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如果你能够回到道德的路线上来,你就会理解刘备,敬重刘备,甚至把他当做学习的榜样。 曹操和刘备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管理学:渔夫的管理学和园丁的管理学。渔夫的管理学和现代经济学的价值观是相似的,它们只关心财富的有效积累。但园丁的管理学却深深地知道,经济学只是一种理财的学问,一种为人类幸福生活服务的工具——至于如何使用这种工具,则是一种超越经济学的智慧。 第48节:像刘备那样管理(3) 渔夫的管理学主张“利用”,主张“控制”,但园丁的管理学却主张“爱”与“互助”。在那个暴力与权谋横行的年代,刘备的仁爱毫无疑问是一种让人感到温馨的暖色调。也许他做得不是很好,但在那个刀光剑影的年代,他已经是相当地难能可贵了。真正的问题其实不在刘备那里,而在你这里。如果你满脑子都是经济学,你怎么能够理解刘备呢?你把刘备的仁爱看做是一种装模作样的权谋,你误会了他,却在那里大声谴责他的虚伪。 人生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名利的路线,你选择市场,你付出成本,你获得效益。你在哪里看到财富,你就流动到哪里。得意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在纵横四海。失意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在四处漂泊。当你走在这条路上,你有许多种成功与失败的可能,但你没有办法理解爱,因为爱不在这条路上。 人生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名利的路线,另一条是道德的路线。我所说的道德,不是那些道貌岸然的行为条例,而是一条适合你健康成长的人生之路。在这条路上,你的生命可以向下走得更深,你的灵魂可以向上走得更高。你的根向深处探索,你的绿芽破土而出,你开出自己的花朵,你结出自己的果实。在生机勃勃的成长中,有一种对生命的热爱油然而生。你会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理解善良、忠诚、责任、团结、勇敢、兴趣……以及所有与爱有关的道德因素。 人生有两条路线。一条是名利的路线,另一条是道德的路线。在名利的路线上,你和曹操是同路人。在道德的路线上,你和刘备是同路人。所以,当你走在名利的路线上,你是无法理解刘备的。你会怀疑刘备的道德追求,认为他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然而,如果你能够回到道德的路线上来,你就会理解他,敬重他,甚至把他当做学习的榜样。【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14. 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其实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我们不得不感叹,原来老板和员工之间,竟然也能够建立起兄弟和骨肉一样亲密的友谊。 温故而知新。让我们重新打开《三国演义》,翻到第一回——“桃园结义”。《三国演义》之所以名曰“演义”,演的就是“桃园结义”的这个“义”字。 有人考证说,桃园结义的时候,刘备24岁,关羽25岁,张飞22岁。论年龄,关羽其实比刘备更年长一些。那么,在他们这个团队中,为什么不是关羽,而是刘备做的兄长呢? 我们知道,刘备从小跟着母亲织席贩履。及至稍长,有两位贩卖马匹的大商人,一位是张世平,一位是苏双,他们看上了刘备,聘请刘备代理涿县地区的商务。由于黄巾起义,马匹在当时成了一种相当昂贵的商品。刘备很快挣到了第一桶金,等到当地政府出榜招募乡勇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来组建自己的军队。有两个人前来应聘,一个是关羽,一个是张飞。《华阳国志》中说,刘备合众,河东关羽、同郡张飞“并以壮烈为御侮”。所谓“御侮”,是一种职务,就是保镖、警卫的意思。 《三国志?关羽传》中说,刘备待关羽、张飞二人“恩若兄弟”;而关羽、张飞也常常在“稠人广众”之中,侍立在刘备周围,“不避艰险”。这段话,一方面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友爱,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工作关系。后来,人们常常在戏剧舞台上看到关羽、张飞肃立在刘备身后,以为是两个弟弟对大哥的尊敬,其实也是他们的职务所决定的。 简单地说,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其实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出于对刘备的尊敬,尽管关羽比较年长,他们依然把刘备称为大哥、关羽称为二哥、张飞称为三弟。我们不得不感叹,原来老板和员工之间,竟然也能够建立起兄弟和骨肉一样亲密的友谊。 “桃园结义”的故事中另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就是关羽、张飞的武艺。有人说,刘备的运气真好,事业刚刚起步就得到了两位武艺绝伦的关键员工。可是,难道关羽、张飞是天生的好武艺吗?如果不是,他们的武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家注意,他们在“桃园结义”之后才着手打造自己的兵器。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他们并不是职业军人,甚至也不是武术爱好者。他们不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加入取经团队之前就已经有了金箍棒;也不像猪八戒,在加入取经团队之前就已经有了九齿钉耙。直到“桃园结义”之后,刘备打造了双股剑,关羽打造了青龙偃月刀,张飞打造了丈八点钢矛,从此走上了职业军人的人生旅程。那么,关羽、张飞的武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们的职业生涯中磨炼出来的。他们跟随着刘备,从当初保镖级的武士,成长为后来闻名天下的将军。换一句话说,是刘备培养了他们。当曹操试图挽留关羽的时候,关羽说:“刘将军(刘备)于我有旧恩。”所谓旧恩,指的就是刘备培养他的恩情。 第49节:像刘备那样管理(4) 关羽说过:“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所谓忠义,用企业管理的话讲,就是员工忠诚度。透过关羽的员工忠诚度,我们看到的是刘备的仁爱。当然,刘备不仅仅是待关羽、张飞二人“恩若兄弟”,待赵云也同样如此,以至于某些说书先生也把赵云称为四弟。除了这些出生入死的战将之外,至于糜竺、孙乾、简雍等行政管理人员,也无一不是品德高尚和有奉献精神的员工。年轻的诸葛亮出山之后,更是用了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来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 如果说桃园结义结的是一个“义”字,三顾茅庐结的又何尝不是一个“义”字?关羽千里走单骑追随刘备,表现了他的员工忠诚度,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现的又何尝不是他的员工忠诚度?【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15. 爱员工,于是就有了员工忠诚度。爱客户,于是就有了顾客忠诚度。在纷纷攘攘的人世间,只有爱是唯一的管理智慧。 刘备不仅爱他的员工,也爱他们的客户。所谓客户,就是他们所服务的老百姓。就像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说的那样:“刘备对老百姓好,真是有口皆碑。” 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带着他的兄弟们参加过讨伐黄巾军的战斗(我同情黄巾起义,但关于黄巾起义的是是非非,却说来话长)。因为有功,刘备被任命为安喜县的县尉。这种把官职当做奖品来奖励功臣的做法,很不符合管理学的原则。但刘备在县尉任上,却干得相当有热情。后来,他又先后做过下密县的县丞、高唐县的县尉和县令及平原县的县令。 尽管时局动荡,刘备的官宦生涯很不稳定,但他的可爱之处在于: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能够忠于职守,做到爱民勤政。所以,刘备每到一个地方,都能与当地的老百姓相处得很好。《三国志?先主传》注引王沈《魏书》说:“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意思是说,在那个遍地灾荒、食物短缺、物价飞涨的年代(大约是董卓当政时期),刘备一方面努力做好社会治安,另一方面积极救济难民。他是那样平易近人而有善心,所以老百姓对他非常爱戴。 平原县有一个恶霸,名叫刘平,认为刘备出身贫贱,没有资格做他的父母官,派了一个刺客来刺杀刘备。谁知刺客见到刘备之后,对刘备的人品感到由衷的敬佩,不忍心下手,竟然把刘平的阴谋告诉了刘备,然后远走他乡。《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了这件事,并且感叹说:“其得人心如此!”——他竟然这样深受老百姓的敬爱! 汉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刘备在徐州树起反曹的大旗,东海郡的昌豨和附近的好几个县都起来响应他,让曹操很是慌了一阵手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曹操犯下过血洗徐州的滔天罪行,而老百姓对刘备却很有好感。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接受刘表的小儿子刘琮递交的投降书,宣布接管荆州。客居新野的刘备只好赶快收拾行李,带着兄弟们重新踏上逃亡的旅程。跟他们一起逃亡的,还有许多新野县的老百姓。当他们经过樊城、襄阳、当阳等郡县的时候,也不断地有人拖男带女加入他们,最后竟然形成了一支十余万人口的逃难大军。老百姓并非曹操的敌人,但在人们的传说中,曹操早已成了一个恶名昭著的恶魔。在强势的曹操面前,他们却宁可信赖弱势的刘备。曹操的残暴与刘备的仁爱,在老百姓眼中居然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 像刘备那样,爱你的员工,于是就会有你的员工忠诚度;爱你的客户,于是就会有你的顾客忠诚度。在纷纷攘攘的人世间,只有爱是唯一的管理智慧。那么,作为管理者的你,又应该如何去爱自己的员工和客户呢? 请听下一讲——以人为本的本义。 第50节:以人为本的本义(1) 第十五讲:以人为本的本义 在许多企业家眼里,“以人为本”似乎是一个时尚的管理学理论。有人考证说,“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实出自刘备的一句名言:“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经济学家告诉我们说,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资本。管理学家告诉我们说,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成本。