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个体遭受挫折后,反复进行某种无效的动作,尽管知道动作对目标的达成、需要的满足并无帮助。它的特点是行为呆板无弹性。由于这种行为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它往往不能被更适当的行为反应所取代。此种反应也是正常人和某种精神病患者共有的反应形式。人处于惊慌失措状态时,常表现出固执行为。如看到家屋失火,光拍大腿,而不知去叫人救人。这就是正常人以固执反应应付挫折的方式之一。患有某种强迫洗手症的精神病患者就是病态固执的典型实例。三、心理防卫方法和心理卫生无论是外在或内在因素所造成的挫折,都会使人在情绪上陷入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抑郁的痛苦之中,此种情绪状态称为焦虑。人们在产生焦虑后,为了对抗、减轻或摆脱焦虑的情绪困扰,常常使用一种或多种心理防卫方法来保护“自我”。如果心理防卫方法能减轻,甚至摆脱焦虑,那么比种心理防卫方法即被称为有效的适应行为。如果心理防卫方法不仅不减轻焦虑强度,反而落入恶性循环无法自拔,最终就会造成心理异常和偏差行为。较常见、较重要的心理防卫方法有:(一)合理化作用合理化又叫文饰作用、理由化、“酸葡萄”机制。指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为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面对自己的不合理行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接受它。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心理防卫方法。合理化有多种情形,但以“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最为典型。个体在追求某一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不值得”追求,用以安慰自己。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坏的,达不到目标说是不喜欢达到或本来就没想达到。这种认为自己得不到或没有的东西就是不好的现象,常被称为“酸葡萄”心理。与此相反,有的人得不到葡萄,而自己只有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例如,有的孩子天资差,父母就说“傻有傻福”;被人偷了钱,就说“财去人安”。这种不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失望与痛苦的心理,常被称为“甜柠檬”心理。(二)投射作用投射作用也叫推诿作用。将自己内心存在的某种不被社会所接受的欲望冲动或思想观念,转移到别人身上,说别人有这种欲望冲动或思想观念,以此来逃避自己心理上的不安。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这种机制的表现。精神病人的嫉妒、被害等妄想症状也常与此心理机制有关。投射作用与合理化作用在性质上很接近,同样是以某种理由来掩饰个人的过失,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合理化作用的人都能了解自己的缺点,主要是找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缺点辩护。例如,有的学生考试失败了,明明是自己不用功,却说老师教得不好,或出题不明确、评分不公正等。使用投射作用的人否认自己具有不为社会认可的品质,反而将它加之他人予以攻击。例如,自己作风不正派或想有不正派的行为,反而猜测他人有不轨行为,或说别人引诱造成的。(三)压抑作用压抑作用又叫潜抑作用。指个人将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本能冲动、欲望、情感、过失、痛苦经验等不知不觉地从意识中予以排除,或抑制到潜意识中去,使之不侵犯自我或使自我避免痛苦。潜抑作用是最基本的防卫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常可见到。例如,越是担心的事梦中越要出现,口角失言,无意中动作失态,或有意识地“遗忘”,均是这种潜抑作用的表现。潜抑现象在有些精神疾病中也常可见到。例如,一个女青年患了洋娃娃恐怖症,她不敢观看、接触商店里与亲友家中摆设的洋娃娃。当她勉强去接近这些玩偶时,就会产生严重焦虑与恐惧。经过精神分析,发掘到她童年时的一段精神创伤:有一天她受到一个坏男孩的欺侮与污辱,并把她当时玩的洋娃娃抢走了。医生告诉她,当前她对洋娃娃的恐怖与这段儿童时期的体验有联系。她的焦虑从原来的精神创伤经历游离开来,而依附到与原受辱无关的事物(洋娃娃)方面去了。这种现象,通过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是可以消除的。(四)反向作用反向作用又称矫枉过正。当个人的内在动机不能为社会所容忍时,他不但不敢表现、过分控制,反而从相反方向去表现。象此种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反向作用”。这种矫枉过正的反向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观察到。例如,有啃手指习惯的小孩,碰到制止他的成人,忙把手背在身后,表现不但没啃手指,而且手离嘴比正常时还远,这种过分行为恰恰表示他有刚好相反的欲望。又如,一个内心具有强烈情欲冲动的人,可表现为十分严肃的禁欲主义者。象“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此地无银三百两”等都是反向作用心理的反应。(五)否定作用指对已发生的事实加以“否定”,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减轻或逃避心理的痛苦。例如,一妇女在其爱女因车祸猝死后,坚持其女“未死”,是“与其同学结伴旅游去了”。所谓“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等都属于这一类心理的表现。这种不敢面对现实的做法,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不足取的,但也有寄托哀思稳定情绪的暂时作用。(六)认同作用认同作用又叫自居作用,表同作用。指以下两种情况:其一,当个体具有不为社会所承认的动机或意念时,一方面加以否认,另一方面却又认同于一个具有相同动机的某个具体人物,借此减少对自我的刺激或伤害。例如,江青从不承认自己的政治野心,但她却把自己与吕后、武则天相比拟。这是典型的“认同机制”的例子。其二,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适度满足或成功时,就将自己比拟为成功的人,或模仿自己喜欢的人,借此减少自己挫折所造成的痛苦,满足个人心理上的需要,维护个人的自尊。例如,有的人想当演员,但条件又不够,就模仿演员的特殊风度、言谈腔调、手势、服装、发式等,就属于这种心理的表现。(七)抵消作用以象征性的比喻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补救其心理上的不安。例如,我国有种习俗,过年过节或外出时,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否则被认为要倒霉。如果有人讲了句不吉利的话,在旁的人就说“放屁”。有些人在拜神、祈祷后,感到可免除罪孽获得保佑或解脱。当人受到欺侮无法反抗时,就说“虎落平阳被犬欺”、“凤凰落地不如鸡”、“儿子打老子”等,也是这种“抵消”心理的反映。(八)幽默作用当一个人处境困难或尴尬时,可使用幽默来化险为夷,对付困难的情境,或间接表示出自己的意图,在无伤大雅的情形下,转达意思,处理问题。一般说来,人格较成熟的人,常懂得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合适的幽默,把原来困难的情况转变一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渡过难关,较成功地去适应窘境。例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与客人谈话时,脾气暴躁的太太忽然跑进来,大骂苏格拉底一阵之后,拿了一桶水往苏格拉底头上一泼,把他全身都弄湿了。苏格拉底笑了笑,对客人说:“我早就知道,打雷之后,接着一定会下雨”。本来很是难堪的场面,由于苏格拉底的幽默,也就一笑了之。(九)代偿作用代偿作用又叫代替作用或升华。是一种最有建设性的、积极地应付挫折的方法。它是指当一个人因种种原因无法达到原定目标,或个人的动机与行为不为社会所能接受时,用另一种比较崇高的、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有社会价值的目标来代替,借此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减轻挫折造成的痛苦。例如,貌不惊人的人,就在学问修养上下功夫,培养内在美;将攻击冲动升华为劳动竞争,体育竞赛等方面去;将个人生活上的不幸、失恋升华为诗歌、音乐、绘画、文学创作等方面去。