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2

作者:罗智 字数:25114 更新:2023-10-08 21:41:18

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迷信所谓的天赋。对于天才的定义,还是爱迪生说得好,所谓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罢了。马上去行动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这就是行动的念头萌生了,而一个人切切实实的行动,就是使这个想法得到实现的功夫;所以说,产生去做一件事的念头,就是行的开始了,而笃实一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行动,则是实现理想的保证。    有的人在一生中有很多理想,抱负很大,却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郁郁不得志,只得在那里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有的人整天东奔西跑,看似忙忙碌碌,但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最后也是一事无成。  在王阳明看来,这些人就是因为“知而不能行”的缘故。那么什么才算是知而能行乃至知行合一的境界呢?  与理论认识相比起来,一个人的行动能力十分重要。所谓“非行无以成”,任何一件事要想做成功,都要付诸于行动。如果不采取行动,哪怕你有再远大的理想,再出色的能力,再丰富的知识,也是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最欠缺的也许是行动的能力。如果有了充足的行动,一个人完成一件事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无论是任何学问或技艺,要想做成它,最后都要落实到行动上来。有人向一位哲人请教,问他获得成功的的要点是什么。他这样回答:“行动。”问第二个、第三个要点是什么,他的回答仍然是:“行动,行动!”  可以说,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做任何事,如果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  一个画家突然从朋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三年后,画家又回来了,原来他去了西藏,蛰伏三年,领略了许多的风土人情,胸中藏有万千景物,画技大进。  朋友们大吃一惊,纷纷责怪他去那么远、那么艰苦的地方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一声。  画家却淡淡一笑:“我想去就去了,如果让你们都知道,万一听了你们七嘴八舌的劝告,第二天可能就不想去了。”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心中认定的的事就要马上去做,否则受到外界的影响,内心有了种种顾虑后,自己的行动能力就会大大减弱,甚至可能取消初衷。  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拥有再大的理想,如果不在行动中去实现它,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如你想去游历天下,与其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不如拿出勇气来,以常人难以企及的行动去追求它,锲而不舍,哪怕是凭借一根拐杖、一个饭钵,一路讨饭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从小就读到过这样一则古代故事。  说的是四川某个边远地区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准备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南海在浙江的普陀山,路途十分遥远。  富和尚问:“你依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回答道:“我准备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不由得哈哈大笑:“多年来,我一直想买一条船去南海,到现在都还没去成。你就凭借这两样东西,怎么能够去呢?!”  在他看来,穷和尚只靠一个瓶子和一只碗,一路乞讨,步行去南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穷和尚居然从南海朝拜佛教圣地回来了,把自己此行的见闻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面色通红,惭愧不已。  从四川的边远地区到浙江的南海,路途不知有几千里远,资产雄厚、拥有那时的先进交通工具的富和尚都没去成,而穷和尚仅凭一瓶一碗、一路化缘就完成了南海之旅,说明了要做成一件事,外在环境并不是关键条件,前提在于我们能否马上采取行动,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目标迈进,就有成功的可能。  可以说,阻碍我们采取行动的不是表面的物质条件和环境,而是我们内心的软弱与妥协。只要肯下功夫去做,那么难事也会变为容易了。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王阳明全集•教条示龙场诸生》    大志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不是靠志气才学成的。    王阳明指出,立定一个具体的志向,是成就任何一件事的基础,即使象是那些木工、书法、弈棋等工匠技艺,也要专心致志去学习,才能达到较高的造诣。现在的人们荒废学业,精神懈怠消沉,整天嬉戏享乐,任由时间白白地浪费,而一事无成,这都是由于没有立定一个志向的原因。所以立志成为一个圣人,就会一心一意地去追求圣人之道,最后成为一个圣人;如果立志成为一个贤人,就会因此去探求贤人之道,最后成为一个贤人;如果没有什么志向的话,就会象没有舵的船只,没有缰绳的奔马,飘荡放纵,没有一个方向,到底要跑到何处去呢。  我们已经知道,人的潜能十分巨大,每个人本来都可能做出比他想象中还要大的一番事业,但由于没有树立一个具体的志向,大多数人都没能把应有的潜能发挥出来,而是让它默默地沉睡于身中,自己过得浑浑噩噩,宝贵的时光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  所以,要做成一番事业,要开发自己的潜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完全是由他的决心来决定的。  《传习录》上有一个例子。  萧惠向老师请教佛老之学的精妙处。王阳明说:“我和你说圣人之学简易广大,你不肯问我所感悟到的,却只问我所后悔的。”  萧惠惭愧地认错,向老师请教圣人之学。王阳明说:“现在你只是做表面工夫,为敷衍而学。等你真有了一个为圣人的心之后,我再和你讲也为时不晚。”  萧惠再三地请教。王阳明说:“我已经一句话就给你说尽了,而你还没有明白!”  在王阳明看来,要想达到圣人之道,最关键的就是要先有一个一定要成为圣人的心。只有先立定这个志向,其他的一切就好说了。  浙江永康有一个叫周莹的年轻人,曾经跟随王阳明的学生应元忠学习过,后来感到有些问题还弄不清楚,便千里迢迢、历尽艰辛地专程去拜访王阳明,希望能具体学习心学之道。  王阳明问他应元忠先生都教了他些什么?  周莹回答:“没有其他特别的话。只是每天教导我要立志于圣贤的学问,不要沉溺于世俗之学。”  没想到王阳明一听这话,认为他已经得到学习圣贤之道的方法了,自己已没有什么再可教他。  周莹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再三恳求王阳明一定要教他。  王阳明向他询问了旅途中的辛苦后,感叹地说:“你这一路上,真是太艰难了。”  接着又问他:“你这次来我这里,路途这么远而且十分劳累,其中的艰难险阻到这个地步,你为什么不返回去而一定要来我这里呢?有没有什么人强迫你?”  周莹说:“我来到先生这里,投身于先生门下学习,虽然劳苦艰难,内心却真的感到十分快乐。哪能因为这点劳苦艰难就返回去,又何必等待别人来强迫自己呢?”  听到这番话,王阳明不禁抚须而笑:“这就是我所说的你已经得到学习方法的原因。你有这种志向,一定要投入到我的门下,便无需任何人教你来的方法,不远千里,不辞辛劳,不管怎样也要来到这里。你有志于圣贤之学,用这种方法,还愁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吗?还要别人教你什么吗?你一路上舍船登岸,把路费留给仆人而自己去借粮,冒着毒暑而来到这里,则又是从哪里学到的方法呢?”  受到这番别出心裁的启发式教育,周莹这才恍然大悟。  一个人的决心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一件到底能不能完成,就看你的决心怎样。有了决心,你就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找成功的方法,这也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但是,尽管很多人都知道立志的重要,不过这个志却不是讲立就能立起来的。很多人也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时候往往无论怎样表决心,对自己发誓,对别人发誓,刚开始激情澎湃,挺有干劲的,但不知什么时候之后,往往又会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下了决心要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却因自己的意志脆弱而又重复同样的事,对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一件遗憾而又无可奈何的事。  