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心理学-8

作者:佚名 字数:21856 更新:2023-10-08 21:43:18

三、气质和性格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是在统一的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也是由统一的脑的活动实现的,二者有着互相渗透、彼此制约的复杂联系。  一方面,正如巴甫洛夫所指出的,气质“赋予每个个体的全部活动以一定的外貌”,而其中与性格的关系更为密切。它能够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例如,同样是勤劳的人,胆汁质的人在劳动中容易表现为情绪饱满,精力充沛:而粘液质的人则可能表现为踏实肯干,操作精细。同是谦虚的人,粘液质的人的谦虚带有自制的色彩,抑郁质的人的谦虚则带有胆怯的色彩。正因为如此,同一类性格的人,他们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在言谈笑貌上也有千差万别。  气质对性格的影响还表现在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例如,胆汁质的人比粘液质的人更容易作出轻率的决定,粘液质、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沉着向制力的品质。多血质的人比粘液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见异思迁的品质。  另一方面,气质本身在性格的影响下可以被改造。具有坚强性格的人可以“克制”、遏止他的气质中的某些消极方面,发展其积极的方面。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外科医生所应具备的沉着的性格特征,在形成过程中就有可能改造着胆汁质的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特征。果断性格的培养可以改变粘液质的人的反应迟缓的气质特征,坚强性格的形成可以使多血质的人改变注意力动摇。  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具有同一种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养成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气质归根结蒂从属于性格坚强的程度。  例如,胆汁质的人性急,在性格特征中可以表现为勇敢、坚决、果断、毫不动摇,也可以表现为冒失、鲁莽、急躁、做事匆忙、在激动下行动;多血质的人灵活,可以表现为活泼机智、富有同情心,也可以表现为动摇、冷热病、多情善感;粘液质的人迟缓,可以表现为镇定、刚毅,也可以表现为顽固、呆板;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可以表现为多疑、爱好思索,也可以表现为怀疑心重。由此可见,同样的气质,可以成为积极的性格特征,也可以形成消极的性格特征。气质是在人的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获得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在此期间,性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在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学生的气质特点,区别对待。对于神经过程弱型的学生,应注意发展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的积极性,要求他们从事需要克服困难的活动,并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使他们逐步适应新的环境;特别不能对他们用高亢的语调严格批评,以免产生不良的后果——使他们表现不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丧失自信心等。对于胆汁质的学生,应注意不要轻易地去激怒他们,要设法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培养他们习惯于安静的和平衡的工作。对于多血质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活动机会与任务,并使他们养成扎实专一、耐心、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对于粘液质的学生要容许他们有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的足够时间。第四节 性格的鉴定与培养一、性格的鉴定  人们经常依靠自己的经验去鉴定一个人的性格,但是准确地无偏见地对一个人的性格作出估价,是十分困难的。由于环境因素和人的行为表现十分复杂,为鉴定一个人的性格需要作系统的观察研究,还要从极其多样的行为方式中挑选出对他来说是典型的行为方式。  性格鉴定的方法,一般最常用的是以下三种:  1.交谈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性交谈,另一类是诊断性交谈。前者目的是搜集资料,后者目的不限于搜集资料,还要用来制定针对个人的治疗计划。对于交谈中发生的事件(言语和非言语反应)要进行内容分析。由于交谈情况复杂,被接见者的态度、惧怕心理和期待,交谈者的态度和训练程度等等原因,交谈所得的结论可能有错误。但交谈形式的标准化可增加所搜集资料的可靠性。  2.行为观察法。这是在特定的(自然的或模拟的)情况下对一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进行观察的方法。用此法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时,既不受个人的自我意象的歪曲,又不受实验者意图的影响。   例如“拾柴禾’的实验,是为研究儿童的勇敢性而设计的一个自然实验。这个实验是以保育院的40名小朋友为对象,在冬季黑夜里进行的。实验者先把一些湿柴放在离宿舍不远的棚里,把另一些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然后要求被试去抬柴以便烤火取暖。这时实验者在一个屋子里观察孩子的动静。这种实验情境在被试中引起不同的反应。有小部分勇敢者跑到山沟里去了;有些人说了一些埋怨的话;大部分人不敢走远,只到棚里去取柴。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对孩子们进行了一定的教育,使去山沟拾柴的人渐渐增多,但仍有20个被试没有什么变化。由此研究者观察到了不同人的性格的意志特征:有的是勇敢的,有的是动摇的,有的是畏缩、贪方便的,有的则是胆怯的。①  为了鉴定学生是否诚实,教师可以把已经批阅过的卷子交给学生,让他们对照答案,各自评定,看他们有否更改答案的情况。为了鉴定学生是否有首创精神,教师也可以将需要首创精神的重大任务分派给不同的学生,从他们经常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种种表现来了解。  3.综合研究法。这是把观察、谈话、作品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有计划地观察一个人的各种外部表现,搜集有关他的材料,并系统地加以分析整理,找出贯穿于其言行与外貌中的性格特征和类型的方法。  4.测验法。心理学家还创制了类似智力测验的标准化测验来测度性格特征。自陈测验和投射测验是常用的两种测验法。自陈法通常包括大量问题,受测者对每个问题回答是或否。这种测验易进行也易评分,可得出客观结果,并可比较不同人之间的结果。常用的自陈测验法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量表(Minnesota Multriphasic personality lnventory,简称MMPI)、卡特尔16因素测验量表、Y—G性格检查表和向性检查表等。  MMp的题目共计566题,分为十种临床量表,四种控制量表(即效度量表),题目采用肯定句。它主要用来鉴定异常性格。   卡特尔16因素测验量表由187个题目所构成,每个因素归为两个名称:一个高分数,一个低分数。这些分数以图示作为一个剖面。有人曾根据这些特征从剖面图上得到飞行驾驶员、作家和艺术家的特征区别和性格类型(图11—2)第十二章 个性(二)第一节 能力概述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和活动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人的能力和了解人的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都是能力。只有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如活泼、沉静、暴躁、谦虚、骄傲等心理特征,虽然和活动的能否顺利进行也有一定关系,但在一般情况下,它们并不是直接影响活动的基本条件,因而不能称为能力。