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心理学的诡计-3

作者:成果 字数:44443 更新:2023-10-08 21:42:54

自古道:“英雄难过美人关。”所以,要想对付英雄,运用“美人计”是常用、常新、常有效的一招。而历史上,利用“美人计”最娴熟、最成功的当属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貂婵。那么,美色为什么对英雄有如此大的诱惑,换句话说,为什么英雄难过美人关呢?  首先,是因为牛理因素。大底下的男人,只要是健康的、正常的,他们都会格外关注漂亮的女性,对美女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性的吸引力是普遍存存的,也是无法抗拒的自然属性,无论在人类世界还是住动物界。不论英雄有多么坚毅、勇敢,甚至泰…崩于前而不变色,但是英雄也是人,依然拥有这种自然生物属性。甚至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能力越大,其性欲望与性需求越高。从这个角度来说,英雄的这种自然生物属性要比常人更强烈。  其次,是因为心理因素。征服欲是一种几乎与性本能并列的本能。而英雄总与征服相联系,他们想要征服自然、征服社会、征服他人。他们对征服的狂热甚至超过了占有。英雄并不缺少女人,不缺乏性满足的对象,所以,仅仅用生理需求来解释英雄难过美人关是说不通的。他们不仅想得到美人的肉体,更想得到美人的芳心,只有那样的征服才算是完满的。所以,他们想得到那种经过与他人激烈争夺后得到的女人。对他们来说,为了得到这种荣耀,很可能不知不觉中就采取了非理性的行为,给人留下了在美人关前一败涂地的印象。  再次,柔能克刚。英雄常以刚见长,而女性,尤其是美女^的柔媚,正是战胜男性阳刚的有力武器,而眼泪更是杀手锏。例如,貂婵在与吕布、董卓周旋时,柔情似水、风情万种,把那两个男人迷得神魂颠倒的,不知不觉就中了圈套。  可见,英雄之所以过不了美人关,是因为他的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原本聪明的脑袋和刚毅的意志都失灵了,于是做出非理性的行为。此外,加拿大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在面对美女时,男人容易失去理性、情不自禁地短视近利,并宁愿牺牲长远的利益。因此,在现代的商业竞争中,也有厂商在广告时利用香艳的女星宣传产品,诱惑男性进tT=tb-理性的消费。这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之一,不仅仅是男人,女人有时候也难过“帅哥”关。在口常生活中,我们还是要尽量保持冷静,以免一时糊涂,造成终身遗憾。  8为什么老婆是人家的好  一次,大刘和老马两个好兄弟碰在了一起,于是大刘寒暄道:“哥儿们,我真是好羡慕你的福气啊,听说你老婆很贤惠,而且做得一手好饭菜,家务活一个人全包,你就在家享受你的公子爷生活,真是令人羡慕啊!不像我们家那位,就知道瞎打扮!害得我只能天天去饭馆买东西吃!”  老马摇摇头说:“你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谁不知道你老婆是个美人坯子?每天一回家就看到天仙一样美丽的老婆,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这种艳福可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的呀!现在这社会,只要有钱,还愁没有好饭好菜吃吗?”  对话结束后,两人不约而同地长叹一声,在心里询问自己:老婆为什么总是别人的好呢?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孩子是自己家的好,而老婆是别人家的好。”为什么别人的老婆总是比自己的老婆好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男人喜新厌旧的心理,因为在一起的时间太长,彼此之间太过丁-熟悉,以致缺少了新鲜感,感到厌倦。  一个男人觉得自己办公室的一个女同事怎么看怎幺漂亮,衣服穿得得体,妆化得精致。而自己的老婆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特别早上起来,看到脸都没来得及洗,就忙着为孩子和家人准备早餐,他从心里感觉越来越难以接受,为什幺人家的老婆怎幺看怎幺比自己的老婆好呢?于是,有一天,他借故一大早就去敲了女同事家的门,想要一探究竟,看看人家是怎么生活的。结果却发现女同事也是和自己的老婆一样,穿着睡衣,脸还没洗,莲头垢面,正忙着为家人和孩子准备早餐呢。男人一看,终于什么都明白了。  情侣和夫妻之间相处久了,难免会产生厌倦的心理,觉得自己的伴侣一无是处,甚至对其讨厌至极,总是觉得别人的老婆看起来更顺眼。  产生这样的一种心理是有很多原因的。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婚后,丈大与妻子朝夕相处,耳鬓厮磨,时间一久,新鲜感就可能会渐渐消失,于是对别的女人充满了新鲜和好奇。而这种新鲜感的产生是因为有距离,好比雾里看花,朦朦胧胧,似清非清。距离太近了,看得太清楚了,就容易失去新鲜感和好奇感。老婆就像一本书,初看时兴致盎然,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看完以后,知道了整个故事情节,就会失去新鲜感,将其扔在一边。  此外,欣赏的角度不同,也能导致这种心理。丈丈欣赏自己的老婆和欣赏别的女人所站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看妻子是站在丈夫的角度,希望自己的妻子完美无缺,胜人一筹,要“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看别的女人则大多是从朋友、同事的角度去观察,其心理要求是不一样的,这样,当看到别的女人温柔体贴、楚楚动人时,当然更感觉自己妻子缺乏风度,于是感到妻子不尽如人意。  而且,当男人与婚外的女人交往相处时,往往渴望获得对方的信任、好感甚至爱慕。彼此逢迎,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的不足,而尽力展示自己优越的一面。而妻子天天要与你居家过日子,不会造作,无须掩饰。加上生活负担,家务琐事,磕磕碰碰,难免口角。夫妻相处久了,便有“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的错觉,对于妻了‘的优点习以为常,而对妻子的缺点愈来愈反感。于是开始觉得妻不如人,这其实只是人们的心理错觉,是心理的审美疲劳罢了。  生活巾,1百1甘共苦的是妻子、休戚与共的是妻子、生死相伴的是妻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才对。  9职业病背后的态度问题  果戈里是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伟大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一天他请一个朋友在餐馆吃饭,当侍者拿来一份菜单让他们点菜时,果戈里对菜单有着极大的兴趣。当即拿起笔就开始抄起来,朋友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他点菜,很生气,就问他:“你到底是来抄菜单的,还是来请我吃饭的?”果戈里并没有回答朋友,朋友看到他如此的冷漠,十分气愤地走了。  专心致志抄菜单的果戈里根本就没有看到朋友的变化,也不知道朋友生气了,更不知道朋友已经走了,早巳把请朋友吃饭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就在他离开小餐馆时,还夸赞这份菜单写得很好,对自己的写作很有用。后来,他果然在一篇小说中用到了这份菜单。  作为作家,看剑有用的写作资料,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极大的兴趣,1而把其他事情丢在1旁。果戈里之所以能把客人气走,就是因为他在吃饭的时候还想着工作。而在他眼里,积累工作经验、收集写作素材要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比生活中的礼数和朋友重要,所以他才会不顾礼节,专心地做着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会成为永垂不朽的佳作。  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也有人说,良好的态度是事情成功的一半。历史上取得成功业绩的人都会强调态度对于成功的重要性。态度决定着事情的成败,而决定态度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取向。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让人拥有良好的心态,心态又决定是否能成功。  当一个人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放在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上,就会因此而时刻关注与此相关的一切信息,对此信息格外敏感。例如,我们常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其实就是因为职业的关系,因为太过于专注这些,而时刻挂在嘴边,记在心里。这表现的是一种认真而专注的态度。正因为拥有这样的态度,才能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职业当中去,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不凡的成绩。  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任科学上做出巨大贡献。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被称为现代科学的基石。牛顿之所以为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取得这么火的成绩,和他的忘我l:作是分不开的。  牛顿每天会用少量的时间来锻炼身体,其他的时间都会在实验室里度过,一天,他感觉有些饿,就拿来一个鸡蛋准备煮一下。虽然是在煮鸡蛋,但是他的脑子却还在思考着实验中的一些问题。等到锅里的水沸腾了,直觉告诉他,鸡蛋一定是煮好了,于是他揭开锅盖,准备吃鸡蛋,但是揭开锅盖看到的却自己的手表在锅里翻滚。原来,他一直在思考问题,竟然把手表当成鸡蛋放进了锅里。  因此,一个伟大人物之所以获得成功,与其争注的态度是分不开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态度各有不同,有的懒散,有的勤奋,有的专心,有的马虎,而正是因为这样不同的态度,才会有成功与失败、卓越和平庸。职业病的形成与人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痴迷程度有很大关系,就是因为他仃J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职业中,达到忘我的境界,什么都不顾,心里只有工作,最后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0生活中人们的权力敬望  从前,山羊,鹿、猪和狮子生活在一块土地上,他们共同经营着这片土地,合伙共事,大家说好共负盈亏。有一天,一只绵羊跌到了鹿设好的陷阱中去了,鹿得到这只绵羊后立即把它交给了大伙,让大伙来处理这只绵羊。  一会儿,大伙就都到齐了,狮子指挥大家沈:“我们是四个,那我们就要把这只绵羊分为四份吧,然后各领一份。”大家都欣然同意,开始忙着分绵羊肉。一会,大家就把绵羊分完了。  由于狮子是贵族,权力比较大。狮子最先拿起第一份肉说:“这份应该归我,理由是我是万兽之王,我是狮子。”接着狮子又指着第二份肉说:“这份也该归我,因为我的权力最大。”狮子又说:“这里我最勇敢,第三份也理应是我的。”大家看着第四份,狮子说:“谁敢动一动第四份,我立刻就要它的命。”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看出,狮子的权力远远大于其他的三个动物,巨大的权力也使它做出了最有利自己的选择。  人的世界和动物的世界也有着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对权力的追求。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权力,而且人一旦拥有了权力,也就会把这种权力无限的扩大,尽量使权力最大化。久而久之,权力就会发生膨胀,罗素在《权力论》一书中称之为人的本性。  一个平民百姓,觉得自己要是当了村长就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官了,但是一旦他真的做了村长,不久就会觉得村长还是很小的,要是能做乡长,那该是多幸福的事。几年后他真的做了乡长,但是做了乡长以后,义会觉得官还是太小了,就会想着做个县长将是多么风光的事……权力的欲望就这样无限地膨胀下去。  民间用“人心不足蛇吞象”来形容人们对权力的追求。没权时想要权,有权时想弄权,想着怎样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力。欲望随着权力的不断增加而变得膨胀。江南的一只小曲把权力欲望的膨胀描述得十分贴切:  这El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缓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娇妻美妾都娶下,顾虑出门没马骑。买得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招得家人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时来运转做知县,抱怨官小职位卑。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一朝面南做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四海万国都降服,想和神仙下象棋。洞宾陪他把棋下,吩咐快作登天梯。上天梯子未做好,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升到天上还嫌低。玉皇大帝让他做,定嫌天宫不华丽。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一定的权力,也都渴望自己的权力无限地扩大,为什么人们会对权力如此的“热爱”呢?  权力能够使自己拥有扩展自身影响力和控制周围环境的能力。权力的取得往往会带来一定的利益。一个人要是小村长,那么他所能管辖的也许就是有几百户人家,为了拥有更大的管辖权,他就会想着拥有更大的权力。只有拥有更大的权力,他才能对周围产生更大的影响。  想制约别人,想让别人服从自己是人的天性。权力的大小标志着地位的高低,也决定着自己控制别人能力的大小。人类过的是群居生活,具有社会性,在这样的群体中,人总是希望自己是最受重视的,自己的言行能对别人产生强烈的影响,让别人来服从自己,实现对其他人的领导权,由此权力的欲望就产生了,而且还会无限制扩大开来。  为什么有的人会暗酒威性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才高八斗,崇尚老庄,性·睛豪放,但此人却嗜酒如命,著有《酒德颂》,为后世流传。  刘伶恃才傲物,与之相交的甚少。每次出门,总是带着一壶酒,边走边喝,叫家人扛着一把铁锨跟在后面,说:“我要是醉死了,你就挖点土把我埋了。”在外面喝醉后还喜欢和不认识的人吵架,等人真要打他的时候,他又跟要打他的人说:“我这几根瘦骨头哪能安置下你那么大的拳头啊?”结果人家只能是笑筻了之.  刘伶在家喝酒还有一个特点。由于拼命死喝,全身发热。一热,他就开始脱衣服,直到脱得一丝不挂为止。他还有不关门的习惯,别人一进门就看到他光着屁股在喝酒,就要劝他两句。结果他却要指责人家,说:“我以天地为家,以房屋为衣裳,你怎么钻到我的裤子了?”  刘伶的老婆看他如此的饮酒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气得摔了家里的所有酒器。告诉刘伶说:“你再这样喝,我们就没法过了,你戒了酒吧。”刘伶满口答应,还说:“我要向神仙发个誓,你买些酒肉祭奠一下神仙。”刘伶的老婆很高兴,就照他的意思办了。祭奠完毕后,刘伶一边扯着案桌上的肉,一边把酒咕咕地倒进自己的嘴里,不久之后,便醉得像烂泥一样不省人事了。  像刘伶对酒成瘾到这个地步,在很多人看来是小可思议的。是什么让刘伶达到如痴如狂的程度?是心理上的寂寞,还是生理上的需要,或者二者兼有?  成瘾性是指在生命的过程中,心理和生理上接受到某种刺激后就会产生愉悦感、兴奋感。这种反应多次重复,人们就会喜欢上这种感觉,继而渴望得到这种刺激,形成依赖性,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瘾而离不开’芭了。  在人类进入文明以后,成瘾性就伴随着人类社会。提到成瘾性,人们就会想到酒瘾、烟瘾、吸毒、赌博等。还有如洁癖、棋迷、球迷,甚至是现在的网瘾、追星、打游戏。虽蜕它们之间有差别,但是都是成瘾性,有着共同的心理机制。  成瘾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如饮酒成瘾,人们就会离不开酒,依赖着酒生存,但是酒能麻痹人们的神经,使饮酒者各个器官和系统功能出现紊乱,会表现出对周围人漠不关心、烦躁不安、难受,易发怒的情绪,不能集中精神,心中只想着酒,见到酒后就会不顾一切。