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他非常自信地走进财务经理室,用极其肯定的语气对经理说:“我认为我得出的数字是正确的,应该是总账错了。”财务经理并没有直接回答诸立昌的话,只是笑了笑说:“小伙子,世上好像任何事都是相对的,没有太绝对的吧。”听到财务经理的话,诸立昌不以为然。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让他羞愧难当。当财务经理将其登录的明细账拿去复核,结果不到10分钟就查出了一笔错误,322579误写成了22579,二者之间相差近14倍!财务经理当即让诸立昌去人事部结账,他恳请经理能原谅自己的这次过错。而财务经理言出必行,毫无挽回的余地。临行时,财务经理意外地抽出时间和诸立昌谈心:“小伙子,一开始你就很傲气,记不记得我问你问题时,你一连说了两个:你说吧。我看你有才,姑且原谅你。这几天我交给你一个简单会计工作,旨在考察你,结果你完成得怎么样?你要吸取这个教训。你不能怪我,要怪只能怪你自己没有迈好你的第一步。”一份年薪6万元的工作就这样与他失之交臂了。大凡世界上能做大事的人,都能把小事做细、做好。做好了每件小事,逐渐积累,就会发生质变,小事就会变成大事。任何一件小事,只要你把它做规范了、做到位了、做透了,你就会从中发现机会,找到规律,从而成就做大事的基本功。自作聪明食苦果有一些人喜欢自作聪明。这样的人往往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眼力或能力,看问题偏执,看不到事物间的变化和联系,过分自信,结果在世事的纷争中总是充当别人的炮筒、玩偶或替罪羊,这样的人缺乏一种自知之明。他们往往是表面看来挺精明,实际上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可能就是专门给这种人设定的警句。三国时期,有一个叫蒋干的人。在关系到一场各派政治力量生死存亡的重要斗争中,蒋干扮演了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使形势发生了逆转。从表面上看,蒋干精明透顶。在魏吴两军对垒之时,蒋干进曹操帐下主动请缨:“吾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也。”曹操大喜,“置酒与蒋干送行”。试想,蒋干一旦“说此人来降”,曹操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蒋干得此头功,封官加赏,自不待话下。这是蒋干自作聪明的一大得意之作。于是,蒋干携一童前往,“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未料周瑜棋高一招,一见面就戳穿了蒋干的用心,搞得蒋干很没面子,只好当面否认了自己作说客的身份,周瑜于是按计行事,大张筵席,唤来文官武将,搞起了“群英会”。声言“只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一句话既封住了蒋干作说客的嘴巴,也断去了本部文官武将一旦不慎而说漏嘴的可能性,可谓一箭双雕。有一种缺点叫聪明第二章 弄巧成拙 化简为繁 简单不等于容易(3)“饮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然后一一让蒋干领略吴军雄厚的实力。此后又以表达感情为名,提出与蒋干“抵足而眠”的要求。并“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其寝”。蒋干借周瑜“鼻息如雷”时,偷看了帐内桌上的一卷文书,并将一封写有降将蔡瑁、张允的书信“暗藏于衣内”。这是蒋干自作聪明的又一大得意之作。俗话说,“小鬼”永远也诡不过“大鬼”。周瑜借蒋干过江作说客之机,步步设计,计计连环,以假乱真,直搞得急欲立功的蒋干云里雾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蒋干回到曹营,虽未能“说此人来降也”,却盗得一封密书,急欲交于曹操邀功,搞得曹操误杀了两员大将,蒋干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蒋干自以为很聪明,实际却屡屡钻进周瑜为他设的套子里面。现实当中类似蒋干这样的人也不少。别人和自己的惨痛教训都在教育我们:宁可潜心修行,不可自作聪明图虚荣。输掉聪明事小,丢掉性命事大。武则天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高压政策来*反对她的人。期间她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周兴和来俊臣是最为有名的,也是最为狠毒的两个人。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大臣和平民百姓。但他们也只不过是武则天的工具而已,因此也难逃厄运。一天,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勃然大怒,责令来俊臣立刻秘密查办此事,并限定了期限。来俊臣感到很为难,因为平日里与周兴的关系不错。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条妙计。来俊臣邀请周兴来自己家里参加宴会。两个人边划拳边喝酒,很是尽兴。酒过三巡,来俊臣看时机已到,故意叹了口气,说:“唉!老兄,我最近遇到一个棘手的事情,烦死我了。”周兴喝了一口酒,问:“什么事?”“最近我碰到一个难缠的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什么高招吗?”周兴一向对刑具很有研究,于是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来俊臣立刻装出很关切的样子说:“哦,快说出来。”周兴诡秘的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敢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听了大惊失色,知道自己上了来俊臣的当,但悔之晚矣!不久,周兴被处死。周兴自作聪明,当来俊臣借喝酒之机向他寻求惩办犯人的方法时,他积极出谋划策,全然不知中了来俊臣的圈套,更让他沮丧的是,钻进了自己设计的大瓮里。人人都想聪明,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反自然之道,一切则可能走向反面。那时候,我们的一切努力,都会事与愿违。有一种缺点叫聪明第三章 自以为是 刚愎自用 别让你的“锋芒”刺伤自己(1)在聪明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总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懂得多,见识也广,以至于在很多时候总是表现出要比其他的人高人一等的姿态。事实上,骄傲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因为饱学,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可能有一点点本事,总以为自己天下第一,这一难以克服的缺点,使得他们虽然在某些方面较之其他的人要优秀,却真正的难以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甚至还可能导致人生惨败。王锋就是这样一个自认为了不起,事业上却毫无成就的人。王锋是一位律师,他的聪明早已被业内人士所认可。