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3

作者:泓逸 字数:26023 更新:2023-10-08 21:39:24

沉淀就是清除精神世界中的杂质,保持心灵的纯洁;沉淀就是在整理你的精神之屋,将精神之屋中所装的“物品”——观念,清点出来,摆在阳光下一一审视。沉淀就是把错误的、偏执的观念和想法当作垃圾一一抛弃,让你的精神之屋免遭这些垃圾的污染。沉淀是一个整理你的精神之屋的过程,让你的精神之屋更有序,让你的心灵世界更明晰,让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哭会笑,为什么会对外部世界作出如此反应,从此你就明白了自己的精神屋子里都装有什么,这些观念意识是如何支配你、影响你的,你就能不断反思哪些观念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必须及时抛弃错误的观念,不让自己的心灵为它们所累。沉淀让我们的心灵进入了澄明之境,使我们的观念、意识层次分明,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住自我,把握住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行为,从而把握住我们的人生和命运。沉淀就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重构的过程,是成长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自我更新。沉淀让我们活得更自在,摆脱懵懵懂懂,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生命和生活的意义,变得充实、自由和幸福。一杯浊水的沉淀需要保持静止,需要时间之手来帮它分层,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沉淀也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需要我们睁开心灵的眼睛向内观照,这只能在我们独处时来完成。独处就是进行沉淀的最好氛围,独处让我们一直漂浮在尘世的心,停止在我们的眼前,安静下来让我们有机会看清它。每当寂寞来敲门的时候,不要驱赶寂寞,让寂寞走进我们的心扉,让你的心与它进行一场认真、坦诚的对话。只有这样,才能看清自我的面目,为自我进行打理;去除它身上不好的东西,留下美好;去除它身上的伤疤,为它疗伤;掸去它身上的灰尘,让它不再灰头土脸,而是精神焕发。精神的沉淀需要寂寞的帮助,没有寂寞、不接受寂寞,我们就看不清自己,我们的心就永远在外面漂泊,安静不下来,我们就不能认清自我,不能改变自我,而任由自我被外界所污染、劫持、伤害。寂寞就好比住在我们精神之家中的那个长辈,每次他一呼唤,我们在外游荡的自我就回了家,接着他们便开始了一场对话,每次自我的面目都会在这种对话中变得更清晰,自我在与寂寞的对话中不断成长,变得更智慧、更坚强、更成熟、更有勇气。自我逐渐觉醒,在外出时不再任由外在因素摆布,而总能找到回家的路,总能把握住自己的所有情绪、所有行动。心灵的成长之路需要寂寞与之同行自我要经历一个逐渐觉醒、逐渐成长、逐渐成熟的过程,我们心灵中的自我往往会伴随着我们的身体一同成长,随着我们智力的发育,随着我们经历的增长,自我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清醒。在自我的形成、成熟的过程中,寂寞也开始找上门来,正因为自我的成长,我们的精神越来越独立,独立于自然,独立于社会,独立于他人,甚至独立于我们的身体。精神的独立必然伴随着孤独和寂寞,越是独立,我们就会感到越孤独、越寂寞,我们有了自己的心思,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利益,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就开始不同于他人。虽然我们的家人还是那么爱我们,虽然我们的朋友也开始多起来,但这并没有改变因自我成长而带来的灵魂孤独。我们发现从小长到大,我们与家人在心理上的距离越来越远。小时候,我们无忧无虑,倍感家的舒服和温馨,因为我们完全依赖于家人,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由家人来提供,我们的自我意识也处在朦胧中。我们没有自己的利益,没有自己的见解,我们的喜怒哀乐大部分来自于我们生命中的本能。我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一切都没有任何过多的顾虑,我们的情绪完全来自于我们的心底,表达的是生命最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无需掩饰、无需伪装,因为在我们年幼的心里从来都没有这种概念。因而,童年成了我们生命中最自然、最纯真的年代,童年的经历成了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我们沉浸其中,享受生命的美好,没有什么快乐能够代替童年的欢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自我也在不断强化,我们逐渐意识到了内心的种种欲望,懂得了越来越多的人情事理,我们开始不断追求自我欲望的满足,我们学会了怎样用机智来赢得自己想要的,但我们的烦恼也开始猛增,因为我们不断地为自我欲望得不到及时满足而伤心、难受,甚至痛恨。这还只是在一个较小的人际圈中得到的体会。等我们逐渐成年,我们接触的人更多了,遇到的事也更多了,社会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在与人交往中,我们看到了人心的虚伪和险恶,看到了人性的贪婪和阴暗,一股厌恶、害怕的感觉从内心深处汹涌起来。出于自我保护,我们不得不学会自我防卫,开始对他人持有戒心,保持警惕,无时无刻不在猜测他人一举一动背后的意图,陷入到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之中。我们在争斗中得到了许多,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快乐,而是变得更孤独了。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心独自回到自己的家里,寂寞像泛滥的洪水一样很快将我们的心淹没。我们在这洪水中挣扎着,呼喊着,却听不到一点外面的声音。寂寞就这样成了我们最可怕的敌人,成了所有人内心中的梦魇。当我们因工作、事业、感情等遭受到打击和伤害时,我们孤独的心变得更加脆弱,痛苦、失意、落魄、忧虑、恐惧、焦躁、不安、彷徨……像猛兽一样一起向我们扑来,狠狠地撕咬着我们脆弱的心。而此时,这种种心灵的煎熬和挣扎,我们能向谁述说?寂寞,带着浓浓忧伤的寂寞,成了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心境。心灵的成长需要寂寞,寂寞伴随着我们自我意识的成长而来,而我们心灵的成长也需要在寂寞的陪伴下走完后面的人生旅程。我们因自我的觉醒而感觉到寂寞,我们也将在寂寞中直面自我,在它的帮助下认清自我、把握自我,这是我们把握自己命运的必经之路。寂寞是我们人生旅程中的同行者,它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出自我的形象,我们只有正视这面镜子,才能看清镜中的自我。有人不愿对着寂寞这面镜子,因为镜中的那个形象是如此丑陋、如此邪恶,那是个污秽不堪的自我,这个形象连他们自己都不敢直面,因而他们常常尽其所能地逃避寂寞。他们需要朋友,哪怕是一群狐朋狗友,只要能陪自己打发寂寞的时光,也总比一个人面对着这个邪恶、丑陋的形象要舒服得多。他们常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用卡拉OK来充实自己空虚的心灵,用大量的酒精来麻痹自己,用迷幻药、毒品、麻醉剂来让自己远离这丑陋的自我、丑陋的现实,他们会不断地换新女友,用滥情来堵住空虚,挡住寂寞洪水的泛滥。现代人的娱乐节目越来越多,而留给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正说明现代人的心灵有多么空虚和寂寞。他们如此地害怕寂寞,因而将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无聊的娱乐项目上。娱乐成了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主题,娱乐背后是意义的缺乏,是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是自我的沉睡,是人们害怕去面对自我、反省自我,宁愿放任自己沉睡在错误的思想观念中。心灵的成长需要寂寞,寂寞中自我才会觉醒,我们才能与潜藏的自我进行对话。寂寞为我们带来宁静,那是一种生命的宁静。在这深沉的宁静中,我们的感觉、思维变得异常敏感、异常灵动。如果我们独身一人处于杳无人迹的大自然中,我们能够在这宁静中感受到生命与自然的交融,从生命最深处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美,我们此刻会突然意识到,人的生命本来就来自于自然,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处于母亲温柔的怀抱,我们自然会感到轻松、愉悦,感到生命的快乐。如果我们独身一人,我们的心灵世界,我们的自我意识就在这深沉的宁静中徐徐展开,走进精神世界之门。我们对自己的各种思想活动变得异常敏感,我们可以抓住这些不断流动、不断变化的思想运动。但是,我们不愿让它们那样自在地流动,扰乱我们的心境,决定我们的情绪和态度,驱动或阻碍我们的行为,我们的理智要求自主,要求掌控自我。