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十七岁-2

作者:井上路望 字数:20845 更新:2023-10-09 23:23:46

“如果不再加一把劲儿……”  班主任老师虽然是在鼓励我,但最后到底还是这样切入正题:  “如果考砸了怎么办呢?”  “我很想说只能考取,不能砸”,但是展开在眼前的成绩单,好像也在告诉自己如果就这样下去“上这所学校还真的没希望”。  不过即使这样,我还是不甘心放弃这所学校。好像班主任也拿我的固执没办法,算是一种妥协吧,老师建议我同时再报一所私立学校。  可是我却不肯依从。  “即使考上了也不想去的学校报了又有什么意义,我不想去私立高中,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参加私立高中的考试。”  据说升学指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高中,其宗旨是不要留下没有地方去的学生。但是,高中完全是按成绩来挑选人的。  你不觉得这里有点儿不对劲吗?  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学校,跟自己的感觉相投的学校,自己希望去的学校,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挑选高中呢?虽这么想,但平时不肯学习的我可不敢说这样的话。  看我非要去Z高中不可,母亲就果断地对班主任说:  “如果考不上,就让她当一年浪人好了。这个孩子即使让她去了她不想去的高中,肯定过不了几天就不去上学了。人生八十,当一年浪人该不会坏到哪里去。”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看来确实是那么一回事。听了母亲的话,老师非常惊讶,那副吃惊的面孔至今仍在我眼前。  母亲的一番话好像将我从僵局中摆脱了出来,实际上却是我给自己出了一个大难题。因为,如果你想考取,你就必须学习。  就这样,我报考了质检分数根本就达不到要求的Z高中。  最讨厌的是我去补课的私塾,一直到最后,还是不断地要求我改变报考的高中。因为如果上了私塾还当浪人,他们的面子可就丢大了。  另外班上的同学也不断地对我冷嘲热讽:  “路望,真的就那么有把握吗?”  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我还是坚持到最后,除了Z高中,哪儿也不想报考,而且决心一定要考取,真的是只能考取,不能失败。  我想考试不是为家长为学校,是为了自己。我从这时候起,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的人生。  终于芝麻开门,我的努力有了结果。总算成了高中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我突然想到,老天爷大概还是有的吧。  “如果考砸了,做一年浪人没关系。”  虽说妈妈突然改变态度,顺着我的意愿,但看看家里的储蓄卡,她好像还是蛮担心的。  因为妈妈曾经蛮不当一回事地对我说过如果考不取,就去美国学习英语和篮球也行。这当然是为了减轻我的精神压力,我自己也真的想考不取就去美国,真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家伙。  但我毕竟是个孝顺的孩子,没有给母亲增加经济负担,就顺利地考入了自己希望去的高中。  开学典礼那天,天下着雨。我想这雨不光是为我一个人下的,它也是为参加开学典礼的全体新生下的。开学典礼的时候应该是樱花开放的季节,但樱花却看不成了。  古人们顺应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往好处解释的功夫好像不错,甚至有“不打不成交”的说法。所以,我不顾周围的反对坚持报考Z高中竟然如愿以偿,就将这场雨当作是对自己的一种祝福吧。  开学典礼因为真的一个人也不认识,有些紧张。周围的人好像大家都互相认识,显得非常高兴。这时我越发感觉到没有朋友到底是一件非常严峻的事。  可叹的是尽管自己已经做了高中生还打算独立,但是在谁也不认识的开学典礼上我还是东张西望,在人群中寻找着,想看一看母亲是不是来了。  开学典礼的会场设在旧的体育馆中,一进入会场就能看到许多“如今的高中生”,一群又一群地聚在一起,大家都穿着超短裙,像我这样按原来尺寸的长短,原封不动就穿来了的人很少,反而变得很显眼。弄得我母亲当天晚上就架起老花镜,慌慌忙忙把我裙子的下摆缝了上去。  从这时候起我的校服的穿法也被母亲认可了,超短裙加上白色的套袜。耶!  不过紧张也就是那么一会儿。在开学典礼上,马上就有人跟我打招呼,是一群蛮时髦出众的女孩,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她们将我当成同类,愿意跟我交朋友,但看看她们的装束打扮,内心有点复杂。我虽然不属于非常认真严肃的一类,但她们那身装束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误解,所以我迟疑了那么一会儿,马上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飘来了这样的声音:“拽什么拽?”  我在心里叫苦,糟了,自己选择了这所谁也不认识的学校,现在谁也帮不了你了,真够呛。  以前如果遇到什么事,我总是依靠母亲。但是从上高中的那天起,我就从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那就是,从现在开始我要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再不要依赖母亲,所以这件事一定不告诉母亲,要自己来解决。说是这样说,但还是没守住。  因为被欺负的体验还活生生地留在脑海里。  我什么也没做,甚至什么也没说过,就被人给盯上了,难道我这个人真的就那么拽吗?我甚至受到其他学校十几个女生的围攻。这事虽然最终是自己解决了,但还是不免恨起父母来了。为什么不把我生成另一个样子呢?  从小我就被周围的成年们说,长得跟别人不一样,可是,难道这也是我的错吗?再说了,我到底什么地方跟别人不一样呢?到现在我也不知道。  退出篮球队(1)一开始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好到哪里去,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篮球队对我来说,不是为了课外活动而存在的,我一直觉得篮球应该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是那么喜欢,打算一辈子都不放弃打篮球。  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到篮球的发源地去学习体验,跟母亲死缠烂磨后,终于让我在高一的暑假,去美国的洛杉矶,参加了由Magic Johnson主办的篮球夏令营。怎么说呢?我真的是太喜欢篮球了,我去洛杉矶参加篮球夏令营的唯一目的是想提高自己的球技,仅此而已。  一共有四十多个非常喜欢篮球的高、初中学生也从日本来,一起参加了这个夏令营。  大家根本不在乎语言的障碍,马上都成了好朋友。只要有篮球,不管在哪儿就能打起球来。大家争分夺秒,从早到晚,球不离身地练个不停,可以说到了专心致志的境地。  夏令营将我们每个人按打篮球的水平分成若干组练球,每个组都有教练跟着。指导我们的教练中有过去的NBA选手或者教练。他们许多人虽然是黑人,但是非常帅气。当然,马上就可以感觉到日本篮球与美国篮球的明显差距。