王阳明作为一位洞悉了心灵奥秘的心学大师,他对于立志又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呢?  他对学生们说,如果做好事,就能使父母更爱自己,兄弟高兴,乡亲邻里相信尊敬自己,自己又何苦不做好事当君子呢?相反,假使做那些不良行为使父母发怒,兄弟怨恨,邻里乡亲鄙视厌恶自己,又何苦去做坏事当小人呢?大家想到这里,大概就可以知道所说立志是什么意思了。  由此可见,王阳明所说的立志,并不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而要伴随着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和观念转变才能实现的。珍惜最有价值的东西    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贵目贱心。”  ——《传习录》  王阳明有一位学生眼睛有病,非常忧虑。王阳明说:“你这是看重眼睛轻视自己的心。”当然,他的意思并不是说眼睛有病不要去治,而是借这个例子批评某些人,一个人眼睛有病就这么忧心忡忡,而那些更有价值的事物我们却注意不到,呼吁大家要珍惜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也犯了这个毛病,他们往往看重那些次要的东西,反而将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放弃了。由于社会竞争空前激烈,人们所承受的压力很大,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自杀身亡的消息。  乍一看,这些敢于自杀的人,颇有点“视死如归”的气魄,其实,他们完全不懂生命的真谛。  人贵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人具有思想,而生命就是上天赋予人的最宝贵、最稀有的资源,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而且逝去就永不复返,所一定要珍惜这个生命。  其实这个生命我们应该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据心理学家研究认为,那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他们看不到或意识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哪里,换句话说,也就是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如果还有一点希望,他们就不太可能采取自杀这种决绝的手段来对待自己的生命。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也是因为他们的正确价值观一时被物欲所蒙蔽的缘故。  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年轻人失恋了,一心想要自杀,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劝他不要干傻事,但他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实在没办法了,他的父亲只好向一位相识的哲人求助。  这位哲人见到年轻人后,笑着说:“不错,年轻人,你的痴情很令我感动。虽然我认为自杀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还是会帮助你自杀,谁叫我是你的朋友呢?不过,如果换作是我,我是不会做这种蠢事的,仅仅因为一个女孩拒绝了自己,就放弃宝贵的生命,太不值得了!俗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只要你把自己的事做好了,大丈夫又何患无妻呢?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你还是想自杀的话,我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有权决定你的选择!”  然后哲人把年轻人带到自己家里,说要庆祝一番,然后看他怎么死。  这时年轻人开始怀疑起来,因为哲人不象其他人那样去劝他不要自杀。  然而哲人却故意催促他,叫他明天早上4点钟准时起床,然后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履行他的诺言。  年轻人终于反感了,他说:“你到底是我的敌人还是朋友?我不想自杀!”  哲人不动声色地说:“不遵守自己的诺言,这样不好吧?你真的自杀的话,那是很棒的!”  年轻人说:“但是我并不打算自杀,你为什么要逼我?”  哲人说:“我没有逼你!”  于是年轻人就不自杀了。  再后来他有了妻子和孩子,他感慨地说:“实际上现在我对那个女人拒绝我感到很开心,她并不适合我!跟她在一起我会总是被困扰,成为她丈夫的人是会被困扰的。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女人。”  其实这位哲人只是用一种巧妙的方法,唤醒了年轻人那被蒙蔽了的心灵,让他发现自己的人生中还有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    无独有偶,一位太极拳宗师也用类似的方法,有效地劝止了他儿子想自杀的行动。  这位太极拳宗师教授自己儿子学练拳术非常严格,以至于他儿子累得受不了了,于是就想自杀。  太极拳宗师听说后,拿了一张凳子坐在儿子面前,大声喝道:“你不是想自杀吗?现在就动手吧,我倒要看看没出息的人是怎么死的!”  这么一来,他儿子反而不想死了,从这以后,自觉地痛下苦功练拳习艺,以后也成为了太极拳一代大师。  其实我们的心灵是能承受一切痛苦的。有时候我们觉得忍受不了痛苦,那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眼前的一点得失,而看不到更有价值的东西,所谓“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而已。如能冷静下来,让思想深入到心灵深处,就会发现,所谓不能忍受的痛苦,与更有价值的东西相比起来,不过是非常渺小的事物罢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心宁静下来,在一种清明的境界中,挖掘出更有人生价值的东西来,这样才能正确面对人生的一切挫折。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    九川卧病虔州。先生云:“病物亦难格,觉得如何?”对曰:“功夫甚难。”先生曰:“常快活便是功夫。”  ——《传习录》  在虔州时,陈九川病倒了。王阳明说:“关于病这个东西,格也很困难,你感觉如何?”陈九川说:“功夫的确很难。”王阳明说:“经常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情,即为功夫。”  可能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两个得相同疾病的人,一个人性格开朗,另一个人性格忧郁。那个性格开朗,能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疾病的人,肯定比另外一个性格忧郁,遇事悲观的人好得快。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对于一件相同的事情,如果人的心情不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即使碰到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心态积极,凡事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充满乐观的意念,大脑处于这种和谐的状态,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激素。相反,如果心情忧郁悲观,整天哀声叹气,处于一种苦闷怨怒的状态,大脑受到这种恶性刺激,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所以如果能修养自己,不论什么事都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心态,就能促使身心处于阴阳平衡,从而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年轻的精神。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竞争空前激烈,人们的内心普遍受到各种压力的侵扰,压力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及时对自己的身心状态进行调整。  王阳明在龙场谪居间,写下了一篇千年传诵的《瘗旅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正德四年秋七月初三日,有一个从京师来的小官,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从龙场路过去上任,阴雨天黑,投宿于一苗民家。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有人从那条路过来,说这个小官已死在路上。下午他的儿子又死了,第三天连仆人也死在山坡之下。  听到此讯,王阳明悲伤之余,命两名童子去把三具尸体埋了,并感慨地说:  “我早知道你肯定会死,因为前两天我隔着篱笆望见你愁容满面,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如果你实在贪恋这五斗米的俸禄,就应该高高兴兴地去上任,为什么要这么不开心呢?  要知道,在遥远的路途中,餐风宿露,攀越崖壁,行走于高山野岭之顶,经常是饥渴劳累,筋骨疲惫不堪,而又有瘴厉之气时时侵扰着身体外面,如果这时又有忧郁哀愁积于内心,内外夹攻,岂有不死之理?  