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开店十年我的创业心路-2

作者:李明诚 字数:41902 更新:2023-10-08 20:33:45

书店的前期铺货,需要一定的本钱,后面的添货,不需要多少投入。市区有了文化市场后,我就不去新华书店批书了。曾经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想批进他们的畅销书,可是,因为数量不多,他们要7折,而图书市场的批发价才5、6折,我自然不会舍近求远了。曾经加入过贝塔斯曼书友会,说实话,是冲着他们“入会赠书一本”去的。后来看他们寄来的书目,好书很少,销售价基本在8折左右,价格上没有优势,我从他们那儿,买过李清照、李商隐、唐伯虎的传记,还买过一套美国作家的恐怖小说。     租书是小店的主业,租书的收费,单本的每天5角,武侠小说成套出租,每天一元,时间长可以优惠,比如一星期收费3元。那些租期超过一个月的书,大多是不会还回来了,偶然有回来的,我当然不可能按日收费,差不多收个5元。为了让读者节约租书的钱,又能看到更多的书,也为了巩固我的读者群,我开始办理月卡,每次借一本,一月内借还不限次数,只需10元,每次借2本,月付15元。对于喜欢看书的顾客来说,办理月卡,的确使他们省下不少钱。     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当时租书的量,办理月卡的近百人,零租的每天有一百多本,租书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每月添新书,控制在1千元内。电话卡、充值卡、手机卡的销售,一年的利润在5万元左右,百货等其它方面的收入1万元,小店的年盈利能力在8万元左右。去掉每年2万元的开店成本,其中房租1万2千元,另外杂费约8千元。也就是说,我一年能到手5万元的纯利。这点收入,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确不多,但比之普通上班族、农民、下岗工人,我已经很满足了。     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2000年底,小店对面的新集贸市场竣工了,那里的店面也是好市口,这个集菜场和百货为一体的市场,每天的人流量可想而知。我的手头有一点余钱,想在市场入口处租个店面,另开个什么店,现在这个书店只有15平米,毕竟很小,开店之初是受成本限制,想要发展,就得寻找更广阔的空间。通过竞标,我租到了一个30平米的店面,年租金是3万6千元,是当时小镇上同样面积的店面中,租金最贵的。     租下店面的时候,我并没想好经营什么?有点先斩后奏的意思。事实上,这种行为是欠妥的,因为空置店面,房租要付,往往为了减少房租损失,仓促上马,导致经营失策,所以,还是慎重为好,先想好做什么,才去找店面。我在小镇和市区考察过,看有无值得借鉴的经营项目?但现在的店太多了,很难找到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项目,即便有的项目很好,但可能在小镇上不适合,或是不适合我经营。     苏州的茶馆很多,生意很好,但投资太大,我还没这个实力。肯德基、麦当劳几百万的加盟费,让人望而却步。民以食为天,小吃店的生意不错,但我没这个手艺,馄饨、包子、水饺,不知怎么弄的?何况,小吃店比开书店辛苦,起早摸黑,我也吃不消。时装专卖店,看他们生意挺好的,但我对时装不敏感,以前开过服装店,没成功,也就决定“好马不吃回头草”了。不过,我不适合开服装店,并不说明开时装店不好,以纯、唐狮、安踏、李宁、利郎、海澜、菲尔等品牌店,都有不错的业绩,小镇上有家以纯专卖店,据说年收入有50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好了,其实哪行都有前途。     经过考虑,我决定开一家音像店。音像店,小镇上我不是第一家,在我之前,已有二三家。人们的娱乐发生了转移,从看书转向了看碟,后来又转向了上网。影碟的比图书的成本低,租金却比租书高,当时的行情,租书一天收五角,租碟一天收1元钱,而一本图书的价格要高于一张影碟。开店要办执照,音像店的执照,比书店更难办,因为当时的音像经营许可证,只有集体单位可申领,还没对个人开放。其实,经营者还是个人,只不过挂了单位的名义,上交一点费用。     小镇上所有的文化经营项目,都由文化站主管,当时,文化站的领导已换人,是位姓周的老师,我去找新领导,请他帮忙。站长说:“新执照比较难办,不过,有家挂文化站名义的音像店,两个月前经营不善打烊了,你可以花点钱,把他们的执照变更一下,你不就能开了吗?”在站长的介绍下,我见到那个人,花6000元,把他的许可证和部份碟片,盘了下来。接着,文化站长给文化局的领导打招呼,使我顺利变更了执照。新店的名字,我取“新市场音像店”,因为它位于新的集贸市场的门口。     我请弟弟帮我照看音像店,我在租书店里,走不开,还要进书、进卡、进音像带,随时要出去,弟弟那会嫌木工活较累,愿意来帮我。我请弟弟看店,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希望他多积累一点经验,适当的时候,他也可以独立开一个店。有趣的是,弟弟后来真的开了店,而且比我还会做生意,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在帮我开音像店时,认识了很多人,建立了一定的人缘,对他以后开店也有很大的帮助。     变更执照时,文化局要我购买了1000多元的正版碟。当时的情况,经营音像店,并未严格要求都是正版,管理部门对盗版碟也网开一面,当然,色情内容是绝对不允许的。随后,我到苏州文化市场,批发了2万多元的故事片、歌碟和录音带。店里的三面墙,做了三排大货架,一面插VCD故事片的空盒子,一面是CD片的出样,一面是MTV歌碟。店中央是很大的一张台面,放的是各位明星的音乐专辑。一边靠墙处,做有一个长条窄柜,放着一长溜的录音带。墙角钉了一个架子,放着一排连续剧。     故事片方面,国产的、港台的、国外的都有,有以前出的,有最新的影碟,甚至一些老影片我也进了,什么《地道战》、《洪湖赤卫队》等,获得过奥斯卡金奖的经典影片,我全部进了。新出来的影片会比较好租。故事片数量有2千个左右,每天的出租量在150个以上,逢节假日会增加不少,可租掉二三百张。刚出租不久,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新的碟片,租了一个星期后,会有很多划痕和损伤,播放时画面会卡住,或是中间有马赛克而看不清楚,后来我们在碟片正面贴了一层保护膜,才延长了碟片的寿命。     故事片的销售,也很有市场,国内外新出的大片,许多人愿意买回去,一些经典影片,比如《坦泰尼克号》,共卖掉上百盒。连续剧的租和卖,都很好,有几个台湾人,喜欢买我国的历史剧,只要我这里有,不论是否看过,他们都要买回去,有《汉武大帝》、《雍正王朝》、《康熙大帝》、《天下粮仓》、《大清药王》等。一部韩剧《流星花园》,租疯了,也卖疯了,其实内容并没新意,不过是现代灰姑娘的故事,F4倒是藉此成名。有一些年老者,要买戏剧片,我去进了京剧、越剧、沪剧、黄梅戏、相声小品等VCD,深受他们的喜爱。     音像店销量最好,创益最多的,还是MTV歌碟。刘德华、张学友、林忆莲、蔡琴、刘若英、韩红、王菲等数百位歌星的碟片,我店里都有。还有外国歌星的英语歌、日语歌、韩语歌、迪斯科舞曲、影视歌曲等,都十分畅销。CD片的音质较好,买的人蛮多的,但因没有画面,主要是学生买,还有就是司机在车上听。当时,歌碟双片的进价是8元,零售价是15元。后来进价5元多,就卖10元。年轻人喜欢随声听,录音带的销量很可观。DVD片和三级片,我没进,当时DVD的机子很少,我知道别的音像店,都在偷偷卖三级片,买的人还很多,但是,违法的生意我不想做,没查到是侥幸,查到了就倒霉。     勿庸讳言,由于音像店的市口好,我的生意,是镇上的音像店中最好的。一到晚上,或是节假日,我的音像店里就挤满了人,光卖歌曲带,一天就有二三百盒的销量。我和弟弟两个人,都忙得焦头烂额。每个星期,我要进两次货,每次进三箱。有人说我的音像店一年赚了20万,那是不了解情况,不足为信。    12、手机修理暴利,弟弟后来居上     悄然回首,这些年的小店经营,有得有失,有经验有教训,我用文字记录下来,是回忆也是反思。假若我能重新来过,我会走得更好,会避免许多弯路,但人生是单行道,没有假若可言。我只能设一个路标,善意提醒后来者。我们在创业之初,往往会左顾右盼,不知道做什么好?投资有风险,入市要谨慎。事先要好好考虑,不打无把握之仗,要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每分钱都来之不易,他们给我们一颗种子,我们要还给他们一片绿荫!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很快乐的,做生意也是如此。做你喜欢的、熟悉的、有所了解的经营项目,更能得心应手。万事开头难,初次下海,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纵然出师不利,也不必气馁,失败乃成功之母。正如李嘉诚先生说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我们在摸爬滚打中,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就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实中,坚守人生的坐标,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音像店自己播放的歌曲,对促销很有作用。当我们的音响在放萨克斯时,来买萨克斯音碟的特别多,同样,当我们播放英文经典歌曲、民歌、某位歌星的歌曲时,顾客也会循声而来,指名要买和我们放的相同的歌碟。放刘德华的演唱会歌曲,刘德华的歌碟就抢手;放林忆莲的《至少还有你》,林忆莲的歌碟就热卖;过年时放陈红的《常回家看看》,会触动顾客的思乡之情,他们都愿意买回去听听;春节时放宋祖英的《好日子》,那些喜气洋洋的歌碟也好销;当《渔舟唱晚》等古筝乐悠扬飘荡,古典器乐的碟子会很抢手……我本是个音乐盲的人,自开了音像店后,对歌星歌曲也略知一二了。     音像店的生意是不错,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并没赚到钱。第一年8万多元的营业收入,去掉房租、执照费、税费、水电费、进货成本、人员工资,几乎没有盈余。弟弟说:“不赚钱,不是白辛苦了吗?你还开下去吗?”我说:“开店要长远打算,不能急功近利,一年两年不挣钱,这很正常,这是在打基础,往后生意就好做了,就可以赚钱了。”     可是,弟弟不大愿意帮我看店了,他认为,一年忙到头,两个空拳头,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还是不要继续了,表面看生意很热闹,人也很辛苦,但事实是没挣到钱,这不是白墙上涂白水,白费劲吗?可是,我觉得这是个好店面,不应该放弃,另外,开店的先期投入要想在短期内回收,也是有困难的,在高房租的压力下,我们没有亏本,说明这生意是可以做的,第二年开始,成本相对要低,只要添货,就能实现盈利。在我的劝说和坚持下,弟弟答应再帮我开下去。     2002年6月,弟弟再次劝我不要开音像店了,要么把店面转让了,要么换其它项目。我和弟弟的关系,非常亲密,从小到大,没有吵过一次架,我知道他也是为我着想。开店需要得力助手,而且,音像店面对的大多是年轻人,看店的要脑子灵活、手脚灵敏,还需要一定的经营能力。我的书店和音像店,都是小生意,但又很忙,我为何没请帮工呢?这就是小店的局限性,因为我书店里卖的卡,以及音像店卖的碟片,价格不是像超市一样定死的,而是灵活浮动的,像卖卡的话,有时一张卡就有十几块的空间浮动,员工很难自己把握,凡事亲力亲为,毕竟精力和能力有限,这也制约了我把小店做成大店的理想。     音像店的旁边,新开了一家手机店,生意很好,我弟弟对手机很感兴趣,对他们如何做生意,也很关注。有个亲戚的亲戚,前两年开了家手机店,现在已有两个店面,还买了房子买了汽车,说明手机的利润很高。当时,小镇上的手机店有几家,但还不多。买手机的人越来越多,打工妹对一千多元的手机,也舍得买了。弟弟劝我把音像店撤了,换成手机店,保证能赚钱。弟弟还说:“手机是成人的玩具,我估计二三年后,手机会大量普及,基本达到人人都有,有的人可能还有二个三个。”我说:“虾有虾路,蟹有蟹路,他们开手机店行,我们不一定适合啊。”弟弟说:“为什么不试试呢?”     弟弟劝过我几次,要我改行,我犹豫着没答应。他对手机感兴趣,我对电脑感兴趣,我想,如果不开音像店,我可以经营电脑,只是,我对电脑略知皮毛,对它的软件、硬件并不精通,尚无较大把握,还是过一阵,深思熟虑后再决定吧。弟弟说:“哥,我知道音像店需要我,但这样开下去赚不了多少钱,我想自己开个店,你不开手机店,我来开。”弟弟有他自己的打算,我当然要支持他。没人帮我看店,我就把音像店转让了。惜此音像店,仅存一年零八月,就烟消云散了。     弟弟说做就做,没多久,真开了一家店,就在我书店旁边,只隔开一个门面。这是我得知人家转让的消息,盘下了那个羊肉店的门面,让弟弟做“试验田”。弟弟开的不是手机店,是手机配件店。进的有各类手机电板、充电器、手机套、手机饰品等,各种型号的都有,数量比手机店里的还多。也卖手机充值卡和号码卡。兄弟不分家,都是一家人,他能赚钱,我也高兴。弟弟说:“我的配件就是要比他们齐全,才会有生意。”弟弟还告诉我,他在苏州进货时,淘遍了手机配件批发店,市面上有的手机型号的相关配件,基本都进到了。     弟弟的店,还别说,一开出来,生意就很兴隆。因为帮我开过音像店,原先认识的顾客,此时会来照顾他的生意。加上他态度热情,口才很好,渐渐就有了回头客。我弟弟还长得很英俊,比我好看,一些小姑娘可能也喜欢帅哥,都喜欢到他店里买东西。手机配件的利润很可以,进价5元的充电器,零售价10元到15元;进价3元左右的手机套,可卖10元左右;进价18元的手机电板,可卖30元到60元。