节奏感和曲调感对于从事音乐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准确地估计比例关系对于从事绘画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观察的精细性、记忆的准确性、思维的敏捷性则为完成许多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缺乏这些心理特征,就会影响有关活动的效率,就会使这些活动不能顺利进行。  能力可分为一般的能力和特殊的能力。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就属于一般能力,它们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并保证人们较容易和有效地掌握知识,它与认识活动密切联系着,这也就是通常说的智力(智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节奏感、彩色鉴别能力等,属于特殊能力,它们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有机地联系着,一般能力愈是发展,就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各种活动中发展特殊能力的同时,也会促进一般能力的发展。  要顺利地完成某种复杂的活动,往往需要有几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捷普洛夫(Б.М.ТеПЛоВ)对音乐才能作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具有音乐才能的人必须具备三方面的基本能力:(1)曲调感,即区别旋律的曲调特点的能力,它表现在对音调的准确性的感知和对旋律的情绪反应上;(2)音乐表象,即能随意地反映音高关系和音强关系的听觉能力,它表现在再现听过的旋律,并能实现听觉与发声之间的迁移和转换;(3)节奏感,即感受音乐的节奏的能力,它表现在对音符之间的时间关系的敏锐感觉和准确的再现能力上。  研究表明,不同的人在同一活动中,各种能力的结合可能是不同的。如音乐成绩同样优秀的学生,有的是某一种基本音乐能力较强,有的则是另一种基本音乐能力较强。因此,这种结合具有独特性。为了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才能。  才能的高度发展就是天才,它是多种能力的最完备的结合,它能使人创造性地完成某种或多种活动。二、能力和知识  能力和知识虽都是保证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知识的概括化了的东西,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远较知识的获得要慢。  能力和知识又是密切联系着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发展。列宁指出:“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①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它制约着掌握知识是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但是,能力与知识的发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具有相等的知识,但他们的能力不一定是相等水平的;而具有同样水平能力的人也不一定有同等水平的知识。一般地说,学习成绩好,智力水平可能较高,但是两个学习同样优异的学生,一个可能是才能出众,另一个可能是靠刻苦学习。因此,在有经验的教师看来,同样的成绩,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可能有不同的意义。三、能力发展的条件  制约能力发展的条件有两个方面:一是素质;二是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  (一)素质  素质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大脑的解剖生理特点。  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就谈不到能力的发展。双目失明的人难以发展绘画方面的能力;生来聋哑的人难以发展音乐方面的能力;无脑儿不仅不能发展各种能力,甚至难于生存。  素质并不是完全遗传的,因为婴儿出生之前还有一段胎儿的发展时期。  素质本身不是能力,也不能现成地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它仅提供一个人能力发展的某种可能性,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才能使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素质与能力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同样的素质基础上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能力,同一种能力可以在不同素质基础上形成,这完全取决于后天的条件。即使在某种素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还可以通过机能补偿的作用,使有关的能力发展起来。  近年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的特性对于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例如,神经过程强的人在相当强的附加刺激的作用下能集中注意;而神经过程弱的人,在这种条件下则不能集中注意。神经过程强而灵活型的人,知觉广度大;弱而不灵活型的人,知觉广度小。在技能形成时,弱而不平衡型的人,有较长时间的紧张,并出现多余和违反抑制性要求的动作。在思维过程中,神经过程灵活型的人比不灵活型的人在解决任务的时间上要快2~3倍。  (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  素质差不多的人,其能力发展所以有差别则是由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所造成的。  许多研究表明:物质和文化环境的改善出现了能力的提高。  儿童(特别是3岁前)营养状况对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①营养不良可以造成脑细胞数目低于正常发展儿童的数目。由于营养不良影响脑细胞的发育,从而影响心理功能的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恩格斯早已指出了食物的化学成分对从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的作用。他说:“……最重要的还是肉类食物对于脑髓的影响;脑髓因此得到了比过去多得多的为本身的营养和发展所必需的材料,因此它就能够一代一代更迅速更完善地发展起来。”②  过去认为,人的脑细胞的数目是在生前就决定的,出生后不再增加。但据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脑内神经细胞的数目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仍在继续增加。细胞的增殖必须有蛋白质和核酸及一些辅助营养素的充分供应。  大脑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特别是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要。缺乏蛋白质对智力发展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无机盐的供应亦很重要,有人通过对儿童头发中14种痕量元素(占体重0.01%以下的元素)含量的分析来区别正常儿童和低能儿童,准确度可达98%。脂肪对智力发展也是必要的。食物中丰富的维生素C能提高儿童的智力。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智力发展不是均衡的,它在早期阶段有很快的发展①,而且对以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极重要时期,有力地证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在儿童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就发展着能力。对两名35岁的孪生姐妹进行测验,姐姐只读了两年书,妹妹是专科学校毕业生,结果妹妹的智商比姐姐高24分。