我们可以进行自我的审视与反思,反思头脑中的种种意识和思想、反思喜怒无常的根源、反思心灵世界中的一切。这种向内的观照,让我们看到了精神世界中过去的影像、过去的记忆,回忆起它们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不管是恐惧还是兴奋,是痛苦还是欢乐,是平静还是躁动,是害怕还是勇气,这些经历往往影响着我们对世界、对他人的认识,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态度等心理反应。心灵的成长需要寂寞,寂寞带给我们的是理性、是自主、是超越、是对人生的把握。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当我们误入歧途,寂寞这个同行者常常会让我们的心灵觉醒,让我们反思自己之前所走的路是否正确;当我们失去方向,寂寞会提醒自我是不是我们手中的罗盘出了问题,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是不是不符合世界和人生本来的面目;当我们又走回老路时,寂寞会提醒自我去改变自己心灵的地图,跳出以前对伤害和痛苦的错误解读,完全接受这些伤痛,从中找到正确的认知路径;当我们一直原地不动,寂寞会催促自我鼓起勇气,抬起头颅,把眼光投向那充满光明的前方,不要沉醉于现在的快感和暂时的刺激、兴奋之中而不思进取。在寂寞中回忆往事,在往事中吸取力量寂寞中,我们的思绪常常不知不觉地飞回过去,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我们记忆的盒子里所装的往事,要么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痛苦和伤悲,要么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和欢愉,所有这些往事都曾是我们深刻的体验,我们连同这些难忘的体验一同记住了它们。往事真实地刻画了我们的成长历程,生动地描绘出了我们生命的轨迹。不管这些往事带给我们的是何种体验,我们都从这些难以忘怀的往事中增加了对世界的印象,悟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往事给予我们的正是这种体验。这体验成了我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方式,成了连接自我和世界的桥梁,成了自我的一部分。往事是构建我们心灵家园的材料,往事是寄托我们精神和情感的载体。往事成了我们心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正如一句话所说:“那一切过去了的,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往事中给予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但这种感觉是我们认识自我和世界、体验自我和世界的一种方式。虽然它不像理性那样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意义,但我们从种种感觉中得到的对世界、对生命的体悟并不比理性和知识少,更不会比理性和知识肤浅。这种感觉是如此的深刻和持久,甚至超越意义,超越理性和知识,让我们直达生命的核心。这种感觉是冬日里曾喝过的那碗温暖、甜蜜的玉米粥;这感觉是和友人结伴去郊游时所看到春日的那一抹碧绿;这感觉是和中学的同学们一起参加集体劳动时那争先恐后的热闹;这感觉是没有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的那一顿训斥;这感觉是对于上学将要迟到的那一刻紧张;这感觉是与少年时的玩伴一同在山林里的探索;这感觉是结束高考时身心完全的松弛;这感觉是午睡醒来时却发现作业还没有完成的那种莫名忧伤……往事的经历及其带给我们的体悟是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我们从这里感知生命、感悟人生,从这里体验世界、实现自我。我们常常沉浸在往事中不能自拔,享受那种种亲切的回忆。回忆的味道有苦涩,有甘甜,有羞怯,有悲怆,但我们都不再因之而喜,因之而怒,心底里涌上来的都是一种美好的滋味。往事就这样融入了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的足迹。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许多事,有些事令我们不堪回首,令我们痛不欲生,这些噩梦般的记忆会对我们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但如果我们不愿去面对这些伤痛,一味逃避这些伤痛,就永远无法从这种伤害中恢复,就会让自己的一生都在痛苦的阴影下生活。许多失去记忆的人就是因为现实给他们带来了太残酷的伤害,这伤害已经大到他们无法接受,于是大脑就选择失忆来忘掉这段经历,以保护自己,继续生存下去;还有一些人则将这些巨大的伤痛深深埋藏在自己的心底,不愿去面对,但当自己的精神因压力、紧张、打击等变得异常脆弱的时候,或者听到某一句话、看到某件特定的物品,这些伤痛就会像恶魔一样冲出我们设置的牢笼,无情地折磨自己,这些伤痛因自己不敢直面而成为我们的心病,困扰着我们的生活;还有一些人因为某种伤痛难以接受,而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并用它来指导自己以后的生活,规避新的类似的伤害。如某个女人在与丈夫结婚生活了几年后,丈夫突然抛弃了她。她难以承受这种婚变的打击,就认为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这种错误的认知将阻碍她开始一段新的婚姻,因为她所形成的那种错误的认知会让其对新的对象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担心他们会像前任丈夫一样突然抛弃自己。即使有合适的对象,她也不敢轻易地再次踏入婚姻的殿堂,或者她不愿再开始另一段恋情和婚姻。结果,自己就因无法接受这一伤害而陷入到错误认知的陷阱之中,人生也因此而留下隐患和遗憾。我们越是不敢直面这些悲痛的往事,就越害怕寂寞,害怕一个人时那些痛苦的往事会突然涌上心头,这又将让我们变得更脆弱,更易受伤害。于是,我们在逃避寂寞中,不断地在现实中受到新的伤害。因逃避寂寞,不敢直面那个伤痕累累的自我,这新的伤害又被自己深深地埋藏起来,成为一个新的伤痛之源。这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让那些没有勇气的人变得更脆弱,伤痕越来越多。现实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不敢面对的往事,只不过有的人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有的伤痛严重一点,有的伤痛尚可承受。于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心病。这些心病的医生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自己。如果你是一个坚强的人,能够在寂寞来敲门时保持勇气,即便心灵的伤痕再多,再严重,你仍然能在寂寞中勇敢地直面那个遍体鳞伤的自我,一切伤痛都将在你的勇气和智慧的医治下慢慢痊愈。有时,你只需改变自己以前形成的错误解读、错误认知,不再认为别人都亏欠你的、别人都应当完全按照你的心愿行事,你的心病将很快被治愈,遮蔽在你心灵上空的厚重的乌云也将在翌日被风吹散,洒进千万道灿烂的阳光。反之,你如果不敢敞开怀抱迎接寂寞,不敢独自一人面对那个伤痕累累的自我,那你将永远生活在懦弱的阴影下,被错误认知和偏执观念所误导,永远找不到解开心灵之锁的钥匙。往事有时让我们痛苦不堪,但只要你保持勇气,你就能从中汲取到力量。苦难是命运赐给我们的礼物,这份礼物只有透过勇敢、智慧的双眼向内观照才能发现它的无上价值,苦难中隐藏着生命的真谛以及人生的意义,但只有那个有勇气接受这个礼物、打开装载苦难盒子的人才能发现。这份礼物的重量远远超过世间的一切东西,因为真正发现这礼物价值的人将获得最高的人生智慧,将对世界、对自我有更深刻的体悟。于是,再也没有什么苦难能够吓住他、折磨他,反而被他当作命运赐予的礼物笑纳,他的人生将因收获的这种种礼物而充满力量,他的精神世界也将因此而变得丰富、深刻,强大无比,生命从此变得乐观、开朗,变得无比快乐和幸福。正因为我们从往事中收获到了许多,我们的人生经历,我们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认知,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来自于我们所经历的往事,因而可以说往事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自我,规定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我们的行为方式,规定了我们现在和未来的人生路径。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路正越走越窄,越走越痛苦,不妨在寂寞中回到过去,去检视以往的哪些经历影响了自我,尤其是那些令自己不堪回首、悲痛不已的往事,你会从中更加清楚地认识现在的你。许多人常常在自己失常的行为中感叹:“我怎么变成这样了?”是啊,你所经历的种种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塑造你。