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同哥伦比Ⅱ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让消费者选择任6种果酱中挑一种或者从24种果酱中挑一种时,人们大多愿意有更多的选择。可是在最后决定购买的时候,在6种果酱中选择的人们做出的购买决定,是存24种果酱中选择所做购买决定的10倍。 如果不是买果酱这样的简单消费,而是投资这类可以使人们获得较大收益的事件呢?研究发现,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表现并没有好太多。过多的选择使人Ⅳ】变得更加保守,不愿意为极有可能获得的收益冒一些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采取一种简化策略,要么随便选一种,要么什么都不选。 美国曾进行过一项关于退休基金选择情况的研究。在美国,由于有政策的支持,选择参与这样的基金基本上都是有利可图的,不参加就相当于把到手的钱白白扔掉。 研究者考察了647个公口J中共80万名员工的退休基金选择情况,结果发现,当公司提供选择的退休基金只有2种的时候,有75%的员工选择了参与;而选择自-59种时,参加的比例就只有60%了。选择多了,反而会使人们在更有利的事情上做出错误的判断。 这可以说是手表定律的一次典型表现。手表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做事有两个原则,那么必定是无法将事情做好的。所以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一个最高的价值取向,这样在不同的价值发牛冲突时就可以做出取舍。就像在一个集体中,如果有若十个领导,每个领导都持1:同的意见年j观点,那么在他们的管理下,公司可能很难正常运作,因为员工往往会不知道该听谁的,不知道谁说的/r是对的。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孩子的父付一定要统一思想,态度一致,如果一人一个态度,一人一种思想,那么孩子就会无所适从,这样也是教育刁:出好孩了.的。因此,在面对矛盾选择时.我们要依据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一个最高的价值取向或指导原则,这样来进行选择,才不会困为受到过多影响而不知所措。否则,我们可参考的意见越多,越会失去主张。 5为什么我们总是心存侥幸 看过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人收到一条短信,短信的大概意思是只要你按照指示,往某个户头上汇款100元,那么你就会轻易地得到赚取1000元的秘诀。这个收到短信的人心想,不就是】00元钱吗?以一换十,很值;即便是骗人的,不就是100元钱吗?反正也不是大数目。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那个户头上存了100元钱。第二天.他又收到了一条短信,上面写道:“跟我一样骗十个你这样的傻瓜,这样你不就得到1000元了吗?” 这则笑话听起来似乎囱l点夸张,但是在现实生活巾确实是存在的。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就是人们内心深处普遍存在着的侥幸心理。所谓侥幸心理,是指无视事物本身的特征,违背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和原则,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希望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发展,直至取得希望的结果。但很多时候,侥幸心理反而成了许许多多失败、丑陋、悲惨生活的罪魁祸首。 当然,每个人都nJ能存在侥幸心理,这很正常。但是,存在侥幸心理要看是对什么事情。例如学生考试时可能抱有侥幸心理,最差的结果就是不及格重修;上班迟到抱有侥幸心理,则可能会让你失去l:作;贪污受贿抱有侥幸心理,则可能遭受牢狱之灾;酒后驾车抱有侥幸心理,则可能会让你失去牛命……寒号鸟的故事就向我们展示了侥幸心理带给我们的伤害。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乌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鹄。寒号乌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枝,就忙着垒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 喜鹊说:“寒号鸟,别睡觉了,天气这么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你不要吵,太阳这么好,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乌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口罗,,,哆哆口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喜鹊又对寒号乌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心里想:“天气这么好,严寒应该不会来了吧,等天气真正冷下来的时候,再垒窝也不迟。”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它叉凑合着过了几天。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就在这严寒的夜里,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哀号:“哆n罗口罗,哆口罗口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天亮了,阳光普照大地。喜鹊在枝头呼唤邻居寒号乌,但是可怜的寒号鸟在半夜里已经被冻死了。 正是存有侥幸心理,寒号鸟才最终失去了性命。所以说,在现实生活巾,我们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要错误地认为一个小细节对整个命运起不了什么作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及时把小洞修复了,等其发展成为大洞的时候,造成的损害可能就来不及弥补了。 6为什么我们豆是喜欢发牢骚 一位-C,N学家曾这样说过:如果你还有时间抱怨,那么你就有时间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你觉得抱怨已经无济于事,你就应该去寻找克服嗣难、改变环境的方法,如果你认为抱怨是一种坏习惯,你就应该化抱怨为抱负,变怨气为志气。 不难发现,生活的每1个角落,几乎都存有“牢骚族”或“抱怨族”,他们每天轮流把“枪口”指向生活的方方面面,埋怨这个,批评那个,周围的人几乎无一幸免。在他们的眼里,任何事情都足以引起他们的抱怨,都足以让他们生气或者发怒。 偶尔抱怨,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天灭抱怨,而且抱怨的还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无疑会给人留下一种“无能”的印象。在众人的眼里,一个能干之人是很少会抱怨的,如果你因为爱“抱怨”而被别人称为“无能”,岂不是一件很冤枉的事情!况且,抱怨常常会使情绪恶化,以致看什么都不顺眼,最后会使自己陷入一种自己制造出来的消极情景之中。