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鼓励孩子多用左手:开发右脑 那些优秀人物智商超常的奥秘是什么?现代教育学提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左右?均衡发展。然而,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教孩子用右手拿笔写字、用右手拿工具吃饭、用右腿做单腿跳……根据大脑的工作方式,右脑直接指挥身体左半部的运动机能,如左眼、左耳、左手、左脚等的运作;左脑则控制身体右半部的运动机能,如右眼、右耳、右手、右脚等的运作。这也就是说,孩子的左脑在开发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右脑的开发。因此,现在教育界展开了一场开发右脑的热潮。 那么,右脑的功能有哪些呢? 国际著名的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指出,左脑在记忆时靠的是语言,右脑靠的是图像。左脑记忆用的是逻辑方法,要花费一定时间;而右脑则完全不同,右脑可以一眼就把对象作为图像保留在脑海中,记忆几乎不花费时间……研究表明,右脑的记忆能力是左脑的100万倍。 左脑与右脑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左脑追求记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语言时,左脑通过学习一个个的语法知识来学习语言;而右脑不追求记忆和理解,只要把知识信息大量地、机械地装到脑子里就可以了。儿童在学习语言时,往往不用学习语言,就能掌握语言的规律,这往往是他们左右脑并用的结果;而成人往往很难学会外语,这与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左脑有很大的关系。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由于我们长期仅仅使用左脑,这使得我们右脑的能力渐渐萎缩。但悲剧不能重演在孩子身上,所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要注意开发孩子的右脑。 那么,如何开发孩子的右脑呢?确切来说,是如何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平衡开发呢? 年轻的家长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在婴幼儿期对电视里的各种广告情有独钟,一听到电视广告的声音,就会放下手中的玩具、奶瓶,静静地关注电视,直到广告结束。这种现象就是婴幼儿左右脑协调,同步发展的最好解释。因为广告的最大特点是声音、图像、色彩、音乐、动作的快速联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人的左右脑同时调动在一个和谐并相对兴奋的状态。 然而,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很多孩子开始读书、写字,左脑受到的刺激开始活跃,而幼儿期喜欢的娱乐、玩耍、运动、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天性受到有意无意的限制,右脑发育开始变得缓慢起来。 根据右脑的工作方式,右脑控制左侧身体,同时,身体左半部分的运动机能也能促进右脑的发展。这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使用左手,例如,当孩子用左手吃饭时,家长不用去刻意纠正他们,而是引导他们在使用左手的同时,也要学会使用右手,使两手都掌握一定的平衡性。 一位家长是这样训练孩子双手的灵活性的: 当孩子学会了用右手吃饭、写字之后,为了训练孩子左手的灵活性,爸爸专门买来了刀叉,教孩子吃西餐。他告诉孩子正规的西餐吃法,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用左手拿叉子叉住食物,右手拿刀把食物切下一小块,然后用叉子把小块食物送入嘴中。孩子很高兴接触这种新鲜事物,他把这种学习当成了一种游戏,并且很快就学会了。 为了使孩子的左手更灵活,爸爸故意与孩子说:“我们用左手拿刀,右手拿叉来试试好不好?”玩性心理很重的孩子马上就认同了爸爸的好主意。 虽然孩子左手拿刀切东西时有些吃力,但他仍然热衷于这个带有挑战性的小游戏。 对于已经读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喜欢接触、尝试新鲜事物,因此,这种刀叉训练法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兴趣,能够使孩子的左手变得更灵活。但在孩子使用刀叉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还有一位家长介绍了一种既安全,又能同时提高孩子左右脑能力的方法: 每天女儿从幼儿园回来之后,都会把白天老师讲的故事讲给我听。我知道讲故事锻炼的是孩子左脑,于是我想,如何让孩子的右脑也得到锻炼呢?终于,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让孩子边讲边演。 每个故事都有很多个角色,我就让孩子的手指来充当这些角色。我在孩子的手指上画上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凶狠的王后、猎人等角色,然后让她把故事里的剧情绘声绘色地演出来。 刚开始,为了使孩子顺利地把故事演下去,我先在孩子的右手手指上多画几个角色,左手手指上少画几个;渐渐地,等孩子已经熟悉了这种游戏,我便在她的左手手指上多画几个角色,并引导她用手指的弯曲、扭动、俯仰等,来表现故事中角色的悲伤、恐惧、懊悔等细微情绪变化。 当故事中的角色超过10个时,我就让孩子脱下鞋,到床上去,请脚趾来帮忙。这样,孩子左手手指和左脚脚趾并用,右脑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开发了。 这位家长的教育知识掌握得很科学,家长讲故事给孩子听,或者让孩子讲故事,这都属于培养孩子们语言思维,是对左脑的开发;而在讲故事的同时,让孩子用左手手指把故事“演”出来,刺激的是孩子的右脑,是对右脑的开发。 每个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用左手手指来扮演角色。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一定会被这个充满创意的游戏吸引,从而会乖乖地与家长配合。