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身体知道答案-3

作者:武志红 字数:15622 更新:2023-10-08 21:41:54

修菩萨行者,除勤修六度之外,尚须行四摄法,才能深入人群,普度众生。四摄法者,即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一、布施摄:要普度众生,必须要深入人群,与被度的人接近才能达到度人的愿望。布施摄,就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二、爱语摄:随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其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便于我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三、利行摄: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摄:修菩萨行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之情况下,而度化之。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诸摄,只是行为上的摄化,行四摄时尚须以四无量心为根本,才能表里合一。这四无量心是:  慈无量心:慈是与人以乐之心,普缘无量众生。    悲无量心:悲是拔人之苦之心,普缘无量众生。    喜无量心:见人戒恶行善,生欢喜心,见人离苦得乐,生欢喜心,此心普缘       无量众生。  舍无量心:怨亲平等,舍怨舍亲;乃至以上三心,舍之而心不存着,此心普       缘无量众生。  修菩萨行六度四摄,应三轮体空,不住于相。如《金刚经》云:“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又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前者的意思是,众生皆具佛性,得灭度者,实系其本具之佛性显露,我何能存彼系我所度化之心!后者的意思是,众生既非我所度化,则更不应执有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与被度众生的智愚高下了。六、菩萨与佛  上求大觉,下化有情,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称为菩萨。然而,自初发心行菩萨道,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至补佛位之等觉菩萨,其间果位,共有五十一阶之多。这五十一阶,各有名称,此处为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尽述,略言之,五十一位,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最后是为等觉菩萨。    十住者,乃安住某处之义,谓以六度万行为所住之处也。其中由发心住,至灌顶住,共有十位。十信者,乃发心住位中修此十种心也!其中由信心至回向心亦有十位。十行者,谓依六度而作利他之行也;其中由欢喜行至真实行共有十位。十回向者,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之谓也。其中由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至法界无量回向共十果位。十地者,地为万物所依,又能生长万物,义谓有为无为与一切功德与所修行,依此令得生长也!其中由极喜地至法云地共十果位。最后果位是等觉菩萨。    妙觉者,其义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不可思议者,换言之,亦即佛果之无上正觉。等觉菩萨,即补处之佛。佛即是妙觉极果也。  学佛修行的人,守五戒,行十善,只不过是世间法,获人天小果,不出三界,仍在六道轮回之内。修四谛,十二因缘,断见思惑,破我执,断烦恼障,可证阿罗汉和辟支佛果,但二乘小果,只知自觉自利,不知救人救世,且也非最高极果。若由此更进一步,内怀修道成佛之愿,外行布施利他之行,修六度,行四摄,最后破我法二执,断见思尘沙二惑,及烦恼所知二障,即达到自觉觉他的菩萨地位,当菩萨位满,再破尽根本无明,此时大觉已圆,即证佛位。  释迦世尊一生说法,对于根基浅钝者及二乘行人,多说苦、空、无常、无我。关于这些,在本文第七章已予介绍。但佛法是使人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的法门,既然使人离苦得乐,可知学佛的终点,一定有个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境界存在,这个境界,就是大般涅盘所具的常乐我净四德。  大般涅盘,为梵语摩诃般涅盘那,译为入大灭息,或大灭度,大圆寂等。《大乘义章》云:“涅盘,此翻为灭,灭烦恼故,灭生死故,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亦名为灭。那者名息,究竟解脱永苏息故,息何等事,息烦恼故,息生死故,又息一切诸行事故。”     证果圣者,入于涅盘,即具常乐我净四德。常者涅盘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为常。