而我离开故乡来到这里,已有两年了,同样也经历了瘴毒之气的侵害,但却能安然无恙,就是因为我始终保持着豁达愉悦之心,没有一天是象你这样悲悲切切、忧郁哀愁的。”  正因为王阳明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一份愉悦、快乐的心情,被贬谪到龙场那个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时,跟随他来的仆人都病倒了,唯独他一个人无事,这正证明了拥有好心情的重要性。  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经历,与王阳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南宋末年,文天祥领兵抗元,后来被俘。元军统帅想招降文天祥,便亲自为他解缚,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来对待他,极具礼数。只要文天祥点点头,愿意投降,就能够享尽荣华富贵。  面对如此诱惑,文天祥丝毫不为所动。被押送到元朝大都(今北京)后,元朝统治者为了迫使文天祥就范归顺,便把他关了起来。  在三年非人的关押生活中,文天祥始终毅然不屈,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正气歌》。  在《正气歌》中,文天祥说,到了元朝的大都后,我被关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面也象是夜晚一样黑暗;连牛马也一起关在这里,它们同在一个饲槽中喂养,而我吃的也同样是象是给鸡、鸟所吃的粗劣不堪的食物,一到下雨或有霜露的时节,牢房里就四处漏水,地上被冲出道道沟沟坎坎。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寒来暑往,说也奇怪,我居然什么病也没有生,这种不堪人住的地方,在我看来就象是安乐国中似的。其实这其中岂有其他别的技巧,只不过是由于我身怀浩然正气,各种病邪怎能侵袭我的身心呢。    从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天祥的心中是有一个价值观的。他看到了一个比生死、荣华富贵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浩然正气,足以使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处于一种安宁的状态,从而使身体无病无痛。    可见,心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巨大,有时甚至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所以要想拥有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关键就在于如何引导和掌握自己的心境。  也许有人要说,我们没有王阳明、文天祥等人那么高的修养,这时该怎么办呢?  其实当一个人用心想象出一种快乐状态的时候,大脑同样会不断分泌出大量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使人处于心情最佳状态。只要你放松身心,认真地用自己的心去想,尽管这是你想象的,你同样会获得舒畅的心情及快乐的体验,它同样会促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使身心保持健康。不动心的境界    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  ——《静心录•答友人问》  王阳明认为,有抱负、有修养的读书人的学习,其目的是在于提升自己。外来的各种毁誉荣辱,不但不要让它们触动、影响到自己内心的安定,而且还要借用它们来作为磨练自己品性、提升自己素质的地方。    正所谓“君子之学为己,小人之学为人”,君子的学习是为了心灵的成长,而小人的学习却是为了别人,为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换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为了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赏识,好在社会上谋得一个地位。  其实,为了别人的学习不仅很累,而且效果也不大好。  因为为别人而学,心中就有了得失牵挂,就有了很大的压力,而过于强大的压力是能抑制一个人的智慧和潜力的。  如果学习是为了自己心灵的提升,就能使心灵处于一个从容淡定的状态,就能更好地把握自己,平衡各方面的压力,从而使自己潜藏的智慧和才华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所以我们对心灵要有一定的认识,把学习当做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样心灵淡定而充满自信,有一种平常心,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环境。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大学专科生,在学校里学习时,成绩平平,却热衷于利用自己那点可怜的经商知识,在校外与人合办经济实体。  商海之中当然风险难测,难免有赔钱的时候,不管是赔是赚,他都安之坦然,并自嘲说:赔多赔少没关系,只要我人还在就好。颇有点象《史记》中记载张仪未成名前,被人怀疑偷了楚国宰相的王璧,挨了一顿暴打后,回到家里,面对妻子悲恨交加的埋怨时,忙着问他妻子:“快来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得知舌头尚在,才十分放心地说:“舌头还在就足够了。”后来他果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秦国,推行“连横”谋略,官拜宰相,成就了一番大事业。这就是一种对自己的信心。  同学们对他不注重学习课本知识的行为不屑一顾,虽然当面不说,背后说什么的都有,大家的看法比较一致的是:在这个文凭至上的年代,虽然你小子现在挺能张狂的,毕业找工作就有你好看的了,难道你一个专科生还能留校任教不成?  苦熬三年,终于毕业了,这个大专生好象不知道自己的学历是什么,还是那么放松,居然就与一大群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一起,到一家著名的大企业去应聘了。  大家都忙着准备自己的简历,排演面试等,他却好象没有应聘这回事,到了面试那天,晃悠晃悠地就跟着大伙去了,那从容轻松的神色,就象是去应聘现场小坐一会,与人家喝喝茶聊聊天一样。  面试前面的人都谨慎庄重地回答完主考官的问题后,轮到他了,他轻松自在地坐在主考官面前。  主考官例行公事般地问他一句话,你想来应聘什么职位?  这个大专生却从容自若地反问主考官,你们有什么需要人做呢?只要你们需要的工作,我都能胜任。  他那异于常人的镇定心态和独出心裁的回答,一下子让主考官对他刮目相看,就这样,他击败了成堆学历比他高出一大截的学兄学姐们,顺利地被这家大企业聘用了。事后,据主考官透露,他接触到这位应试者后,第一反应就是:“此子大有可为!”  果然,后来这位大专生从最基层做起,一路干得风生水起,没有几年就做到了企业的中层领导的位置。按照大家的看法,再过几年,他就是进入最高决策层也决不会有人感到奇怪。  其实,能够达到对外界的毁誉荣辱不动心的境界,就说明这人的内心相当强大了,他的智慧和能力必然也比别人高出一个层次,与这样的人相争,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赢他?  就象王阳明在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七月,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时。他的同事王思舆对季本说道:“王阳明此行,必定会建立极大的事功。”季本好奇地问:“你是凭借什么如此说呢?”王思舆感叹地说:“我用各种言语试探,根本无法触动他啊。”事实果然证明了王思舆的判断是正确的。  可见,面对人生中的诸多难免的毁誉荣辱,我们大可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而是要以一种坦然自若的心情去对待之,并借此来修炼自己的心灵,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以获得一个悠游自在的人生。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 “事天”,虽与天相对为二,但已看到天在前面,“俟命”,就是未曾见面,在这里等待。    这就是说,一个人要始终保持着一种对人生的希望,有了希望才能有前进的动力,才能有不断完善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那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人,是心中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只要心中还有希望,再加上他有志气的话,他就会千方百计在看似无望的人生道路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所谓“天助自助者”,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连你自己都不肯采取行动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你还能指望谁来帮你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支军队打了败仗,被围困在一座山上,这时天下着大雪,大家饥寒交迫,眼看就要陷入绝境了。  这支军队的主帅苦思之下,想出一条计策,他让亲信在部队中散发一条消息,说他们得到神仙保佑,两天后大雪将会停止,到时他们一定能顺利突围出去。士兵们对主帅的话深信不疑,于是士气大振,大家都在摩拳擦掌,等待那个令人兴奋的时刻的到来。