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路易十四时代_伏尔泰-35

作者:伏尔泰 字数:10562 更新:2023-10-09 20:54:05

②了一个莫里那,这个耶稣会教士认为自己确切地发现上帝如何影响他的创造物,他的创造物又如何对抗上帝。他把秩序分为自然的和超自然的两种,把③ ①灵魂归宿的预定分为恩典预定和光荣预定,又把恩典分为先行恩典和合作② ③恩典 。他是同时救助论、中介知识和适合论 的创始人。这种中介知识(science )和适合论尤其是稀罕的观点。上帝利用中介知识,巧mo-yenne妙地探询人的意愿,以便了解当人获得他的恩典之后干什么;然后,按照他所推测的、将由人的自由意志形成的这一惯例,作出决定人们的行动的相应安排。这种安排,就叫做适合论。西班牙的多明我会修士并不比耶稣会教士更理解这阐述,但却妒忌耶稣会教士,于是撰文攻击莫里那的著作是反基督的先声。这一争论已经提交到宗教裁判法官手中。后来,罗马教廷又重新研究了这一案件,并且非常明智地命令双方停止争论,但是,哪一方都不肯保持缄默。最后,有人当真向教皇克莱门八世告状。使人类的理性引以为耻的是,整个罗马在这场官司中偏袒一方。一个名叫阿希尔·加亚尔的耶稣会教士向教皇担保,他有个可靠办法能使教会恢复和平。他郑重建议,只要多明我会修士承认中介知识,人们尽可能把中介知识和预定这两种学说协调起来,那么,就可以接受那无根据的预定说。多明我会修士拒绝阿希尔·加亚尔的调④ ①解。他们的著名人物勒莫斯 主张先行救助并以积极道德为补充。会议 日益频繁,但谁也不知所云。克莱门八世还没有来得及弄清赞成和反对双方的论据就死了。保罗五世②从新审理此案。然而,由于他自己同威尼斯共和国有更重要的争端 ,所以便下令一切审议会停开。这些审议会过去和现在都称为auxiliis。这个名称本② 庇护五世 (1566—1572)在位,原为异端审判所大法官。——译者③ 西克斯特五世:1585—1590 任教皇,曾积极干预法国的宗教争端。——译者① 莫里那 (LuisMolina,1536—1600),西班牙耶稣会教士,1588 年,发表过一本论自由意志的著作,创造了一种关于恩典的理论,即莫里那主义。关于莫里那的争论是天主教改革后,十六世纪中叶,天主教为反驳改教者对天主教的指责(认为天主教是半裴拉鸠斯主义)而作出的神学讨论。莫里那的著作引起多明我会神学家的反对,在天主教内部展开争论。教皇克莱门八世特任命一个机构(Congregatiodeauxilisgratiae)受理两派申诉,该机构后由保罗五世下令撤销。这个问题 (预知、预定与自由意志)是基督教神学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实质上是不可能调和的矛盾。莫里那后来被天主教斥为谬误。——译者② 预定 (Prédestination):指上帝预先已选定一些人给以恩典,使其灵魂得救;而另一些人则注定堕入地狱,不管其信仰及行为如何。——译者③ 先行恩典(Gr(ceprévenante):指人们产生自由意志前,上帝已预先给以恩典,以促使其决心行善。——译者④ 合作恩典 (Gr(ceCoopérante):指人在凭意志去选择时,必须有上帝的恩典的合作,才能有效地行善。这种恩典因为是与人们运用意志时同时发生作用,故称同时救助 (concoursconcommitant )。——译者① Congruisme (适合、符合,或配得):指适合接受恩典。人能有德行的生活,就能接受恩典,但据托马斯·阿奎那的见解,人只有得到上帝的援助才能取得恩典。——译者② 托玛士·德·勒莫斯 (1560—1629):西班牙多明我会神学家。1607 年任罗马教廷宗教裁判所谘议。此人坚决反对莫里那,而热烈支持托马斯·阿奎那。——译者----------------------- 页面 276-----------------------身就跟它所讨论的问题一样,含义并不明确。它之所以被称为auxiliis,是因为这个词是“救助”的意思,而这场争论是关于上帝给予人类的薄弱意志的救助的问题。