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再传弟子 字数:9836 更新:2023-10-10 10:02:19

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孟子》简介《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 )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着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着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着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章(以义治国,何必言利)以义治国,何必言利「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茍?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 ),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370 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叟:老人。?亦:这里是“只”的意思。?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交征:互相争夺。征,取。?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茍:如果。?餍(yan ):满足。遗:遗弃,抛弃。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读解」                 是啊,何必一开口就说利呢?                 孔子不是早就说过吗?——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为人处世是这样,治理国家也是这样。                 荀子认为,盛世重义,乱世重利。(《荀子。大略篇》)                 司马迁说自己读孟子见梁惠王,常常感叹不已:利实在是天下大乱的原因啊!(《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所以,君子不言利。这的确是儒学传统。                 不过,朱熹《孟子集注》说的好:“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不唯利是图而已。孟子之所以说的那么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惟利是图不知世上有”仁义“二字,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利义齐飞,君子已不羞与言利,或者说,君子也要言利。但是不是也有必要多言“仁义”而“救其弊”呢?当然,的确也不可能只说仁义而不说利,这已不合乎我们今天的现实。应该是既说利也说义,或者,还是用圣人孔子的那句话来调节,叫做——                 “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论语。子张》)                                                                                                      下一篇(与民同乐)与民同乐「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轫?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诗》云:下面所引的是《诗经。大雅。灵台》,全诗共四章,文中引的是前两章。?经始:开始规划营造;灵台,台名,故址在今陜西西安西北。?攻:建造。?不日:不几天。?亟:急?庶民子来:老百姓像儿子似的来修建灵台。 ?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幽鹿:母鹿;攸:同“所”。?濯(zhuo)濯:肥胖而光滑的样子。?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灵沼:池名。?於(wu):赞叹词;轫(ren ),满。?《汤誓》:《尚书》中的一篇,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是的誓师词。?时日害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也以次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干,几天建成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这太阳啊,什么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下一页(与民同乐读解)与民同乐「读解」                 这一段记载很有点戏剧性。                 梁惠王正在花园中休闲散心,那个劝他不要谈利的‘叟’——孟老头又去拜见他了。他一边左顾右盼地观赏园林池台中的珍禽异兽,一边漫不经心的问:“你们这些不言利的贤人先生们觉得这园林风光,这珍禽异兽怎么样啊?你们也会以次为乐吗?”语辞间满含奚落的味道。想不到孟老先生聪明人装糊涂,就像没有觉察出什么来似的,反而将话就话,接过他的话头来就亮出了自己的主题:“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然后沿着这一正一反两条线索展开,以周文王和夏桀的典型例证作为论据,提出了当政者应“与民同乐”的思想主张。从而又一次教育了梁惠王。                 孟子的基本思想是:仁慈的政治领导人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残暴专制独裁者穷奢极欲,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其结果是自己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从历史的情况看,夏桀王固然没有好下场,后世的殷纣王造酒池肉林,秦始皇建阿房宫,隋炀帝修迷楼,宋徽宗筑艮岳,慈禧太后建颐和园等,大兴土木,原本都是为了享受快乐,但由于贪婪残暴,不顾人民死活,结果是民怨鼎沸,几乎没有一个有好结局,也没有一个享受到了真正的舒心的快乐。这些都证实了孟子“与民同乐”思想的正确性。                 其实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各级领导人来说都很重要,比如说,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人,是一心想中饱私囊,捞它一把,还是想致力于改善广大职工的福利,走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的确是一块试金石。而实际情况是,往往那些只顾自己,不惜挺而走险的人,虽然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满足自己的欲望,真的捞上了一把。但是,欲壑难填,其最终结果多半是以身试法,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甚至包括我们每个个人,只需要把与民同乐的“民”字稍加替换,改成“与人同乐”,对于我们立身处世都是具有非常积极意义的。我们的确看到,有的人通过千辛万苦的拼搏和奋斗,钱倒是挣了不少,可是晚景凄凉,并没有亲人乃至知心的人来与自己分享,结果是了无生趣,并不觉得人生有什么快乐可言。相反,是穷家小户,“人亲喝口水也甜”,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也溶容。                 说到底,乐的问题本来就不是一个物质的问题,而是一个精神的问题。虽然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精神和心理,但它毕竟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如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又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不都是精神超越物质的典型吗?