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三国 吉川英治-65

作者:吉川英治 字数:20686 更新:2023-10-10 10:45:12

孟达已将此种心情详细写于书信中,特意拜托李丰的父亲——亦即白帝城守将李严,居间为其求情,向孔明转达回归蜀国的心意。  李丰详述孟达请求归降的经过之后,接着说道:“家父收到书信之后,已与孟达会过一面。孟达对父亲说:当年魏国五路进攻蜀中之时,他早有归降之意,此事想必丞相也已知晓。此次希望务必为其从中斡旋,若能接受其归降,待丞相进攻长安时,他会举金城、新城(今安徽合肥)、上庸(今湖北竹山县西南)三处军马,于彼处举事,径取洛阳,如此不日便可使魏国土崩瓦解。”  孔明听李丰说完,大喜过望,拍手叫好:“这真是近来最大的喜事!多谢你来转告我。现在孟达既已回心转意,愿意帮助蜀国,那我军只需从外线进攻,待他从内部起事打进洛阳,两面夹攻之下,天下局势即刻便会改观。”  孔明重赏李丰以后,高兴地设宴与幕僚把酒共庆。正在欢饮之时,有快马来报:“探得魏主曹睿遣敕使飞驰宛城,封闲居乡间的司马懿为平西都督,力促其重新领兵征战。”  孔明听了快马禀报,不由得愕然说道:“什么?派司马懿来?”说完无力地垂下头来,脸上瞬时失去了酒后的喜色。  身旁的参军马谡诧异地问道:“丞相,您为何如此吃惊?区区司马懿何须如此在意?”  “不,此事并不简单。”  孔明心事重重地摇了摇头,告诫马谡说道:“据我看来,魏国称得上高士的,只有司马懿一人。我自感难以应付的,也仅此一人。刚才我们还在庆幸孟达能做内应,现在我担心他或许会死在司马懿手里,为何偏偏此时魏国多了个难对付的司马懿!”  “那么,是否应立即派人去见孟达,提醒他注意此事?”  “当然必须即刻提醒他,立即准备快马,挑选信使!”  孔明说着离开筵席,写就给孟达的信,信使连夜出发,急忙赶往孟达所在的新城。  孟达得知孔明信使送来书简,禁不住满面喜色,知道李严已将自己请求归降之事转达给孔明。打开来信一看,见孔明虽然允诺归降之事,其后的文字却颇为令人不悦:信上告知司马懿奉魏帝之命,已从宛城起兵。孔明不仅称司马懿谋略过人,还对孟达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事无巨细,一一详细写明了应对策略。  孟达看完信,不屑一顾地讪笑道:“人说诸葛亮生性多疑,果不其然。”  他随手收起孔明书简,写了一封回信,当场让信使带了回去。  孔明终于盼来了孟达的回信,急忙打开一看,随后立刻将其捏成一团,慨叹道:“唉,此人真是鼠目寸光!”  他恨恨地骂道:“孟达如此盲目乐观,对我的提醒毫不在意,定会死于司马懿之手无疑!完了,鞭长莫及啊。”  “丞相为何嗟叹?”  “马谡,你且看此信。孟达信上说,就算司马懿要来攻打新城,也须先去洛阳就任,最快也要等到一个多月之后才会领兵前来。这段时间自己会整固防备,不必担心司马懿来进攻。他自视甚高,满口豪语,根本不将司马懿放在眼里。此事休矣!”  “难道已经无可挽回?”  “有道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司马懿岂能不懂这种兵法?他恐怕会从宛城径直奔袭新城攻打孟达,然后再去洛阳赴任。那样所需的时间,比我再派人去警告孟达要少得多,如今已经为时已晚……”  孔明尽管长吁短叹大势已去,却仍难死心,他立刻写了一封警告信,再次命令信使尽速赶到新城去,“日夜兼程,不得有秒忽懈怠!”  且说司马懿被解职后,回到宛城乡间,无官一身轻,带着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过起了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他这两个儿子均熟读兵书,足智多谋,胆识过人,司马懿心中也极为看好这兄弟二人的未来。  这一天,司马师、司马昭二人来到父亲书房,见司马懿脸色不佳,次子司马昭问道:“父亲,何事令您闷闷不乐?”  “嗯?我心中并无甚不悦。”  司马懿说着抬起粗大的手,捋了捋稀疏的长髯。  长子司马师望着父亲阴郁的脸,说道:“孩儿知道父亲心中有气,不得而出。”  “休得胡言!你们懂什么?”  “孩儿何曾胡说?想必是嗟叹天子为何还不来召父亲复职。”  “胡说什么!”  次子司马昭胸有成竹地大声说道:“这等事何须多虑?父亲早晚必会复职,或许天子近日便会召父亲前去。”  司马懿听了,不禁奇怪地端详着他,“噢?难道我司马家里也出了未卜先知的麒麟儿?”  未过几天,朝廷的敕使果然前来叩门。  司马懿自然拜受了敕令,召集族人、家臣,并立即将檄文发送到宛城各道。  宛城一带仰慕其名声之人众多,不日便集聚了众多兵马。但司马懿未等兵员足额便急急出发,一路上又不断有应征来迟的士兵赶来从军,使他所率人马越走越多。  司马懿如此急不可待,实为事出有因。原来他虽然一直赋闲在家,却对魏蜀战况了如指掌,特别是最近有人向他密报,新城守将孟达有谋反的迹象。  向司马懿告密的,是金城太守申仪的一名家臣。他说孟达已向金城、上庸两处太守言明反叛之意,并开始策划进攻洛阳的行动。  司马懿视此为重大事宜,他深知一旦孟达谋反计划得逞,魏国无论多么强大,也难逃从内部土崩瓦解的命运。  前几天他心中烦躁,其实也正是在为此事万分焦虑。次子察言观色,从他罢官以来未曾有过的阴郁脸色,竟然察知个中原因,并判断出随之而来的必然机运,其才智真可谓不在自己之下。  司马懿额手称庆:“预先得知孟达谋反阴谋,真乃大魏之国运,天子之洪福,实在可喜可贺。若今天不率军前往征讨,洛阳、长安必会毁于一旦。”  他称自己所带的这支队伍为吉庆之师,不往洛阳,径直向着新城疾驰而去。  他两个儿子担心地问道:“父亲,您尚未去洛阳拜过天子,手中并无领军印绶,也可先行发兵讨伐?”  司马懿答道:“当然无妨。军情紧急,时不我待。”他率领将士马不停蹄地前去讨伐孟达,果然与孔明担忧的分毫不差。  五十五 春回洛阳  司马懿此次行军要求将士两天行程必须一天走完,行动极为迅急。  他事先令参军梁畿带领许多细作,星夜潜去新城散布消息:“司马懿率大军去洛阳拜领敕封之后,将去讨伐孔明。若有人想建功立业,快去司马懿的大军应征!”  这当然是为了麻痹新城守将孟达的谣言,司马懿的大军在放出消息之后,一直在向新城急进。  行军途中正巧遇到自封地前往长安的右将军徐晃,徐晃见到司马懿,奇怪地问道:“天子亲往长安,督促曹真攻打孔明,但我沿途到处听到消息,说司马都督率军要去洛阳。既然天子不在洛阳,不知都督为何偏偏要去?”  