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环境所逼做出这种事的人,不能说没有,“穷则变”也就是指此吧! 虽然这不是因兴趣或嗜好引起,而是被奖券逼出来的,但也有不少是因平常就热衷于赌博而把事业拖垮的例子。 曾经在国外某市发生了多宗建筑业连环倒闭的事,原来他们利用每个月标会后的余兴而到赌场消遣,但赌额愈赌愈大,最后终于每个人携带支票簿赴赌,建筑业者间的支票满天飞,难怪连环倒闭的危险指日可待了。 消遣性的小额赌博,即使赌输了也不会影响到事业上的资金,但如果发展到愈赌愈大,非大不赌的心态后,那就得注意自己了,也就是危险信号的红灯已亮了! 以往就有不少公司的倒闭,是因为经营者被这种豪赌的魔力所影响的。 因此,不要和好赌之徒做生意或往来,同时也要警告自己,如果事业上的资金与时间被赌博侵占时,那就等于自己患了重症而该回头了! 不可否认的,做生意或多或少含有赌博的潜在性:例如,投资者一定会在认为含有天然气的地方,才会花钱去钻采油井,但是能钻出石油的比率实在少之又少。 所以无论如何要先克服带有赌博性的心态,好好的踏实经营,才是生意人的“正业”。 虽然百货公司进货,都是进一些被认为可销之货,但其中也有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一天中就被顾客抢购光了;有的货,顾客连看都不看,成山的堆放在摊上,最后只有削价拍卖。 所以,对这种判断不准或赌博性的心理,要勇敢的去克服,面对挑战,不要踏上别人设置的陷阱而吃亏。 最近,纽约某银行的分行经理,在美元的买卖市场上赔了好几千万元,而被总行解雇了。 像抱着这种投机心理:“目前虽然行情看跌,但总有一天会好转,到那时就可以一本万利了”的人,实在不适合经办敏感性业务,更不可让他办理外汇买卖之类的业务。颓丧的精神 平常在高尔夫球场晒得黑黑的,看起来脸色很健康的董事长,最近忽然心情沉重,神色不稳,精神不振。 “董事长,你最近脸色不太好呀?” 几位平常很接近的朋友,碰见的时候总是怀疑的问他,因为大家是好朋友,如此发问当然不会太失礼。 但是董事长只是回答:“是因为有点感冒。” 起初对于董事长的回答,大家并没有什么怀疑。 几天后再遇见董事长,他的脸色仍然很难看,再问他。 “不,我是重感冒”,他还是那句老话。 再过一个月以后,董事长身体还是不调,怎么会病那么久?到底是那里不对劲呢? 当然大家对他就开始怀疑了。 以一般的经验来看,再经过调查,就晓得这位董事长,是因为公司的经济开始逆转发生困难而生病的。 心中烦恼,通常在脸上可以看得出端倪;身体不调和、不舒适也会使脸色异于常人,一般医生看病,也要观察病人的脸色。 而我们在商场上经营生意,不景气的时候,难免因为心里负担大,焦急烦闷,而形之于色。尤其遇到事业上的波折,更会一一印在脸上,想要掩饰也掩饰不了,所以经营者的精神很重要。 如果想了解对方真正生病的原因,就应该象医生一样,进一步做深入调查,董事长是真的生病,或是另有隐情。 小规模的个人公司,董事长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整个公司的存亡,公司的安危等于说全系在董事长一个人的身上。 董事长的神情不自然,如果是与女性方面有所牵连的话,也是一件很不好的事。一旦对事业失去兴趣,精神就无法集中在业务上。 “不!只是很严重的感冒而已……”这句话里,就隐藏着很大的危机,意味着公司亮起危险的信号了。 “我,只是感冒而已……”说这句话的董事长,不到半年他的公司就倒闭了。 原来这是一家汽车零件的工厂,因为与同行竞争,不断削价出售,造成公司资金遇到困难。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银行界或同业中的好友,会在道义上协助他。 可惜的是,在他公司进出帐目上,有很大的差距,还有伪造假帐等事情。 行为错误,当然朋友不愿插手来援助他。 公司倒闭以后,承包他货品的各家商店,都异口同声的说:“这个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当董事长!” 风声传出来,他当初脸色不好的生病借口,也就被揭穿了。没有主人的办公室 创立本田技术研究所的本田宗一郎,他本身是该所的董事长。 虽然天天西装笔挺的到公司上班,但是他更有兴趣的,就是换上工作服到工厂研究室,几乎天天都泡在那里。 也许因为他是研究技术出身的,才会造成这种特别关心的现象。 可是照一般常理来说,公司董事长应该坐镇办公室,对于公司内的一切业务,了如指掌,不管是大企业或中小企业的董事长,都应该要有这种观念。 董事长终日外出的时间多,公司当然会群龙无首,该快的事拖延不决,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根据观察,这有多种原因:或许他已经授权于公司职员,代为处理内部业务,而外面发生其它问题,需要亲自处理;或是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需要到金融机关调度,不得不亲自出马。 