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第三组问题与危险来自“古老的”欧洲。其持续50年之久的欧洲一体化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与西欧许多国家引入了欧元这种新的、统一的货币有关。众所周知,几十年来,美元不仅是全世界的主要货币,而且也是惟一的世界货币。英镑的地位远不如从前。到目前为止,亚洲与拉丁美洲的发展没有破坏、而是巩固了美元的地位。美元作为惟一世界货币的状况与地位为美国提供了巨大的经济优势,使美国的统治阶级与政权在世界最大的、但远非最高效的经济体系保持平衡。大家还知道,美国的外贸逆差已达几千亿美元,而美国的内债更是高达万亿美元,但这并不妨碍美国人觉得自己是世界是最富有国家的公民。欧元出人意料而快速地取得成功,是因为从技术上来讲,这种货币更方便些,它不仅用于与西方国家的结算中,就是在非法经济中也很便利,因为欧元的面值既有200的,也有500的。欧元的成功对美国的财政体系是非常不利的。近两年内,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几十个国家开始将自己财政储备的相当大一部分转换成欧元。无论是“新欧洲”国家,还是英国,都面临着选择问题。 当然,美国的外交家与政治家不同于一般的政论家,他们只能关起门来讨论这几组危险与威胁,而不能在外交谈判中涉及这些问题,更无法在联合国范围内讨论这些问题。在联合国里,我们听到了对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化学与生物武器的那些不能令人信服的指控。 2002年秋天,世界上形成了立场与利益各不相同的几个国家集团和联盟。2001年秋天围绕与国际恐怖主义、阿富汗塔利班的斗争而建立起来并得以维持的那种一致,现在已经无影无踪。 美国积极并且坚决地主张采取打击萨达姆·侯赛因政权的军事行动。英国也准备在军事行动中支持美国,但英国希望就此问题能得到联合国一定程度的支持。东欧和波罗的海几乎所有国家都准备在政治上完全支持美国。格鲁吉亚无条件地支持美国,而乌克兰与阿塞拜疆的支持有些附加条件。在这个问题上表现最积极的是波兰,看得出波兰想担当起“新欧洲”领导角色的愿望。在西欧国家中,最积极支持美国的是西班牙。 最坚决反对中东军事行动的是法国。法国在伊拉克有很大的利益。法国总统希拉克不能不考虑国内达几百万人之众的穆斯林居民以及在法国很有市场的反美呼声与左派情绪。德国也与法国一道,反对向萨达姆·侯赛因宣战。德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他不想与伊拉克、伊朗以及法国之中的任何一国争吵。此外,当今欧洲最强大的和平主义运动正是存在于德国。德国人不能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首先是对德意志民族本身的可怕后果。俄罗斯也加入法国、德国这一阵营,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协约国集团”。反对这场战争的还有亚洲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 伊朗在日益发展的冲突中坚持明显的反美立场,但它也不能支持自己不久前的敌人——萨达姆·侯赛因。以色列的政策是袖手旁观,但并不掩饰对美国的同情。伊拉克的邻国——土耳其、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的立场非常重要,它们决定在这场冲突中不站在任何一方。美国受到孤立,它花费了很大努力来扩大自己支持者的数量。 2002年春天,布什总统为第二阶段削减战略进攻武器问题访问莫斯科与圣彼得堡时,俄罗斯的政策就相当明确了。俄罗斯不反对美国,但反对推翻萨达姆·侯赛因政权的军事行动,因为这违背国际法准则与联合国宪章。1991年,伊拉克的军事机器已经被摧毁,后来只得到了部分恢复。伊拉克今天无论对美国、欧洲,还是对中东的邻国,都不构成威胁。苏联在伊拉克的利益不少,俄罗斯也同样如此。伊拉克拥有化学与生物武器的结论未被证实,对此问题的调查工作应当继续下去。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即俄罗斯不希望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俄罗斯将不采取任何现实行动支持伊拉克或者反对美国,但俄罗斯认为,针对萨达姆·侯赛因政权的战争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可能毁坏世界上已经形成的反恐同盟,还可能破坏中东地区和全世界的稳定……在这场战争开始之前,俄罗斯的立场始终如此。 在克里姆林宫执政的第四年(14) 2002年夏秋两季,美国武装力量对攻打伊拉克的战争准备进行得紧锣密鼓,他们公开地、炫耀性地布置兵力和军舰。根据专家的看法,到了2003年1月底,美国已经越过了通往“不归之路”界限,为集结突击军事集群花费了太多的军事技术、财政、人力资源和时间与外交资源。集结这样的“打击性拳头”,对美国来说也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按照沙漠气候条件,4月末到5月,进行军事行动就很困难了,因此,美国军事力量集结定在2月中旬。此后,美国的军事指挥部门用于准备其他事务的时间也只有3~4周。反战同盟国家的领袖得到了本国情报部门、军事部门和特工部门的情报预警: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预计于3月中旬开始。 2月是主战和反战双方外交努力最集中的时间。2003年2月8日晚上,弗拉基米尔·普京飞赴柏林。普京此次访问德国的对外理由是出席德国的“俄罗斯年”开幕仪式。2月9号的文化活动安排得很密集,但普京与施罗德会谈的大部分内容是围绕与伊拉克军事行动有关的题目。俄德两国元首接受记者采访的问题中,百分之九十也是围绕伊拉克问题。之后普京从德国飞往巴黎。2月10日,普京与希拉克在爱丽舍宫举行会谈。希拉克本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他与普京在会谈中讨论的主要题目是伊拉克问题。伊拉克说,“我和普京在伊拉克问题上的观点相近。俄罗斯、法国和德国支持继续进行核查,并在人力和技术上实质性地加强核查力度。核查的一切可能还没有完全被利用出来。”普京在法国的访问日程很紧凑,一共持续3天。普京所到之处受到热情的接待,很多方面都没有按照礼宾的规矩,尽管这当然也是外交的一部分。大家都注意到,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来到机场,在飞机的舷梯旁迎接普京总统。这次几乎没有人谈到车臣,报纸的标题也表明了情绪的转换:“普京在巴黎得分”,“俄罗斯的外交胜利”,“莫斯科魅力下的巴黎”……2月12日,弗拉基米尔·普京在法国电视的一个节目中发表讲话。俄罗斯总统毫不掩饰自己对法国之行的满意程度。普京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是首次尝试在‘阵营’框架之外寻找摆脱严重国际危机的出路。世界政治的这一突破只能在法国完成,这主要归功于希拉克总统。想在莫斯科达到类似的结果是不可能的。如果那样,我们立即就会被人指责为破坏欧洲与美国的关系。”普京指出,他不认为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时,俄罗斯有必要行使投反对票的权力。“我们非常珍视安理会的一致。但是如果今天有可能通过任何毫无根据而使用武力的决定,我们就可以与法国一起,或独自行使否决权……” 2月与3月,俄罗斯与美国的外交接触也从未停止。鲍威尔和赖斯相继访问莫斯科,俄罗斯报纸也刊登了他们的讲话和接受采访情况。美国驻俄罗斯大使几乎每周都对美国立场加以解释,普京与布什也通过数次电话。 3月的上半月,国际间各国高层的各类接触变得更加积极,但几乎都是秘密进行的。德国总理施罗德突然飞抵莫斯科,急匆匆地来到克里姆林宫。施罗德与普京又进行了几个小时的单独会谈,他们没有通过翻译,而是使用德语直接进行一对一的交谈。在此之后,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乘普京的专机抵达莫斯科。3月16日夜,弗拉基米尔·普京给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打电话,请他到克里姆林宫来。他们简短讨论了伊拉克的局势,普京委托普里马科夫第二天凌晨飞往巴格达。后来我们得知,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抵达巴格达以后,立即要求与萨达姆·侯赛因会面。伊拉克独裁者在自己的一处宫殿里接见了克里姆林宫的使者,他们的谈话是一对一进行的。“如果您热爱自己的人民与祖国,如果您想保护自己的祖国与人民免受不可避免的牺牲,您应该从伊拉克总统的位置上离开。”说到这里,普里马科夫特别请他注意,这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口信。普里马科夫补充说,这是一个严肃的建议,而且这可以改变萨达姆·侯赛因的一生。萨达姆应当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伊拉克人民。但萨达姆·侯赛因回答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也有人劝他辞职。“然后他(萨达姆)拍了拍我的肩膀,走了。”普里马科夫后来透露说。 俄罗斯的社会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新的国际危机的罪魁祸首是美国,最好能够避免战争。只有10%的俄罗斯人声称自己完全支持美国的行动。记者列奥尼德·拉吉霍夫斯基宣布,“我是这10%中的一员,我认为美国的行动是在已形成的情况下两恶择其轻。美国的行为的确是无耻而自私,但它们的行为客观上对俄罗斯有利。打败萨达姆将是对国际恐怖行动的打击。” 《消息报》评论员奥列格·奥塞金斯基也持这种立场。此人早就写文章宣扬基督教、尤其是东正教与伊斯兰教相比的“优越性”。俄罗斯舆论也有很多非理性的说法与评论。《政权》杂志说,领导美国的,不仅是那个“久经考验的政治斗士——小布什,而且还有他的战友们,而这些人不仅是顾问,而且也是政治游戏的天才,他们为白宫主人计算好了要走的每一步。” 某个地缘政治问题研究院的维克多·阿诺欣持相反观点。他说布什及其同党们只是跨国公司“戈拉-利别尔曼”手中的一群傀儡,这个公司不仅反对伊拉克和俄罗斯,而且也反对美国的民族工业资本家。他们的目的是使美国人与阿拉伯人发生冲突,在世界上建立“海洋文明” 的统治地位。早在2003年2月19日,就有一个由俄罗斯共产党领袖根纳季·久加诺夫率领的俄罗斯国家杜马左翼特别代表团飞抵巴格达。久加诺夫与萨达姆·侯赛因的会谈持续了3个小时,《明日报》 详细刊登了会谈内容。 在克里姆林宫执政的第四年(15) 俄罗斯温和的政治家们表态更克制一些。但所有人都担心重大的毁灭与牺牲、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被打破、伊拉克的分裂、环境灾难、上千口油井和已经开采的石油被烧、新一轮的国际恐怖行动、其他国家出现“阿拉伯街道”起义、联合国名誉的彻底损坏……这类担心与威胁非常之多,其中大多数不是没有根据。 2003年3月19日深夜和20日凌晨,美国和英国开始攻打伊拉克的军事行动。第一个向普京总统报告这一消息的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官阿纳托利·克瓦什宁。是总参情报总局(格鲁乌)的领导向阿纳托利·克瓦什宁报告的这一消息。总参情报总局分析中心与总参谋部早在2月初就得出结论,美英攻打伊拉克的战争已是不可避免。现在,普京从他的所有消息来源——总参情报局、对外情报局和外交部得到了这一消息。普京要求有关部门不仅要提供信息,而且要有准确的预测和分析,以便他在此基础上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对外政策的相应决定。 《明日报》头版大标题是:“萨达姆是英雄,布什是凶手,普京是窝囊废。”弗拉基米尔·普京20日晨在克里姆林宫召集会议,并在会上做出了非常激烈的声明。俄罗斯总统说:“针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是一个巨大的政治失误。我已经谈到了事情的人道主义一面,业已形成的国际安全体系有崩溃的危险,这也同样令人担忧。如果我们假设,取代国际法的是强权政治,强者永远是对的,可以为所欲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那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家主权的完整就会被动摇。到那时,世界上将没有任何人和任何国家会感到自己是安全的。而今天出现的巨大的不稳定之源会不断扩大,并在世界其他地区引起消极的后果。”与法国、德国、伊朗、中国以及这次武力行动的其他反对国相比,俄罗斯的声明更为尖锐。 在冲突发生的最初几个星期,弗拉基米尔·普京未对伊拉克战事进程做出任何评价。但他不仅与俄罗斯的将军们经常会面,而且还视察了俄罗斯太空部队指挥中心。俄罗斯随即宣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俄罗斯海军与印度海军在印度洋的联合军事演习正式开始,俄罗斯空军战略轰炸机也参加了这次演习。在此期间,俄罗斯国务委员会在坦波夫举行会议,会议讨论的主题是俄罗斯医疗保险问题。弗拉基米尔·普京在会议结束以后会见了当地记者,他在回答关于伊拉克战争的问题时,明确而相当实用地表明了俄罗斯的立场:“出于政治与经济考虑,俄罗斯不愿意看到美国失败。我们希望看到将这一问题的解决转到联合国的平台上。”坦波夫声明过了不到10天,布什总统宣布美国获胜,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彻底垮台。 在此丝毫没有必要评论2003年3~4月伊拉克军事行动的过程与结果。正如后来透露的信息所说的那样,美国军事专家与分析家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制定了战争进程的三套方案。按照最乐观、也是最有可能出现的第一方案:在4~6周之后战争就能快速取得彻底胜利,进攻力量在推进时不会遇到真正的抵抗,而城市内的巷战将带有局部和分散的性质,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将停止自身存在,平民的牺牲不会太大,石油开采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都不会遭到太大的损坏,伊拉克不会四分五裂,也不会成为军阀之间敌对、争斗的场所。 华盛顿国际战略与研究中心的分析家们认为这种方案的可能性占40%~60%。第二个方案的情况更坏一些,可能性预计在30%。按照此种方案,将用6~12周来获得胜利。美国军队不得不抵挡异常顽强的抵抗,因此牺牲与破坏也要大一些,伊拉克领土上将出现纷争与冲突,还将有恐怖活动,不排除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大规模恐怖袭击,石油工业的一部分将被焚烧与毁坏。还有一个最悲观的方案,预计美国3个月、甚至半年之后才能取得胜利。俄罗斯总参谋部当然也有预测,大致情况与美国的第二方案很接近。 但是,伊拉克战事是按照任何人也没有预料到的情景进行的。巴格达干脆没有巷战和防卫,战争初期只是在伊拉克南部地区有过一些分散的战役,然后伊拉克军队居然消失了。40万人的军队没有投降,也不是被俘虏,也没有组织任何游击战争,这支军队的军官和士兵都开小差回家了,“消融”在平民当中。按照专家掌握的数据资料,伊拉克拥有300多架作战飞机,而空军和防空部队共有4万多人,但没有看见一架伊拉克飞机升空。同样消失的还有几千辆老式的、但完全可以在城市街区作战的坦克、大炮等。 驻扎在巴格达周围和城内、听从萨达姆·侯赛因本人调遣的、倍受称赞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也没有露面。这支8万人的军队被认为是伊拉克配备最为精良、最有战斗力的精锐部队。女子营和沙赫德支队的兵力也消失了。萨达姆·侯赛因和他的几个儿子,还有伊拉克的大多数将军也失踪了。在伊拉克没有找到任何化学与生物武器。伊拉克的所有特工部门,甚至普通警察都消失了。有几天,伊拉克全国和巴格达是处在一种无政府的分裂状态中,到处是趁火打劫的行为。无论是当时,还是在几个星期之后,都没人能够或者说没人想对这些现象做出任何解释。美国自己的专家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没有一座横跨提克里特河和叶弗拉特河的桥梁被炸毁;为数不多的穿越沙漠的道路也没有被炸毁,美国的装甲部队就是沿着这些道路挺进巴格达的。巴格市周围和城内都没有构建任何防御工事…… 在克里姆林宫执政的第四年(16) 美军轻而易举地控制了伊拉克北部的所有城市,包括萨达姆·侯赛因的家乡提克里特市。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石油工业设施都未被破坏。发生过的几场火灾也都被迅速扑灭。给人的印象是,这是一场早就设计好的阴谋。曾在巴格达工作过的一名俄罗斯记者后来写道,无论美国人,还是伊拉克人都不需要这场战争的真相。他亲耳听到,美国军官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伊拉克和巴格达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时说,“假如我们讲出在伊拉克所见到的十分之一,我们的军队和围绕我们的军队都发生了什么,我们在美国就会立即被判处十次终身监禁。” 伊拉克战争的结局引起了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政治家、军事专家和军人的不解、甚至疑惑。无论是美国和伊拉克任何一方的反对者还是支持者,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牛津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的专家、前约旦装甲兵上校在自己的评论中说:“在伊拉克武装力量的行动中我看不到任何逻辑。不仅没有一座桥梁被炸毁,甚至没有布雷。一些军团没有统一指挥,他们既得不到命令,也不知道自己的战斗任务。现代战争史从未记载过这种耻辱。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巴格达与提克里特的地下集结了六万人的军队,这包括两个共和国卫队所属的部队,由七个师组成(三个坦克师,两个摩步师,两个步兵师)。他们干脆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宁愿保全性命,蒙受耻辱,脱下军装,跑回家去了。” 反战同盟的领袖们显然也很疑惑。不久前,几家欧洲报纸还极力夸奖普京的外交艺术。西班牙报纸说:“普京打的是两副牌。在寻求对伊拉克危机的解决办法中,普京展示出自己的高超技巧。到目前为止,他一张牌也没有丢。普京巧妙地做到既继续反对战争、也并不给人以跟美国发生冲突的印象,甚至当他站在法国和德国的立场上也是如此。普京善于把相互矛盾的观点结合为一个整体,并将其作为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 但现在就连普京也不太明白,他到底该做些什么和说些什么了。施罗德与希拉克紧急飞到俄罗斯,与普京讨论当前的局势。会谈于4月11日在圣彼得堡举行,一直持续了几个小时。在这次峰会之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普京谈到了伊拉克的人道主义问题、在那里恢复正常生活的问题,也说到联合国的作用、伊拉克的债务。普京声称,他不认为“新协约国集团”以前的立场有何错误。普京说:“我们有很多问题还不知道该如何回答,5月末在俄罗斯与欧盟领导人的峰会上,然后是在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上以及6月初在法国举行的八国首脑会议上,我们将有机会继续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如果法国作为八国会议的主办国将伊拉克问题列入议事日程,我们是不会反对的。” 此后几个星期,与伊拉克局势相关的话题干脆从俄罗斯报纸与刊物上消失了。谁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伊拉克的战后重建问题。因为大家都不明白战争的结果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场战争的进程如此不同寻常。还能否在伊拉克从前的领土范围内实施重建工作?伊拉克到底曾经是不是一个正常意义上的国家?它有没有自己的历史、民族自我意识、传统与文化?还是说,伊拉克曾是奥斯曼帝国与大英帝国陷落后,几块无人认领的领土的人为组合?在萨达姆·侯赛因之前,到底谁是这个国家的合法统治者?几年之后,美国还会为自己的胜利而高兴吗? 普京做出总结 为了对2000年做出总结,普京将4位知名记者请到自己的官邸,与他们进行了4个小时的谈话。此后每隔2~3个月,普京就举行一次类似的谈话,而且被请到克里姆林宫的记者人数也越来越多。在其中一次与普京自由交谈的会见中,总统办公厅新闻局请到了500多名外国记者和俄罗斯各地区新闻媒体的记者。普京耐心地用了两个多小时回答他们的问题。 这样积累起来的技巧和经验让普京在2001年12月底与全国进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对话。12月20日就已宣布,12月24日弗拉基米尔·普京将在公共电视台(OPT)和俄罗斯广播电视公司 (PTP)这两个国家电视台的直播节目中回答所有人的问题,人们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者上网提出自己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在9个大城市和1个村庄设立直接对话点,所有需要的设备都被运抵当地,电视台派出的记者主持现场连线活动。 为了以这种方式与人民进行交流,克里姆林宫的一间办公室也做了相应的技术改装,布置了相应的仪器。总统面前有三个显示屏,随时可以切入画面,还有显示网友问题的笔记本电脑。OPT和PTP的主持人叶卡捷琳娜·安德列耶娃和谢尔盖·布里列夫将向总统提供帮助。奥斯坦丁诺电视塔内早已安好接听电话的专门工作室,也接好了通往克里姆林宫的电话出口,这项工作将由基里尔·克列伊梅诺夫负责。OPT和PTP两家电视台的领导奥列格·多布罗杰耶夫和康斯坦丁·恩斯特也来到克里姆林宫。这次直播的准备工作持续了几个星期,普京本人在最后三天也参加进来。 当然,许多问题连同参考答案都是事先准备好的,这是严肃交谈和新年演说的一种结合。但这里也有导演与即兴发挥相结合的成份。几乎所有的观察家都认为这次活动是成功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斯坦尼斯拉夫·塔拉索夫写道:“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重新让俄罗斯震惊。他将两家国有电视台的技术力量结合起来,与人民进行了交流。尽管这项活动不能完全排除导演的成份,仿佛还发生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一方面,弗拉基米尔·普京对自己近两年的总统任期做了个总结;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他的行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克里姆林宫执政的第四年(17) 许多西方报纸也充满兴趣与赞许地评价了普京在电视中接受的采访。伦敦《泰晤士报》说:“同意在直播节目中接受俄罗斯公民的马拉松式审问,普京总统通过这一举动巩固了自己的民主威望。周一通过卫星电视桥与10个俄罗斯城市连接,普京进行了一场公众关系领域前所未有的活动。在此期间,总统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回答问题。从上周三开通了专线电话后,共收到50万个问题,普京回答了其中的47个。这实际上是对俄罗斯12个月来取得的成就进行的一个简短的总结和列举。” 2002年12月19日,弗拉基米尔·普京又在克里姆林宫通过直播节目与整个俄罗斯见面,并进行了即时交流。这一“与俄罗斯在12月交谈”的做法现在已经被当成一种传统。这种不同寻常采访的规模扩大了。除了6个地区中心城市外,还有2个小城市和2个村庄参与了与总统的对话活动。直播开始前,电话和互联网上已收到了150万个问题。叶卡捷琳娜·安德列耶娃还将直播专线电话告诉了所有的电视观众,大家也可以现场提出问题。弗拉基米尔·普京一共回答了51个问题。问题与答案中都没有任何出乎意料的内容。问题涉及退休金、住房建设改革、地方官员的玩忽职守、电视画面中过多出现残酷的暴力镜头、战争老兵的命运、国内吸毒现象的增加、电费太高、药品价格太高、车臣问题等等。有些问题在直播现场不仅进行了讨论,而且得以解决。比如,授予在塔吉克斯坦服役的陆军准尉奥列格·奥尔洛夫俄罗斯国籍一事。这名俄罗斯族士兵已经在塔吉克斯坦服役10年左右,目前在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边境作战的201师。他1994年就被授予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但无法获得俄罗斯的国籍,因为按法律规定,为了获得俄罗斯的国籍,必须在俄罗斯境内生活一定的时间,而奥列格·奥尔洛夫是塔吉克斯坦的居民。 