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三国 吉川英治-60

作者:吉川英治 字数:20224 更新:2023-10-10 10:45:02

孔明也表奏蜀帝,力陈伐东吴虽可,只是时机未到。他的谏表依然无法让刘玄德打消征讨东吴的念头。  大蜀章武元年七月上旬,七十五万蜀军从成都开始远征,前次从南蛮借来的赤发黑奴蛮夷队也随军出发。蜀帝将孔明留在成都,令其保护太子,镇守后方。又令马超、马岱堂兄弟二人前往汉中,与镇北将军魏延一同驻守,汉中为通往前线的重要粮站,因此也须部署重兵。  远征军以黄忠为前部先锋,冯习、张南为副将,傅彤、张翼为中军护卫,赵融、廖淳殿后。帅旗之下,坚阵如云,浩浩荡荡从蜀中向南开进。  可是,一幕震动蜀国的惨剧突然发生,飞来横祸落在张飞身上。  却说那日张飞赶回自己治下的阆中,立刻对所属将士下令:“马上准备出征。”  他气势汹汹,像是要将东吴一口吞掉一般。又召来部将范疆、张达,吩咐道:“讨吴一役,是为吊唁义兄关羽而战。从船帆到旗甲战袍,皆须改为白色,全军要以白旗、白袍出战。此事交由你们二人去办,三天之内办妥,第四天早晨从阆中出发,不得有误。”  “遵、遵命。”范、张二人瞠目结舌,深知张飞的命令三天之内绝对无法完成,实为强人所难。  但张飞的个性他们非常熟悉,只好先退出来,商议之后,才又来到张飞面前陈情:“恳请将军宽延至十天,时间如此紧迫,属下实在无法完成。”  “什么?完不成?”张飞青筋暴起,怒从中来。左右参谋已在研究作战计划,他自己仿佛也已身在战场。  “出征在即,岂能等得十天时间?你二人违抗军令,只能严惩不贷!”  张飞命将范疆、张达绑在营中大树上,自己持鞭抽打。当着营中将士之面受此鞭笞责罚,范、张二人羞耻难当。  他们一边哀号,一边讨饶:“将军饶命。三天之内,我等一定将您吩咐的物品办齐。”  张飞一听,不假思索地爽快说道:“能办得到就好。且放你们回去,悉心加紧准备!”说完命人将他们从树上解了下来。  当晚,张飞与诸将喝完酒后,回自己帐中睡觉。平时他也经常如此豪饮,如今出征在即,更喝得酣畅淋漓,酩酊大醉。他上床倒头便睡,鼾声如雷。  二更时分,两个蒙面人鬼鬼祟祟贴着帐壁摸入帐内,原来是范疆、张达。他们静听张飞鼾声片刻,知其确已睡熟,这才从怀中抽出短剑,一声暗号,蹿到床边,将张飞首级割了下来。  他们提着首级,飞鸟般地朝帐外黑暗中奔跑,跳上等在阆江边的一艘船,带着几十口家小,顺流向东吴逃去。  张飞如此一条好汉,死得实在可惜。无奈他性情粗暴,目光短浅,以致遭此横祸。他自桃园结义身经百战,明明可以为大蜀再尽忠勇,却不想今日身首异处,时年仅五十五岁。  二十 雁儿骚动  大暑七月,七十五万蜀军远离成都,马不停蹄地向南挺进。  孔明紧随在刘玄德身旁,一直送到百里之外。刘玄德催促孔明道:“请丞相就送到此处吧,太子之事就拜托你了。”  孔明惆怅地独自返回成都。  第二天,正当刘玄德扎营休息时,张飞的部将吴班飞马疾驰,追了上来。  “皇上,请看。”  他气喘吁吁,呈上一封奏表。刘玄德从侍臣手里接过来一看,大叫一声:“啊!张飞?”顿时觉得天旋地转,险些晕厥过去。只见他手按额头,喘息不止,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冷汗沿着脸颊一滴滴流下来。  片刻之后,才听他自言自语道:“难怪昨夜我两次惊醒,只觉得心惊肉跳,没想到竟然是……”说着便泪如雨下。过了很久,才有气无力地说道:“真是天命难违啊!今晚我要好好祭他,设坛!”  第二天一早正待开拔,一员年轻大将,身着白袍,头戴白盔,率领一彪人马急急赶来。  “我乃张飞之子,张苞。”那将领自报姓名后,立刻被带到刘玄德面前。  刘玄德一见张苞,悲痛之中,顿时感到一丝欣慰,他重新振作起精神,对张苞说道:“好!英姿飒爽,真像当年的张飞。你与吴班一起去当朕的先锋如何?”  张苞答道:“谢皇上!张苞愿代父担当先锋,杀敌立功,好让父亲瞑目于九泉之下。”  就在同一天,关羽的次子关兴也带着一支队伍前来会合。刘玄德看着关羽的儿子,不禁又流下了眼泪。  两军开战迫在眉睫,刘玄德却频频落泪,身旁的大将奏道:“古人云:龙泪落地,亢旱三年。请陛下以社稷为重,珍重玉体,如此方能提高官兵战斗士气。”  “甚合朕意。”刘玄德立即醒悟过来。  如今他是以年逾六旬的高龄,率领七十余万大军,挺进在千里征途上。他心如明镜,知道尚未接敌就伤心损身,是无法战胜东吴的。  刘玄德的一喜一忧的确关乎全军的士气,许多将士很在意天象地变,认为各种事件均预兆着战场的吉凶胜负。  某日,陈震对刘玄德建议:“附近有座青龙山,住着个隐士,名叫李意。此人精通天文地理,世间纷纷传说他是当代神仙,可否请他来为此次出兵卜一下吉凶?”  刘玄德对此并不热心,只是许多部将都想请李意来卜一卦,他便让陈震去将李意请到营中来。  陈震立即前往青龙山。一进青龙山,便觉得世人所说果然不假,只见山间清云缥缈,确像是仙人所住的地方。  山路越往高处走越窄,脚下流水潺潺,树端瑞气缭绕,山风鸟鸣,耳目一新,看得陈震几乎忘了自己的使命。  远远望见前面过来一个童子,走到陈震面前,停下脚步,笑着问道:“来客可是陈震先生?”  这一声问得陈震惊愕不已,他睁大眼睛问道:“你如何知道我的名字?”  “昨天师傅说了,明天蜀帝的一位使者陈震要上山来。”  “啊?难道尊师就是李意隐士?”  “正是。但师傅有嘱,无论何人前来,一概不见。”  “快休如此说,请务必带我去见尊师。我乃是天子的使者,若见不到隐士,无法回去复命。”  “既然如此,我就为您通报一下吧,请随我来。”童子说完转身就走。  陈震跟着童子走了几里地,来到一片平地。童子独自走进庵内,向师傅禀告此事,李意无可奈何,只得出来迎接敕使。  “天子使节,有何贵干?”  陈震行过大礼,详细告知蜀帝御驾南征,正在途中的情况,殷勤问道:“麻烦仙翁,务必移足山下蜀营赐教,不胜感激!”  李意怏怏答道:“既是皇帝召见,不得不去。”遂跟着陈震,默默走下山来。  刘玄德见了李意,侃侃而谈伐吴壮志:“想必仙翁已知,朕自弱冠之时便与关羽、张飞结为刎颈之交,共度戎马生涯三十余年,终于平定蜀地。众人因朕为中山靖王之后,将朕推上帝位,创立基业。万未想到,两位义弟先后被害,仇人俱在东吴,朕这才决意讨伐东吴。今日行军来到此地,想请仙翁一卜前途吉凶。”  