我特意跑到美国来练习篮球,结果呢,却分到了全部是日本孩子的组里,心里真不是滋味。  “自己的水平也就这样了,没办法。”  我心里这样想着,没想到过了一会儿教练把我叫了出来,听不懂他说了什么,通过翻译才知道他单独把我调到了另一个小组,而居然是跟Magic Johnson的儿子安德烈分在同一个组里。  “太好了。”  我简直高兴得跳起来了。因为安德烈简直太帅了,从开始那天起,他就是我们大家的偶像。我居然能跟他在一起练球,难道不可以自豪一下吗?  我可以带着最佳心境练球了。  在夏令营里练球与在日本最大的区别就是心情不一样,在这里打球心情特别愉快,当你发挥比较好的时候,教练还会手舞足蹈地表扬你打得漂亮,周围的人也会为你欢呼叫好,所以,大家在一起练习的时候,气氛特别好。大家都特别积极,追求上进,夜深了还可以在体育馆或操场上看到在一起练球的人群。在这个夏令营里,我一边练球,一边还能感受到一种自信,身心都达到了最佳状态。  带着这样一种高涨的情绪,我回到了日本,心情非常好,甚至都没有感觉到时差,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去参加篮球队集训。心里有一种一刻也不想离开篮球的感觉。虽然昨天夜里才在成田机场着陆,一晚上基本上没合眼,但心里的感觉却好极了。  可能是我这样高昂的情绪让大家感到不舒服,不协调。  于是便听到这样的声音:  “哼,Magic Johnson的篮球夏令营有什么了不起!”  我非常惊讶,我去美国学习篮球居然遭到了大家的否定,我感到在这个篮球队里没有我的立足之地。  是不是因为我参加集训回来迟到了呢?  应该不会吧,因为我是跟顾问老师商量过后才去美国的呀。  是不是我去了夏令营,就会给这个球队带来没有用的东西,甚至是有害的东西呢?日本与美国对待篮球的态度难道存在什么差异?  篮球是一个以团队为整体的活动项目,自己的位置如果没有了,是待不下去的。  我非常痛苦,于是向球队请了假。  每天都在烦恼中度过。  不想中断篮球的念头始终没有变化,也想找地方练球,但是找不到可以每天练球的场地。  结果我还是回到了球队。但是一旦有了疑问,便有了隔阂,结果到了高二的时候,我还是退出了球队。  虽然,我曾经向往过要做一个专业篮球队员,但我的美梦最终还是破灭了。不过,我虽然退出了球队,但并不等于我要和篮球说再见。  当然,在做出退队的决定之前我苦苦思索了好几天。每天都被胃痛折磨着,夜里无法入睡。有时还上着课就禁不住流出眼泪,我感到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  一天午休的时候,我在学校的小卖部买了信封,连母亲都没告诉就写了“退队申请”交了上去。  为了满足我对篮球的向往,我母亲甚至特意让我去洛杉矶学习训练,面对这样的母亲我一时间无法向她开口,告诉她我不干了,退出了球队。  但是比退队更让人吃惊的事情还在后头。  “如果退出球队势必学坏。”  不是一两个,是好几个老师都对我这样说。我觉得好像学校里的老师们都希望我变坏似的。不论是在走廊上遇见,还是在教室里,许多老师不停地对我这样说。  我真想大喊:  “救救我吧,老天爷?选”  于是我终于忍不住,把退出篮球队的事告诉了母亲。  “妈妈知道你很痛苦,但这毕竟是你自己再三考虑以后做出的决定,你一定不会后悔,对不?”  母亲这样回答我。  我因为害怕遇到老师,又提起退队的事让我痛苦,有时连上课都没去。这样一来人们便又都认为我是逃课。  退出篮球队以后没有几天,因为要去郊游,我们要集中在体育馆听老师们交代出游注意事项,在那里自然要遇到许多老师。一时间我觉得老师们会一起向我逼来,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情景,一群老师向我围过来,对我说:退出篮球队(2)“你为什么要退出球队?”  “退出球队以后你会变坏的。”  我一时无法打消这个念头,实在忍耐不住就逃出了体育馆。  我谁也不想见,谁的话也不想听。于是我一个人爬到了屋顶上晒太阳。  不是都说傻瓜喜欢登高吗,抬头是空空的天,没有任何压迫感,我很喜欢上屋顶。不管是天空还是云朵,甚至是地球,好像都可以属于自己。我感到心情非常好。  我这样做无形中引来了一群稀里糊涂的伙伴。这样一来我便无法一个人胡思乱想,就与那些同学们在一起七嘴八舌说了起来,结果把集合开会的时间给忘掉了。于是事情就发展成为我们几个一起逃避开会。  老实说当老师们找到我们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没去开会这件事情有多么严重,这本身当然是不对的。大家逃避开会的理由各有各的不同,但结论却是大家纠合在一起逃课,于是都被要求写了检讨书。  我很认真地写了检讨书。  这件事也被告到家长那里。  “我们非常担心路望同学……”  老师们好像是这样说的。  简直就是胡说。事实是根本没有谁担心过我心里想什么。久保头这些日子里给予我理解和支持的是两位美发男性。其中一个是天生的,头发中间有几块不规则的白色斑块,另一个则是花了不少钱故意将头发染成那样的。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头发上都有白斑色块,都是男性,都能理解我。  天生白头这位显得很深沉,到底是上了年纪,白头发显得很自然,也不用花钱。不知是年龄原因还是因为有经验,总之,他说出来的话自然中听。在他身边也不会感到拘谨,可以很放松。  他就是我现在的班主任老师,久保头。虽然久保头的头发是天然白,但却白得蛮时髦的,我们都在背地里善意地笑他。  久保头读了我的检讨书以后,好像感觉到了什么。  他没对我说什么多余的话,只是留下一句:  “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  这就足够了呀。  久保头才是真正的成年人。因为,只是年龄大,其实很幼稚的老师们太多了,像久保头这样的班主任实在太少了。他成了我的救命恩人。  但是,做我们班的班主任也真够呛,我们班像我这样精力过剩的孩子很多,在我看来,用一般的指导方法往往无效,所以我们的班主任一定为了从传统教育的环境中保护我们而吃了不少苦头。这不是,每当督察的老师走到我们的班级时,总是说:  “噢,这就是传说中的那个3班。”  “传说中的3班,到底是怎么传的呢?”  真想问问那些老师,到底人家是怎样传我们班的,但听那口气,不问也知道,传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我们不想被人家那样传,我们不是一个死气沉沉的班级。我们朝气蓬勃。我们在久保头的保护下,一直心态平稳地健康成长。  这不,我们是学校里最最健康的班级。  遇到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也是找久保头商量。对于我这样与父亲分开生活的孩子来说,我很重视能有机会听取成年男人的意见,所以我会主动去找班主任谈心。  以后要谈的内容可能越来越重要,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可我却想考一所我可能考不上的大学,怎么办呢?如果能教给我一个绝招,可以不用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就好了……  感情用事的我,从一开始就比较喜欢这个班主任。坦然自若地找你谈话,表现出特有的深沉稳重,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人生态度,总之,他与“成年人”的表现非常地相配。这样的成年人真好。  在我最痛苦的时候遇到了久保头,而且能够得到他的关照和爱护应该说是我的幸运。不过,久保头那边一定是心惊肉跳地看护着我,就像父亲一样。  