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上,良好的教学方法是重要的。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把似乎缺乏能力的儿童塑造成才。列昂节夫(А.Н.Леонтьев)在那些似乎缺乏音乐才能的儿童中,应用特殊的方法,训练他们形成了音乐听觉。还有许多心理学家采用特殊的方法,下放高年级的数学教材,结果大多数儿童不仅掌握了高年级的教材,而且发展了智力。  环境和教育作为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的能力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活动才能得到发展。能力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能力水平与他从事活动的积极性成正比。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①我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指出:“施用累能”,“科用累能”。充分地发军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刻苦勤奋学习是能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作方面的因素;第三层分为几个小因素群;第四层即指各种特殊因素,即斯皮尔曼的S。由此可见,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是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的深化,在G和S之间增加了两个层次,见图12—4。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  能力的测量用于测定儿童的智力,以做到因材施教;运用于对各种专业人员的选拔,以做到人尽其才。它还能对某些心理疾病作出早期诊断和检验某些理论(如智力是什么,智力由哪些因素所组成,等等)。一、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孟子说过:“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①孟子认为心与物皆具有一种可测量的特性。三国时代刘劭在《人物志》一书中提出:“观其感变以审长度”,意思是根据一个人的行为变化可以推测他的心理特点。他并提出通过词,以回答法为手段来观察人的智力。这是一部论述能力问题的古代专著。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施赖奥克(J.K.Shryock)把它译成英文,取名为《人类能力的研究》(《The study of human ability》)。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七巧板、九连环等都是智力测验的工具。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R.S.Woodworth)把九连环称为“中国式的迷津。①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Binet)和西蒙(T.Simon)为了鉴定低能儿童的需要编制了一套智力测验,包含有三十个题目,称为比纳—西蒙量表。1916年经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L.M.Terman)加以修订,使这个测验进一步标准化后,称为斯坦福—比奈量表。这个测验曾于1937年、1960年和1972年作过三次修订。  智力年龄(智龄)是比奈首先正式提出的,用以表示智力达到某一年龄水平。每个年龄组都有六个条目,每个条目代表两个月的智力。  以斯坦福——比奈(Stanford-Binet)1960年修订本为例,6岁和14岁的智力测量题如下:  6岁组  1.什么是“桔子”、“信封”,“泥潭”?  2.“鸟和狗”有什么区别?“拖鞋和鞋子”有什么区别?  3.指出图中所缺的部分。  4.从一堆木块(10块)中数出一定的数目。  5.完成相对应的类推:“鸟飞,鱼……”。  6.画出纸上迷宫图中的正确路线。  14岁组  1.更难的词汇的意义。  2.找出某些纸张折叠的规律。  3.推理作业:确定一件盗窃行为的时间。  4.用一个5升的容器和一个9升的容器,量出13升的容量。  5.确定方向:“若你向西行走,随后向右转弯,你现在走向什么方向?”  6.对立物的一致:“冬和夏有什么相同?”“欢乐和忧愁有什么相同”?  在测验时,如果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0岁组的全部条目,那么他的智龄就是10岁。如果他还通过11岁组的两个条目(代表4个月)和12岁组的一个条目(代表2个月),他的智龄就是10岁6个月。  智商是一个相对数,它表示儿童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之间的关系。智商就是智龄(MA)与实足年龄(CA)之比,为了避免计算中的小数,将商数乘以100,其公式为:  智商(IQ)=×100  在测验时,一个实足年龄10岁的儿童,如果他的智龄是11岁,其智商=×100=110;如果他的智龄是9岁,其智商=×100=90;实龄和智龄相等,则其智商为100,表示这个儿童的智力水平与他的实足年龄相当,他的智力是中等的。智商大于100,表示此儿童智力高于同年龄的一般儿童;如果智商小于100,则表示此儿童的智力低于同年龄的一般儿童。  斯坦福—山奈量表是年龄量表,年龄量表的制定是以假定心理年龄同实足年龄一起增长为基础的。但事实上,心理年龄并非始终随实足年龄增长而增长。如果用上述的计算方法,年龄越大,IQ就会越下降,因此,上述计算IQ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wechsler)是纽约贝勒维(Bel-levue)精神病院主任兼纽约大学医学院临床心理学教授。他在本世纪中叶编制了新的智力测验量表,主要包括三套量表,每套量表都包括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整个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适用的年龄范围从幼年直到老年。  韦克斯勒学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WPPSI,1967)适用于4~6岁的儿童,包括11个分测验,其中8个分测验是从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的分测验中浅化而成的。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初版发表于1949年,1974年发表修订本(WISC-R),适用于6~16岁的儿童和少年。言语量表由常识、相似性、算术、词汇、理解、数字记忆广度六个分测验组成;操作量表由图画补缺、图片排列、积木图案、物体拼配、译码、迷津六个分测验组成。  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 ,1955)适用于16~75岁的成人,包括11个分测验。言语量表由常识、理解、算术、相似性、数字记忆广度、词汇六个分测验组成:操作量表由译码、图画补缺、积木图案、图片排列、物体拼配五个分测验组成,图12—5是以294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测试一名被试(6岁)的智力的侧面图。①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不仅能算出被试的全量表的智商,而且还能够算出被试的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的智商以及各种分测验的量表分。这样不仅可以了解被试总的智力水平,而且还可以了解被试的智力各个侧面的水平,了解被试的智力结构,以及被试的智力的强点和弱点。这个量表还可以作为诊断人的精神是否正常的工具。  韦克斯勒量表中不用智龄的概念,而把测量一个人与同年龄组正常人的智力平均数之比确定为智商,这样智商就只表示一个人在同年龄组正常人中的相对地位,不受年龄影响。也就是说,把该年龄正常人的平均智力水平作为分母,把被试个人的智力水平作为分子,这样所得的相对比值就不受年龄影响,因此就可以对各种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  斯坦福——比奈量表和韦克斯勒量表是西方国家中常用的量表,人们常用这两个量表作为标准,对其它测验进行标准化测量。二,特殊能力测验  测验表明,智力与各种特殊能力之间的相关并不大。为了测定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能力,就要对这种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它所要求的心理特征,列为测验项目,设计测验,以便进行特殊能力的测定。