李意冷冰冰地答道:“山人不知。此乃天数,一切皆为天定。”  “朕知道仙翁擅观天象,还请明示。”  “山中贱人,岂知宇宙万事?”  “仙人不必过谦!哪怕一句金玉良言,也请告之朕。”  刘玄德再三请求,李意才不置可否地说道:“请将纸笔拿来。”然后提笔默默地画了起来。  李意画在纸上的都是些兵马武器,看上去七歪八扭,皆像是儿童所画。画完一张,他便撕得粉碎,扔在一旁,然后再画。如此这般,画了便扔,扔了再画,将先后画的近百张尽数扔在一旁。  最后一张纸上,李意先画一人仰面而躺,旁边又画了一人在掘土欲将其埋葬。画到此处停下笔来,左右端详片刻,又在画上方写了一个“白”字。随即放下笔来,说道:“多有冒犯。”然后对刘玄德拜了又拜,口中念念有词,说着无人能懂的话,像雾一样飘然而去。  望着李意的背影,刘玄德一脸不悦,对近旁的大将说道:“将这等无用之人找来占卜,简直是白白耗费时间,此人必是个狂人,马上把那些废纸都烧掉!”  就在这时,张飞之子张苞来到蜀帝座前禀报:“前面发现吴军,请让我去打头阵。”  “好,有志气!就命你打头阵,快去立功吧!”  刘玄德取出先锋印绶,正要交与张苞,阶下诸将中有一人忽然叫道:“陛下,请等一等,先锋印理应交与我才对。”  何人敢对蜀帝如此说话?众将侧目朝那说话的人一看,原来是关羽的次子关兴。  关兴进前一步,拜伏在地,一边流泪一边向蜀帝乞告:“亡父正在九泉之下拭目以待,要看我在今日战中冲锋陷阵。先锋之职岂能交与别人?乞请陛下将先锋之职交与我吧!”  张苞从旁说道:“好啊,关兴。你有何本事,竟要抢这先锋之职?”  关兴答道:“我箭无虚发。”  张苞听了毫不退让:“若论武艺,张苞不会输给别人,不然怎配做张飞之子?”  刘玄德夹在中间两面为难,他对二人说道:“你们既都想当先锋,就请比试一下武艺。谁是胜者,印绶就交与他。”  “让你看看我的厉害!”  张苞抖擞精神,让人在三百步外插上一根旗杆,杆上挂着一个小小的红箭靶。张苞拉起弓来,连放三箭,无一脱靶,箭箭中的。众人一齐喝起彩来:“不愧是张飞的儿子!”  关兴持弓朝前走上一步,说道:“张苞这等弓术有何稀奇?别说大话,且看我的箭!”边说边弯弓如月,拉至满弦。  这时一阵雁叫声从云外传来,关兴屏气凝神望着天空,当那群大雁从头顶飞过时,弦响箭发,一只大雁应声落地,身上带着关兴射出的那支箭。文武官员看到如此神箭,赞不绝口:“射中了!射中了!”  张苞冲到场中大叫道:“关兴,单凭弓箭在战场上又有何用?你敢与我的长矛较量吗?”  关兴不甘示弱,立即跳上马背,拔剑指着张苞头顶:“我武艺不高,可你这杆长矛还难不倒我。”  “休得多言!”张苞说着操起父亲留下的丈八长矛,一场厮杀迫在眉睫。  “孩儿们,住手!”刘玄德大声呵斥道,“你二人杀父之仇尚未得报,岂可自己先打起来?关羽与张飞滴血盟誓,情同手足。万一你们当中有一个受伤,九泉之下的父亲怎得安心!”  “是!”两人扔掉兵器,跳下马来,一起伏拜在地。  “从今以后,你们要像关羽与张飞一样亲如兄弟,像他们那样互敬互爱。”  听了蜀帝的话,二人叩头再拜,发誓从此永远和好。关兴比张苞年长一岁,张苞拜关兴为义兄,二人结拜为兄弟。  警报频传,敌军已经离此不远了。刘玄德分别任命两人为水陆军先锋,自己率领中军主力紧随其后。从那日以后,全军队列变为临战阵形,怒涛般向着东吴滚滚而去。  二十一 东吴外交  稍早以前——  却说范疆、张达二人把张飞首级藏在船底,从蜀国千里逃逸,顺流来到东吴都城建业。他们将张飞首级献给孙权,发誓从此忠于东吴。二人提醒孙权:“蜀军七十余万,最近要来袭击东吴。如不早派大军前往边境,刘玄德为报深仇大恨,会率蜀军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横扫江南、江东。”  闻者无不大惊失色,孙权更觉如雷轰顶,当日便召集众臣,说道:“刘玄德终于举全蜀之力前来与我决一胜负,关羽被杀之仇一定使他对东吴恨之入骨,如何才能抵挡得住蜀军的猛攻?”  说完之后,满座无人回答。想到敌人拼死一战的决心,群臣全都不寒而栗。  诸葛瑾开口说道:“我愿冒死去当求和使者。”  人人都对他冷眼相看,因为他从未完成过游说使命。但孙权觉得,诸葛瑾这次游说即使失败,也多少能拖延敌人的进攻,有助于本国调整军事部署,于是,便答应他说:“也好,你且去找刘玄德试探试探。”  诸葛瑾受命之后,马上吩咐备船,携带孙权的书信从长江逆流而上。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秋八月,蜀帝刘玄德此时已将大军推进到夔关,大本营设在当地的白帝城,先头部队已经挺进至川口一带。  听说东吴使者诸葛瑾前来,不需见面,刘玄德便猜到了东吴的打算,他本不想见诸葛瑾,但黄权劝他还是见见为好:“不接见就将诸葛瑾赶走,敌人会说我们器量狭小。不如对他声明我们的发兵理由与决心,让他将这些话带回去,如此一来,我们的讨伐更加名正言顺,更可以大张旗鼓地发起进攻。”  刘玄德听了黄权之言,才吩咐让诸葛瑾进来。诸葛瑾见了刘玄德,跪拜道:“我主孙权思量,臣弟诸葛亮在蜀侍奉陛下已久,陛下或许对我会比别人多眷顾几分,故遣我为使,向您表达东吴的诚挚之心。”  “有话便请直说,你此次为何而来?”  “首先,对关羽将军之死,想得到您的谅解。东吴本来与蜀无仇,自陛下娶我主孙权之妹以后,荆州由陛下驻军治理,与东吴领地无异,我主对此并不介意。只是守备荆州的关羽将军与吴将吕蒙诸事不和,平地生波,才终于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我主孙权多次对此事表示后悔不已,当时若非魏逼迫,东吴绝不会置关羽将军于死地。”  蜀帝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诸葛瑾滔滔不绝地继续说道:“关羽将军之死与蜀吴交恶,归根结底,都是中了魏的奸计。蜀吴两国互相残杀,使魏国占得渔翁之利,实属不智之举。恳请陛下收兵,恢复以往亲善关系,我主愿将妹妹送返蜀国后宫,永久维持两国唇齿之交。”  刘玄德仍然沉默不语。诸葛瑾使出浑身解数,进一步说道:“陛下想必已知魏国曹丕的罪孽——他废掉汉皇,篡位为帝,使民众悲愤不已。陛下身为汉室后裔,若要报仇,应该讨魏。不惩治窃国逆贼,反而对东吴开战,岂不是让天下人笑您不知大义,只识小义?