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我认为它是一种性欲望的升华。但是它不是,它比性的内容更广泛、更深刻。人们也许以为,当事人只有上升至高空中的理想王国才会发现这样的经验。但是实际上,我是通过下降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才发现了它。看来这是一种可以持续的、具有根本性质的东西。她所描述的是一种神秘体验吗?咨询师感觉到是这样。而他的反应传达了这种神秘感受。对于这样一种格特鲁德·斯坦因@式的表达,我们能否赋予它任何一种确切的意义?本书作者只想简单地指出,曾经有许多当事人对他们自己得出类似的结论,虽然他们的表达方式并不总是充满了情感的波动。欧柯太太在接下来的第35次晤谈中,用一种更为实在的方式,更清晰、更精确地叙说了自己的感受。她还解释,面对这种体验时自己为什么会感到如此的困难。当事人:我觉得能够发现自我,或者说呈现自我,或者说愿意谈论自己,我非常非常高兴。我是说,这是一件非常个人的、隐私的事情,平常我们绝不会谈论它。我是说,我现在能够理解自己的这种,啊,也许可以说是有点害怕的情感。这-7嗯,好像我正在排斥,我是说,排斥西方文明所代表的一切东西,你看。同时又在捉摸,我是对的吗?我是说,这条路是不是正确的?当然,直到现在我觉得是对的,你看。所盟,肯定会有一种冲突。而且,这个,我是说,我现在觉得,当然这是我现在的感觉。我是说有一点——我w做没有仇恨的那种情感,我觉着我的意思是,它是很真实的。它贯穿我所做的、我相信的所有事情……我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就好像我在对自己说:“嗨,你从头到尾,一直在使劲敲打我,劈头盖脸地打下来,全是些迷信,禁忌,胡诌八扯国Gertrude Stein (1874-1946),美国实验小说家、散文家、戏尉作家。在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她是一群美国移居国外的作家中的核心成员,其中也包括欧内斯特·海A成。她的主要著作有《三Ai生命》(1908)以及《艾丽斯.B.托克拉斯自传》(1933)。——译者注的教条,还有法律呀,科学呀,电冰箱,原子弹,诸如此类的玩艺。可是我不买账!你看,我就是不买账。你没有成功。”我想我要说的就是,嗯,我是说,我就是不去顺从。而且——嗯,就是这样子。治疗师:你现在感觉到你很清楚那些文化的压力——不是一直都很清楚,可是觉得“我的一生中有那么多这类的事情一一现在我要深入自我,发掘自己的真实感情”。而在目前看起来,这让你跟自己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很大的距离,这有点儿可怕,但是从根本上说你觉得很好。是否——当事人:是的。嗯,我现在感觉这样很好,真的……还有一点别的东西——一种现在开始增长的感觉,或者说是正在形成的感觉。一种结论,我要停止寻找好像是什么严重错误的东西。我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可是我是说,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嗯,我似乎在对自己说:“看看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自己发现的东西——我相当确信,我已经排除了恐惧,而且我肯定自己不会害怕冲击——我是说我甚至会欢迎冲击。可是——看看自己呆过的那些地方,我在那里学到的东西,还有一点,嗯,比如说,考虑到我不知道的东西,也许这就是我需要记住的一件事情。嗯,我现在——我没法说,你明白吧?”没有任何,我是说,根本没有歉疚的感觉,或孝说掩饰,只有一个简单的说法,我现在没有发现什么不好的东西。治疗师:是否可以这么说:随着你越来越深入地探究自我,思考自己发现并学到的东西,等等,你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就是说不管你走了多远,你所发现的东西并不是狰狞可怕的。这些东西具有另外一种品质。当事人:是的,大概就是这样子。在这里,欧柯太太承认她的情感与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格格不入,但是她仍然确切地说明,她的自我核心既非邪恶,亦非错误,而是某种正面的东西。透过当事人举止谨慎的表面行为、怨恨的情绪以及痛苦的感受,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积极的、没有仇恨的自我。我相信,这是我们长期以来面对当事人时早就应该得出的结论,而我们的确领悟得太晚了。假如仇恨的情绪像是一个中性的或者是负面的概念,或许我们应该听听欧柯太太如何解释它的意义。知道治疗已经将要结束,她在第39次晤谈中谈到了这个话题。当事人:我觉得我应该澄清——我清楚地知道,而且真正重要的事情就在这里——澄清我对没有仇恨的态度之类的强烈情感。我们已经把它摆到一个很理性的平面上来讨论。我知道——听起来它是很负面的。可是按照我的想法一一不是想法,而是我的情感,它——我的想法,是的,也包括我的想法——它还是很正面的一远远超过爱——它比爱更为自由,限制更少。但是它——我认识到它一定看起来、听起来,好像是对许多东西的否定,对许多教条的否定,也许真的是全盘否定。我不知道。可是我觉得它是很正面的。治疗师:你能够看到,它可能对别人显得是负面的,可是它对于你的意义却不同,它不像爱那样具有约束性,具有占有性。可以这么说,它实际上更开阔,更实用——当事人:是的。治疗师:远远超过了那些狭隘的词语。当事人:真的是那样。它更自由。嗯,总之,那种情感对我来说更轻松。我不知道。我觉得这真的是一种方式——~不必一一一种方式,你不必逼迫自己去奖励,或者去惩罚。它是——它太重要了!在我看来它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自由。治疗师:是啊。是啊。在那种生活方式之下,人们没有必要再来实行奖励或惩罚,你会觉得大家都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当事人:是这样的。(停顿)我已经准备好在这样的路上遭遇一些挫折。治疗师:你并不期望自己会一帆风顺。当事人:对。这一段我们讲述了一个大大简化了的故事——当事人发现她越是深???入发现自己,她的恐惧就越少;从她的自我内核展现出来的不是什么可怕的邪恶,而是一个既不想奖赏也不想惩罚别人的自我,一个没有仇恨的自我,一个深层社会化的自我。我们是否可以从这类经验中进行大胆的推论,指出如果我们深入人类的机体本性,我们就会发现人是一种正面的、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的临床经验显示了这样的趋向。个人成为自己的机体,成为自己的体验贯穿本章中上面所讨论的材料的核心思路是,心理治疗(至少就当事人中心疗法而言)是个人借以变成他的有机体的一个过程——去除一切自我欺骗,一切歪曲。而这意味着什么呢?这里我们是在经验的层面上讨论某种东西——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现象,而且如果我们只在语言层面上去理解它,那这种理解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歪曲。如果我们运用若干描述性的表达,也许它会得到某种真切的呈现,有望在读者的体验中唤起某种反应,尽管可能相当微弱,但会使他感到;“噢,现在从我自己的体验中,我有点儿知道你正在谈论的东西。”治疗似乎意味着回到基本的感觉和内部器官的经验。治疗之前,当事人会老是问他自己——常常是无心的——“在这种情境中别人会认为我应该怎样做?…我的父母或文化想让我怎样做?…我认为自己应该做些件么?”因此,他不断地按照强加于他的行为方式去行事。这并不必然意味着他的行为表现总是与别人的意见相一致。他的确可以努力表现得与别A的期待相反,然而他还是根据别人的期待(常常是内投的期待)来行事。在治疗过程中,他的生活空间日益扩展,于是当事人开始问自己:“我怎样体验这件事?”“对我来说它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以某种方式行动,我怎样使这种方式将要对我产生的意义变成象征性的?”他开始在一种可称为现实的基础上行事,因为任何一种行为都会带来既满意叉不满意的结果,他需要一种现实的平衡心态。如果我把一些这样的想法,放入对这个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所经历的治疗过程的系统阐述中,也许它对那些——像我自己——倾向于用具体的、临床的术语来思考的人有所帮助。对一个当事人而言这也许意味着:“我曾认为,我对父母的感觉必须只是爱,但我发现我既体验到了爱也体验到了苦涩的怨恨之情。也许我能够是那个自由地体验爱和恨的人。”对于另一个当事人,这种体会则可能是:“我曾认为+我真是一个糟糕的、没有价值的人。现在我有时体验到自己是个很有价值的人;有时又觉得自己是一个价值不大或没用的人。或许我是一个能体验不同价值程度的人。”