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世界 丛书序 常应邀在一些学校、社教机构谈论亲子沟通、婚姻关系等问题。从实际的参与和观察中,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夫妻或父母希望我能针对他们目前家中发生的问题提出一个直接、快速,且一试见效的方法。然而这些问题往往因个人、家庭状况的不同,而无法提出一个标准的答案。毕竟短短一、二小时的演讲或座谈只是提供了一些观念,促进了一些思考,虽然也有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但都只是原则性的建议,以供每个人面对困境的参考。因此,我常推介一些有助益的书刊,希望他们能获得更完整、有系统的知能;然而有的兴趣缺缺,有的更直截了当地问答说没有时间。今天的父母常要求孩子读书,可是自己却很少读书;今天的父母常为孩子买书,可是却很少为自己买书,我想这很难教孩子心悦诚服地求知向学。也有些父母亲为了从旁帮助孩子学习,于是孩子学电脑,自己也去学电脑;孩子学音乐,自己也陪着一起学……。依我看来,似乎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因为父母不可能跟着孩子学一辈子,而且也是永远学不完的,甚至过一段时日,学习的结果反不如孩子好。其实,父母真正要学的是一套有系统的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不管孩子学什么,父母都能有所本地帮助他们,这才是上策。 为了让父母有充分进修和充电的资源,我们结合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医学、营养学等专家学者,于1985年创办了《父母亲月刊》。我们怀抱着“帮助父母成长,亲子沟通桥梁”的宗旨,朝向“加强家庭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理想前进。一年多来,非常感谢许许多多关怀的反馈和支持,使我们更肯定了未来的方向,更踏稳了成长的脚步。桂冠图书公司深体亲子教育的重要,一本服务社会人群的理念,将《父母月刊》的精彩内容加以重新整理,组合了这一套《父母亲丛书》,使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和心血。相信读者丛书的封面以至于内文,可以看到这一套探讨儿童身心发展、亲子沟通、婚姻成长等知识的水准。由于它的呈现代表了许多作者理论和经验的结晶,在此特别感谢他们不计较名利的贡献,更钦佩他们在推广亲子教育行列中的使命感。谨以为序,并纪念与祝福他们各个工作岗位或国外进修的身心健康。 钟思嘉谨识 孩子的第一份友谊 庄慧秋 新近的研究指出孩子在出生的时刻就能察觉其他孩子的存在。而且在往后的岁月里,友谊一直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医院的候诊室里,一岁大的小强在妈妈的臂弯里不安地动来动去。这时,另一个母亲抱着孩子推门进来,他们立刻吸引了小强的注意力。虽然两位母亲默默地并排坐着,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却睁着圆圆的眼睛看着对方,并且挥舞着小小的手臂,用牙牙的儿语表达彼此的好奇与友善。 一岁半的妮妮也有同样的反应。她原本和爸妈在公园的草地上玩耍,突然,她看到前面的一部手推车,便高兴地迈着蹒跚的步履跑上前去,亲亲车里陌生婴儿的脸颊,摸摸孩子稚嫩的小手,咕哝不清地叫着“妹妹,妹妹”,惹得双方父母都忍不住地笑起来。 这样的行为也许一般的父母们都认为是稀松平常的现象,但是心理学家们可不这么想。美国加州一位心理学教授海蒂·罗斯就曾经说:“我注意到一岁大的儿子常常喜欢溜到院子里和隔壁的两个孩子玩耍,这真是奇怪的现象,因为就我所知,发展心理学中从来就没提到孩子会有这样的行为。” 事实上,从1930年以来,儿童心理学家就一直认为两岁以前的幼儿并没有“友谊”的概念。在幼儿的眼中,其他的孩子就跟一件物品或一个动物一样,不会有特殊的感觉;就算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无所谓“相处”的情感交流存在。这样的观点直到1970年以后,才在一批身为父母的心理学家的质疑下,重新加以观察和研究。 虽然技巧或有不足,但是幼儿却深懂友善的含义 近十年来,关于幼儿友谊的研究,已经有了不错的进展。现在我们知道:大约六个月大的幼儿就可以分辨出“人”和“物品”的不同;他们会利用微笑、姿势和声音,对其他的孩子表示出友善的心意。 更值得深思的是,幼儿的社交行为多半都是友善而愉悦的,他们微笑和玩耍的行为还多于哭泣和打闹的表现。根据仔细的观察统计,一岁大幼儿的不友善行为(哭闹、攻击等)大约只占所有行为的6%左右,而两岁左右的孩子虽然使比例变为16%,但仍然保有良好的相处方式,例如用言语表达意见,送玩具给同伴等等。 不过,幼儿虽然有友善和交朋友的心意,但是因为他们的动作技巧、认知能力和语言发展都还很稚嫩,所以通常无法适切地表达,反而显得有几许笨拙。比如:一个十个月大的孩子很可能慷慨地伸手把玩具送给背对着的同伴,却不懂得人家看不到他。等到再长大一些,他自然不会再闹这种笑话;他们先发出声音让同伴回过头来,再把玩具送过去。 父母的态度是孩子发展友谊的基础 孩子的友谊技巧就是这样随着年龄慢慢培养起来的,逐渐地,他们不但不会再笨拙地一个人唱独角戏。而且还可以发展出正式的友谊形式。大约一岁多的时间,孩子就会一起玩,他们会互相看对方在干什么,然后模仿彼此的动作。 譬如:小强用玩具敲着桌面,一旁的小华也会跟着把桌子敲得震天价响;妮妮抓着积木把玩,瑛瑛也会学着她一起分享积木的乐趣。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艾克蒙认为:“这些是孩子们自己发展出来的游戏,不是大人们教的。在模仿和游戏的过程里,孩子们慢慢体会出友谊的意义。” 在这里,我们仍然不可以忽略孩子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玩伴——父母——所占据的地位。俗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永远是父母最真实的镜子,父母怎样对待他,他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其他的同伴。所以,如果父母经常送孩子很多玩具,将来孩子也会比较大方地将玩具送给同伴;如果父母是喜怒无常,经常斥责孩子或抢掉孩子的玩具,那么孩子日后也会变成同伴群中的侵略者。 因此,我们再一次提醒父母亲们:不管孩子多小,都要给他安全和信任的感觉;惟有对爱不质疑的孩子,才可以稳健地跨出人生友谊的初步。 在友谊里,孩子学会了分享表达、助人和解决纷争的技巧 同年龄幼儿间的友谊,含有很多重要的意义,这是许多父母所无法提供的。首先,孩子们共同相处会有很多大人难以理解的乐趣。譬如:孩子常常很喜欢重复不断地玩一种他认为好玩的游戏,大人们会渐渐感到倦怠,但两个孩子却可以再三重复一个鬼脸或一个动作而兴趣盎然。在这时候,他们不是在“陪”对方玩,而是真心地分享着游戏的快乐。 其次,孩子们在相处当中可以学到很多沟通的技巧。父母向来是最了解孩子的,所以孩子通常都不必刻意做什么,父母就完全明白他的需要。可是不同孩子间就不见得会有这种“默契”,这可以逼着孩子想办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便让别人了解;这就是一种可贵的成长。 另外,只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也比较不会主动地表达人际间的善意,因为他们没有练习的对象和模仿的机会。同年龄的幼儿在一起,可以慢慢克服畏缩和羞怯的反应,习惯团体的气氛。 也许父母们会担心,孩子在一块难免会有争执和打闹。其实正如先前提及的,孩子间的不友善行为比例并不高,而且通常很短暂。正如一个心理学者说的:“幼儿的心中不会残留恨意。比如两个孩子因为争一个玩具电话而哭闹起来,下一分钟他们就会把注意转到一顶新奇的帽子上,而玩得不亦乐乎。” 更何况父母往往对子女又宠又让,所以孩子们不容易培养人际相处的准则。而孩子间的争执和吵闹,可以让一方学会保卫自己的权益,也让另一方知道他并没有侵犯别人的权力;这对孩子的性格有很重要的影响。 最后,孩子们在友谊中可以学会不自私和热心助人的态度。当孩子和父母在一起,他们预期父母是付出者、帮助者;可是当他和其他的幼儿相处,他会尝试着在必要的时候付出同情与关照。 其实孩子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对其他孩子所受的苦楚很敏感。很常见的是,房间里只要有一个娃娃哭,紧张的气氛就会使其他孩子也跟着哭成一团。等到孩子一岁多以后,他们就会采取一些行动,来试着安慰哭泣的同伴,像拍拍哄哄人家、拿东西给对方吃、甚至让出心爱的玩具,就像父母平时抚慰他们一样。这不但是一种很可贵的宽容胸怀,同时也是将来孩子受人欢迎的基础。 接近两岁的孩子已拥有真正的友谊 美国加州大学的文黛尔博士认为一份真正的友谊,应该包括三个元素:互相喜欢、愉快地相处和一起玩游戏。她就用这三个标准到各个育婴和托儿中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行为。根据详细的记录和分类,她的结论是:16个月大的孩子已经会合作玩游戏,也能够友善和平地相处,但是喜欢对方的情感并不明显,也就是并不会特别喜欢或讨厌某个同伴。到了22个月大的时候,孩子对不同的玩伴就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孩子较受欢迎,有的孩子显得较孤单。用文黛尔的标准来看,此时真正的友谊已然形成。 如果您的孩子在友谊的发展上略有迟滞,并不需要过度的忧虑;但是随时留心孩子的改变却是必须的。再一次提醒您:惟有生活在关爱中的孩子,才有能力对同伴付出,也才有机会学到友善和宽容。 幼儿的友谊行为通常并不需要刻意地鼓励或培养,但是父母仍然可以稍加留意,安排愉快而良好的气氛让孩子们相处。以下是几点建议: 1.幼儿初次接触到家庭以外的友谊时,最好由一二位同伴开始。人数越少,越不会引起孩子的畏怯和不安,气氛也越自然。 2.在孩子们精神良好的状况下玩耍,聚会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小时,以免引起疲累的感觉。 3.幼儿们一起玩时,大人们最好也在附近,以便让孩子有安全感。同时不要强迫孩子非要去玩不可,如果他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玩玩具,就让他自由活动。 4.小心选择玩具。小巧的玩具容易变成各玩各的,或引起争夺战的场面;而大型的,组合成的玩具则可引导孩子们一起玩,譬如室内溜滑梯、跷跷板、家家酒玩具组、大型的画板、沙盘等等,都是很适合的。如果大型与小型玩具都有,让孩子们各取所需,将是最周全的考虑。 5.大人们不要对幼儿间的行为过分干预。即使他们有了争执或吵闹,只要不严重,就让孩子们自己解决。 6.如果大人必须介入解决争端,要坚决而清楚地让侵犯者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会伤害到小同伴。这并不一定要用严厉或处罚的方式,但必须公允地借机教导是非对错的观念。 没有朋友的孩子 林青青 有些孩子的人缘极好,有些孩子却没有朋友。 “大家都不喜欢和我玩”,陈老师从小威的日记中看到他的心声。经过一个月的观察,证实了这件事的存在。四年级的小威在班上不但没有人愿意和他玩,似乎还相当惹人厌烦呢! 心理学家估计大约有5%到10%的小学生在学校没有朋友,他们的处境大致与小威相同。 心理学家曾用一种“社交关系图”的方法来评判儿童在班上的人缘,这个方法是要小朋友各写出三个班上他最喜欢及最不喜欢的小朋友名字,统计结果发现,大多数的孩子或多或少会被几位同学列为最受欢迎的一类,并且没有被任何同学列入最不受欢迎的一类,这些小朋友在学校通常适应良好,也能和同学处得愉快。 有些孩子既不被任何人列入受欢迎的一类,也没有被列为不受欢迎之列,这种孩子我们称之为“被忽视的孩子”,他们常是一个人,虽然未遭受同学正面排斥,却也常感孤独寂寞,这种现象对儿童成长历程而言并不是件好事。 另外一种是“被拒绝的孩子”,他们老是被列为最不受欢迎的一群,而且几乎没有人喜欢他,这样的孩子常令父母、老师头痛不已。 教导“被拒绝的孩子”并非易事。美国伊利诺大学心理学教授亚旭认为,“被拒绝的孩子”常不知如何掌握快乐时光,因为一般孩子常会花许多时间与同龄孩子一块儿玩,“被拒绝的孩子”却让这种机会轻易溜过。亚旭同时认为这群孩子往往也拒绝了许多重要学习机会,因为身体方面、社交方面与智能方面的技巧,常需透过与同龄孩子互动方能学到。毋庸置疑,被拒绝的孩子比一般小孩子寂寞、自信心弱,而且较不快乐。 有些被拒绝的孩子在一般情形下,不见得会有明确外显行为;然而,一旦承受某些压力时,情绪往往就会暴发出来。