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理解“以人为本”的“本”义呢? 我们在上一讲说到,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接受刘表的小儿子刘琮递交的投降书,宣布接管荆州。刘备呢?只好卷起铺盖,向南方逃亡。有很多新野县的老百姓也跟着他。当他们经过樊城、襄阳、当阳等郡县的时候,也不断地有人拖男带女加入他们。最后,竟形成了一支十几万人口的逃难大军。 有人劝刘备赶快抛弃老百姓,逃命要紧。可是,刘备看着那些哭天喊地的难民,感叹地说:“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我何忍弃之?”一边说,一边忍不住悲从中来,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因为这么一哭,就给了我们一个刘备爱哭的印象。 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难道他的管理秘诀,就是一个哭字吗?他的哭与他的管理绩效之间,究竟有什么关联呢?【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16. 刘备的管理秘诀不在于哭,而在于为什么哭。 117. 在刘备的哭泣声中,反映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我们知道,三国时代的军阀,大多出身豪门望族。例如曹操,祖父曹腾做过大长秋——宦官集团的头领,父亲曹嵩做过太尉——国家最高军事长官,要财力有财力,要势力有势力。到了乱世,他们就有足够的实力争霸天下。小老百姓有什么实力争霸天下呢?争霸天下是那些豪门贵族的专利。 可是,偏偏就有一个小老百姓脱颖而出。他,就是出身贫寒的刘备。《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说,刘备虽然名微人鲜,却能够“伯豫君徐,假翼荊楚,翻飞梁、益之地,克胤汉祚”,实在是一个“命世”的英才。所谓“命世”,就是管理天下的意思。那么,刘备管理天下的秘诀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是他的眼泪秀。言下之意,是他的眼泪秀让他赢得了很多的加分,并最终赢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 刘备哭了,但他不是为了作秀。想想当时那种兵荒马乱的状况,换了是你,逃命都来不及,作什么秀?谁有心思看你作秀?在我们这个商业时代,的确有很多人喜欢作秀,但若说刘备作秀,则无疑是以小人之心度刘备之腹。 事实上,刘备是一个意志非常坚韧的人。他在“伯豫君徐”的时候没有哭,他在“假翼荊楚”的时候没有哭,他在无数次的挫败中没有哭。那么,他在什么时候哭呢?他在生离死别的时候哭,他在劫后重生的时候哭,他在悲欣交集的时候哭。刘备的哭,说明他是一个容易动感情的人。 可是,现代人却不相信眼泪。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体验过战争的残酷性。可是,请你设身处地想一想吧,在那样动荡的年月里,在那样残酷的社会环境中,随处可见饿殍伏尸,动辄即是生离死别,如果你还有一点人性,你能够不悲愤、不伤感吗?有多少人在哭啊,连血都哭出来了。他们在追问,为什么世道如此惨烈?为什么人生这样凄凉? 你可以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但你不能说刘备的江山是秀出来的。刘备的管理秘诀不在于哭,而在于为什么哭。他是一个很容易动感情的人,这种感情是我们今天常常说起的“以人为本”。有人考证说,“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最早就出自刘备的那句名言:“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那么,“以人为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18. 现代管理学认为,你是一种赚钱的工具,别人是一种帮助你赚钱的工具。所谓“以人为本”,也因此被理解成了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本和成本。 管理学的奥秘其实就是四个字——“以人为本”。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呢?在现代管理学的教材里,“以人为本”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以人为资本。现代管理学认为,你应该学会利用自己的人生。你有才华,你的才华就是可供利用的资本。你年轻,你的青春就是可供利用的资本。你长得漂亮,你的容貌就是可供利用的资本。你利用自己的才华,利用自己的青春,利用自己的身体,利用自己的色相……结果,你牺牲了自己的才华,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牺牲了自己的身体,牺牲了自己的色相……可是,你究竟得到了什么呢?当人被曲解成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本,人就被异化了,被异化成了一种商业工具。 第51节:以人为本的本义(2) 你是一种赚钱的商业工具,别人是一种帮助你赚钱的商业工具。所以,你不仅应该学会利用自己的人生,也应该学会利用别人的人生。你利用别人,别人也会利用你,于是人与人之间就成了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 第二层意思是以人为成本。现代管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并不是为了追求一种等价的互相利用,而是为了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你要效益最大化,别人也要效益最大化。老板要效益最大化,员工也要效益最大化,客户也要效益最大化。当人人都在追求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仅仅是互相利用的初级版本了,而是演变成了互相压榨的升级版。 因为利用自己,我们牺牲了自己的人生。因为利用别人,我们发动了一场可耻的战争。也就是说,为了一叠或多或少的钞票,为了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成功,人类故意制造了一场残害人性的灾难。而这种残害人性的学问,就是我们今天所顶礼膜拜的现代管理学。 那么,现代管理学的“以人为本”,与刘备的“以人为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大家注意,在中国的汉字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本”义,指的是树木的根部。所谓“以人为本”,既不是“以人为资本”,也不是“以人为成本”,而是“以人为根本”。管理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既不是资本问题,也不是成本问题,而是人的生命问题。【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19. 所有的生命都来源于最初的一颗种子,它需要一块安身立命的土地,需要生根,需要发芽,需要伸展自己的枝叶,需要开放自己的花朵,需要成就自己的果实。这种生命成长的需要,才是“以人为本”最初的“本”义。 如何理解人的生命问题呢?在甲骨文中,生命和生长的“生”是一个象形字,意思是土地上长出的一棵树苗。你们看,还真有树苗破土而出时那种生机勃勃的样子。 所有的生命都来源于最初的一颗种子,它需要一块安身立命的土地,需要生根,需要发芽,需要伸展自己的枝叶,需要开放自己的花朵,需要成就自己的果实。作为一种生命体,人的成长也同样有这样的需要。于是,也就有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人生哲言。 生命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依赖期,就像刚刚出生的小孩子,需要依靠别人的帮助来完成愿望。第二个阶段是成长期,随着身体、心性和生活能力的成长,开始学习如何独立地生活。第三个阶段是成熟期,能够全然地理解生命的意义,不仅懂得如何热爱自己的人生,也懂得应该用同理心去爱护别人。 依赖是小孩子的专利,但并不是只有小孩子才会依赖。事实上,几乎所有人在无助的状态中都会依赖。病人依赖亲友的照顾。落难者依赖好心人的搭救。只要你感到迷茫,感到困惑,感到恐慌,或者遇到什么障碍,你就会有一种无助感,你就会本能地去寻找某种依赖。 有些人会长时间停留在依赖期,不是因为身体上的残疾,而是因为心理上的障碍。他们的价值观和安全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面,一旦失去别人的认同,他们就会感到失落。他们会拼命地占有财富和地位,为的是得到别人的赞美和认同。他们可能拥有大量的财富和崇高的地位,但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独立地生活,以至于他们只能依赖于别人的帮助才能存活。 孩子的不独立,造成对父母的依赖。男人的不独立,造成对女人的依赖。老板的不独立,造成对员工的依赖。个人的不独立,造成对社会的依赖。为了更有效地依赖父母,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女人,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员工,为了更有效地占有社会,甚至连暴力和权谋都派上了用场。 独立是生命开始成长的标志。在你学会独立生活以前,无论你如何暴力,无论你如何权谋,也无论你占有多少财富和地位,你都是无知的和幼稚的。只有学会独立,你才会真正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独立是生命开始成长的标志。生命的成长与财富无关,与地位无关,与你安身立命的土地有关。你种植着你自己,你的生命像根一样向着地下伸展,你的事业像花儿一样向着天空开放。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你听见心灵在快乐地歌唱。 第52节:以人为本的本义(3) 独立是生命开始成长的标志。当你能够全然地理解生命的意义,你就进入了生命的成熟期。那时候,你会懂得爱——不仅懂得爱自己,也懂得用同理心去爱别人。 从依赖到独立,从成长到成熟,这就是生命的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以人为本”的“本”义,也有了各种不同的诠释。【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20. 现代管理学的成功理念不过是一种虚荣,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它却很能够满足那些停留在依赖期的人们的需要。 121. 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独立地生活,否则他的人生就不可能得到成长的机会。无论他多么善于使用暴力和权谋,无论他占有多少财富和多么崇高的社会地位,如果他不能独立地生活,他都会错过自己的人生。 所谓现代管理学,是一种依赖期派生出来的管理学理念。它追求经济学意义上的成功,它的价值观建立在一种社会性的评价标准上面,一旦人们的评价出现变化,成功的意义就会不复存在。