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见面了。按道理,我们应该喝点酒庆祝彼此的发展与前途,但经商量决定"不喝了"。我主张说:"哥们儿,正因为国家陷入危机的时候,我们应该往前看,从能消费的人开始,积极消费,这样有利于灾后重建啊,百姓不消费,经济怎么复苏啊?" 走了10分钟,到了日本央行仙台支部的员工宿舍,安检很严格,我却自然进去了。走到2楼,坐下来,我们开始喝白开水。我的提案被他否决了。原来其思想开放,充满自由主义色彩的他毕竟在东北部的现场亲历了地震、海啸以及核危机,就本能反应"咱们还是喝水吧"。 开始聊天,他向我汇报此时的工作状况。 "凡是发生震级5级以上的余震,无论有多晚,我们工作人员都要赶到单位去检查自然灾害对金融系统有没有损害,还要持续不断地评估灾害对东北经济的影响。这段时间,我几乎没有睡觉,天天都在岗位上。"第24节:探访重灾区:亲历与反思(4) 我静静地听着,很少表达意见,毕竟他才是在现场直接感受危机,并对此展开工作的日本青年。 "但说实话,别说我们怎么去控制灾害对日本东北部经济的影响,实际上连我们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地震发生后,我几乎两天没有吃东西,供水系统也彻底停止了三天,别说洗澡,连上厕所都没法做到,因为没水嘛。还有严重缺电,灾后一周的时间,我们都是点蜡烛,尽量让房间亮起来,不仅在生活上,在岗位里的工作我们也靠蜡烛来维持。" 同学告诉我说,3月14日的时候,终于有一批小食品和饮料从外地运送到仙台,并由当地最大规模的超市统一供应,有的免费,有的收费,但一个人不能买一块面包、一瓶水以上的量,否则根本无法满足最多数人的生命需求。据他解释,那天早上,大约有3000人的市民纷纷来到这家超市,并排成一排,没有人插队,没有人闹事,没有人吵架,大家仍继续扮演日本人"宁愿选择死亡,也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核心价值观。"供应关系彻底崩溃了,物价上涨是正常的,但这里始终没有涨价,后来有的超市、便利店等还免费发放饭团儿,我也拿到了,那一刻我感觉到,日本这个社会还是充满秩序和和谐的,任何时候都不会乱。" 我们一直聊到凌晨,睡了一个小时,到宿舍一起吃早餐,7时半出发。他要上班,我要往海边的重灾区去视察。他给我借了一辆自行车,让我靠它沿着海边走一走。离开之前,他又给我说了一些亲历。 "至今为止,原油也严重欠缺。地震刚发生时,我们让有车的同事开车到外地,统一购买大量水和食品,带到岗位。我们都靠它们谋生。灾后半个月,我们每天只吃一块面包,半瓶水。我人生中第一次感觉到面临死亡的恐惧,那么深刻的饥饿感,前景实在不清楚啊。连我们当地最重要的官员,生活也变成了这个样子,普通百姓一定更加困难。" 三 分手后,我沿着地图上标识的路线骑行,发现不少道路都断裂了,电灯都歪了,那些被破损的基础设施恢复到灾前的水平肯定需要一段时间。 走出市中心,进入郊区,慢慢闻到了海水的味道。我毕竟是在伊豆的海边长大,一开始真的觉得回到了家乡,甚至有一种亲切感。一路向东,骑到离市中心大概20多公里的松岛市,这里是受灾最严重的海边小镇。风很大,天很冷,空气明显变差了,什么样的味道都有,鱼的、烟的、人的……混淆为一体,不得不令人感到恶心。很不幸,我在为期3天的重灾区视察的路上,遇上了3具尸体。第25节:探访重灾区:亲历与反思(5) 站着,望着,想着……我的内心彻底被平静的海浪和无情的光景吞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国土是否也是这样呢?公厕、学校、住宅、电灯、工厂、道路、河川、汽车、家具、人命……什么都没有了,什么也不是了,这里变成了一片废墟。 看望周围,自卫队员们仍在继续搜救,地方政府公务员正在这里视察。我把小孩儿曾经用过的玩具、娃娃等捡起来,又陷入站着,看着,想着的状态。我的双手确实闻到了人体的味道,她们却不在了。人类的智慧在哪里?自然的良心在哪里? 在迫使自己埋在一片废墟的那一惨景下,我无法保持正常思考,大脑根本不能正常运转。站在既天然又人为的空间,无法积极思考日本如何复兴,无法做到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动脑子。在连眼泪都流不下来的绝望下,我只能跟着时光,一步又一步地踩踏无情的死迹。 