不过,不管班主任怎样关心我,不管母亲怎样关心我,心灵的巨大创伤还是留有许多空缺无法填补。朋友(1)遇到这样的时候,在这种时候能够将我从苦恼中解脱出来的是另一个白斑头发的男性,他是我的同班同学。这个白斑头发可是花了不少钱让人故意染出来的。他年纪轻轻,本来没有白头发。  这个人在一年级的时候留的是拖把头,看上去又脏又乱,可能是对发型特别讲究吧,总之,让人觉得他有着强烈的个人主见,当他突然间又把头发染白了的时候,老实说让我吃惊不小。但是这个发型对他来说好像挺合适的,好像是故意跟班主任较劲儿似的。  这个同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可谓多才多艺的“超级高中生”,他原来是舞蹈演员,时不时还能在杂志上看到他的照片。长相就不用说了,体形也非常好,而且更重要的是性格特别开朗,做事情干净利索,一点也不会做作、逞能,还非常地幽默。非常成人化的同时,有时也非常孩子气,这一点很有意思。如果是个完美的人,跟他在一起也挺累的,他的孩子气让人感到轻松,他很有能力,很阳光,跟这样的人相识,我还是头一次(我是不是夸奖过了头)。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存在。在学校的文化节上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那充满青春活力的舞蹈就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他可能挺专业的,他的周围经常聚集着许多朋友。常常是下课休息的时候从别的班级会跑过来许多人,围在他的身边热烈地说着什么事,但是一到上课他就特别安静,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听到他打鼾的声音。上课安静,也就说他大概总在睡觉。  不知道为什么我跟这个同学好像挺合得来。虽说不知道他到底是真酷,还是装酷,总之是比较冷静,话并不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能感觉到一种自我防卫,但在这道防线下,同时还有着非常敏感的神经,能感觉到他的柔韧性。社会活动能力也很强,有时觉得他就像个可以依靠的大人一样。有时也会被他教训,但我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辩解。我们俩的感觉好像蛮相近,挺容易沟通,所以跟他说话没有累的感觉。  退出球队的时候,我被大家责怪得半死,可他只说了一句:  “路望已经这样决定了就别再说了。”  他这句话挡住了不少攻击,可是替我解了大围。你想一想,在走廊里被老师说,在班上被同学说,我差点就不想来学校了。  因为话挺投机,我们就常在一起谈天,于是学校里便传开了,纷纷议论我们是不是在谈恋爱。  加上我自己在无意识中又做了一件事,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  那是五月黄金周休假期间,他去给杂志拍照。我体验过电视拍照,但不知道杂志拍照是什么样子,所以,爱凑热闹的我便满不在乎地跟着去了,于是就一起被照了进去。其实照片小得不行,不留神也就看不见的,但这下子可了不得了,从杂志发行的那天早上开始,周围的气氛一下子就变了。  当我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我身边居然连一个女孩也找不到了。  他是将我当作同班同学介绍给杂志社的,文章里写得明明白白,该不会是不识字吧,光看了一张照片就乱传。  他虽然在校外是个“超级高中生”,但那不过是他的外表或者某一部分,在校内,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而已,那个时候他一定是处在叛逆期,跟家里人无法沟通(最近,他已经变得比较稳重了)。  他对我来说是最能够相互理解的、很重要的朋友。  我并不是因为他长得好看才与他交往。只有外表漂亮,谈话无趣的人我是不会与他们交往的,从他们身上得不到任何收获的人我是不会为他们花费很多时光的。当然,不是说不喜欢长得漂亮,但只有长得漂亮是谈不起话来的。总之,我可能更重视他的内涵吧,同时,他也非常能够理解我,所以才能常常在一起有话说。  一次次地向别人这样解释自己实在太累,再说了,人家不见得肯听,你却一个劲儿地说,反而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怪怪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倾诉,被全体女孩子排斥在外的感受非常难熬。曾经跟我很要好的朋友也离开我,没有一个人理我。我感到好像又回到了初中时代。  不过,这已经是第三次遭遇这种境地了,这期间多少也长了点见识,另外心理指导医生送给我的那个长颈鹿还摆在桌子上。  其实,合伙不跟我玩的人,一旦单独一人的时候,心情就不那么一样了。其实理解我的人还是有的,只是在这种时候,她们如果还跟我好就会跟着一起倒霉,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都属于这个团体,要不就没有你的位置。  他谈话涉及的面是那么广,一直都是那么乐观积极,他对什么事情都可以看到积极一面的思维方式,给我很大的触动。因为那个时候,我正因为从篮球队退出而自暴自弃。我觉得跟互相之间说三道四的女孩子们在一起,倒不如跟他以及他的朋友们在一起心情更好些。  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烦恼之后,我终于做出了选择,与其被那些无足轻重的人左右摆弄,不如选择自己认为重要、可以给自己良好感受和新鲜刺激的人做朋友。可是我的这一选择,似乎让周围的人更加离我远去,身边一个女朋友也没有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学期结束。  自从我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之后,自己的内心深处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朋友(2)至今为止,我好像也这样那样地对自己解释,但实际总是过于敏感地顾及周围的看法,也不管那些看法对不对,好不好,恨不能一股脑儿地全部接受。其结果自然是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于是就出了问题。虽然也知道自己应该保护自己、坚持自己,但是总是过于敏感,什么都想兼顾,结果自己把自己压垮了。  在处理男女同学交友的事情上也是这样,因为我总是男朋友多于女朋友,于是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就为这种事情而烦恼不停。  不过,有一点我想说明一下,我并不是人们眼中的半男孩,我只是有点怕麻烦,不喜欢拖泥带水,喜欢跟干净利索的人交往罢了。我就是没办法像有些人,为了维持关系,本来根本就不想上厕所,却能装出那个样子,陪着人家去。当然啦,如果不跟大家一起行动就会被孤立起来,大家都怕被孤立,所以处处小心翼翼,令人窒息。总之,我不喜欢互相之间被束缚的人际关系。  我喜欢一种保持一定距离的关系,大家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互相之间不侵犯各自的内心深处,而是在一边静静地相互守护,我希望这样一种关系。我觉得这非常好,非常重要。  而他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偏见我好像总是被老师们反感。