是培养孩子爱心的很重要的一步。有教育学家曾这样说过:“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了对孩子付出,而在面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时,家长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做出“拒绝”的行为。也许大多数的家长还不知道,家长们的这种行为深深地伤害孩子表达爱的积极性,促使孩子的心灵一点点走向冷漠。  相信大多数的家长对这样的教育场景并不陌生:  你下班了,孩子给你端来一杯水,你却没有好脸色地对孩子说:“我不渴,快去写作业吧!”  看到你做家务时满头大汗的样子,孩子拿着一个削好的苹果对你说:“妈妈,休息一会儿吧,吃个苹果!”你却头也不回地对孩子说:“妈妈不吃,你自己吃吧!”  ……  给家长倒杯水、给家长削个苹果,这些都是孩子最质朴的爱的表达,然而家长却无情地拒绝了他们。儿童心理学家表示,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表达爱的主动性是非常脆弱的,十分容易因为成人的拒绝而退缩,从而不敢主动表达爱,或者不愿意主动表达爱。所以,为了避免把孩子的爱心扼杀在萌芽状态,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爱。  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表达爱也是孩子的一种情感需求,当孩子的爱被接受时,他们才能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别人。所以,当孩子给你倒了一杯水时,即使你不渴,你也要真诚地喝一口,然后给孩子一个拥抱,并告诉孩子,你因为他的爱而感到幸福。  方法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拒绝“融合效应”  我们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逆境、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开家长会时,我经常会与家长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在面对这些劣性考验时,孩子们都是如何表现的呢?  一位家长这样说:“每次考试考不好,孩子要么说考题太难,要么说老师判卷时有失误……总之,说来说去,他一点责任都没有。”  听了这位家长的话,马上又有一位家长附和道:“我家的孩子不仅如此,遇到失败时,比如迟到、被老师批评、与同学发生矛盾等,他还喜欢将自己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混为一谈。例如,他没考好,他会说他们班有好多同学都没考好。”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大多数的孩子犯了错误、遭遇到失败,不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习惯把责任推向别人,或者是把自己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混为一谈。不管孩子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还是习惯性的,这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影响都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中,没有人愿意与一个喜欢推卸责任的人相处。  有关专家表示,孩子之所以能够心安理得地把责任推向别人,是因为他们经常能够找到“合理化的理由”来“骗”自己。例如,由于贪玩成绩没考好,为了避免自己过度难堪,或者避免家长惩罚自己,他将成绩没考好的原因归之于老师的教学水平,或者学校的教育环境等。  刚开始找理由来“欺骗”自己和家长时,孩子的内心也会不安,但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地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坦然地接受这一切,甚至到最后都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时推卸责任就会变成孩子的一种习惯,进而内化为一种性格。  其实,孩子推卸责任的这种做法,表明了这样一种心理效应——融合效应。“融合效应”,是指个人遭遇挫折后,不愿承担由挫折带来的巨大压力,而是把自己在挫折中应负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或者与同样受到挫折的人相提并论,以此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关于“融合心理”,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两个孩子在客厅里打闹,把客厅里的鱼缸打碎了,当大人赶来时,哥哥急忙向大人解释:“鱼缸是弟弟碰到地上的。”  哥哥刚说完,弟弟连忙补充道:“这个鱼缸一点也不牢固,我碰了一下,哥哥也碰了一下,它就掉到地上摔碎了。”  两个孩子都知道打碎鱼缸有错,但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呢?哥哥说是弟弟打碎的,弟弟说哥哥也有责任,但主要是鱼缸质量太差。这样,哥哥和弟弟都有责任,再加上鱼缸质量差,两个孩子都不用为此而内疚了,当然,家长也没有办法找某个人来负责任了。这种“混为一谈说责任”的现象,就是“融合效应”。  在生活中,具有“融合心理”的孩子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遇到挫折和失败,他们喜欢这样说:  “都是妈妈不好,没有叫我起床,害我迟到!”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