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爸爸妈妈家庭教育心理学-5

作者:云晓 字数:14252 更新:2023-10-08 21:44:34

我们家小峰太娇气了,今年都读小学了,但还十分爱哭:在学校受了一点委屈就哭;在家里,我稍微批评他两句,他还是哭;别人欺负他,他更是不敢还手,只知道哭。  为什么这个孩子如此爱哭,如此懦弱呢?  这与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在小峰的家里,妈妈因为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主要的时间都用在照顾小峰上。为了让家里生活无忧,小峰爸爸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即使是下了班,他也只顾着睡觉,很少与孩子接触。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小峰渐渐养成了胆小、懦弱、爱哭的个性。  父亲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一般来讲,与母亲相比,父亲通常具有独立、果断、坚强、敢于冒险、敢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等个性品质。如果父亲经常与孩子在一起,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学习到父亲的这种行为方式或性格特点。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将那些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与那些一个星期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孩子进行比较,前者更具有进取精神和冒险精神,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上述事例中的小峰很少有机会与爸爸接触,他的性格更多地受到妈妈的影响,所以会显得娇气和软弱。  此外,父亲教育的缺失,还会使孩子缺乏责任感。  一个叫小西的男孩,15岁就开始迷恋网络,并因此而辍学,终日以网吧为家。没有钱上网了,他就靠小偷小摸来筹钱。为此,他甚至常常被抓进公安局,但他屡教不改。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15岁孩子的性格变成这样呢?他的家庭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原来,小西的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自小西出生以来,一直都是母亲在教育他。父亲很少教育他,也很少与他沟通交流,加上年龄的差距,父子之间的代沟十分严重。  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父亲的教育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男孩子,父亲伟岸与粗犷的形象会令他们联想到男子气概。同时,孩子还可以从父亲身上学到对社会的适应性,树立自豪感和责任感。  上述事例中的小西是在缺少父亲教育的环境下长大的,这就造成了他缺乏家庭责任感和归属感,社会适应能力低、分辨是非能力低、情商低等结果。  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如果他们是在缺少父亲教育的环境下成长的,在他们小的时候,他们会很听母亲的话。但一旦他们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环境中,他们就将不再受母亲的束缚。当然,当他们受到外界诱惑时,由于分辨是非能力低,他们会很快对诱惑妥协。再加上他们从小对家庭没有责任感和归属感,常常会做出令家长们意想不到的事情来,例如,因为迷恋网络而辍学、因为与父母发生矛盾而离家出走、因为早恋而与他人私奔等。  性格胆小懦弱、没有责任感,这些都是由于父亲教育缺失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那么,如果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缺席”,他应该如何教育,才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呢?  提到父亲教育,很多孩子都会想到批评和巴掌。是的,大多数的父亲只有在孩子犯了大错误的时候才会插手教育孩子,而且他们习惯用“武力”使孩子屈服。因此,在大多数孩子的印象中,父亲常常是“暴力”的代名词。  但如果父亲总是通过这种硬性的手段来教育孩子,孩子同样会产生两种性格:一是变得胆小懦弱,一是变得叛逆无理。所以,父亲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原则。  一位父亲是这样分享他的教子原则——加入柔性因素原则。  为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给她制定了很多条规定。例如,针对孩子不爱吃饭的坏习惯,我们定立了一条“硬性规定”:不吃完饭,绝对不允许离开餐桌。这条规定出台后,我每次都会严格监督孩子按着规定行事。  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坏习惯明显地减少了,但她却不像以前那样喜欢跟我在一起玩闹了,好像总是故意躲着我。  我开始意识到,可能是我的“硬性规定”太严厉了,让她觉得我不近人情。因此,再教育她时,我开始在那些“硬性规定”里加些柔性因素。例如,当她的那些坏习惯又出现时,我不急于把“规定”搬出来,而是先表扬她以前的那些好的表现,为了给我们留下前后一致的好印象,孩子往往会主动放弃那些坏行为。  当然,当孩子“执迷不悟”时,我也不会直接用规定来“砸”孩子,而是拉住她的手,或者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对她说:“关于这个吃饭问题,我们是怎样规定的呀?”