不仅奥尔洛夫的问题解决了——他在几天以后就得到了俄罗斯护照,而且,很快,201师的其他军人,不论是俄罗斯族还是塔吉克族,(因为这个师的塔吉克人占大多数),只要有获得俄罗斯护照的愿望,都如愿以偿了。有些问题与农业、军队有关。弗拉基米尔·普京不赞成将伏尔加格勒市的名称改为原来的斯大林格勒市,“这会让人产生怀疑,觉得我们回到了斯大林主义的时代,这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也有问题谈到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之间的联盟。总的来说,在先前收到的那150万个问题中,涉及对外政策方面的问题很少。 当然,弗拉基米尔·普京与全俄罗斯的交谈在很多方面是宣传性的或者说是“炒作”式的活动。采访全部内容后来重播了两遍,并印成小册子出版。但这种在电视直播中的见面,不论对于普京,还是对我们所有人都很有好处。宣传是国家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 只有少数俄罗斯报纸对“电视桥”的巨额开销与表演性试图进行讽刺。亚历山大·明金提问说:“这种广场行为有意义吗?让普通人在公众场合,有领导在场的情况下,在电视镜头前说出他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这种事情从来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想了解人民真实的思想与愿望的方法早就被发现了。哈里夫·巴格达德、加隆·阿拉希德化装成乞丐,到市场去微服私访,到那里去听人们在说什么。另外的途径是没有的。职业侦察员完全可以贴上小胡子、大胡子,穿件破大衣,到任何一个市场上去。” 让明金难过的是,俄罗斯总统没有选择穿着破衣服到市场上去,为了与普通人们交流与对话,他决定利用另外的信息技术。 俄罗斯总统致联邦会议的国情咨文 弗拉基米尔·普京为与俄罗斯人民交流采用了电视与国际互联网的方式。俄罗斯总统与国家的高级官员,与杜马议员和联邦委员会成员、教会领袖、俄罗斯联邦各级司法及强力部门领导的交流,还在鲍里斯·叶利钦时期,就运用了美国总统每年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的传统做法,总统请大家来到克里姆林宫的一个专门大厅,这里是召开过苏共中央历次全会的地方。在华盛顿,总统每年向国会提交的咨文都被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来准备,在宣读时往往被30~40次的掌声所打断。俄罗斯的总统国情咨文也同样经过精心的准备。根据所涉及问题的不同,国情咨文吸收各方面的人才来参与撰写。但苏联和俄罗斯的政治精英们早已丧失了演说的水平,因此俄罗斯联邦总统国情咨文不是作为一个演说性的文件来准备的。这个国情咨文不是面向全国的,而是为政府、联邦会议和官员们准备的任务清单。从普京第一次和第二次所做的国情咨文中可以看出,他本人也在这一文件的准备工作中参与了很多工作,他所选择的纯粹是公文语体。 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的第三次咨文是2002年4月18日在克里姆林宫宣读的。在列举俄罗斯及俄罗斯经济在2001年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时,普京明确指出这些成就还不够大:“俄罗斯过去几十年,停滞与危机的几十年所积累起来的经济问题目前依然存在。贫穷有所减缓,但仍然在折磨着我们的4000万国人。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只是没有使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拉大而已。”所有观察家都注意到,普京所提到俄罗斯经历的停滞与危机时间是“几十年”,而且折磨着4000万俄罗斯公民的不是“贫穷”,而是“贫困”,另有4000万俄罗斯公民经历着贫穷,而只有7000万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可以被划为中产阶层。 在克里姆林宫执政的第四年(18) 俄罗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并且她将与世界所有国家建立具有建设性的正常关系。但这并不能取消世界上全球性质的竞争。“今天,世界各国在经济与政治的所有指标上相互竞争,如税收负荷量、国家和居民的安全水平、保证私有财产受到保护。竞争带有真正的全球性。在虚弱时期,我们曾不得不让出国际市场的很多地盘。这些地盘立即就被其他国家占领了,任何人都不想、也不会把这些地盘白白地还给我们。石油与钢材市场、航空运输与其他商品和服务市场的情况就能说明这一点。” 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引用了普京的一句话:“当今的世界上,没有人准备与我们为敌,谁也不想这样,谁也不需要这样。但也没有人会特别地期待我们,没人会向我们提供特殊的帮助。我们应当自己争取‘经济太阳’下的地盘。”普京因此再一次强调,俄罗斯今天需要更加具有雄心的目标,同时应当为人民所理解,并得到他们的支持。但政府的计划不符合这一点,政府并不施行积极的政策,也没有很好地利用俄罗斯的现实资源。普京说:“今天,我们国家的巨大潜力被庞大、不灵活、低效的国家机关所拖累。”全国公民的大多数不满,都是针对行政上肆意妄为的做法。问题不在于官员的数量,而在于他们工作得太差,不懂得管理科学。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这一题目是总统国情咨文中的重点。口号式的大话、空话总统没有说,他倡议政府进行国家行政的现代化,删除一切多余的职能。普京一改去年那种含蓄的说法,而是直接说出贪污、受贿——这既阻碍公民社会的发展,也妨碍文明的企业经营环境的形成。 在国情咨文中,犯罪现象与司法——法律系统的改革也占有不小篇幅。在国情咨文的这一部分,普京提到极端主义的危险,还有那些“在法西斯与民族主义的口号与旗帜下屠杀残害人们”的暴行。普京对联邦政权与地方政府已经建立起来的关系表示满意,尽管这方面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普京只有几句话涉及车臣局势。他说,冲突的军事阶段已经结束,现在车臣正在重返俄罗斯的政治——法律空间与经济空间。大家仔细聆听了国情咨文中关于发展地方自治和发展中小企业的那一部分。其中谈到,应当用责任和风险的保险系统来替代低效的行政监督,对小企业应当实行“暂停”检查,比如在经营的最初三年。 普京对国有资产在国有企业状态和公共住房建设领域的状况进行了严肃批评。这个领域的改革是必须的、不可避免的,其主要目标是,在降低价格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而且在这个领域应当引入竞争机制,合理信贷,对节电、节能给予新的鼓励,刺激地方财政的发展。普京就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总统说:“世贸组织不都是好处,也不都是坏处,也不是对良好表现的奖赏。世贸组织是一个工具。谁能将它利用好,谁就能变得更加强大。谁不会、也不想利用它,不想学习如何利用它,甘愿坐等制裁性的配额与关税壁垒,谁就只有死路一条。在战略上只能是死路一条。” 生活与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在总统的国情咨文中都很少提及。普京几乎对军队与军事改革、教育与医疗、俄罗斯的对外政策等问题只字未提。他只是简要提及要发展同美国的对话,对俄罗斯与北约组织的关系要有质的改变,也谈到俄罗斯“在欧洲方向”的工作和“与独联体国家的工作”。 这一国情咨文并非清单,也不是一年或五年期的无所不包的计划。总的任务很清楚,俄罗斯应当成为富有强大的国家,在各方面符合世界最先进的榜样,而且它自己将要创造这些的榜样。“我们应当把俄罗斯变成繁荣、富强的国家。让人们在这里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能够自由地劳动,没有限制、没有恐惧地为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们创造收入。要让人们愿意来俄罗斯,而不是离开俄罗斯。在这里养育自己的子女,建设自己的家。”普京以此结束了自己的咨文。 总统致联邦会议的咨文无论在俄罗斯,还是在国外,都没能引起“活跃的反响”。《消息报》说,这是“普京的枯燥总结”。《苏维埃俄罗斯报》称之为“官僚式的咨文”。《世纪报》说:“在普京的咨文中,每个人都听到了想听到的话。”《新闻时报》说:“这是一种最无诗意的文件,可不知为什么,这种体裁迄今为止还被当成最具诗意的东西。2002年的国情咨文中没有诗意的内政风景,没有关键性的思想,没有给人留下印象,没有贯穿全文的线索。国情咨文好就好在这里。” 俄罗斯社会对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向俄罗斯联邦会议所做的第4次国情咨文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次咨文是普京2003年5月16日在克里姆林宫宣读的。普京这一次发言更加情绪化。他的发言也六次被掌声打断。显然,这是一份内容丰富而又富有深意的文件,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普京的总结性咨文。一方面,弗拉基米尔·普京对自己任总统三年半以来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另一方面,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竞选纲要。俄罗斯进入新一任选举的时期,因此普京列举出几年之内的一系列具体与原则性的任务。 弗拉基米尔·普京并不掩饰对自己2000~2003年任总统期间所做工作的满意。他说:“近三年来取得的成绩证明,俄罗斯解决了很多问题,其中包括那些不久之前还被认为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国家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前进了。普京尤其提到立法领域的成就、俄罗斯在国际一体化进程中的进步、国家威望的显著提高以及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八个国家俱乐部的正式成员。普京总统尤其从正面评价了车臣局势的进展,说那里“社会萧条、文化停滞在中世纪的时代已经结束”,并且举行了自由的选举。总统为此向车臣人民表示感谢。俄罗斯军队的状况与士气有了很大改观。弗拉基米尔·普京认为有必要专门指出,俄罗斯成功研制出了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新一代武器。评论家们就此谈到,三种形式的核武器都出现了新的武器系统:“白杨-M”新型综合体,对手无法攻破的机动方式;新型战略导弹运载飞机;新的潜艇式战略导弹驱逐舰。关于纳税问题,普京认为俄罗斯人已经开始依法足额纳税。俄罗斯的出生率在上升,贫困地区范围正在缩小,当然,贫困地区的绝对数量时至今日还是大到不可允许的程度。 在克里姆林宫执政的第四年(19) 总统国情咨文中提到的批评也很多。“国力虚弱”、“政权低效”、“贫困”、“经济竞争力低”、“社会分化”、“官僚为所欲为”、“瓜分国有财产”等等这些类似的词句在国情咨文中多次出现,并特别从整体上对政府与官僚机构进行了批评,这里“高效工作的人”太少了。多数批评只是以暗示的形式提到的,当然也有相当尖锐与严肃的批评,虽然并未指出具体的人员与机构,但大家都知道,总统批评指的到底是谁。 普京咨文的主要部分是纲领性部分。普京总统以前也曾批评过政府“制定的计划没有雄心壮志”,这次他不仅重申了这一批评,而且规定了很具体的任务:到2010年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这就意味着要保障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8%的增长速度。不过,按照政府近年来的计划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不超过5%。普京总统还明确提出了几项任务,包括克服贫困、军队改革和社会团结。 普京对共产党和右翼政治家都做了批评,他把希望寄托在重新凝聚起来的社会成员身上,在即将举行的选举中获得胜利的愿望是所有分析家们都看得到的。与此相关的是,国情咨文结尾部分的一句话引起了最大的情绪反应。普京总统说:“我支持加强政党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总方针,并且考虑即将举行的国家杜马选举的最后结果,我认为可以依靠议会中的大多数组成职业化高效的政府。”这不仅是对行政改革的一种倡议,而是要在国内建立起一套新的政权结构。 但为了使这一复杂而富有雄心的计划取得成功,需要的不仅是在选举中获胜,而是以压倒多数获胜。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始,并且初见成效。 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 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的规模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这个节日作为一个纪念日,纪念的是经历多年衰退的、伟大的俄罗斯城市的生日。涅瓦河上这座城市的居民和城市的来客可以参加2500多项节日庆祝活动。作为从长时间的危机中开始崛起的整个俄罗斯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的选择也是成功的。圣彼得堡此次城市庆典,不仅是文化而且也是政治方面的一次成功的国际活动,它因此成为43个国家首脑会晤的地点。来自90多个国家和来自俄罗斯所有地区的代表团成员、社会活动家和文化活动家都汇集在这里。最近一些年来,欧洲和美国的许多报纸提到俄罗斯时,都带有鄙视与讨厌的语气。而这次庆典是圣彼得堡和全俄罗斯的一次成功的国际宣传活动。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也成了列宁格勒和圣彼得堡市从前的居民、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自己的节日,甚至可以看成他的胜利。普京处于所有重要活动与会晤的焦点。在这些会晤与活动中,许多项目都是展示俄罗斯政权最近三年取得的成就。 “大规模”庆祝圣彼得堡300周年的想法是这个城市的第一任市长阿纳托利·索布恰克在1991年提出的。为让这座城市在建成300周年之际得到拯救与复兴,1991年6月政府开始尝试吸引国际社会关注列宁格勒-彼得堡的破败状况,为一些具体计划与方案募捐筹款,并提倡建立拯救列宁格勒-彼得堡市的国际慈善基金,由索布恰克、阿列克谢二世、阿尔费罗夫、利哈乔夫、利沃夫、希扎等人和来自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社会名流担任这个基金会的领导。但这一倡议在90年代中期就销声匿迹了。 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就曾签署专门命令,筹备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但直到弗拉基米尔·普京担任代总统之后,这个方向的工作进度才被拓宽、加快。 列宁格勒-彼得堡市的重建、修复与新建计划非常庞大,仅俄罗斯联邦财政预算2000~2003年就为此拨款400亿卢布左右,并在这三年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当然,有些事情没来得及做完。某些宫殿和教堂从1950年、甚至从二月革命以来,就没有重新修理、修复过,这些建筑的实际状况比预期的要差得多。城市与环城公路防波堤工程尽管进展很快,但还是没有完成。在其他许多方面,2000年的计划被超额完成了。当时没有人能够想到,圣彼得堡会成为欧盟国家首脑最大规模峰会的举办场所,而且还是伊拉克悲剧事件之后的一次非官方的世界和平大会的举办场所。所有这些情况促使许多事先没有打算的政治家前来参加俄罗斯与圣彼得堡的节日。 涅瓦河上的城市庆典,成为俄罗斯历史上最大一次国际多边论坛。对于欧洲来说,这是1975年赫尔辛基欧洲合作会议之后最隆重的一次会议。圣彼得堡那几天成了世界政治的首都。 对所有参与到这一过程中的人来说,庆典的筹备工作本身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建筑与修复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的工作是最为繁重的。当然,想保证43个国家元首和15000多名贵宾的安全,又要将庆典搞成一个全民的节日,组织节日游行等活动是不可能的。许多本市居民在此期间离开了圣彼得堡,因此有关部门也不得不在一些路段限制交通,飞机场、火车站、市中心都增加了检查。当然这样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不方便,有些俄罗斯报纸就此表达了气愤,其实这是不公正的。因为任何一个大城市都会有类似的做法,例如,在高层元首会晤时,哪怕人数比这少得多。 在克里姆林宫执政的第四年(20) 任何人都不准备隐瞒举行这个节日庆祝活动的重大政治意义。许多活动都是为专门前来参加活动的外国客人们准备的,尤其是来自西方国家的客人。圣彼得堡及其大大小小的宫殿、博物馆、教堂,还有众多异常迷人的卫星城:彼得宫、皇村、巴甫洛夫斯克、斯特列尔尼都装饰一新。不论是俄罗斯,还是整个欧洲,举行这样的大型节日庆祝活动和大型会议,彼得堡市都是最美的。 但也有许多活动不是为客人、而是为俄罗斯自己准备的。一份杂志写道:“我们首先是向自己、其次才是向世界证明,俄罗斯从前、现在、将来都是个伟大的强国。因此毫无疑问,涅瓦河上的庆典就成了具有世界意义的俄罗斯节日。” 毋庸置疑,这个节日对圣彼得堡本身来说也是非常需要和重要的。对于全国与全欧洲来说,圣彼得堡在经济与文化方面的巨大潜能,无论在苏联时期,还是在叶利钦时代,都没得到充分利用。并且俄罗斯的疆域极为广阔,各地区相互关系复杂,莫斯科承担首都的所有功能已经是力不从心,对莫斯科人来说也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不开发圣彼得堡的潜力与可能呢?这座城市是作为“通向欧洲的门户”建成的,曾经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履行了巨大帝国首都的功能。这对俄罗斯来说,不会增加开销,反而可以节约开支。节日过去了,但很多东西都保持下来或者得以继续,对发展国际旅游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甚至说对彼得堡市的军事工业也有推动作用。圣彼得堡与列宁格勒州的工业潜力非常巨大,而且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许多国家的元首为普京邀请他们来圣彼得堡参加庆典表示感谢。大小国家的代表团都表现出参加这个节日庆典的兴奋心情。活动安排得很有意思,大家都兴致勃勃。许多代表团还为圣彼得堡带来了很有分量的礼物。在欧盟峰会上,斯洛文尼亚国家元首说:“我们有个出色的主人,他是圣彼得堡人,弗拉基米尔·普京,他也是欧洲联合的最好保障。”普京不仅有机会在自己故乡的城市展示自己精通德语,而且他的英语也有很大进步,与布莱尔和布什交谈时,他都未用翻译。许多国家元首没有掩饰一个简单的事实:他们不仅是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做客,而且也是来看望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普京是惟一参加了节日所有活动的人:焰火晚会、音乐会、午宴和峰会。在圣彼得堡的所有重要仪式上,普京都讲了话,或者是致开幕词。这也是他的节日。 这段时间接连召开了好几个峰会。在莫斯科还召开了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该组织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会议决定将上海合作组织转变成一个有自己预算的、完全的国际机构。5月29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元首都赶赴彼得堡。5月30日,弗拉基米尔·普京支持召开了独联体国家元首的例行峰会。这个会议是在一艘六星级豪华游轮“银色细语”号上举行的。这艘游轮是专门为了节日庆典从国外租来的,他的名义主人是利比里亚。独联体国家的元首们就下榻在这里。在同一天,弗拉基米尔·普京还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举行了单独会谈。他们一起参观了一所高级体育学校,那里有一些柔道学员正在训练。普京与德国首相施罗德一起参加了著名的琥珀大厅的开幕式。修复位于皇村的这个宫殿大厅,一共用了整整25年。许多双边会谈也在这一天同时举行。中国新的国家元首胡锦涛在圣彼得堡与印度、日本及几位其他国家的元首举行了会晤。乌克兰总统库奇马与西方国家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元首们也有很多会谈。对于这类会见中的大多数,俄罗斯的报纸甚至未做报道,尽管中国、印度、日本和欧洲国家元首们的会晤也很多。 5月31日早晨,在修复完毕的康斯坦丁宫的大理石大厅,俄罗斯与欧盟的峰会开始。这成为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活动中的主要国际事件。就在两三年前,还没有在圣彼得堡举行峰会的计划。这是“古老世界”领导人自己提出的倡议。弗拉基米尔·普京专门向提出这一想法的卢森堡首相容克表示感谢。欧盟的10个候选国元首也参加了峰会,其中包括波罗的海三国。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前苏联的各国还是首次在俄罗斯领土上参加同一个活动。只有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因病未能出席,但阿塞拜疆代表团也来到了圣彼得堡。 这一天的活动很多,难以一一列举。有彼得大帝广场的开幕仪式、游览市中心、游览埃尔米塔日博物馆,期间还为每位元首配有翻译,前往马林斯基剧院出席音乐会,观看城市露天广场音乐会,观看海上阅兵式,欣赏激光晚会。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非常成功,有时天气也不太好。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有先见之明,在观看彼得堡市节日活动时还在俄罗斯总统头上撑起了自己的大伞。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比其他人晚到圣彼得堡。他的专机5月31日晚飞抵普尔科沃机场。布什不便拒绝弗拉基米尔·普京的邀请。相反,圣彼得堡最适合他恢复在2003年1~4月相互争吵非常激烈的“战争同盟”与“反战同盟”的相互关系。这已是俄罗斯与美国总统之间的第六次会晤。此前的背景是,杜马与联邦委员会刚刚通过《关于削减战略进攻武器条约》,联合国安理会也刚通过关于伊拉克问题的第1483号决议,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问了莫斯科,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也访问了华盛顿。当然,伊拉克的问题大部分仍未得到解决,但现在这已是另外一种问题,另外一种争论了。 在克里姆林宫执政的第四年(21) 世界上最发达、最有权威的国家之间关系紧张,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弗拉基米尔·普京欢迎乔治·布什访问圣彼得堡。翌日晨,普京就与布什在康斯坦丁宫进行了非正式会谈。他们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并试图表明,尽管伊拉克战争引起了一些分歧,但他们仍然是好朋友。普京晚些时候说:“我们极为珍视国家间与私人间的友谊。”在正式会谈时,普京与布什互换了双方议会已经批准的《关于削减战略进攻力量的协议》的文本。在彼得宫旁边举行的大型音乐会上,普京与布什坐在一起。布什也将弗拉基米尔·普京称为自己的“好朋友”,尽管朋友之间偶尔也可以在有些问题上意见不同。 6月1日晚上,乔治·布什飞赴法国海滨城市埃维昂,第二天将在那里举行 “八国首脑会议”。很快弗拉基米尔·普京也飞到那里。圣彼得堡的庆典结束了,该市居民与安全部门都松了一口气,所有的客人都表示非常满意。俄罗斯安全局也经受住了考验。5月30日和31日圣彼得堡没有发生一次堵车事件,也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当然也有不满意的人。有些商人将私人企业与商店关门了几天。有家报纸说,庆典的这些天,从莫斯科开往圣彼得堡的火车都是空荡荡的。但这显然是篡改事实。俄罗斯各地来的客人非常多,交通部甚至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之间增开了15辆临时列车。 畅销报纸《莫斯科新闻报》在总结庆典时,语调尤其气愤与恼怒。