有严重者把酒当做水喝,没有酒时就会像烂泥一堆,一听到酒立马就有了精神。酒有1定积极的功效,但是危害却是主要的,喝多了容易神志模糊,失去理智,这样就会造成交通事故、发生斗殴打架事件等,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所以还是少喝为好。  成瘾性和心理、生理都有关系。要想克服成瘾性,首先要有坚强的意志,意志力在克服成瘾性卜‘很关键。要有坚强地面对困难的决心,坚持让自己不退缩,可以把自己的戒瘾决心写到纸上,粘到墙上,这样就可以时时提醒和警示自己,也能起到让家人监督自己的作用。或者可以培养自己一些其他的兴趣爱好,适当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当自己又想去做那些事时,可以让自己先做些别的,如喜欢下棋就町以找个人下F棋,或者喝一杯咖啡,吃一块巧克力等,让自己在其他的娱乐中忘记成瘾性的事物。  为什么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  看过油画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很想把这幅画看得更清楚些。按照常理,那幺站近些就会看得更清楚些,于是又往前上了两步,结果还是觉得不满意,又往前走了一段,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几乎走到都快要碰到画了,还是不行,就随便看了两眼走了。但是走了几步不甘心,回过头一看,油画的逼真效果立刻凸显出来,才知道这幅画是多么美丽和形象。这就是看油画的规律,想要看到油画的美丽和逼真,就不要离得太近,近了看不清楚,离得远一些,反而会看得清晰形象。这一现象就是阿斯伯内多提出来的“阿斯伯内多效应”。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对阿斯波内多效应最形象的说明。当我们身处事情之中时,我们往往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和变化。  一个在北京I_=作多年的人,休假从北京回到老家住一段时间,老家的人都知道北京生活节奏很快,发展很快。于是就跑到他那里询问北京发展得怎么样。他说,自己也总听别人说北京发展很快,但是在北京也没有什么感觉,没有感觉到北京发展多么得快,甚至还会觉得北京的发展速度是不是变慢了。但是休假结束以后,他又回到了北京,回去之后,自己却认不出曾经特别熟悉的街道了。他很奇怪,为什么自己回家作这么几天,北京发展怎么又变快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其实,我们的周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只是我们身在其中,感受不到而已,因为我们身在其中已经习惯了,周围的变化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对此就会熟视无睹,感觉不到其中的变化。这就是当局者迷,但是当我们有一天离开了,过一段时间回来再看原来熟悉的环境,我们就会猛然地发现周围都变了。由于远离,我们原有的习惯没有得到及时“刷新”,我们就会发现差距和变化,这就是旁观者清。  为什么会出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的现象呢?心理学家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是所处的位置有误。欣赏油画也好,待人接物也好,找到恰当的位置最好,选的位置很重要,观察点不好就会看不清画面或者事实。一个人制作了一个两面球,一面是白的,一面是黑的,让两个人观察这个球,一个人说是白的,一个人说是黑的,结果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其实两个人部没有错,只不过是他们站的位置不同而已。  _二是情感卷入太深。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太任意,卷入太深的话,就会看不清事实,使自己沉迷其中,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行为就会被左右,很难看到事情的客观真相。  苏东坡有一首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卣目,是因为我们身在庐山之中,我们的位置无法让我们尽观其全貌,我们的情感也无法让我们客观地认识它。而如果想要迷局,看清真相,那就需要改变自己的视角,更换自己所站的位鼍,使自己从某种情感中抽身而出,才会以旁观者的身份,看清事情的真相。  生活中,我们要选好看待事物的着眼点,透过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要看到事物的多面性,了解到事情的全貌,看清事物的本质。根据现实的需要把眼光放准,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执迷不悟,不钻牛角尖。  3有他人在场对我们的影响  清早如果你一个人在跑步,你就或觉得单调、无聊、枯燥。于是,跑跑停停,而且还会感觉很劳累;但是这时候来一个同伴和你一起跑,你就会觉得轻松了很多,疲倦感马上就消失了,而且会很容易地跑完预定目标.  一个人在家,四处无声,你在构思一篇散文,当你开始写的时候就会感到文思采涌,想表达的意思很自然地就表达出来了。但是假如你在办公室打算写一篇散文,周围还有两三个人,即使这里的环境和家里一样安静,但是你还是不会静下心来写,思路不清,不知道从何下笔。  同样有外人参与进来,为什么结果却恰好相反呢?是什么左右了人的情绪,导致了不同结果的发生呢。  社会心理学家特瑞普单特为此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他对骑自行车的人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如果是一个人骑车的话,时速为24英里,在旁边有人同行的话,时速是31英里,要是和别人进行自行车比赛的时候,时速就会达到32.5英里。特瑞普里特在实验室里特定的条件下,让被试者完成跳跃、短跑等活动,结果也是一样的。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社会助长。即:当有他人在场或者和他人一起完成某件工作时个体效率要高于自己单独做的效率。就像前面的例子,一个人跑步觉得很无聊,而有同伴一起跑,则会很有激情,这就说明他人的参与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效率。  对于有人在旁边反而使自己的效率降低的问题,心理学家也做了实验和调查。例如,他们让一群大学生在观众面前记一些无意义的音节,这些大学生花了很长的时间也没有记牢这些音节,但是使大学生来到单独的房间里,他们很快就记住了这些音节,而且.记得也很牢。这个实验表明,观众在场会严重干扰人们的某种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干扰,即这种有他人在场或者和他人一块从事一项工作会使个体的工作效率降低。所以一个人安静地写作会文思泉涌,而有人在身边的时候则会受到干扰,很难集中精力写出东西来。  我们在工作和学爿中为什么会出现社会助长以及社会十扰的心理效应呢?  心理学家指出,他人在场,可以增强或者减弱个人活动的动机,当这种动机被增强时,就会增加个体的激情,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反之,则会减弱个体的工作效率。此外,社会评价和社会认知也是引起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他人在场,如果我们认为一r以突出自己的成绩和能力,就会增强自己的信心,对自己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就会消极怠工,出现消极的干扰作用。  这两种心理效应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积极的社会助K=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所以,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可以有效利用社会助长作用,创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激发每一个个体的积极性,使其更加专注而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有效地提高l:作效率。同时,还有防J上社会干扰的消极作用的影响,因为不同的I:作,对环境和人群要求也是不同的,·直保持多人合作,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最终会使社会助长变为社会干扰,结果就会减弱群体的工作效率。  生活巾,我们要有效利用社会助长作用,尽量减少社会十扰作用。如不适合群体完成的工作就要把工作分给个人。还可以张贴每个员l:的成绩单,通过他人监督和刺激来提高自己的T作质量。  4让你无法集中精力的衍射一弋理  挪威心理学家诺德斯克右腿要比左腿长2.70厘米,这是他在服兵役期间的一次军事演习上受伤导致的,而诺德斯克真正受伤的原因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一条鞋带所致。黑夜的紧急集合开始了那次军事演习,由于时间匆忙,诺德斯克没有系紧鞋带就跑出来集合了。就在他准备重新系一下鞋带的时候,演戏开始了.从那一刻开始诺德斯克就一直在想着鞋带还没有系紧.总是在担心鞋带是否已经松开,会不会突然绊倒自己.脑子里总是想着这些问题,于是他一直无法集中注意力,结果导致大腿中弹。其实他原本是不需要担心的,因为那根鞋带一直很好地系在鞋上。  诺德斯克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提出了心理学上著名的“心理衍射论”。心理衍射论的理论基础是细小事件衍射作用,这种心理被称之为“衍射心理”或者“延伸心理”,说得更明白点,这其灾也是·种心理暗示。人们住这种心理暗示下,即使自己不想那样去做但又会不自觉去服从。  “衍射心理”丰要表现为大脑因为小事的纠缠致使精神无法集中或者注意力发生转移。日常生活中,“衍射心理”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因为想着下班后要和女朋友有个约会,不断地看时间,结果把本应该打给客户的电话却打给了自己的女朋友;或者上课的时候正想着今灭的NBA比赛到最后一场了,根本就没有听到教授讲的是什么内容;甚至刚刚擦身而过的美女对你微微一笑,结果你就把篮球投到了对方的篮筐。这砦都是“衍生心理”在影响着我们的行动。我们似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它却在不知不觉巾左右着我们的行动,使我们的行动出现偏差。  很多事情,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衍射心理”,一旦有什么事被忽略,而内心害怕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影响,或者内心惦记着其他更为重要的事情,人们的内心就难以平静下来,囚为一直有所思虑,才导致此时此刻无法集中精力,引起情绪上的波动,而影响现时的工作或者学习的效率。  由于这种衍射心理的影响,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六想某件事情,沉浸于某种情绪,严重的话,就可能产生焦虑症、强迫症等。所以我们要善于摆脱这种消极心理的影响,想办法使自己尽快从某种忧虑、担心中跳出来,使自己的注意力得到转移,而不再受其他事情的干涉和困扰。  当我们因为受其他事情的影响而心神不宁的时候,这里有两种有效地减少“衍生心理”影响的方法。其一是做深呼吸。如果脑子一直反复思考某件事,注意力无法集中时,最好先放下手中的工作,然后做一个深呼吸,要做到完全呼吸,然后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尽可能做到细致入微,细到看清楚这个人的鞋带系的是什么样子,头发上的饰品有儿颗钻,衣服上的皱褶有多少等,这样坚持lN2分钟,心态就会得到调整,从而使A己进人工作状态。  还有一种方法是“习惯覆盖法”。心理学上的)1惯,一般是指“带给个体心理压力较小的行为”。所以,我们可以选择用我们以往的习惯暂时覆盖“衍射心理”。例如,如果你喜欢听音乐,听音乐时可以让你得到放松,并感到愉悦,那么就在你发生“衍射”情况时,你就不妨试着听听占乐,使自己的注意山发生转移,忘记正存纠缠自己的事情。注意力转移了,“衍射心理”自然就不会影响到你了。  5我们对时间的不同感受  相对论的创始者爱因斯坦在晚年的时候与一群年轻的学生聚会。聚会的每一个人都知道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创始者,这群年轻人就请爱因斯坦解释一下什幺是相对论。相对论是个复杂的问题,并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得清的,并且也很难用语言表述出来。但是爱因斯坦只是用了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把相对论简单而恰当地概括出来了。他说:“当你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上两个小时,你会觉得只坐了一分钟:但是如果你坐在炽热的火炉旁,哪·怕只有一分钟,你会感觉好像是坐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和美丽的姑娘征一起聊天就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的快,坐在炽热的火炉旁就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的慢,我仃J对时间快慢的感觉,会因为你在时间内所做的事不同而感觉小同,产生一种错觉。常言道:“欢乐嫌时短,寂寞更恨长。”有人觉得光阴似箭,有人觉得度日如年。其实并不是时间变了,而是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产了错觉。  时间错觉是指对时间不正确的知觉。人们对时间的估计有时会过长,有时会过短,错觉的产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情绪愉悦,或者我们的活动内容很丰富时,我们就会感到时间过得非常快,往往是意犹未尽时就已经结束了;当我们的情绪不佳,或者活动内容单调,令人厌烦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对时间错误的感知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这其巾有积极的影响,它可以让我们觉得生活充实,身心愉快;当然也有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长时间从事一种工作的人,因为他们已经熟悉了f:作的环境和人群。当这一切都不再新鲜时,他们就会觉得日子过得特别慢,觉得度日如年,每天都似乎在数着时间过日子,这走走,那看看,总是在找事情来打发难熬的时光,结果导致办事效率低,自信心越来越来不足,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不追求上进,最后只能是业绩平平,碌碌无为。  人的时间知觉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理时问并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感知而变快变慢。但是人的心理是复杂的,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对时间的感知也就会不同。如果能够把难熬的时光转变成愉悦轻松的时光,则会有利于我们减少不良的感受,化解消极的情绪,提高热情和积极性。  例如,存现实生活中,可能是因为t作太久了,没有新鲜感了。‘到j二作时间就感觉度Et如年,一分-秒都过得那么慢,给自己内心造成压抑的感觉。这样,我们nT以试着改善自己对工作的态度,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工作,小要觉得工作就是完成任务,给老板一个交代,是生活的累赘。其实工作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基石,在工作中多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对社会的意义,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工作,日子也就没有那么难过了。  在生活中,如果觉得时间过得慢的话,就会产生空虚无聊的感觉。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则可以改变这种对时间的错误感知。例如可以多听听音乐,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出去散散步,爬爬山。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尽可能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让自己有事可做,就会消除时间错觉对给自己的空虚无聊的感觉,而增添更多愉悦的体验。  6为什么貌美的人更毹获得他人的好感  斯拉维伊科夫在他的诗歌中,重现了传说中雅典审判官审判艺妓弗丽娜罪行的场面。