两天后,大雪虽然没有停,但大家凭借着高涨的士气,一鼓作气冲下山来,终于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撤到了安全地带。  这世上没有神仙可以救自己,拯救了他们的,是他们心中的信心和希望。  希望能令一支军队突破重围,同样能帮助一个人获得新生。  有一位女士去南方一座大都市经商。不料三年过去了,她的几十万本金全赔进去,还欠了一大笔债。  她悔恨交加,想当初自己意气风发,一心想在商海中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可天不遂人愿,现在却落得这样的结果。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她的心情一绝望,就觉得周围一片黑暗,似乎陷入了深不见底的绝境。  一天早上,她觉得自己的心情再也承受不住这种煎熬了,就来到二十多层高的楼顶,想在这里了结一生。  清凉的晨风吹来,她烦闷的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抬起头来,迎面看到初升的朝阳,正把它那柔和、温煦的光芒洒在天下万物及自己的身上。  她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突然一个念头涌上心来:生命是如此宝贵,难道自己的生命只值这几十万元钱吗?我为什么不能继续奋斗,去赢取一个新的明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想到这里,对生命及新生活的渴望占据了她的心灵,那些令她阴郁的杂念早已荡然无存。  于是,她满怀希望,带着全新的体验走下楼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后来,她终于成了一名成功的女企业家。  她认为,正是希望拯救了她,一个人只要还能看到自己心中的希望,就永远不会为所谓的绝境击垮,其实真正的绝望只存在自己的想象之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面临一种困境甚至绝境,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走。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谓“否极泰来”,在看似绝望的境地中往往孕育着常人难以发现的生机,只要你有一种绝不认命的心态,自我反省,努力完善自我和提升自我,就能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从而超越自我,创造出人生的奇迹来。做切合实际的事    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舛、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后世的人们不知道从自心的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要去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掌握自己不会做的,一味地好高骛远,不知自己是桀、纣那样的心地,动不动却要做尧舜的事业,如何能够做得呢?    王阳明的这个观点,对今天现实生活中求职的人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正确的指导原则呢?  不少人在选择职业时,恐怕都会有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在亲戚朋友或功利目的的影响下,一厢情愿地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结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遭遇到悲惨的结局。    有一位年轻人,去到一个乡村当了一个村官助理,他非常希望象别人那样在仕途上发展,因为在世人眼里,这毕竟是一个升官发财、从此过上好生活的捷径。  但他明显不具备从政的素质,几年后村官助理的合同期满,重新竟聘时,他落选了,年轻人一下子变得非常郁闷起来。后来,他去了南方一座城市打工,但这种郁闷挥之不去,一直缠绕在他心头。心里有着这么样的一种沉重负担,心情自然不会好,看什么都不顺眼,干什么也不顺手,工作业绩当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境遇也就越来越差。  其实年轻人在竞选村官助理落选后,就已经出现了有心理问题的苗头,旁人经常发现他一个人在自言自语,但也没有过分注意。  待到去南方打工时,年轻人看到自己也不能过上理想中的好生活,心理的偏颇越来越严重,他再也承受不起这种心灵的重负,他疯了。  相比之下,另一位年轻人的选择及遭遇却截然不同。  这位年轻人是残疾人,出生时由于早产,四肢不能动弹,直到13岁了,在母亲持之不懈的关爱护理下,靠着母亲的搀扶才能够站立起来,但由于长年未得到锻炼,双手已经严重畸形。  不幸的是,在年轻人17岁那年,父亲患病刚去世不久,他又因高烧无钱及时医治,导致再次瘫痪,双腿永远不能再站起来了。  也正是在这一年,这个只断断续续上过5年小学的年轻人,母亲为他报名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由于长期治病,年轻人家中早已一贫如洗,母子俩相依为命,每个月的经济来源仅有母亲280元的退休养老金,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  但就是在这样极度桔据的生活中,母亲还是挤出一部分钱来每年为儿子交自学考试的学费,并且为他买了一整套660多元的精装百科全书。  母亲退休前在一家客车集团公司上班,一天,一个以前的同事来看望母子二人,谈到厂里使用的涂料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能导电的就不能防锈,要是涂料弄得能防锈了,则不能导电了。国内外许多技术员、工程师及科学家们为之进行长期的科研攻关,伤透了脑筋,但就是研究不出既能导电又能防锈的新型涂料来。  母亲的那位同事也许没有想到,她的这番话就象一道闪电,击中了年轻人的头脑,他顿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能不能研制出既能导电又能防锈的一种理想涂料来呢?  从此,母子二人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多了一项新内容,那就是做实验。一次次调整涂料的配方,一次次失败。  看到深夜还在灯下忘我钻研的儿子,母亲多想为儿子补充一点哪怕是一碗饺子的营养啊,但她实在没有过多的钱,只能抹一把心疼的眼泪,为儿子在心里暗暗地加油。  也不知失败了多少次,在母亲的全力支持下,年轻人经过四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一种既能导电又能防锈还能防腐耐热的全新型涂料,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而这时的母亲,也从儿子的发明中看到了自己的生存价值。  年轻人感慨地认为,正是由于母亲宽容的心怀以及那种超乎功利的态度,对自己绝对信任,才使他“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地走到现在,取得了别人不能取得的成就,在获得科研成果的同时,也领悟了生命的真谛。他在手记中写道:“如果谁象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取得比我更大的成功。”  其实,上面两位年轻人的例子,又何尝不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做了王阳明论述的完美注脚呢?  正如李白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天赋及价值,关键在于自己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把它们挖掘出来。挖一口有源泉的井  ——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时先生在塘边坐,傍有井,故以之喻学云。  ——《传习录》  “与其挖一个数顷大的无源泉的池塘,不如挖一口数尺深的有源泉的水井,这样水源不枯。”  当时王阳明先生在池塘边坐着,旁边有一口井,因此就用来比喻做学问。  很多人在做学问上有一种想法,总以为学得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如果光有知识,而没有获得一种能力,就只是一池大而无用的死水,远没有一口仅数尺深但有源泉的水井有生机。    王阳明强调做学问要有“源泉”,其实何尝不是向我们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要拥有一种能力素质,一种如何获取及灵活运用那些学问和才能的能力。而拥有了这种能力素质,对其他事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这种能力素质是一个人的心态、意志及心灵自控能力的总和,在书本上无法获得,只能在事物上磨练而拥有。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通过向内挖掘自我的潜力,获得智慧源泉的例子有很多。  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据《明史》中载道:“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整个明朝一代,作为文臣领兵打仗,能用兵如神,克敌制胜的,没有那一个人能比得上王阳明。在激烈无比的军事战斗中,局面越是危险复杂,令人疑惑不定时,王阳明的心思意识反而就越清明冷静,指挥若定,所考虑的问题和计谋不会遗漏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这种超人一等的智慧能力,虽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王阳明的天资较高,但它们也实在是得益于王阳明持之以恒的格物致知修养,得窥儒家之“中”,拥有心灵智慧的缘故。  