例如,数学才能的基本组成部分是:(1)对数学材料迅速概括的能力;(2)运算过程中思维活动迅速地“简化”的能力;(3)从正运算过渡到反运算的灵活性。研究表明,数学才能为高、中、低的学生主要的差别就在于这种“概括”、“简化”和“过渡”是很快出现,须经过多次练习以后出现,还是很难出现。  又如,音乐才能测验,分为音高、音强、时间、节律、记忆、和谐等项目,见图12—6。三、创造力测验  推孟对创造力作了长期研究,发现富有创造力的人具有下列特质:工作的持久性;目标的确定性;自信心而无自卑感;能适应社会;精神健康:比较少地受情绪困扰。  巴伦(Barron,1967)研究了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发现他们具有下列特质:珍惜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欣赏美好的事物;具有中等以上的智力;希望完成任务、作品比较多;关心哲理问题,探讨人生的意义和宗教、社会等价值;对自己有高的期望;兴趣广泛;常有不寻常的思想、不依赖传统思想;是一个有趣的及吸引人的人;对人直率和真诚;忠于理想并保持一贯。  吉尔福特等人把创造力看作是分散思维的能力。分散思维在行为上的表现主要有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目前国外的创造力测验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对人的创造性进行评定:  (一)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  吉尔福特及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同事为测定分散思维而编制的测验,主要有以下的一些项目:  用词流畅,迅速写出包含一个指定字母的词。  联想流畅,迅速举列某个词的近义词。  表达流畅,写出每个词都以指定字母开头的四个词句。  非常用途,列举一个物本的各种非寻常的用途。例如,报纸可以用来点火、填塞空间和遮阳光等。  用图形作实物。例如用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作实物(图12—7)。  火柴问题,搬动指定数量的火柴棒,保留一定数量的正方形或三角形。例如取去两根火柴以保留四个正方形(图12—8)。  (二)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托兰斯(E.P.Torrance)编制了另一个著名的创造力测验。适用于从幼儿园儿童到研究生,使用的范围较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为广,为了减少被试的心理压力,托兰斯用“活动”一词来代替“测验”一词。  托兰斯创造的思维测验包括12个分测验,全部测验分成三套。  第一套是言语的创造性思维测验,包括七项活动。前三项活动是问与猜(ask-and-guess),呈现一张图片,要被试猜出画中的情景和以后可能发生的事件。第四项是成品改进测验。第五项是非常用途测验。第六项是提出不寻常题。第七项是推断测验。这一套测验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记分。  第二套是图画的创造性测验,包括三项活动。第一项活动是被试把一个有鲜艳颜色的图形,贴在一张白纸上的任何位置上,然后以此为出发点,画出一幅不平常的并能说明一段有趣故事的图画。第二项活动是完成图画。给被试以极少的线条,井以此为开端,完成一张图画,如图12—9,上面是给被试的线条,下面为根据线条作出的图。第三项活动,要求被试用成对的短的平行线或圆,尽可能多地画出不同的图。  这套测验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致性四个方面记分。  第三套是声音和词的创造性思维测验,包括两项活动。第一项活动为音响想象;第二项活动为象声词想象,要求被试根据听到的声音和词想象。  这套测验只根据反应的独特性记分。①  (三)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196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盖茨尔斯(J.W,Getzels)和杰克逊(P·w·Jackson)根据吉尔福特的思想设计了一套创造力测验,包括五个分测验:  (1)词汇联想测验。要求被试对“螺钉”、“口袋”之类的普通词汇,说出尽可能多和尽可能新颖的定义。根据定义的数目、类别和新颖性来评分。  (2)物体用途测验。要求被试对“砖”之类的普通物品,说出尽可能多的用途。根据用途的种类和独创性评分。  (3)隐蔽图形测验。要求被试对一张印有各种隐蔽图形的卡片,找出卡片上的隐蔽图形。根据找出的图形的复杂性和隐蔽性进行评分。  (4 )寓言解释测验。给被试几个没有结尾的寓言,要求他对每个寓言都作出三种不同的结尾:“道德的”、“诙谐的”和“悲伤的”。根据结尾的数目、恰当性和独创性进行评分。  (5)组成问题测验。给被试几节短文,要求他用这些材料组成多种数学问题。根据问题的数目、恰当性、复杂件和独创性评分。①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周冠生对一组同年龄、同班级、在学习成绩上相接近的学生进行测验。要求学生回答水的用途,最佳者能回答23种不同的用途,最差者只能回答3种用途。②  一般认为智力与创造力间订fL高的相关,但据吉乐福特(1967年)的研究发现,创造力与智力关系并不单纯,IQ低的人很少有高的创造力;IP高的人可能有高的也可能有低的创造力。IQ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IQ高的人不一定有创造性,但lQ低却阻碍着创造性。一般认为,创造性要求智商最低限度是在120左右。  创造思维能力的研究和测验,是智力测验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个新动向,但要真正测定一个人的创造思维能力是很困难的,需要长期的追踪研究,目前创造力测验还处在探索阶段。  当前所用的能力测量还不完善,应该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综合地利用各种现代科学新技术,加以改进,弃其糟粕,取其精华,逐步使它充入起来。要了解一个人的能力还需与其它方法结合起来。第四节 能力的个别差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质和量的两个方面。质的差异除表现为各人有不同的特殊能力外,还表现为能力的类型差异,量的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的水平和表现的年龄差异上。一、能力的类型差异  知觉方面:(1)综合型。知觉具有概括性和整体性,但是分析方面较弱。(2)分析型。知觉具有较强的分析,对细节感知很清晰,但对整体的感知较差。(3)分析综合型。知觉具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点。  记忆方面:根据人们记忆材料的方法可分为:(1)视觉型。视觉识记的效果较好。(2)听觉型。听觉识记的效果较好。(3)运动型。有运动觉参加时渊己的效果好。(4)混合型,运用多种表象时识记的效果较好,人类最普遍的是几种记忆类型相结合的混合记忆类型。记忆的类型方面还可以从识记不同材料的效果和方法来分:(1)直观形象的记忆类型,这种人识记物体、图画、颜色、声音较好,(2)同的抽象记忆类型。这种人识记词的材料、概念和数字等较好。(3)中间记忆类型。  言语和思维方面:(1)生动的思维言语型。这些人的思维和言语中有丰富的形象和情绪因素。(2)逻辑联系的思维言语型、这些人的思维和言语是概括的、逻辑的联系占优势。(3)中间型。  能力的类型差异,还表现为完成同一种活动时,不同的人可由不同的能力结合来保证。例如,对三个学习音乐成绩优异的学前儿童进行观察表明,一个儿童具有强烈的曲调感和很高的听觉表象能力,但节奏感弱;另一个儿童具有很好的听觉表象能力和强烈的节奏感,但曲调感较弱;第三个儿童具有强烈的曲调感第十三章 心理卫生第一节 心理卫生概述一、什么是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  何谓心理健康,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的人,乃是一般人所关心的问题。许多学者对此提出各自的论述,这里只介绍如下几种观点,井略加评述。  (一)健康的心态即没有症状的心态  这是大部分的临床精神医生所乐意采用的定义。在他们看来,不健康的反义词是健康,所以最简单、最直接的心理健康的定义是非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或没有症状的心理状态。  根据有无心理症状来判断心理是否健康,我们认为至少有两点不妥。其一,它只从狭隘的、消极的观点来理解心理卫生工作。其实,心理卫生工作和生理卫生工作一样,包括着消极的和积极的两个方面,心理疾病以及不良适应行为的发现和治疗,固然是心理卫生工作中的一部分,但这只是心理卫生的消极一面,心理卫生工作更重要的,乃是以一般的健康人为对象,如何防止心理异常和不良适应行为的产生,使他们的正常心理更加健康。