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左右脑就能得到均衡发展。 当然,如果孩子已经习惯了用右手写字、吃饭、拿东西等,家长也不用担心,在平时的游戏中,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用左手拍球、用左手剪纸等,这对左手灵活性的锻炼,以及右脑的开发都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鼓励孩子多使用左手之外,以下几种方法也可以开发孩子的右脑: 1.鼓励孩子多做运动。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每天做半个小时的运动,如跳健身操、打乒乓球、跳皮筋等。在做这些运动的时候,家长告诉孩子,可以有意识地多运动左半身,这样也有利于孩子右脑的开发。 在运动中,右脑中随之而来的细胞激发比静止时来得快。这时候,孩子的思想会或多或少摆脱固有的逻辑思维,还可以使孩子产生更多灵感。 2.借助音乐的力量。 右脑负责完成音乐、情感等工作,被称为“音乐脑”。专家表示,如果孩子在幼儿期能够经常学音乐、听音乐,就可以大大地开发“音乐脑”,提高孩子的智商。因此,在孩子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如做游戏、吃饭等,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音乐背景。因为音乐由右脑感知,左脑并不会因此而受影响,仍可以独立工作,这样就能使孩子的右脑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3.尽可能地打破常规。 孩子们一般都喜欢新鲜的事物、新鲜的经历,而这些新鲜的事物对刺激孩子的右脑有很大帮助。因此——◇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时,不妨故意改变路线; ◇为孩子选择图书,不妨种类多些; ◇鼓励孩子与各种性格的小朋友交朋友; ◇家里摆放的东西经常换一换位置; …… 方法二:提高智商的几个小技巧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将来能够做出一番成就。然而,提高孩子的智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下工夫。在此,我们搜集了一些小技巧、小方法,它们对提高孩子的智商有很大的帮助。 1.换手刷牙闭眼洗澡。 科学家研究表明,经常做健脑运动的人智商会更高,对于孩子来讲,这些健脑运动包括:◇用平时不常用的那只手刷牙; ◇闭上眼睛洗澡; ◇玩一些猜字游戏; ……2.训练孩子手的技能。 人体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皮层中都有着相应的神经中枢,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所以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因此,训练孩子手的技能,对于开发智力十分重要。 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孩子做这些动作:◇玩沙子,玩石子等,可以锻炼孩子手的神经反射,促进大脑的发育; ◇伸、屈手指,练习写字绘画,可以增强手指的柔韧性,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 ◇摆弄智力玩具、拍球投篮、学打算盘、做手指操等精细的活动,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增强大脑和手指间的信息传递; ◇经常让孩子交替使用左、右手,可以更好地开发左右两脑的智力。3.带孩子购物。 带孩子去买东西时,家长不要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匆匆买完便回家,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孩子智商的机会。例如,一种商品有不同种类,家长告诉孩子选择商品的标准,引导孩子做出选择,久而久之,孩子的智商就会有很大提高。一 家教理念:做孩子合格的引导者有这样一位家长,在孩子出生之前,她已经阅读过很多本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因此,孩子出生之后,面对孩子成长面临的种种难题,她没有像一般的家长那样不知所措,而是从容应对。所以,在每个成长阶段,她的孩子都要比同龄的孩子更加健康、更加优秀。每当其他家长们向她请教方法时,她给出的建议都是:多读几本家庭教育的书籍。 的确,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孩子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要想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了解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的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各类家教书籍中寻找答案。 也许有些家长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们会说:孩子所出现的问题,家教书中并不一定会有所涉及,再说,孩子与孩子是不同的,如果家长们都按书中所写的去教育孩子,那教育出来的孩子岂不都会是一个样子了吗?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信,任何一本书都不可能把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都涉及到。但家长却可以用书中所提供的教育理念,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对孩子进行灵活、科学的教育。 事实上,家教理念真的很重要。例如,以前的家长都坚持“我是老子,你必须听我的”的家庭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家长们已经渐渐认识到了这种理念的危害性,因此,它逐渐被“理解、尊重、沟通”等理念所替代。 但是,在现代家庭里,仍然有很多家长在延续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在此,我权且将最常见的几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供家长们借鉴。 