这种种缘故,使董事长无法稳坐公司办公室。 但假使不是业务上和资金上的问题,而借口业务忙碌,或者外宾来访需要接待,时常到高尔夫球场寻乐,留连忘返,或每天都在百忙中抽空到女朋友家约会,而荒废业务,那就不是正当行为了. 当然,在各行各业中,董事长的私人行为也各不相同,有些董事长是真的每天事业繁忙,不得不四处办理有关业务。虽然内部杂务已经指派职员去办,但如国外商务的接洽,分公司办公大楼的筹备,以及对外的重要业务等,免不了要亲自主持,如果是这种情形,当然就另当别论了。 此外,从公司会计人员的举动,也可看出公司健全与否。 因为会计人员担负整个公司的财务计算盈亏,如果会计科长整天不在公司,忙进忙出,除非生病治疗外,否则多半不是好现象。 很可能他是为着公司资金的问题在调度。 例如:找银行贷款、支票融资、找民间借款、向高利贷地下钱庄周转等等,这都会使会计人员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出外奔波。 这些情况看在一般客户眼里,必然会产生疑问:“这位会计科长怎么整天不在?到底在忙什么?” 客户迟早会从旁调查,最后发现这家公司已经是危机四伏,资金极度困难。 依照上列情形来分析,企业公司董事长外出时间多,一般人皆认为他是为业务上忙于应酬,但会计科长就不一样了。 他财务收支繁忙,不能疏忽,如果整天奔波在外,岂不是对公司非常不利? 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危险信号。与众不同的行动 所谓行动神秘,一般是稍有精神负担的人,平常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行动。 但是在这里所指的“行动神秘”,是说在商业上,另有一种不被人知的行动。 这不是神经有问题,而是心理有隐情。 董事长接到电话,刚好旁边有职员在,就说:“这样好了,等一下我再发过去给你。” 电话挂断了,然后董事长再到另外房间去拔电话。 有一家企业,最近,董事长整天很难得和职员相处或聊天。 以前,每当棒球比赛转播一开始,一定和职员共同谈论,如果是巨人队得胜,他会激动地跳了起来;可是最近巨人队得胜,他一点也不高兴,神色和行动都与以前不同。 每个月,董事长总有一两次,带着公司职员一齐到餐厅吃饭、喝酒;可是近来这种情形极越来越少,几乎已经绝迹。 他并不是学会计出身,应该不是那种对数字很敏感的人,现在却样样斤斤计较起来,而且额头上的皱纹增加了不少,时常坐在办公室里猛吸烟。 一般处在领导地位的人,从他的性格方面来看,还是个性开朗的人比较受欢迎,否则公司职员的士气会受影响,提不起精神来。 至于性格神秘的人,最好还是不要经营事业。 但也有部分经营能力,并非只靠性格来衡量,那就得看其它才能。 但无论是性格开朗的人,还是性格消沉的人,若是他的行动越来越神秘,可知这家公司将有倒闭的倾向。 经营事业,当然并非完全决定于董事长的性格开朗与否,碰上其它枝节产生,也容易连累整个公司倒闭。 有这么一个例子:日东油脂(东京)电用冷却油装置公司,专门经营油类装置品制造,每年盈余好几亿元,却在1981年3月倒闭了。 它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开始设备投资超过预算,资金被大量冻结,利息负担很重,加上开发费用投资太多,董事长一上班,就每天忙着周转资金。 为了改善公司财务上的困难,他设法将公司一部分不动产出售,再另外找建设新工厂,在卖出的金额中拨出四亿七百万元还借款,想减轻利息负担,然后用旧工厂抵借款经营。 没想到,1981年1月起,公司业绩降到1/3,资金周转困难;到了3月,因公司在财务管理上的疏忽,被人诈领5亿元,因此陷入无法维持的困境,终于在4月宣布倒闭,负债将近15亿元。 至于被诈领的支票,本来可以事先报警处理,但是为了信用问题,怕被同行怀疑或宣扬不实消息,而不得不自己吃亏了。好好先生 随着经济的繁荣,五花八门的骗局层出不穷,一些“好好先生”,常常被支票集团诈骗吃上闷亏。 一般想借用支票的人,他不会直接说要借支票,明明知道对方没有现金,就偏偏说要借现金。 但是好好先生没有现金,当然也无法借给他,那么他就转个弯:“这样好了,先向你借张支票周转一下好吧!说好只要一个月。” 好好先生当时不加思考,就突然开出支票给他。 “身边没有现金,暂时借给他一张支票有什么关系?反正约定一个月后就还钱”。 一时粗心大意,没有想到万一这张支票没有轧入款,后果会如何? 一时的不慎,将支票借出,殊不知这种作为,也许会连累公司,甚至在商场上失去信誉,导致公司业务衰退,资金周转不灵而倒闭,这实在是很可怕的事。 好好先生为什么会被骗?这应当归功于大部分人,都有传统人情道义的包袱存在,认为朋友有难,理应相助。 想不到会是一场骗局,由这些好好先生的下场来看,那些骗徒实在是很可恶! 平常结交朋友,不管是否亲密,仍需要特别的注意。 百科字典出版商,于1984年1月负债50亿元倒闭。他所出版的书籍包括:幼儿从书教材、中小学生百科字典、另外还有多种儿童学习用教材,每年营业额达50亿以上。 