人群被激怒了,他们大喊大嚷着:“处死她,处死她,她道德败坏,处死她……”  严肃的审判官也无疑确定了弗丽娜的死刑。甚至是弗丽娜也对自己不抱有希望了,就在这个时候,弗丽娜的律师走出人群,轻轻地取下了弗丽娜肩上的紫红色长衣。就在那一刻,人群惊呆了.弗丽娜精美绝伦的身体展示在大家的面前,A.fl7的沸腾顿时安静下来,大家忘记是在审判弗丽娜,而是在欣赏一件工艺品。对于艺妓的美艳大家惊呆了。斯拉维伊科夫在诗中这样描述道:  神圣的形体刹那问放射出静谧清丽的光彩。  人群,刚刚还在怒吼;  将这高傲的艺妓处死『  倏忽问,全都哑口无言,  沉醉在美的欣赏中。  眩处死的艺妓由下惊人的美貌幸免于难,美貌的力量就是如此惊人,它可以改变一群人的看法。美丽的外貌会让我们觉得赏心悦目,身心沉醉。业罩七多德曾说过:“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  人们常说:“乌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还常说:‘‘不可以貌取人。”人们似乎更看重的是心灵,外貌是次要的。但伍生活中,事实上人们往往更看重外貌。“外貌效应”极为突出。当人们见到漂亮的孩子,往往就会忍不住赞美上几句,热情真切,孩子的父母也因此沾汁自喜,对孩子更是宠爱有加。反之,看到相貌·般的孩子就会表现比较冷淡,甚至是冷漠。成年人之间也是如此。年轻美貌的女子比那些相貌平平的女子更容易得到上司的好感,仔婚姻上会博得更多人的青睐。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将美放在最高的层次,他认为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高理想。也许就是因为对美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人们才通过美来展示人的本质力量,让爱美之心毫无保留地展示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激励着人们的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否认我们更信任或者对貌美的人充满好感。美丽漂亮的小姐比那些相貌平平的中年妇女更容易得到帮助。人常会有这样的心理,如果看剑一个貌美的人,也就会觉得他具有高贵的品质和优越的才能,认为他在各个方面都是优秀的。这是因为晕轮效应在起作用,对于貌美的人,我们会把其他的一些光环自然地加到他们的身上,认为这就是他们应该具有的品质。  “美貌效应”告诉我们生活还是看重美貌的,所以也就要求我们给人展示出自己最优美的·而,如适当地化化妆,在外出时穿上漂亮的衣服,尽量把自己美丽的身姿、娇美的容貌展现给更多的人。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体态要优美。因为你的美貌可以帮你吸引更多的目光,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使自己得到更好的评价和更多的帮助。  美貌不仅能ir别人看着舒服,也会是自己感到身心愉悦,容易建寺牛活的自信,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也会使自己变得温柔、善良。使自己和别人建立好人缘。貌美的人更容易拥有生活的幸福感,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因此,不管是生活巾,还是工作中,尽量把自己优美的l而展示给他人看,这些也是你走向成功的资本。  7人为什么总爱钻牛角尖  一只小老鼠钻到牛角尖里去了。它怎么都跑不出来,却还拼命往里钻,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出来。牛角对它说:“朋友,请你退出来吧,你越往里钻,路越窄了,你就越出不来了。”  老鼠生气地说:“哼!我是百折不挠的英雄,只能前进,决不后退!’,牛角又说:“可是你的路选错了方向啊!”  “谢谢你,”老鼠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我一生下就是钻洞过日子的,怎么合选错呢?”  不久,这位“英雄”便牺牲在牛角尖里了。  其实这只老鼠只要转过身来就可以获得自由,f日.是它就转小过这个弯儿来,以致自己丧身牛角。有的时候人也难免会犯老鼠这样钻牛角尖的错误。人们用钻十角尖来形容那些遇事过丁固执保守,思想僵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fll么都放不开,也就是‘条路跑到黑,就算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把自己逼得走投无路,陷在其中无法自拔的一类人。  人的心理是无形的,思想也是无形的,所以也是最容易迷失的,甚至会沿着一条路走到黑,最后发现是条死胡同。尽管如此,他们还不知道自己错了,还在继续往前走,固执的想法使他们牢牢地陷在一个圈子里不能自拔,一个没有希望和出路的想法最终决定他们和成功擦肩而过。  牛活中,钻牛角尖有一定好处,它可以坚定一个人的信心,使自己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实现自己的目标,最终获得胜利。但是一般情况I、’钻牛角尖还是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甚至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章鱼有一种很特殊的生活习性,它们的身体非常柔软,柔软到可以使自己挤到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章鱼没有脊椎,即使是一个铜币大小的洞,它们都可以钻过去。但是,也就是章鱼的这种习性,使它成为渔民手中的猎物.  渔民很早就掌握了章鱼这一习性,他们将一堆小瓶子穿到一起,然后  将这些瓶子沉到海底。章鱼见到小瓶子后,就会拼命地往里面钻,不管瓶  子的口是多么小,多么窄。钻进去以后就会用头拼命撞击瓶底,它们不知  道退回到瓶口才能出去,一直以为只有向前才能出去,结果成为人们餐桌  上的佳肴。  真正困住章鱼的是那个瓶了吗?那只是我们看到的结果,真正困住  章鱼的是它自己,瓶子不会走,不会动,它只是放在那里,是章鱼自己  向着最窄的路走去,不管这条路有多么黑暗与狭小,即使是死胡同也不回  头。  有些时候人们何尝不是这些自以为是的章鱼呢!我们会遇到困难、困  恼、li如意,其实这些是那只瓶子,我们自己会把瓶子拿过来,拼命往里  钻,最后把自己困起来,在里面使劲挣扎,但就是不知道退出来,最后使  得自己遍体鳞伤,甚至是赔上自己的性命。  其实钻牛角尖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往往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如你  看见你的朋友迎面而来,但是他却没有和你打招呼,你可能就会觉得朋友  很傲慢,看不起自己,而越想越气,结果影响自己的心情,并发誓不再理  自己的朋友。其实这是毫无必要的。朋友不和你打招呼,可能是有急事,  没有朱得及,或者没有看见你。这样想就释然了。因此,只要放开心态,  不要太计较那么多,才不会走进思想的“死胡同”。  生活中,我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这样你  就会发现很多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换个角度想,就会发现生活还是很‘美好的。古人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就是这个道理。  8为什么有了鸟笼就要再买只鸟  1907年,心理学家唐姆斯和好友卡尔森同时从哈佛大学退休回家。一天,詹姆斯对卡尔森说:“我一定会让你在不久养一只乌的。”卡尔森不以为然,说:“我就从来没想过要养只鸟。”不久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给他一个很精致的鸟笼。-f-尔b.笑着对詹姆斯说:‘‘我就把它当成一件工艺品欣赏,我不会用它来养乌的。”但是从那以后,只要有客人来,看到这只漂亮的鸟笼,就会问卡尔森:“教授,你的乌是什么时候死的?,,卡尔森只好一遏遍给他们解释,但是这样的解释似乎显得很苍白无力,别人听到这样的回答后总是用一种不信任的眼神看着卡尔森。最后卡尔森无奈之下,只好买了只鸟回来。  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里,不久之后他就会有两种选择,如果一个人买了一只漂亮的鸟笼放在家要么丢掉这只鸟笼,要么买-只鸟放在鸟笼里。原因很简单,空空的鸟笼放在家里,有时候会显得很别扭,也不协调。就算是主人不觉得怎么样,但是也会引起每次来的客人的注意,客人会忍、不住问,鸟哪去了,什么时候死的,或者用怪怪的眼光来看这只鸟笼。主人有的时候会给他们解释,但是他们还是不会相信,不买鸟,只买个鸟笼回来。主人不愿意总是跟他们解释这个问题,所以就会选择要么丢掉鸟笼,要么买一只鸟回来养着。朋友送的鸟笼不好意思扔掉,因此,只好买‘只鸟放到笼子里,这要比解释“笼子里为什么没有鸟”容易得多。  生活中,这种“鸟笼效应”也是很常见的,“鸟笼效应’’就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影响,也称为“宅花瓶效应”。如果男友送给自己的女朋友.大束漂亮的玫瑰花。女友很高兴,回家后,让妈妈帮忙买了一个精致的瓷器花瓶,为了不让花瓶空着,她的男友就要隔一段时间送她一束花。  刘佳和李红是邻居,刘佳由于工作调动需要搬家,家里的东西太多,大部分选择卖掉,最后还剩下一个精致的书柜,特别不舍得,就送给了邻居李红作为纪念。李红欣然接受并且表示了谢意.  李红把书柜搬到家里后,发现书屋那破旧的竹椅与精致的书柜比起来真是大煞风景,于是李红抽空去了一趟家具店花了250元钱买了一个好的皮质的转椅回来搭配书桌柜,看着心里觉得舒服多了。  一天,李红家里来一个朋友,朋友参观了李红家后,对书桌和转椅赞不绝口,朋友说:“不错,不错,要是能把左边的壁画换一下就更好了。”李红看了看,觉得壁画是有些破旧了,也需要换换了,于是又花钱换了壁画。  为了一个书房,李红折腾得是不亦乐乎,而这一切只源于那张书柜!丁F如苏格拉底所说的:“人frl_;tu果为了奢侈的生活而奔波劳累,那么幸福的生活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在F1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产生很多的烦恼,有了一样东西,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获得另外一种东西,结果一直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结果因为一些无谓的烦恼而使自己不快乐,这是小值得的。  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被情绪所左右,做事有自己的立场,坚持自己的主见,不要_太过于在意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不被太多外界因素所干扰,那么我们就会过得简单而快乐。  9为什么此处无声胜有声  人力资源部的秘书小白在给经理送文件时,不小心碰翻了经理的茶杯,淋湿了经理的文件和裤子。小白吓呆了,不知所措地愣在那里等待着经理的动l斥。但是经理什么都没有说,就是瞥了她一眼,挥手示意让她出去,小白惴·端不安地走出了经理的办公室.  就在前不久,小白因为把经理的文件当成无效的合同而丢进了垃圾桶,当时经理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小白一声不响,低着头等待经理发过火,走出办公室后觉得自己很轻松。但是今天经理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看了她一眼。她心里充满了不安。一会儿担心经理会解雇自己,一会儿担心经理要扣自己的工资。  为什么大发雷霆的经理让小自觉得垒身轻松,而只是瞥她一眼的经理却让小白忐一&不安呢?从心理角度来说,因为经理的严厉批评采用的是有声语言,把自己对小白的不满已经表达出来了,小白知道经理发过火以后对自己的不满已经没有,但是经理只是瞥了她一眼,她就会因为不知道经理到底是什么态度,也没有表明怎么处罚,就会使她心中充满担忧和恐惧。  口头语言可以表达出一个人的思想,但是身体晤言有的时候比口头语言更有效,比口头语言更诚实得多,强烈得多,就像上文中的经理,只是瞥』小白一眼,这1眼就足以让小白记住这个教训,这要比用语言教训小白要深刻得多。  u头语言和身体爵言不同,口头语言往往要经过大脑思考和处理之后才表达出来,经过斟酌之后,某些意思就可能被掩饰和遮蔽。f日.是身体语言是下意识的,是不经意间表达出来的,它是一个人思想的真实反映。有的时候,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就可以看出他的真实想法,厂解他的为人。眼睛是最容易暴露一个人的真实想法的,如果一个人听到了自己喜欢听的话,瞳孔会扩大;如果听到了自己不喜欢的话,瞳孔就会缩小;如果A己对别人的话不是很信任,眼睛就会眯起来。所以,眼睛是最容易m卖一个人的。  以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通过观察身体语言来了解别人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培养得到的一种‘‘直觉”。而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我们则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一些现象背后的秘密,也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对别人产生有效的影响。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都耷拉着脑袋,昏昏欲睡,台上的老师就会知道自己的课讲得不够精彩,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这时教师可能就会改变自己的讲课方式。如果有的学生不认真听讲,老师以警示的目光视之,也会使其有所意会而改正自己的态度。  生活中,如果你想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就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任与人交谈或者交往过程中,要注意保持A己的站姿、手姿。如在交谈中扯衣角、抓头发等,别人就会觉得你很不耐烦,不愿意与你继续交谈下去。要是你双臂交叉抱在胸前,别人就会觉得你可能对他抱有敌意,就会在心理上与你产生距离。所以在交往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避免语言和行为卜|出现矛盾,让别人产生厌烦感或者不信任感。  身体语言既有好的影响,也能产生坏的影响,这就要看自己怎么把握了,无论是言谈还是举止,都要时刻注意,做到言行一致,尽量让身体语言发挥它积极的作用,这样才会让人有信服感,也就会增强自己的自信,使自己.走向成功。  其实不是你真的不行  1998年,法国的一份报纸上刊出一份遗嘱:谁若能准确答出“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就可得到f00万法郎奖金……立遗嘱的这位富翁是法国传媒大亨巴拉昂,曾靠推销装饰肖像画白手起家,在十年内跻身法国50大富豪之列。  遗嘱-f,J出之后,有50多万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金钱、机会、技能、帮助、关爱、漂亮、勇气、行动……  后来,富翁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他在银行的私人保险箱,公布了致富的秘诀: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在所有的答案中,只有一位9岁的女孩猜对了。她在接受奖金时说:“姐姐总是警告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穷人之所以为穷人,是因为缺乏成为富人的“野心”。凡人之所以为凡人,也是因为缺乏成为卓越人物的“野心”。人与人的差别其实并不大,看另Ij人比自己高,只是因为你是跪着的。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旰心”?我们的“野心”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野心”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有野心才会相信自己具备成功的要素,即心理学中所说的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与判断。它由结果期待与效能期待构成。  结果期待是指对自己行为与行为结果关系的推测。如果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被选择。例如,某学生认为上课注意听讲就能得到好成绩,那么他就会认真听讲。  效能期待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判断,也就是说,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完成某一预期行为,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便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  但是,有没有“野心”,其实只是一种主观推测,它不一定与自己客观上所拥有的能力是完全一致。