人生是个体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人们的认同。现代管理学的成功理念不过是一种虚荣,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它却很能够满足那些停留在依赖期的人们的需要。 这种由依赖期派生出来的管理学理念,其实古已有之,只是于今为烈罢了。例如曹操,看上去是那样威风凛凛,那样不可一世,其实一直都在追求人们对他的认同。 有两种方式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同:做一个乖孩子,听别人的话;或者让别人做乖孩子,听你的话。曹操选择了第二种方式,他想让所有的人都做乖孩子,都听他的话。他使用暴力和权谋让别人做乖孩子。他占有了大量的财富和无比崇高的社会地位,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都来做乖孩子。他需要人们对他的赞美、认同和臣服,只有这样,他才能找到他的价值观和安全感。 在我们这个社会化程度很高的商业时代,很多人都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像曹操一样,依赖于人们的赞美和认同。为了获得那些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他们把自己变成了一种赚钱的商业工具。他们在利用自己的人生,甚至连“以人为本”的“本”义,也被曲解成了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本和成本。 现代管理学是一种渔夫的管理学。但是,无论它多么现代,它都是一种依赖期的派生物。它总是告诉我们怎样更有效地依赖,怎样更有效地利用,怎样更有效地控制,怎样更有效地占有,甚至连暴力和权谋都派上了用场。然而,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独立生活的能力。每个人都需要学会独立地生活,否则他的人生就不可能得到成长的机会。无论他多么善于使用暴力和权谋,无论他占有多少财富和多么崇高的社会地位,如果他不能独立地生活,他都会错过自己的人生。 什么是独立呢?在深山里,有一棵牡丹花在绽放。没有人欣赏它,没有人赞美它,你猜它会怎样?它会难过吗?它会愁眉苦脸吗?它会自寻短见吗?不,它一点儿都不。它只是自得其乐地绽放着,旁若无人地绽放着,绽放着属于它自己的色彩与芬芳。那种生命的意志,那种自得其乐的存在,就是独立。 只有独立的人格才能开放出爱的花朵。事实上,“以人为本”就是爱的同义词。我所鼓吹的园丁的管理学,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学,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你要学会用园丁的心态去热爱你的人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就是最初的那棵树苗,你要学会种植你的人生。选择一块安身立命的土壤,让你的生命像根一样向着地下伸展,让你的事业像花儿一样向着天空开放。虚荣与你无关,各种光怪陆离的诱惑与你无关,社会上七嘴八舌的评价与你无关,你专注的是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你在做一个真实的、快乐的、优秀的自己。你像深山里的牡丹花一样绽放着,自得其乐地绽放着,旁若无人地绽放着,绽放着属于你自己的色彩与芬芳。 第二个层面,你要学会用园丁的心态去热爱你的员工,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像苹果树那样快乐地成长、像牡丹花那样幸福地开放。你们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伙伴,你们朝夕相处、互相照应,就像生机勃勃的花园一样美不胜收。 第53节:以人为本的本义(4) 在第一个层面,你独善其身,你是一棵独立成长的花树。到了第二个层面,你兼济天下,你是一座姹紫嫣红的花园。每一位员工都是一棵无与伦比的花树,他们丰富了你的花园,也让你的生命变得如此精彩、如此壮观。【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22. 刘备的可贵之处在于,即使在大难临头的时候,他的人生信条也没有丝毫的动摇。这种独立的人生观,体现的正是“以人为本”的特质。 “以人为本”是一种安身立命的智慧,也是刘备深信不疑的人生信条。如果我们换一个说法,所谓“以人为本”,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 所谓仁者,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常说的好人。一位著名的管理专家曾经向我感叹说:“做好人往往得不到好报。”我说,如果你做好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好报,那就意味着你不是什么好人。你所做的一切,你所付出的一切,都被看做是一种投入的资本和成本,是要求有回报的——从心态和动机上讲,你并不是一个好人,并不是一个仁者,当然也不可能理解“仁者爱人”的文化意义。 他很不服气地反问我:“既然做好人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好报,那么,人们为什么说好人自有好报呢?”我回答说,真正的好人有两个特点:第一,他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他应该做的,所以他根本不会去追求什么好报;第二,因为他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所以他往往能够得到好报。简单地说,所谓好报对于好人而言,往往是意外的惊喜。 刘备,就是这样一个爱人的仁者。当曹操大军压境的时候,他与难民们携手逃亡,同甘共苦。很多人认为,在那样危急的关头,刘备的当务之急就是逃命,什么以人为本,什么同甘共苦,都显得很不合时宜。就像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说的那样,刘备被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所累,使得他受到难民们的裹挟,既不能按照正常的速度行军,同时也丧失了反应敏捷的作战能力。结果,在长阪坡这个地方,他遭到曹操一支精锐骑兵的追击,再一次遭遇灭顶之灾。 我却以为,刘备做得很对,他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即使他死在了长阪坡,他也应该无怨无悔。孔子曾经说过,一个真正懂得仁爱的人,当他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他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放弃他的信念,恰恰相反,他会为了坚持他的信念,而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叫什么?这叫“杀身成仁”。刘备没有选择逃命,这就是一种“杀身成仁”的勇气。 如果没有意外,刘备也许就真的死在长阪坡了。但是,意外却真的出现了。在张飞的保护下,刘备再一次死里逃生,身边只剩下几十名亲随。而英勇的赵云将军则从重重的包围中救出了许多同事和刘备的儿子阿斗。没有一个员工出卖刘备——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出卖刘备来获得曹操的奖赏,但他们没有。爱人者人恒爱之,刘备的仁爱,最终得到了一种叫做员工忠诚度的回报。谁说好人没有好报呢? 你们看,在刘备发表“以人为本”的讲话之后,发生了两次战争,长阪坡之战和赤壁之战。长阪坡之战,他能够死里逃生。赤壁之战,他能够反败为胜。这两次战争都堪称是管理学的传奇案例,都堪称是员工忠诚度的颂歌。【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23. 爱一个人,就应该帮助他学会独立——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真实含义。 124. 合理的管理制度,应该提供一种优秀员工的职业行为标准。当你用这个职业行为标准去帮助员工的时候,你就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一种职业化的成长。 现在,请打开你的管理学词典,对里面一些错误的观点做出改正: 1. 从前你说: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利。 错。企业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赢利,而是为了你和员工们一段快乐的人生成长经历。赢利固然重要,赚钱固然重要,但所有的利润都应该支持人的快乐成长。 2. 从前你说:员工是为企业服务的。 错。企业应该为员工服务。你应该学会尊重每一位员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适合自己的选择,为他们营造一个快乐的工作环境,支持他们的成长。 第54节:以人为本的本义(5) 3. 从前你说:所谓管理就是监督与控制。 错。监督与控制是博弈论的观点。你要利用员工,所以你监督他们,控制他们,而员工也要反监督、反控制,管理活动就会演变成一场你输我赢的博弈。现在,请删掉你的监督和控制,用人与人之间的互爱和互助来取代它们。 …… 你说:如果监督与控制都不需要了,那么,管理制度还有什么用处呢?当然还有用处,但它的用处变了。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为了监督和控制员工,而是为了帮助和支持员工的成长。合理的管理制度,应该提供一种标准,一种优秀员工的职业行为标准。当你用这个职业行为标准去帮助员工的时候,你就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一种职业化的成长。 所谓职业,是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你要帮助每一位员工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让他们学会独立地成长。在职业的土壤上,当他们越独立,他们的根就扎得越深,这种根,就是我们所说的员工忠诚度。 爱一个人,就应该帮助他学会独立——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真实含义。对于你的孩子而言,独立的过程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对于你的员工而言,独立的过程就是职业化的过程。你们知道职业化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员工们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与忠诚,就像树木对土地的热爱与忠诚一样。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你用一颗园丁的心,去栽培你的员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化。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员工们实现那种职业化的成长呢? 