所以,如果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像孟子举出夏桀的例子那样,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的确也是:“虽有台池鸟兽,其能独乐哉?”                 谁有快乐不愿意与人分享呢?反过来说,只有人与你分享时,你才会真正感到快乐。这恐怕是我们都会有的体验罢。                 回到孟子的思想上来,与民同乐实际上是他仁政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这一点,在以后的篇章中还会有所体会。                                                                                                                                        下一篇(父母官的职责)父母官的职责「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                 ?安:乐意。?梃(ting):木棒。?庖(pao ):厨房。?厩(jiu ):马栏。?且人恶(wu)之:按现在的词序,应是“人且恶之”。且,尚且。?恶(wu):疑问副词,何,怎么。?俑(yong):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在用土偶、木偶陪葬之前,经历了一个用草人陪葬的阶段。草人只是略略像人形,而土偶、木偶却做得非常像活人。所以孔子深恶痛绝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始作俑者”就是指这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后来这句话成为成语,指首开恶例的人。?象:同“像”。                 「译文」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读解」                 现在已经不是孟子找梁惠王游说了,而是反过来,梁惠王主动向孟子请教。孟子也就当仁不让,再一次对梁惠王来了一次关于父母官为人民的教育。在孟子看来,执政者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其基本的职责。相反,如果自己过着丰食足食的生活,而人民群众却在挨饿受冻,那简直就像是率领野兽吃人一样,是极大的犯罪。孟子的言论并不深奥,道理也是大家都懂得的,不外乎是一种民本主义的思想。问题还是出在实施上。梁惠王固然是实施得不好,不然怎么会出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现象呢?但是,无论是与梁惠王同时代的其它国家统治者,还是后世若干年的当权执政者,又有多少“父母官”实施得很好呢?这的确是千古政治的一大课题,或者说一大难题啊!今天我们树立人民公仆的意识,反腐倡廉,为民办实事等等,不是依然在考虑如何为人民谋利益,真正为人民服务吗?所以,孟子的言论并不过时,直到今天,仍然对我们各级领导人起到警戒作用。是啊,“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不也是孟子思想的翻版吗?                                                                                                                       下一篇(仁者无敌)仁者无敌「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 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南辱于楚:公元前324 年,魏又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译文」                 惠王说:“魏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读解」                 从一般的请教到倾诉苦衷,寻求雪耻图强的良方。梁惠王已经对孟子信任有加了。孟子因此也不再卖关子,而是直截了当的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其实还是不外乎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问题。在物质生产方面,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刑罚,二是薄赋税,三是深耕易耨。虽然省刑罚属于法治,薄赋税属于财政,深耕易耨才属于农业生产。但说穿了,前两项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主要还是教育问题,不过,在儒家政治的教育中,德育是第一位的,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识还是第二位的,所以孟子在这里依然强调的是“孝、悌、忠、信”。只要这两手都抓住了,国无论大小都可以发展壮大。小国可以打败大国,弱国可以战胜强国。因为,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孟子当然也不是随便提虚劲,而是具体分析了敌对国的致命弱点,最后才鼓励惠王,请他不要怀疑自己的治国良方。其实,莫说梁惠王,就是我们今天听了孟子的一番阐述申说,不也是认为很有道理的吗?                                                                                                      下一篇(谁能统一天下)谁能统一天下「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                 ?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名嗣,公元前318 年至公元前296 年在位。?语(yu):动词,告诉。?卒然:突然。卒同“猝”(cu)。?与:从,跟。七八月:这里指周代的历法,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渤然:兴起的样子。渤然兴之即蓬勃地兴起。?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牧”由牧牛、牧羊的意义引申过来。?由:同“犹”,好像,如同。                 「译文」                 孟子见了梁惠王,出来以后,告诉人说:“远看不像个国君,到了他跟前也看不出威严的样子。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要统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又答:”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他又问:”有谁愿意跟随不喜欢杀人的国君呢?‘“我又答:”天下的人没有不愿意跟随他的。大王知道禾苗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天旱的时候,禾苗就干枯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哗啦哗啦下起大雨来,禾苗便会蓬勃生长起来。这样的情况,谁能够阻挡的住呢?如今各国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了。真象这样,老百姓归服他,就象雨水向下奔流一样,哗啦哗啦谁能阻挡的住呢?“                                                                                                                       下一页(谁能统一天下 读解)谁能统一天下「读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正当孟子与梁惠王越谈越投机的时候,梁惠王却一命呜呼了。惠王的儿子襄王继位,还是召见了一次孟子。这里记录的,就是孟子见了梁襄王后的感受和他的自述的谈话内容。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1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