他开店的这年,卖移动的动感地带卡,利润非常高,销量也大,内含100元的号码卡,进价才70元,我们按话费100元出售,卡号不收钱,每个仍能赚30元,买的人相当多,节假日一天能卖掉几十张,有上千元的收入。对于大店,一千元的利润并不稀奇,但对于我们这类小店,一天有这么好的收入,有点喜出望外了。     弟弟喜欢钻研,他自己琢磨起手机维修,一些换外壳、排线和简单的维修,他都自己修,一些疑难杂症,他就请人修,适当挣点手续费。他还买了修理手机的设备和书籍,修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修理的成本极低,而利润较高,甚至可达到零件几十倍的利润。修个手机,哪怕是小毛病,收费也在50元以上,就是一二百元,也很正常。现在的小偷很多,让人防不胜防,他们中有些是专门偷手机的,然后低价转卖,我开店时,就遇到几个来推销手机的,知道他们来路不明,搞不好会背上销赃的罪名,我可不想贪小利失大财,自然拒之门外了。     一年以后,弟弟也卖起了手机。真是不卖不知道,一卖吓一跳!卖手机的利润,让人心跳,随便出手一只,就能赚上几百元。别看有些手机店冷冷清清,但一天只要卖掉二三只,就绰绰有余了。品牌手机的利润低一些,比如诺基亚、摩托罗拉,卖掉一只,可能挣不到一百元;国产的名牌手机,卖掉一只,一般能挣二三百元;其它的手机,很多是水货、贴牌、组装和杂牌,就是有牌子,也是虚张声色,骗骗外行,这些手机的利润就高了,一只卖1500元的漂亮手机,可能进价不到700元。杂牌手机的样式好看,功能多,但质量不稳定,售后服务没有保障,买手机全凭运气,运气不好的,可能用不上几天就会出问题。     一部可以打电话、发短信的普通手机,进价不过二三百元;彩信手机的进价在五百元左右;带拍照功能的,一般进价是六七百元;带拍照、手写、MP4的彩屏手机,进价也不会超过一千元。你再到手机店看看他们的标价,动辄一千多、二千多,中间有多少水分?哪个不是对你“笑里藏刀”?你就是还价,又能还掉多少?手机店进货也便利,专门有人送货上门,任君挑选,卖不掉的还能退换。难怪,现在的手机店,都争先恐后地开呢!不过,市场也有大浪淘沙的功能,终有一天会回归理性,“春秋战国”时代会成为历史。     只可惜,我的书店,弟弟的手机店,正当生意如火如荼时,在2005年3月,却遇到了拆迁,不得不另找地方。我是另租的店面,继续经营;弟弟真有先见之明,他已在距离小镇不远的工业区,买了一间店面,仍然开他的手机配件店。现在生意难做,竞争激烈,投资成本增高,但只要认准了,就和我弟弟一样,大胆地去做吧!不能拥有太阳,你还有月亮;不能拥有月亮,你还有满天的星星!br>    13、尝试电子商务,网上开店遇挫     每个人都要走自己的路,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替代的,所以,我们要敝帚自珍,不要自暴自弃。我的开店经历,记录的只是我曾经走过的路,你可以参考,可以有所启发,但不一定适合你,你一定要有主见。开店其实也很简单,不用想那么复杂,经营项目也不用面面俱到,专攻一项就行了,就像你爱一个人,专一的爱,更容易获得爱情。     租书,租碟,卖卡,现在新开店的话,就比以前难做。现在的开店成本高,房租贵,竞争激烈,人们的业余生活有很多选择,现在的年轻人,大多迷恋上网,聊天,游戏,占去大量时间,看书的人少了,看碟可以直接在网上看了,所以,现在开租书店、租碟店,就不太好做。不过,你不用担心,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喜欢,仍然可以试一试,不作为主营,也可以兼营。生意是生出来的,如果你有心,商机也就无处不在。有头脑的人,什么都可以卖钱,海水、泥土、空气,都能转化为财富。尤为可贵的是,有的人善于变废为宝,把蚕粪当猪饲料,把麦秸加工成复合板,更是一种价值的延伸。     网络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日新月异,迅猛发展。据说,今天中国的网民,已超过一亿人。上网不仅可以聊天和灌水,还可以开店做生意,实现零库存的营销。早在2000年春天,我就申请了国际域名和虚拟空间,学会了简单的网页制作,自己做了一个网站,打算在实体开店之余,尝试电子商务。实体开店的辐射面是有限的,一条街、一个镇、一个城市;而在网上开店,从理论上来说,它的辐射面是无限的,一个网络小店,可能使每个上网的人,成为潜在的顾客。     开一个网上小店,虽然我很感兴趣,但并非一本正经,只是作为实体开店的补充。域名和空间,每年大约花费400元,这是我自己的网站,比较有自主权。现在很多网站,提供免费的主页,但那是人家的地盘,有许多限制,还会跳出一些烦人的广告。在易趣、淘宝网上,能免费注册开店,有兴趣的人,不妨一试。有的在网上卖饰品、化妆品、时装等,比实体开店还红火,获益颇丰。听说某村妇女,会做绣花鞋,在网上开店推销,供不应求,成就了当地绣花鞋的产业。     网站是我自己捣腾的,比较粗糙,做了几个页面,销售红豆、苏绣、真丝制品、香木挂扇,主要是这四类,兼营肚兜、绣花鞋、蓝印花布等水乡服饰。网页上有联系地址、电话、电子邮件和银行帐号,便于和客户联系。红豆是我的一个情结,一直没有放弃,有了网络这个平台,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苏绣、挂扇和真丝制品,是苏州的著名特产,我在网上设立一个窗口,便于外地的客户了解与购买。除了推销商品,我还在网站上放了自己写的一些文章,以文会友,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网站发布后,陆续有人联系我,有的是咨询,有的是想购买,我都认真给予了答复。网络营销,主要靠的是诚信,因为相互不见面,也看不到样品,网上尽管有图片,但图片毕竟是图片,比不得实物。大家都知道,在网上,一个丑八怪也能变成仙女。这个买卖,和面对面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性质完全两样,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的,对方要是不相信你,就不会汇款给你。当时,电子商务尚未深入人心,网络的资信程度相对较低,这天各一方的,让人完全信任真有点难。网上交易,有的人也许好奇,也会投石问路,体验一把网上交易的乐趣。     网络营销的波澜不惊,在我预料之中。我虽有电子商务的念想,但只是兴趣,不是我的奋斗目标,没有像张朝阳、马云那样的大手笔,只是有网络这个平台,尝试一下而已。不经意的,每个月有几笔汇款单,从远方飞来,买红豆、苏绣、香木扇、肚兜等,数额不等。我收到钱后,第二天就会把客户订购的货品寄出。最多的一位是山东的童小姐,给我汇了三千元买红豆,其次是广东的一位先生,订购了八百元的水乡服饰。大多是一百元以内的小单,买套真丝内衣、买件苏绣工艺品。网络营销,可利用的空间很大,只是我并没真正重视起来。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在网络的那一头,隐藏着许多网络骗子,我就遇到过,幸好有惊无险。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叫李军,是河南新乡铁路物资供应处的,从网上看到我销售苏州香木挂扇,他要订购2000把,是那种直径2米的,问我多少价格?生意上门,而且数量较大,我很兴奋,我说:“这种扇子的市场价是60元,批发价是38元。”他说:“能不能优惠点?35元怎么样?你看我要买2000把,要是这次合作好了,下次我们还会从你那儿定购。”我只是经销,自己不生产,于是打电话问苏州香木扇厂的林厂长,他说可以做。我吃了定心丸,就回复他说可以,没想到他得寸进尺,向我索要回扣。他说:“那就这样定了!过两天你就过来签订合同,我们给你打支票,预付货款的30%,余款到货时再结算。不过……”他话锋一转:“签合同后,你要给我一万元回扣,我给领导和财务打点一下,好给你开预付款的支票,对你结算尾款也有帮助。”给点好处费,我能理解,但他索要一万元,有点过了,这笔生意成交,毛利就二万元,他要去一万,我挣到的还不足一万,但转念一想,算了,就给他吧,一来就当是去那里旅游一下,二来希望能对以后的生意往来有帮助。     为了路上有个照应,我和弟弟一起去的。带上三件精美的样品,坐了十四个小时的火车,我们到达了新乡。见到那个李军,我就提高了警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的眼神游离不定,感觉他是个心怀鬼胎的人。到达他所在的公司,我的怀疑加深了一层,因为那幢楼上,密密麻麻的挂着几十个公司的牌子,极可能是皮包公司。进入办公室,我没看到墙上挂有法人证书和营业执照。他递给我们的烟和茶,我和弟弟没有动,怕他们下迷药。李军带着样品出去了,我和弟弟坐在办公室里,我说:“看样子他们不像是正规公司,我们还是小心点,情况不妙的话,要想办法尽快脱身。”过了一会儿,有个脸上有刀疤的中年男子,推开门瞅了我们一眼,又把门关上了。我暗想:这算是吓唬我们吗?     那个李军回来了,双方确认了货品的价格和数量,签下了合同。我刚把合同放进包,他就问:“钱带来了吗?你把一万元给我,我去财务室打点一下。”我料想这钱要是到了他手上,极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我隐瞒了带钱的事实,我说:“你只要把30%预付款的支票给我,我回去后马上给你汇钱,或者,你跟我去苏州,到苏州后我就把钱给你,你还可以在苏州玩几天,费用我请客。”他有点意外也有点不满地说:“不是事先讲好了吗?你要把钱带来的吗?”我笑了笑说:“现在路上坏人多,带钱不安全,为了有个照应,我还请刚从武警部队复员的朋友陪我一起来的,你放心,你把支票给我,我保证把回扣给你。”我把弟弟说成是武警复员的朋友,也是警告一下他,顺便给自己壮胆,以免他们轻举妄动。他眼神一转说:“合同签了,生意成交了,晚上我请客,请你们好好玩玩!”我哪还有心思陪他玩?我说:“我们先去吃点中饭,吃过饭我们再联系。”他愣了一下,当我和弟弟从他身边经过时,他没敢拦住我们。     离开大楼,我们没有马上走,在一家路边店里买了两瓶饮料,向店老板打听这家公司的事,他摇头说:“是骗子公司!经常坑蒙拐骗的,前天还有个律师找上门要和他们打官司!”我和弟弟明白了,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当天下午就坐火车回苏州。在火车站买票时,还遇上了小偷,幸好发现及时,没有失窃。这一趟新乡之行,损失一千元左右,但总算有惊无险,平安回来了。     后来,因为开店生意忙,无暇顾及网上生意,网页也很久没更新,网上生意越来越清淡,但网站至今留着,这是我寄存的一处精神家园,上面种植着我的文字、经营和梦想。也许有一天,我会重新打理网上小店,把网络营销,开展得有声有色,和朋友们分享,网上开店的乐趣!     14、无意购置房产,错失赚钱良机     《跟着感觉走》,是一首歌。我们喜欢一个人,也是凭着内心的感觉,开店做生意,感觉也很重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别人成功的范例,会对你有所启迪,但更多的时候,是灵光一闪,使你有如神助,找到了芝麻开门的秘诀。淘金地卖盒饭、产油区卖饮水,这样的与众不同,有时会歪打正着,获得意外的惊喜。     我们是小人物,淹没于茫茫人海,为了基本的生存也好,为了扬起理想的风帆也罢,只要鼓起勇气,努力朝着目标前进,我们就有希望跟理想握手。个体私营经济,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开店是创业的基础,是自立的选择,甚至是你人生的转折。“南生桔,北生枳”,我们不要盲目套用他人成功的模式,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你自身的特点与特长,做出相应的选择。     生活是不动声色的,需要适应的是我们自己。无论是轰轰烈烈,还是默默无闻,都将在成长的过程中,漏掉一些时光,获得一些经验。我们可以清高,但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凭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赚钱,天经地义,正大光明。“勇者创造机会,智者把握机会,庸者等待机会。”机会是稍纵即逝的,你打一个瞌睡,它就可能像兔子一样窜过去了,使人后悔不迭。我也曾错过一些机会,把轻而易举可以赚的钱,从指缝里流走了。     前几年,我的儿子要到镇上读小学,为了他上学方便,我在镇上租了一套二室一厅。以前都是回乡下的家里住的,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当时我没有意识买商品房,主要是我不喜欢鸽子笼一样的住宅楼,各家防盗门一关,邻里之间也不相往来,缺少人情味。我喜欢乡下的房子,房间宽敞,空气清新,有自家的院子,院子里还种着果树,门前就是田野,一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     2000年之前,房地产还是淡季,造好的房子卖不掉,房价很低,人们似乎对买房子不感兴趣,镇上的中联房产造的商品房,有一半是上海那边的人来买的,买了也是空关,有的是投资,有的是退休后过来住。当时商品房的价格,每平米是800元,买一套三室一厅的商品房,不过10万元,就是买一幢小别墅,只需15万。才过了五六年,那买了小别墅的人家,现在转手就是80万、100万。可惜我当时在房产上,一点投资意识也没有,是缺乏预见和远见的。     2000年夏天,村上有位姓居的,前几年开小厂,挣了些年,但后来经营不善,厂子倒闭了,还欠了几十万的债,他为了还债,把厂房和设备都卖掉了,还是资不抵债,没办法,他要把前两年买的、装修好的一套130平米的商品房卖掉,我们是一个村的,他知道我在镇上开店,就来找我,愿意把房子亏本卖给我,只要7万5就行。我由于已租好住处,商品房也没打算买,准备到孩子毕业工作后,再决定在哪儿置房,就没把他的房子买下来。这房子要是今天,已值40余万了。     2000年是房价的分水岭,就在这一年,房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苏州市区的房价,在2000年前,每平米在1500元左右,下半年就涨到2千出头,到2001年上半年,每平米已达到3千元,当时很多人以为要跌的,谁知还是节节攀升。