前不久他买了一栋别墅,搬进新居没几天,他就对小区这也看不惯,哪也瞧不顺,不到一个月,他就给小区物业管理层上了洋洋万言的意见书,上至物业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方法,下至普通居民的不良行径与嗜好一一列举出来,提出了周密的改进意见。在一次小区全体业主大会上,他还咄咄逼人地当众批评物业领导。结果怎么样呢?他被小区居民视为“自大狂”乃至“神经病”,他的建议不仅没有被有纳,还招致众人的嘲笑。王锋作为聪明人的典型,在为人处世方面少了一根弦,未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加上在一些事情上又不注意讲究策略和方式,结果不仅妨碍了个人才能的发挥,还招来了别人的妒忌和排挤。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人往往不是因聪明而走向成功,而是极易因屡受挫折而一蹶不振,以致被逐渐磨去了锋芒,成为毫无棱角的钝器。小范毕业于上海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之后到一家国营大型企业担任技术员一职,试用期半年。在业务方面,小范完成得十分出色,一次业务谈判连老总都对他刮目相看。但令人意外的是,6个月试用期结束时,公司人事部门却委婉地告诉他:“‘五一’长假结束后,你不用来公司报到了。”原来,小范自从下车间开始,就对单位的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未到三个月,他就给总经理写了洋洋万言的意见书,上至单位领导的工作作风与方法,下至单位职工的福利,他一一综列了现存的问题与弊端,并提出了周详的改进意见。他被单位的某些掌握实权的领导视为狂妄、骄傲乃至神经病,当然,他的建议也没有被采纳,他牢骚更甚,意见更多。事后小范才知道,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能力没有任何疑义,但是对于他的综合表现给予了四个字——“锋芒太露”。过于希望崭露头角,不注意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前辈同事也不够尊重,这些都是小范的致命伤。更让领导和同事难以接受的是,对于他们的一些错误,以及单位某些制度上的不健全,小范都会毫不保留地提出,丝毫不注意情面。一个人即使是天才,如丝毫不懂收敛,也是很难立足的,而且会导致别人的嫉妒和不满。提出建议是正常的,但如果像小范那样没有认清形势,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不懂得自我保护,往往会使自己陷于不利之地。因此,我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不管自己怎样优秀,能力比其他的人要突出,但是我们不要因此而总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骄傲自大,而是应当以一种谦虚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接下来,让我们再看看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故事。有一种缺点叫聪明第三章 自以为是 刚愎自用 别让你的“锋芒”刺伤自己(2)苏东坡是宋代有名的文人,年青的时候,他仗着自己聪明,就颇有点恃才傲物、锋芒凌人的架式,只是王安石惜才,才给了他一点小小的惩罚。有一天,王安石与苏东坡在一起讨论王安石的著作《守说》。这本书把一个字从字面上解释成一个意思。当他们讨论到“坡”字时,王安石说:“‘坡’字从土,从皮,‘坡’就是土的皮。”苏东坡笑道:“这么说,‘滑’字就是水的骨啰”。王安石又说:“‘鲵’字从鱼,从兒,合起来就是鱼子。四匹马叫做‘驷’,天虫写作‘蚕’。古时候的人造字,是有它的含义的。”东坡故意说:“‘鸠’字是九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王安石不知道苏东坡是开玩笑,连忙虚心向他请教,东坡笑着说:“《毛诗》说‘鸠鸠在桑,其子七兮。’加上他们的爹妈,一共是九个。”王安石一听,不说话了,心中暗暗觉得东坡虽有才,但不免轻狂了些。过了不久,苏东坡由翰林学士遭到贬谪,削级降职,被皇帝派往湖州做刺吏;三年期满,又回到京城。苏东坡在回来的路上便想:当年得罪这位老太师,也不知他生气了没有,回去得马上拜访他。所以,他还来不及安好家,便骑马往王丞相府奔来。东坡到相府门口,立刻被门前的一些听事的小官吏引入门房。守门官说:“您在门房里稍稍坐一下,老爷正在睡觉,还没醒呢!”东坡点点头,便在门房内坐下了。守门官走后,东坡一人等得无聊,便四下打量起来,看到砚下一叠整整齐齐的素笺,上面写着两句没有完成的诗稿,题着《咏菊》。他看了看笔迹,认得是王安石的,不由得笑了起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二年前我看这老头儿下笔几千言,不用思索;二年后怎么江郎才尽,连两句诗都写不完!”于是取过诗稿念了一遍:“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念完之后苏轼连连摇头:“原来这两句诗都是胡说八道。”为什么呢?原来一年四季的风都有名称:春天为和风,夏天为薰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这首诗开头说:“西风”,西方属金,这应该是说的秋季;可是第二句说的“黄花”正是*,它开于深秋,最能和寒风搏击,而且即便是焦干枯烂了,也不会落花瓣,所以说,“吹落黄花满地金”,不是错误的吗?苏东坡为自己发现了这个谬误而得意万分,兴之所至,他忍不住举笔蘸墨,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完,他又觉得有些不妥,暗想:“如果老太师出门款待我,见我这样当面抢白他,恐怕脸面上过不去。”可是已经写了,想把它藏起来吧,万一要是王安石出来寻诗不见,又要责怪他的家人。想来想去,终于他还是把诗原样放好,自己走出门来对守门官说:“一会儿老太师出堂,你便禀告他,说苏某在这里伺候多时。只因初到京城,一些事没有办妥,明天来拜见。”说完,便骑着马回住所了。过了不多久,王安石出堂,心内惦记着自己一首*诗还没有完韵,便径自往门房走来。坐定后,他一看诗稿,马上皱起眉头:“刚才谁到过这里!”下人们忙禀告:“湖州府苏老爷曾来过。”王安石也从笔迹上认出了苏东坡的字,口里不说什么,心下直犯嘀咕。“这个苏轼,遭贬三年仍不改轻狂本性,不看看自己才疏学浅,敢来讥讽老夫!明天早朝,待我奏明皇帝,给他来个削职为民。”于是他细看了一下黄州府缺官名单,那里单缺一个团练副使;第二天便奏明皇上,把苏东坡派到那里去了。后人听到这个传说故事,都不免感慨万分:尽管苏东坡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是他高傲、自负且锋芒太盛。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过分外露,自恃聪明,动不动就表现出来,终究是会被人嫉妒的。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如果你是真正的聪明,就不要总是在别人面前随便地“卖弄”。那样,不但使你的聪明变得“廉价”,有时还会遭人嫉妒,给你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对有志于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你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自作聪明,也不要恃才而骄。