请听下一讲——欲望的故事。 第55节:讲有为与无为(1) 第十七:讲有为与无为 曹操是一个明星级的企业家,要文采有文采,要武略有武略。刘备是一个非明星级的企业家,他有什么呢?他有很多明星级的员工。所以,曹操的公司虽大,却是一枝独秀;刘备的公司虽小,却是春色满园。 成君忆先生认为,刘备以他毕生的努力,都没有实现光复汉室的理想,但他的管理风格,却非常令人赞赏。那么,刘备究竟有哪些值得赞赏的地方呢? 我把人类的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渔夫文化,另一种是园丁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派生出两种不同的管理学:渔夫的管理学和园丁的管理学。 马斯洛先生所谓的“人本主义”,其实是一种“人欲主义”。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倾向于掠夺和占有。因为掠夺和占有,我们不得不选择战争。这种“人欲主义”,正是渔夫文化的典型特征。渔夫文化会培养出很多的战争英雄,却永远无法理解“以人为本”的真正意义。 只有园丁文化才能懂得“以人为本”的“本”义。人生在世,不是为了满足人的欲望,而是为了满足人生成长的需要。管理学的奥秘,不是老板与员工之间的互相利用,而是让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安身立命的人生智慧。 在我看来,《三国演义》就是这两种管理学的对比,就是渔夫的管理学与园丁的管理学之间的对比。【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32. 真正的管理学不是什么战争,而是让人们懂得如何去热爱自己的人生、如何去热爱自己的工作。 老子认为,管理者的资质可以分为四个等级,依次是: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管理者,会让员工们感觉不到管理者和管理制度的存在。每个人都懂得如何热爱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在快乐地工作,每个人都像花儿一样热情地开放着自己的花朵,像果树一样热情地奉献着自己的果实。整个社会都像姹紫嫣红的花园那样繁荣美丽,像橘黄橙绿的果园那样物产富饶。 你们问:“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好的组织文化吗?真的有这么好的管理者吗?”是的,你们怀疑,在你们找到答案以前,当然会怀疑。可是,这样的组织文化,这样的管理者,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啊,我们为什么不把那种文化找回来呢? 刘邦刚刚建立汉朝的时候,天下还很不稳定。到处都有人谋反,到处都有人叛乱。刘邦为此杀了许多人,其中包括功高盖世的淮阴侯韩信。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突如其来的事故发生,弄得他一次又一次地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有一个名叫陆贾的学者,对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管理学名言:“马上得天下,但不可马上治天下。”什么意思呢?你可以用战争的方式夺得天下,但不可以用战争的方式管理天下。暴力和权谋能够让人们害怕你,但却不能够让他们安心地工作。真正的管理学不是什么战争,而是让人们懂得如何去热爱自己的人生、如何去热爱自己的工作。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刻。陆贾的一句名言,触动了刘邦的一念之转变。从此之后,汉朝的管理当局就开始了文化上的转型。从秦始皇时期那种嗜杀成性的渔夫文化,转向了以人为本的园丁文化。 组织文化的转型,造就了一位“太上,不知有之”的好皇帝。他就是刘邦的儿子汉文帝。汉文帝不像他的父亲汉高祖刘邦,曾经打败过“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也不像他的孙子汉武帝刘彻,曾经大败匈奴,威震西域。他没有任何值得大书特书的丰功伟绩,平凡得像一个农夫。可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皇帝,却奇迹般地把一个贫穷和动荡不安的国家带向了繁荣富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景之治。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到处传扬着丰收的喜讯,幸福的笑容像花儿一样开放在每个人的脸上。自春秋战国以来,在兵荒马乱中颠沛流离了500多年的老百姓,终于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其次,亲而誉之。比较差一些的管理者就不愿意像汉文帝那么做了。他们会说:“汉文帝是很了不起。可是,你瞧瞧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像老黄牛一样默默无闻地付出,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好处,也太不值得了吧?我可不愿意做这样的傻瓜蛋!”这一类的管理者认为,做了好事就应该青史留名,让人们爱戴他、赞美他。 其次,畏之。第三等的管理者会说:“我为什么要图那些虚名呢?作为一个管理者,最要紧的是让人们听我的话,并且为我所用!”所以,他会强调自己的权威,让员工们尊敬他、害怕他。如果员工们不害怕他,又怎么会听他的话、并且为他所用呢? 其次,侮之。最差劲的管理者会说:“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人生在世,图的就是一个自在。”所以呢,他会胡作非为,让员工们瞧不起他。就像孟子见梁襄王时说的那样:“望之不似人君!”一看他就不是一块做领导的料。 这就是管理者的四个等级。大家可以对照着看一看,你的资质属于四个等级中的哪一个等级。【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33. 刘备以他毕生的努力,都没有实现光复汉室的理想,但他的管理风格,却颇能体现“太上,不知有之”的奥妙。从这个意义上讲,曹操的管理能力是不如刘备的。 从汉文帝开始,汉朝的历代皇帝依次等而下之,经过光武中兴,传到东汉末年的汉桓帝和汉灵帝时代。尤其是汉灵帝,生活放荡,任性胡闹,只是一味地宠信那些善于讨好他的小人,弄得国家的管理秩序完全失去了控制,根本不具备一个国家领导人应有的责任感和道德修养。所以,老百姓们也是“望之不似人君”,都很瞧不起他。 董卓就说了:“瞧你这个皇帝,当得真是窝囊!”于是,他残酷地杀害了许多敢于冒犯他的人。他以为,当所有的人们都惧怕他的时候,他就可以为所欲为。结果,他却不明不白地死在被他随意呼来喝去的干儿子——吕布的手里。 接着,曹操就说了:“仅仅让员工们害怕你是不够的,还得让他们尊敬你!”所以,他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如果你敢不听话,他同样可以像董卓一样残酷地灭绝你的性命;第二件事,以“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方式窃取了法定性的领导职位;第三件事,美化自己的形象,以博取人们的爱戴和赞美。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就是因为出现了这些类型的管理者。第一种类型的管理者是汉灵帝,他胡作非为,所以人们会“侮之” ——瞧不起他,藐视他,甚至于欺侮他。第二种类型的管理者是董卓,他比汉灵帝厉害,穷凶极恶,杀人如麻,所以人们会“畏之”——害怕他,逃避他,反抗他。第三种类型的管理者是曹操,他比董卓聪明,懂得恩威并用,希望人们能够“亲而誉之”。 比起汉灵帝和董卓、袁绍、吕布之流,曹操的确更有管理能力。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而曹操能够率领他的军队扫灭群凶,当然和他的管理能力有关。这种管理能力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权谋。董卓只懂得使用暴力,曹操在权谋上却能够更胜一筹。 第56节:讲有为与无为(2) 在我们这个商业社会,曹操式的管理似乎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许多明星级的企业家在管理上都有一些曹操的做派。 这种曹操式的管理,是否真的代表管理的最高等级呢?当然不是。在中国历史上,创造过“文景之治”的汉文帝,才可以代表管理学的最高等级。那种“太上,不知有之”的管理之道,绝对不是曹操之流的管理者所能够理解的。 真正的管理之道,是像汉文帝那样去创造财富,而不是像曹操那样去掠夺财富。在那个群雄争霸的三国时代,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像曹操那样掠夺财富,暴力和权谋交织成了一片令人头昏目眩的刀光剑影。然而,在这一片刀光剑影之中,却令人惊喜地出现了另一种管理风格——刘备式的管理。 刘备以他毕生的努力,都没有实现光复汉室的理想,但他的管理风格,却颇能体现“太上,不知有之”的奥妙。我以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曹操的管理能力是不如刘备的。【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34. 所谓“太上,不知有之”,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管理风格。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这是管理学的最高境界。 135. 当每一位员工都在安心地工作,他们就会像牡丹花那样热情地开放着自己的花朵,像苹果树那样热情地奉献着自己的果实。这样,你就进入了最完美的管理境界——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所谓“太上,不知有之”,是一种园丁的管理学理念。你到花园去,可以看到姹紫嫣红的花朵。你到果园去,可以看到橘黄橙绿的果实。可是,园丁在哪里呢?他不是明星,所以你不会注意他。即使你在不经意之间见到他,他也是那样朴实,身上沾满泥土,一脸的憨笑。我们把这种园丁式的管理风格叫做“无为而治”。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无为而治”的管理者是最高明的管理者。 老子说,最高明的管理者不会让员工们感觉他的存在。就像你的心脏一样,健康的心脏不会让你感到它的存在。就像你的脾胃一样,健康的脾胃不会让你感到它的存在。就像你的眼睛一样,健康的眼睛不会让你感到它的存在。你会觉得,我的心脏本来就应当是这个样子的,我的脾胃本来就应当是这个样子的,我的眼睛本来就应当是这个样子的。同样地,一个真正懂得管理之道的管理者也会让你觉得:“我们公司本来就应当是这个样子的。” 然而,如果你是一个有为的管理者,你一定会感觉员工们忽视了你,你一定会说:“不,公司本来不是这样的,是因为我的杰出的管理能力才使得公司发展成这样的。”可是,如果心脏总是向你提醒它的重要性,它还是一颗健康的心脏吗?如果脾胃总是向你提醒它的重要性,它还是一副健康的脾胃吗?如果眼睛总是向你提醒它的重要性,它还是一双健康的眼睛吗?如果员工们总是感到你的重要性,那它还是一个健康的公司吗? 一个有为的人不可能成为最高明的管理者。