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方与圆(全集)-9

作者:丁远峙 字数:31234 更新:2023-10-08 21:35:27

我问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林肯吗?”大家都会回答:“知道。”因为林肯经历了无数挫折,但仍然坚持了下来。记得一本书上刊载过一个美国人的故事。大致内容如下:他是一位相貌丑陋,有着蹩脚南方口音的美国人,有过短暂的婚姻,最后又死于非命。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不幸,他只有过一次成功,于是他帮助了好些人。他的故事是这样的:二十一岁做生意失败二十二岁角逐州议员失败二十四岁做生意再度失败二十六岁爱侣去世二十七岁一度精神崩溃三十四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三十六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四十五岁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四十七岁提名副总统落选四十九岁角逐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五十二岁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这个人的名字叫做亚伯拉罕?林肯。我再问一个问题:“你们知道邓小平吗?”大家仍会回答:“知道。”因为他在一生中三落三起,但绝没有向困境低头,结果改变了全中国的命运。“但你们知道马英高吗?”“马英高是谁?”你们当然不会知道他是谁,因为他半途而废了!格罗夫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许多人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为了成功,我曾试了不下上千次,可就是不见成效。”你相信这句话是真的吗?别说他们没试过上百次,甚至于有没有十次都颇令人怀疑。或许有些人曾试过八次、九次,乃至于十次,但因为不见成效,结果就放弃了再试的念头。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确认出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然后拿出各样行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大家都知道桑德斯上校,“肯德基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但你们知道他是如何建立起这么成功的事业吗?桑德斯上校在65岁时还身无分文,孑然一身,当他拿到生平第一张救济金支票时,金额只有105美元,但他没有抱怨,而是自问自己:“到底我对人们能做出什么贡献呢?我有什么可以回馈的呢?”随之,他便思量起自己的所有,试图找出可为之处。 头一个浮上他心头的答案是:“很好,我拥有一份人人都会喜欢的炸鸡秘方,不知道餐馆要不要?我这么做是否划算?”随即他又想到:“要是我不仅卖这份炸鸡秘方,同时还教他们怎样才能炸得好,这会怎么样呢?如果餐馆的生意因此而提升的话,那又该如何呢?如果上门的顾客增加,且指名要点用炸鸡,或许餐馆会让我从其中抽成也说不定。”好点子固然人人都会有,但桑德斯上校就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不但会想,而且还知道怎样付诸行动。随之他便开始挨家挨户的敲门,把想法告诉每家餐馆:“我有一份上好的炸鸡秘方,如果你能采用,相信生意一定能够提升,而我希望能从增加的营业额里抽成。”很多人都当面嘲笑他:“得了罢,老家伙,若是有这么好的秘方,你干嘛还穿着这么可笑的白色服装?”这些话是否让桑德斯上校打退堂鼓呢?丝毫没有,因为他还拥有天字第一号的成功秘诀,那就是执著,决不轻言放弃。最终桑德斯上校的炸鸡配方被接受了,但是在整整被拒绝了 1009 次之后,他才听到了第一声“同意”。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他驾着自己那辆又旧又破的老爷车,足迹遍及美国每一个角落。困了就和衣睡在后座,醒来逢人便诉说他的炸鸡配方。他为人示范所炸的鸡肉,经常就是他裹腹的餐点,往往匆匆便解决了一顿。在历经1009次的拒绝,整整两年的时间里,有多少人还能够锲而不舍地继续下去呢?真是少之又少了,也无怪乎世上只有一位桑德斯上校,这也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可贵之处。如果你好好审视历史上那些成大功、立大业的人物,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轻易为“拒绝”所打败而退却,不达成他们的理想、目标、心愿就绝不罢休。迪斯尼为了实现建立“地球最欢乐之地”的美梦,四出向银行融资,可是被拒绝了 302 次之多,每家银行都认为他的想法怪异,但现在,每年有上百万游客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迪斯尼欢乐”,这全都出于一个人的执著。我相信,只要能不断辛勤灌溉所种下的种子,执著地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那么你就必会走出人生的冬季,进入春季,多年看似不见成效的努力,终将会有收获的一天。有位父亲,把一棵看来已死的的树锯断。春来的时候,他竟发现树桩的四周长出嫩芽来。他说:“我以为它真的死掉了,叶子在冬天时都掉光了,枝干那么脆弱,一折就断,我真以为这棵老树已再没有生命了,但谁知道它的根仍蕴藏着生命呢。”他望着他的孩子说:“孩子,你不可忘记这重要的教训啊!千万别在冬天砍树。”每个人都会有人生失败的时候,关键是决不要放弃,你这个时候做的消极的决定,很可能像在冬天砍树一样,是一种错误。对于执著,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电视中看到的关于邓伟的事迹。邓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是张艺谋的同学,他初次作为电影摄影师拍的电影就获得广泛好评,正当前途无量时,他却有了一个梦想,要完成世界100个文化名人的人像摄影。这样的梦想对于当时的邓伟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没有资金,没有世界性的名气,谁会理他,即使同意了,他又怎么有钱去拍摄呢?但他抱定了有千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于是他放弃了电影摄影,开始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他独自去了新疆的荒野,在雪原上锤炼自己挨饿耐渴的吃苦能力。恰好他的同学在那里拍电影,当同学在拍摄荒野的雪线时,发现有一个人,就等待着他离开,但等了很久也没见离开,就在长镜头中仔细看,竟然惊奇地发现像邓伟,就叫其他人来看,大家也觉得像邓伟,于是用扩音器喊他的名字,邓伟听到后就过来了,大家见到竟然真是他,都笑问他是不是有病。邓伟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开始给一些文化名人发函,希望能拍摄他们的人像,以留给后人怀念。但三年过去了,没有一封回函,他都要放弃了,这时接到了香港船王包玉刚的回函,函中的内容却是拒绝他的请求。但父亲鼓励他说:“任何事情敢想就是成功了一半。”不久英国一家学校邀请他去作摄影讲座,讲座结束后,他就留在了英国打工,由一个客座讲师,一变而为一个打工者。他做过油漆工,搬运工,烫衣工,由于烫斗太重,留下了后遗症,他说几年中手一握紧就痛。他省吃俭用,一个人孤独地在英国生活,这一切只是为了存钱完成他的梦想。其间他不断地向名人发函,但均没有回复,他决定主动出击,直接去找他们。首先他选中了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他就直飞新加坡,下了飞机后,要求的士司机带他去李光耀家,的士司机觉得他有问题,都不愿意,他答应多付一些钱,的士司机在钱的诱惑下就带他去了。到了李光耀家附近,的士司机不能再往前开了,就告诉了他路线,让他自己去。于是他下车自己往里走,遇见了一个哨兵,拦住他问找谁,他回答找李光耀,哨兵就让他进去了。继续往里走,又遇见了一个哨兵,他说有封信要给李光耀总理,又获得了通行。到了一栋房子的门口,他敲了门,一个身材魁梧的人打开了门,问他干什么?他说他是中国的摄影师,有封信想交给李总理,那人问能否让他看一下,邓伟就将信交给了那人,那人说:“如果相信我,就由我将信转交给李光耀,有消息再通知你。”邓伟同意了。古语说:踏破铁鞋无弥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几天后,在一个海边,邓伟接到了通知,约他去给李光耀拍照。万事开头难,给李光耀拍照后,他就将李光耀的照片附在了函件里面,又向一些名人发了函,这回他得到了一些人的允许,于是他的摄影计划开始能进行了。当然其中也不是都很顺利,为了给以色列总理拉宾拍照,他连续几年锲而不舍地给拉宾写信,拉宾回信了,寄来一张亲笔签名的近照,但拒绝了他的要求。但邓伟并没有放弃,他继续写信给拉宾,说那张照片拍得并不好,他能够拍得更好,就这样历经四年,终于感动了拉宾,为拉宾拍摄了照片。就这样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故事,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办成了。整件事耗资300多万元人民币,全是靠他自己省吃俭用打工赚来的。为了准备这些摄影,深入了解他的拍摄对像,以拍出他们的个性与神韵,他写的笔记就有二十多本,用他的话说,每一次摄影都是一个故事,都可以写一本书。张艺谋对邓伟做了一个精彩的总结,形容他读书时做事就一根筋,也只有他这样一根筋的人才能办成这样的事。人有时真的就是要一根筋,这样常常能使我们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邓伟的例子就是明证。记者曾问邓伟:“你做这件事,没有名,没有利,当电影摄影师多好,你后悔吗?”邓伟回答:“我不拍电影会有其他人拍,但这件事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我不后悔。”曾经有段时间医院误诊他得了癌症,他却说:“我已经做了一件我一生中想做的事,我死而无憾。”我们活到现在,我们做过一件我们真正想做的事吗?我们做事往往只是为了生存,只是为了利益,但从没有真正做过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多么可悲呀!每一种思想,只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加以贯彻,迟早都会梦想成真。要点:每一种思想,只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地加以贯彻,迟早都会梦想成真。每个人都梦想着能在生命中遇到贵人,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帮一个大忙。其实你生命中的贵人就是你自己。哪一天当你有了积极主动的心态,懂得用积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主动出击去寻找机会jartxt手机电子书网[www.jartxt.com],你就遇到了你生命中的贵人——有积极主动心态的你自己。积极主动是成功者最基本的要素。记住!当你体味到自己积极主动的那一天,也就是你遇到你一生中最重要人物的那一天;而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你自己!