百科字典出版社本来销售后的资金收入,是由信托公司代为管理。 近来出版业不景气,再加上所经营的补习班和英文、电脑培训班,投下的资金无法回收。 因此不得不动脑筋向经销商借支票,或向民间高利贷借款。这种不正常经营,会因利息太高最后陷入困境,那些被拖累的经销商,也跟着欲哭无泪。 1984年4月,新鸿新鲜鱼业商--神田善七商店也是在相同情况下倒闭的,负债总额达50亿元。 同月,神户的阿濑信鲜鱼商店,也是在负债57亿之后宣布倒闭。 神田善七和阿濑信因加入支票交换集团,结果全集团总负债高达170亿元。最近鲜鱼业者转行的人很多,水产方面的业务也一落千丈,影响鱼市场甚大,可能就是因为支票无法兑现的关系,所以造成整个行业的不景气。会有这种事吗? “会有这种事吗?” 洛克菲勒案宣判,丸红公司的部分老职员和不少全日空航空公司的职员被定罪,引起社会大众对他们的不信任。 董事长发生这种事情,对公司确实影响很大。 大黑柱企业公司的董事长,因重大刑案违反治安,被宣判入狱。 某旅行社代理店的董事长,因为交通事故被判入狱数月,在这期间公司业绩直线下降,现在公司财务困难,员工群龙无首。所以,公司董事长最好还是不要自己开车比较好。 对于大型职业经理人,假若经营者被牵入刑事案件,一时名誉及业务虽会受影响,而只是一时,过后就被人渐渐淡忘;但如果是中小企业或个人事业,那将是他的致命伤。 东北有一家原木批发商,董事长私下和农林局里的管理员勾结,营私舞弊,因此业绩步步高升,后来因为漏税被人检举,补缴罚金数亿元。他不甘心就此罢休,非再捞他一笔不可,便再度偷伐国有林。为了脱罪,还贿赂农林局的官员。 事情终于被发觉,农林局因此宣布终止与他的商业关系,从此他的事业坠入深渊,只好宣布破产。 1984年2月,友爱医科医院负债20亿元倒闭。原因是医院方面雇用一名密医被检举,而使得业绩一落千丈。 京都的S建设公司在1984年2月周转不灵,民间的工程欠款占百分之六十,政府的工程款占百分之四十。本来该建设公司的工程业绩,每年有12亿元,只因为董事长被怀疑在工程上和京都警署有贿赂嫌疑,而被逮捕。 涉嫌的迹象是,京都政府新建工程招标,改,为了逃税而犯法,结果补缴数目相当大的罚金,公司周转资金便开始恶化。 1984年2月用议价方式,其中有贿赂的嫌疑,他被逮捕两天后支票跳票,负债18亿日币。 在奈良县有一家工厂专门制造女装,高峰时期每年业绩达十六亿元,后来兼做与韩国的贸易月支票退票,负债达14亿元。 桑田公司(姬路市),由于在濑户内海国家公园内的土地上,没有向政府机关申请建筑执照,自行营建房屋,并且伪造文书,违反自然国家公园法而被移送法办。 银行因此停止该公司融,1984年12月支票退票,负债22亿日币,公司倒闭。 以上种种例子,不胜枚举,公司负责人不可轻蹈法网,一旦有犯罪行为发生,不管大小公司,都是倒闭的多。经营者自杀 这是最近发生的事,有明治时代就创业至今的著名杂货批发商,因董事长突然自杀,不到一星期,公司就跟着倒闭。 平时公司货品源源不绝,很顺畅的交给超级市场。 但由于一场火灾,损失惨重,业绩上因此出现赤字,资金缺乏,经常为支票而昏头转向。 又因为业绩降低,金融机关就开始注意公司经营动向,更小心地调查公司实际状况,到这种地步,逼得本来很有实力的董事长走上自杀之路。 当然金融界是不会再贷款给公司了,因为这已经很明显的告诉社会大众,公司经营已到极端困难、无可补救的地步了,所以公司也只有走上破产之途。 经营者的自杀,等于是公司的转折点,但有时候经营者的自杀,不一定使经营发生危机。 最近常常听人提起,说不定是染上了所谓的“忧郁症”。 患忧郁症的人不一定是经营困苦,可能是家庭环境和本身体质、性格等因素所造成的,也可能是在职务上,已经有更杰出的人才在压着他,等着看他发挥经营手腕,心理压力太大而造成自杀,这也是值得探讨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无论是针对那一种事情,在判断上都须谨慎的调查,以免失去了一位好顾客。 1984年3月28日西日本营销商支票第二次遭到跳票,负债约18亿元,宣布倒闭。 这个公司设立于1966年,专门从事小鸡贩卖,1979年开始投资小鸡孵化加工厂,1981年再度扩张公司业务,增添加工及进出口贸易部门。同时新设立观光农场、饲料加工厂,公司产品占领九州市场26%。 1981年,该公司营业额15亿元,1982年达205000万元,业绩节节上升,可算是成长企业之一。 但因多次投资新设备,资金负担太重,导致经营日渐困难。 终于,有一部分债权人向公司探听公司消息,使西日本营销商董事长于3月8日企图在福冈的关门桥跳河自杀。 3月22日,债权人向报界宣扬公司实况,因此遭到第二次跳票。 造成这种情形的最主要原因,是公司经营不善,维持困难,董事长丧失自信心及奋斗精神;再加上多项设备的投资,冻结大笔资金,形成心理压力,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有走上超脱现实烦恼的路了,这样一来,公司当在更无法生存下去。