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陈晨和公司的其他销售员一样,拿着很低的底薪和不稳定的提成,即使如此,他们每天都还得很辛苦地工作着。,当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他向自己的父亲抱怨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抠门儿的老板,辛辛苦苦地为他干了一个月,他就给这幺点薪水。” 一向慈祥的父亲并没有问他具体领到了多少薪水,而是问他说:“你算过没有,这个月你为公司创造了多少财富?你拿到的薪水是不是与你给公司创造的财富相称呢?” 听了父亲的问话之后,陈晨再也没有抱怨过,既不抱怨别人,也不抱怨自己。以后的日子里,更多的时候他是在抱怨自己这个月的业绩太少,有愧于老板发的工资。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两年之后,他被提升为公司销售部的经理,工资待遇自然提升了很多。但是他经常考虑的问题依旧是:“我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对得起我拿的工资吗?” 有位伟人曾经说过:“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则是无所作为,是逃避责任,是放弃义务,是自甘沉沦。”生活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无论我们遭遇到什么样的境况,都已经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如果一味地喋喋不休,依旧是于事无补,而且还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苟子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 如果你能够抛却抱怨的心理,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心态,让积极代替消极,让主动代替推诿,让承担责任代替事不关己。如此,抱怨的心理便无处藏身,久而久之,你遭遇的境况会存你努力的改变下得到改善,而你也将很难再找到抱怨的理由。心态改变了,外界的环境和事物也会随之改变,敢于承担责任了,抱怨也就会变少了。 不幸和灾难说不定就会在某个时刻降临,此时,你是以消极抱怨的心态待之,还是用积极的心态去化解灾难。如果你总是抱有一种消极的心态,怨灭尤人,可能要抱怨一辈子,因为抱怨不能够解决任何问题,没有一点用途。正如海伦·凯勒所说:“抱怨只会使心灵阴暗。”反之,当你积极地去面对苦难和问题时,你肯定会从中得到更大的益处,获取另一番收获。 7 |一块石头为什么可以卖到天价 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徒弟,就给他一块很大、很漂亮的石头,让他拿到菜市场卖,并嘱咐:“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就可以。”徒弟去了。 在幕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 徒弟拿着石头回来,对禅师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能给出什幺价,但是不要卖掉它。”从黄金市场回来,徒弟很高兴地说:“太棒了!他们乐意出1000块钱。”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他去了珠宝商那儿,没想到珠宝商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徒弟记着师父的话,不卖,商人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徒弟还是不卖,商人又把价抬到了20万……50万!徒弟还是不卖。但他心里想的是:这些人疯了!最后,商人竟然真的出到五十万要买那块石头。 在“天价的石头”这个故事里,禅帅告诉了年轻人一个关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但同时他又向我们揭示了“儿勃伦效应”这一规律。这‘效应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的,他发现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者都有一种挥霍性的消费心理,他们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不会因为其标价较高而降低,相反却是增加。 例如,‘件款式、质地差1:多的衬衣,在普通的商场H买几十元,而在‘些高档商场,却能够卖到几百元,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买。标价9999元的眼镜架,6666万元的纪念表,158万元的钢琴,1OH_元的花瓶,800元一斤的牛肉,100元一盒的香烟,50元一瓶的矿泉水,99元一碗的面条,5万元一部的手机,1000万元一辆的汽车……这些可谓是“天价”商品,在市场上异常走俏,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大好局面。想买还要提前预定,甚至还有需要提前半年预定的,最过分的是,即便是提前预定了也不保证·定能买到现货。 照理说,人们都渴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难道那些消费者真的相信是“物有所值”吗?或者,他们是被钱“烧”迷糊了?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而足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逐步由追求数量、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这种消费理念的转变导致人们卅现了这样的认知:价格越高,东西越好。价格高的商品意味着权势、地位、荣誉和成功,而购买价格高的商品是一种炫耀性消费,能给人“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印象,使|I|勾买者产生一定的优越感,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也正因为如此,商家征做广告时,会用“贵得有‘理’”这样的说法,暗示自己的昂贵商品代表着“高品质”的生活。目前,这种炫耀性的消费方式已经扩散到并/fi富裕的人群,甚至这一人群对昂贵的商品更为热衷,冈为他们更急于摆脱“贫困”的标签,借昂贵的物质消费来使自己获得他人的尊重。 8同样的钱为什么感觉不同 一个人要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出发时发现丢了一张价值200元的电话卡,虽然很心疼,但并没有影响他去听音乐会,而如果这个人把提前购买的200元音乐会门票弄丢了,他则不愿意再次买票去听了,这是为什么呢? 丢了电话卡,损失了200元钱,而丢了音乐会的门票也是损失了200元钱,同样是损失200元钱,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但为什么丢了电话卡后仍旧去听音乐会,而丢了音乐会门票之后就不再去听了呢? 