这是因为,他在追求自我实现,他要成为员工们心目中的英雄,他要员工们仰望他、崇拜他、敬畏他、赞美他。他不理解什么是无为,他也无法真正地无为,他担心:一旦无为,一切都会失去控制。 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的职能就是控制。因此,现代管理学无法理解什么是无为,它只能主张有为。西方学者翻译《老子》,通常把“无为”译成non-action(无所作为)、或者inactivity(不活动)。他们一直都很奇怪,无所作为怎么能达成管理的绩效呢? 由于自我主义的心理作祟,一个有为的管理者往往会把员工视为工具,从而背离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他与员工之间,是一种互相利用、彼此控制的关系,这样就导致了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与企业组织的发展之间出现的偏差。而员工个人与企业组织之间的情绪对抗,更是使得管理制度的完善性不断受到挑战。 只有无为的管理者,才是真正卓越的管理者。所谓无为,绝不是无所作为,绝不是放弃管理,而是基于对生命成长规律的理解,去尊重你的员工,爱护你的员工,支持你的员工。所以,无为而治,看似无为,其实意味着你对人生的全然理解,以及胸怀博大的爱。 第57节:讲有为与无为(3) 爱是唯一的管理智慧。如果管理者不懂得爱,那么他的员工就会惊疑不定。当爱消失的时候,安全感也消失了,这个社会开始变得人人自危。没有人相信公司,没有人相信管理当局与员工之间的善意。所以,真正的管理之道,就是要懂得爱你的员工,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工作。 当每一位员工都在安心地工作,他们就会像牡丹花那样热情地开放着自己的花朵,像苹果树那样热情地奉献着自己的果实。这样,你就进入了最完美的管理境界——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36. 真正的以人为本,不是像渔夫那样满足员工们的欲望,而是像园丁那样满足员工们成长的需要。这就是我所主张的管理学——园丁的管理学。 当管理者无为的时候,他就能够给出空间,让员工有所为。他就是花园,他就是园丁,他栽培他的员工,他给出爱与呵护,以满足员工们成长的需要。真正的以人为本,不是像渔夫那样满足员工们的欲望,而是像园丁那样满足员工们成长的需要。这就是我所主张的管理学,园丁的管理学。 那么,要怎样满足员工们成长的需要呢?我在下面列出了12个清单: 1. 帮助每一位员工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 牡丹花有牡丹花的工作,苹果树有苹果树的工作。作为一个管理者,你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每一位员工选择一份喜爱的工作,让它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各自的兴趣、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 2. 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份温馨的职场示意图。 仅仅有花儿一样可爱的员工是不够的,你还要为这个花园一样美丽的公司做出因地制宜的规划和设计。你设计它的企业职能,设计它的组织结构,也为组织结构中的每一个职位设计它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关系。当每一位员工面对这个花园的时候,他会清楚地知道他和这个花园的关系。他是一棵苹果树,他就在苹果树的位置上成长。她是一棵牡丹花,她就在牡丹花的位置上成长。在你的爱护下,每一棵的花树都在茁壮地成长、热烈地开放。而花园,也因此有了妙趣天成的一派风光。 3. 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做好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 苹果树用苹果树的方式工作,牡丹花用牡丹花的方式工作。同样的道理,每一位员工都应该用适合他的方式工作。 让员工们用适合他的方式工作,他会表现出一种个性化的创造力。他将不再是一个完成指定任务的机器人,而是一个热情奔放的艺术家。作为一个园丁式的管理者,你要为这些艺术家提供他们各自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 4. 帮助每一位员工设立明确的工作目标。 苹果树有苹果树的志向,牡丹花有牡丹花的愿望。同样的道理,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工作目标。 作为一个园丁式的管理者,你要帮助每一位员工设立合理和明确的工作目标,并且专注于这个目标,而不受职业生活以外五彩缤纷的诱惑所困扰。 5. 欣赏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表现,及时给出赞扬。 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欣赏。所有的生命都值得赞扬。当你在欣赏一个人时,证明你在关注他、理解他、支持他。当一个人得到你的赞扬时,他也会感受到你的关注、你的理解、你的支持。 每一位员工都希望在至少七天之内,得到一次以上的赞扬。在七天之内,你也许无法赞美公司里的每一个人。但是,按照组织设计的特点,一位主管的管理幅度是有限的,一般不会超过20人。也就是说,你至少可以在你的职务权限以内,经常地赞美你直接管理和服务的每一个人,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工作评价。 6. 关心员工的个人情况,而不仅仅是工作。 你的任务是帮助每一位员工快乐地工作,不能因为工作绩效的问题,背叛了这个任务。你关注的重心是人,而不是他的工作。当你仅仅只是关注他的工作时,他在你的眼里跟一台机器没有什么两样。 永远不要因为工作的问题而放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旦员工出现困扰,你就要提供及时和必要的帮助。当你解决了人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工作的问题。 第58节:讲有为与无为(4) 7. 建立“为高品质的工作而努力”的职场文化。 如果员工们无法理解工作的真正意义,工作就会沦落成一场商业性的交易。为了获取较高的薪酬和别的利益,他们只好和管理当局斗智斗勇,并因此患得患失,痛苦不堪。 让每一位员工应该理解自己的工作意义。通过工作,我们可以释放自己的创造力,就像牡丹花创造自己的花朵一样。通过工作,我们可以成就自己的价值观,就像苹果树成就自己的果实一样。这种创造和成就自己的过程,就是工作的意义之所在。 8. 尊重每一位员工的存在价值。 这位员工的资历可能尚浅,那位员工的意见也许不对,但你依然要用诚恳的态度去和他们交流。 管理意味着爱,既然你是管理者,你就应该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并且懂得用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们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人生观和职业观。 9. 制定一份高尚的团队使命宣言。 团队的使命是所有员工共享的生命意义。你应该和你的员工共同拥有团队,也共同承担使命。一份高尚的团队使命宣言,会让所有的员工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神圣和重要,他们将为此热血沸腾、义无反顾。 然而,如果团队的真实目的只是为了获得一些商业上的利益,那么,团队的文化就会蒙上可耻的阴影,员工们的心理也会像越货劫财的强盗一样扭曲。 10. 鼓励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 因为有了爱,人们往往舍不得离开这个团队。因为没有爱,人们的心里就会充满迷惑和怨恨。鼓励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帮助每一位员工找到工作中互助互勉的朋友和搭档,是维系这个团队凝聚力的精神要素。 11. 定期和每一位员工谈论他的职业前景。 12. 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 生命的成长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生命倘若有一个结果,那一定是生命的末日。企业倘若有一个结果,那一定是企业的衰败。请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让你的爱浸透生命成长的每一个过程。 爱你的员工,关注他们的成长,培养他们,即使有一天,他们会离你而去。你要学会无怨无悔地付出你的爱,你的人生会像花园一样,虽然避免不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却也有过那样和谐美好的时光。【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37. 曹操的公司虽大,却是一枝独秀。刘备的公司虽小,却是春色满园。刘备的管理绩效,就是无为而治的典型案例。 曹操是一个明星级的企业家,要文采有文采,要武略有武略。刘备是一个非明星级的企业家,他有什么呢?他有很多明星级的员工,例如关羽,例如张飞,例如诸葛亮。所以,曹操的公司虽大,却是一枝独秀;刘备的公司虽小,却是春色满园。 刘备善于相马,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伯乐。他也很懂得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园丁。关羽和张飞,当初不过是两个保镖级的武士,被刘备培养成了勇冠天下的将军。初出茅庐的诸葛亮,也在刘备的培养下,从一个意气风发的书生,成长为一个宰相级的管理人才。当刘备去世多年以后,诸葛亮还经常为刘备的知人之明而感叹。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马谡的评价。 像刘备那样,恰如其分地评价每一位员工,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成长,让他们懂得如何热爱自己的人生、如何热爱自己的工作,这就是你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尽到的职责。 像刘备那样,爱你的员工。当你爱着的时候,你才会懂得如何去理解他们、欣赏他们、帮助他们、支持他们,才会理解以人为本的真实含义。现在,我要问的问题是:你为什么不爱呢? 请听下一讲——解决你的问题。 第59节:解决你的问题(1) 第十八讲:解决你的问题 曹操和刘备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管理学理念,渔夫的管理学理念和园丁的管理学理念。《三国演义》所描写的,其实就是两种管理学理念的比照。 成君忆先生认为,真正的管理之道,不是像曹操那样去利用你的员工,而应该像刘备那样去爱你的员工。真正的管理难题,不是管理制度,不是管理技术,而是你对爱的理解。 刘备曾经说过,他与曹操有三个方面的不同:“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所谓急,就是急功近利,就是我们今天流行的绩效主义。