另外一个当事人则说:“我原来持这个观念,就是没有人能真正为了我而爱我。现在我体验到来自另一个人温暖的情感。或许我可以是一个可爱的人——也许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还有人这样想:“我已经习惯于认为我不可爱——但是现在我可以欣赏我自己。我能够为自己而哭,我也能够喜爱自己。或许我是一个有着丰富变化的人,我能够欣赏自己,也能够怜悯自己。”或者,把欧柯太太作为最后一个例子,“过去,在内心深处,我觉得自己很邪恶,在我内心最基本的东西一定是恐怖可怕的。现在我没有体验到那种邪恶,而是一种积极的愿望,自爱爱人,自立立人。或许我能做个心地善良、积极向上的人”。除了我们土面这些陈述的每个小标题所表达的含义之外,还有什么因著£是真正起作用的?那就是意识的增长。在治疗中,当事人在普通的体验中增加了丰富性和对他的体验的-对他感官的和内部器官的反应——无歪曲的意识。他停止或至少减少了在意识中对体验的歪曲。他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正在产生体验,而不仅仅是在通过概念的过滤而彻底筛除之后他能允许自己去体验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当事人第一次成为有着充分潜能的人类有机体,在感官和内脏反应的基本方面自如地增加丰富的意识元素。当事人开始成为他的真实存在,就像在治疗中当事人频繁提到的那样。这似乎意味着:个体开始成为——在自觉意识中——自己的存在,即经验的存在。换句话说,他是一个完整的、充分发挥机能的人类有机体。我已经意识到我的读者的一些反应。“你是说作为治疗的一个结果,人只不过变成了一个人类有机体,一个有人性的动物?谁来控制他呢?淮来使他社会化?那他会抛弃所有的禁忌吗?你不过是释放了人心里的一只野兽,伊底,是吗?”对此,最为恰当的答案好像是:“在治疗中,个体实际上变为一个人类有机体,带有有机体所包含的所有丰富性。实际上,他能够控制他自己;他的愿望使得他不可避免地被社会化。在人内心并没有野兽,在人的内心只有人,这才是我们能够释放的积极力量。”所以,对我而言,心理治疗最基本的发现似乎是,如果我们的观察资料有任何效度的话,那我们就不必担心变为“仅仅是”现代人。它是这样一个发现,即感官的和内脏的体验,这是整个动物王国的特征,是一种只有人性的动物才完全有能力具备的、自由的和没有觉知歪曲的天赋,如果我们能增加这种体验,我们就会拥有一个面对现实的、善的、富有建设性的有机体。我们就会拥有一个有机体,它意识到文化的需求,就像意识到自身生理上对食物或者对性的需求一样;它意识到对友好关系的渴望就像渴望提升自己一样;它意识到它对他人的那种微妙的、敏感的亲切,就像意识到对他人的敌意一样。当人独特的意识能力自由而充分地发挥机能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拥有的不是一个我们应当害怕的动物,不是一只必须得到控制的野兽,而是这样一个有机体,通过它的申枢神经系统非凡的综合功能,对于所有这些意识的要素进行整合,它就能够达到一种平衡的、现实的、利己又利人的行为。换一种方式说,如果人不是完整的人——当他的意识否认他的各种经验时——那么的确,我们实在有太多的理由为他和他的行为担心,就像现在的世界形势所证实的那样。但是如果他是一个完整的人,如果他就是他的有机体的全部,如果他的意识体验,人的根本属性,在充分发挥作用,那么他就会是可以信赖的,他的行为就会是建设性的。A性并ri一定之规,不会总是一致趋同。人性将会是个性化的,但同时也会是社会化韵。总结性评论我已尽可能充分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这些代表了我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形成的深层信念。但是,我清楚地知道,信念与真理之间存在着鸿沟。我不要求任何人赞同我的经验,只是希望他考虑我在这里提供的概括是否与他自身的体验相一致。我也不会因为本篇文章的思辨性质而向人道歉。有时候,我们需要思辨.需要仔细审察论据。我仅仅期盼,对于本文的思辨、观点以及来自临床的直观猜测,能够一步步付诸实际操作的、明确无误的检验。关∥纺2孙拶热抵参考文献Maslow. A H. "Our maligned animal nature," Iour. o f Psychol, 1949, 28273~278Montagu, A On Being Human. New York: Henry Schuman, Inc, 1950Rogers, C. R aient-Centered 7herap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1951, Chapter IV, "The Process of Therapy"##第六章 个人形成意味着什么?这一章是我1954年在奥伯林学院一次会议上演讲的内容。我当时试图以较为严密的组织形式,整理我自己正在逐渐形成的关于治疗的观念。在此处我稍微作了一些修正。按照我的通常习惯,我总是努力使我的思考贴近治疗晤谈中实际经验的草根性基础,所以我利用了大量晤谈的原始记录,以此作为理论综合的来源。在芝加哥大学咨询中心的临床工作中,我有机会与那些有着各种各样个人问题的人们相处。在这些人里边,有担心考试不及格的大学生;有被婚姻问题困扰的家庭主妇;有感觉自己已经接近精神崩溃或错乱的边缘的成年男人;有把大量时间用于性的幻想而在工作上毫无效率的责任心很重的职业人士;有深信自己能力不足而绝望无助,从而完全陷入瘫痪状态的在班级中名列前茅的勤奋学生;有因为孩子的行为而备感苦恼的家长;有感觉自己被黑色的抑郁情绪以强烈的魔力奠名其妙地打垮的时髦女孩;有担心生命和爱情已经与自己擦身而过,觉得她的出色的研究生成绩只不过是一种可怜的补偿的中年女性;有不知为什么确凿地相信某种强大的阴险势力正在密谋对他进行迫害的男子汉……我可以一日气不停顿地列举出人们带给我的千奇百怪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我们生活经验的方穷面匿。然而仅列出这类清单是不够的。作为一个咨询师,我知道,在第1次晤谈中叙述的问题在第2次或第3次晤谈中会变成另一个样子,而到了第10次晤谈,它会变成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问题。不管怎样,我已然确信,尽管这些个人问题纵横交错,呈现出令人困惑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对于所有的当事人来说实际上可能只是一个问题。在我为当事人努力创造的治疗关系中,当我密切跟踪许多当事人的体验时,在我看来,每个人提出的只有一个真正的问题。在当事人正在抱怨的问题情境之下——在学习问题、妻子或雇主造成的麻烦、自己无法控制的古怪行为或自己的恐惧情感等等烦恼的背后,存在着一个核心的追问。在我看来,实质上每个人都在问:“我到底是谁?我怎样才能接触到真正的自我,在我所有行为底下的那个自我?我如俺才能成为我自己?”个人形成的过程深入面具的背后在我看来,个人最想达到的目的,他在有意和无意地追求的目标,就是成为他的真实自我。让我尝试解释一下我说这句话的意思。当事人因为自己所特有的纠缠在一起的问题深感苦恼而来寻求帮助时,我发现最值得做的事是与他一起创造一种让他感到安全和自由的治疗关系。理解他内心世界的感受方式;接受他的真实存在;我的目标是创造一种自由的氛围,使他能够朝着他所向往的任何一个方向去思考、感受、生存。那么,当事人会怎样运用这种自由呢?我的经验告诉我,他会运用这种自由使他变得越来越成为他真实的白我。他开始摒弃面对生活时曾有的虚假态度、面具、角色。他似乎在努力寻找他身上某种更基本的、更真实的东西。首先,他会把自己以前所戴的人格面具丢在一边,因为他早已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了这些面具的存在。在一次咨询晤谈中,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描绘了她曾一直戴着的一个面具,叙说在这种委屈自己以讨好别人的外表下面,她感到自己是怎样地缺乏对于真实自我的确信。我在思考价值标准的问题。不知怎的我练就了一种本事,我猜——唔——一种习惯——就是尽力使人们感到自在一点,或者让事情进展得平稳一些。总是要有人来做和事老啊,比如说给各种事情加点润滑油什么的。在集会的时候,或者小小聚餐会,或其他什么类似的场合——我应该使事情令人满意地进行,而且让大家看起来玩得很高兴才好。有时我看到管事的人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我就会悄悄打消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时连我都因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感到惊讶。换句话说,我从来不曾——我的意思是,我发现自己对事情没有固定而明确的看法。我这样做的理由,可能是我因为一直是这样做的,习惯了。