之所以前后两种情况,A.4q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原因就在于,在人们的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账户中,因此,在音乐会的账户里,其支出仅仅是200元,并不会因为丢失了电话卡使音乐会所在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发生变化,因此,人们仍然会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已经丢了的音乐会的门票,和需要再买的音乐会门票却都被人们归入到了同一个账户,所以看上去,如果要听这场音乐会,就要花400元才行,这样人们当然觉得很不划算,而因此放弃。 这种相同的数额的钱在同一个消费者的心理上产生不同反应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他把不同来路的钱放到了不同的“心理账户”。比如,同样是100万,而在人们的大脑中根据不同的来路建立了不同的账户,因此辛勤劳动换来的100万和中彩票或者捡来的100万是不一样的。 因为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账户,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自己辛苦挣来的钱花起来肯定会很谨慎,不该花的不花,该花的能省则省;意外之财反正是白得的,没了就没了,花起来也很随便,因此可能就会毫无顾忌地请客吃饭,买各种高昂的奢侈品,很快就会挥霍·空。 美国行为科学家查德-赛勒曾经蜕过:“钱并不具备完全的替代性,因为我们会分别为不同来路的钱建立不间的账户。”的确,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建立若干个心理账户,管理着不同来路的钱,对其进行着不同的预算和支出,并影响着自己的消费行为。 李女士最近去逛商场,看中了一款标价为1999元的化妆品,犹豫了好长时间,她还是不舍得买,觉得实在是太奢侈了。但是过生日的时候,当她的丈夫把这套化妆品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的时候,她还是非常开心。 尽管李女士知道她买和她丈夫买用的都是这个家庭的钱。为什么|百l样的钱以不同的理由开支心理感觉就会小同?心理学家认为,李女士如果自己花钱去购买1999元的化妆品,则属于生活开支,还是有点奢侈;而丈夫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自己,则属于情感开支,众所周知,情感是无价的。因此,人们为何欣然接受昂贵的礼品却未必购买昂贵的礼品,也就不足为怪了。 另外,对于普通人来讲,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他们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花完从其他途径而非自己辛苦劳动所挣来的钱,比如说奖金、礼金或者中彩票得来的百万大奖;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会非常存乎退休金、养老金、定期存款等,对这些也往往会采取相对保守的投资策略。 因此,如何避免心理账户带来的影响,对我们的日常消费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建议我们把所有的钱都根据用途分门别类地归入吖i同的账户,心理上就不会产生冈钱的来源不同而区别对待的念头。同时,这些账户建立得越清晰,执行得越严格,我们就越不会没有节制地、不加计划地乱花钱。 9为什么我们喜欢倾吐苦水 地铁上,一位陌生的老人紧挨着一个年轻的女孩儿坐着,女孩儿满面愁容,眼睛肿肿的,一看就是哭过的样子。老人和蔼地问她说:“孩子,怎幺了,遇到什幺不顺心的事情了吗?”女孩儿看着老人,未语泪先流,然后长吁短叹地向老人倾诉。 原来,女孩儿在单位遭到别人的恶意攻击,导致工作上出现了很大的失误,差点被老板开除;更让人难受的是,男朋友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分手;而她的家人和朋友都不在身边,她想找个人倾诉都没有机会。她觉得生活已经没有了一点希望,只能等待一个茫茫然的未来,沮丧的时候,她甚至没有一丝活下去的勇气。 女孩儿讲着哭着,很久之后,她似乎把心里的苦闷全都倒了出来。慢慢地,她难受的表情开始缓和下来,眼泪也消失了。老人这时拍了拍她的肩膀,问她说:“孩子,好点没有啊?” 女孩儿给了他一个笑容,然后笑着说:“真奇怪啊,在向你倾诉之前,我觉得自己简直要崩溃了。可是给你说了之后,我觉得事情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如果我现在就轻易地失去了生命,实在不值得。” 事实卜,很多人都喜欢向别人倾诉自己的烦闷和苦恼。哈佛大学梅奥说:“当人们受到关注,不良的情绪得到宣泄时,学习和交往的频率就会大大增加。”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在13常生活中也常被称为“宣泄效应”。 的确,住这个社会上,人并不是孤立的个体,也不是只知道挣钱的机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成员。从某种意义上来所,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都希望被人理解。所以,一旦遇到苦恼和烦心的事情,就渴望通过倾诉的方式来减轻心理压力,获得理解和支持。事灾上,每个人都希望向别人倾诉,这不仅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也是一种情感的依恋。 虽然,现在物质条件十分优越,但是情绪压抑得太久了就会使人从心灵深处与外界隔绝,沮丧、忧郁、苦闷。这种负面情绪一旦控制不住,打破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变态的行为,甚至会导致精神失常。但如果情绪压抑者能够合理地进行倾诉,则会避免种种不良后果。 目前,有很多心理学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例如美国和法国的心理学家甚至设计了“出气中心”,在“出气中心”,情绪压抑者或者是在生活中受了委屈的人,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在里面进行发泄。还有一些心理医生,他们也经常采用情绪发泄法来治疗某类病人,也就是让许多病人坐在一起,毫无顾忌地向彼此吐苦水,发怨气。事实证明,这一疗法是极为有效的。如今,一些网站上也有专门的“发泄中心”,在里面,你可以看到倾诉各式各样苦恼的文字。 而在巴黎,据粗略统计,已经有近百个运动消气中心,其主办人是一些心理专家。在这些运动消气中心里,一般都有专门的教练,他们首先会开导这些情绪沮丧者,然后再指导他们大喊大叫、打枕头、拧毛巾、跺地板、捶沙发、撕废纸等。实际上,这是一套“消气操”。通过这种发泄、吐口水的方式,很多人抑郁的情绪得以调节,变得健康快乐起来,与此同时,工作和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发财的都是些有心人 美国加州有一位叫荷信的女商人,生意做得不是很顺。所以,当她要去看望一位刚刚’F-孕的女朋友时,没有钱买珍贵的礼物,就决定自己动手给朋友做个小礼物。 她找出一根给金鱼换水时用的吸水管,在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漏斗及一个喷漆工人用的防护口罩,还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母子通话器”。尽管这个礼物很简陋,但是主人很高兴,甚至还真的用它来跟胎儿谈话,大伙儿也被逗得哈哈大笑。