1. 我不是老师,我不懂教育。 很多家长都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自己不是老师,所以可以不懂教育。其实,持有这种观点的家长显然是在推卸责任。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学家就曾指出,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该在家庭里由父母开始。 从孩子出生之日起,不管父母有没有意识到,我们都在担任着孩子合格或者不合格的老师。因为幼儿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我们随时随地都是孩子的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又因为幼儿期孩子与家长朝夕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往往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成长土壤,孩子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家长不要完全把教育的责任推向学校,理应自己多学习一些正确的、科学的家教理念与家教方法。 2. 教育是无师自通的。 现在仍然有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非常自然而且是无师自通的事情,在“如何做父母”方面进行投资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有很多从父辈那儿传承下来的经验可以应用。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问题时,这些家长从来不会去参加什么“家长课堂”,也从来不去翻阅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只有当孩子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时,他们才想到向专家请教。但到那时往往为时已晚,因为孩子的身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我就曾认识这样一位家长: 他是一位公司老总,事业很成功。但面对儿子时,他却有一种很强烈的失败感,因为他即将成年的儿子不但不愿意与他亲近,而且叛逆心理极强,从来都不听他的话。 后来,他把自己的烦恼告诉了一位心理专家。经过专家分析,他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以高高在上的“领导”态度教育孩子,凡事命令、强制孩子去做,根本就不懂得尊重和倾听孩子的意见,才最终导致了儿子的叛逆。 当这位家长了解到这一切后,后悔莫及地对心理专家说:“我要是早点跟你学习这些知识就好了!”然而,为时已晚,即使有心理学专家耐心地引导他的孩子,孩子心灵上所受到的伤害也不是一时就可以医治好的。 “教育无师自通”这种观点,伤害孩子于无形之中,家长们一定要警惕。 3. 孩子太小,教育是以后的事。 很多家长都认为刚生下来的婴儿什么都不懂,这时候对他们进行教育为时过早。其实,拥有这种观点的家长都缺乏早期教育的意识。 孩子的早期教育特别重要,教育专家认为,6岁之前是孩子众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例如,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家长们也不要认为只要教会了孩子说话,他们就具有了语言表达能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很多种,如语言的连贯性、与陌生人的沟通能力等,这些都需要家长在早期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引导、培训。 另外,心理学家还认为,8岁之前是培养孩子智商的关键期。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在17岁时的智商为100,那么他4岁时的智商就已经达到了50,此后,在4~8岁时可以发展30,而在8~17岁之间则只能发展20了。可见,孩子的成长早期是其智商发展的高速阶段。而没有早期教育意识的家长,由于不懂得去挖掘孩子的大脑潜能,将白白错过孩子的智力开发黄金期。 4. 树大自然直? 孩子小的时候,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如不礼貌、撒谎等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小的时候犯些小错误没什么,树大就自然直了。然而,等孩子长大后,家长却发现,“树”不但没直,而且越长越歪了。这时,孩子的习惯已经定型,再想纠正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对其坏行为不闻不问,这样只会给孩子的人生留下一个不好的开端。因为幼儿期是孩子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此时孩子的是非分辨能力很差,自我控制能力也有限,他们需要家长一定的束缚和管教,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情感。否则孩子很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如意志不坚定、害怕失败等,甚至是走上弯路。 5. 让老人带孩子,省力又省心。 现在有很多年轻的父母喜欢让老人带孩子,他们认为,这样既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又省心。殊不知,家长的这一做法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 在一般的家庭里,老人的教育理念都比较陈旧、传统,他们大多都不能承担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任务。而且,一般老人都很溺爱、娇惯孩子,容易使孩子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如霸道、自私、任性等,影响孩子良好性格和品行的形成。 另外,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情感都不能取代的。