如果我们不及时地对自己的种种经历进行反思,反思它们是如何影响自己的,自己的观念是怎样被过去的经历塑造的,就难以正确、客观地认识现在的自己,就会被头脑中那些隐藏很深的错误想法引上歧途。过去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就能看到自己的未来,因为过去参与了自我的塑造,性格决定命运,改变性格必将改变我们的未来。不要埋怨自己的过去,要找回那个睿智、自信、有勇气的自我,就要在寂寞中反省自己的过去。往事往往潜藏着无尽的力量,美好的回忆能让我们放松身心,热爱生命,而痛苦的回忆同样能帮助我们认识现在的自我。但同时,让我们受苦不尽的许多愚蠢想法和观念都来自于痛苦的回忆。如果我们想改变自我,解开不幸的往事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就是最好的方式。而寂寞是烹煮往事最好的茶壶,帮助我们不安的、隐隐作痛的心归于平静,让我们在这种平静中放飞回忆的思绪,让它飞过记忆的海洋,找到那个无声无息中改变了我们的往事。寂寞中那灵动的智慧之眼将让我们看穿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虚妄,形成对于往事、对于客观世界正确的认识,这正是心灵中无限力量的源泉。卢梭曾说:“我最不感到厌烦的事情就是独处,我最忍受不了的事情就是闲聊。”寂寞是心灵成长的最好时刻,因而不要错过这一珍贵的时刻,要在寂寞中学会接受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过去,以宽容的心态包容它们,然后超越它们。这时,你会发现自己应该感激这些曾伤害过自己的过去,它们不再让你痛恨、让你痛苦,而是让自己受伤的心变得坚强和充满力量。在寂寞的反思中历练坚强,成就自己寂寞时,我们蜷缩在自己的世界中,尘世的喧嚣和纷杂都离我们远去,我们得以暂时从这种纷扰中抽身,把我们的心收回家中,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开始转向内在的心灵世界,去看这个经常在尘世的诱惑和刺激下而遗忘了自我的心灵,去倾听来自心底的真我的述说。我们可以尽情舒展自己的心灵,把一切都拿出来检查一遍,不仅是那些好的、善良的,还包括那些坏的、邪恶的,去找到这些黑色邪念的来源,掐断对心灵世界给他们的养分供应,让他们开始萎缩、凋零。寂寞中的我们常常会感到无助和渺小,每当想到过去的失败,想到眼前的挑战,想到未卜的前程,我们就越发感到寂寞和失意,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目前的遭遇,没有人在乎自己现在正承受着多大的压力,更没有人能真正给自己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是如此孤独和寂寞,要独自承受这一切,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煎熬的过程,但我们正是在如烈火般的煎熬下才激发起内心的那种对勇气和坚强的呼唤,犹如在绝境中的那种绝望的呼喊。我们没有退路,求生的本能将给我们来自生命最深处的力量,这力量是如此决绝、如此壮美,我们在这寂寞的历练下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坚强,来勇敢地面对加载于心灵之上的这一切。波尔蒂从小聪明过人,但命运却对他甚是不公,故意将寂寞与丑陋赐予他,让他一生都难逃别人的疏远和歧视。波尔蒂虽然聪明,但却从小口吃。更不幸的是幼年时的一场大火在他的左脸烙下了一块丑陋的伤疤。因此,别的孩子都躲着他,不愿和他一起玩,就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不愿跟他在同一张桌上吃饭。孤独和寂寞在波尔蒂很小的时候就缠上了他,成了他怎么也甩不掉的影子。但波尔蒂并没有陷入到自卑和痛苦之中,他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切,并且学会了和寂寞做朋友。他相信,自己虽然不能选择自己的容貌,但可以把握自己的心态,选择自己的人生。他从不畏惧寂寞,虽然在他被小伙伴们疏远的一开始,他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害怕孤独和寂寞,但他很快就学会了在寂寞中调整自己的心态。他不再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相貌和伙伴们的疏离与歧视上,而是主动去关注和发展自己的长处,学会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在寂寞中收获生活所给予自己的那些独有的珍贵体验。波尔蒂不会因自己容貌的缺陷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否定自己,他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来让自己开心。一次,一位同学满脸恶意地走到他跟前说道:“你这个丑八怪,你除了脑子转得快,其他的一切都令人恶心。”波尔蒂听后先是一怔,然后高兴地说:“谢谢你,真的很感激。”听到这个意外的回答,那个同学立马被逗得哈哈大笑:“难道你傻了吗?真是愚蠢。”波尔蒂却认真地说道:“我说的是真的,因为你不仅主动和我说话了,而且告诉我,我是一个聪明的人。你这是在提醒我,要多看自己的长处,我没有理由不感谢你啊?”波尔蒂就是用这种心态来积极地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歧视和疏远,他从不把这些试图伤害他自尊的话放在心上,而是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化解一切。他虽然一直活在一个人的寂寞里,但他从来不浪费自己的孤独时光,而是充分利用这无人打扰的安静来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最终,经过刻苦学习,波尔蒂成为一个饱学之士,而且,他还练就了一番好口才,因为他的智慧、勇气和幽默,他的演讲深受公众的欢迎,他也因此逐渐走进政治领域,成为这一领域里的一个佼佼者。在一次竞选中,敌对政党抓住一切对波尔蒂不利的事情大肆抨击他,他们甚至拿波尔蒂丑陋的面貌开涮,告诉公众说:“你们难道打算选举这样一位丑陋的人来领导你们吗?”波尔蒂的相貌再次让他深受其害,而且这次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公开打击。但波尔蒂很快就调整了过来,毕竟他就是在与歧视和疏远的斗争中长大的,他已经在漫长的寂寞中练就了自己的坚强,学会了用开朗的心态对待这一切。波尔蒂在一次讲话中坦然承认了自己的这一缺陷,但他强调,一个合格的领导人最重要的是他的智慧和公益心,他应该经得住各种诱惑和打击来坚持为公众谋福利,而自己就是最好的人选。人们对波尔蒂所说深信不疑,因为他们在他身上看到了这种智慧、坚定和坦诚,而且公众对反对党的不道德人身攻击甚是反感。于是,波尔蒂高票当选,寂寞中的历练再次帮他开启了新的人生征程。波尔蒂的人生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他接受了寂寞,因而寂寞就从他的敌人变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在孤寂中承受了许多人生的冷清和苦涩,但他的直面让这种煎熬变成了历练,教给了他许多人生智慧,帮助他变得更为成熟和智慧,这些正是波尔蒂日后成功的关键。寂寞是苦涩的,但只要你细细品味,苦涩之后,就能尝到淡淡而又绵长的幽香,这幽香将曾经那个幽暗的心灵空间变得不再难以忍受,而是耐人寻味,就像燃烧的檀香充满整个小屋。我们的人生虽然不一定都像波尔蒂那样满是寂寞,但每个人的心灵世界都是独立的,每个人都要独自面对许多人生磨难,这磨难有时是别人分担不了的,需要我们独自面对、独自承受,因而每个人的心路之旅都有一段独行的路段。独行虽然孤苦,却是我们更好地反思自身、从心灵中汲取力量的必经阶段。我们只有走好这一段艰难的路程,与灵魂进行深度对话,从内心深处呼唤勇气和力量,才能更坚强地走好以后的人生之路。一个园丁精心地照料着他的果园。在他的果园中长着一簇品种优良的腊栗树丛,但这簇腊栗树丛却只长枝干,没有多少叶子,而且长势旺盛.照这个样子下去,它就不适合结果子,而应该被砍掉当木材了。园丁于是决定修剪掉它所有多余的枝干,防止养分全部被疯长的枝干耗掉,以避免这簇腊栗树丛减产甚至不结果实。他挥舞着手中锋利的剪刀,干净利落地将大部分枝条都斩断了。结果,这簇腊栗树丛看上去显得光秃秃的,在早春的蓬勃生机中生长出来的大量枝条现在只剩下一些主枝,每一个枝条的伤口处开始溢出水珠来,光洁的水珠看上去就像腊栗树丛伤心的眼泪。园丁仿佛听到了腊栗树丛充满悲伤的诉说:“你为什么对我如此残忍?我为何要遭受这么残酷的命运?”园丁站在修剪完了的腊栗树丛前,自言自语地说:“我之所以毫不留情地将大部分枝条都裁掉,就是希望你成为这个果园里的珍品腊栗。如果我放任你像从前那样任性地生长,你的枝条将会耗尽所有的养分。最终,你不仅结不出累累硕果,还可能面临着被砍伐的命运。等到秋天的时候,你就能够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了。”后来,年轻的园丁离开了他的果园,拥有了新的工作和生活。他依然像以前那样努力和认真,在新的岗位上勤奋学习,进步很快。几年后,他已成为这个单位里的骨干之一,负责着重要的工作。这时,单位里出现了一个领导岗位的空缺。他满心以为自己能够顺利升任,因为他的工作表现已经得到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认可,而且在他眼里,单位里也没有人有这个能力能够跟他竞争这一岗位。没想到,在公布新领导人选的时候,他得到的却是一个失望的消息,单位从外面调了一个人来领导他所在的这个部门。原本以为自己应当顺理成章地成为新领导,没想到就这样落空了,他不愿接受这个事实。