司马懿凑近徐晃耳边说明原由:“那只是故意放出的消息。我军急进的目标不是洛阳,而是叛贼孟达所在的新城。”  “太好了!”  徐晃一拍大腿,说道:“既然是去征讨叛贼,老夫便与都督同去,顺便助你一臂之力。”  司马懿真是求之不得,立即委任徐晃为先锋。  却说参军梁畿带领细作潜入新城以后,偷抄来孔明写给孟达的书简。司马懿一看此信,不觉大惊:“危险!危险!如果孟达听从孔明的警告,我等此行岂不徒然变为泡影!真是智者能观千里之先,我的玄机早已被孔明洞察。现在若不尽速赶去,孟达难免会有防备。”  他催促两个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加快行军速度,日夜兼程,向新城急进。  司马懿的大军逐日逼近,新城的孟达却对此毫不知晓。他已向金城太守申仪、上庸太守申耽言明归降之事,三人商定不日便与孔明会合。  孟达对三人的结盟深信不疑,他做梦也未想到,申仪与申耽已私下串通,要在魏军兵临城下时充当内应,使孟达的阴谋化为泡影。  孟达从新城派出的细作,将各地听来的消息一一禀报:“司马懿未去洛阳,已改道前往长安。”  更为详细的情报接着报进城来:“司马懿初时要去洛阳,因途中遇到徐晃人马,方知魏帝已不在京城,故于次日改道向长安进军。”  孟达每次听到报告,都极为高兴,“一切都不出我之所料,如今只待克日攻进洛阳。”  他又频频派出快马,将情报送与金城太守申仪和上庸太守申耽,同时具体商议何月何日一举起事。  岂料尚未到起事之日,一天清早,天色破晓,城下传来的响亮金鼓声将孟达从睡梦中惊醒。他大吃一惊,不知城外出了何事,匆忙披挂盔甲,登上城头箭楼一看,只见晓风中的护城壕边,魏国右将军徐晃的旌旗正在迎风飘展。  “怎么?魏军来了?”孟达拉起弓,瞄准站在旗下的大将嗖的一箭射去。  这天徐晃运气着实不佳,尚未发起攻击,便被射中前额,从马上滚落在地。  徐晃的人马方才上阵,统兵大将便被射于马下,急袭而来的锐气一扫而光,前锋士兵顿时踌躇不前。  孟达从城头箭楼上看到徐晃落马,总算恢复了些许勇气,立刻派人急去金城送信,并对部下说道:“看来大事已经败露,好在敌军人数不多,大将徐晃又被我一箭射中,攻城士兵不敢上前。我等不须抵挡多时,金城、上庸便会派来援军。且打开城门,跟我冲出城去,将那些胆小鬼杀个片甲不留!”  新城士兵从各个城门冲出城去追赶魏军,孟达策马上前,一边追击砍杀,一边口中大喊痛快。  哪知越追敌兵越多,蒙蒙战尘之中,隐约觉得敌军战阵深不可测。孟达心中感到奇怪,举首一望,豁然看到千军万马之中,簇拥着一面绣金锦旗,上书三个黑色大字:“司马懿”。  “糟糕!来的不止徐晃一支人马。”  孟达调转马头时,手下兵马已经乱不成军。他慌忙跑回城下,高声大叫开门。城门应声打开,冲出来的却是申仪、申耽两支人马。  “反贼!你死期已到!”  “爽快点!来受死吧!”  孟达未曾想到,猛然冲到眼前的两员大将,正是和自己约定一同谋反之人。他吃惊地大叫:“不要弄错了人!”  申仪、申耽二将听了哈哈大笑,同声嘲骂道:“你自己昏了头,竟然还会回到这里来。睁开眼看看!那城头上飘扬的到底是蜀旗还是魏旗?且送你去见阎王吧!”  孟达抬头向城头上望去,只见自己的部将李辅、邓贤,正指挥弓弩手将箭雨向自己射来。  他狼狈地夺路而逃,跑不多远,被申耽追上,挨了背后一刀。孟达大叫一声,坠落马下,化为鬼魂奔九泉路去了。  司马懿一天便获得全胜,收服完降兵,整顿好队伍,随即威风凛凛进入了新城。  他令人将孟达首级送往洛阳,委派李辅与邓贤镇守新城,带着申仪、申耽两支人马,又继续向长安赶去。  魏国公布新城捷报与孟达罪状,并将其首级悬于洛阳街头示众,原本担忧蜀军攻来的百姓顿时一片欢腾:“司马懿复出了!”  “司马懿又来领兵了!”  仿佛春天又回到了洛阳城。  行幸长安的魏帝曹睿正在等待司马懿前来。司马懿一进行宫,立即被召到玉座旁,魏帝恳切地说道:“司马懿,前次将你罢官贬回故里,都是朕一时失察,中了敌人奸计,至今朕还后悔不已。你不计前嫌,勇赴国难,途中诛杀了叛逆孟达。若不是你处事果断,魏国两京恐已沦陷,朕对此甚为欣慰。”  受到魏帝如此嘉许,司马懿伏地感泣奏道:“未奉敕命便在途中擅开战端,僭越之重罪,令臣惶恐不安。承蒙陛下如此优渥相待,罪臣无地自容。”  魏帝说道:“不!不!你决策果断,攻击迅猛,用兵胜过古代的孙武、吴起。‘兵贵神速’,今后若遇事态紧急,你不必先奏闻,可先便宜行事。”  魏帝授予他史无前例的特权,并赐其金钺斧一对。  五十六 高楼弹琴  魏国大军整顿完毕。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其大才素享盛名,现为魏帝曹睿军师,随侍于帝座之侧。孙礼,字德达,现为大将军,曹睿已令其领五万精兵,前往曹真大军助阵。司马懿率二十万兵马,从长安向外展开成扇形阵地。魏国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司马懿所部的先锋为河间鄚人张郃,字儁乂,这员良将是司马懿直接上奏,请求魏帝任命的。  出征之前,司马懿将张郃召入帐内,推心置腹地对他说道:“与敌作战,我军切不可只逞蛮勇。依仲达所见,孔明确乃盖世英雄,当今无人可与其比肩,要破孔明实非易事。”  随后又继续说道:“如果是我率军来攻魏国,见此地层峦叠嶂,当中夹着十余条路,或许会取道子午谷长驱直入长安,但孔明恐怕不会采用这一战术。我观其以往作战方式,用兵极为谨慎,无论何种情况,总会先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之后,方才展开战斗。”  司马懿说起孔明的战术,令人觉得他已将孔明用兵之道烂熟于心。张郃听得入神,心中不禁赞叹,此即所谓英雄识英雄吧。  “据我看来,孔明或许会出军斜谷(今山西眉县西南三十里斜谷关),来取郿城(今山西眉县),再从那里分兵去攻箕谷。我已发出檄文,要曹真所部尽快增强郿城防御;另派一支奇兵埋伏于箕谷道口,若他来攻此处,便可将其歼灭。”  “那么,都督自己如何行动?”  “此乃最高机密。”  司马懿压低声音继续说道:“秦岭以西有一高地,名唤街亭。其旁有一城,叫做列柳城,此一山一城堪称汉中咽喉。孔明欺曹真不识此地重要,量他不会派兵去攻。张郃,你若与我发兵前去奔袭,岂不快哉!”  “啊,都督真是神机妙算。若能攻占街亭,便犹如一把尖刀插入了敌人肺腑。”  “若能占领那里,断了蜀军运粮之道,孔明便只能退回汉中。”  “断了食粮,陇西各郡岂能不溃败?都督如此好计,何人能想得到?”  “不,切不可有了好计便自鸣得意,须知对手是诸葛孔明。