有时候,我们很有野心,但是能力不够,目标还是无法实现。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培训和努力来提高自身的能力,或者可以寻找其他途径来释放自己的热忱。例如,我们不一定非要做运动员,做教练可能更合适你。  此外,坚持在实现自己的野心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假如J·K·罗琳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被第12家出版社拒绝后就放弃了,那么她就不会拥有今天的辉煌。所以,想要成功,就一定要有野心,有坚持的精神,如果没有“野心”,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敢尝试,不能坚持,那又何谈成功呢?住现实生活中,可能很多人起初是很有“野心”的,想要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慢慢地,随着挫折的增多,越来越多本想站起来的人,却又蹲了下来,跪了下来,甚至躺了下来。这样的人!I!IJ会变得“真的不行”了。  任心理学上,个体因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产生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态.被称为“爿得性无助感”,它是自我效能感低下的极致状态。  当我们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后就会产生消极心理暗示和心理压力,觉得自己不行。正是这种心理影响了我们的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能力、意志力等个性品质产生了怀疑,从而使我们的“野心”越来越小,直至消失。所以,存生活、学习、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以此避免)J得性无助感带来的消极情绪。  2越想逃避,越逃避不了  有两只小猫,一只叫汤姆,另一只叫托比,它们整天在一起无忧无虑地玩耍。有一天,它们俩都发现经常有个和自己外形很像的黑黑的东西跟着自己。听人说,那叫“影子”。汤姆和托比都想:“影子真讨厌!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它们开始跑啊跳啊,想把影子给甩掉。还到处乱走,好让影子“迷路”,再也找不到自己。然而,汤姆和托比沮丧地发现:无论它们怎样做,无论它们走到哪里,只要阳光一出现,它们的影子就出现了。这简直让它们抓狂了。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从这个寓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的心理问题可以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令人痛苦的负性事件。而且一旦发生,就成了事实,无可更改。而我们所能做的,顶多是尽量压抑,把它们移到一个叫“忘记”的“回收站”里。  但是,这些令人痛苦的体验仍然存在着,甚至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仍会让我们伤心、郁闷。彻底忘记是做不到的,那就逃避,逃得远些、再远些。于是,我们,F始对事实进行扭曲,而这恰恰是导致心理问题的根源。  小猫的做法代表了两种逃避的方式:  1.彻底扭曲自己的体验,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性事实都视而不见。  2.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糟——既然一切都很糟,那个让自己最伤心的原初事件就不算什么了。  例如,有些成年人之所以酗酒,是因为他们有过·个酗酒而暴虐的老爸,井挨过老爸的不少折磨。对他们来说,酗酒是忘记这种痛苦的一种方式。更严重的是,痛苦的遭遇往往会导致有些人吸毒,这一比例占吸毒者的99%。吸毒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发明了无数种逃避痛苦的方式,弗洛伊德称这些方式为心理防御机制。而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其实是具有两面性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减轻人们的痛苦,但是,如果人们对事实扭曲得太厉害,则会给A己带来更多的心理问题,如强迫症、社交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遭受痛苦,而想尽一切办法逃避的人,往往会形成逃避型人格,而这种人格会对其正常的交际活动产生诸多消极影响。比如,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除非确信受欢迎,-般不愿卷入他人的事务中;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害怕在别人而前露出窘态;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吖:语,怕人笑话,怕叫答不出问题;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景逃避等。这样的心理必然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诸多不便。  冈此,很多事情我们是逃避不了的,与其压抑自己的感情,使自己倍感紧张和害怕,消极地应对周围的人和事,还不如直面痛苦,经过A身的奋斗,从痛苦的阴影中走出来,这样爿‘可以得到意外的收挟,找到人生的乐趣。  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有个暴建而酗酒的继父和一个糟糕的母亲,但当他接受这个事实并原谅父母后,他成了治疗此类问题的专家;美围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是最孤独的人,但当他面对这个事实并化解后,成了真正的人际关系大师…--  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直面痛苦的力量,可以寻找来A亲人、朋友或心理专业人上的帮助,会增加自己直面痛苦时的勇气和力量。不过,问题的关键还得靠自己,努力地锻炼和培养自己坚韧的品质。  3何必让自己这样孤独  啄木鸟正在“叮叮当当”给大树治病。蝉儿飞过来大叫:“知了……”啄木鸟制止说:“我正在给病人做手术,需要安静,请你离我远一点好吗?”  蝉儿闹了个大红脸,悻悻地飞走了。没飞多远,它看见蚂蚁在搬家,就蹲下来高唱:“知了……”蚂蚁不客气地说:“天要下雨了,我正忙着搬家哩,你一边玩儿去吧。”  蝉儿叉碰了一鼻子灰,一抬头,看见喜鹊正在筑巢,又张嘴叫道:“知了……”喜鹊扑打着翅膀,不耐烦地说:“小东西,离我远一点儿,我的宝宝们正在睡觉呢!”  蝉儿连着碰了几次壁,顿时伤心地哭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觉得自己不受欢迎,人家都不愿意理自己,因此会产生一种孤独的心理感受。心理学上认为,孤独是由于自己与他人的空间距离或心理距离而感到交流困难时所产生的心理障碍,严重者将最终导致抑郁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网络、电子邮件等的出现,人们交往起来既方便又快捷。这些使得空间距离已不成为问题,我们的心灵本应更充实。然而,现实中人们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生活在现代化城市中的人们,反而患上了“都市孤独症”。  这说明,导致孤独的原因不在于空间距离,而在于心理距离。最可怕的孤独是人群中的孤独,即身处茫茫人海之中,却没有一个可以交流、倾诉的对象。就像上面的故事中的蝉儿,它的周围有啄术鸟、蚂蚁和喜鹊,但它还是孤独的,以致伤心地哭泣。  现在的很多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陷入孤独心理的误区。其实,孤独心理是一种不良心理,会给人们的正常交际带来不便。有孤独心理的人,即使在欢快的场合,也很难被当时的气氛感染,仍然认为自己很孤单;他们总是队为人们都各怀鬼胎,不值得信任,有什么心事也不愿意向别人倾诉,即使心理很希望别人来接近你,但是自己却不采取主动。  为什么我们身处熙熙攘攘的都市中却总是觉得孤独呢?一般来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意识,当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意识中,渴望自己的内心被他人理解,又发现很难与他人交流的时候,便产生了精神上的孤独。  这与自我认知的偏差有很大关系,人不能长期忍受孤独,但有的人却总是把自己推到孤独的境地。例如,有的人很A卑,觉得别人不愿与自己交流,为了维护A己、保全自尊,就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有的人很自傲,认为身边的人都过于平庸而不配与自己交往。只有改变这种自我认知的偏差,学会客观、全而地评价自己,理性、公正地看待他人,才可以跳出孤独的泥沼。  还有,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模式也是产生孤独心理的重要原因。都市生活和工作节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逐渐浅层化。虽然从数量上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增无减,但是那种传统的熟人式的交往方式却减少了。因此,交际应该回归到重交心,不要总是逢场作戏,要真诚与人交往,加深感情,这样才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关心和照顾。  在职场中,人们也经常会感到孤独,这是人们的职位、角色、立场的不同造成的。例如,由于组织结构上的等级制度,下属都对上司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许多高层丰管也会体味到“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如果主管、上级、老板不想孤独,那么就需要有明辨是非的眼力和善于包容的胸怀,并增加A我开放度,使别人乐意接近自己。  4现有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有一位农夫嫌自己的房子太小,于是跑去找神父求助。他对神父抱怨说:“我们全家五1:2人要挤在一个房间里,真是拥挤不堪啊。”神父听完后,说道:“我愿意帮你,但你会按照我所说的去做吗?”农走点头同意。  于是,神父让农夫回家后把养在户外的鸡鸭全部赶到房子里。农夫很纳闷:我是因为房子太小才来找你的,你竟然让我把鸡鸭赶进房里凑热闹?但农夫还是按神父所吩咐的去做了。  第二天,农夫气急败坏地去找神父,抱怨道:“房子现在更拥挤了。”神父不仅没有解释,还让农夫回家把拉车的牛也赶到房子里。农夫更不明白神父的意思了,只得不情愿地回家,并把牛也赶到房子里。  第三天,农夫疲惫地去找神父,大发牢骚:“房子里挤得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你不帮我就算了,干吗如此折磨我呢?”神父笑了,未作任何解释,只是让农夫回家把鸡禽牲畜全部赶出去。  第四天,捉夫高兴地去找神父,激动地,l道:“房子现在够大了!”  在这个故事中,房子还是原来那么大,但农夫前后的感觉完伞不同了。刚开始,他觉得房子实在人小了。而在神父的指导下,他懂得了满足。而这种满足源自珍惜。如果不是把鸡、鸭、牛赶到房子罩,占去一部分的室内空间,农夫也就不会发现房子其实“够大”。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人持续听一种声音,观察人的脑电波,发现人对这种声音刺激的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脑电波的起伏也越来越小,而突然停止声音刺激,人的脑电波就会产生剧烈的反应。  其实,我们对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对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不懂得珍惜,甚至忽略它的存在,而总是在企盼没有得到的东西,直到有一天自己拥有的东西失去了,我们才会发现原来它其实是很珍贵的,对自己是很重要的,而此时,可能已经晚了,A己将会永远地失去它。  例如,当一个人追求你时,你可能没有感觉,和他(她)在一起时,感受不到激情,甚至觉得他(她)很烦人,可一旦他(她)主动离开你,你就会觉得原来他(她)是如此的好,你早已深陷其中。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现在所拥有的不加重视,而是企盼没有得到的东两呢?  一股来说,人们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并具有永不满足的特征。当某个需要被满足后,立即就会有新的需要出现。从积极的一面来讲,它能催人奋进,在宏观上还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从消极的一面来说,它又会导致人的心态失衡,使人不珍惜所拥有的东西,贪得无厌。  此外,在“潘多拉效应”的影响下,人们对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喜欢,越想得到。而与此相反,对现在拥有的东西,则看成是可有可无的,或足理所当然的,而不去珍惜。  另外,人类生来就具有征服欲。很多时候我们追求某种东西,兵灾并小是真正需要它,而只是为了在追求奋斗拥有的过程中享受征服的快感。所以,在现实中,几乎每个人都不会满足干现状,几乎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欲望,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如果陷进了这样一个生存怪圈,既无法快乐,也无法享受成功的喜悦。  聪明的人知道现有的才足最值得珍惜的,他们会认真工作而不抱怨。即使有所不满,也会把握现在,积极积累经验,为自己今后的进步积累资本,而4j是在抱怨中错失机会。  5嫉妒心理造成的憩剧  古希腊时代,有一位体育选手得了冠军,为家乡争得了荣誉,乡人想要为他建造一个铜像以作纪念,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这个提案,但有一个人很嫉妒那位冠军,就强烈反对为他立铜像。但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人们还是把铜像建好了。  那位反对者,见阻挠不成,就每天晚上偷偷地用铲子去铲铜像的脚跟。直到一天晚上,他的愿望实现了——铜像终于倒下来了,但正好压在他身上,他也就一命呜呼了。  嫉妒是当人感到他人优越而使自己受到威胁时产生的反感、怨恨等情绪体验,它是人们试图缩小和消除彼此之间的差距,使原有关系恢复平衡,维护自我生存发展的一种心理防御反应,一种l{{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心理分为不同的层次:程度较浅的嫉妒,虽然有些不满,但是深藏于内心,不易被他人察觉。程度较深的嫉妒,则会在言‘行E有意无意地讽刺、疏远嫉妨对象,耍小手腕等,严莺者甚至会攻击、造谣中伤他人。  嫉妒是一种狭隘心理的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具有排他性,只许自己成功,不许他人获胜,对他人持排斥贬毁态度。没有嫉妒心的人,对真善美总是表现出赞赏羡慕,而嫉妒心强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会不由自_丰地与嫉妒对象对着干。莎士比亚曾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嫉妒的人是可怕的,他们不能容忍别人的快乐、优秀,会采取各种手段去破坏;嫉妒的人又是可怜的,他们自卑、阴暗,享受不到阳光的美好,体会不了人生的乐趣;嫉妒的人义是呵悲的,“心灵的疾病”会扩散到身体各处,损害心情与健康。  嫉妒心理其实是很普遍的,它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心理学家存研究中发现,3"i"kl大的婴儿就已经能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加拿大约克大学的从事儿童心理和智力发育研究的玛丽亚·莱赫斯特带领的专家小组对50名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4项实验。实验显示,当母亲把注意力转向其他人时(如聊天或其他形式的互动),3个月大的婴儿通常会蹬腿并发出叫声。  可见,嫉妒是无法自我摒弃的,fE【它也不是一无是处。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一种需要,是一种自我提高的动力。如果能把嫉妒转化为动力,那么,嫉妒心越强动力就越人,越可能获得成功。  例如,小李看到‘起进公司的大学同学小张进步快,一开始心里很不是滋味,情绪变得低落消沉。