苏州房价的急剧变化,当时尚未波及小镇,当苏州房价每平米3500元时,镇上才1200元,而苏州房价突破4500元时,我们镇上才涨到1500元。租房的价格也在水涨船高,考虑到租房不如买房,我终于下决心,买了一套商品房。这是2002年的上半年,而到下半年,房价就涨了一倍。如果我不是自住,是作为投资的话,半年就翻了一番。时间就是金钱,房地产的变化,给我上了生动一课。     新的集贸市场刚建好,沿街店面是对外出售的,每平米1万2千元,那30平米的店面,需36万元。我当时有30万元的存款,曾经有过一闪念,去买一个店面,但最后没有买,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如果我把30万用来买店面,那开店再有什么考虑,资金就紧张了;二是当时的房租较低,我的书店的年租金是1万2千元,那36万成本的店面,岂非要30年才收回投资?算下来不划算。当然,没买店面房,最后不划算的是我。因为,第二年房租就涨了,现在闹市区30平米的店面,年租金要8万元,而且,投资的店面增值巨大,当年36万买的店面,现在80万都舍不得卖。这一步棋,我是严重地失算了。投资比经营,需要更远的眼光。     2005年3月31日,书店的店面,因路面扩建的需要,被紧急拆除。事先,政府部门已给我们发过搬迁通知,由于对我们的损失没有任何补偿,大家都没有搬走。那天,施工人员要求我们立即搬走,否则后果自负。他们在楼上吊走楼板,我们只得在下面把店里的东西往外搬,可惜我那6000多本书,来不及整理,一下子也没地方可搬,只得挑了几十本自己要看的,喊来收废品的人,以4角一斤的价钱,通通卖掉了!价值4万元的书,只值卖废纸所得的1千元。伴随了我整整10年的书,给我带来可贵财富的书,被我如此出卖了,我简直有种出卖朋友的羞愧!     那一排拆迁的店面,只留下最南端的两个,一个是我的电话超市,另一个是兰州人开的拉面馆。拉面生意十分红火,附近没有小吃店,这里的位置又极佳,他们一天要卖出300碗到500碗的拉面,两个拉面师傅轮流上阵,一天忙到晚,日营业额达到1500元左右,利润率在40%,收入相当可观。外人可能看不起这些小吃店,但他们的辛苦,也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拉面的味道很鲜,也很香,我是他们的常客,他们会在我的面碗里,多放一些羊肉片儿,吃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说到小本经营,我这里有个成功的例子。1998年时,在我的租书店对面的马路旁,每天晚上会摆出来两个夜排档,从下午五点多,一直要摆到凌晨二三点。当时,他们卖砂锅和炒面,便利了上夜班的人、吃夜宵的人和一些过夜生活的人,还有从赌场出来的,赢钱的会大方请客,请赌友吃上一通。两家都是从四川来的,生意很好,原先他们都做过厨师,难怪砂锅的味道那么地道。四川出来打工的人多,老乡自然照顾老乡的生意。可以说,我是看着他们发展起来的,因为他们出摊,需要大量的清水,他们摆夜排挡的几年,都是从我店里提的自来水。他们每月会请我吃一两次砂锅,以表谢意。     三年后,他们积累了原始资本,不出摊了,租了店面,正儿八经开起了饭店。毕竟摆摊辛苦,东西搬来搬去,收摊还要清理垃圾,睡眠也少。他们开的饭店,就像四川的辣椒一样红火,还到附近的乡镇开分店。去年碰到他们中的一位,他刚从四川老家回来,说是回家造房子,造了两座漂亮的楼房,儿子马上要结婚了,有可能在苏州安家落户,准备在这里再买套房子。他还把老家的亲戚带了出来,在他店里帮忙。我笑着说:“想不到吧?当年那么辛苦,现在富得流油了。”他乐呵呵地笑了:“是啊,变化真大!有空到我店里耍耍,我亲自给你烧砂锅!”     租书店消失后,我在谋划另开个店。我旁边的书店搬到了一百米远的地方,我弟弟的手机配件店,也搬到了他事先买好的店面内。网吧的生意不错,但正规网吧的执照难办,黑网吧又遍地开花,我就不趟这浑水了。我在寻找合适的店面,正好有个台湾的董先生,买下了一个不错的店面,董先生因买卡和我认识,平时还挺聊得来,他问我要不要租,年租金6万元。我说要租的,请给我半个月的时间,我要决定做什么项目,联系好供货方。董先生答应了。     过了几天,他来找过我,可我去苏州了,没遇到。听我家人说,董先生来问是否确定要租?因为有其他人找他想租。我想,我和他有口头协议,讲好给我半个月时间,他应当会等我的消息吧?我对经营电脑感兴趣,我估计不用多久,电脑会和彩电一样普及,几乎家家会买,这是有市场潜力的。江苏省内比较有名的电脑商有“宏图三胞”和“福中电脑”,宏图三胞在苏州已有几家店,我就联系了福中电脑公司,取得了详细的加盟资料,并拿到了专营店的加盟协议书。然而,等我回来想和董先生签订租房协议时,他却告知我,店面已在两天前租掉了,房租是6万3千元。我无话可说,由于没有好的店面,只得放下经营电脑店的计划。看来,口说无凭,立字为据,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在行进的过程中,由于犹豫不决,往往会错过一些机会,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很多本可以改变命运的机遇,就这样被我们忽视了,浪费了。但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们也不必耿耿于怀,反过来说,错过的,本就是不属于我们的。正如有句话说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不是相信宿命,只是,有时不妨想开一些,看开一些,我们也会多些坦然,少些悔恨。牛顿有句名言,愿和大家共勉——“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    15、三毛钱打长途,小话吧盈利丰     电影里有句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用商业的眼光看,有人的地方,也就蕴含着商机,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文章可做。开店也好,摆摊也好,创业也好,都需要精打细算、量力而行,有1万就做1万的生意,有5千就做5千的生意,有10万就做10万的生意,想一口吃成胖子,是不现实的。当然,如果你有本事,也可“借鸡生蛋”,刘备当年不是也借过荆州,成就他蜀汉的大业吗?     有些浅显的道理,却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比如:“世上本无事,只怕有心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些通俗易懂的真知,值得我们铭记在心。我们做生意,就是和人打交道,商品交易和货币流通,不是终极目标。我们要记得几个关键词:“品质、交流、诚信,情感。”客人买东西,不一定非要到你这儿,他为什么主动光顾你的小店?就因为在与你偶然的相遇中,对你店里商品的品质和你个人的品质,产生好感,这种好感来自于相互的交流,在交流和交易的过程中,你给客户留下了诚信的印象,彼此之间建立了一种情感,一种信任和亲切的友好关系,这情感,就是你开店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     现在你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公用电话的招牌,有电信、移动、联通、网通的,而且打电话非常便宜,长途每分钟只需三毛钱。可是,你知道吗?在三四年前,要申请这样的公用电话,是走后门、托关系也未必能办到的。2002年,我就看到有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的IP公用话吧,长途每分钟三毛钱,当时就引起了我的兴趣。中国电信的公用电话,还是投币电话或计价式,收费要比他们高,但电信嗅到了其中的商机,随后也推出了他们的IP话吧。     电信局的IP话吧,都被他们内部的员工“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外面的人,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根本申请不到,因为数量有控制,就算给你登记了,排队也不知要到猴年马月?联通话吧的信号不是很稳定,牌子没有打响。网通那时还租用电信的线路,有点受制于人,通话效果不如人意。电信的IP话吧一开,因收费低廉、通话音质理想,门庭若市。当时,用手机拨打长途,每分钟要1元5角左右,大家当然愿意在话吧打电话了。     虽然注意到了话吧的商机,但我开始并没上心。预感话吧生意会好,只是不知好到什么程度?经营者又有多少利润?话吧适宜开在人流多的地方,以及住宅区和厂区集中的地方,因为打电话的大多是打工者。女工住宅区那一条街上,开了八家话吧,白天人少些,晚上打电话的人很多。一个香馍馍,大家争着抢,有点硝烟弥漫的味道了。我有点疑惑:3毛钱一分钟,又开了那么多家,能挣到多少呢?我去咨询过,店老板说:“小意思,混口饭吃,也就上班的工资。”     2002年时,开在我旁边的电器修理店的吴老板,把店面转给了一位浙江人开眼镜店,他通过电信局一位朋友的关系,申请到了电信的IP话吧,他把话吧开在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租住较多的地方。24只电话机,分别是不同的号码,他用三夹板隔开,就像一个个小包厢似的。那个广告牌是电信局送的,他就买一台电脑,那套话吧计费程序,是另花2千元装的。吴老板告诉我,申请话吧,需要交1万3千元的押金,这个电信局以后会退还的。过了两个月,他又申请了一家话吧,开在了郊区工厂较多的地方。两家话吧,都是请人照看的,因为电脑有计费清单,通话多少,收费多少,清清楚楚,他只要去收钱就可以了。     电信话吧,经营户的提成是话费的30%,电信局会把每个月的话费结算单寄过来,而吴老板为了联系方便,也不想让帮他看店的人知道话吧能赚多少,他用的是我书店的联系地址,当电信局的信寄过来后,我再转交给他。有一次,当他来取信时,我直截了当地问他经营情况,他对我没有隐瞒,直接把结算单给我看了,我这才知道,他的两家话吧,一个月的话费分别是1万多和1万2千多,吴老板的收益合计有6千余元。     没想到,开话吧,轻轻松松就能挣这么多,因为有电脑计费,他还不用一天到晚呆在店里,这不是比我开书店还好吗?这里正处在全镇最繁华的地区,来来往往的人那么多,方圆五百米之内没有一家话吧,我为什么不在这儿开一家呢?我去找镇上电信局的领导,可是,他们说,话吧审批暂时停止了,遍布全镇周围的话吧,已达到30多家,基本饱和了,开话吧没有多大意思了。     然而,那些话吧,都散布在镇区外围,作为人流密集、商业兴旺的中心区,却没有一家话吧,这个“真空”,怎么就不能开发呢?我没有灰心,但我并没有找联通和网通,他们的通话质量不如电信,就算我申请到,开了出来,凝聚力和影响力不强,意义也不大。我想到了中国移动,其它公司都涉足公话领域,他们是“移动通信专家”,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我拨通了苏州移动公司的1860,询问公司有无开展话吧业务?我想申请一家。那个客服小姐态度很好,帮我接到了客户部经理。当我说明来意后,他很惊奇地说:“真是怪了,你是怎么知道这消息的?要知道,我们刚刚准备做IP公话业务,你是第一个打进电话来问这事的。”他告诉我,去找移动公司公话业务的代理商,杰通公司的谢经理,由他代理全市移动公话的业务,几天后,移动公司会派人过去测定移动通信的网络信号,在信号盲区是不能开话吧的。     我很兴奋,因为我意识到,在不经意间,我又打开了一扇窗。当我找到谢经理,和他面谈后,他说:“你先交5千元的押金,我们签一份合同。过几天,我们会把相关设备送货上门,并给你安装调试。设备的费用大约2万多,这套设备你是要买断的。至于话费的提成,我们比其它公司都高,你每月可以提成话费的45%,我们会把钱打在你的卡上。”2万多的设备款,投资比其它公司的话吧多,因为电信话吧收的是押金,是可以退还的,买断设备就是成本了,但移动的回报率高,按每月话费最低1万元算,一个月的提成有四五千,半年也能收回设备成本了。于是,我没有犹豫。     还有一个大胆的举措,是我临时决定的。当移动公司派人来测定网络信号时,话吧的店面还没着落,这可怎么办?要是让他们知道我还没租好房子,他们会不会不给我开话吧了?我把他们领到书店这排最南的一个店面,在店门口,我说:“就是这间店面,他们过几天到期。”移动公司的两位测定了一下,说是通过了。而此时,这间卖杂货的店老板,正有点诧异地看着我。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我既然这样说了,自然有我的打算,而且,我一定要说到做到。这间店面,原先是一个福建人租的,卖牛仔服饰,生意还可以,后来他和朋友合伙开厂去了,就把店面转租给了现在的浙江人,在卖各种小百货。我说:“你这边生意好吗?这房租什么时候到期呀?”他说:“还有一个月就到期了,生意么,马马虎虎,一天挣个一百来块。”我说:“你能不能把房子转给我?我愿意付转让费,给你一点补偿。”他说:“我和儿子商量一下,他今天不在这儿,明天我给你答复吧。”     第二天下午,我去问的时候,他儿子说:“你愿意出多少转让费?”我说:“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个月到期,现在让你们搬走,让你们为难了,你们开个价吧,只要合情合理,在我承受的范围内,我们好商量。”他儿子说:“转让费8000块,加上还有一个月的房租1500块,你看怎么样?”我笑道:“8000块转让费贵了点,能不能让一点?就6000块吧,我也是诚心想要,你们想呀,要是过一个月,房东要是不把店面续租给你们,你们不是一分钱转让费也没有吗?”他们也明白这个情况,于是同意了我的条件。我也就以7500元的代价,迅速盘下了这个店面。     我明知他们还有一个月租期,为什么不再等一等呢,那样我可能会省下一笔转让费?