例如加拿大华特鲁大学的海梅教授提及,记得在一次社会技巧训练过程中,和一位不太受欢迎的学童泰德谈话,每当问及“假设在××情境下,你将会……”时,泰德总是回答“不知道”,刚开始海梅以为泰德只是不合作罢了,直到问及“和朋友玩官兵捉强盗的感觉时”,泰德突然楞楞地瞪大眼睛,眼眶充满泪水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没有任何朋友!” 被拒绝的孩子在其日常生活中感到不快乐已为不争的事实,幼童如此,年长孩子更甚,许多研究结果指出,被拒绝的孩子比一般小孩在学校容易遇上麻烦。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柯帕斯米德教授在一项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童研究中指出,不受欢迎的孩子比一般小孩容易旷课,而且休(退)学比率与一般孩子也有七倍之差。在其他相关研究中也指出,许多少年犯罪及心理疾病患者,在童年学校生活中往往被列入受拒之列。 为了减少被拒绝孩子日后成长的危机,心理学家开始探讨为何有些孩子特别不受欢迎的原因。研究结果如同原先预料的,这些孩子之所以不受欢迎,主要由于他们的行为表示方式。在观察一群二年级男生的游戏团体中,杜吉教授发现那些被列为不受欢迎的孩子,通常容易表现出无礼、争论不休、挑衅、推撞他人等行为。 但是,不见得每个不受欢迎的孩子都会有粗暴、欺负弱小的行为出现;杜吉同时发现,这些被拒绝的孩子也会做出些愚蠢、天真行为,譬如站到桌上、大声打诨或说些无意义的话。 有时候这些被拒绝孩子所表现的不适当行为,只是想引人注意,以便加入游戏团体中,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瑞瑞,一个不受欢迎的二年级学生,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他想参加美珍与秀玲游戏的意愿。 美珍:老板,我要买三根香蕉 瑞瑞:很好玩,是不是? 美珍:(对着秀玲说)我还要买五个柳丁。 秀玲:好呀! 瑞瑞:这个房间真好,对不对? 美珍:(对着秀玲说)总共多少钱? 瑞瑞:这张桌子真好,对不对? 相同情境下,一般孩子可能会直接询问可否一起玩,供提一些建设性意见或表现合作等,而瑞瑞却只说些无关的话。 许多不受欢迎的孩子其实具有蛮好的社会技巧,他们之所以在人际上遇到困难是因为面对一些特殊情境时,不知该如何处理。譬如在海梅研究的个案中有个社会技巧很好却被同学拒绝的男孩乔治。“乔治非常温和有礼,”海梅叙述道,“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被拒绝。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大约一个月前他在运动场和同学打了场架,当他大发脾气时,在场其他人大气也不敢吭一声,从此同学们有什么事再也不敢找他了”。 打架这件事对乔治而言可能是导火线,也可能是他对某些特别的行为有些不适当的想法。孩子们在游戏时,很容易有碰憧情形发生,这种碰撞到底是意外呢,游戏规则的一部呢,还是故意的,实在很难判定。孩子们如果无法分辨攻击或游戏、嘲弄抑或开玩笑,就很可能产生一些人际关系上的困扰。 除了上述所举的例子外,“被拒绝”可能还有其他许多原因。譬如在过去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发现成人通常会对外表漂亮,有吸引力的人有好感;同样的情形在杜吉研究中也证实儿童亦有此倾向。杜吉收集了他研究对象(二年级男孩)的照片,并请一些不认识这群孩子的人来评量这些孩子长相。结果显示,一般孩子都被评为蛮可爱的,而那些“被拒绝孩子”的照片则被分到较不可爱的一类。其他研究也显示少数民族、残障或成绩落后的孩子比较容易被拒绝。 有时,成绩特别优秀的孩子也可能不受欢迎。以三年级的玛丽来说,“她非常聪明,不但功课好、弹得一手好钢琴、会跳芭蕾舞,还是乒乓球校队队员,平时待人处事也相当有礼貌,却不受同学欢迎。主要原因在于她太与众不同了。”海梅描述道。 近几年来,心理学家不断尝试找出一些方法来帮助不受欢迎的孩子结交朋友,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社会技巧。以美国奥本大学的米兹教授来说,他教幼儿园小朋友利用布偶在游戏中练习简单的社交技巧。在米兹的一项研究中发现,被拒绝的孩子受过社会技巧训练后,在教室与其他小朋友互动时,使用这些技巧的次数与未受过训练之前相较有两倍之差。其他人的研究,也有类似结果出现。 这样的效果的确很神奇,不过当我们在教导孩子运用社会技巧改善人际关系时,可不能忽略这些孩子虽然可以很快学会人际相处之道,但其他人却不见得很快改变其既有印象。 这种困境海梅在另一项研究中有进一步说明。她要求一群二年级的孩子想像当他们月考考得很差,并且招来其他同学嘲弄时,他将有何感受。结果发现,孩子们的回答视与嘲弄者交情深浅而有不同答案。如果嘲弄者是他所不喜欢的人,则他会说这种嘲弄很无聊,没什么好在意的;但是如果这个嘲弄者是他喜欢的人,则这孩子就会说,同学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励他。另外,海梅也设计了表现良好而受赞美的情境;同样地,如果是好朋友说的,则会认为很有价值;倘若不是喜欢的同学说的,反而会觉得有点不愉快。目前已有许多研究都发现,偏见的确是克服“拒绝”的一大藩篱。 话虽如此,却也别气馁。即使教导良好社会技巧不见得产生立即被接受的效果,并不意味着过一段时间不会产生,更何况当面对新朋友、新环境时,正是伸展友谊之臂的大好时机!您认为呢? 社会技巧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所散发出的种种正向语言、非语言行为,这些行为不但可以帮助个人在社会许可、不妨害他人的情况下,变得他所希望的结果,亦可使他人同时获益。 具体地说,这些正向行为包括注意、倾听、参与他人说话、赞美他人、提供有益的帮助、微笑、大笑、转告第三者需求、给予同伴身体上或语言上的安慰、接受他人意见、允许别的孩子参与游戏、妥协、遵守规定、分享、礼貌地要求合作等。 这些行为是可以经由学习、教导变得的。在美国,拉吉卡与沙塔罗西曾以小学三、四、五年级30名学童为对象,运用示范、训练、演练、回馈等策略教导小朋友微笑、问候、参与活动、邀请、对话、分享、合作、赞赏他人等行为,结果发现,受过此种社会技巧训练的儿童,在人际相处上的确增加了许多正向社会行为。 国内,中华童苑蔡延治园长在其硕士论文中,亦以28名幼稚园儿童为对象,设计了合作游戏——拼图、布偶戏、面具游戏、纸箱游戏等七种活动来促进儿童正向的同侪互动,结果发现社会技巧训练的确有助于儿童正向行为的增进。 兹举蔡园长研究中“合作游戏—拼图”为例,说明社会技巧训练过程: 研究者用三至五分钟介绍游戏内容及规则,并讨论本项游戏中的重要技能。 研究者:“今天我们玩拼图游戏,现在看看阿婕手上拿的是什么?” 儿童:“花”和“青蛙”。 研究者:“等一下小朋友两个人一组一起合作玩拼图,你可以教他怎么排或指给他看,拼板该排在那里,但是不能抢他手上的拼板,现在请你们告诉我,什么是合作?” 儿童甲:“不可以抢来抢去。” 儿童丙:“一起玩,不可以打架。” 研究者:“好,现在两个人一组一起玩,拼完的可以和另外一组换拼图。” *两个人一组把四种拼图都玩过以后,研究者再说明下一步聚。 研究者:“现在请四位小朋友一起合作玩拼图,商量一下哪个拼图先玩?哪个小朋友先当小老师发拼板?商量好再告诉我。” *研究者在活动中只提醒儿童活动程序,而不给予任何回馈,也没有事后讨论,研究者也不干涉幼儿的互动及工具的使用。时间到了,研究者才提醒小朋友收拾玩具准备回教室。 我的孩子人缘不好?看了本文之后,或许您会担心;我的孩子是不是个被拒绝的孩子?下列四点可以帮您做一个简单的检验: 1.先和孩子谈谈:他有没有朋友?都是哪些人?他们都在一起做些什么?大多数时间玩得很开心,还是常常打架斗嘴? 2.观察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互动情形。他是否玩得愉快,会轮流分享、平和地解决冲突?他和同伴一块儿玩时有哪些乐趣,他所说的这些朋友是否也同样喜欢他。 3.老师怎么说?老师通常比你更有机会观察到其他孩子的互动情形。老师会不会觉得你的孩子交朋友有问题?是否发现有其他小朋友不愿意和你孩子合作的现象? 4.如果孩子回家第一次抱怨没人喜欢他,先别太紧张。被拒绝是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到的课题之一,今天不受欢迎,明天也许就改观了! 退缩的孩子 陈怡如 为什么有些孩子一遇到压力就崩溃,有些却像芦苇般坚韧?除了与生俱来的特质外,成长过程中的学习经验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有些小孩生性在面对困难时会无所适从。但是,没有理由会有小孩学不会克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困难。 宝奇就要进入中学了,他的父母已经离婚,而他母亲最近又要再婚。他母亲形容宝奇是一个“紧张兮兮的小可怜”。自从三年前她和丈夫离婚后,宝奇就开始变得木讷、焦虑、不能专心学习。而现在他又转而对她和未来的继父无礼,她叹了口气说:“我真希望能帮助他适应得更好。” 这位母亲的愿望正是天下无数父母的心声。他们会问: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一遇到压力会崩溃,而其他的小孩只是随着风弯下却不折断? 当然,原因有一部分是小孩内在的质性。从呱呱落地那一刻开始,人类在处理压力的能力方面就有不同,有些婴儿只要受到一点轻微的逗弄,就会开始不安、呻吟、哭泣;而有些小孩却根本不当它一回事,除非这种不舒服或痛苦的感觉很严重,而且也持续了一阵子。不过即使如此,他们的哭泣也只维持了半分钟。似乎一出生,他们的体内控制机构就已经能处理外在生活上的困难与挫折。 但是当然,“天生如此”不能完全解释这种现象。韧性强的根本,在于我们的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处理压力,所有的小孩都会遭遇到各种危机——失去所爱、生病、离别、家庭冲突、失败、学校的压力,或是伴随着成长的每天累积起的悲伤和失望。 透过对于经过破坏性伤害却仍然能安然无恙的小孩的观察,研究人员开始证实了能强壮小孩、帮助小孩应付困难的因素。这里提供了八个步骤给父母,用来增加孩子们的挫折忍耐力。 一、鼓励孩子感觉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显然的,韧性强的小孩认为,自己是一个特殊的独立个体,他不会被迫认为,自己的命运仍系于父母或其他人的身上。简单的说,他们是独特的。费拉达费儿童指导所的家庭临床诊断医学博士沙费德·米那群提出了当小孩失去自律性的结果,他的例子是糖尿病儿童。他们神秘地、几乎认命地接受糖尿病及并发酸毒病的痛苦,治疗的过程中,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但是,大出米那群意料之外的是,一当他们搬离家里或有医院照料的地方,他们即在适量的胰岛素下迅速恢复健康。 与这些小孩不同的是,韧性较强的小孩并不认为自己是周围大人的附属品,相反地,他们受到鼓励,一再地认自己的独特性,表现自己的确是独立的个体。韧性强的小孩是在相信自己生活的态度和目标深具价值的气氛中长大的,这样的小孩,有时可能会给人一种高傲或冷漠的印象,但他们比那些时时在大人的阴影下挣扎长大的小孩,更能面对压力。 二、帮助孩子自主 40年前,社会学家詹姆士·库尔曼研究了五十几万名美国公立学校一、三、六、九、十二年级退学的学生发现,要帮助适应不良的小孩克服困境,最有效的因素就是自己能掌握事情的感觉。 能战胜困难的小孩,能处理他们的前途,不会消极的听天由命。确实,孩子们在面对压力时会无所适从,大部分并非情况本身的严重,而是由于宾尼夕亚大学心理学博士马丁·沙勒曼所说的“学来的无助”——那种不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情况的感觉。 想帮助孩子更有韧性,父母必须使他们相信,他们能主宰自己的环境、计划自己的未来,善用心理学家所称的“内在控制场所”。这种对生命的坚信,来自于内在因素,即他们的能力和努力,而非来自幸运或机会等外在因素。 半个世纪前,在纽约低收入东区和布鲁克林廉价公寓区的移民儿童,饱受饥饿、过度拥挤以及被剥削的痛苦,然而在这种充满压力的环境下,却有无数的小孩长成了现在美国最闪亮的星星,大放异彩,对社会有着重大的贡献,他们的力量来自于坚定的信心和早熟。克服困境是可以办得到的,但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 三、提供稳定和秩序感 韧性够的小孩,似乎总能发现,在某个混乱的环境里,“安定”仍然停泊在波涛汹涌的海上。心理学家朱迪斯·华勒斯汀博士和乔·肯利博士研究离婚儿童后发现,运气好的儿童,打算从他们知道的世界中仍然可靠地获得力量。身为监护人的父母,能由维护孩子生活的规律中,保护儿童免于受到家庭破碎的压力。 另一个类似的研究,是针对有酗酒父母的小孩所做的。