到现在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什么信念可以去坚持。我从来没有实实在在地、真诚地做我自己,或许实际上我根本不知道我真实的自我是什么样子,我无非是一直在扮演一种角色。在这段摘录中,你可以看到她正在审察她一直戴着的人格面具,她承认自己对面具不满,并且想知道如果面具下面有一个真实的自我,究竟应该怎样去找到这样一个自我。在这种对自我的找寻中,当事人-般隋况下都会利用治疗关系,来探索、审察他自己的经验的各个方面,开始承认并勇于面对他经常发现的深层矛盾。他会逐渐意识到他的行为宥多少是不真实的,甚至他的情感体验也有多少是不真实的!不是从他的有机体真实的反应中涌流出来,而仅仅是一种假面具,是他一直赖以逃避自己的一堵避风墙。他会发现他的生活有多少是被他虚构的理想自我所指引,而不是由他的真实自我所指引。通常他会发现自己只是根据别人对他的要求过生活,发现他似乎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发现他思考、感受和做事的方式只是在努力地遵循别人给他规定的标准。在这一点上,我惊讶地发现,一个多世纪以前丹麦的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用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十分精确地刻画了当事人存在的困境。他指出t最常见的悲观绝望是那种不去选择做自己的绝望,或者不愿意成为自己的绝望;而最深形式的绝望则是选择“成为一个他人而不是自己”。另一方面,选择“愿意成为个人真实的自我,实际上就是绝望的对立面”,这个选择是人生最重大的责任。当我阅读他的一些著作时,我几乎觉得他一定是倾听了我们的当事人寻求和探索真实自我时一一一常常是一种痛苦的和令人烦恼的寻求一一所作的陈述。当事人会发现,在摘掉虚假的面具之后(他们以前并不知道其虚假性),这种自我探索会变得更加令人心神不安。他们开始着手这项令人战战兢兢的任务,以探索他们内心汹涌狂暴的情感。摘掉一个你曾经认为是你真实自我的一部分的假面具,这可能是一种令人深感困扰的痛苦体验;然而当当事人能够无拘无束地思考、感受和存在时,他正是趋向于接近这样一个揭去假面具的目标。下面的一段陈述将会证明这一点,这个当事人已结束了一系列的心理治疗晤谈。当她讲述她是如何挣扎若到达她自我的核心时,她用了许多的隐喻。现在我回顾这个过程,看到我那时正在一层一层地剥去自己的防御。你没有什么变化,可我把这些防御面具搭建起来,戴上它们,然后又一个个丢弃它们。我不知道在最深的地方究竟有什么,而且我也非常害怕去寻找,但是我不得不继续寻找。首先我感到我内心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种巨大的虚空,没有核心,而我非常希望找到一个竖固的核心。然后我开始感到我正在对着一面坚固的砖墙,它高得不能翻越,厚得不能穿透。有一天这墙变成了半透明的样子,不再那么坚固。再后来,这堵墙似乎消失了,可是我发现在它的另一边有一个水坝,挡着凶猛的剧烈翻腾的洪水。我感到仿佛我正在抵挡着这些洪水的力量,而且要是我开一个哪怕一点点的小口子,我整个人就要被涌出的洪水般的情感毁掉。最终,我不能再忍受这种紧张,我放手了。我所做的全部,实际上,就是屈服于完全的绝对的自我怜悯,然后是憎恨,然后是爱。这种体验之后,我觉得仿佛跳过了一道悬崖,尽管是有点踉踉跄跄地落在了悬崖的边缘,但还是安全地跳了过去。我不知道我正在寻找什么,或者说我要到哪里去,不过我感到我是在真真实实地活着,我在向前走。我相信,这段话很好地代表了许多人的情感,如果这虚假的面具(砖墙、水坝)不能继续维持,那么,他会发现,积聚在个人世界里的强烈情感,会把一切都席卷而去。然而这也证明了当事人已经感到了寻找自我、成为自我的迫切性。这也开始显示当事人用以确定他内心真实的方式,这种真实是他在有机体层面上充分体验他的真实存在的情感,也就是说,当事人体验到了他的自我怜悯、憎恨和爱,然后他觉得自己有一种信心,感到他正在成为他真实自我的一部分。体验情感对于情感的体验,我想多说一点。它确实是我们探究未知的自我要素的重要途径。我试图描述的这种现象很难用意义明确的任何一种方式清楚地传达出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理由让我们不能充分体验我们的态度,这些理由来自我们的过去和现在,这些理由存在于我们的社会情境中。自由而充分地体验我们的态度似乎太危险,有着太多潜在的破坏性。但是在治疗关系的安全而自由的氛围中,这些态度可以得到充分的体验,直到完全达到它们的边界。要体验这种情感态度,我认为可以用一种“纯粹文化”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能够使人体验当下的自我,于是个人可以成为自己的恐惧,成为自己的愤怒,成为自己的软弱,或者成为任何一种惰感态度。 .也许我可以再举一个当事人的例子来进一步澄清这一点,来表明和传达我的真正意思。一个年轻的男性,一个进入了治疗关键时刻的研究生,此前一直因为他内心意识到的一种模糊不清的情感而苦苦思索。他能够逐渐把它识别为某种令人害怕的情感,一种对于失败的恐惧,因为他很害怕自己不能获得博士学位。接着是一段长时间的停顿。然后是下面一段晤谈的原始记录:当事人:我好像是让它自动渗漏出来,但我也把它和你联系在一起,把它和我与你的关系联系在一起。首先我感到,我似乎是害怕它会走开;那是另一件事情——真的很难把握它——似乎有两种情感在互相矛盾着。或者说,不知怎么的好像有两个“我”。一个是惊慌失措的我,想要抓住一些东西不放;我觉得现在能清晰地感觉到这个我。你知道,我需要抓住一些什么东西——我还感到有些害怕。治疗师:哦……此刻你能感觉到这种东西。你一直有这种情感,而且现在正在这样感受我们两人的关系。当事人:请你让我有这种情感好吗?你知道,我真的有点需要它。没有它,我会感到孤独、害怕。治疗师:嗯,嗯,让我紧紧抓住它,要不我会非常害怕,让我紧紧抓住它吧。(停顿)当事人:似乎一直是这样。你能让我完成毕业论文,拿到博士学位,是吗?然后……因为我需要那些东西,我的意思是……治疗师:在这两个地方,都有点儿恳求的意味,对吗?让我拥有它吧!因为我非常需要它。没有它,我会非常害怕呀。(停顿)当事人:我有一种感觉,不知怎么我不能再往前……像一个正在乞求的小男孩。不知怎么,甚至——这个乞求的姿势是怎么一回事?(双手合十,似乎在祈祷)这真是可笑!因为……治疗师:你把双手做成乞求的样子。当事人:呀,对啊。请你无论如何为我……就是……哦,这太糟糕了。谁?我?乞求?或许这段摘录将会传达一点我已谈过的东西,即让一种情感体验发展下去,一直到达其边界。当事人此时正在体验到他自己的情感,他不再是别的,而仅仅是一个可怜的小勇孩,他在恳请,在乞求,处于完全依靠别人的状态。在当下时刻他只不过是他的恳求,从头到脚都是。诚然,他说“谁?我?乞求?”的时候,几乎是立即躲开了这种情感体验,但是这种体验却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印记。过了片刻,他又说:“来自于我内心的这些新奇的东西真让人感到惊讶。它每次都让我震惊,然后又是那种情感,害怕的情感,我忍受不了这么多,所以一直想要推开它,压住它。”他开始意识到这种情感在自动涌现。在那一刻,他陷入了一种纯粹的情感依赣状态,而这种体验方式让他感到震惊。在这种赤裸裸的存在方式中,当事人体验到的不仅仅是依赖感。它还有可能是伤害、悲痛、妒忌、具有破坏性的愤怒、深沉的绝望或者是信心和自豪、敏感的脆弱、即将结束的爱情。它可能是人类能够拥有的任何一种情感。我从这样一类经验中逐渐了解到,在这样一种治疗的时刻,当事人开始变化成为他的真实存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当一个人以这种方式体验到发生在他身上来自有机体的所有情感时,当他以这种自觉而且开放的方式体验到这些情感时,那么他就是在用存在于他内心所有的丰富性来体验他自己。这样他就成为他的真实存在。在体验中发现自我让我们继续深入探讨成为一个人的真实自我究竟意睬着什么。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让我再尝试用一个当事人写于两次晤谈之间的书面陈述,来提示一个可能的答案。她叙述了曾经作为自己生活之凭借的各种面具是如何在顷刻间崩溃坍塌的,这让她产生一种混乱感,但也让她得到一种解脱感。她说:你知道,现在看起来再也用‘不着花费那么大的力气来拼凑一摇完全主观任意的图案,这样做完全是一种浪费。你认为不得不靠自己来维持这个图案,但是有那么多的碎片,真的很难把它们拼接起来。有时你把它们放错了地方,放错的碎片越多,就得费更多的功夫把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直到最后你累得疲惫不堪,宁可放手让宪混乱不堪,也不愿再继续拼凑下去。然后你会发现,不去管那些乱七八糟的碎片,它们反而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幅生动的图案用不着你费力就呈现出来了。你的任务仅仅是去发现它,而且在那个过程中你会找到你自己和你的位置。