因此,由老人抚养长大的孩子,这方面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从而易使情感或人格产生偏差,进而产生诸如心理障碍、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有暴力倾向等问题。这样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关系。 当然,家长们错误的教育理念还有很多,在此,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但家长们必须注意一点: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并不会平白无故就降临在你的大脑中,只有通过学习,这些观念才会产生。 在此,我们总结了一些最常用的教育理念,供家长们借鉴。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辩”——反馈效应 每当家长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总会找出很多个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时,家长一般都会气愤地称孩子的这种行为为“狡辩”,其实,这并不是狡辩,而是孩子对家长教育的一种反馈。 教育是双向的,家长不仅要教,还要接受孩子的反馈,教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有很多家长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管自己“教”,一点都不在意孩子反馈回来的信息,这样的教育往往达不到家长预想的目的。 例如,有这样一个教育案例: 妈妈给5岁的儿子盛饭时,不小心把饭洒在桌子上一点儿,这时儿子竟然对妈妈说了一句:“妈妈,你真蠢!” 妈妈先是一愣,而后勃然大怒,向孩子大吼道:“闭嘴,你怎么可以说粗话?” 儿子被妈妈的这种气势吓着了,忙解释道:“我没有说粗话,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这样说的。” 妈妈真的生气了,继续冲孩子大吼:“说粗话,还敢狡辩,你是不是找打呀?” 在这个案例中,妈妈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制止孩子说粗话,以及预防孩子以后再说粗话。那我们来看看这位妈妈是否达到了教育目的。 妈妈教育孩子不要说脏话,孩子告诉妈妈“我们班小朋友都这样说”,这是孩子对妈妈教育的反馈。然而,对待孩子的这种反馈,家长却表现得特别气愤,认为孩子是狡辩,并扬言要打孩子。那么,孩子会不会听妈妈的话,从此就不再说粗话了呢? 答案是“不会”。 首先,孩子认为他说的那句话并不是粗话,因为他们班小朋友都这样说。虽然妈妈厉声告诉他那是粗话,但孩子并没有认同,因为妈妈仅仅是要求孩子闭嘴,并没有跟他解释那句话为什么是粗话。因此,事实上母子俩对“你真蠢”这句话是不是粗话存在很大的分歧,所以孩子以后还会继续说这句话。 第二,针对孩子的反馈“我们班小朋友都是这样说的”,妈妈没有做出很好的反应,甚至是没有理会孩子的反馈,就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你再说粗话,我就打你!”当然,孩子也许会屈服于家长的压力,不在家长面前说粗话,但谁也不能保证孩子不在家庭之外说粗话。现在很多孩子,当着家长的面不说粗话,但一出家门粗话就一串一串地从嘴里“蹦”出来,往往就是由于家长忽视或没有正确应对孩子的反馈所造成的。可见,事例中那位家长的教育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反馈的方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位家长的做法。 妈妈:你怎么说粗话呢? 孩子:我没有说粗话,我们班小朋友都这样说。 妈妈:“你真蠢”这句话就是粗话,是表示对一个人的蔑视,任何人听到这句话都会很伤心的。 孩子:可是我们班小朋友们都这样说。 妈妈:我们不管别人怎么说,对别人讲这样的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别的孩子不讲礼貌是他们的问题,但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个讲礼貌的孩子。 在这组对话中,妈妈就对孩子的反馈作出了很好的回应,既做到了尊重孩子,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引导孩子不说粗话,做个礼貌的孩子。事实上,这位妈妈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反馈效应原理,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反馈”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现在,很多教育学家常常把它运用到家庭教育中,指的是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根据孩子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向和对策,使亲子之间的沟通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上述事例中,当孩子讲出“我们班小朋友都这样说”的理由之后,妈妈马上从孩子的反馈中得知,他并不知道“你真蠢”是粗话。于是她对孩子的教育马上就转向了告诉孩子,那句话是粗话,代表什么意思,人们听了这样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从而使孩子认同“你真蠢”这句话就是粗话。当妈妈再告诉孩子,讲粗话的孩子不是讲礼貌的好孩子,这样,孩子为了当一个好孩子,就不会再讲粗话了。因此,这位妈妈的教育方法是既治“标”又治“本”的。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种种反馈呢?其实,具体来讲,应对孩子的反馈是有一些基本步骤的: 第一步: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馈。 当孩子对我们的教育作出反馈时,我们首先要对孩子的这种反馈作出分析。当然,这种分析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语言进行分析,还要连同孩子的动作及神情进行分析。 