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史迪夫·华林医学博士和诊达·班那特心理学博士在研究中发现了他们称为“惯例保护下的小孩”。酒精中毒如果导致家庭生活最基本的惯例也瓦解的话,小孩最后也会走上嗜酒如命一途。然而有的家庭,虽然父母酗酒,生活上的惯例却仍没改变——庆祝节日、定时开饭、定时安排活动,仍然给孩子稳定的感觉。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问过不少小孩:压力不断地逼迫时,是什么给他们力量?一个中学生回答:每当他心里难过时,他就做一会儿平时熟悉的事情。能面对危机的小孩,也较能迎接挑战,他们觉得,无论如何经历巨变,他们仍然能找到地方靠岸。 四、制止孩子不必要的自责 一位小儿科护士说:每当她为一位二岁的白血病儿童打针,并开始又一次痛苦的化学治疗时,这个病童会不断的尖叫:“对不起!我已经说对不起了嘛!”似乎他认为他的痛苦,是对他所做错事的惩罚。 类似的反应常发生,无辜的儿童会搅上父母离婚的过错;聪明的学生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突然表现不好,也会产生罪恶感。 能够克服压力的儿童,并不一定能避免做这种自责的结论。的确,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对自己做错的事负起责任,因为惟有如此,下次他才能改进。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生活上样样不对劲时,情况就不同了,因为这会造成他人格上无法弥补的缺失。 沙勒曼和他的同事发现,8到13岁的小孩,很容易将遭受到的挫折转化成整个人格上的欠缺——这种欠缺又更进一步决定了他的一生。研究人员发现,这种“不知不觉归咎自己型”的小孩,将来比较无法面对失望。事实很明显: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以希望和乐观来面对压力的话,我们就必须引导他们,避免他们产生情绪的自责。 五、保持开放沟通管道 当然,我们无法将孩子装进壳里保护起来,以避免人类所会遭受的许多冲突和焦虑,但是,只要我们肯用心倾听和支持,就能帮助他渡过难关。 和成人一样,小孩子在感到情绪困扰的时候,也能经由吐露心事而重获力量。通常,孩子需要的不是你的建议或指引,而是能尽情的倾听。这个时候,了解孩子的感觉很重要。如果,你十几岁的女儿和她的朋友闹得不愉快时,你只是告诉她:“振作点”、“忘了它吧”会更加重她的挫折感,因为这暗示你认为,她的感觉可以随便打开或关上。所以相反的,你必须让她清楚,你知道并接受她的感觉;她的挫折并不可耻,也不是只有她这样——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遭遇这个问题。 当然了,要做一个有耐心的倾听者总是不容易的。不管大人或小孩,首先,你必须建立非常亲近的关系,而且重要的是,你要尽可能的以同理心来倾听孩子们说的每一件事。心理学家艾瑞克森相信,你真心倾听的那一刻,沟通的管道就形成了。这是一种基本的安全和相信的感觉—知道有人站在你这边。若是没有这种认知,很少人能忍耐周遭的压力。 六、帮助孩子认同卓越的人格 韧性强的小孩,似乎常由他们的偶像人物中获得力量和鼓舞。当然,有时爸爸、妈妈扮演着被认同的对象,但是一般来说,孩子的英雄形象,常由家里较疏远的亲戚或以外的人来扮演。 心理学家艾蜜·华娜博士和鲁斯·史蜜斯研究发现,祖父母常给那些环境中充满了压力的小孩惊人的影响。另外,叔叔、阿姨、玩伴的父母、心理学家、家庭教师、牧师,或是任何一个带给他被保护和关心的感觉的人,都能成为孩子想像中的、心理上的停泊站。 在很多孩子的生活中,老师扮演着力量的来源。加州大学社会学家珍·玛索博士就发现,南加州支加诺有很多这种例子。这些孩子最后都能突破困境而成功。从玛索的观察中可以发现,在这些人当中,只要你一问起他们早年的生活,他们就会提起他们的生命中曾有这么一位老师。由于他们谆谆教诲,才使他们勇于克服困难。 很多父母震惊于自己孩子的感情系于别的大人的身上,而非他们自己。这是很自然的,我们都喜欢认为自己是孩子惟一力量和学习的源头,但是,我们要感谢那些成为孩子英雄形象的重要人物,并加强孩子对他们的印象,因为儿时的偶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七、教孩子关心别人 罗格·罗森布列在他的《战争儿童》书中,描写一个20岁的以色列少女哈达拉在一次意外中精神崩溃。这次意外中,恐怖分子屠杀了她当保姆时的两个小孩。这个悲剧发生后,哈达拉把自己完全抽离现实,拒绝跟任何人说话,不上学,甚至不离开家门一步。然而,最后她跳出了她的忧郁。转折点是在她的学校成立阿拉伯与犹太小孩的和平会议之时,她管这个会议叫“让心灵更接近”。 这个插曲强调,韧性强的个体有其特点:有能力避免淹没在自身的绝望中。但是,今日要发展儿童这种能力有其困难——某一个老师在鼓吹“自己优先”哲学的社会,这样会腐蚀孩子学习为别人着想的机会,使他的行为愈来愈自我中心。 史丹佛大学教育和心理学教授卡尔·索瑞森博士,在儿童及成人的压力回应方式的领域中已研究多年,他愈来愈相信,过分强调竞争,会减少儿童获得合作、分享、以及关心等重要经验的机会。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这种自然的天性,就长远来说,这比成绩单或运动才能更能增进孩子心灵的健康。 八、以本身为例鼓舞小孩 沙勒曼和同事研究发现,小孩子遭遇困难时,总是参照母亲的态度,当母亲在面对压力时,总是倾向于消极、绝望,于是,小孩子的态度也消极、绝望了起来。这样的结果,只有更糟。 索瑞森发现,受到压力的儿童,表现出紧张、谦卑、不耐烦、过度逃避竞争,大多是因为拥有相同症状的父母。 很明显的,我们应付生活中各种压力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塑造他们自己的方式,如果,我们的方式是勇敢和镇静,那么他们也会。 现在的国际心理卫生协会的沟通专家唐诺·寇勒曼,出生于1930年费拉达费的一个贫穷环境,他的母亲经常在对抗贫穷、拒绝犯罪中挣扎、力争上游,一直到62岁,她才为自己赢得高中文凭。她这种勇敢对抗恶劣环境的精神,对唐诺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她常常告诉唐诺:“贫穷不是罪恶,但是,一直穷下去就是一种罪恶。” “小孩会模仿父母”,可说是为我们提供了大好机会,父母可以在处理自己的困难当中,让孩子学习如何获得力量。这种影响,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在孩童时期而已,而是终身受用不尽。 怎样帮孩子扩展友谊 邵正容 一、慎于称名 避免自己和其他人将“胆小害羞”或是“和他在一起很无聊”之类的名称加于孩子身上。孩子的社会特质是不能用某种固定的状态来描述的;例如:胆小、害羞、感觉迟钝等,而每一种名称都对孩子的自我观念有深远的影响,孩子会因此一再告诉自己:“我是胆小的、害羞的……。”加这些名称在孩子身上也会引起管教上的偏差;像我们常认为:害羞的孩子比较胆小、比较没有能力;感觉迟钝的孩子比较笨,就是这样抹煞了他们许多学习的机会。所以最好能用一些较正面或较特别的说法来帮助孩子,像:“他在新环境中比较谨慎,过一会他就会认识所有的人了。”要比用“害羞、怕生”容易帮助孩子建立友谊。 二、勿让孩子感受压力 “你有没有向张妈妈问好?”“来!告诉姨婆学校发生什么事!”当亲朋好友来访时,孩子和长辈的互动是家长很在意的事,大部分父母都会说出上述的命令来指导孩子对长辈应有的礼貌,但这样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和人交往,所以不妨让孩子去学习,他们自己会知道怎样才是适当的。 三、带着孩子一起进入其他的孩子群及其他家庭中 孩子多少会有点怕生,所以如果父母能带着孩子和别人家一起去郊游或让孩子和不同年龄的人在一起,可以提供孩子学习如何和他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满足孩子的成就感 孩子和你我一样都需要支持及赞美,所以常有一些孩子只喜欢和年龄较小的孩子玩,因为他可以得到在同年龄段中所得不到的——赞美。其实让孩子和低年龄段的孩子一同游戏并不见得不好,根据研究显示孩子和低年龄孩子交往可以训练领导能力、满足自我成就感,发展社会技能及人际互动,所以你不一定要要求孩子:“为什么不和同年龄的小朋友玩?”如果孩子不敢和同龄小朋友在一起, 你不妨亲自带着孩子进入其他孩子的世界中。 五、找出阻碍孩子的原因父母在孩子与他人建立友谊发生问题时,可以让他找到问题的症结,一同携手突破,多听孩子的描述,找到恐惧的原因,才能彻底解决。 六、切记:你是孩子学习的楷模 要有效的帮助孩子扩展友谊,就一定要记住自己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只有你们自己亲身做好,孩子才能好好学习,如果父母自己都害羞、退缩,孩子的社会互动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常借不同的机会,像看电视……或不同的方法,如说故事……,来告诉孩子一些人际互动及社会发展,会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了解孩子的生活型态 胡悦伦 记得我们年纪还小的时候,总是费尽心思去寻找一些问题的答案,那些问题就像是“我是谁呀?”,“我有多壮呀?”“我到底是什么?”,“我的地位在那里?”……等等。在寻寻觅觅的过程中,这些一个个小人国中的“大问题”,都会受到我们过去经验和对未来期望的影响,但是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个人的生活型态。那什么叫什么生活型态呢? 生活型态之于个人,一如曲调之于乐章,它使得每一人都具有一个独特的人格特质。虽然每一个人的生活型态都是那么不同于他人,但它们都是由环境中慢慢发展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追本溯源,由孩子对环境的解释来了解他们的生活型态。在幼年时期,每个人生活型态的可塑性都很强,随年岁的增长,我们会发现一些解决某些特殊问题最有效的办法,然后渐渐地我们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一旦这些概念逐渐巩固后,它会让我们去学习、去认知凡是符合自己概念的事物,而有意无意地去忽略那些不符合自己概念的事情;等生活型态颇具规模时,我们会利用此去判断自己或别人行为的是非。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生活型态给了每一个人行为的准则,更决定了行为。所以,在面对行为偏差的孩子时,首先我们一定要了解什么是他的生活型态,这样才可以对症下药。 说了半天,生活型态好像还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为了使它更具体,我们可以这样说,生活型态包括了自我概念、理想自我、对环境的评价、伦理道德等等。所谓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对自我的知觉,意即对自己的看法,任何与“我”有关的事物都包括在内;如“我是……”,“我喜欢……”,“我做……”。而理想自我是指个人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一种态度;譬如小孩常说“我以后要当经理”或“我以后要当太空人……”等等。而对环境的评价,是指个人对“非我”的任何事情的信念和态度,譬如小孩说“太空战士即将来到地球了”。而伦理道德观是指个人觉得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的一种理念;譬如我常去接昆昆,他知道不该跟我要糖吃,可是心里又想得要死,只好一边指着糖果店,一边说“妈妈说不可以吃糖”。假如在自我概念与理想之间有很大的差距,那人就会产生自卑感,若在道德评价的自我概念上有矛盾和冲突的话,就会产生罪恶感。这些概念通通结合在一起,就是生活型态。 在人们发展的过程中,常常有一些基本的错误假设出现,这些错误常是来自个人思想逻辑上的缺失,例如下面一些例子: (1)一种对自己的无力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如“我是无助的”、“我比哥哥差”。 (2)一种特殊的心态,就是一心一意要成为“焦点人物”,不管是成为最强或最弱的人,或是成为最好或最坏的人都无所谓! (3)另一种在伦理价值上自我轻视贬损的人。他们心理老是嘀咕着自己是没用的人,自己实在没法做好该做的事。 (4)有一种人对环境感到无限悲观,总是觉得世界充满了敌意和恨意,充斥着各种不可预测的危机,而且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亏欠了我! (5)还有一种就是对别人误解的人,他总是告诉自己千万别轻信别人,除非别人做了我想做的事,否则他们就是大坏蛋。 