你的这种思想、这种精神、这种心理就是你在人生中取胜的法宝,取胜的力量。积极主动,你就将无往而不胜!结束语我办过很多次培训和讲座,我著的书也有广泛的读者,很多人因此而改变了生活,但也有很多人却只是在一阵激动后,没多久又恢复了原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人必须对自己负责,必须有对自己的责任心,如果你都不愿意对自己负责,或者对自己的责任心不强,外人无论如何是帮不到你的。其实对自己负责,也就意味着对自己的父母负责,对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对孩子负责,对自己的师长和朋友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只有勇于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勇敢地面对生活,才会抱持终生学习的态度,才能永不松懈地追求积极上进,才能持续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所以,要让本书对你有帮助,首先你得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你的生活无论是好是坏,都只是你自己创造的,你才应该对你的生活负全责。身为一个对自己完全负责的人,你会拒绝找借口,拒绝推卸责任给其他人。你若成功,功劳归你;你若失败,就得负起责任。身为一位对自己完全负责的人,你永远要去找答案而不是想问题;是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去抱怨。遇到逆境,你立刻会停下来说:“我负责”,然后,你不会继续去想那些已经发生的事,而是去想下一步该怎么做。负责任的人会把精力集中在未来的机会而非过去的问题上。他们不会为过去的失败而哭泣,他们了解已经发生的事情是无可挽回的。他们会把每一次挫折或失败当成是珍贵的教训,而且会说:“下一次,我就会……”。负责任者的座右铭是“如果问题无可避免,我必须负起全责。”即使做到了这些,你在这本书中所看到的一切也许还是对你没有用,你在任何别的书中学到的一切也许也都对你没有用,除非你决定要开始行动,决定要好好地去运用,人生中惟有真正的决定才能发挥改变人生的力量。幸福还是不幸,成功还是失败,选择的权力就在你手上,就看你对你的人生做出一个怎样的决定。要记住:正是你的决定而不是你的遭遇,主宰着你的人生!在少年时代我崇拜拿破仑,但现在已不可能有那种指挥千军万马做出一个重大战略的决定,但我们可以对我们的人生这个重大战役做一个决定。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真正做出过影响一生的重大决定吗?或者做出过但又不能贯彻执行呢?那么,现在就请你做一个真正的决定吧,并告诉自己誓将贯彻到底!方与圆2(丁远峙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扇只能由内开启的改变之门,这扇门从外面是推不开的,只能由内向外推。如果你不愿意打开这扇门,不论我在外面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切还是无效。所以在看本书的时候,首先希望你能打开内心里的这扇门,当你打开这扇门后,你将会感受一些全新的东西,感受生命由此而来的改变。如果把一支蜡烛放进全黑的屋子,黑暗瞬间消失,屋里有了光明。但是,增加十支、百支或千支蜡烛,房间无非是变得越来越亮。但决定性的变化是第一支蜡烛,是它冲破了黑暗。下面的内容也许将成为燃亮您人生的第一支蜡烛。一、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人的头脑就像一部超级电脑,它已具备了举世无双的硬件,但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出这些硬件的功能,还必须输入一些很好的软件。这本书就是为开发你的头脑而编制的一套心灵软件。我是绝对相信心灵对于人的作用的。记得《六祖坛经》里有这样一段故事。六祖惠能昔日在广州法性寺。当时印宗法师正在讲涅槃经。突然一阵风吹来,风幡飘动。一位僧人说是风动,另一位僧人却说明明是幡动,两人争执不下。惠能见了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人心自动。”众皆骇然。外物只有通过我们的内心才起作用。不论是风动还是幡动,如果你的内心不动,它就不会对你有影响。佛家说:“心魔即魔,心佛即佛”。具有魔的心灵你就将成为魔,拥有佛的心灵你就会成为佛。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心灵决定的,是由你心灵的修炼程度决定的。人的成功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惟有修炼好心灵,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没有修炼好心灵,既使取得了成功,也不能保持长久。很多人渴望改变生活,想生活得更成功、更快乐、更有意义。那怎样才能做到呢?在一次签名售书时,华为的一位工程师跟我谈了他的苦恼:“我是博士生,人也很勤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我觉得我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心里很苦闷,有时我都真想换份工作算了。”我对他说:“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我写的书我总认为是最好的,你对工作投入了心力,你也会认为你的工作是最好的。但你的工作是不是真的就最好呢?我相信如果你的工作真的很杰出,任何一位领导要追求企业的成长,他就不会视而不见。所以你不要抱怨领导没有眼光,你抱怨领导,你只会得到烦恼,而不会有任何进步;你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工作还不够杰出,还没有做到更好,这样你就会想办法改进自己,你也才会取得进步。”我们很难改变别人,我们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别人;我们更不要抱怨别人,我们只有通过让自己变得更杰出来征服别人。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问题,改变别人是很困难的,即使改变了别人,你也不会有什么进步,而多反省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还应该做得更好,你就能够改变自己,使自己得到进步。其实很多夫妻、朋友间的争吵,不也正在于我们总想去改变别人吗?古人讲: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人最应该反省的是自己,人最应该改变的也是自己。你只有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地改变自己,你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更杰出,你的生活世界也才有可能因此而变得更美好。美国成功哲学家金?洛恩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不是追求得来的,而是被改变后的自己主动吸引来的。”我喜欢下面这个故事:美国有位牧师,第二天要去进行一次隆重布道演讲,但踌躇再三,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讲题,偏偏他的小孩又在边上捣乱。他就拿了一张世界地图,几下将它撕成碎片,交给小孩,说:“如果你能将这张地图拼好,我给你两块钱。”小孩高高兴兴地就拿过去了。牧师心想:这张地图够孩子忙上几个小时了,自己也正好准备一下演讲。岂料过了不到几分钟,小孩就兴高采烈地跑出来,说地图已经拼好。牧师接过一看,果然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又呈现在眼前,他奇怪地问:“你怎么能这么快就拼好了呢?”小孩回答:“地图反面是一张人头像,我把人头像拼好了,地图也就当然拼好了。”牧师一听顿然醒悟,他终于找到布道的题目:一个人是对的,他的世界也就是对的。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你感觉自己做事不成功,做人不快乐,生活不幸福,你首先要好好检讨的是自己,自己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觉自己不成功,不快乐,不幸福,那不是世界不好,只是因为你还不够好。比如你生病在病房住了几个星期,病好后出门,看到蓝天、白云、绿草,是否会觉得心情开朗呢?生命突然间变丰盈了。世界变了没有?没有变,世界还是照旧。是谁变了呢?是你变了,是你的心境变了。所以一切的改变,首先都来自于你自己的改变。你想要改变命运,就要学会改变自己。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快乐,不够成功,不够受欢迎,那你就得想办法改变自己。一个人既想改变生活状况,又不去努力改变自己,那像什么呢?我告诉你医生对于精神病人的定义: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却妄想有不同的结果。要想有不同的结果,就得有不同的做事方式;要想有不同的生活世界,就得有不同的自己。要点:要想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成功不是追求得来的,而是被改变后的自己主动吸引来的。那改变要从哪里开始呢?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瓦特发明蒸汽机,使人类开始了用机器代替人手的历程,引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这个发现很伟大,但不是最伟大;而后电脑的出现,因特网的产生,这些都很伟大,但还不是最伟大;有人会说青霉素的发现,汽车的发明,生物工程等等……以上的发明、发现都只是技术层面的,其实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改变人生。我非常相信这句话。为什么说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呢?因为惟有这个发现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与快乐的,它告诉我们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与快乐,而且告诉了我们获得的途径,那就是从改变人生的态度开始。既然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现,那我们不妨问自己,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运用过这条规律吗?如果没有,那不是对人类知识与智慧的一种最大浪费吗?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觉得自己不快乐、不幸福、不成功,想改变现时的状况,其实你完全可以做得到,你是你自己的主人,只要你改变你的思想,用另一种眼光看问题,你就能改变这一切。下面的故事是我希望自己能牢记一生的故事:2003年年初,台湾有位叫刘侠的作家去世了,凤凰卫视为此制作了一套特辑——《天使走过人间》,看完这套特辑后,我被强烈地震撼了。当晚,我的心久久地不能平静,于是我连夜在网上查找了刘侠的资料和文章,那一整晚我都在经受着一种心灵的洗礼,我愿意一千遍一万遍地向人们宣扬刘侠。