这家报社记者鲍里斯拉夫·米哈伊利琴科认为,俄罗斯与圣彼得堡的政权表现出对人民的轻蔑,“这完全是帝国的特点,这与庆典所显示出的帝国气很相称。帝国式的规模——除了皇帝,谁还能召集到45国的元首?帝国的强盛——不是皇帝,谁还能把康斯坦丁宫这样的宏大建筑在一年半内修好?帝国的过去——甚至在300周年庆典主题曲中也有这样的歌词:‘为了俄罗斯首都的光荣’。峰会的安保工作也是按照帝国的做法,几万名安全保卫人员云集圣彼得堡,让瓦西里岛的许多居民只能呆在家里。经过整修以后,披着节日盛装的圣彼得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象征。它是对帝王权杖、皇冠、强国的一个补充,是对重新填词的帝国国歌的补充。这像是舞台布景,尽管在总统看来是极为称心的。帝国在回归。如果是个一般的国家,安排客人在马林剧院听一场音乐会就够了,而帝国则必须用康斯坦丁宫的世界名望给客人们来个惊叹不已,为了这个项目,不得不再花费300多万美元。通往冬宫广场的大门上方,1917年被打掉的双头鹰又重新安装好。1915年曼德尔施塔姆在宫廷广场上感觉到的双头鹰的愤怒,已经就在流淌。”在我看来,愤怒并没有从俄罗斯国徽里流出,而是《莫斯科新闻报》的愤怒在流淌。 弗拉基米尔·普京过去没有掩饰,现在也不掩饰,他的目的不仅是要挽回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而且要挽回这种状态,甚至一种大国的感觉,但不是帝国的状态和感觉。普通的国家完全无法在俄罗斯及其人民拥有的广大疆域上理顺秩序、发展经济。一般的国家想让自己的文化维持在高水平并不断发展是很困难的:我们从独联体、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难道圣彼得堡独特的风格、历史、传统、宫殿、剧院、科研中心,这些不是我们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吗?《莫斯科新闻报》以大字体标出:“只有傻瓜才会让圣彼得堡人在四个月以后参加选举。或者没有人来投票,或者会对所有的人进行尖锐的批评。”我不相信这一点。不管怎么说,圣彼得堡人近期将有机会对全国和自己城市所发生的一切表达自己的看法。 埃维昂的“八国首脑峰会”被许多观察家当成圣彼得堡峰会的继续。不仅主要国家的元首都从那里来到法国,大多数记者也随之而来。峰会的东道主希拉克还把参加圣彼得堡庆典的另外15国元首请到埃维昂。这样的环境使法国总统能与美国总统更轻松地对话。普京在答记者问时说,他认为埃维昂峰会的主要成果是俄罗斯、法国、德国、美国的和解。“当苏联率领一个阵营,美国领导另一个阵营时,可以表现出阵营的架式来。但今天情况完全不同。布什可以不到圣彼得堡来,也可以做出加深我们之间分歧的其他举动,但他表现出一个严肃政治家的风度。而我们在这方面如果看不到这些标志、拒绝对方伸出的友谊之手的话,我们就太愚蠢了。”普京接着说,“峰会是在法国举行的,这非常好。希拉克处处显示出法国人特有的光彩与礼貌。”当然,分歧并未消失。在埃维昂谈伊拉克谈得很多,但谈伊朗谈得更多。许多事件证明,争夺海湾地区主导地位的战争现在是在美国与伊朗之间展开。有人已经把伊朗称为美国海洋中的岛屿。无论是外交官,还是领袖,反正很多国家都将不得安宁。 许多观察家倾向于将2003年6月12日在红场意外举行的色彩缤纷的节日,当成是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的继续。众所周知,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代表大会宣布俄罗斯联邦享有独立主权,尽管当时俄罗斯联邦还只是苏联的一部分。直到1994年这一天被定为节日。但这一天从未举行过任何节日游行与庆典。克里姆林宫有时举行活动,但也不是每年都搞。2003年6月12日,莫斯科人也没有任何过节准备。这是个星期四,而星期五也被宣布为假日,这对大城市居民真是一份夏日厚礼。与此同时,庆祝节日的筹备做得很隐蔽。所以,当来自俄罗斯89个联邦主体身着盛装的游行队伍经过红场时,大家都觉得出人意料与不同寻常。正午时分,克里姆林宫上空甚至还有航空表演:“俄罗斯勇士”与“雨燕”航空表演队的王牌飞行员驾驶苏-27歼击机和米格-29强击机飞翔而过。这并非阅兵式,军人在红场上打的也不是军旗,而是俄罗斯国旗。 在克里姆林宫执政的第四年(22) 出人意料的节日庆典现在已经成为传统。结束之时不仅礼炮鸣响,而且还有普京的讲话。 临近选举(1) 新一轮政治循环开始前夕 新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五轮,也是新世纪俄罗斯的第一轮政治循环即将完成,奠定其开端的是1999~2000年的一系列事件和选举。目前,俄罗斯国内数十个地区的选举已经结束,这些选举向人们展现的不仅是限于各派政治力量在地区一级的分配。莫斯科市市长和莫斯科州州长选举的竞选宣传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期望在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或向公众展示自己的政治党派和政治家们的热情急剧高涨。尽管杜马选举和地方选举的意义非常重要,但大多数政治观察家还是倾向于把它视为“预演”,或者说是预报新一轮循环中的主要事件——拟于2004年3月举行的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 没人期待克里姆林宫会更换主人。争论的焦点在于,弗拉基米尔·普京能够以怎样的优势获得总统选举的胜利。普京本人和他的支持者们都希望在首轮选举中就获得令人信服的绝对胜利。实现这一目的的一切条件都具备。可以预见,普京在 2004年选举中的得票率要远远高于2000年的选举,尽管他当时取得的胜利也是令人信服的。然而,按照俄罗斯地方和联邦选举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来看,最主要的并非得票率,而是选举获胜这一事实——哪怕是在第二轮中取得胜利,总统的职权并不会因此而减少。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不会期待普京做出新的剧烈转折。变化会有的,但它只会出现在近年来已经明确的那些领域内。然而,在赢得大选胜利之后,弗拉基米尔·普京能够在其选定的优先发展方向上更加自信、更加坚定地行事,并在内政、外交等各个领域取得更重大的成果。 在就要到来的这个政治季节中,最大的悬念并不是谁将成为未来四年执掌俄罗斯的总统或者管理莫斯科的市长,而是谁将在2004年成为新的俄罗斯总理、总统办公厅主任和国家杜马主席。权力的等级制度和最高领导层的构成面临重大变化,后者是当前俄罗斯权力和管理体系的主要因素。这一切并非都取决于总统的意志和愿望。在经历了杜马选举的宣传活动之后,俄罗斯选民们2003年12月7日将要做出的选择也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弗拉基米尔·普京已经不需要鲍里斯·叶利钦的支持或介入就能取得胜利,这使第二任俄罗斯总统完全摆脱了对首任俄罗斯总统许下的诺言和承担的责任。在1999年复杂而动荡的情形下,这些诺言与责任是保证权力交接顺利完成不可避免的必要代价。然而,班子的稳定并非总是件好事。如今,这一稳定的好处业已殆尽,因此政策上和人事上的变动都是必需的。俄罗斯国内已经出现了新一代的行政管理者、中级水平的领导人和政治家,他们在最近四五年里表现出了很高的效力,他们能够在新的政治季节里获得新的任命和更多的权力。同时,也有一些官员和管理者辜负了对其寄予的希望。到2004年年中,阿纳托利·丘拜斯或阿曼·图列耶夫、亚历山大·沃洛申或阿列克谢·库德林、弗拉基米尔·鲁沙伊洛或德米特里·科扎克、根纳季·谢列兹尼奥夫或格尔曼·格列夫、伊里亚·克列巴诺夫或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等人在权力组织中将占据什么位置?政府和总统办公厅将出现哪些新面孔?各联邦区的总统全权代表和军队领导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一切我们只有在3月或者5月(如果选举将进行两轮的话)之后才能逐渐获悉。但是,某些政策和人事上的变化在国家杜马选举之后就可能发生。 与1999年秋季相比,2003年秋天的选举活动要平静得多。4年前的秋天,俄罗斯的局势某些时候已经接近非常状态。但是,竞选宣传活动背后的悬念、使用“肮脏手段”的企图和政治生活中某些内在的紧张状态在2003年秋天依然存在。候选人应该向选民汇报自己的工作,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出色地胜任这件事。下面我们仅就2003年9月、10月的事件做一简要概述。 关于一些地方选举 在俄罗斯,地方选举的时间各不相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地方的选举时间与即将完结的政治循环的尾声重合。2003年秋天进行的地方选举结果并没有特别出人意料之处,在整体上与预想的结果也没有多大差异,只是某些细节上有些出入,而这些细节有时也非常值得回味。 在新的季节里,首先举行的是北高加索不大的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的总统选举。选举进行了两轮,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前总统弗拉基米尔·谢苗诺夫大将败北,地方银行领导人穆斯塔法·巴德耶夫以1.6%的微弱优势获胜。这两位候选人都是卡拉恰伊人,他们提出的口号和纲领也大体相同。两人都说克里姆林宫里的总统办公厅支持他们——尽管莫斯科对谁也没多什么特别的青睐。 四年前,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举行总统选举时不仅发生了激烈的唇枪舌战,还引发了卡拉恰伊人和切尔克斯人之间的冲突,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游行,对社会造成了某种威胁。当时,莫斯科对北高加索地区也没有明确的政策,先是普里马科夫,然后是斯捷帕申以及后来的普京,在白宫里扮演的不过是个中间人的角色。选民们参加此次共和国总统选举的热情很高,幸运的是没发生什么混乱事件。当时,在许多选举站都派驻了特种部队执勤。 临近选举(2) 在诺夫戈罗德州的选举中,现任州长米哈伊尔·普鲁萨克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在第一轮中便赢得将近80%的选票,以绝对优势开始了第三个州长任期。鄂木斯克州现任州长列昂尼德·波列扎耶夫也将在其第四个任期中继续行使职权,55%的参选选民投了他的票;其对手、俄罗斯共产党推举的候选人获得了30%的选票。列宁格勒州现任州长瓦列里·谢尔久科夫在第一轮选举中赢得56.5%的选票,也取得了胜利。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前副总理瓦季姆·古斯托夫曾寄希望于得到“统一俄罗斯党”的支持,但瓦列里·谢尔久科夫也宣称自己是该党的拥护者和克里姆林宫的朋友。结果“统一俄罗斯党”做出了支持谢尔久科夫的决定。 托木斯克州的选举也没遇到任何麻烦,从1991年起便担任州长的维克多·克列斯继续掌权。他没有遇到有威胁的竞争者,在第一轮中就获得71.2%的选票谋得连任。 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情况就复杂一些。在俄罗斯很出名的强硬且充满矛盾的政治人物爱德华·罗塞尔已经是第三次角逐该州州长的职位。早在“乌拉尔出身的叶利钦”还在台上的时候,爱德华·罗塞尔就从建筑行业中脱颖而出,他在1991年10月被任命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行政长官。但由于爱德华·罗塞尔过于积极地执行了总统“能吞下多少主权就吞多少”的号召,在1993年11月因自主宣布成立“乌拉尔共和国”而被鲍里斯·叶利钦解除了行政长官职务。 然而,爱德华·罗塞尔保住了他在州内的声望和影响。他在1995年经过艰苦的斗争,在州长选举的第二轮中赢得了胜利,成为俄罗斯首批全民选举产生的州长。叶利钦显然不赏识罗塞尔,后者坚决支持扩大地区的自主权,要求地区同中央政权保持相对独立。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长被指责实行分离主义并与犯罪团伙有勾结。俄罗斯共产党和右派的自由主义者都不支持罗塞尔。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创立的“五月”运动虽然并没有清晰的社会政治纲领,但这个运动打着“战胜罗塞尔就战胜黑社会”的口号进行反对罗塞尔的斗争。 爱德华·罗塞尔本人是“改变乌拉尔”运动的发起人,这一运动的影响力不仅限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还辐射到库尔干州和车里雅宾斯克州。1999年,爱德华·罗塞尔在州长选举中以获得63%的选票(虽然是在第二轮中)胜出。2000年,俄罗斯组建了7个联邦区,其中就包括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为中心的乌拉尔联邦区,俄罗斯当局拒绝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协约关系体制,开始理顺地区和国家法律的一致性。在所有这些恢复俄罗斯“垂直权力”的复杂进程中,爱德华·罗塞尔州长和总统在乌拉尔联邦区的全权代表 .拉特舍夫之间一直存在分歧。不过,这些分歧并未演变为持久的冲突。 最近四年以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该州的工业产值从俄罗斯的第5位上升到了第3位,仅次于拥有一千万人口的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秋明州。外国投资和乌拉尔企业自身对固定资产的投入都有大幅增长。州内的社会状况有所改善,居民存款有所增长。这些成绩使爱德华·罗塞尔和他的竞选班子能够提出一套非常乐观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至2015年以前的经济发展纲要。正是这一点保证了爱德华·罗塞尔在新的州长选举中获得胜利——不过又是在第二轮中胜出的。这一次该地区的“五月”运动依然反对爱德华·罗塞尔,该运动的领导是两位好朋友——安东·巴科夫和亚历山大·布尔科夫。“统一俄罗斯党”乌拉尔分部基本上支持了现任州长,但附带了一系列条件。这次爱德华·罗塞尔获得了63%的选票。“五月”运动的新口号“不要老朽要青春”只吸引来30%的选票。 圣彼得堡的竞选活动更复杂。前市长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夫2003年6月辞职——他被任命为主管住房及市政建设的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在提前举行的市长选举中,最被看好的候选人是前俄罗斯政府副总理、总统驻西北联邦区全权代表瓦连京娜·马特维延科。瓦连京娜·马特维延科可以被称作是俄罗斯近十年来最成功的女政治家。在此次选举中,弗拉基米尔·普京公开表示支持她。几乎所有国家级的媒体和大部分圣彼得堡媒体都站在她的一边。正是她领导了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的大部分筹备工作和庆祝活动。 尽管如此,瓦连京娜·马特维延科也未能在首轮选举中获胜,她得到了48.6%的选票。她的主要竞争对手、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夫班子成员安娜·马尔科娃获得了16%的选票。然而,让所有人失望的是选民投票率很低:到选举站投票的选民只占选民总数的28.8%。圣彼得堡的选民在以前的选举中表现就不积极。正因如此,根据该市的规定只要有超过20%的选民投票,选举即被宣布有效。社会学研究者曾认为,按照这次选举的宣传规模和候选人情况推测,至少也会有50%~60%的选民参加选举,可他们显然错了。 与其说这是积极的对抗,倒不如说这是该市居民在最近70~80年(甚至不止是最近10~12年)所积累起来的冷漠和消极不满。我们没有可能在此书里分析这一不满的原因。今天的圣彼得堡是一个庞大的机体。300周年庆典投入了不少资金,但只解决了这个大都市的一小部分问题。在对该市的主要宫殿和教堂进行修复时甚至发现,它们需要的已经不是大规模的修复,而是像战后一样的重建。城市里建筑毁坏的进程减慢了,可即使在今天,这一进程的速度也比建设速度要快。 临近选举(3) 较高的死亡率、较低的出生率、不可容忍的高污染、荒废的房产业、落后而不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极差的道路和其他市政设施、失业、毒品、较高的犯罪率——这就是圣彼得堡举行市长选举的大背景。该市将近30%的居民是病人和生活贫困的退休人员。目前在圣彼得堡还有超过50万的居民住在拥挤的筒子楼里。 2003年夏天,德国电影《落日》的摄制组在圣彼得堡拍摄外景,该片讲述的是希特勒统治的最后几周在柏林发生的故事。圣彼得堡的居民们穿上德国军队和苏联军队的服装参加群众场面的拍摄,并为此获得每天300~500卢布的报酬。该片的制片人别尔德·艾欣格尔在同记者交谈时承认,他们在全欧洲也没能找到第二处像圣彼得堡这样适合拍摄被战争摧毁城市的外景。在柏林拍这样的外景根本不可能,城市已经被重新建设起来了,那里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使人稍微联想起1945年的氛围。相反,圣彼得堡却是拍摄被战争摧毁城市的“最佳场所”。 在彼得堡周边的工厂区,该片导演找到了一些工业地带,它们被稍做艺术加工,就变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几周柏林街区的样子。 圣彼得堡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才潜能巨大。这从1991年起不断在莫斯科出现的“彼得堡”团体和帮派就能看出——这里说的不仅仅是政治圈子。圣彼得堡可以作为最大的机械及船舶制造、涡轮、仪器、光学设备和其他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生产以及食品业中心,它还是俄罗斯最大的港口、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当然,圣彼得堡能够,也应该成为国际旅游业最具吸引力的一个中心。然而,为了使这个俄罗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马达能够全速发动起来,仅靠圣彼得堡一个城市的努力是不够的。阿纳托利·索布恰克没有明白这一点,他积极向西方寻求帮助,但几乎公开与莫斯科为敌。根据许多人的说法,阿纳托利·索布恰克想登上俄罗斯总统的位置。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夫远没这么自负,但按照社会学家A.吉洪诺夫的看法,他也把圣彼得堡同联邦中心分离开来,试图把该市建成独立的商业中心,并以此保留对城市危害极大的政治隔离。 瓦连京娜·马特维延科和支持她的弗拉基米尔·普京为他们的家乡设计并推出了一个更有效也更吸引人的发展纲要。但要克服大多数圣彼得堡人多年以来形成的冷漠和消极并非易事。瓦连京娜·马特维延科在第二轮选举中获得了63.16%的选票,她的竞争对手安娜·马尔科娃得到了24.2%的选票。参加投票的选民中有12%的人反对所有候选人。10月5日到投票站投票的选民只占选民总数的28%。对于瓦连京娜·马特维延科,特别是对于弗拉基米尔·普京来说,这是一场艰难而又重要的胜利。10月7日,弗拉基米尔·普京飞到圣彼得堡做短暂休息,庆祝自己的生日,并祝贺新当选的市长。 按照车臣共和国2003年3月通过的宪法,车臣将举行总统选举。这不仅吸引了俄罗斯举国上下的注意力,而且也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普遍关注。早在展开大规模的竞选宣传之前,就有好几位被俄罗斯媒体视为车臣现任行政长官艾哈迈德·卡德罗夫主要竞争者的候选人退出了竞选,或者根据法庭判决结果从候选名单中被清除掉了。俄罗斯著名政治家鲁斯兰·哈斯布拉托夫取消了竞选计划,国家杜马的车臣籍议员阿斯兰别克·阿斯兰汉诺夫退出了角逐、随即获得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南部地区问题顾问的职务。莫斯科著名商人侯赛因·贾布赖洛夫也拒绝继续参选。还有一名莫斯科商人马利克·塞杜拉耶夫被车臣最高法院和俄罗斯联邦最高法院取消了候选人资格——他提交给选举委员会的签名中有很多属于无效签名。 克里姆林对艾哈迈德·卡德罗夫的关注和支持是很明显的。的确,艾哈迈德·卡德罗夫是车臣政治家,对于他可以提出许多批评,但他在车臣拥有现实的权力和影响力。车臣现有行政班子是在他的参与下组成的。从1999年秋天起,艾哈迈德·卡德罗夫就是车臣所有重要事件的参加者,也是该共和国地下恐怖组织的主要对象和靶子。 很难对上面提及的这些车臣政治家和商人的主张进行检验。今天,这些人代表的与其说是车臣,不如说是莫斯科的车臣人。如果在选举中获胜,他们可以在车臣依靠什么人呢?车臣还没有民主到只是信赖选票的程度。最近三四年,车臣所取得的进步在很多方面都同艾哈迈德·卡德罗夫的努力有关。2003年,这些进步更加显著。车臣共和国内学校和医院正常运转,报纸按期出版,生活保障体系得到了恢复,车臣的山区通了气,工业和农业生产增长,难民已基本返乡。车臣开始靠石油获得不少收入,大规模的建设也在进行当中。 在车臣总统选举前20天,车臣当局开始支付战争破坏的住房补偿金。到2004年3月底之前,3万~7万个家庭平均应该获得30万~50万卢布的补偿。这将是属于居民个人的资金。当然,其中的大部分将被用于建造新房屋和发展商业。谁也不愿在车臣从两次战争的灰烬(以及前几十年的其他重负)复苏的艰辛进程中冒险。 莫斯科和车臣本地对艾哈迈德·卡德罗夫的所有支持并不是无条件的,这从选举结果就能证实。从公布的资料看,88%的注册选民到投票站参加了选举。许多流亡在外的车臣难民为了投票专程赶到车臣和印古什的边境地区。参加选举的车臣公民中,有81%投了卡德罗夫的票。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观察家们拒绝前往车臣。大多数俄罗斯的人权组织也同样如此——最后几个月以来他们非常尖锐而带有成见地批评了艾哈迈德·卡德罗夫和普京总统,当中有很多极易被戳穿的拙劣捏造。然而,来自穆斯林国家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的观察家参加了车臣选举,除此以外还有西方商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还有别列佐夫斯基)资助的独立观察家。 临近选举(4) 许多人有过这样或那样的看法,但没有人怀疑车臣选举的进程和总的结果。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议上讨论此次选举结果时,弗拉基米尔·普京指出,这一结果证明了国家和车臣当局政策的正确性。这是一个界限。从此以后,车臣地区以及整个北高加索地区的局势将更平稳,好转的速度将更快。值得一提的是,总统选举之后没几天,就有好些难民举家从格鲁吉亚的潘杰斯峡谷返回车臣。 杜马选举的冲刺阶段 2003年11月初,国家杜马选举的宣传活动进入冲刺阶段。从这时起可以在报刊和电视上为政治联盟、党派和独立候选人做宣传鼓动工作。这是竞选活动中最有趣、也是最不可预见的一个阶段。所有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清楚,在今天的俄罗斯,对于究竟投谁的票,有不少于20%的选民是在选举前最后一个星期才做出最终决定的,而8%~10%的选民甚至是在投票当天才做出决定。即使是这样,我们还是可以对这场政治斗争的前几个阶段做个小结。 总的来说,竞选活动从2003年春天就开始了,夏天也一直在持续,但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都在幕后进行,见诸报章的基本上是些传闻和推测。只是到9月份竞选活动的正式阶段开始之后,各党派才召开了代表大会,确定了竞选口号和竞选纲要以及候选人名单。每个党都有由三到四名领导组成的竞选名单“核心部分”,他们是该党的“名片”。也有地区竞选名单和单席位独立竞选名单。国家杜马席位中的半数都是按照单席位选区竞争结果来分配的。因此,许多知名的政治家将在“自己的”选区中争取杜马席位,而不是在联邦层面上去争取。 这个夏天,当竞选活动还处于开始阶段的时候,一共有50余个党派表达了参加选举的愿望。其中有44个党通过了司法部的注册。在经过种种合并以后,这些党派只剩下了将近30个,其中有26个党和联盟开始在70个地区收集必需的22.5万个签名。这一阶段只有22个党和联盟顺利通过。按照普遍的看法,上述22个党和联盟中只有五六个能够获得5%的最低票数,从而进入国家杜马建立自己的议会党团。在选举的参加者中,既有被一致看好的,也有垫底的;既有自负的新手,也有选举和政治斗争经验都很丰富的大名鼎鼎的党派和政治家。 在竞选宣传活动中,左翼阵营里被看好的依然是俄罗斯共产党。这次它没有像以前那样去建立宽泛的联盟——俄罗斯人民爱国联盟,而是决定打着自己本身的旗号面向选民,尽管它也吸收了为数不多的同盟者和赞助者。当前,俄罗斯共产党团结了大部分持反对态度的俄罗斯选民,它拥有大量志愿宣传者,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宣传活动。俄罗斯共产党对政府和总统持坚决的反对立场。 同时,几乎所有其他党派和大部分联邦级大众传媒都坚决反对俄罗斯共产党。