如哥德年轻时,曾经受过失恋的痛苦,几次想自杀,把匕首放在枕头底下睡觉,但他终于抑制了这种轻率的行为,把自己破灭的爱情作为素材,写出了 震撼欧洲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第四节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卫 一般认为,少年期从11、12岁到14、15岁,即相当于初中阶段。青年初期从14、15岁到17、18岁,即相当于高中阶段。青年中期从17、18岁到22、23岁,即相当于大学阶段。这三个年龄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这时讲究心理卫生不仅使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而且对日后的身心健康、工作成就和社会适应均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卫生的内容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注意学习中的心理卫生 心理学研究指出,紧张、焦虑和动机具有共同的特征:当紧张与焦虑适量存在时,思考能力、反应速度、动作灵活性、学习和工作效率都随着紧张和焦虑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一旦超过颠峰状态以后,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反而阻碍学习和工作的再进展。从这些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对学生的学习不能没有要求,但也不能要求过高,适度的要求无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部是十分必要的。尤其要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意志的培养,是学生抗衡过强的精伸压力,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注意学生智育的过程时,往往只片面强调学生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在片面强调升学率的思想指导下,采取好、差分班,考试排名次,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甚至超出教学大纲的范围,搞难题、偏题、怪题等。这些是违背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措施。其结果,挫伤了不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了自卑感、内疚,缺乏信心,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甚至完全放弃功课的学习;即使是对成绩较好的同学,也会给他们套上一种无形的精神枷锁,把他们束缚起来。从而使有些学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死记硬背,一股劲地往脑子里塞知识。还有些同学竟忘却了做人应有的良好品质,一种腐蚀性的东西——自私,在他们身上潜滋暗长。往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风气淡漠了,参加劳动不积极了,对于同学提出的疑问不是热情解答,有时即使自己懂的,也说不懂了,生怕考试考到此题,有人和自己争分。更不好的是看到别的同学在抓紧时间学习,还讽刺,挖苦,甚至嫉妒和憎恨等。由于这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障碍,有些研究指出,至少有10%~40%的学生在学业上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学习负担过重,造成部分学生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神经衰弱症状,产生心理不平衡和心理冲突,表现异常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有的学生甚至走上了厌世轻生的绝路。二、增进自我了解,培养自我接受的态度 有些心理学家曾以实验方法研究自我认识和防卫行为及行为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凡是自我认识和他本身的实际情况愈接近,他所表现的自我防卫行为愈少,社会适应的能力就愈强;凡个体的行为适应愈良好,他所表现的防卫现象也愈少。同样,个体自我接受的态度与防卫行为和行为适应的关系也极为密切。一个人能接受自己,就是指他没有显著的自卑心理。具有自卑感的人常有紧张和不安的心理,他往往需要运用好些防卫性的行为以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最常用的自我防卫手段是将对自身不满或自责的态度,全部投射到别人身上去,把本来“我讨厌自己”等心理,转变为“别人在讨厌我”。这时他心理上所感到的压力,也就大大减轻。但他和别人的关系,却会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健康的心态于是滋生,对别人表示不友好,甚至采取敌对态度。若干心理疾病患者的妄想就是这样产生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乃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 为了增进他们的自我了解,培养他们的自我接受态度,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品质,并能诚实而平静地分析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成功与失败;教育他们以自己具体的良好的行为来争得他人的尊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注意从失败中引出积极的教训。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教授丁瓒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青少年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与父母的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对心理健康与适应不良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的或不良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孩子们在与其父母的关系中所形成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态度与方式,常常会概括化并扩展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中去。 为帮助青少年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要的是建立良好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求父母对孩子表现出充分的爱,对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生活、身体、学习等方面给予真诚的关心和正确的评价,提供合理的帮助和适当的指导。不但要称赞他(她)的成就,而且也要在失败时给以鼓励。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子女,并要尊重他们的意见,以及有以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份参与对个别成员和整个家庭问题的集体探讨的机会。当孩子受到父母的抛弃、不公平和严厉的对待或过于溺爱时,孩子往往表现出具有攻击性、好吵架、寻衅闹事、嫉妒、犟、缺乏朋友、人际关系紧张,或者表现出顺从、孤独、多疑、忧虑、抑郁等冷漠的人际关系。 第二,教师应对学生抱有期望,要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即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清楚地表明:如果教师具有一颗挚爱的心,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朝气蓬勃、言听计从、焕发积极向上的信心,也必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自觉钻研和深入探索未知世界的学习激情。