不适合的人 这是目前社会中最常有的情况,不适合当董事长的人,但却偏偏要极力谋取董事长的职位。 像这样对自己能力一点都不了解的人,素质不够,公司经营就不会健全,一旦当上董事长的话,公司迟早会关门大吉的。 以下就是倒闭的前兆: (1)公司营业额无法成长,超出实力的生意偏偏要接,投资设备也超过预算。 (2)专想做些一鸣惊人的事,连球棒都握不好,却老是想打出全垒。 (3)抱着一种念头,认为“太太是别人的好”,总觉得人家生意做得那么好,我们怎么做不到呢?一直想要赚大钱,把目标放到别人的公司上,而忽略了自己公司的性质不同。 (4)对单位位成本、报价等经营会计一窍不通,处事又都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 (5)对新产品没有开发的兴趣,业务推销也不钻研,全部依赖广告宣传。 (6)专想不劳而获,对外界不关紧要的事特别热心,终日梦想自己能拥有一间豪华办公室和高级进口汽车。既然有这种梦想,对于本身业务就该更加努力,但他却懒懒散散,提不起劲,这样梦想又如何能实现呢? (7)昨日的失败就是今日的教训,有过支票退票的经验,警戒心应该比任何人都高,更踏实地为公司努力。否则要实现美梦,谈何容易?董事长要做公司的榜样,如果只一味的自圆其说,而实际上,又不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样想要健全公司的成长,根本就不可能。 横滨的蚕丝买卖大批发商角田公司,于1982年负债50亿元宣布破产,就是个实例。 角田是经营生蚕丝和干蚕丝的企业公司,全国大批发商都得和他交易,1979年生意营业额降低一半。 于是公司改变营业方针,将1981年前买进式经营,改为卖出式经营法;但由于生丝业仍在不景气中,于是1982年,又改以买进、卖出兼营的方法。 像这样摇摆不定的经营政策,在经营者缺乏远大眼光和分析能力下,对公司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终于在1982年2月至决算期间止,欠缴税金共达24000万日币,资金恶化,经营困难完全表面化,最后也难逃破产厄运。 总之,商场上善于玩弄手法的人,往往会引火自焚,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破产的前兆 为什么经营者大部分会失败? 其原因经过测验调查,都有下列的因素存在: (1)极端顽固的态度,使得公司职员无法发挥能力。 (2)对部下不公平,以势力欺压同仁,而遭致反感;公司内不和气,没有团体精神。 (3)不信任部属,猜疑心很强,当然部下不服气会说:“不相信,董事长你自己去做做看好了。” (4)对部属的建议,漠不关心,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做,像这种人根本不适合当董事长,只有开一家“单人公司”最适合。 (5)对职员工作的要求严厉,认为既然领公司的工资,就应该拼命为公司做事。这样反而使职员准时下班,不愿意为公司多做一分钟工作。 (6)每天早晨职员已经都来上班了,但是他还漫不经心的总是迟到。 经营者不比上班领工资的人,他所负的责任经任何一个职员都要大,因此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可松懈马虎,使公司内部部门的管理脱节,等到问题发生,再想办法来补救时,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但也不必矫枉过正,造成职员的困扰,这样反而易生纷争,破坏和谐。 总之,运用之道存乎一心。每个公司领导人的作风,可以直接影响到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其内部的管理。 但这也和个人的性格、学识、能力、修养、以及人生观等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用心揣摩,诚恳探讨,才可能摸着个中的窍门。商场上的成见 商场上有一种成见,一家企业如果兴建办公大楼,就得开始注意该企业的营运状况。 假如兴建费是由每年的利润中提拔若干出来,累积到计划金额时才动工的情况例外,如用的资金冻结、僵化,然后再靠营业来维持生存,这是一种莫大的冒险。 富士技机土木公司,在1967年变更公司登记,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后来发明“水玻璃灌注法”,深获好评。 1979年又研究出新方法,改良以往传统的施工法缺点,业绩迅速升高,获利颇大。 1983年3月的年度结算书上,净利高达140400万日币。可是,同年因购进一栋办公大楼,和动工兴建总公司办公大楼,资金必须增加,于是一方面向银行融资,另一方面向票券公司销售商业本票,结果利息负担超过本身力量,不得不在总公司办公大楼未完成前,就申请公司重整,实际上已经等于倒闭了,1984年1月,负债额约20亿日币。 同年3月,北田玻璃(大贩)公司以负债18亿,宣布破产(创立于1915年)。