这些错误的逻辑假设,通常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些典型的生活型态值得我们加以探讨。 惟有受到赞许、呵护,我才有地位 有些人就是靠着别人的赞美过活,他们过分重视是否能赢得父母的赞许,这种人就常常将被爱和被赞许混为一谈,事实上,二者是有些差别的;譬如父母骂你并不是表示不爱你。在他们心里认为得到别人的赞许是取得地位惟一的方法,因此很难去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他会变得很敏感!他们做事最投机的办法是企图让别人去做决定,如此一来,他们既不负任何责任,也就不受到责难!他们只想做一个处处讨人喜爱的花蝴蝶! 惟有在智慧与道德上超越群伦,我才有地位 有一些崇尚完美主义者,他们美好的感觉完全是来自于他觉得自己是优秀的而且是惟一优秀的。这种人一直追求做一个道德绅士,他是很难拉下脸来承认自己是错的,即使要承认,他也会先告诉别人自己是多么优秀,只是有一点马失前蹄罢了! 惟有能控制别人,我才有地位 这种人事事想抓权,有强烈的控制欲。权力是他自认为最好的护身符,这种人很难去信任别人,也不奢求依靠别人。他所要的感觉就是要觉得自己是对的,这种感觉愈是强烈,他就愈是意气风发。这种人常会有强迫性精神病的倾向。 惟有轻视别人,我才有地位 这种人以一副叛逆者的姿态出现,他的“工作”好像就是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不弄得大家鸡飞狗跳,他就不甘心。他那桀傲不驯的模样,已经告诉了周围的人,本人就是要照着自己的意思做,我就要我行我素,看看你有没有治我的法子。他总希望站在反对的立场,来打击别人,而使自己得到胜利的感觉。 惟有别人对我感到抱歉时,我才有地位 还有一种人具有“牺牲者情结”,他总是认为自己是被忽视、被排斥的一群,平时懒散且毫无精神,对活动也不热心参与,整天就像离群的孤雁一般。这种楚楚可怜的样子引来了父母师长的怜爱,他觉得只有别人对他感到歉疚时,他才能成为团体中的一分子。 以上几种典型的人都具有共同的特色,就是试图用一种方法去证明自己比别人占优势!各位父母想想看,您的小孩有没有上面几种错误的假设呢?下面我们想谈一谈如何用训练的方法来矫正他们呢? (一)训练他们对规范的尊重 由一个家庭对规范的维持,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家庭对生活秩序的重视程度。在这种过程中,父母的角色是很重要的,首先你一定要让他们了解,什么规则是他们必须遵守的,而且如果违反的话,则没有例外。“一致性”是维持规范的重要关键,千万不要因为心情特别好,对孩子就百依百顺;心情特别坏,即痛责孩子一顿。此外,还有一点更有效的方法—让他尝尝做错事后的“自然结果”。例如小宝老是“忘了”带便当上学,你也不必唠叨得没完,不妨让他饿一餐吧!下次他一定会记得。这种方式往往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对规范的尊重! (二)避免矛盾和冲突 就父母两人的管教而言,一定要私下先协调好,千万不要一个主张民主,一个又坚持严格管教,那小孩只可能学会察言观色及如何顺风转舵而已!此外,对自己所定的规则,千万不要出尔反尔,这样很可能使小孩无所适从,或者让小孩找漏洞趁机“造反”哩!我想若我们能严格地守住大原则,弹性地变化小原则,这样即可很顺利地避免矛盾的情形发生。 (三)要用鼓励的方法 孩子许多偏差的行为,都是源于某一种形式的沮丧,缺少信心使他不能完全的发挥潜能,各位明智的父母,请你们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给予他们鼓励而不要指责,我相信他们会因此而变得更好的! 最后,要谈的是在这种过程中,父母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呢?慈祥而坚定,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惟有这种态度才能使父母及孩子的人格尊严受到相当程度的尊重,这也是在民主社会所应培养的。当我们纠正孩子的错误时,也心须让他们明白我们所不喜欢的是他做的那件事,而不是不爱他了。 孩子的朋友与我 邵正容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当然,孩子们也不例外;他们会伴随着成长的脚步,逐渐扩展出属于他们自我的独立生活空间和友情天地。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来作为朋友,但是他们的朋友却不见得每一个都能让你放心或是使你觉得满意。所以,如何调适你自己和孩子以及孩子的朋友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接纳孩子的朋友、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于孩子与朋友之间友谊的维持和发展的状况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 与孩子朋友的关系 当孩子带着他的朋友到家里来玩的时候,如果我们不理不睬、态度冷淡不当回事那就太不近人情了。但是如果我们太过热情,甚至还和他们一起玩耍,那就等于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孩子们同样会感到厌烦。他们喜欢单独相处,不喜欢大人参与。因为不管我们表现得如何亲切和友好,他们都会觉得有拘束。孩子的朋友来找的是我们的孩子,而不是我们。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到别的房间去暂时回避一下。如果实在是没有其他的房间可去,那就让你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尽量不要参与孩子们的谈话,除非他们主动和我们交谈。如果孩子想要和朋友一起出去走走,那么就请你不要拒绝他们,因为他们实在是有意想要避开我们谈谈他们自己埋藏在心里的话。有的时候,孩子会请一大群的朋友到家里来玩,在孩子们的嘻笑谈话声中,往往会有一两个客人显得特别沉默,好像被人遗忘在角落里,非常的孤独与寂寞。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主动的上前攀谈,设法消除他的孤独感,但是我们态度一定要温和、委婉、有分寸,不要让他觉得厌烦。因为这样的孩子通常是比较胆小害羞的,我们的关心有时反而会使他更加难堪。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主动的引导孩子们换个话题或是换个游戏,以便让这个孩子也能参加进去。 嫉妒 有些父母常认为,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是无足轻重的,或者是毫无价值与意义。还有的父母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小心他们周围的人,他们不相信孩子们之间会有真正的友谊存在。这实在是令人觉得很可笑,难道这些父母完全忘掉了自己充满友谊的少年时代了吗?其实,说穿了也就不觉得奇怪了,因为这都是父母亲嫉妒孩子朋友的关系。当父母亲发现,朋友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时,就会开始担心,害怕失去了孩子对自己的依恋。 当父母亲发现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心理的时候,可以这样来开导自己:我们既然给了孩子良好的教育,就不必担心他会由于对朋友的钟情而疏远我们;孩子会永远把我们当做是他最好的朋友,甚至是在他认为他的朋友比我们知道的更多、更幽默、也更风趣的时候一样不会改变的。我们要尽量避免用一些轻率的言语、苛刻的训诫和讽刺性的意见来伤害孩子的心,破坏他们互相尊重的友好气氛。因为,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当事情涉及到朋友的时候,总是会将友谊看得高于一切。如果我们卑劣地用微不足道的小事来挑拨他们,后果可能就是不但孩子不会向我们屈服,反而会造成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分裂,自己拱手将孩子推到了朋友的那一边去。 所以,嫉妒的心理,不管它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或者是经过了多么精心的掩饰,都是一项极大的错误。它不但会降低我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损害我们的尊严,也会使我们自己、孩子和孩子的朋友都受到毫无意义的精神折磨。 今天不安的朋友 如果孩子每次带回来的都是些讨人喜欢、颇有教养的朋友,那么我们当然会非常的高兴。但是常常很多事情总是事与愿违,孩子的有些朋友往往会使我们觉得相当反感:庞克头、磨石牛仔裤装、黑墨镜、嘴巴还嚼着口香糖,我们乖巧的孩子怎么能够和这样的人做朋友呢? 一般的家长,都是比较喜欢或是注意那些具有体面的外表的孩子;而对于服装比较不整洁或是奇装异服的孩子总是看不惯,戒心很重,有时甚至还疑神疑鬼的。既然如此,当我们在评论别人的孩子的时候,就应该警觉别人的家长也会对我们的孩子品头论足,也许,我自己的孩子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可是我心里明白,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孩子。但是,又有谁能知道,他们会给那些以貌取人的其他孩子的父母留下什么印象呢?一旦得知他们对我的孩子同样存有戒心,同样不信任的话,那么我们会不会感到委屈和不安呢?所以,我们便不应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朋友的态度上犯同样的错误。孩子们是会成长的,他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改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他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来作为朋友的。 不好的伙伴 孩子们决不会无缘无故和一些不好的伙伴混在一起的,正如人们常说的,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冷静地分析一下原因所在了。 我们都知道,从孩子一出生,我们就开始诚心诚意地教导他们了。一般来说,他们都能够分得清楚诚实与虚伪,也会选择自己的朋友。但是有某些不好的习性或是行为,会因为他们觉得好玩和好奇地沾染上。不过,这些偶然沾染的坏习气基本上会得以修正。我们的孩子会与那些令他们失望的伙伴分道扬镳,而与对待学习和生活均很严肃认真的孩子保持友谊。这是因为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的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然而,尽管孩子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是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仍然难免要受到某些不同年龄伙伴的影响,做一些错事,参与一些不太体面的勾当。遇到了这种情形,首先便要了解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有时候,外界对他的影响并不大,自己本身内在性格的影响才是主因,像有些孩子一直害怕会被别人瞧不起,怕别人骂他胆小,所以应该弄出一点名堂来让别人瞧瞧,因而做错了事。其次,便要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合理的管教或是采取有效的惩罚措施,惩罚之后,千万要记得,一定要继续的开导他们,教育他们正确的观念,指引他们走上正途,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这一点正是我们长期以来所忽略的,大部分家长都是在气头上对孩子打骂一番,打骂完了之后便不再理睬他们,等到气消了就原谅他们了。合理的管教是需要的,但是告诉他们错在那里,你为什么会生气,以后应该怎样改进是更重要的。 孩子—教育者 孩子教育父母的作用往往大于我们的估计。在这一方面,父母必须谦虚地承认孩子的这种能力,并且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有益的教育。