我们看到,在俄共名单中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根纳季·久加诺夫——俄共的领袖和思想家。排在第二位的是尼古拉·孔德拉坚科——联邦委员会委员、不久前的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区长。尼古拉·孔德拉坚科在俄罗斯南部地区很受欢迎,但他被普遍视为坚定的民族主义者甚至反犹太者。在他之后便是尼古拉·哈里托诺夫——国家杜马农工议员小组主席。圣彼得堡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若列斯·阿尔费罗夫表示支持俄共。俄共希望依靠上述名单和单席位选区候选人获得不少于30%的选票,从而在杜马中占据150~200个议席(杜马共有450个席位)。但大部分观察家估计,俄罗斯共产党将占据的席位要少一些——大约20%~22%,也就是100~110个议席。 参加选举的还有其他几个激进的左翼党派和联盟,它们分别由维克托·秋利金、阿纳托利·克留奇科夫、谢尔盖·巴布林、亚历山大·普罗汉诺夫、亚历山大·库季莫夫、奥列格·沙因、伊戈尔·拉季奥诺夫和叶戈尔·利加乔夫等人领导。所有这些人在俄罗斯的政治沙场上活动的时间都很长了,但他们的活动少有成效。这些人总共加起来也得不到超过3%~4%的选票。然而上述激进政治人物当中的一些人可以通过单席位选区进入国家杜马。 在相对温和的左翼政党中,有两个互相结成联盟的新党比较引人注意,这就是由被俄罗斯共产党除名的国家杜马主席根纳季·谢列兹尼奥夫组建的“俄罗斯复兴党”和由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谢尔盖·米罗诺夫组建的“俄罗斯生活党”。根纳季·谢列兹尼奥夫曾任苏联党报的记者和总编,早在1993年就通过俄共选举名单当选为国家杜马议员,从1996年1月起担任杜马主席,主持杜马会议已经七年有余。在俄罗斯的政治生活中,杜马主席不是指挥者而是调节者。这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角色,而是各党派的中间人。处事适度、性格平稳、与周围人和睦共处、沉着客观——谢列兹尼奥夫具备所有这些品质。 然而,谢列兹尼奥夫不是领袖人物,不是思想家,也不是演说家,他不具备政治领袖所必需的明确性。在政权等级当中,国家杜马主席的地位很高,但没有明确职权,事实上是位居次等的职务。国家杜马主席不做决定,只是在国家杜马做出决定和通过法律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因此他所建立的党派也缺乏明确性。 临近选举(5) 谢尔盖·米罗诺夫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他不久前才出现在俄罗斯的政治舞台上,还没有形成鲜明的政治声望。这位来自圣彼得堡的年轻政治家为自己所建立的政治组织起了一个谁也不明白的独特名字“生活党”。那么,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他能取得怎样的成绩呢?在两位主席组成的联盟的选举名单中,除了他们本人,还有第一位女飞行员瓦连京娜·捷列什科娃以及俄罗斯的“环球小姐”、警察大尉、电视节目《孩子们,晚安》的主持人奥克桑娜·费多罗娃和流行歌手尼古拉·巴斯科夫。如此一个竞选名单的构成再次显示出这个政党联盟对于政治所采取的非职业方式——爱好者的方式。这种方式很有趣,但不严肃。俄罗斯公民中很少有人会愿意把国家杜马的钥匙交给谢列兹尼奥夫和米罗诺夫。大部分选民预计“俄罗斯复兴党—俄罗斯生活党”联盟会在选举中失败,他们所得选票将不会超过2%~3%。 谢尔盖·格拉济耶夫和德米特里·罗戈津领导的“祖国”选举联盟试图在左翼政治力量中占据显著位置,但它也缺乏政治的明确性。他们在1995年12月举行的杜马选举中已经联手合作过一次。当时他们在“俄罗斯村社大会”的竞选名单中位列第三、第四,处于尤里·斯科科夫和亚历山大·列别德之后。“俄罗斯村社大会”联盟仅获得了4.3%的选票,没能进入国家杜马。格拉济耶夫和罗戈津指望什么取得今天的胜利呢?近12年来,谢尔盖·格拉济耶夫更换了十余个政治党派和同盟者。他曾担任叶戈尔·盖达尔和维克托·切尔诺梅尔金政府的部长职务,同根·久加诺夫、叶·斯特罗耶夫、根·谢列兹尼奥夫和亚·普罗汉诺夫合作过。格拉济耶夫为俄罗斯共产党、亚历山大·列别德将军的党派、 “俄罗斯村社大会”和俄罗斯民主党制定过经济纲要。2002年,谢尔盖·格拉济耶夫在左翼党派的支持下参加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行政长官的竞选。在第一轮选举中他获得了18%的选票,居第三位而被淘汰出局。然而,这一失利让公众感觉到的反而像一场政治胜利。有人宣称,正是格拉济耶夫能够在选举中领导包括俄共在内的所有左翼政党。可格拉济耶夫没有鲜明的支持者队伍,没有明确的纲要,没有领袖才能。最近十年以来,他的实践活动和政治活动取得过什么成绩呢? 与格拉济耶夫相比,德米特里·罗戈津是一位更严谨也更有趣的政治家。最近十年,他的政治立场少有变化。1993年,罗戈津成为“俄罗斯村社大会”运动的创始人之一,支持保护在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的俄罗斯团体。俄罗斯、斯拉夫和东正教文化问题早就成了罗戈津兴趣和活动的主要范围。他领导了“俄罗斯教堂”基金会莫斯科分部和东部基督教徒联络委员会。罗戈津所学的专业是哲学,他懂好几门欧洲语言,可他缺乏组织才能和领导人品质。在“俄罗斯村社大会”中,他不及能力超凡的列别德将军,又没有尤里·斯科科夫那么多的经费。1997年,在沃洛涅日州的国家杜马议员的补选中,罗戈津获得胜利而进入国家杜马。在国家杜马里,他加入了“人民代表”议员团,后来又领导了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普京总统任命他为加里宁格勒问题全权代表。我们经常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德米特里·罗戈津。“俄罗斯村社大会”是个不错的社会团体,但它不是一个政治党派。 几个不太知名、人数也不多的团体和组织加入到谢尔盖·格拉济耶夫和德米特里·罗戈津创建的选举联盟。该联盟几次更换过名称,开始选定“同志”一词,不久之后又换成了“祖国”。除了格拉济耶夫和罗戈津之外,联盟领导名单中还包括著名的退役将军瓦连京·瓦连尼科夫和格奥尔吉·什帕克,还有前俄罗斯中央银行行长维克多·格拉先科。只有少数观察家预计“祖国”联盟的得票能超过进入杜马的5%的最低限。该联盟最主要的不足便是缺乏明确性。令人不太清楚的是,像“祖国”运动这样仓促形成的新政治团体捍卫的是什么思想,代表的是什么人,又打算把希望寄托在什么人身上。 米哈伊尔·拉普申在与俄共吵翻之后创建和领导的俄罗斯农业党,也属于左派中心政党。1999年,该党未能获得5%的选票。观察家一致认为,今年它也未必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由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和萨马拉州州长康斯坦丁·季托夫联合创建的俄罗斯社会民主党的命运在竞选活动一开始就已堪忧。在2000年成立的这个党派周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政治磁场——不是具有吸引力的磁场,而是具有排斥力的磁场。结果,俄罗斯社会民主党代表大会否决了收集签名和交纳保证金的两种方案。大失所望的前苏联总统表示,他很可能不会参加单席位选区的选举。在俄罗斯225个选区当中,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一个也指望不上。 目前,全俄政党“统一俄罗斯”几乎占据了俄罗斯政治舞台的中心——既有偏右翼,也有偏左翼。该党是由“祖国”运动和“统一”党合并而成的。“统一俄罗斯”整合了“全俄罗斯”运动及众多相对较小的政治团体和潮流。这是一个力量强大的政党。如今它不仅在期待扮演政权党的角色,事实上在很多方面它已经是“政权党”了。在“统一俄罗斯”的领导和积极支持者中,我们能看到三十余位州长和共和国领导人,还有许许多多的高级官员。弗拉基米尔·普京在该党的竞选代表大会上明确表示将投“统一俄罗斯”一票。普京在台下的一片掌声中说:“‘统一俄罗斯’正在变成团结俄罗斯社会的工具”。这个党的最高任务是在杜马中争取占据225个以上席位,也就是说占据多数席位。在该党的竞选名单主体部分只有四个名字:鲍里斯·格雷兹洛夫、谢尔盖·绍伊古、尤里·卢日科夫和明提米尔·沙伊米耶夫。其他知名政治家们都将进入并领导地方选举名单。该党将在几乎全部的单席位选区中推出自己的候选人。 临近选举(6) “统一俄罗斯”似乎拥有获取胜利的一切条件——强大的行政资源以及丰厚的政治、财政和信息资源。这里聚集了许多受到整个俄罗斯社会正面评价的著名领导人物。但是,该党还是给人一种松散、笨重、不灵活的印象。它的结构太复杂,领袖人物太多。鲍里斯·格雷兹洛夫首次作为党的领袖面对俄罗斯选民,他没法指望自然而然的成功,我们甚至对其政治履历都不甚了解。作为波罗的海技术大学前教学中心主任,他有何与众不同之处?他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家还是只是一个临时代理?他是一个优秀而诚实的执行者,但作为管理者,其政治家和新思想、新创意创造者的一面却表现得很少。 建筑工程师谢尔盖·绍伊古上将领导紧急情况部已经12年了。但他很少表现出一个应该制定思想体系和政治优先发展领域的公众性政治家的品质。 尤里·卢日科夫用不着介绍,他已经开始在莫斯科进行市长选举的宣传活动。12月7日,莫斯科也将举行市长选举。 谁将代表“统一俄罗斯”参加电视选举辩论? 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是“统一俄罗斯”阵线内最出色的演说家和辩论家阿曼·图列耶夫。但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他只会在西伯利亚地区进行演说。10月和11月初的时候,“统一俄罗斯”的竞选宣传活动进行得并不理想。大部分观察家认为,在选举中该党能获得30%左右的选票,该党会有约170名候选人进入杜马。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了。然而,该党自身还期望比之更好的结果。 中间党派应该包括由秋明摩托车联合企业前总经理、秋明市市长根纳季·赖科夫领导的俄罗斯人民党。作为杜马内的一个联合体,人民党是在“俄罗斯地区”和“人民代表”两个议员团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党不缺乏财政资源,但其在秋明州以外的地区没有明确的政党组织。该党也没有让所有人都很清楚的思想体系和全国知名的政治领袖。除根纳季·赖科夫之外,在该党的核心名单中,公众所熟悉的只有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出名的根纳季·特罗舍夫将军。有谁知道人民党名单中的三号人物尼古拉·杰尔查文是何许人也?一些观察家把该党列入“神秘”党派行列。它没有机会获得5%的选票,但能赢得不少于15个单席位选区的胜利。 选举当中民族主义阵营的头号党派是俄罗斯自由民主党。该党直到今天也是一个政治家——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的政党。亚·索尔仁尼琴把他称作“对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的讽刺漫画”。然而,这一漫画式的人物受公众喜欢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正统”的民族主义者,包括索尔仁尼琴本人。 弗·日里诺夫斯基试图把民族主义同其他许多 “原则”结合起来,例如自由主义和反美主义等。日里诺夫斯基受欢迎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有鲜明的观点,而是因为连连不断的闹剧和惊人的言论及举动。然而,该党在杜马里支持的总是当局,而不是反对派。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很少参加国家杜马的法律制定工作,可它维持了公众对国家杜马的兴趣。俄罗斯自由民主党选举名单中的三位领导人物还包括日里诺夫斯基的儿子和助手。观察家预计该党会获得7%~8%的选票,并将获得大约25个杜马席位。 应该归于民族主义党派的还有白俄国家联盟常设委员会秘书帕维尔·博罗金领导的“伟大的俄罗斯——欧亚联盟”选举联盟。该联盟不是俄罗斯民族主义式的,而是“大国式”的政党。在该联盟领导名单中包括印古什前总统鲁斯兰·奥舍夫、前俄罗斯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总局局长列昂尼德·伊瓦绍夫。“伟大的俄罗斯”联盟在一些地区——比如乌拉尔——有很好的地方关系,但它在联邦层面的势力微弱。 “为神圣的俄罗斯”、“俄罗斯民族爱国力量”、“罗斯”等政党进入杜马的机会更小。上述这些党派基本上都是由退役的将军或者商人领导的,但他们都不属于名人之列。支持民族主义党派的选民约占选民总数的20%,可他们被分化得很分散。 按照社会学家的看法,俄罗斯支持右翼政党的选民占选民总数的15%~17%。这些人不会投左翼政党的票,也不会投民族主义者的票。他们中很少有人会支持“统一俄罗斯党”。争取支持右翼党派选民选票的残酷斗争会在好几个党派之间展开,其中最主要的竞争者是“亚博卢”集团和“右翼力量联盟”党。 不久前刚刚举行了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的“亚博卢”集团基本上也是一个政治家——格里高利·亚夫林斯基——的党派。不过除了亚夫林斯基之外,该党还有不少享有威望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律师,他们在国家杜马各委员会中做了许多立法工作。该党三个领导人的名单中还包括俄罗斯前驻美国大使、国际问题专家弗拉基米尔·卢金和来自圣彼得堡的社会活动家、国家杜马议员、圣彼得堡前第一副市长伊戈尔·阿尔秋米耶夫。“亚博卢”集团获得尤科斯集团的不少资金支持。正是尤科斯帮助亚夫林斯基在莫斯科修建了豪华的“亚博卢”集团总部,为亚夫林斯基购得了莫斯科出版的颇为流行的《莫斯科新闻》周报。因此,“亚博卢”集团把来自尤科斯不同部门的几个候选人以及尤科斯公司推荐的候选人列入选举名单也就不足为奇了。 临近选举(7) 然而,大部分观察家对“亚博卢”集团在选举中胜出的机会评价并不很高。该党宣称自己是“原则之党”、“净手党”。对于今天的俄罗斯选民来说,这些都是不甚明了的观点。因此,“亚博卢”集团并非热门党,它如果能获得5%~7%的选票并再次在国家杜马里组成不大的党团就算是成功了。 与“亚博卢”集团不同,“右翼力量联盟”不是一个政治家的党派,而是多个自由主义政治家组成的党派。俄罗斯选民对他们很了解——虽然对他们并没有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与“亚博卢”不同,“右翼力量联盟”没有宣布自己为反对党,尽管该党的领导人经常同总理甚至总统辩论,而且他们在杜马里也远非总是支持当局的立法动议。在政府机关和总统办公厅里有许多“右翼力量联盟”的积极支持者,所居职位最高的便是该党“建党之父”级的人物,例如阿纳托利·丘拜斯和谢尔盖·基里延科。该党公认的领导人是鲍里斯·涅姆佐夫、叶戈尔·盖达尔和伊琳娜·袴田。如果俄共把自己称为苏联共产党的继承者和延续者,并对苏联时期的所作所为负责的话,那么“右翼力量联盟”则称自己是1990~1998年期间所有主要的自由主义党派和民主党派的继承者和延续者,因此他们也对90年代的所有变革负责。 “右翼力量联盟”的领导颇有依据地指出,90年代的俄罗斯社会是按照他们制定的“右派”思想体系运作的。按照“右翼力量联盟”的说法,那些在变革中获利的人将会为他们宣传,投他们的票。在该党的核心名单中,丘拜斯位列第三,但对于公众来说,他是这一名单中的主要人物。丘拜斯被认为是该党的重要赞助人、主要思想家和最具知名度的人物。对于“右翼力量联盟”来说,这是一种冒险。最近12年以来,丘拜斯担任过许多非常重要的国家职务,他也是俄罗斯私有化方案的主要作者。丘拜斯领导后苏联版图上最大的俄罗斯股份集团公司“统一动力系统”已经五年。与“右翼力量联盟”的其他领导人相比,丘拜斯更聪明,更机智,但他同时也很有挑衅性,非常尖锐和鲁莽。他直言不讳地建议自己的党内同仁行动要更“蛮横一些”。把丘拜斯称作“自由布尔什维克” 也不是没有根据的。2003年9月26日,丘拜斯在母校圣彼得堡技术经济大学演讲时直截了当地宣称:“俄罗斯的思想体系应该是自由帝国主义——虽然这很耸人听闻。不久之前,俄罗斯与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建立的统一经济空间,就是通向俄罗斯自由帝国主义的直接道路。” 这是一个不真实的论题。无论自由主义,还是苏联帝国,都不是俄罗斯人民所需要的。俄罗斯必须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同邻国及其人民进行合作。从一个重要岗位换到另一个重要岗位时,丘拜斯总是受到鲍里斯·叶利钦和许多颇有影响力的经济寡头的庇护和支持,他也总是得到一些西方政治家和银行家的支持。那时他不需要选民的支持,也从未公开在选举活动中竞争过。现在,对丘拜斯及其思想体系表态的,不是俄罗斯总统,而是俄罗斯的选民。大部分专家认为“右翼力量联盟”的机会比“丘拜斯党”要大些,它会获得7%~8%的选票,占据杜马25个席位。然而,直接和公开的电视竞选是对“右翼力量联盟”和“丘拜斯党”的严峻考验。 在右翼阵营中还有几个小党派,他们名称各异,千奇百怪:“新线路——汽车俄罗斯”、“为教育和科学斗争的人士联盟”、“发展经济”。这些党加起来也没有机会获得超过2%~3%的选票。但它们不应该辜负投资人的希望和金钱。 有很多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人物都不指望通过党派竞选名单进入杜马,而是决定靠单席位选区为自己“上保险”。我们看到,在某些选区里甚至同时有两三位著名政治家,《政权》周刊把这样的选区称作“高压力选区”。例如,根纳季·谢列兹尼奥夫和伊琳娜·袴田将在彼得堡的一个选区里竞争;在斯塔夫罗波尔的一个选区,弗拉基米尔·卢金将碰到前内务部长阿纳托利·库利科夫;前上校和苏联人民代表维克多·阿尔克斯尼斯将在莫斯科附近的奥金佐沃选区同前联邦安全局局长尼古拉·科瓦廖夫竞争;在特维尔州的一个选区,俄共中央委员会书记塔季扬娜·阿斯特拉罕金娜将与“统一俄罗斯”支持的上将、内务部副部长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展开角逐;两位前部长——米哈伊尔·扎多尔诺夫和尼古拉·古边科将在莫斯科的一个选区交锋。 此外,前总检察长尤里·斯库拉托夫希望通过布里亚特的一个选区进入杜马,叶戈尔·利哈乔夫则希望通过托木斯克州的一个选区再次成为议员,奥列格·莫罗佐夫期望从纳别列日内伊切尔内市进入杜马,德米特里·罗戈津又将在沃洛涅日州的阿钦斯克市参选。亚历山大·科尔扎科夫已经第三次在图拉争取选民的选票,而第一次参选杜马议员的帕维尔·博罗金则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的一个选区参选,就知名度和影响力而言,在那儿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其他候选人。俄罗斯共产党的瓦西里·尚德宾对自己在布良斯克的胜利毫不怀疑。 在单席位选区的候选人中,有一些前州长、部长,也有一些大商人。就连谢尔盖·格拉济耶夫也决定在莫斯科州的波多利斯克市参选。在单席位选区里的争夺将非常激烈,而且就连当地的媒体观察起来也很困难。 临近选举(8) 当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离选举还有一个月,俄罗斯的选举宣传活动进行得还比较有分寸,没有使用什么不正当手段。几乎所有党派都商定好,要进行诚实的选举。在俄罗斯,选举不是走过场,这是四年期间对于政治家、俄罗斯公民和处于缓慢的公民社会进程中的国家的最大考验。选举是民主的主要工具,我们应该学会好好地使用它。 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的前奏 2003年秋天,有关总统选举的题目占据了俄罗斯各报刊的不少版面。弗拉基米尔·普京早在2000年初确定他作为新当选的俄罗斯总统所面临的任务的顺序时就说过,在四年任期的最后一年,他应该向社会展示工作成果。这将是他新的选举宣传活动的开始。 可以把2003年6月20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大型记者招待会看作是其选举宣传活动的开始。当时有近七百名莫斯科和俄罗斯其他地区以及外国媒体的各路记者到场。在同记者交谈的三个小时内,总统回答了48个问题。我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这次交谈。可以肯定,普京对俄罗斯和世界局势了如指掌。总结的话题在2003年秋天普京的很多讲话中都是占主导地位的。普京认为工作成果是明显的,他有值得向选民报告的内容。 普京首先讲的是俄罗斯的经济状况。2000~2003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增长幅度约为30%,人民实际收入的增长幅度也大致如此。与其他收入相比,最近4年,超大型企业家的利润增长更快,特别是在石油领域。与此同时,财政预算体系内的工资、老年公民和退伍军人的退休金也有明显增长。总的来说,俄罗斯的退休金仍然非常低。以莫斯科为例,2003年年底的时候,算上老年人从市政府获得的补贴,一个月的平均退休金约为70美元,在首都以外的地区每月平均退休金只有50美元左右。然而,1999年时的退休金还要低得多。根据官方的统计资料,1999年,收入低于当局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公民人数将近有4500万,而到了2003年,这一数字已经缩减到3700万。这些人不都是乞丐,因为很多人有亲戚帮助。可俄罗斯的贫困人口还是非常多。 最近4年,俄罗斯对外贸易平衡对俄罗斯非常有利。仅2003年上半年,俄罗斯的出口就超过了600亿美元,而进口额为250亿美元。在世界市场上,石油价格继续走高,俄罗斯出口石油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天然气的价格也没有下降。美国占领伊拉克没有导致伊拉克石油向世界市场供应量的增长,预计未来两三年内也不会出现特别增长。俄罗斯出口金属、木材、肥料、军事技术、核电站技术及其他领域设备的收入也有增加。 1999年12月31日,普京出任俄罗斯代总统时,俄罗斯的黄金储备仅为124亿美元,到2003年11月底,黄金储备已达到650亿美元。这些年卢布保持了稳定,国家预算消灭了赤字,通货膨胀率由1999年的36.5%降到了2003年的12%。4年间,俄罗斯公民在储蓄银行和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了大约两倍,而且个人银行存款数目的增长超过了工资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越来越多有存款能力的公民已经不再把钱放在家里压箱底了。 2003年夏天,按照可统计的渠道注入俄罗斯的资本超过了从俄罗斯流出的资本,这是12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俄罗斯的信贷等级指标大幅度上升。从投资指标排名看,俄罗斯从第17位升至第8位。民主阵营的首席经济学家叶夫根尼·亚辛在预测2003年秋天的经济状况时公开表示,对俄罗斯经济的信任度将会下降,卢布也将贬值,资本的流出将会增长。然而,10月份俄罗斯在投资排名表上又上升了两位,超过了1997~1998年的水平。“这是一个轻率的举动。”叶夫根尼·亚辛对此发表评论说。可10月份的时候大幅贬值的不是卢布,而是美元。9月底中国银行开始接收卢布为支付手段,包括个人的现金。“俄罗斯的经济得了五分”,“俄罗斯进入了资金流通的积极轨道”——这是其他经济学家的解释,他们没有亚辛教授那种偏见。 2000~2003年,俄罗斯的外债减少了30%。2000年的时候,许多人论述过“2003年问题”——这一年是俄罗斯偿还外债的高峰期。然而,我们看到,俄罗斯没有借新债,而且还可以顺利偿还外债及其利息。同时,以前只靠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借款完成的那些项目,开支不仅没有缩减,反而有所增加。 “2003年问题”不仅包括外债状况,而且还包括主要基金和设备的磨损。这一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住房公共设施领域频发事故,而服役近20年的15架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中的一架也坠毁了。老设备报废的速度比制造新的、更可靠的设备的速度要快。 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个漏洞近年来没有扩大,而是缩小了。俄罗斯航空制造业的状况大为改观——不仅在制造新型军用飞机这一个方面。2003年8月,在莫斯科附近的朱可夫市举行的俄罗斯航空基地MAKC上展示了来自40个国家的近200种航空技术。120个外国公司和俄罗斯的500多家公司参加了MAKC航空展。《苏维埃俄罗斯报》称,将有70万观众去参观朱可夫航空展,“对于俄罗斯的爱国者们来说,这里有很多值得骄傲之处”。 不过,该报也指出,俄罗斯参展的大部分设备都是从苏联时期就开始设计的,但在1991~1992年时被中断了。这对国家来说是有很大损失的,不过目前停滞现象已经消除,造船和核电站建设行业的停顿也被消除了。