可我觉得这里面带有某种偏见。  初中的时候就是这样,到了高中也是这样,我曾经为这种“偏见”深深地烦恼过。老师们可能觉得我相当坏,退出篮球队之后,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根本就没有跟我有过深刻的交流,只是从外表就给我作判断。他们又不是优秀的心理指导医生,凭什么只是在过道上碰几次面就能看透我的内心深处呢?  为什么会生出这些偏见呢?我一直苦苦思索却找不到答案。我确实很容易被人家误解。我自己认知的我,与老师们所认知的我差距甚远。  我一直为这些老师们的偏见所烦恼,非常痛苦。  老师们有许多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那么了解是有困难的,但起码老师们对这一点要有所认识。老师所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视野里所能看到的学生,这一点也必须有所认识。  总的来说,人与人的理解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不过不能理解关系不大,不去理解也没有关系,起码不要带着偏见就好。  看一眼的印象,跟真人是不一样的,而且,常常正好相反的也很多。反而是孩子们之间能够看得更透。  我的人生不过十七载,可我被来自老师们的偏见伤害得那么深。就在前几天,好像老师们还在为我的头发的颜色而发生了争论。  据说我每天上学的高中,没有太多奇怪的校规,算是比较自由的了。所以,不好管束的孩子们都集中到这里上学。  因为学校平时不会絮絮叨叨教训学生,所以学生们也比较自觉。一般没有发生什么事故,学生们都比较健康地成长,当然我也是这些健康的孩子中的一员。  但是,有时也有什么“服装指导周”一类的事情,只有在那一周里,要求大家都穿校服挂校徽什么的,还检查头发的颜色。  老实说吧,这样做一点意义也没有。  这个“服装指导周”,好像就是冲着我来的。那一周的教职员会议上,批评对象的名字被排成了黑名单,我们班里居然也有两个,好像就是我和那个跟我玩得很好的白斑头发男生。  太让人抓狂了!  我生下来就是一头的红头发,根本就没有故意染过色,做过加工。  这个问题从初中开始就一直烦恼我,老师们根本什么也不知道就说:  “你染头发了,嗯?”  经常这样被说,对我是个不小的伤害。  为了不被别人说三道四,有时我甚至故意将头发染黑。老师们可是一点都没在意。染黑了当然也很好,但毕竟麻烦,常常是不知不觉之中又退回了原来的颜色。  试问,天生就是红毛,天生就是鬈毛,该怎么办呢。  什么人受过什么样的伤害,老师们压根儿就不知道,真的一点儿都不知道。  要知道,以偏见的眼光看人,可是触犯人权的。“尊重个性”就是说,要能够允许各式各样的人存在。对天生的身体特征被周围否定的心情是什么滋味都不能体谅,这还叫什么老师呢?  我不想为了头发的事情让老师们天天背地里议论,便很快将头发染成黑色。  我并不是为了想让老师们因此而说我是个好学生。但是,我已经被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弄得非常疲惫,只想减少一点麻烦。我也知道社会上一般意义上的好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但是,我本意一点也不想顺应这样的社会标准。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想保持自我。  接受了太多的刺激之后,我变得“神经非常敏感”,有时我不得不对这些刺激做出让步。  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和老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好像特别容易染上“偏见”的毛病。希望他们能够冷静地思考一下,由于老师的偏见,有多少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伤害。  我敢这样大胆地指责老师,肯定是不会被老师们喜欢的了。  不喜欢我没有关系,就是讨厌我也是可以的,但不要将我当作攻击的对象好不好?不管是谁,都有自己不喜欢的人,不善于接触的人。但是,老师可是专门的职业,以自己的好恶,用私人的情感对待学生可不行。如果被学生顶撞,就马上将其当作打击对象,有的老师甚至故意降低学生的分数来进行报复,没有一点成年人的样子,我跟老师到底谁更幼稚呢?  现在,我一面这样出言不逊,一面染着利利索索的斑白头发,以“如今的女高中生”的身份,挑战老师们的偏见。不想长大成人讨厌大人,不想长大成人。一面这么想着,一面又想着快一点长大,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处在这种矛盾之中。  我觉得成年人就是狡猾的生物。滑头、模棱两可全体现在他们身上,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于是,一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变成那样,便感到可怕,所以有时就拒绝成长为大人。  我们根本就不想按着这些狡猾的大人们的话去做。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到需要与他们对等。我自己还常想,除了长成大人,难道就没有别的出路吗?  让人感到疯狂的现代社会实际上是由成年人造出来的呀,但我却觉得他们好像根本就不想负责任。  “如今的高中生……”  他们总是这样说着,以回避我们的问题。  成年人非常善于把自己的见解正当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随随便便就可以不顾孩子们的感受,随随便便就可以胡说八道。  特别是最近以来,眼里看到的尽是成年人见不得人的东西。  经常听人说:  “胳膊拧不过大腿。”  可这是什么话?难道因为他是强者,他说的话就是不喜欢也应该听从吗?  在家里家长就是强者,在学校里老师就是强者,他们都在拼命地告诉我们:  “不听我们的话,你们是肯定要吃亏的。”  我觉得这不正常。我讨厌那种在地位高的人和强者面前卑躬屈膝的生活。我想只要自己的思想还活着,没有必要要人家替我想得太多。  但是,像我这样的人,在日本这个社会,就成了越轨分子。在日本,社会整体的氛围是让人觉得,坚持己见是不行的。  特别是大家都认为,女孩就应该老老实实的才叫女孩。你就是装老实也行,可大家都那么装着有什么意思。单单装可爱是什么事也成不了的呀?选  所以首先是必须有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可的社会,不管是男人女人,能很自然地得到认可,如果社会是这样的,我愿意长大成人。不过,这大概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已。  所以只好自己去找这样的地方了。最好有什么地方,经济上既可以独立,同时又不要被强者管束。所以现在有许多自由职业者,我想这些人当中的大多数,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我虽不喜欢我所讨厌的成年人肆意闯入我的内心世界,但事实是我不得不长大成人。我想,作为一个人的人格若想得到这个社会的认可,我只能也变成成年人。  我不想变成那种用强权控制孩子的大人,我绝不做那种“假成年人”。  不过,尽管我一直这样想,但总有一天我还是要被人家叫做“大人”的。援助交际“援助交际”、“性伦理的混乱”之类的词就像是代表如今的女高中生一样被广为使用。