刘侠出生在陕西省扶风市杏林镇,为了纪念她的出生地,她取笔名杏林子。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12岁就得了一种怪病,经医师诊断为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不全而引发的慢性疾病,完全无药可治,患者等于被宣判了漫长的死刑,在死亡之前是无尽的疼痛、更疼痛和更加疼痛的凌迟。那为什么还要活着呢?刘侠也问了自己这个问题。生病之后,她看着自己的关节一个个坏掉,渐渐不能走不能跳,身体的痛苦倒容易忍受,最大的痛苦是来自内心,“我不知像我那样既没有念过多少书,又瘫痪在床上的病人到底有什么用?我活着到底是干什么?仅仅为了自己受苦、拖累家人吗?我真的要在病床上躺一辈子,永远做一个废人吗?”于是她告诉自己,如果三年还不康复的话,就不要活了。结果,好不容易熬了三年,还是没有好!她想:好吧,再延长三年好了,如果再不好,就绝对不要活了!但还不到第二个三年,也就是她16岁的那年,刘侠找到了上帝,或者说上帝找到刘侠。透过神的精神抚慰,刘侠对生命有了新的诠释:上帝和魔鬼最大的不同就是:魔鬼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死,上帝却千方百计只想叫人活,而且活得更好,更起劲、更快乐。所以祂给了人信心、希望、勇气,还有爱;教导我们如何在痛苦中保持信心,在灰心中保持希望,在危难中保持勇气,祂也不断用爱来滋润我们饱受创痛的心灵,好叫我们的生命重新充满生气,勇敢地活下去。自从有了信仰,刘侠决定用快乐武装自己,与痛苦和平相处。在她的右手腕上,有一堆密集的小白点,那全是针痕。每遇到需要静脉注射或抽血的时候,医生就摇头叹息,他们举着针管一戳再戳,就是找不到那可怜的血管。有些医生一针又一针的“失败”,常弄得满头大汗,拿针管的手都在发抖,刘侠就忍住痛安慰他们:“不要紧,慢慢来!我是O型血,人们说O型血的人都很勇敢。”刘侠不仅顽强地与病痛作斗争,她还学习着怎样去爱,怎样去付出,并一点一点地磨练自己的个性。有位作家描述了看到刘侠的写作过程。她在腿上架着一块木板,颤巍巍地用两个指头夹着笔写字,每写一笔就像举重一样,要忍受巨大的痛苦,那位作家都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但就这样,刘侠写出了几百万字,20多本的励志书。她的作品也许称不上精致文学,却是一字一痛,一字一爱,所迸发的力量比那些精致文学还要伟大珍贵,这是她以“无用之躯”送给弱势者、身心残障者,以及无数跌倒过、在长夜里痛哭过的人的礼物。她这样说:那时候活不下去的原因是不知道病何时会好,生命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但我有了信仰以后,便对生命有一个新的诠释:就是每一个生命,不管是老弱伤残或贫富贵贱,都是珍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有他特定的价值。人看人是看外表——看容貌、看财富、看地位。但上帝是看内心,看我们有没有对自己的生命尽了本分。祂不要求每一个人都拿一百分,因为祂知道人的才智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之分,祂只要求我们尽本分、尽了心,就够了。一个12岁就被病魔缠身的女孩,却凭着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毅力,成为了风靡台港和东南亚的著名作家,她的文章被收录在中学的课本中,她的散文《杏林小记》、《生之歌》、《生之颂》几十年来都是台湾中学生假期指定读物,更以《另一种爱情》获文艺大奖,在当代的华人作家中,没有人比得上杏林子励志,除了她,没有人可以顶着一个毁坏的身体以文字见证生命的强韧、热情和美丽,历经二三十年而不辍。同时她还创办了台湾最大、最有影响的残疾人组织——伊甸园。她自己在遭受不幸,她却总在想法帮助别人。她在一个盲人按摩院,发现两位盲人按摩师有音乐天分,她就鼓励他们唱歌,并为他们请音乐教师,最后这两位盲人按摩师成为了台湾有名的音乐组合——双福之音。杏林子创造了奇迹。不,不要说她创造了奇迹,她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但奇迹是怎么产生的呢?她的力量源自何处呢?水流经管道的时候,它的形状是管道的形状;生命的泉水流经你的时候,它的形状就是你思想的形状。杏林子的改变,杏林子创造奇迹的力量,源自于她思想的改变,她对生与死有了重新的认识,她懂得了爱和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如果一个学生成绩不好,那是因为他学习不够努力;他之所以不够努力,是因为他不喜欢学习,认为学习没用;如果他继续保有这种思想,结果就是将来没有文化知识,也就很难有一个好的人生前途。如果他想改变学习不好的这种状况,他就必须努力学习;而要有持续不断努力学习的劲头,他首先就得改变思想,改变那种不愿意学习的思想。所以人的一切改变,都是从改变思想,改变态度开始的!人的生活状况只是人思想的反映,就像放电影,要想改变屏幕上的影像,就必须更换拷贝,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生活的拷贝。你现在的行为、状况,是你以前思想的结果;你将来的行为、状况,是你现在思想的结果。你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想走向成功,那就从改变人生态度开始吧!印度教经籍《薄伽梵歌》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降生在自然界;我们的第二次新生是在精神界。要点: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态度,从而改变人生。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任何一个人想改变自己,首先是从改变思想开始。那是什么形成了我们的思想和人生态度呢?就像你吸收的营养决定了你的身体,正是你所接收的知识和信息形成了你的思想。人们不是说知识是灵魂的食粮吗?知识的确是灵魂的食粮,但食粮也有质量的好坏之分,甚至还有些是腐烂变质的,吃了对人体有害。所以知识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你接受了一些不好的知识,就会伤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心态不好,或者做人不成功、不快乐,是因为他接受的信息不好,接收的知识不好。柏拉图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理解真善美是什么就去学习,那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因为他很可能学到一些坏的东西,形成一种不健康的思想。要有幸福、快乐的生活,就要有积极、健康的思想;要有积极、健康的思想,就要选择接受最好的知识。我们必须把守好心灵的大门,凡是能让我们积极向上、人生丰富的知识才可以进入心灵,凡是让我们消极悲观、人生不快乐的知识,就不允许进来。接受什么样的知识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但这种选择往往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如果你整天只是将时间耗费在电视机前或报纸上,如果这就是你信息的主要来源,你一定会变得平庸!要看书,要看好书,要看经典的书,你的人生才会真的丰富。拓展你的心灵,你就拓展了你的人生世界。你的衣服每天都要清洗,然而你的思想、你的心已有多长时间没有清洗了呢?下面就是你应该学习的能帮助你过上幸福、快乐、成功生活的知识,是你所应该确立的人生态度,是启动你大脑中巨大能量的一套心灵软件。要点:是你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形成了你的思想要有积极、健康的思想,就要选择接受最好的知识。在心灵里播下高贵的种子,你就将收获高贵的人生。伟大的灵魂并不是平庸之辈所能理解,它是高贵心灵和强盛生命力的结合物。小时候去乡下姥姥家玩,姥姥给了我一个石榴,吃完后我随手将它的核扔在了小院里。几天后,它居然发了芽,于是我拜托姥姥好好照料它。不经意间十几年过去了,我再去姥姥家时,发现院中多了一颗结满硕果的石榴树。姥姥告诉我这就是我当年随手洒下的种子。我真的惊奇了:一粒种子是这么小,但它的力量却这么的无限,居然长成了大树,还结出了无数的果实。于是我好奇地剥开了一粒石榴的种子,却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但我总觉得它既然能成长为大树,它里面一定有某种细微的、不可感知的本质,正是这种本质决定了它的未来,决定了它的成长方向。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下杂草的种子,就只能收获杂草;你种下一颗大树的种子,只要有适合的阳光、水分、空气、土壤,它就能成长为一颗参天的大树。一粒种子正有能决定一切的本质。其实人生也是一样,你在心灵里播下了怎样的种子,就将收获怎样的人生。卢梭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我常常为他的理论,为他孤独的情感,激昂的文采所倾倒。但我初看《忏悔录》时,却怎么也在心里接受不了。一个少年时有露阴癖的性变态者,青年后又与他人共事一位中年贵妇,甚至因为这位贵妇去世时,在遗嘱里未曾提到他,他就偷了这位贵妇一条价值不大的锻带。就这样一个无赖,居然完全靠自学成了民主社会理论的奠基人。于是我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他能超越卑贱成为一个伟人呢?当我看了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我明白了,虽然他浪迹过街头,做过仆人,家庭教师,地位卑贱,但却始终潜藏着一颗高贵的心灵,正是这种心灵引领他走出了卑劣,激励他在劣境中去寻找一个更公平、美好的世界,从而将人类导向了平等、自由、博爱的新航向。就像卡莱尔说的:“他教导的东西,整个世界将去做和创造出来。”正是在卢梭思想的引导下,才有了法兰西共和国,才有了美国的独立宣言。卢梭在《忏悔录》中开篇写道:“当末日的号角吹响时,我愿意拿着这本书和任何人一起站在至高无上的上帝面前接受审判。这就是我曾做过的,我曾想过的,这就是真实的我。”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完美的人,但从古至今又有谁能像卢梭那样有勇气、有道德,能将真实的自己坦然于众呢?卑贱的人也许只有在卑劣中得到乐趣。卢梭生活在最底层,受尽了各种屈辱,但他心灵的高贵使他无法忍受这一切,在孤独与痛苦中,他思考着人的权力和价值,并用他天才的灵魂和激情四射的言辞唤醒了我们,使我们认识到平等和自由的可贵。他不仅自身超越了卑贱,而且用他高贵的心灵点燃了我们心灵中高贵的火种。也正因为如此,他生前虽然遭到了各种的非议、唾骂,但死后却进入了法国的先贤祠——一个专门用来安葬伟人的处所,具有世界性的荣誉纪念意义。人的思想和行为不可能全都是伟大的、高尚的,甚至有些可能是卑劣的,但只要心灵保持高贵,并遵循高贵心灵的指引,那么就必将超越平庸,变得杰出。还有拿破仑?波拿巴,我少年时最崇拜的人物。歌德说:拿破仑摆布世界,就像洪默尔(德国音乐家)摆布钢琴一样,任何时候他都胸有成竹,应付裕如。他虽然出生在科西嘉贵族家庭,可初到法国时,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军校学生。但正像他的名字拿破仑——意为荒野的狮子——一样,他始终有着一颗高贵的心灵。拿破仑身材矮小,但内心却高贵狂傲,他宣称,他的佩剑只有剑带属于法国,剑刃却由他自己掌握。拿破仑十分迷恋卢梭等人的启蒙思想,为卢梭那种慷慨激昂的语言、热情奔放的思想鼓舞着。