但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不管孩子的反馈是不是“狡辩”,都务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馈。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当孩子说出“我们班小朋友都这样说”的理由时,那位妈妈没有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分析,就对孩子大吼,这是不尊重孩子反馈的一种表现。所以,这位妈妈也并不知道孩子反馈的真正含义——孩子并不认为“你真蠢”是脏话。 可以想象,家长误解孩子的反馈,并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压制,长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会对妈妈的教育进行积极的反馈了。没有孩子的配合,家长势必将更没有办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第二步:针对孩子反馈出的问题,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当家长分析出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就可以针对孩子的反馈进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是他不知道讲礼貌的重要性,家长就可以通过事例、道理来讲述讲礼貌的重要性,引导孩子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是他不想承担自己错误言行所造成的责任,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做一个知错就改、敢作敢为的人…… 总之,不管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作出何种反馈,尊重和认真分析孩子的反馈,都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题。 方法二:为孩子营造适于成长的环境——氛围效应 一位专家应一个学术会议之邀,作一个讲座,可他到了会场才发现,来的人只有十多个。他比较尴尬,可不讲又不行,于是随机应变地对听众说:“会议的成功不在人多人少,中共第一次党代会才到了12人,但意义非同小可。今天到会的都是精英,因此我更要把课讲好。” 这句话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激活了气氛。再加上专家讲课充满激情,最后这次讲座进行得非常成功。 这位专家就很懂得氛围效应的重要性。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教导孩子时,也要注意营造符合教育内容的氛围。例如,当家长指出孩子的错误时,要严肃,而不能一边陪孩子玩闹,一边指出孩子的错误;当家长陪孩子娱乐时,就要放下架子,而不能带着家长的威严与孩子做游戏。另外,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家长也要为孩子创造和谐、温馨的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关于家庭氛围的营造,德国的家长做得特别出色,他们从来不会苛求孩子必须取得好成绩,必须拿第一;他们从不轻易对孩子发脾气,夫妻之间也总是和睦相处;他们懂得给孩子自由,关于孩子的事情,他们从来都是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他们甚至还强调:一个“硝烟弥漫”,缺乏关爱和欢乐的环境中,是不能培养出健康孩子的。 然而,中国家长在这方面的做法好像逊色很多—— 孩子放学回到家,家长们所说的第一句话一般都是“去做作业吧”! 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后,有很多家庭都会弥漫着“硝烟”,甚至还会有暴力剧上演; 中国的家长很少与孩子一起娱乐,即使有时家长会与孩子一同看电视,但这种极少的共同娱乐还往往以争吵而结束,因为家长与孩子会在频道的选择上出现分歧; …… 心理学家表示,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很不利于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因为大量事实表明,孩子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下才会进行冷静的思考,才会理解家长的苦心,从而愿意与家长合作。而在紧张、训斥、争吵的环境下,孩子只会找理由欺骗家长,或者故意与家长顶撞、作对,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一般都是不理智的。 另外,家庭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在和谐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活泼开朗、自信乐观,智力发展会很快;而在压抑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往往缺乏热情、性格内向、有悲观倾向,这些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很缓慢。也就是说,一个和谐的家庭、轻松的氛围,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呢? 首先,家庭气氛中一定不要有“硝烟”存在。 我就曾教过这样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性格有些孤僻,从来不会主动与他人接触,每天上完课就趴在课桌上睡觉。有时别的同学来找他玩,他不但不理,甚至还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因此,班里的同学都不愿意跟他接触。更为可怕的是,他常常在自己的日记里表露出轻生的念头。 后来经过家访我才知道,这个孩子父母之间的感情很不好,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争吵,甚至是大打出手。