请陛下慎思……”  听到这里,刘玄德猛然睁开眼睛,挥手制止了诸葛瑾的能言巧辩。  “吴使,你辛苦了,不必再多言。你回东吴去告诉孙权,朕不日便到,请他洗颈待刃吧。”  “是……”面对刘玄德的威严,诸葛瑾低下了头。  诸葛瑾听到几声座位响动,待抬起头来时,刘玄德已经径直回到内室去了。  诸葛瑾知道,刘玄德虽然温厚仁慈,甚至有人说他遇事总是瞻前顾后,但他之前从未对敌国使者说过如此斩钉截铁之言。诸葛瑾已尽了最大努力,此刻不禁失望地想到:“东吴大祸临头了……”此次弟弟诸葛亮未随军前来,也足见刘玄德讨吴的决心何等坚定。他带回东吴的消息,引起满朝更大的震撼。  东吴无路可走,只能迎战,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大决战。山雨欲来,战云密布。  不断有兵马从水上和陆路被送往前方,在全国一片慌乱的气氛中,中大夫赵咨踏上了去魏国的路途。  他当然是以东吴使节的身份前往的。兵强马壮是北国的传统,外交上的纵横捭阖则是东吴的专长。不管面临何种困境,东吴都不会放弃纵横捭阖的外交努力。  “什么?东吴派使节来向朕呈送表章?”魏帝曹丕微微一笑,将东吴的表章大略看了一遍。  看来曹丕近日过得相当悠闲,赵咨进殿谒见时,他谈笑风生,貌似闲谈,实则却在打探吴侯孙权的内情。  “请问使节,汝主孙权是何等样人?”  赵咨天生塌鼻,身材瘦小,但回答曹丕的问题时却语气铿锵坚定:“我主孙权,是聪明仁智雄略之人。”  他面无惧色地直视着曹丕,眨着眼睛反问道:“陛下为何嗤嗤而笑?”  “朕岂能不笑。你赞颂自己主君的话,岂不言过其实?”  “陛下的话令我感到很遗憾。”  “为何遗憾?”  “我在陛下面前,本该谨慎言辞。若能允许我说句不恭敬的话,陛下恐将再难以笑得出来。”  “请备述孙权过人之处。”  “从东吴凡人之中选出鲁肃,是其聪;从士卒之中提拔吕蒙,是其明;俘获于禁而不杀,是其仁;占领荆州而不损一兵,是其智;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屈身从魏,是其略。这难道不是聪明仁智雄略之君吗?”  曹丕收敛笑容,重新端详眼前这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塌鼻使节,当他放言“屈身从魏,是其略”时,魏廷群臣无不为他的胆量而吃惊。  曹丕瞪大眼睛盯着他,似乎感到自己皇帝的威严受到了伤害。  他嘲弄似的问赵咨:“朕现在正想讨伐东吴,你以为如何?”  赵咨拍拍额头,答道:“那也无妨。大国有进攻的力量,小国有防备的策略,何惧之有?”  “嗯,你是说东吴从不惧怕魏国?”  “不惧怕,也不小视。我国有精兵百万,舰船数百艘,更有三江之险,东吴相信自己的力量。”  曹丕由衷佩服,不禁又问道:“东吴像你这样的人才有多少?”  赵咨捧腹大笑道:“如臣之辈,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曹丕慨叹三声,赞不绝口:“‘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句话,说的就是你这样的好汉。来人!赐酒!”  赵咨赢得曹丕的尊敬,被待若上宾,并使曹丕对东吴的印象大为改观,东吴在外交上取得了超出预料的成功。  赵咨回国时,魏帝向他保证支援东吴,并册封吴侯孙权为吴王,加九锡之尊。令太常卿邢贞持印绶,与赵咨一同去东吴。  对于皇帝的决定,魏国朝臣无人当场反对,但吴使刚刚离开都城,各种疑虑、埋怨就充斥了朝堂。不少人说:“我们都中了那个矮子的圈套。”  刘晔斗胆对魏帝奏谏:“吴蜀交兵,乃天亡之也。如陛下发兵攻入吴蜀之间,内破吴,外攻蜀,两国势必土崩瓦解于顷刻之间。如今答应援助东吴,岂不等于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如佯称援吴,实则从内捣乱,并立刻制订伐蜀计划。”  “不可,断然不可,朕不能失信于天下。”  “陛下圣明,但东吴诡诈,现赐孙权吴王之位与九锡之尊,不啻为虎添翼,日后东吴强大起来,当如何使其臣服?”  “他已对朕称臣,并未反叛,有何名分伐之?”  “孙权不反叛是因其官位低微,不过是骠骑将军南昌侯。今后他身为吴王,身份比陛下只低一级,心骄势大,不知会放出何种狂言。到时陛下若发兵讨伐,世人反会说陛下图江南粮仓与美女。”  “不必多言!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朕不助蜀,也不救吴,稳坐泰山,等待他们精疲力竭,你们不用再议。”  刘晔没想到魏帝如此深谋远虑,惭愧地退了下去。  外交大获成功与孙权获封吴王的消息,早就传遍了建业城。  不久,听人来报大魏敕使邢贞的船已到,孙权本已等待多日,自忖不去迎接不好,急忙整理装束。  建业城里不乏有骨气的臣子。看到孙权满面春风,得意扬扬,早就耿耿于怀的顾雍忍不住说道:“何须亲去迎接魏国朝臣?主君已是江东的国主,难道还要别人来封官赐爵?”  “顾雍,你此言显得器量太小。当年汉高祖也曾受封于项羽,后来不是成了汉中王吗?我们切不可忘记审时度势啊。”  孙权带着群臣,来到建业城门外,行远迎之礼。  邢贞自恃为上国敕使,态度十分傲慢,见到孙权也不下车,想要径直入城。东吴老将张昭怒不可遏,大声呵斥道:“停车!车上的人是不知礼数的野人,还是假冒的使者?休以为东吴无人,能容你如此横加侮辱!”  站在路旁的众臣也异口同声地叫道:“东吴三代,从未向别国屈从过,何须你这个无礼使者来给主君封官授爵!”  激奋的人群中,甚至有人痛哭失声。  邢贞见状,慌忙跳下车来道歉,并向路旁的群臣问道:“刚才哭的却是何人?”  只听那人答道:“就是本人,有何贵干?”答话的是偏将军徐盛。  邢贞又向徐盛赔礼道歉,心中不由得暗想:“东吴不可侮啊。”  孙权以隆重的礼节款待使节,高高兴兴地接受魏帝册封他为吴王,当天昭告建业全城,接受百官祝贺。  邢贞心里总算安定下来。临回魏国前,吴王以江南美味珍馐设宴送别,席间,又命人拿出无数礼品,请他带回。  邢贞虽在大魏宫中见惯了豪华场面,但面对眼前堆积如山的礼品,仍不禁有点目瞪口呆。  珠玉、金银、绸缎、犀角、玳瑁、翡翠、孔雀,等等,世上奇珍无所不有。