后来他调整了心态,把瞄准点从小张的缺点转到长处,发愤图强,一年后小李便因为业绩突出被提拔为部门经理。他在13记里写道:“我特别感谢小张,如果不是他的进步为我领跑,我就不会这么努力,就不会取得现在的成绩。”  所以嫉妒也不是万恶不赦的,我们要学会把嫉妒转化为动力,这样反而可以走出心理误区,促使我们取得成功。  我们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确立“你行,我也行”的正确竞争观念。把别人的进步看作是对自己的促进,从而把消极的嫉妒变为积极赶超的压力和动力。其次是要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切实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正如培根所说:“每一个埋头深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因为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他的只能是闲人。”因此,不要轻易地去享有嫉妒,保持一种宽容、豁达、积极的心态,凡事多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而不要总是空羡别人。  6为什么你豆是无法获得成功  《圣经·旧约》里面有一个叫“约拿”的人。他是一个虔诚的犹太先知,一直渴望能够得到神的差遣。终于,他得到了神所赐予的一个光荣的任务:去宣布赦免一座本来要被罪行毁灭的城市——尼尼微城。  不料,约拿却拒绝了这个曾让他朝思暮想的神圣任务,他逃跑了,不断躲避着他信仰的神。神的力量到处寻找他,唤醒他,惩戒他,甚至让一条大鱼吞了他。最后,经过反复和犹疑,约拿悔改了,完成了他的使命——宣布尼尼微城的人获得赦免。后来,“约拿”被用来指代那些渴望成长又因为某些内在阻碍而害怕成长的人。  神让约拿去宣布赦免尼尼微城,这本是一种崇高的使命和很高的荣誉。对于一直渴望得到神的差遣的约拿来说,真是可遇不可求的良机,f日^约拿却又想同避,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称为“约拿情结”。它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人小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它反映了一种对自身伟人之处的恐惧,是·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它会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不愿发挥自己的潜力。  “约拿情结”会阻碍人们的生命成长和自我实现。有这种情结的人,在对待自己的时候,总是逃避成长,执迷不悟、拒绝承担伟大的使命;而在对待他人的时候,看到别人表现优秀,自己会嫉妒;看到别人受到祝福,他会难受;而看到别人倒霉,则会幸灾乐祸。  在日常生活中,约拿情结可能表现为缺少上进心,或称“伪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给研究生上课的时候,曾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  “谁希望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谁渴望成为-个圣人?”  “谁将成为伟大的领导者?”  学生们的反应是:咯咯地笑、红着脸、不安地扭动。  马斯洛问:“你们正在悄悄计划写一本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吗?”他们大多只是搪塞过去而已。  马斯洛又问:“你难道不打算成为心理学家吗?”有人回答说,“当然想啦。”  马斯洛说:“你是想成为一位沉默寡言、谨小慎微的心理学家吗?那有什么好处?那并不是一条通向自我实现的理想途径。”  为什么学生们想成为心理学家.但是却不敢有积极的努力和实践,甚至连自己的理想都不敢承认,这是为什么呢?  马斯洛认为,我们大多数人内心都深藏着“约拿情结”。因为在我们小时候,自身条件的限制会导致产生“我不行”、“我办不到”等消极的念头。这些念头会一直伴随着我们,直到剧罔环境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供自己成长的机会。而当成功的机会降临时,“我不行”、“我办不到”等心理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要抓住成功的机会,就意味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面对许多无法预料的变化,并承担可能失败的风险。例如,一位女性,叫‘能会害怕成为‘个特别优秀的人,导致她无法找到一个相匹配的伴侣,最终孤独一生。  A.ffl不是追求卓越,实现自我,反而感觉雄心壮志是幼稚日J+笑的,坦率是无知的,慷慨是因为缺乏判断力,同情心更是廉价和盲目的。当人们不仅畏惧失败,也害怕成功的心理发展到极敛,就会出现白毁心理,以致在面对荣誉、成功、幸福等美好的事物时,脑海中浮现出“我不配”、“我受不了”等念头,最终放弃到手的机会,功败垂成。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成功,而多数人一生碌碌无为。只有认识并克服自己的“约拿情结”,勇于承担贵任和压力,抓住机会,才町能取得成功。  7狭隘让你的世界变得很小  某大学少年班19岁的大四女生马蕾蕾(化名)窃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JMN)对同班同学陈馨(化名)的邀请信(offer),并冒名陈馨用E-ma rl与美国校方联系,拒绝了留学邀请,同时推荐了她自己。而陈馨因为迟迟没有收到明尼苏达大学的正式邀请,就发信询问美国校方,才发现已被人冒名拒绝了邀请。经过陈馨和班级师生的调查、取证,很快发现:是同班的马蕾蕾在捣鬼!  后来,马蕾蕾在该校的明s上发表了一篇“悔过书”,她写道:“我的心理一度处于狭隘的状态。由于对周围发生的好多事情的极端看法,让我对生活、对人都很失望。我开始怀疑,甚至憎恨周围的人。我便在没有考虑严重后果的情况下,用这种很伤害人的行为做了不该做的事。这种报复的心理真的很可·怕。我也憎恨自己的这种行为,并为此感到羞耻.”  最后马蕾蕾因为这样的错误而被迫离开了学校。一个15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名牌大学的少年班的天才,却因为狭隘心理导致的错误行为被学校开除,真是令人惋惜。  所谓狭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气量小、心眼小。狭隘心理是许多不良个性的根源,嫉妒、猜疑、孤僻、神经质等不良表现都源于狭隘心理。  很多人都存在心胸狭隘的情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例如,只听得好而听不得坏,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忍受失败,稍遇挫折、坎坷,就出现过激行为,做出害己害人的事情来。有狭隘心理的人,往往只和少数几个与自己想法一致或不如自己的朋友交往,不愿接受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  人为什么会有狭隘心理呢?这是因为,人生来就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往往以自己的心境、态度、价值观和知识经验去看他人、看世界。在从童年到成年的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心理的发展以及外力的作用,人会逐渐从“自我中心”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但解脱程度因人而异,并且完全、彻底地解脱是不可能的。  心胸狭隘会使人耐受挫折的能力降低、情绪不佳,无法结交更多的朋友,因此我们需要从各方面多加努力,尽量使自己的心胸变得宽阔一些,避免使自己陷入狭隘的心理误区。  首先,我们要给自己确定一个积极的生活目标。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既不奋斗,又无法容忍别人成功,就更加狭隘了。一个人不应该只想着为自己而活,更要想着能为社会、亲人、朋友留下一些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因此,要把眼光放远一些,确定一个积极的目标,这样才会离狭隘远些,离成功近些。  我们还要学会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困难和挫折。生活中遇到些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但一味焦虑、忧愁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影响身心健康。学会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先冷静下来,想一想原因,冉制tn}划并执行。这样就不会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了。  学会开阔自己的视野,才能拓宽心胸。在空闲时,可以走出校园、家庭,去感受大自然,例如,“阔的大海、巍峨的高山。可使自己从狭窄的剀子中走出来,不会总是盯着自己一时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扩大自己人际交往面也可以化解狭隘心理。如果只和不如自己的人或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交朋友,只会使自己在小圈子中徘徊,原地踏步,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而只有热情、坦率地交友,扩大人际交往面,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进步,取得成功。  8过去的事为什么不让它过去呢  据传,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有一眼特别灵验的泉,会出现神迹,能医治各种疾病。一天,一个少了条腿的退伍军人,拄着拐杖艰难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居民用带有同情的口气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  退伍军人听到后,转过身,说道:“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在我失去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把日子过好。”  接纳失去的事实,即使火去也要怀有-颗感恩的心。不管得与失,El子总是要过下去的,既然如此,何不擦去眼泪,使自己的生命充满亮丽与光彩。  人生的道路小会总是平坦、笔直、宽阔的,总会遇剑各种意想不到的挫折和打击,或是需要做出抉择并付诸行动。挫折常使人感剑失望和痛苦,而抉择不当则会使人懊悔。即使受到挫折,也会有过去的-天,即使抉择错误,也还有机会重新再来。  但是,很多人往往在遭受挫折和失败以后,反而一直耿耿丁怀,总是不能放h总是万分懊悔,于是使过去的一点伤痛成了自己的负担,一直影响着自己。这样的心理对个人的发展是很吖:利的。对往事小能释怀,使自己活存痛苦的记忆里,只会使自己的明天也·样暗淡无光。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气质、文化素养及生活环境不同,对待懊悔所采取的处理办式也会不同。有的人心理素质较好,有勇气承担自己行为不当和错误抉择所造成的后果,正确地对待成败和得失,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而有的人不能客观地衡量成败、得失,一旦把事情办得不够完美,就懊悔、痛苦、白责、内疚,悲悲戚成,无法释怀。  然而,长期懊悔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因为每一次懊悔,都会清晰地再现挫折情境,使不良的情绪体验越来越深。而一个人大脑皮层若总被负而情绪占据,久而久之就会麻木,严重的还会失常。频繁的懊悔还会磨钝人的锋芒,斩断进取的触角,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在以后面临选择时便可能逃避、退缩。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大说过:“不要让头经常朝后看,它能够使你茫然若失。”  有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以后找工作,投了很多简历,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回复。后来因为饥不择食,急于求成,苹草地找了一家单位就与人家签约了。但是在他签约不久,就有很多条件更好的单位对他发出签约邀请。于是他捶胸顿足,懊一海不已。  本来这件事过去就算了,既然已经签约了,那就好好工作好了.但是他却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每天都念叼着“当初要是不那么急着签约就好了”,结果也无心工作,严重影响到自身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结果这份工作没有保住,也一直很难再被别的单位认可。  由此可见,懊悔心理的消极影响有多人。那么,如何/j‘能把自己从懊悔巾释放出来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方法可有效地克服懊悔,那就是,从思想上抹掉“要是”,改用“下次”。这是因为,经常懊悔,总在想:“要是当初我邯样做就好了”,把时间都消耗在缅怀往事之中,最终使fl己一事无成。所以要学会对自己说:“Ii次有机会,我‘定能……”着眼下下次,寄希望于未来,才可能不断进取,最终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成败。人生的路上,没有“常胜将军”,要辩证地看待成败,勇敢面对。学会客观地评估自己。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认识,才不会对A己抱过高的期望。间时还要大胆行动,勇于承担责任。只有在行动中全面认识、锻炼自己的能力,重建自信的基底,才能减少失败,避免懊悔。  9何必打肿脸充胖子  大海中有一只百岁的老海龟,它平时很注意形象,竭力表现出长者的风度。  一天,它来到沙滩上,见几只小海龟在一块大石头上玩,就想爬到大石头上去,给它们讲讲自己的历险记。但它刚爬上去就滑了下来。小海龟们说:“您年纪大了,动作不灵活了,让我们拉你一把吧!”  它故意笑着说:“谁说我爬不上去,再高的石头我都爬过,刚才我只不过是先活动活动四肢,等会儿再爬。”它在沙滩上休息了一会,使劲冲向大石头。哪知用力过猛,身体失去重心,摔了个四脚朝天。  小海龟们想去帮它把身体翻过来,但它故作轻松地说:“别大惊小-隆,我是故意仰面躺着的,这样我的胸部就可以晒到温暖的阳光了,多舒服啊!”  过了一会儿,小海龟们一齐跳入大海,游走了。它这才舞动四肢、伸长脖子,想把身体翻转过来,可是怎幺挣扎都无济于事。几个渔民正好经过,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抓住带走了。而这时老海龟想:若不是,怕失面子,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但很快它又安慰自己道:“还好,自己被抓时的狼狈相没有让小海龟们看到,好歹没失‘面子’。”  在中国,“面了”一直是个非常敏感而又玄妙的东西。“而子”所含的既有自尊义有虚荣,而“爱面子”既是出于自尊心,又是出于虚荣心。  出于自尊心的“爱面子”是积极的,表现为A我尊重、A我肯定,自我感觉良好,并认可自我,既不向驯人示弱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它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主观感觉,有可能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自尊感比较高,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值得别人尊重,同时也能够接受个人不足之处。  A尊的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秤生活、学j】和工作巾逐步培养起来的。形成自尊感的要素有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等,这些因素都与个体的外在环境有关的。一般表现为:自我尊莺和自我爱护;要求他人、集体和}土会尊重自己;在遇到困难时,会努力做到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卉,相信自己,尊重自己,很可能会通过进一步的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别人的尊敬,感受自尊的快乐。  相比而言,出于虚荣心的“爱面子”则是消极的,表现为以虚假的方式柬维护自尊,对自身的外表、学识、作用、财产表现}¨妄自尊大,对表扬或赞美过分渴求。这种“爱面子”是·种不良的心理品质,其本质是利己主义的情感反映,但最终却可能害了自己。例如,之前故事中所蜕的老海龟,它把“面子”作为追求的对象,悲剧发生了仍不自知。  _冉=如,当今社会,男人大多追求名誉、地位、款子、车予等,女人更多地追求衣着、容貌、老公、房子。把这些东},g当作成功、美满、魅力的代名词,却忽视了真、善、美。  虚荣心不仅误己,还会伤人。首先,一个人的虚荣心和另一个人的虚荣心是不能共存的,只有互相伤害。为厂追求“面了-”,而不惜弄虚作假、欺诈骗取,损害他人的利益。而如果不能如愿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就会恼羞成怒,采取报复行动。其次,这种爱“面子”的风气扩人开来,会使社会形成不务实的浮夸之风,使个人丧失健康发展的基础,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要正确对待面子,就必须分清自尊心和虚荣心的界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积极培养自己的求实品质,做一个诚实的人。  10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战国时,晋国的知氏败亡,如伯的臣子豫让,决意为故主复仇,行刺敌国的首脑赵襄子。豫让行刺未遂被抓,但赵襄子认为豫让是一个讲义气的贤士,就放了他。  然而,豫让获释后再次行剌赵襄子,不料叉失败了。赵襄子怒斥道:“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中行氏吗?知伯把他们消灭了,你不但不替他们报仇,反而委身为知伯的家臣。知伯为我们所灭,不是一样的道理吗?你怎幺给他报起仇来就没完没了呢?”豫让说:“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赵襄子很感动,但又觉得不能再把他放掉。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誓愿了,就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一件,让他象征性地刺杀。赵襄子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击刺,仰天大呼:“而可以下报知伯矣!”然后伏剑自杀。  范中行氏以一般人来看待豫让,豫让就以一股人的行为来回报范中行氏;知伯以国士来对待豫让,豫让就以国士的行为来报答报知伯。豫让的行为就是心理学巾所说的“相互回报行为”,简称“回报行为”。  回报行为很普遍。例如,张家在娶媳时收了李家所送之礼,则李家嫁女时,就会收到张家送来的礼钱。那么,人们采用刚报行为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叫报行为又有哪些特征呢?  心理学家认为,相互回报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也是由人的某些社会需要和动机引起的,只是需要和动机并不相同,大体分为三个层次:  维持心理上的iF衡,是回报的主要原口:l。施恩和结怨虽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人际作用行为,但都打乱厂个人原有的心理:帙态。这种心理状态要得到改善并达到新的、F衡,只能通过|旦】报得以实现。  同时,同报还是为了保持人际的社会交往。同报行为中的报恩行为,在保持人际{土会交往的功能中具有较明显的效果,不仪还了所欠人的“礼”,还可扩人社会交际圈,消除孤独感。而回报行为中的复仇行为,虽然从礼会·}牛上说,它代表了人们的}{:会参与意识,但是却会影响人际交往的质虽,要知道,“冤冤相报何时_了'’、“冤家宜解不宜结”,结缘总比结仇好。  此外,获得社会赞许也是Ⅲ报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在传统的认识中.相互回报与社会的伦理道德相符。有恩不报太无情,有仇不报人窝囊。所以,回报行为能为当事人赢得辛十会赞许,而如果不回报,则会成为社会谴责的对象。  叫报行为具有十分复杂的一面,时常使人处于矛盾与困惑之巾。这就需要人们止确理解l旦】报行为,更好地完成叫报行为,ih回报行为发挥积极作用恢复心理平衡状态.使人际关系更融洽。关键在于真诚,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回报,才是社会所赞许的。  值得强调的是,以真溅为镜,并非让每个人都对他人的行为给予“真诚回报”,而是要我们采取自然、大方、真诚的人际交往方式,共同创造人【!=}=问的真情。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付出时不要想着回报,否则只是“交换”,足商业行为,更不要凡事都要求以物相报;对他人的回报应做“冷处理”,依据友情而受礼,刁i按纳重物回报,需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殳莺”。如确想网报,则应以表达感谢为主,借以小礼品表达心意即可。“君r之交淡如水”,学会与人为善,而小要rj人为恶,化解仇恨,加深感情,才是人际交往之道。  让别人屈服干自己的力量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问。这让他新奇不已。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 mornin9,sirf”  陈阿土’陪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9,一般陌生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r4-.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f”  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mornin9,s】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  几次之后.陈阿土非常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 mornin9.s J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是意思是说:“早上好,先生!”天啊f原来是自己搞错了,陈阿土觉得这次自己的糗可出大了,真是丢脸死了。  于是,回到房间之后.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 mornin9.sir!”这句话,以便能够在第二天早上体面地应对服务生.  又一天的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mornin9,sir!”与此同时,服务生说的是:“我叫陈阿土!”  在陈阿土与服务生的较量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迫使服务生改变了自己的问安方式,而这种力量就是意志力。虽然陈阿土最初的理解是错误的,但是他的坚持和坚定,使得服务生丌始动摇,误以为自己错了,最终屈服于对方。这就是意志的力量,一种强大的心理力量.  人与人之间是相百影响的,不是你被他影响,就是他被你影响,这种影响究竟会倒向哪一方,就要看谁的影响力更大一些。而能够形成强大影响力的源泉之‘,就是人的意志。意志力弱的人,往往会屈服于意志力强的人,而意志力强的人则能够散发…一种威慑的力量,让对方拜服。  意志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  戴维罗伊斯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志力通常是指我们全部的精神生活,而正是这种精神生活存引导着我们行为的方方面面。”  意志力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面对艰难的决定,离不开意志力;克服障碍和网难,也离不开意志力。意志力不仅仅能够影响到我们自身,是我们所依靠的一种内心的力量,还可以散发出强大的能量,这种能量足以去影响甚毫左右别人。当人仃J善于运用这一有益的力量时,就会产生决心,并约束人的心理功能或身体器官对决心服从,从而在行动上展现出一种不叮抗拒的力量。  意志力是01导人们行动的力量,当一个人能够存某一事件或一连串事件中表现出极大的决心与力量时,就会被认为拥有很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强,其表现出来的决心以及行动的力度和持久性也就越大越强。  我们可以把意志力视为一种能量,根据能最的大小,人的意志力也有薄弱和强大之分。而由于意志力的强弱之圳,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等也都会有强弱之分。这样,任人与人交往的过程·ll’就会出现以强制弱的现象,意志力强的人共影响力也就会越大。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谁的意志力越大,谁就会在交往中占据优势。只有拥有强大的意志力,才会有信念,有韧劲,有很强的威慑力,让别人屈服T:自己。而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就容易失去主见,随波逐流,难以做出决断,不能坚持到底,这样不但不能够影响别人,还容易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地位。  2让人们做出承诺并履行  心理学家托马斯·莫里亚蒂曾经在纽约市的海滩上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人的偷窃行为,观察旁观者会不会舍弃个人安全去阻止身边的偷窃者,以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  在实验中,实验人员会在海滩上随便找个人作为实验对象。开始的时候,实验人员会躺在距离实验对象大约5英尺的浴巾上,并且很惬意地听着收音机里传出来的音乐,享受着凉爽的海风。但几分钟之后,他会从浴巾上爬起来,向前面的大海走去。这时,第二位实验人员会假扮成一个小偷,他悄悄地来到第一个实验人员刚才待过的地方,拿起收音机迅速地离开现场。  可以想象:--4'L情况下,旁观者是不会冒险去阻止小偷的犯罪行为的。实验最终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托马斯发现,在20次的实验中,205._中仅有4人挺身而出,阻止小偷的犯罪行为,其他人都视而不见.、  而后,实验者又进行了20次实验,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实验略有改变,改变发生在实验人员离开时。这次当实验人员离开的时候,他会对身边的实验对象说:“您好,我想去游会儿泳,麻烦您帮忙照看一下我的这些物品好吗?”当然,每一个实验对象都答应了。  这次实验的结果是20人中有I9人挺身而出,成为阻止犯罪的孤胆英雄。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追赶着小偷,迫使其停下来并做出合理的解释。而有的人则干脆问也不问.紧追上去,一把抢过他手里的收音机,并扬言叫警察来处理。  两个相似的实验,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别呢?这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疑惑。其实,实验的结果就体现了承诺的力量。当实验者没有对物主做出承诺叶,面对偷窃行为就不会有太大的责任感,即使不管,也不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而当实验者对物主做出承诺,答应物主的请求时,就会肩负起一种责任,要求自己说到做到,不能被对方觉得自己占而无信,于是就会为了保持言行·致,而做出·些努力。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主动使行为与承诺保持一致,因为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品行。一个人如果言行不一,那么就会失信于人,征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恐怕会很难立足。而且在人们看来,言行一致是和超儿的智力和坚强的个性联系在一起的,代表着坚定和诚实。因此,小论从哪个方面来讲,人们都非常看重保持言行一致。这无形中就产生了一种有效的心理影响力,即用人们的承诺影响其行为。一般情况下,人仃J一旦对别人做出承诺,就一定会尽力做到,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不会轻易反悔自己做出的决定,目『J使有什么别的想法,也会极力克制,努力使承诺与行为保持一致。  这种心理效应,可以作为·种影响力武器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先巧妙地让人对你做出一定承诺,从要对方做}H承诺,就会受到一种无形力量的牵制,不会轻易改变。因此,我们口丁以利用承诸的力鼍来促使人们做出某种行为。例如,某公司为了刺激销售员取得更大的成绩,在每一个阶段开始之前,都会要求销售员定下自己的销售目标,并要求他们把销售目标写住·张纸上。这个目标一旦写下来,就等于销售员对公司做出了一个承诺。].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言行一致,销售员必然会加倍努力,在规定时间之内兑现自己的承诺。最终,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销售-【k绩。  3因为难得而愈发珍责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心理学家选了10个人,分别与他们面对面进行谈话,而在谈话期间,心理学家会尽力地讲一些比较有趣的话题来吸引实验者,同时.他还安排人在他们进行谈话的时候,给实验者打电话,看看实验者会有什幺样的反应。结果发现,10个实验者虽然并不知道是什么人从什么地方打来的电话,但是都会中断与心理学家的谈话而选择去接电话,即使打来的电话并不重要,且交谈的内容也没有与心理学家交谈的内容精彩和有趣,但是再有电话打来,他们还是会接。即使不接、也不会像之前那样专注地与心理学家进行交谈了,明显变得坐立不安,因为他们心理总是惦记着那个电话是谁打来的。  相比而言,打来的电话似乎比与心理学家的谈话更具吸引力.这是为什幺呢?因为每一个实验者都会想,如果自己不接电话的话,就有可能不知道打来电话的人是谁,并因此错过了打电话者所带来的信息,而且一旦错过了,就可能永远也没有补救的机会了。因此,电话一响,实验者就会中断谈话而去接电话。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可能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会对人们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害怕失去某种东西的想法比希望得到同等价值东西的想法对人们产生的激励作用更大。如你想让对方接受你的某种建议或者要求,告诉他如果4i接受就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要比告诉他们接受以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好处更容易说服对方。例如,某医院为了鼓励人们定期去医院做身体健康检查,在免费发放的宣传册上是这样写的:“如果你每个月都没有化时间到医院做身体检奄,那么你可能就会失去一重健康保障。”而这样写,明显比写“如果你每个月都花些时间到医院做身体检查,那么你就可能会得到一重健康的保障”更能够说服人们,其效果是有明显不同的。这就是短缺心理给人们造成的巨大影响。  我f门常常会说这样·句话:“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后才发现它的珍贵。”不管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还足对自己来晚重要的人物,这样的感觉恐怕很多人都会有。而日.还有一种状况,可能一件原本对门己没有什幺吸引力的东西,当有一天你将要失去它,或者你已经意识到自己很可能得不到它时,这件东西就会在突然间变得的很有诱惑力。是什么魔力让人们做出如此巨大的转变呢?因为短缺,当我们能够扶得某种东两的机会越束越少时,其价值就会越发地凸显出束,变得贵重。这种“机会越少,价值就高”的短缺原理,往往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景;响是全面的、f菜轰|J的。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ff;-中,很多人喜欢收藏一些古董等东西,而那些古董之所以价随连城,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稀少、罕见,不容易获得。如果类似的占董到处都是,那么它们也就不值钱了。冈此,通常来说,当一样东西开始变得越来越稀少时,它就会变得更有价值。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物以稀为赞”的现象。甚至一些原本不完美的、一文不值的东西,会因为稀少,甚至唯一,而变成重金难求的珍品。例如,印刷模糊的邮票、打磨失败的美玉、两次冲压的硬币、有残缺的瓷器等,因为稀少,因为有瑕疵反而比邶些没有瑕疵的物品更有价值,更受到人l¨的青睐。这说明,短缺因素对物品的价值会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而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则能够达到给人施加压力,使之顺从的目的。  