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透过朋友间的交往,逐渐了解到自己的某些观念是需要改变的,也会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在某些方面而言,实在是太过单调乏味了。当孩子和我们讨论他的这些想法时,如果我们还有一点自我批评的精神的话,我们是应该会同意他们这种想法的。我们也会懂得,我们曾经给了孩子什么样的影响,现在我们也应该从孩子那里学习些什么东西。我们想要更了解孩子,如果不力求更了解自己,那是绝对办不到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或许能发现自己身上从遥远的童年时代起就已经存在的某些缺点在孩子身上再现,还要考虑如何从我们自己身上根除它们。换言之,在教育子女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改善自己,所以我们可以说,孩子也在教育着我们。 友谊的教育作用 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不管我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交到了新的朋友,我们都会觉得非常地快乐,似乎在我们的面前又展现出了另一片宽广的前景。新朋友无论是在精神或是道德方面。都会给予我们相当深刻的影响。在我们失望的时候,他们能给我们鼓励,帮助我们在逆境中树立起信心,促使我们更快地进步;在我们成功的时候,他们能给我们启示,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已有的成就,使我们摆脱肤浅的赞扬,受到真正的教益。 我们的孩子也有很多的朋友,那些朋友的经验、习惯、对周围事物的看法、生活条件和传统观念都与我们家里的不同。所有这一切都可以丰富我们孩子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克服固定的学校和家庭环境所造成的局限性。 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的就是,朋友之间是绝对平等的。他们中间无论谁犯了错,互相是不会妥协的,这一点就与我们做家长的全然不同。我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谅孩子的过错,或是故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味的袒护,或是一再迁就、宽容。但孩子的朋友绝对不会这样,他们必然会对其过错直言不讳,毫不客气也毫不保留的加以批评,严重的话还可能断绝来往,造成友谊的破裂。所以,如果想要维持良好的友谊,孩子应设法改善不好的习性。因此,孩子的朋友对于孩子整个的发展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如果你是一个总是认为自己的一切管教态度或是观念都是最正确的父母,那么你的孩子就必然会缺乏自信心,倘若他能结交到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同龄孩子为友的话,那对他而言将是一件多么有助益的事情。好好地处理孩子的朋友和你的关系,让你的孩子成长得更好、更健康,并且拥有一切吧! 几岁的孩子最令人烦心 颜秀玲 你认为两岁的小孩麻烦吗?或者十几岁的青少年才令人伤脑筋?你的回答将根据你自己的个性而定,与你的小孩的个性反而比较无关。 当我的第一个孩子才几个月大时,杂货店的老板娘就曾告诉我:“好好带他吧!现在是你最轻松的时候,等他长得愈大,你麻烦也就愈多!”旁边的几位太太们也点头表示同意,其中一位说:“对!孩子愈大,问题愈多。”当时我很纳闷,现在我的小孩快八岁了,我才终于明白她们的意思;然而,我并不同意她们的说法。 对我而言,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我感到愈来愈愉快,至少到目前为止是如此。当然了,有时候他们的问题的确令人头痛,令人扼腕;但我深信,即使问题愈来愈复杂,我得自孩子们的回报也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小孩我们会有不同的描述,例如:小婴儿容易带,两岁的小孩最烦人,四岁孩子你不知道他将会做出什么事来,五岁到七岁的孩子会让你过得轻松些。然而你会对某个年龄的小孩感到有趣,常常是因为你个人的性格所致,而不是因为孩子们行为的关系。大部分的妈妈经历了孩子们在某个特殊时期所发生的相同问题后,最有趣但最少被讨论到的,却是妈妈们的年龄。因为不同的个性使然,让她们觉得最辛苦的时期也不尽相同。问问你的朋友们,你会发现当大家都讨厌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时,必定有另一些人觉得刚出生的婴儿或者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才是最令人操心的。 美国小儿科医师勃增顿曾经写过有关于母亲和婴儿间彼此人格相互影响的文章,提到:被动的婴儿能使精力充沛的妈妈感到不知所措;同样地,冷静的妈妈也会被好动、爱哭的婴儿弄得心烦气躁;而且这样交互作用的影响将持续至小孩子的一生。我想所有的育婴手册均不会帮你指出哪一个年纪的小孩是你最不喜欢的,也许你很容易就渡过了孩子烦人的两岁,却对那些一说再说也不听的六岁小孩毫无办法。除非你亲身经历,否则是不会了解其中甘苦的。 我曾经请一群妈妈写下她们认为孩子最恼人的年龄(她们的孩子的年龄分布从二个月到35岁不等),每一个人都毫不犹豫地写下,结果大家的答案也都不一样。 以我的母亲为例,她有两个女儿,现在是五个孩子的外婆,不管别人怎么说,她如终认为出生不久的小婴儿最难带,她说:“我实在不晓得他们到底需要些什么,因为还不会说话,所以当他们哭泣时,也无法问出为何而哭。直把我搞得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因此,我还是喜欢大一点会说话的小孩。” 有一位妈妈表示了同样的看法:“我一直以为我很喜欢小婴儿,现在我才发现当孩子很小的时候,是我一生中最烦乱无助的时期。我期望自己能充满爱心地和他相处,当我做不到时,我很懊恼且有罪恶感,我以为那表示我不爱我的孩子。一般人都会说小婴儿是很可爱的,但我却觉得我的孩子很烦人,让我整天没办法安心做事。” 现在这位妈妈的孩子已经10岁、14岁了!一般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最难相处,我很想知道她对青少年的感觉如何,她说:“这是非常有趣的,我觉得那是一种挑战而不是一件烦人的事。我想我会觉得比较容易处理,是因为我很清楚地记得当我十二三岁时的一切,所以我也比较知道我的儿子想做些什么。但对年纪较小的孩子就没办法了。 另一位妈妈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她有两个儿子分别是14岁及12岁,还有一个5岁的女儿,她毫不犹豫地说:“14岁是我所遇过最难处理的年纪,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要做所有大男孩能做的事,像抽烟、喝酒、交女朋友等,但我和我先生却觉得他还太小了。为此他常常觉得自己受到控制、很烦,所以我们彼此间经常处于对立状态中。他是个好孩子,他们也想当好父母,但他要求的自由超过我认为该有的限度。这比面对两岁的孩子要困难多了,对两岁的孩子来说,只要集中耐心和精神去应付就好了;而现在每一件事都成了对、错的道德挣扎。我的两个儿子相差将近两岁,虽然他们小的时候也是颇麻烦的,但现在的问题却大多了!” 另一位妈妈谈到她对青少年的看法:“多年来我是女儿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她期望得到我的指导,但她现在13岁了,我却感到她有很强烈的改变,她经常挑剔我、批评我,使我觉得好像和一个监视者住在一起,只要我做的事情不合她意,她就会不高兴,而且爱理不理的。她是个很好的孩子,但现在我们却无法和睦相处,她甚至不再让我拥抱她了!真不敢相信会发生这种事。” 当然,仍然有很多妈妈们认为两岁的孩子才是最麻烦的。有个妈妈,她的两个女儿现在正上小学,她说:“我觉得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最需要费心,他们还站不稳,常常会跌倒;但是他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觉得很新鲜、有趣,他们也是固执、不可理喻的。所以我觉得那才是最令我感到操心的年纪。” 一位有5个孩子,年纪从4岁到15岁之间的妈妈,也同样指出:“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最难教了!可是别误会,我不是不喜欢那个年纪的孩子,实在是我觉得他们真的很难带。他们看见东西就伸手去抓,然后放进嘴里,要不然就是在楼梯上跌倒,烦不胜烦;他们对事物的注意力通常不会超过5分钟,吃东西的时候很挑嘴,睡觉的时候要哄半天才肯入睡。你知道吗?每隔两天我都会觉得我不要他们了,但是他们过了3岁生日后又会变好,每次都在我要放弃希望的时候,情况就转好了!” 但是对某些妈妈而言,孩子过3岁生日并不表示较轻松的时候来临。一位有两个男孩,分别是10岁和6岁的妈妈说:“我觉得2岁到5岁的孩子才是最令人烦恼的,那一段日子令我身心俱疲,对我和孩子而言也是一段混乱的时期。我觉得两岁以前的小孩比较容易带,因为他们尚在我所能控制的范围内,我想去那儿就把他们带到那儿。一旦他们到了两岁或三岁,我就完了!然而5岁是另一个神奇美好的年纪,每当我的儿子5岁后,我的生活就会有改变。” 没有人提到我认为最麻烦的年纪,幸好那在小孩的一生中只是一个短暂时期,称之为“学步前时期”,大约是11个月至14个月大的时候,那时他们还不会走路,而且又重得抱不动,所以无法带他们去外头玩,除非有娃娃车可推着走,不然就会像卡通影片大力水手的小孩甜豆一样,一下子就爬出大人的视线之外,还是给我一个能跑能动、对一切事物都好奇的,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吧!至少我可以看着他。 对妈妈们而言,可能需要相当的自我省察去发现为什么你最不喜欢某个年龄段的小孩,有位妈妈率直地承认她之所不喜欢小婴儿是因为她需要较明显的回馈,而小婴儿无法给她那样的感受。我则是一个外向、喜欢到处去玩、喜欢保持忙碌的人,所以我受不了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孩,那会使我觉得被绑住、无法动弹。 去找出哪个年纪的小孩是你最不喜欢的,未必能改变你的感受,却能帮助你更容易了解,你的孩子即将进入的年龄或许是你最喜欢的阶段。 当个独生子也不错 朱门 传统的观念认为独生子容易养成自私、过度依赖的性格。事实上,在最近的各项研究显示的结果,都推翻了往昔传统的观念。 当如健和云芳决定要结婚时,他们就陆续获得许多有关“婚后要生几个孩子”的不同意见。有人建议说:“两个小孩恰恰好,彼此可以做伴。”有人则建议说:“大家庭有热闹的喜悦,何妨生三个小孩或三个以上。”没有小孩的夫妇则建议说:“不要生小孩,小孩会使你精疲力竭,而且教养小孩需要花很多的钱。”真是众说纷纭,但是就没有人提议只生一个小孩。这可能由于我们传统的观念,认为独生子容易养成娇宠、自私、过度依赖、无法与同伴相处,长大后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关系吧! 事实上,最近几年对独生子的各项研究所得到的结果,都推翻了往昔传统的观念。美国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组织的专家们发现,独生子的人格特质与其他儿童并无明显的差异。除了有较高的抱负和自尊之外,独生子比其他有兄弟姊妹的儿童更具有合作性、自信与受人欢迎。研究者更发现,独生子在学校里的成绩或事业上的成就,多数都名列前茅。独生子长大后比在大家庭长大的人更能处理事务和家庭问题。这里有几个独生子实例以兹说明: 卡莱葛伦:知名的电影明星。 泰德卡波:美国ABC电视网新闻记者,他的报道工作极为出色。 布鲁克雪德丝:很受欢迎的电影明星兼模特儿,是青年的偶像。 乔孟大拿:职业足球队的后卫,他的球迷无数。 玛莎柯琳丝:州长。 约翰阿戴克:作家。 根据德州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教授指出,婚前想多生几个小孩的夫妇在为人父母之后,其观念多半会有所改变,他们遇到了抚养孩子的实际问题:时间、精力、财力的花费。这些使他们决定只生一个小孩。而调查所得的统计数据正支持了这位教授的说法——25岁到34岁的已婚妇女决定生育一个小孩的统计数字,由1975年的10%,升到今日的25%。而实际上仅有一个小孩的家庭也与日俱增。 