暴,就是暴力。谲,就是权谋。曹操在乎功利,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急功近利的人,就会不择手段,就会崇尚暴力和权谋。以急,以暴,以谲,很鲜明地概括了曹操的管理风格。 有人赞美说:“曹操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谁说的?在说胡话吧?一个急功近利的人,怎么会胸怀宽广呢?只有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才会有包容天下的宽广胸怀。刘备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与曹操不一样。曹操在乎眼前的功利,而我在乎的是自身的修养。” 当一个人的人格越高尚,他的眼界就会越开阔、胸怀就会越宽广,也就越能理解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因为理解,他的心中充满了慈悲。这种慈悲,就是刘备所说的仁、所说的忠。上级对下级的爱叫做仁,下级对上级的爱叫做忠。佛教谓之慈悲,刘备谓之仁、谓之忠,说的都是同一个爱字。 与曹操不一样。曹操以急,以暴,以谲。刘备呢?以宽,以仁,以忠。这是两种不同的管理学理念,一种是渔夫的管理学理念,一种是园丁的管理学理念。【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38. 真正的管理之道,不是像曹操那样去利用你的员工,而应该像刘备那样去爱你的员工。 真正的管理之道,不是像曹操那样去利用你的员工,而应该像刘备那样去爱你的员工,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工作。现在的问题是,你为什么不爱呢? 第一个原因:你感到迷茫。 迷茫的人,就像汪洋大海中的漂泊者,找不到人生的彼岸。他会本能地感到惊恐不安,无论他拥有的是一只豪华的游艇,或者是一根可怜的稻草,如果他找不到人生的彼岸,他都会本能地感到惊恐不安。 你要解决的,不是救命的稻草或者游艇的问题,而是彼岸的问题。可是,彼岸在哪儿呢?你往前看看,往后看看,往左看看,往右看看,就这样看了又看,可是,彼岸究竟在哪儿呢? 彼岸不在你的对面,也不在你的身后,而在你的心里。所以,你不要看外面,要看里面。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到你的心灵中来,回到你自己的位置上来。那个位置,就是你的彼岸,就是你安身立命的地方。 迷茫的人不能理解爱的奥秘。他在苦海中挣扎,他是那样惊慌、那样无助,怎么会懂得爱呢?然而,当你找到自己的位置,苦海就会神奇地消失。你站在那个位置,站在那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有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就会像树苗那样伸展出自己的枝叶,就会像花朵那样绽放出自己的芬芳。 第二个原因:你感到痛苦。 天真的时候你会爱。轻松的时候你会爱。快乐的时候你会爱。幸福的时候你会爱。可是,如果你感到痛苦,你的爱就会消失。 痛苦是一种病态。人人都会生病,人人都会痛苦,这并不奇怪。关键的问题在于,你应该怎样面对你的痛苦呢? 比如头痛,人们会使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怎么能够治好你的头痛呢?它唯一的疗效就是让你麻木,让你在麻木中感觉不到头痛。可是,当麻木过去,头痛又会发作。用麻木的方式治疗头痛,无疑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有许多原因导致头痛:心血管病会导致头痛,神经衰弱会导致头痛,颈椎病会导致头痛,肝炎病会导致头痛,肾功能虚弱会导致头痛……你要去找到那个病因,对症下药,才能彻底地治好你的头痛。可是,你非但不去查找疾病,反而用阿司匹林抑制头痛的出现,多么荒唐的做法啊!这就好比三国时代的曹操一样,孔融指责曹操的过错,他非但不去检讨自己的过错、不去改正自己的过错,反而恼羞成怒,把孔融满门抄斩。 你应该感谢头痛,而不是去抑制它、摧毁它。它是一种警告,在向你提示疾病的存在。你应该去研究它,把造成头痛的病因找到。 第60节:解决你的问题(2) 第三个原因:你患有欲望综合征。 迷茫的时候你有欲望。空虚的时候你有欲望。痛苦的时候你有欲望。欲望是一种类似于饥饿感的症状,你总是感到饿,总是不停地往胃里塞食物。否则,你就会心慌、颤抖、冒冷汗,甚至出现行为上的狂乱。 美国作家约翰?格拉夫和经济学家托马斯?内勒把这种饥饿感叫做欲望综合征。《牛津英文字典》对欲望综合征的定义是:一种传染病,它总是让人们渴望占有更多的物质,并且产生强烈的焦虑感。2000年美国总统候选人阿尔?戈尔在《濒临失衡的地球》一书中写道:“我们的文明总是喜欢消费大量闪闪发光的新东西,但人们却越来越感到空虚难耐。”民意调查专家理查德?哈伍德则发现,美国人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自私,甚至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商业评论家杰里米?里夫金则说,如果人类全部采用美国式的生活标准,那至少还要多几个地球才能经得起折腾。 无论你占有多少,欲望综合征仍然让你感到饥饿。无论你吃了多少,那种饥饿感仍然在那里。你不应该吃那么多食物,那样会损害你的健康的。你要做的,不是到处疯狂地找食物,而应该是去治疗你的疾病。 第四个原因:你失去了敏锐的知觉。 为了战胜痛苦,我们成了英雄主义者。为了满足欲望,我们成了娱乐主义者。我们一直在追求感官的麻醉,我们为了感官的麻醉而存活,但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在感官的麻醉之中,我们已经失去了知觉上的敏感性。 当我们失去了敏锐的知觉,就会有一种判断上的不确定性。有时候我们满怀狐疑,一会儿狐疑这个,一会儿狐疑那个。有时候我们又变得迷信,一会儿迷信这个,一会儿迷信那个。我们不知道,那种确定性的答案究竟在哪里呢?【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39. 不要逃避你的痛苦,要用心去理解你的痛苦。不要服从你的欲望,要用心去理解你的欲望。只有在理解中,你才能发现那个正确的答案。 140. 不要麻醉自己。即使痛苦到了极点,也要保持你的敏感性。敏锐的知觉,是我们理解痛苦、理解欲望的唯一路径。 渔夫的管理学理念,其实是一种来自迷茫、来自痛苦、来自欲望的自以为是。园丁的管理学则不一样,它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悟。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管理学理念究竟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1. 渔夫的管理学:认为人生是一个满足心理欲望的过程。 园丁的管理学:认为人生是一个满足成长需要的过程。 2. 渔夫的管理学:主张有为,急于表现自我。 园丁的管理学:主张无为,强调放下自我。 3. 渔夫的管理学:倾向于用自我的价值观去评论人物。 园丁的管理学:倾向于用观察、倾听、交流和同情心去理解别人。 4. 渔夫的管理学:认为人性本恶,总是试图战胜预先设定的敌人和对手。 园丁的管理学:认为人性本善,没有坏人,只有迷失本性的好人。 5. 渔夫的管理学:崇尚力量和权谋,倾向于掠夺和占有。 园丁的管理学:崇尚道德和责任,倾向于创造和奉献。 6. 渔夫的管理学:常常使用“利用”、“控制”、“竞争”之类的关键词。 园丁的管理学:常常使用“培养”、“成长”、“创造”之类的关键词。 7. 渔夫的管理学:总是怨恨别人。 园丁的管理学:总是反省自己。 8. 渔夫的管理学:追求名利上的成功和感官上的刺激。 园丁的管理学: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快乐成长。 渔夫的管理学认为,人生是一个满足心理欲望的过程。可是,欲望怎么能够被满足呢?欲望是一种类似于饥饿感的症状,你总是感到饿,总是不停地往胃里塞食物。无论你吃了多少,那种饥饿感仍然存在,让你变得欲壑难填。 当欲望出现的时候,战争就出现了。当战争出现的时候,力量和权谋就成了杀人越货、占地为王、甚至争霸天下的利器。我不得不承认,使用力量和权谋的确有可能掠夺到大量的物质财富。可是,如果没有了爱,即使让你拥有秦始皇那么多的物质财富,那又有什么用呢?如果没有了爱,就算你拥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人间也只能是一个苦难深重的地狱。 第61节:解决你的问题(3) 你要理解你的欲望。当你理解欲望的时候,欲望就消失了。当欲望消失的时候,战争就消失了。当战争消失的时候,地狱就消失了。爱就像地平线上的第一缕晨曦,照亮了你眼前的世界。 园丁的管理学认为,人生是一个满足成长需要的过程。对于一个健康者的饥饿而言,他的需要就是食物,他需要足够的营养来维持生命的存在和成长。但对于一个有饥饿感的病患者而言,他的需要则不是食物,而是治疗。中国传统文化把这种治疗——这种心灵上、人格上的治疗——叫做“修身”。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学习怎样做人的意思。 渔夫的管理学不能理解做人的意义。它不能理解,只能评论。怎么评论呢?先给出一个观点,然后用自圆其说的方法去论证这个观点。这样,就形成了那种“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你不是,你就不是,是也不是”的逻辑怪圈。马斯洛用这种逻辑方式论证说:“人活着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 事实上,你根本不需要追求,你就已经是你自己了。那么,你还要追求什么自我实现呢?那种所谓的自我实现,其实是你的虚荣心和妄想。 虚荣心和妄想会让你迷失本性。放下自我,放下你的虚荣心和妄想,回到当下,回到你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中来,去观察,去倾听,去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真相的过程,就是理解人生的过程。 《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无论是一位管理天下的皇帝,还是一位管理稻田的老百姓,都要以做人为本。因为,做人的学问就是管理学最根本的学问。当你做对了自己,你就能够找到那个正确的标准。要解决管理学的问题,必须先解决你的问题。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41. 做人的学问,就是管理学最根本的学问。要解决管理学的问题,必须先解决你做人的问题。 142. 刘备崇儒向善的管理学理念,使得他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圣人。他理解人生,热爱人生。他爱护员工,也被员工们所爱戴。他是一道绚丽的光芒,照亮着三国时代那一片黑暗的夜空。 请记住刘备的名字。刘备的名和字,名“备”,字“玄德”,分别出自《易经》和《老子》。 名之为“备”者,乃“易之为书,广大悉备”之“备”也。何谓“广大悉备”,乃谓“天、地、人三才悉备”也。说的什么意思呢?《易经》这本书的内容,讲述的是天体的运行、地上万物的生长,以及人类的社会活动,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神秘的非物质形态。 悉备者何?玄德也。