好像最近出了什么法律条例,这类词汇少了一些,没有那么刺耳了。我有时也在想,是不是由于不景气,大人们没钱了,所以才发生这些事情呢?  但是,这当然是不合情理的。  社会上的人都认为,女高中生们是因为想要那些名牌产品和衣服,所以出卖自己的肉体,但是,没人买,那些东西就卖不掉啊。其实,正是那些大人们,用怪异的目光盯着女高中生,而且每当提到“援助交际”,被社会鄙视的又都是女高中生们,那些成年人却可以什么事也没有,什么责任也不负。  而且我还觉得,新闻媒体还有故意炒作,故意让这种事情成为流行的嫌疑。不能够说这样的女高中生一个没有,这当然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但是,真的有那么多的女生做这种事情吗?我觉得是媒体没有新闻资源了,于是就用女高中生来当作话题肆意炒作,以供那些无聊的成年人取乐。  对于无法将肉体与情感分离的我来说,出卖身体是怎么回事我是无法感受的,也不能理解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  如此这般,可见我还真像人家说的那样,是个不谙人事的孩子。不是说身体没长大像孩子,而是说思考与行动与年龄不相称,也因为这样,所以我往往容易被人误解。  但是作为女高中生的一员,我能说的是“援助交际”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有那么些成年人需要它,另外,那些随随便便就可以接受“援助交际”的女孩子们不也是成年人教育出来的吗?总之,责任在成年人那里,这一点我是毫不怀疑的。  我说过许多次了,跟那些女高中生们交际的是成年人,而且交际的对象是与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年龄的女孩,可见这些成年人的心理有多么不健康,多么叫人恶心。只要想象一下就会让人毛骨悚然,而且根本就想都不会去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根本就是一种病态。不是经常说到“人权”、“人格”什么的吗?可是,将孩子们当作商品的不正是成年人吗?  发生这种事情是因为有那么些家长们,他们不知道孩子们在做这类事情。也许是我母亲比较特别吧,如果我在学校里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马上就能被她一眼看穿。不过,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做父母的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不这样是不可以的。  可能对于一些孩子们来说,父母亲的话很啰嗦,让人生烦。但是,如果能够让父母们理解自己反而是很好的事情。看见孩子回家时偷偷摸摸的,看见孩子们持有来路不明的高档消费品,做父母的应该理直气壮地问个清楚才是啊,如果不闻不问,那便是“援助交际”的同犯。不要通过“援助交际”这个词汇,破坏我们女生的形象好不好?新闻媒体可以说是一点都不追究成年人的责任,而是让那些不负责任的词汇流行泛滥,真让人愤怒。  正是因为心理不健康的成年人在增加,所以这类事情才能成气候,这类词汇才流行得起来。  真正在玩“援助交际”的女高中生,实际上只是那么一些人。起码在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人做这种事情。  这一点请大家行行好,不要随便乱说好不好?  关于性我最早接受性教育是在小学的时候。  给我们讲课时,老师绷着一张严肃的脸,好像主要讲的是人体的构造吧。当男孩子们在下面窃窃偷笑时,老师那张脸突然间变得生硬起来,那个样子现在还印在脑海里。其实,那时教我们的老师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肯定知道性是怎么一回事。可是那些上性知识课的老师们却硬是装出一副面孔,好像他们绝对与性不沾边似的。  其实性教育要是弄好了,也许就没有“援助交际”这类事情了。只要真正去认真思考,真正明白性行为的意义,就绝对不会用它去跟物品和金钱做交易了,不是吗?  我又说到母亲了,母亲跟我和长我一岁的哥哥一起谈过这个问题。最早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从此以后每当在学校里上了性知识课,回家时,母亲总在晚饭后跟我们谈起这个话题。现在想起来母亲讲这个问题时,好像总是有意识地结合我们的年龄特点。  在小学阶段好像是以生命的诞生为中心,如果开始来月经,就意味着你的身体已经开始在为生孩子做准备了之类,总之是围绕身体构造来讲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更多地谈到了精神方面的问题以及性行为的意义等。  母亲说男人与女人不但身体的构造不一样,性心理也不一样。男人更多一些动物本能的冲动,他可以像做体育运动一样地完成性交活动。  我那时还想,母亲又不是男人,好像什么都懂似的,该不会是从哪里搬来的故事吧,要不然就是她自己的亲身经历。  母亲还说,女孩子因为会怀孕,所以必须随时感觉到性行为的危险性。母亲平常是非常开通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却非常传统,我是在那个时候感觉到的。  母亲还说,没有任何情感色彩的性行为所导致的妊娠,无异于犯罪,生出来的孩子是很可怜的。退一步说,就算你做了人工流产,你也会受到身心的巨大创伤,你可能会因此丧失你一生中最最宝贵的东西。母亲说着情绪就上来了,我那时就想过我可不能让自己受到这样的伤害。  母亲说:  “你必须是你自己的,当你真正遇到了自己所爱的人的时候,你才不会后悔。”母亲的这些话在我的心里留下了相当深的印象。这也就是说,身心必须一体。  母亲还说过:  “孩子不是生出来的,孩子必须是两个人爱的结晶,是爱的赐予。”  尽管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的父母已经离异,但我却能感受到一种欢喜的冲动,因为赐予我们兄妹俩的时候,父母是相爱的,所以我们是作为爱的结晶,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呀。  你是否被人当作爱的企盼而来到这个世界上,对这个人的一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对哥哥来说,这些谈话也有很深的影响,为让哥哥不至于做出不会控制自己的本能的事情,母亲说:  “不是用身体去拥抱女孩,要用你的心去拥抱。”  这些话,现在还留在我的耳边。  虽然哥哥当时还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总有一天,当他有了自己喜欢的女孩时,他一定会想起母亲的这句话。  老师们哟!性教育不只是挂几张图,然后照搬讲义说一下就完结的事情,更重要的应该是心灵的教育,因为,我们的身体与心灵是无法分开的呀。  我认为,性行为不应该是一种欲望的发泄,它应该看作是爱的相互确认。  男朋友在这种家教的影响下,我虽然在球队活动中积极活跃,但却没有单独跟男孩子待在一起的时候。在一般人的眼里也许会觉得我的高中生活过得相当苦行僧,但我自己却丝毫不这样认为。  因为在班上,我跟前面说过的白斑头发男孩以及他的伙伴们玩得很开心。在学校里,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有时也打打电话……我跟他是无话不说,我现在仍然将这种关系看得非常重要。  