沿着仙台湾,骑到石卷市的重灾区。住宅、工厂、便利店、理发店、商场、公民馆、会所、道路、汽车……城市里的各种要素都在空中,乱七八糟地互相碰撞,互相摩擦,互相吞并,使得美丽的海边城市又变成一片废墟。 几艘渔船被扔到道路上,跟汽车、住宅、电灯、垃圾、灰尘等埋在一起,营造着这坐城市的真实气氛。自卫队的军车不停地开来开去,我出生以来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密集的日本军车和军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路上只有维修人员、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等,一般市民,要么不在了,要么在避难。 事实已经在发生,政府如何进行灾后重建,把一片废墟重建成能够人居,甚至经营生活的地方,一切都是未知数。 我曾对海内外媒体说:"危机发生的此刻,日本国民盲目悲伤,集体疲倦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必须积极向前看,往前走,从零开始。" 那些令人绝望,甚至让人们丧失活着的动力和意义的惨景,迫使我们每一个日本人要求了解真相,面对现实,在尽可能控制情绪的前提下重建灾后的理性。 一路骑行,我又来到了一个叫做"女川町"的地方,这里也属于重灾区。在我骑车的路上,震级超过3-4级的"余震"不停地发生。我正在骑车的时候,一种强烈的震感让我险些摔倒,我定了定神,看看周围,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在惊慌,周围的居民表现得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这就是重灾区的真实。第26节:探访重灾区:亲历与反思(6) 在女川町迫使本人接触到的果然是一样的废墟。人们似乎早已麻木了,习惯和适应了,并逐步重建了理性,这即是灾区惨痛的逻辑。站在女川町的海岸,望着日落中的太平洋,我沉思着,这令人绝望,甚至丧失活着的动力和意义的惨景正要求每一个日本国民需要了解真相,到现场理解真相,由此产生一点点动力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在尽可能控制情绪的前提下,重建灾后的理性。没有别的选择,只好向前看,往前走,直到我们放弃生活的动力,忘记生命的意义。无数的废墟要求我们从零开始,重新崛起。废墟还活着。 四 2011年3月中旬,从经历3月11日到4月11日探访重灾区期间内,我曾在访问南京时做过活动。中国的孩子们给了我一个惊喜,把上百人写上"日本加油"的鼓励性横幅委托给我,送给日本重灾区的孩子们。这次探访重灾区,我身上始终带着这张横幅,寻找那些避难场所或学校,并希望他们能够接收这张来自外国友人的祝福和祈祷。 骑行中,我偶然发现了一座没有倒塌、依然存在的校舍--女川第一小学。我走进去,碰到的第一个人便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后来我又见到了为照顾丧失了父母的孩子们而奋斗的老师们,他们穿着运动服,显得很疲倦。 这之后,我被邀请到了校长办公室,把身份和情况解释了一下,并把横幅传递给老师们,学校方面欣然接受了它。学生们也纷纷来了,显得既惊喜,又腼腆。感谢南京的朋友们,您们的祝福已经传达到异国他乡的朋友手里了。我做到了。 校长对我说:"加藤先生,这次地震和海啸把我的房子也吞掉了,孩子也不在了,妻子受了重伤,本来我以为自己会很糟糕,很绝望,但看到更可怜、更悲伤的孩子们之后,我彻底改变了想法,也拥有了动力,并且坚定地认为,不能再这样悲伤下去。" 我什么也不说,认真倾听他的心声。 "加藤先生,我们这里的孩子们都很积极,尽量微笑而不悲观,每天都坚持过日子,在一点都不知道未来如何的情况下,不逃避,努力调节自己。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勇气,责怪自然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需要活下去,尽可能,活下去。您说对不对?"