荷信在兴奋之余,出于商人的敏感,她嗅到了商机。于是,很快咨询了心理学家,并从心理学家那里得到了理论支持:如果母亲在婴儿禾出世前,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5胎JLf,J{.ff,有利于培养孩子出生后的自信心,井增强其学习能力。荷信更加兴奋了,她开始集资办厂,正式制造“母子通话器”,并为产品申请了专利。产品上市后,大受欢迎。当然,荷信从此也跨入了富翁的行列。 荷信之所以发财,有着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因此说她是侥幸成功也是不对的。显然,她还是个有心人。所谓有心人与无心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其心理品质是不同的。具体说来,有心人的哪些心理品质是无心人所欠缺的呢? 有心人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美国著名摩根财团的创始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年轻酐1时候是个地道的穷光蛋。他携妻一起闯荡社会,为了生讣开了一个小杂货店卖鸡蛋。结果他发现,每次妻子卖出的鸡蛋要比自己所卖的多得多,这是为什么呢?对一般人而言,可能根本不会注意至-IJZ个问题,即使注意到,也不会介意。但是,这个问题却引起摩根的好奇心,于是他认真地思考试图找出原冈。后来终于发现当自己卖鸡蛋叫‘,因为自己的手又宽又大,使鸡蛋显得有些小,于是顾客嫌小而买得少;但是同样一个鸡蛋,放在他妻子纤细的小手里,在顾客的视觉上就感觉大些。因此就会卖得很多。止是囚为摩根这样的有心,所以才能抓住机会,最终获得巨人的成功。 有心人郁富有探索精神。从常规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的某些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而有些事物之间则没有联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个有探索精神的有心人,会突破常规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挖掘出极富商业价值的“金矿”。例如,El本东京‘家咖啡店的老板,用红色杯了^盛咖啡来卖,既减少了咖啡用量,又给顾客留了好印象。这是因为他曾做过实验:给三卜多个朋友四杯浓度相同的咖啡,但杯了的颜色不同,分别为:咖啡色、红色、青色和黄色,让他们评价咖啡的浓度。结果发现,红色杯子装的咖啡看起来最浓。 有心人大多具有与众吖i同的思维方式他fl’。J往往不会拘泥于现状,善于突破常规,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40多,l:前,专家们无法解决方糖包装防潮的问题,而一个叫凯J叶萨的普通工人却解决了,因为他想:“方糖的潮湿问题是由于密封,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卜是,在包装上开了个小孔,方糖不再发潮,凯卢萨申请了专利并赚得了Ioo万美金。他之所以能够创造财富,就在于他有独特的思维方式。 有心人的成功l:是偶然的,如果他们没有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那么也是无法取得最终的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要总是羡慕别人比自己成功,慨叹自己的不幸,其实只要你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善丁学刊和应用心理智慧,做个聪明的有心人,你一样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真正的冒险不是赌运气 乔治‘索罗斯是资本领域里的“金融奇才”、“资本的舵手”,也有人说他是“金融杀手”,因为他曾打败了英格兰银行。 1992年,他以5%的保证金方式大量抛空英镑,购买马克,使英镑对马克的汇率降至联系汇率的下限。当索罗斯听到英格兰银行准备动用120,f&美元"X-进英镑后,豪气地说:“我正准备抛空这个数量。’’他发动了历史上第一个投机资金挑战欧洲贷币汇率的战争,与英格兰银行进行了一场世纪豪赌。 在下场的巨大抛压下,英格兰银行被迫宣布两次提高利率,但英镑仍是一再下跌直至宣布退出欧洲货币体系。而索罗斯所建的“量子基金”却从中赫,120多亿美元,他的个人收入达6.5亿美元。 冒险曾一度被当作危险的东西,是一种莽撞的行为,是在赌运气,即使成功也是侥幸。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要做成事情,不可能完全不冒险,因为风险是与机遇相伴而生的,太过保守很可能就错失了良机。 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伯格哈特·安德烈斯认为,影响人的性格的因素除了目前心理学界所认为的:敏感性、交际能力、自控能力、开放性、对他人的关爱,还应包括冒险精神。在他看来,冒险精神不等于莽撞。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在行动时有明确的目的性,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愿意承担责任。这种性格的人常常会问自己:‘‘我是否已做好准备,在充满危机和挑战的情况下承担领导责任。”一旦得到肯定的回答就会义无反顾地采取行动。 与单纯的“外向型”的人相比,具有冒险精神的人更倾向于独自面对严峻形势的挑战,并为达到最终目标承受重大的挫折和打击。 冒险与赌运气根本不是一同事,·个成功的人,在做出种种冒险行为之时,也是经过思考的,看到了成功的可能性。 素罗斯之所以敢与英格兰银行进行那样一场世纪豪赌,是因为他已经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等进行了一系列精确的分析:索罗斯敏锐地意识到,在1989年11月柏林墙崩溃、东西德统一后,欧洲货币汇率机制无法再继续维持。因为统一使德国经济发展远超其他欧洲邻国,而欧洲的货币汇率机制的存在前提是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当时英国的经济不景气,利率已经很高,而提高英镑利率来支撑英镑币值会使英国经济更糟。所以英国要求德国降低马克的利率以减轻国际汇价对英镑的压力。而统一的德国为了重建东德,经济过热,开支过高,只得维持高达10%的年利率来降温。所以就拒绝了英国,矛盾由此激化。于是,素罗斯抓住机会,奋力·搏。 可见,冒险是一种在理性分析之后,所做出的大胆抉择,它建构任良好的心理品质之上,拥自1这样的心理品质,则可以从动机冲突中迅速解脱。人类的需要有很多种,由此导致相互抵触的动机,会引起主体的内心矛盾。富于冒险精神的人深知事情的两面性,不苛求十全十美,而是根据分析迅速选择,尽快从冲突中脱身。 富有冒险精神的人有较强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富丁^冒险精神的人住做出具有冒险意味的决策指示,就对可能出现的失败有较强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正是这种心理准备使他们在失败来临时,l;会惊慌失措,更小会放弃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冒险尝试。 冒险不等于赌博,富于冒险精神的人,绝不蛮干,而是有真知灼见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深邃的目光,使他们看到了别人所看不到的可能性。