不是电视连续剧With Love里的那种关系,没有谈恋爱、身体相互拥抱之类的关系,纯粹精神上的关系就很好!我觉得心灵上的接触较之身体上的接触,内心会更加感到充实。不一定非是男朋友不可,只要在一起觉得快乐,在一起可以让你感到放松就很好!  现在,有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在高中生中就像是有件流行服装似的,但是,我一点也不明白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对对方的性格、趣味什么也不懂,突然就被告知他爱你,那算怎么一回事呢?与不了解其性格的男性谈恋爱,谈一些毫无内容的话题,如果这样的人是男朋友我宁可不要。  我觉得跟这样的人在一起走,就像提着一个名牌包在走路一样,就像是在向路人得意地显示“你看,我的包不错吧”,所以现在那些长相漂亮的人才变得非常有人气。  我首先是不喜欢这样,再有,我认为这么一来对对方也很失礼。  如果在看电影或者在游戏时,能相互交流,能从心里感受到共同的喜悦还好一些。根本就不想看的电影却跟着一起看,根本就不想坐的过山车却跟着一起坐,根本就不觉得可怕却要故意哎呀呀地娇声乱叫,你不觉得这样做太可怜了吗?我憧憬一种可以相互传递感动的关系,一种可以一起回味余韵的关系,一种可以共同拥有充实感受的关系。  男朋友不是一个表示归属的物件,他可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心灵有思想的人。我觉得真正的男朋友应该是能够在有意无意之中感觉到他的存在,如果不确定男朋友关系就不能交往的话我觉得反而不自然。  我们正处在成长时期,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刺激,我觉得与更多的人接触比与一个人保持一种固定的关系更容易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到了一定的时候,在这许多的接触中,一定会出现那个能够让你倾倒的人,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对我来说,在男女关系之前,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我希望在这个基础上与男性交往。还有,常言道有形的东西容易粉碎,我不想毁掉珍贵的东西,所以我希望能够在一种松散的模糊的关系中,毫无拘束地自由地与男孩接触。  然后,自然而然地发展成恋爱关系,最好是这种关系。  不过,身体的相互接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互相之间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不用问我自然也是想知道的,因为我正当十七岁这个年龄,正是非常想知道这种事情的年龄。但是,我总觉得,如果尝试这些好像就会失去什么,好像就会相互伤害,所以,有的时候我确实是会有意识地避免这种难堪的局面发生。我常常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所以我会被人认为是小孩子,现在看来,还是孩子气一点才能保护自己。  不过,我也很自然地会模模糊糊地憧憬恋爱,对十七岁这个年龄来说这是很自然的。小丑我总觉得自己有些故意不把真实的自己让别人看见的一面。越是痛苦的时候越是要装出一副非常快乐的样子,越是沮丧的时候越是要装出一副非常阳光的样子,一旦回到家里便一下子感到疲劳。  “喂,别这样死撑着了。”  有时我也常这样提醒自己。心想明天一定不要这样硬撑。但是,一旦明天变成了今天,我便又是老样子,如此反复。  我这到底是怎么了?  我有时想,我可能有那么些地方确实有点不正常吧。不过自己能察觉到自己有些不正常应该还是好事情。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明明有问题,可他们自己根本就不认账,一点也不敏感,感觉非常迟钝,让人很无奈。  不过,周围的人却觉得我是个很不敏感的人。我的傻劲儿是露在脸上的。傻也有傻的好处,傻人活得更轻松些。  一一给人说明是很累的,作了说明还听不懂就更可悲了。算了,可能我真的是天生就傻。  不过,天生傻,并不代表我的全部,我觉得谁也无法真正了解我,所以就会感到特别悲伤,特别孤独,就会去掩饰自己的孤独,像一个可怜的小丑似的。  小丑是一个相当费力气的角色,因为是故意演出来的。你可知道要将演出来的东西做得像真的一样,要费多么大的力气?  我想,在我扮演小丑的角色时,我大概是有问题的,这时候能看穿我的只有母亲一人,世道真的很冷漠。  所以,如果不能认可卸下小丑妆的我,我是无法与他们真心交谈的。我看似与人家谈得很开心,实际上只是找着人家希望的话题说。我可能太天真了,我希望能与这样的人相遇,他既要看穿我的这一面,又不要太干涉我的内心深处。我这样要求可能有些过分,但我希望能遇上这样一个人,他要能看透我小丑扮相后面的真面目,又能为我轻轻地抹去这层伪装。  然后,让我能用自己的真面目相对,谈那些知心的话。我这样要求是不是太天真了?太奢侈了?  留在心底的一本书初中三年级的夏天,因为不能适应球队的环境,我退出了球队,内心感到特别沉重。因为球队里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初入篮球队,与篮球队的队员们相识,与老师们相识,然后又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好像每一个环节都遇到了问题,心里特别沉重。  在这种情绪中,我连书名的意思都不明白,就从书架上取下了一个小册子,书名叫《侏儒的言论》。  初一看似乎很难读懂的书,翻开之后,里面排列着“星”、“鼻”、“小儿”、“告白”、“人生”之类的字眼,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得见,很平常的字眼,这些字眼让我生出想阅读它的冲动。  但是,认真地读起来之后,就感到内容确实很难,许多词汇的意义很难懂。不过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却对芥川龙之介这个人如何对待这类事情非常感兴趣。  芥川龙之介是如何理解“人生”的?芥川龙之介眼中的“星”是怎样的星?他眼中的星与我眼中的星有什么区别呢?我带着各种各样的疑问,一页一页地翻了下去。  于是我的眼里跃入这样两个字眼——辩护。也许是这两个字太短太简洁了吧,它能够那样强烈地牵动我的心,不过事情可能并不是那么简单。语言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在那么多字眼里为什么我单单对“辩护”这两个字情有独钟呢?  为自己辩护要比为他人辩护困难许多。  不信你只要看看律师就知道了。  真的,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儿,我从心底感到一阵共鸣。  现在回想起来,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能读这样的书,连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为他人辩护,比如为朋友,为自己的家人辩护,只要你想帮助他们你就会很自然地这样去做。你越是想着他们,你就越觉得有力量。特别是我,如果“敌”方越是强大,我就越发拼命地去为自己人一方辩护。对方越强,我便越不示弱,我会用尽全身力量去伸张“正义”。  但是,如果是为自己辩护就要困难得多了。我觉得为自己辩护,会被人家理解成为为自己找借口,于是常常是闭口不说什么,久而久之,心灵的窗户也就关上了。  