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像分母,他的实际才能像分数值,自我评价越高,实际能力就越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聪明的人经常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以至于难以获得人生真正的突破。有一种缺点叫聪明第三章 自以为是 刚愎自用 不要告诉别人你比他聪明(1)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一旦取得一点成就便得意忘形,不知道自己是姓什么了。更有些聪明人总喜欢夸耀自己,往往认为自己的智商和见识高人一筹。每遇亲朋好友,就迫不及待地大肆吹嘘自己的心得、经验,却不知这样常令一旁的好友神色不定,不知所措。有一次,一位先生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这些朋友彼此都是熟识的。他们聚拢来主要是想借着热闹的气氛,让一位目前正陷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这位朋友不久前因经营不善,关闭了公司,妻子也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正与他谈离婚的事,内外交迫,他实在痛苦极了。来吃饭的朋友都知道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谈与事业有关的事,可是其中一位朋友因为目前赚了很多钱,酒一下肚,忍不住就开始谈他的赚钱本领和花钱功夫,那种得意的神情,在场的人看了都有些不舒服。那位失意的朋友低头不语,脸色非常难看,一会儿去上厕所,一会儿去洗脸,后来他提早离开了。一出门,他便愤愤地说:“老吴会赚钱也不必在我面前说的那么神气。”人人都会经历人生的低谷,人人都会遇上不如意的时候,这时,在身处困境的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处,无异于把针一根根的地插在别人心上。伤害了别人,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因此提醒那些自以为是者,与人相处,切记:不要像老吴那样,在失意者面前大谈特谈你的得意事。一般来说,失意的人较少有攻击性,郁郁寡欢是最普遍的心态,但别以为他们总是如此。听你谈论了你的得意后,他们普遍会有一种心理——怀恨,这是一种心底深处的对你的不满,你说得口沫横飞,却不知不觉已在失意者心中埋下一颗炸弹。这种怀恨也许不会立刻显现出来,因为他暂时无力显现。但他会透过各种方式来泄恨,例如说你坏话、扯你后腿、故意与你为敌,主要目的则是——看你得意到几时,疏远你,避免和你碰面,以免再听到你的得意事,于是你不知不觉就失去了朋友。当你升了官、发了财或是一切顺利,要避免在失意的人面前谈论。就算在座没有真失意过的人,但也总有境况不如你的人,你的得意还是有可能让他们起反感的。人总是有嫉妒心的,这一点你必须承认。所以,得意之时就少说话,而且态度要更加地谦逊。毕业于某外国语学院的小杨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学日语的她在一家日本人的公司找到了一个总经理助理的位置。小杨一口日语十分流利,在大学里屡屡得到老师表扬。而她对自己这一点也十分得意,所以找工作的时候,非日资公司不去。上班快三个月了,日本老板对她很满意,想跟她签长期合同,小杨却有点犹豫,倒不是因为待遇不好,而是公司里有一个副总对她很是看不惯,经常给她小鞋穿。在小杨去公司之前,这位副总是总经理助理,小杨是在他高升之后补了他的空缺,据说面试的时候他对小杨的印象还是不错的,现在为什么变了脸呢?原来这位副总在审看小杨递给他的日文报告时,委婉地提出了报告中的几个小问题,本来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料,年轻气盛的小杨眼里揉不进沙子,他立刻进行辩解——日语里这个词应该是这个意思,你肯定错了。副总的脸色立刻有点阴,他合上报告对小杨说:“那好,我回去慢慢看。明天再给你。”有一种缺点叫聪明第三章 自以为是 刚愎自用 不要告诉别人你比他聪明(2)小杨说:“放心吧,不会有错的,再说我可是我们学院的高材生。”听了小杨自我吹嘘的话,副总一语不发,沉着脸走了。作为下属,小杨自己没有意识到他欠缺一点虚心,因为,在他的言语里面动不动就提到上司的错误,这会让上司感觉小杨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所以,越是聪明的人越要注意这一点。其实,我们谁都讨厌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他们的高调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别人的尊严与面子,同时也显示了他自身的狂妄与无知。一个人聪明能干是好事,但是,如果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处处喜欢标榜自己,表现自己,突出自己,就很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在中国历史上,那种由于不适当表现自己,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的将领不在少数,魏国大将邓艾就是其中的一个。邓艾以奇兵灭西蜀后,不觉有些自大起来,司马昭对他本来就有防范之心,现在看他逐渐目空一切,怕久而久之事有所变,于是发诏书调他回京当太尉,明升暗降,削夺了他的兵权。可以这样说,邓艾虽有杀伐征战的谋略,却少了点知人、自知的智慧,他既不清楚自己处境的危险,也不明白自己何以招来麻烦。他只想到自己对魏国承担的使命尚未完成,还有东吴尚待去剿灭,因而上书司马昭说:“我军新灭西蜀,以此胜势进攻东吴,东吴人人震恐,所到之处必如秋风扫落叶。为了休养兵力,一举灭吴,我想领几万兵马做好准备。”而且,他还喋喋不休地阐述自己灭吴的计划,全然不知这将引起什么后果。司马昭看其上书心更存疑,他命人前去晓,不该独断专行封赐蜀主刘禅。”邓艾争辩说:“我奉命出征,一切都听从朝廷指挥。我封赐刘禅,是因此举可以感化东吴,为灭吴做准备。如果等朝廷命令来,往返路远,迁延时日,于国家的安定不利。《春秋》中说,士大夫出使边地,只要可以安社稷、利国家,凡事皆可自己做主。邓艾虽说不上比古人,却还不至于干出有损国家的事。”邓艾强硬不驯的言辞更加使司马昭疑惧之心大增,而那些嫉妒邓艾之功的人纷纷上书诬蔑邓艾心存叛逆之意。司马昭最后决定除掉邓艾,他派遣人马监禁押送邓艾前往京师,在路途中将其杀害。一世聪明的邓艾由于一时虑事不周,招人疑惧而遭杀身之祸,就是缘于其过于表现自己的性情。邓艾一片苦心,却由于自己不善内省、不明真相,糊里糊涂地被杀死,的确让人痛惜。所以,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不仅要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还要注意凡事不要太张狂,尤其当你志得意满时,更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也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更不要把自己看得比别人聪明。有一种缺点叫聪明第三章 自以为是 刚愎自用 收敛起自己的过分言行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做人最好谦虚一点,因为在言行上趾高气扬、放浪不羁历来是做人的大忌。然而,在我们周围总有一些聪明人喜欢说大话、吹牛皮、翘尾巴,张扬卖弄,神气十足,到头来只能淹没在别人鄙夷的目光中。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太死。