可是,我考虑到,移动公司开办公话业务的消息要是公布,肯定还会有别人去联系的,我提前开了,这边就没有竞争了,因为合同上规定,在半径500米范围内,不会批第二家移动话吧的,我要是开得晚了,就有可能被别人捷足先登了。果然,半个月后,在小镇的四周,又开了6家移动话吧,只是,我的话吧好比是月亮,他们的好比是行星了。     话吧的生意,比我预想的还要好。从2003年的6月开始,头两个月,每月的话费就1万出头;从8月份开始,平均每天的话费,都在800元以上;从11月份开始,每月的话费都在3万左右徘徊。45%的提成,不言而喻,我是十二分的满意了。一个上午,话费就能达到200元,下午也有200多元,高峰是在晚上,16个电话,每个电话都有人,还有人站在旁边等候,一个打好电话刚站起来,另一个人就迫不及待地坐下了。看准电脑上的计费,还要收钱找钱,我和父亲两个人,常常忙得晚饭也没空吃。有时一下有六七个人过来付费,还要和他们所打的电话编号对起来,以免收错费用,真让我们手忙脚乱。    年底的时候,打电话的人更多了,我请母亲出来帮忙,站在门口看着,因为有的挂了电话就走了,话费也没付。他们有的是无意的,有的是故意的。那年的大年夜,人实在挤得不行,而我们要回家过年,不得不在晚上8点钟,把电话关机了,把十几个顾客请出店,实在抱歉了。2004年,我开通了国际长途直拨,方便了一些客户给国外的亲友拨打电话。国际长途的话费贵,港台的每分钟1块五角,其它地区的是2元4角到3元2角,顾客打个电话,话费要好几十元,我的提成,也就相应增加了。    有的人打电话,不是几分钟就完事,要打十几分钟、几十分钟,最长的一位,整整打了6个小时,从中午一直打到晚上,真有点不可思议。好几位常客,打电话的时间,每次超过1小时,有的打给女友,有的打给情人,有的打给家人。我也弄不明白,他们哪来那么多的话说?那时,天天要到凌晨一时才能打烊。话吧收入不错,父母也辛苦了,夜里回到家,我会下几碗鸡蛋面,犒劳一下我们的胃。“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我从那时候起,渐渐发福起来,有点胖了。     话吧一直开到2005年8月,平均每月有1万元利润。这个小小的话吧,给我带来近二十万元的收入,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代理商杰通公司的人都翘起拇指说:“真厉害,你是苏州移动话吧中的冠军!”2004年起,移动和联通公司,推出单个的公用电话,星罗棋布地分散在一些小店。为了保障我的利益,杰通公司遵守协议,没有在我的话吧周边放置他们的公话。2005年,电信实行免费安装公用电话,公用电话变得无孔不入,话吧的生意也就雄风不再了。    16、炒股有如三赔,赔时赔钱赔心     民谣云:“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等开张”;以及“十亿人民九亿股,还有一亿忙跳舞”。话是夸张了,但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全民经商热”和“炒股热”,是何等的人潮汹涌?盲目跟风,有多少人笑到最后?又有多少人血本无归?在“想致富,就炒股”的热潮中,我也急功近利了一回,糊里糊涂就挤了进去,结果呢?自然像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你就是牺牲了也没人知道。     我是2001年初进入股市的,当时因为没有买房,手头有一些余钱。怎么让它钱生钱呢?看到炒股的人,个个红光满面,股票天天看涨,似乎只要进入股市,就能捡到金子。我头脑发热,蠢蠢欲动,就在对面的中国银行,开办了沪、深股票帐户。说我糊涂,一点不假,因为我对股市和股票一窍不通,是个名符其实的外行,也没时间蹲在证券市场看行情,只是隔三岔五买份报纸看看。我在中行有存款帐户,他们开设了“银证通”,银行卡和证券帐户之间,转帐十分方便。今日看来,这样盲目的投资,不吃亏才怪。     我没研究什么板块,店里有海尔冷藏柜,感觉质量不错,平时爱喝青岛啤酒,喜欢它的清爽口味,看到报纸的行情栏内,有他们的股票,感觉这两家公司比较可靠,还是绩优股,就毫不犹豫买了他们的股票。当时的行情还是上涨趋势,这两个股票,就像沸水中的水泡,也在往上冒,只是涨幅不大,三角、五角的,有时心血来潮,我用电话委托方式,操作过几次买卖,一共就三四次,赚了六七千块钱。在当时的股市里,这点盈利,还不够塞牙缝的。只是数字游戏,盈亏却在弹指间,有点刺激,也有点惶恐。知道它是有风险的,却没想到,风险来得如此之快!     所谓乐极生悲、物极必反,在2001年7月,股市全线暴跌,惨不忍睹!顿时人心惶惶,甚至听说有人跳楼自杀!“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短短几天,我的帐户上就损失3万多元。7月下旬,从报纸上获悉,青岛啤酒的总经理游泳时因病去世,我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但我没有及时抽身而退,而是把青岛啤酒的股票,全部换购成海尔股票,我以为海尔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技术和实力雄厚,也许能渡过难关。然而,我等来的是深深的失望。     当初投入股市的13万5千元,眼看缩水成9万、8万、7万5……,就像斗输的公鸡,节节败退。唯一的收获,就是听懂了一些术语,什么利空、满仓、套牢、割肉之类。我明白,手里的这点股票,像是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咒,被死死套牢了。何时解脱?不得而知。我有点难过,但没有悲伤。一来,它还没有伤及元气,还不至于影响我的生活,不似有的人炒股是全部的血汗钱或是借来的钱,那就输不起了;二来,我本就是玩票性质,看不懂那些K线图,没有心思去炒股,就当是存银行,股息分红就当是利息;三来,股潮如海潮,总是有涨有跌,有跌有涨,这是自然规律,我既然不想割肉疗伤,就要有足够的耐心,相信会有涨潮的一天。     买入时的12元5角,跌至今日的4元5角,让人无言以对!海尔还是块金字招牌,它的名声和业绩,依然是中国家电的龙头,无奈股市低迷,它是回天乏力。股市不再是经济的杠杆,不规范的地方较多,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股市却像一个弃妇,凄惨冷清,真是冰火两重天。我从2001年7月,直到2006年10月,其间没有一次操作,但我没有遗忘它,而是把它作为一次教训,告诫自己不可被眼前的幻象迷惑,要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冷静。     如果按股价论,我的股票已跌去三分之二,要不是每年的分红派息,几年累积起来,挽回一点损失,只怕13万就剩下了零头。现在,我的股票市值还不到8万元,仍然亏损了五分之二,要是算上这五年的利息损失,可能亏损一半还不止,如果再算上这几年的物价上涨指数,那么,股票的价值已所剩无几。据说,炒股的人,10%是赚钱的,20%是不赚不亏,70%是受损的,这个比例,触目惊心。相对于全国的股民来说,我的损失是微不足道的。我不过是小小的一个缩影,而更多的股民,他们受到的伤害,才是让人痛心疾首的,他们的神经,已脆弱得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悲剧,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股票,我是不去动它了,它就像冬眠的蛇,不动它,还相安无事,你去动它,倒有可能被它反咬一口。随它去吧,就当被海水冲走的海贝,哪一天涨潮了,也许海浪能送回几枚贝壳,留作我们曾经涉足股市的纪念。我已决定,不只是现在,就是将来,绝不再迷恋股票,还是安分守己开我的小店,做我的生意,过我的日子好了。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要想富,穷得快”的谬误,炒股、赌博、贩毒、贪污等,无不如此。炒股的投资性质,越来越模糊,渐成投机的工具。企业上市,本是集结民间力量,筹集资本,大鹏展翅的机会,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圈钱”的游戏,怎能不令人惊诧莫名,胆战心惊?     从我的经验看,股票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品种,它饱含的风险性和不确定因素,不以普通股民的意志为转移,一天之内,你的股票市值,就有可能像洗过的劣质羊毛衫,严重缩水!这实在不是普通民众可以玩的投资方式。真诚奉劝那些辛苦挣钱的朋友,远离股市,安心生活,别让变幻莫测的股市害了你!股市下面只有漩涡和暗礁,没有沉没的宝藏,就是有,也轮不到千万散户。股市就像是海市蜃楼,看上去很美,实际月黑风高,危机四伏。它甚至还不如一只烫手山芋,山芋摸起来烫手,吃起来却香气四溢。    买卖股票,是要交税的,无论是赚是亏,每一次交易,都要交千分之三的税,如果每个月操作三次,那一年下来,你的本金累计交税10%,也就是说,假如你买的股票保持原价,那你一年的操作,会让你的本金缩少10%,如果你的盈利没有达到这个税率,那就是给券商打工,白忙乎了。虽然年终会有红利,但大多数公司的红利,只是意思意思,不过比银行利息略高些,若遇上经营不景气,公司会如铁公鸡,一毛不拔。炒股还很劳神,在行情面前,卖掉怕涨价,买进怕套牢,顾虑重重,只怕钱没赚到,人倒有点神经衰弱了。     如果你年轻,就去实实在在做点生意,或者风风火火闯荡一番,做事也即做人,不管成功与否,这种体验和经验,才是真正让你受益无穷的;如果你年老,就安安稳稳呆在家里,与老伴一起散步,与家人一起吃饭,尽享天伦之乐;如果你有爱人,就送她一份精美的礼物,“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送出祝福的同时,你也会收获快乐;如果你是单身,就对自己好一点,对朋友好一点,对家人好一点,对所有人好一点,让世界充满爱……     投资股票,是我的一次失误,是我欠考虑的结果。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和它彻底“离婚”,完全地忘掉它?但相信我,不会把这种阴影留在心里。金钱的损失,是有形的,我不会让它影响我的心情。我希望自己的心里,充盈着明媚的春光、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月光,失望、寂寞、烦恼,都是暂时的,相信明天会更好!我可能沉默寡言,但与人相处,我不会仰视,也不会俯视,有平等,才会有和谐。我不会拒绝握手,我会微笑地看着你,感受你的力量和温度。我赞美勇敢和高尚,但我同样欣赏平凡,脚踏实地,更是一种品质。     2006年11月,我在看报时,发现股市回暖,股票普涨,我的15800股的青岛海尔,涨过了水平线,把亏本的钱补上了,还略有盈余。毕竟是外行,我对股市大盘走向缺乏判断,当均价6元6角的海尔股票,涨到7元6角时,我就把它们全部卖掉了。其实,所谓的牛市行情,正在热烈奔腾之中。卖了,也就不属于我了,等过了半个月,我又在报上看到它的行情,发现竟然涨到了11元多,我的那些卖早了的股票,少赚将近5万元。不过,也没什么后悔的,股市里往往是那样,买了以后跌,卖了以后涨。     2007年元月,我因为不在开店,有了空闲,也关心起股市,看到热度未退,也就止不住手痒,买卖了几次,略有赚头就出手了。本以为支撑股价的应该是公司业绩,但看行情来看,事实并非如此。业绩好的可能没涨多少,一些垃圾股倒是连连涨停。股市依然还很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它就会感冒,发生剧烈震荡。有位行家说得对:“炒股如吸毒,一旦产生兴趣,那就必将经历“三赔”的过程,即赔金钱、赔时间、赔精力。我有种预感,当全民涌动炒股的热潮,那就离股市理性回归不远了。须知,“贪”字和“贫”字,是孪生兄弟啊!     我开书店的时间较长,直到2005年,因为拆迁,才不得不中断。从经营上来说,它是一个主干,其它的红豆、苏绣、电话卡等,都是衍生的枝蔓;从信念上来说,它是一份执著,尽管有过波动,有过“花心”,尝试过其它经营项目,但始终舍不得放弃对书的“爱恋”,总是“一往情深”。在浮华的时代,书更是我们的朋友。我想,现在虽然书店不在开了,但以后,我还会重温旧梦的,安安静静地开一家书店,依然是我的愿望。     如今,在我们这儿,店面难求,租金又贵,开书店很难生存了。目前,我无法把书店布置成修心养性的地方,因为它首先是一份职业,一份事业,我对它的感情才会更深,因为它融入了我求生的过程,如同情侣之间一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果仅仅是小资情调,附庸文雅,那我宁愿不开书店。真正的情调,是“由内而外”的,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     时常想起那些朋友,那些来去匆匆的顾客,他们出来打工谋生,还不忘看书,在借书还书的重复中,我们有了点滴的友谊,这不是金钱关系,也不是老板和顾客的关系,而是一种平淡而长远的友谊,甚至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我感激他们,虽然已记不全他们的名字,但我记得他们的笑容。当他们回家娶妻生子,当他们几年以后故地重游,回到这座江南小镇,我又能听到他们熟悉的声音,还有惊喜的感叹:“哦,书店还在,一点没变,真好!”     开了十余年的小店,庸碌而忙碌,没有节假日。因为每逢假日,客户会更多,我们每天还盼着假日经济呢。2006年,我给自己放了年假,好好休整一下,顺便也是养精蓄锐,期待下一次的扬帆远航!因为人是有惰性的,好比野生动物,圈养时间久了,就会退化觅食的能力,老虎也会变成猫。我想,现在远没到退隐山林的时候,尽管我羡慕陶渊明那世外桃源的田园生活,也向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生活,但当务之急是,我们先要活着,然后才能活得更好!    17、买个商铺养老,过程一波三折     流动的钱是金子,贮藏的钱是银子,这是经商的人都懂的。