你甚至必须让你的体验告诉自己它自身有什么样的意义;当你试图告诉它那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你就开始和自己打架了。让我尝试一下我能否领会她这种诗意的表达,并把它翻译成我所理解的意思。我想,她说的是成为她的真实自我,就意味着去寻找这幅图案,去发现存在于她不断流动变化的经验之中的潜在的秩序。成为真实的自我,意殊若去发现存在于自身的实际情感与行为反应中的统一和谐与融洽无间,而不是试图把个人的经验装进一个面具,使它成为一种不真实的形式或结构。成为真实的自我,意味着在个人的经验中寻找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寻找某种强加于经验的外在的东西。凭借这些当事人的叙述摘录,我试图说明,在与治疗师充满亲切感和理解的促进性关系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个体似乎在慢慢地、充满痛苦地探索他向世人呈现的面具背后的东西,在他一直用来欺骗自己的面具背后隐藏着的东西。他深切地而且常常是生动地体验到在他自身之内隐藏着的各种各样的材料。这样,他越来越真切地成为他的真实自我——不再是一种顺从他人的表相,不是对所有情感的充满怀疑的否认,也不是一种善于自我辩解的理性的面具,而是一个新鲜活泼、气息生动、富有感情、流动变化的过程,简而言之,他变成一个真实的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个人?我猜你们有些人会问:“但是他到底变成了哪种人?光说他摘去了面具是不够的。在面具的下面他是什么样的人?”既然最明显的事实之一,是每个个体都趋向于成为一个独立的、与众不同、个性独特的人,那么自然不容易拽到一个固定的答案。不过我想指出我所看到的一些独具特征的倾向。当然没有哪一个人会充分地体现这些特性,也没有哪一个人会完全达到我将要描述的状态。但是根据我与许多当事人共享治疗关系的生活实践,我确实看到了一些普遍性的规则。对经验开放首先我要说,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对他的经验变得更加开放。这么说对我而言有着许多含义。这种对经验的开放与自我防御是相反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如果我们已知的感觉证据与我们的自我想象背道丽驰,那么这种感觉证据就会受到抵制,从而扭曲我们的经验。换句话说,我们不能看到我们的感官所报告的一切,我们看到的只是符合我们的自我想象的部分东西。现在,在我所描述的那种安全的治疗关系中,这种心理防御或僵化性可能被一种对于经验的开放性所代替。像我试着描述的那样,当个人在有机体的层面上更加开放地意识到存在于内心的自我情感和态度时,他也就更加清楚地理解外在于自己的现实,而不是用一种预定的分类框架来感知现实。他看到,不是所有的树都是绿的,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严厉的父亲,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是难以接近的,不是所有失败的经历都证明他自己是个笨蛋,等等。他能够在一种新的情境中领会这个证据,领会它的真实存在,而不是歪曲它,使之符合他已有的认知模式。正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这种曰渐增长的对经验开放的能力,使得当事人在对待新的人、新的情境、新的问题时,能够持有更加现实的态度。这意味着,他的信念不再是刻板僵化的,他开始能够容忍不确定性。他能够接受更多内在的相互冲突的情境,而不是对这个情境闭耳塞听,匆忙地下一个简单的结论。我确信,对于此时此境存在于自己内部以及环境中的真实保持意识的开放性,可以作为描述从治疗中形成的这个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也许如果我用一个晤谈记录对之进行证明的语,那么我能够赋予这个概念以更生动的含义。一个年轻的职业男性在第48次晤谈时,报告了他对身体上的知觉以及其他的感受变得更为开放的方式。当事人:在我看来好像并非每个人都有可能讲述他感受到的所有变化。但是最近我的确感到我更尊重、更客观地看待我自己的身体。我是说我不再对自己有太高的要求。结果出现现在的情况:我感觉到过去自己常常在晚饭后跟我的疲劳感进行对抗。嗯,现在呢,我相当确切地感到了自己的疲劳——不是我敌意让自己疲劳一一我无非是身体情况差7一点而已。可是过去我好像是在不断地责备我的疲劳。治疗师:所以你现在能让自己成为疲劳本身,而不再感受到某种自责。当事人:是的,我不再说不应该疲劳一类的话。我现在不去对抗这种疲劳,我还觉得自己必须放慢节奏,因此,疲劳不再显得那么可怕,这似乎是意味深长的。我想,我明白了为什么我父亲会那样对待这些事情。比如说,我生病了,我就会告诉他,本来他应该为此做些事情,但是他会这样说:“噢,天哪,麻烦又来了。”诸如此类的话。治疗师:似乎生病是一件让人烦恼的错事。当事人:是的。我确信我父亲对他的身体状况也不满意。去年夏天我扭伤了背,很痛苦,我听见喀嚓一声,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真正感到痛,真正剧烈的痛。我让医生看了看,他说不严重,只要我别太频繁地弯腰,会自己痊愈的。这是几个月之前——近来我一直注意到——见鬼,真是痛得要命,现在仍然很痛——那不是我的错。咨询师:那不能证明你不好——当事人:不能一一我似乎变得更容易疲劳,原因之一也许是因为这种持续不断的紧张吧。因此,我已和一位医生约好,他会给我检查并拍x光片什么的。我猜,你也许会说我变得更敏感了——或对这类事有了客观的敏感——而这是我的一个深刻变化,还有跟妻子和两个孩子的关系t嗯,如果你能看到我的内心世界,你简直会难以相信——我的意思是——似乎没有比真实和真诚更美好的东西——真正感受到对自己孩子的爱并接受这种。隋感。我不知道怎样表达这一点。我们夫妻俩对朱蒂越来越尊重,而且我们看到了——因力我们在参与——女儿身上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这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咨询师:在我看来,你是说你能更准确地聆听你自己的声音,如果你的身体说它累了,你听从它并相信它,而不是去批评它。如果它说疼痛,你也能听到它的声音。如果感到你在真正爱着你的妻子和孩子,你也能听到这种爱,而且你也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变化。这里,这段重要的摘录比较短,但却有象征性的意义,从中可以看到许多我有关对经验开放的观点的含义。以前当事人不能自如地感受痛苦或疾病,因为生病意味着当事人不能被接受。他也不能感受到他对孩子的呵护和爱,因为这种感受意味着当事人的软弱,他必须维护他貌似坚强的自我面具。但是现在他能够向他的机体经验真诚地开放——当他疲劳时他就可以感受疲劳,当他的身体疼痛时他就感受疼痛,他能自由地体验到他对女儿的爱;而在下一次晤谈时,他也能真切地感受和表达他对女儿的不满。他能充分体验他的全部的机体经验,而不是把它们拒之于意识的大门之外。信任自己的有机体在治疗中形成的个人的第二个特征很难描述。当事人好像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有机体是值得信任的,而且它是一个很合适的工具,能让我们在每个即时情境中发现最令人满意的行为方式。如果这看起来很奇怪,让我试着把它说得更明白一些。如果你认为个体面l晦着某种生存的选择,那它会有助于你理解我的描述:“放假期间我是应该回家呢?还是出去打工呢?”“我应该把这第三杯鸡尾酒喝了吗?…我是否希望选择这个人作为我的爱人和终生伴侣?”在这种情形下面,在治疗过程中形成的那个人应该是怎样的状态?在相当的程度上,这个人能够向他所有的经验开放,他可以使用在当前情境中所能得到的各种信息,而他的行为就是以此为基础来规划的。他熟悉自己那些常常是复杂而矛盾的情感和冲动。从相对严格的社会“规则”到朋友及家庭的渴望,他都能自如地意识到社会的需求。他能够记住类似的情境,以及在那些情境中不同的行为所引发的各种后果。在所有外在情境中,他对这个客2情境有相对准确的知觉,注意到情景的复杂性。他熊够较:好地动员他全部的有机体、他的有意识的思想,来参与考虑、斟酌和权衡每个刺激、需要和要求以及与之相应的权重和强度。由于有了这种综合的斟酌和权衡,他能够发现在当下情境中那些似乎最接近于满足他所有需要的行为过程,不仅能满足即时的需求,也能满足长远的需求。在这样斟酌和权衡一个特定的生活抉择的所有因素时,人的有机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绝对可靠的。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但因为他倾向于向他的经验开放,所以对令人不满的结果会有~个比较强烈的和更为直接的j蕞识,错误的选择会及时得到纠正。