即使有非凡的才智,但倘若当众把话说得太满,不考虑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在许多事情上就会很被动,于己不利。冯元聪明能干,为人机灵,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家国内知名报社。一次,在选题策划会上,主编让他去某地采访一个突发事件。本来这次采访工作有相当的困难,但当主编问他有没有问题时,他不假思索地拍着胸脯说:“绝对没问题,听我的好消息吧。”三天过去了,冯元没有任何动静。当主编向冯元索要稿件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原以为这件事情会轻松搞定,但实地采访之后,才发现事情根本不像我预料得那么简单!”言外之意,采访泡汤了。主编听了他的话,气得浑身发抖,最终也没说出一句话,但在他心里却对冯元形成了爱说大话的印象,并且开始对他有些反感。由于冯元工作的延误,导致整个部门的工作都无法正常完成。后来,主编再也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给冯元去做了。凡事总有意外,如果当初冯元意识到这一点,说话再谦虚一点,他就不会随随便便夸下海口了。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谦虚做人,不说过分的话,不做过分的事,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与领导建立密切的关系,赢得更多的机会。接下来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王永新为人机警,工作能力也不错,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常常得理不饶人,因此,他的人缘特差。由于他聪明机灵,能说会道,办事也有一套,所以,他深得老板赏识和器重,大家对他也是忍气吞声。但万万想不到,他竟敢吃了豹子胆,在公司众多员工面前顶撞起老板,犯了职场大忌。事情是这样的:王永新联系到一笔业务单子,对方来电话时,他在外地出差。回来后公司老板的秘书忘记告诉他这件事,直到他打电话过去才知道别人已经等他不及,另外找了供货方,还说早就让文秘转告他马上联系。由于公司业务人员的主要收入是销售提成,所以秘书的疏忽被他看成是在明目张胆地拿他的钱!第二天,在公司例会上,王永新将这个问题提出来,向女秘书蓄意发起满腔的怒火。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况且那个女秘书又是老板的红人,哪里吃他这一套,当着众员工的面和他争论起来。老板制止了好几次,他非但没有给老板一个台阶下,反而越来火越大,和秘书对骂起来,终于老板震怒了,当场要他另谋高就。我们承认,像王永新这样的人拥有不错的才华,然而,却因此就自视高人一等,甚至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这种一意孤行的心态及行为,终将会自食其果。王力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春节过后,班里的其他同学都忙于找工作,可是他一点也不急,看着自己凝聚在表格里的辉煌四年,本就天资聪慧的他更加豪气冲天,似乎整个世界就是他的。一次,王力去一家电子公司应聘。那天,他衣着得体、气宇轩昂地来到应聘单位,接待小姐先让他进行理论笔试。考试内容几乎都是基本知识,他很快就完成了,并感到非常得意。那位小姐看了他的试卷之后,很礼貌地告诉他,下周三到总经理办公室面试。听了这话,他更加踌躇满志。还没到电梯口,他就得意地对一起来的同学说:“来这么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我大概有点屈就了,要不是考虑离家近,这种小单位我是不会考虑的。”这时,电梯门开了,里面出来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听了他的话,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兄弟,做人需要谦虚点,作为过来人,我奉劝你一句,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听了中年人的话,王力耸了耸肩,显然他一点也没放在心上,还想这个人真是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面试那天,他由于前天晚上玩通宵起得晚了,去那家公司时还迟到了。当他走进总经理办公室,发现耐心等待他面试的那位,竟然就是他在电梯门口遭遇的那个中年人——公司总经理!应聘的结果自然不必多说了。现在,目睹这家企业在业界名声如日中天,王力真是有些后悔。他心想:要是当初说话不那么狂妄,要是心态摆正一点,他也许早就是这个团队的一分子了。有句老话:“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也就是“啥时候都不可把话说死”之意。这是做人的一个重要品质。富兰克林也说过:“如果你辩论、争强,你或许会获得胜利,但这种胜利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你永远无法得到对方的好感。”所以,我们为人处世话碴儿不要太硬,更不可把话说绝、说死。有一种缺点叫聪明第三章 自以为是 刚愎自用 夹起“尾巴”好做人(1)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真正聪明的人善于隐匿,深知“夹起尾巴好做人”的道理。生活中无数事实也说明,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不合时宜过分张扬、卖弄,那么不管多么聪明,都难免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打击,甚至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解缙是明初著名才子,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明太祖朱元璋特别喜爱他的才能,让他每天在自己身边,朝夕谈论不倦,待之如家人,宠遇一时无人能比。解缙受宠日深,便想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古训,又自负高才,敢言人所不敢言。他给朱元璋上了一封万言书,指出朱元璋“御下严苛”,滥诛大臣,以喜怒为赏罚等诸多毛病,又首次提出分封亲王的权力的过大,恐后世会危及朝廷。解缙所言无不深中朱元璋的弊病,所言分封当时虽未见弊端,后来成祖朱棣起兵燕京,夺去侄儿建文帝的皇位,解缙可谓有先见之明。然而这些都是朱元璋的大忌,前前后后群臣应对奏章中哪怕有暗示隐喻这些弊病的意思,都会被严刑处死,甚至灭族,解缙尽言无隐,言辞也犀利无比,朱元璋却体谅他的忠心,虽然并不采用,也不怪罪,对左右侍臣连声夸赞解缙“高才”。解缙受此鼓励,越发敢言。明初宰相李善长因受胡惟庸谋反一案牵连,被朱元璋借“星变”之名杀死,举朝无人敢言其冤。解缙却想为李善长鸣不平,恰好工部侍郎王国缙也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以王国缙的名义,由解缙草疏,上章为李善长鸣冤。朱元璋看罢奏章后大怒,本想重惩王国缙,后来知道奏章出自解缙之手,只好置之不理;却也怕解缙再闹下去,令他无法收拾,便让解缙的父亲把他领回家,再读书十年,然后再回朝做官。朱元璋对群臣从不姑息,稍有过错便严刑立至,独独对解缙爱护备至,解缙屡触忌讳,还能保全首级,也算是例外中的例外了。解缙回家乡读书只有八年,朱元璋病逝,建文帝即位。