我还会想,为自己辩护,如果得不到别人的理解,那是多么可悲,多么孤独的事情啊。这种想法反过来让自己陷入更加孤独、更加可悲的状态之中。我没有能力为自己辩护,于是,奋力为别人所做的辩护,结果反而是伤害了自己。我真的是很傻、很傻。  芥川龙之介的人生是以“自杀”闭幕的。他可能也是因为无力为自己辩护吧?他可能也是因为遇不到真正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吧?……我想得很多。他一定是故意缄口不说,不做任何辩解。  我跟芥川龙之介不同,我不是自己不做辩解,而是根本就无力为自己辩护。特别是在“成年人”这样的怪兽面前,我无法为自己辩解。“成年人”用他们那巨大的声音与力量压制着我们,他们根本就不顾孩子们的想法,而是一味地用他们的权力压制着,所以在成年人面前我们越发不能为自己辩解,成了无声的木偶。  还有,在朋友面前为自己辩护也是太可悲的事情。本来应该可以理解自己的朋友还必须去一一解释,太可怜了。所以,我也不会对朋友做解释,所以,一直都保持沉默。  我不喜欢自己这样,于是一直对自己说“要看重自己,对自己好一点”,但是正如芥川龙之介所说的那样,即使是律师,为自己辩护也是很困难的,总之,为自己辩护真是太困难了。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保护自己”、“看重自己”,但是这件事情看似容易,做起来就太困难了。我一直为这种事情苦恼,当我了解到为这件事情苦恼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时候,我的内心似乎感到了一些轻松。不仅仅是我,不仅仅是芥川龙之介,一定还有许多人,大家都在痛苦中挣扎着。  我想,从今往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痛苦的数量会增加,痛苦的内容会变化,但是,你必须越过一个又一个的烦恼与痛苦。不是为自己辩护,而是必须有一种思想准备,哪怕失败,哪怕不被大家理解也没有关系,只要“自己能够谅解自己”,你就会感到轻松,我想这也许就是自己保护自己吧。  留在心底的一本书,留在心底的“一句话”就是这样支持着我,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它不断地给予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我才十七岁,我不能够像芥川龙之介那样的大作家一样给人们留下许多启示。但是,如果将我的这些体会说给大家,如果将“路望”的生活经历披露给大家,如果这样能够给予我的同龄人,给予那些还在烦恼与痛苦中挣扎的同龄人一些勇气和力量就好了。老家(1)我没有老家,过年和暑假的时候,经常听朋友们说起回老家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老家是什么样的地方呢?我会不由地羡慕起同学们来。  其实老家有各种各样的,有许多人的老家,甚至是比她现在住的地方更加城市化,老家并不是如我想象中的那样,全是田野和山冈,老家在乡下的人反而是不太多。  不论是母亲的老家,还是父亲的老家,从我们现在住的地方乘电车都不过一小时左右的距离。如果说从小就生长在乡下,也就这点距离,我总觉得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想去就可以去的地方应该不能算是乡下。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真想有一个老家。我总觉得,老家应该是一个“非常想回去的地方”、“非常值得怀念的地方”。不是每天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当你去到那里,你就会感到轻松的地方。我的老家在哪里呢?  我曾经去过一次新加坡,而且一直非常想再去。有什么事情想不开时,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想起新加坡。跟母亲说过了好几次,让我再去一次新加坡,虽然非常想,但是也知道母亲有难处。不过,不管怎么说,总是想去,新加坡是我无论如何一定会再去一次的地方。  我是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去新加坡的。上了中学之后有点不适应,自己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么。课外活动在篮球队里也发生了不少问题,总之,那个时候自己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那个时候,母亲加入的心理指导学习小组的医生在新加坡办了一个学习班。母亲看见我与小学时候比较完全变了一个样,非常担心。  母亲实在看不下去我忧郁的样子,突然对我说:  “跟我一起去学习吧?”  “去学习?”  我对学习两个字表示反感。  “说是学习,但是不会老让你坐在桌子旁边读书的,因为去的都是大人,你可能会有些不习惯。但是,住在漂亮的宾馆里,还有游泳池,妈妈去学习的时候,你可以去游游泳什么的。反正总让你一个人待着,还是去一次吧,嗯?”  “好啊,不用学习,还可以游泳,又是国外。”  单纯的我只要这么点条件就又被母亲套住了。  就这样我与母亲一起,第一次来到了叫做新加坡的国度。宾馆如母亲所说超高级,心理指导医生好像很有能耐,他与宾馆的老板关系很好,所以,平时我们根本就住不起这样的宾馆,但是现在都住上了。我母亲的经济状况不太好,这好像大家也知道,所以得到不少照顾,还让我们参加了许多活动。  我们在那个宾馆里住了三天,我感到非常地幸运。  第一天,因为我也算是这个学习会的成员,为了与大家见面,我也来到了会场。当我打听谁是医生时,让我大吃一惊。我过去一直想象,让母亲十分尊敬的心理指导医生一定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上了年纪的人。  可是,这个名叫和美的医生竟然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衣服也穿得非常得体,手腕上居然还戴着夏奈尔的名表,表戴在她手上显得很自然,更重要的是她很和蔼。虽然参加学习会的都是大人,但是他们却能像对待同伴一样地对待我,让你忘记了年龄的差距,感觉大家像朋友一样。  “路望,不用强迫自己在这里学习,不过想到哪里去玩要告诉一声,这一点你得保证做到,好吗?”  这就是第一次见到和美医生时,她说的第一句话。  我是一个一根筋,马上就想去游泳池游泳。  于是就说:  “那我去游泳了。”  我马上就退出了会场。  然后在自己的房间里换好泳衣,就飞跑到外面去了。虽然是二月份,但天空蓝蓝的,就像夏天一样。我觉得不好好晒晒太阳就太亏了似的。  在除了自己什么人也没有的泳池里吧嗒吧嗒地游泳,心情真好。周围有些成年人,不知道是从什么国家来的,看到我这么兴奋的样子,好像也不想来打搅我,所以我简直就像把整个泳池给包下来了一样。  望着没有一丝云朵的蓝天,什么也不去想,静静地躺着。全身感到无比放松,觉得轻飘飘的好像都可以飞起来似的。好长时间以来我的身体没有感到这样轻松过,总是感觉沉甸甸的,远远超过自己的体重,真不知道如何是好。现在躺在这里全身却可以如此轻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躺在由自己一个人独自占有的泳池里这样想着,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  “路望。”  远处传来了熟悉的叫唤声,虽是听惯了的声音,可不是现在喜欢听的声音。