他与孟达之流大不相同,切切不可轻敌。”  “都督所言甚是。”  “若要前进一里,必先探知十里之外敌情,若要前进十里,更须查明敌人有无伏兵。你要切记,胆大心细,方能克敌制胜。”  “在下明白。”  “那你就去准备吧。”  司马懿让张郃返回前阵,又令文书起草檄文,将作战方针通告曹真中军,再三严加告诫:“切勿擅动,以免中孔明圈套。”  祁山(甘肃省礼县附近)的山岳旷野位于魏蜀两军之间,司马懿正想在此与蜀军进行首次会战。  这里也是孔明选择的理想战场,会战之前,他早已命蜀军各部占领了有利地形。  新城陷落的消息传来,使孔明心头蒙上了一片阴影,但他得到消息后却对左右说道:“孟达之死并不足惜,我现在担心的是街亭方向。司马懿大军来得如此之快,他必已看准此处,即刻便会挥师进攻。街亭乃是我军咽喉要地,已容不得耽搁时日,必须尽早派人前去把守。”  该派何人前去?孔明环视着身旁众将,似在物色可靠人选。  参军马谡从旁跨前一步,抬头望着孔明恳求道:“丞相,请派我去。”  “你?”  孔明上下打量了一番马谡,似乎原本从未将其纳入过考虑的人选。  马谡的求战热望极为炽烈,他说深知司马懿与张郃为稀世名将,但称自己也研习兵法多年,如今早已过弱冠之年,至今尚未有任何建树,实在惭愧之至。  他倚仗每日跟在孔明身旁,与其关系亲密,故而不停地反复恳求:“在下想来,倘若小小街亭也守不住,将来有何颜面置身军伍之中?请务必派我前去。”  马谡尊崇孔明如父如师,孔明对他也像慈父一般,多年以来,一直关注着他的成长。  马谡为马良的幼弟。马良与孔明原为刎颈之交,又是为国捐躯,故孔明悉心抚养其遗族,更钟爱马谡的才气。  刘玄德在世时曾对孔明说过:“此子虽才气过人,但不可重用。”  但孔明对马谡才气的赏识,似乎使他忘却了刘玄德的告诫。马谡成年以后确实才华横溢,军机兵略无所不通,众人公认其为孔明门下第一才子,孔明心中也期待他能有所成就。  如今听到马谡百般恳求,孔明作为丞相,知道他尚显稚嫩,去守街亭责任过重,但也觉得让这一有志青年去与强敌苦战,或许能使其得到历练,有助于其将来担当重任。孔明虽在心中对这两种想法进行权衡,但已无暇细想是否应对马谡如此偏爱,他脱口问道:“你真的愿去?”  马谡一听喜形于色,立刻斩钉截铁地发誓:“当然愿去。若有差池,乞斩全家,绝不反悔。”  “你须知军中无戏言。”孔明郑重地提醒他,并再三告诫,“司马懿与其副将张郃均非等闲之辈,切不可大意误事。”  接着又吩咐牙门将军王平道:“我素知你平生处事谨慎小心,非轻浮妄动之人,故特命你为马谡副将,你们且小心谨守街亭要地。”  孔明展开街亭一带的地图,对这一咽喉要道的地形与布阵详加说明,再次向二人重申,切不可擅自行动去攻长安,只有坚决扼守这一战略要地,不让敌人由此前进一步,方可保证大军攻取长安。  “遵命!我等一定死守街亭。”  马谡与副将王平率领两万余人马,急速驰向街亭。  孔明送走马谡、王平,过了一日,又召高翔前来,交与他一万骑兵,命令道:“街亭东北山麓有一座列柳城,你去那里屯兵扎寨,若见到街亭情况危急,即刻引兵前去救助马谡。”  孔明仍然无法完全定下心来,他似乎在为自己此次处置军机大事时,将一些私人感情掺杂进去而感到不安。  孔明极为重视街亭这处要地,派高翔去列柳城后,仍感到不够稳妥,于是又派魏延出发作为殿后,同时将赵云、邓芝两支人马紧急派往箕谷方面,作为街亭的策应。  他自己率领大军,以姜维为先锋,从斜谷径向郿城攻去。首先占领郿城,无疑是要为长驱直入夺取长安打开一条道路。  却说马谡到了街亭,勘察完周围地形之后,大笑道:“丞相颇似小题大做,此地又非险山要隘,只有几条狭窄的樵夫小道,魏国重兵怎会大举来攻此地?丞相作战历来过于小心多虑,反而令手下不知其究竟是何用意。”  他吩咐士兵于路旁山上构筑阵地,副将王平正色阻止道:“丞相令我等堵住所有山间小道出口,截断敌人进军路线。若在山上扎营,一旦被魏军在山下围住,如何能完成阻截敌军的使命?”  “你真是妇人之见!堂堂大丈夫岂可如此?这座山虽不高,但三面为悬崖绝壁,如果魏军来攻,正好诱其前来,凭借天险一举歼灭。”  “丞相并未命我等在此大量歼敌。”  “休得胡言乱语!孙子曰:置之死地而后生。我自幼熟读兵书,丞相平素诸事尚问计于我。你无须再言,听我的命令便是。”  “那你就在山上筑阵,请分出五千人马,我要另择一山脚布阵,好与你形成掎角之势。”  马谡听了大为不悦,仿佛王平挫伤了自己的威严。他本来便是年轻气盛,平时又极得孔明厚爱,如今自忖刚刚被选为大将,自然更加咄咄逼人。表面上看来壮志满怀,其实只是傲慢自负。  主将与副将还在争论不休,却看见附近的百姓已向街亭逃奔。  “魏军来了!魏军来了!”  军情紧急,已经容不得二人再争论不决。马谡固执己见,命令手下:“到山上去布阵!”  随即登上了街亭道旁的山顶。  王平领着五千人马,坚持在一处山脚扎营布阵,并将二人阵形绘成详图,令快马速去送与孔明,望他能直接对马谡下达命令。  马谡指挥士兵布好战阵,望着山下,不仅咬牙切齿地暗骂道:“大胆的王平,竟敢不听我的指挥。凯旋之后,我定要向丞相禀报,治他僭越与违抗军令之罪!”  过了一天,又过了一天。马谡听到消息:孔明派出高翔与魏延前来殿后,已从列柳城一带向街亭背后迂回,牵制魏军兵力,策应自己防守街亭。他心中顿时有恃无恐,对自己的战术更为坚定不移,恨不得将魏国百万大军一口吞下:“只要司马懿敢靠近前来,就居高临下猛冲下山去,杀他个措手不及!”  魏军统帅司马懿,此时还以为蜀军尚未在街亭驻有一兵一卒,谁知先出发的司马昭遇到前锋张郃,得知街亭已有蜀军旌旗飘扬。  情况大出魏军意外,司马昭自然不敢擅自做主,他急忙返回中军,向父亲司马懿报告了敌情。  “唉,不愧是孔明啊!判断如此准确,行动何其迅速,我们来晚了。”  司马懿折服于孔明远见之余,不禁一时茫然失措。  司马懿略为调整了中军阵势,紧接着向街亭、箕谷、斜谷三个方向绵密地派出细作,“暗中探清蜀军虚实!”  一天晚上,他又亲自出马,只带了十名随从,化装来到前线。  司马懿借着月光,悄悄察看了敌阵附近的几座山头,然后登上一块高地瞭望蜀阵。  “这是何阵势?”司马懿看着敌阵,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过了片刻,才回首对左右说道,“太好了!天助我也!蜀军将兵阵筑于绝地,无异于坐以待毙。”  他一回到中军帐内,立即召集帐下幕僚问道:“把守街亭的蜀军大将究竟是何人?”  听部下报告说是马谡后,司马懿开怀大笑,高兴地说道:“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孔明也有用错人的时候!