所以理想的师生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教与学的接触关系,而是一种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引下的平等相处,彼此尊重,推心置腹,从而促进双方个性发展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当对每个学生抱同样的期望态度。批评时要尽可能避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态度要诚恳,口吻要平静,不含讽刺意义的词句,要使学生感到批评背后的善意和友情。 第三,教育学生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中,不要因讨厌人、看不起人而寡交,与人疏远。否则,发展下去就会由郁郁寡欢而恶化到孤独自赏或极度自卑。当然也不能高居于群众之上,要使他们把自己当作与群众具有共同利益的一员,分享集体的欢乐,分享集体的痛苦,在集体中要有知心朋友,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向他倾吐,多与别人沟通思想。因为,良好的关系渊源于相互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又要靠彼此在思想和态度上时有沟通。所以,经常有机会与人谈谈话,讨论讨论问题,交流些意见,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四、培养健全的情绪生活 健全的情绪生活是指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的、其强度和引起它的情境相称的、作用的时间随客观情况而转移的正常的情绪反应。它既包括高兴、喜悦、欢欣等愉快而平稳的积极情绪状态,也包含一般不为人所喜欢的愤怒、恐惧、焦虑等消极的情绪状态。健全的情绪有助于个体的行为适应。其中积极良好的情绪是人体中最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紧张度,能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而且还能通过脑垂体使内分泌保持适度平衡,以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这种轻松愉快的情绪,正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它能增强人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更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 怎样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全的情绪生活呢? 第一,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引导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工作、文体、科技等项活动中去,避免由于盲目的狂热或一时的冲动而干出蠢事。注意培养他们的乐观主义精神,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工作,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在崎岖的道路上努力前进。 第二,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解除神经的过分紧张,促进内分泌系统的适度平衡。心理健康工作者不鼓励人们去无限制地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也不认为压抑是适当的方法,但却主张对于情绪作用有适宜的控制。控制并非禁抑作用的意思,相反乃是要青少年学生有适当的表现,而只是控制不适宜的情绪,使他们不在任何时候轻易地表露苦恼、焦虑、害怕、责难,不怨天忧人,指责这个,挑剔那个,并养成和颜悦色的说话习惯,具有幽默的风趣,尤其要避免大发雷霆和激情发作。 第三,培养多方面的情趣。通过静听音乐、挥笔写字画画、跑步、爬山、涉水等活动,使他们经常看到自己的成果及其进步的征象,使他们的情绪不仅稳定,而且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在多种有益的活动中释放他们身上多余的“能量”,以解除他们的心理紧张,陶冶他们的情操。 第四,帮助学生找到情绪不健康的原因,弄清是否存在惧怕的危险和威胁。如果发现那些情绪的对象并不“可怕”,就立即消除;如果发现某个情境具有危险性,就帮助他寻求适当的途径去克服那种危险,或者避开它。 第五,要把心灵中的积郁倾吐出来。情绪上的矛盾如果长期闷郁在心中,就会影响身心健康。情绪上的问题只要把它谈出来,心情就会感到舒畅,起到一定的安定作用。因此,一旦有了精神痛苦、不满或困扰,切莫闷在心里,可以找同学,找老师,找亲人,找组织,在那里一泻自己的心事。五、搞好性卫生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正确对待性的问题 我们在讨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当然不能忽略或回避性的心理健康。因为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突出的生理特点是性发育和性成熟。这必然会给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情绪、行为带来极大影响。当青少年学生身上发生生理突变时。就逐渐产生性意识,开始对性知识发生兴趣和好奇心、不安、害羞和反抗等严重的心理负担。例如,女同学对月经来潮产生不洁感,表现出严重的情绪不安。有些女同学甚至不习惯于自己身体的急速增高,过于突出,因而故意弯着腰,驼着背,如果不注意,很可能造成驼背。有些男同学由于梦遗,于是产生悔恨、恐惧,认为是一种见不得人的行为。例如,曾有一位因遗精而卧轨自杀的青年在遗书里写道:我得了不治之症,只好卧轨一死了之。另外,据最近有关方面的调查,在违法和道德不良的青少年中,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规定的两性错误行为占相当大的比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性的科学知识和有关性的道德观念,受到不健康书籍的影响,以及没有及时得到学校和家长的关怀和教育所致。 在我国,由于复杂的原因,性教育这个问题一直被视为禁区。然而,周总理生前却高瞻远瞩,对有关部门和人员曾多次指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促进正常发育。 学校应该是性教育的重要园地。对青少年学生实施性教育的心理健康的原则是:把普及性卫生知识当作一件破除封建思想和移风易俗的大事来抓,使学生充分认识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向青少年学生传授性卫生知识时,男女生可以一起听讲,也可以分开听讲。要很自然地做好这件事,不要试图回避,更不要搞得神秘化。对于性的问题提出讨论时,在情绪上的声调不应与讨论普通事实、社会问题或其他科学知识有所两样;性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青春期生理卫生常识,更重要的是把性教育作为个性教育、伦理道德和人生观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要进行性的道德观念教育;要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正当的男女交际中以更深刻的眼光来认识异性,并引导其对异性的向往升华为纯洁、高尚的、有价值的志向;培养专业兴趣,开展体育活动和一些起升华作用的文艺活动来满足青少年学生的需要,杜绝各种引起他们性行为的语言、书刊和文艺作品的坏影响;教师本身应有良好的性适应。通过上述的性教育,要让学生懂得青春期的卫生知识,使学生对性的问题有科学的、严肃的态度和完满的心理,也要使学生懂得对性问题所应负的社会责任,正确对待异性、恋爱、家庭和遵守婚姻法。思考题 1.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标准和特征的理解。 2.挫折和心理卫生的关系怎样?试举例说明。 3.怎样增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周步成)第十四章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跟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一个对立统一、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水平。 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发展特点。