这样,即使孩子是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放弃坏习惯,她也不会觉得我太严厉。  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讲,父亲本身就是规则和权威的代名词,如果父亲再用十分严厉的态度来教育孩子,这只会使孩子对父亲产生畏惧情绪,影响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一个在畏惧中长大的孩子,其性格是不可能健康发展的。但如果父亲在教育孩子时加入一些柔性因素,教育的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例如,父亲在教育孩子时拉着孩子的手、拍拍孩子的肩膀,孩子就会觉得父亲的严厉中充满爱意,从而会顺其自然地接受父亲的教育。  方法二:父亲VS孩子的智力——加入技巧性原则  一位主攻幼儿成长的临床医生,经过研究,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  那些与父亲接触很少的孩子,在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不及与父母正常接触的儿童,并且前者患有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概率也远远高于后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位临床医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父亲与孩子接触的多与少,影响着孩子体质的发展速度。因为父亲与孩子的交往与母亲与孩子的交往各有特点。在幼儿期,父亲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等方式,给孩子以强烈的大动作身体活动刺激,这能极大地促进孩子身体的发育;孩子上学之后,父亲还常常带孩子到公园、游乐场、大自然等场所进行跑跳、游泳、爬山等活动,并会带领孩子做一些母亲不便做的、需要一定体力的家务活动,这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父亲多与孩子接触,还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很多婴幼儿专家们通过观察和研究证明,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对孩子智力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孩子可以从母亲那里学到语言、生活知识和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识,但父亲却可以通过具体操作,诸如修理家里的大件电器、使用机械、修整园林等活动,使孩子对动手操作更感兴趣。这是激起孩子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求知欲的基础,这将极大地推动孩子智力的发展。  另外,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父亲的知识面比母亲要宽广得多,例如,大多数的父亲都会关注政治、军事问题,而母亲却很少关注;大多数的父亲会对逻辑性极强的游戏感兴趣,如侦探游戏、迷宫游戏等,但母亲却极少会对这方面的游戏感兴趣……所以,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知识面会更为宽广,逻辑思维能力会更强。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父亲的教育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以下我们通过教育实例对比,来说明这一问题。  案例一:  孩子:妈妈,冬天那些小鸟为什么会飞向南方呀?  母亲:因为我们是在北方,冬天北方的天气很冷,而南方却很暖和,所以这些鸟儿在冬天的时候就会飞向南方。  案例二:  孩子:爸爸,冬天那些小鸟为什么会飞向南方呀?  父亲:因为他们怕冷呀。  孩子:可冬天南方就不冷吗?  父亲:你自己去查一查《十万个为什么》,弄明白了南方与北方的气候差异,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与母亲的细心想比,大多数父亲的教育都是粗线条的。当孩子向他们请教问题时,他们很少像母亲那样细心地、耐心地、详细地为孩子讲解,而是稍微讲几句就直接把很简单的答案扔给孩子,或者直接告诉孩子这个知识点在哪本书上,让孩子自己去翻书。  从表面来看,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很粗糙,但它却能促使孩子开动脑筋,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就像上面事例中所讲的,当孩子问家长问题时,如果母亲详细地把问题的答案都告诉了孩子,得到了这样详细的答案之后,孩子一般就不会再认真思考了。但如果粗线条的爸爸仅仅是把很模糊的答案告诉孩子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还会提出很多问题。这不但能够引导孩子开动脑筋,还能把孩子的求知欲望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在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及时向孩子推荐书,孩子就会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父亲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  当然,在很多情况下,父亲粗线条的教育方式,也会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在回答孩子问题时,父亲表现出来的不耐烦常常会使孩子很伤心,他们会认为父亲不喜欢他们,进而会影响他们智力的发展。