历史上,能把兵书背得滚瓜烂熟的人大有人在。如三国时的马谡,他饱读兵书,知识渊博,有时连诸葛亮都要向他请教有关问题。然而街亭一战,他却只会对兵书上的战例和方法生搬硬套,结果惨遭失败,导致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悲剧,教训是惨痛而深刻的。  为什么是看同样的兵书,他们从中所获得的东西大不相同呢?  道理很简单,这就是一个人的能力素质问题。王阳明和其他善用兵法者拥有一种运用军事兵法的能力,而马谡等人只知道军事兵法的知识,而并没有将其化为自己的军事才能。  这种能力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  靠思考和磨练。  王阳明二十六岁时,住在京师,准备下一次科举考试。当时明朝边境深受所谓的“套虏”侵扰,朝中上下忙着推选能独挡一面的将才,却因为向来崇文抑武,一时无得力之将可派,慌乱得不可开交。  王阳明考虑到当时所设的武举考试,只是选拔了懂得骑马射箭搏击的人,而不能培养深谙军事韬略、能真正领兵打仗之才。于是便开始研究学习兵法,凡是找得到的兵法秘书,没有不深入钻研的。  他研究兵法的方法很独特,不是象别人那样能把那些兵书背下来就算了事,而是要达到理解、消化、融会贯通的地步,让这些知识了然于心,形成可以灵活运用的能力。每当宴请宾客时,他便把那些果核杯碗收集起来,排列阵势来作推演兵法的游戏,即使受到别人的嘲笑,他也毫不在乎,达到了如痴似醉的地步。  甚至当他领命督造威宁伯墓时,也不放过钻研兵法的机会,他把民夫按兵法上的“什伍法”来编制人数、队伍,有条不紊地调遣他们进行劳动,劳作之余休息的时候,又兴致勃勃地指挥民夫们排兵列阵,演习据说是诸葛亮所传的“八阵图”等阵法。  就这样,在反复的学习及磨练中,王阳明逐渐把兵法的精髓融化于心,通晓了运用它们的奥秘,这就是他对兵法的理解——“此心不动,随机而行”。  在他看来,所谓的“兵法”精髓,绝不是书本上死的、教条的东西,而是与心融合在一起、具有生命力的东西。经过千百回的学习与锤炼,那些知识早已融化在心灵之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一旦遇到情况,它们要做的,只是随机应变而已。  由此可见,我们的心就是一种能力,能随着学习和磨练的程度而提升自身的境界。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指出:心,灵物也,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  可见,要提升心灵的境界,让它生成一种本能反应的“能力”,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用”它,也即是反复的刺激与磨练,一个人的能力形成速度是与其心灵所受的刺激成正比的。  选定一顶事情,反复不断地做它,把它做到极致,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直觉能力,这就是“心”的能力,俗话说:“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如果做每一件事都浅尝辄止,如蜻蜓点水,往往就会一事无成。  所以说,每个人的心灵,就是能够为我们提供无穷源泉的一口井。问题的关键就看你去不去挖掘,懂不懂得挖掘了。去掉心灵的牵累    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传习录》  读书作文,怎么能牵累人呢?人其实是被自己的计较得失牵累了。    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是被强迫的,就很容易产生牵累的心态,自己就会觉得很累。  人的潜能虽然很大,但也要在你的意识感到轻松愉快、有激情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出来。  如果怀着一种焦虑甚至怨恨的心情,时刻在那里计算着得失,用这种心态去工作,心里就会觉得很累,有的甚至会产生“过劳死”。而那些无限热爱自己的工作而忘我地投身于其中的人,尽管他们被视为“工作狂”,其工作量大得令人难以置信,但却很少有“过劳死”的例子。  周弘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读高二的女孩,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很听话,学习也很刻苦。成绩虽然不是顶尖水平,但也还可以。  她的父母对女儿的关心无微不至,在学习成绩上也从不强求要考到多少名才行,偶尔考砸了也从不打骂她。  不过女孩的心是很细的,她明白父母对自己的期待,虽然父母从来不因为成绩好坏而打骂自己,她反而受不了父母这种默默的付出与无言的期待,考不好时她觉得让父母打骂自己才好受些。面对父母“望女成凤”的期待,她的内心充满一种负疚感,觉得惟一可以做的事就是拼命读书,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殷切期待。  眼看就要升入高三,她学习更加刻苦了,经常学到晚上十一二点钟都还不肯睡,平时电视也不看,也不出去玩耍。可是尽管她如此苦读,成绩还是不见有显著的提高,只见她的脸色一天天憔悴下去,父母十分担心。  终于有一天,女孩问母亲:“妈妈,你说我学习刻苦不刻苦?”  母亲怜惜地看着女儿的脸庞,很理解她:“刻苦呀。你怎么了?”  这一下女儿实在禁不住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妈妈,我真的受不了,我感觉已经到了极限,一根弦就要绷断了,可是我还是赶不上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妈妈,你们见我每天都认真学习,可是我心里很苦很苦,我快崩溃了!”母女俩抱头痛哭,仿佛是世界末日到了。  其实,这正是读书为自己的计较得失所累的一个典型事例。  我们知道,任何一件事要做好,就要全身心投入其中,读书学习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在学习中,心中满怀着计较得失,情况会怎么样呢?必然会在那里患得患失,杂念丛生,而不能进入全神贯注的高效状态。  这时我们只看到他表面上的刻苦学习,其实他的心绪杂乱,精力不集中,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投入,当然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经常处于这种状态,不仅身心受累,有时甚至会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  那么聪明的学习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  有人向王阳明请教:“读书是调习我的心所不可缺少的。但在读书的时候,又会产生科举的思虑,怎样才能避免呢?”  王阳明回答说:“只要心灵提升到一定境界,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时,即使为了科举考试,也不会成为心的牵累。即使有了牵累,也容易察觉并去掉。比如读书的时候,我们知道有强记的心不对,就去掉它;我们知道有求快的心不对,就去掉它;我们知道有争强斗胜的心不对,就去掉它。如此一来,总是整天与圣贤印证,就是一个完全没有自我计较、纯为天理的心。不管怎么读书,也只是调习此心而已,又会有什么牵累呢?”  孔子好学不倦的事例,正是这样一个典范。  孔子十分勤奋好学,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从十五岁起就立下了学习圣人之道的宏伟大志,这个志向非常坚定,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对于自己学习的勤苦程度,孔子非常自信地说:“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中,必定会有像我孔丘一样忠诚、守信的人,但是却没有像我孔丘一样好学的人。”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来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从孔子对自己学习态度的反省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勤奋学习已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形容孔子刻苦读书有一个成语叫做“韦编三绝”,说的是用牛皮带编串起来的一部竹简书《易经》,经孔子反复翻阅后把牛皮带都磨断了好几次。  那时还没有发明纸,书籍都是用竹简做成,然后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像《周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  孔子读这部书,居然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从中可以看到他读书达到何等刻苦的程度了。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精粹了。”  孔子读书为什么不会感到很苦、很累?因为他读书不是为了普通人所看重的名利,而是把读书当做一种更高层次的心灵追求,这样就有一种出自内心的乐趣,当然就跳出了得失之累。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更高一些的精神境界与追求。你可以去做任何一件事,但做过就把它放下来了,心灵不要总是纠缠在上面。这样就能做许多事而不为其所累。这是一种十分高明的人生智慧。实践出真知    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传习录》  象人走路一样,走了一段才认得一段,走到叉路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又走,才能渐渐到达要去的地方。    