这个蠢材竟然在山上扎营筑阵,如今破其岂不是易如反掌?”  他命令张郃道:“此山以西十里处的山脚下,驻有一支蜀军,你带兵前去进攻。我指挥申仪、申耽两路人马,去切断山上的命脉。”  司马懿所说的“山上的命脉”,是指军中不可缺少的日常饮水,因为山上蜀军每天的用水必须派士兵下山来取。魏将张郃奉了司马懿之命,第二天一早便领兵围困王平所部,意在切断其与山上蜀军的联系,同时截断其通向水源的道路,以防止司马懿率申仪、申耽断绝山上蜀军取水之路时,王平领兵前来骚扰。  不久,司马懿亲率大军,将街亭旁的小山层层包围,魏军擂鼓鸣号,呐喊声震天动地。  马谡在山上望着山麓的魏军,自恃占有居高临下有利地势,豪情万丈,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他对士兵下令:“你等只要见我摇动红旗,便一齐冲下去,将攀爬攻山的魏军全部消灭!”  但不知何故,魏军只是一味擂鼓呐喊,并无人前来攀山进攻。  “既然魏军如此胆小,不敢攻山,那我们就杀下山去消灭他们!”  马谡建功之心极为迫切,他率领蜀军从几条小道猛冲下山,自己也斩获了两名魏军大将的首级。  蜀军初战占了上风,但不少士兵收兵时疲于攀登山路,反被魏军的援军诛杀了许多。  马谡回到山上营中,宣称当天作战已获胜利,谁知到了晚上,整个营地便被断了水源。  “什么?取水的路径被截断了?”  他听到报告吃了一惊,再想夺回,为时已晚。从此以后,每次派兵去取饮水,都得付出巨大的伤亡。日复一日,兵马在山上口渴得苦不堪言,无水炊饭,粮食只能烤食或生食。将士们眼巴巴地指望天降甘霖,偏偏连日俱是晴天。过不多久,经常有士兵口称下山去取饮水,谁知趁夜下山以后,全都有去无回。马谡本以为是中了敌军埋伏,渐渐终于明白,这些士兵其实都投降了魏军。  到了后来,蜀兵成群结队地下山投降,司马懿由此自然得知,山上蜀军已到了万般无奈的困境。  “时机已到,行动!”魏军开始了全面进攻。  马谡明白已无别处可逃,只能领兵沿着西南方的一条小路冲下山去。司马懿故意让出道路,任由这股逃兵通过,待蜀军全部下山以后,才收紧包围圈,着手将其聚歼。为街亭殿后的魏延、高翔紧急从五十里外赶来增援,途中遇到司马懿埋下的伏兵,双方正在交手,杀出包围的王平也来到此地,魏蜀两军顿时展开了一场大混战。终日杀得天昏地暗,战尘滚滚,难以分出孰胜孰负。  街亭激战最终以蜀军大败而告终。  布阵于另一处山脚的王平、殿后的魏延与进驻列柳城的高翔,一齐奋力杀退伏兵,前去援救马谡,怎奈何马谡所部十数天困于山上,缺水断炊,早已疲惫不堪,此时已无招架之力,只是一味溃散败逃,大都倒在魏军包围圈中。  炽烈的战斗在田野山地上持续了三天三夜。司马懿预料魏延会来援救马谡,便命司马昭带一支人马攻击魏延侧翼,又让张郃率领众多精锐,意欲对魏延进行包围,要取这位蜀中名将的首级,幸得王平与高翔两支劲旅从旁策应,司马懿才未能如愿。  一场激战下来,魏延兵马受到重创,王平所部也已满是疮痍。到了第四天早晨,各将收拢自己残部,高翔建议:“事到如今,不如先集中到列柳城去,然后再做打算。”  三人于是各自领着人马,一齐向列柳城奔去。  不料途中又遇到前来增援的敌军,领兵的是曹真的副都督郭淮。  郭淮原本与大都督曹真都在祁山前线,一起与孔明的主力兵马对峙。接到攻陷街亭的战报,不禁心中起了妒忌之意:“大功岂可让司马懿一人独占!”  他是出于小人之心,方才带兵来取列柳城。魏延与高翔遇到郭淮兵马,商议道:“与此新来的精兵交战,无异于自寻死路。”  于是急忙改道而行,打算一直跑到阳平关,姑且在那里坚守。郭淮见蜀军改道撤走,思忖列柳城已唾手可得,哪知来到列柳城下,只听城头一声炮响,随之竖起无数旗帜,当头一面红色大旗,上面绣着黑色大字——平西都督司马懿。  “郭淮,你来此处何干?”  郭淮闻声抬头望去,那人正是司马懿。只见他稀疏的胡须随风飘动,正倚在箭楼高栏上哈哈大笑。  郭淮不禁大吃一惊,心里暗想,自己到底不是此人对手。走进城里面见司马懿时,他感佩得一再敬拜。司马懿说道:“街亭既已被我所破,孔明只能退兵逃走,你可率领兵马火速前去追赶。”  听完司马懿的话,郭淮只得唯唯诺诺地领着手下将士,离开了列柳城。司马懿接着召来麾下的张郃,仔细吩咐道:“敌军魏延、王平那几支残兵,想来已经退守阳平关。你若轻易前去攻打,孔明必会随后掩杀过来,设法以此扭转战局。兵法上有此告诫:归师勿掩,穷寇莫追。我们现在应从小路迂回到蜀军背后。你立即率军沿山路推进到箕谷,即使蜀军大量败兵拥到,亦不可急于立刻将其歼灭,只需收得敌军抛下的武器、兵粮、马匹、器具即可。然后迅速挺进到斜谷,待占领西城之后,再开始下一步作战。西城虽为山间小县,但蜀军在那里必定屯有兵粮。若能夺取蜀军的兵粮,这支远征军必会不战而败,我军也可避免更多的牺牲。”  张郃领命之后,立刻率领重兵向箕谷赶去。  司马懿又将申仪、申耽二人留下驻守列柳城,自己挥师继续前行。他的战法是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却说此前王平遣人将街亭的布阵图与书简送到蜀军大营时,孔明一看,即刻紧皱眉头,狠狠地骂道:“马谡真是愚蠢至极!”  “我明明说得如此详细,马谡这个匹夫竟然还会让我军自投罗网!”  孔明后悔莫及,一边流泪一边自言自语,恨恨地咬着牙齿,连下唇都咬得渗出血来。  长史杨仪从未见过孔明如此懊恼,小心翼翼地安慰他道:“丞相何苦如此慨叹?”  “你看!”孔明将王平送来的书简与布阵图扔到他面前,“马谡年少轻狂,不去守住街亭要道,反而将营阵构筑于山上险地,简直愚蠢至极。魏军若包围山麓,切断水源,岂不万事休矣?我知他年轻气盛,却未曾想他会肤浅到如此地步。”  “事已如此,不如让我马上前去传达丞相命令,让他改变布阵。”  “唉,但愿能来得及啊。须知对手是司马懿,只怕是……”  “我会日夜兼程尽早赶去。”  杨仪整装正待出发,又不断有快马连续前来递送战报:街亭战败,列柳城沦陷。  孔明得报,仰天大声恸哭道:“大势已去!大势已去!这都是我的过错啊!”  待他定下心来,急忙召集将领:“关兴、张苞可在?”  “丞相有何吩咐?”  “你二人各率三千兵马,前去扼守武功山小路。遇到魏军经过,不许发动攻击,只可擂鼓呐喊。敌人若自行撤走,亦不可进行追击。待敌人走远,看不到其影子之后,你们再快速进入阳平关。”  “遵命!”  孔明接着召张翼进入帷帐,对他嘱咐道:“你带一支人马,去剑阁荒山中开出一条路来。”  说完以后悲怆地叹道:“我们就要撤退了……”  身在祁山寨的孔明已经看出,除了全线退却之外,已无别路可走。