因此在家中,这个孩子一直就是在担惊受怕中生活,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家庭的温暖,所以经常会感觉活着没意思。 大量事实也证明,在家庭中,夫妻之间的感情不好,孩子往往会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很容易孤僻、悲观,心理很容易扭曲。 所以,要想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家长就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在家庭中夫妻之间和睦相处,让孩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当然,每对夫妻都有发生矛盾的时候,但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甚至是大打出手,这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是无法估算的。 其次,不要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掌控家庭气氛。很多家庭里都会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孩子学习成绩好时,全家人都高兴,整个家庭都沉浸在幸福之中;然而,当孩子成绩不好时,所有的矛盾都暴露出来:父母斥责孩子、父母之间互相抱怨……其实,这种现象就表明,孩子的学习成绩已经掌控了家庭氛围。这种氛围会使孩子感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会厌烦学习,甚至是厌烦回家……因此,明智的家长不应过分关注孩子的分数和名次,也不会让这些来掌控家庭氛围。 第三,多与孩子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例如,与孩子一起游戏,与孩子一起读书,并讨论读书心得等。在亲子之间共同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够体会到这些事情本身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而且还可以使孩子体会到家长对他们的关爱,以及家庭的温暖。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身心都会愉快,从而健康地成长。 方法三: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给一个人一块手表,当别人问这个人时间时,这个人能够快速而且自信地说出时间;然而,当给这个人两块不同时间的手表时,这个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说出时间了。因为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手表现象”,并由此而引申出了一个结论:在做事情时,只能有一个指导原则或价值取向。后来,人们把这个结论称为“手表定理”。 把“手表定理”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前后矛盾,或者说是家长双方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相互矛盾。 然而,很多家长却常常用自相矛盾的方法教育孩子,我就曾认识这样一位家长: 一次,因为孩子撒谎,这位家长很严厉地批评了孩子,然而当孩子因为受到批评而落泪时,这位家长立刻拿出一块饼干来逗孩子开心,直到把孩子逗笑为止。 当时,我看到了这一教育的全过程,便问这位家长:“你是在惩罚孩子的撒谎行为,还是在表扬孩子的哭闹行为?” 这位家长很无奈地说:“我只是不想让他哭闹,因为他一旦哭闹起来,我就会拿他没办法。” 这位家长就使用了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教育孩子。首先严厉地批评孩子,当孩子正在因为挨批评而伤心时,他却又拿出饼干来逗孩子开心。本来,也许孩子正在因为自己的撒谎行为而自责,但当他看到家长又拿饼干来哄自己时,这些小机灵鬼就会明白:无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只要自己一哭闹,家长就会妥协。掌握了家长的这种心理,他们以后动不动就会拿哭闹行为来要挟家长。因此,家长的这种前后矛盾的教育方法,不但会使孩子自我反省的思想和行为越来越少,而且还会助长孩子的错误行为。 当然,在很多家庭中,还常常会出现家庭内部教育意见不一致的现象。例如,父亲与母亲之间的教育意见不一致,父母与祖父母之间的教育意见不一致等。这种教育方式埋下的隐患是十分令人担忧的。 心理学家表示,特别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观点有分歧时,孩子很容易养成遇事依赖别人、喜欢逃避责任的性格。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懂得“趋利避害”。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中的一方责罚他,另一方袒护他时,孩子就会本能地寻找庇护。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惯性思维——“总会有人来帮我,即便我做错了事”。这样的孩子成人后,很容易见了困难就绕着走或者依赖别人,办了错事也为自己开脱,没有责任感。 为了避免孩子这种性格的形成,每位家长都有责任协调家庭内部关系,使整个家庭的教育观念形成一股合力,再对孩子进行教育。 在家庭中,如何协调自己与对方之间的矛盾,使夫妻之间的教育观点一致?一位家长是这样说的: 教育孩子时,我与丈夫的观点也常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孩子犯了错误,他主张对孩子一定要严厉,以防孩子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然而,我主张对孩子进行宽松教育,只要孩子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根本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惩罚。毕竟对孩子的教育太过严厉,很容易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变得不喜欢去尝试一些新事物。 但是,当丈夫教育孩子时,我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公然反对丈夫,而是悄悄躲开那个教育的场面。