乐者,涅盘之体,涅灭永安,名之为乐,又运用自在,所为适心,名之为乐。我者,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性不变易是名为我,净者,涅盘之体,解脱一切尘垢,名之为净,又随处化缘而不污,名之为净,这就是佛门修行者,自苦,空,无常,无我的凡夫境界,所证得的不苦,不空,有常,有我的圣者境界——佛的境界。    佛者,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佛有十号,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天人师。佛,世尊,合为十号。  这样看来,由凡夫以至证佛果。阶位如是之多,佛果似乎是高高在上,渺不可期,但反过来说,心佛不二,佛与众生,原为一体,因为迷悟染净之分,才有众生与佛之别。古德云,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悟的诸佛。而迷与悟,惑与觉,只在吾人方寸之间,语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从,只在吾人自己的抉择了。第九章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一、学佛的目的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他的目的,就是在使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使众生同成佛道。而我辈众生,研究经教,诵经念佛,守五戒十善,实践六度万行,其目的,也是在希求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的究竟,希求同成佛道。  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话是两 面,而仍是一事,转迷成悟在于求真理,是属于解;离苦得乐在于修圣道,是属于行。但如果因求解而悟道,自然也可以离苦;如果因修道而离苦,自然也可以开悟。所以转迷成悟与离苦得乐,仍是一体两面,一个目的。  什么叫做迷呢?昧于宇宙人生真理的,叫做迷。宇宙人生的真像,是“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而我们习惯于主观上的妄想执着,误认幻生幻灭的万法为常住,五蕴和合的身心为真我。这一切,都叫做迷。  迷有迷于理及迷于事的分别,迷于理的,则执身、边、邪、戒取、见取等诸见;迷于事的,则起贪、嗔、痴、慢、疑诸惑、这二者,前者谓之见惑,后者谓之思惑,见思二惑,合称利钝十使。  身见,是执着五蕴为自身,执身外事物为我所有。边见,谓我死后,或执断灭,或执常恒不变,皆为偏见,而非中道。邪见是谤无因果,戒取见是执取非理之戒禁,执为生天受乐之法,作无益勤苦。见取见,是取余四见一种或多种,执为究竟之理。  贪、嗔、痴三者,前文中已有述及,不再赘述。慢者,持己凌他,谓人皆劣于己,己独胜于人之意。疑者,谓于实理实事,犹豫不决之谓。  以上身、边、邪、戒取、见取诸见、和贪、嗔、痴、慢、疑都是迷惑。学佛者欲转迷成悟,先要断惑。断惑才能证真,才能去掉我们心识上的妄想执着,才能显露出我们的真知本性。  我们的心识上有了迷惑。就要因惑造业。有了业,就要因业受苦。所以迷境也就是苦境。关于苦,有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识盛,以及内苦,外苦等,难以尽述。总之,“受即是苦”。所有的一切感受,都可以说是苦。  苦是与生俱来,无以避免。要想离苦,先要消业——使身口意三业戒恶向善——要想消业,先要断惑。断惑是转迷成悟,开悟后就可以离苦得乐。所以,我们学佛的目的,归根结底说起来,也只是在求得“转迷成悟,离苦得乐”最后达成佛的目标。  但要学佛,有学佛的方法和途径,依此方法途径来修习的,才能达到学佛的愿望,现在,先自学佛的途径说起。二、学佛的历程  学佛要经过四个阶段,是“信、解、行、证。”信是信受,我们对于一切事物,若先存下怀疑不信的念头,根本就不会去研究它。即是研究,但因心识上有着先入为主的怀疑之见,在研究的过程中就难免断章取义,批评指摘。佛法博大精微,若不先具信心,深入研究,绝难融会其义,获得利益。所以学佛历程,起信第一。  其次是解。起信之后,就要了解它的内容——佛法何以能使众生转迷成悟,又何以能使众生了生脱死。只有正确的了解了佛法的内容后,我们所起的信心才会坚定不移。佛经中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我们所信奉的,只是法——真理为,不是人,神,或偶像。我们是绝对理智的抉择,不是盲目的感情冲动。只有在这种态度下去求真理,开发智慧,在学佛的过程中才不致退心,发生障碍。  在起信求解之后,再进一步就是“行”。行是实践,社会上,有些人,他们也承认佛法的博大高深,但承认只是承认,他并不信受。也有些人日常也看经研教,但他们只是当作学术来研究鉴赏,可以说是解而不行。这些人,只算是说食数宝,说了数了之后,与自己仍毫无相干。  学佛,是在明白了佛的教法之后,必须躬行实践,依法修持,端正行为,澄清妄念,这样才能明心见性,转迷成悟,获得学佛的利益。  学佛最后的一个阶段是“证”,在世间法上,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具备信心,充分了解,且脚踏实地去实践,最后必可获得成效。