吴王又令人以百匹金鞍白马背驮礼品,一直送到江边船上。  老将张昭后来小声诘问吴王:“魏帝必定得意非凡。您为何要以如此重礼献媚?”  孙权轻轻笑道:“不重,不重。曹丕为贪得无厌之辈,为将来着想,礼并不重。与这种人唯有以利相交,到了将来再看,这些礼物不过是瓦石而已。”  “原来如此。”张昭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身为侍奉东吴三代主君的老臣,看到原以为稚嫩的孙权有如此谋略,高兴得热泪盈眶。  在场的其他部下,也为孙权的深谋远虑所叹服。  二十二 小将初战  蜀国大军驻扎在白帝城一带,养精蓄锐,时刻关注着南方与江北的动静。  有探子来报:“东吴求魏国急发援军,魏国仅赠孙权吴王之位,曹丕态度依旧保持中立。”  “不出朕之所料,曹丕是想坐收渔翁之利。好,发兵!”刘玄德果断地下达了进军命令。  除本国大军之外,又加上南蛮王沙摩柯的数万番兵,洞溪汉将杜路、刘宁的两支人马,气势磅礴,水路兵船已出巫口,陆路兵马抵达秭归一带。  长江之水滚滚而下,频频带来上游的战意。  ——国难来矣。  东吴笼罩在异常紧迫的气氛中,众臣期盼地关注着魏国的动向。  魏国依然没有出兵,孙权立刻醒悟到,此时最危险、最愚蠢的想法,便是依赖别人的援助。  他终于下定决心,打一场一国对一国的大决战。在召集群臣商议时,全场肃静,无人敢言,亦无一将主动求战。  这时,角落里有人慨然叫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臣虽年幼,颇习兵书。愿以忠诚之心,为主君效微薄之力,请派我为先锋。”  众人回头一看,此人是孙权义侄武卫都尉孙桓,年仅二十五岁。  “好!不愧是我侄子!”孙权欣喜地望着他,立刻准其所请。  “听说你的食客李异与谢旌,皆有万夫不当之勇,真是太好了,你且带他们一同出战吧!我派老将虎威将军朱然当你的副将。”  于是,吴军五万急进到了宜都(今湖北宜都),朱然为右都督,孙桓为左都督,各领两万五千人马,分成左右两翼,与蜀军对峙。  蜀军从白帝城出发,经秭归来到宜都,一路收容降兵,如狂风扫落叶般所向披靡。  这一天,蜀帝刘玄德正在观察敌阵,关兴前来求战:“听说吴军的孙桓也是个年轻武将,首战请让我去与他交手。”  刘玄德想起先前他与张苞争抢先锋之事,便下令:“你与张苞一起上阵!”  一个是关羽的儿子,一个是张飞的儿子,二人各率一队人马,分兵两路,犹如黑旋风一般,向吴军阵营杀去。  刘玄德接着又令冯习、张南二将:“这两个后生都是首次参加如此大战,我不放心,你二人各带精兵跟在他们后面。”  一战下来,蜀军大胜。吴军的年轻大将孙桓也是初次参战,阵地被关兴、张苞冲得七零八落。手下两名副将,谢旌被张苞刺死,李异中箭欲逃,被后面的关兴紧追上来,一刀劈成两段。  张苞冲进敌阵太深,等他准备返回本阵时,不见了关兴的身影。他立刻在敌阵中左右冲杀,一边大叫一边寻找。  “义兄!义兄!”  关羽与张飞若地下有灵,定会为这两位小兄弟的神勇与情谊万分欣慰。  旷野上太阳西坠,四周一团漆黑。张苞没有回来,关兴也没有回来。  “今日之战,我方大胜。”听到凯旋的兵马声,刘玄德反而更加高兴不起来。  “这两个孩子跑哪去了?”他走出营帐,站在阵前焦急地等待着。  终于,关兴、张苞二人一起回来,还押着一名俘虏的敌将。那俘虏是吴军有名的猛将谭雄,关兴正是为了追他,才脱离了大队人马,直到遇见张苞,二人才一同回到营里来。  刘玄德抬起双手,拍拍二人肩膀,赞誉道:“你们二人如此英勇,不辱你们父亲的英名。”  他命令砍下谭雄首级,燃起篝火,祭奠阵亡官兵,然后赐酒犒劳将士。  东吴方面首战大败,折损了三员大将,孙桓只得将阵地后撤,又愧又恨地心想:“来日定要雪此大辱。”  眼见人马损失惨重,他重新整理队伍,反而更加求战心切。  蜀军也在耐心地寻找战机。  “按孙桓现在的态势来看,再用同样的战法,恐怕难以像上次那样速胜。”冯习、张南、张苞、关兴想法相同,于是便开始暗中施行另一个计策。  吴军左翼的陆军打了败仗,但靠近江岸的右翼水军并未受到损伤。一天,岸上的巡逻队抓到一名蜀兵,将他带到了东吴水军都督帐内。  “你是如何被俘虏的?”  “我迷了路。”  “为何离开阵地到江边来?”  “冯习密令我等白天埋伏在附近,今晚前往孙桓营中放火,然后进行夜袭。一共来了五十人,我在运油的时候走散了。”  右都督朱然听了供词大喜,拍掌说道:“全体上岸。蜀军夜袭时,先切断它的退路,然后与孙桓进行两面夹攻。”  他立即写信,派人送到孙桓营里去。  不料此人走到半路,便被伏击的蜀兵捕杀。其实这一切都是冯习、张南制定的计策,他们早就料到朱然会派人从这条路去送信。  当晚,蒙在鼓里的朱然率领大军上岸,准备前进。大将崔宇提醒他:“此事颇为蹊跷。仅仅听凭一个蜀军俘虏的供词,便要展开如此大的行动,未免太过轻率。请都督仍然守在这里,待我先去探路。”  朱然听了也觉得有理,于是让他带领不足一万士兵依计行事,自己则留在水军阵中。  二更时分,孙桓营里果然燃起大火。崔宇以为朱然白天就已告知孙桓火攻之事,却不知送信士兵途中已被蜀军斩杀。  他下令:“速去支援!”赶到半路,埋伏在树林和洼地里的张苞、关兴一拥而上,生俘崔宇,吴军溃兵只得退回江边。  朱然见势不妙,当晚就将船队向下游撤了五六十里。  吴军一败再败,整个营地都被敌人烧毁,孙桓懊悔万分,不得不退到了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东)。  蜀军一面穷追不舍,一面将崔宇斩首示众,声势越来越大。不几日,首战连续大败的消息传来,使吴都建业陷入了一片愁云之中。  老臣张昭勉励孙权道:“大王不要伤心。虽然建国以来的名将多已辞世,能征战的所剩无几,但还有十几个良将可用,您可先将甘宁召来。”  二十三 冬将军  冬天来了。  连战连胜的蜀军,在巫峡、建平、夷陵连绵七十余里的战线上,迎来了章武二年(公元222年)的新年。  与近臣同饮贺春酒,刘玄德也微微醉了,他感慨而言:“白雪皑皑,鬓发如霜。朕年过六十,帐下多位大将也已年迈,扎营在冰天雪地之中,确实难耐。但看到关兴、张苞这班年轻人已能独当一面,朕甚感欣慰。”  那天午后,传来一个消息:“黄忠带着十骑随从,投降东吴去了。”  刘玄德笑着对来报告的人说道:“不会。黄忠今晨还在这里,都怪朕说话不慎,伤了他的自尊。