他在手稿中写道:一个十分狡猾的凶手在谋杀了合法君主并成功地窃取王位后,同样受到上帝法律的保护,……。人民比篡权者有更多的权力去驱逐一个篡权的君主。拿破仑在少年时就向君主的权力发起了挑战。其实他一生都是一个高傲的人。在土伦之战中初露锋芒立下大功不久,由于法国内部的政治斗争,他被投入了监狱。出狱后,一无所有的拿破仑奔走于革命新贵的门前,却怎么也低不下他那倔强的头颅。拿破仑天生就是一个要做大事的人,他不能忍受平庸的生活。在那段没有事业可为的日子里,他心情郁闷,不修边幅,头发蓬松,一幅惹人生厌的外表,甚至无心恋爱,身体上也显出了病态。巴尔扎克充满同情地写道:“你要有种,你就扬着脸一直往前冲。可是你得跟妒忌、毁谤、庸俗作斗争,跟所有人斗争。”但拿破仑并没有被命运击倒,他在积极作着准备。不久保王党人发生叛乱,由于巴黎没有合适的军事人才,热月党人不得不请闲居的拿破仑出来指挥军队。面对8倍于己的敌军,拿破仑临危受命,镇静自若,运用高超的军事才华,只用一个小时就击溃了叛军。一位哲学家说:“人生虽然漫长,但紧要之处却只有几步。”拿破仑抓住了仅有的两次人生机遇,使平淡的人生立即绽放出异彩。一夜之间,拿破仑一跃成为手握首都军事和治安大权的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面前展现出一片锦绣前程。拿破仑却不屑于此,葡月的功勋远没有为他攫取最高权力提供充分的条件。他不愿把自己埋没在巴黎的轻佻生活里;也不愿以自己的权力周旋于各种派别和权贵门前;他宁愿直中取,不愿曲中求。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职位,谋求了一个没有多少实力的方面军司令职位,为的是能统兵在外。拿破仑心中炽烈地燃烧着施展军事才华,追求成为伟大统帅的强烈欲望,这种欲望不断地驱使他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正是他说出了“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名言。欲望加才华就能形成一种坚定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他最终成了傲视欧洲的雄狮。他本人也成了鼓舞几代年轻人个人奋斗的目标。从卢梭、拿破仑来看,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小就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他们不甘平庸,始终追求卓越。高贵正是一切伟人心灵中那种细微的、不可感知的、决定他们成长的本质。你在心灵里种下的是卑微的种子,你就只能收获卑微;而你种下的是高贵的种子,你就将收获高贵,成为一个高贵的人。不谈那些伟人,我认识一些很成功的朋友,我也潜心研究过他们,我感觉他们最大的与众不同不是能力上的,也不是知识上的,而是他们从小就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他们并不在外表上表现得狂傲,但在内心深处都认为自己是杰出的,是必将有一番作为的。即使开始的起点并不高,所处的环境很恶劣,身份很低微,但他们的雄心却从来没有湮灭,从来没有丧失奋斗的意志。因此他们总是能抓住每一次机会,甚至没有机会时,他们也能努力去创造机会。我有一位朋友,现在是拥有200多位工人的电子厂的老板,他对我说:“当我在内地工作每月只有200多元工资的时候,一位在深圳的朋友告诉我他的月薪有三四千元,我都没有羡慕他,因为我认定我将来必定不是只靠几千元工资来谋生的人。”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雄心,在他打工做到月收入上万元的管理层时,却毅然放弃了职位,创办了自己的电子厂。从我自身来看,我也实在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没想到不经意间写出的《方与圆》,没有任何媒体的宣传,没有任何炒作,在默默无闻中居然畅销了八九年,直到现在也还在热销之中,表现了强劲的生命力。那些媒体疯狂炒作,排行榜上总是位居前列的书,书商告诉我最多也就销了百来万册,而《方与圆》加上各种盗版版本,总数已过500多万册;台湾出版了繁体版,而且多次脱销,部分内容还被选入了台湾国文版教材;韩国也翻译出版了韩文版,并成为韩国的畅销书。于是社会上林林总总出现了一系列借方圆命名的书,居方行圆已然成了一种做人的境界。一些不法书商还干脆就用我的名义炮制了《纵与横》、《点与线》、《点与面》、《新方与圆》等等,最令我哭笑不得的是,我不知什么时候就被人终结了,市面上居然出现了《方与圆》终结篇《受用一生的智慧》。就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在书商眼里已然是创造了奇迹。既然我在一些人眼里创造了奇迹,而且总有一些热心的读者来电、来信询问,我也开始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有什么奇特?但想来想去,只是觉得自己既懒散又贪玩,没有恒心、没有毅力,也没有才华,可能我惟一可取的就是:我平凡,但决不平庸,我总有一颗追求卓越的心。记得少年时,我就崇拜英雄,喜欢看英雄传记。看了《三国演义》,就崇拜上了诸葛亮;看了《拿破仑传》,又崇拜上了拿破仑。于是这些英雄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洒下人生要铸就辉煌的种子。我的言行举止还和其他同学一样,但我的血管里却已开始博动着同那些英雄一样殷红的血液,从此我的心灵里就播撒下高贵的种子。记得初二学农劳动时,站在一个小山顶上,面对着波光粼粼的南湖,我在内心发下誓言:将来不论干什么,都要好好干,干出名堂。这成了支撑我一生的信念。有了这样要出类拔萃的心态,于是我一生都在积极进取,寻找机会。但我生性懒散,临高考前,还为刚借到的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而不忍释手。结果高考考得不好,只得进了师范学院。为了高考的失败,我在心中一千篇地痛骂自己,用未来的前景激励自己振作,“不努力,将来只会成为孩子王”,这样的前途与我少年时的梦想有多大的差距呵。我想努力考上研究生以改变命运。但我很贪玩,喜欢看球,喜欢踢球,还迷醉于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特别是古龙的小说,直到现在,每隔数年,我又能重看一遍,而且成了疲累以后很好的享受。最终考研究生也泡了汤。毕业后,我分到了内地的一所中学。虽然我外表并不张扬,但内心却在为无所作为而痛苦。我在日记中写道:是什么让我从梦中惊醒,是没有成就呵……女人带给我的只是涟涟的泪水,事业带给我的却是锥心的疼痛。于是我想变换环境,决定去深圳闯一闯。来深圳后,我还是教书,但内心却总在想着寻找自己的路。我在学校教书,熟悉中学教学。我想应该先利用这个优势赚点事业的起步费。我考虑高考对学生自身要求较高,不是单凭教师努力就能取得成功,而初中生可塑性强,初中知识量小,内容简单,采用家教式的教学方法,只要教师优秀,学生努力就一定有成效。于是我想到在初中办贵族班。当时学生请家教,每晚100元,不仅无法请齐中考要考的五科教师,而且家长不熟悉教师,不知道请的是否优秀。何况100元酬金,也无法请到优秀教师。我就想单独一个学生缺乏相互的促进,学习效果不一定好,而且学起来也挺闷的,无法保持长久的兴趣。但学生太多了又无法因材施教。如果集中五个学生为一个班,每个学生每晚仍收100元,总共500元。我用每晚200酬金,请最优秀的教师,因为同时开了好几个班,这样我就可以请五位教师轮流上课。课时租金一晚20元左右。我每个班一晚可以赚200多元。我赚了钱,教师对报酬满意,学生进步明显,家长也满意。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但班办了一年,就停办了。一方面我并没想在这方面长期发展;另一方面,后来深圳中考各个学校抓得很紧,课外作业越来越多,学生晚上参加学习,就难以完成学校的作业,时间上无法协调。这种班寿命不长,但我却因此有了一点起步费,也就能开始了我后来的办培训之路。如果要我总结前面走过的人生,我想我最可取的是从小看了一些英雄故事,名人传记,开始了英雄崇拜,那些英雄的精神在我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于是我总在梦想着成为英雄,成为我少年时崇拜的偶像中的一员。我才总是折腾着,考研究生、闯深圳、办贵族班,办公司、从事成人教育、写书等,直到现在这种精神还在我内心中燃烧,总是鼓舞我不断向前,不断进取。人生总会有低潮期,当自己某段时间太过沉沦时,这种精神就会从心底深处跳出来,责骂自己,呼唤自己重新振作向前。当自己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时,这种精神又会鞭策自己,英雄的栖息地应该是更辽阔的天空,决不能躺在一片小草地上沾沾自喜。英雄精神已经与我的心灵融为了一体。人是应该追求高贵的,活着为什么要平庸,要默默无闻呢?我们不能仅是为衣食住行而活,不能每天只是靠看电视打发时光,人的生活不仅是生存,还要创造出一些价值,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佛教强调人生有因果关系。它认为人有前世、今世和来世。人在现世的生活状况,是你前世的所作所为造成;而你来世的生活状况也取决于你现世的所作所为。即所谓今世之果是前世之因;来世之果是现世之因。我不想论及佛学的三世因果哲学,但我相信人生有因果关系。一些人取得成功,成为杰出人物,必定是有原因的。有人说是因为他们有能力,有勇气,有热忱,能抓住机会,我觉得都对,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高贵的心灵,正是这粒种子催生出其他因素,使他们获得成功。种子是有着巨大的力量的。小学时我们就学了夏衍的《种子的力量》。种子埋在土里,但无论有怎样的阻碍,它总是能破土而出,即使上面是岩石,它也能找到缝隙发出芽来。一批小学生研究了爬墙虎对立交桥的破坏作用,发现它的根系能深入到裂缝中成长,对桥造成破坏作用,这不正说明种子的力量吗?同样,高贵的心灵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无论你现在所处环境如何恶劣,地位如何低下,只要你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你就绝不会甘于平庸,就会有一种伟大的力量支撑你不断地向上走,而这种不断向上走的力量正是人类所有精神财富中最宝贵的遗产,也必将引领你走向成功。相信高贵心灵的力量吧!它誓必能像种子一样,冲破层层障碍,生根发芽,直至成熟,结出甜美的果实。要点:你在心灵里种下的是卑微的种子,你就只能收获卑微;而你种下的是高贵的种子,你就将收获高贵,成为一个高贵的人。在古老的印度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段时间,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是神,但人类是如此罪恶并滥用神权,以至于梵天——一切众生之父,决定应该剥夺人类所拥有的神性,并把它藏到人们永远也不会重新发现的地方,以免他们滥用它。“我们将把它深埋于地下。”其他的神说道。“不,”梵天说,“因为人们会挖掘到地层深处并发现它。”“那么我们将把它沉于最深的海。”神们说道。“不,”梵天说,“因为人类会学会潜水在海底发现它。”“我们将把它藏于最高的山上。”神们说。“不,”梵天说,“因为人类总有一天会爬上地球的每座山峰又会捕获到神性。”“那我们实在不知道应把它藏在哪儿人类才不会发现”。这一小部分神说道。“我会告诉你们,”梵天说,“把它藏在人类自己身上,他绝不会想到去那里寻找。”诸神赞成。