从此以后,他的工作积极性大幅下挫,他开始提不起精神工作,对工作也没有之前那么负责和卖力了。上面的老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劝他不要把落选的事看得那么重,只要好好干,后面有的是机会。他对领导的这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诫一点都没有听进去,内心的抵触情绪让他以为,这不过是领导让他继续傻卖力的那一套说辞。但谈话将要结束时,领导的一句话让他陷入沉思:“成长的过程充满寂寞和磨砺,就像是一棵果树。如果不经常修枝剪叶,它是不可能硕果累累的。”他仿佛在哪儿听过这句话,于是,记忆的思绪将他带回到了那个他曾辛勤工作的果园,他猛然想起了自己在修剪完那簇腊栗树丛后自言自语说的一番话,那簇腊栗树丛现在肯定已经结过很多遍美味的果实了。他的心情顿时开朗起来,是啊,老领导的话是对的。于是,他又像自己刚来时那样积极地投入到了每天的工作中。不过,他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孤独和冷清了许多,同事们都围绕着那个新来的领导转悠,整天打得一片火热,而他则很少去巴结新领导,而是埋头于自己手中的事情,他要把工作再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寂寞常常让他深感工作和生活的艰辛,但他从没有想过怎么去摆脱这难熬的寂寞。他利用寂寞带给自己的冷静,反思自己为何会经常感到心酸,为何又经常郁郁寡欢。后来,他终于走出了心灵中的阴霾,不再将新领导看成是自己失败的象征,不再将他看成是自己的敌人,他与同事们的距离也拉近了。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就工作上的事情请教新来的领导,他发现新领导确实有很多东西是自己所没有的,他从这种谦虚中学到了许多新本事。最后,他不仅超越了这个新领导,而且在他的带领下,单位的事业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就这样,他在寂寞的反思中学会了将苦楚化为力量,进而成就了自己。挪威戏剧家易卜生曾这样说:“这个世界上最坚强的人是孤独的、只靠自己站着的人。”只有那些在挫折面前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收获心灵的坚强,坚强是命运送给我们的礼物,而那个来送礼的人正是寂寞。你拒绝了寂寞,就等于拒绝了坚强,剩下的只有你的自怜自艾。在荷兰的拍卖市场上有一艘船,这艘船从1894年下水那一刻起,在大西洋上遭遇冰山108次,触礁96次,起火12次,被风暴扭断桅杆205次,但却每次都能顺利地回到港湾。这艘船被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拍下后献给英国的国家船舶博物馆。虽然这只是一艘普通的船,但它的传奇经历值得每一个人去回味。劳埃德保险公司认为这艘船值得购买并收藏,而博物馆收藏的与其说是船,还不如说是关于这艘船的故事。这艘船有了更高的知名度,还要归功于一位英国律师。这位律师在以往的诉讼代理中,总会碰到因自己代理的官司失败而让被代理人痛苦不堪的情况。有一些被代理人甚至难以接受失败的结局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常常让他内心产生沉重的负罪感。他在想,如何才能激励那些官司失败的人,让他们鼓起生存的勇气,好好活下去呢?在他参观了博物馆里的这艘船后,他突然意识到,这艘船的经历可以激起人们心目中那不屈的生命意志。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照片挂在自己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前来委托他打官司的人打量这张照片时,他都会主动告知他们关于这艘船的故事。并建议他们亲自到博物馆里看看这艘船。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艘船的故事,它激励了许多在生活中遭遇到无情风暴打击的人,这艘船仿佛在告诉人们不管碰到多少次暗礁和冰山,不屈的生命意志都会指引你走出当前那令人绝望的寂寞。灵魂因寂寞而轻盈,生命因寂寞而厚重人的一生是短暂而匆忙的,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命运之神就按下了他的生命倒数计时器,每个人都逃脱不了时间的限制,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百姓,命运之神用来度量你生命长度的那把时间之尺都是一样的刻度。每个人的生命都在时间滴滴答答地流逝中走向终点,没有人能够逆转这个过程,即便认为自己功劳盖过三皇五帝、自称始皇帝的秦始皇也不例外。他曾命徐福到东海去寻长生不老之药,结果徐福带领五百童男童女出海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名震寰宇,文治武功都成绩辉煌的汉武帝也曾让道士为自己炼不老金丹,结果却让后世之人耻笑。即便是在科学如此发达的现代,也没有人能够改变自身的这种命运倒计时。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这正是自然最公正的地方。任凭你再大声喊“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也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日渐微弱的回音。每个人在人生得意之时,纵情于他人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之中,人生似乎如此美好和永恒,都想永远沉醉其中,不愿醒来。但人生总不是尽如人意的,接踵而来的灾祸又让他们要死要活,痛不欲生,沉浸在绝望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这样的生命是肤浅的,只能体会到那种简单的刺激和醉生梦死,而不能领悟到生命的厚重和广博。我们虽然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开拓生命的宽度和深度,这才是一个人一生最珍贵的收获。我们最终都将死去,但不要在贫乏和肤浅中死去,那样你将带着失望和痛苦离开人世。只有在寂寞中体会到生命的丰富和深刻,才能带着满意和欢愉离开。这才是生命最好的结局。明朝时,一个叫董京的人在京城做官。某年,山东大旱,朝廷派他去山东抗旱赈灾。到达山东地界后,他发现灾情比自己想象中还要严重得多,人们夜不闭户,因为家中所有能换粮食的值钱东西都已悉数用尽。他在巡视灾情时发现,由于粮食耗尽,许多人家竟一起枯坐家中等死。惨烈的灾情让他震惊不已,他来不及安歇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抗旱赈灾的工作。严重的灾情不停地催促着他,让他不敢有半点懈怠。他常常天没亮就开始了救灾工作,晚上则非把当天做的事总结一遍并安排好明天应该重点去做的事才肯休息。在他的全力投入和拼命工作下,灾情得到了有效遏制和缓解,一场大的社会动荡就这样被成功地消除了。回到京城,许多了解他办理赈灾事务的朝廷大臣们主动为他请赏,他的功劳很快传遍了朝野上下。然而,当朝廷给他加官晋爵之时,他却向皇帝呈上了一道揭发自己的奏折,称自己曾截留过朝廷下发的救灾银两。虽然这批银两仍然用在公事上,但他还是表示,愿意向朝廷偿还这批银两,并希望朝廷将这次的赏赐收回,以便自己将功赎罪。这件事很快就成为满朝文武议论的焦点,许多官员都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本该受功得赏却主动去揭自己的伤疤,真是难以理解。对此,董京这样解释道:“山东大旱下,民间的惨状让我为自己过去曾截留救灾银两而悔恨不已。我当时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银两都是救命钱,少一两银子都可能夺去一个人的生命,让一户家庭生离死别,因而深感自己的罪恶。如果我不把这件事说出来,我的良心一辈子都不会安宁。”董京最终得到朝廷的宽恕。他日后更加勤于政事,时刻把黎民百姓的生活疾苦挂在心上,成了一个有名的清官,他的事迹也因此被传诵。董京的生命因此而变得厚重。我们可以想象,在要不要揭发自己截留救灾银两这件事上,董京肯定在无数个寂寞的黑夜里辗转反侧、备受煎熬。他很清楚,如果自己揭发这件事,不仅自己的功劳将被朝廷一笔抹去,而且很有可能因此获罪,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样一来,本来是求得宽恕之举却可能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这个考虑让自己本来就负罪的心变得更加疼痛。夜越来越深沉,他的心也变得越来越孤独和寂寞。在这寂寞中种种思绪一起折磨着自己,让他的灵魂仿佛在烈火中煎熬一般。最终,在独自面对灵魂进行自我拷问下,他选择了公开一切。如果朝廷能原谅他最好,如果朝廷不能原谅他,他也愿意勇敢地去接受一切惩罚,哪怕是死。董京的选择是难能可贵的,而帮他做出这一正确选择的就是寂寞。如果他的心腹得知他有揭发自己的念头,很可能会百般劝他不要做傻事,那他的意志将因此而动摇,也许他就选择了逃避,但他的余生都将生活在自责和悔恨中,难以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张玲报名参加了到偏远山区支教。在报名时,她就了解到要去支教的地方非常落后和闭塞,但她坚持去体验一下支教生活,为山区的孩子们带去他们渴望的知识,并相信自己能够挺过3年的支教时间。当她来到支教地点时,才意识到这里的环境比她做思想准备时的猜测还要差。