想必他是不服老,私下攻吴去了。他已年届七十,万一有个闪失,岂不是朕的罪过。关兴、张苞,你们二人速去相救!”  刘玄德的推断一点也不错,黄忠带着十名随从,确实是想到敌阵中去一显身手。途中路过蜀军夷陵阵地,冯习、张南见了他问道:“老将军,您这是到何处去?”  黄忠在马上答道:“皇帝在贺春席上说,帐下多为不中用的老朽。我虽年逾七十,还能吃得下十斤肉,拉得开二石硬弓。我现在就去敌阵上打他个出其不意,好让皇帝放心。”  “老人家,您切不可莽撞。”张南的一番好意,在黄忠听来,不啻又是一盆嫌他年迈的冷水。  张南告诉黄忠:“现在的吴军阵势已与去年大不相同。没有经验的小将孙桓已被撤至后方,东吴重新派老将韩当、周泰从建业率大军来坐镇前线,潘璋为先锋,凌统为合后,东吴最善战的甘宁率机动人马策应全军。只领十骑前去搦战十万大军,与以卵击石何异?”  黄忠对他的话听也不听,只留下一句话:“你们且等着看我杀敌!”说罢率十骑向前冲去。  张南、冯习惊道:“黄忠此去必死无疑,我等不可见死不救。”二人急忙率一队人马紧追了上去。  黄忠转眼间冲入吴军潘璋阵中,十骑人马未遇阻拦,轻易便直捣敌人中军。黄忠冲到帐边大叫:“蜀国老将黄忠单骑来此,要为关羽报仇!”  当东吴哨兵发现黄忠已到眼前,急呼增援时,黄忠与吴军主将潘璋已经厮杀起来。  前沿无甚异动,中军阵内却在大战,潘璋的前沿士兵纷纷向中军聚集过来。  张南、冯习此时领兵赶来支援,随后关兴、张苞也率几千骑兵如暴风雪般急急奔来。混战之后,虽未斩获潘璋,却杀得吴军落花流水,蜀军大胜而归。  “幸好平安无事。老将军,请回去吧。”  听到关兴、张苞劝他回去,老将黄忠却不领情:“胡说!明天也要来战,后天还来,定要为关羽报仇不可。”  第二天,这位七十余岁的老将,果然又带人到敌阵里左冲右突,大叫:“潘璋,出来应战!”  但吴军今天已有准备。黄忠被围在一个险要去处,正要杀出一条血路突围,雨点般的飞石突然从四面打来,只见周泰从右面山上、韩当从左边溪旁,马忠、潘璋从背后山谷里一齐包围上来,截断了他的退路。  黄忠无路可走,身中数箭,坐骑也死于乱石之下。他精疲力竭,两眼发花,拔出匕首,打算自刎。  正在这时,吴军大将马忠从飞沙走石之中疾驰而来。  黄忠一见,喝道:“来得好!黄泉路上还能有个伴!”他拼尽最后的力量,像鬼神般昂首伫立在马忠面前。  “你还想留着这颗白发苍苍的脑袋?”马忠挺枪来刺,黄忠一把抓住枪柄死不放手。正在此时,四面忽然骚乱起来,马忠无心恋战,反被黄忠夺了枪,刺了过来。  关兴、张苞得报黄忠被围在山里,急来营救。马忠自知不敌,急忙向山谷里逃去。  “老将军,敌人逃走了。”黄忠听到耳旁这声叫喊之后,顿时失去了知觉。等他清醒过来时,已经躺在蜀军营中,关兴和张苞正在一旁侍候。  黄忠忽然感到有人在轻抚自己的脊背,忍住疼痛回头一看,原来是蜀帝刘玄德。  “老将军,请宽恕朕的失言。”  “啊……”黄忠大惊,急忙想起身,然而老迈的身体因出血过多动弹不得,只能一脸痛苦地望着蜀帝。  “请休要如此说,陛下。能为陛下这般贤君服侍到七十五岁,臣此生无憾。黄忠命不足惜,还望陛下保重龙体。”说完,气绝而死。  帐外漫天飞舞着暴风雪,白昼犹如黑夜一般。  黄忠的灵柩起程送回成都之日,刘玄德久久凝望着飞雪蒙蒙的灰色天空,叹道:“唉,又失去一员虎将,五虎大将军已亡三人。”  他振作起精神,率领御林军,在被冻住的帝旗之下,挺进到猇亭(今湖北宜都之西)。  蜀军在猇亭附近与吴军韩当不期而遇。两军会战,张苞将韩当手下大将夏恂一矛刺于马下,关兴也取来了周泰弟弟周平的首级。蜀帝远远望及此景,击掌感叹:“真是虎父无犬子!”  蜀军边战边进,越过尸山,渡过血河。帝驾的白旌黄钺、黄罗销金伞盖上全都结了冰,像是水晶珠帘在摇动着前进。  甘宁统率东吴水军,但他从建业出发时就身体不佳,入冬以后,老病复发,又无法扭转吴军的颓势,陆军撤退时,他也离开江岸,换乘马匹一起退走。  退到半路,中了蜀军南蛮兵的埋伏。甘宁的手下大部分还在船上,身边的士兵极少,南蛮大将沙摩柯猛如恶鬼罗刹,猛攻之下,甘宁所部几乎全成刀下之鬼。  甘宁本已有病,加之被沙摩柯一箭射中肩膀,单骑逃至富池口(今湖北黄石市阳新县),自知死期已至,弃马于大树下,靠在树上慢慢死去。  到了二月,双方仍在猇亭方面来回争夺,蜀军越战士气越旺,吴军官兵心中却始终笼罩着失败的阴影。  这一天的战斗也是蜀军大获全胜,归营之时,天色已暗,只有关兴一人不知为何没有回来。  “你们快去寻找!朕放心不下。”蜀帝命令张苞与其他将领分头去找,自己到深夜也未能入眠。  二十四 慰灵宏愿  追上去!追上去!关兴在乱军中发现了杀死父亲的潘璋,他不思归营,只顾对潘璋穷追猛打,心想:决不能让他跑掉!  他一直追到山中,却不料潘璋突然失去了踪影。天色已暗,他在山里转来转去,竟然迷了路。  远远看到一家灯火,关兴前去敲门,请求能得一饭一宿。  “请进。”一位老翁打开柴门,将他领进屋内。关兴进门一愣,随即拜伏在地。只见正对着房门有一个小小祭坛,坛上点着煌煌烛火,亡父关羽的画像被祭在正中。  “老丈,请问我父亲与您有何交情?”  “什么?您是关将军的公子?”  “在下正是关兴。”  “这里原是关将军的辖地。将军生前,此地百姓皆感其恩德,每家每户早晚敬拜,而今更是将他奉为神明。”  老翁有缘遇到关兴,格外高兴,于是从床下取出酒来款待关兴,二人欢饮直至深夜。  忽然,只听得一阵猛烈的敲门声,有人在外大叫:“开门!快开门!我是东吴大将潘璋,迷路至此,且把大屋子借我住一宿。”  关兴跳将起来,“真是有缘!这必定是爹爹显灵,让潘璋自己送上门来的。”说着一跃冲出门外,扑了上去。  “潘璋休走!待我一报父仇!”  潘璋猝不及防,被关兴按倒在地,被割了首级。关兴欣喜大仇已报,将潘璋的首级系在马鞍边上,告别老翁离去。  将近山脚,潘璋的部下马忠迎面而来。马忠一看主人的首级系在那年轻小将的马鞍上,小将手里还持着关羽那把有名的青龙偃月刀——那把刀原是主人杀关羽有功,从吴王那里得到的赏赐。  马忠怒发冲冠,大喝一声:“来者何人?!”说完便向关兴冲来。  关兴知道来的也是仇人,迎上前去与其厮杀。  此时又见一彪人马举着火炬冲了过来,原来是张苞奉刘玄德之命,前来寻找关兴。  “不好!”马忠见势不妙,转身便逃。张苞、关兴携手同回本营,面见蜀帝,献上潘璋首级。  