于是秘密向各部发出准备退兵的指令,并挑选马岱与姜维两队兵马殿后,他沉痛地对二人说道:“你们埋伏在山间,若敌人前来进攻,定要将其坚决击退。同时好生收容逃回的蜀军散兵,然后再伺机撤回汉中。”  孔明又对马忠下令:“你带人去攻击曹真阵地侧翼,他受到攻击以后,必会小心谨慎,不敢向前大举进攻。在此期间,我会派人去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安排撤离,军民人等都要撤往汉中。”  退兵准备布置妥帖,孔明自己带着五千余骑,率先赶往西城县,令士兵将储积在那里的兵粮尽快运往汉中。就在此时,快马来报:“大事不好!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正向此地直扑过来。”  孔明的脸色愕然一变,他环顾左右,得力的大将已全部派往各地,留在自己身边的均是文官。  不仅无将可用,带来的五千余骑中,一半去运送兵粮辎重,已先行向汉中出发,举目望去,西城县城中所剩兵力已寥寥无几。  “魏国大军漫山遍野,已从山脚下分三路潮水般涌来,满眼尽是魏军的旌旗。”  城中士兵惊慌不堪,茫然不知所措,吓得血色尽失,浑身颤抖。  孔明登上箭楼,眺望着敌军的进攻阵势,心中也不免赞叹:“队列严整,步调一致,魏军阵势真是蔚为壮观。”  弹丸小城,将寡兵微,不论如何奋力防守,面对眼前的魏国大军,也犹如海啸之下的土堤,终究是无法抵挡的。  孔明从箭楼探出身子,对着丧魂落魄的城中守兵凛然下令:“打开四面城门!洒水清扫进城街道,点起篝火,要像迎接贵客入城一样。”  然后又提高嗓门厉声说道:“若有无端骚动者,立即处斩!将旌旗排列整齐,各部将士分别列队于所属军旗之下,不得擅动,保持肃静。各门守备士兵更要显得悠然自在,待敌军靠近时,便佯装打瞌睡。”  说完之后,他将平日戴的纶巾换成华阳巾,披上一件新的鹤氅,随即吩咐手下:“将琴拿来。”说完,带着两名童子向箭楼最高处登去。  上到箭楼最高处,他又命撤去四面屏障,焚起线香,自己端坐在琴前开始弹奏。  魏军先锋从远处步步逼近,看到孔明焚香弹琴的情景,顿生疑心,急忙去中军向司马懿禀报。  “什么?有人在弹琴?”  司马懿不敢相信,亲自策马来到前阵,从城下向上望去。  “啊?是诸葛亮!”  只见箭楼顶层,明月之下,香烟袅袅,琴声沉稳,那弹琴之人面露微笑,从容不迫,正是孔明无疑。  清朗悠扬的琴声,随风从城头飘向夜空,又如甘露一般,浸润到漫山遍野的士兵耳中。  司马懿禁不住战栗起来。  ——请进吧!  眼前的城门大开,仿佛在迎接客人的到来。  城门附近已洒水清扫干净,篝火近旁,几个把守城门的士兵,正盘腿坐在地上打瞌睡。  司马懿越看越怕,猛然挥动马鞭,向魏军前锋将士大声命令:“撤退!快撤退!”  次子司马昭诧异地问道:“父亲!父亲!这一定是敌人的诡计,您为何要下令撤退?”  “不!不!”司马懿用力摇了摇头,“这种四门大开的阵势,分明是要激怒我,好诱我进城自投罗网。不可大意!须知对手是诸葛亮,此人诡计多端,深不可测,我们不如尽早退兵。”  魏国大军就此连夜全部退兵而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我略施小计,司马懿也会上当!若他率领十五万大军攻进城来,这具琴又能奈他如何?真是苍天保佑!苍天保佑!”  他对部下说道:“城中只有两千兵马,我们如果怯战而逃,现在或许均已成了他的俘虏。司马懿从此处撤退之后,想必会取道北山而行,我已遣关兴、张苞埋伏于彼,司马懿途中一定会遭到我军伏兵的痛击。”  说完即刻率军离城而去,西城官民皆仰其德,也大都随其一起迁往汉中。  与孔明的判断分毫不差,司马懿果然取道北山峡谷,途中遭到了蜀军伏兵的截击。关兴、张苞打完胜仗后并不追赶,只带着缴获的大量兵器、食粮,立刻也回汉中去了。  驻扎在祁山前的曹真主力,一听孔明已经撤退,立刻也发兵前去追赶,却被马岱、姜维二军等个正着,被打得落花流水,魏军大将陈造也在此战中丢了性命。  一回到汉中,孔明马上派人去通知箕谷山中的赵云与邓芝退兵:“我已安然退至汉中,多谢你等殿后之劳,望尽速率军平安归来。”  箕谷山路乃是边境一带最为险要的通道,附近友军皆已退回汉中,二将本在此担任掩护之职,如今已成为山中孤军。赵云不愧为久经沙场的老将,收到孔明退兵的命令后,随即有条不紊地着手准备撤退。  他让副将邓芝率军先行,自己领一支队伍悄悄留在山谷中。魏军副都督郭淮发现蜀军开始撤退,立刻下令:“祁山孤军已开始逃窜,不能让他们一兵一卒回到汉中去!”  他自率大军开始追击,又命部将苏颙率三千轻骑沿小路飞速前去堵截。  苏颙领兵追到半途,路旁忽然闪出一员神异面相的老将,手持长枪,挡在面前。  “赵云在此!来者何人?”  “啊?赵云还在此处?”  苏颙虽然心中发憷,却也只好领兵上前对阵,不过几个回合,便被赵云一枪挑于马下。  “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赵云继续缓缓撤退,又见郭淮手下大将万政率更多人马追赶上来。  “此处地势不错。”赵云随即吩咐部下,“你等且到三十里外山那边等着,我随后便来。”  他只留下几名随身侍卫,让大队人马先行退走,自己守在狭窄险峻的坡道上,远看就像是一尊天兵天将的雕像。  万政已经带兵赶到,抬头见他守着险道,不敢近前,回马向郭淮禀报道:“赵子龙依然英勇如故,恐会造成我军重大伤亡。”  郭淮不屑地说道:“有道是‘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他这位昔日英豪如今还有何可惧?!”  随即强令士兵进攻。  哪知这条险道左右皆是陡峭的岩壁,赵云站在坡上,堵住狭窄的路口,郭淮投入再多兵力强攻,也依然不起作用,冲上坡去的魏兵,无一不倒在赵云的枪头之下。  日落西山,见敌军不敢再来进攻,赵云翻身上马,扬鞭飞奔而去。  “赵云跑了!”  万政立即率领士兵追赶上去,来到一片林中,只听一声大喝:“来得好!”  赵云突然跳将出来,万政顿时慌了手脚,竟然连人带马一起跌下了山谷。  “本将军懒得下去取你性命,你且回去告诉郭淮,后会有期!”  赵云终于未损一兵一卒,安然回到了汉中。  几天之后,见蜀军已卷起旌旗,全部退回汉中,司马懿也移师到西城,召集留在当地的百姓训诫道:“那些跟随敌军逃亡汉中的人家,是因不知大魏皇帝的仁德,你们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岂可轻易背井离乡?”  待他询及孔明在此的施政措施与兵马状况时,一名百姓忍不住说道:“都督您率大军来攻此地时,孔明手下只有两千余弱兵。