所有这些领域都有新设计出现。 临近选举(9) 最近3~4年,国产货车和轿车以及各种农业机械的生产有所增长。2003年夏天,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联合机工厂为了展示其产品的高质量,派出5辆联合机,一路开到莫斯科。这些联合机在俄罗斯的道路上跑了五千多公里,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和损伤,随行的车队倒是有破损。 最近4年,俄罗斯的农业生产明显增长。部分粮食开始出口到西方和独联体国家。粮食丰收的2002年出口量较大,而粮食收成相对减少的2003年出口量也得到了保持。矿物肥料的生产有所增长。世界上最大、也是俄罗斯惟一的矿物肥料浓缩物联合企业——位于摩尔曼斯克州基洛夫斯克市的磷灰石工厂摆脱了破产窘境,生产得到了恢复。按照某些指标来看,俄罗斯食品工业领域的不少企业达到了欧洲标准。食品工业发展的资本很多时候来自西方,但它们都使用大家习惯的苏联名称。让俄罗斯损失惨重的大规模食品进口现象已经明显减少。按照2002~2003年的增长速度,能够与食品工业竞争的只有建筑和玻璃行业。 目前,国家对科学领域的拨款有明显增长。当然,这还远远不够,还应使学位和职称补贴得到大幅度提高。90年代,很多学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离开了俄罗斯,这一流失弥补起来要比弥补资本损失困难得多。然而,国内新一代的工程师和学者正在逐渐成长起来,出现了一批新型的经营和行政人员,和以前苏联的管理者相比,他们在很多方面更为出色。俄罗斯保留了不少科学技术潜能,我们看到,许多行业研究机构和科学院系统的研究所的工作开始复苏,在不同的领域内都有许多创新获得了专利,也因此出现了不少增长点。的确,科学技术在俄罗斯失去了从前的物质刺激因素,学者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科研队伍内已经没有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障碍和妨害,这些因素曾经对许多科学领域的发展产生过毁灭性的影响。 2003年,弗拉基米尔·普京有理由称赞政府的工作,因为这一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了。可以推测,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将会接近7%。与此同时,观察家们指出,最近两年普京不仅向政府布置任务,而且亲自参与开创许多经济和生产管理工作。例如,他开始经常性地会见西方著名商人,这些人可是世界经济的龙头。这些会见有助于在俄罗斯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俄罗斯的国家元首在国外访问期间解决了许多经济问题。例如,在马来西亚,普京总统亲自签订了向该国提供价值9亿美元军用飞机的合同;在意大利,普京向贝卢斯科尼总理展示了俄罗斯生产的用于扑灭森林火灾的飞机;在德国,普京大幅缩减了苏联对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所欠的债务——德国统一已经十年,这批债务不知为什么还保留了下来,而且因利息的关系债务总数还有所增长。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工厂、电站、铁路和港口的建设几乎全部停滞;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另一幅景象:废弃的工地开始复苏,新的工厂和道路开始建设。许多证据都表明弗拉基米尔·普京不仅密切关注建设全景,还选择了重要工程并以其独特的方式亲自进行指导。例如,90年代初期几乎废弃的贝阿铁路干线建设目前正在逐渐恢复,还有位于黑海岸边的大型儿童疗养院“小鹰”的情况。俄罗斯总统亲自监督赤塔-哈巴罗夫斯克现代化公路的建设进程。这条路线建成之后,从加里宁格勒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公路将全线贯通。中小批量的货物通过公路运输比通过铁路运输更划算(美国几乎所有国内货物运输使用的都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弗拉基米尔·普京密切关注列宁格勒州普里奥焦尔斯克、普里莫尔斯克、卢加和圣彼得堡新港口和新机场的建设。商品通过波罗的海沿岸主要港口流通的方式将会得到保留,东西线和南北线的运输业发展迅猛,它带来很高的利润,俄罗斯应该关心自己港口的建设和发展。 2000年,远东爆发的严重燃料动力危机就是地方电站、房产公用设施老化和燃料、电力总体不足的后果。由于不能赢利,滨海边疆区煤炭工业早在90年代初就已开始萎缩;因为资金不足,布列亚大型水电站的建设被迫中止。为了挽救滨海边疆区、萨哈林州和堪察加州那些被寒冷围困的城市,政府不得不动用紧急情况部的力量。弗拉基米尔·普京亲自监督布列亚水电站建设队伍的恢复和工程的进度。为了尽快筹集到完成这项70年代末就已开工的大工程的资金,俄罗斯在全国范围内提高了电力价格。21世纪初,在曾经废弃了的工地上又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建设者们轮班工作。2003年7月,弗拉基米尔·普京前往阿穆尔州塔拉坎工地,亲自启动了水电站的第一台发电机组。2004年年内,布列亚水电站将为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州和哈巴罗夫斯克州提供22亿千瓦时的电量。再过两三年,远东将从该水电站获得超过70亿千瓦时的电量。这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建设工地。 众所周知,正是普京总统为政府确立了经济领域的主要战略任务——同贫困做斗争、在10年内把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关联的。为了同贫困做斗争,应该扩大生产,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加俄罗斯的国家财富。不能说苏联时期大部分居民生活富足,他们过得非常贫困,尽管当时没有90年代那样让人无法容忍的赤贫、失业和大规模流浪人口现象。如今,国家开始摆脱这个旋涡,但总体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统计资料表明,2003年年中,俄罗斯官方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为每月2500卢布,但只有14%的公民认可这一标准。超过30%的人把最低生活保障线定为月收入5000卢布,40%的人把它定为10000卢布 。 临近选举(10) 对于社会学家提出的“您生活得怎样”的问题,39%的俄罗斯公民回答:“我们过得比较体面,虽然为了生活得全力工作”。这是俄罗斯公民中最好的一个阶层。在当代俄罗斯就应该勤奋工作,而“体面的生活”能为市场创造重要的动力因素。但是,也有38%的公民就上述问题回答说:“我们过得挺艰难,勉强能糊口。” 还有16%的俄罗斯公民说他们过得很贫困,吃都吃不饱。只有4%的问卷回答说他们“过得富足,过得随心所欲” 。 告诉那些过得贫困的老百姓“国家总体状况在好转”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许多人甚至过得比10~12年前还要差。 对于俄罗斯来说,贝阿铁路干线北穆亚隧道的建成是一个重大成就。这条长度名列世界排名第5的俄罗斯第一隧道修了25年,国家投入了30亿美元。2003年年底以前,该隧道就会全线贯通。然而,只有三分之一的隧道建筑工人在贝阿铁路干线上找到了新工作,这就意味着好几千名很有经验的工人将在2003年深秋留在布里亚特——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1992 ~1998年的经济危机没让这些人存下一分钱,如今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弗拉基米尔·普京了。 20世纪90年代,在俄罗斯和几乎所有的后苏联空间内,公共的国家财富都受到了大规模严重破坏。在许多领域内,这一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近4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减缓了破坏过程,但没有完全终止它。国家经济就像一座大城市一样,一些东西在修建和生产,另一些东西同时在被破坏和消耗。 如果说一座城市中修建和生产的少于被破坏和消耗的,那么这便是危机、衰退以及公共福利、储备和资源减少的征兆。莫斯科摆脱了这样的危机,但圣彼得堡没有摆脱;鞑靼摆脱了,而卡尔梅克和布里亚特没有摆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生产已经超过消耗,而在堪察加和科米共和国消耗仍然多于生产。俄罗斯的出生率增加了,但死亡率没有减少。目前,俄罗斯每年死亡的人数仍然超出出生的人数。 从总体上看,俄罗斯的“收入”仍然低于“支出”。为了尽快克服90年代危机的影响,俄罗斯应该加快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从目前的每年4%~6%提高到8%~10%。这项任务非常艰巨,但是可以完成的。 当局与寡头的新状况 在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和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违背自己的意愿离开俄罗斯后,他们损失了在俄罗斯的大部分资产。在此之后,俄罗斯当局、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那些被称作寡头的大商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很显然,寡头和寡头集团遭到了失败,然而,作为俄罗斯商业和俄罗斯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并未消失。而且,他们在俄罗斯所扮演的角色和影响问题、他们和当局的关系问题,在2003年秋夏之季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几起完全不同但互相之间又有明显关联的事件,激发了社会的论辩,并引发了俄罗斯和国外报刊许多完全不同的评论。最受关注的是尤科斯集团的主要所有者和大股东普拉东·列别杰夫被捕一事。这是在俄罗斯被捕的第一位亿万富翁。他是被公认为俄罗斯首富的尤科斯公司总裁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私人朋友。 普拉东·列别杰夫本人拥有几家化学和石油化学公司,其中最大的一家是在直布罗陀注册的。根据国外报刊的资料,列别杰夫控制的资产总计为15200亿美元(译者认为这个数字过大)。俄罗斯总检察院依照俄罗斯刑法的三项条款对列别杰夫进行指控,指控内容主要是侵占、诈骗和逃税。同时和列别杰夫被捕的还有尤科斯保安系统的一个负责人阿列克谢·皮丘金,在他被指控的罪名中有一项是组织谋杀。尤科斯的各个分支部门都受到了搜查并被抄走了文件。10月底,尤科斯集团的头面人物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被传讯问,随后被捕。 另一起轰动一时的事件是知名商人、楚科奇自治区行政长官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突然收购著名的英国“切尔西”足球俱乐部。这再次引起了俄罗斯社会对寡头问题的关注。根据英国报刊的资料,为购买“切尔西”足球俱乐部、替其偿还债务、为球队引进新球员,罗曼·阿布拉莫维奇一共斥资3.5亿~4亿美元。 1999年初,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这个大学都没有毕业的年轻商人(当时年仅33岁)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当时的总统保卫局长亚历山大·科尔扎科夫把他称作鲍里斯·叶利钦家族的主要资助人。那时,各个报刊和电视台甚至都没有这位极具影响力的银行家的照片……很快一切就都水落石出了:罗曼·阿布拉莫维奇不仅是超大型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股东和董事会成员,而且是这个公司的实际所有者。在他的手上还掌握着几家铝厂、十几家其他企业、咨询公司和宾馆的控股权。 当时,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被认为是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的密友。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在成为公众关注中心之后,决定参加国家杜马选举。他在楚科奇选区获得胜利进入了国家杜马。在国家杜马里,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的言谈举止都很低调,他没有参加任何议员团。一年之后,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参加了楚科奇自治区行政长官的选举,并理所当然地赢得了选举的胜利。楚科奇自治州的领土面积比法国和德国大得多,但那里的居民仅有8万余人。这大概是俄罗斯联邦最无人过问、也是最贫穷的地区。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在该地大兴土木,依靠自己的资金建造了数座电影院、俱乐部、学校和医院,解决了交通问题、孩子们到南方度假问题和退休金问题等。然而,要在2~3年的时间里改变遥远、寒冷的楚科奇的状况是不太可能的。2003年,阿布拉莫维奇出现在阿纳德尔官邸的次数越来越少,更多的时候,他是在莫斯科或者国外度过。不久之前,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宣布不打算参加楚科奇自治区下一届行政长官的选举。媒体开始猜测,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和他的工作班子在这届任期届满之后将做什么。购买英国“切尔西”足球俱乐部只是上述问题的一部分答案。 临近选举(11) 引起社会关注的还有另外几起同霍多尔科夫斯基及阿布拉莫维奇相关的轰动性事件。例如,我们在2003年9月初获悉,莫斯科著名的自由主义周报《莫斯科新闻报》突然更换了所有者和报纸的主编。可以肯定的是,该报是尤科斯公司购来支持“亚博卢”集团参加国家杜马选举的。对于俄罗斯大众传媒来说,最惊人的消息不是《莫斯科新闻》出版集团幕后所有者的更换,而是迅速撤换了担任主编近10年的维克多·洛沙克,而把从未在报业工作过的电视记者、独立电视台前副总裁叶夫根尼·基谢廖夫任命为俄罗斯权威报纸之一的《莫斯科新闻》报的主编。 《莫斯科新闻报》以前就被认为是温和的反对派报纸,它一直受到亚夫林斯基和“亚博卢”集团的关注。维克多·洛沙克并不只是作为一名有经验而又独立的主编闻名于报业,他同时也是1986年起就在《莫斯科新闻报》工作的出色记者。而叶夫根尼·基谢廖夫却没有这样的声望。 2003年初夏,让莫斯科社会感到不解的还有,43岁的亿万富翁、尤科斯公司副总裁列昂尼德·涅夫兹林突然被选为国立俄罗斯人文大学校长一事。此人不久前还被称作“尤科斯的政治经理”。“人文大学”是根据知名的民主运动活动家、鲍里斯·叶利钦的亲密战友尤里·阿法纳西耶夫的倡议,于1991年在莫斯科历史档案学院和苏共中央委员会党校的基础上组建的。阿法纳西耶夫是该校创始人、校长,也是许多相关机构的所有者。然而这一次,用专权方式管理“人文大学”数千教职员的历史学者、科学博士却要被这个职业石油企业家、工程师、银行家替代。 尤科斯好像花了1亿美元为自己的一个经理购买了国立俄罗斯人文大学校长的职位。这一数目的资金被转到了“人文大学”的账上,该校每年可支取1000万用于学校开支。近年来颇不安分的列昂尼德·涅夫兹林所担任过的职位清单中(包括时间不长的俄罗斯犹太大会领导)又增添上了大型国立大学校长一职。 更让人困惑的是列昂尼德·涅夫兹林9月1日没有结束休假返回莫斯科,没有参加“人文大学”学术委员会新学年的第一次会议。整个9月份涅夫兹林都在国外度过,尤科斯公司新闻处通告说,列昂尼德·涅夫兹林作为“人文大学”的校长,正在欧洲的大学进行工作访问。然而,9月中旬的时候已经真相大白,原来列昂尼德·涅夫兹林在以色列求见了内务部长阿弗拉姆·波拉兹,请求加入以色列国籍,但他同时宣布不打算放弃俄罗斯国籍。 《论据与事实报》分析中心主任维亚切斯拉夫·科斯季科夫是一位消息非常灵通的记者,他在该报上报道过符拉迪沃斯托克出现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的豪华游艇、专用快艇、摩托船甚至直升飞机的情况。在当地居民们大部分时间无电可用的贫困城市里,豪华游艇的出现自然引起了当地记者的关注。据维亚切斯拉夫·科斯季科夫证实,仅阿布拉莫维奇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几年间就少上交国库各种税费近30亿美元 。西方媒体报道说罗曼·阿布拉莫维奇拥有不止一艘游艇,其中包括规模和价值排在世界第4的游艇“蓝色深渊”,还有位于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的漂亮城堡。如今,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游艇和城堡里度过的,而不是在遥远而寒冷的楚科奇。他已经厌倦了石油生意,正因如此才会有“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和尤科斯石油公司的资本合并。阿布拉莫维奇实际上把自己的石油生意卖给了霍多尔科夫斯基,而他拥有的铝业资本则卖给了奥列格·杰里帕斯卡,后者如今成了俄罗斯铝业的主人和所有者。按照媒体的报道,“切尔西”俱乐部参加的所有比赛,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几乎都要出席。此外,他还就收购加拿大某个著名冰球俱乐部事宜进行谈判,该俱乐部陷入了财政困境。“阿布拉莫维奇选择了体育”——俄罗斯和西方的报纸纷纷这样写道。 在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开始几近公开地远离公共事务和政治,并把巨额个人财产转向国外的时候,40岁的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宣布,过几年他也想离开工商业领域,集中精力在俄罗斯从事社会和政治事务。2003年初,尤科斯公司就已经大幅增加了对“亚博卢”集团以及俄共一些团体和分支机构的资金投入。在“亚博卢”集团参选名单中可以找到许多与尤科斯公司密切相关的杜马席位竞争者。来自尤科斯公司各部门的一些人也进入了俄共的参选名单。 许多报纸都报道说,尤科斯试图对国家杜马的行为施加比过去更大的影响。一些报道指出,正是像霍多尔科夫斯基这样的成功商人才能够领导俄罗斯的政府。霍多尔科夫斯基创建的“开放的俄罗斯”基金会的活动比以前更为活跃、积极。这个2001年组建的基金会的宗旨是为了促进俄罗斯形成西方式的开放、自由、民主社会。根据媒体的报道,“开放的俄罗斯”基金会拥有可支配的资金达几千万美元,不仅可以向“亚博卢”集团提供资金援助,也可对其他自由党派和团体进行支援。媒体还报道说,尤科斯公司的许多政治项目都是由前哲学教师、1990~1995年所有民主运动和团体的坚决参与者亚历山大·奥索夫佐夫领导的。亚历山大·奥索夫佐夫是莫斯科自由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俄罗斯自由俱乐部联合会的联合主席。他不仅是莫斯科的英国俱乐部成员,还在1996年被选为俄罗斯犹太大会的执行主席。媒体不仅把他称作著名的民主活动家,而且把他视为霍多尔科夫斯基最重要的政治顾问之一。奥索夫佐夫是“亚博卢”集团提名的杜马议员候选人。 临近选举(12) 仅从以上所举的例子便能看出,俄罗斯当局和寡头之间关系的尖锐化并非只是由俄罗斯总检察院的所作所为引起的,也是因为寡头本人超乎寻常的政治积极性和他们把资本从俄罗斯外移的企图。俄罗斯几个大石油公司之间的合并以及它们与西方某些公司的合并不仅把注册地点、而且把俄罗斯石油产业的日常管理基地都一并挪到了直布罗陀和英属的维尔京群岛。俄罗斯当局不对这些事件做出应有的反应那才是怪事呢。 当局和某些大企业家之间关系的尖锐化不仅仅是因为后者过大的政治野心,还有其他原因。目前没有必要再去谈论俄罗斯石油开采和加工业被私有化的那个时代以及当时的情形。新的所有者们在极其困难时期成功地保持甚至发展了石油业,当时世界市场的石油价格跌到了每桶12~14美元,而整个经济的国家管理和计划机制都被完全破坏。 再去为有人在1995~1996年用1亿美元购买了今天价值10亿或20亿美元的公司感到愤慨已没有任何意义。私有化是不公平的,很多情况下甚至是卑鄙的交易,关于这一点的论述已经有很多,所有人都很清楚,我们同样也明白。如今石油公司运作得很有效率,总体上说比苏联时期要好得多,特别是在工艺和生态方面。石油公司领导人及其管理集体理应为这份工作获得很高的报酬,但也不该超出应有的范围。石油行业不是现在这些所有者创建的,更正确的方式是让他们以租赁的方式经营公司。石油本身是属于人民和国家的自然资源。 石油行业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其所有者为此应该受到赞扬。但提高效率的不仅是石油业。2001~2003年世界石油价格显著提高,但这里并没有霍多尔科夫斯基、阿布拉莫维奇或阿列克佩罗夫的功劳。近两年来,石油价格一直保持在每桶25~28美元,这使石油行业的利润明显增长。这些利润中的不少用于充实国库,使得国家能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和军队现代化等问题。但是,石油行业太多的利润落入了新的石油大亨的腰包。 当然,他们关心如何使下属各石油部门能够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问题,但他们不重视开发新的石油产区。新的石油老板没有愿望和兴趣把资金投到与石油生意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业领域,就更不用说农业领域了。目前,俄罗斯的石油大亨们购买外国运动俱乐部、豪华游艇和城堡,在伦敦郊区、法国和西班牙的海岸置办大面积地产,这样做怎么解释也是行不通的。就连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王室成员最近10年也收敛许多,他们所关心的不仅是自己的利益,更多的还是国家的利益。 最近几年,俄罗斯许多大型集团公司纷纷开始在境外拓展业务。例如弗拉基米尔·波塔宁和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领导的俄罗斯诺利斯基镍股份公司收购了美国几家稀有金属开采企业。瓦吉特·阿列克佩罗夫领导的“卢克石油公司”不仅在塞尔维亚,而且在美国也收购了大型的汽车加油站网络。然而,产业的国际化不应该同俄罗斯自身的利益相矛盾。 遗憾的是,俄罗斯的生意圈里依然保留着所谓的买办资本,这种资本受西方伙伴而非俄罗斯的利益左右。一些剥削集团除了为自己聚敛财富之外不关心其他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大资本都意味着大责任。今天没有一个国家会认同给社会、国家、周边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损害的企业。 许多年前,在回答电视节目主持人“为什么您成了银行家”的问题时,霍多尔科夫斯基回答说:“金钱是多么美妙啊!”这个回答被写进了俄罗斯首富商人的所有传记当中。 因此,当霍多尔科夫斯基2003年9月29日在柏林最昂贵的“阿德龙”酒店召开的德国经济精英会议上宣布他最关心的是在俄罗斯建设“公民社会”时,很少有人相信他的话。我们这位大亨说:“当一千年前诺夫哥罗德市民大会分崩离析之后,这个问题就在罗斯出现了。”霍多尔科夫斯基忍不住说出那个引人注目的句子:“我不允许别人指点我怎么处理自己的亿万资产。” 某些寡头试图把自身的困难转化为国际“犹太问题”的尝试也未获成功。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政治野心和石油生意不是应该涉及到俄罗斯犹太社会的问题。早在2003年7月,俄罗斯最有名的犹太人报纸《犹太言论》就写道:“霍多尔科夫斯基、涅夫兹林及其亿万富翁俱乐部的同僚们证明,他们能在整个俄罗斯范围内做除法和减法,现在他们将需要证明能在该范围内做加法和乘法。他们代替俄罗斯国家发了财,今后他们应该同俄罗斯一起致富…… 原始积累(掠夺)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应该开始一条新的道路了。” 正如我们所见到的那样,《犹太言论》这篇文章的作者列昂尼德·拉津霍夫斯基很好地吸取了他同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在《今日报》合作上的教训。 《明日报》及其主编亚历山大·普罗汉诺夫突然之间出乎意料地成了霍多尔科夫斯基和尤科斯公司当前所有政策及实践的积极捍卫者。在涅夫捷尤甘斯克之行以后,亚历山大·普罗汉诺夫撰写了一篇关于尤科斯公司和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散文体长诗,发表在“民族兴趣”栏目,题目叫做“粘的不是血,而是石油”。 