很多人认为,金子在流动中会有磨损,这是事实,但正因为它是活的,是和时代价值相契合的,反而不太可能贬值;而你藏得严严密密的银子,很难“与时俱进”,受损的概率更大,何况,银子自古有“遁形”的传说,当它不属于你的时候,它会自动消失。因此,银子总是不如金子值钱,也不如金子闪光。我这样说,并不是比较金子和银子本身的价值,而是想告诉大家,发展才是硬道理,赚钱比数钱更有意义,勤劳者比守财奴更有生活乐趣。     2005年春节,我和父母闲聊时,说起我的两个店,一个是话吧,一个是我另租店面新开的店。我说:“两个店,一年的房租就是6万,10年就是60万,不如我们自己买个店面,省下了房租钱。”父母都很赞同。可是,一时没有好的店铺可买,镇上倒是有一条新建的商业街,不过,感觉位置不是很好,不管是自己开店,还是未来的增值空间,都不是很乐观。几年前,错过了买集贸市场的店面,很是惋惜,这回可得好好谋划一下。开店是创业,而买铺是投资,一个好的商铺,就好比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春节过后,我就留意起报纸上的商铺买卖信息。为了便于日后管理,考虑的范围,还是在苏州地区。先后考察了三处,但都没有买。第一个地方,是苏州城区的老店面,不在商业区或居民区,店面后是一个已经倒闭的工厂。两个门面连在一起,必须一起买,大约需60万元,价格是不贵,但那里的租金低,每年的租金,一共才1万6千元,回报周期太长。投资商铺,地段非常重要,地段好就增值快,地段差,别说增值,就是出租都有困难。虽听说后面的厂区,不久将建住宅楼,这里的店面会多些人气,房租会有抬高的可能,但前景如何,还很难预料,将来他们小区的门口要是开在别处,这儿依然聚集不了商业氛围,想想还是放弃了。     第二个地方,是吴江同里新建商业街的店面。同里本是旅游胜地,游客很多,那儿的商铺是有增值潜力的,而且价格相当便宜,一楼一底,合计100平米,每平米售价5千元,共需50万元。商铺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临街底楼的店面,楼上的利用率不高,除非是开饭店、茶楼、美容院,楼上还有用处。然而,我考察后发现,那条街不在镇区,不在交通要道,也不是人们通往这个“醇正水乡”的必经之路,而是在靠近镇区新辟的一条街,这条街上的店面房,距离“繁华”比较远,起码二三年后,才会初具商业气息。当然,新街并非不好,在旧城改造的机遇中,有很多新街,日后将成为主干道,投资价值巨大。还有一些城市新兴的开发区或商业区,最初的商铺可能因为前景不明朗,售价很低,但到真正形成规模时,丑小鸭已变成白天鹅,你再想买为时已晚。所以,在投资商铺时,需要一定的前瞻眼光,先下手为强。     第三个地方,是常熟步行街旁边的一幢商业大楼,在步行街东头马路对面,市口没得说,但他们的销售方式有点特别,大楼的每个楼层,他们自由分割成20平米到40平米不等的面积,每平米8千元,可办理房产证,非常诱人的是,他们是包租出售,就是每年返给你买房的8%租金收入,在三年内,他们还可以回购,你不想要,可以退给他们。我一开始看到他们的商铺信息,十分激动,能有8%的租金保障,这不是免除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吗?我打电话给售楼小姐,预约了看房日期,登记了购买意向。我去实地考察后,发现商业大楼快要竣工了,看了详细的宣传资料,听了售楼小姐的介绍,才知道这商业大楼,是由开发商自己经营,卖黄金珠宝饰品,客户买的“商铺”,其实没有店面,也没有铺子,就像分割的蛋糕一样,买的只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地方,是不能独立做成店铺的。这种情况,是我以前不了解的,我犹豫了,没有听售楼小姐的怂恿,没有付定金,也没签合同就离开了。     如果开发商承诺的是真的,那自然好,不用我操心,每年有租金收入,投资也不大,何乐而不为?但我总觉得不踏实,开发商越是说得天花乱坠,越有可能其中有诈。一天,有位台湾人来我店里买东西,我曾听他说过,他在台湾原先也是做生意的,从开小饭馆起步,后开印刷厂,又办电子公司,赚下数千万家资,现在小镇上买了一套别墅,春秋季节和妻子过来住,他在我们镇上置有7间商铺,光收租金一年就有几十万。他经验丰富,我特地把情况一说,向他讨教。他说:“这种售铺方式,台湾早就有,现在已过时了,大部份开发商,都因经营不善,商业大厦歇业了,自然不会兑现包租的承诺了,只有个别的还在经营,但也只是维持。这种包租是没有保障的,开发商拿到钱走了,或是商业大楼倒闭了,你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这种分散区块出售的楼层,出租起来也困难,还是不要考虑为好。”听了他的话,我打消了购买的念头。果然,没过几个月,国家有关部门,就出台了一个规定,禁止包租销售这种卖房手段。     2005年4月,听说有位姓朱的老板,花3700万元,买下了迎宾馆那块地,要建造一个商城。那里可是黄金地段,就是我原来开书店的地方,后面是迎宾馆和一大片场地。朱老板是附近一个镇的,他的儿子就在我新租的店旁,开了一家饭店。我和他家是开店的邻居,朱老板的妻子和儿子,有时会到我店里闲聊,这才知道,朱老板的门路很广,他年轻时靠给酒厂提供木箱,赚到的第一桶金,然后是开化工厂和沙发厂,赚了几百万,接着是买地造厂房、造门面房,奠定了财富基础。     当月,我就给朱老板20万的买房定金,我是第一个付给他定金的,当时,他建造商城的手续还没办,只是有这个打算而已。我之所以如此信任他,也是出于对他奋斗历程的敬佩,另外,他操作过类似的商铺建设,有经验和人际关系,我和他交谈过两次,感觉他是个办事认真的商人,正如他自己说的:“我就是亏本,也会把决定的事做好。”我看了他草拟的设计图纸,挑了一个中间入口处的第一间,基本是最好的门面了。随后,他也接受一些朋友的内部订购。只是,后来发生的变化,使我订下的这个店面,泡了汤。     原先,朱老板说在6月开工,但6月并无动静,7月也没有开工的迹象,8月还是不见施工人员入场。外面有些议论纷纷了,说他会不会是骗人?我倒是没担心,他家又不远,那些家产明摆着,要是骗人,他以后怎么做人?造商城需要审批的手续肯定很多,又不便当,一般人是办不下来的,他可能在努力吧?饭店是他儿子开的,但他极少来吃饭,我看见过他几次,但没有催问他。9月份,机声隆隆,终于施工了。人们的疑问,也就烟消云散了。     12月,商场完成了地基打桩工程,开始往上浇筑楼体。他们正式对外预售商铺,有人打电话通知我,要我去签订合同。我去了以后,不禁大吃一惊!建筑设计图纸已经变更,和原来的截然不同,我订的那个38平米的店面,已不翼而飞!原来沿街的一排店面,都是30多平米的小店面,一共有20间,现在变成了门面8米、进深15米的大店铺,这120个平米的商铺,售价高达240万元,其中还不包括契税和办证的费用,而且,朱老板手下的办公人员说,这沿街的店面,是要付现款的,不能贷款,当然,可以先付30%,余款到交房时一次付清。我惊呆了,尽管我知道这店面值钱,可我没有这么多钱啊!这不明摆着,外面的大店面是卖给有钱人的吗?这可怎么办?煮熟的鸭子飞了,真是想不到!     一会儿,朱老板回来了,他看见我,抱歉地说:“小李啊,真是对不起,我原来画的图纸不规范,审批通不过,才不得已请建筑设计院重新设计的,本来想对你打招呼的,但开工后事情忙,就忘了。这样吧,第二排的店面,我留几间好的,到造好后,你挑一间吧,每平米再给你优惠2千元,怎么样?”我的本意是想买外面沿街的,生意好做,要出租也容易,而且有升值的空间,可是我的资本不够,只能退而求其次。既然朱老板这么说,也算对我照顾,只能这样了。     后来才明白,这里藏有巨大的商机,被我忽略了。商城造好以后,沿街的10个大商铺,有部分人家没有钱支付全款,朱老板表示,可以提供一半的购房贷款。早知道这样,我也要买了,我就是被他“现款购买、不能贷款”吓退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看来不假。规定是人定的,也是可以变通的,有时我们太循规蹈矩了,反而错失了机会。这是其一。其二,当时我虽然没有足够的钱买沿街店面,但我可以先预定啊,只要付一部分钱就可以了,然后到造好以后,转手让给别人,从中赚取差价。有个订好的,中途让给别人,一转手,就到手了50万。有时,一件事,多动动脑筋,从侧面或迂回的角度考虑,或许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2006年3月,商城已造到二层,我去了他们房产公司。朱老板说,他给我留了一间店面,大约50多万。我从图纸上看,的确不错,因为在中间,有两个走廊,这个店面在这个转角上,对外有两个门脸,做生意是有利的。我就答应了。有一天,朱老板的妻子和我说话时,我说:“他们订的店面,都和你们公司签了合同,可我没签,要不要也签一下?”阿姨说:“你对我们还不放心吗?不用的。”事实上,为可靠起见,应该签一份购房合同的。     到了6月份,三层的商城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商城内的水、电、消防和装修。二楼的店面开始出售,听说100多个店铺,几天就销售一空。我很放心,因为朱老板帮我留着一间,这回不会有差错了吧?可等我笃悠悠地过去,却又傻了眼!朱老板歉意地说:“你看,这次又让你失望了,真是不好意思,帮你留的那间,一位朋友看中了,他想要,我场面上的事,需要他帮忙,没办法推辞,不过你放心,我心中有数,不会让你吃亏的。”我理解朱老板的苦衷,确实得罪不起那些手握实权的人。他说:“造这个商城,一共化了八千多万,光税就交了一千多万,下次在别的地方投资建设,一定不会食言,给你留个好店面。”     我挑了一间店面。这第二排的店面,和外面沿街的商铺,增值方面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虽然价格相差无几,外面的每平米2万元,里面的也要1万6千元,但外面的每间年租金25万,里面的店面只能租4万元,有的还无人问津。二楼全部是服装店,三楼是箱包百货,初定于9月28日的开张。这里的市口好,开张以后,商城汇聚了一定的人气,生意会好做一些。好的商铺,是一种长线投资,是真正的“养老保险”,每年的租金收入,不至于发财,最起码可以保障基本的生活,很多人已经尝到了甜头。       18、疲惫暂时休整,经营持续不断     如果人生是一条河,那么,你在学游泳时,呛几口水,是再正常不过了;如果人生是一条路,那么,你在行走的过程中,磕磕碰碰,也是常有的事。如果你选择了开店,那么,要摆正心态,“胜败乃兵家常事”,要有最好的规划、最坏的打算,就是出现问题,也能镇定自若地处理。只是,你在决定开店之前,要对当地的市场有所了解,对经营项目有充分的调研,店址、货源、顾客对象,要做到心中有数,再加上你的信心和勤劳,相信成功会向你招手的。   目前,开店成本有所提高,中等城市的闹市区,开一个品牌时装店,房租、加盟费和进货成本,动辄几十万,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可做点小生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小生意没什么不好,大树也从树苗成长起来的。开店没必要和人家攀比,做你力所能及而又别出心裁的生意,你同样能大获成功。比赛跑步的人,从开始到终点,都是旁若无人的,他只盯着自己前面的目标,集中精力冲刺,最后的胜利就会属于他。  “不要家财万贯,只要一技在身。”当你拥有一门手艺,你就不会害怕失业,很多百年老字号,就是因为拥有家传的手艺“绝活”,才能长盛不衰。在人流多的地方,你可以开一个馒头店、大饼油条店、烤鸡店,还有藕粉圆子、鸭血粉丝汤,甚至卖茶叶蛋、臭豆腐,抑或摆一个小摊,投资不大,仍然有可能给你打开财富之门。创业要有吃苦的准备,不要一开始就想着享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春天的耕耘和播种,哪有夏天的繁花似锦?哪有秋天金灿灿的收获?只要你持之以恒,相信梦想总有实现的一天。     假如眼前的生活,并不使你称心如意,请不要忧伤,“风水轮流转,明年到你家”,只要忍耐、努力和坚持,贫穷的日子总有尽头,峰回路转的一刻总会来到,时间会改变一切。贫穷没有错,平凡也没有错,你不用怪你的父母,也不用怪你自己,荣华富贵,没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一样的人,都有烦恼,都渴望幸福,而金钱并不能决定幸福。小店很小,但那是你的天地,你每天挣50元,有可能就十分满足了,而有的人,每天挣一万元,仍会感到不开心,这时候,感到快乐的是你,这就够了。     人活着,由于性格的不同,生活态度也会不同。如果你不想出人头地,就上上班,安安份份地过日子,粗茶淡饭,怡然自得,也无可厚非。而且,不一定开店或创业,才能体现你的价值,你在工作岗位上,或在某个领域,做出一定的成绩,也是一种成功。有的人开店创业,本非出于本意,只是为生活所迫,是“逼上梁山”,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被动创业,偶尔会“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行”,但大多数将黯然神伤、无功而返。浮华的时代,更需要一份静美,需要一颗大智若愚的心,开不开店,做不做生意,倒在其次了。     你总该知道,做生意都是有风险的,开店也会有成功与不成功,如果有人拍着胸脯对你说,他的生意稳赚不赔,让你跟他合作,你可不要被蒙昧了,这就好比一个媒婆在吹嘘女方“包养儿子”的话,你能相信吗?开店并不难,有俩钱就可以开店,难的是开好,开得秀外慧中,开得端庄大方,像一朵花儿一样。有时,一个店,寄托着你美好的憧憬,萦绕着你绚丽的梦想,也流淌着你灵动的个性,你爱它,就像爱你的孩子和情人。小店的特色很重要,一个有创意有个性的小店,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2006年,我想给自己放假,实际并没有闲着,一直在暗中考虑,下一步怎么走?我也知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有时,多想也没用,真到眼前了,会一件件迎刃而解的。购买商铺的事,终于落实了,尽管不是很满意,和我最初的设想有些距离,但事到如今,也要接受现实了。