她刚来到学校时,竟一时无法让自己相信眼前的这个破旧民宅就是教室,而她的寝室则是附近的一个小阁楼。更让她没有料到的是,不同年级的孩子们都挤在这个狭小的破旧屋子里听课,无论她现在是在给谁讲课。一开始,她怎么也适应不了这里的工作和生活。她想回去,但又怕别人笑话。当初她报名的时候,身边就有许多人提醒她要慎重考虑,然而她还是毅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现在再回去,她岂不一辈子都要遭人耻笑吗?于是,她咬牙坚持了下来。许多个夜晚,她都独自一人蜷缩在那个黑暗的小阁楼里。小阁楼四面八方比较空旷,没有多少人家的灯火。黑夜如漆,涂裹了整个阁楼,她内心不禁害怕起来。恐惧和寂寞渐渐从四周向她逼近,越逼越紧,像恶魔一样死死掐住了她的心。这一切就这样继续着,直到有一天,在昏黄的灯光下,她看到了一篇正要批改的学生作文:张老师是我们最尊敬的人,她不怕苦,不怕寂寞,一个人守在这个贫穷的山区给我们上课,我要向她学习,长大以后也做一个张老师这样的人。一字一字地读完这些稚嫩的话语,张玲的眼睛湿润了。她没想到,胆小、犹豫的她在学生眼里竟如此高尚,值得敬佩。于是,她坚定了自己继续待下去的决心。第二天一早,她像往常一样按时起了床,然后就烧火、做饭,给学生们上课。不同的是,亲切、坚强取代了她昔日眼神里的那种凄苦和徘徊。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学生的事业中,很快就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不知不觉中,她已习惯了这里的支教生活。她喜欢静静地批改学生们的作业,喜欢每天及时总结工作,喜欢一个人安静地思考、写作。她的心情也越来越开朗,她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是如此宁静和美好,山是那么挺拔和刚硬,夜晚的星空是那么静谧和悠远,田野的色彩每月都在变换,就像一个喜爱换穿鲜艳衣服的小姑娘。张玲就这样学会了享受这里的生活,她不再感到寂寞和害怕,生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美好和有意义。她的生命也因此多了一份常人难以体验到的美。张玲的心灵在支教的寂寞生活中得到了洗礼,她对于生命、对于美、对于快乐都有了全新的体验,她的生命也因此变得丰富和深刻起来。寂寞的人精神是富有的,生命是厚重的。在自我的世界中,你拥有一片天,那里蕴藏着你的全部。学会咀嚼寂寞,品味生命的淡苦和清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的这句话可谓脍炙人口,这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在这种人生境界中,宁静、淡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状态。一个人只有保持住这份宁静和淡然,才能致远,才能明志。能够“致远”的人,是有大智慧的。远方让我们满怀憧憬,那里有无限的风景;远方让我们能够超越,看清眼前的许多困难和苦痛。漫漫长路中的一个小挫折,不值得我们为之呼天抢地,为之欲死欲生,远方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广袤,我们不再被心中那个狭小的世界所羁绊。遇事之时,我们能够坦然应对,能够顺其自然,不再强求,不再偏执。远方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宁静,我们能意识到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生命的种子在此发芽、在此成长,我们得以体验这大千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福分。我们不能让这如流星一般划过的美丽人生在嗟叹、抑郁中度过。远方只有我们站在不一样的高度看时才能尽收眼底。如果你不能在寂寞中远离尘世的浮躁与喧哗,不能打开智慧的心眼,就不能看清远方的美景,不能得到远方带给我们的启示。生命的旅程不可能一路上都有鲜花相伴,不会一直平坦而笔直,也不会一直有知心而又得力的朋友、亲人同行。这旅程中会有阴云和暴雨,会在泥泞中跋涉和跌倒,会走弯路、走错路,会一个人孤独而寂寞地行走、思考和回忆。当你一个人行走在生命的旅程中时,不要忘了从路边同样寂寞的橄榄树上摘一颗青橄榄,放在嘴里咀嚼,这先淡苦而后清香的滋味正是我们此刻的心境。我们信步走在这条孤寂而又鲜有鲜花、旅伴的小路上,虽然嘴里有一丝丝淡苦,心里却充满了香气,这香气来自于淡苦。只有在这寂寞的路途中,我们才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尝,才能发现这淡苦背后的清香。这清香虽然不如成功那样刺激,虽然不如热闹那样兴奋,却是我们所品味到的所有滋味中,最意味深长、最令人回味的。在这淡苦和清香中,浮躁的心开始变得宁静,我们的眼睛也因此发现了原本孤寂的橄榄树,它带给我们的是完全不一样的生命体验——虽然淡苦,但却清香,一种别样的清香。我们热衷于追逐物质财富带给我们的享乐和成就,仿佛只有如此,人生才有价值,生命才有意义。当我们把这些外在的物质财富当作人生快乐和价值的唯一标准时,我们就蒙蔽了向内看的眼睛。我们的眼中只有这闪着金光的金钱,就像孩子们的眼中只有糖果一样。我们为得到财富而快乐,为不能增加财富而郁郁不得志,也如同孩子们为得到糖果而乐,为失去糖果而哭一般。我们这些成年人似乎并没有成长多少,还像小孩子那样简单而任性。这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留一只眼睛看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去反省那个简单而任性的、还没有长大的自我。因为俗世的光彩和动人,因为俗世的热闹和繁华,我们的心便被它们牢牢吸引,被它们紧紧抓住,因而眼睛只能看到这外在的物质世界,而疏于内观。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因此被扭曲——看不起那些挣不到钱的人,整日疲于奔命,苦苦追求增加自己的财富,害怕贫穷犹如害怕瘟疫,更是把过着普通生活的人看成是一群失败者,竭力避免自己滑向那个普通人生活世界的大门。结果,一旦遭遇失败,内心就纠结不已,一种过普通人生活的恐惧感在全身蔓延。这是多么可笑和荒唐啊,但现实世界中许多人就是如此。生命之中的美是多种多样的:炎炎夏日的那一丝清凉是一种美;痛苦之时那一句安慰和支持是一种美;远方的朋友那一声问候和祝福是一种美;失败之时轻轻地拍拍肩膀是一种美;晚归时妻子的等待是一种美;干渴时赠送的一杯清茶是一种美……这些丰富而多样的美,它带给我们的愉悦丝毫不比财富带来的少;它带给我们的狂喜丝毫不逊色于功成名就;它带给我们的那种独特享受是任何财富和功名都难以给予的,这种种感觉是如此易于获得,而又如此持久和美妙。更难得的是,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这种纯美的生命体验,还能保持我们的宁静,而终至于“致远”;它不但启发我们的思考,还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因此而充实。这就是生命之美,这美是如此平凡,因为每一个人只要丢掉偏执,细心品味,都能享有,就像那青橄榄一样。又像喝茶一样,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静心细品;这美又是如此非凡,因为它给予我们的滋味远比一切物质财富所带来的要丰富和深刻得多,它赐予我们的还有智慧和宁静,这正是快乐和幸福得以持续的动力。生命不总是热闹和精彩的,但许多人因普通、因平凡而感到寂寞和痛苦,这大可不必。人生可以有失败,可以默默无闻,但生命却不能没有美和愉悦。生命之美是造物主赠送给每一个来到世上的人的礼物,它绝不仅仅专属于达官显贵和富甲一方的那一类人,而是只要你享有生命,你就可以享有随生命而来的那种美。但是,许多人恰恰没有领会这一点,只对灯红酒绿的人生感到快乐。他们害怕寂寞,因为寂寞会让他们想起自己的一事无成,想起自己的毫不起眼,想起自己一直以来的失败和磨难,因而寂寞成了他们最不愿面对的状态。所以,他们要用酒精来麻痹自己,用震撼的音乐和不停地摇摆来摆脱寂寞,好让自己从生活的失败者这一事实的恐惧中解脱出来。结果,虽一时沉醉其中,忘掉恐惧,但下一次寂寞来临时,那种因人生不得志的痛苦则会加倍。于是,他们就加倍地用酒精、毒品,用迷幻药等一切可以让他们暂时摆脱这一精神折磨的东西来麻痹自己。结果和之前一样,寂寞和痛苦随之加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人们就这样陷入人生的深渊中而不能解脱。生命之美如此绚烂,不要让虚伪的外在蒙蔽你的智慧之眼,要细心地捕捉内心的每一次感动和欢欣,这感动和欢欣或许来自一句简单的赞美,或许来自一次春寒料峭时的踏青之旅,或许来自儿女的一点点进步和成长,或许来自父母充满关怀的一声嘱咐,或许来自和朋友的一席闲聊,或许来自冬日的一缕暖阳,或许来自同事的一句鼓励,或许来自对万物欣欣向荣的一丝察觉……如果我们留一只眼看内在,去把握心灵的每一次悸动和美好,每一次愉悦和放松,每一次恬静和忘我,每一次甜蜜和温馨,每一次苦涩和自省,每一次疼痛和悔悟,每一次躁动和平复,久已麻木的心就会日渐苏醒,就会重新变得充满灵气和动感。这时,日渐觉醒、充满灵气的心灵将帮你打开另一只生命之眼,你会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种种美以及它们带给你的感动。这生命之眼其实就是生命体验,是用你的全部身心去体验。当你用全部身心去细细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时,你所得到的将异常丰富和美好,因为你已超越种种世俗观念,你敏锐的肌肤将带你体验酷热中的清凉和寒风中的温暖;你的嗅觉也将带给你无尽的美好体验,有农家炊烟袅袅时木材燃烧的清香,有田野里那一畦金黄的油菜花的淡香;你的味觉将带你享受槐树花的蜜甜、甘蔗的清甜;你的听觉将带你倾听蟋蟀的歌唱、大雁的长唤、蜜蜂的蜂鸣等等。