不过建文帝欣赏重用的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些人,并不起用解缙,解缙在建文帝时期只能默默度日。明成祖朱棣起兵燕京,经四年血战,攻取南京,大臣不是逃去,便是自杀殉国,降附朱棣的人很少,解缙却率先到宫中朝拜朱棣,朱棣早闻解缙的才名,又知他是父亲最喜欢的人,况且他又最早归附自己,可为群臣表率,马上重用。让他和杨荣、杨士奇、胡广、黄淮、金幼政,胡俨等人组成内阁,充当自己的顾问,而以解缙为主,这就是明朝内阁制度的由来,解缙便是明朝内阁的第一任首辅,只不过此时的内阁不过是皇帝的一个智囊团,权力也没有后来内阁那样大。解缙深得朱棣赏识,又犯了在朱元璋手下的老毛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隐讳,应该说朱棣对臣下的宽容比他父亲要强的多,朱元璋把手下功臣杀的一干二净,朱棣对手下功臣却是一个不杀,个个富贵天年,解缙在相对宽松环境下,越发放言无忌,无事不敢为,却为自己种下了杀身的祸根。一次朱棣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位朝廷大臣的名,让解缙品评其短长,解缙直言无所隐,把这些人的毛病揭示得淋漓尽致。朱棣也认为他说得很对,这些大臣知道后,却恨解缙入骨,一有机会便在朱棣面前指摘解缙的过失,大进谗言,众口铄金。久而久之,朱棣也不能无动于衷,况且解缙才高气傲,不拘小节,本就是容易犯小错误的人,积累到一起,就成了大毛病了。有一种缺点叫聪明第三章 自以为是 刚愎自用 夹起“尾巴”好做人(2)解缙又在随后朱棣要更换太子的“易储”风波中死保太子,联络群臣,大造声势,维护太子的地位。朱棣虽迫于群臣的压力,最终没有更换太子,但一想到要让自己厌恶的儿子承继江山,心里就堵得慌,罪魁祸首自然非解缙莫属。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因没当上太子,更是恨不得吃解缙的肉,天天寻找机会置解缙于死地,先是诬陷解缙向外泄露宫廷中的秘密,朱棣也不管是否属实,便把解缙贬官为广西布政司参议。永乐八年,解缙从广西回京述职,朱棣正领兵出塞攻打蒙古,解缙没见到朱棣,便向当时监国留守京师的太子禀报事情,然后就回广西了。朱高煦知道后,便诬陷解缙趁皇上不在时,私自朝见太子,图谋不轨。朱棣蓄怒于心很久了,再加上朱高煦的诬陷,身边大臣的挑拨,勃然大怒,派锦衣卫把解缙捉回京师,投入大狱,严刑拷问,所牵连的人无不下狱。五年后便命锦衣卫指挥纪纲在狱中把解缙处死,年仅四十七岁,一代人杰就此殒灭。可见,一个人即使有一定的才智,但过于自傲,也会树敌过多,于己不利。这正是解缙给我们的教训。事实上,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是如此。太过张扬,不懂得谦虚之礼,是为人大忌;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身高1米95、体重108公斤的刘易斯无数次击倒对手。连续打败了鲁道夫、莫瑟、莫里森等重量级选手后,刘易斯已经成为世界重量级拳台无可争议的拳王之一。但是,在2000年初南非卫冕赛上,刘易斯却意外失手,输给名不见经传的拉赫曼。从而成全了拉赫曼的“拳王”梦。在拉赫曼成为拳坛新霸主之后,他得意洋洋,常有对刘易斯不敬的言语,甚至还通过电视向全世界发出:“刘易斯老了,已经是西下的夕阳,我才是真正的拳王!”挑衅的语气让刘易斯憋了一口气,他暗中发誓:此仇不报非君子,就在死在拳坛上,我也要打败拉赫曼。自此之后,刘易斯一直忍辱负重,练拳更勤奋了,他几乎挖掘出身上所有的能量,让自己出拳的速度和力量更上一层楼。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之后,当他再次和拉赫曼相遇在擂台上时,他特别兴奋,觉得复仇的机会来了。因此,当本场比赛开始后,刘易斯一改从前出战时双手低垂,满不在乎的高姿态,上来便开始猛攻,而拉赫曼也不断用刺拳阻挡刘易斯施展他著名的右勾拳。此后两个回合内,双方都是利用勾拳和刺拳来试探对方,搂抱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就在台下观众被这种平静的场面弄得越来越不耐烦时,刘易斯在第四回合突然发威,趁着对手一记直拳未及回位,刘易斯一击左勾拳佯攻,随即将重重的右拳打在拉赫曼凑上来的下巴上。在拉赫曼轰然倒下的同时,刘易斯就已经摆出了胜利者的姿态。他太了解自己拳头的威力了。拉赫曼在裁判读秒至九时曾经挣扎着起来,可最后还是倒了下去。刘易斯重新夺回了重量级拳王的金腰带。其实,一个人想得到别人的尊敬的话,就不应该太张狂。孔子告诫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足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无长。”而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夹起“尾巴”,一味不遗余力地表现自己,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所以,即使在个性得以张扬的现代社会,我们的聪明才智也有了发挥的天地,但是“夹着尾巴做人”的生存规则依然不可放弃。有一种缺点叫聪明第三章 自以为是 刚愎自用 自负离无知只有一步之遥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生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不能正确看待自己,而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缺点、各方面的条件、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等。一个人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不能孤立,应该放到社会中与其他人做一下对比,如此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究竟如何。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别人进行对比时,不能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作对比,更不能为了突出自己而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评价自己。在列车上,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伙子正在向坐在对面的年轻漂亮的女孩自我吹嘘。他口若悬河的讲述他的人生经历,听过他的高谈阔论,旁边的人才知道他原来是某高校数学系的博士生。他向女孩讲述数学的奥秘和数学的高深,女孩似乎听的十分入迷。这时,坐在“眼镜”旁边的一个看似民工的年轻人说话了,“小伙子,你的数学这么好,我出一道题,你能否帮我算算呢?”博士生白了年轻人一眼:“什么题?”“一道小学五年级的题。”博士生不高兴地说:“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拿一道小学的破数学题找一名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来做,你也太看轻我们了。”“我感觉你是算不出来”。博士生很生气地说道:“如果我算出来,你怎么办?”“咱们可以打赌,就是不知道你敢不敢?”博士生非常自负地答应了。年轻人的题是三个“5”一个“1”,每个数字只准用一次,数字的排列顺序可以随意排列,但结果必须是“24”,但有一条,必须用小学生学过的四则算式。博士生拿出纸和笔开始计算,年轻人先是看了一会儿,觉得没希望就靠着椅背闭目睡觉。