第27节:探访重灾区:亲历与反思(7) 来到灾区之前,我在东京跟参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学者专家、媒体人等进行交流,了解了一下他们的看法。坦率地讲,我彻底失落了,在日本陷入"千年一遇"的大危机,务必超越任何国内权力斗争、利害冲突、面子摩擦,而举国一致,坚持到底的此刻,既得利益者们竟然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权益本身上,互相批评,痛骂,抱怨,简直毫无生产力。 抱着一言难尽的失落感,我走进重灾区,接触比国家领导人、政府官员、所谓专家学者等痛苦很多,困难很多,无奈很多的灾民们,我跟失去了一切--父母、财产、家园的小朋友和学校老师交流,就像校长颇有内涵地向我表达的那样,他们很积极、勇敢、开朗,虽然我深知这笑容的背后有多少失去亲人的痛苦。 被感动的我在倾听他们对接下来灾后重建的决心与希望的时光中,注意到了微小却深刻的细节:他们从来不抱怨。 从我的角度和观察看,中央政府对灾区灾民的支援措施相当缓慢,滞后,懒惰。况且,灾后重建的具体方案和预算也始终确定不下来,灾民们则始终不知道今后的生活将走向何处,他们迫切需要来自东京的信息和信心。 在深知政府的不妥当和不负责任的形势下,灾民们依然有意无意地选择"不抱怨"。凭什么不抱怨?慢慢倾听,我终于明白了其理由,即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真正陷入危机、失控、瘫痪的时候,人才会学会放弃抱怨,并达到崇高的境界:抱怨没用,抱怨不解决任何问题。 走进"灾区的勇士",最让我深思、沉思、迷思的逻辑--抱怨没用,抱怨不解决任何问题。这条逻辑将活下去,直到日本人重新发现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自己的灵魂在哪里。第28节:灾后半年游记(1) 灾后半年游记 "'3·11'发生后,一度陷入低谷的外国人赴日游,最近逐渐复苏,来自欧美、韩国等游客已经恢复到灾前的水平了。中国游客也慢慢恢复,但从中国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政府对中国游客个人赴日签证进一步放宽等现状看,恐怕不是特别理想。"日本观光局的一名高官在东京对我说。 2011年5月21至22日,中国总理******访问日本,先奔赴重灾区,与当地灾民们进行了交流,然后出席了中日韩首脑会议。与温总理交流的这位高官跟我分享感想说:"温总理对我们说,中方有准备通过促进观光事业支援日本的灾后重建,并对日本与中国之间的观光交流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据他介绍,温总理回中国后,中国旅游局的局长立即率领100多名有关人士访问日本,与日方同行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日本观光局北京代表处的所长回顾了当时的场景:"温总理和旅游局局长的访日,其政治意义相当重大,紧接着,中国传媒界,尤其官方媒体转换之前的态度,开始积极关注日本的观光业,不少媒体来采访我,进行相关报道。" 综合各方面的消息,实际上,大约6月份开始,中国游客的赴日情况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大部分都是少数,甚至个人的旅游,个人游客的八成以上属于首访,日本政府则正在探索"如何才能使得他们再次访日"。另外,受到"核恐慌"的影响,大规模的团队游和中学生的修学旅行"始终处于低迷状态"。 至于"如何重新吸引中国游客和留学生赴日"这一战略议题,我在内部会议上强有力提倡的大概念是"官民一体"。 首先,中央政府务必做到主动传播能够使得外国游客放心的信息,即中国人所熟悉的"公开信息"一词。尤其与核辐射相关的信息极为关键,政府发言人必须不断应用各种最新数据证明"日本是外国人宜居、安全、人性化社会"。 其次,作为行政上的支持,政府也应该逐步放宽签证方面的限制。2011年9月1日开始,中国个人赴日游签证之门槛进一步放宽,把2010年设定的"富裕阶层,有一定经济水平,在政府机关或大企业工作的人能在日本居留15天"改成"有一定经济水平(大约年薪10万元以上群体)的人可居留30天"。相信,这一门槛今后会继续放宽下去。 