而学佛亦是如此,学佛的人,如果信心坚定,教法透澈,且依法修持,力行不懈,最后在心境上必有所得,这就是“证”,至于所证的境相究竟如何,那是“譬如饮水,冰暖自知。”只有亲自证得者始可领会。  本文由开始到现在,已写完了八章,这八章中的第一二两章,缘起及释疑,是在劝人释去疑团,以启信心。由第三章到第八章是使对佛法已起信的人,进一步对佛法的内容有个概略的了解,所以把佛教的源起,在华弘传的概要,以及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大小乘佛法的意义,都作了个概略的介绍。现在再要介绍的,是学佛的第三个阶段,“行”的问题。  行是实行,也是修持。我们在家人学佛如何修持呢?这应先自入道皈依说起。      三、学佛的途径  佛门四众弟子,有出家在家之别。出家者,是出离家庭的生活,专修沙门行者。在家者,是有父母妻子工作,及世事营谋劳役,而能兼修佛道者。  家,实在是烦恼的因缘。有了家,就有亲属以累其想,就有名列以动其意,就有世事以纷其心,就有祸患以忧其志。《法苑珠林中》说:“出家造恶极难,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即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船虽是同,由处有异,故迟速不同,修犯难易。是知生死易染;善法难成;早求自度,励慕出俗。”所以要修道,贵乎出家。  然而舍亲割爱,专修梵行,实在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事。唐太宗曾曰:“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王公将相所易为。”由此可见出家是一件大事,不能轻易的贸然从事。尤其是在今日社会上,各人都有本身的工作和职责,果然能摆脱一切,离染出俗,固是超格丈夫;但如因环境不许,不脱本身工作岗位而兼修佛道者,也未尝不是宿世福德因缘成熟之所感召。故《法苑珠林》中亦说:“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荣亲,亦有君子,高慕正教,遵奉修行,贞仁退让,廉谨信顺,皆是宿种,禀性自然,与道何殊。”就是指在家修道而说的。  在家修道,先要经过入道的手续,才能称为佛门弟子。所谓入道者,就是皈依三宝,受持五戒。  三皈五戒,是释迦世尊亲口所订的。《演道俗业经》云:“给孤独氏问言,初学道,始以何志?佛言先习五戒,自归于三,何谓五戒?一曰慈心恩仁,不杀,二曰清廉节用,不盗。三曰贞良鲜洁,不染。四曰笃信性和,不欺。五曰要达目明,不乱。何谓三自归?一曰归佛,无上正觉。二曰归法,以御自心。三曰归众,聚众之中,所受广大,犹如大海,靡所不包。”  如上所说,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信仰修学的佛教,是为佛的教法,立此教法的,就是佛——在我们娑婆世界来说,立此教法的,是释迦牟尼佛。佛所说的教,称为法——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法的范围。护持佛的教法者,称为僧——僧者“和合众”之义,众比丘同居一处,和合无间,同修圣道者,谓之曰僧。此佛、法、僧三者,合称为三宝。  皈依者,皈是皈投,依是依托,如子之皈父,如民之依王。把我们的身形首命,交付给佛,交付给法,交付给僧。就是皈依三宝。  在家修道的人,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呢?佛在涅盘经中说:“皈依于佛者,是真优婆塞,终不更皈依其余诸天神;皈依于法者,则离于杀害,终不更皈依外道诸典籍;皈依于僧者,不求诸外道。”    其实佛法僧三者,也就是佛教的全部内容,这三者有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修行佛道的基础。至于五戒,本文中屡有提及,不再赘述。  三皈五戒,都有一定的仪式,那就是在皈依师或授戒师——受过具足戒之比丘的指导下,在佛前顶礼宣誓。受过三皈五戒后,才成为正式的佛门弟子——优婆塞或优婆夷。四、修持的基础  戒定慧三学,是学佛的基础,修此三学,可以断除烦惑,超凡入圣。  何以说此三学是学佛的基础呢?因为释迦世尊的根本教法,本是苦集灭道四圣谛——所谓“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者是。修道,修的是八正道,而八正道,则摄于戒定慧三学之内,如下表所示:    ┍—正语…… ┑     ┝—正业…… │─戒学      ┝—正命…… │ 八正道 ├—正精进……┙    │    ┝—正念…… ┑      │      │─定学      ┝—正定…… ┙     │    ┝—正见…… ┑        │      │─慧学       ┕—正思惟……┙       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戒是止恶修善,依戒资定;定是息缘静虑,依定发慧;慧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故此三学实为学佛修道的基础。将此三学再分述如下:  一、戒学:戒一名戒律,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轨范。我人起心动念,日常活动,不外身口意三业,此三业,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所以佛制戒律,使修道者依此而行,止恶修善。  