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快到终点站的时候,博士已经算了近5个小时,但是还是没有算出来。无奈之下,博士生推了推正在睡觉的年轻人说:“你在什么地方弄来的破题,根本就没有答案,你害得我白忙活了半天。”年轻人说:“我看你做不出来,你认输了吗?”博士生仍然振振有词地说:“我看这道题根本没有答案,你要是能把它列出来,我就认输。”年轻人拿过纸和笔,只几秒钟的工夫,就在纸上写出了算式:(5-1÷5)×5=24。博士生默算了一遍,脸红了,再也不说话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个真正想有所作为的人,不能过于自负,要对自己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充分地估测自己,给自己找准位置,去做自己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一个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太高明、太有能耐,更不要觉得凡事有己才行,无己就不成,,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因为,过于抬高自己,而不客观地审视自己,过分自我膨胀,就注定会走向失败。接下来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张晓丽是某市人事局的一名职员。由于她工作勤奋,方法对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于是人事局领导经过几番讨论研究,最终派她到本市某一区人事局做主任。在她刚到区人事局当主任的几个月当中,她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她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每天都使劲吹嘘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如何拼搏取得,如何被重视,如何受到上司的表扬等等。但同事听了之后都非常不高兴,都避之唯恐不及。这使得她百思不得其解。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根本没一个人再理她,甚至连上面的几位局长都不愿理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觉得自己活得很空虚,也很孤独,每天回到家里不挺地唉声叹气。这一切都没有逃过丈夫的眼睛。有一天晚饭后,丈夫与她做了一次推心置腹地谈话。在听了她的烦恼之后,他一语点破了她的自负心理,她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错在哪里。每个人都有爱表现的心理,只不过各自表现的方式不一样。喜欢炫耀自己,对别人说三道四的人往往并没有多少才学,就便有点才学,拿自己的聪明优势招摇,惟恐别人不知道,也是很愚蠢的表现。而那些真正有才学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他们知道不用语言,人们迟早会知道自己的优点。其实,在心理交往的世界里,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狂妄自负,自以为是,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使自己走向失败。周海自小就非常聪明,被周围的人称为“神童”。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做技术员。凭着自己的才智和勤奋,他很快成为企业工程估价部主任,专门估算各项工程所需的价款。他的工作能力毋庸置疑,可他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过于自负,从不肯接受别人的批评。有一次,他的一项结算被一个核算员发现估算错了5万元,幸亏发现的及时,要不然公司白白损失一笔资金。事后,老板把他找来,指出他算错的地方,请他拿回去更正,并希望他做人谦虚一点,工作再细心一点。没想到盲目自大的周海既不肯认错,也不愿接受批评,反而大发牢骚,说那个核算员没有权力复核自己的估算,更没有权力越级报告。老板问他:“那么你的错误是确实存在的,是不是?”周海说:“是的。可是……”老板见他又要诡辩,本想发作一番,但因念他平时工作成绩不错,就原谅了他,只是叫他以后要注意。不久,周海又有一个估算项目被他的老板查出了错误。老板把他找来,准备和他好好谈谈这件事,可刚一开口,周海就想当然地认为是老板故意和他过不去,态度傲慢地说:“不用多说了。我知道你还把上次那件事记在心上,这次特地请了专家查我的错误,借机报复。但这次我依然认为肯定没错。”老板根本没想到周海死不认错,还随便怀疑自己,便对周海说:“现在我只好请你另谋高就了,我们不能让一个不许大家指出他的错误、不肯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人来损害我们公司的利益。”自信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而脱离实际的自负不但不能帮助他成就事业,反而影响他的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严重的还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就像例子中的周海,因为过于自负才使他忘乎所以,最终落个离职的下场。所以,对于那些想要获得成功的人来说,一定要及早抛弃自负心理,用一种客观、理智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有一种缺点叫聪明第三章 自以为是 刚愎自用 有功莫自大,有才莫自傲(1)“满招损,谦受益”是《尚书》里的两句话,教人修身养性的。寥寥六字,言简义丰;用一句伟人的解释,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的反面自然就是骄傲自大,无论你有多大的成就,多高的水平,只要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迟早有一天会栽跟头。公元219年,当关羽的部队和曹操在樊城作战的时候,孙权委任吴国将领吕蒙为大将,率领兵马,想趁盟友关羽的部队不备的时候,偷袭荆州,扩大地盘。然而,当吕蒙的部队快到达时,他发现荆州军马齐整,沿江两岸又有烽火台警戒,看上去关羽的警惕性很高,很难达到突袭攻破的目的。正当他束手无策的时候,吴国的谋臣陆逊来到军中,对吕蒙说:“将军你虽然不敌关羽的武艺高,但在当今乱世的将领中,也算得上是关羽惧怕的对手了。关羽一向自认为武功盖世,无人可敌。如果你假装生病,辞去军职,让别的将领来顶替你的位置,故意让接替你的人公开称赞关羽的武艺,使他骄傲轻敌,关羽就会不把你的部队放在眼里,很有可能贸然出击,想吞掉你。这时,你乘机派主力突袭荆州,一定可以轻易拿下。”吕蒙十分赞赏这个主意,于是就依计行事,请了病假回家休息,并推荐陆逊接替他的职务,而实际上还把持着军权,命令部队加紧操练。关羽得知吕蒙病重,被一个无名小将陆逊接替了职务后,本来就十分轻敌。正在此时,陆逊又派人送来了一封措辞卑谦的信函,并附送一些礼物,信中将关羽大大地奉承了一番,称他有晋文公大胜楚军的英勇,韩信打败赵兵的谋略,还说自己只是一介书生,不懂用兵打仗之事,请关将军多多关照。关羽收到信和礼物后,十分得意。他觉得陆逊这个年轻书生很懂礼貌,而且没什么能耐,用不着防范,于是,下令将原来防备东吴的军队陆续调往樊城前线跟曹操作战。恰好在这个时候,曹操派使臣来到吴国,与孙权密谋夹击关羽。孙权因为早已决定要袭取荆州,所以马上表示同意。