那种神秘的非物质形态究竟是什么呢?就是《老子》中说的“玄德”。什么是“玄德”呢?玄之又玄,谓之“道”也。“玄德”,就是道德的意思。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尊刘贬曹,因为刘备走的就是人间的正道。如果说,一个人的名字就是一个品牌的话,那么刘备就可以说是一个名如其人的管理者品牌。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崇儒向善的管理学理念,使得他简直成了天下罕见的圣人。他理解人生,热爱人生。他爱护员工,也被员工们所爱戴。他是一道绚丽的光芒,照亮着三国时代那一片黑暗的夜空。 从曹操到刘备,在他们之间经历了三场大战:官渡大战、赤壁大战和彝陵大战。三场大战,可以看做三个传奇的管理学案例。官渡大战,曹操战胜了袁绍,因为什么?因为权谋。赤壁大战,孙刘联军战胜了曹操,因为什么?因为正义。彝陵大战,刘备却输给了孙权,那又是因为什么呢?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方面擒获并杀害。当刘备听到这个噩耗时,他的道德意识顿时被仇恨严重地扭曲了。他亲自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扑向东吴,要为关羽报仇雪恨。东吴方面多次派出使者求和,甚至交出了杀害关羽和张飞的直接凶手,并表示愿意退还已经占领的荆州。但是,刘备依然不依不饶,一定要荡平东吴、手刃孙权,方能消除心头之恨。 第62节:解决你的问题(4) 当一个人在仇恨的时候,就不再可能有那种放眼天地的视野,也不再可能有那种敏锐的知觉能力。他会变得狭隘而又迟钝,而危险却在悄然来临。对于刘备而言,一个是来自于身体的危险,仇恨在伤害他的身体健康,使得他因为“外感时邪”和“内伤七情”患上了痢疾。一个是来自于战场的危险,东吴大将陆逊在他浑然不觉的情况下一把火烧着他的七百里连营,重演了当年火烧赤壁的剧情。 彝陵大战的惨重失败,给刘备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因为严重的痢疾并发症,他在白帝城凄然病逝。而他复兴汉室的理想,也从此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临终之前,当他见到诸葛亮,悔恨的泪水像汩汩的泉水一样,濡湿了他的脸庞。 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彝陵大战之后,镇北将军黄权投降了曹操的儿子曹丕。有人向刘备奏称,黄权是一个叛国的罪犯,而他的家属也应该株连问罪。刘备回答说:“黄权被东吴大军隔离在江北,无法回来,不得已才向曹丕投降的。是我发动的战争,所以这件事不是黄权对不住我,而是我对不住黄权。所以,不仅不能罪其家属,反而要一如既往地优待他们。”我以为,刘备虽有彝陵大战的过错,但终其一生,还是保持了一个园丁式管理者的仁爱本色。【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143. 管理学遇到的真正难题,不是管理制度的问题,而是管理者的人格问题。当管理者的人格开始腐败,就必然会出现许多管理上的风险。 144. 现代社会所鼓吹的民主政治,不过是为了防范管理风险的无奈之举。 刘备为什么要复兴汉室呢?难道只是为了恢复他们刘氏的江山吗?我无法代替刘备来回答这些问题。但是我想,既然刘备读过“四书五经”,接受过道德的启蒙,就应该懂得“天下为公”的道理。 所谓“天下为公”,既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独占天下,也不是用一个利益分配方案让天下所有人来瓜分天下。“天下为公”的意思是说,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任何人都不应该把它全部或者部分地占为己有——这样,人们就可以在同一片蓝天下,像其他的生物一样,过一种各得其所、各得其乐的生活。 天下最高层的管理者,人们称之为天子。在夏、商、周三个朝代,采用的是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天子的意思,大约相当于西方天主教教义中的圣子、或者教皇,他除了管理自己的国家,还需要负责全天下人的道德生活。他自己就是一个国王,但由于他还肩负着天子的职责,所以有权力向其他国家和部落的首领颁布命令。 从那以后至于宋朝,虽然国王变成了皇帝,国家的版图和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天子的职责却一直在那里。如果皇帝有公心,他就会懂得“天下为公”的道理,并自觉地履行天子的职责。如果皇帝的道德修养不够,私欲膨胀以至于贪婪地占有,公天下也就变成了家天下,而天子的职责也被荒废了。 有人说,让皇帝自觉履行天子的职责是靠不住的,因为缺乏监督机制——这种看法当然有道理。一个人的专制政治,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但风险也是很大的。民主政治可以比较有效地防范这方面的风险,但它却是一种成本最高、效率最差的制度。我以为,民主政治并不比专制政治更优越,而是为了防范风险的无奈之举。管理学遇到的真正难题,是人格的腐败,无论是一个人的腐败还是一群人的腐败。 只有通过道德的启蒙与教化,才能让管理者保持人格的廉洁。从管理者的人格出发,到创建一个让人们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学的全部理解。以刘备的道德观而言,我宁可相信,他复兴汉室的目的,是为了重建“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那样的太平盛世。天子是否姓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有汉文帝、汉光武帝和刘备这样的人格和胸怀。 唐太宗李世民并不姓刘,但他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宋太祖赵匡胤也不姓刘,我们也同样尊敬他。唐朝和宋朝,是三国以后最令人称道的两个朝代。这两个朝代的文化与汉朝的文化一脉相承,它们是人类历史上无比灿烂、无比辉煌的管理学奇迹。【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第63节:解决你的问题(5) 145.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财富是“生”出来的。所谓“生财有道”,意思是说,人类也可以像牡丹花创造它的花朵、像苹果树创造它的果实一样,创造出可观的财富。 146. 只有通过道德的启蒙,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管理者。只有在道德的路线上,才能建立起有终极意义的管理学。 我们又回到了财富的话题上来。你以为财富是“挣”来的、“赚”来的,可是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财富是“生”出来的。所谓“生财有道”,就是这个意思。 没有人愿意贫穷,可贫穷是怎样造成的呢?从历史上的案例来看,造成贫困的原因,除了天灾,主要是人祸。所谓人祸,就是战争,无论是军事上的战争、政治上的战争、经济上的战争,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仇恨。 “挣”和“赚”是掠夺财富的方式。你可以用掠夺的方式占有财富,用战争的方式占有财富。但是,战争却会最终造成人类社会的整体贫穷。我们需要的,不是战争,而是一个和平的环境。就像牡丹花创造了它的花朵、苹果树创造了它的果实一样,人们也会用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创造出可观的财富。我常常在想,历史上的中国究竟富裕到了什么程度啊?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我建议素以文史见长的北京大学开设一门新的学科——历史经济学。以唐朝的大明宫为例,考古工作者经过详细的考古勘探,现已探明大明宫的面积为3?2平方公里,规模之大,是现存于北京的明清故宫的4?5倍。在唐朝最鼎盛的时期,整个长安城的规模甚至超过了今天的西安,城市面积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西安市老城的7倍。至于《清明上河图》里那个宋朝的街市,有一本宋朝书生的笔记告诉我们说,整个街市的老板几乎全是百万富翁。 我曾经在秦朝的阿房宫遗址、汉朝的长安城遗址和唐朝的大明宫遗址面前默默地驻足,我为这里曾经多次出现过的极度辉煌的文化和财富感到震惊。后来我对西安的朋友们说,西安是一个伟大的城市,它已经死去过很多次了,但它却在一次又一次地新生。 后来我在《渔夫与管理学》中说,如果我们能够用汉唐时期的文化来培育今天的市场经济,也一定能够重现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 我相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定可以找到令人不可思议的生财之道。一个像天堂那样和谐、富裕和美丽的人类社会,也一定会重新出现在亚洲东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后记:建立一种五行相生的管理系统 时常有人向我谈到平衡计分卡。他们告诉我,平衡计分卡刚刚被《哈佛商业评论》评选为“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技术之一”。所以,在刚刚完成《管理三国志》之后,我就立即向国内外的朋友们搜集那次评选活动的详细资料,以及平衡计分卡的成功案例。令我多少感到意外的是,我得到的几乎全是负面的消息。 平衡计分卡是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发明的一种绩效管理技术,传入中国也已有数年的时间。之所以被命名为平衡计分卡,据说是因为它“兼顾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基于对长期赢利的考虑,它不主张片面的财务指标考核,而认为应该用战略性的眼光来全面考核公司的财务管理、客户管理、运营流程管理,以及学习与创新的能力。 1. 财务管理方面:卡普兰先生认为,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为股东创造利润,但人们更需要关注的,不是短期赢利,而是长期赢利。卡普兰先生说,只有战略性的财务管理,才能够让企业获得可持续性的赢利能力。 2. 客户服务方面:企业是否能够获得可持续性的赢利机会,在于是否向市场提供了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卡普兰先生说,我们可以从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服务等方面,来考量企业的表现。 3. 运营流程方面:如何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于是否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健全的组织结构、运营流程和管理机制。卡普兰先生说,企业应该为此制订合理的考核指标,来分析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改进。 第64节:解决你的问题(6) 4. 学习与创新方面:卡普兰先生说,员工们应该在学习与创新方面保持能力上的成长,以支持企业实现可持续性的赢利和发展。 