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在我们大多数人中,有碍于这种斟酌和权衡的问题在于,我们把不属于我们经验的一部分吸纳进来,而排斥了属于我们经验的那些因素。这样一来,当事人可能会固执地认为:“喝酒嘛,我能应付!”但是如果他能开放地面对过去的经验,实际情形就证明他的这种自信很少是正确的。一位年轻女性可能只看见她未来配偶的优秀品质,而对经验的开放体验则会向她显示,他的身上还有许多缺点。我们似乎可以一般地说,如果当事人对他的经验保持开放,他就会开始感到他的有机体是更加值得信任的。他对自己所拥有的情感反应不再那么害怕。他逐渐她越来越信任乃至越来越喜爱存在于他身上的有机体层面的这种复杂性、丰富性、各种各样的情感和趋向。意识,不再是对于危险而且不可知的、很少被容许在日光下曝露的无意识冲动的看守官,而成为一个由无数冲动、情感和想法组成的自由社会中的一名轻松自在的居民。如果这些冲动、情感和想法不再被充满恐惧地防备着,它们就能够非常令人满意地实行自我管理。内在的评价源在个人形成的过程中,另一个明显的趋向涉及决策选择的发源,或者说评价性判断的源头。我们可以称之为评价源(locus of evaiuation)。当事人越来越感到这种评价源存在于他的内部。他越来越不再关注别人是否赞成;他不再依赖爰1人的标准生活}不再依赖别人为他做出决定和选择。他承认,做出选择取决于他自己;惟一要紧agr题是;“我的生活方式是否真正令我满意?这种生活能否表达真正的自我?”我认为,对富有仓n造力的个人来说,这个问题意义最为重要。也许举一个例子会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我。我想要择取一段与一个年轻女性的晤谈记录,她是一个前来寻求咨询帮助的研究生。最初她因为很多问题而烦恼,而且曾经打算自杀。晤谈期间的感受之一是她发现自己非常渴望有所依赖,就是说希望让某一个人来替她安排她的生活道路。她强烈谴责那些在学习上没有给予她足够指导的人。她谈起她一个又一个的教授,尖刻地抱怨说,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教给她具有深刻意义的知识。慢慢地她开始意识到,部分的问题是她没有主动参与这些课程的学习。在经验中接受存在于一个人内部的评价源,这意味着什么呢?我想你会发现这段摘录可以给你一些启示。在后来的一次晤谈中,这位年轻女性开始意识到她也许要对自己教育上的缺陷负至少是一部分的责任,下面是这次晤谈的一段摘录。当事人:我想知道我做事是否一直都在绕圈子,肤浅地停留在事情的表面,不去抓住它并认真地对待它。治疗师:也许你一直是东抓一把,西抓一把,而不是真正深入地钻研。当事人:那就是为什么我说——(慢慢地,沉思地)真该轮到我自己了,我的意思是,很显然我再也不能依靠别人施舍给我真正的教育,我确实需要自己教育自己。治疗师:现在真正的问题出现了——只有一个入可以教育你一一现实是也许没有任何人可以教育你。当事人:晤——(很长时间的停顿——她坐在那里长时间沉思)所有的惊恐症状我都有。(温和地笑)治疗师:惊恐?你是说,这是一件令人惶恐不安的事。当事人:嗯——(长时间的停顿——显然在她内心有情感冲突)治疗师:你可以把那句话说得更明白一些吗?它真的让你感到害怕吗?当事人: (笑)——我——我不知道我是否真的明白。我的意思是——我好像真的逃脱出柬了,(停顿)似乎我就——我不知道——处在一个易受攻击的位置,但是,我,我提起这件事,不知怎么的,不是我要说,而是它自己冒了出来,似乎——它是自己流露出来的。治疗师:这几乎不是你的一部分。当事人:我觉得很奇怪。治疗师:你似乎是在说:“看在上帝的分上,那是我说的吗?”(两人都笑了)当事人:真的。我想我以前不曾有过那样的情感。我已经——唔——这真的像是,我是说,真正是我的一部分。(停顿)唔,我不知道。(表情困惑)我感到自己的一种力量,可是,我又有一种情感——我意识到它那么令人害怕,那么惊慌。治疗师:你的意思是,说那些话既给你一种力量,同时又让你感到害怕,是这样吗?当事人:唔,我感觉是那样。比如,我现在内心里就在感受它——一种冲动、力量,或者说是发泄,似乎那是一种特别巨大而强烈的东西。可是,起初似乎是一个人孤立无援的身体感受,似乎我拥有的支撑都被切断了。治疗师:你觉得内心深处有一种强大的东西,试图冲出来;同时又觉得你似乎在切断自己的各种支撑。当事人:嗯。也许是——我不知道——我想是我原来习惯的样式受到了震撼。治疗师:似乎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样武受到了动摇,似乎要散架。当事人:嗯。(停顿,然后小心翼翼但却信心十足地说)我想——我不知道,可是我觉得我要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我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我的生活道路上需要有些新的行动,可是——也许——我看到自己将来会做得更好。这段摘录使人认识到,成为一个独特的、为自己负责任的人,会使人体验到力量感以及与承担责任伴随而来的不安感。“哉是那个自己做出选择的入”,“是我自己来确定我的经验的价值”,这些都是既令人振奋丽又令人不安的体验。成为过程的意志最后我想指出,这些当事人在努力发现自我、成为自我的时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变得越来越乐意变成一个过程,而不是成为一件产品。在当事人进入治疗关系时,他很可能希望达到若干确定的状态:在某个程度上,他希望他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或者工作起来有效率,或者他的婚姻令人满意。在一种自由的治疗关系中,他倾向于放弃这种确定的目标丽接受一个更令人满意的认识,即他不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有一个当事人在治疗结束时迷惑不解地说:“我还没有完成整合与重组自己的任务,但这只让人迷惑,并不使人沮丧,现在我认识到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行动中感受你自己会让人激动,有时又让人痛苦,但却更为令人振奋,即使你并不总是自觉地知道你身处何处,但显然你知道你耍到哪里去。”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当事人不但表达了对自己有机体的信赖一一我前面已经提到——还认识到了自我是一个实现的过程。接受自己是一个变化之流,而不是一件完成的产品,这种状态可以用我的一种个人化的说法来描述:它意味着,个人是一个流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态的实体i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变化之河,而不是一块固体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群星灿烂的潜能,而不是一定数目的特征组合。下面是关于流动性即存在性体验(existential living)这同一个要素的另一种表述:“这一整串的体验,以及我在其中所发现的种种意义,似乎把我抛人了一个既美丽动人、有时又让人感到惊恐不安的运动过程中。至少当我试图去理解体验的当下崽义时,它好像是想让我的经验载着我,沿着一个看来是朝前的方向,向着那些我朦朦胧胧说不清楚的目标前进。我感觉到它是一种漂流,带着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体验,又带着一种令人着迷的可能,那就是我们可以不断努力,试图理解它那永远变动不居的丰富性。”结论在我的当事人挣扎着形成自我的过程中,我有幸与他们建立了真实f#J人际关系。我已经试着给诸位讲述他们的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我尽可能准确地努力去描述个人形成过程所包含的意义。我确信这个过程并不是仅仅发生在治疗中。既然我对这个过程的理解和认识还在不断变化,我相信我的见解不可能是十分清楚完整的。我希望你们把它当作一个暂时的、尝试性的描述,雨不是当作最终的结论来接受。我之所以强调尝试性的特点,原因之一就是我想交待清楚,我不是说:“这是我希望你应该变成的样子;这是我为你定下的目标。”丽是说我自己在和当事人一起共享的体验中看到的若干意义。或许这样一种对他人经验的描述可以验证你自己的一些体验,或赋予你的体验以更多的意义。我已经指出,每个人似乎都在闯一个有着两重含义的问题:“我是谁?…我怎样可以成为我的真实自我?”我已经指出,在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国中,会出现一种个人形成的过程;此时个体会丢弃一个又一个他面对生活时的防御面具;他充分体验到了自己隐藏着的那些经验的层面;他在这些体验中发现了那个一直生活在防御面具背后的陌生人:那个陌生人就是他自己。