因此,在现有教育方法不改变的情况下,如果父亲在教育孩子时能够加入适量的技巧性,那父亲的教育方式就堪称完美了。  一位父亲这样讲述他的教子原则——加入技巧性原则。  有时候,父亲的粗线条教育,常常会使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为了避免使孩子受到伤害,每次孩子找我说话时,我都会放下手头的事情,认真地与他交谈。当然,在与孩子沟通时,每当我觉得有些烦时,我就会告诉自己:“耐心多一些。”这样,我就会有足够的耐心去面对孩子了。  也正因如此,我与孩子的关系很好,我的儿子经常自豪地说:“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伟大的爸爸!”  这位父亲为父亲们提供了两点很重要的教育技巧:◇ 一是用表情或行动告诉孩子,你在关注、关心他们;  ◇ 二是要用足够的耐心去教育孩子。父亲粗线条的教育,再加上对孩子的足够关注和耐心,用这种方式去教育孩子,每位父亲都会成为孩子心目中伟大的父亲。  方法三:父亲VS孩子的心理——开放式原则  我曾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  他已经读初中了,但总给人这样的印象: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自卑、说话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即使是被同学欺负了也不敢说出来。  一个男孩子性格如此懦弱,而且还如此自卑,他的老师们都在怀疑:“这个孩子的童年是不是受过什么刺激呀?”  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这个孩子终于敞开了心扉。原来,这个孩子在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在一场意外?故中去世了。正因如此,他得了严重的“缺乏父爱综合症”。  心理学家表示,父亲是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支柱,是家庭的心理调适剂,如果孩子长期在没有父亲关心和教育的情况下生活,就会患上“缺乏父爱综合症”。患有这种病症的孩子,往往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恐惧、紧张、焦虑,自卑心理严重,缺乏安全感等症状。这还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尤其是孩子进入工作环境之后,将很难与上级领导沟通。  许多调查和研究也已证实,大多数孩子的心理、情感和行为问题,都与父亲教育的缺失有关。例如,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父亲很少与孩子接触,就会导致孩子的很多技能发展都比较迟缓,他们长大之后一般都会有这样的表现:很易冲动、自控能力很差、缺乏自信心等。  另外,国外的很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还发现,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患综合症的危险愈大。尤其令人深省的是,那些在双亲均在但缺乏父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更大。  看到这里,很多父母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父亲教育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  在儿童心理学界,有一个很著名的理论,叫做父亲角色理论。这个理论认为,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最基本的角色是作为一个玩伴,父亲主要的抚养行为是与孩子游戏。  这种理论提出的依据是: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有很强的恋母心理,但父亲会通过充满创意的游戏,使孩子逐渐摆脱对母亲的贪恋,诱发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进而使孩子在成功的探索经验中获得信心,从而有勇气面对陌生的外部环境。  然而,那些从小就很少与父亲接触的孩子,因为没有与父亲游戏的经验,所以对他们来说,由于缺乏信心和勇气,接触外部世界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健康往往就会受到影响。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父亲别具一格的教育方式,往往也会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儿童乐园,我们经常会看到以下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很多小朋友在一种大型攀爬器械上高兴地爬上爬下,这时,一个孩子看到别人玩得那么开心,他自己也想尝试一下。但当他爬到一半的时候,就不敢再往上爬了。这时,他肯定会对下面的家长说:“我好害怕呀,快抱我下来!”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是妈妈在场,妈妈肯定会心疼地抱孩子下来,并且不停地安慰孩子:“没吓坏吧,以后千万不要随便爬这么高了,多危险呀!”  但如果在场的是爸爸,他肯定会这样对孩子说:“爬得好好的,下来干吗呀,没事的,往前爬!”  妈妈和爸爸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方式,会促使孩子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孩子被妈妈从攀爬物上抱下来,在经过妈妈的那番教育之后,孩子一般都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高处是很危险的,以后再也不做这种带有危险性的运动了。