其二,一个人并无心理症状,不能说明他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比如,某学生的智力并不差,但他的成绩只是中等。他的品行一般,老老实实,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如果按有无症状来判断此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临床精神医生肯定认为他的心理是健康的,相反,持有积极观点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则认为该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  (二)健康的心态即平均状态  有些心理学家采用统计学上常态分布的概念,取其某心质的平均值作为区分“健康”与“不健康”的标准。他们认为,具有某心质的平均值为健康者,偏离其平均值为不健康者,偏离平均值愈远者,心理愈不健康。  按此观点给心理健康下定义,可使健康状态客观、具体、可量化,便于比较和分类,这是它的长处。但健康与不健康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并无明确的数量界限,世间既无心理完全健康的人,也无完全不健康者。若按统计的观点来给心理健康下定义,就必然把健康与不健康看成是有确定界限的两个东西,并加以绝对化。应用统计的方法来划定健康的范围,这对身高、体重等单一特质而言,尚无不妥,但用它说明勇敢、爱国、高尚等特质就不适当了。同时,如以智力等某些特质为依据,智力愈高显示心态愈健康,仅在其量过少时方为不健康。  (三)健康的心态即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社会工作者贝姆(W·W· Boe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许多心理卫生工作者认为,此种观点虽符合一般常识,但不能作为普遍应用的原则。这是因为各个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彼此不同,因而衡量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也就随之有异。就是在同一社会文化类型下,不同宗教、地区、社会阶层的人,衡量行为也有不同的标准。特别是同人的观点体系和意识倾向有密切联系的情感、性格等一些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往往受社会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的制约,如果离开了这些,就很难说它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按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来划分健康与不健康,还会引起另一严重的问题,即将犯罪行为和心理异常等同起来,要么把所有犯罪行为一概视为心理异常;要么将所有心理不健康的人都当作罪犯看待。  (四)键康的心态即适应良好  在给心理健康下定义的许多观点中,最普通的一种观点是以个人能否适应环境来划分健康与不健康。若一个人对环境适应良好,则此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则不健康。  适应良好和心理健康这两个词,从表面上来看,意思似乎相同,但二者在含意方面仍有一些不同。适应通常指的是个人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关联的一种互动时的行为,它是和具体环境相联系的,是属于动态性的、并受到与环境间关系的限制。而心理健康的含意,则不仅仅指一个人与环境互动时的行为,而且还包含着一个人被人赞许的一些人格特质。这些个性特质是相对稳定的,不受到与环境间关系的限制。此外,适应与不适应之间并无客观的划分标准,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行为的适应与否就未必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例如,以学生的退缩、孤独、怀疑、抑郁等行为而言,心理卫生工作者认为这些是不良适应行为,而教师则不一定这样认为。  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医学上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标准,至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从理论上来讲,也应该是有标准的。但由于人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其标准就比较难于确定。对此,至今尚无肯定的答案。但有些心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心理卫生则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上述状态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精神病的预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等。笔者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资料,以为下列几项指标是比较重要的。  1.心理健康的人常能和他人建立积极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自己的友伴,乐于和别人交往。他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关心、帮助、谅解等)常多于反面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畏惧等)。  2.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情绪生活。愉快积极的情绪状态(如高兴、喜悦、欢欣等)常多于消极的情绪状态(如愤怒、恐惧、焦虑等)。  3.心理健康的人乐于学习和工作;并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地和建设性地发挥其智慧和能力,尽最大的努力获取最大的成就。  4.心理健康的人有正确的自我观。他既能客观地评价别人,更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对于自己的潜能和长处竭力发扬光大,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能努力改正和克服;在客观地作出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还能为自己制定一些可能达到的目标,并全心全意地献身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想。  5.心理健康的人有正常的行为和协调的个性。他的行为具有自觉的目的性,受意识支配。认识活动、情绪反应、性格特点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会在行为活动中得到反映。因此,行为是否正常也就成为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指标。行为正常具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另一是指行为反应适当,即行为反应的强度和刺激的强度相一致。该激动时激动,该冷静时冷静,恰如其分。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处于和谐统一之中的人,被称之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6.心理健康的人能面对现实、把握现实。对于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总是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去妥善地解决,即或遭遇重大的挫折,也能采用成熟的,健全的适应方式,绝不企图逃避。  7. 心理健康的人的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人的心理和行为总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呈现年龄阶段性,处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的心理具有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年龄特征。例如,天真活泼,爱蹦爱跳,好吵好闹,喜怒易变,这是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反之,成年人也象小孩子那样,他(她)的心理就可能不健康了。