但当我们夫妻独处时,我会把我的教育观点传达给丈夫,我们夫妻在私下对此达成共识,再用共同的态度去教育孩子。 这位家长的这种做法非常科学,夫妻之间存在教育观点分歧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这种分歧千万不要让孩子看出来,否则只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夫妻两人在私下里对教育观点达成共识,就可以避免分歧的存在。当然,如果夫妻两人实在无法达成一致,那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或参加家庭教育辅导班来学习,借“权威”来调整两个人的不科学观点,从而对孩子做出最有益的教育。 方法四:重视孩子的多个“第一次”——首因效应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给许多孩子提供一些无关联的字词,然后让他们以任意的顺序回忆出这些字词。结果显示,位于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字词,比中间部分的字词更容易回忆。 其实,实验结果表明的是心理学中的两种心理效应。前一种现象叫做“首因效应”,后一种现象叫做“近因效应”。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一篇文章、一些数据,开始的内容比后面的内容要记得清楚得多,其实,这就是“首因效应”在起作用。这是因为新的刺激能引起兴奋,会在大脑皮层留下较深的痕迹,以后回顾起来比较容易。 而人的思维过程也表明,人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定势”,即“先入为主”,它使得人们对堪称“第一”的事物有着较强的记忆。例如,孩子会对第一次受表扬、第一次挨批评记忆深刻,然而对第二次、第三次却往往记得不是很清楚。 因此,“首因效应”运用在家庭教育中,就要求家长重视孩子的多个“第一次”,并利用好这些“第一次”,鼓励孩子养成好习惯。 例如,当孩子第一次遇到困难向你求助时,家长不能急于给予孩子答案,而是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 有这样两个教育案例: 案例一: 小启是个听话、爱学习的孩子,但从某暑假开始,他的学习成绩大幅下滑,并且对学习也没有以前那样感兴趣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还要从他一年级的那个暑假说起。 那个暑假,小启因为贪玩而忘记了做作业。明天就要开学了,可作业一个字还没有写,小启急得直哭。小启妈妈看到这种情况,忙过来安慰孩子,并答应为孩子写作业。很快,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小启的暑假作业在1个小时内就解决了。面对出色完成的作业,小启终于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了。 然而,自从这次开始,小启经常会无缘无故就忘记做作业,并且还学会用眼泪向爸爸妈妈求救。当然,他学习成绩下降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案例二: 二年级的小迪在学校学习了珠算,回家后她拨弄了老半天,还是不会用算盘。于是,她要求妈妈教她,但妈妈却告诉她:“你先把课本的内容和课堂笔记再认真看一遍,如果还是不会,妈妈再教你。” 小迪按着妈妈所说的去做了,当她把课本和笔记的内容都看过一遍后发现,珠算的内容原来这么简单,她已经完全掌握了。 从此,小迪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是学习上的事情,还是生活中的事情,只要是动脑筋能解决的,她从来都是自己去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她才会去向爸爸妈妈求助。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小迪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呈加速上升。 由这两个教育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第一次”往往是孩子习惯养成的一个基础。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案例一中小启的家长没有留给孩子自己动脑思考的机会,便帮忙给孩子写作业,这样便使小启产生了这样一种思想:写不写作业都是一样的,反正爸爸妈妈会帮我写。因此,这便成了孩子不良生活习惯的开端,学习成绩下降也便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同样是遇到困难,案例二中的小迪妈妈却懂得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第一个困难被孩子通过努力克服了,孩子便会产生这样一种意识:任何困难通过努力都是可以由自己解决的。由此,孩子便养成了一种不惧怕困难,遇事积极思考、积极动手的好习惯。 因此,做家长的不仅应该谨慎对待孩子的第一次成功、第一次失败等,还应该利用这些“第一次”鼓励孩子养成好习惯。例如,当孩子第一次取得荣誉时,家长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帮助他们养成谦虚的好习惯;当孩子第一次与同学产生矛盾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养成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宽容的好习惯,等等。二 了解孩子:做孩子的心理医生我曾经问过很多父母这样一个问题:“你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吗?”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父母们却常常给出很多五花八门的答案: “了解,小孩子嘛,都喜欢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 “不了解,他们总是喜怒无常。” “小孩子也有心理需求吗?” …… 不管家长们的回答是否正确,但有一点很可怕,那就是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没有心理需求。