也许就是因为妈妈的这种教育,孩子就会患上心理性恐高症,即使是在不算高的高度,孩子也会产生头晕、腿软、紧张等感觉。  而爸爸教育方式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向前”的意识,同时,爸爸的鼓励会给孩子以信心:爸爸说没事,孩子的心理就会很释然,从而充满勇气向上爬。这样,此后孩子无论因为什么事情而产生“害怕”的感觉,想到爸爸的鼓励,他们都能平静地应对。  这就是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对孩子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其实,这更是父亲教育的优势所在。换句话来说就是,如果父亲们都能把这种父亲教育的优势,正确地运用到家庭教育中,每个孩子的心理都会健康成长。  在此,我们不妨把父亲的这种教育总结成一种原则——开放式教育原则。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母亲都以细心和慈爱而著称,即她们每时每刻都在关注孩子,不断地提醒孩子“天凉了,多加衣服” 、“放学后早点回家”、 “正在长身体,多吃点”……但有时,这种太过细腻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来说,也会成为一种束缚,它常常被孩子视为“唠叨”,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但与母亲的教育方式所不同的是,父亲的教育方式是开放式的,他们很少关注孩子饿不饿、渴不渴等生理性的问题,因此对孩子的束缚性就会小很多。  大多数孩子喜欢这种开放式、粗线条的教育方式,因为它给孩子提供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和发展空间,符合孩子心理成长的规律。因此,这会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五 母亲的角色:孩子素质的决定者一位母亲曾这样对我说过:“为了教育孩子,我付出了自己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有时,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挤干了奶的奶牛,但我仍然愿意为孩子做一切事情。”  母爱是伟大的,全世界都在用不同的形式讴歌母亲。然而在这伟大光环的影响下,我们却往往忽视了母爱的科学性。  一位母亲,在工作时突然想起孩子清晨上幼儿园时,打了几个喷嚏,她不禁问自己:“他会不会发烧,会不会感冒?”她越想越担心。终于,她放下手中的工作,煞有介事地请了假,急匆匆地向孩子的幼儿园跑去。但当她来到幼儿园时,却看见孩子正在那儿活蹦乱跳地玩呢。  还有一位母亲,她不允许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因为她怕孩子会不小心掉进河里,或者不小心从高处掉下来。  还有一位母亲的表现更夸张,夜深人静,活泼可爱的孩子早已进入了梦乡,但她却总也睡不着,因为她怕孩子会口渴、会小便等。因此她总会一直注视着孩子,直到自己睡着为止。  从母亲的这些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们都是十分爱孩子的,但她们的这种爱却令我们担忧。因为不管从哪种角度来讲,这种爱都是不科学的。  也许大多数的母亲还不知道,她们对孩子的这种爱其实是一种“脆弱”的表现。母亲的这种脆弱也常常会连累孩子,使母子两人同时患上一种病——“母子脆弱症”。  研究表明,那些患有“母子脆弱症”的母亲,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非常敏感,常常会对生活中一些细小的变化大惊小怪,甚至是心神不定、惊慌失措。例如,当孩子患了感冒或者轻度腹泻时,即使她们知道这是一些小毛病,但还是焦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甚至还会把事情想象得特别严重:孩子总是发烧会不会发展成肺炎?会不会损害大脑影响智力?孩子腹泻加重会不会造成脱水?……想到这些后,她们会到处求医问药,弄得全家人都非常紧张。  母亲总是担忧这、担忧那,情绪总是飘忽不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会受到“感染”。一方面,由于经常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会变得胆怯、懦弱、情绪不稳、心理素质极差。另一方面,母亲对孩子百依百顺、过分溺爱,不仅会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还会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从而很难与他人相处。  我们都知道,母爱是无私的,但看完上面的分析,我们还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科学的母爱才是伟大的。  那么,母亲如何教育孩子,才算是给予孩子科学的爱呢?  在生活中,母亲与孩子接触的机会最多。可以说,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母亲的素质决定着孩子的素质。  这里的“素质”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素质,一是道德素质。  关于心理素质,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母亲都容易“脆弱”,看到孩子受一点伤,她就会担心得不得了。