而正是因为如此,冒险比赌博更理性,更可能获得成功。 3既有安全感又要有危机感 挪威有一个紧靠着大海的小镇,人们以捕鱼为生。那里的沙丁鱼很有名,味道很是鲜美。但是,每次出海归来时,沙丁鱼已经死的死,烂的烂,口感也就差多了。人们想尽招术,沙丁鱼存活率还是很少. 有一天,一位老渔民照例准备出海打渔。出发前,可爱的小孙子嚷着要吃沙丁鱼。忙碌了几日,老渔民捕获了不少的鱼,当然少不了孙子点名要的沙丁鱼。为了保证鱼的新鲜,他驾船火速返航。可刚才到半路.沙丁鱼便不鲜活了,一动不动地待在水中。 老渔民只得挑出那些死去的鱼扔掉。他看见一条鲶鱼在水面漂浮,像是快死了,就捞起来打算扔掉。不料鱼儿挣脱他的手掌,掉进了装着沙丁鱼的鱼舱。 老渔民懒得再答理它,继续返航。到家后却发现:那些沙丁鱼竟然都是活蹦乱跳的!原来是鲶鱼救了沙丁鱼。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鲶鱼效应普遍存在着。这主要来源于安全感及危机感——生物共有的心理活动。沙丁鱼与自己的同类待在一起的时候,有很强的安全感,在长期的返航过程中,生性安静不爱动的它们,最终窒息而死。而鲶鱼这个“异己分子”的到来,使它们有了危机感,因紧张而加速游动,水于是活了起来,鱼儿自然也就死不了了。 所谓安全感,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保有的一种稳定的、安全的感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安全需求处在生理需求之后,位于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之前,它包括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 如果连安全感都没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更遥远了。还会导致个体的心理产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如惊慌、困惑、失落、紧张、压抑、郁闷等负面情绪,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毕业生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正在工作的人怕在金融危机中被裁员;没有房子的人怕后半辈子居无定所,有了房子的人苦于成为“房奴”,怕还不起房贷;没结婚的怕找不到伴侣,结了婚的怕婚姻不长久……我们都想拥有安全感。 然而,只有安全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够的。 首先,只要安全感是不可能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谁都无法将自身处于一个绝对安全的位置,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会让我们充满危机。 其次,H要安全感是不够的。就像故事中的沙丁鱼,在安全的环境中反而会渐渐地失去生机。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还需要适度的危机感。我国古人也经常强调“居安思危”,居安思危能让人不敢懈怠,贪图安逸,停滞不前,而是积极完善自我,精益求精,保持活力与斗志,使自己可以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对于组织的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来说,利用鲶鱼效应,人为地为成员fflail造些危机感,叫‘增强组织的生命力。例如,日本三泽之家公司总裁三泽千代治故意经常从外面聘用一些头脑聪明、千劲十足的年轻人,组成公司的主力军,甚至包括常务董事一级的重量级人物。这样一来,公司上下都有·种危机感,担心会失去手中的饭碗,因而工作时格外卖力。三泽千代治解释说:“其实人也是一样。由十人员长期固定,公司缺少新鲜感和竞争力,大多数员工容易产生惰性。外来人员加入公司,可以制造一种紧张气氛与危机环境,企业也就跟着有话力了。” 总而言之,心理上既有安全感,又有危机感,才能让人更加积极地生活,积极地与人相处,取得事业的成功。 4人际交往需要“心理专泡" A和B是一对好朋友,但在相处时会出现这种情况:A不喜欢两个人整天“黏”在一起,觉得没有一点私人空问,有点烦,也有点累;而B觉得好朋友就该是“如影随形”,疏远则是“友情破裂”的前兆。 其实,A和B彼此心里都很在乎对方,但在行为表现上却如此矛盾:一个总想和对方亲近,多说说心里话;另一个却总希望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两人都感觉挺别扭的。心里都在想:为什幺会这样7 其实,这是因为两人的心理距离不同导致的问题。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要求独占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被称为人际空间。由干这个空问像一个大气泡包围着一个人,又被称为“心理气泡”。 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坐在他或她的旁边。在经过80人次的实验之后发现:在一个只有两名读者的大阅览室里,没有·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个陌生人紧挨自己而坐。被试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般会默默地找另外一个座位坐下,以远离挨近自己的陌生人。而有些人则会直接问:“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证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定的空间距离。但心理气泡的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大有小,甚至可以调节。 心理气泡该大些还是小些,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独立性强的人,或内向型的人,其心理气泡较大。而外向犁的人,或依赖性强的人,其心理气泡较小。 交往双方的关系与心理气泡的大小也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社会关系,其心理距离是不一样的。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人与人之间有四种距离:(1)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即··亲密无间”,双方的距离可在15厘米以内,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2)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在46~76厘米之间,最远距离为76~122厘米。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3)社交距离。这用于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用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其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4)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 此外,交往双方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以及具体的交际情境都会决定心理气泡的大小。