这出租商铺每年的几万元收入,能应付日常生活开支和孩子的教育费用,但生活的压力,让我不敢松懈,我还得考虑做生意的事。     今年有空了,就重拾少时的文学爱好,抽空写了几个小说。以前喜欢散文的,写小说是新手,也是随性而为,没讲究什么技巧章法。《爱上小偷》、《冬暖夏凉》、《女按摩师日记》,已经完成的三个小说,先后发在网上,有不错的反响,给了我一些鼓励和信心。今年剩下的几个月,将完成《万盛风云》,写的是清末民初小镇名绅沈柏寒家族的事,以及叶圣陶先生笔下的《多收了三五斗》里“万盛米行”盛衰的故事,我会认真去写的。写作和开店有个共同点,就是孤芳自赏没用,还得市场认同。文学爱好是我精神上的初恋,我不会忘记,不会放弃,但也不会影响现实生活,它只是生活的补充,是精神的调剂,是思想的宣泻,是恋人而不是妻子。     前几天,去朱老板那里玩时,刚好看到有位购买商铺的,把一个小点的退了,转而买了个大的店面。我曾听弟弟说过,他也想在镇上买个商铺,原先买的自己开,再买的就出租,我见有人退下来,就打电话告诉了弟弟,并请朱老板把店面留下来,不要出售给别人。我弟弟一听大喜,连忙带钱过来,签订了合同,付了15万元,也就是一半的购房款,余额准备贷款。他开店才三年,却买了两个店铺了,真是有胆有识。弟弟实话告诉我,买了这个店面,他就剩下二万元的流动资金,留着进货用,就没钱了。我笑道:“有两个店铺养着你,你还怕饿着吗?”     弟弟知道我在大厅里租了个小门面,他说:“这里好啊,位置比里面的店面好,你准备做什么呢?”我说:“还没想好,这几天先去考察下,定下来后就着手装修了。”弟弟说:“按我的意思,我会在这里开个手机配件店,还有手机卡和手机维修。有的维修点,一天赚几千的都有,而且,他们还有黑门,人家来修的,本是小问题,他会说成大问题,这个坏了那个也坏了,要是你不想修,他会把你的零件搞坏,让你在别处修不了,只能叫他修,最后不让你掏一二百元,你的手机就别想拿走。手机的死机、开锁、程序升级等问题,收费高,没成本,好赚得很。哥,可惜你上半年没去学会手机维修,要不现在就派上用场了。”     我笑道:“你这几年做这行,倒是精通了,可我对这个项目,不太感兴趣啊。这边的鞋店、服装店、饰品店很多,我想能不能做点与众不同的?比如专卖银饰品?民族风味的小吃或烧烤店?或者兼卖手机?”弟弟说:“银饰品店还行;烧烤因为烟雾重,在大厅里不合适;手机店也要做成专业的才行,只卖几只是吸引不了顾客的。你的老本行,书店也不行,不是说没生意,而是卖书租书挣的钱,只够给房东打工,自己没得赚了。”我说:“是啊,你现在头头是道,比我会做生意了。”弟弟笑道:“师傅领进门,修炼在自身。你帮我开了店,我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积累了一点经验,还肤浅得很哪。”     学无止境,即便我开过十年店,还是有许多不懂的地方,在商道上,我不过是个小弟弟,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项目,也是门外汉,需要从头再来。但是,我并不着急,外国有句名言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理,商机也是无处不在的,重要的是如何及时发现它,并把它发扬光大。如果,你和我一样,也在寻找这个突破口,也在寻找这个制高点,也在寻找这根撑杆跳的竹竿;那么,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携手同行,让我们一起歌唱:明天会更好!       19、美丽从头开始,美容方兴未艾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芸芸众生,莫不如此。我原想休整一下,“中隐隐于市”,然而,眼看着身边的人,来来往往,忙忙碌碌,我赋闲在家,似乎有点离群,有点不协调。尽管,我并没有真正地虚度光阴,而是在抽空写点东西,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大环境下,很难静下心来。浮躁,已是社会的通病,以个人之渺小,焉能置身事外、超凡脱俗?     买的商铺已经租掉,年租金3万8千元,比别的店面便宜2千元。租我店面的是个新手,看见大家都在开店,好像开店的都挣到些钱,她也跃跃欲试了,而且,经营的是服装。我理解她创业的压力,要想在商城的一百多家服装店中脱颖而出,非常有难度,保守地说,能生存就不错了。“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大家都想赶在9月28日的商城开张前,能如期把店开出来。     我在大厅租的小店面,正在装修中,经营的项目,已初步确定好,是做数码产品和电脑配件,另外还准备弄个“电脑算命”的机器。增加“电脑算命”,主要是为增加人气,吸引顾客,因为在镇上还没有出现这玩意。当然,我不是在宣扬迷信,这不过是一种娱乐而已,信不信由你。如果,我会修理手机和电脑,这两个项目会更好,只是,开店在即,来不及去学了。古人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非常有道理的,真到“急来抱佛脚”,为时已晚。     如果在商城楼下,开个小饭店或小吃店,抢占先机,确保能赚钱的。大家都在卖服装,你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做点别的,更能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商城处于繁华地段,半径200米范围内,没有饭店。商城有180家店铺,管理方为安全考虑,不允许店家自置煤气灶等炊具,他们的吃饭问题急需解决。不管有没有生意,吃饭是不能省的,加上客流量,保守估计,每天早上卖掉200碗面条、中午300份客饭、晚上200份客饭,是可以达到的,以每份只挣1元计算,每天有700元的毛利,每月有2万元,一年是24万,去掉房租、水电费和人员工资合计10万元,那还有10余万的净利。相信日后有人做的话,一定能挣钱的。     回首往事,我的开店经历的转折,关键的一步,是从老街搬到闹市。当时在新街上开店的,十有八九发了财,我不过是小儿科了。时过境迁,现在的古镇旅游,生机勃勃,老街上的商铺,鳞次栉比,已是一店难求。各种工艺品店、饭店、珍珠店、苏绣店、蹄胖店、旅馆,早就如麻饼上的芝麻,密不可数了。只要是沿街的房子,基本破墙开店了。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顾客主要是打工者,而不是游客,老街上的生意,远远没有今日的兴旺。     我在老街开服装店时,隔壁是一家理发店,当时还没有“美容美发”的概念,不过是常规的“剪、吹、烫”。开店的是位本地姓高的女孩,比我还要早一年开店,生意很不错。1994年的时候,她在给人理发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位男孩,他是沈阳人,在镇上一家化妆品公司担任生产主管,两人萌生了爱情,那男孩天天开车来接她,吸引了不少艳羡的目光,年底,他们就结了婚。95年,女孩学会了给新娘做头发。当时,理一个发才5块钱,而给新娘做一次头发,收费100元。正当她生意红火的时候,她怀孕了,她的老公要她为孩子着想,就把店转让了。     1996年的一天,她偶然从我书店前经过,和我闲聊了几句,才知她的儿子已出生,刚过了断奶期,她在家呆得没劲,已在新街和老街连接的桥堍,开了一家“金盏花”的美发店,一开出来,生意就很好,因为以前开过,有很多熟悉的顾客,她的手艺和服务态度不错,顾客纷至沓来,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已请了两个帮手,仍是一天忙到晚。我说:“你老公挣钱多,你完全可以在家做全职太太,不用这么辛苦赚钱啊。”她笑着说:“本来是在家没事干,想开店找点事干,现在忙了,但也充实了,想不挣钱都不可能了。”     随后的几年,我每次经过她的店,都看到里面坐满了等着理发的女孩。我有位亲戚的女儿,和老板娘是小姐妹,据她讲,店里除了平常的理发,还有焗油、染色、烫卷、拉直等,这些服务,每次收费都在百元左右。“美好人生,从头开始”,女孩子对于头发的重视程度,一点不亚于对服饰的热衷。店里也接新娘的做头,不过,收费已涨了几倍。用一般的洗头膏,洗个头基本是10元;用高档的洗发护发用品,修剪一次都在一二百元,甚至有的高达上千元。两者价格天壤之别,不难想象,其中的利润有多高?难怪,现在的美容美发店,越开越多了,想必是冲着暴利去的吧?     2005年,听说她在原店的对面,盘下了一个店铺,开起了美容院,除了美发,还有按摩、美体、护理等。现在的有钱人越发多了,女人花在美容上的钱,一点也不心疼。光是推销那个什么精油、减肥霜、祛斑膏,利润就相当的可观。她的美容院是正规的,一点也不带色情,但生意依然火爆。不像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洗头房,说是洗头,其实里面连洗头用具都没有,不过是用些妖艳的小姐,以色情服务招徕顾客,实在有点玩火自焚了。    做生意有时就像打麻将,手气顺时,财神爷推也推不开,不论怎么出牌,都是和了。今年,她开的第一个理发店,面临着拆迁,得到了一笔补偿金,而好像她有先见之明,老店虽然马上要被拆掉,但生意一点不受影响,因为对面她开好了美容院,人家都知道了,生意也就顺理成章地交接到了新店,不像同一排上别的店,拆掉只能拆掉,一时找不到地方,没法搬,做得好好的生意断了,多可惜?     美容美发方面,我认识的人中,还有个成功的例子。10多年前,我到文化站工作之前,曾短暂进过一个厂,班上有位叫吴红梅的女孩,是江苏盐城人,刚过来打工的,为人热情,性格也不似江南女孩的柔弱,很有主见的样子。有时,厂里为了赶货,会让我们加班,要到夜里10点左右下班。吴红梅的妹妹也在这边打工,夜里会煮好一锅新米粥,香气扑鼻,她们姐妹会邀请我,到她们楼上先喝点粥再回家。我至今记得那一碗新米粥的香味。     后来,我离开了工厂。不久,听说吴红梅也辞职了,去了广东学理发。那时,温州发廊遍布全国,开发廊的温州男孩女孩,也是从广东学了新潮的理发技艺,然后到各地开店的。他们用一把木梳、一个电吹风和一瓶摩丝,就可以做出上百个发型,大多是模仿港台明星的发型样式。当时,港台的流行歌曲刚进入内地,每个理发店,都在放着邓丽君、徐小凤、张明敏等人的歌。顾客一边理发,一边欣赏着美妙的曲子,也是一种享受吧?     吴红梅的妹妹叫吴娟,是位十分漂亮的女孩,她嫁给了小镇上的一位青年,在这里安家落户了。据说,他们结婚的费用,都是吴红梅资助的。我在开音像店时,吴娟牵着儿子,曾来租过碟。她认出了我,我随口问了她姐姐的情况,她说,她姐在福建厦门,和人合伙开了家美容院,挺忙的,也有二三年没见了。我感觉她们姐妹的性格,是迥然不同的,姐姐吴红梅敢做敢为,比较外向,有点像事业型的;妹妹吴娟温柔端庄,是个相夫教子的贤内助。祝福她们生活幸福!     2003年的年底,一天夜晚,我非常意外地在街上遇见了吴红梅,她正和一位男子在散步。我招呼了一声:“吴红梅!”她转身看到了我,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了孩子样的高兴,叫道:“原来是你啊!”我笑着说:“你还认得我呀?刚回来吗?”她拉了拉身边的男人,向我介绍说:“这是我的老公,我们过来两个月了,已经在那边开了一家新世纪美容院,欢迎你大驾光临啊!”她用手指了指她开的店,我才想起,前一阵看到这家店新开了,没想到是她吴红梅开的。那里的房租挺贵的,一年大概是6万吧。“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想必她对新开的美容院,是信心百倍的。     她又指了指我,对她老公说:“这位是我十年前厂里的同事,虽然在一起工作才几个月,但他很和气,对我们打工妹都很尊重,比那帮坏小子好得多了!”我知道她说的坏小子是谁,当时厂里有几个本地男的,和打工妹谈恋爱,却是虚情假意的,等把打工妹骗上手,就把她们甩了。我当然不会做这种缺德事。我离厂的时候,她还在厂里,后来听说她也辞职了,至于是否和那些坏小子有关?我就不得而知了。     她的美容院,在这边开了二年多。我是不讲究头发的,随便理个发就行,因此 ,从没去光顾她的店。路上遇到过二三次,我问过她:“店里生意怎么样?现在的美容院多起来了,竞争也很厉害吧?”她说:“挺好啊,店多成市,现在的美容院,只要装修好,产品好,服务好,有了名声,是很好赚钱的。”今年初夏,看到她的美容店换了店名,上前一问,原来,吴红梅把店转让了。我颇有些疑惑,以为是生意不太好,她才把店转手的。     几天后,偶然看到吴娟,我问起这件事,我说:“你姐怎么搬走了?是生意难做,才把店转让的吗?”吴娟笑着说:“怎么会呢?你是不了解我姐的能力啊,她的眼光准,到哪儿开店,都能赚钱的。这次,是我们盐城老家在开发,我姐回去看了,还买了几个店铺,前几天,就把这里的店盘掉了。她呀,可能在我们老家,已经把新店开出来了。我姐说,这叫叶落归根,在外面闯荡惯了,还是想离家近一点。”原来如此!我不禁感慨:她做事雷厉风行,真是令人敬佩啊!     20、卖车与时俱进,老师经营有道     曾经有一些新闻,什么北大高材生卖猪肉、名校教授卖茶叶蛋,在社会上沸沸扬扬。表面看来,似乎是知识贬值了,那些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处境,让人同情,他们仿佛遭受了天大的委屈,“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其实,何必如此大惊小怪呢?又何必如此心理不平衡呢?现实社会,从来是适者生存,难道卖茶叶蛋和卖猪肉,有什么不光彩的吗?不一样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吗?名牌大学生和教授,就不能“屈尊”做点普通大众干的活吗?走下讲台,走出书房,把自己融入社会,融入群众,这或许是有益的。     凭心而论,开店并非是我的首选。男人大多是以事业为主的,我也一样,但我的内心里,更喜欢过平静的生活,枕河而居,与世无争。现实容不得我清高,我是一个凡夫俗子,回避不了现实的种种,生存与发展,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况且,挣钱的速度,已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努力就要掉队啊。