但母亲的这种“脆弱”,往往也会使孩子的心理素质差,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绪的“传染”,每位母亲都有义务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另外,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不仅意味着在重大问题上向孩子灌输正确的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中也应向孩子灌输正确的是非观。  一位母亲看到5岁的孩子正在骑着他朋友(邻居家孩子)的童车,便对孩子说:“你不能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他跟妈妈去公园了,他现在不用这辆车。”孩子认为自己这样做没什么不对,因为他的朋友不会介意的。  但这位母亲坚持让孩子把童车送回去,并试着说服孩子:“在没有经过他人的同意时,使用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  “可是,妈妈,你怎么就可以在爸爸没看见时,随便翻他的包呢?”  面对孩子这样的反问,母亲哑口无言。  对于孩子来讲,他们最好的道德指南是母亲自身的行为。如果母亲教育孩子的语言与她的行为产生矛盾时,孩子就会失去行为的向导,变得很迷茫。  因此,无论是心理素质,还是道德素质,母亲都要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事实上,母亲要想扮演好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只需坚持以下几点原则就可以了。  方法一:即要疼爱,又要严厉——加入原则性原则  母亲常常是“温柔”与“慈爱”的代名词,正因如此,大多数的孩子都与母亲比较亲近。也正因如此,在孩子眼中,母亲的教育往往没有权威性。  一个孩子是这样描述母亲对他的教育的:  我喜欢妈妈,因为她特别疼爱我。虽然有时我犯了错误她批评我,但只要我哭两声,或者给妈妈说两句好听的,她就会对我“从轻发落”。因此,每当我犯了错误时,我都会扑向妈妈的怀抱,等待?妈的袒护和“从轻发落”。  母亲教育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耳根软,心更软。孩子犯了错误,只要在妈妈面前掉几滴眼泪,妈妈就会心疼得不得了,往往就会忘记孩子犯下的错误。久而久之,孩子摸透了妈妈“心软”的弱点之后,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就失去作用了。这样,在孩子心目中,妈妈也将失去权威。不仅如此,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十分不利的。  在生活中,受自身因素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每个孩子都会表现出很多不好的习惯,如粗心、懒惰、撒谎等。如果家长不及时地帮助孩子改掉这些坏习惯,它们很可能就会成为孩子成功路途中的绊脚石。  在照顾孩子衣食起居的过程中,妈妈是与孩子接触机会最多的人,也是最了解孩子有哪些坏习惯的人,因此,妈妈也是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的最佳人选。但由于妈妈常常无原则地向孩子妥协,大多数妈妈的教育反而成了助长孩子坏习惯养成的推动器。  其实,如果母亲能够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多加入一些原则性的因素,那母亲的角色就会由单纯的慈母,变成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那么,母亲的角色具体应该如何转变呢?  我们都知道,面对孩子的眼泪,面对孩子的死缠烂磨,母亲常常会因为心软而无原则地向孩子妥协。因此,针对孩子的坏习惯制定一些规则,能使母亲的教育变得原则性强一些。  然而,面对那些专门为他而制定的规则,孩子常常想故意打破规则,一是想试探一下母亲的决心是否坚定,一是想让这些规则永远失效。面对孩子的故意“挑衅”,母亲更不能心软,因为只有顺利地闯过这一关,才能树立起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  睡觉之前,孩子忽然感觉饿了,想吃一些零食。妈妈拒绝了孩子的要求,理由是,他们家有这样的规定:睡前不能吃东西,因为这会对牙齿不好。  但孩子却不管什么规定不规定,他坚持要吃东西。为此,母子俩展开了以下的对话。  孩子(哀求):好妈妈,我实在是太饿了,就让我吃一块小蛋糕吧!  妈妈:我们的规定是怎么说的?  孩子(生气):我不管什么规定不规定,反正我要吃蛋糕!  妈妈:我只是想知道,我们的规定是怎么说的。  孩子(哭泣):妈妈,你太狠心了,我只是想吃一小块蛋糕,你都不给我。  妈妈:你先告诉我,规定是怎么说的,我们再讨论妈妈狠心不狠心这个问题,好吗?  孩子:睡觉前不许吃零食。可是妈妈,我很饿呀!  妈妈:这样吧,宝贝,我们快些睡着,早餐我们用小蛋糕做早餐怎么样,到时候你可以多吃几块。  这位母亲的做法非常科学。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虽然孩子把自己的绝招(哀求、发脾气、哭泣)都用上了,但这位母亲始终没有向孩子屈服。其实,母亲对待孩子任何一种无理要求或者坏习惯都应如此,用规则说话,按规则办事。  当然,在用规则说话的同时,家长还应注意技巧问题。拿上述的案例来说,面对孩子的绝招(哀求、发脾气、哭泣),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讲道理,如这样对孩子说:“睡前吃东西,牙齿会长虫子的,长了虫子要看医生,你知道打针是很疼的……”如果家长试图通过讲道理使孩子屈服,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当孩子的头脑中出现某种欲望时,他们一般是听不进什么大道理的,而且一旦母亲不再强调规则,而是给孩子讲道理,这只会给孩子这样的暗示:妈妈将要向我妥协了。这反而会大大加重孩子的不合作欲望和行为。  