生理的成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即环境与教育又影响着一个人的身心特征。当一个人的身心特征发展到一定时期或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表现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一般地说一个人从出生到青年初期,其身心发展经历了六个较大的阶段,这就是:乳儿期(从出生到l岁),婴儿期(从1岁到3岁),幼儿期或学龄前期(从3岁到6、7岁),童年期或学龄初期(从6、7岁到11、12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从11、12岁到14、15岁),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从14、15岁到17、18岁)。人的身心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连续性。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作好准备,后一阶段又是在继承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各个阶段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或超越。我们了解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掌握了身心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就可以通过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去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品质,在可能范围内加速他们心理发展的进程。因此,正确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对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动力 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是讨论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 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但在心理学界目前还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 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是指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性,而不是 指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或内因与外因之间的矛盾。 那末,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性是什么呢?这个内部矛 盾性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首先应当指出的是: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性是在主体与客体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当客观现实与主体之间的矛盾被主体本身所意识到,并把客 观现实的要求转化为自己新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新的需要和他已 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性。 由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客体之间的 关系也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对主体的要求改变了,当主体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了社会对他的要求(包括思想内容的形式和行为方式 的形式)时,就会把这些要求反映到头脑中,从而产生新的需要。这 种新的需要是随着社会要求的发展、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它可以 表现为各种形态。如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机、目的、兴趣、爱 好、世界观等。这种新的需要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逐渐成为个 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性。 所谓已有的心理水平,是指主体已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包括 一个人已经形成的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水平,个性心理特征和心 理状态等)。它经常代表着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旧的、比较稳定的,但又是可以不断发展的因素。 新的需要常常否定着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注意力、心 境、态度等)。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又常常满足不了日益增 长的需要(例如,新学习的几何课程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社会的发展要求新的一代应当具有高度的文明行为和法制观念;改革和开放的政策,要求学生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等等)。所有这些要求被转化为某个学生的新的需要时,为达到这些要求,必然会经过一个新的需要与他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或心理状态不相一致的阶段,即内心产生矛盾运动的阶段,这个新的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推动了他的心里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心理发展的动力在于内因或内部矛盾性。当然,内部矛盾的运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一定的外部条件。如果外界的要求对某个主体来说是过高或过低的话,那末就不能激起该主体的注意和兴趣,也产生不了新的需要,从而不能构成其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也就不能推动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因此,教育的作用首先应着眼于促使青少年学生心理的质的发展。教师在工作中对学生提出适当的,即稍高于学生已有水平的要求,使之转化为新的需要,并以此为动力促使其心理向前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外部条件。 青少年学生心理的发展,不是由简单的外因和简单的内因所决定的,而主要是由适合于他们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所决定的。但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在于内因或内部矛盾性,而不是外部条件或者内因与外因之间的矛盾。第二节 青少年学生的生理特征 青少年学生在生理变化上有一系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骨骼在急速生长,手、脚,特别是腿骨长得最快,所以孩子到了青少年期就一下子拔高了(详见本章附表),胸骨横径在加宽,女孩子的骨盆增大。 肌肉随骨骼的变化而发达起来。到十六岁左右,整个肌肉的重量占体重的44.2%,肌肉比重加大,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3.5公斤(详见本章附表)。这时男子显得健壮,女子脂肪增多,显得丰满。男子握力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超过女子,根据测试,在11、12岁时二者平均约相差4斤,到17、18岁时二者平均约相差30磅。 心肺在急速增大,特别是心脏容积和血管容积之比达到140:50(出生时为25:20),肺活量增加到3,000~3,900毫升。