最后,保罗五世命令双方都要和睦相处。在耶稣会教士创立他们的中介知识和适合论时,伊普雷主教科内里乌③斯·冉森尼乌斯在他一部死后才出版的关于圣奥古斯丁的巨著里,重新提出了巴伊乌斯的某些观点。结果他成了这一教派的领袖。这一点他永远有没料到。当时几乎没有人读过这本后来使人骚乱迭起的著作。但是,冉森尼乌斯的朋友,圣西朗修道院长迪韦尔热·德·奥拉内来到巴黎。这是个积极热情的人,同时又是个文章松散的无名作家。他说服了一些青年学者和一些青年妇女。耶稣会教士要求罗马教廷把冉森尼乌斯的书作为巴伊乌斯那本书的续集加以谴责,并于1641年达到这个目的。可是在巴黎,神学院及所有参与辩论的教会团体,意见都有分歧。如果赞成冉森尼乌斯的看法,认为上帝支配着不可能的事,这样做似乎并没有多大好处。这样既不通达明理,又不令人感到快慰。但是,由于成为某一教派的成员而内心窃喜,由于耶稣会教士招惹了仇恨;又由于切望出人头地,引人重视,以及由于精神不安等等,所以人们要创立一个教派。神学院以多数票通过对冉森尼乌斯五点论述的谴责。这五点摘自冉森尼乌斯的那本书,忠实于原作的意思,但并非原话,六十名学者向高等法院控诉这五点论述为滥释妄解。于是紧急讼事审判庭传双方出庭。①双方都没有出庭。但在这一方,一个叫做阿贝尔 的圣师,煽动人们反对②冉森尼乌斯;而在另一方面,著名的阿尔诺 ,圣西朗的弟子,以其迅猛有力的辩才,为冉森教派辩护。他对耶稣会教士的仇视,甚于对有效恩典的热爱。耶稣会教士更恨他,因为他父亲献身于律师事务,曾经激烈地为巴黎大学辩护,反对耶稣会。阿尔诺的先人在司法界很受尊重。阿尔诺的才华和处境,使他决心投入这场笔战,并成为教派首领。这类似一种其他一切在它面前都会销声匿迹的野心。他反对耶稣会和新教徒,一直反到八十岁。他的著作有一百零四卷,但如今似乎没有一卷能列入为路易十四时代增光、成为各国收藏的那些优秀的经典著作之中。他的书由于作者享有声望,也由于当时争论十分热烈,曾经风靡一时。后来这种热烈的争论逐渐温和起来,于是这些书也就被人遗忘。流传后世的只有一些纯属理性的著作,如他对之作出很大贡献的《几何学》,《说理语法》和《逻辑学》等。没有人生来比他更有哲学头脑。但是,他的哲学却在他身上被捣乱集团弄得腐败变质。这个集团拐诱了他,把六十年的光阴投入宗教流派的毫无价值的纷争中,使一个生为启发开导人类的人,陷于顽固执拗必然带来的不幸之中。巴黎大学对著名的五点论述意见分歧,主教们也是如此。八十八位主教联名上书英诺森十世,请他裁决。另外十一名主教却上书请求他不作任何决③ 此处的会议(Congrégation)指教皇为研究这场争端而成立的专门机构,请参阅548 页关于莫里那的脚注。——译者① 保罗五世:1605—1621 在位。他向威尼斯要求恢复教廷的各种权利。威尼斯以这些权利应属世俗政府享有为理由加以拒绝。保罗五世就把威尼斯元老院和督治开除出教,并向共和国发出禁令。亨利四世于1607年平息了这一纠纷。——译者② 科内里乌斯·冉森 (1585—1638):曾在卢万大学求学。1636 年任伊普雷主教。其著作《奥古斯丁论》发表于1640 年,该书阐述他关于恩典、自由意志、预定的学说。——译者----------------------- 页面 277-----------------------定。英诺森十世作出决断,对五点论述逐条谴责,但始终没有引出这五点论述的页次和上下文。本来初等法庭受理民事案件时都不会疏忽的这一点,却被索邦神学院、冉森教派、耶稣会,以及教皇疏忽了。被谴责的五点论述的内容,显然存在于冉森尼乌斯的书中。只要打开1641年巴黎版第3卷第183页,就可以一字不差地读到:“这一切充分而明显地表明,在圣奥古斯丁的学说里,没有比这一点更加肯定,更加根本的了,即:有些清规戒律不可能做到,不仅那些非基督教徒、盲人瞎子、冷酷无情者办不到,就是那些虽然意志坚强,决心尽力而为的基督教徒和恪守教规者也做不到;上帝的恩典本可使这些清规戒律可行,但这些人却没有得到。”还可在165页上读到:“根据奥古斯丁的学说,耶稣基督并非为所有的人而死。”