因此,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和坏习惯,只要母亲不断强调“规则、规定”,就等于给了孩子一种明确的态度:我是不会向你妥协的。当孩子明白了母亲这种明确态度之后,他们一般都会主动放弃不合作行为。也正因如此,母亲在孩子心目中才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方法二:不要对孩子束缚太紧——放宽限制原则  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常常在“细微”处下工夫,例如,她们会时刻关注孩子放学回家的时间、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孩子学习成绩的微小变化……正是因为这种细致和细心,母亲对孩子的爱才显得那样无微不至。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正是因为母亲的这种无微不至,孩子常常会有被束缚的感觉。他们常常这样形容母亲对他们的教育:  “每次跟同学出去玩,妈妈总会把所有的问题都问个遍:跟谁去玩呀、去哪玩呀……弄得我像个罪犯一样!”  “我的所有事情妈妈都管,搞得我一点自由都没有了!”  “在家里,妈妈不允许我做这个、不允许我做那个,难道她想把我培养成木头人吗?”  ……  当然,“束缚孩子”、“不给孩子自由” 、“把孩子培养成木头人”,这些都并非是母亲们的本意,但这种教育确实使孩子产生了这样的感觉。问题出在哪里呢?  很多心理学家这样分析:教育孩子,需要家长保持一颗童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但母亲们每天除了要做大量的家务之外,还要照顾孩子、教育孩子,这些繁重的负担往往使母亲们放弃了童心,从而用最简单、最不需要动脑筋的“束缚”方式来教育孩子。  在我们周围,我们也常常会发现这种“束缚式”的教育方式:  因为怕孩子会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就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孩子出门;  因为怕孩子交上坏朋友,就给孩子列出交朋友的标准;  因为怕孩子发生危险,就不允许孩子接触电器、刀具等危险物品;  ……  这种“束缚式”的教育方式,除了会让孩子产生被束缚的感觉之外,还会使孩子的好奇心泯灭、动手能力降低、创造能力消失……严重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如果母亲一直延续这种束缚式的教育方式,孩子真的会变成“木头人”。  那么,母亲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才不会束缚孩子的发展呢?  一位已经成年的孩子这样介绍他母亲的教育方式: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伙伴们都希望来我们家玩,因为我妈妈不会责备他们大声喊笑、把房间弄乱、把地板弄脏……  与我的小伙伴们相比,妈妈对我的教育显得特别宽松:她不会规定我放学回家的时间、不追问我去和谁玩了、允许我在厨房里玩橡皮泥……有一次,邻居家的一位妈妈问我的妈妈:“你不觉得你的教育方式给自己添了很多没有必要的麻烦吗,如果你不允许孩子在厨房里玩橡皮泥,他就不会把橡皮泥扔进汤里了!”  我的妈妈是这样回答她的:“我认为,孩子的成长比一碗汤要重要得多!”  的确,与孩子的成长相比,任何事情都会变得微不足道。其实,这位妈妈的做法,正向我们传达了教育孩子的一种原则——放宽限制原则。  当然,也许很多母亲会觉得这种宽松的方式会增加自己的负担,因为孩子把房间弄脏之后,最终还是要自己收拾干净。对此,一位家长想到一种一举两得的办法:  她在家中专门给孩子准备了一块“专属领地”,在这块领地中,墙上贴好了壁纸、地上和周围都是橡胶垫。她允诺,在这块领地中,孩子可以随意地涂画、玩闹;可以做任何一件他想做的事情;可以和他的朋友在里面随便玩耍……正因为有这块开放的“领地”,这个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都特别地强。  孩子的成长就是这样,你给他们的自由空间越大,他们的智力开发越全面、潜能发展越充分。当然,对于放学回家时间、交什么类型的朋友等问题,家长可以用一种商量的态度与孩子探讨,当他们自愿地接受某种规则时,就不会有被束缚的感觉了。  以强者的身份自居,那么就很难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偶尔向孩子请求帮助,是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孩子进步的一个好方法。一 培养好习惯:四种有效方法曾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在一起聚会,记者问其中一位获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记者感到很吃惊,但他继续问:“在那里,你学到了哪些重要的东西?”  “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道歉……”  这位科学家的回答很出人意料,但它却很直接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孩子小的时候是培养其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在教育界,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早期教育花1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1吨的气力。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早期教育对于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重要性。  那么,在家庭教育的早期,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  我们都知道,好习惯与坏习惯好像一对势不两立的冤家,大有“有你没有,有我没你”的趋势。