释迦世尊曾说十六字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是止恶,众善奉行是修善,自净其意是断惑,行此三者,即是修道。  我人的根本烦恼,是贪嗔痴三毒,此三毒以意为主,发之于身者为杀生、偷盗、邪淫,发之于口者为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故佛门基本大戒,首戒杀盗淫妄酒。然而五戒,是消极的外在的戒恶,进一步更要积极的内发的为善。为善,就是把贪、嗔、痴、杀、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十恶,化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放生、布施、净行、诚实语、质直语、柔软语、和诤语十善。     五戒是消极的戒恶,十善是积极的行善,以上二者,都是我们在家学佛人所应遵守的。至于出家众的戒律,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条文细密,成为专门学问。以在家人不阅出家律。我们初学佛者可不必研究。  二、定学、定又名禅定,在于治心,修之可免去情虑上的散放,除去精神上的纷乱。  我人身心感受的苦果,是业和烦惑聚集而来的。因此要解脱苦果,先要断除苦因,苦因的由来,无非是由我们这一颗妄心上发生,试看我人心上的妄念,前念甫灭,后念已生,刹那不停,相续无已。妄念是惑,发之于身口意的意念行为是业。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这就是生死流传的根本,所以修道在于治心——戒是戒身口的恶业,定是治内心的妄念,要依戒而资定,由定而生慧。  禅定的种类颇多,于修持的方法中再行介绍。    三、慧学:慧又名智慧,但这种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辩聪,而是由定力所证得的大智慧,无漏智慧。智慧梵语般若,译为智慧者,相近之辞也。智慧并不能包括般若之含义。  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妄念遮蔽,如金在矿中,如明镜蒙尘。矿中之金,本质未损,蒙尘之镜,光明仍俱,若汰去沙土,拭去尘垢,纯金的本质和镜体的光明,仍然可可以显露出来。正如我们被妄念遮蔽的真心,若用持久的定力,扫除妄惑,归于一个正念,久而久之妄念脱落,真心显露,这就证得“般若”了。  戒定慧三学,是修道的基础,不但八正道摄于此三学,如大乘六度亦摄于此三学中,故修道者修此三学,亦即广行六度也。  ┍—布施...... ┐    ┝—持戒...... │ 戒学  ┝—忍辱...... │ 六度 ┝—精进...... ┙   ┝—禅定......... 定学    ┕—智慧......... 慧学  五、修持的方法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我佛有八万四千法门,皆是以众生根器习性的不同,而方便立说。事实上,“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门门皆归自性,法法都是般若,我们初学佛者对名种法门,本法法平等的观点,不生门户胜劣的执见,这样才会事理圆融,会入不二。  学佛修道,不在法门之多,而在专一深入,在众多法门中,我们可选一种与自己根性兴趣相近的法门,作为日常的行持,等到日久功深,自会有所证得。兹简单介绍几种修持的方法如下:  一、参禅:释迦世尊住世之时,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默契于心,世尊说:“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是禅宗建立之始。梁武帝时,达摩祖师来华,传衣钵于二祖慧可。至六祖慧能,禅风鼎盛。那时所传的是直指本心,当下开悟。例如二祖慧可问达摩祖师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祖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慧可半响云:“觅心了不可得。”祖师曰:“我与汝安心竟”。慧可当下大悟。    再如四祖道信,向三祖僧璨求道曰:“愿师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曰:“谁缚汝!”道信曰:“无人缚”三祖曰:“无人缚何求解脱?”道信乃言下大悟。     后世众生,根机日钝,心识上妄想纷纭,不能直下见到,后世祖师才教人以参话头的方法。    所谓参话头,是把一向妄想纷纭的心念,回转来反照参看一句足以使人发生疑情的话头,极力参究,力求透脱,忽然至一切妄念照破,洞见心性,而立地悟证。正如雍正御选语录序云:“学者将个无意昧语,放在八识田中,奋起根本无明,发大疑情,猛利无间,纵丧身失命,亦不放舍,久而久之,人法空,心境寂,能所亡,情识尽,并此无意昧语,一并亡却,当下百杂纷碎,觌体真纯。”  参禅,须有明师指导,个人盲目修练,不特恐难有成就,且恐招致魔境,故此处所介绍者,不过略述其意而已。  二、修密:修密,是口持真言,手结印契,意作妙观的三密相应法门。此持咒法门,身口意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则,每持一咒,用手指结印是为身密;口诵咒文,句句分明,毫无错误,是为口密;每一咒,都有佛菩萨为对象,心中观彼佛菩萨的种子字(以佛菩萨名字的一个字母,代表佛菩萨的本体,曰种子字。)