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绩效管理技术,平衡计分卡赢得了一片叫好。然而,与叫好声相对应的是,它似乎并不叫座。我了解的情况是,有一些企业曾经满怀期待地实施过平衡计分卡,却由此引发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员工们常质疑某些考核指标的合理性,这样就造成了数据收集和指标分解上的困难,并最终造成人们对战略设计的否定。所以,平衡计分卡虽然能够从理论上描绘出一种持续赢利的愿景,事实上却总是遭遇到实施方案的流产。 尽管平衡计分卡遭到了现实的否定,但卡普兰先生却认为,管理技术没有过错,有过错的是那些使用管理技术的人。他说,关起门来设计表格是容易的,但更重要的是怎样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和参与。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和参与呢?卡普兰先生并没有给出具体和奏效的回答。有人不无调侃地评论说:“卡普兰狡猾地回避了平衡计分卡在具体实施中出现的一些关键性的细节问题,却把麻烦留给了他的信徒。” 在我看来,平衡计分卡并不像卡普兰先生所描述的那样完美无缺。中国有一句老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是,平衡计分卡却仅仅关注到了公司管理的四个方面。作为一项全面考核公司管理的技术,它存在着一个极为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它忽略了对企业文化的评估。 尽管平衡计分卡非常强调公司的战略,但它似乎并不知道,战略其实是企业文化的衍生物。不同的组织文化,就会衍生出不同的战略。与其说员工们在质疑公司的考核指标和战略设计,不如说他们在质疑公司的企业文化。 事实上,平衡计分卡与其他的绩效管理技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名为平衡计分卡,但它所追求的目标,依然是财务上的利益。企业中的人,不过是用来获取财务利益的工具。如此一来,它就必然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员工们之所以质疑战略设计和考核指标的合理性,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平衡计分卡应该在财务管理、客户服务、运营流程以及学习与创新的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评估之外,增加一个方面的评估,即:对企业文化的评估。与此同时,把它所追求的目标,从财务方面向人的方面转移。只有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可能得到员工们的拥护和支持,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组织结构,都包含着木、火、土、金、水等五种物质形态。五种物质形态的运行和变化规律,被称之为五行。这就是我们在中医、风水和命理中常常看到的五行学说。 以人体为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的身体也是如此。在我们的身体内部,肝脏(包括肝和胆)对应的是木,心脏对应的是火,脾脏(包括脾和胃)对应的是土,肺脏对应的是金,肾脏对应的是水。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员工属木,相当于人体的肝胆,承担着企业的造血职能。木生火者,木性温暖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也。意思是说,在员工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潜伏的木性似的能量,如果你能够把那种能量激发出来,员工们就会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使得公司的运营流程充满活力和生机。这就是木生火。 公司的运营流程属火,相当于人体的心脏,承担着血液循环的职能。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焚而成灰土,故火生土也。意思是说,在那种火热的运营流程中,员工们在尽情地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于是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组织文化。这就是火生土。 公司的企业文化属土,相当于人体的脾胃。脾胃越好,吸收营养的功能就越好。土生金者,聚土成山,而金生乎其中,故土生金也。意思是说,公司的组织文化就像土壤一样,越是厚实,就越有吸收和蕴藏的能力,于是就有一些类于金矿的物质生乎其中。少阴之气亦属金,所谓土生金,也意味着土壤的质量越好,地面上的气候就越好。这就是土生金。 第65节:解决你的问题(7) 公司的客户服务属金,相当于人体的肺部,承担着呼吸的职能。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温润流泽,故金生水也。少阴之气,指的是天空中的大气。意思是说,为客户服务是一个价值转换的过程,会像天空中的大气一样形成降水。这就是金生水。 公司的财务属水,相当于人体的肾脏,承担着滋养生命的职能。水生木者,因水润而生,故水生木也。意思是说,财务系统就像水一样滋润着员工和企业的成长。这就是水生木。 作为一项全面考核公司管理的技术,平衡计分卡并没有覆盖到公司所有的组织结构。按照五行学说的理论,平衡计分卡应该针对公司的财务管理、运营流程、客户服务、员工成长、企业文化等五个方面做出全面的评估。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建立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组织结构。 五行之间,有时候是相生的关系。所谓相生,指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员工属木,木生火。公司的运营属火,火生土。组织文化属土,土生金。客户服务属金,金生水。财务属水,水生木。所谓五行相生,就好像亲子之间那种爱与感恩的关系。 但是,如果五行之间相克,那就会演变成互相制约、彼此残杀的敌对关系。我们的身体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五行之间的相克。金克木,会导致肝胆的疾病。木克土,会导致脾胃的疾病。土克水,会导致肾脏的疾病。水克火,会导致心脏的疾病。火克金,会导致肺和呼吸系统的疾病。同样地,我们的企业之所以出现管理上的难题,也是因为五行之间的相克。 让我们关注企业中的人,他们在五行之中属木。木赖水土而生,人们之所以能够在企业中存活,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一个是财务状况,另一个是公司的组织文化。 我反对用低薪酬对待员工,但也不赞成为了某种目的向员工支付过高的薪酬。水与木之间,虽然是一种相生的关系,但水弱则木枯,水多则木漂。所以,在薪酬制度方面,应该有一个适度的有益于员工健康成长的标准。我们知道,老板们总是喜欢苛刻地对待员工,让员工们的日子过得很拮据;有时候,他们又喜欢用高薪待遇来收买员工,这两种做法对员工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我常常开玩笑地说,现代企业很容易出现肝脏上的毛病。为什么?因为我们缺少一种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结果导致员工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 公司的企业文化属土。最初的企业文化,来自老板和主管的价值观。作为老板、或者部门的主管,你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壤,你就会种出什么样的树。土壤越肥沃,树木就越茂盛。土壤越贫瘠,树木也会变得枯萎而又稀疏。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就是一个土壤问题。同样的人才,在这个公司和在那个公司的状况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也是一个土壤问题。所以,不同的组织文化会对员工的影响也非常大。 公司的运营流程属火。火赖木生,木多则火炽。然而,木虽能生火,火多却会导致木焚。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可是如果劳动强度过大,就会发生火克木的问题。 还有客户的问题。客户属金,金赖土生,却能克木。弱木逢强金,必然遭到砍折。所谓金克木,就是指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员工和企业受到的伤害。反过来,如果是强木逢金,就会出现木强金缺的现象。凡此种种,都是五行之间的相克问题。 至于卡普兰先生的平衡计分卡,之所以总是遭遇到员工们的质疑,则是一种木克土的现象。 管理学的问题,说到底是人生的问题。让我们回到人生的立场上来,去理解人,以及由人组成的企业组织。 从业于管理和管理咨询10余年来,我和我的同行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管理难题,就像医生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疾病一样。我们采用过一系列的现代管理技术,例如末位淘汰制、目标管理法、360度评估、平衡记分卡,以及其他各种花样的薪酬激励技巧等等。从短期来看,这些管理技术有时候有效,有时候没效,有时候反而把事情弄得很糟。如果从比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则几乎没有一个值得称道的成功案例。仿佛西医似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时候也会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却无法根除病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眼里只有疾病,却并不懂得健康的内涵。 健康只有一种,而疾病却千奇百怪。如果五行之间是相生的关系,生命就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如果五行之间是相克的关系,就会出现各种奇怪的病症。怎么办呢?与西医不同的是,真正高明的中医不是帮你治疗疾病,而是帮你恢复健康。当你的身体内部恢复了那种五行相生的关系之后,所有的疑难杂症都会消失。 我要向中医学习五行相生的健康哲学。就像健康的身体组织一样,健康的企业组织也应该是五行相生的关系。管理学的真正奥秘就在于,你是否能够建立起那种五行相生的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管理者的你,应该具备的是土壤一样肥沃和宽广的胸怀,能够去包容你的员工,爱护你的员工,栽培你的员工。 2007年3月6日,看山川与田野之间春暖花开,水汽氤氲,颇有一些神秘的美感。归来即写下上面的文字,附录于此,是为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