我已试着描绘出了这个正在显现形成的人所特有的一些品质:对他的有机体的经验更加开放;养成对有机体这个敏于生活的工具的倍赖感;接受存在于个人内部的评价源;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主动参与到一个流动的、前进的过程中去,并从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经验之流中新的自我的生成与变化。在我看来,这些是个人形成过程所涉及的主要因素。##第七章 心理治疗的过程构想1956年秋天,我十分荣幸地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首次颁发的三个杰出科学贡献奖之一。然而与获奖相伴的一个“惩罚”是一年后每位获奖者要向学会呈交一篇论文。我对评论我们过去所做的工作没有兴趣。我更愿用一年的时间去致力于一个新的尝试,即研究人格变化的过程。我这样做了,但随着下一个秋天的临近,我意识到我原来的想法仍是不清晰的,仍是尝试性的,很难作为成形的东西递交上去。不过我还是试图记下这些杂乱的、对我具有重大意义的认识,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关于变化过程的全新构想。完成之后,我发现论文由于篇幅过长而不舍要求,于是我把它删节成一篇简短的文章,以便呈交1957年9月2日在纽约召开的美国心理学大会。本书这一章则既不像初稿那么长,也不像第二稿那么简略。读者会发现前两章几乎完全是从现象学的观点、从当事人的参照框架来看待治疗的过程,而此处的阐述则尽力捕捉那些可以说是从一个他人的角度观察捌的表达的特性,因而更多的是从一个外在的参照框架采看治疗过程。本章所说的“心理治疗过程量表”已经完成,可vx用于对晤谈记录进行操作。目前它仍然处在修订和改进的过程中,但目前的形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测评者一致性信庋,并显示出富有意义的结果。依据剐的标准而评为成功的案例,与那些不成功的案例相比,在过程量表上显示出明显的进步。还有,我们惊讶地发现,成功的案例在过程量表上治疗开始时的起点就已经高于不成功的案例。对于本章中所描述的那些处于典型的阶段1和阶段2的当事人,显然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十分确切有效地对他们提供治疗的帮助。因此,本章中的想法,当时在我看来,似乎表达不够完备,论述不够充分,但已经为o理治疗的思考和研究开辟了众多新颖的、富有挑战性的领域。过程之谜我希望带你一起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旅程的目的地,亦即我们探究的目标,是要努力了解有关心理治疗的过程,或者人格变化借以发生的过程。我要提醒你那个目标还没有实现,似乎在丛林中还没前进多远。但是如果我带你一起,你会尝试着去探索各种全新而有益的途径,不断地向前走。对我丽言从事这样一种研究的理由似乎很简单。许多心理学家对那些稳定不变的人格状况——那些智力、气质、人格结构中稳定持久的方面——感兴趣,同样道理,长期以来我一直对于人格变化的那些稳定不变的方面感兴趣。人格和行为会改变吗?在这样的变化中存在着怎样的共性?先于变化的条件存在着怎样的共性?尤其重要的是,变化发生的实际过程又是怎样的?直到最近,我们习惯于通过对治疗结果的研究来大致了解变化过程的情况。我们获得了许多事实,例如,有关自我知觉和对他人(社会)知觉所发生的变化情况。我们不但测量了纵跨整个治疗过程的变化,还测量了治疗间隔中发生的阶段性变化。但是,即使足这种结果研究,也不目B对于了解有关的过程提供多少可用的线索。对结果的阶段性片断的研究也仍然限于对结果的澳《量,对于探究变化如何发生的问题,很少有贡献。抱着把握过程问题的疑惑,我上下求索,终于了解到,在任何一个研究领域,对于过程的客观研究都非常稀少。客观的研究对于过程的某一静止的时刻进行断面切割,从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幅关于存在于那一时刻的内在关系的精确的空间图景。但是我们对不停顿地进行的运动的理解一一无沦它是发酵的过程,血液循环的过程,还是原子裂变的过程——往往是通过理论的没想得来的,最多也不过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补克一些对于过程的临床观察。所以我已然明白,我希望通过研究的程序能够直接了解人格变化的过程,这也许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待。或许只有通过理论,才能间接地了解变化的过程。一个被否定的方法一年多以前,当我决定从头开始,尝试去理解变化发生的过程时,我首先考虑根据别人的理论框架对治疗经验进行描述的各种方法。在信息论领域,有许多概念非常引入注目,比如说反馈、输入和输出信号等等,显得很有诱惑力。或许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理论的概念,或者根据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来描述心理治疗的过程。我在研究这些理解的途径时,曾经一度认为,或许有可能把心理治疗的过程翻译成任何一个理论框架的说法。我甚至认为,那样做是会很有好处的。但现在我已经确信,在我们这样一个完全新颖的领域内,这样做并非十分必要。我开始得出一个已经有人得出的结论:在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最需要做的可能首先是让自己专洼于实际事件;尽可能不作理论预设,而、是沉浸于具体现象;采取一种自然观察和事实描述的方法}在做推论时,要从最接近资料本身的基础层面开始。我的探索方式于是,在过去的~年里,我运用了一个我们许多人在生成理论假设时者§用的方法,一个美国的心理学家似乎不愿说穿、不愿置评的方法。这就是;我自己就是研究的工具。作为一个工具,我本人有好的特性,也有坏的特性。多年来,作为治疗师,我体验了心理治疗。我也同桌子另一边的当事人一起体验了心理治疗。我对心理治疗进行了思考,并在这个领域内进行研究,而且密切地了解别人的有关研究。但我也形成了一些个人的偏见,对心理治疗我已经有了自己特定的看法,我尝试性地提出了自己关于治疗的理论概括。这些观点和理论往往会使我对实际事件的敏感性降低。我是否能做到对于治疗的现象率真朴实地开放我自己?我是否能够让我的全部经验以它的最大潜在真正成为一个有效的研究工具?或许我的个人偏见会蒙蔽我的双眼,使我看不到事实的真相?我的出路只有去尝试,只有努力向前走。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倾听心理治疗的晤谈录音——尽可能努力不带成见、以无知的心态倾听。我尽力吸取我能捕捉到的关于过程的线索、关于变化的重要因素。然后,我努力从这种直接感受中提炼出最简洁的描述性概念。在这期间,许多同事的见解给予我很大的激励和帮助,在此我谨希望表达我对尤金·甄德林( Eug。neGendlin),威廉·科特纳(William Kirtner)和弗莱德·兹姆林(FredZimring)的特别的感谢。他们用全新的方法思考这些问题时表现的才能对我帮助很大,我也借鉴了他们大量的见解。研究的下一步,是利用这些观察资料和基础的描述性概念,米提炼和系统阐述可以检验的假设。这是我的研究目前达到的现状,我现在并不是在发表对这些理论假设的实证研究;对这~事实我不需要为自己作辩解。如果过去的经验可以起某种指导作用,那么我就可以确信:如果我要提出的理论假设以任何一种方式与其他治疗师的主观体验相一致,那就会激发大量的研究,而在几年之内,将会蹬现充足的证据来证实我下面的陈述的真与伪。研究过程的苦与乐对诸位来说,也许很奇怪,为什么我要给你们讲述那么多我自己进行简单的——而且我确信也是不够充分的——理论概括时当事人的经历。这是因为,我觉得十分之九的研究总是被淹没在水下,丽可见的冰上的部分非常容易让人受蒙蔽。很少有像奠内(Mooney) (M。oney,1957; 1951)那样的研究者,会细致描述研究者个人的完整的研究方法。我个人也希望能够透露这项研究在我身上实现的完整过程,而不仅仅是展示与我个人无关的那些部分。的确,我希望自己可以与你们更充分地分享我在努力了解治疗过程时的一些令人兴奋和气馁的感受。我想告诉大家,我新近发现的当事人的情感如何“击中”(这是他们频繁使用的词)他们。当事人正在谈论重要的事情,这时“砰!”的一声他受到一种重大的情感震撼——那不是某种可以叫得上名字或者可以贴上标签的东西,而是他对某种未知事物的体验,是一种必须要仔细探究才有可能弄清楚的体验。正如一位当事人所说:“那种感觉好像是我被什么东西打中了。我甚至不知道它究竟有些什么意义。”这一类情况频繁出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当事人接触自己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那些感觉会“自动泛起”,它们会“冒出来”。当事人也常常让自己带着谨慎和恐惧“沉降到”他的情感之中。“我想沉到这种情感之中。你会看到,真正接近它是多么困难。”