例如,北美人的“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仅限于心灵,因此,在交往时,阿拉伯人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进而步步逼近;而北美人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度亲热,却会连连后退。 有权力、地位高的人的心理气泡较大。我国古代的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与大臣们拉开了较火的距离,独占较大的空间。 情境不同,心理气泡的大小也不同。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人们的自我空间很小,只得通过躲避别人的视线和呼吸来维护心理气泡。 了解影响人们的心理气泡大小的因素,有利于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反过来,通过心理气泡的信息,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有时我们需要夹着尾巴做人 以前,孔雀的羽毛足灰色的,很难看。所以,孔雀趴住地上的时候,简直像·块石头,根本没有谁会注意到它。看着别的鸟JL者ll长着好看的羽毛,孔雀很羡慕,有一天,它想到一个好主意:它们有那么多漂亮的羽毛,我向它们都要一点儿,再插到自己身上,这样不就变漂亮了吗? 丁是,孔雀恳求那些鸟儿,都把羽毛给它一些。别的乌儿也确实觉得孔雀很难看,心生怜悯,送给它了一些羽毛。孔雀把羽毛都插到身I:,竟真的成了只美丽的大鸟。孔雀征水边照啊照,高兴极了,再一对比别的鸟儿,觉得自己是最美的,变得骄傲起来,抬起头,开着屏,趾高气扬。别的鸟儿都开始讨厌它,并报告了白-鸟之神凤凰,凤凰决定惩罚它:每次孔雀开屏时,都会露出屁股,让它在炫耀的同时暴露出最丑陋的一面。 骄傲的孔雀一开屏,就暴露出了最丑陋的一面,这对它来说,可以说是一个#F4LH艮的大错误。因此,虽然说张扬个性、翘尾巴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过分招摇却并不是一件好事。学会适当地夹着尾巴,爿‘不会让自己出丑。 其实,在现灾生活中,我们是有必要夹着尾巴做人的,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职场生存法则。 夹着尾巴,不过分彰显自己,是有团队精神的表现。职场上,竞争是在所难免的,但小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要有团队精神。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专家哈罗德·莱维特教授说:“要想成就大事,人仃J必须与他人共同]二作,而这就要求你有集体感。”这里的集体感,也就是团队精神。上述例子中的孔雀寻求r众多鸟儿的帮助才变得漂亮起来,可说是有“团队精神”,但最后还是被大家嫌弃,甚至遭到报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太自私了,不懂得推功揽过,它之所以变美,是别人牺牲了自己一部分漂亮羽毛的结果,孔雀应该适时地表示一『i:荣誉是大家的!这样,当它顾影自怜之时,大家就好接受些,甚至会主动夸它漂亮,同时也间接满足了自己的成就感。 只有我们在做事情时大家齐心协力,“有难同当”,做成之后则应保持低调、谦逊,承认团队的力量,“有福同享”。这样才会更多地得到大家的认可,越是居功自傲,越是受人轻视。 学会夹着尾巴做人,除了在大事上注意分、r之外,很多小事也是不能忽视的。在职场上,有些细节还是要注意的。例如,在与人交谈时,不管谈兴多浓,说得有多投机,都不要炫富或是哭穷,富了抬人妒忌,穷了招人嫌弃,而且显得你很虚伪。还有,不管你有多优秀,你的潜能有多大,都不要流露出对他人的不屑。如果让人感觉到你的不逊,那么,即使你有非常强的业务素质,他也不会看重。就像那些鸟儿,因为讨厌骄傲的孔雀,所以想办法报复孔雀,在今后的日子里,即使孔雀开屏,露出金碧辉煌的尾巴,它们也会选择性“失明”,只看到}L雀露出来的最丑的屁股,并加以嘲笑。 学会夹着尾巴做人,还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职场中,晋级、加薪、工作调动、人事任免等,这些都会牵动人们本已紧张的神经。在这种情况下,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夹着尾巴做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适时地控制情绪,会给人沉稳、nr靠的印象,而情绪冲动的人m0会令人感觉神经质,不成熟。一旦给人留F好冲动、不成熟的印象,不仅影响同事与你的关系,还会阻碍上司对你的提拔、重用。此外,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是为了照顾别人的情绪。只顾自己的开心而忽略别人感受的人,是很难受到大家欢迎的。 做乌龟胜过做刺猬 一天,乌龟和刺猬在河边玩耍,被一只老狼看见了。那老狼馋得直流口水,心想:这两个小东西,真是不错的餐前小点心。老狼悄悄爬到它们身后,然后猛jI'上-L-,乌龟吓得把头、脚和尾都缩进了壳里;刺猬吓得把身体缩成一团。 老狼先向乌龟扑去,它抱起乌龟狠狠地咬了一口。“哎呀!好硬啊!”老狼的牙齿被崩掉了一颗。它捂着嘴,痛得直蹦。 老狼一转身,又向刺猬扑去,刚抓起刺猬,它的爪子就被刺猬刺伤了。老狼痛极了,瘸着腿走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生存就必须具备求生的本领,既要觅食,又要自卫。在自我保护方面,有两种动物乌龟和刺猬的习性最有代表性。乌龟遭k曼夕bJJ-P扰,受到威胁时,会把头脚缩进壳里。它不会反击,只求自保。而刺猬呢,一受到外力干扰,就会竖起全身的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同是自卫行为,乌龟和刺猬所采取的方式是如此不同,乌龟不会伤人,但刺猬会伤人。 在社会生活中,竞争激烈、残酷,人的世界比动物界要复杂得多,人们自然难免遇到外来的侵害,这就需要进行自我保卫。自卫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导致不同的人际效应。 需要强调的是,人际纷争不是谁吃谁那么简单,多一点忍让和迟钝,也许就凤平浪静了,就像乌龟,缓慢、迟钝,自卫而不伤人。乌龟的这种行为和性格特征,在心理学中有个相对应的名词钝感,它与“敏感”意思相对,词性相同。而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以“钝感力”为书名的杂文集告诫我们,“钝感”相对敏感而言,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ib.A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各个领域中取得成功的人七,其内心深处‘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他还表示自己早在_二三十岁时就感到了钝感力的重要,“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而要保持或者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钝感力又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 渡边淳一还举了例子:“当初还是文学新人的时候,经常遭编辑退稿,并受到严厉的批评。