王阳明虽然强调知行合一,知与行齐头并进,但也强调首先应对已知的东西真切不断地用功,这样才能象走路一样,走了一段才认得一段,持之不懈,最后才能渐渐到达要去的地方。所以我们凡事都应该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检验、完善所求的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犯了一种毛病,认为必须完全认识后才能采取行动。其实这就是上面王阳明所批驳的弊端。在王阳明看来,要等到完全认识天理与私欲后,才开始下克己的工夫是没有意义的,人只能在不断的行动中,才能逐渐完善自我,增进自己的认识。  有这样一对兄弟,两兄弟各是一家鞋业公司的老板,他们的公司都成立于八十年代初期,只不过哥哥的鞋厂早开办了一年,但十多年过去后,他们的经营业绩却有天壤之别。哥哥的鞋厂已拥有数亿元的庞大资产,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而弟弟的公司资产连哥哥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大客户,有时只能为哥哥的鞋厂接的订单进行加工,赚取一点微薄的加工费。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我国刚进行改革开放的时候,兄弟俩都是很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意识到干一番事业的机会来了,于是都想办一家制鞋厂。  哥哥的行动力很强,作出决定后立即干了起来,请来懂技术的制鞋师傅,招聘工人,引进设备,仅半个月后,第一批产品就出来了。而弟弟呢,则多了一个心眼,他想过一年后,看看哥哥办厂顺不顺利,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自己是否行动。  刚开始时,哥哥的厂子很简陋,遇到了很多平时想不到的问题:生产出来的鞋无人问津,产品大量积压;由于产品销路打不开,资金链也就出了问题;资金链一出问题,各种问题也就出来了,工人的工资发不下,没钱采购原料,同时还要应付办厂所要面对的诸多繁琐的事务……哥哥整天忙于处理这些问题,忙得焦头烂额,几个月过去了,鞋没卖出几双,钱却赔进去了不少,人也瘦了一圈。看到这番情景,弟弟不由得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鲁莽”行动,不然也象哥哥一样“惨”了。  在经历一年的坚持后,哥哥所付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回报,市场打开了,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工厂的一切工作也走上了正轨。  面对这一切,弟弟后悔莫及,马上也办起了鞋厂。但是这时各地的鞋厂早已如火如荼地开办了起来,他的鞋厂已毫无竞争优势了。  正所谓“先人一步处处黄金”,哥哥的鞋厂虽然只是早办了一年,但却占尽先机,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和众多的客户,拥有许多优秀的人才,鞋子的制作工艺和款式也领先于其他鞋厂的产品,在产品认知度和成本控制方面都已经建立了优势,顺理成章地成了该行业的龙头老大。  希望“知而后行”的弟弟呢,由于市场早已被大家瓜分得差不多了,接不到什么大额订单,经营业绩十分不佳。  这就是在实践中学习与先学习再行动所产生效应的巨大区别。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有许多人正犯着那位弟弟所犯的毛病。他们希望先学到非常保险时,才开始去实践,以避免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其实从某种角度看,这正是人性中的弱点在影响着他们的决策,所谓“知而后行”只是一个害怕失败的借口罢了。所以这时一定要把敢于实践放在第一位,瞧准了创业机会就要毫不犹豫地去做,在行动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做,在做事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如果有了问题,就要在思考中调整行动,增进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获得成功。不然凡事光凭胆量去蛮干,不会总结教训,只会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什么也不会得到。 要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    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皆有理,不可不察’,何如?”  先生曰:“夫我则不暇。公且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性,然后能尽物之性。”  ——《传习录》  梁日孚问:“程颐认为‘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这个看法对吗?”  王阳明说:“对于我来说,却没有这闲工夫,你且先去涵养自己的性情,只有穷尽了人之本性,然后才能穷尽物之本性。”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应该先去做最能提升自己、促进人格完善的事,而不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无关的琐事上。  最重要的是,人要先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充分发挥他个人的智慧,才能够充分认识到万物的规律,从而应用这些规律来做好每一件事。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先改变自己,进而才能改变外在的世界。  面对不如意的外界环境,我们通常就是愤愤不平,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抱怨自己的不幸命运,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是白白地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无用的地方,而丝毫无助于自己人生境界的提升。  与其这样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不如把它们用在挖掘自己的潜力上。  先提升自己的身心素质,增强自己改造世界的信心与力量。等你内心的力量强大了,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这时再看外面的世界,也许这个世界在你的眼中就不一样了,而你也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  《庄子》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卫国的国君很年轻,专横独断,致使民不聊生。孔子的弟子颜回打算去卫国帮助处理国政,特地来向老师辞行。  孔子担忧地说:“唉,你去到卫国,恐怕会遭到不幸啊!从前那些修养境界很高的人,总是要让自己的心灵圆融无碍、日臻成熟后,才去扶助他人。现在,你的心性修养功夫还没到家,怎么可能纠正得了暴君的行为?  因为以你现在的智慧,还不足以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还不能够掌握得失进退的时机,很容易给别人抓住把柄予以加害。  更何况对于名声和实利,就是圣人也不可能超越,何况是你呢?虽然这样,你必定有自己的道理,你就和我谈谈吧!”  颜回把自己修养的境界和将采取的应对方式,对老师作了汇报。  然而,孔子认为他的道德境界与做法,未必能感化卫国的国君。  颜回没办法了,只好虚心向老师请教方策。  孔子于是告诉了颜回“心斋”的要诀:“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用耳朵听,仅仅是听到声音而已;用心听,只听得进符合自己心意的内容。只有虚无的心境,才可以接纳各种事物。只有领悟了自然的规律,才能进入虚无的心境。虚无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颜回天资聪颖,在心性修养上也曾下过苦功,听到指点,一下就领悟了:“我在没有听到您的教诲前,实在就是个颜回。聆听了您的教诲后,就不知道颜回在哪里了。这可以叫做虚无空明的境界吗?”  孔子说:“你对‘心斋’的理解实在十分透彻。我再告诉你,假如能够进入到追名逐利的环境中遨游而又不为名利地位所动,卫君能听得进你就说,听不进你就不说。不去寻找当官的门径,也不向世人标榜什么目的,心思凝聚全无杂念,把自己寄托于空虚灵明的境域,那么就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一个人不走路容易,走了路不在地上留下痕迹就很难。受世人的驱遣容易伪装,受自然本能的驱遣,便很难作假。听说过凭借翅膀才能飞翔,不曾听说过没有翅膀也能飞翔;听说过有智慧才能了解事物,不曾听说过没有智慧也可以了解事物。那视万物为空无的人,他那空明洁净的心灵中,只存在一片光明的境界,一切善与美的事物就能在他心中停留。如果不能停留,那就叫做表面端庄而实际上心慌意乱,精神没有专注。如果能够使听觉、视觉专注于内心而不受外界干扰,那么鬼神将会前来归附,何况是人呢!这就是万物的变化,禹和舜,就是以此为要领治理了国家,也是上古圣人伏羲、几蘧所遵循始终的道理,并以此化育了万民,何况普通的人呢!”  这一段话,孔子要求颜回不要在心中还有“自我”的形象,要以虚无自然的心态来应事接物,这样才能领悟到心中那本能的聪明智慧。如此才能进退合度,不去做勉强之事。  正象《庄子》中所说的,懂得道的人必定通晓事理,通晓事理的人必定懂得权变,懂得权变的人必定不会让外物伤害自己。