我无意质疑亚历山大·普罗汉诺夫在涅夫捷尤甘斯克所见到的美好景象:年轻而文雅的高级管理者、石油行业的最新工艺、用尤科斯的资金修建的完美的东正教堂、石油工人的高收入、完全没有吸毒现象、甚至那些城市上空的奇特影像——圣父、圣子以及化身为鸽子展开双翅拥抱他们的圣灵。普罗汉诺夫写道:“尼古拉神父怀疑这是一种诱惑。他打开福音书开始诵读,同时把神圣的十字架指向天空。那些影像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开始发光而且动了起来,圣灵的翅膀更紧地拥抱着圣父和圣子。根据这一圣迹建造的教堂就献给了圣灵。” 然而,我们无法同意普罗汉诺夫的结论——他认为,霍多尔科夫斯基及尤科斯公司的一切对俄罗斯都是有益的,而“肆无忌惮的当局”、“检察院和法院”、“疯狂的国家”、“总参谋部、政府、各个党派甚至外交部、议会和独联体”的行为则对俄罗斯有害。与霍多尔科夫斯基相比,普罗汉诺夫陈述的论调没那么露骨,但很明显,对他来说,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快乐的东西也是金钱。 临近选举(13) 2003年秋天。俄罗斯和外部世界 2003年秋天,经济及内政成就巩固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从夏季到秋季,普京在各个方面都延续了鲜明的对外政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他行事果断、合乎逻辑,同时又小心谨慎。俄罗斯联邦继续逐步发展和巩固自己作为独立的力量和影响力中心——特别是在独联体地区——的地位。然而,与过去不同的是,俄罗斯如今不向任何人强加任何意见,包括对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样的近邻和盟友。俄罗斯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权,只是坚持要遵守国际社会认可的国际法和国际商业规范。在国际冲突区域和热点地区俄罗斯总是试图不采取武力手段,而是进行调解。俄罗斯利用地缘地位的优势、自身的关系和经济及其他资源,继续强化其中间人和享有优待权的伙伴的角色。 我们看到,目前,世界上的大国对解决国际问题持不同态度。印度不在其所属地区以外推行积极政策;中国正集中精力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中国领导人总是力图远离大部分国际冲突;日本、德国也不推行积极的对外政策;法国的独立性和积极性要强得多;英国是美国最亲近的盟友,虽然英国的立场与美国也并非完全吻合。在国际舞台上美国最为积极,这个国家目前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可这些力量并不总是被理智地加以利用。最近两年,除了在东欧以外,美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盟友数量均有所减少,而反对者的数量则有所增加。 俄罗斯行事积极,但并不生硬,它甚至同被美国非常随意地划入“邪恶轴心”的国家也保持着正常的关系。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成就引起了许多西方专业人士、政治学家和苏联问题专家的恼怒,他们曾自信地预测俄罗斯的角色和影响力将减退,然而这些预测与现实相差实在太远。2003年6月底,美国报纸《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写道:“我们已经明确,普京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是俄罗斯的未来,是强大、清白、诚实的领导人,他善于同‘八国’领导人打交道;他重新把俄罗斯变成一个西方投资者的安全去处。叶利钦时代的无法无天终于完结。不过,就像其他许多对普京班子的看法一样,上述现实只是美化了的现实。说实话,普京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毫无疑问,他是一个爱国者,他的政策就是要把俄罗斯变成伟大的国家——无论俄罗斯人为此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然而,他不是一位自由主义的改革者,不是承认英国和美国想支持(如果不说强加)的那些民主价值的俄罗斯总统。” 上述认定有其正确的地方,但绝非完全正确。到现在为止,普京的对外政策都非常节省、慎重。没有人要求俄罗斯人为了回到超级大国的行列而不惜一切代价。相反,普京总统关心的是要让对外政策为俄罗斯带来额外的、包括经济上的好处。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在苏联时期,特别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俄罗斯不惜花费数百亿美元在各大洲许多国家购买慈善形象和影响力。相反,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苏俄时代,俄罗斯开始借贷好几百亿美元的外债,还主动表明自己的亲西方政策和外交让步。这一切现在都不复存在了。 目前,在俄罗斯有许多分析中心,它们的预测和分析差别很大。2003年6月,研究中心之一的战略分析和评价研究所发表了关于普京内政、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讲道:“大部分专家把普京担任总统的时代称作丧失机会的时代,对总统只说不做的谴责越来越多。总统身边的各个利益集团对其政策的不满越来越明显。伊拉克问题造成的悬念有可能成为轰炸总统阵地的重磅炸弹。普京对伊拉克问题的政策及其后果暂时还只是在高层内被视作失败,他的威望近几周内有所下降。由于当局对大众媒体的控制,广大选民还没有意识到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严重失败。但社会调查的许多材料都能预测到,随着对俄罗斯伊拉克政策不良后果的逐步认识,对总统外交政策的支持也会下降。他受到了右翼和左翼批评界的攻击。” 做出上述预测之后仅过了六个月,分析家们的极端态度开始越来越明显。左翼呼吁弗拉基米尔·普京积极支持萨达姆·候赛因,而右翼要求积极支持美国推翻萨达姆·候赛因制度的军事行动。但普京在伊拉克问题上回避了各方干扰,总统的沉着镇静只能对俄罗斯更为有利。俄罗斯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政策没有遭受任何失败。中东的局势让美国和英国的广大选民感到不满,而在俄罗斯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2003年秋天的社会调查对布什和布莱尔不太有利,而在普京身上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2003年5月、6月,当许多观察家感觉美国和英国快速而漂亮地赢得了伊拉克战争时,在俄罗斯和西方报刊上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俄罗斯要为今后努力与美国“和解”付出多大的代价?俄罗斯的外交损失究竟有多大?到处都援引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的话,并对其加以注释。赖斯说美国“应该惩罚法国,不理德国,原谅俄罗斯”。俄罗斯没有理睬这一高傲的声明。俄罗斯同样反驳了以其与伊朗进行核能合作为借口而对它施压的企图。 伊拉克危机并没有以萨达姆·候赛因的倒台而宣告结束。在很多方面,这一危机更加深入而危险。因为属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根源,不久以前的伊拉克曾是个不安宁、而且具有攻击性的国家。阿拉伯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人在这里甚至按照不同的地域划分。所有这一切都是由萨达姆·候赛因及其民族社会思想的一党专制造成的。摧毁这样一个国家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可现在怎么把这一切联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民主国家了呢? 临近选举(15) 2003年10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在莫斯科举行了领导会议,普京总统亲自出席。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在报告中指出,俄罗斯不排除对侵略者采取“先发制人”打击措施的可能性。伊万诺夫说:“当代外来侵略的特点要求俄罗斯军队在世界不同地区完成不同的任务。如果俄罗斯利益及其联盟义务需要的话,我们不能绝对排除先发制人地使用武力的可能性。” 在此次会议上,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发言引起了更大的关注,他说:“我可以通报你们一个信息,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和战略火箭部队司令都已经知道了它的内容。俄罗斯拥有大规模的陆基重型战略导弹储备。我讲的是威力最强大的导弹,我们有数十枚这样的导弹和数百个弹头。这些导弹克服反导系统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 按照普京的说法,这些导弹以前并未处于战备状态,而是储存在专门的仓库里;而现在它们将被调至战备值班状态,这至少在21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能为俄罗斯提供可靠的核保护网。每一枚这样的导弹(按照北约的分类属“三棱匕首”型)都可以承载六个弹头。最新式的“白杨- ”导弹的生产也在继续。可以推断的是,在戴维营的会晤中乔治·布什也被告之了在俄罗斯国防部会议上普京总统谈到的核导弹体系的变化。当然,这是对美国退出反导弹防御体系的回答。然而,与美国不同,俄罗斯不违背任何以前曾经签署过的协议。 2003年夏秋,俄罗斯同独联体国家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实质性的加强。俄语在吉尔吉斯被明确定为第二官方语言。作为回应,俄罗斯取消了以前制定的所有限制吉尔吉斯公民前往俄罗斯并在此工作的规定。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也有好转。2003年夏天,普京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同白俄罗斯开通统一卢布区的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之中。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并不固守任何观点,只希望能够找到互惠互利的方案。在创建统一经济空间的工作中,俄罗斯也遵循这一原则。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的协议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四国总统2003年9月在雅尔塔高峰会晤时签署的。 2003年,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在双方的关系问题上取得了不小的进展。1991年就中断了的经索契、苏呼米到第比利斯并延伸至埃里温的俄罗斯-格鲁吉亚铁路得到了恢复。格鲁吉亚把自己几乎全部的电力能源交给俄罗斯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控制。此前,该国凭借自身力量以及西方公司的协助都未能达到正常的电力供应。俄罗斯将帮助格鲁吉亚恢复对其来说最重要的印古尔水电站。格鲁吉亚首次允许俄罗斯社会工作者小组到潘杰斯峡谷与居住在此的车臣难民见面和会谈。 “俄罗斯正在独联体地区增强自己的‘肌肉’,以此开始与美国进行新一轮的对抗”——西方的一家报纸如此评价独联体国家的统一进程。然而,吉尔吉斯、亚美尼亚或乌克兰又会怎样与美国对抗呢?最近4年,俄罗斯变得更稳定、更有影响力,也更富裕了。它拥有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都没有的充足资源,前苏联的共和国也不可能在美国和西欧国家那里得到这些资源。经济和地理位置还有俄语和俄罗斯文化都在继续扮演着联系独联体国家的角色。的确,俄罗斯扩展了其在独联体国家的影响,但这是互惠互利、别无选择的进程。 2003年9月,在巴库办学卓有成效的斯拉夫学大学同阿塞拜疆总统办公厅一道举办了世界俄文传媒大会,俄罗斯总统夫人柳德米拉·普京娜作为贵宾出席了此次会议。此前一周,乌克兰总统列昂尼德·库奇马在莫斯科国际图书展上推出了自己的新作《乌克兰不是俄罗斯》,这本书用乌克兰语和俄语两种语言出版。2003年10月初在莫斯科举行了世界亚美尼亚人大会,来自60个国家1200万亚美尼亚人代表聚集一堂。在联盟宫的圆柱大厅召开的此次会议上,不仅亚美尼亚总统致了欢迎词,俄罗斯联邦总统也发了言。普京在索契休假期间会见了在此度假的十位独联体国家领导人,还和达吉斯坦著名诗人拉苏尔·加姆扎托夫及其家人和朋友亲切见面。拉苏尔·加姆扎托夫在80岁生日的时候获得了俄罗斯的最高奖章——圣安德烈奖章。拉苏尔·加姆扎托夫愉快地接受了这一荣誉,尽管按照宗教传说,圣安德烈是基督教的传教士,而达吉斯坦却是信仰穆斯林的地区。 伊斯兰教是俄罗斯8个联邦主体的主要宗教。这为俄罗斯与穆斯林国家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在俄罗斯的外交史上,俄罗斯领导首次被邀请出席了第101届伊斯兰组织大会,并在会上发言。这一邀请是马来西亚发出的,2003年10月中旬该国接待了来自几乎所有穆斯林国家的领导。参加这次会议的俄罗斯代表团的一位成员评价说:“俄罗斯并未把这一姿态与不久前举行的车臣选举联系起来。不过很明显,如果车臣共和国的局势朝另一种方向发展,那么俄罗斯就很难出席伊斯兰国家的会议。”在马来西亚新首都普特拉贾亚,俄罗斯总统普京有机会与土尔其、巴基斯坦、埃及和其他很有影响力的穆斯林国家的领导会面。普京随后又从马来西亚前往泰国,在10月19日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言。此次会议期间,普京再次会见了美国总统布什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几天之后,普京又在吉尔吉斯的投资论坛上发言,并为设在坎特的俄罗斯空军基地揭幕。对于普京来说,如此集中的外交活动密度还从未有过。 临近选举(16) 从弗拉基米尔·普京承担俄罗斯联邦总统职责的那一天算起,至今已经过了4年。这个时间不是很长,可俄罗斯和整个世界在这期间发生了众多的重要事件。这4年期间,俄罗斯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大大地朝前迈进了一步,这让我们对俄罗斯的光明未来充满了希望和自信。未来的俄罗斯不会再是用导弹威胁所有人的孤立的超级大国,但它也不会是美国和所有西方国家或者某个国家的“小合作伙伴”,等待俄罗斯人民的也不是那个从1917年起就承诺要建立的“美好未来”。 今天,罗斯人民没有轻松的道路和轻松的抉择。罗斯人民自己应该在2004年3月做出其中一个重要抉择。 转折,但不知转向何方? 代后记 在《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一书已经组版、校正,但还没有付梓印刷的时候,俄罗斯国内又发生了一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在本书中,作者不能不对其进行预测性分析。俄罗斯的首富、国内最大的石油公司总裁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查禁“尤科斯”的控股股票额,总统办公厅主任亚历山大·沃洛申的辞职和对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的任命,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的一系列重要声明及讲话……当然,所有这些都算不上是剧变,因为这不是新政策的实施,也不预示着俄罗斯新时期的来临,但这的确是普京总统四年前确定的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是在预料中的,只是本以为要经过几个月,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之前,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已受到挑衅,他不能不对此做出果断的回应。我认为已没有必要对上述章节进行修改,但应该将一些新发生的事件补充进去。这些事件的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容小觑。 2003年11月12日 寡头的被捕 2003年10月25日是个星期六。当日凌晨,一架图-134飞机因为需要加油而降落在新西伯利亚的托尔玛切瓦机场。这架飞机是由“尤科斯”石油公司向莫斯科子午线航空公司租赁的,机上坐着该公司的头面人物、总裁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俄罗斯这位首富是从下诺夫哥罗德市飞来的,随乘人员有他的助手和保镖。然而,这架飞机被挤在机场的一个偏僻角落,驶向它的不是燃料车,而是两辆装有防护玻璃的大巴。大巴驶近飞机,一辆停在飞机的舷梯处,另一辆停在机尾。身着迷彩服的武装人员包围了整架飞机。前舱的门被撞开,随后是一声喝令:“联邦安全局。坐在原地,不许动。检查证件!”没有人反抗。指挥这次行动的军官径直走向霍多尔科夫斯基并宣布:“我们收到命令,您得跟我们走。”霍多尔科夫斯基起身回答:“好,走吧。” 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押解到另一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飞机上。这是一架深夜里由莫斯科抵达的飞机。不到一小时,这架飞机就升空朝着西面飞去。这一天,在位于莫斯科“技术”胡同的总检察院调查局,霍多尔科夫斯基接受了简短、实际上就是走形式的询问后,和他的律师一起被带到了莫斯科巴斯曼法院。对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起诉书长达50页,涉及刑法的7项内容。法院没有深入调查这些指控的实质内容,所以诉讼过程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主要话题是调查期间如何控制被告人。指控检察官认为,霍多尔科夫斯基拥有出国护照,还有数量可观的财产,他有可能隐身国外,还能对证人施加压力,所以坚持对霍多尔科夫斯基采取羁押措施。 法官同意俄罗斯总检察院提出的对霍多尔科夫斯基实施拘禁的提议,核准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拘禁期限至2003年12月30日。当晚8点,霍多尔科夫斯基被安置在莫斯科有名的“水兵的静谧”一号调查隔离室。霍多尔科夫斯基出现在隔离室之前,那里的一切已经准备就绪。正如次日俄罗斯司法部副部长尤里·加里宁所言:“没有理由为被起诉的霍多尔科夫斯基创造特殊的条件。”一天以后,俄罗斯媒体得到消息,霍多尔科夫斯基将与其他三个犯罪嫌疑人关在同一个囚室,但他可以使用单独的洗手间,这位俄罗斯最富有的商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配备冰箱与电视,甚至订阅一份杂志和一份报纸,接受监外送来的食品,其他方面则必须遵守监狱的规定。这正如古老的俄罗斯谚语所言:“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不乞讨、永不坐牢。” 毫无疑问,拘捕霍多尔科夫斯基具有警示他人的性质,这是俄罗斯强力部门自2003年6月开始的系列调查、拘捕行动的极点。众所周知,当时被捕的不仅有因涉嫌雇佣杀人罪而受到指控的“尤科斯”保安部门负责人阿列克谢·皮丘金,还有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副手和挚友——普拉东·列别杰夫(也是亿万富翁)。他被指控侵吞、诈骗与逃税。“尤科斯”集团的另一人物——列昂尼德·涅乌兹林的神经经不起这样巨大的刺激,这位不久前才刚刚当选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校长的前俄罗斯犹太协会负责人(“尤科斯”公司答应每年向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提供1000万美元的资金援助),还没有来得及在人文大学的学生、学者面前露面就飞往国外,他已申请以色列的国籍,并寻求在那里政治避难。 在此之前,霍多尔科夫斯基曾两次飞往国外,一次是去联邦德国,另一次是去美国。他在那里多次反驳针对他的所有指控,并发表声明: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他都不会离开自己热爱的俄罗斯,他不仅有意继续自己的商业活动,还有意在适当的时候涉足政界。 临近选举(17) 当时检察院一次又一次地重申,他们有许多问题需要霍多尔科夫斯基做出回答,霍多尔科夫斯基很快就会受到传讯。检察院还公开声称可能对霍多尔科夫斯基进行一系列严重的犯罪指控。许多观察家认为,这可以看作是对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暗示,要他仿效别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和涅乌兹林离开俄罗斯。但石油大亨租赁图-134飞机不是为了飞往伦敦或者特拉维夫,而是为了在俄罗斯进行大规模的舆论宣传。“尤科斯”这位当家人说:“我不打算藏起来,如果检察院有要求,我准备随时在那里出现。”10月15~23日,霍多尔科夫斯基完成了他在奥尔拉、别尔格勒、利别茨克、达姆波夫、沃隆涅什、萨兰斯克、萨马拉、萨拉托夫的演讲和游说,他与当地的州长、政界及商界人士举行了多次会晤,将大笔资金捐助给地方高等学府的大学生,与地方报纸、电视台总编们进行非公开的会面。这次行程类似于实力雄厚的大政治家在大选前举行的巡回演说。 正当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宣传之旅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俄罗斯总检察院向“尤科斯”公司总部发出传票,要求“俄罗斯公民霍多尔科夫斯基”以证人的身份接受传唤。霍多尔科夫斯基需要在10月24日(星期五)12点之前出现在检察员卡里莫夫面前。但亿万富翁的律师们告知检察员,他们的客户正在外地出差,无法按期到检察部门接受问讯。 对“尤科斯”公司首脑的挑衅性行为只能做如下解释:他得到了某些身居要职人物的承诺,并寄希望于他们的支持。只有两个人能对这位寡头做出这种不受侵扰的保证——俄政府总理米哈伊尔·卡西亚诺夫与总统办公厅主任亚历山大·沃洛申。克林姆林宫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显而易见,在广受欢迎的《莫斯科新闻报》上刊登对鲍里斯·叶利钦的长篇专访也非偶然,该报在9月初已被“尤科斯”集团收购。俄罗斯前总统说他非常关注国内的局势,与政府首脑及总统都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面对公然的挑衅,弗拉基米尔·普京不能不做出相应的回答。所以,他决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行动,而且态度非常强硬,明显有敲山震虎的成分。霍多尔科夫斯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监控。为了拘捕他,政府成立了一个不仅包括检察机关,而且还包括所有强力部门代表参与的特别行动组。只有拥有特别授权,并且拥有独立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而且在政界德高望重的人,才能领导这个特别行动组。这个人当然必须是总统熟悉的,他还必须承诺,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违反俄罗斯的法律准则。需要指出的是,藐视国家的利益与需求的行为是不被容许的、危险的。 关于霍多尔科夫斯基的部分相关资料 1987年,24岁的莫斯科伏龙芝区共青团书记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参加了共青团商业组织,并领导共青团创业基金与苏联青年科技创新中心。1989年,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任命霍多尔科夫斯基为苏联第一家商业银行——科技进步创新银行负责人。1990年,苏联政府总理尼古拉·雷日科夫任命霍多尔科夫斯基为“梅纳捷普”集团跨银行部总经理,随后是“梅纳捷普”下属金融信贷联合企业的总经理。1991年初,这位年轻的苏联共产党员成为“梅纳捷普”董事会主席,掌管着莫斯科及其他苏联城市的许多金融企业和大量的国家预算资金(1年以后,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 苏联共产党解散,而苏联共青团较之更早瓦解。