是为意密。如此三密相应,修持者心识上的妄念自可不起。惟密宗修持,例须经阿舍梨(轨范师)亲口传授,方有效力,否则一切徒托空谈,难获行证。  三、观心:观心与参禅,都是定学,我人心识之间,妄念相续,刹那不停,俗语说“心猿意马”,即此之谓。所以我们若用自性来照自心,直下观察自己的心念,便是伐木断根的根本办法,观心的方法,略言之,就是放下心识上的一切妄想杂念,善恶是非都不去思量,直下静观自己的心念,对于幻生幻灭的心念,不去执着,不去遣除,亦不随彼流转,只静心观察,妄念被自心所照,当下便能湛寂不动,以至自然化于无形,《大乘心地观经》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观心法门,亦须随明师修习。各宗之止观法门各有不同,故修习此法者,亦须在明师指导下行之。  四、念佛:念佛是净土宗的法门,此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利,是易行门中的易行法。这是晋代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社开立此宗,中经道绰,善导,永明延寿、株宏、智旭诸大祖师的倡导,以其口持六字洪名,方法简单,容易普及,因而学佛者多修此法门。    此念佛法门将于下章中专门介绍,故其修持方法此处从略。六、学佛的过程  学佛,是由起信而求解,由求解而实践,因实践而获证,其实所谓实践,所谓修持,也就是降伏烦惑,断除习气。我们的烦惑习气,有多生多劫与生俱来者,有此生生后环境熏习者,这些烦惑习气,大要言之,不外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见取见;及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由上述的烦惑习气,而导致这颗妄心,贪染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造诸恶业。因此,学佛者的修持,也就是断除烦惑,降伏妄心。但要断除这多生多劫俱来的习气,谈何容易?声闻四果,修到阿罗汉的地位,才能断尽见思二惑,而尚有尘沙惑和根本无明存在,所以“断惑”实不是一蹴而成的事。  不过,“理可顿悟,事须渐修。”经过长久的修习磨练,终能使真心渐显,习气渐消。但修习磨练,在我们在家学佛立场来说,并不全需要遁入深山古寺,与社会隔绝,才可使五欲六尘之念泯灭的。因为烦惑习气往往是随人事接触而发,因此,藉一切顺逆的人事境遇而砥砺磨练,也是降伏烦惑的方法之一。  并且,大乘佛法的真精神,也并不以解脱一己之苦而满足,所以发菩萨心,修六度万行,不但度己,也所以度人。  在修持磨练的过程中。约有下述情形:    我们在末学佛之前,终日间烦恼妄想,以妄为真,实因贪嗔痴三毒遮蔽真心,以致堕入主观而不自觉。一旦宿世善根成熟,遇善知识开导,皈依佛门,但在初学的时间,往往是信疑参半,精懈不定,同时,我们的烦惑习气,不对治还罢,对治之下,愈觉得妄念起伏,难以抑制。譬如初修持者,于念佛、止观、或禅定、持密之际,愈想使一心不乱,愈觉得妄想杂念接踵而来。这并不是我们在修持时妄想杂念特别多,而是在平时,妄心对境攀缘起伏,不为我们觉察罢了。但在这种过程之时,我们只要精进不懈,时时觉知一切事相的顺逆,好恶、是非、爱憎,皆是妄心的虚幻分别,日久之后,定力渐强,慧力日增,烦惑习气也就日渐消落,不如往昔的坚固执着了。第十章 专介净土一、净土意义  本文上一章,介绍了几个修持的方法,如参禅、修密、观心、念佛。但在这些法门中,若求其三根普被,利钝全收,适合末法时期众生根性的,则惟有持名念佛的净土法门,故特将此一法门,在此作一较详细的介绍。  念佛法门,何以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法门呢?因为其他修持法门,最初须深明教理,依教修行,修行功深,断惑证真,方能有所成就;倘若教理不明,盲修瞎炼,若非得少为足,便是著魔发狂。纵然深明教理,精进不懈,然倘烦惑丝毫末尽,依旧不脱生死轮回。所以这些法门,称之为仗持自力修的法门。  而念佛法门,不论上智下愚,利根钝根,但能持名念佛,求生净土,纵然不明教理,未断惑业,只要深信切愿,临命终时,决定蒙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所以净土法门,是仗持佛力又兼自力的法门。仗持自力的法门,好比出门旅行,不乘舟车,惟靠两足之力,故其行也慢;仰仗佛力又兼自力的法门,好比出门远行,以自力驾驶,加机器的动力前进,故其行也速。故被尊为莲宗十三代祖师的印光大师,在净土问答并序一书中称扬净土曰:“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尚当逊其奇特。十念一念,即位登不退;历劫修证者,亦宜仰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若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淅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证大菩提。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是以华严海众,尽尊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如斯大力用,诸佛共宣扬,若此极发挥,诸祖皆如是,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致,一乘无上之大教也!”    