由于心脏容量加大,他们的血压、体温稍增,脉搏稍减,并需要足够的营养;同时,使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性从事激烈的活动。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上,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发展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脑重量已达到成人脑重的水平,随着向新的更复杂的生活条件的过渡,大脑的机能有显著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神经元联系的复杂化,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沟回的发展,以及使得把脑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的联络纤维的数量大大地增加起来,脑细胞达到成人通常所具有的分化水平。大脑皮层细胞参与活动的数量急速增加,言语系统的最高调节能力迅速增强。但在青春发育期,因机体的特殊发展与变化,如性激素的产生与增加,反过来又影响大脑的脑垂体,致使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大稳定,因而对运动系统的协调作用有所降低。所以,青少年在动作和活动上反而出现一定的不灵活或不够协调的暂时的“笨拙” 现象。如果长时期地集中注意在一个对象上,也容易使他们引起神经活动的疲劳。 由于青少年的机体能量代谢大(据统计,青少年期学生每小时要比18岁以后的青年人多释放八千卡的能量),他们表现得较为活泼、好动,对许多实践活动都跃跃欲试,充满着朝气。特别喜欢在活动中开展竞赛,以显示自己的力量,并具有集群的倾向。所以,组织一定的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发展体力和提高认识,是符合他们身体发展的水平的。 性腺机能开始发生作用,即进入了青春发育期。而且女孩子的性成熟开始与结束的时间都比男孩子早一些(男孩从13、14岁到21、22岁,女孩是从11、12岁到19、20岁)。由此而引起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一些变化,比如第二性状的显露和性感的产生。青年期学生的性机能迅速成熟,使他们的性意识“觉醒”,如意识到两性的差别,产生对异性有特殊的好感和好奇心,开始关心异性,寻求异性的友人,等等。这些心理状态是一般少年期学生所没有的。随之而起,他们开始爱照镜子,爱打扮,爱美起来,他们还特别喜欢在学习、工作之余,搞点美术、摄影、音乐、舞蹈,观看电影、文艺作品等来陶冶自己的情操。第三节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 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这一时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少年期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阶段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是指14、15岁到17、18岁。这一阶段,即在高中学习阶段。青年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期也是人生道路中最宝贵、最有特色的黄金时期,是一个充满生机、具有向上发展趋势的时期。 这两个时期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尽管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也还有许多相近之处。具体表现在:一、青少年学生的理想、学习动机与兴趣 根据1981年对全国十省市在校青少年的研究①发现: (一)青少年学生的理想 青少年学生理想总趋势是一致的,可分为四种类型: 1.理想肤浅、模糊,或没有明确的理想。例如,“我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只想自由自在地过日子”;“我以后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说来还太早”,等等。 2.受教师、家长或英雄人物的影响,出现对未来的向往,但自觉性较差,有时动摇不定。 3.理想就是职业。这类理想从内容上看,主要是计划与确定自己的职业,较多地考虑升学或就业。 4.初步具有远大的理想,即初步树立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有为未来的志向或为实现“四化”作出贡献的愿望,往往以某英雄人物为自己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在这四种类型中,以第四种类型为最多(占42%左右),第二种类型次之(占27%左右),第一、三种类型最少(均为15%左右)。 (二)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动机 青少年学生学习动机的总趋势也是基本一致的,可分为四种类型: 1.学习动机不太明确。例如,学习是为了应付家长、老师的“差使”,学习是为了“混日子”,“混到毕业可以找工作”,等等。 2.学习只是为了履行社会义务。例如,学习是为了班集体、团组织,或不给集体丢脸,怕学习不好要受指责,不好受。 3.学习是为了个人前途。例如,学习是为了升大学,上中专,找出路。 4.学习是为了国家与集体的利益。例如,想到学好文化知识就能为现代化作贡献;“为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等。 在这四种类型中,以第四种类型为最多(占44%左右),第三种类型次之(占23%左右),第二种类型更次之(占18%左右),第一种类型最少(占15%左右)。 (三)青少年学生的兴趣 1.对不同学科的兴趣有明显的分化。在中学的各门学科中,他们最喜欢的学科是数学(占总人数的32.5%),最不喜欢的学科受到基础不好或教师讲得不好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2.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可分为三级水平: 第一级水平是不阅读或很少阅读课外材料;第二级水平是能够阅读课外书籍,但只是满足于书中的情节或趣味;第三级水平是对课外材料有目的地深入阅读,并且能够钻研一些问题,例如,读一些教学参考书,并演算习题或作读书笔记等。 初、高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总趋势大致相仿,均有60%左右的学生处于第二级水平。但智力较高的学生能深入钻研一些问题,知识面较宽,有一定的深度,能达到第三级水平。在工读学校的学生中,则有60%以上停留在第一级水平。 3.对课外活动的兴趣,可分为三级水平: 第一级水平是对课外活动不感兴趣,或只参加学校规定的课外文体活动;第二级水平是能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但未见专长;第三级水平是不仅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而且还能够取得一定成绩,例如,制作航模、无线电、教具、或参加文体比赛获得名次等。 约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处于第二级水平,他们能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但没有专长。二、青少年学生的智力活动 (一)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要地位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还处在从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开始阶段;到了少年期,抽象逻辑思维便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这是儿童思维发展上的一个质变,也是少年期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它对少年心理的发展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活动中仍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它和抽象逻辑思维在少年期学生整个思维活动中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互相配合,相辅相成。 所谓抽象逻辑思维就是使用概念,通过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少年期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掌握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解上。 