他们就这样做了,于是把“神性”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自从那时起人类一直遍访世界,通过挖掘、潜水和攀登寻找那类似于神一样的品质,而这种品质却一直隐藏在他自己身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神性的,这种神性就是上帝埋在我们心灵里的种子,它具有成长的力量,具有使人能达致向往的那种力量。这种神性就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是高贵的,只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寻找到或者说挖掘出这种神性,以至于我们都平庸了。神性是高贵的,因此我们的心灵也应该高贵,这种高贵的心灵就像一束火花,正是由于有这束火花,我们才敢向人生挑战,并把它变成一堆火焰。我们必须重新捕获的,正是由它所发出的光辉,它是某种真实的东西,某种深藏在我们心灵里的东西。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使得我们能在人生中创造奇迹。人是万物之灵,是有神性的,也就是高贵的。如果你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高贵,你就将走向平庸,变得低贱;而如果你懂得了自身的高贵,你就找到了一种力量,一种能使自己成功幸福的力量。前不久去某大学讲座,一些学生问我大学时代看了些什么书。当然大学4年能看很多的书,但对我影响深刻的书只有二类,其中一类就是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书。卢梭出生在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自幼喜欢读感伤小说和普鲁塔克的《名人传》。在10岁那年,由于一场诉讼,他的父亲被迫逃离了日内瓦,从此不再照管卢梭这个一出世就失去了母亲的孩子。卢梭在一个牧师家被寄养了两年,并开始学习拉丁文。这是他仅有的在别人指导下进行的正规学习。后来,他被送去跟一个雕刻匠做学徒,由于常常挨打受辱,两年后他逃了出去,从此过了13年流浪生活。其间什么活都干过,备受磨难。但卢梭多愁善感,酷爱读书,在逆境中成长起了一颗高贵的心灵。他不甘忍受自己在社会中的卑微,开始探讨人为什么会不平等。为了寻找这种不平等的起源,卢梭有条不紊地阅读了大量书籍,开始研究、思考人类的发展史,著述了有名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他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即原始社会中,是自由平等的。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几乎没有私有财产,也就没有权力,没有等级差别。但后来,人类为什么会失去自由,有了不平等呢?卢梭形容:“谁第一个圈出一块土地,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我的’,并且找到了一些傻乎乎的人竟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人。”卢梭认为有了私有财产,人类就开始有了文明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开始追求舒适的生活,开始滋生出各种欲望,于是就有了彼此的征服和战争,有了地位的高低之分,有了财产的不均等。也就是说人在创建文明的同时,也制造了枷锁,束缚了自己,人不再自由了,也不再平等了。卢梭这样说:“从那里,我看见我的同类像瞎子一样,正沿着他们的偏见之途朝前走,沿着他们的谬误、苦难、罪恶之途朝前走,我以他们难以听见的微弱之声疾呼:丧失理智的人啊,你们老是抱怨大自然,却不知一切的苦难都是你们自己造成的啊。”卢梭从人类的痛苦中认识到人类的一切不平等、不自由都是人类自己造成,而绝不是天赋使然,他呼唤人权的重新回归,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最基本、最神圣的权力——平等、自由。卢梭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契约论”和“主权在民”的理论。他认为人原本都是平等、自由的,但过分的自由使彼此伤害对方也成为自由,于是每个人都要交出一部分自由,通过结成国家,订立法律限制起来,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们最大的平等、自由的权力。国家、法律就是一种契约,没有人是天生优越的,在契约面前人是平等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同时契约是为了保障民众的平等、自由权力,因此国家主权应属于人民,而不是一小撮统治者,人民有任免、罢黜与监督行政首脑之权,有决定国家统治形势之权,有推翻专制制度之权。美国建国之初,杰斐逊就将社会契约论和主权在民说写进了由他起草的美国《独立宣言》之中。《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都从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力,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为了保障这些权力。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须得到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来改变他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杰斐逊在为民主政制同拥护精英政制的亚当斯辩论时,还这样说:“大众不是生来就在背上背着鞍子,让一小群穿靴子的人驱使的。”卢梭的思想告诉我们,人在自然状态都是平等、自由的,因此平等、自由正是天赋人权。没有人天生就是小人物,没有人能生来就主宰别人。如果我们生来就卑微,生来命运就被别人主宰,那就是这个社会的问题。从此我不再将自己看成任何人、任何事物的奴隶,也永远不再将任何人看得高高在上。不管我们的地位如何卑微,如何微不足道,但我们的心灵和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是生而平等的,人也应该被尊重。卢梭呼唤人权的回归,将人的思想从长期的封建桎梏中解放出来。但直到现在,我们有平等?有自由吗?我们在几千年封建制度的桎梏下,已习惯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已习惯了做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只是在一种经过粉饰的奴役生活中欢呼,却忘怀了我们自身的权力和尊严。所以我讨厌老百姓这个词。现在很多电视剧,流行歌曲,都标榜是为老百姓而创作,有首流行歌曲里唱着:今日咱老百姓啊,真呀们真高兴呀。其实老百姓是我国特有的包含了封建等级制度下的臣民或者奴才、弱者以及无权利救济的这些含义。从另一层面解释,也就是普通的,平凡的,是社会的基层。所以我常会反问:“凭什么说我是老百姓,你就不是老百姓吗?”我们的领导常说为老百姓服务,给我的感觉好像是一种施舍和恩惠,其实这正是他们的工作职责,纳税人养活他们正是为了让他们服务于大众,如果他们没有服务于大众,他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西方并没有老百姓一词,他们只说公民,只说纳税人。正是我们养活了政府,养活了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僚。如果大多数人是老百姓,也就是说有少数人高高在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高贵的,因此我们应该有我们的权力,有我们追求幸福的权力。除了道德、法律和责任,我不愿被任何东西所束缚;除了伦理和工作上必须的等级差别,心灵上我不接受任何不平等。去年广东出现了“非典型性肺炎”的流行病,本来患者不算多,世界各国也都有过类似的流行病,但一时谣言四起,人们纷纷抢购“板兰根”和“白醋”,一瓶不到3元的白醋被炒到了200元一瓶,甚至还出现了抢购盐和米的风潮,而后这股抢购之风还迅速曼延到全国。人们为什么不相信主流媒体,而宁愿相信流言呢?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主流媒体总是封锁一些容易引起人们恐慌的消息,当人们从其它渠道得知了这些消息后,久而久之就对主流媒体失去了信任。这实质是我们的媒体导向有问题,就是不相信人,不尊重人。如果我们尊重人,相信人的理性,我们的媒体就会对每一件与大众切身相关的事的知情权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才能树立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其实我们的社会长期以来就不懂得尊重人,总是认为大众都是盲从和愚昧的,所以要封锁他们的思想,将希望寄托在少数英明的领导人身上,认为大众只有思想一致跟随他们,才能走向幸福的生活。而当我们不相信大众,封锁他们的思想时,他们就更容易相信流言,更容易发生恐慌,于是我们的领导者就更坚定地相信大众是愚昧和盲从的,从而对他们的政策更加有信心,也就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但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又怎么可能只靠少数人的英明就能走向富强呢?我们只有尊重人,让每一个人都发挥出自身的力量,这样的国家才可能永立不败之地。尊重人,这不仅是社会问题,其实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深处,有这样一种神圣的理念吗?尊重生命、尊重人首先要从尊重自己开始,你不尊重自己,即使全社会都尊重你又有什么用?绍兴人说,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没有名字的人物阿Q,从拉丁字母看,是一个没有眼睛的人形面具,加上一条清朝的长辫,也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作为国人心态的典型人物阿Q,鲁迅先生不正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我们无法更换我们的眼睛,但我们可以换一种目光。一个在心灵上处于奴化状态的民族是不可能仅仅靠改变主人或改变制度就能获得自由的,重要的是要改变每个人的心态,改变那种被奴化的心态。每当看到社会上那么多的“乞讨者”,在生活中那些低三下四的人和我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国人,我总在想我们尊重自己吗?我们觉得自己是神圣的吗?如果每一个人都懂得尊重自己,都认为自己是神圣的,这样的国家又怎么可能愚昧落后呢?懂得尊重自己,懂得自己是神圣的,正是提高国民素质的第一步啊!人是应该被尊重的。人就应该是人,是自己的主人,而不应该是任何别人和别的东西的奴隶,不是某个英雄,某些别人,某种理想,某种主义,也不是金钱的奴隶。我们说自由是人的神圣权力,所谓自由不就是不被任何人任何东西所奴役吗?人如果丧失了自由,也就丧失了自身的神圣性。同时人还应该是平等的,没有了平等,也就没有了人的尊严,也就谈不上人的自由。所以平等和自由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缺了一部分,就谈不上另一部分。直到现在,西方一批启蒙思想家早在近三百年前,就有了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的思想。如果一个人拥有无上权力,又不用遵守契约,这样的社会必定走向专制。而我们直到现在有这种意识吗?我们在思想、制度上落后了西方几百年,这正是我们国家还在落后的原因。