这样,使得原来的孙、刘联盟抗曹,一下子变成了曹、孙联盟破刘,形势急转直下。吕蒙到了荆州周边的城市浔阳,让士兵们穿了白色的衣服扮成商人,偷偷潜入烽火台,一举攻取了荆州。关羽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对东吴的防备太大意,因为自己的骄傲轻敌失去了荆州。于是他不得不带兵南撤,回身想收复荆州。但此时大势已去,吕蒙、陆逊两面夹击,关羽的部队节节败退,最后被围困在麦城这个地方。当他走投无路,带领一部分士兵从小路突围时,又中了吕蒙的埋伏,竟然被生擒活捉,最后被东吴斩首。荆州全境也彻底落入孙权之手。关羽一生驰骋沙场,未尝败绩,最后却因为骄傲自大,不得善终,虽然令人感叹,但更为后人敲响了警钟。其实,正如登上高峰的人一样,当你“一览众山小”,陶醉于山到绝顶我为峰的豪情中之时,也正是你最容易麻痹大意的时候,只要脚下的石头稍一松动,就有坠入深渊的危险。才高是件好事,但如果自诩自夸,就会自损其才,自伤其能;位高是件好事,但如果自骄自傲,就会自贬其尊,自谪其位。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谦逊,放低姿态,勤勉做事,低调做人。恃才傲物者,一般都难得善终,甚至为自己招致祸端。有一种缺点叫聪明第三章 自以为是 刚愎自用 有功莫自大,有才莫自傲(2)三国时候的祢衡,具有很高的才学,然而他却不知“出头的椽子先烂”,为人不知低调,恃才傲物,结果被杀。汉献帝建安初年,祢衡晋见曹操。祢衡来后,按例行了礼,曹操却一反以往尊重人才的常态,不给祢衡安排座位。平时颇为自负的祢衡见到这个场面,不觉仰头向天,一声长叹说:“天地虽然这样宽阔,为什么跟前连一个像样的人都没有呢?”曹操自傲地说:“我手下有几十位能人,都是当代英雄,凭什么说没有人呢?”祢衡又笑了一声:“那就说给我听听吧!”曹操不无得意地说:“荀攸、郭嘉、程昱见识高远,前朝的萧何、陈平,都不如他们。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猛无敌,过去的岑彭、马武,也不是对手。吕虔和满宠替我说管文书,于禁和徐晃担任我的先锋官。夏侯悼是天下的奇才,曹子奇是世上的福将。这怎能说没有人呢?”祢衡哈哈笑了起来:“阁下全讲错了,这些人我都认识,荀攸只是个看坟墓的料子;程昱仅能开开门;郭嘉倒还可以读几句辞赋;张辽在战场上只配打打鼓,敲敲锣;许褚也许能放放牛,牧牧马;乐进和李典当当传令兵勉强凑合;吕虔不过能给人家磨磨刀,铸几支剑;满宠是喝酒的能手;于禁是打砖的泥水匠;徐晃只有杀猪、扒狗的本事,夏侯悼是一个仅能保全性命的将军;曹子奇被人称为只知道要钱的太守。其余都是饭袋、酒桶而已!”祢衡这一顿讽刺、挖苦,激怒了曹操,曹操呵叱起来:“你又有什么能耐?”祢衡毫不客气:“我?天文地理门门都能;三教九流样样都知道:辅助天子,可以使他们成为尧、舜;个人道德,可以与孔子、颜渊相比,怎能与这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论呢?“这时,张辽在旁边,听到祢衡这样狂妄,公开侮辱大家,气得抽出宝剑要砍,曹操止住他说:“我目前正缺少一个敲鼓的人,早晚朝贺和宴会,都要有人敲鼓,就让祢衡去做吧!”老奸巨猾的曹操,企图用这个办法狠狠羞辱一下祢衡,谁知祢衡一点也不拒绝,很快答应这个办法,告辞去了。张辽恨恨地问曹操:“这个家伙讲话这般放肆,为什么不让我杀他?”曹操笑笑说:“这个人在外面有点虚名,我今天杀了他,人家就会议论我容不得人。他不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吗,那就叫他打打鼓,丢丢他的人吧!”第二天中午,曹操在丞相府大厅上邀请了很多客人赴宴,命令祢衡打鼓助兴。原先打鼓的人叮嘱祢衡打鼓时必须换上新衣,但祢衡却穿着旧衣服进入大厅。祢衡精于音乐,打了一通“渔阳三挝”,音节响亮,格调深沉,发出金石般的声音,座上的客人都被激动得情绪热烈,流下泪来。曹操的侍从们突然挑剔地叫道:“打鼓的为什么不换衣服?”谁知祢衡竟当众脱下身上的破旧衣服,*裸地站在那里,客人们惊得一齐掩起面孔。祢衡又慢慢地脱下裤子,一直不动声色。曹操看见这个情景,呵叱起来:“在朝廷的厅堂上,为什么这样不懂礼仪?”祢衡严峻地回答说:“目中没有君主,才是不懂礼仪。我不过是暴露一下父母给我的身体,以显示我的清白罢了!”曹操接过祢衡的话,逼问说:“你说你清白,那么谁又是污浊的?”祢衡直指曹操说:“你不识人才,是眼浊;不读诗书,是口浊;不听忠言,是耳浊;不通晓古今的知识,是头脑污浊;不能容纳诸侯,是胸襟污浊;经常打着篡夺皇位的念头,是心地污浊。我是社会上知名的人,你强迫我打鼓,这不过如同当年奸臣阳虎轻视孔子,小人臧仓毁谤孟子一样。你要想成就称王称霸的事,这样侮辱人行吗?”祢衡这样犀利地当面抨击曹操,使大家都非常吃惊。曹操本想斩了祢衡,却又担心落个残害人才的恶名。只见他装作肚量极大的样子,用手指着祢衡说:“我现在派你到荆州出使。如果说得刘表来归降,我就重用你担任高官。”祢衡知道刘表是不会归附曹操的,派去的人也会凶多吉少,这分明是曹操在使借刀杀人的伎俩,不肯答应。曹操立即传令侍从,要他们备下三匹马,由两人挟持祢衡去荆州。刘表察觉到曹操故意把祢衡强行送来,好让自己杀他,既解了曹操的恨,又把杀害贤人的罪责推到自己头上,于是,他也使了一个与曹操同样的圈套,把祢衡转派到生性残暴的江夏太守黄祖那里。果然,祢衡在宴席上讽刺黄祖,说黄祖好像是庙里的菩萨,只受香火,可惜并不灵验,最后被黄祖所杀。可见,一个人即使有一定的才智,但过于自傲,也会树敌过多,于己不利。这正是祢衡给我们的教训。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自以为是,他们为人处世以谦虚好学为荣。有一种缺点叫聪明第四章 投机取巧 急于求成 天上不会掉馅饼成功取决于一个人努力的程度,特别是全力以赴。丘吉尔曾经说过:没有努力,就不会有任何结果。当一个人选择了自己的梦想之后,如果真的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还要有追求到底的决心,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去做你应该做的事。上世纪80年代北方—所著名高校中流传着—个故事:在学校的大门口,一位俊美的少女摆了一个补鞋摊,她操着一口不很标准的普通话,略带江南口音。整天坐在那里为人补皮鞋。她的手艺不错,补的鞋穿上也很结实,很舒适,再加上人又长的漂亮,大学生们对她的印象都很好,甚至有人私下里称她“补鞋西施”。她的出现给当时的“天之骄子”们提供了一个话题,—时间,校园里议论纷纷。大学生们都乐意让她补鞋,她的生意因而出奇地好。有一天,一位留校不久的年轻男教师来补鞋,和温州女拉起了家常:“姑娘,你是哪里的人啊?”姑娘甜甜地—笑,说:“您是老师吧?”“是啊!”“我是浙江人。”少女诚恳地回答。“你这么年轻漂亮,在这大庭广众之下给人家补鞋,不觉得丢面子吗?”温州女一边熟练地补着鞋,一边低着头说:“靠手艺挣钱,丢什么面子呀?这不也是方便大家吗?”温州女说得不卑不亢,男教师却一时语塞,继而又道:“那你就这样—直补啊,补啊,补下去吗?”温州女此时已将鞋补好,抬起了头,对男教师说:“不!我这样天天辛苦地补鞋,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投资。因为我从小就有个梦想,那就是长大了开一个属于自己的鞋厂。您试试吧,看合脚不?”男教师一穿,穿上比原来还舒服,便掏出两元钱递给她。她又找回一元钱,笑了笑说:“这活儿只收一元钱。我补鞋走了很多的地方,就数这大学门口生意最好,以后还需要你们常来照顾我啊!”踏实处事是做人的成功之道,很多聪明人办事往往过于急躁,这样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最后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所以,我们凡事都要有耐心,用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切忌心浮气躁。