我对这些就很迟钝,只觉得对方不采用我的稿件是因为他没有欣赏能力。” 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时要学会忍耐,学会等待时机。在为自己争得面子的同时,也给别人面子,不要总像刺猬那样把刺扎向别人。针尖对麦芒,只会使仇恨深化;撞个鱼死网破,对谁都没好处;两个人都做刺猬,便无法拥抱、亲近。 而像乌龟把头脚缩进壳里,用硬壳的保护化解对方的挑衅,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直到对方倦了、腻了,无功而返,甚争“化敌为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乌龟式人际性格的人,较受欢迎,即使起初对他有敌意的人,也很有可能最终成为朋友。 而拥有刺猬式人际性格的人,就算击退了有敌意、恶意的人,也可能在厮杀中遍体鳞伤,成为一个他人“敬而远之”的孤独者。显然,做乌龟好过做刺猬! 1j甘做老二并不是什么环事 观察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无论两者怎样互相攻击,却总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不断做大市场,不容第三方插足。也就是说,他们既有利益争夺,又有利益共享。而且,不管双方在广告投入、产品开发等方面如何竞争,却不依靠价格战来削弱对手的实力。不打价格战,其实还与市场定位有关。作为“老二”的百事比谁都清楚:在饮料市场,可口可乐拥有无可撼动的老大地位。也正因为清楚自己的定位,百事才甘做“老二”,乐做“老二”,不发动价格战与可口可乐“死磕”,以免两败俱伤。 正如百事公司的前任CE0罗格·恩里克所说:“只要我们能做到有规模的第二品牌,那就够了。因为在这个行业,我们能做到有规模的第二品牌,就能得到成熟性的利润。” 中国有句话说“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古往今来多少人费尽心思要拔个头筹。而百事可乐却甘做“老二”,这种态度对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有启发性、指导性的。 对于企业来说,做“老二”并不是没有上进心,也不是把市场拱手相th,而是对市场进行准确分析,知己知彼后所做的明智选择。 这是因为,在未成型的市场,群雄混战,谁都有成为“老大”的可能,此时是可以奋力一搏的;但已经很成熟的市场里,竞争对于的实力太强,且基本不犯错误,此时强求“老大”地位,尤其是在市场策划、新品开发都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只能施行以价格战为代表的恶性竞争,无异于自掘坟墓。 因此,在企业竞争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是十分重要的。当你的实力还很弱,不具备争“老大”的条件时,那么就要向?老大”学习,立足于做“老二”。学会做“老二”,其实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好高骜远很可能导致走不远。学会做“老二”,是在资金有限,实力、技术及人才资源不足的阶段中一个现实的选择,是生存的需要。在与强大的对手竞争时,要避免硬碰硬,可以坚持错位竞争,寻找市场空白。例如,可IZl可乐始终坚持自己是适合男女老少饮用的全家型产品,而百事可乐则定位为青少年时尚饮料。 对于个人来说,当“老二”也是一种明智的做法。虽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规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高位,想成为“老大”,但是应先想想自己有没有与之相符的实力,如果暂时还没有,就要及时调整目标。合理、客观地制定目标,并按部就班地实施,终有-天会变成“老人”。此外,即使实力具备了,也可以暂时先当“老二”,夹着尾巴做人,这样才可能会避免一些麻烦,有句童谣不是说“老大屁股大,裤子穿不下”吗? 总的来说,不论对企业还是个人,当“老二”都有以下的好处:当“老二”町以冷眼旁观老大的做法,无论成功、失败都可以为自己提供参考的素材,扬长补短,免走弯路;当“老二”可以养精蓄锐,韬光养晦,培养自己的实力,等待有朝一日厚积薄发;当“老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勉力去做事,避免成为被枪打的“出头鸟”…… 不动声色,甘当“老二”,会让别的竞争者放松警惕,等于给自己涂上了一层“保护色”,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保全。 8生活需要恬淡的一≮态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有这么一段话: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想的也有个道理,她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之时,她反以为悲。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奈何了。 其寅,贾宝玉的“喜聚不喜散”和林黛千的“喜散不喜聚”是一回事,他们都留恋聚时的欢喜,伤感于散后的冷清。只是为了避免散后的冷清,林黛乇才觉得“不如倒是不聚的好”。 虽然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小说中的人物,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聚时欢喜散时伤感的情绪,也是相当普遍的。心理学家发现:人的情感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变化,起伏、涨落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在社会生活中,人的感情住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因其强度的多样性和情感的正反性而呈现出多梯度性和两极性的特点。 住情绪心理学中,这种由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而引发的像钟那样向两极摆动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心理摆效应”。而且感情的等级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凶此也就很容易转化为相反的情绪状态。例如,此刻你感到兴台无比,那相反的心理状态就会在另一时刻出现,正所谓“乐极生悲”。再者,情绪往“正”向摆动强烈时,心理摆朝着“负”向的挥动力往往也很大。这种心理状态巨人的变换,多发生在那些环境和角色反差较大的人身上。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难免会大悲大喜,但是长期的剧烈的“心理摆效应”会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缓解甚至消除其负面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心灵的淡然,才不会出现这样强烈的心理反差。 