他们在教师教学的影响下,已能掌握数学、物理、化学中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并能把它纳入概念的体系中去,掌握较复杂的概念系统。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比如矛盾、对立统一、形而上学、辩证法、剩余价值等抽象概念,如果没有具体形象作为支柱,他们就往往不能正确地领会这些概念,学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中还要适当选择具体形象作为支柱,帮助他们分析本质特征。 初中学生在教师教学的影响下,已能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恰当的判断和进行归纳或演绎;有的学生还能够不受事物的具体情节所局限,超出直接感知的事物,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和论证;还能根据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科学实验,作出判断和推理,从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因此,有的少年期学生也能有近似于科学的预见或理论的创新。 理解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初中学生已能逐渐理解事物的复杂性和内在规律性。例如,大多数(占74.6%)的初中学生能摆脱故事的情节,理解“独木不成林”、“一毛不拔”等比喻词的转义。在理解因果关系上,他们已经能从只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发展到了能分清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并能认识它们之间的可逆关系,即不仅能从结果推到原因,也能从原因推到结果,以及找出它们之间的从属关系或矛盾关系。 高中时期由于教材的理论性提高了,学生要掌握它,就要进行更高的抽象和概括,更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他们通过学习已具有一定的理论观点。他们对较复杂的问题一般能要求自己努力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他们还能要求自己把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现象和认识新事物。对于客观存在的许多现象,他们不再是兼容并收,象照相那样一古脑儿地搬到自己的作文里来,而常常是用理论的观点去指导形象的创造,从而使作品中的个性具有典型的意义。他们的辩证思维也有了进一步发展。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较高,又学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眼界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深广。因此,他们不仅能够分析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懂得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他们能够认识到同一现象可以由各种不同的原因所造成,同一种原因也可能造成许多不同的结果;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对立地统一在一起的,即它们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对立的一面,等等。 (二)出现了思维的独立批判性 青少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在发展。他们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并且喜欢怀疑和争论。应当指出,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批判性是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而高中学生的议论和争论,一般不是凭主观武断、强词夺理、信口开河的,而是经过一番思考,掌握一定的论据后有感而发的。特别是在当代,随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大大扩展,各种广播工具和电视的迅速发展,书刊增多,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空间扩大,他们的社会视野更广泛了。因此,他们不轻信现成的结论,不盲从别人的意见,对各种问题总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他们通过自己的头脑得出一些想法,并且得到周围人的支持,或者被事实所证实,他们就会更加自信思维的力量,喜欢独立思考。反之,如果他们的想法受到人们或实践的否定,他们也会开始分析自己的主观原因,考虑为什么产生这样一个错误,于是就会出现自我批评的态度。他们对别人提出的思想、观点,也要求有说服力的逻辑论证。例如,一位女中学生听到妈妈说:“‘红衣少女’这一影片不好,为什么要讽刺做妈妈的和当教师的呢?”她反问说:“为什么不能讽刺她们呢?希望您能说出理由来”。母女俩对影片的争论持续了两年。她坚持认为影片的主角不愿意按照母亲的世故方法为人处事,有她自己的率直、真诚和勇敢没有什么不好。当母亲不能用充分的理由说服她时,她就用“妈妈不理解青年的心理,如同她自己不理解一个8岁的顽童心理一样”来加以解释。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是思维开始成熟的表现,这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研究是极有好处的。然而,他们也由于思维的独立性,往往不容易接受那些虽然正确,但是还没有经过他们自己证明的论点。如果他们一旦认为某些想法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常常会固执己见而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由于这个原因,对青年学生的教育更需要有说服力的逻辑论证;同时应当允许他们自己思考和讨论,不要急于求成,简单压服,要鼓励和扶植他们善于独立思考的精神。 (三)表现出思维的独创性 由于青少年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愿意独立思考,能够进行理论思维,加上他们较少保守,富于想象,所以他们常常提出一些新的设想,新的见解,或者乐于去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因此,在思维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成分。他们的思维是激进的、革新的、理想主义的、特别是有些高中生很愿意搞点文艺创作和技术革新。青年学生思维的这一特点,对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珍视这一特点,同时给以必要的指导,使他们能循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由于青少年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了质变——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要地位,也必然要影响和制约其它心理现象发生质的变化,如开始出现了逻辑性的知觉。他们在知觉过程中能够把个别事物同一般原理规则联系起来,例如把个别词句同句子和语法联系起来看,把几何图形同几何定理联系起来看。他们的空间知觉也具有巨大的抽象性,他们在学习几何、地理、物理和绘画等过程中,逐步学会了能在抽象水平上理解各种图形的形状、大小、远近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如掌握三度空间(长、宽、高)的相互关系和图形的透视关系等。对识记的材料能进行逻辑加工,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他们对词的抽象材料的识记有较大的发展。三、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与情绪活动 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活动是很有特色的: (一)情绪表现较强烈 他们常常遇到一点小事情,或者振奋,显得很激动、热情;或者动怒、怄气,与人争吵,甚至打架。有时又会转向一种反面,变得泄气、绝望。