其实,孩子不仅有心理需求,而且他们的心理需求还很多,他们需要尊重、需要家长的关注、需要家长的认同……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哭闹、做坏事、故意与家长作对…… 例如,外面下着雨,4岁的孩子非要到楼下的小花园去玩,孩子的妈妈又气又急,但无论给孩子如何大讲“这时候出去会被雨水淋湿的”、“淋雨后会感冒的”等道理,孩子仍然无动于衷。 其实,在这时候,家长就要学着猜测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为什么要闹着出去呢?也许他是迷恋上了公园里的小秋千,也许他想再次感受一下在草丛里捉虫子的乐趣,也许他想爬到那棵他上次没有爬到的树上去…… 不管孩子的心理需求是哪一种,只要家长去用心猜测,不用冒雨出门,孩子的心理需求也能得到满足。如家长可以一项一项问他: “你是不是想再玩一次公园里的秋千呀?”如果孩子摇头,或不理睬你,没有关系,你只需继续问他:“你是不是想去草丛里捉虫子呀?”“你是不是想去公园里爬树呀?”……孩子的心思总会被猜中。 猜中后,家长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帮孩子圆那个不可能的梦了。例如,孩子之所以哭闹,是因为想到公园里去爬树,家长就可以这样安慰他:“原来你是想到公园里去爬树,妈妈知道,昨天你没有爬到树上去,你很生气,但今天下雨了,没有办法出去。不过妈妈真希望今天是个大晴天,你能在小公园里快乐地爬树,爬得很高很高,让树下面的小朋友都佩服你,都夸你是‘大英雄’。” 听到妈妈这样讲,孩子肯定能安静下来,因为他的需求已经在妈妈为他构建的“想象蓝图”中得到了满足。 孩子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动物,如果你不懂他们的心理,即使你给他们上百条漂亮的理由,他们也不会理睬,该哭还是哭,该闹还是闹。但是,一旦你掌握了他们的心理,往往就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就能让他们得到满足。 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懂点心理学,这样才能更容易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从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做出判断,鼓励他们正确的行为,纠正他们错误的行为,使孩子顺利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家长确实懂得一些心理学,也不能以“万事通”的姿态自居。例如,看到孩子摔倒了,家长这样教育孩子:“看吧,不听我的劝告,摔倒了吧!”又如,家长经常这样对孩子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不要那样去做,你不听,怎么样,失败了吧!”……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即使我们成人听到这些“万事通”式的话语,也会产生反感,何况孩子呢?家长这种“万事通”式的行为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感,进而故意不与家长合作,长久如此,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明智的家长虽然懂得心理学,但他们却不张扬,会悄无声息地运用在孩子身上。例如,当孩子故意无理取闹时,家长便会明白了,这是孩子引起他注意的一种手段,于是他不会立即就去安慰孩子,而是故意不理孩子,等孩子安静下来才耐心地对他说:“妈妈是爱你的,妈妈时刻都在关注你!”因为懂点心理学的家长都知道,孩子故意用哭闹或搞怪来吸引家长的注意,是因为他们觉得家长不爱他们,或者不关注他们。如果,孩子的心理得到满足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故意哭闹和搞怪的行为了。 因此,要做孩子合格的心理医生,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 那么,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目的有哪些呢,我们将结合一些教育案例为家长们做出详细的介绍。 方法一:让孩子为家庭做贡献——满足孩子的心理归属感 很多家长常常很苦恼,他们经常这样向别人诉苦:“现在的孩子一点责任心都没有,家里的家务他们一点都不管,甚至连油瓶倒了,他们都不扶!” 有很多家长把这种现象归纳为当代孩子们的一个共有特点,即没有责任感。但在这里,我要为这些孩子喊冤了,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变成这样,往往是由家长一手造成的。 相信大多数的家长对这样的场景应该很熟悉: 孩子小时,妈妈在扫地,孩子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我来帮你扫地吧?”妈妈头也不抬地对孩子说:“你还小,这些事情你做不了,去玩你的玩具去吧!” 妈妈在洗碗,孩子拉着妈妈的衣角说:“妈妈,让我来帮你吧!”在孩子的强烈要求下,妈妈终于同意了孩子的要求,但由于孩子没有洗碗的经验,一不小心把碗打碎了一只。这时,妈妈厉声对孩子说:“只会给我添乱,去,一边玩儿去!” …… 孩子的责任心就是在这些小事中一点点消失的,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孩子的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团体,能够被这个团体中的其他人所接纳和肯定,更希望自己在团体之中能占一席之地,从而在这个团体中获得个人安全感。 孩子也是如此。作为家庭中的一分子,他们也希望能够在家庭中拥有自己的位置。但他们的这种感觉常常因为父母的某些行为而得不到满足。例如上面事例中,家长因为孩子小,就不让孩子为家庭做贡献;或者因为孩子洗碗时把碗打碎,就厉声斥责孩子,这都是忽视孩子归属感需求的表现。 当孩子归属感的需求被忽视时,他就会没有安全感,进而会对家庭这个团体失望,逐渐变得没有责任感。不仅如此,当孩子的心理归属感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甚至还会变得不肯与家长合作,故意忽视家长的要求。例如,家里要来客人了,妈妈为了收拾屋子忙得满头大汗,便请求孩子过来帮忙,这时,没有归属感的孩子不但不会心疼妈妈,还会故意装作没有听到妈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