洛杉矶一位家庭心理学家认为:为了使亲职与工作配合得更有效率,或为了30多岁才生育小孩的妇女,或为了不想为大家庭所累却想有为人父母经验的夫妇来说,生一个小孩这确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儿童情绪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并不在于家中有多少个小孩,而是在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不可否认的是,只有一个小孩的家庭,如果不善于处理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的话,是很容易导致问题独生子的产生。这里提供您一些专家共同的意见。 避免对独生子有太多或太高的期望 父母所有的期望都放在独生子身上,独生子往往会被迫去追求较高的目标,这种压力容易引发不良后果。父母必须时时反问自己:“我们是否要求孩子太多了?因为他是我们惟一的小孩?” 划分清楚父母与孩子间的界线 适当的爱和关心可以建立独生子的自尊,而过度的爱和关心却会适得其反。仅有一个小孩的家庭里,父母与小孩间的感情会太强烈,这是应该注意的。一位十多岁的女孩说:“我的父母没有其他小孩,因此他们几乎要与我分享所有的事情,使我觉得没有自己的一点隐私。我可以得到所有想得到的东西,但我也同时得到所有的批评。 还有,不要把家弄成以儿童为导向的三人小组。独生子常被包括在成人的活动里,父母应该在家庭的聚会与分离之间找出一个适当的平衡。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才会有帮助的。 切勿过度紧张和谨慎 通常父母养育第一个小孩时都比较紧张和谨慎,而独生子却一直保持着第一个小孩的地位,因此他们往往是父母担心和保护的焦点。 一位纽约名律师回忆他14岁时,亲戚邀请他去新墨西哥州度暑假的情形: “当时我觉得很兴奋,我从未离家那么远,但是我的父母不让我去,他们担心会迷路或生病。我知道我能自己照顾自己,但是父母对我缺乏信心,使我也觉得或许他们是对的。后来我没有去度假——而我一直为这件事感到遗憾。” 让独生子自己拥有衡量独立的权利,这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你一直不断地在独生子身上盘绕,那会逐渐损伤他。 让寂寞的独生子发展独处的特质 独生子时常向往着有兄弟姊妹的快乐。一位洛杉矶的作家回忆说:“小时候我觉得很孤单。邻居的小孩或班上的同学都有兄弟姊妹,即使他们有时处得不太好,但是总有一个人可以谈话。” 一位法律学教授说:“我一直认为我的儿童时期很正常。但当我在未婚妻家与25个人同进晚餐时,我才发现我所缺乏的是什么。在别人向我抱怨他们的兄弟姊妹时,我从未知道有兄弟姊妹的滋味。” 兄弟姊妹能提供伴侣和安全,但是并非所有的兄弟姊妹之关系都是愉快的。有时甚至是敌对的。独生子的孤寂似乎可以获得补偿,因为没有血亲的伙伴兄弟姊妹;刺激他创造一个假想的兄弟,因而发展了创造性的想像力。这或许是许多独生子能在艺术领域中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独生子能够发展独处的特质—以阅读、听音乐、游戏而自得其乐。当然为了不让独生子孤单长大,父母应该经常找机会让独生子与其他儿童相处。例如参加各种活动,以期从中学到群体生活及如何与他人相处。 毕竟独生子是与其他儿童一样的。抚养独生子虽有许多的困难,但抚养两个或更多小孩时,也会有许多不同的困难。抚养小孩不在数目的多少,最重要的是在于如何把小孩抚养得好! 男性化的女孩 游静如 4岁的小琪,像个小男孩似的,喜欢穿着长裤和男孩子在外面玩耍,而妈妈每天总是对小琪的衣着唠唠叨叨,要她像个女孩子一样,抱着洋娃娃并规规矩矩的坐着。10岁的时候,小琪在球队中表现优异而得到一面奖牌,她是惟一得到奖牌的女孩子。 在过去的社会中,女孩子的举止行为不如现在自由,而当年表现出喜欢牛仔,印地安人及打水战,并鄙视不玩洋娃娃的那些较男性化的女孩,在那时,曾受到亲戚及老师的热切注意,并为同年龄儿童所看不起或敬佩。这些男性化的女生可能是最早提倡女权运动的先驱,这点并未被人们所注意到。其实,她们所欲从事的活动只是大多数的男孩所喜欢做的,并非刻意去参与。 现在,女孩子已被容许有较多的自由去做传统上只准许男孩做的事,如穿长裤、参加激烈的竞赛和运动,溜滑板等;而男孩子也开始从事传统中纯属女性的活动,如玩洋娃娃、烹饪及缝纫。迄今,这些男性化的女孩子,一直是和男生玩在一块,虽然她们也有女同伴,但在早期的游戏中,她们就表现得较不注重外表修饰,且有强烈扮演男孩子角色的欲望。 根据一些专家认为,男性化女孩子通常会表现出生动、具冒险性或不守礼规等行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艾荷哈迪和纽约心理学家印斯悌泰德合著的《男人·女人·男孩·女孩》书中曾提到:男性化女孩已经不再是男孩子的复制品,因此男性化这个字已不再被使用。 艾荷哈迪和其他研究者认为男性化女孩子的行为在所有女孩的行为中是一种很正常的模式,其普遍程度则因定义不同而异。另一心理学家海地及其同事在加州大学中调查该校女学生,自认为是属男性化女孩的比率竟高达78%,在中学的女孩团体中则占有63%,调查商业圈内的女性,则有51%的比率。因此使大多数的研究者将焦点转向特殊的行为上,例如:“只与男生玩”、“从不玩洋娃娃”、“喜欢穿男孩衣服”…… 为什么这么多人承认自己是男性化的女孩呢?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社会学家依涅妮认为那些曾为男性化女孩的女性,在幼年里有较多的自由,并未受到传统中对女孩刻板印象的影响。美国托福特大学的心理学家路瑞认为,这些男性化女孩不但蛮有名气,且是真正有能力的,因为她们能跨入男性的世界中,她们知道男人所应知的,也学习女性该了解的,并且发现她们没有产生任何适应不良的情形,大多数的人都适应得很好。 1974年美国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斯,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在研究“男性化女孩与一般女孩的成熟”问题时发现,她们并没有角色认同混淆的问题产生,因为她们知道自己是个女孩,而且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虽然有些男性化女孩曾表示说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威廉斯相信她们的真正含意应是:因为身为女孩总无法像男孩一样,可以从事很多事情,因此,她们心中难免会产生一股想以实际行动来表示这种不平的冲动。 男性化女孩的友谊 早期男性化女孩一个共同的特性是:主动参与需消耗大量体力的游戏,因此在游戏场上,她们经常是活蹦乱跳的,男性化女孩的友谊便是由这类活动中开始的。 美国鲁特杰大学的儿童发展学家李卫士,在研究一群6岁大儿童的过程中发现:经由儿童的游戏种类,可以看出她们未来的社会关系形态,例如:一个喜欢和异性玩玩具的小孩,将来可能会拥有较多的异性朋友。有女孩子如果常和男孩子一起玩耍,即会出现一些传统属于男性的兴趣及行为,也就是说她们被灌输了一种冒险犯难、好奇心强的特质。 小琪回忆当初幼年时,便觉得女孩的游戏太乏味了,她最好的朋友是个男孩,跟着他玩扑克牌、篮球、锯木头等要比那些洋娃娃及芭蕾舞课程来得有趣多了。 许多这类的女孩,特别是运动方面较强的,当她们还只是小学阶段时,已经拥有相当多男伴了。虽然她们也有女同伴,但是她们却看不起那些过于守旧、喜欢穿洋装、玩洋娃娃及爱说人闲话等标准女人味的女孩。有一位母亲将自己的女儿和其他女孩比较后说道:“我很欣赏她的正直和诚实,她爱玩,有自己穿衣服的格调及说话的方式,对她而言,游戏比服饰要更为重要。”另一位母亲也表示:“我的女儿看起来比其他女孩子还率直,她不会和朋友因为开玩笑而引起纠纷。 另外,在某研究中显示,男性化的女孩相当受同性及异性的喜欢,据统计有32%居于领导地位,44%具有很好的社交能力。男性化女孩和其他小孩一样,必须经历一些无法避免的经验,如疼痛、挫折及自我怀疑。一名30岁的护士表示当她还是个小女孩时,常常动不动就和同学打架,因为父母未教导她,所以使她变得很粗暴。有时她也会以为自己很独立,因此不让父母接近她。自己也喜欢做些危险的事,并将所有的怒气和攻击性投诸于运动;长大后,发现自己不善于交际,她怀疑是受幼年经验的影响。 一位8岁大女孩小如的母亲表示,小如在一次露营的最后一天和一群女孩子聊天,虽然渡过了美好的时光,但觉得有点难过,因为她不能同时和男生在一起,而错过了一场玩球的机会。因此虽然小如有不少同性、异性的伙伴,但在二者之间似乎只能选择其一,且选择的过程中也须放弃一些权利,总之,孩子们仍是以性别为利益的区分,那是个令人不悦的事实。 男性化女孩的成人世界 有些父母会担心男性化女孩子长大后,是否会因为幼年的经验,对日后生活的选择及成人行为而有所影响?根据最近华盛顿的儿童心理学家侬薛皮兹,研究男性化女孩的成长过程后表示:“很明显的,具有男性化倾向的女孩,其倾向并不会停留在某一阶段,也不会持续在一生中。”所有的男性化女孩都觉得过去男性化的倾向已形成日后成人期的一股内在的力量,在有必要时她们会表现出坚毅的能力,去应付发生的难题,也能精通事物,并有独立的精神。 侬薛皮兹博士访问了几个团体的女性后表示:那些过度具有女性味的女孩长大后,反而认为需再学习如何像男人一样坚强,学着如何去保护她自己;而在早期这些男性化的女孩就已表现出这种特质了。 其次,一些学者相信,当这些女孩有机会与男孩互相一争长短时,在事业上通常较有成功的倾向。哈林及杰迪明二位心理学家访问美国25位身居高位的女性,发现她们在幼年除了与父亲的关系亲密之外,并常被鼓励去参与男性的活动,当她们接受女性角色后,也正准备接受男性社会的挑战,这证实了一句话:世界是随着时代潮流而走的。 孩子是一家之主吗 傅廷静 如果孩子才是家中的老大,那极有可能,你的家庭已陷在麻烦中。现在,你可以试着改变情况,重整家庭的和谐!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段谈话。凯玲和她11岁大的女儿倩倩,是对话的主角: 倩倩:妈,我真的搞不懂你!我要告诉你多少次,你才听得懂?我最近功课太多了,根本没时间整理房间! 凯玲(满脸歉意地):我知道,但已经过了两个礼拜了。你什么时候才有时间整理呢? 倩倩(眼中含泪):妈,我觉得好累,我很不舒服! 凯玲:你生气了吗?宝宝?跟我谈谈好不好? 倩倩:不要! 凯玲:好吧!但我希望你明天能把房间收拾好! 在这次谈论中,凯玲觉得挫折,被责备,而且深深担忧她女儿内在情绪的状况;而倩倩,似乎是这次争论的赢家—却是带着罪恶感的胜利。 如果凯玲向专家求助,有许多人会告诉她,倩倩因为有比较低、比较不好的自我意象,才会有这种反应—这样的答案,只让凯玲觉得更罪恶。现在我们用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情景(以家庭治疗的方法),其实他们两人都没错,但凯玲可以用一些特别、有效的方式来面对她女儿。在美国,有许多家庭辅导机构或儿童辅导诊所的专家,以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家庭生活,着眼点放在家中各种成员彼此的关系与互动上,而不在各人本身的困扰或问题。最主要的,他们不认为孩子们情绪的困扰,应该由父母全权负责。 妈,把你的咖啡喝掉 家里的阶层区分(谁告诉谁该做什么)—是研究家庭结构的一个重要成分。人类很自然就会把自己架到阶层的框框里,无论是政府,社会、学校、或者家庭,只是在家庭中,我们根本不曾考虑过便接受了这样的阶层。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看到一位太太命令一个孩子喝牛奶,我们便会毫不犹豫地断论,那是一对母子!但如果我们见到相反的情况:一个孩子命令他妈妈把咖啡喝掉,我们就会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了。 家庭治疗师们发现,在一些有儿童行为困扰的家庭中,这种角色颠倒或说阶层倒置的情形非常普遍。就像凯玲和倩倩的情形,权利应该是属于凯玲的,因为她是妈妈。但异于寻常的,她们的阶层颠倒了。 有几种不同的原因,会造成这种家庭关系的阶层倒置。当父母不愿接受他们的地位时,可能因为他们有罪恶感,或者害怕接受孩子的非难,也有可能是他们不希望像他们自己的父母一样。上述的三项原因,均在凯玲的情形中出现。 她的父母是极端权威型的。“我记得有一次我跟邻居的小朋友莎莎打了一架,后来莎莎的母亲告诉我爸爸,是我开的头。爸爸把我叫去,根本一句话都不听,就打了我一巴掌,加上一顿臭骂。” 凯玲因这童年的记忆,决定她绝不会以她曾受的待遇去对她自己的孩子,而要以合理公平的方式来教育他们。但不幸的是,凯玲太过于补偿她幼年所受的严格,反而造成她自己情绪上的不平衡。她常常要与自己挣扎,免得听起来,看起来,甚至想像起来像她的母亲。只要她一做出与她母亲相同的行为,她就觉得有罪恶感,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她深怕自己太严格,而让倩倩不再爱她。由于这样的困扰未得解决,在倩倩需要指导与规矩的时候,她也不敢有任何反应。若要改善她们之间的关系,凯玲势必要试着去面对自己本身的恐惧,并重新建立与倩倩之间的沟通模式。 孩子的问题行为,实际上是在传达一个讯息。 “把我当孩子看,告诉我您希望我怎么做。