1992年的金融动荡使许多商人、千百万的公民,甚至上百、上千的大型企业破产。但许多银行与银行家却正好相反,他们在此过程中大发横财。他们不急于向得不到多少拥护、无能的布尔布利斯-盖达尔政府提供支持,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也没有受到“俄罗斯新贵”的青睐,更毋庸说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鲁斯兰·哈斯布拉托夫。那时,流入这些银行家腰包的钱财数额巨大,他们该与谁分享这笔财产呢? 所以不足为奇,霍多尔科夫斯基及其亲信那时已开始考虑如何建立一个符合他们利益的新国家的问题。他们对自己的目的毫不隐讳。在1992年出版的由霍多尔科夫斯基及涅乌兹林合著的《操纵金钱的人》一书中可读到这样的自白:“几个月前我们还认为不影响我们这些商人利益的政权是最好的。就这一点来说,戈尔巴乔夫政府是最理想的。在当时那个阶段,这已足够。现在,当商人阶级的力量在积蓄,而且已成为不可遏制的发展进程的时候,我们对政权的态度开始改变。政府对我们采取的中立态度已不能使我们满足。现在需要遵循‘谁有钱,谁说了算’的新原则……我们商人不需要被收买的政府,我们将促成个人利益与我们的目标一致的那些人以民主选举的方式掌握权力。这样的政权不仅能得到我们的拥护,也能得到我们的经济支持。如果(现在的政权)不能胜任,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步骤,让那些与商人志同道合的人上台。” 此书作者当时虽不是亿万富翁,但已是百万富翁,其发展思路很清楚。那些依靠非法手段成为百万富翁的人怀有胆怯心理。霍多尔科夫斯基和涅乌兹林在书中写道:“在做任何事之前,我们都无法摆脱这样的龌龊感觉:门即将开启,我们听到有人说,‘商人?请进监牢吧!’最富有经验的律师也无法保证我们能顺利离开被告席,因为被告与法官都将以法律为准绳采取相应的行动。” 临近选举(18) 1993~1994年间,霍多尔科夫斯基已成为20多家银行的主人,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梅纳捷普”。此外,他还掌管上百家工业企业及公司。霍多尔科夫斯基曾对一位记者说过:“我们不会给贸易额少于5000万美元的公司投资。” 到1994年年底时,许多西方的报纸、杂志,包括著名的《福布斯》杂志都以惊叹的口吻竞相报道这位年轻的“脸黝黑的商业巨头——俄罗斯最富有的一个人。他坐在地板上铺有乌苏里虎皮的奢华办公室里,管理着自己庞大的联合企业”。那时,媒体已将霍多尔科夫斯基与约翰·洛克菲勒、安德鲁·卡耐基,甚至阿兰·卡本尼相提并论。 1996年的质押拍卖着实让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肥了一把。1995~1996年质押拍卖的实质尽人皆知,但其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阿纳托利·丘拜斯对此并没有做出全面解释。他说:“应该看到俄罗斯的2003年与1995年存在很大差别,这是处于不同的世界与不同条件下的两段时期。在质押拍卖中完成的惟一任务是促成产生大的资本家,以防止社会主义重归俄罗斯。这个任务95%是政治性的,只有5%是经济性的。它是借助于质押拍卖完成的。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对此实施过程提出异议是合理的。但在超短的时间内,通过质押拍卖,大规模的私有制的确在国内得以建立。” 质押拍卖中的赢家当时本来就已是俄罗斯最有实力、最富有的私有者。在把国有财产中最诱人的部分送给这些人的时候,叶利钦、丘拜斯、切尔诺梅尔金也买到了这些国内主要银行家的驯服与支持。对这场交易提出质疑的出发点,不仅仅是传统的资本主义资本规律,1995~1996年间的俄罗斯立法也因此受到践踏。在质押拍卖中“梅纳捷普”获得的主要利益是完成了对“尤科斯”石油公司的控股。但当时霍多尔科夫斯基首先被看作是银行家,是俄罗斯在很短时间里形成的“七大银行”鼎立局面中最有影响力的银行活动家。我不得不回顾更早的一件事:当一位电视主持人问霍多尔科夫斯基,为什么他会成为银行家时,他脱口而出“钱,它是那么的美好!” 在传记作家所写的有关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嗜好中,我们了解到他是名牌车和开快车的强烈爱好者(与勃列日涅夫一样),他还是俄罗斯最大的顶级品质钱夹的收藏家,他收藏的钱夹由各种动物皮制作——从猪皮、牛犊皮到鸵鸟皮、蛇皮、鳄鱼皮,他的大部分钱夹中都嵌有金属片:要保护心脏不被丘比特的神箭和雇佣杀手的子弹射中。 “尤科斯”的石油经营异常成功。于是,霍多尔科夫斯基在1997年带着自己几乎整个班子从“梅纳捷普”转入“尤科斯”,他把“尤科斯”及与之相联系的“俄罗斯工业”公司发展成自己的商业帝国中心。1998年8月之后,“梅纳捷普”破产,但这对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生意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此时他的集团已经掌握一些很大的矿产地、副业及一些大型石油加工企业。中心位于涅夫切尤加斯克城的大型石油产地贮藏丰富,获得这个油田被认为是“尤科斯”发展的主要的、最富前景的动力。 “尤科斯”还在相关领域积极扩张,这包括轮胎厂、油轮运输、加油站。但“尤科斯”也保留在食品业、针织业、建材及建筑业中的份额。联合公司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阿帕奇特”——生产化学燃料浓缩物的最大企业。 除霍多尔科夫斯基之外,“尤科斯”主要的股票及财产拥有者还有列昂尼德·涅乌兹林、普拉东·列别杰夫、弗拉基米尔·杜波尔、米哈伊德·布鲁德诺和瓦西里·沙赫诺夫斯基。2003年正是公司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年。这一年中,仅上半年“尤科斯”的石油产量就增加了20.6%,产量达3900万吨;石油加工规模增长19.8%,达到1810万吨,6个月的进项为77亿美元;除去赋税及折旧费后,公司纯利润达2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80%。正是在2003年,“尤科斯”董事会做出决议,将不少于20亿美元的盈利作为红利分派。公司还决定在国家杜马选举中加大对一些政党的经济支持力度。接受“尤科斯”捐助的主要政党有“亚博卢”、“右翼力量联盟”和“俄罗斯共产党”。公司决策层有意在国家杜马中安插“自己人”,想在新的国家杜马中先得到“拦截股”,经过若干年后再得到“控股”权。 霍多尔科夫斯基公开宣布,他打算在石油领域只干到2007年,在此之后,他将从政。对政治家来说,坐牢似乎是非常有利的阅历和政治生涯中重要的一部分。霍多尔科夫斯基及其所有追随者、庇护者也因此宣布他的被捕是政治举动。 但是,针对“霍多尔科夫斯基事件”的指控书中没有任何政治方面的指控。 霍多尔科夫斯基因何受到指控? 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后,《国际文传电讯社》的网站上很快出现《A18/41-03刑事案资料》。只有《生意人报》一家报纸刊登了这份文件的全文 ,其他报纸只对这份材料做了简单介绍或者只字不提(如《苏维埃俄罗斯报》)。 霍多尔科夫斯基受到7项刑事指控,主要都是司空见惯的刑事罪:侵吞国有及个人委托给他的财产;逃税(作为自然人及法人);诈骗及伪造文件;滥用信任及不履行法庭的决议。这些起诉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注有“数额巨大”,甚至“数额特别巨大”的字样。 临近选举(19) 《资料》是从霍多尔科夫斯基在1994年就实施很多所谓违法犯罪行为的叙述开始的。在这一长达50页的文件的首页可以读到这些内容:“1994年,霍多尔科夫斯基就任莫斯科‘梅纳捷普’银行总裁。在此期间,他成立了以欺诈手段侵吞私有化进程中俄罗斯企业股份为目的的组织,并在实施犯罪过程中领导了该组织的活动。”霍多尔科夫斯基领导的这个组织“致力于在得到企业的股份后,攫取对公司的发展战略及企业具体管理的决策权。获得上述权利之后,霍多尔科夫斯基及其组织成员保障了拥有、使用及支配股份制企业所有财产的权利。这样,他们就以低廉的价格,而非市场价给其所控制的中介提供企业生产的产品。中介又以市场价向需求者提供产品。霍多尔科夫斯基与其组织的骨干成员获得了中间的差价。这给其他股东带来损失,使其无法获得纯利润带来的红利” 。 上述描绘只是其侵吞及诈骗活动的一个掠影。《资料》接着还列举了他们制造假冒法人、开皮包公司、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却从中获得巨款的许多事实。随后叙述的是以类似手段进行欺诈交易的数十项活动。非法活动大部分是在1997~1999年间进行的,但也有在2000年、2001年和2002年非法获得百万美元的情节,其偷税漏税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已达10亿美元。 虚假的合同、非法的盈利、对股东及客户的欺骗、以期票换取资金,甚至伪造签名,对这些非法活动的描述都能在18/41―03号刑事卷宗中看到。在其最后一页提到伪造文件是为了大幅度减少缴纳退休基金的费用,“这违反了俄罗斯联邦刑法第二章第327条款”;偷税漏税、不缴纳保险费数额巨大,“违反了俄罗斯联邦刑法第二章第198条款”。 霍多尔科夫斯基本人不止一次地声明,他在俄罗斯建立的不仅是效益最好的,而且是最透明的联合企业。而实际上透明的只是冰山上的尖角,在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我们可能看到洁净、透明的冰或是洁白的雪,而其余的部分则都隐没在深深的海洋里。商业秘密是这位寡头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他所知道的公司不合法行为毫无疑问要远远多于检察官。 而现今已掌握的材料足以对他做出最严厉的判决。 “霍多尔科夫斯基案件”与普京总统 2003年10月初从美国访问归来后,弗拉基米尔·普京就霍多尔科夫斯基事件做出了相当明确的声明。总统说:“我们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富了起来,几乎是一下子就成为亿万富翁,是国家使他们成为亿万富翁的,国家几乎将国有资产免费分发给了他们。他们自己也常说是国家选中他们成为亿万富翁的。之后,随着形势的变化,他们认为上帝对他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无所不能。实质上,他们已开始尝试在俄罗斯建立这样的寡头政治:在显要的政治人物背后站着一些人,他们表面上不表露自己,而实际上却左右着具有全民意义的决策。” 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在一定的政治范围内引起一片躁动,荒谬、尖刻的声明一个接着一个。这在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中也引起慌乱。但反应最强烈的还是丘拜斯、涅姆佐夫、沃罗申的助手格列布·帕夫洛夫斯基,他们尽力不把强力部门及检察院的行动与总统的意愿联系在一起,请求总统制止执法机关的出格行为。帕夫洛夫斯基表示:“权力部门走上斯大林主义与极权民众主义的道路,他们正准备着斯大林式的典型发展过程。这是一撮政治上无知、不负责任的人。他们期望恢复另一种包装的寡头政治,并指望着普京庇护他们的胡作非为 。”还有些言论认为,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是“国家的剧变”、“国家政权的克格勃化”和“弹劾总统”。 “普京的无限权利可以制止的只是民众的反对。”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共产主义者革命党与《新报》的激进分子提出类似的见解。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在自己的《生意人报》上呼吁抵制国家杜马选举。鲍里斯·涅姆佐夫说,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后,数十亿美元从俄罗斯流失到国外,俄罗斯的穷人“变得更穷”,国家经济也有可能因此而崩溃。丘拜斯宣称:“这是普京总统本人的危机。”亚夫林斯基认为:“国内正在进行商界与政权的较量。” 没等多久,普京就对此做出声明。10月27日的早晨,他在克里姆林宫召开的政府高官会议上声明:“就‘尤科斯’公司负责人被捕一事,我已收到俄罗斯工业家企业家联盟领导层、一些政治活动家请求接见的申请。我们经常与政党代表、企业主联合会领导、工会联合会及个别企业家进行交流,这几乎成为一种传统,这是必须的、有益的,我们将继续这样的实践。但是,只要执法部门的活动在俄罗斯联邦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就不会安排讨论执法部门活动的任何会面与交易……政府行政部门,甚至检察部门都无权剥夺人的自由,即便是在进行调查的初期。有这种权力的只有法院。如果现在我们面临的是这种情景,那么我认为,法院一定有其根据。正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院面前人人也该平等,不管他是普通的职员,还是处于最高级别的政府官员,比如部长,更准确地说是前部长;不管他是普通的公民,还是中等企业主,甚或是在其个人名下或公司名下拥有数十亿资产的大商业家。法律面前应该人人平等,否则我们永远无法解决建立经济上有效的、社会上可以验证的纳税体制问题,无法教会并促使人们去纳税、交纳社会及退休基金,我们也永远无法抑制组织犯罪与营私舞弊现象……我理解商业界的顾虑,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强调:不会因为对此事件进行调查而使事件扩大化,更不会追究与私有化结论有关的问题。所以,我请求停止针对此案件的一切辩论与过分敏感的反应,也请求政府不要介入此事的争论。” 临近选举(20) 近期,普京仍不止一次就“尤科斯”事件阐明自己的立场:“所有人都应该彻底地明白——必须时时履行法律义务,而不是等被抓住某一弱点才想到要履行。” 西方记者未能准确地将这个俄语“俗语”的内涵译成自己的语言。弗拉基米尔·普京几次谈到“前部长”,包括一次是在意大利,他指的是尼古拉·阿克谢年科。不久前,他受到好几项违反刑法的指控。法院找到理由签署禁止他离境的文件,以限制他在调查期间的活动,但此事几乎没有引起媒体的任何评论。 普京总统对霍多尔科夫斯基非常了解。仅2002年底至2003年初,他们之间就有过好几次会谈。最后一次会面是在2003年4月24日,即“尤科斯”与“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宣布合并后的第三天。总统会见了这两家公司的首脑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和叶夫根尼·施韦德莱尔。据总统新闻局通报的消息:“会谈的参加者向总统通报了他们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计划。”这些计划规模庞大。霍多尔科夫斯基要求政府允许铺设私有的输油管道。事后,霍多尔科夫斯基用挑衅的口气对他与政府间的谈判进行了评论:“当我制定好自己的计划后,不需要有人再对我们说该往哪一条输油管投资。我准备冒险。我觉得政府早就明白,私有经济的工作效率要比国家的工作效率高。” 但普京坚决表示反对建设私有的输油管道。他还几次提醒霍多尔科夫斯基纳税问题及不允许对政党进行幕后经济支持的问题,哪怕这种经济支持来源是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私人资金。霍多尔科夫斯基则呼吁普京不要干涉实施具体经济方案的决定,“只需履行宪法保证人的义务”。“剩余的所有事应该由社会完成……应该依靠国家少数具有创造力的群体,依靠高智商的精华。我们的成功是我们的大脑积极运作的结果。”霍多尔科夫斯基经常这样解释“尤科斯”的高额收入与良好效益。2003年7月5日,即列别杰夫被捕后不久,霍多尔科夫斯基做了非常引人注目的声明:“我本不想与国家的总统争辩。每个人都该在自己的领域内活动。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普京的名字和父称)的性格不同一般……我们负责向各地提供大量的能源,公司拥有保持其坚固性的巨大可能性。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准备履行这个义务,而当局也应该明白自己所承担的责任。” 这个声明被看作是具有威胁性质的暗示。两个月后,普京才对这个暗示做出回应。他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尤科斯’当然是一家大公司,但绝不是俄罗斯惟一的公司。对它的调查不仅与私有化问题有关……事实上,私有化问题只是调查中较小的一部分。我们说的主要是犯罪活动,是其参与犯罪活动的事实,是合并过程中发生的杀人及杀人未遂事件……我想提醒有关方面不要使问题政治化。我希望一切都能结束,而且是很快,那时我们就能看到结果。现在我们了解到的只是以‘尤科斯’命名的巨大冰山下封尘的全部事实中的大部分而已。” 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后的俄罗斯经济 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后,俄罗斯的许多报纸都提到,俄罗斯因为此事件正失去上百亿美元的西方投资,“俄罗斯的金融体系已崩溃”,它正处于“休克状态”,“灾难正慢慢逼近”。卡耐基基金会的莉奇娅·舍夫佐娃在《莫斯科新闻报》上说,不仅俄罗斯的商业遭受冲击,“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被捕也给世界商业洗了冷水浴,西方企业界在休克中冻结”。 《新闻报》的弗拉基米尔·费多林附和她说,“俄罗斯成为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国家”,现在应该忘记俄罗斯想使其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计划。 莉奇娅·舍夫佐娃还发问道:“哪里有这样的保障?——不经过公开的法庭调查不会将西方商人投入刑事犯的监牢。俄罗斯到底还想不想坚持其外交政策?” 这些都是在有意夸大事实。人们甚至没有理由认为这件事会在俄罗斯证券市场引起恐慌。10月29日和30日,莫斯科的报纸纷纷刊登各类相关消息:“‘西伯利亚石油’已挽回了损失”,“俄罗斯市场开始走向健康之路”,“‘尤科斯’集团应该继续经营”。从10月27日至11月1日,“尤科斯”公司在莫斯科银行交易所的股票下跌了20%。但当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在监牢里做出声明,他要从“尤科斯”公司的全权领导之职卸任、放弃参加“尤科斯—西伯利亚石油”合并计划后,“尤科斯”的股票立刻上涨12%,而且一直保持上涨的势头。“尤科斯”公司宣布,公司的股东们已成立以总裁西蒙·库克斯为首的新的集体管理公司机构。与库克斯一起负责公司管理职责的还有另两位富有经验的经理。公司所有的新负责人都是早已在“尤科斯”高层工作的美国人。尽管俄罗斯的金融与证券市场的规模及影响力都有限,但在此期间也没有发生崩溃,有的只是牌价的轻微波动:有时下跌,有时上涨。经济学家阿·苏什科维奇在解释当时的形势时写道:“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的瞬间效应是显著的,但也是昙花一现。股指重新攀升,‘尤科斯’公司也重新调整自己的资本。市场指数在单位范围内的波动从一开始就减弱了任何个人给市场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这一意义而言,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被捕不是悲剧,而是一个事件,一个与在库班河过早下的一场雪,或者是收回某一实力雄厚的资源开发者的开采许可证没有太大区别的事件。一个几乎100%的生意都与开采碳氢化合物原料(石油、天然气)有关的大型企业会因为其主要管理人员被捕而减少开采量与产量吗?它的加工与销售指数因此下降得可能也不大。” 临近选举(21) 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恣意妄为,使大多数近三年内本已调节好自己与政府关系的大企业家陷入困境,所以,俄罗斯的大企业家中几乎没人支持霍多尔科夫斯基,他的石油竞争伙伴们也极力回避对此事进行评论。“尤科斯”公司的这位首脑被捕两天以后,记者们向一些大的企业家们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您如何看待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一事?”只有“俄罗斯统一电力股份公司”的阿纳托利·丘拜斯、俄罗斯工业家企业家联盟的副主席及执行秘书伊戈尔·尤尔甘斯、“维姆别尔科姆公司”的德米特里·泽民三人表示支持这个嫌疑犯,其他人则宣布,他们更希望与此事保持距离。在与之“保持距离”的名单中,不乏俄罗斯经济界的名流:奥列加·德里帕斯卡(“基本元素”公司)、卡哈·别努基泽(联合机器制造厂)、亚历山大·阿卜拉莫夫(欧亚控股公司)、鲁宾·瓦尔达尼扬(“三方对话”投资公司)、弗拉基米尔·波塔宁(“因特罗斯”投资集团)、米哈伊尔·弗雷德曼(“阿尔法”投资集团)、安德烈·科斯京(“对外商业银行”)、弗拉基米尔·科冈(“工业建设银行”)、亚历山大·玛姆特(“三方对话”投资公司)、阿列克谢·米勒(“天然气工业”)等。倾向于保持距离的还有俄罗斯工业家企业家联盟主席阿尔卡基·沃尔斯基。 普里马科夫领导的俄罗斯工商会也无意为霍多尔科夫斯基辩护。 西方媒体对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一事的反应也很平淡,只有个别欧洲及美国的报纸就此事表示出忧虑,但不是反对。在西方较受欢迎的《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刊发的威廉姆·普费弗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写道:“霍多尔科夫斯基与普京之间的冲突是为争夺俄罗斯的未来而进行的一场斗争。中心问题是:寡头将来是否能执掌俄罗斯?或者是,俄罗斯的强力政权拥护者、民族主义者能否控制寡头?寡头的实力建立在苏联解体后被其据为己有的俄罗斯原材料资源与工业基础之上。这些巨额财富中的一部分与国际犯罪集团的活动有关。以前苏联知识分子及普京为代表的安全机关为基础构成的精英领导下的俄罗斯取代寡头统治之下的俄罗斯,是俄罗斯的惟一选择。这些高傲的精英们具有为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命运负责的使命感,他们在意识及行动领域都很专制。” 《新报》的编辑及观察家对现在的俄罗斯权贵则持不同观点。他们不仅称新权贵是沙文主义者与受贿分子,而且是平庸、无能之辈,“不堪苏联超级大国承载的重负”。帕维尔·菲利甘高乌埃尔认为,正是霍多尔科夫斯基积极支持俄罗斯选择以普通的、非帝国的身份完成与西方一体化的计划。这也是他坐牢的原因。 但与西方“一体化”和与西方合作是完全不同的策略。 亚历山大·沃洛申的辞职 2003年10月27日,也就是普京在政府主要官员会议上发表果断的声明之后,亚历山大·沃洛申向普京总统递交了申请,要求辞去总统办公厅主任职务。沃洛申与霍多尔科夫斯基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但沃洛申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对总统的影响力,没有预料到这场冲突的严重性与尖锐性。霍多尔科夫斯基被捕的消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预先没有得到任何有关的信息。普京接受了沃罗申的辞呈,但10月30日才在相应的文件上签字。 亚历山大·沃洛申在俄罗斯权力等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观察家在评价俄罗斯政要的影响力时,不止一次将沃洛申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总统本人。沃洛申还被看作是俄罗斯政治的院外活动成员,政治评论家甚至将其归入具有“消极影响标志”的政治家,认为他是别列佐夫斯基向叶利钦推荐的“家族利益集团”忠实成员。但在普通俄罗斯公民心目中,沃洛申鲜为人知。 1997年出版的最新版本的大型指南《俄罗斯名人录》中根本没有出现沃洛申的名字。当时他还在鲜为人知的“联邦基金协会”工作,稍后成为瓦连京·尤马舍夫的助手之一。后者当时是俄罗斯总统办公厅主任,没有什么出众之处。沃罗申对普京很驯服,但他们两个人都明白,他们早晚要分道扬镳。 从表面上看,亚历山大·沃洛申的辞职是近四年来普京在人事方面最引人注目的决定。鲍里斯·叶利钦曾八次改换总统办公厅负责人,但普京坚持他在人事政策上完全不同于前者的原则。塔季扬娜·马尔金娜在《新闻时报》上撰文说:“对很多政治家及企业家而言,亚历山大·沃洛申的辞职比围绕‘尤科斯’发生的其他事件都更有戏剧性,更有意义。对其中一些人来说,这是俄罗斯现代历史的句号。在此之后,俄罗斯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令人害怕、迷茫、最好情况也是惶惶不安的历史。