所谓净土,是指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称为秽土者比较而言。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称为“娑婆国土,五浊恶世”。按娑婆义为堪忍,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虽受众苦逼迫,仍安忍不求出离,故称堪忍;西方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称极乐。  西方净土的由来,载在佛说《无量寿经》。经中说:“世自世王如来住世时,有国王因闻佛法,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出家修道,号曰法藏。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前发下了四十八条度生大愿,普度有情。这四十八愿的十八、十九、二十愿,说的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最后法藏比丘,请世自在王佛,为其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的情状作为蓝本,经五劫之久,以大愿力创造了这个极乐世界,法藏比丘成佛后号阿弥陀佛,就是这极乐世界的教主。  西方极乐世界,国土清净平坦,气候温和适中,万物光丽,宫殿庄严,六时雨花,宝莲充满,宝树发音,化鸟演法,是一个微妙庄严的清净国土,而极乐世界的众生,身相端严,寿命无限,具六神通,常住正定,且具智慧辩才,得无生忍,道心不退,不堕恶道,这就是此西方世界所以称为极乐,也所以称为净土的原因了。  二、净土宗史  释迦牟尼世尊住世之时,于耆阇崛山说无量寿经,于王舍城说《观无量寿经》,于 树给孤独园说《阿弥陀经》,说明西方净土的情状,及阿弥陀佛以大愿力创造极乐世界的因果,开阐此众生念佛往生的方便法门。  世尊灭度后,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劝生净土;世亲菩萨造《净土往生论》,并为弘扬。此外诸大乘经中,多有赞扬。故佛法传入中国后,此净土法门即有流布,然大弘此宗,实施修持者,首推东晋慧远大师。  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与大德居士刘遗民周续之等一百二十三人,共结莲社,六时念佛,专倡净土法门。远公居庐山三 十年,足不出山,倡励圣教,后世尊为莲宗初祖。  其后北魏有昙鸾法师,受菩提流支《之净土论》,尽力弘化念佛法门,法泽远被四方。著有净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等。昙鸾之后,唐有道绰大师,上继昙鸾之教,专修净土,日诵阿弥陀佛名号七万声,为化有缘道俗,讲《观无量寿经》将二百遍。从之者甚众。  道绰之后,则有善导大师,清凉大师,永明大师,自行化也,大弘此宗。宋代以后,禅宗诸大宗匠,如长芦、天衣、圆照、大通、中峰、天如、楚石诸祖师、虽弘禅宗,亦弘净土。此后明代的莲池、藕益、截流、省庵、梦东诸大师,亦弘扬净土,不遗余力。尤以近代的印光大师,一生专弘净土,从化者无算,一部印光法师文钞,风行天下,发行至数十万部之多,可见影响之大,弘化之广了。  东晋慧远大师结社念佛的时候,并未标明开宗立派之意,但期同愿,无取传承,故千余年来,本宗虽弘布日广,并无师资授受的系统。至宋代四明晓法师,以异代同修净业,而功德高盛的几位大师,立为七祖。这七祖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等七位大师。  后人又列入莲池、藕益、截流、省庵、彻悟、合称莲宗十二祖,近人更公推已故之印光大师为莲宗第十三祖。然此亦不过景仰先德,后世推定者,与他宗之师资相承者有所不同。  三、起信发愿  念佛法门,是个易行难信的法门,尤其是对知识分子来说,说是西方有个极乐净土,念佛可以往生西方,脱离轮回,骤听之下,颇难使人接受。然这种不能接受,是我们拘于成见,妄测圣境,并不是没有这个极乐世界,或释迦世尊是以方便说法的。  佛经里告诉我们,我们要证实一件事情的真实性,可以依照三个标准来衡量,这三个标谁是现量、比量、圣教量。    量是量度,如秤之于轻重,尺之于长短,我们亲眼看见的事实,对于它,存在毫不怀疑的,叫做现量,现量具有现在,现有,现露三义,不须推测判断,能直觉亲证到这种境界的。例如我面前有一张桌子,我手中有一册书等。但有些事,我们虽没有亲眼看见,然根据常识的推测判断,也可相信它的真实性的,叫做比量。例如望见炊烟之处知其下必有火。在室内闻马达声知有汽车经过,这些都是用比量判断的。    但在现量比量之外,尚有很多事情,我们既不能目击其存在,又不能以常识经验来判断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相信圣教量。  圣是圣人,教是教法,因圣人文教而知的事物,叫圣教量。史书所载古时有文武周公孔孟,对这些人物我们虽未目睹,但却应信其存在。科学家说地球是圆的,月球较地球为小,对这两个星球的大小我们虽未能亲自比较一下,但因相信科学家不会慌言欺众,所以也就相信这种结论。释迦牟尼世尊,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佛说妄语是基本五戒之一,岂有佛人妄语,而自己先以妄语造出一个极乐世界来?    