我这些相当天真的叙述当中还有一条+它与当事人十分看重的象征的准确性(exactness of symbolization)有关。当事人只是想用精确的词句描述出他体验过的情感。仅仅大致的意思接近还是不够的。显然,用糈确的词句描述自己的经验,当然是为了更清楚地进行当事人与自己的交流;因为我们都知道,把意义恰当地传达给他人,有几句话就可以做到。我十分珍惜我叫做“治疗瞬间”的那个特定时刻——当它出现时,当事人的变化实际上也就发生了。治疗瞬间还伴随着相当明显的生理上的变化,我将在后面对它进行描述。这儿我还想提一下,当我彷徨于治疗关系难以置信的复杂性中时,我深刻认识到自己有时觉得近乎绝望。我们宁愿带着许多一成不变的预设来着手治疗。我们觉得似乎必须要为治疗建立某种秩序。我们几乎不敢指望能够在治疗的内部找到秩序。这都是我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时所遇到的一些个人发现、困惑以及挫折。我希望现在提出更为正式的几个观点。一个基本条件如果我们正在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那么在形成关于这个过程的概念时,我们会假设某些固定不变的条件,如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等。同样,在把心理治疗中人格变化的过程概念化时,我也将为促进这种变化而假定一系列稳定的、最理想的条件。最近我已尝试着琢磨出这些条件的一些细节( Rogers,1957)。为了我们眼前的目的,我想我能够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假定的条件。下面的整个讨论中,我假定当事人体验了那个完全被接受的自己。借此我的意思是说,不管他盼慝感是什么——恐惧,绝望,不安全感,愤怒;不管他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沉默,手势,眼泪或者话语;也不管在这一刻他发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都能感觉到在心理上他是被治疗师接受的——按照他真实的存在样式来接受。“接受”这个术语暗含着共情理解的概念以及接纳的概念。我还需要明确指出,是当事人对这个条件的体验使它能够产生最佳作用,而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存在于治疗师身上的一个事实。所以,关于变化过程,我将把最令人满意地和最大限度地被他人接受这个条件假定为一个不变项。现象呈现的连续谱在试图掌握变化过程并使之概念化的过程中,最初我一宜寻找那些能够标志或者表现变化本身特点的因素。我本来以为变化是一个实体,并寻求它的明确的属性。当我接触到那些有关变化的原始材料时,把它们与我以前形成的概念相比,我逐渐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同类别的连续谱。我开始看到,当事人的变动,不是从一个固定物或者平衡态,经过变化到达一个薪的固定物或平衡态,尽管这样一个过程的确是可能的,但是许多更有意义的连续谱是从固定到变化、从一个僵化的结构到流动、从停滞到顺畅的发展过程。我形成了一个尝试性的假设,即在任何一个点上,当事人表达方式的特性可能会表明他在这个连续谱中的位置,也可能会表明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我逐渐完善了关于这个过程的概念,区分了过程内部的几个阶段,然而我会强调它是一个连续谱,而且不管把它分成3个还是50个阶段,整个过程仍然有着内在连续性。我已然确信,从总体上看,一个特定的当事人,通常会表现出集中在这个连续谱的一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的行为。就是说,当事人不可能在他生命的一个区域内展示完全的固定性,而在另一个区域内则展示完全的变化。总的来说·他往往存在于这个过程的某些阶段。然而,我相信,我要描述的过程更准确地适用于个人意义的特定领域,我假定,在这样一个领域内,当事人会明确地处在某一个阶段,而不会同时展现很多阶段的不同特点。变化过程的7个阶段通过变化过程的几个连续阶段,个人从固定到流动、从接近连续谱固定一端的那个点到接近连续谱“运动中”一端的那个点发生变化,那么让我试着描绘一下我所了解的在这几个连续阶段中个人发生变化的方式。如果我的观察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也许能够通过抽样研究来确定当事人在人格变化的连续谱中所处的位鳖;因为一个人在他认为自己被充分接受的氛国内,他的体验以及相应的表达会具有性质不同的特点。第1阶段这个阶段个人的体验是凝固的而且是冷漠的,此时当事人不可能自愿地来寻求治疗。不过,在某种程度上我能够说明这个阶段的特点。与自我有着一种勉强的交流,但交流只是外在的。例子:“晤,我要告诉你,讨论一个人的自我看起来总是有点儿胡说八道,除非是在极端必要的时候。”①情感和个人的意义不被接受,不被承认。借助凯利的术语( Kelly,1955),个人的构念(Personal con—structs)十分僵化。亲密与交际性的关系被认为是危险的。在速一阶段当事人不承认或没有认识到自己有什么问题。没有要求改变自己的渴望。例子:“我认为我比较健康。”内在的交流有许多障碍。也许这些简短的说明和饼子可以传达连续谱固定一端的心理僵化状态。当事人很少或根本不承认他内心有生命潮起与潮落的感受。他解释经验的那些方式被他过去的经历固定下来,而且丝毫未受他目前实际情况的影响。借用甄德林和兹姆林的术语来说,在他的经验样式中,经验的结构是受到束缚的。也就是说,“对于现在的情况,通过发现它像是一种过去的经验,然后对那个过去经验做出反应,仍然在感受过去那个实在”(Gendlin and Zimring,1955)。在经验中个人意义的分化是粗略的或者笼统的,可见的经验主要用非黑即白的术语来表达。实际上他传达的并非他自己,而只是关于外在事物的情况。他往往看不到自己有什么问题,或者即使他所承认的问题,也设认为全部是外在的问题。在他的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内在交流上眷在着许多障碍。这个阶段的个人的状态,可用停滞、固定等与流动、变化相反的术语来描述。第2阶段如果当事人在第1阶段能够体验到被充分接受的自己,那么随后而来的是第2阶段。对于第1阶段如何为当事人提供被接受的体验,我们似乎了解的还不是太多,但是在游戏治疗或团体治疗中偶尔能达到这个①用来作为说明的例子许多摘自晤谈记录,除非另外注明。它们大部分来自设有公开的晤谈,但也有若干是来自菜维新(Lewis)、罗杰斯和施林。——译者注问题“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为什么而奋斗?”“我生活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都是每个人时时扪心自问的问题,有时是平静地、沉思冥想地发问,有时是在痛苦难耐的迷惘或者绝望中发问。这些问题都很古老,它们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提出而且永远回答不完的古老问题。也是每个人必须以自己个人的方式向自己追问,并不得不做出回答的问题。它们也是我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经常听到的那些陷入个人生活痛苦的男男女女们为了体悟、理解、选择自己的生活取向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所表达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并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可说。的确,在题目中我为这篇论文选取的卷首语就摘自一个多世纪以前一个对这些问题冥思苦想的哲人的著作。对于人生目标或目的这个总体问题,只是简单地表达一种个人看法,似乎有些自以为是。但是,多年来在我同那些困惑不安以及适应不良的当事人打交道时,在他们就这些问题为自己做出的尝试性的答案中,我认为我能够辨认出一种模式,一种趋向,一种共性,一种规律。人类自由选择的时候,他们为之奋斗的到底是什么?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若干答案在试着带领你们进入我与当事人共处的经验世界之前,我想提醒诸位,我提昀问题不是一个虚假问题,对这些闽题过去或现在都投有一致的答案。过去当人们向自身询问人生的目的时,有的人用教义问答的方式回答:“人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上帝的荣耀。”有的人认为,人生的目的是为自身的永生做准备。有的人选择了更为世俗的目标——享乐、释放并满足每一种感官的欲望。还有的人——尤其是当代人——认为人生的目的是功利:获得物质财富、名望、知识、权力。