其原因可能是由于:(1)身体的变化而产生的心身不平衡;(2)自我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现实的矛盾所致。 (二)情绪的延续性较长 青少年不再有破涕而笑的现象了,他们会更多地出现一种心境。在一段时期内,或者欢乐愉快,或者安乐宁静,或者抑郁低沉。情绪的压抑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此,教育者应当帮助他们找到引起这种心境的原因,并解开疙瘩,使之心情舒畅。 (三)情绪表现并不都是外露的 他们的情绪开始带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年幼的小学生,他们的面部表情是他内心世界的显示器,青少年学生的外貌和内心不总是一致的。比如,他们对一件事感到厌烦,但出于某种原因,可以表现得很不在意,或者表示热心;对某一个人明明是好感的、乐意接近的,但是由于自尊心或各种原因,他们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庄重、冷谈、回避的态度,特别是对异性,这是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情绪能力的表现,是适应能力增强的表现,它与表里不一的虚伪性格是两码事。 (四)青少年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在内容形式上都更加丰富多采,而且越来越复杂,并逐渐形成着高尚的情操。 他们常常对自己喜爱的对象和活动表现出热衷;对自己心服的人或关心自己的人表露出欣羡和感激;为学习、工作、友谊的成就而欢乐自赏;为失败而苦恼或忧心;他们会触景生情,为向往美好的生活而津津乐道;还会为人世间的不平表示愤慨,等等。他们的情绪和情感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青少年喜欢作诗、唱歌,正是他们情绪和情感丰富和善于表达情感的一种表现。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幻想,是写不出诗来的。一首好诗和好歌不仅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而且也能起到感染人、培养健康情绪的作用。因此,把诗和歌作为教育的手段完全适合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值得提倡。四、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所谓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并且也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例如,对自己的感知动作、行为方式、动机兴趣、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认识,以及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等。自我意识不是个别心理机能的显现,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完整的内在结构,它主要表现在评价别人与自我评价的能力,独立性与自制力,以及对劳动与集体的态度上。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形成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人的兴趣、能力、性格、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无不受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人能够认识自己,把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并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这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婴儿在出生后的头一年,还没有自我感觉,甚至连自己身体的存在都不知道,他们吸吮自己的手指就象吮吸母亲的奶头一样,到婴儿期(l~3岁)儿童开始能够认识自己的躯体和身体的各个部位,能把自己和他的动作区分开,以后又从镜子里和相片上认出了自己的外貌。学前儿童(4~6岁)已能意识到自己是游戏活动的主体,并能够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的外部的个别特点进行评价。例如,他们说:“我比他矮,比他有力气”,“我会唱歌,他不会唱歌,他会画画”。等等。到了学龄期,儿童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迅速发展,他们自我意识的范围扩大了,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班级和社会的成员,是学习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并能从人的行动的内在动机及个性的本质特点方面进行评价。 儿童的自我意识不是头脑里所固有的,它是在个体与周围人们相互作用下,特别是在教育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①儿童的自我评价就是在集体生活中,从教育者对别人和对自己的评价中,从评价别人同自己的比较中产生的,他们最初是以教育者的评价为评价,以后在学校和班集体生活的正确组织下,儿童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他们开始相互评价,并通过同别人对照和比较认识了自己的形象和品质,进而能够独立地对自己进行适当的评价。 (一)少年期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成人感 少年期学生由于身体迅速长高,力气增强,精力旺盛,耐力增加,能够参加一些比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并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家庭地位也有所改变,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不愿再戴红领巾了,要求参加共青团组织,希望象成人那样干出一番事业来,并极力表现出成人的作风和气魄,同时也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他们宁愿承担艰巨的任务,也不愿意受到特殊的照顾。他们在某种情况下往往表现出不畏风险,不怕困难,敢想敢干,见义勇为的品质来。 少年期学生这种成人感是少年的自我意识急剧发展时期的一个特点,也是个性发展的转折点。这时,如果家长、教师和周围的人们不了解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这个特点,而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和行动,无视他们自我肯定的需要,遇事讥笑他们、训斥他们,或者生活上过分地照顾他们,使他们的“成人感”遭到挫折,长期下去,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和焦虑的情绪或敌对破坏的激情,影响个性的正常发展。为使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必须注意使他们的“成人感”与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出力的具体行动结合起来。 2.评价别人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初中学生对别人和对自己评价的标准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已开始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和原则性。例如,在他们看来,所谓好学生首先必须学习成绩优秀,能独立钻研,理解能力强,学习勤奋,作业认真,肯帮助同学,能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和集体的规章制度,而不以分数高低为唯一标准了。 初中学生在评价别人时能一分为二,指出哪是主要的,哪是次要的,能注意到较全面地进行评价,有的学生能从实际出发,考虑到行动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然后灵活地运用一般的道德准则来进行评价。 少年期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在集体评价和评价别人的过程中,通过对照比较而逐渐形成起来的。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对自己性格上的优点作过高的评价,对自己的缺点不大了解,也不承认。