西方极乐世界,是释迦牟尼佛亲眼所见,亲口所说,在净土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中,反复宣示出阿弥陀佛的愿力,极乐净土的因果,以及念佛求生西方的方法,佛的一切经,皆是真理,我们若对佛的经教深信不疑,自然就相信西方净土的真实性了。  或者说,为什么我们不能亲证西方净土的存在?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蚁的目中无全象,我们的眼光怎能洞悉宇宙,但是并非说我们永远不能证得,这是修持上的程度问题,学加减乘除时不能了解微积分,但到能了解的程度时自能了解也。因此,对此净土法门,我们不当怀疑,也无须怀疑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为三个往生的条件,由起信而发愿,由发愿而实行,三者具备,必定往生。    信者,一信释迦世尊的圣教量,世尊说净土三经,决非虚假;二信我人所居娑婆国土之外,确有西方极乐世界;三信阿弥陀佛弘愿无量,我今发愿求生西方,临终必得蒙佛接引。  起信之后,继以发愿。藕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假如一个学佛的人,相信有个西方净土,及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条弘愿接引众生。信虽是信。但却违佛的本意只希求人天福报,或希求生其他佛土,这与阿弥陀佛的愿力不相应。所以信虽是信,因无愿力故不能往生。必须起信发愿,以此愿力为往生的资粮,弥陀愿接,行人愿往,两愿俱全,自力与佛力兼备,就具备了往生的条件。    发愿前有发愿的仪式,通常是在佛前拈香礼拜后,跪在佛前发愿,并恭读发愿文。经过佛前发愿,这一愿力佛菩萨悉知悉见,就等于在阿弥陀佛前备了案。  关于发愿文,有读古德遗留的,也有自己撰写的,内容不外说明行者愿于此生报尽命终须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之意。  有一篇慈云忏主的发愿文,内容颇为详善,今抄录如下,以做参考。    【慈云忏主发愿文】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起信发愿之后,再接着下一个步骤,就是行的问题了。  行是实行,也是行持。行持有二,称正助二行。正是持念六字洪名的正因,助是广行众善福德的助缘,此二行,有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释迦世尊在《观无量寿经》中曾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这三福是: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修此三福。再加上深信切愿,持名念佛,是必定有所成就的。  四、持名念佛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者为修持的条件。信、愿已如前述,行持方法却有种种的不同,如持名、观想、观像、实相等,一一行成,都能往生净土,而其中收机最广,下手最易的,首推持名一法。  持名者,即是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心口合一,念念不忘的念下去。  “南无”二字是梵音,义为敬礼或皈依。阿弥陀义为无量光及无量寿。阿弥陀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曾发过大愿说:十方国土的众生,若愿往生他的国土,只要持念他的名号,此人临命终时,他即与诸菩萨众前来接引。这就是念佛求生西方的根据。  世间众生,皆具有与佛相等的佛性,只因背觉合尘,迷昧真性,因而妄起识心,迷惑五欲六尘,无以遏止。持名念佛,是将一句阿弥陀佛名号,系在心头。行住坐卧,念念不忘,以肃清心中的妄念,而显露出佛性的德能。此外再广行六度,利世济人,如此便与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宿愿两相呼应,这样命终时,决定可以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持名念佛,在行持上,有定课念与散念;在方法上,有高声念,默念,金刚念,记十念等多种,分另介绍如下:  一、定课念:定课念者,是将念佛一事,定为每日的功课,定的时间,多在早晚二时。亦有定出日诵佛号若干声(自数千声至数万声),不足不止者。我们初学佛的人,各有公务或工作缠身,日课佛号数万声,事实上无法做到。但如果把日课定为朝暮二时,每次念佛千声,五百声,或至于十念(十念法见后详述),只要持之以恒,始终不懈,也必有成就。  二、散念:定课之外,时时刻刻,行住坐卧,只要不是集中精神做其他工作的时候,皆可将阿弥陀佛四字系在心头,默默的念下去。念佛的功用,在于薰习我们的心识,我们果能时时念佛,久而久之,自可妄念不起,正念分明了。    其次,在念佛的方法上,分为:    一、高声念,声音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 。声音洪大,字字分明,这种方法好处在全神贯注,可对治昏沉懈怠,然稍有耗 气暗哑之弊,故不能持久。    二、默念:默念时只有唇动,并不出声。虽然不出声,而“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在念佛人的心中仍然字字分明。这样念念不停,正念相续,便于日常工作中,及随时随地默念。    