4拿人家的不自觉就会手软  有一个年轻人想学习开车,他从驾车培训公司请了一名教练,约定一起练习两个小时。在去训练场的路上,年轻人买了两瓶冰水,一瓶留给自己,一瓶准备给教练。  见到教练,两个人相互认识之后,年轻人对教练说:“今天的天气很热,您一路上还要不停地和我说话,指导我驾驶,一定会口干舌燥的,我就顺带给你带了瓶冰水。”说完就把水递给了教练。教练显然有些rt惊,却并没有说什么。  练车的时候,在年轻人的要求下.教练带着他练习了倒车、转弯等内容,而实际上这些培训内容并不该出现在这天的练习之中。因为年轻人缴纳的是60元/小时培训费,其培训内容只包括简单的上路练习。而如果要学习倒车和转弯等内容,需要缴纳的培训费用是80元/小时。按理说,面对年轻人的要求,教练本应该拒绝的,可是他不但没有拒绝,还把原来的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延长到5个小日于。而这些,教练都没有额外向年轻人多收一分钱。  这是为什么|1f己?是什么原因让教练这样做呢?  原因其实只征丁一瓶冰水。年轻人的一瓶冰水使教练感觉自己得到_广关心和重视,内心产生感动,存互惠原则的作用下,教练也给了年轻人巨大的回报。年轻人给教练买了一瓶冰水,却获得了需要花240元才能得到的培训。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下短。”朋友这次请你吃了饭,下次你就会找机会再请对方一次,否则心里总会觉得不安;别人在你生口的时候送了你礼物,你也会找机会回送对方一份;甚至两个不相识0,gA.人家对你点头微笑,你也会微笑以对。存人们的意识中,大家都认为:接受了别人的恩惠、馈赠、邀请等就有责任同报对方,就像欠债还饯一样,是“理所应当”的。  因此,在互惠互利原则的影响下,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的人,就肩负起了偿还对方恩惠的责任,不偿还,就会产牛负债感,莫名地就被一种力量左右。当别人对你满脸堆笑的时候,不管你是否心情愉快,恐怕【包难以绷着个脸、怒目以对。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的笑脸不管是表示友好,还是埘你示弱,或者是承认错误,都会给你带来一种压力,使你无法再严肃地面对对方。即使你严肃对待了,恐怕你也难免会为自己的这种言行表示后悔和愧疚。这其实就是因为在人们心中,有一种互惠的力量在“作祟”。因为对方给了你笑脸,而你也应该以笑脸回报。如果不这么做,内心就会感到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有来无往非礼也。”当圳人给予了我们某些好处,或者做出了某些退让,我们就应该以另一种妤处来报答他人,或者也做出一些退让,这样才会皆大欢喜,倍感心安。存这样的心理压力作用下,很少人能够无动十衷,甚至以怨报德。这就是互惠原|ll|】的巨人影响。  如果我们把这样的影响力应用到H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当中,也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想要扶得什么样的回报,往往小在于别人想要给你什么,『f『i是你曾经给了别人什么。当你实实在在地为趴人做了一些事情,给他带去了一些好处,别人就会想法设法地来报答你为其所做的一切。  互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影响力.善于应用这样的心理效应,会为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很大的帮助。  5巧妙让步,以退为避  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玫瑰花,她拦住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说:“大哥哥,买一束玫瑰送给女朋友吧!一束十支.只卖50元。”小伙子摇摇头说自己没有女朋友,不需要买玫瑰花。说着就要离开,小女孩又拦住他,“大哥哥,这么英俊,肯定有女孩子喜欢。既然你不想买一束玫瑰花,那就买一支吧.才6元钱。”小伙子觉得小女孩挺有意思,笑着对她说:“买一支我也不知道送给谁啊,算了,你卖给别人吧。”这时,小女孩还是没有罢休,“大哥哥,既然你不想买玫瑰花,要不要买几块大巧克力糖,I元钱一块,很实惠的哟。”小伙子没有办法了,因为小女孩一再退让,如果自己再拒绝,心里就会觉得更加不安了。于是他也退让一步,花两块钱买了两块巧克力糖。而买过以后,他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吃巧克力糖。  fl:这个例子中,小伙子在小女孩的退让下,由原来的拒绝渐渐地变成了接受和顺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这是因为小女孩的退让给小伙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对方已经做出了Lh步,作为回报,自己也应该有所让步,而li能拒绝到底。凶此,小伙子也做出了让步,最终购买了两块自己并不喜欢吃的巧克力糖。  从心理学上说,这是一种“拒绝一退让”策略。这种策略从被拒绝,做出退让,再提}¨新的要求,如果还被拒绝,则冉次退让……在这样一个心理较量的过程中,退让方渐渐地消除了对方的心理抗拒,使其觉得你已经做出了退让,自己则不好意思再坚持,也对你做出退让,最后答应了你的要求。  这种心理效应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在交易以及谈判中主动止步和妥}办,往往会有效地促使对方答应你的要求。凼此,如果你想要别人答应你的某种清求,则可以先提一个比较大的、难以做到的、对方有可能拒绝的请求,然后在对方拒绝之后,再把你真正的请求提出来,这样就相当于你向对方做出了让步,而对方则有义务对你做出相应的让步,因此,任互惠原则的影响下,你的请求是很容易被对方接受和应允的。如果没有之前的退让,而直接提出束,则遭受拒绝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Im当你做出让步之后,就会给对方造成一定的压力,似乎告诉对方:我已经不再坚持我的要求,已经对你做出了让步,难道你就不能也做些让步吗?结果当然是对方也做出一定的牺牲,促成了交易。这样,在相互妥协之中,先主动做出退让的一方则会相互占据一定的优势,迫使对方退而求其次,答应你的要求。  这种心理策略,其实足·种以退为进的方法。当别人对你做}{;一些让步时,你也应该对他做出一些让步。住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往往nT以帮助我们更加轻松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销售员在推销一种价格昂贵的商品叫1,可以先给客户介绍的是另外一款更加高档和昂贵的商品,等客户拒绝以后,再对客户说:“既然您觉得那一款太过昂贵,我f『J还有一款在功能上也很先进,但是价格会便宜很多,您可以考虑一下?”就是神:这样的拒绝、退让之中,客户就会觉得对方已经做出了让步,自己也不好冉拒绝接下来的请求。这样,小少客户就可能会吲意购买其产品。  先大后小、先难后易,遭受拒绝后,做出让步,这种迂回的、间接的方式,更容易让人们接受,比直接了当地提出要求更容易得到旨定的答复。  6产生动机才会采取行动  有一个烟瘾十分严重的人,他一直都想戒烟,但是不管使用什幺方法,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总是过一段时间以后.他就不能够控制,又开始复吸。很多日寸候,当他再想吸烟时,就会给自己找出若干的理由,说服自己没有必要这么折磨自己。结果戒烟戒了一年多,却没有起到一点效果。他的亲戚朋友对他也是苦口婆·0地劝说,但是却还是无可奈何。  最后在一位心理学家的帮助下,这个有着严重烟瘛的人居然真的不再吸引.坚持了很久,并慢·陧把烟给成了。那幺这位心理学家使用了什么样的神奇方法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心理学家只给他看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不吸烟的健康人的肺,一张是因为吸烟而惠有肺癌的人的肺。看着被厚厚的焦油覆盖和损坏的肺,有严重悃瘾的人被震撼了.他什幺也没有说就离开了。但是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吸过烟。  是什么力量,让这个烟瘾如此严重,而屡戒都不能成功的人,最后却如此简中地下定决心女戒烟呢?那就是吸烟这种不健康的行为让他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到厌恶,而对不吸烟这种健康的行为着实地感到满意。这样就激发了他戒烟的强烈动机。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挑食,对自己喜坎的食物,食欲大振,会吃很多,而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则没有胃口,从心}卓-面抵触,不愿意品尝。其实做事情也是‘样,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人们会充满激情,积极努力,1面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会委靡不振,敷衍了事。这其实也是一个动机的问题,因为喜欢,因为感兴趣,从而激发了强烈的动机,积极地去从事,而如果不喜欢,不感兴趣,就不会产生强烈的动机,也就更不会积极地付诸行动。  因此,如果我们想促使某人做什么事情,或者制I了某人不要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只要能够想办法激起他的这种心理动机,就会有效地影响其态度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这样的问题,例如,小孩子做错了事情,你会如何丈教育他改正自己的行为?你会怎样劝说朋友不要再参与赌博?你怎样让一个怯懦的学生住课堂上大胆地发言?要想让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抛弃错误的,接受正确的,我们就要让他们知道,正确的行为会仆人感到愉悦,而错误的行为会让人痛苦,只有使兵内任的反应发生变化.使其能从正确的行为中获得满足感、愉悦感,并觉得错误的行为着实地令人讨厌和痛苦,就会激发他仃J改变自己行为的强烈动机。  俗话说:“不想’将军的士兵不是好上兵。”想当将军就是一种动机,这种动机会激励士兵不断地去锻炼和提高自己,进而做出成绩,得到提升,最终成为一个出色的军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对工作懒散,对学习放松,对别人不负责任,明知赌博不好,可就是戒不掉。其实都是冈为动机不够强烈的原因。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_1二作和学习的价值,自己能够从中得到好处,就会改变态度,认真努力地击工作和学习.只要我们能够深切地认识到赌博的危害,那么也就会痛改前非,戒掉赌瘾。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爱工作,才会有动力做好工作,因为人们总是会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努力奋斗,只有痛恨某种恶习,才会有决心改头换面,冈为没有谁愿意使自己承受痛苦和伤害。  工作需要激情,生活需要动力,有动机,才会产生有效的行动。老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求知动机,管理者要学会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法官要激发罪犯改过自新的动机。善于激发人们的动机,才会使行动更加积极和坚定。  7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通常状况下,人们总会认为自己得到的东西越多就会越高兴,可实际}i,并不是如此。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一个乞丐,它很穷,连双鞋子都没有。而且冬天就要来到了,得到一双鞋子,对他来说是十分要紧的一件事。一天,他意外地得到一双鞋时,心理学家让他对这双鞋子进行评分,乞丐才不管它是否赶得上潮流,是否合适,立刻给这双雪中送炭的鞋子打了高分。接下来惊喜不断,又有一些人陆续给他送来了鞋子,而此时,心理学家再让他给后来的鞋子评分时,却发现他给的分数越来越低了。  鞋子带给乞屿的满足感逐渐减低,其实这就是边际递减法则的一个表现,这个效应提示我们,我们对物品的价值的认识不是来源于物品本身,而是通过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满足来主观地体验的。消费或享用同样的东西给我们带来的满足感和效削后,效用越小。  心理物理学最核心的定律韦伯随着边界的变化不断变化,越到最费希纳定律也说明了这一问题。1834年韦伯刘‘人们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变化量进行了测量,试验中,他让被试判断所给的小棒是否与10毫米的标准小棒相同,结果发现人们的判断规律和刺激强度没有直接关联,而是‘j刺激变化的增量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判断屋单的灯是否亮了一些,主要依赖屋里之前的明亮程度。  这就好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明明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但是它的价值却远远不及一块彼人们称之为“钻石”的石头。相比而言,水作为生命的必需品,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不过水每天都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重复次数多了,对它的价值也就熟视无睹了。而钻石却不是随心所欲就能得到的,获得一枚小小的钻石所带给我们的惊喜要远远大于一杯水。因为,钻石要比水贵。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当人们身处沙漠中时,.杯水的边际效应会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  边际递减效应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小孩子喜欢吃别人家的饭,觉得特别香甜,可是过上一段时间后,就开始想要吃妈妈做的饭了。还有的孩子觉得别人的玩具好玩,衣服会更漂亮,但是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不会有类似的想法了,这些都是边际递减效应的威力。  同样的物品,在没有得到的时候,对这个物品的好奇心被极大地激发山朱,于是产生了强烈的需求感和占有欲。当第一次得到的时候能体会到极大的满足。而随着熟悉感的增强,好奇心逐渐下降,这是因为它能够带给人的心理刺激鼍越来越小了,因此其边际价值就会降低。  例如,著名的球星贝克汉姆所拥有的汽车已经不是普通的车库能够装得下的了,这些车中包括·辆价值20万美元的法拉利跑车,这是妻子辣妹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这辆跑车在别人眼里,一定会被视为心肝宝贝,flJ是在小贝的家里,它只能待征车库里,无法引起主人的注意。因为它也只是小贝众多豪华跑车巾的一个而已,并不能对主人产生强烈的刺激。  所以,人们应该灵活地应用边际递减效应,不能简单地认为它就等同于凡是第一次才是永远保持最高效用的唯一方法,这是错误的,边际递减效应是有条件的,必须保汪别的条件不变,递减才能发生。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效应,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8用增减法影响人们的心理  国外有一位老人,退休后想图个清净,就在湖区买了一所房子;,住下的前几周倒还太平。可是不久,有几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追逐打闹、踢垃圾桶且大喊大叫。老人受不了这些噪声,却又不能制止,因为他知道,如果制止的话,反而会引起那些年轻人的逆反心理,情况可能更糟了。  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出去对年轻人说:“你们玩得真开心。我可喜欢热闹了,看着你们玩我也觉得变年轻了呢!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一元钱。”年轻人当然高兴,既玩了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们更加卖力地闹起来。  过了两天,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我到现在还没收到养老金,所以.从明天起,每天只能给你们五角钱了。”年轻人虽然显得不太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来这里打闹,只是远没以前那么起劲儿了。  