因为我既不知道该做什么,又不敢发问!” 刚刚我们谈了许多有关父母方面的情形,那孩子方面的呢?在与父母争战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得到一种权力感的满足,但尽管如此,他们在不知觉中,也感受到一种罪恶感——一种迫切需要接纳与支持的空虚感。会造成孩子行为困扰的,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对极限的试探 这种试探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这样的探测,表示出他们对自己世界范围的好奇,同时也是他们准备要发展到另一层次的信号。但如果他已经不止一次地测知行为的限制为何,却不能接受,反而一再顽固地探测,这就是另一种情形了。我们看看4岁的翔翔怎样测试他妈妈林太太。 “翔翔,我不希望你在池子旁边玩,过这里来。”林太太说完,就回头继续和朋友聊天。翔翔看他妈妈没注意,仍留在池边玩。 林太太又说了一次:“到里面来。”瞪了他儿子一眼,他往里头移了5公分。 “你给我进来!”林太太吼道。 他赶快离开池子,跑到里面来。过了5分钟,又跑到池子边去。 “天啊!”她抱怨道:“我要拿这个孩子怎么办?”翔翔正坐在池边,脚泡在水里玩。林太太只有离开她朋友,走过去握住她儿子的手,免得他掉下去。 这次事件让翔翔学到一个教训:如果我想要什么东西,即使我的行为是不对的,妈妈会骂一两次,但我只要坚持下去,我就能得到。 但如果林太太换一种方式—坚持,立即地行动,那翔翔就会得到不同的教训。当林太太一发现他在池边玩,就走出去,牵着他的手回到屋子里来,告诉他先乖乖等妈妈几分钟,等话谈完了,就带他到池边,让他泡水玩。如此,就可避免翔翔刚才一再出现的探测行为了。 二、尝试解决问题 12岁的小艾,因为爸爸最近升迁了,所以全家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新的房子及新的学校。小艾对这个混乱的学校及粗暴的同学们感到非常不适应,一开始,每到上床时间,他就躺在楼梯上,用毛毯包着头呻吟。这把他父母吓坏了,“他怎么了?我们要不要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没过多久,他就嚷着头痛肚子痛,不愿去学校上课。他父母总算了解了真相:原来,他希望能以不上学,来解决他不能适应的困扰。他们接受了他的情绪及焦虑,并且表示大人也有同样的麻烦,然后给他足够的鼓励与支持,直到他在新的环境扎根为止。 三、受到双亲不睦的影响 当双亲本身就不能和睦相处时,常会给子女带来很大的困扰,就像13岁的杨德伟一样。杨先生杨太太几乎没有一天不吵架的。起初,德伟把自己音响的声音开到最大,希望能盖过外面的争吵声。但不断的吼叫,仍造成德伟无法负荷的焦虑。当他父母的情况愈显恶劣时,德伟也开始在学校跟别人打架,成绩也一落千丈。很显然地,我们知道德伟选择的反抗方式并不正确。他父母应该留些空间,让德伟也能表达他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把一肚子不满,转移到他生活的其他部分去。我们甚至可以说,杨先生和杨太太根本未尽到父母之职。 上述的三项,均会导致家庭阶段的倒置。而一旦倒置的情形发生,就会不断引起许多麻烦,更会阻碍了家庭成员共同成长,产生亲密感的机会,进而影响了全家的福利。改变这样的情势,应是必须且立刻实行的。 不论他们彼此的差异有多大,在父母面对孩子时,都要像最团结的盟友般,对彼此同意的决定表示绝对的支持。 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任何细微的眼神、行动与表情,都会在他们的眼中转为管教的暗示。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醒各位父母,如果您有以下的想法,那您就正在给孩子以负向的暗示,容易使孩子迷惑,而造成您家中阶层的混乱。 楚河汉界 父母彼此的态度,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但如果你们是刻意在两人之间分出界线,那不但给婚姻带来困扰,更给您的子女造成心理上的负担。这种界线的划分,可能是把孩子的管教责任完全推给一方负责;可能是彼此以不同的态度对孩子,如我们常说的“严父、慈母”,或“黑脸、白脸”之分;更严重的,有些父母因彼此立场不同,把孩子夹在中间,以不诚实、欺骗的方式,来维持家中和平的假象。例如说:家辉与月娥夫妻常为经济上的短缺而争吵。每当月娥在外买了新用品衣物回来,她总对她的女儿小珍说:“千万别告诉你爸爸哦,否则我们就惨了。”试想,小珍在如此的生活经验下学到什么?夫妻是不能坦诚相告的,欺骗才能避免麻烦! 在面对子女的教养上,父母应该是站在同一阵线上最团结的盟友。如果你们有不同的意见时,应尽可能先商量好达成协议。一旦决定做成,就要绝对地支持这份决定。有时可能不能事先商议,或者只有一人在场,这时候便无法综合双方的意见了;这位单独应战的家长当然会做出他认为最好的决定,同时也会把这个讯息传达给孩子。未能表达意见的爸爸(妈妈)也请您尊重这份决定。如果真有不妥或更高明的想法,请在私下商量好,日后再向孩子解释。 轻言放弃 有些父母会因害怕被子女拒绝,而不敢坚持立场。有时,明明不赞成孩子在外过夜,但经不起孩子一再的要求,只得勉强答应。请注意,这时您已经放弃了做父母的权力,而让孩子成为家中的决策者。另一种情况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孩子们在客厅里吵得天翻地覆,您非常生气地向他们抱怨,并且施以口头威胁:“如果你们再不安静,我就把你们丢到门外去。”您的威胁却从来不曾付诸实现!如此,您便是放弃了管教的职责。 放弃,不但不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造成您家庭架构解体。 唉!交给专家算了 在面临困扰自己又无法解决时,去寻求专家的协助是很好的途径,但有些父母却过于自暴自弃,“我真是个差劲透顶的妈妈(爸爸),根本没资格来照顾孩子。唉!干脆交给专家去管算了。” 您相信吗?其实父母才是最具权威的教育者!没有任何人能取代父母在家中的重要地位。尽管专家有很丰富的学识,很完美的技巧,但他们毕竟只是在旁观的外人,他们无法深入您的家庭,更无法替代您教养子女的地位与权力。如果您存有让贤之心,甚至付诸行为,那惟一可能的结果,是造成家中群龙无首,所有家庭成员的角色混淆,而带来更大的挫折与痛苦。 重建亲密关系 人是惯性动物。一种行为(不论好坏与否),一旦成为习惯,就不容易再改变。因为改变是一种转机,是一种不稳定不安全的状态,那是需要极大的勇气与决心方能面对的。 在改变您家庭的阶层区分时,也会有同样的混乱与困扰。但为了你们共同的未来,及更美好的明日,何不让全家一起下定决心,去面对那段短暂的混乱,重新建立起家中的和谐,共享那份亲密的家庭生活! 孩子天性自私吗 徐静音 我们在小时候就开始帮助别人,但是为什么却常表现不一致? 我想,你一定有过这种经验:把皮夹掉在公车上,你早已失掉找得回来的希望时,竟然有人打电话来问如何把皮夹归还给你。 我想,你也会曾经看过:两个两三岁的小孩正在大吵大闹时,突然有一个不晓得为什么哭了!另外一个小孩竟然赶快跑去拿他的小棉被,给这个伤心的玩伴。 或者,你可能开车经过一个僻静的乡郊,看到一辆停在路旁,引擎盖一直冒烟的车子。车主慌张地跑来求你帮忙的时候,你义不容辞地将约会抛在一边,而答应了他。 即使在现实考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是上述这些利社会行为的例子却是屡见不鲜的。撇开以“人情味”闻名的台湾不说,连纽约那种集智慧与犯罪、暴力与金钱渊薮的地方,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夫曼亦说:“在我们社会,大部分的人只要当时环境许可,都愿意对临危的人伸出援手。” 助人虽然有大如捐赠器官,或小到允许别人插个队,但是追究起来,大多数都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做好事了。那么,我们把焦点转向心理学上的研究吧! 心理学者们早就对我们的行为到底出于个人的性格性质,或是出于情境使然辩之有年。而利社会行为似乎和这两个都有关联。站在情境论的立场,研究发现,不管你的性格如何,如果对方认识你,你会比较愿意帮忙。照这种说法,如果你住在小镇,那么你助人的意愿会比住在城市里多得多。有一个实验就是让一个小孩站在喧闹的街头,跟身旁路边的人说:“我迷路了,你能帮我打电话回家吗?”在小镇有将近3/4的大人肯帮这个忙;可是在城市里不到一半的大人肯帮忙。所以这个实验的研究者下结论:城市的人们借着减少和别人扯上关系来适应都市生活的要求。另外,他也较愿意在当听到求救而无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施予援手。这个问题的起始研究者雷丁和达里,对当许多人同时在场反而使人较不愿助人的现象,提出三个理由来解释: 1.我们担心万一这人并不是真的需要帮助,那我们会很傻。 2.我们可能因为“其他人既然没帮他,大概不怎么严重吧”,来告诉自己少管闲事。 3.在场每个人都有责任,所以我们没有义务先“舍身取义”。 但是有些人就不赞同情境论者所持的看法。他们认为喜欢控制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的人,和不太需要得到他人肯定才活得下去的人,是最乐于助人的。同样的,当人们心情好时也特别会帮助别人。不管你是在办公室里过了有创意的一天而心情好,或是在路上捡到钱,“心宽易行善”都是一条通则。在一个实验里,让人们接到一通女孩子打来的电话,而这女孩说查号台把电话号码给错了,现在她身上没有铜板再打一次,所以她便请求对方能帮她查一下电话,再帮她打去留个话。结果是:在几分钟前刚得到免费文具的人较愿意帮这个忙。 有些研究者并不满足于只是知道什么时候利社会行为会发生,或是哪些人会做出利社会行为。他们关心的是:为什么我们会帮助他人?为什么我们不自扫门前雪?美国麻省大学的心理学家史丹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探讨这个命题。 明显地,我们真的做过些好事。但同时也很明显,我们做好事的动机常常不是因为我们不自私。利社会行为的定义是企图对他人的施惠,却不必然是利他的。17世纪的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巨灵》作者)就认为,我们的行为通常都出于自我利益的衡量。所以当他有一次被看到施舍钱给一个乞丐而被问及原因时,他的回答是他大半试着从看到乞丐的苦厄来减轻自己的苦恼。 他的解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难道我们真是因为心情好,或是对自己有利才助人吗?难道真正的利他是天方夜谭,仅存在于宗教教义和道德规范中?我们之中也有人会这么认为,而这种认为并不是有了充分的证据,而是对人性未经证实的假设。 新的研究又显示了新的看法:我们助人乃因内心一单纯的助人欲望。若从这一点出发,则便有证据可支持真诚的利他行为是存在的了。只要我们想一想: 助人为了使自己觉得了不起? 雷丁认为,“如果是为了有面子的话,旁边有人时你会比较愿意帮别人忙。”可是他的实验结果却恰恰相反!另外,史丹在20世纪70年代也做过一个实验:那些自愿把糖果与人分享的小孩反而比那些不肯和人分享糖果的小孩,更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赞美。史丹因此认为如果我觉得我很好,我就能对别人的需要尽我所能。由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助人并非由于希望得到肯定才产生。 助人为了纾解自己的苦恼 有时我们的动机确如霍布斯所言,但老实说,不让自己因他人的困苦而感伤的捷径,应该是干脆不管它或忘掉它!所以我们实在没有理由相信做好事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情好一点。就像圣经里好心的撒玛利亚人,人们在明明可以视而不见却选择助人时,绝对不会是因为自己的不快与苦恼。而且根据班特森的说法,这时人们的情感既非为对方忧郁,亦不了解对方之苦,而是满腔的热诚与同情! 班特森有一次让学生听一则新闻广播,内容是一个专科四年级学生的父母因车祸丧生。学生们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也尽全力帮助她。对这些学生而言,他们大可轻松愉快地把这一事件抛诸脑后,但他们却做了另一种选择,我们助人会是为了纾解自身的苦闷吗? 助人为了使自己愉快,或逃避罪恶感 班特森提出了一个方法:就是看我们知道某人受难时,我们内心的感受如何,既可分出端倪。如果我们真的只想满足一下助人的虚荣(或逃避罪恶感),我们会拘泥于自己非去救他们不可。但是有时候我们只担心这个人是否得到了需要的帮助,而不在乎到底谁做了这件善事。这才是真正的利他行为的动机! 