我们生来绝不是要居人之下,被人奴役,成为别人的一个盲目的欢呼者和追随者,成为别人的工具的。我们要懂得尊重自己的价值,要做自己的主人。无数思想家、勇士不断地向社会提出挑战,有些人甚至为此付了生命,正是他们的努力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进步,我们为什么不珍惜他们的努力,不以自身的实践来证明他们奋斗的价值呢?其实具有说“是”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蕴含着说“不”的能力。对上帝做出肯定的回答,也就是对撒旦做出否定的回答。对人的肯定也就是对所有想奴役、剥削和愚弄人的那些人的否定。要点:人是应该被尊重的。人就应该是人,是自己的主人,而不应该是任何别人和别的东西的奴隶,不是某个英雄,某些别人,某种理想,某种主义,也不是金钱的奴隶。最近去了趟无锡。在锡惠公园天下第二泉边上的茶馆里小憩,那个茶馆里终日都只播着《二泉映月》这一首乐曲,因为曲作者阿柄简陋的墓茔就在附近。《二泉映月》我已不知听过多少遍,但在当时听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乐曲凄美、哀怨,如泣如诉,我在想这样一首千古绝唱,竟然只是一位终身穿着缀满补丁的长褂,靠卖艺为生的瞎眼老人所作,甚至在他的一生中,他也只是在临去世前2个月,才第一次真正登上舞台,坐着演奏了他的《二泉映月》。就这样一个卖艺为生的瞎眼老人,为什么能谱出天才的乐曲呢?这样的乐曲是只有用心灵谱写的。如果没有高贵的心灵,又怎么能谱出这天籁之音?阿柄老人虽然身份低微,但却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有怎么样的心灵,就会造就怎么样的人,佛家不是说:“心中有佛,则无处不佛”吗?心中有佛,我就是佛,我说的话就是佛说的话,我做的事就是佛做的事。因此我会进一步想,佛会骂人吗?佛会做坏事吗?既然我就是佛,那自然要用佛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样自己也就真的成佛了。那么同样道理,如果你心灵高贵,认为自己是高贵的,当然你就会用高贵的标准要求自己,也就会使自己真的变得高贵。大家公认林肯是一个谦虚的人,但肯尼迪不这样认为,他说:“没有一个伟大的人物是真正谦虚的。”其实只有自己没有自傲之物的人才会贬损“骄傲”这种品德,就像叔本华说的:“当谦虚成为公认的好德性时,无疑地世上的笨人就占了很大的便宜,因为每个人都应该谦虚地不表现自己,世人便都类似了。”的确,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他一定有着一颗高贵的心灵,他一定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是不平凡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难道不是都不平凡吗?只是我们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平凡,自己的独特,自己的神圣,而埋没了自己。人要有一些为自己的骄傲,如果你不以自己为傲,那又怎么能够热爱自己呢?人们常说:“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往往官越大的人,自尊已得到了满足,他不需要通过刁难你来表现他的权力,所以往往容易打交道;而那些官不大的人,处处被别的官管,为了表现他的权力,满足自尊,他反而会故意刁难你。低水准的自尊就意味着摩擦和麻烦,做人就要树立高水准的自尊,将自己的全部光和热凝聚在最有价值、最高贵的事物上,做人要争大胜而不争小胜,让胸怀变得更宽广。宋代的苏轼在赞颂西汉的张良时曾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韩信,为什么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从人胯下钻过,不正是因为他的心灵高贵吗?诸葛亮,为什么能让刘备三顾茅庐,不也是因为他志存高远吗?其实心灵越高贵的人,自尊水准越高的人,才是越随和的人,越容易相处的人。因为他心灵高贵,他总是寻求大事的成功来满足自尊,因此在小事上是不会斤斤计较的。现在有一些人,在贫穷的时候,有雄心大志,因此工作努力,于是逐渐得到重用;当大权在握的时候,雄心慢慢消失,人的欲望开始膨胀,心灵越来越庸俗,于是贪污腐化,开始自绝于人民。一切腐化都是首先从心灵开始的。心灵腐化,人就逐渐腐化;心灵庸俗,人也就逐渐变得庸俗。大家都不喜欢俗气的人,我们不是常用“这人太俗气了”,来表达对人的不喜欢吗?太俗气的人,一定不浪漫,缺乏梦想,生活琐碎乏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俗气也就意味着做人实在。在现代社会人都不能免俗,每个人在行为上都会有些俗气。但我们在行为上可以有些俗气,心灵上却不能庸俗。别林斯基曾说: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美的陶冶,不可想象这样的人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卑劣猥琐的小人。人是高等动物,万物之灵,于是心灵对我们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受教育,发展艺术,既是为了提高能力,更是为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让心灵高贵,雅致。人要有一颗高贵的心灵,才灵气,才有智慧,才富有魅力。心灵美,不仅是善良,还要高贵。记得一位女诗人在描述理想中的爱人时,有这样一句话:要有一颗高贵的心灵。这句话在少年时代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珠宝中最珍贵的是钻石,群星中最耀眼的是太阳。我们都喜欢自然界中高贵的东西。自然,我们也喜欢高贵的人。那么,什么是高贵的人呢?出身、地位、金钱,这些的确能使人显得高贵,但这种高贵只是表面和形式的高贵。真正高贵的人是有高贵的心灵。一个心灵庸俗的人,自然是猥琐卑劣的,即使有百万身家,也掩饰不住他的市侩与俗气;而一个心灵高贵的人,就像天空中的白云,轻捷而有灵气,即使暂时贫穷,也遮掩不了他气质上的光华。何况一个有高贵心灵的人,是一定不会满足现状,甘于平庸的,他总是要寻求发展,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人自然容易取得成功,取得更大的成功。人生是漫长的,在这漫长的人生中,如果没有一种期望,没有一种精神的支柱,我们又如何度过这漫长的时光呢?也许一生都会无聊、痛苦,这时各种低劣的人性就会侵蚀,就会统治我们的心灵,于是我们就被地狱之火所焚烧,在无穷无尽的欲望中挣扎。是人是兽,是高等人还是低劣的人,是由我们的心灵决定的,人生的支柱就是我们的心灵,庸俗的心灵决定庸俗的生活,高贵的心灵支配高尚的生活。高贵的心灵会帮助你从灵魂的死寂生活中解脱出来,从最可悲的精神麻痹中重新振奋。高贵的心灵就像一棵生命的种子,只要有了合适的沃土,就会萌生出灵气、热情、奔放与勇敢的枝叶,最后成长为参天的大树。要点:高贵的心灵就像一棵生命的种子,只要有了合适的沃土,就会萌生出灵气、热情、奔放与勇敢的枝叶,最后成长为参天的大树。安东尼?罗宾说:一个人目前的处境 ,正是个人信念的真实写照。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你就会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也就是说你在人生中对自己的定位,也就定位了你的生活状况。你认为自己只能靠乞讨生活,你就注定会成为一个乞丐;而你认为自己有能力,能成就伟业,你就会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其实,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一直都在复制我们心中的理想图景,一直都在复制我们心中为自己描绘的画像。没有哪一个人会超越他的自我评价。如果一个天才相信他会变成一个侏儒,并且他一直这么想,那么他就真的成为一个侏儒。一个人目前的整体能力是不是很强,这一点倒不大重要,因为他的自我评估将决定他的努力结果,将决定他是否能取得成功。记得有次一位学员的演讲:“我们家原本就很穷,父亲突然去世后,抚养我们兄妹五人的重担全落在了体弱多病的母亲身上。那几天母亲都悒悒不乐,每天都用忧郁的眼光看着我们兄妹,时常偷偷的落泪。我们都还太小,不能体谅母亲的难处,只是整天嚷着肚子饿。但母亲以病弱的身体又如何能挣钱养活我们呢?那天,当我饿得实在受不了,对母亲说我饿时,母亲却打了我一耳光,随即又紧抱住我的头痛哭。那时我太小,不明事理,不了解母亲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但晚上母亲就自杀了……“她是因为贫穷!是因为觉得养不活我们众多子女,不能帮助到我们才绝望的呀!”随后他跪在了讲台上,高举着双手,哭喊着:“贫穷不是罪过!我要成功!我要不辜负我的母亲!”这段情景直到今天还像一柄大锤一样沉重地击打在我的神经上,以至我都不敢去回想。当然我并没有他这样的遭遇。在那贫穷的年代,大家都很贫穷,我节俭的母亲总是能省就省,我清楚地记得,我上学时总是穿着有补丁的衣服,看着同学背着商店里买的黄书包,我总是将母亲给我做的老土的蓝布书包不好意思地掩藏起来。我多想母亲给我也买一个黄书包啊,但我不好意思出口,不想给家里添负担。那时我们住的大院里有一位著名的将军,惟有他家有一台9寸黑白电视,我们一群小孩想看电视时,总在他家门前转悠,于是好心的老红军爷爷就热情地叫我们进去。大院里还有一位华侨的公子,每天都有一些漂亮的女孩围在他身边,听人说他擦屁股都是用10元的人民币,我们羡慕死他了。我总在想,为什么别人家有电视,我们家没有呢?为什么别人能用10元的人民币擦屁股,而我连买一个书包的几块钱都没有呢?在我幼小的心田里就留下了人是不平等的印象。来深圳后,这种印象更强烈了。记得初来深圳时,由于连续几天都没有找到工作,心情烦闷,于是和一位朋友决定去歌舞厅坐坐。那时我在内地月收入不足40元,内地歌舞厅门票一般是1块钱,我们想充其量也就是10元一张。当我们随着人流进入电梯,上到上海宾馆顶层的歌舞厅时,发现门票居然要30元一张,而我们两人总共才带了50元,于是慌忙对迎宾小姐说:“我们没带够钱,回去拿了再来。”小姐说:“没关系。你们先进去一位,有一位回去拿钱就行了。”我们连忙说:“不用了。我们一起回去拿。”当我们回头走到电梯门前时,却傻了眼——我俩都不懂坐电梯。这时小姐发现了我俩的尴尬,微笑着走过来,帮我俩按开了电梯门。当时我真恨不得有个地洞一头钻进去。我想起美国有部电影叫《逃出生天》,当我俩狼狈地逃出上海宾馆时,我真有一种逃出生天的感觉。贫穷的我俩只好找了一片草地坐下来,我们感慨着自己的卑微,感慨着人与人的不平等,最后我俩击掌明誓:一定要在深圳混出个名堂(我那位同伴现在已是深圳某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一个人无论现在的处境如何恶劣都不可耻,可耻的是你接受了这种处境。我们现在贫穷、低微,这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我们接受了这种卑微,而不力求改变。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但道路可以选择!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选择生活道路、生活方式,起码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加以改善。我们不能因为出身的劣势,而放弃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要点: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但道路可以选择!