白丽高中刚毕业,经人介绍到一家单位作打字员。以前,她对电脑的接触很少,因此一上班根本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别人十几分钟打完的稿子她往往要花上几个小时。但是,她并不气馁。一方面,她向其他的打字员求教;另一方面,刻苦练习,几个月过后,她的眼熬红了,但是打字速度已有了飞快的长进。最后,竞成为公司录入速度最快、错误率最低的“高手”。突破了打字关后,她并未停止不前,她开始对电脑发生了兴趣。她自学了相关的计算机课程,拿到了计算机的初级等级证书,最后还考取了电大计算机专业。自然,这其中她付出了辛劳和汗水比任何人都多。白丽很快就成为远近闻名的知名人士,单位领导对她更是刮目相看,喜欢倍增。每当看到有人不努力、不上进,单位领导就会对他(她)说:“你看看人家白丽……”本来白丽是靠关系进入那个单位的,如果她得过且过,稀里糊涂混日子,依靠着领导的照顾也同样能呆下去,但决不会获得领导的好感。正是因为她自强不息、虚心刻苦,在工作上能独挡一面,才赢得上级的赞赏,并在事业上有所成功:后来,白丽成了该单位机房的主任。白丽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她虽然受到的教育有限,但她在工作中刻苦学习,自觉向上,全力以赴,最终靠自己的本领在单位站住了脚跟,也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尊重。我们周围有许多人在求职时念念不忘高位、高薪,然而,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就会对自己说:“如此枯燥、单调的工作,如此毫无前途的职业,根本不值得自己付出心血!”当他们遭遇困境时,通常又会说:“这种平庸的工作,做得冉好又有什么意义呢?”渐渐地,他们开始轻视自己的工作。拿破仑·希尔曾经聘用了一位年轻的小姐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当时,她的工作是听拿破仑·希尔口述,记录信的内容。她的薪水和其他从事相类似工作的人大约相同。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口述了下面这句格言,并要求她用打字机把它打下来:“记住:你惟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当她把打好的纸交给拿破仑·希尔时,她说:“你的格言使我获得了一个想法,对我很有价值。”这件事并未在拿破仑·希尔脑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但从那天起,拿破仑·希尔可以看得出来,这件事在她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开始在用完晚餐后回到办公室来,并且从事不是她分内而且也没有报酬的工作。并开始把写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仑·希尔的办公桌来。她已经研究过拿破仑·希尔的风格,因此,这些信回复得跟拿破仑·希尔自己所能写的完全一样,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希尔的私人秘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希尔开始找人来补这位秘书的空缺时,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位小姐。但在拿破仑·希尔还未正式给她这项职位之前,她已经主动地接受了这项职位。由于她在下班之后,以及没有支领加班费的情况下,对自己加以训练,终于使自己有资格出任拿破仑·希尔属下人员中最好的一个职位。其实,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在简单的工作和低微的职位上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他们总能在工作中找到个人成长的支点,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用恒久的努力打破困境,走向卓越与伟大。有一种缺点叫聪明第四章 投机取巧 急于求成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1)做事切忌戒急戒躁,因为人一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就无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中去仔细研究和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无法认清事情的本质。然而,在我们周围,有很多自以为聪明的人常常迷信那些所谓的技巧与策略,其实,通往成功的道路没有任何捷径,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踏踏实实去做。任何技巧,策略都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它们都是建立在实干的基础之上。赵刚就读于某名牌大学新闻系,在校时就已有许多篇文章问世,有的文章还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早已享有“才子”称号的他,毕业时与其他几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了某报社。赵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一定会被分到“要闻部”,不久就会成为“名记”。可是,当领导公布岗位分配的名单时,他才知道自己被分到了总编办公室。而另外两位没有他出色的同学,则被安排在要闻部当实习记者;这一下,赵刚不禁大失所望。他开始埋怨领导“不识真金”、“有眼无珠”、“安排不当”。实际上,领导这样安排,并非不了解他,而是想让他全面了解报业的运作过程和主要环节,使他了解全局,以便更好地发挥他的作用。领导的本意是想给赵刚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将来加以重用,但他却看不到这一点,反而心生怨言,没干多久就辞职了。这无异于自毁前程。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谁都明白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对于做事来说,也是一步一步去做,才能实现目标。林凡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电影制片厂担任助理影片剪辑。这本来是一个人在影视界寻求发展的起点,但在10个月后,她却离开了这个岗位,辞职了。她认为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很充分: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受过多年的高等教育,却在干一个小学毕业生都能干的事情,把宝贵时光耗费在贴标签、编号、跑腿、保持影片整洁等琐事上面。这怎能不使她感到委屈呢?她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更有一种对不起自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