我被唤回到现实中来。  母亲在宾馆的房间向我招手。  “干吗呢,这样叫唤多让人不好意思啊。”  我感到如果不回到房间里去,母亲就会叫个不停,没办法,只好用浴巾一边擦着身体,一边跑回屋里。  “路望,你躺在水里真美,真像一条美人鱼。”  “你说什么?”  “真漂亮,真像一条美人鱼,好久以来没看见路望这么舒坦的样子了。”  “心情真好。”  “你可以就这样一直游下去。”  “嗯,下午我先去学习会看看。”  从我嘴里飞出这么一句谁也没想到的话。一开始就没想参加学习什么的,可是为什么放着快乐的游泳不去,却说要去参加什么学习会呢?老家(2)后来我才发现,我是中了母亲最拿手的招数。  母亲他们的学习会上,聚集在一起的大人们将他们自身的问题,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说出来,然后一边接受和美医生的指导,一边自己逾越困难积极向前。  我还在那里,可是母亲就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要发言,我紧张得直出冷汗,母亲到底要谈什么呢?  “我一心希望孩子们能够幸福地成长,为此我拼命努力,可是这一切好像是空手补漏洞,洞口越补越大,结果弄得女儿现在也有许多苦恼,都是我不好……我觉得我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  母亲说着这些话,眼里吧嗒吧嗒地流出了眼泪,好像根本就忘记了我还坐在旁边。  后来的事情发展成什么样,老实说我也忘记了。但有一点我很明白,母亲为我们做了许多努力,就连离婚和种种疾病,她也深深地自责。于是我终于明白了母亲为什么要我来新加坡参加学习。  母亲非常渴望能够生活地幸福,同时也打心眼里希望我们兄妹能够幸福。母亲是那么拼命地保护着我们,可我却什么也看不见。我这是怎么了?我感到我已经不再是我自己了。  在游泳池里全身放松地躺着的才是我自己,明明可以很放松的,可我偏偏自己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那么疲惫。  应该让自己活得放松一些才好,活得像个自由的路望,像我自己才好,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会自然而然地生出这样的想法。  母亲带我来新加坡参加学习,一定希望我能够全身心地感受到这些。  母亲一直希望我:  “能够成为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人。”  母亲之所以带我来新加坡,就是希望我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找回自己。  所以,每当我感到心情沉重的时候,我就想找回那个自由的、浑身轻松的自己,所以就会想到去新加坡。  从这时候开始,我才去过一次的新加坡,就成了我的老家,我心灵深处的老家。  乡下也好老家也好,一定是能够让你消除疲劳,找回自我的地方,所以那么多人才不顾飞机和电车的拥挤,拼命也要回到老家去。一定是这样的。  拥挤的涉谷许多年轻人聚集的涉谷,积聚着无限的能量,好像随时都会爆炸似的,与此同时它也能让你感到一种相当沉闷的、使人无精打采的气氛。  穿着流行服装的高中生们聚集在这里,在寻求着什么。于是在拥挤的人群中,我也一个人稍稍低着头走在那里。  一个人简直无法行动的我,就在最近由于某件事情的原因,变得可以单独行事了。于是感受到了在谁也不认识的涉谷,一个人独自行走的好处。  看上去非常亲热的一对男女,从我的身边擦过,走到我的前面去了。有的好几个人堆在一起,非常快乐地谈笑风生。有的人就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或者是人行道的石椅石凳上,好像在等着什么人。整个的都好像是在模仿罗马的街头广场,但说不出为什么就是觉得土里土气。连路边行人的接吻也跟在法国看到的大不一样。  日本人什么都喜欢模仿。日本人只喜欢模仿表面的东西,这种模仿还是不要的好。不过因为这些话是我说的,可能会被人认为是某种偏见。  那些坐在路边的人,有的是在等待某一个特定的人。有的(那些纠缠女人的不三不四的人)是在等待某些不确定的人。还有的在等着发生什么事情,然后好凑上去看热闹。有的人仅仅是为了消磨时间。  在我眼里全是一些“等待的人”。  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我不是至今为止一直都在等待着什么吗?  我总是觉得好空虚。快乐的笑脸是这样,热烈的谈话也是这样,总是觉得什么都很假。  没有自己立足之地的年轻人们聚集在这里,心灵空虚的年轻人填满了大道。  他们到这里来到底期待什么,到底追求什么呢?  为了填埋时间的空白,为了填补心灵的空白,他们那空虚的表情令人担忧。直到前不久为止,我自己也一定是这个样子的。  但是,现在一个人在这里行走的我已经大不一样了。  因为如今的我已经明白,尽管大家都觉得空虚寂寞,相互之间希望得到慰藉,但仅仅这样是于事无补的。我已经明白,心灵的空白必须自己来填补,所以我才一个人来到这里,一个人来寻访这个没有人认识我的街市。  没有人在等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在等我。我是为了证实自己可以单独行动而来到这里,是为发现自我才来到这里的。  拥挤让人心情很好。有这么多人在这里,却没有人认得我,这一点让我很开心。或许大家的心情也跟我一样。  爱爱这个字眼,最近很少听得见了,该不会成为已经死去的语言了吧?  “父母与子女的爱”、“兄弟之爱”、“师徒之爱”等等。还有,诸如友情这样的字眼也听得少了,我有这样的感觉。  作为替代,由片假名的外来语组成的“新词汇”不断产生。“爱”也好“情”也好,对如今的高中生来说已经是太土的词汇了吗?  不过“爱”字在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  (1)注入情感、喜欢。(2)男女之间的恋爱。Love。(3)被某种东西牵动着的情感。热衷于某种事物的快感。(4)某种爱好。(5)爱抚。(6)基督教中上帝赐予人类的幸福。对他人像对待自己的弟兄一样,关心爱护。等等。诸如此类,写了不少,越看越看不懂。  我为什么对这个字感兴趣呢?因为最近听到了Teenager的谈话,我很感慨,我不禁要问,关于“爱”这个字,这个人到底有多少认知呢?说起来我也是十七岁。  没有爱也可以有男朋友,没有爱也可以有性交。这种说法本身就表明不懂爱。  还在很早以前母亲曾经这样说过:  “没有被人爱过的人,就不懂得怎样爱。”  那时我也没当一回事儿,只是“噢”一下就将母亲的话从这边耳朵进去那边耳朵出来了。只是后来才渐渐地开始模模糊糊地明白母亲的话。  但是不懂得爱,不是孩子们的责任。如今的成年人,他们都能够从心底里爱护孩子们吗?成年人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们,对于孩子们的幸福,父母们是怎样想的呢?  为了虚荣、面子让孩子们学这学那,拼命地让孩子们上私塾,然后进一流大学,非常变态。我不禁要问,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该不是为了实现某种自我价值吧?  孩子们不喜欢的事情,学了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不觉得是在浪费每个月的学费吗?要不然就是,非要让孩子们学点什么,自己的心里才会舒服一些,自己才有点做父母的感觉。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