看看身边的人,为了买一套住房,要紧衣缩食半辈子,实在是辛苦。真正的小康,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还应体现在精神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协调,就好比两条腿走路,一高一低,不但走路不利索,样子也不雅观。     我开了十年的小店,为了蝇头小利而奔波,心理上有点疲倦了,很想换个环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是,理想和现实,总差上那么一步。买了住宅和店铺后,这些年赚的钱,现在能运用的,只剩下20万元。20万元在贫困山区,或许能过半辈子,但在经济发达地区,还不够一个店面一年的房租。我也想有独立的事业,拥有自己的品牌,一步步地成长起来,但资金、技术、能力、机遇等条件的局限,想振翅欲飞,却后劲乏力,只能掂量着,沿途寻找机会。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实力和勇敢,固然是成功的重要前提,但运筹帷幄,同样能左右成败。东汉末年,诸葛亮协助刘备“功成三国”,就是明证。有时,我们不是失败了,只不过还没有成功;有时,不是对手打赢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认输了。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我们自强不息,只要我们不愿意倒下,就一定能站起来,就一定能“潇洒走一回”。君不见,那收破烂的,也能成为“破烂王”?卖老鼠药的,也能财源滚滚?(这是过去,现在不允许卖老鼠药了。)卖猪饲料的,也能成就“希望”集团?     心有雄心壮志,这是值得肯定的,许多青年才俊,不过二三十岁,有的出身平民,但他们已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可我们也要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一帆风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功成名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实现理想,比尔盖茨、张朝阳、陈天桥等,毕竟是绝对的少数,就那么几个人。不过,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摔倒了,可以重头再来。中国人讲究“知足常乐”,这有利于养生,但从生命承载的意义而言,我们不应当蹉跎岁月,应该锐意进取。古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一点忧患意识,没有一点上进心,贪图享乐,纸醉金迷,最终会被无情淘汰的。     看到别人创业成功,我们往往不甘心:“他们能行,为什么我不行?”这个出发点是好的,正是这种不服气,催化了突围的动力,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开店和创业,这不是命运,这是由性格决定的。太理性的人,太斤斤计较的人,就不太适宜做生意。理性的人,做律师、教师、法官会很不错,但做生意,会显得有点呆板,缺少灵活性;斤斤计较的人,锱铢必较,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收获,没考虑长远的利益,在人缘的建立方面,是有很大缺陷的。现在提倡“以人为本”,其实,做什么都是这样。目中无人、胸怀狭窄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     老师,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是阳光下最神圣的工作,我一直对老师怀着崇高的敬意。尽管,他们中也有害群之马,但并不影响他们整体的形象。老师是要面子的,虽然他们也羡慕有钱人的生活,但真要他们丢下铁饭碗,多半会犹豫不决。我上小学时的一位凌老师,他在20年前的那次辞职,从教师到商人的身份转变,相当的成功,时至今日,人们对他的尊敬,依然如故。     凌老师是我小学五年级时的语文老师,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那时,小学校就在村里,老师和村民的关系很亲近,淳朴的村民,会自愿给老师送米送菜,有时家里来了客人,会请老师一起过来做客。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次作文,依稀记得是写《养牛》,凌老师在后面用红笔批示:要自己写,不要抄袭课外书上的文章!我感到很委屈,那的确是我写的,而且写的完全真实,因为我的爷爷在村里养牛,我放学后常去帮忙放牛,那样的生活细节,无需想象,信手拈来。我在老师的评语后面,加上一段“严正声明”,说明那篇作文是我的“杰作”。老师随后批了85分,还鼓励我,要注意观察和思考,持之以恒,写作水平会越来越好的。     1983年,我上初一时,听说凌老师离开了村里的小学,到中心小学办的印刷厂当供销员,不再当老师了。第二年,学校开了一个商店,是承包给凌老师的,店里卖柴绳机和它的配件。当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实施不久,人们还很贫穷,主要的副业,是养猪和打草包,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打草包,而柴绳机是必备的工具,因为柴绳机比人工搓绳的速度快十几倍。他商店里的柴绳机非常畅销,我去买过配件,顾客很多,还要排队,店里二三个人,忙得团团转。     过了两年,别的店里也有柴绳机卖了,打草包的人家却越来越少了,村民找到了更赚钱的副业,买了运输船贩砖和贩糠,年轻人都去乡办厂上班了。凌老师在店里卖起了自行车,有凤凰、永久、鸽子、金狮等牌子,后来又有可变速的赛车。乡村的公路和土路,很适合骑车,不但家家有自行车,有的人家有好几辆,整个乡镇的自行车,将近一半的出自凌老师的商店。人们对于老师的尊敬和信任,使凌老师的生意,做得顺顺当当。     1990年前后,凌老师把商店搬到了新街,这时候的他,已不是商店承包人,而是商店的主人了。自行车的销量在削减,他就改售三轮车和农用电瓶车。买三轮车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不大会骑自行车,却会骑三轮车出来卖菜;买电瓶车的,用来载物和载客,每天能挣几十块钱,也是不错的收入。1992年开始,他卖起了“玉河”等轻骑摩托,还有五羊本田等大的摩托车。当时,随着苏南乡镇企业的崛起,乡民的人均年收入,也在显著提高,姑娘出嫁时,选为嫁妆的三大件,已从过去的自行车、录音机、缝纫机,升级为彩电、洗衣机和摩托车。男的骑摩托,女的就用轻骑。那几年,凌老师店里的摩托车,在过年时的结婚高峰期,销售十分紧俏。     又过了几年,交通部门对轻骑进行管制,不再上牌照了,紧接着不让上路了,可凌老师不慌不忙,因为他在经销电动自行车了。摩托车和电动车,是凌老师店里的两驾马车,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当老师和开店积累的人缘,使他的生意越做越好,他的店面也是越开越大。去年,他的店遇到拆迁,他租下了靠近马路的一座楼,宽敞的店堂,摆放着上百辆各款摩托车和电动车,宛若车展一般,顾客也是络绎不绝。     凌老师的卖车生意,比我的租书生意强多了,他卖掉一辆车,利润少说也是几十或几百,而我租书不过才几角钱,他赚到的钱,想必有数百万了。然而,凌老师是个低调的人,他的穿着依然朴素,也没有购买别墅或高档轿车,很多次看见他是步行去店里的。我叫他“凌老师”时,他总是笑着答应,并关切地问着我的生活情况。他经营的每一步,都踏准了时代的脉搏;他卖车的时机,也是和时代的步伐吻合的。我想,再过几年,要是看到凌老师在卖轿车,我一点也不会感到奇怪。     身为老师,相对而言,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也较敏锐,但讲课和经商是不同的,讲得口若悬河,做起生意来,未必就一路绿灯,碰壁的也不在少数。有位和我同龄的小学老师,在10年前,曾停薪留职,一试商海深浅,最后弄得血本无归。当然,也有旗开得胜的,前几年,有位中学老师,和人合伙开了家旅馆,生意火爆,一年就收回了本钱。今年,听说他和朋友散了伙,独立开了家旅馆,还和旅游公司挂钩,不愁客源,获利颇丰。      21、鱼行变成木行,偏僻也有黄金     光阴似箭,十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人生,又有几个十年?人生的奥妙,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深度,我们无法预知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幸运女神将何时向我们垂青?所以,我们要只争朝夕。如果你喜欢一个人,要是犹柔寡断,有可能等到望眼欲穿、白发苍苍,看到的还是她的背影,又怎能形影相随、生死相依?机遇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倘若你想到了一个好的项目,好的点子,不妨大胆尝试,如果你前怕狼后怕虎,成功是不会向你招手的,兔子撞到树桩上的概率,毕竟是微乎其微的。     中国的汉字中,掂量的掂,惦记的惦,都包含了这个“店”字,说明早在数千年前那个造字的时代,那个造字的人,都认为掂量的标准,是以“店”来参照的,而人们心里惦记的,也是那个“店”。这充分说明,开店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有之,而且深入人心。所以,今时今日,我们谈论开店,想方设法开店,完全可以理直气壮,而不必羞羞答答。人生在世,名利两字,又有多少人能免俗?     女人,都渴望有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男人,都渴望有一份轰轰烈烈的事业。爱情不一定是从一而终的爱情,事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业。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积蓄实力,把握机遇,就有可能创造奇迹,主宰自己,不再受命运的摆布。我们所说的成功,并不仅仅是指财富的倍增,一个人,只要在某个点某一方面,有出色的发挥,同样能受人尊敬和推崇。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于朋友的鼎力相助,对于家人的善解人意,对于客户的充分信任,我们要有感恩之心,有时,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家人扶一把,朋友拉一把,我们就能跨过那道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想成就一番事业,身边如果没有肝胆相照的朋友帮忙,要想成功是非常之难的,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哪个开国皇帝身边,不是簇拥着一帮赤胆忠心的伙伴,为他披荆斩棘、冲锋陷阵,他才能所向披靡,赢得天下?     家乡小镇,本是江南鱼米之乡,水网纵横,物产丰盛,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深入,农业文明才逐步退出舞台。1990年之前,镇上有一个鱼行,作为苏州第二大淡水湖的澄湖,渔民每天清晨会把从湖里捕获的鱼,运到鱼行交易,大部分是卖往城市,一小部分卖给居民和饭店。鱼行非常热闹,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里码头上的舟船云集,比粜粮食的万盛米行的码头,更为繁华,因为这里每天停靠着上百条渔船。     90年代,澄湖水面划片承包了,镇上也有了较大的菜市场,鱼行已失去了往日的作用,渐渐荒废了。1993年,房管所对公有的房屋出台了一个可租可售的政策,鱼行近千米的占地面积,五六百平米的旧房建筑,以不到十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渔业村的一位村民。这位村民在空地造了几座新房,把沿河的几间破旧的危房,改造成新楼,其它几间进深的建于民国时期的老房子,完好保存了下来,后来做了堆放材料的仓库。     这位渔民的儿子叫培林,是个木匠。当时,村民结婚前,会请木匠做一套家具,有床、写字台、梳妆台、三门橱、方桌等,造房子时的梁、椽、门、窗等,也离不开木匠,木工的活还是挺多的。因为常在外头这家那家轮流忙活,木匠被人尊称为“百家师傅”。1995年,镇上的商品房建设,方兴未艾,而农村里的平房,大多在翻建楼房,建筑材料大量需求,身为木匠的培林,萌生了一个念头:卫浴设备有人卖了,水泥、钢材、磁砖等建筑材料也有人卖,而专为木工配套服务的各种材料,似乎还没人做,我为什么不开家店,填补这个空白呢?     开店之初,为了节约成本,他并没有在沿街租店面。这类材料占的地方大,面积大的店面,是笔不小的费用,自己家有的是空置的房屋,何不就利用一下呢?以前,乡村公路还没通,人们上街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靠船,鱼行又在镇口的码头,自然风水很好,但现在情况不同了,鱼行的风光已成为历史,如今的商店,都是沿街沿马路开的,把木行开在鱼行的位置,有点偏僻,这儿可很少有外人经过,能行吗?     效果怎么样?只有实践了才知道。培林的木行一开出来,就深受木工的欢迎。什么胶合板、三夹板、木工板、地板,什么胶水、螺丝、拉手、锁具,什么木条、封口、扣脚、塑板等,应有尽有。