道德高尚的人,火烧不了他,水淹不了他,寒暑害不了他,禽兽伤不了他。并不是说水火禽兽真的不伤害他,而是他能明察安危,安于祸福,进退谨慎,所以能够不受伤害。所以说:‘天性蕴于内心,人事显露于外,至德在于顺乎自然。’懂得自然规律和人事的变化,本于自然,安于环境,能进能退,能屈能伸,那就是懂得了道的真谛,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游刃有余。勇于直面现实    诸君功夫最不可助长。上智绝少,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不可以我前日用得功夫了,今却不济,便要矫强,做出一个没破绽的模样。这便是助长,连前些子功夫都坏了。此非小过,譬如行路的人,遭一蹶跌,起来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样子出来。  ——《传习录》  王阳明对学生们指出:  “各位做功夫时,千万不要助长它。上等智慧的人很少,学者没有超入圣人的道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这是做功夫的秩序。不可因为我从前用了功夫,而到现在这功夫不管用了,我还勉强装出一个没有破绽的样子,这就是助长,这种做法,连从前的那点功夫也给遗弃了。这可不是小小的错误。这就好比一个人走路,不小心跌了一跤,站起来就走,不要假装一副没有跌倒的模样来欺骗人。”    王阳明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完善自我,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客观规律,不能有助长之心,要敢于面对现实,接受自我。  在道德修养上不能有助长之心,要能接受现实,而在做其他事情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古时候,有个人拿着一封信到一富翁家借牛,富翁正陪客人说话,便接过信来看。他不识字,但又恐怕别人知道他不识字,便装模作样地打开信来看,然后对来人说:“知道了,等一会儿我亲自去就是了。”  听到富翁如此说,那个送信的人想笑又不敢笑,只得诺诺而退。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能接受现实和自己的人,他们妄图文过饰非,极力掩盖自己的缺点,结果反而闹出洋相,沦为笑柄。  更为严重的是,有时不能接受现实,甚至会危及到自己的事业和生命。  秦末项羽与刘邦楚汉相争。开始的时候,项羽凭着他的万夫不挡之勇,更兼挟着“破釜沉舟”大破秦军的气势,横扫天下,鲜有敌手。刘邦则连吃败仗,不得不暂时向项羽俯首称臣。  后来在垓下之战中,项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中,军心瓦解,被刘邦大败,只身带着虞姬逃到乌江边,仰天长叹曰:“这是上天要要灭亡我,并非是我用兵不力的结果啊!”  这时项羽本来是想渡过乌江,逃回老家江东那边去的。但当撑船在那里等候多时的乌江亭长对他说:“咱们家乡江东虽然地方小点,但方圆有一千多里,人民有几十万,也足够您称王了。请大王赶快上船,我送您过江。附近只有我这儿有船,追兵到了,也没法再过江追您。”此时项羽却改变了主意,不打算过江了,他笑了笑对亭长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苟且偷生干什么?况且我带江东子弟兵八千人渡江西征,现在没有一个人随我回来,即使江东父老兄弟可怜我拥戴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我什么,我项羽的心中难道就不感到惭愧吗?”说完把爱马赠给乌江亭长,徙步与汉军死战,力竭而自杀。  为什么项羽开始想渡乌江逃回江东,后来听了乌江亭长的一番话,反而又不逃了呢?其中一个很可能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心境太小了。以前当西楚霸王那么威风,面对诸侯们发号施令,没有谁敢不服从的,而现在吃了败仗,听乌江亭长说,渡过江去就只能在方圆一千多里的地方称王,他是一个十分爱面子的人,心里实在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这就导致了他作出了宁愿战死也不愿过江受人嘲笑的决定,从而丧失了卷土重来的机会,否则楚汉争霸、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可以说,一时的赢输胜败并不重要,怕的就是不能接受现实,连自己最宝贵的信心也输掉了。  在很多时候,相信命运由天而定的想法,即相信有某种神秘超自然的力量在掌控着自己行动的想法,都会逐渐侵蚀一个人的自信心。  也许在今天,我们都没有能正确理解古人所说的“天”的意思。“天”在哪里?有没有“天理”?在《传习录》中王阳明曾说过:“心的本体,无所不包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战国策》中也说:“人心者,天也。”天就是人心,就是我们的思想;延伸开来,天理就是社会的道德规范。所谓“天理难容”,就是一个人做的事不得人心,做的坏事太多了,哪怕他的权力再大,伪装得再好,社会的道德规范再也无法容忍,激起了众怒,从而通过种种途径将其予以严惩。  或许,我们可以对俗话所说的“听天由命”作一番全新的解读,这就是说,命运是操在自己的心中的,我们永远能够听从心灵的召唤,以一种淡定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接受自我。有了这种认识和态度,我们才会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改变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学问在于融会贯通    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  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传习录》  有位朋友问道:“读书却记不住,该怎么办呢?”  王阳明说:“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我们在平常的求知学习中,往往把记住所谓的“知识”当作是最重要的,好象能记住书中的内容就行了。其实,这正是被称作“填鸭式”教育的弊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老师只管灌输,而学生则是无条件地接受。这样的结果是造成高分低能的学生,只会照搬符合条件的事例,而一旦实际情况有所变通,则不会应用了。  在王阳明看来,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强调记住知识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理解,做到让知识成为心灵的一部分,这样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信手拈来,皆为我所用。  在普通人的治学过程中,是要经历一番苦读——用心揣摩——内化于心,然后才能将他人的知识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如攻克“歌德巴赫猜想”的“1+2”的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谈到自己的读书方法时说:“我读书不只满足于读懂,而是要把读懂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熟能生巧嘛!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把他搞文学创作的经验总结成四句话:‘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结想,然后一挥而就。’当时我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子,真是所见略同!当时我能把数、理、化的许多概念、公式、定理,一一装在自己的脑海里,随时拈来应用。”  陈景润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的“1+2”之前,所读之书的数量是十分惊人的。而要把书读到滚瓜烂熟、内化于心的地步,是需要付出沉重的劳动的,陈景润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所以他才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所以任何知识的积累,都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谁,只要象钉子一样,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在一个点上,就一定能成功。  南宋学者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这就是说,读书决不能只求记得住,而要力求深入进去,搞懂其中的规律和最本质的东西,将其融会贯通于内心。而且,读了以后还要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心灵毫无羁绊,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死抠书本的条条框框,做书本的奴隶。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王阳明的治学思想,也正是这种“读书须知出入法”的写照。  读书要达到“理解”,甚至达到心体“豁然开朗,一片光明”的融会贯通的境界,就必须放下自我,要读得深透,要“钻进书本”, 让自己的心灵深入进去,与作者的思想、言论融为一体,使作者的言语都好象出于自己之口,使作者的思想意念好象都出于自己的心灵。读书只有进入书中,才能了解书中之意。所以,我们读一本重要的书的时候,一定要扎扎实实,专心致志,反复揣摩,熟读精思,还要善于联想,力求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  当然,读书不仅要入得书,还必须出得书。