例如,一个孩子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那干净、整洁等好习惯就可能与他无缘;又如,一个孩子很诚实,那他一般不会出现撒谎、骗人等坏习惯。所以,从教育孩子方面来讲,改掉孩子的坏习惯,就等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然而,对此,很多教育学家却提出了一个更加独出心裁的观点:家长改掉坏习惯,就等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学家们认为,年龄较小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而他们的主要模仿对象就是家长,如果家长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许多坏习惯,如说脏话、撒谎等,这些坏习惯很容易就会被模仿性极强的孩子学会。  一位小学低年级的教师曾对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这个孩子学习很好,也很懂事,但就是爱说脏话。为此,我曾多次找这个孩子谈话,但效果都很不明显。  一次放学后,我跟这个孩子在一起聊了一会儿天,忘了时间。当我发现班上的学生都已经走光时,我知道这个孩子的家长一定在外面等急了,于是便让孩子先走,我锁门。  当我锁好门走出校门时,刚好听到了这个孩子的父母因为一点小事而争吵。他们争吵的声音不算大,但我仍然觉得很刺耳,因为他们的每句话中几乎都带着脏字。这时,我终于知道这个孩子说脏话的坏毛病一直改不掉的原因了。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家长是他们行为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在家里,家长动不动就会口出脏话,那么,即使老师有再强的能力,也没有办法使孩子改掉说脏话的坏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种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也许在有些家长眼中,孩子爱说脏话这种习惯很小,但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习惯,日后孩子就会找不到工作、失掉一个很重要的职位,或者错失一个很大的发展良机。到那时,做家长的后悔都来不及。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还有很多这样可笑的现象:家长自己说着脏话,却要求孩子使用文明用语;家长自己经常说谎、骗人,却要求孩子要诚实……在这种自相矛盾的教育方法中,孩子是不可能按着家长的要求去做的。即使家长的权威使他们屈服,他们也会在家长面前做一套,在家长背后又做一套。心理学家表示,家长没有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而仅仅是使用家长的权利,强迫孩子屈服,那在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孩子的坏行为会越来越多。  当然,由于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给孩子做出的都是一些正面的榜样,例如,使用文明语言、对人真诚、有礼貌等,在家长的熏陶下,孩子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养成家长所具有的那些好习惯。所以,我们必须认同心理学家们的这个结论:家长改掉坏习惯,就等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当然,家长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过程中,免不了要与孩子的一些坏习惯作斗争。因此,家长要想顺利地战胜孩子的那些坏习惯,仅仅是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  方法一:多向孩子传达积极的信息——正强化法  一个9岁的小女孩,学习很认真,但无论怎么学,她的数学成绩还是不理想。一天晚上,她向爸爸请教一道数学应用题,爸爸给她讲了好几遍,她还是没听明白。  这个孩子几乎对自己失望了,她哭着对爸爸说:“爸爸,我太笨了,看来我是学不好数学了。”  爸爸不认同地说:“不是这样的,这种类型的题爸爸小时候听了9遍才听明白,你才听了5遍,我再给你讲一遍,相信你一定能超过爸爸的。”  孩子听爸爸这样说,立刻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果真,听完这一遍之后,她终于掌握了这道题的做法。  后来,再遇到难题时,这个孩子总是不厌烦地、一遍遍地向别人请教,直到把这些难题弄懂为止。  也许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给孩子讲一道题,讲好几遍孩子都听不懂,这时,大多数的家长都会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是笨死了!”  家长们这种做法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不仅会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从而放弃学习,而且还会使孩子养成容易放弃的坏习惯。  上述事例中的家长是一位很合格的家长,尽管他给孩子讲一道题讲了5遍,但他没有不耐烦,甚至当孩子对自己都失望时,他仍然向孩子传达积极的信息。家长的这种做法不仅使孩子找回了失掉的信心,而且使孩子养成了勇于向困难挑战、不战胜困难决不罢休的习惯。  其实,在此过程中,这位家长正是运用了正强化法。所谓正强化法,是指强调孩子身上积极的信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做出积极的行为。