二、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这就是说,人的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一个人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  那么,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怎样呢?现代科学研究已经揭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辩证统一的关系。  身体健康乃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之一,有了健全的身体,才能谈得上有健全的精神,“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身体状况对于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大脑的急性和慢性病症,会引起某些心理疾病。近几十年的一些研究证实,某些心理疾病的主因确属于大脑疾病。例如,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的主因是酒精中毒引起的脑疾;麻痹性精神病的主因是梅毒引起的脑疾;老年精神病的主因是血管硬化所造成的脑疾。临床上还发现,当人脑由于外伤或疾病而遭受破坏时,他的心理活动就会全部或部分地失调的事实已在第二章论述过,这里不加赘述。  除了神经系统之外,内分泌系统所分泌的激素量虽然极微,但它对心理功能也有着极大的影响。甲状腺是大家极熟悉的一种激素,它主要功能是控制个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当甲状腺分泌过多时,代谢作用将加速,并伴随着个体肢体颤抖、情绪激动、焦虑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紧张反应,甚至有妄想及幻觉出现,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也受到影响。反之,当甲状腺分泌不足时,代谢作用就会降低,整个心智活动都趋向迟钝、反应缓慢、记忆减退、思维迟滞,且常有抑郁的倾向。经治疗,甲状腺分泌正常,以上症状就随之而消失。  上面所举事例说的是身体状况对于心理方面的影响,当然我们也可以举出许多事实来说明心理状态对于身体情况的影响。古今中外研究得最多、日常生活中也最易见到的就是情绪对身体情况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生理学家坎农(Canon)于本世纪初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有一个实验是用狗和小孩作对比研究。他先把食物放在饥饿的狗面前,然后拿走,经检查发现狗分泌了大量的胃液,说明食物诱发了狗的食欲,促进了胃液的分泌。可是对饥饿的小孩进行同样的试验,情况就不同了。由于小孩不能立即得到食物,因而急得啼哭起来,经检查胃中无任何胃液分泌,这证明小孩的情绪抑制了胃的分泌功能。约瑟夫、布雷迪用电击猴子的方法来作实验。在一个笼子里关两只猴子,一只四肢被捆住,一只可以自由活动,每隔20秒钟给笼子通电一次,使两只猴子接受一次电击。笼子里有一根压杆,只要猴子在到20秒钟时压它一次,就可以免遭电击。为了避免电击,那只自由活动的猴子老是提心吊胆地惦记着在20秒钟快到时去压一下杆,因情绪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后来得了“胃溃疡病”,而另一只猴子因四肢被捆住,动弹不得,只好躺在那里听天由命,没有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安然无恙。这样的实验虽然不能用人来做,但现代科学已证明,人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是受情绪所制约。人在生气、恐惧或焦虑时,食欲常会减退,但胃的蠕动、胃壁充血、胃液分泌量和酸度增高。这一反应如连续出现,会使胃壁部分受胃酸的侵蚀,而形成溃疡。又如人在愤怒的情绪下,血压升高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倘能使愤怒发作出来,那么紧张的情绪就得以松弛,升高的血压也就下降到正常的水平。如此种愤怒长期受到抑制,不能发作出来,紧张的情绪长期不能平息下来,那么就有可能引起血压调节机制的障碍,而形成功能性的高血压症。这一类病症的共同点是:因长期的不良情绪的作用,而导致器官功能的失常或组织的损伤,现代医学上把这种疾病称之为“心身疾病”。这类疾病除了上面列举的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外,其他还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性厌食症、支气管哮喘、偏头痛、神经性皮炎、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月经失调等。根据心理生物学研究发现,个性特征、情绪体验等心理因素也与癌症有关。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或紊乱,会促使实验性癌症发病率的提高。临床上也不断发现,癌症病人发病前往往有长期的心理矛盾、不安全感、压制愤怒、不满等情绪体验,特别是有严重的精神创伤,过度忧郁的历史。因此有人认为一个人情绪过分紧张或精神受到严重刺激,都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能力抑制,同时引起激素分泌紊乱,致使机体抵制或回避致癌物作用的能力下降,形成癌症发生的有利条件。  我国古代医学早就提出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致病的理论,这是心身统一的观点,与近代西方所谓“心身医学”很有符合之处。三、心理卫生运动的由来和发展  心理卫生真正得到重视,并为人们作为社会问题来考虑,那是本世纪初的事。有一个美国人叫比尔斯(Clifford Beers,1876—1943),他从耶鲁大学毕业后的第三年,即1900年,因得了精神病,曾在精神病院度过了三年非人的生活,对虐待精神病人的做法感到深恶痛绝。出院后便立志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精神病患者,就写了一本举世闻名的书——《一颗自我发现的心》,于1908年3月出版。在这本书中,他一方面以自己住在精神病院三年的亲身经验,揭露了精神病院对病人的种种不合理待遇和病人所受的痛苦;另一方面提倡了心理卫生的必要性。他提出:对待精神病者也要象对待正常人一样;改善精神病院的设施和设备;防止人们患上精神病。这本书公开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反响,纷纷要求改变这种不合理、不人道的状况。他在此书中所提倡的心理卫生的倡议,也得到了当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詹姆士(William james),美国精神病学权威、纽约州立精神病院院长阿道夫·梅耶(Adolf Meyer,1866—195O)的积极支持和赞助。詹姆士为此书写了序言,梅耶建议他使用心理卫生这一名称作为他所发起的运动。  1908年5月6日,在社会各方人士的赞助和支持下,在比尔斯的家乡,比尔斯和志同道合者相聚在一起举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大会,即“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个协会的宗旨,如同创会仪式上的文件所记录:“为了维护精神健康,防止精神错乱,普及有关精神疾病的知识,提高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预防精神上的各种疾病,改善患者的治疗条件,取得整个社会的理解。”这个协会很快得到全国的响应,使心理卫生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社会运动。次年(1909年)在纽约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1917年出版了“心理卫生季刊”。1921—1923年,在底特律和芝加哥进行了美国心理卫生中心的试点,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此后各州也相继成立了州的“心理卫生协会”。1946年,美国成立了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并筹集资金,计划在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和精神病护理等精神卫生的四大主要方面培训人才。  《一颗自我发现的心》一书到今天为止已经发行了40版,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译本。