我等小民实在觉得奇怪,都督为何突然全部退走?”  听了此话,司马懿方知自己中了孔明的空城计。他当时对百姓的回答不动声色,但事后仰天长叹:“我虽胜了此役,但终究不如孔明!”  他调整部署,加固各处要隘防守之后,不久便踏上凯旋之途,班师回长安去了。  五十七 挥泪斩马谡  一回到长安,司马懿就谒见魏帝曹睿,启奏道:“陇西各郡敌军已全部肃清,但蜀军兵马仍然留在汉中,就此收兵,实难确保大魏安泰。若天子为此再降敕命,臣虽不肖,愿领天下兵马,进军蜀地,以绝寇根。”  魏帝深以为然,大大褒扬了他的忠贞,但尚书孙资竭力规劝道:“昔太祖武皇帝收服张鲁时,常告诫群臣曰:‘南郑之地,真为天狱。其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非用武之地。’今若尽起天下之兵,踏入这块难地伐蜀,恐会导致内政重负,且东吴又会乘虚来犯。不如以现在之兵,分命大将据守险要,养精蓄锐。待吴、蜀二国自相残害,那时图之,岂非胜算?”  魏帝听后犹豫不定,又问道:“司马懿,此言可有理?”  司马懿并未反对,只是答道:“那也不失为稳妥之道。”  魏帝于是采纳孙资的方策,将郭淮、张郃留下镇守长安,分拨诸将把守各处险要重地,随后便还都洛阳去了。  却说孔明尝到前所未有的苦果之后,正在汉中整顿败战而归的蜀军各部。  全军大部陆续撤回汉中,只有赵云与邓芝两支人马尚无任何消息。  “为何还未到达?”  孔明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无时不在担心二人的安危。  直至全军都已到达汉中之后,赵云、邓芝才带着人马,终于越过险路回归大本营。从满身征尘的将士身上,不难想见他们历经的苦战与艰险。  孔明亲自走出营门外迎接,极口称赞赵云道:“听说将军让邓芝领兵先走,自己率部殿后,英勇御敌,使全军圆满撤退。实乃老而弥坚,堪称表率,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大将军。”  随即令人从库中取出黄金五十斤赠与赵云,又取绢绸一万匹赏给赵云部卒,但赵云坚辞不受,他诚恳地说道:“三军既无尺寸之功,则我等俱有罪。若反而受赏,必授人以口实,腹诽丞相赏罚不明。且请将金钱、绢绸放回库里,待今冬须用之时,再将其分与诸军,于寒峭之际,使将士感受暖意。”  听罢赵云所言,孔明深为感动,心中不禁想到,难怪先帝刘玄德一直重用赵云,对其深信不疑。  感动之余,他又想起另一件亟待解决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处置马谡。  终于有一天,他不得不语气沉重地下令,要以军法追究街亭战败的责任。  “传王平入帐!”  王平随即入帐候审。孔明并不认为街亭失利是王平之罪,但他既然作为副将协助马谡前去防守,自然应令其如实陈述此战始末。  “你且说出事情经过,不得隐瞒,要将经过如实道来!”  王平答道:“出发之前,丞相已就街亭布阵详细指示,我自认按此方策防守,必然万无一失。但马谡是主将,我只是其副将,马谡全然不听我之所言。”  面对军法审判,王平自知事关身家性命,自然不敢包庇马谡。他一一据实供述道:“初到街亭时,不知为何,马谡定要将营阵扎在山上。我再三相劝,要在当道构筑土城,安营把守。马谡大怒不从,我只得自引五千兵士离山十里扎寨。魏国大军杀到时,我手中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挡魏军。山上被敌军四面围合,断了水路,士气全无,土崩瓦解,降魏者无数。街亭乃是整个战局中的必争之地,防线崩溃以后,魏延、高翔等部闻讯前来援救,也已无济于事。我可对天地起誓,自认从始至终尽心尽职,并未违反丞相命令,此后的战况请您去问其他将领。”  “好吧,退下!”  录完供词,孔明又传魏延与高翔进帐,待一切问完之后,才对吏卒下令:“带马谡!”  马谡自缚跪于帐前,一眼望去,神情极为沮丧。  “马谡!”  “属下在。”  “你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才华出众。我多次叮咛,街亭是我军根本,并授予防守策略。你为何还会铸成如此无可挽回之大错?”  “是……”  “不要搪塞!街亭乃我军咽喉重镇,我再三告诫你,哪怕舍掉性命,也要坚持守住吗?”  “我无颜面见丞相。”  “乳臭未干,却狂妄自大。我本以为你长大成人,已经多少变得老成,岂料你如此不堪重用。”  听到孔明怅然长叹,马谡禁不住露出平日恃宠而骄的本性,涨红了脸大声喊道:“我不知王平是如何禀报的,但当时魏国大军排山倒海,无论何人也休想挡得住。”  “住口!”  孔明瞪着他厉声说道:“王平的英勇奋战与你的仓皇败北天差地别。他在山脚构筑小寨,蜀军全线溃败之时,仍然带领些许人马,全进全退,使敌人疑神疑鬼,以为他有伏兵,不敢轻举妄动,掩护了所有蜀军的撤退。而你却与此相反,起初便不听他的劝谏,自己愚蠢至极,还要一意孤行,偏偏要在山上安营扎寨。”  “是的,但兵书上不是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吗?”  “无知!”孔明一脸鄙夷,几乎想要堵住自己的耳朵。  “你对兵法只会生搬硬套!如今还有何话要说?马谡,你死之后,我会为你妥善照顾你的遗族,我要将你……将你……处以死刑!”  说完之后,孔明背过脸去,对一旁的武士下令:“立即将其正法!”  马谡听到孔明下令,放声大哭道:“丞相!丞相!马谡罪该万死。今日斩我以明大义,马谡我死而无憾!”  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明听他如此说,也禁不住落泪不止。  武士们一听斩首令下,不由分说,立刻将马谡拉到辕门外,正欲行刑之时,忽然听到一声大喝:“且慢!刀下留人!”  这是刚从成都受命来此的蒋琬,他见马谡要被斩首,慌忙奔入营中,规劝孔明道:“丞相,值此天下多事之秋,斩了马谡这样的智谋之臣,岂不是国家的重大损失吗?”  “哦?蒋琬,我不曾想到你这样身份的人,也会来为马谡求情。昔日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乃因其用法严明。如今四海纷争,人纲紊乱,若有法不依,何以讨贼正世?且请三思。”  “然而将马谡斩首,实在可惜,丞相难道不觉得他也是个人才?”  “与马谡之过相比,我若徇私留他一命,才是更大的犯罪。正因为他是我怜惜的有才之人,我今天才不得不杀他……还未动手吗?等什么?立即斩首!”  