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读了很多书,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却束手无策,不会灵活运用,所谓的“知识”等于白学了。有句谚语说:“没有实践的学者,犹如不下蛋的母鸡。”这句饱含哲理的话,生动地告诉人们,读书只求记住而不求理解,只入不出,就不会有所作为。  如果读起书来不求甚解,不能入书,往往是食多不化,欲速则不达,或者是读了不少书,做了不少心得笔记,但是不会运用,被所学的知识所束缚,不能出得书来。要克服这些弊病,确实应当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不仅要理解其中的意思,更要烂熟于心,融会贯通,才能学有所成,随心所欲地运用这些知识。 最困难的时刻最考验人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  ——《传习录》  陆澄在鸿胪寺暂住,忽然收到家信,说儿子病危,陆澄心中非常忧闷,不堪忍受。  王阳明说:“这时正是用功夫的时候,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平时讲学又有什么用呢?人正是要在这样的时刻磨炼。”    王阳明认为,要达到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认识自我的目的,必须在最困难的时候痛下苦功,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他注重的是“变换气质”的身心之学,要把被喜怒哀乐等情感所缠绕、束缚的常人之心,转变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圣人之心,这是一个很艰难的改变过程,更需要一个人有着永不退缩的勇气和毅力。  我们常人的心深受“自我”的影响,在各种情绪上也是如此,有时大喜过度,有时悲伤过头。  在儒家看来,这都不是持中之道。中和之道,强调要按心的本来状态来处理情绪问题,平时一片清虚灵明,事情来了按其本来面目反映它,当喜则喜,当悲则悲,事过则不留心。就象孔子当他最喜爱的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后,他痛哭流涕,悲伤得如丧考妣。但事情过后,他也好象没这回事了。  但要对喜怒哀乐等情绪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亲自在这种种艰难的过程中磨炼过才能真正掌握。  凡事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地认识并掌握其中的规律,所以要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达到“中和”的境界,就要在实际经验过并切切实实地用功才行。  其实,不论是做世上任何一种事业,都需要毅力,才能度过种种难关。若一遇到挫折,便灰心丧气,一味在悲伤、自怜中沉沦下去,即使是做一件小事也会失败,更不要说做什么大事了。  而这种毅力是从实际修养中得来,只有经历千苦百难的磨炼,才能逐步磨炼出超人的忍耐力和毅力,这时才足以担当重任,到达更高的人生境界。  而逆境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和性格。  忍的意义更为高远。不但逢到逆境要忍耐,使意志不被动摇,就是逢到顺境,也要忍住,不起好名之心。达到诸事不能动的境界,这才是修养功夫到家了。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永不退缩,才是真正的努力。  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做到完美的境界,都一要有定力。在遇到困难,十分难忍的关键时刻要定得住。正如平常人们所说的,干事业就好象拉车上坡,在最陡的地方,如果咬咬牙坚持住可能就上去了,一旦松懈下来、倒退下来就要重新去爬坡。因为量变才能导致质变,奇迹的出现往往都在最后坚持一下之中,只要越过那段“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艰难时刻,过去可能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提升修养境界的许多奥妙都可在坚持事上磨炼中得到体验。如坚持过最艰苦、最难熬的时刻,忽觉自我没有了,呼吸似乎也停止了,我与天地大自然似乎融合为一体了,那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感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要积极主动地向各种困难发起挑战。首先从思想上树立我是主人,不是困难、痛苦在折磨我,而是我要战胜你。越困难、越痛苦越要采取这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这样反而减轻痛苦、战胜困难。  可以说,思想意识这一关才是最难过的关。要在各种事上磨炼,磨炼的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的意识。  还有一点:最困难的时候是提升自己心灵最好的时候,要善于抓住这个机会,利用这个“困难”来磨炼自己的意志。这正符合王阳明所说的“在事上磨炼,方立得住”的要旨。  如一个人参加长距离赛跑或游泳时,开始后不久,就会感到疲惫不堪,也许这时你感到自己已达到体力的极限了,这就是最困难的时候了。但是,只要你突破这种思想的束缚,咬咬牙继续前进时,过后不久,就会感到疲惫仿佛奇迹般地不见了,呼吸似乎也不那么急促了,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活力和耐力。  无论任何力量,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了它,它才能为我们所用。同样的,只有当我们实实在在地下过功夫,亲自体验过经历这种力量的过程,才会相信隐藏在其背后的巨大力量,也只有当我们有了那么特殊的经验,才使得我们获得对那种巨大的力量的认识,也才能掌握其中的奥妙和规律。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时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传习录》  陆澄问:“有人夜间怕鬼,怎么办?”  王阳明说:“只是因为内心平时不能积德,内心有所欠缺,所以害怕。如果平时的行为不违背神明,还怕什么呢?”  马子莘说:“正直的鬼不可怕,但邪恶的鬼不理会人的善恶,所以难免有些害怕。”  王阳明说:“邪恶的鬼怎能迷惑正直的人?由于这一怕就是心邪,所以才被迷惑。不是鬼迷惑了人,而是自己的心被迷惑了。比如,人好色,就是色鬼迷;贪财,就是财鬼迷;不该发怒却发怒,是怒鬼迷;不该怕的却害怕,是惧鬼迷。”    其实,许多人之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是因为心不正,被各种物欲牵缠住了的缘故。如果我们的心光明正大,坦坦荡荡,那么即使经历再困难的环境,面对再大的压力,它们也奈何不了自己。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齐桓公在草泽中打猎,管仲替他驾着马车,突然间,桓公感到精神恍惚,好象见到了鬼。他很害怕,赶紧拉住管仲的手说:“仲父,你见到了什么?”管仲有点奇怪地看着他,回答道:“我没有见到什么。”  桓公打猎回来,在草泽中看见鬼这个念头始终困扰着他,终于抑郁成疾,精神十分疲惫,好几天出不了门。  齐国有个叫皇子告敖的士人听说了这件事后,自告奋勇地进宫来,开导齐桓公说:“你是自己伤害了自己,鬼怎么能伤害你呢?身体内部郁结着气,精魂就会离散而不返归于身,对于来自外界的骚扰也就缺乏足够的精神力量。郁结着的气上通而不能下达,就会使人易怒;下达而不能上通,就会使人健忘;不上通又不下达,郁结内心而不离散,那就会生病。”  桓公听了这一番大道理,心中将信将疑,问:“既然如此,那么世上还有没有鬼呢?”  告敖回答说:“有。水中污泥里有叫履的鬼,灶里有叫髻的鬼。门户内的各种烦攘,名叫雷霆的鬼在处置;东北的墙下,名叫倍阿鲑蠪的鬼在跳跃;西北方的墙下,名叫攻入阳的鬼住在那里。水里有水鬼罔象,丘陵里有山鬼峷,大山里有山鬼夔,郊野里有野鬼彷徨,草泽里还有一种名叫委蛇的鬼。”  桓公就是在草泽中看到的“鬼”,听到这里,他来了兴趣:“请问,委蛇的形状怎么样?”  也许告敖早就从桓公身边的人了解到他所遇见的“鬼”的形象,这时便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委蛇,身躯大如车轮,长如车辕,穿着紫衣戴着红帽。他作为鬼神,最讨厌听到雷车的声音,一听见就两手捧着头站着。见到了他的人恐怕也就成了霸主了。”  桓公听了后开怀大笑,说:“这就是我所见到的鬼。”于是整理好衣帽跟皇子告敖坐着谈话,不到一天时间病也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不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首先必须保持内心的坦然自若,排除心中各种忧虑、感伤、恐惧、懦弱等负面情绪,自己内心充实而自由了,外界的种种不良影响也自然不起作用而退却。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这是我们不能控制的,要想使自己的心灵面对这些事时仍能保持从容淡定的状态,必须先控制自己容易波动的情绪,自己的情绪控制住以后自然不会心浮气躁,这时那些不良影响就不能轻易侵入。  下面这个故事,更是说明了缺乏自信和意志,对一个人所造成的危害。  古代,一位做了将军的父亲,看到儿子因生性懦弱,难有出息,便想出一个激励他勇气的办法来。  一次战斗前,父亲拿出一支箭,神情肃穆庄重地对儿子说:“此乃祖传神箭,拥有它的人神勇无比,无人能敌。”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