该书全文已由我国心理学家胡寄南教授等人译成中文,即将出版。在美国心理卫生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心理卫生运动已成为世界性的一项运动。1919年,加拿大渥太华成立了心理卫生协会,1923年法国成立了欧洲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创会仪式上有卫生大臣参加。其后,英国、比利时、巴西、匈牙利,意大利等许多国家也相继掀起了心理卫生运动,并建立了全国性的心理卫生组织。在亚洲,日本于1902年由中国血统的吴秀山博士提倡成立了“精神病者救治会”,1926年创立了心理卫生协会,次年发行了机关刊物《脑》,1929年举行了心理卫生展览会。  1930年5月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有53个国家的3042位代表参加。当时的中国也派出了5名代表。就在这次大会上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并以“保持和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研究、治疗和防止心理疾患和心理缺陷”等为宗旨。1937年第二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法国的巴黎召开。由于第二次世界人战,使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推迟到1946年才在英国伦敦召开。1948年联合国又成立了心理卫生世界联盟,使心理卫生工作的任务与范围不断地扩大。  在我国,由于受到国际心理卫生运动的影响,于1936年4月在南京召开有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医生、社会学家及其他知名人士等100多人参加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大会。但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实际上未能开展工作。1985年9月在山东泰安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这标志着我国心理卫生工作正在积极地开展起来。第二节 心理疾病的三级预  心理卫生工作既包括心理疾病的发现、治疗和处理,也包括如何预防心理疾病和不良适应行为的发生,以及如何增进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人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近二、三十年来,从事预防的心理卫生工作者特别强调预防在心理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预防措施”这个概括的定义,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一、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是指导正常人健康地生活,克服种种危机,防止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变态的发生,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完善的发展。  一级预防的特点是范围大,涉及面广。从对象上说,一级预防服务的对象是正常的、健康的人。从内容上说,凡是满足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可称之为一级预防。从组织人员上说,它涉及建立在我们的社会制度基础上的所有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以及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一切领域。上至党和国家的首脑,下至每一个平民百姓都是一级预防工作中的一员。这就是说,一级预防人人有责。  心理卫生工作者在一级预防中将起重要作用,他们应在组织一级预防的问题和寻求其答案方面提供各种意见。同时,他们也可以利用有影响的宣传媒介来改变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如通过出版刊物、书籍或利用讲演、集会的机会,向广大群众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引起社会对心理卫生的注意和重视。其中包括纠正对精神病的各种错误观点。  一级预防是最积极的精神卫生工作。这方面的工作若做得完善,若干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可以降低,甚至可以完全根绝,国民健康的情况也将随之增进。但由于我们对复杂的心理障碍的原因了解得很少,因此要制订出一级预防的步骤和措施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就是在精神卫生工作比较发达的国家,一级预防也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实际工作也尚未真正开始。早期预防计划方面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实践的理论基础没有很好奠定,对于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积极的精神健康状态这问题,精神卫生专家几乎没有什么特殊的和实际的东西可以公诸于众;另一是早期预防需要经费、时间和人员。这些问题不是在短期内所能解决的。但一级预防是精神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二、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通过地区精神卫生中心,儿童精神卫生中心,各级各类学校的精神卫生咨询中心等精神卫生机构,对初发问题或不严重的个案在机能障碍发作时提供辅导、咨询、做出诊断并迅速给予治疗。例如,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最初几天内的预示性征候,我们若能及时发现并迅速给予治疗,那么或许能够避免疾病的全面发作。其二是在一个人的机能障碍发展成慢性之前有所发觉,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有效的治疗。由此可见,二级预防是以轻度的心理障碍和不良适应行为的人为对象的。二级预防的主要目的,是使轻度心理异常不至于出现急性发作或转变成慢性,减少心理障碍造成的损害和副作用,降低发病率以及已经发现的病例的蔓延。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做到及早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象公共卫生专家那样使用普查的方法,定期对某地区的人口进行心理状态和行为方面的检查,并针对病状迅速提供评价和准确地作出诊断,以及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三、三级预防  从事三级预防的工作单位是各级各类精神病防治医院、精神病防治所以及普通医院的精神科。  三级预防的主要对象是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手段,一方面改善已患症状,努力阻止这些症状的扩大和增加新的不健康心态、新的不适应行为的出现,缩短病人的病程,减小机能障碍的危害和后遗症,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提供给他们有效生活的多种机会;另一方面也努力阻止原有的适应行为、健康心态的减弱。对于精神病的治疗,近二、三十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措施上都有了重大的改进和变化,这主要表现在:摈弃了过去那种与世隔绝的措施,强调精神病人不应脱离社会,应尽可能地让他们回到正常的社会中去生活,在社会中去接受治疗。如今的精神病院环境布置得如同风景优美的花园,有设备完善的文娱、体育、学习和工作场所等自我体系的社会生活。在一些发达的国家,除了在综合医院设有精神病房外,还在医院或地段设立: 1.精神病日间医院。病人白天在医院治疗和活动,晚上回家与家人一起生活。2.精神病夜间医院。与前者相反,病人白天在社会上进行各种活动,晚上到医院进行各种治疗和睡眠休息。  3.保护工场。让无需药物治疗的病人在试验性工场进行生产劳动,并可获得适当报酬。 4.中途康复站,又称临时中间站。位于居民区,平均20~40名病人。病人是社会的一员,边工作,边接受治疗。  5.“家庭”照顾。是由受过专业训练,并有一定的才智和热情的人充当“家长”,与病人组成临时家庭。在这个家庭中,病人不仅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而且活动也比较自由,并能发挥自我服务的能动性。