这不仅是社会名流、政府官员和寡头的更迭,也是发展方向自身的变化。” 但是,有这样想法的可能只是与亚历山大·沃洛申有着密切接触的一小部分官员与商人。俄罗斯发展方向的变化早在2000年就已开始,而一些政论家现在才注意到这个发展新趋势。 .基里延科在《侧影》杂志上发表评论:“俄罗斯总统的执政方针总算是在各个细节上都明显表现出来了,看来时机已经到来。普京的方针是要建立国有资本主义及相应的政治外壳。国有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及政治外壳不同于传统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就如同军队在各个国家都不同于社会其他阶层一样。” 作者的讽刺是不恰当的,因为在俄罗斯从来就没有过所谓“传统的资本主义”。根据《政治局》杂志弗·施什金的论断,俄罗斯的“全部权力结构在10月末实际上都已瓦解”,所以他呼吁“停止对被控制民主的一切冲击”,“恢复过去的正常民主”。 但是,如何恢复俄罗斯从来就没有过的一切呢? 临近选举(22) 现在,俄罗斯绝大部分公民都用肯定的态度对待中小企业家,并承认私有制给社会带来的益处。他们对待大企业家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多数大企业家——暂且不说那些寡头——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润,而不是国家民众的需求。他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但其控制权并不属于俄罗斯,其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要独立于俄罗斯的利益及政府的需求,还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国家的领导者身上——这就是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几乎公开的既定目标。所有这些不可能得到国家领导者和广大公民的支持,有哪一位俄罗斯公民乐意看到“尤科斯”在国家杜马中收买几十个代言人,或者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购买英国的“切尔西”足球俱乐部呢? 任命38岁的法学家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为总统办公厅主任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近四年来,正是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担任了沃罗申的第一助手。不仅是普京,沃洛申本人也为现在的形势变化培养了梅德维杰夫。早在2000年2月制作的系列专访《首脑人物》中,普京总统就曾说过:对他来说,在政治领域也存在着“团队精神”这一概念。当时普京总统只提到三位让他感受到“团队精神”的人:谢尔盖·伊万诺夫、尼古拉·帕特鲁舍夫和“季马·梅德维杰夫”(季马是德米特里的爱称——译者注)。在这种相互和谐的气氛中,无论是总统,还是总统办公厅的工作都会工作得更好,这对整个国家十分有利。 德米特里·梅德维杰夫在圣彼得堡大学攻读研究生时的导师尤里·托尔斯泰教授,对克里姆林宫新的人事变动的解释非常简单:“现在对人民承担的责任要远比对资本寡头承担的责任重要。” 译后记 2001年底,一次相当偶然的机会让我们有幸结识了罗伊·麦德维杰夫先生。麦德维杰夫是当代俄罗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政治评论家,对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苏联和俄罗斯领导人有颇深的研究。同时,他还是一位多产作家,出版过许多著名历史人物的传记。他的作品不仅在俄罗斯国内深受读者欢迎,而且还被译成中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西班牙文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 初次结识麦德维杰夫先生时,他撰写的《普京时代》一书已经与中国读者见面。麦德维杰夫是一位对中国的发展给予非常多关注的学者,他对自己的作品能被翻译成中文感到由衷的喜悦。先生还特地告诉我们,自己手头正在着手撰写关于普京总统执政的另一本书——《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希望中国读者也能看到这本书。麦德维杰夫曾经应邀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学术单位讲学,还和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不少中国专家学者保持经常性的工作联系。由此他更加深知,中国的广大读者对普京总统很感兴趣,对俄罗斯的发展变化也极为关注…… 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麦德维杰夫先生的愿望在三年以后就得以顺利实现!更不曾料到,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自己能与他结成促膝交谈的忘年交,而且有幸成为本书的译者! 我们的职业是新闻报道,关注俄罗斯政局发展是各自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毫不讳言,俄罗斯复杂的国情、变换的政局常常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自从结识麦德维杰夫先生后,每当感到困惑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到他位于莫斯科郊外的小木屋坐坐,认真倾听他对问题的分析。与俄罗斯其他政治评论家不同,麦德维杰夫对参加政党的活动态度淡漠,也没有强烈的个人政治抱负或政治倾向。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苏联大部分政治变革的资深学者,他总是能以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当今俄罗斯所发生的一切。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愿意开诚布公地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看法。细细回想起来,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无论酷暑还是寒冬,也不管春风还是秋雨,麦德维杰夫总是热情地敞开大门欢迎我们,就俄罗斯当前政治形势和普京执政理念等问题与我们进行深入、坦诚的交流。尤其让我们感到荣幸的是,当时与麦德维杰夫先生讨论的很多题目后来都被这位睿智学者写进了《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一书。 据麦德维杰夫介绍,他与普京总统的最初相识就是源于“书”。几年前,麦德维杰夫撰写出版了曾担任苏联克格勃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安德罗波夫的传记。那时,普京还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他特意将麦德维杰夫请到联邦安全局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卢比扬卡总部,为这本名为《人们所不知道安德罗波夫》的著作举行首发式。就是在那个首发式上,麦德维杰夫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了俄罗斯未来总统——普京。不过,麦德维杰夫对普京的跟踪研究则是在后者接替鲍里斯·叶利钦出任俄罗斯代总统之后的事儿了。普京的一举一动都没有离开过麦德维杰夫的视线,他说:“伴随着新千年到来的钟声,俄罗斯完成了政权的改朝换代:在政坛驰骋十几年的叶利钦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不为人熟悉的年轻人。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世界各地的目光都汇聚在这个从前的克格勃职业特工身上,人们都在揣摩着,这个普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也和他们一样。” 临近选举(23) 与许多人一样,麦德维杰夫先生的确也总是喜欢将普京和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做一番比较。走进克里姆林宫之前,普京名不见经传,几乎在所有政治评论家的心目中,普京都属于最没有希望成为俄罗斯总统人选的那类人。之所以能跨越俄罗斯的权力颠峰,无疑全靠叶利钦为他铺路、搭桥。叶利钦执政期间,国家杜马的反对党气候很盛,动不动就和总统叫板,叶利钦提出的政府总理候选人,他们说驳回就驳回。地方领导人更是各自为政,以地方诸侯自居,俄罗斯的联邦法律在有些地区甚至无法产生效力。普京虽然也遇到过很多问题,但从没有出现过任何威胁执政地位的政治危机。他就任总统以后,国家杜马反对声音减弱,控制国家杜马多数的党派打出的口号居然成了“跟着总统走”,普京提出的法律提案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杜马顺利获得通过。与此同时,普京的政权垂直政策给地方领导人敲响了警钟,从前根本不把莫斯科权力中心当回事的那些地方诸侯,都感觉到新总统的威严权威,一改我行我素的传统做法,争先恐后地向克里姆林宫表达顺从和忠诚。对比叶利钦和普京俄美关系上的立场,也不难发现有明显的差异。即使是俄、德、法三国抱在一起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的时候,普京也不像叶利钦那样虚张声势,而是不止一次地重复这样一句话:“俄罗斯反对战争,但不反对美国。” 显然,普京充分了解到俄美两国实力过于悬殊,默认了两国关系的不平等性。 四年执政下来,普京在经济领域并没有采取什么特别的政策,但是公务员、教师、医生的工资涨了,老年人能够按时领到退休金,军人的津贴也有大幅增加。老百姓认准一个浅显的道理:不管这钱是从哪里来的,谁让他们过上好生活,他们就拥护谁。普京执政以后,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从多年来的下降逐步转为5%左右的增长——尽管很多人都清楚,这主要得益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长期以来,俄罗斯国内外经济专家都在研究,普京脑子里装的是自由宽松的市场经济思想,还是保守陈旧的计划经济观念?实践结果表明,普京的经济政策既不同于西方倡导的自由经济,也不是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国家严格控制石油、天然气、木材、金属、金刚石等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和出口,但对一般的生产和流通部门,国家很少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还鼓励企业之间进行公平、自由的竞争。 在普京的第一任期之内,俄罗斯发生过不少恶性事故,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沉没。当时,普京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没有在潜艇沉没之后立即终止休假,从而招致反对派媒体的激烈攻击。“库尔斯克号”沉没着实给普京上了一课,他也因此学会了如何应对突发性灾难。车臣问题是俄罗斯一块无法根除的痼疾,普京最初对其严重性认识似乎有些不足,但他很快就明白了,车臣问题恐怕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彻底解决的,必须做好与这一棘手问题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在组织反恐行动的同时,普京用了很大精力去恢复车臣的法律秩序,在车臣通过了新宪法,选出了新总统,车臣局势也被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普京扶持的车臣总统卡德罗夫在当地很有威望,也具备控制危机局势的能力,不过他却在2004年5月9日被恐怖分子杀害,车臣再次陷入群龙无首的危机局面。3个月后,车臣内务部长阿尔哈诺夫被选为车臣总统,这个职业警察出身的新总统能否挑起稳定车臣的重任,就连普京本人现在也恐怕下不了最后结论。 2004年3月14日,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在麦德维杰夫看来,如果说普京4年前登上总统宝座与叶利钦有很大关系的话,那么普京这一次竞选胜利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实力,这也说明俄罗斯的老百姓对他4年政绩非常认可,愿意把国家未来4年的命运托付给深受他们信任的普京。麦德维杰夫先生说:“这次总统选举以前,普京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紧张,他甚至没有参加一场竞选活动,按照大家的理解,此时的普京早已成竹在胸,稳操胜券。但是,当选总统以后,普京却没有感到一点放松,因为他深知未来4年的执政道路不会平坦,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等着他去解决。” 麦德维杰夫先生的预言很快就应验了,就在我们准备把书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恐怖的阴霾一波接一波地降临俄罗斯。先是两架民航客机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恐怖分子炸毁,飞机上的89人全部遇难;接下来是恐怖分子在莫斯科里加地铁站引爆人体炸弹,10人死亡、几十人受伤。更大悲剧还在后面:9月1日,车臣恐怖分子一手制造了北奥塞梯第一学校人质劫持案,造成300多人死亡、600多人受伤,惨景震惊了全世界。恐怖事件的频频发生,给普京总统造成很大压力。保证公民的生命安全,是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日益猖獗的恐怖活动,普京也没有更多的选择,他只能应对这一严峻的挑战。针对西方国家那些让他考虑与车臣分离分子谈判的建议,普京诘问道:“你为什么不与奥萨马·本·拉登会面,把他邀请到布鲁塞尔或者是白宫,然后举行会谈,先问他要什么,然后给他,这样他就能让你安稳。你为什么不那么做?”他接着说:“我们为何要与杀害孩子的人谈判呢?” 临近选举(24) 除了坚定(或称为强硬),普京的“风格与个性”中最突出的是机敏。对于这一点,麦德维杰夫在书中有非常精彩的论述。俄罗斯国内外都在密切关注着他的言行,都想从这一举一动之中寻觅出他的治国方针和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回答那个问题:普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回答俄罗斯加入北约可能性这一问题时,普京也曾经说了一个反问句:“为什么不呢?”引得俄罗斯以及西方报刊做出了大量评论。当总统在一个大型商务会议上宣布建立特种金融情报机构时,一位大银行家问普京:“那我们俄罗斯还有银行秘密可言吗?”“那你认为现在有吗?”普京迅速地反问道,这位银行家默默地坐回自己的座位上,无言以对。许多人都注意到了普京对这个充满藐视的问题所做出的迅捷而恰如其分的反应,这一幕同样出现在1999年8月16日确认新总理候选人的国家杜马会议上。在发言中,根纳季·久加诺夫同意以新总理取代谢尔盖·斯捷帕申,但却故意装作忘记了叶利钦新发现宠臣的姓名。格里高利·亚夫林斯基则讲错新人选的名字和父称,叫他谢尔盖·弗拉基连诺维奇·普京。在总理资格的表决被批准后,普京上台发表讲话,感谢所有杜马议员对自己的信任,并对“格里高利·阿列克谢耶维奇·久加诺夫”表示特别的谢意——在这里,普京故意将亚夫林斯基的名字、父称以及久加诺夫的姓混淆在一起来回应对手的蔑视。 应该说,这本书里记录的很多事,我们都非常熟悉,有些甚至还亲身经历过。对我们来说,翻译这本书就等于是对俄罗斯这段历史的一次系统回顾,这对我们继续关注、研究俄罗斯局势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很有益处。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并不完全同意麦德维杰夫先生书中陈述的所有观点,但我们也不强求自己和作者的观点完全一致。有些问题本身背景非常复杂,恐怕今后很长时间都无法找到统一的答案。 王晓玉 韩显阳 2004年9月 王晓玉 1966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中国青年报》主任记者,化学博士。198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1995年6月获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博士学位。 从1995年9月起,在《中国青年报》国际部从事新闻工作,曾任过报社国际新闻编辑和驻外高加索首席记者。2001年9月至今,任《中国青年报》驻俄罗斯首席记者,《环球时报》和《环球财经》常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驻外工作期间,先后采访过的人中既有阿塞拜疆总统、亚美尼亚总理、俄罗斯政府能源部长等各国政要,又有俄罗斯“尤科斯”公司董事长、石油管道股份公司总裁等商界精英。 出版了《俄罗斯向何处去?》(2003年)、《克里姆林宫挖掘者的故事》(2004年)、《苏联的最后一年》(2004年)等多部译著。 韩显阳 1968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甘南县。《光明日报》主任记者,教育学博士。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11月获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师范大学博士学位。 1996~1999年在《中国青年报》国际部从事记者、编辑工作,1999年调入《光明日报》社。2000年3月~2004年4月在前南斯拉夫工作,任《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首席记者。2004年11月至今,任《光明日报》常驻莫斯科记者。 十年记者生涯中,曾多次参加我国领导人出访等重大事件的报道工作,采访过包括总统、总理在内的世界各国政治家多达40余人次。 主要专著有《阴影里的逐杀——美英情报机构是如何颠覆南斯拉夫的》(2003年),译著《克里姆林宫挖掘者的故事》(2004年)、《强生婴幼儿日常护理》(共四册,2004年),此外,还参与编写了《新闻眼 天下事》(2000年)等。 作者简介 罗伊·亚历山德洛维奇·麦德维杰夫 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前苏联著名持不同政见者。1925年11月14日,麦德维杰夫出生于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1946~1951年在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学习,1951~1957年在一所农村学校当老师,后任学校校长。从1957~1971年,麦德维杰夫先后在教育出版社和苏联教育科学院工作。从1971年开始,麦德维杰夫成为自由学者。 麦德维杰夫1956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69年因撰写《历史的审判》一书而被开除党籍,1989年恢复苏共党籍。1989~1991年间,麦德维杰夫曾经被选为苏联人民代表和苏共中央委员,现为俄罗斯劳动人民社会党两主席之一。 麦德维杰夫在长达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一共出版了40余部著作,内容涉及政治、历史、教育、社会、文学、哲学等众多领域,其中不少还被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日文、中文、西班牙文等24种外国文字,在20多个国家出版。 截止目前,麦德维杰夫在我国已出版了《让历史来审判》(1981年)、《赫鲁晓夫的执政年代》(1981年)、《论社会主义民主》(1982年)、《政治日记》(1983年)、《论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与意大利记者皮尔罗·奥斯特林诺的谈话》(1984)、《斯大林周围的人——六位苏联政治领导人的政治传记》(1986年)、《布哈林的最后岁月》(1988年)、《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1989年)、《赫鲁晓夫政治生涯》(1991年)、《普京时代——世纪之交的俄罗斯》(2001年)、《俄罗斯向何处去——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2003年)以及《苏联的最后一年》(2004年)等10多部著作,均受到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的欢迎。 临近选举(25) 罗伊·麦德维杰夫主要俄文著作 1.《历史的审判——斯大林主义的起源及后果》,纽约,Alfred A Knopf, 1974,1126页。 2.《谁疯狂了?》,伦敦,Macmillan,1971,163页; 3.《一本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书》,阿姆斯特丹/巴黎,赫尔岑基金会,1972,401页。 4.《他们围住了斯大林》(论文集), Benson(Vt.):Chalidze,1984,321页,莫斯科,政治出版社,1990,349页。 5.与 . .麦德维杰夫合著《 . .赫鲁晓夫的从政经历》,Benson(Vt.):Chalidze,1986,272页。 6.《菲利浦·库兹米奇·米罗诺夫的生活和死亡》,与 . .斯塔里科夫合著;莫斯科,“爱国者出版社”,1989,363页。 7.《 . .赫鲁晓夫的从政经历》,莫斯科,书籍出版社,1990,302页。 8.《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莫斯科,进步出版社,1990,483页。 9.《政治画像》,《历史文献》论文集,斯塔夫罗波尔出版社,1990,126页。 10.《艰难的1918年春天》,沃罗涅什,“中央黑土地”出版社,1990,126页。 11.《个人和时代: . .勃列日涅夫的政治画像》,莫斯科,新闻出版社,1991。 12.《斯大林的随从和家庭》,莫斯科,政治出版社;彼尔姆,星辰出版社,1991,410页。 13.《灰衣主教: . .苏斯洛夫的政治画像》,莫斯科,共和国出版社,1992,237页。 14.与 .帕尔菲奥诺夫、 .赫梅林斯基合著《钢铁之鹰: . .卡冈诺维奇的政治画像》,叶卡捷林堡,“肯诺斯”出版社,1992,126页。 15.《时代的联系》,历史学论文集,斯塔夫罗波尔出版社,1992,604页。 16.《俄罗斯1917年革命: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和挫折——俄罗斯1917年革命80周年》,莫斯科,人权出版社,1997,127页。 17.《丘拜斯和“私有化证券”——俄罗斯私有化史》,莫斯科,“伊姆拜托”出版社,1997,23页。 18.与 . .麦德维杰夫合著《20世纪末的俄罗斯与西方》——《俄罗斯道路》的一章;莫斯科,人权出版社,1997,101页。 19.《俄罗斯存在资本主义吗?》,莫斯科,人权出版社,“礼物”广告信息社,1998,316页。 20.《人们所不了解的安德罗波夫——尤里·安德罗波夫的政治生涯》,人权出版社,1999,414页;顿河罗斯托夫,“菲尼克斯”出版社,1999,510页。 21.《俄罗斯的政治家和政策——时代与选择的重负》,莫斯科,人权出版社,1999,215页。 22.《普京之谜》,莫斯科,人权出版社,2000,93页。 23.与 · ·麦德维杰夫合著《斯大林鲜为人知的一面》,莫斯科,人权出版社,2001,353页;莫斯科,ACT,2002,415页。 24.《普京时代——世纪之交的俄罗斯》,莫斯科,人权出版社,2001,293页;莫斯科,ACT,2002,366页。 25.《索尔任尼琴和萨哈罗夫》莫斯科,人权出版社,2002,272页。 26.《弗拉基米尔·普京——现任总统》,莫斯科,时代出版社,2002,478页。 27.《新俄罗斯的十位政治家》,莫斯科,人权出版社,2003,260页。 28.《苏联,生命的最后一年》,莫斯科,人权出版社,2003,190页。 29.《若列斯·麦德维杰夫与罗伊·麦德维杰夫作品集》四卷,莫斯科,人权出版社,200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