这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如此撩人,都是人生之中最美的生命体验。但许多忙于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却对此视而不见,他们的生命也因此变得枯燥而乏味。寂寞是打开生命之眼的钥匙,我们只有耐得住寂寞,甘于平凡的人生,才能释然地接受寂寞,与寂寞为伍,心灵中的生命之眼才能因此而开启。寂寞让我们从尘世纷繁的功名利禄中暂时脱离,因而我们的心神暂时离开各种名利的诱惑,得以向内观看,这种自我反思促使我们洞察内心是否真正快乐。寂寞的时候,我们常常心如止水,我们得以从另一种角度,以另一种心境看这个世界,看我们的生活,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变得和以往不同。这给予我们新的感受,让我们猛然发觉原来生命是如此美好、如此动人,原来世界并非我们之前眼睛所看到的那些东西,而是更加丰富、更加有趣,它远比我们头脑中想象的还要大,生命的意义因此不再局限于追逐名利。生命在寂寞的体验中是如此不同,寂寞给予我们另一只智慧的眼睛,让我们得以领略这异样的生命之美。如果我们日常所看到的只是太阳光辉照耀下的白日世界,在寂寞中对于生命的体验就像如水的月光所笼罩的夜色世界。它不能像白日世界那样只用眼睛去看,它还要我们调动身体的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甚至是我们的想象力去全面感受。这个世界不像白日那样一切都赤裸裸的,它需要你去用心感受。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不同,又是如此美好,它的魅力就在于此。只有善于发现,细心体验,才能看到它的美,而且这美随处可见,唾手可得,不过你得先适应这眼前的黑暗,接受这黑暗,平心静气,才能有所领悟、有所收获。当你真正做到这一切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收获绝对不比白日的少。生命是寂寞的,而寂寞的生命却是美的。只有透过寂寞,我们才能更好地看到生命之美。平凡的生命是淡苦的,但在寂寞中细细咀嚼这淡苦的生命,那慢慢涌上来的清香就是我们收获的惊喜。不要对自己的生命怨天尤人,造物主已经给了你美好的生命,只不过是你没能领会这寂寞生命中所蕴含的无尽之美。生命是一段寂寞的旅程,学会独自欣赏沿途的美景生命注定是一段寂寞的旅程。自出生开始,我们就脱离母体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我们的身体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不断发育、成长,我们的心灵也在家人的关怀教育下一点点成熟、独立。虽然我们能与人交流、与人产生感情,但这交流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让人完全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这知己都是极为难得的,更不用说完全交流彼此的想法了。每个人的生命就如一棵独自立在那里生长的树一样。它们虽然彼此相隔不远,甚至成群结伴,组成蔚为壮观的广阔森林,但每一棵树都是独立的,它们得靠自己拼命汲取养分,靠自己独自承担风雨,它们的荣枯、粗细都得靠自己来把握、争取。生命的意义或许就在于独立,如果生命不同万物分离开来,我们又怎么会有自我,怎么会有彼此,怎么会有独立于自我而存在的那个浑然一体的客观世界?如果我们不能忍受孤独和寂寞,不能在孤独和寂寞中参透自己与他人、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我们就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生命的大道上,我们一路高歌欢笑,一路跌倒又爬起。无论是悲伤还是欢笑,无论是得意还是落魄,无论是自信还是自卑,无论是美丽还是丑陋,这一路上,总有阴晴雨雪、四季更替。在你功成名就的时候,家中高朋满座,各路英雄前来祝贺,结交的人络绎不绝,但你会因为没有知心朋友而在热闹的晚宴上感到寂寞;在你失败或者一事无成的时候,你常一个人面对这一切,感慨人生的孤苦和磨难,寂寞与悲情化作眼中的泪水,此时的你无疑也是寂寞的。寂寞是生命的常客,它常常会不经意地登门拜访,逃避是没有用的。越是逃避,它就来得越频繁,越有气势。生命是一段寂寞的旅程,你必须一路长途跋涉,一路风尘仆仆,一路欣赏沿途美景,一路遭遇风吹雨打,一路阳光灿烂,一路披星戴月,一路不断地面对岔路口独自做出抉择,一路舔舐身上的伤口,然后忍痛继续前行。生命就像一列孤独的列车,沿着生命的轨迹在广袤的原野上,在蜿蜒的群山间,在深谷、峭壁中奔驰,生命的汽笛在万籁俱寂中不时地拉响,这或强劲或微弱的汽笛声在悠远的原野上扩散、远去,最终消逝。乘上生命这辆列车,我们就此开启了自己的人生之旅。伴随生命列车的疾驰,沿途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在我们的眼前展现,我们穿越各种地形,经历各种气候,时而奋勇向上,时而一路呼啸,沿着下行的轨道坠入深谷,时而在峭壁边上突然转身。我们在生命这辆列车上会结识形形色色的人,虽然一路同行,但每个人各怀心事,有着不同的目的地,谁也不能了解谁,谁也不能与他人永远结伴而行。人生每一个阶段都好比是生命列车不同的站台,每到一个新的站台,都会有人上车,有人下车。上车的人你可能从未接触,而下车的人可能与你已分外熟识。就在列车不停地停靠、人们不停地上下车之中,你与许多人擦肩而过,不管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都只是你人生旅程中的过客,始终都不能一直陪伴你左右。真正与你一同到达列车终点站的,只有寂寞。但这寂寞或许并不让人难以忍受,虽然没有人能完全理解你,也没有人一直陪在你身边,但与他人曾经的相识、相知早已在彼此的心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虽然身不在一处,但心却能想通。有这份牵挂,有这份思念,寂寞就不再仅仅是空虚和害怕了。生命的列车一刻不停地在向前疾驰,我们曾经的旅伴或许已经中途下车了,你不得不背负起寂寞,继续后面的路。列车不会因为你而就此停下,终点还在远方。如果你无法舍弃,那就只能肩负。在人生的旅途中,寂寞会经常袭来。在寂寞中,你开始回首那些已经远逝的风景,回首那些离你而去的人和事。同时,你可能还会在这寂寞中展望自己未来的行程——或许幸运,你将再次遇到新的旅伴,再次遇到令自己高兴的事;或许不幸,那就独自欣赏窗外的风景,与寂寞结伴,用心去体味生命列车上发生的一切,也许你将找到一片崭新的天地。记住,生命从来都是美好和丰富的,不要因一时的失去而忽略了窗外更广阔、更迷人的风景。我们自出生那一刻起,就保持着独立的生命。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寂寞地死去。没有人能改变这个事实,生命就是这样一个寂寞的旅程。但这并没有什么好悲哀的,正是因为这寂寞,因为这独立,我们的生命得以存在,我们才能发展自我,才能感觉到自我,才能带着好奇、带着发现的惊喜,来探索眼前的这个世界,这是生命的真谛所在。生命因每一次新的发现,每一次新的体验,每一次新的收获而变得更加灿烂、更加迷人。生命的价值就源自于这种种体验,而这种种体验唯有在寂寞之中才能收获。许多人害怕寂寞,常常去找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自己的人生风景,无论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在与人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进入他人的世界,领略他人的感悟、收获他人的经历、学习他人的智慧,还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情感的慰藉,与他人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这样上来,自己内心的压力将大为减少,我们也因此而对生活充满勇气和信心。但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倾诉。当快乐无人分享,当忧愁无人分担,当成功无人喝彩,当失败无人抚慰时,许多人会掉入寂寞的漩涡中,生活似乎陷入绝望的深渊。其实,这也是生命赐予我们的一份礼物。从某种程度上说,生命的本质就是孤独和寂寞。寂寞的时刻,我们会对生命本身有更深的体验。试想,一个整日在与人闲聊,整日在追逐名利中忙碌的人,他会去思索生命本身吗?不会。因为他的所有思维、心灵空间都已被各种人和事占据,他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考虑其他问题。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他就会因为没有及时地对自我进行反思,没有认清真实的自我,没有意识到什么才是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没有体验到生命本身的那种纯真的欢欣,而变得失去自我,在与人接触、在所经历的各种事情中,不自觉地被外在的各种观念和思想所侵蚀,成为这些观念和思想的奴隶。这样的人是谈不上快乐和自由的,他们往往害怕寂寞,想尽一切办法去摆脱寂寞。实际上,他们的摆脱是一种逃避,逃避掉了认识自我、认识生命这一重大的人生课题。人天生是一种合群动物。许多人为了摆脱寂寞,而投入到人群中去。