现在,就让我们假装是班特森新研究中的受试者,有人告诉你如果你在一个数字游戏中表现得很好,你就可帮一个你刚听过声音的人避免不是很严重、却会使人不舒服的电击。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跟你说那个人不必再被电击后,你会有什么感觉?班特森发现即使很多人并没有机会玩那个可以助人的游戏,他们听到那人去灾之后都很高兴。 如果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为什么助人行为在我们小时候就开始 约摸10到14个月,小婴儿就会因为有人哭或摔跤而看起来很伤心。于是他会寻求妈妈的安慰,在妈妈的怀中忘却这不愉快。二岁时,孩子们开始会做出一些动作,比如拍拍那人的头。虽然每个孩子的频率不太一样,但是他们有时候会这么做。到了三四岁,助人行为就很平常了。有一群研究者拍下26个3到5岁的小孩,在30个小时自由自在玩耍时的录影。在这段时间内,有将近1200个分享、帮助、安慰和合作的行为发生。虽然孩子也有自私、吝啬的一面,但我们不应因此便相信人性本恶,而抹杀人性中美善的光采! 心理学家霍夫曼的两个实验指出新生儿常因听到别人哭,也就跟着哭了。那虽然不是霍氏所界定的同理心,可是却可由此找出人类之一基本倾向,就是对别人所需有所反应,而非单单只想到自己。 霍代不同意生理理论所宣称的:利他是因为“自私基因”想借着驱使人去帮助也有这基因的人,来存活自身。但他相信,或许真有一生理上的基础,毕竟物竞天择,使得人类就如一般生物,不仅得满足自己所需,亦得互助、救济,并保护他人免于危险。 根据他的说法,同理心是人们与生俱来形成“利他”的基石,他定义同理心是适切地感受他人的处境。从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发现,同理心随着我们的成长越来越复杂。一是因婴儿无法划清自己和别人的界限,他们有时对别人的悲伤反应得像自己受了伤一般。 在大约18个月左右,小孩开始能区分“我”和“不是我”,但是他们仍以为所有人的心情都是和他差不多的。到了二三岁,便可能有稍微复杂的感情,并了解他人和自己之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同理。 另外,大一点的小孩能从他人的生命、生活来考量他的伤心事,了解这种困厄或许是长期累积而来的。 同时也有学者相信,你之所以助人不只是你感受到他们的痛苦,更因你了解这个世界看待他们的方式。这便是所谓的“角色扮演”。当你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会使你更愿意帮助别人。 当一个8岁的小男孩被问及角色扮演是不是一件对的事时,他说:“你会忘记手中的事,让你的心进入他们的心,然后你就会知道他们怎么想,那你就知道该怎么帮他们了。”我想,很多人和这个男孩一样的想法、一样心存友善。研究发现这类人有三种特质:对人持正向的看法,关心他人的福祉,视他人的行为为个人之责任等。 上述的每一项都受到文化的影响。我们很难过一全然独立与自给自足的生活,“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所以,教孩子在学校打倒同学、在游戏中争强夺胜会毁掉他们的恻隐之心。也因此,我们相信同理心是可以训练出来的,每个人都有发展利他或攻击的潜能,若是经验只教会他自私自利,那他是绝不可能想到这个世界还有别人存在的。自私以外的世界,是世世代代恒久不断的追寻,而生物也只有仰赖互助才能共存共荣。因此,只要不让自己刻意忽略,刻意冷漠,心中仍有一缕热情,那么无私的梦想就不会是永远的乌托邦! 教养乐意助人的小孩 光是告诉他们伤害别人不好是很消极的做法!首先,你得先忘掉你本身所持的性恶论,跟孩子说清楚攻击一个可怜人会使他多难过,身体有多痛,比光是因为他们和人打架后再来处罚孩子有效。发展心理学家做了以下的建议: ★把焦点放在正面、积极的事情上 要帮助孩子了解如何助人,光是告诉他哪些事不可以做是不够的,一直跟他说什么什么不能做可以使他自我控制的能力有所长进,然后,他们会渐渐失去对其他需要的注意力。 ★解释原因 就像孩子得由大人告诉他们打人、骂人很不好一样,他们也该知道去帮助别人是多么好的一件事。譬如:“如果你也把你的小车车让妹妹玩,你就不会让她觉得好伤心哦,她会很高兴!” ★树立榜样 特别是3岁以前的孩子,真是有样学样!所以啦,说破嘴也不会比你做出来,大人自己身体力行有用。 ★让他们帮助别人 给他们机会,培养他们对周围人事与情感的敏锐,并让他们尝试他们所学到的。像哥哥或弟弟不舒服,或小熊熊生病了,让他去照顾,从经验的累积中会使他了解什么是“帮助”。 ★帮助他们形成“利社会”的自我形象 也就是让他们去想像当他们是帮助人的人,去感受那种感觉,而且也该鼓励他们多去设想助人的情境。 ★做个温暖又有同理心的父母 孩子会从父母的关心与呵护中形成一种免于恐惧与危险的依附,这种安全感使得他认为世界是个安全的地方。这样一来,他们也会觉得自己很好,也希望别人很好。这样一个小孩比较容易注意到别人有什么异样,比起从小在权势中长大的孩子,他们更能同理别人。多给孩子鼓励,当他们有一小丁点的好表现时!就像看到有人舍己救人般的尊敬。这是荣耀,也是希望! 孩子的隐私权 张玲娟 虽然父母可能希望他们的孩子打开心房、毫无秘密;但研究却发现,对于儿童的语言发展而言,让他们能选择独处及拥有隐私权是极其重要的 你是否记得在孩提时代,有时会隐匿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 你是否站在溪流的暗礁上,仿佛停立于甲板上统率一艘海盗船?是否曾在深山幽谷中建造你的空中楼阁?或者曾将棉被覆盖于头上而神游太空?…… 当你回忆这些孩提时代所拥有的梦时,你会感到满心的愉悦。你可能希望你的孩子和你当年一样能发现独处的快活,同时,你也可能对孩子会有其他的期望——希望他们能与他人友善相处,与家人亲近,更希望他们能与你分享他们的情绪思维。很多研究证据都支持孩子需要与他人有社交性的接触,但是最近研究者也发觉保留隐私对孩子相当重要。 有些研究指出,那些拥有自己独处机会的孩子,会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还有一些研究显示缺乏隐私权可能会导致攻击性或心理退缩。有一个研究发现:生活在拥挤的空间的孩子,比那些生活空间大且有更多隐私机会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更多的攻击行为。 孩子们知道他们需要拥有一些独处的时间。例如,在美国加州曾让小孩们来帮忙设计一个游乐场,结果发现除了一些游戏的公开空间外,他们还希望能提供包括岩石暗礁、洞穴、树林等可以藏身的场地。儿童发展专家马里阑博士曾要求孩子们去安排整顿他们的教室,结果发觉他们喜欢设计一个安静的阅读角落,以书架为屏风,而且有舒适的家具或枕头可以靠卧。 小孩需要独处 从婴儿期开始,孩子就需要有隐私,而他们也的确从其中得到利益。一系列的研究指出:吵杂及拥挤的家对婴儿有负面的影响;如果孩子们能避开这些喧嚣嘈杂,他们日后将会得到更好的心灵发展。而较大的孩子有时也必须从人群中撤退来温习新学习到的行为,享受幻想般的游戏——这些属于他们自己的私密。 美国的一位学者艾利恩观察托儿所中3至5岁的儿童,发觉他们其中有1/3的小朋友常会在与同伴玩了一段时间后,寻求属于自己的隐私。有的爬到他们称之为“房子”的大硬纸板箱里玩他们最喜欢的玩具或看书;有的移动家具来为自己制造一个隐密的空间;有的则躲到桌旁椅边。 纽约大学研究所环境心理学渥芙博士在一项研究中访问了900位儿童,结果发觉5岁的孩子(年纪最小的)也晓得隐私的意义。即使孩子不记得他们曾独处的时间,也能描述出对父母保守秘密时的情景。7到10岁的孩子印象最深刻的隐私时刻是他们第一次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间。“刚开始时他们觉得有点紧张,后来渐渐的发现那是一种极佳的感觉。他们了解了周围无人的好处;并不是说他们想做一些父母不允许的事,他们只不过想体会一下自己拥有完全的自由。” 独立的探寻 独处的经验会使孩子更努力地去追寻独立。幼小的孩子总觉得即使父母不在身旁,他们的一言一行仍然为成人们所注意;不过,一旦他们发觉事实并非如此,便马上会学到享受最大的自由与独处机会的兴趣。 孩子都是富有思考力及创造性的,例如10岁的小枫会与她的猫玩象棋。9岁的正明说:“有时我把烦恼集中在一起想想;有时候星际大战里的人物也会在我的脑海中出现。”8岁的雅鹿也说:“我喜欢和我的小狗聊天,并且想像它也会讲话。然后我希望我能独处,因为这样我就不用去回答任何问题。” 孩子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寻求独处。乡下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拥有更多属于他们的空间,也因此他们拥有更多可以享受独处的场所。城市里的孩子则可能以在心中保持一个秘密,或者是避开其他人与噪音等方式寻求独处。 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可以感受到他们的隐私权,但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否可以选择或决定这种机会。很多孩子都会认为父母不该在他们没有允许之下侵犯了他们的私人空间或私密,孩子希望父母能尊重他们! 孩子的隐私 父母亲常常保有自己的隐私,但是却认为必须时时知道孩子的一切——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如果孩子拒绝分享他们的秘密,父母会因而生气且觉得受到伤害。12岁的国龙觉得很矛盾:“有时我希望能安静的看看书或玩玩单人棋,但是我却不知道如何去告诉爸爸妈妈,我担心会伤他们。”结果孩子日后可能会认为独处或拥有自己的秘密是不对的,惟有父母让孩子从小就享受他们应有的权利、他们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事实上,给孩子独处的机会,让他们有些幻梦,对他们的确有帮助。 其实当青春期的孩子独处时,他们往往会想一些不存在的事,甚至自我批评。例如:“我愈来愈胖”、“佩佩不喜欢我”、“我总是浪费时间,我应该做功课的”。但是除了这些负面情绪外,研究发现青少年一天之中醒着的时候约有1/4的时间是独处的,而事实上他们也从其中获得助益;他们可以计划更多的事。他们或许会认为孤独令人难受,但往往“良药是苦口的”。 孩子是否有所隐瞒 虽然隐私权有其正面的影响,但是父母亲们仍然会担心孩子之所以希望独处,可能是想做一些父母并不赞同的事。这个怀疑可能导致父母与青春期孩子之间的战火。刀强说:“我发觉母亲搜查我的衣袋寻找是否有香烟,我气坏了!”有时父母会偷听孩子的电话,看孩子的日记,检查孩子的房间……,这些都引起了亲子间的冲突。 渥芙博士认为父母亲侵犯孩子的隐私只会造成孩子们感到自己有罪,对他人产生防御心,甚至更加的退缩。为了让孩子能有很好的自我价值观,父母亲应该获得孩子们的信赖。 或许能试着去察知孩子在何时需要独处,例如:当孩子对于你的问题“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予以一令人感到挫败的回答“没事”,可能意味着“给我一些时间,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如果你能了解孩子话中的含意,他们将会告诉你更多内心秘密。 我希望独处 有时当孩子们希望能独处时,他们往往找寻借口而不直接地表达出来。他们可能告诉你:他们很疲倦或者是身体不舒服。与他人玩耍时的紧张不安也可能是他们需要一点独处时间的征兆。有一位母亲说:“当女儿们吵嘴时,我会建议她们去看书、听音乐,或者去散步。” 有时孩子们会在争吵的中途戛然停止,依照渥芙博士的说法:一个最普遍的反应是“暂时离开现场,使自己冷静下来,将事情重新思考、重新过滤。” 你可以试着去提供时间与场地让孩子享受独处。在邻里间、学校里、游戏场上,孩子都难以随心所欲地享受独处时光。“家”—对于孩子而言,实在是一个享受宁静的重要地点,如果你会告诉孩子进你的房间之前应先敲门询问,那么你不妨也这么做,让孩子们知道你尊重他们的隐私权。 共同一个房间时 如果孩子们拥有一个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房间,自己独处的时刻便较多。但是如果这房间是共用的,那么就比较麻烦。一位母亲有二个儿子,一个9岁,一个3岁;她说:“老大希望能拥有自己的房间,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时候我会将弟弟带到我的房间,让他与他的朋友在房间里玩耍,或者让他一人静静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共用房间的孩子需要房间里有属于自己的领域。你可以让他们安排家具的位置,让他们布置自己的小天地。你也可以提供他们属于私人的抽屉或书架。这个目的并不是必须给孩子买同样的东西,而是为了要提供他们一个选择机会—是否要将自己的时间或所有物与他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