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家长对孩子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某种行为给予表扬、鼓励等正强化,下次遇到相同的情境,孩子就会不断重复这种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这种行为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用正强化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要特别注意一点,不要总是抱怨孩子的坏习惯。很多家长喜欢抱怨,不管是当着孩子的面,还是不当着孩子面,他们总会说:  “这孩子脾气太大了!”  “这孩子很粗心!”  “这孩子不爱学习!”   ……  家长这样做就是给孩子一种负面的暗示,给他们贴上了一种负面的标签。也许孩子自己已经知道“脾气大”、“粗心”等都是不好的习惯,本来正想改正呢,但当孩子接收到的负面暗示越来越多时,他们就会真正地接受这种负面暗示,真正认为“脾气大”、“粗心”等就是自己的一个改不掉的缺点了,从而再也不想去改掉这些坏习惯。  事实上,这是一种负强化效应。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所以,家长与其与孩子的“坏脾气”、“坏习惯”等作斗争,不如适当地表扬孩子的好习惯,利用正强化法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方法二:将坏习惯与兴趣、爱好相结合——寻找突破口法  习惯的养成是一种长期积累的结果,有些时候,即使孩子知道一些坏习惯对于自己的成长不利,但往往由于惰性,孩子还是不愿意与家长合作。  5岁的小茹不讲卫生,吃饭之前就是不洗手,针对这一点,妈妈给她定了一条规矩:不洗手就不允许吃饭。但小茹绝不向妈妈屈服,不让吃饭就不吃,反正就是不洗手。为此,母女俩竟然冷战起来,最后,妈妈怕孩子饿坏了,便不得不向孩子“投降”。如此,小茹养成了饭前不洗手的坏习惯。  在一般情况下,强制的办法是不可能成为孩子改掉坏习惯的动力的。家长帮助孩子改正坏毛病,就如同医生给病人治病,稍微有一些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针灸时,医生如果没有摸准穴位就随便给人扎针,不仅不能得到好的治疗效果,反而会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在改掉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突破口”就如同针灸中的“穴位”,“突破口”没有找对,孩子不仅不会改掉坏习惯,而且还有可能对家长的教育方式产生反感,进而产生逆反心理;“突破口”找对了,孩子就会在习惯培养的道路上前进一大步。  所以,在孩子坏习惯“屡教不改”的情况下,家长就应该试着去寻找其他“突破口”,寻找孩子改掉坏习惯的内部动力。  一般来讲,家长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去寻找他们的突破口,很容易深入到孩子的内心,激发起孩子改掉坏习惯的欲望。  例如,小茹妈妈后来是这样做的:  后来,小茹妈妈想了个好办法。她知道孩子喜欢听科幻故事,便找了一些与卫生知识有关的科幻故事讲给她听。看着孩子睁大眼睛惊奇的样子,她故意引导孩子:“你愿意让成千上万个细菌进入你的肚子里吗?”  “当然不愿意了,可是,那些细菌在哪里呢,我怎么看不到它们呢?”小茹睁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双手。  “傻孩子,细菌是看不到的,只有在科学家的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  了解这些知识后,每次吃饭前,小茹都会乖乖地去洗手,偶尔发现爸爸不洗手就吃饭时,小茹还会一本正经地“教育”爸爸:“爸爸,你想把成千上万的细菌吃到肚子里吗?”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不愿意改掉坏习惯,并不是他们没有意识到那些坏习惯的害处,往往是家长们的教育方式没有深入他们的内心,或者说家长们的教育方式他们不喜欢。这时,家长无论怎样努力,孩子还是不肯改正坏习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把孩子的缺点与孩子的兴趣联系起来,就像上述事例中的妈妈一样,通过讲科幻故事的方法找到突破口,让孩子意识到不讲卫生的后果。这样,孩子就很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方式,从而愿意主动去改掉自己的坏毛病了。  当然,家长在找到孩子坏习惯改正的突破口之后,对孩子进行引导时,教育意图不要太明显。如果家长告诉孩子:“我给你讲这个故事,就是为了改掉你的坏习惯。”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会使孩子感觉到枯燥无味,还会引发孩子的警觉和敌意。所以,“润物细无声”,家长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改掉坏习惯,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方法三:家校在同一方向上用力——避免“5+2=0”负效应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天,梭子鱼、虾和天鹅要把一辆小车从大路上拖下来,它们都使出了全力拉这辆车,到最后,他们都累得不行了,车子还是在原来的地方没有动。  难道是这辆车太重了,重得都超过了这三个家伙共同的力气?  并不是这样的,车子之所以原地没有动,是因为这三个家伙没有朝一个方向用力:天鹅把车向天空方向拉,梭子鱼把车向池塘方向拉,而虾又朝着与池塘相反的方向拉。三个方向的合力互相抵消,所以,车子才会原地不动。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