在导致“心理摆效应”的因素中,思想存在偏差,自我认知不足是关键。生活,就像一首歌的歌词所写的: 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像七彩缎,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呀。……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 生活是麻,但也会拧出花。nr见,没有什么真的糟糕的事情,换个角度,一团麻会是一朵花,“山穷水尽”之后是“柳暗花明”。所有的潮起潮落、聚散离合、酸甜苦辣,其实都是很自然的,何必使自己备受折磨呢? 此外,生活是缎、霞、歌,这是诗意的表达,更多时候,生活是苍白的、平淡的,不会处于激情、浪漫、刺激和甜美的理想境界,所以,不要排斥平凡的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们要学会体验不同生活状态的乐趣。既能在激荡人心的活动中体验激情,热烈奔放,义能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平实,悠然自得。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场景中发生较大转换时,避免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和消极的情绪。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理智对情绪的调控作用。在快乐兴备的生活时空中,应陔保持适度的冷静和清醒。例如,在相聚时,“人以为喜之时,她反以为悲”,莫非林黛玉连悲喜都不分了?其实,林黛玉知道有聚必有散,为了避免散后的冷清、伤感,她故意在聚时保持冷静和清醒。林黛玉多愁善感,但住这一点上,她倒是用理智对情绪进行了调控。在情绪处于低谷时,要尽量避免不停地回顾自己情绪高潮时的“激动画面”,更不可做对比,把注意力转入到一些能平和心境或提振精神的事情和活动中去。 俗话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需要心理的淡定,没有这种能力,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到无尽的烦恼之中。 9别把别人当成自己的镜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再三的告诫对他来说如同耳边风。在他16岁那年秋天的一天上午,父亲把正要去河边钓鱼的他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昨天我和你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强须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到烟囱上去。他在前,我在后。我们抓着扶手一阶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他依旧走在前,我还是在后。钻出烟囱后,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竞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的脸一定也脏得像个小丑,于是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很干净,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大笑你杰克大叔。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也大笑起来。父亲笑完后,郑重地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 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般性的人格描述能f一分准确地揭示自己的特点,他们把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巴纳姆是一位广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他说自己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日巾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有一个实验:你认为F面这段话适合你吗?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m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牛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A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住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这段话把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其实,这是一顶套在准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H丁见,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巴纳姆效应”是导致我们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的原因.所以我们要学会避免这种效应的影响,从而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人有“缺陷”或自认为有缺陷,往往会把它掩盖起来。但是逃避是无助十解决问题的,学会勇敢地面对A我,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要认识自己,则需要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这样才可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但很少有人天生具备这种能力,但我们nJ_以通过收集信息来支持判断。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越全面越客观,判断的准确性越大。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人比较来认识自己。这种比较不同于攀比,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做比较,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 很多人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这样的误区,需要听到恭维,而不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囚此,拒绝选择性知觉,抵制恭维,是十分必要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要被别人偶尔说对的事情打动,就忽略了对自己的错误评价,更不要只选择A己爱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