该公司是以制造医药用玻璃瓶起家,并拥有制造耐热玻璃和螺旋型玻璃瓶的特殊技术,在日本玻璃界的知名度颇高。 尤其是热水瓶的内瓶,全国六家大热水瓶工厂,都采用它的内瓶。每年营业额高达17亿日币。 分析它破产的真正原因是,花掉将近3亿日币去购买办公设备,再加上办公室的装修费,达日币5000万元。 使周转资金短缺,营业开始恶化,终于走上倒闭的厄运。 服装界很有名的田村服装公司(熊本),在消费低迷、公司营业额锐减情况下,仍采取扩大政策,借高利贷总额为35亿日币。 田村服装公司,设立于1978年4月,是一家企业年龄很轻的服装零售公司,专门以展示会的方式销售服装,也兼营皮件和宝石等装饰品。 自开业以来,销售企划正确,所以每年的营业成长率惊人:1982年的营业额为20亿日币,两年后提高至60亿日币。 换句话说每两年营业额增加三倍,销售额一直扩大,增设关西分公司,东京分公司,甚至发展到全日本各顸均有分店。 因为扩大的速度太快,周转资金调度发生困难,投资分店太多,而总公司的资金回收率慢,得依赖各分公司收入的陆续汇入,所以不得不借高利贷来调度资金。 此外,1983年8月,又大胆买下八层楼的办公大厦,如此的海派经营,很快就被外界注意,终于在11月,被迫改选董事长。 因此,购买办公大楼,和改选董事长这两件事,就是田村服装公司最明显的破产前兆。强劲对手的出现 在商场上,被强劲对手击败而宣布破产的例子,多不胜数。 因此“强劲对手的出现”也就是一种危险信号。 如果自己是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最好往海外去求发展,不要在国内打击各中、小企业。 久保田运动器材公司的董事长,曾经是日本六大棒球队成员之一,在职业棒球队中是非常活跃的人物。 由于他的经验丰富,因此日本的职业棒球队如阪急、近铁、南海、西武、广岛、阪神等队,及业余棒球队如日本生命、松下电器、住友金属等队所使用的棒球器材大多都由他供应,并且还批发给全日本各运动器材零售商。 1984年3月期,营业额达10亿日元。但是,后来遇到另一家大企业的竞争,营业额马上一落千丈,转为亏本经营。1984年12月,宣布破产,负债额达10亿日元。 日新教图公司,专做地球仪和教育用品的批发买卖,在同业间是第四大企业。1981年3 月期的营业额为日元32亿元。该公司的成立,严重打击了日本教图公司,因为他们从那儿把60名员工挖角过来,造成日本教图公司在1981年宣布倒闭。该公司大力拓展业务、扩充设备,才有今日的规模。 但没想到1981年,又出现了一位强力对手,使它丧失了大部分客户,销售停滞;不及半年,负债达15亿日元。加上累积下来的营业赤字5亿日元,资金周转急速恶化,终于在1982年元月,宣布倒闭,负债额25亿日元。 北海道丸吉食品公司,专门经营调味料和一般食品的销售,是北海道地区的大批发商。他所销售的食品中,一般食品占70%,罐头食品占25%;每期的营业成长率为10~20%。 1980年7月期的营业额为31亿日元。翌年同期的营业额为325亿日元。 近年来,中小型超级市场林立,零售店也相继成立,因此营业略受影响。 没想到又出现了一位资金雄厚的强力对手,客户被拉走很多。为了维持营业额就改用削价出售的方法;虽然营业额增加了,但是公司净利减少,收支无法平衡,只好靠借贷周转。 后来利息负担过重,资金周转不灵,很快地就在1982年2月宣布倒闭,负债额16亿日元。 丸吉公司破产的实例,说明了并非大型企业就是稳固不败的企业。一旦其经营方针有漏洞,竞争对手就会针对这个漏洞加以打击。 所以,公司规模虽然大,相对地其开销及维持费用也多,营业额就算很高,如果净利少的话,仍然无法生存!不利舆论 因为一时业绩恶化或资金调度不顺,而被同行间称为“危险”的企业,如果,经营者及时改进对策,挽回恶劣局面,仍然可使业绩蒸蒸日上。 这时可以将不切实用的不动产变卖,转换成资金;或者是裁员,以节约公司维持费;或者是同向主力银行交涉特别融资,来舒解困境。以上种种都是渡过难关的方法。 但如果渡过危险期后,又再度被同行间传出“危险”的不利风评时,与该公司有交易行为的厂商,就要特别留意了,应提高警觉,仔细调查。 为什么企业界会再度传出该公司的“危险”信号呢? 是否该公司的制造技术有缺陷,没有改进,无法与别家新产品竞争市场?或是经营者采取的应急措施不当?再不然,就是工会要求太过份,双方未达成协议?或者是,外销环境不利,造成外销业绩下降。 总之,朝着这几方面而去查探“危险”产生的因素,一定是公司经营出现漏洞,否则不会再度传出不利的风评。 同时,有不利风评的公司,也应朝着这几个方面,寻求改革之道。例如改变营业方式或向银行申请疏通融资等方法,力求稳住公司状况。 但是无论如何,对“危险”信号,都必须经过仔细调查,不可只凭猜测,更不可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停止与该公司的交易。 如果只是向有帐目往来的银行调查,还是不够,因为银行员只会答复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不良记录,支票来往正常,但不知明日会如何?” 