三、金刚念:金刚念者,念时声音不大,但须出声,一面念,一面听,念得绵绵密密,听得字字分明,使杂念没有萌起的空隙。这种方法,便于定课时行之。    四、十口气念:初学佛的人,若把功课订得过多,往往会日久懈生,以致定的课程做不完。反不若初行之时,订的简短。以期持之有恒。所以十口气念,是初念佛者一种较为简便且能摄心的方法,所谓十念,并不是只念十声,而是以一口气为准,气念尽时,换一口气再念,这样念够 十次,叫做十念,这种念法,一口气大约可念六字洪名七八声至十声,不宜念的过多,多时伤气,有碍身体。  我们初学佛的人,日常功课不妨定为朝暮二次,每次“十念”,或念若干声亦可。念的时候,家中若有佛像,可对佛像行礼,然后合掌恭念。没有佛像,面对西方合掌恭念即可,佛号念毕,最好再念一段回向文,重申自己的愿望。回向文形式也有多种,较简便的有下列八句:“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一个人的日常行为,最难得的是三业清净,而我们念佛的时候,心中念佛,是意业清净,口诵佛号,是口业清净,双手合十礼佛,是身业清净,这身、口、意三业清净,就是世佛的正因。  五、辅以观想  观想,是释迦牟尼世尊在《观无量寿经》中,开示修持净土方法的一种。修净土的人,若不念佛名号,单凭观想,亦可往生。不过观想的境界微细高深,末法众生,障重智劣,心识杂乱,思虑不能集中,致观想不易有所成就。因此若专修观想,恐失败者多,成功者少,所以修净土的,多事持名,罕有修观的。但观想亦是世尊亲口所说的方法,它能薰染心识,促进净业种子,所以我们若在念佛之外,辅以观想。则亦为行持之助。    《观无量寿经》中,有十六种观想,这里因篇幅关系,不能详述,只能略介其意:  一、日想观: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有之处,见日状如悬鼓,经圆光辉,开目闭目,皆令明了。  二、水想观:由水作观,见水澄清,作琉璃观,作琉璃地上有光明台,楼阁千万观。  三、地想观:水想成时,再作极乐世界国土之观。  四、树想观:观极乐世界,七重行树,七宝花叶,无不具足。  五、八功德水想观:极乐世界,有八池水,一一池水,皆七宝所成。  六、总想观:观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皆说念佛念法念僧之音。  七、花座想观:于七宝池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  八、像想观:花座观想成,观彼佛宝像,坐花座上,如阎浮檀金色。  九、遍观一切色身想观:前观成时,更观想阿弥陀佛身 相光明,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及种种庄严。  十、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观:见无量寿佛已,观世音菩萨高八十亿那由他由旬,相好光明。  十一、大势至菩萨色身相观:次观大势至菩萨庄严色身,相好光明。  十二、普观想观:观自身于莲华中跌坐,作花开花合想。  十三、杂观想观:观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像在池水上,身真金色。  十四、上辈生想观:观临终时佛及菩萨接引状。  十五、中辈生想观:观临终佛菩萨接引及说法状。  十六、下辈生想观:观临终时化佛及化菩萨接往宝池生莲花中状。  因限于篇幅,发上所介绍的仅列举名称,略述其意,此观想法载在《观无量寿经》中,读者可向佛学书店中请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佛经》阅读,自可窥出净土法门全貌。  六、精勤不懈  以一个在家学佛的人来说,身在世网,俗务多端,若求摄心参禅,静室诵经,不但势所不能,且亦力不暇及,即以作观而论,善导大师曾云:“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由此看来,我们生处末法时代的人,若欲学佛,持名念佛一法,比较是千妥万稳的法门。    持名念佛,是易行门中的易行法,以其下手易而成就高也!但我们决不能以其易行,而轻率从事,要知净土法门,首贵专勤二学,专者精一不二,勤者精进不懈。所谓持名念佛,不但在日定正课时虔诚持念,即在正课之外,时时刻刻,也要把一句佛号记在心头,念念相续,无间无杂,既不能散乱,亦不昏沉,能这样精不懈的念下去,持这以恒,工夫到家,自然有所成就。  修净土,除了精勤念佛外,尚应进一步研究教理。关于介绍此宗的入门书籍,有《初机净业指南》,《净法概述》,和《龙舒净土文》,《歧路指归》等,倘要进一步,则直接研读净土宗的“三经一论”。三经者,《无量寿经》,此说明阿弥陀佛因位的愿行,及果土的功德,《观无量寿经》,说往生净土的行业;《阿弥陀经》,示净土庄严,及执持名号,诸佛护念的利益。一论者,即《往生论》,总摄三经,而明往生净土的义相。除此以外,明代智旭大师选定有净土十要典,亦为修净土者所应读的要籍。    本文至此,已写完了十章,把佛教的源起,在华的流传,佛教对世界人生的看法,以及大小乘佛法的意义,修持实践的方法,都做了个概略的介绍,写到此章,似应做一结束。然在此文结束之际,笔者感到惶恐不已,实因我自己学佛未久,所知有限,对佛法一知半解,对修持更为浅薄,贸然选写此文,实属不自量力。我在本文第一章缘之末曾说:“笔者此文之作,皆在抛砖引玉,尚祈佛门大德,不吝赐教,普愿一切有情,共登佛道。”    全文结束,谨以下偈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