有时他们还不能理解自己与同学(或成年人)发生冲突而自己失败的原因,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受到批评时会感到委屈,这说明少年学生的自我批评还是不完善的。为培养少年期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应懂得通情才能达理这个道理,对他们的评价要恰如其分,以理服人,让事实来说话,尽量不要任意指令检查或全班点名批评。 3.独立性与自制力 自我意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个体不仅能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接受纪律的约束。这说明随着独立性的发展,他们的自制力也得到了发展。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他们能够克服困难,解决动机的矛盾,克制自己,持之以恒。 与此同时,他们对勇敢、刚毅、顽强、耐劳等意志品质的重视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因此,少年期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很努力,男孩喜欢练习足球、篮球以及要求有较高的速度和力量的项目,女孩子喜欢练习体操、竞技之类的项目。他们对劳动和集体活动也表现出极大的热心,对学校和班级交给的任务能够自觉地去完成,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当然,也有的学生对劳动和集体抱有漠不关心的态度,独立性和自制力较差。特别是当他们在小学毕业与初中起点班之间没有一个合理的过渡,一进中学就感到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明显放松时,一部分学生的自制力来不及逐步适应这种变化,以致使他们很容易接受社会上不良的诱因而变坏。因此,经常积极地引导少年期学生,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向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 (二)青年期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要求深入了解和关心自己的成长 青年学生特别关心的是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的问题。当他们接触社会上各种典型人物而产生激动的时候,当阅读文艺作品受到感染的时候,在学习、工作中受到表扬或责备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在脑子里出现一个问题:“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过去是什么样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关于这些问题的想法,他们常常会在日记、作文和对亲密的朋友交谈或通信中表露出来。青年常常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来了解自己,激励自己,以求实现自己的生活目的。特别是他心爱的朋友的言行,更能促使他深入地了解自己和鞭策自己,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总之,他们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品格和才能的发展,同时有着自我实现的愿望。 2.自我评价的成熟 少年期学生的自我评价,还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主观性和被动性。他们常常会看到自己的优点,就忘了还有缺点;发现了缺点,就又感到自己什么也不行了。所以,他们的自我估价常常是时高时低的。他们之所以要进行自我评价,常常是由于外力的迫使,如老师要求他写鉴定或者检讨。这样的情况,在部分青年学生中也还有,但大部分青年学生对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变得全面、客观、主动起来。他们不仅会分析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的思想矛盾和心理状态,还会对自己的整个心理面貌进行评价。不仅会分析自己的意志、性格特点,而且还会从立场上、政治上分析自己。他们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不都是由于外力的推动,而常常是因为要使自己成为最理想的人,或者是因为受到挫折而主动自觉地展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学生是注重自我教育的。 3.自尊心、上进心较强 自尊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它与自信心、进取心以及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自尊心强的人,通常要求别人尊重自己,有主见的人善于交际,能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而自尊心差的人,则轻视自己,消极地评价自己的个性,喜欢回避周围的人,很少参加社会活动。这是与周围人对他不重视、不信任,特别是与他从小缺乏父母强烈的爱分不开的。具有健全个性的青年学生,自尊心、上进心一般均较高。后进的青年学生,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一般也都埋藏着自尊、上进的火种,尽管他们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常常分不清是非,在情感上容易冲动,不能克制,存在着意志薄弱、毅力差的缺点。因此如何点燃他们微小的火种,把他们不踏实的尝试性的自尊心变成进步的内动力,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青年时应当重视的问题。 4.道德意识的发展 道德意识并不是在青年时期才出现的,学龄前儿童就已经开始想去辨别好人与坏人,善与恶。入学后,小学生知道了很多具体的道德准则。根据学校的要求,他们逐渐懂得了要有礼貌、守纪律、要诚实,不要撒谎、打架、偷东西等。到了青年期,由于他们接触社会的范围扩大了,自己的道德实践的经验也增多了,因此,他们掌握的道德准则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增加,而且也越来越概括,越来越深刻。例如,他们能认识到见义勇为、克己奉公等是道德的,阿谀奉承、过河拆桥等是不道德的,并形成了一种道德观念、道德的原则性。 5.人生观的形成 青年期是即将走向社会、选择职业和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人到了青年时期大多会极其自然地提出“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一个问题。青年时期也必须弄清楚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确定自己的生活目的和意义。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层次的东西。它是在个人的大量认识和行为经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概括物,又是指导个人认识和支配行为的最高调节者。它的调节作用在日常生活活动中不断克服内外冲突的过程中得以增强。 为使青年形成革命的人生观,必须指导青年学习马列主义,使他们懂得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按规律发展的历史,懂得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及他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帮助他们正确地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正确地解决公与私的矛盾,并引导他们把人生观与日常活动联系起来,使他们把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远景同他们当前的工作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青年人生观的培养。思考题 1.说明心理发展的动力。 2.了解学生的身心特征对教育工作有什么意义? 3.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教育实习作些调查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