最近去新加坡旅游,晚上转到一家大商场里的店铺,当店主听出我不是台湾人而是大陆人时,就以关门为借口要我出去。当时我本也不想买东西只是随意转转,于是懒得与他理论就出去了。岂知不止我这样的普通人受辱连我们的羽毛球世界冠军也有这样的遭遇。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消息:前去新加坡参加尤尼斯——日升新加坡羽球公开赛的6名中国女球员,晚上在滨海广场购物中心购物时,与一家商店的店主发生争执。这6名球员是张宁、周蜜、龚睿娜、谢杏芳、戴韫与胡婷。龚睿娜是去年世界锦标赛的女单冠军,张宁则是本届新加坡公开赛的卫冕冠军。据张宁说,该晚大约8时,她们在酒店附近用完晚餐后就到邻近的滨海广场购物中心闲逛,她们走进三楼一家卖女性装饰品的商店,店主黄泰理以他要用晚餐为理由把她们赶出店。她说:“我们只在店里呆了两分钟就离开,-谁知道步出店门不到10米,那名职员就骂我们是臭婆娘、‘中国鸡’等不雅字眼。当时我抱着息事宁人的心理,劝队员离开不跟他吵,谁知道下了楼他还追上来骂。”龚睿娜则声称,黄泰理骂她们的话非常下流、非常难听。她说:“他还骂了很多不堪入耳的话,甚至连我们的妈也骂上了,我都不好意思说。他还说要报警,同时叫我们不要再让他看到。”事后新加坡羽球公开赛筹委会主席杨祥和为此公开道歉,但因道歉信中有“代表新加坡民众道歉”字样,致使不少新加坡人致信《联合早报》谴责杨无权代表新加坡民众道歉,因为骂人事件仅涉及店主黄一人。身为大陆普通人的我们有许多的不平等。发达国家的公民可以随意周游世界,但我们呢?以前是自己国家不让出去,现在可以自由办护照了,但别的国家却像对待群氓一样轻易不给签证,即使拿到了签证,出去也被人当作三等公民。难道我们低人一等吗?其实不仅别人瞧不起我们,大陆人自己也常常看不起自己。记得以前看王朔的小说,有这样一段描写:“一串豪华的大旅行车鱼贯停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饭店门口,涌下成百挂着相机、满面笑容的外国游客,衣冠楚楚的侍者毕恭毕敬为他们示路。一个交通警呵斥一个乱闯乱瞧的中国小伙子。小伙子满不在乎地说:‘厉害什么,厉害什么,不就是一帮香港人吗!’‘香港人?人家是日本人。’我笑了,很多行人也边走边笑了。”我们总是习惯于将人分为几等,而将自己国人却总是放在最后的那几等里。我们为什么被人瞧不起,为什么会有不公平待遇,原因不就是因为我们贫穷,我们落后吗?中国的确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像邓小平说的:又大又穷。我们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2.4%,排位世界一百多名。就实际人均收入而言,目前正处在美国1897年左右的水平;按农业劳动所占的份额,中国处于美国1880年的水准;以城镇人口的比例作比,中国则处在美国1890年的水平。但我国又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可为什么在短短的几百年里就落伍了呢?落后总是有原因的,原因何在呢?历史学家会寻找历史的原因,社会学家会寻找社会的原因,其实我认为原因很简单,中国落后最重要、最深层的原因就是没有尊重人,没有重视“人”的权力。比如在企业中,如果一个人得不到尊重,不被重视,不给他施展才能的机会和场所,人天性中的上进心和创造性必然会遭到扼杀,他又怎么可能在企业中积极进取,充分发挥潜力呢?国家也是一样的道理。国家不是某些精英的国家,而是全体人民的国家。要使国家繁荣富强,就要形成这样一种机制,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个人的能量,而要做到这一点,惟有形成一种尊重“人”的文化和体制,让人人都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充分保障人的权力,真正地实行民主政制,允许人民自由地思想,百花齐放,这样才能释放出人民的才智,充分发挥人民的潜力,进而发挥出国家的潜力。所以尊重人,实行民主与自由的政制,不仅是人权的要求,也是一个国家能否繁荣昌盛的最深厚动力。但我们呢?我们的社会从来就没有真正尊重过人。中国的特色就是强权都打着为民的招牌谋自己的利益,没有谁是真正为了老百姓,自我标榜只不过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而已。所以中国几千年来,换了这么多王朝,不过都是“逐鹿中原”,那只“鹿”就是老百姓,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二十四史》也不过是二十四家姓史而已。除了神话中的尧禅让给舜,有哪个不是抱着“打天下者坐天下”的思想,什么时候有过华盛顿呢?所谓中国人强调集体利益在本质上其实是强调小集体的利益,当强权者个人及其小集团利益与广大民众利益冲突时,前者就变得至高无上。在西方最为人推崇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研究资本主义为什么在西方兴起时,甚至认为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不是封建制而是家产制。在韦伯看来,西方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是一种建立在契约上的制度。领主与封臣的权利与义务是有契约来规定的。这些契约规定了不同身份的人权利是什么,义务是什么。这样权力不是专断的,而是有规则的,可以预期的。这样在契约范围内人就不受专断权力的干预,从而有了竞争与发展的空间,也就保持了人的主动性和向上的精神。在这种条件下才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跟中国对比,他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制度不属于封建制度,是家产制度。家产制最大的特征就是统治者的权力比较随意,权限范围没有明确限制,这种统治不是按固定的契约和法则来进行,统治者可以随意征集和支配资产,由于这样一种统治的随意性,使得任何一种投资都得不到可预期的经济回报,因此,在中国,最有利可图的投资就是当官。人都是有理性的,你有了钱,在欧洲可能会去办一个工厂,而在中国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做官。在中国最划得来的投资就是供小孩读书做官或买官。这也就使得在中国社会产生现代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受到抑制。中国从来就是官本位思想,官的利益是第一位的,老百姓只是别人“逐鹿”的对象或工具。为了使这种工具更驯服,我们的各种思想、道德、伦理和教育都只是为统治者服务。皇帝被叫做天子,是代表天的意志的,当然是至高无上的,其他的人都是奴才,都是统治者的工具。奴才要忠于主人,也就是要忠君,所以影响中国人才取向的风向标——科举考试,考得是八股文,是专为愚弄、统治老百姓服务的,是制造高级奴才的工具。即使到了现代,在文革中,我们宣扬的也是一种变味了的为全人类的理想奋斗,为人民服务,其实质是少数人以全人类的利益为借口来抹杀人的价值和尊严。记得小时候学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里面的龙梅、玉荣,为了保卫国家财产不惜牺牲生命。是国家财产重要还是生命更重要?这样的宣传是不是有些主次颠倒?正是我们的政治宣传导致了在20世纪我们还山呼“万岁”,对一个人顶礼膜拜;全体人民倾情投入一项泯灭人性的政治运动。我们接受的是一种愚民式的教育和宣传,只是被驯育、训练成了工具。人没有被尊重,人的心态被奴化,这样又怎么能够激发出人的潜力呢?这正是中国之所以落后的最深层原因。西方也曾有黑暗的中世纪。在那个时代,基督教会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取得了支配地位,它宣扬蒙昧主义,实行愚民政策,只允许人民“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强调人都犯有“原罪”,现实世界是与“天国”对立的罪恶世界,任何反抗教会,违背教义,甚至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追求都将被加上渎神的罪名而受到臭名昭著的异端裁判所的审判和迫害。其中最著名的有被火烧死的布鲁诺和被判终身监禁的伽利略。其结果,由于自由思想遭到扼杀,人的地位空前低下,造成中世纪欧洲文化艺术毫无生气,精神生活枯燥无味,科学技术极为落后,整个社会处于黑暗和愚昧之中。到14、15世纪,开始兴起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将原来僵死的神学思想打破,极大地弱化了教会的权力和控制,弱化了来世思想,使神学变得更为世俗化,使人更为重视现世生活以及在现世生活中的责任。而文艺复兴运动,复兴的是古典的希腊和罗马文化,是以人为中心,重视现世生活的世俗文化。它认为人是一切事物的权衡,提出现世的无拘无束的幸福生活是最高的境界,它重视科学和哲学的探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创造和享受,它要求人在身心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它的基本精神是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正是由于宗教改革的浪潮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从思想领域发生革命后,人的思想解放了,人的地位提高了,人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尊严与无限发展的潜力。人要享受属于人的那份光荣、乐趣和快感,人性要全面发展。以前,是神通过教会主宰了一切,那人还有什么可以作为的呢?伴随着这层桎梏的打破,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始得到发挥,人的潜力也得以挖掘,于是有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有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西方是先有了思想革命,而后才有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先解放思想,以人为本位,而后才有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其实从我们自身的经验来看,改革开放,我们也是首先解放了思想,提高了人的地位,结果就迎来了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这不正说明中国落后的最重要原因,不是自然科学而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落后吗?正是这种落后,束缚了人的思想,压制了人的活力。因此,要进步、要发展,首先就要解放思想,让人文精神发扬光大,以人为本位,解除束缚人的活力的各种桎梏。要点:中国落后的最重要原因,不是自然科学的落后,而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落后。尊重人的价值才是恒久的强国之路在哈里森和享廷顿合著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中,他们认为: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决定着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物质文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也许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观点,但我相信它。