战至今日,连遭败绩的吴军又折损了大将潘璋,士兵之间都在窃窃私语:“到底不是蜀国的对手啊。”  这支吴军,本有不少当初投降吕蒙的荆州士兵,现在看到吴军在蜀军面前如此不堪一击,自然军心不稳,怀有投蜀之念的人也多了起来。  他们乘潘璋被杀之机,聚在一起商量:“蜀国皇帝最恨的乃是糜芳、傅士仁二人,当初正是他们背叛蜀国,出卖了关将军。若能取这二人首级献给蜀帝,定可获得重赏。”  糜芳、傅士仁此时也感觉到危机迫近,两人商量:“万万不可大意,吴军内部说不定会发生暴动。蜀帝恨的肯定是马忠,我等若提着马忠首级去献与蜀帝,发誓痛改前非,相信他会给我们留下一条活命。”  二人商定以后,抢在自己首级尚未被士兵取走之前,当夜割下睡梦中的马忠的首级,立刻逃到了蜀军阵地。  看着伏在脚下的糜芳与傅士仁,刘玄德龙颜大怒,声色俱厉地骂道:“你们两个见利忘义的畜生,竟然还有脸来见我?前次你们祸到临头,把关羽出卖给东吴;这次你们走投无路,又背叛东吴携来马忠人头。丑陋卑鄙之极,简直猪狗不如!若饶了你们,便有辱百世武门,亵渎世间节义。关羽灵前,更容不得你们苟活。——关兴,这两个仇人就交给你,把他们的头砍下来去祭你父亲!”  关兴一跃而起,道过谢,一手抓住一人襟口,拉到关羽灵前,斩首祭奉。  看到关兴如愿以偿,欢跳雀跃,张苞显得落落寡欢。蜀帝觉察到他的不悦,安慰道:“张苞,不要悲伤。现在虽不能告慰你亡父,但不日兵临建业城下,一定能为你父亲报仇!”  刘玄德此时还不知道,张苞的仇人范疆、张达,其实已被锁于囚车之中,正从建业押解前来,沿途示众,受尽万人唾沫。  二人为何会落到如此地步?  那是因为东吴建业城内连获战败噩报,重臣中主和的保守派占了上风。他们认为:“蜀国原本想与东吴修好,都是吕蒙、潘璋、傅士仁、糜芳惹下大祸,蜀国才会像现在这样同仇敌忾,倾国来攻。这几个仇人如今已死,剩下的不过是杀张飞的范疆、张达二人。东吴绝无必要为这等小人付出昂贵的代价,现今应当从速将此二人逮捕,与张飞的首级一起送还蜀国。如果呈表求和,将荆州之地奉还刘玄德,再请吴王妹妹也回到刘玄德后宫去,或许蜀军会立即收兵,东吴也不会威信扫地。否则,若听任现状持续下去,不久之后蜀国大军兵临城下也未可知。”  这种主和论自然遭到了主战派的猛烈驳斥,但眼看形势日益严峻,最后孙权不得不同意了保守派的主和意见。  他派程秉为使节,携带国书赶往猇亭。与国书同时交给蜀帝刘玄德的还有锁在囚车中的范疆、张达和装在沉香木匣中盐浸后的张飞首级。  刘玄德指着范疆、张达二贼对张苞说道:“这两个畜生就交给你了!”  张苞一跃而起,拍额大叫一声:“天助我也!”打开囚车铁门,将二贼一一拖出,凌迟处死。又将二贼首级供在父亲灵前,号啕大哭。  吴使程秉看得不禁毛骨悚然,见刘玄德不发一语,他小心翼翼地问道:“我家主君愿将妹妹送还成都后宫,两国重结永久之好。”  没想到刘玄德对孙权的献媚不屑一顾,断然说道:“朕不认为事情已经结束。朕要讨吴、灭魏,仿效光武中兴,一统天下乐土。”  二十五 一介书生  程秉急忙逃回东吴,将此事禀报,孙权听后再次在建业城中召群臣商议。东吴文臣武将真正见识了蜀国的征战决心,满堂战战兢兢,噤若寒蝉。  忽然,有人大声说道:“各位何故如此惧怕?东吴自有栋梁之才。事到如今,为何不向大王推荐他来破蜀?”说话的人叫阚泽,字德润。  孙权听了眼睛一亮,问道:“我竟不知东吴有如此雄才大略之士。值此危难之际,如果我东吴真有此等兴邦栋梁,我愿将他迎来,为他提靴。此人是谁?”  阚泽答道:“不是别人,是现在镇守荆州的陆逊。”  话刚说完,朝堂上一阵骚动,甚至听得到嘲笑之声。  “嗯?”孙权百思不得其解,众人七嘴八舌,张昭、顾雍等重臣也都苦笑着摇头。  张昭反对道:“称得上东吴栋梁的人,首推周瑜,次为鲁肃,而后吕蒙继之,此三公所操之国家大事,众望所归。而今吕蒙已亡,国难当头,我等更加深切怀念这几位故人。阚泽把黄口儒生陆逊也视做护国英杰,岂不可笑?”  顾雍也不屑一顾地说道:“陆逊本是读书人,对军事一无所知,少不更事,柔弱不刚,此人岂能有回天之术?即使用他,也恐难服众,有道是‘不服则生乱’。如要靠他来破蜀,不过是痴人说梦。”  虽然反对者非常多,但孙权还是力排众议,立刻让快马急去荆州传令:“陆逊速回建业。”  孙权之所以会如此果断,是因为阚泽以全家性命担保举荐,也是因为他想起吕蒙生前对陆逊的称赞。孙权觉得,陆逊虽然如此年轻,但吕蒙都拔擢他代替自己防守荆州,说明陆逊必有其过人之处。  陆逊依令赶回建业谒见吴王。吴王问他有无自信接受如此重任,陆逊答道:“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为臣者不应推辞责任,请大王授命。”言下颇有自信之意,继而又道:“大王虽亲口下诏,但臣希望能召集文武百官,举行庄严仪式,请大王在仪式上授臣宝剑。”  孙权一口答应,立刻命人日夜施工,在建业城北筑成一台。百官列于台下,配以仪仗奏乐,然后让陆逊登台,亲自授其宝剑,另授白旄、黄钺、印绶、兵符,并郑重宣布:“拜陆逊为大都督护军、镇西将军,令掌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军马。”  听到新任大都督陆逊要来统兵作战,吴军前线各部将领均甚为不满,纷纷议论道:“这等不更事的黄口小儿,岂能担任大都督?”  “真难想象文弱书生也能号令指挥军队。”  “大王的用意实在令人费解,这大概又是他身边的庸人出的主意。”  甚至有人预言,如此一来,东吴势将土崩瓦解。  陆逊便是在这种军心浮动的情况下到任的。他召集荆州各路兵马,加上丁奉、徐盛等新到的诸将,在中军营中竖起了威武的帅旗。  可是,原先坐镇前线的各部大将并不服他,态度傲慢,无人前来祝贺新官上任。  陆逊毫不介意,择日发出通告,命各部将领前来共商军机。是日,诸将怏怏而来,陆逊登上将台,郑重宣布:“离开建业时,吴王亲自授我宝剑印绶,并赐言,‘阃以内,孤主之;阃以外,将军制之。如有不听号令者,先斩后奏。’承蒙吾王如此信任,陆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这一番述怀,杜绝了军中毫无根据的谣传与猜疑,陆逊继续正色说道:“军中自有军中法规,即所谓‘王法无亲’。希望各部严守军纪。如不遵守,破敌之前,先行斩首!”  众人默不作声,满脸不悦。