孔明令侍从前去辕门外促其立即执行。时过不久,处斩完毕,侍从将首级送来交孔明验明。孔明一见马谡头颅,不由得以袖掩面,倒地痛哭。  时为大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夏五月,马谡被斩时只有三十九岁。  首级即刻被送往蜀军各营示众,孔明随后布告全军,重申严肃军纪。  马谡的首级最后被与躯干缝合为一体,然后入棺厚葬。其遗族此后一直得到孔明照顾,但孔明心中并未感到宽慰,每当想起是自己准许马谡去守街亭的,便心如刀割。  “马谡的罪责其实在我。”  如今蜀国的形势日趋危急,想到先帝的遗托,想到肩负的重任,他又陷入了欲死不能的自责之中。孔明最后写就一份奏表,委托回成都去的蒋琬转呈蜀帝。  奏表全文充满愧疚之意,承认此次大败之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用人不当;对于国家蒙受重大军事损失,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奏表中写道:“臣亮既然位居三军之首,所犯重罪岂能由他人代为承当。故请自贬三等,奉还丞相之职。仅乞留亮一命,以待日后戴罪为国尽力。俯伏待命!”  蜀帝收到大败的战报后,非常痛心,读完孔明的奏表,更为烦恼。他派敕使前去传旨:“丞相乃是国家重臣之首,岂可偶有闪失便随意贬斥?请留任原职,励精图治,激扬士气。”  孔明又奏道:“为严明军纪,已将马谡斩首。若亮之责任暧昧不清,今后终将无以肃正法纪、治理国政。”  见孔明无论如何不愿留任丞相,蜀帝只得按其所言,免去丞相一职,改任右将军,依旧总督兵马。  孔明恭谨地拜领了新的任命。  国家无论如何强盛,一旦遭到大败,必然会士气低迷,民心涣散,但蜀国士气并未低落,此次战败反而激起了全国同仇敌忾的士气。  孔明虽然挥泪斩了马谡,却以他的死警醒了无数后人。《襄阳记》中对此亦有所记载:“……时二十万兵闻此,皆垂泣。”  军纪涣散本为败军常态,但孔明挥泪斩马谡避免了蜀军重蹈此覆辙,更以承担责任自贬官位的行为,使将士们的求战欲望更为强烈,“战败非为总帅之咎,实为全军之过,岂能归罪于丞相一人?来日定要以牙还牙,一雪此恨!”  故马谡被斩,也可谓没有白死。  孔明又论功行赏,除已犒赏老将军赵云之外,又奖励街亭之战中严守军令的王平,将其提升为参军。  一天,敕使费祎为传诏来到汉中,他安慰孔明道:“听说许多西城百姓迁来汉中,皆为仰慕阁下之故。蜀中民众闻此,都非常高兴。”  孔明闻听此言,反而痛心地说道:“普天之下,皆为王土。公之所言,与说大蜀国威尚且不足何异?”  “您还收服了一员名唤姜维的大将,皇帝闻知以后,龙颜大悦。”  “即便得了一个姜维,亦无法弥补街亭大败的重创,更何况还损失了众多士兵。”  在旁观者看来,孔明的自责已经到了过度苛刻的地步。  又有一人如此问孔明:“阁下神机妙算,想必已经成竹在胸,不知何时再度发兵伐魏,以报仇雪恨?”  “不,现在尚不可行。”  孔明断然摇头否决道:“一则光凭计谋无法取胜,二则此次大战,我兵多于贼兵,仍然败北。如此想来,胜负并非仅仅取决于计谋与兵力多寡。”  说到此处,他闭起眼睛,沉思良久,方才继续说道:“与其增加兵员,不如精简官兵数量,更为注重军事训练,严肃军队纪律才是。若有人能识我之短,只管直言无妨,如此方为可称之对朝廷忠诚。只要我军上下一心,锲而不舍,总有一天可雪今日之耻。”  孔明所言传说开去,汉中军民尽皆深感其心,引以自勉,勤奋修心练武,时时不忘雪耻,只图日后卷土重来。  孔明自然也期盼有朝一日再展宏图,他一直留在汉中,每天孜孜不倦地为来日东山再起做各种准备。  “民皆忘败而励。”  当时蜀国的士气正如此言。真正的失败乃是败于自己的内部失败,而蜀国虽然此次对外作战失利,但民众似乎忘却了失败,举国一心,又重新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五十八 断发建功  街亭大捷使魏国更为恃强自傲,国内主战的舆论乘势甚嚣尘上,有人甚至扬言:“此时何不一鼓作气,攻入蜀地斩断祸根!”  司马懿担心魏帝被这种舆论左右,一再向他陈述不可轻举妄动的理由:“蜀国有孔明总督兵马,又有剑阁险地,易守难攻,圣上切不可轻信谬论狂言。”  司马懿如此规劝,并非是贪图安逸,不愿出征。他预料孔明因遭街亭败绩,今后必会向陈仓道出兵,因此建议魏帝,在陈仓道口构筑一座坚固无比的城垒,并推荐杂号将军郝昭前去镇守。  郝昭,太原人氏,为典型的忠贞武将,手下士卒亦非常强悍。魏帝准奏,赐封其为镇西将军。郝昭拜领印绶,出发之前,于阙下对魏帝发誓:“既然不肖前去把守陈仓,今后纵然贼兵来攻,无论长安还是洛阳定将安然无事,圣上尽请任意行幸,以登高观洪水之心视陈仓战事。”  对蜀国的战略方针刚刚制定,防范吴国的扬州司马大都督曹休又送来了奏表:“吴国鄱阳太守周鲂,早就希望降魏,现在又派遣密使,将破吴之计送来扬州,信中陈言七条吴国机密事宜。特将此信呈圣上御览。”  魏帝立刻将此事付诸廷议,令众臣仔细研讨:“周鲂所言不知是真是假?”  司马懿闻言答道:“想那周鲂乃是吴国屈指可数的良将,此人足智多谋,此番献计恐为诈降。但若其真心降魏,失此良机又大为可惜。故我国大军宜分兵三路,如此一来,即使周鲂有诈,大军亦可保持不败之势。待其所陈七条机密事宜坐实,再决定具体方策,也不为迟。”  一个月之后,魏国陆续从洛阳发兵南下,分兵三路,向皖城(今安徽潜山)、东关(今安徽含山东关镇)、江陵(今湖北荆州)挺进。  魏国发兵之事立刻被吴国探知,吴国似乎对此早有准备,正在恭候魏军的到来。  吴都建业对此立即做出了军事上的应对,陆逊又被册封为辅国大将军、平北都元帅,奋威将军朱桓与绥南将军全琮为左右都督,统率江南八十一州精兵,分兵三路北上抗魏。  行军途中,朱桓向陆逊献策:“曹休乃是魏国皇族,即所谓金枝玉叶,如今镇守扬州(今安徽境内),门第虽然显赫,才智却乏善可陈。听说他已中了周鲂的反间计,进退尽在我军钳制之下。如此看来,其兵败后退路只有两条,左乃夹石道,右为挂车路。此二条路途中皆为山僻小径,最为险峻,是用伏兵进行奇袭的好去处。只要元帅下令,我愿与全琮各引一军,伏于山险之处,携手定将曹休擒来。若擒了曹休,便可一鼓作气长驱直进,寿春(今安徽寿县)唾手而得。”  陆逊仔细听他说完计策,却并未采纳:“不必操之过急,且看可有其他方策。”  他令诸葛瑾领一支人马前往江陵地区,防守即将来犯的司马懿所部。  周鲂一直在对曹休施反间计,看来吴军将首先从曹休所在的扬州展开攻击。  其实曹休并非容易上当的迂腐之人,多亏周鲂处心积虑运作良久,方才使他相信自己是真心降魏。  