其实文化不仅决定了物质文明,而且一个国家的政体,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素养,归根结底也是取决于文化影响,取决于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而我们的文化中是有着缺陷的。前不久在凤凰卫视里看了对刘少奇女儿的访谈,其间重播了文革中的一些镜头。看着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批倒批臭,整得不成人样。我就在想,都是一起革命几十年的老战友,难道就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吗?还有我们几亿的人民,难道就没有对人的同情心吗?一个国家主席的命运都能这样悲惨,那我们普通人的命运又有谁会真正关心呢?这正是我们文化中的缺陷。我们的文化中有太多的斗争哲学,太多的权谋思想,我们的历史学非常丰富发达,但整个历史学的侧重点可以说就是斗争和权谋,《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就是为提高斗争手段和权谋技巧提供的历史借鉴。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历史告诉我们的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们什么时候有过甘地,有过马丁?路德金,有过曼德拉呢?以前我总是相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看了《甘地传》后,我对人类开始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甘地是人类史上创先河的人物,首次用非暴力的方式改变了政权,使民族从殖民统治下获得了独立。甘地从小就尊重生命,奉行不杀生的原则。虽然他渴望平等、自由,为民族独立不遗余力,但他坚决反对暴力方式。他认为用暴力方式改变政权,终究会形成以一种专制主义代替另一种专制主义的局面。这是多么有预见啊!当用一种暴力去推翻另一种暴力时,暴力也就必然成为新的统治工具,也就必然走向新的专制。他这样说:“历史告诉我们,那些无疑怀有真诚动机的人们,运用残酷暴力的方式驱除了在位的贪婪者之后,他们自己也会染上被驱除者的毛病。假如印度采取暴力手段,那么,我对印度自由的兴趣会中止,因为这样一来,其结果将不是自由,而是奴役。”甘地向往着民族独立和自由,但他更向往着采用非暴力的方式。他说:“非暴力方式是我信仰中的第一要素,也是我信仰中的最终目标。”为了达到民族独立,甘地号召整个印度采取积极的不合作主义,以对抗殖民统治。但是,人民不是以他所要求的和平反抗方式来响应他,而是采取了流血和暴力的方式。于是甘地发出通告,要求人们推迟实行不合作运动,原因是它正沦为暴民的统治。在坚持原则,轻视急功近利,不盲目趋附民众方面,历史上几乎无人比甘地表现出了更大的勇气。举国上下对他的决定都感到惊诧,人们认为自治运动就要接近成功了,他们不同意甘地所谓手段和目的同样重要的观点。圣雄的声望一落千丈。就在这时,殖民政府决定逮捕他。他没有进行任何抵抗,拒绝聘请律师,在回答检察官的控告时,他说:“……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个已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我早该知道我每项行为的后果。我早就知道我是在玩火,我是在冒险,而且,我一旦获得自由,我还是要一如既往地这样做……”甘地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而一往无前,但他更渴望的是采用非暴力的方式。他认为手段和目的同样重要,如果手段不正确,即使能达到目的,他也宁愿放弃。因为用不正确的手段达到的目的,最终目的也会变样。人类是多可悲啊,我们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高度,但我们却不能避免彼此互相残杀。虎毒尚不食子,人都是同类为什么要自相残杀呢?在我读高中时,比我高几届的一位校友作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模回母校作报告,她为了抢救伤员曾三天三夜未合过眼,并因此荣立了三等功。她谈了她立功的事迹,但我永远无法忘记的是她谈到她的同班同学再也不能回来了,她那泣不成声的模样让我们全校都掩映在一片哭声之中。我们为什么需要战争?死的人距离我们很遥远时,我们会麻木不仁,但你想过没有如果死的是你的亲人,你的朋友,你会怎么看待战争呢?人类有着漫长的文明史,但在彼此停止互相残杀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上都无法达成共识,又怎么能说人类是文明的呢?幸好有了甘地,是他给人类的文明带来了光芒,使我们懂得用文明的方式来解决争端。据报载南非准备建一座比自由女神像还高的曼德拉的雕像,我认为曼德拉得到这样的荣誉是适得其所。一个人花了毕生的精力为其民族争取平等和自由的权力,更可贵的是一直采用非暴力的方式,甚至为此在狱中度过了人生中29年的光阴,曼德拉不正是这种光芒照耀下走过来的文明人吗?希望我们以后会有更多的人走这种光芒之下,这样人类的文明才有了希望。只有野蛮的社会才需要暴力,因为野蛮的社会理是讲不通的,人们考虑的是自身和自己的利益集团的利益;文明的社会是不需要暴力的,因为人们懂得用文明去战胜野蛮,能将人类的利益置于自己和自己的利益集团的利益之上。要尊重人,要有民主、自由思想,首先我们的文化中就要以人为本(这里的以人为本只是强调要尊重人的价值),要尊重生命,要有对生命的敬畏,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在文化中渗透博爱的思想,以人道主义为文化的主流。在美国联邦大楼大爆炸案中,残忍的凶犯炸死炸伤了数百人,其中还有不少儿童,美国联邦法院首次打破惯例判了人死刑,结果引发了全美国的争论。这样的凶手在中国可以说死有余辜,枪毙100次都不够,但在美国却有很多反对声音,甚至很多遇难者的亲属也反对死刑。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退休老人,他年轻、漂亮,朝阳般的女儿,也在受难者之列。但他却对记者说:“开始,我也恨不得绞死凶手,但冷静下来后,我的想法却不同了。判凶手终身监禁,他就不能危害社会了,为什么要杀死他呢?生命是上帝创造的,只有上帝才有权力主宰生命,我们怎么能够去剥夺人的生命呢?我们更不能用牺牲人的神圣生命来杀鸡儆猴。”他的话使我震动很大。西方人对生命对人的尊重已成了他们整个文化的精髓。那么我们尊重人吗?我们尊重生命吗?除了墨子的不太现实的兼爱思想,从古至今,我们的主流文化中什么时候产生过雨果、托尔斯泰这样颂扬博爱和人道主义的文化大师呢?凤凰卫视的子墨曾偷偷采访了某地区数个艾滋村中的一个,那是地方当局虽想掩盖但其实却早已闻名全国的艾滋村。这个村庄的农民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在血头的操纵下卖血,最后3000多人的村庄有700多人染上了艾滋病。当地的青壮年要么死了,要么就是艾滋病菌携带者,剩下的只有老人和孩子。子墨也采访了一个血头,这个血头全家都感染了艾滋病,血头说他也不懂医学知识,而且村里提倡大家卖血,宣传标语就写着:要想奔小康,就要卖血浆。村民当时对他还是充满感激的,他也是受害者啊。在这样一个悲剧的村庄,我们的一些地方当权者,却不是想方设法来挽救这些人,而是将他们封锁起来,让他们自生自灭。大队部是全村最好的建筑,但就建在村口上,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起监督控制的作用。他们不许外界的人进来采访,甚至一些善良的志愿者来为村民服务,他们也不允许,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村里办了一所义务小学,但却受到了种种阻挠,最后只剩下了一位学生。他们为了阻挡记者和外来的志愿者,甚至用艾滋病人做人体武器,通过给个别艾滋病人多一些的药或其他好处,让他们在村口负责阻挡外来的采访者。其实这件事曝光程度越高,受到的关注就越多,能得到的支持也就越多。但一些地方官员却害怕因此甩了乌沙帽,他们将村民的生命同他们的官场利益对立了起来。但那些艾滋病患者也是活生生的生命啊!更可恨的是,国家下拔给艾滋村的费用,落到村民头上却不知被打了多少折扣。这些村民都很善良,子墨在与他们一起吃饭时,他们都不挟碗里的菜,要挟就只挟游离在碗边上的一根菜,其实一起吃饭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这些村民的要求也并不高,他们只希望在他们死后小孩能有人照顾,但连这最起码的要求却没有人理睬。“没有人是孤岛……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这是海明威在《战地钟声》的扉页上引用的一首名诗中的一段。人类是一个整体,没有人能自全,没有人是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失去了一个生命,是人类的整体在减少。别人死了,你以为与你无关,他虽然死了,可是他影响到我们活着的人,好像我们的一部分也跟着他死掉了,作为人类的一员,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也为你我而鸣。人是为了爱而生活在世间,不是为了恨!以前出于好奇我看了许多世界名著,但看后却一直不能理解世界名著“名”在哪里。直到那天看了雨果的《悲惨的世界》,我才发现名著就是名著,里面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帮助世界建立一种进步的、合理的伦理思想。《悲惨世界》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冉阿让自幼失去双亲,由贫苦的姐姐抚养成人,他因为偷了一片面包被判了5年苦役。服刑中,他四次试图逃跑,结果被加重惩处,服了19年重刑。好不容易熬到出狱,被释放回家时,但是他的通行证又被盖上“服过苦刑”,“千万警惕”的字样。没有人留宿他,更没有人给他工作。这时有一个神父突然降临,热情接待了他,为他提供了一张温暖柔软的床。但冉阿让的生活经历从未告诉他什么是信任和如何对待他人的信任。不仅如此,他甚至不能简单地接受下这份情意。夜里他偷盗了神父家,被神父发现后打伤了神父,并盗走银餐器逃到街上,结果被警察捉住。当警察押他来见神父时,神父却说:“我这里最值钱的是那对银烛台,我不是也送给你了吗?你为什么忘了把它们也一起带走呢?”一句话解救了冉阿让,使他免受二次入狱之苦。事后,神父还坚持将两支烛台连同银餐器一起送给冉阿让。在这事之前,冉阿让遇到的都是冷酷无情之徒,他心里郁积着绝望和愤懑。当他被警察捉住,送到神父那里以前,他确定神父一定会勃然大怒,痛斥其罪。神父如此对待此事,是他始料不及的,他没有丝毫的思想准备,这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使他完全惊呆了。在神父的感召下,冉阿让觉醒了,他那长此以来沉睡在内心中的“良心”和“爱”的感情由此迸发,使他脱胎换骨,成为一位充满慈爱之心的、有教养的绅士,并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也可以说,他的新发现——世上存在着丰厚的爱和具有深沉爱情的人——这一令他无比惊喜和感动的“新发现”点燃了他心目中蕴藏的人间爱的火焰。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