又过了几天,老人“非常愧疚”地对他们说:“真对不起,通货膨胀使我不得不重新计划我的开支,所以我每天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一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愤愤不平地说道:“我们才不会为区区一毛钱在这里浪费时间呢,不干了。”  从此,老人又重新过起了安静悠然的El子。  这个故事中,智慧的老人正是运用“增减效应”为自己赢得了一份难得的清净。所谓“增减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小断减少的人。  “增减效应”任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的。例如,到市场上买一斤白糖,售货员如果先住秤盘上放超出一斤的分量,再一点一点地从秤盘上减掉,顾客的心里就会感到不舒服。而要是先在秤盘卜放上少于.斤的分量,然后再一点一点地添上二去,顾客就会感觉得到了便宜,觉得老板很大方,很町能以后还到这家来买东西。其实,用两种方法称得的白糖分量完全一样,只是增减的顺序不同,却给了我们完全不同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人们的挫折感是“增减效应”之所以存在的心理根源。人们的心里总有这么一种倾向:习惯得到,而不爿惯失去,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为适应牛存而沉淀的一种文化。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一般来说,人们会比较平静地接受一次小的挫折,然而,如果所获得的赞赏越来越少,甚至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逐渐增加、增人,人们就难以接受』,。而递增的挫折感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  所以,我们想要批评人的时候,并不应该像传统的做法那样,先说一些对方的优点,然后再指出他的缺点,即所谓的“欲抑先扬”,那样很容易给对方造成心理落差,挫折感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而应该恰当地运用“增减效应”,例如,可以先说对方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也就是“欲扬先抑”,当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评价是越来越好的,他就会感觉你对他的喜欢程度是不断增加的,便会很高必,也乐干接受批评。  “增减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有两点:  1.存El常工作与生f再中,应尽量避免自己的表现出现不当,导致他人对自己印象m不良方向逆转。  2.在观察、评价Z,IJA的时候,要避免受“增减效应”的影响,从而对别人形成错误的认l=}{,而是应考虑具体的对象、内容、时机和环境。  为什么我们息是将责任归咎干别人  一个爱干净的小女孩儿,连续几天醒来都在擦拭自己卧室的窗户,可是不管她怎么用力,不管她使用什么办法,有一个黑点总是擦不下来,因为这个黑点,她觉得整个窗户的玻璃都是脏的。  当她为此苦恼不已的时候,她的妈妈走了进来,小女孩儿便把事情的缘由讲给她听,最后说:“那块脏东西太顽固了。”妈妈笑了,她一面取下小女孩儿的近视眼镜,一面说:“傻孩子,你仔细看看黑点在哪里?”原来,小女孩儿并不知道黑点在眼镜上,她不禁为自己一直埋怨黑点顽固而惭愧不已。  一只鸽子刚刚离开母亲的怀抱,它把自己的第一个家收拾得干净漂亮。可不久后.它发现窝内不时发出强烈的臭味,这股臭味实在让它难以忍受,不得已它只有重建一个家。可如此几回,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它非常苦恼。于是,它去找一只聪明的、年长的、有经验的鸽子倾诉、抱怨。年长的鸽子听了它的抱怨之后说:“你总是换巢,并不能改变什幺,因为让你不能忍受的臭味不是来自你的巢,而是来自你自己。”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经常遇到类似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产生的不好后果归因于他物、他人,很少会从自身找问题。其实,这是心理学上所讲的一种归因效应,所谓归因是指观察者依据外在行为,对一个活动者或他的内在状态进行推论。  通常,人们在做出某种行为之后,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怎样的解释?0i同人对同一行为的解释是否相同?众人遵循的规律是否一样?不同的原因是否会对4i同的人以后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话题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心理学家们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形成了归因理论的框架。  一般来讲,人们常常把某种行为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冈,即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对于行为的实施者来说,他们常常把产生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原因,而旁观者或是其他人,则常常会指出该行为形成的内部原因。例如:  一次考试过后,妈妈责怪小明的考试成绩太差。而此时小明可能会辩解说“是这次考试的题目太难了”.“我时间不够用”,“考试的那个知识点我正好没有复习到”。但小明的妈妈很可能就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你是不用心,没有好好学习。”  妻子在洗碗,突然“砰”的一声,盘子被摔碎了。对此,妻子对丈夫抱怨说:“盘子上的油太多了,太滑了。”丈夫会开玩笑地说:“我看八成是你又毛手毛脚了吧。”  这些事例,在生活中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但根据这点,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高速公路上,一辆小汽车中途抛锚,司机挥舞着手,希望路过的人能够帮他一把,但是却没有一辆车停下来。对此,路过人解释:“我觉得其他人肯定会帮他的,所以也就没有在意。”一句话,就把责任推到了别人身上。工作的叫‘候,老板责怪计划表做得不够亢分,同事之间相互推脱责任,谁都认为造成问题的原网不是自己。  其实,客观世界不是我们所能够控制得了的,但是对于自己的行为,我们却可以掌控和左右。遇到问题和麻烦的时候,遇到陶难和挫折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从自身找原因,问问自己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归结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再适度地去考虑外在原因。如此,事情才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困难也会退避三舍。  2为什么我们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芝说:“我看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地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故事中的苏小妹揭示了投射的心理效应。所谓投射效应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例如个性、好恶、欲望、情绪、意志、观念等加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心理特征。例如·个喜欢旅游的人,总是认为别人也喜欢旅游;而一个喜欢看韩剧的人,也总是认为身边的人也都喜欢看韩剧;.个偏爱说谎的人,总是会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在骗他;而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总觉得这个世界上都是好人……所以蜕,因为透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揣洲这个人的真实意图所在;而且,结论往往十分准确。  一个编辑部的选题讨论会上,编辑部主任发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编辑们列出的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选题是:  一个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的编辑,所报的选题是《写毕业论文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个儿子正在高三就读的编辑,所报的选题是《给高三学生的心理调适书》;  另一个编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足球迷,他报的选题是《中国足球为什么一直踢不出亚洲》;  还有一个女编辑刚刚进入热恋期,她报的选题是《好女人也要懂得使“坏”》;  最后一个编辑的老婆’『不孕已经好几个月了,他报的选题是《准妈妈最关心的100个问题》。  讨论会开得热火朝天,每个编辑都坚持认为自己的选题肯定会受到读者的欢适,到时候销售量肯定会不错。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郝像这些编辑一样,认为自己喜欢的,别人就一定会喜欢;认为对自己有用的,别人也一定用得着;对十恋爱中的,些人来说,他们认为自己看上的,自己喜欢的,别人也一定看得上,也一定会鲁欢,为此,他们甚至总是疑神疑鬼,莫名兵妙地吃醋;还有一些父母,认为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工作,孩子也一定会喜欢,于是就不顾孩子的想法去给他们设计前途,选择学校和职业。所以,难悭会有-些胸怀狭隘的小人,按照自己肮脏的想法去揣度君子的内心了,正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上面的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极为常见的,很多时候,透射效应会对我们的感情、想法、意向等做出错误的评价。也正是冈为这些错误,使我们在判断别人、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偏差。我们不能否认,因为人们存在着许多的共性,所以也就有·些相同的欲望和要求。根据这点,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推测常常比较正确,但人毕竞是独奇=的个体,存在着很多差异,因此,以己度人就难免会出错。  所以晚,克服透射的心理效应是非常必要的,而要克服这种心理倾向的关键问题是要认清自己与他人的差导所在,找到了差异,就会彳1:很大程度上避免“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既要接受自己,又要不断地改变自己另外,一定要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为什么我们总是给自己城借口  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对不起,总经理,今天路上堵车,所以就迟到了”、“我真的已经尽力了,可为什tl,还不能达到您的要求呢”、“我真的想和你约会,但是今天实在是太忙了,下次怎么样”、“那个客户真的是太挑剔了,怎么做都不能使他满足,我实在无能为力”……  类似这样的借15,数不胜数。因为不管是侄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当我们遇到一些麻烦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挖李心思来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替自己掩饰,说白了,就是找借口来推脱、掩盖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借口心理”。不可否认,借口有时候也是一种“阿Q精神”,能够让自己征失意的时候得到慰藉,减少痛苦。也正是基丁这个原因,很多人总是喜欢为自己的失意或者失败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不过,我们也应该明白,借口虽然能够让我们暂时逃避问题和责任,但对于解决问题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而且,为了这个借口,你可能要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因为当你挖空心思去寻找借口束掩盖自己已经犯下的错误时,解决问题的机会可能就会悄悄地溜走了。  网上很流行这样一篇文章:《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讲的就是西点军校的故事。说是西点军校的任何学员.对长官的问话回答只有四种:“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因为西点军校的军官要的只是结果,而不是喋喋不休、长篇大论的辩解。  “没有任何借u”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蕈要的行为准则,它要求每位学员要想方设法地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的仟务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非常合理的借几。事实也证明,在西点军校毕业的学员中.有很多人都是“没有任何借口”这一理念的最完美的执行者和诠释者,也正是秉持这一伟大的理念,西点军校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伟人和英才。  但是,生活中的我们呢,迟到了,我们会说“堵车”、“有事”、“闹钟不响了”等;完小成工作,我们会认为是“任务太重了”、“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时间太紧了”等;销售业绩不高,我们会说“那位客户太挑剔了”、“咱们的产品质量上不去”、“忍受不了客户嚣张的气焰”等;梦想没有实现,我们会说“目标定得太高了”、“我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没有想到会遇到那么多的困难”等。  总之,不管遭受了什么样的打击和失败,我们总能够为A己找到辩解的借Pl和理由。找到借口,自己似乎就觉得心安理得了,“不是我不想做,是我实在做不到”。事实上,借Fl就是一面原谅自己、敷衍别人的“挡箭牌”,就是一台推卸责仟、掩饰自己的“万能器”,是一剂麻木心灵、催生安逸的“安抚药”。  我们之所以认为事情很难,是因为我们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是因为我们没有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所以,遇到问题,遭到失败的时候,先不要为自己找借口,你先问问自己是否已经竭尽全力?世界上并没有“天大的问题”,也没有“大大的难题”,有的只是不努力造成的失败和遗憾。而许多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借[]心理”.在他们的人生词典里,更没有“我办不到”几个字。  4为什么选择越多我们反而无所适从  当苏联经济病入膏肓的时候,总统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也屡屡失败。一次,一群记者围着他非要他解释改革失败的原因。戈尔巴乔夫无奈之下,对记者说了一个笑话:  “有一个总统有100个情妇,其中有一个得了艾滋病,不幸的是,他找不出是哪一个;另一位总统拥有100个保镖,其中有一个是恐怖分子,但同样不幸的是,他也不知道是哪一个。”  戈尔巴乔夫顿了顿,向记者自嘲地说:“而我的难题就是,我有100名经济学家,其中一个是正确的,但同样不幸的是,我也分不清楚是哪一个。”  戈尔巴乔夫川一个笑话解释了改革屡次失败的原凼,凼为可参考的政策太多了,】00个经济学家给自己出主意,但是到底哪一个正确却是很难分清楚的。这就说明,可供参考的选项越多,我f『J越会无所适从,越难以做出选择。这个原理其实来自“手表定律”。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存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无所适从。  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可供参考的意见太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太大,反而并不是什么好事,它常常会使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