最好是亲自或派专员去调查,直到证实的确有“危险”时,才可放弃顾客。 有一家专营运动用品的厂商,在1975年宣布破产,负债13亿日元。在1976年时,同行间就传出风声,说该公司营业不振,且同行对其评价不好。但是当时经营者以减少生产量和裁员稳住了情况,暂时止住风波。 后来又遭遇强劲对手竞争,造成市场萎缩,于是库存量大增,资金冻结,它却又将大笔资金投在关系企业上,终于造成周转不灵,支票跳票,于是同行间,再度传出不利于该公司的风评,使其很快就面临破产边缘。从小地方着眼 在娱乐场所,假若厕所脏乱,就不能称为一流的场所;再豪华的餐厅,如果厕所脏乱,即使该餐厅的菜肴很好,也会觉得食不下咽。 所以三星级的餐厅,一旦厕所不干净就会失去其三颗星的资格。 评估服务业成绩的时候,厕所的设备和清洁往往排在第一项。 同样的,对一家公司的评价也应从小地方着眼。 有一位大企业公司的业务员曾经说:“我去拜访顾客的时候,每次总先向他们借用厕所。因为不管董事长气派十足,或营业科长如何夸示他们公司辉煌的业绩,也不能代表该公司经营状况很好。一家一流水准的企业公司,一定不会把厕所的清扫用具乱放,更不会对公司的环境清洁问题掉以轻心”。 厕所的清洁工作,有的公司是包给外面的清洁公司处理;或许有的是大楼管理员来负责。 但是不管如何,脏乱是看得见的事实,不能不管。若被外人看到,总觉得公司管理松懈,造成不好的印象。 此外如职员的服装,也能影响别人对公司的印象。 男女职员若不穿公司制服,那么只要简单清洁即可,式样不要太老旧。因为今日社会进步,爱美又是人的天性,若是穿着太随便的话,会被误认为这家公司的员工很懒散,办事马马虎虎的。要是穿得太寒酸,也会被人认为这家公司不赚钱,职员工资太少,而买不起好服装。 关于女职员的服装,如果公司没有指定,也不可穿得太过时麾,或标新立异;这样会被人误会是在风尘中生活的人,缺乏端庄的气质。尤其应避免摆首弄姿,或做出怪异的动作,而引人侧目。 如果公司的职员中真有这种情况,那也是危险的征兆。 男职员如果没有穿公司制服,那也要注意平常的穿着,不要穿太破太旧的衣服;最好是整齐清洁,能显得精神抖擞,并适合自己的身份即可。 当拜访某家公司时,如果不是在休息时间,却见职员都在聊天,谈话的内容又是批评公司内幕或不满自己的工作,逢人就埋怨。 或者见到一些女职员老是在谈论时下流行的服装或电影明星的私生活,谈得兴高采烈,而忘了自己原本该做的工作。 有上述情况发生时,公司的前途会如何,当然可想而知了。 所以,经营者对这些“小地方”、“小事情”的管理也要特别的注意。吃便餐 长期在外奔波的业务员,大部分对于他所服务的顾客总有一份亲切感。 这种行为,是人类社会很自然的现象,如果,他的顾客在业务上偶而发生了困难,相信业务员也会很关心的。 例如有一家塑胶家庭用品的制造商,经营不善。有一家与它有来往的化学药品公司的业务员,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在听到这家塑胶工厂经营困难时,仍然把货物追加给工厂。 他以为这家工厂的困难只是短期性的,结果这家塑胶工厂倒闭了;货款再也收不回来,使得公司损失不少。 所以,如果一味相信公司业务员的报告,是不可靠的。最好还是和这家公司交往几次以后,主管再亲自去了解一下实际状况。甚至可以亲自去调查一番,免得公司白白吃亏。 关于调查客户,常用的一个方法是,亲自到客户的公司附近的某家餐厅里去,随便吃点东西,然后慢慢从这家店主口中得到一些有关这家公司的信息,这样时常可以听到店主在无意中透露出这家公司的一些状况。 只是问话时要略施谈话技巧,比方说可以这样打开话题:“是这样的,我有一个侄子想要到这家公司做事……”。 也可以这么说:“我侄女的男朋友在这家公司上班……”。 这样说的时候,表情要镇定自然,表现出只是聊天的样子,言语之间不能太迫切,才能有所收获。 他们的回答如果是:“最近,那家公司的职员来吃饭,多半点的是速食面和阳春面之类,其他很少。” “听说经营不太顺利,生意也不太好。” 这就是“信息”!当然,对于所得到的消息,还要加以求证。 如果业务员回来报告的情形和调查的资料有出入时,当然需要到公司去探视一下,以“陪业务员到公司拜访”为理由。然后,再参观他们的工厂作业情形和仓库存货等。 如果发现他们仓库内的货品原封不动,存货还相当多的话,就表示生意不好,货品滞销。照这情形看来,就必须更进一步调查公司的真正财务状况,否则如果公司一旦倒闭,自己才不致于被拖累。业务会议剧增 最近建筑业竞争得非常激烈,有关的公共投资也受到限制,就因为这种趋势严重,导致很多建筑业者陷入困境。 每次要去拜访这些公司时,总会碰到他们在开会。 业务员聚在一起讨论如何争取业绩,或是用什么对策解开目前公司的僵局?甚至连董事长和总经理也参加讨论。 这时你想要找董事长的话,就会碰到他老是关在会议室里不出来。你是没有办法找到他的。 像这样,公司的营业政策会议如此频繁,就显示出公司已有危机存在,因此要提高警觉了。 业务员的职责是对外接洽生意,收集商业信息,了解客户经营情况和研究如何提高业绩。 