周泰跨前一步,对着将台叫道:“吴王义侄孙桓,原在前线与敌恶战,此刻困在夷陵城中,内无兵粮,外无援军。幸得大都督到此,望能早施妙计,救出孙桓,安定吴王之心,提高士兵斗志。——请问大都督有何妙计?”  陆逊看来根本不去考虑孙桓的死活,他回答道:“夷陵一城无关大局,孙桓知人善用,必会死守,并未到非救不可的地步。我欲攻击的是蜀军中枢,中枢一破,夷陵之围定当自解。”  诸将听了,付之一笑,一边退下一边嗤之以鼻:“此人虽然无谋,想得倒是不错。”韩当、周泰二人满脸愁容,私下说道:“有此大都督在上,必败无疑。”  第二天,陆逊向所属各部发出大都督令:“严守隘口,不得轻举妄动,禁止一人单独出战。”  “大都督岂能如此指挥!我等不能就此默不作声。”诸将纷纷不平,一起来找大都督评理。韩当、周泰率先发难:“众将均为杀敌而来,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何令我等袖手旁观,坐以待毙?吴王难道命令大都督来此消极避战?”  其余各将也对大都督令极口反对。陆逊拔出宝剑,厉声呵斥道:“陆逊不过一介书生,但现在是代表吴王对诸君下令。若再有异议,无论何人,皆依军法格杀勿论。”  诸将惧他如此威严,默然离去,非但无人心服,且比来时更为愤懑,纷纷出言不逊,交口嘲笑道:“好一个小书生,方才平地升天,便要逞威风给我们看!”  吴军闭关自守的这段时间,蜀军士气大振,在猇亭至川口的广大区域里,安营筑垒四十余处,白天旌旗如云,夜晚篝火如昼。  却说这一天细作来报,敌军主帅易人,蜀帝立刻问左右侍臣:“吴军大都督换成陆逊,朕未听说过此人,你们可有谁知道他吗?”  马良答道:“陆逊是东吴大胆起用的新人,他虽为江东一介年轻书生,但听说当年吕蒙敬他为师,对他分外重视。此人善于谋略,不可小视。”  “如此有才,东吴为何过去一直不用?”  “这恐怕是他的才干连他的至亲好友都不知道。吕蒙独具慧眼,早就起用了他。世间都说吕蒙足智多谋,一举攻破荆州、大败关羽,其实那都是陆逊的计策。”  “这么说,陆逊才是杀我义弟的仇人?”  “可以这么说。”  “为何不早告诉我?既然是仇敌,一天都容不得他在朕的帅旗前耀武扬威。”  “请您慎重考虑。陆逊之才,不亚于吕蒙,也不在周瑜之下。”  “你是说,朕的用兵谋略还比不上他这个黄口竖子?”  马良不知该再如何解释。蜀帝刘玄德遂令诸将,全军阵地向前推进。  面对蜀军的大举压上,吴军营中无人再说陆逊闲话,众将一起来到中军帐中,等待陆逊下令迎击。  “固守现有阵地,不得擅动。”  陆逊下完命令,忽然想到:“不对,韩当气势太凶,必须提醒他注意。”于是亲自骑马来到山上,嘱咐他:“韩当,切勿轻易下山。”  韩当本已集结兵马,准备下山迎敌,现被陆逊阻止,不禁愤然说道:“大都督难道看不见吗?那黄罗伞盖下坐的正是蜀帝。我们守在山上视若无睹,还谈何上阵打仗!”  “若仅看阵形,你想得不错。但刘玄德诡计多端,何以摆出这种简单阵势,将自己送到吴军阵地之前?——你千万不可轻易令士兵下山去自投罗网。幸好现在时逢盛夏暑天,我军只要坚守不出,他们在旷野烈日之下每天徒费精力,口干舌燥,必会转移到山林阴凉之处。到那时,我再号令诸将奋勇杀敌。将军,请安心在这山上纳凉,敌人在山下行军、挑战,你就只当是在看戏。须知你现在按兵不动,也是为了东吴。”  蜀军在山下不断辱骂嘲笑,正是想激起吴军的愤怒。  吴军全线按兵不动,韩当无奈,也只好空握双拳,遵照陆逊的命令,老老实实待在山上。  二十六 白帝城  用谩骂和嘲笑激起敌人的愤怒,以此请君入瓮,其实是古已有之的老套战法。  蜀军又让弱兵在前,故布虚阵,暴露弱点,千方百计要引吴军来攻,而吴军就像躲在地下的鼹鼠一样,坚决不出阵地一步。  在光秃秃的旷野上,夜里自当别论,一到白天,炎阳灼背,连水也要从远处运来。蜀军士兵接连病倒,士气也越来越低落。  “如此下去岂能耐得住?还是先转移阵地,退到凉爽的山北或是有水的山谷里去。”  刘玄德见无计可施,终于不得不下了转移命令。  马良提醒他说:“一次退兵太多恐遭不测,陆逊一定会派兵前来追击。”  “不用多虑。留下老弱残兵殿后,佯败溃逃,敌军若乘胜来追,朕就亲率精兵进行伏击。敌人发觉中计,就不敢再继续追赶。”  诸将都对蜀帝的神机妙算赞不绝口,但马良还是惴惴不安,仍想劝蜀帝改变主意:“最近孔明巡视各处要塞,巩固防卫,现正来到汉中。此地距汉中并不太远,我们可将这一带的地形、布阵画成图纸,马上派人带去,听听他的看法,然后再转移阵地也不迟。”  刘玄德微笑着说道:“朕也不是不懂兵法。远征之军,怎能凡事都去问孔明?既然孔明正好来到汉中,你可去将朕的近况与战场态势告诉他,听听他有何意见。”  马良遵命,将地形与双方布阵详细画成八个图本,亲自带到汉中去见孔明。  第二天,吴军一座山上的观察哨士兵急匆匆奔下山,向韩当、周泰报告:“蜀国大军开始陆续向远处山林方向转移。”  “啊?果真走了?”二人立即飞马来向大都督陆逊告知此事,只见陆逊犹如久旱逢甘露一般,顿时眉开眼笑,“太好了!”  “大都督,请速向全军下达追击命令。”  “不,且慢。——你们先随我来。”  陆逊带着韩当、周泰策马驰上一块高地,他深知不可光凭哨兵报告采取行动,必须亲自观察,方可作出决定。  陆逊放眼向旷野望去,不禁叹道:“真是壮观……”  撤军比进军要求更高。旷野上的蜀国大军,除了留在吴军阵地前面殿后的一万人马外,已经有条不紊地全部撤走。  周泰恨得跺脚叫道:“晚了!机会稍纵即逝,我们慢条斯理,失去了一次绝好的良机。大都督,让韩当和我去歼灭那一万残兵,权当解解气吧。”  陆逊仍然不准出兵,“不,必须再等三天。”说着又去瞭望别处,对二人的请战置之不理。  周泰愤愤不平地说道:“刚才迟缓片刻,已经错过了战机,难道还要我们再等三天?”  他已无意再向陆逊请战,只得恨恨地朝旁边吐了一口唾沫,以泄胸中闷气。  陆逊举鞭指着远方解释道:“那个山谷里和前面山背后似有隐隐杀气,想来必有蜀国伏兵。大军远退,仅留下一万残兵殿后,此计定是要引我们追击。”  说罢再次严令二人不得擅动,自己回中军去了。  “胆小鬼!”  “秀才谈兵,之乎者也……”  众人嘲笑陆逊怯懦,放走了到手的胜仗,白白待在大都督的位置上。  火上浇油的是,殿后的蜀军老兵竟然故意脱下盔甲,在吴军阵前打瞌睡,不时还要口出狂言,讽刺挖苦:“出来呀!不敢出来吧?”  