“家庭”照顾,过去只是作为康复病人的临时搭伙,如今急性病人(包括精神分裂症、妄想狂、自杀者及其他严重的心理异常的病人)也可安置。第三节 挫折和心理卫生挫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对人的行为影响甚大。因此,了解和研究它,对于维护和增进个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挫折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达到目标的道路上,遇到无法克服的阻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挫折产生的原因甚多,但归结起来不外乎由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客观方面,有受空间或时间等自然环境的限制,使个人的行为无法达到目标。如台风或洪水过境阻碍交通,无法准时赴约;远隔重洋而无法与亲人团聚;一个急于负担家计的大学生还要苦读二、三年,才能完成学业等。因受制度、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等社会环境因素的限制,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也是引起挫折的一种客观因素。如恋爱中的男女因受家长的反对或受社会习俗的约束不能成婚;因与领导关系紧张而使个人的才华不能充分发挥等。一般说来,社会环境对个人达成目标所形成的阻碍远比自然环境的限制多而且后果严重。除客观环境因素的限制外,主观因素的限制也是造成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观因素可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个人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例如,一个身材特别矮小的人想成为国家篮球队员,一个智力缺陷者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一个色盲者想成为画家,一个高度近视的人想成为飞行员等,无论他们自己怎样努力,其成功的可能较一般人小得多。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人动机的冲突而引起挫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多种动机的冲突现象。如同时有两个目标都是某人所急切需要的,但由于某种因素的限制,不能同时二者兼得,必须舍其一(双趋冲突);又如,有两个目标都违背自己的需要,但由于客观环境所迫,不得不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双避冲突);再如,一个目标既可满足个人需求,同时也会对他构成威胁(趋避冲突)等。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心理矛盾或冲突会给人带来一些不愉快的感受,不会引起心理活动的异常。但是,这些心理矛盾或冲突持续愈久,愈激烈,导致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就愈大。因此,剧烈而持久的心理冲突应尽量避免。由此可见,挫折情况对每个人来说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在相同的挫折情况下,各人的主观感受又未尽相同。对某人构成的挫折情境,对另一个人并不一定也构成挫折。形成这种个别差异的原因,主要与个人的抱负水平与个人的挫折容忍力有关。抱负水平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规定的标准。抱负水平高的人要比抱负水平低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挫折。例如,两个学生的考试理想分数分别是70分和100分,结果两人都得了80分。前一个学生会感到心满意足,而后一个学生则感到是一种很大挫折。 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人遭受打击后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亦即个人承受环境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一般说来,挫折容忍力低的人遇到轻微的挫折,就消极悲观,颓废沮丧,一蹶不振,甚至人格趋于分裂而形成行为失常或心理疾病。挫折容忍力高的人,能忍受重大的挫折,就是大难临头,几起几落,也能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保持人格的统整和心理的平衡。可见,挫折容忍力无疑是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一个人的挫折容忍力与下列因素有关:(1)生理因素。神经系统类型属于强、平衡、灵活性高的人比弱型的人挫折容忍力高;身体强壮的人比体弱多病的人更能容忍挫折。(2)认知因素。个人的认知结构会影响一个人对挫折情境的知觉判断,因此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挫折情境所产生的主观心理压力也不尽相同。例如,两个学生都与老师打招呼,老师没有反应。一个学生认为老师瞧不起自己,故意跟他过不去,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挫伤;而另一个学生则认为此种情况是由于老师正在思考某一重要问题,没有注意到别人招呼的缘故。(3)社会经验。挫折容忍力是个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习得的能力之一,它和其他心理品质一样可以经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例如,生活中饱经风霜、遭遇过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因此,教师和家长不仅要教育学生有意识地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更重要的是提供适量的挫折情境以锻炼学生的挫折耐受力,这对于青少年学生形成和锻炼坚强的性格,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都是有重大意义的。二、挫折后的反应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因素所构成的挫折,都可能使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发生如下的变化:(一)攻击当个体的目标受挫、动机受阻时,常在态度和情绪上产生敌视心理,在行为上有攻击表现。攻击行为可能直接指向构成挫折的人或物,也可能转向其他的代替物,还可能转向自身。将攻击直接指向阻碍达到目标的人或物,称为直接攻击。如打斗、嘲笑、谩骂等。这是青少年学生或胆汁质的成人受挫折后的主要反应方式。如果不能直接攻击阻碍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会把攻击行为转向其他代替物,寻找“替罪羊”,这种情况称为转向攻击。如考试成绩不好,回宿舍与同学吵架;在单位工作不顺心或受领导批评,回家转向爱人、孩子发泄;夫妻吵架砸坏家具、摔破器皿等。另外,有的人遭受重大挫折后,不切实际地将攻击性的冲动指向自身,采取自我惩罚。如,一祖父因故怒责其孙,其子心痛,忿而自打耳光;问之,答曰:“尔责我子,我责尔子,何足怪哉。”自我惩罚倾向十分强烈时,便可导致自杀行为。事实上,攻击行为虽可暂时发泄因挫折而产生的愤怒情绪,但常常引起不良后果。(二)退缩有时候个体对挫折的反应不表现为攻击,相反地以退缩式的反应来适应挫折情境。退缩式的反应又可分为以下两类:1.冷漠。指个体对挫折情境表现出漠不关心与无动于衷的态度。这是一种比攻击更为复杂的反应,当事人内心的痛苦可能更甚。一般说来,冷漠反应多在以下情况出现:(1)长期遭受挫折;(2)挫折情境表明已无希望;(3)以往体验过攻击无效,或因攻击而招致更多的痛苦。2.幻想。指个体企图以自己想象的虚构情境来应付挫折,借以脱离现实。白日梦就是常见的幻想之一。又如《红楼梦》中警幻仙子对贾宝玉所讲的“意淫”,以及曹植所写的《洛神赋》(实际上是他对甄妃的性爱幻想),皆属于此。(三)退化退化又叫倒退、回归或退行。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即退回到原来较低的心理发展水平。如,有了弟、妹的4、5岁儿童,常表现出尿床、吮手指、啼哭等退化行为,想以此吸引成人的注意,得到安慰和爱抚;有的成人遇挫折后蒙头大睡,甚至装病不起;女子受挫折时爱啼哭等均属幼稚退化行为。退化行为既可见之于正常人,也可见之于精神病患者。如癔症病人可退行到婴儿期,表现为“童样痴呆”状态。精神分裂症甚至可退行到“子宫内生活”状态,表现严重退缩,脱离现实,踡曲为胎儿内姿势,对外界丧失一切接触。(四)固执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