如果只是让他们整天坐在会议室中提出口头报告,连最起码的拜访、联络客户和信息分析都不能做的话,公司业绩不能提升则是可以想见的。有必要的时候才开公司会议,一些不值得讨论的事项,就不必浪费时间。 畅销的商品不是光靠开会就能想出来的,大工程的承包,也不是在营业会议中产生的。这些都要靠积极的营业活动,因此,业务员勤于奔走,才是上策。 大都理化游乐园创立于1965年,在1983年5月宣布负债60亿日元。 公司初创时,兴建了一栋“那须高原别墅”,1970年又兴建“伊豆绿色新村”,同时也开发“三岛新屯”的用地。业务鼎盛时期,每年营业额为100亿日元。 但是从1973年第一次能源危机起,业务开始衰退。1974年时计划建设长崎县高尔夫 球场,及“长崎绿色乡村俱乐部”,这期间因为资金不足,在1976年停工。当时打算将 公司的不动产--千叶县鸭川市区内,价值20亿日元土地出让,结果并不理想。 1976年5月,三和银行和飞岛建设等债权人,劝董事长召开公司重整会议,清算一下资产,裁减公司职员,进行不动产处理事宜。 1983年4月期的营业额只有9亿,比起鼎盛时期还不到一成。 鸭川的土地、长崎的高尔夫球场有地皆卖不出去,公司无法重整,只好宣布倒闭。 但是债权人建议开重整检讨会议以前,公司已经召开了无数次的“营业对策会议”,也就是所谓的“业务会议”。结果还是不能挽回颓势。运作混乱 公司内的步调不协调,是引起员工纷争的最大原因。譬如罢工,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影响最大。 公司制度一旦失去规律,想重新再改进,就要费一番苦心了。 如果制度越来越乱,那更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柜台小姐,等于是公司的一面招牌。虽然公司的负责人是董事长,而她只是公司的一个小职员,但却代表着公司的形象。 各行各业中,每家公司柜台小姐的仪容神态,大部分都是和蔼可亲,有礼热心。如果她的态度强悍,对拜访的客人板着眼,爱理不理的;要通报的事不立刻去通知,只顾自己和同事谈话,让客人久等;甚至做事故意拖拖拉拉,随随便便。像类似的这些行为,都是不正常的现象,其中必定有原因。 公司有这种情况发生时,可能是柜台小姐对于公司抱着不满的心情,或是公司内有不可告人的事情发生。 平常上班时间,公司职员一定不敢迟到。可是最近到了上班时间,公司职员都还没来,一个钟头后才姗姗来迟。 要是真有这种情形,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就值得注意了。 又如公司职员一个一个相继辞职,办公室内,其他的职员每天迟到也不觉得难为情,总是若无其事地大摇大摆走进来。有这种情形的公司,这就是破产前兆。 时代变动急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人都不太愿意呆坐在办公室里。 不过这有工作性质上的差别,有的是因为工作呆板单调,必须坐在办公室;有的工作则较富变化,进出办公室的次数很多,气氛自然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如果公司内,男女职员常常打情骂俏,谈话举止不守规矩,这也是令人产生反感的事,总觉得不像个办公室。 若职员老是在聊天,将正常业务忘得一干二净,把工作场所变成聊天聚会所,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 而最严重的是职员们挪用公款或将公司的库存货品偷卖出去。 而且次数越来越多,这是公司最大的损失,会加速公司的倒闭。 但是,一般偷东西的职员却认为这只是小事。而所以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回,多半是工资太低,发放迟延。 虽然,他们知道那是犯罪行为,但是仍然照偷不误,认为不值得大惊小怪,心想:“反正是公司的钱,公司的商品拿来用,又有什么关系?” 以上种种现象的发生,大都是公司的经营方法错误,造成制度混乱,董事长以下的职员不肯认真工作。 这样下去,不倒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也是危险的讯号。怨声载道 业务不振,公司每月亏损,经营者当然明了公司的状况,却束手无策。 上层人员焦心地忙于公司资金周转,而内部管理方面必然会松懈。 业务员虽然也是忙进忙出,不过,他们心中却想:“现在生意这么坏,再跑也是白跑。” 因此“营业活动”变成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大家整天到咖啡馆去消磨时间,还不断的批评上司的作法不对。 结果把时间白白浪费掉,并没有为公司赚一毛钱,当然业绩就一直走下坡了。 会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大致如下: (1)要再重新训练这些业务员几乎已不可能了,因为平时太过放纵,缺乏管理。 (2)公司的实情被干部知道。职员们因为明了公司底细,信心动摇,于是辞职的辞职,批评的更大放厥辞。 (3)公司对职员无法实行再教育。俗话说:“倒闭的公司是因为没有教育好员工。”这样会使职员不再听命于公司。虽然,每个月公司的亏损超过收入的两倍,但如果经营者能拿出勇气做彻底改革,那要想重振业绩,也是很有可能的。 (4)部分职员看透公司未来的前途之后,做出不正当的行为。例如乱报帐、从中取利和收佣金等等事情就会发生。 有一家在照相机行业很有信用的公司,平时专门办理照相机分期付款。 后来因为经营高利贷的生意发生问题,于1984年10月宣布破产,负债226亿日元。 “照相机分期付款公司”是联合各地方的同业公司,共同出资创立的。 包括:佳能照相机、米诺达照相机等,制造工厂有25家,用品工厂约50家,其他零售店也有1000家左右。 营业项目包括:复印机出租和代办各类相机分期付款等。 1984年7月的营业额约167亿日元。 后来,因为照相机销售很差,总经理在没有经过公司会议通过前,自作主张将资金放高利贷图利,金额为80亿日元,结果被倒帐,公司损失惨重,经营上更加困难了! 最后各股东--如佳能照相机、米诺达照相机、富士照相器材等七家工厂和十五家同业建议公司重整,重新征用新进人员。 可惜公司内部制度已经太乱,人员已无法管理,使这些想支援的工厂也无法帮忙,最后只有宣告破产!公司气氛恶化 董事长整天为公司的资金周转,忙得头昏脑胀,公司内部的管理自然会疏忽,业务也跟着松懈,职员的士气低落,业绩也就提不起来了。 公司里的气氛所以会逐渐恶化,我们可以综合下列各种情况来做分析: (1)公司的秩序散慢,书籍类没有整理,看起来不整齐。 (2)工作忙碌的人,忙得不可开交;而闲散的人,却能跷着脚、抽烟看报纸。忙与闲之间差别很大,显得非常不公平。 (3)公司内分成好几个派系,职员之间勾心斗角。将来要接替董事长职位的人,趁机另组内阁。这样一来,公司内部就分裂了。 (4)抱着反正公司经营不会持续太久的想法,大家做起来都不起劲。并将公司的内幕情形宣扬到外界,更到处散布谣言。 (5)为了周转资金,成天在外面奔波的董事长,对于自己公司内部的状况,一无所知。 现在,我们再来探讨,这些“批评公司者”发生的原因: 经营者如果知道是那一位职员到外面去散布谣言,就应该深入检讨,他到底从哪里得知公司的内幕?而不该说:“如果有这种职员,马上把他开除!” 当然像这样的经营者也有,但是不要这样做。总要先了解,他为什么会在外面散布谣言,然后再做决定才是上策。 当然,职员们对公司不满有好几个因素,有的是真正关心公司;希望公司能够改进,业绩会好转,所以才批评公司业务。但另外有一种人,认为公司既然如此,反正那是公司经营者的事,与我何干?公司的困难对他来说,一点也无关紧要。这种人就是在故意破坏公司的名誉。 像这种职员也会不少,外表上似乎是和蔼可亲;但私底下却是笑里藏刀,使你误认为他是个好人,听他说的头头是道,结果却是一片谎言。查出这种人之后,就可以请他立刻走路。不守信用 倒闭前的公司情形多半是如此: 工资已经发不出来了,年终奖金更别提了;所有的员工都开始闹情绪;电话铃响起时,互相推来推去,没有人要接。 有人问起董事长的行踪时,所得到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办公桌上乱七八糟,文件堆积如山,向公司提出辞职书的人数一天比一天增加。 若到仓库去巡视一下,仓库里空空如也。 因为消息灵通的债权人早已捷足先登,把所有东西搬光了。 董事长的情形更是十分难堪。为了公司的周转,连自己的住宅都向银行抵押贷款,又被债权人逼得走投无路。 每天东躲西藏的,真不是滋味。以前董事长的日常工作包括:拟定一切营业计划、行政管理、资金运用等。而现在营业已停顿,行政也无心去管,90%的时间,都在为债务纠纷而大伤脑筋。 桌上摆了一大堆计划书,这些计划都是准备公开给债权人看的。 计划书的内容无非是强调:“如果能实施这个计划,就有一笔可观的纯利可以回收,对目前的负债,可解决一大部分……”。 其实自己也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只是画饼充饥,做做样子,安慰债权人罢了。 董事长的气色,大不如往常。对别人承诺的事,或约定的会客时间,都乱成一团,根本不能守信。大脑几乎无法发挥思考作用,在一切停顿的状态下,只能愁眉苦脸。 公司里陌生人进进出出,每个人都凶巴巴的,也不知是讨债公司的人,或是黑社会的不良分子。 而黑吃黑集团的作风是:先找到对象后,就利用和该公司有往来的公司或个人介绍,解释如何知道该公司在财务上有困难,所以想来。 用这种方式去接近董事长或负责人:“如果没有客票,也可以。开出你们公司的支票,我们就可以借钱给你救急。或开你们公司的支票做担保,也可以放款。” 这些人一取到支票后,立即将支票转给别人调换现金,然后逃之夭夭。 有些董事长被黑吃黑集团的人,花言巧语所迷惑,而开出空白的支票给他,最后被骗得很惨,只有宣布破产。“兵败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