2010年,中国人访日人数为141万次(韩国244万;美国73万),相比之下,日本人访华人数为332万次(韩国人为320万次)。随着日本政府签证政策的放宽,中国赴日人数逐渐递增,两国之间"互访"状况达到均衡将是时间问题。另外,2009年10月,在鸠山由纪夫首相和前原诚司国土交通大臣的主导下,内阁成立了"观光立国推进本部",把"观光"定位日本经济成长战略的核心领域,并提出了"外国人访日人数达到3000万"的宏伟目标。政府把目标设定为"2010年1000万、2013年1500万;2016年2000万;2019年2500万;2025年左右3000万"。据观光局统计,2010年访日外国人次数为861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第29节:灾后半年游记(2) 地方政府则该做什么呢?这些天,我奔赴日本外地参观,考察地方城市的旅游现状,重新发现了重大事实,即日本社会是充满多样性的,观光资源相当丰富的公民社会。 我从东京站乘坐1964年开通的东海道新干线,在京都下车,换乘地方铁道前往奈良,这两座代表日本的古都城市之间仅有半个小时的距离。从奈良站出来就碰到了野生的小鹿们,它们不怕人,完全融入奈良市的城市运转,环望四处,大大小小的寺庙鼎立着,包括东大寺、药师寺、唐招提寺、兴福寺等,氛围与关东地区完全不同,当地人很热情,好客。我入住的"奈良酒店"是奈良最古老的传统旅馆,我说早上要到旁边的奈良公园与小鹿们一起跑步,但不知道怎么走,年轻的女服务员就主动陪同我,亲自带我到公园。我有点担心,问她:"你会不会耽误工作,没事吧?"她说:"没事,我也很开心,咱们好好参观吧。"那一刻,我再次认识到一个事实,"真正贴心的服务是令人察觉不到的"。退房离开酒店时,酒店里的5名骨干工作人员把我送到门口,直到我坐的出租车彻底离开得看不见,他们都始终以45度的姿势鞠着躬。日本最大的观光资源还是人,还有由人来展开的贴心服务,这一点与占日本国土60%的森林和围堵岛国的大海同样重要,两者都缺一不可。 晚上,乘坐火车返回两天前路过的京都。京都比奈良繁荣很多,折射着国际大古都的风格。我从京都站出来打车到东山区八坂神社附近的小旅馆入住,住一晚1万日元,含早餐,卫生间是共用的,是一家位于小丘上京都传统风格的旅馆,老板介绍说:"欧美的游客最多,他们被日本传统风格所吸引,尤其喜欢榻榻米和温泉,还有日式早餐,他们也很喜欢吃纳豆。" 我第二天参观的银阁寺实在太美了,文明14年(1482年)由室町幕府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建立,叫东山殿,今被统称为"银阁寺"。当天碰到了不少外国友人,大家被传统的日本文化所吸引,集体感叹说"beautiful,incredible"。令人自豪,它才是反映日本人自古以来坚持下来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文明。 离开京都,再次乘坐东海道新干线前往我的家乡伊豆半岛,在三岛站换乘"伊豆箱根铁道",到达伊豆长冈,入住著名的"古奈别墅"。温泉、日式建筑、庭园、榻榻米、服务,作为伊豆人,我为家乡感到自豪。令人惊讶的是,旅馆的老板娘竟然是我的小学校友,虽然比我大40岁,年龄上有着一定的差距,但很能聊得开,我们用伊豆方言聊天。她对我说:"我只有一次接待过中国游客,显得很富裕的几名女性来集体旅游,最近少了很多。随着灾后日本地方城市不景气状况进一步恶化,观光业受到巨大打击,从业者不得不以打着'低价牌'展开竞争,但这样不好,我们是从事高端服务业的,不能以低价来牺牲质量,你说呢?" 我完全同意,无论是家电、汽车还是旅游业,日本要打的不是"低价牌",而是真正的"品牌",无疑是由服务、维修、环保、健康、人性化、耐用程度等各方面的质量组成的Made In Japan。突然想起上次跟佳能公司的经营者聊天的场景,他跟我分享决心说:"三星当然很厉害,人家税收也低,日本的税收很高,劳动成本也不低,我们不能跟三星打价格战,我们要追求的,哪怕昂贵一点,我们的数码相机的质量必须世界第一,必须最为耐用。" 我跟地方政府的官员交流时表示说:"你们应该积极邀请中国记者、导演等访问参观,他们对日本乡村风俗文化特别感兴趣,无论是做专题报道还是拍一部电影,日本的观光资源一定能够令人满意。" 本书精华已为您连载完毕,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