等到第三天,周泰、韩当等人又来中军帐请战,但陆逊面带苦笑,仍是不准,“你们的任务不是去逞匹夫之勇。”  周泰瞪着双眼,急切地追问道:“如果这些蜀兵也尽数退走,却当如何?”  陆逊爽快地答道:“那才是我希望的最好结果!”  众将听罢当场大笑,在他们眼里,陆逊这个大都督的确胆小如鼠。  这时,负责瞭望的将士来报:“敌人殿后的一万老弱士兵,今晨趁雾霭未散,全部撤走。不久,山谷里又走出七八千蜀军,拥着黄罗伞盖悠然远去。”  “啊,那正是刘玄德,竟然让他跑了!”  诸将大为惋惜,陆逊却向大家解释道:“刘玄德乃一代英雄,我们如何努力,也很难攻破他布下的正规战阵。现在时日已长,天气又热,病患增加,士气疲怠,他在此一无可为,只好移阵水边。为了安全转移,他还留下老弱残兵诱我追击,自己集中精锐埋伏于山谷里。等了三日,见我军未动,这才怏怏而去。——形势逐渐变得对我军有利,诸君且拭目以待,不出十日,我定叫蜀军土崩瓦解!”  诸将一脸诧异,并不相信,韩当更当场揶揄道:“原来如此。大都督真不愧是出色的理论家。”  陆逊对众将的怀疑并不理会,当场提笔给吴王孙权写了一封信:“蜀军指日可破。大王与建业城中诸公,均可高枕无忧。”  蜀军此时已开始将其主力移向水边。刘玄德觉得陆路有陆逊重兵把守猇亭要塞,坚忍顽强,留在这里只能旷费时日。他已开始沉不住气,想要直捣东吴本土,与吴王孙权决一雌雄。  或许因为这个原因,最近几天,蜀国军船陆续沿长江而下,驱逐江岸敌军以后,立刻屯扎水寨。  蜀吴开战,让魏国很高兴。魏国的情报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展身手过。  魏帝曹丕有一次突然仰天大笑:“蜀国出动大批水军,正以每天一百多里的速度向东吴前进,刘玄德是在找死。”  侧臣不解其意,问道:“陛下此话怎讲?”  “你们还不明白?蜀军在陆地上已建有四十多处营寨,现在又从水路前进几百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分散开来,在这蜿蜒七百里的阵线上配置兵力,便会十分薄弱。不去攻陆逊的陆上要塞,改从水路前进,这说明他运势将尽。古语道:‘包原隰险阻而结营,此兵家之大忌。’他正是犯了这个大忌。数日之内,蜀军必遭大败。”  群臣仍不相信曹丕所言,反而惧怕蜀国军势,“我们必须注重国境防备。”  但曹丕断言:“陆逊若胜,必会顺势直捣西川,那时便是我军夺取东吴的时候。”他已经胸有成竹,不久就分别派遣曹仁督一军出濡须,曹休督一军出洞口,曹真督一军出南郡,兵分三路,准备伺机攻吴,真不愧是曹操后代!  马良来到汉中,拜见了孔明。他取出自己画的地图,详细说明了蜀军的部署:“我奉旨前来请教军师。我军已在七百里的战线上,沿江据山建营地四十余处,水军前锋正在向下游东吴攻去。”  谁知孔明猛然沮丧地拍着膝盖叫道:“啊,完了!何人向皇帝提出如此布阵?”  “无人插嘴,是皇帝亲自布的阵。”  “哦……难道汉朝命数已尽?”  “军师为何如此沮丧?”  “顺水进攻虽然容易,逆水撤退却很困难,此其一。‘包原隰险阻而结营’,乃兵家之大忌,此其二。战线过长兵马分散,力量势必薄弱,此其三。马良,你火速回战场去,将我之所言奏明皇帝,极力劝他避开祸端。”  “若我未到之前,已经败给陆逊了呢?”  “不要紧。陆逊不会穷追不舍,他不可能不知道,魏国必会乘虚而入攻打东吴。——如果事态紧急,可请皇帝进入白帝城。我在入川时,已在鱼腹浦(今重庆奉节城南)留下十万伏兵,以备后日之需。倘若陆逊贸然追来,只会被我军生俘。”  “我几度经过鱼腹浦,从未见过一兵一卒,丞相何言那里有十万伏兵?”  “到时候你便会知道的。”  孔明写好奏折,让马良急回战场,自己也回成都去了。  东吴的陆逊已经开始行动。——时机已到,他便分派诸军,先去夺取蜀军江南第四营。  第四营由蜀将傅彤把守。此次夜袭,吴将凌统、周泰、韩当皆争当先锋,但陆逊有自己的考虑,特别指定淳于丹为先锋,让他率五千骑兵,另派徐盛、丁奉随后跟进。  淳于丹被挑选出来,获得担任奇袭先锋的殊荣,当夜去偷袭蜀军第四营。岂料遭遇南蛮军与蜀将傅彤奋勇抵抗,不仅损失惨重,自己也险些丧命,好容易得到丁奉、徐盛二军相救,才得以返回营地。  他尚未拔掉身上所中的敌箭,便前来跪在陆逊面前,“淳于丹无颜面见大都督,请依军法治我败战之罪。”  “你何罪之有?”陆逊毫不责怪他,反而说道,“若论罪,是本都督之罪。其实昨夜奇袭,只不过是要你去一探蜀军虚实,如今我已找到大破蜀军的战法。”  徐盛闻言追问道:“有何破蜀之法?若每次皆如昨夜一般,兵都要折尽了。”  “如今天下只有孔明识得此法,所幸孔明不在营中,真乃天助我也。”陆逊唤来号手,令其吹号。  各阵大小将士闻号皆来到帐前。陆逊登上点将台发布命令:“我军不战已有百数十日,天不降雨亦有月余,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我方。——朱然,令你将茅草木柴堆于船头,去江上等风,明日午后将有东南风大作。风起后将船靠近北岸敌营,投掷硫磺焰硝,将蜀军各营顺风烧光。——韩当,令你率一队人马同时在江北上岸,周泰在江南岸进攻,其余各部等我临时调遣。如此一来,不到天明,即可取刘玄德之命矣。各阵速去准备!”  陆逊就任大都督以来,首次发布大举进攻的命令,朱然、韩当、周泰摩拳擦掌,赶紧去准备战斗。  果然,第二天中午过后,江上刮起大风,将蜀军中军帐前高高飘扬的帅旗刮翻在地。  刘玄德皱着眉头问道:“此为何兆?”  程畿答道:“古时称其夜袭之兆。”  就在这时,负责江面警戒的哨官来报:“昨夜江上飘来无数船只,如此风浪,仍停在江中并不离去。”  刘玄德点头道:“此事我已知道,恐为敌军故布迷阵。通知各船,没有朕的命令,不得擅动。”  紧接着又来一报:“据悉吴军一部正在向东移动。”  “这也是诱兵之计,我军出兵时机未到。”  将近日落时分,江北阵地冒出浓烟,刘玄德以为是失火,举目远望,只见下游军营中也出现了火光。  “如此大风,令人担心。关兴,快去看看。”  到了夜里,火并未熄灭,南岸营地也起火了。刘玄德立刻派张苞前去巡查,以防万一。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0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