依仗家里空间大,进的货也齐全,几个屋子都堆满了货,有的地板是代销的,卖掉了跟厂家结帐。由于他做过好多年木匠,一般的木工,他都认识,同门师兄弟,大家自然要来照顾他的生意。     他的店,是开在家里,市口可以说很不好,但他的生意,却是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他的门口没有打广告,这里一般人都不来的,来的都是陪东家买料的木工。这些年,外面也开了几家和他经营品种类似的店,但他们的生意,都竞争不过他。他的知名度,完全是靠口碑相传。口碑的树立,是靠材料的质量、价格,还有服务态度,是日积月累起来的。不但送货上门,购货还可欠帐,材料可随时调换,用不完可退货,质量和价格又很公道,这一系列的举措,使他的木行,在同行之中,始终遥遥领先。     当然,做生意也要有点窍门的。东家购买相关材料,通常会接受木匠的建议,而木工把东家领过来购物,就可以得到一笔“辛苦费”,这已是潜规则了。这费用并没有转嫁给消费者,而是从营业利润中支出,因为他的售价,只会比同行低,不会比同行高。他宁愿少赚一点,和木工搞好关系,建立这张庞大而牢靠的人际关系网络,这就是他的生财之道吧?     随着生意的扩展,他家那么大的地方,也不够做仓库用了,他就购买了几艘15吨的水泥船,常年停泊在岸边,充当他的水上仓库。这样的水泥船,以前在人们搞运输时,一艘的价格接近二万元,现在没什么用处,买来不到二千元,这为他省了不少钱。码头前的河道宽,停几艘船,上面搭上凉篷,可以堆放很多的材料。他的这个店,要是搬到外面沿街的商铺,店面至少在200平米以上,这样的店面,年租金可得20万,他省下了这笔钱,不就是利润吗?     培林的年纪和我相仿,但我原来并不认识他,倒是我弟弟和他熟悉。我了解他的情况,也是从我家翻建楼房,以及购买商品房和几次店面的装修,到他店里购买材料后开始的。他的妻子是位朴素的农村姑娘,很勤劳,待人也很和气。前不久,听说培林去开厂了,具体做什么我没问,偌大的木行生意,就由他妻子一个人打理,送货是请的两个亲戚,不容易。我一向认为,肯吃苦的人,会生活得更踏实,也更接近于幸福。     有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把想法付诸实践,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虽然,跟风也有可能获得成功,亦步亦趋,人家卖什么,你也照着做,但那不属于你的智慧。人和人是大同小异,但总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你总有一些特点,是别人所不具备的。从细节着手,从小处着眼,把你的个性,你的经营理念,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或者不动声色地包容在你的商业行为中,把你的小店,开成一枝独秀的店、无可取代的店、众望所归的店,这时候,你还担心什么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们要扬长避短。满脸雀斑的人卖化妆品,身材肥胖的人卖减肥药,是会让顾客产生疑虑的。如果你喜欢打扮,可以试试经销化妆品;如果你喜欢时髦,可以试试经营服装;如果你喜欢炒菜,不妨开家小饭馆……做自己喜欢的事,那是一种乐趣;享受乐趣的同时,还能赚钱养家,那是一种骄傲。      22、小偷防不胜防,防盗生意兴隆     创业之路,如同人的血管,是四通八达的,开店,只是其中之一。做任何事,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你就是走路,仍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的,但我们还得走。有一半的把握,就值得去尝试,只要你试了,就有一半成功的希望,如果你不试,连一半的希望也没有。另外,如果这条路走不通,不要灰心,你可以选择另一条道路。鲁迅先生不是也弃医从文,成为文学巨匠吗?     坦诚地说,开店并不意味着赚钱,你付出很多辛劳,也有可能颗粒无收,既有人为因素,也有意外情况,这是很正常的事。很多成功人士,也是经过许多挫折,才摸索到了成功之路。有时,成功并非是由我们自己掌控的,它会很突然地来到我们面前,如果你有所准备,就能挥洒自如地规划人生蓝图,如果你茫然失措,也可能和成功失之交臂。心动不如行动,如果你有心开店,那就赶快行动吧!     赚钱的帐是好算的,但失利的帐你算过吗?万一经营不善,你想过如何善后处理吗?开店前,繁花似锦,信心百倍,通常是不考虑这个的,其实,初步地掂量一下,是有好处的,就算有什么闪失,这个损失,最好要在你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家中有粮,心里不慌。”如果你是借钱开店,借款数目不要太大,否则,一旦开店情况不理想,你会陷入经济危机,假如十年八年还债,沉重的压力,会影响你的生活和健康的。开店的冲动是感性的,但开店的过程,也需要注入一定的理性,由理性和感性编织起来的网,才能网住大鱼啊。     做生意,经营品种关系着你的收成。有的项目是微利,有的项目是暴利,像卖口香糖,就是微利,一支赚几毛钱,而卖手机,一个就能赚几百元。有的项目,也因时间段的不同,盈利情况发生变化,比如五年前做房产中介,一年几十万收入不是梦,而现在做房产中介,就不是那么好做了。有的经营项目,是一阵风,刚开始新鲜,赚钱也快,但随后就一落千丈了,比如那个“馋嘴鸭”和“掉渣烧饼”的加盟经营店,前期刚冒出来时,排队购买的人蔚为大观,但现在已难觅踪影了,恐怕关门的关门,转让的转让了吧?     顾客是慢慢培养起来的,生意也是渐渐积累起来的,一天两天就想发财,那是不切实际的。开店需要热情,也需要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开关店,是不行的,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第一年,只要不亏本就算胜利了,一般第二年就步入盈利轨道,然后就进入良性循环了。即便你想转行,因为有了基础和经验,也能泰然处之。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高智低能”的多,缺乏谋生和创业的能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还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不能学以致用,不是真正的“毕业”。能力比学历重要,经验比理论实用,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中专技工,比一个本科生,更容易受到老板欢迎的原因。     前年,我在开店的时候,认识了一位沈老板,他也在开店,是做桶装水和防盗门生意的,今年是第五个年头,他家已买了两间店面房和一套公寓住房,价值一百五十万,相当于他每年要挣三十万以上。桶装的饮用水,是娃哈哈公司的,每桶10元,他能挣2元,但他靠的是销量,三天两头,娃哈哈在苏州的代理商,会开车把满满一卡车的桶装水送来。据他说,以前刚做的时候,一天才10来桶,后来,喝桶装水的人家越来越多,平均每天的销量在30桶以上,特别是夏天,送水的电瓶车忙个不停。     如今的小偷,是十分猖獗的,无不让人深恶痛绝。我们小区里,虽然有保安,但还是失窃过几次,有摩托车、电脑、现金等。保安说:“小偷脸上又没写字,谁知道哪个是小偷?防不过来啊!”曾有一段时间,停在小区里的小车的车牌,被小偷撬掉藏匿起来。小偷在车窗上贴了一张纸条,要车主给某帐号内汇二百元,就会把车牌还过来。很多失主怕补领车牌麻烦,都顺从了小偷,给他们汇了钱。小偷当然不是亲自把车牌送回来,那岂不是自投罗网?他们只是在电话里,告诉车主那车牌藏匿的地方。     我们都痛恨小偷,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胆小怕事,我们的明哲保身,无形中纵容了他们,也使他们变本加厉,有恃无恐。我的店里也被偷过几次,有一次,我还在车上抓住了小偷,但在他把钱还给我后,还是把他放了。前几天,我还看到三个新疆小偷,不到一分钟,就偷了一位骑车背着挎包的女孩的钱包,他们的旁边,还有三个小偷在掩护。当时,我没有挺身而出,也没有大声叫喊,等小偷们散去,才提醒了那位女孩。我很自责,也很无奈。如果就一个小偷,我可能就见义勇为了,但他们五六个人,也许还藏着刀,我也怕麻烦或伤害,就视而不见了。小偷就在人们的眼皮底下作案,当场有好几个行人看到,可谁也没有站出来。     偷盗横行,我们不能制止,就只能采取防范措施。几年前,沈老板就洞察了其中的商机,他是小镇上第一家销售防盗门的,在他之前,人们一般只是安装防盗窗,难得有几家装防盗门,也是从苏州市区采购的。现在的小区,对住宅的安全要求很高,大门有保安,楼道有电子安全门,住户的第一道门,一般都换上了厚厚的防盗门。这可不是前几年自己请人焊制的简易防盗门,现在的更美观、牢固、安全。尽管如此,小偷还是神出鬼没,叫人防不胜防。有好多人家,是失窃后,才想到“亡羊补牢”,安装了防盗门窗。     安全系数,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这对沈老板的防盗门生意,是个利好的信息。高档一点的防盗门,通常是1200元到1500元,平常一点的,不到600元。卖掉一扇防盗门,利润在200元到500元。天天能卖掉防盗门,有时,一幢楼的住户都会请他安装。他开得早,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相互介绍的比较多;加上他的做工好,沈老板学过木工,他请的帮手以前是泥水匠,装防盗门已是得心应手。安装防盗门,要齐整,开关不能卡,要轻松自如,如果不懂点木工和泥工的活,一个生手是装不来的。     他的防盗门生意,越做越好了,附近乡镇的居民,也有不少过来购买。现在是不存在“独门生意”的,有人看到你生意红火,马上会有同样的店开出来。镇上也新开了两家卖防盗门的,但生意都不如沈老板,有趣的是,其中有家销售防盗门的,只卖不会装,要请沈老板帮忙安装。当然是有偿的,装一个门的手续费是150元,这不是给沈老板送钱吗?有序的竞争,本身并不是坏事,对价格、质量和服务,都会有促进作用,只是没想到,竞争对手会成为他的“外快”,不免让人有点意外。     如今,沈老板的桶装水生意和防盗门生意,都相当的顺利。没有零零碎碎的兼营,就这两项,已使他志得意满。他也不是很辛苦,送水和装门,都请了帮手,下午五点半,他的店就整时打烊,不用开夜店。在他旁边的是个饭店,饭店老板常常羡慕地说:“还是你经营有道,我们饭店,每天开到凌晨一点,赚得还没你多。真是吃力不赚钱,赚钱不吃力啊!”沈老板笑道:“民以食为天,你的饭店也不错啊!我们的门,一家装一扇就够了,吃饭可是顿顿少不了的,你就多做做少赚赚啦!”     走走看看,做生意的花样,真是层出不穷。很多不起眼的小商店,什么裁缝店、窗帘店、复印社等,其实都很不错的,有的已开了几年、十几年,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如果你资金有限,不妨也从小开始,也许若干年后,你也是位响当当的人物!君不见,叱咤风云的联想电脑,当年只是几个人的小公司;名闻遐迩的春兰集团,当年只是个村办五金厂;享誉中外的波司登羽绒服,当年只是个服装小作坊……我们今天,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是自身难保的穷小子,可是明天,我们也可能开拓一片希望的田野!也可能创造新的辉煌!也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抒写华美的篇章!      23、女孩身残志坚,电脑培训吃香     据说,如今我国的网民,已有一亿多。如此庞大的数目,意味着什么?对于相关的电脑生产商、软件商、游戏商、门户网站、电信行业、SP服务商、计算机教学、企业和个人,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现在拥有一台电脑,已不足为奇,这和现在拥有一台彩电、一个手机,从普及率来说,相差无几。可是,1995年时,谁能拥有一台电脑,绝对是让人刮目相看的,电脑价格昂贵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电脑在人们的意识里,是精密的高科技产品,一般人根本不会接触它。     94年下半年,我还在老街上开店,距离我20米的地方,新开了一个店,也是个租书店。店老板是一对夫妇,女的是上海人,上山下乡时,去新疆支边,在那边和一位姓宋的青年结婚了,几十年过去,小宋已变成了老宋。上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时,女方并没有回城。1990年,他们举家回到了上海,户口虽然迁回了城市,却没有住房,几个兄妹也帮不上忙,他们只能自找出路。于是,他们就想做点事,攒点钱,好在上海有个落脚的地方。     他们夫妇,带着一位残疾的女儿,在上海的周边找事做。不知怎么的,就来到了这个小镇,并且留了下来,还开了个小店。老宋夫妇每人有几百块退休金,原先在新疆工作的厂里,每月会给他们卡上打钱,这点钱,可以勉强维持生活,但女儿让他们操心,他们想在有生之年,尽量积蓄一些钱,好合计女儿以后的生活。他们的店和我的店距离很近,我过去看过,还和他们闲聊,他们坦白承认,是看到我的租书店生意不错,才学样也开了一个,投资不多,以为好做的。     他们的生意远没有我的好,一则他们刚开,书还少,二则我是本地人,熟悉的人多,一般租书的都来照顾我的生意。老宋喜欢下象棋,棋艺精湛,我和他下过几盘,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他们坚持了两个月,支撑不下去了,把书都盘给了我。他们一家三口,就住在店里,没了经济来源,生活很清苦。过了不久,我看到他们夫妇在帮人带孩子,两个小孩,很小,还不满一周岁。外企里白领阶层的,夫妻都在上班,生了孩子没人照看,就有好心人牵线,介绍给老宋夫妇,老宋夫妇满心欢喜。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