有人把自己彻底地、一心一意地奉献给一种身外的事业,诸如基督教或者共产主义。希特勒一类的人致力于领导某个“优秀人种”称霸世界,统治他人。与此截然相反,许多东方的人努力修炼,力图消除所有的个人欲望,以实现对自我的极端克制。提及这些变化宽泛的选择,我是想说明,人活着可以有若干各式各样的目的,我想暗示,人生的目标的确不止一种。在最近的一项重要研究中,查尔斯·莫里斯(CharleS Morris)实证调查了六个不同国家的大学生对生活道路的选择倾向,这六个国家是印度、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挪威( Morris,1956)。正如我们会预料的那样,他发现这些民族在对待人生目标的态度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通过对资料的因索分析,他确定了在数以千计特定的个人选择倾向中,似乎发挥作用的是一些根本的价值维度。虽然没有核查他的研究的细节,但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以各种肯定和否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五个维度,对于个人的生活选择似乎具有重大关系。第一个维度:强调选择一种负责任的、道德的、自我克制的生活态度,致力于爱护并保存人类现有的一切。第二个维度:强调采取强力行动来克服各种障碍所带来的乐趣。它涉及充满信心地发起一种变革,以解央个人的、社会的问题,或者克服自然界的障碍。第三个维度:特别推崇以丰富而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来过一种自我充实的内在生活。赞成对自我和他人的一种深入的富有同情心的洞察,拒绝对他人烈及事务的外部控制。第四个维度:重视对人和自然的感受能力。认为灵感来自于一种超个人的源泉,而个人的生活和成长是对这种源泉做出的诚挚的回应。第五个即最后一个维度:强调感官享受和自我愉悦。欣赏简单直接的生活乐趣、当下体验的丰富多彩及生活的自由开放。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它开刨性地客观地测察了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我的生活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它使我们增进了关于若干答案的知识。它也有助予我们界定人们做选择时依据的基本价值维度。谈到这些维度,奠里斯说:“各种不同文化的人们具有共同的要素,就像是音乐家用五个音阶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的旋律一样。”( Mor-另一种见解然而,我发现自己对这个研究似乎感到有些不满意。莫里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生活之路”没有一条可以真正成为可能的选择。似乎没有一个要素的维度能令人满意地包含我与当事人的经验中所显现的牛活目标。当我目睹一个又一个的人在治疗中挣扎着为自己寻找一条生活道路时,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一个普遍的模式,而奠里斯的任何一条描述都没有充分注意到这个模式。当我看见这个生活目标显现在我与我的当事人的关系中时,我对它最好的陈述方式,可以用克尔凯鄣尔的一句话来概述:“成为个人真实的自我”(Kierkegaard,1941,p.29)。我很清楚,这听起来也许过于简单,以至于让人觉着很好笑。成为个人寞实的自我,似乎是在陈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而不是生活的目的。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呢?它有什么特殊含义?我想在本章中详细阐述我的观点。作为开头的话,我仅仅想说,这句话意味着而且暗含着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出于我与当事人的经验,出于我自己的研究,我发现自己现在得出的看法,在10年或15年之前会让我自己感到不可思议。所以我确信,各位一定会带着批判的怀疑态度来看待我的这些观点,只有感到它们确实与诸位的经验契合时,才可能接受它们。当宰入采取的导向让我尝试一下,我是否能够说出并澄清我和当事人一道工作时所注卷蛰j的-些倾向和趋势。在我与当事人的关系中,我的目标一直是尽可能为当事人真诚地提供一种安全、真诚、共情理解的氛围。我还发现,用诊断式的或因果说明的解释来干预当事人的经验,并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对当事人也毫无帮助,提建议、进行指导也没有什么益处。因此我看到的变化导向,在我看来,似乎是来自当事人本人,而不是来自治疗师。①远离人格面具首先我注意到,当事人显示出的典型趋向是逐渐远离那个不真实的自我,尽管会有不少踌躇和顾虑。换言之,即使在没有清楚地看到未来出路之前,当事人也会远离某种虚假的生存状态。当然,这样做的时候,无论是多么消极,他都要开始定义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开始时,这种状态可能被简单地表达为一种对自我曝露的恐惧。在治疗初期的一次晤谈中,一个18岁的男孩说:我知道我没有性欲,我担心他们那些人会发现这一点。因此我才做出了那些事情……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我没有性欲。我是在尽可能努力拖延时间……假如你能像我自己一样7解我——(停顿)我不会告诉你我对自己的真实看法。只有一点我不会跟你合作,就是这件事……不管你对我的看法怎样,反正我不会告诉你我对自己怎么看。很清楚,正是对这种恐惧的表达成为他的真实自我的一部分。仿佛这种恐惧就是他自己,而不只是~个外表。现在他正逐渐接近成为真实自己的自我,即一个躲藏在面具后面、受到惊吓的那个人,认为自己被别人了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远离。应该”另一种趋向显然是当事人正在远离他“应该是”什么这种强迫性的想象。许多个体如此强烈地受到他们的父母的影响,并从父母那里吸牧了这样的一些观念:“我应该是好样的”或者“我必须是好样的”。正是由于内心巨大的挣扎,他们发现自己正在远离这个预设的①但是我不会完全否认这样的可能性,即别人也许会提出证据,说明在某种微妙的方式或者一定前程度上,变化的趋向是由治疗师发动的。我的描述限于安全的治疗关系中当事Ak变化,我觉得这样的解释更加可信。目标。一个年轻女性,描述了她与父亲之间令人不愉快的关系,说明最初她是多么需要父亲的关爱。“我认为我对父亲的情感,实际上我的确一直想要跟父亲有一个良好的关系……我多么想让他关心我,然而我好像从来没有得到我真正想要的。”她总是感到她必须要满足父亲的所有要求和期待,然而这些要求和期待“简直太多了。因为一旦我满足了一个,就会有另一个接二连三地出现,我永远无法真正满足它们。那是一种无休止的要求”。她感到她就像自己的母亲,对父亲百依百顺,试图不断满足他的要求。“而我真的不想成为那种人。我发现那不是成为我的真正自我的好办法,但是我想我有这样一种信念,就是如果你想被人重视,被人喜爱,你就不得不那样做。可是谁会关爱像我这样的可怜虫呢?”咨询师回应说:“谁会真的去爱一个逆来顺受的可怜虫呢?”她接着说:“至少我不想让那种会爱一个可怜虫的人来爱我!”因此,尽管这些话并没有显露她可能正在成为的那个自我究竟是怎样的,但是她的反感而鄙视的声调和陈述,清楚地显示她正在远离那个“我必须善良而服从”的自我观念。足以让人惊奇的是,许多当事人发现,他们已经感到把自己视为糟糕的人是出于迫不得已,丽他们要远离的正是自己的这种观忿。一个年轻人非常明显她表现出这种改变。他说:我不知道我是怎样变成这样的一个人,就是为自己感到羞愧好像是一种合适的感受方式……为自己感到羞愧是我惟一的选择方式……在我的世界里,自我羞愧是最好的感受方式……如果你总是受到责备,你就只能用自我谴责来保持自尊。但是现在我拒绝再像以前那样行事。似乎有个人对我说:你必须让自己感到羞耻,这就是你的生存方式!我很久以来已经习惯了接受这个命令,说好吧,我就是这样子。可是现在我要面对那个人,告诉他;我不管你说什么,我再也不会感觉自我羞愧了!显然当事人正在摒弃那种可耻而糟糕的自我意象。不再迎合他人的期待另外一些当事人发现自己正在远离文明期待他们所成为的目标。例如,在我们当代的工业文明中,正如怀特( Whyte,1956)在他新近的一本书中有力地指出的那样,社会上的各种组织期待着人们成为某种典型的“机构人”,这给个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个人似乎应该成为组织中的一分子,应该使他的个性完全适合组织的需要,应该成为“适应良好”的人,以便能够与自己周围那些“适应良好”的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