见魏帝已令司马懿率大军南下策应周鲂反叛,曹休于是也领着人马,来到皖城与周鲂商议。  为了扫除自己心中最后一丝疑虑,曹休叮嘱周鲂道:“朝廷对你所陈七条机密事宜甚为嘉许,已发大军分兵三路南下,你之所言当不会有疏漏出入吧?”  “您若疑那七条机密事宜有诈,不妨将我扣为人质。”  “不必误会。我非疑你诈降,实为事关重大,不可有丝毫差错。若能不出意外,一举打败吴国,你立下如此大功,便可一跃为魏国重臣,我曹休亦可脸上增光。”  “看来都督还是对我不甚放心。”  “你之所言哪怕只有一丝不实,我身为都督却如何是好?此中利害还望你见谅。”  “这我自然明白。”  周鲂说着突然抽出一柄短剑,一把割下自己发髻,扔在曹休面前,低头呜咽起来。  曹休大吃一惊,急忙安慰他道:“足下何故如此!这父母所遗须发真是可惜了……”  “我恨不得用此剑自刎,一死以明心志,周鲂之忠胆诚心,唯苍天可鉴。我愿捧此发对你起誓。”  周鲂颤抖着双肩痛哭不止,曹休见状也不禁眼眶发起热来,“我不过一句戏言,竟令足下如此当真,实在抱歉,还请足下宽心。”  曹休完全打消了疑虑,随即放下心来,与周鲂举杯同饮,共商攻取东关之方略。  他回到扬州之后,友邻部队的建威将军贾逵来访,听曹休说完周鲂欲降魏之事,贾逵不以为然,“此事想来颇为蹊跷,周鲂截断发髻以表绝无异心,我反而更觉得不可轻信,都督切不可轻易出兵。”  “为何不可发兵前去?”  “想必是他与都督约定,亲自引领前去东关?”  “当然要他引领。”  “窃以为都督最好仍然留在扬州,再静观一段局势为好!”  曹休冷笑着皱了皱鼻子,半带揶揄地答道:“嗯,要我待在这里,静观足下去东关拔取头筹?你想的倒也不错!”  第二天,曹休断然对诸将下令:“向东关进发!”  扬州兵马陆续开出城去,贾逵劝谏不成,反挨了一顿挖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休领兵远去。  周鲂早已带着手下迎候于途中,见曹休率军前来,自当充任前卫,为其引路。  曹休骑在马上问道:“前方那座险山是何去处?”  “那里唤作石亭。”  “东关还有多远?”  “越过石亭,东关便依稀可见。都督若将大军屯于石亭,攻取东关指日可待。”  曹休听罢满脸高兴,依周鲂所言,将魏军布阵于山上各处要冲。过了两天,斥候忽然来报:“西南山脚一带发现吴军,兵力不详。”  曹休得报以后颇为奇怪,此前周鲂明明对他说过,这一带并无吴军一兵一卒。等不多时,又有手下来报:“昨天夜里,周鲂带着他的几十名士兵下山去了,去向不明。”  “什么?周鲂不见了?”  曹休悔不当初地大声骂道:“无耻的旷世巨骗!为了蒙混我曹休,居然割断自己的头发来做道具,真是个无所不用其极的小人。张普,你去把山脚下的那些吴兵灭掉!”  曹休已知自己身处险境,但未将事态看得过于严重。张普也不知天高地厚,大喝一声:“且看我去收拾那几个蟊贼!”  说罢立刻率领一支人马冲下山去。  岂料“那几个蟊贼”出人意料的强悍,原来那是吴国闻名的精锐之师——徐盛所部。  “不行,敌我兵力悬殊,实在抵挡不住。”  张普的人马不久便被打得七零八散,狼狈败回阵来。  曹休顿时脸色陡变,与往日判若两人。但他自恃手中兵力强大,仍心存侥幸,于是又对张普等人嘱咐道:“此次我要出奇制胜!待到明日辰时,先由两千骑兵随我下山,佯输诈败而走,你们与薛乔等三万余人分兵两处,在石亭南北沿山埋伏,到时三面夹攻,看那徐盛可逃得出我的掌心!”  不曾想未容曹休等到第二天,当日夜晚,吴军便已主动开始发动进攻,曹休之计未及实施,便已早早胎死腹中。  却说当初周鲂将曹休引到石亭,实乃与陆逊共同商定的诱兵之计。如今曹休自投罗网,吴军为了将其全歼,早已调动数倍兵力包围了石亭。  陆逊觉察到曹休的异动,于其行动前夜,分兵绕至石亭背后,在南北山麓构筑坚固防线,同时摆出亲自指挥大军从正面攻上山去的态势。  在此之前,吴军大将朱桓已受命领兵攀至石亭后山埋伏,谁知冤家路窄,适逢魏将张普也在附近巡视己方伏兵。遭遇之时,山中漆黑一片,张普以为遇到的是自家人马,喝问道:“你等是哪部兵马?大将是谁?”  朱桓趁着黑暗靠近前去,大声答道:“此乃吴国精骑,大将朱桓是也!”  说着一剑刺去,将张普送上了黄泉路。  黑夜中的奇袭由此突然拉开战幕,曹休的中军未及等到次日行动,便已陷入了一片混乱。  曹休于黑夜乱战之中无计可施,只得随着蜂拥而逃的手下士兵,一起向夹石道奔去。  哪知陆逊早料到魏军会择此退路,已在途中埋下伏兵,此刻见魏军果然奔逃而来,立即包围上去,斩杀无数,俘虏上万。  侥幸突出重围的魏兵,尽皆抛弃马匹武器,丢盔弃甲,几近赤身裸体一般,只顾跟在主将曹休马后逃命。  大出曹真意外的是,最终救他脱险的,竟然是先前劝阻他出兵而被他挖苦的贾逵。原来贾逵感到曹休此行前途叵测,于是回到自己营地,带了一支人马追赶上来,行至石亭北山,正好将命悬一线的曹休救了回来。  曹休获救之后,仍然心存余悸,浑身战栗,口中喃喃自语:“真没想到还能保住性命。”  曹休的大败,导致另外两路魏军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两路的统领司马懿与万政出于无奈,也只得与曹休一起撤军退兵。  陆逊得胜班师建业,同时带回大量战利品与数万降兵。孙权亲自来到宫门,以天子御盖将陆逊迎入宫内,大加赞赏道:“你此次又建大功,不愧为我吴国的栋梁。”  对于以断发之计诱敌深入的周鲂,孙权也慰劳他道:“你断发成此大事,功名当书于竹帛。”随即破格封其为关内侯。  五十九 后出师表  蜀吴之间的联盟,这段时间并未发生变化。  孔明早在魏国曹丕建造龙舟企图侵犯吴国之前,便遣邓芝去吴国要求重修旧好,孙权也派张温作为答礼使回访蜀国,两国自此重结唇齿之谊。这种联盟关系当年确保孔明胜利完成征讨南蛮,此后亦未横生枝节,并一直维系至今。  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何魏国在取得街亭大胜、击退蜀军之后,立刻将矛头指向吴国,曹休误中周鲂诱敌之计对朝廷的建言,并非魏国攻吴的主要原因。  其根本在于蜀吴两国的盟约内容:“当魏国侵犯吴国时,蜀国应立即从背后进击魏国;若魏国与蜀国发生战事,吴国有义务从侧面对魏国进行打击。”  正是根据此条款,祁山、街亭之战爆发之后,吴国必须向魏国侧翼采取军事行动。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0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