哪里有人,哪里就能吸引他们;哪里人多、热闹,哪里就有最大的吸引力。人们在人群中寻找爱、寻找友情、寻找寂寞灵魂的慰藉,但这种寻觅未必总能如愿以偿。付出真心不一定能得到爱的回报,付出真诚也不一定能收获友谊。万千寂寞的灵魂在外出进行一次次苦苦寻觅后,又回到寂寞之中。但这深深的寂寞感让他们又忘记了之前所受的伤害,重新又去不断寻觅,就这样在孤单和人群中不断穿梭。虽然人们很多时候都是无功而返甚至伤痕累累,但仍乐此不疲,坚持不懈。有时,人们为了逃避寂寞,宁愿随便抓取一个倾诉对象,就像许多人在寂寞袭来时喜欢在QQ中找陌生人聊天一样。但其实,我们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网的扩大或者倾诉的增多而得到更多的安宁。恰恰相反,在滥情和随意的人际关系过后,我们变得更加孤独和寂寞。寂寞此时成了一个可怕的恶魔,任凭你使尽浑身解数都脱离不了它的魔爪。现代人往往生活在繁华热闹的都市之中,但在白日的喧闹和浮华过后,人们心头袭来的是冷清和疲惫。虽然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来自内心深处的寂寞,这寂寞反而一天天加剧。如果你因长时间为名利苦苦奔波而开始感到力不从心的话,如果你对整日的应酬奉承、强颜欢笑而疲惫不堪的话,你可以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抛开所有让你心烦意乱的大小事情,为自己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独处空间。这是对自己的一个珍惜和善待,也是对自我的一次反省和探索。在这种独处中,你可以躺在舒适的沙发上,手边放一杯清茶,然后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在轻松的音乐中,任思绪在想象的空间中飞扬。你可以回忆自己经历过的那些美好事情——可以幻想自己此刻正在海边边吹海风、边看日落,可以憧憬自己今后的悠闲生活。让惬意和畅快的感觉涌遍全身,让身体超脱世事的劳累,打破困扰心灵的枷锁。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向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此刻,世态炎凉、功名利禄、爱恨情仇、聚散离合都离你越来越遥远,变得缥缈和虚幻,那种轻松和愉悦是你此刻最真实、最深刻的感受。你会突然发觉,原来生命是如此简单和美好。徐志摩曾说:“你要发现自己的真,你得给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现一个地方的真,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只有将我们日渐麻木的心放置在寂寞的氛围中,它才能恢复儿时的那种敏锐。就像一个新生命刚来到世界上,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样。尽管我们内心里不自觉地认为自己对于周围的一切早已很熟悉,其实,这不过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使我们对很多事情、很多现象都失去了认真观察、认真体味的兴趣。你不妨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当你一个人独处家中之时,你可以重新检验一下原以为很熟悉的那些味道是否与自己头脑中那种模糊的印象一致。你可以切一小块菠萝,很小的一块,将它放在舌尖,不要急于咀嚼或吞咽,慢慢让唾液将它包围,一点点分解,然后用心感受它到底是一种什么味道,和你之前想象的是否一致。答案通常是否定的。对于菠萝是如此,对于其他一切也都是如此,只要你细心体味,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不像你之前想当然认为的那样。寂寞之中的生命是最真实的,全然接受寂寞,在寂寞中放飞思绪、追问生命,在寂寞中把握生活、把握自己,你的生命之旅才能充实和多彩。在寂寞中拭去心灵的忧郁,在寂寞中解开失意的死结,在寂寞中揭开悲伤的谜底,在寂寞中截断痛苦的源头,在寂寞中过滤浮华,在寂寞中沉淀狂躁,在寂寞中放飞自在的心灵,在寂寞中赢得绚烂的人生。寂寞之中的快乐是遗忘名利后的释然和洒脱,是静思醒悟后的心平气和,是卸下心灵重负后的一身轻松。寂寞是一面生命的镜子,能帮助你看到那个在尘世的影响下每天都在变化的自己,只有时时留意镜中的那个自己在一天后、一个月后、一年后有什么不同,才能及时纠正不良的变化趋势,才能把握住自己的生命轨迹,掌握自己的心境,将忧伤、失意、痛苦、彷徨等负面情绪堵在门外,让快乐和自在常驻心中。寂寞是自我在精神世界中的一次游历。在这次游历中,我们得以有闲工夫去整理我们的心灵花园。这座花园由于长久疏于照料,正变得荒芜和杂乱,玫瑰花隐没在一大堆杂草当中,枝叶因难以见到阳光,而变得枯黄,虽然隐约能看到几朵花儿,但用娇艳来形容显然已不太恰当;栀子花也开始凋零,一朵朵正日渐泛黄,失去了当初的饱满和袭人香气;翠竹也凌乱地生长着,稀的稀、稠的稠,完全失去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感,沦为杂草一伍;牵牛花爬得满地都是,有的藤蔓缠在杂草上,有的缠在附近的栀子花树上;篱笆也已经瘫倒,一切都失去了之前的井然秩序。是时候好好整理一下这个日渐荒芜的心灵花园了。不然,这里将成为腐烂和污秽之物的发酵地,变得一片昏天暗地。我们要恢复以前的良好心绪,就不能不管它,因为心绪会被这无序的状态搅得一团糟。我们要清除抑郁、苦闷、懦弱等杂草,将它们连根拔起,把花园里的一切放在阳光下好好晒晒,防止各种霉菌和一切污秽之物的生成,我们要合理布局美德之花、智慧之树的栽种,在花园里撒满快乐的种子,还要留出一块空地给未来,种上我们现在还没想好要种的奇特植物。心灵在及时地检视和清理中变得日渐开阔和明朗,心绪因此而理顺了许多,高兴了许多。由于之前疯狂生长的杂草已经被连根拔除,快乐的种子在细心呵护下开始破土发芽,不久将开出灿烂鲜亮的花朵,我们的心境也因此大大改观。尼采的一生都是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的,他在孤寂中不断思索、不断追问,“像一缕青烟把寒冷的天空寻求”,最终他成为一个超越时代的哲学家。尼采身上散发出一种浓郁的孤独气息,他那冷峻、深邃的目光像要灼穿人类的灵魂,而他用寂寞中的沉思所写出的那一行行充满浪漫色彩和无限想象力的优美文字,则在人类文明中回响不绝。尼采偏爱寂寞,他曾在诗中写道:“我喜欢像林中之鸟、海底之鱼,沉醉于美好的瞬间,在迷人的错觉中幽居沉思,终于从远方找回家园,把我自己引向——我自己。”在这种寂寞中,尼采不断地深化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对自我的认识。尼采并非没有朋友,而是不希望自己的生活经常被别人打扰。他说:“在我思如泉涌的时刻,有人要来这儿,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要是我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孤独,我就会离开我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熟悉的人。我发誓,我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尼采经常用长长的漫步来面对孤寂所造成的那种深深的忧郁。当他需要一个人与病痛进行抗争时,他就用写作来淡化它们。尼采已经爱上了这种寂寞、思索、写作的日子,他曾给朋友写信说:“归来吧,回到孤独中来,我们俩都知道怎样在孤独中生活,也只有我们俩知道。”正是在这种寂寞的生活中不懈地思索,尼采才会对生命、对生活有了完全不同于常人的认识。他曾来到热那亚,太阳刚一升起,尼采“就到了一块靠近海浪的幽静的岩石上,撑一把伞,躺在岩石上,像蜥蜴一样一动不动。眼前除了大海和纯净的天空,似乎什么也没有”。他一个人待在那儿,直到黄昏时分,之后便有了《朝霞》这篇文章。我们虽不能像尼采一样忍受如此寂寞的生活,但可以从此得到许多启示。只有在寂寞中,我们才能静下心来,才能去真正思考那些生命中最重大、最紧迫的问题。在寂寞中领悟生命的非凡之美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生命中蕴藏着无限的美丽。但很多人却不能领悟到这一点,他们常常陷入一种痛苦的人生状态之中,常把人生的快乐定义为财富和权力,驱使自己终日为之奔波劳碌。一旦遇挫,就哀叹命运不济,最害怕的就是一个人寂寞地面对一事无成的人生。而寂寞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里,我们回到了生命本身,回到了最真实的自己。我们在寂寞中领悟生命,就会发现生命本身的不平凡,发现蕴藏在每一个普通生命中的美。相传佛祖带着众弟子云游人间,每到一个城镇,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大街上都可以看到人们为了各自的目标而行色匆匆,有的背着包袱,有的挑着担子,有的在大街上大声叫卖,有的在茶楼里大声吆喝,有的坐着马车,有的赶着牲畜,有的拖家带口,有的独自一人……看到眼前的这一切,佛祖问弟子们:“你们看,人世间每天都是一片繁忙劳碌的样子,人们东奔西走,各务营生,同时乐此不疲,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佛祖身后一弟子走上前去,躬身答道:“佛祖,世人整天如此风尘仆仆,劳碌不止,为的不过就是‘名利’二字。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为了得到功名利禄,为了能够过上富贵的日子,而如此疲于奔命。”“人们有了名利又能如何呢?”佛祖追问众弟子。另一个弟子双手合十,上前答道:“世人求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敬畏,为了荣耀自己及族人,求利是为了满足肉体和精神上的各种欲望。”佛祖脸上现出笑容,又问道:“那么,许多自知自己难以富贵,难以得到名利的普通百姓这么忙碌,又是为何?”又一弟子上前答道:“他们整日奔波劳动是为了得到食物和物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所需。”“那他们吃饭穿衣又是为了什么?”佛祖不停地追问道。“他们吃饭穿衣是为了能够延长生命,尽享人间的寿命。”一弟子躬身答道。佛祖平静地扫视了一遍回答完自己提问的弟子,似乎还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他略微停顿之后,又用深沉的声音问道:“那你们知道人的生命有多长吗?”一个弟子首先应答:“据我所知,凡人的寿命大多都是几十年的时间。”佛祖摇了摇头说:“你还没有认识到生命的真谛。”另一个弟子侃侃而谈:“凡人的生命就像树木和花草一样,春天时萌芽吐绿、生发枝叶,夏天时则枝繁叶茂、灿烂似锦,经历秋风秋雨的吹打后,到寒冷的冬天就枯萎凋零,最终回归大地。”佛祖微微一笑:“你虽然对生命的历程有正确的认识,但只看到了生命的表象,没有参透其中的深意。”一弟子听完佛祖的话,语气苍然地说道:“佛祖,我觉得生命就像朝生暮死的浮游虫一样,在无限的时光中显得如此短暂。”佛祖听完后,转身对他说:“你虽能够看清生命的短暂和易逝,但这还不够。”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一个弟子大声答道:“佛祖,依我看来,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此语一出,四座皆惊,弟子们都看着佛祖,期待佛祖就这惊世之语给出开示。此时,佛祖满意的笑容挂在脸上,他想就此点化弟子们:“答得很好,人的生命就在这一呼一吸之间。有人认为人的生命像浮游虫一样有一昼夜,像花草一样有四季,像凡人一样有几十年。这些理解虽然都没有错,但是都不能帮助我们看清生命的精要。”生命就在这一呼一吸之间,就在人生的每一个体验之中。不在全然的寂寞中远离各种外在的牵绊,不用全部身心和想象力来体验生命,就不能领悟到生命的伟大和美丽。生命就是一种时时刻刻的体验,生命之旅就是体验之旅。我们只有在寂寞中唤醒早已麻木的内心,重新发现眼前的这个世界,才能得到关于生命的新的感悟。生命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和思维来对待,我们每个人都要意识到生命的不凡和伟大,对生命保持虔敬,切不可看轻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如此丰富和广袤,但如果你逃避寂寞,因害怕平凡而一味地追逐名利,为此疲于奔波,将所有的心思和注意力全都放在如何才能得到更多的名利上,对其他的一切毫无兴趣,同时把寂寞当成一种煎熬,不愿与内在的自我进行坦诚而又深入的对话,不愿直面那个真实的、疲惫不堪的自我,你就不能把握住那些曾带给自己放松和欢欣的那一个个瞬间,认识不到那一次次平凡的事情背后的意义,也必然不会意识到生命的真谛就源于这点点滴滴的体验和感悟。生命是需要我们用心去领悟的,寂寞这种最贴近生命本身的状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感悟生命,更好地认识生命中那种不同寻常的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大雪数日,千山万树皆银装素裹,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深山之中早已鸟兽绝迹,山路也被皑皑白雪覆盖,整个山林浑然一体。在这种情况下,鸟儿尚且躲避在自己的安乐窝里,就更不用提人了。一切显得如此静谧,如此空灵。此时,却见漫天银白的雪国之中,一位头戴蓑笠的老翁正独自坐在孤舟中,在那弯弯曲曲穿越白色群山的冰冷河流之上,孤独举杆钓鱼,整个世界似乎就剩下这一位安坐孤舟中静静钓鱼的老翁了,这是一种多么寂寞的意境啊。人们在诗人的引导下,把目光投向了那个蓑笠翁。我们不禁开始思索:在这仅此一人的白雪世界中,这个老翁此时正在想些什么呢?是啊,孤独和寂寞像漫天白雪一样包围了整个世界。在如此寂寞的情境下,人们会想些什么呢?如果我们是此刻端坐孤舟之中钓鱼的那个蓑笠翁,我们又会想些什么呢?是慨叹人生的苍凉,还是抱怨生命的平凡?是叹服于大自然的雄浑,还是拜倒于造物主的神奇?是思索人生的意义,还是感悟生命的孤寂?抑或把整个静谧的世界都遗忘,热心期盼能钓到一条肥美的鱼儿,熬成滚烫喷香的鱼汤,在这无限清冷的世界,把它当作人世间最美味的一道餐饭来好好享用?现在我们已不可能去问当时那个老翁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了,但我们却为此而猜测了千年,而且还将猜测下去。我们不仅是猜测那个老翁在当时当地想些什么。我们更是在猜测自己在当时当地会想些什么,这才是我们真正感兴趣的。因为寂寞,我们常常陷入沉思之中。这思索是如此深邃、如此广袤,无所不及,思绪似乎在无限宇宙中纵横,任其飞扬、任其寻觅。生命在这思索中,开始超越时间和空间,开始与宇宙一样变得永恒。领悟生命需要这种寂寞,需要我们跳出日常生活的藩篱,反思那些我们从未思索就接受的世俗观念。寂寞有时令人窒息,有时让人惆怅。但唯有在这窒息和惆怅中,我们才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我之上,才能更关注我们自身的种种感觉,这些感觉常常为我们所忽视。这感觉因为被世俗观念蒙蔽下的理智所压抑,我们的心灵渐渐只剩下理智这一位权威的主宰者,而我们的生命感觉逐渐麻木,逐渐失去应有的灵敏,我们就这样失去了另一个感悟生命、感悟自我、感悟世界的方式。而寂寞中,我们这种生命感觉再度苏醒,它开始要求我们反思理智所遵循的那一套思想和观念,要求我们追问痛苦郁闷、焦虑不安的根源。我们因此得以更好地认识自我,领悟生命。一旦在寂寞中很好地领悟了生命,我们就发现了蕴藏在生命中每一个角落的美,就学会了享受生命。生命有时就像一本书,内容极其丰富,有诗、有画、有歌、有故事,有成功与失败、有高尚与卑微、有荣誉与耻辱、有平静与疯狂……我们要学会一个人在寂寞中去静静地阅读这本书、欣赏这本书——欣赏这书中唯美的诗,欣赏这书中静默的画,欣赏这书中动人的歌,欣赏这书中曲折离奇的故事,从成功中,也从失败中,从高尚中,也从卑微中,从荣誉中,也从耻辱中,从平静中,也从疯狂中,去领悟生命,去享受生命。如果我们急功近利,甘于寂寞,就只能对这本书匆匆一瞥,难以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这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处描摹,每一节乐章,因而也难以领略到这书的丰富,这书的精彩,这书的深邃。如果我们只想翻看自己喜欢的章节,只看成功、高尚、荣誉、疯狂,而没有心思把注意力放在失败、卑微、耻辱和平静上,那我们对这书的理解就只能是片面的,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因此,我们就对生命、对世界有了过于主观的认识,这将让我们在今后的处世中碰到越来越多的寂寞,越来越多的惆怅,越来越多的哀叹。我们要懂得享受生命,就不能沉沦于过去的失败和痛苦中,让它们的阴影始终在幽暗的心灵中徘徊;就不能一味地憧憬未来,用想象构筑一个灿烂、虚假的明天;就不能将自己的今生今世贴上失败的标签,而企图用来生来补救今世的遗憾。享受生命不需要太多外部条件,只需要我们有一颗平静的、耐得住寂寞的心,只需要我们有一双明亮、敏锐的眼睛,只需要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全身心地体验每天的点点滴滴,你就能从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发现生命的精彩。其实,享受生命就是在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和怡然;享受生命就是在享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和豁达;享受生命就是在享受“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温情和忠贞;享受生命就是在享受“有酒学仙,无酒学佛”的自然和随意;享受生命就是在享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寞和开怀;享受生命就是在享受“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随性和洒脱;享受生命就是在享受“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做鬼雄”的慨然和达观,享受生命就是在享受“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醉心和向往;享受生命就是在享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美和孤独……接受寂寞,领悟生命,享受生命,一切原来如此——没有那么多的忧虑和计较,没有那么多的苦心和盘算,没有那么多的渴望和期冀,自在生活、自在享受。生命本来就是这么简单和任性,生命本来就是这么纯真和美丽。只要你肯接受寂寞,接受那个简单、淳朴的自我,美好生命的大门就将向你打开。生命是造物主赐予我们每个人最美好、最珍贵的礼物,能不能得到它,只取决于你自己是否能够接受寂寞。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