红衣主教马扎然使僧侣会议一致接受了教皇谕旨。当时他与教皇关系良①好 ,他不喜欢冉森派教徒。他对那些乱党集团也完全恨得有理。和平似乎回归法国教会。但冉森派教徒写了那么多信,引证奥古斯丁那么多话,鼓动了那么多妇女,以至于教皇谕旨被接受后,冉森派教徒比以往更多。一位圣絮尔皮斯的神父竟然拒绝赦免利昂库尔先生的罪。因为据说后者不相信那五点论述存在于冉森尼乌斯的著作中,而且据说他家中窝藏异教徒。这件事又轰动了一时,成了写文章的新题目。圣师阿尔诺成了知名人士。他在最近致一位或真有其人或虚构的公爵大臣的信中,表示支持认为受谴责的五点论述不存在于冉森尼乌斯的原著中,而是存在于奥古斯丁和许多先圣宗师的著作中的这种观点。他还进一步指出:“没有上帝恩典,人们就一事无成;而圣彼得便是一位没有得到上帝恩典的正人君子。”诚然,圣奥古斯丁和圣约翰·克利索斯托姆都曾经说过同样的话。但是改变世间一切的时势,如今使阿尔诺成了罪人。据说可能是在罗马教皇的酒中渗进了水,因为对一部分人说来异常重大严肃的东西,对另一部分人说来却总是谈资笑料。神学院举行会议,甚至掌玺大臣塞吉埃也奉国王命令前来出席。阿尔诺受到谴责,于1654年被开除出索邦神学院。掌玺大臣出现于神学家中,产生了一种令公众厌恶的专制主义气味。大批不习惯于群集一堂的神学家和托钵僧挤满会议大厅的做法使帕斯卡在其 《外省信札》一书中写道“找到僧侣要比找到理智还要容易”。这些僧侣大部分都不接受莫里那的适合论,中介知识和恩典无常说。但是,他们确信一种人们的意志可以同意,但却从不同意的充分恩典;一种人们可以抗拒但却从不抗拒的有效恩典。他们对此作了清楚的解释,即可以从各别的意义而不是从组合的意义上,来抗拒这种恩典。如果说这些高超的论述跟人类的理性不太协调一致,那么,阿尔诺和冉森派教徒的感情却似乎与纯粹的加尔文教派过于一致。这正是戈玛尔教徒与②阿尔米纽斯教徒争吵的实质 。正象冉森教派使法国分裂一样,这两个教派的争吵也使荷兰分裂。不过这场争吵在荷兰演变成了政治动乱,而不是一些无所事事之徒的口角。它使荷兰首相巴恩维尔特血洒断头台。时至今日,荷兰① 伊萨克·阿贝尔:1643 为瓦布尔主教,死于1668 年。——译者② 安东尼·阿尔诺 (1612—1694):因发表《论频繁的圣餐仪式》和《耶稣会教士的道德神学》而著名。——译者----------------------- 页面 278-----------------------人对这种惨无人道的暴力行为还深恶痛绝。他们已经看清这些争吵的荒谬、迫害的恐怖,以及具有难能可贵的容忍精神的必要性。这种精神是居于统治地位的贤哲对付争论者转瞬即逝的热情的手段。而在法国,这种争论当时只①招致了主教训谕,教皇通谕,御玺诏书 ,和一些互相攻讦的小册子,因为法国当时还有比这更加重要的争执。因此,阿尔诺只不过被开除出神学院而已。这次小小的迫害却为他招引来大批朋友。但是法国教会和教皇始终同他和教徒对立。教皇英诺森十世的继承人亚历山大七世登位后最先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重申对五点论述贬责。法国的主教们过去曾经拟订一份用宗教套语写成的声明书。现在又草拟了另外一份,结尾为:“予谨心口如一,谴责科内里乌斯·冉森尼乌斯书中之五点论述。此学说决非圣奥古斯丁之教义。盖该教义已为冉森尼乌斯所歪曲。”然后,必须在这声明书上签字。主教们在所辖教区内把这份声明书发给所有可疑分子。他们想让巴黎的皇港修道院和乡间皇港修道院的修女们在声①明书上签字。这座修道院是冉森教派的圣地,由圣西朗和阿尔诺主持 。他们在乡间皇港修道院附近修建了一所房子。一些德高望重但顽固执拗、因意气相投而合一起的学者在这里退隐。他们在这里教育一些经过挑选的青年。拉辛这个最了解人类心灵和举世公认的诗人就是这所学校培养的。帕斯卡——法国第一位讽刺诗人(因为德普雷奥仅居第二位)——与这些赫赫有名但思想危险的隐遁者关系密切。人们把待签字的声明书拿给巴黎的皇港修道院的修女看。她们回答说,她们凭良心说不能追随教皇和主教承认这五点论述存在于冉森尼乌斯的书中,因为这本书她们没有读过。冉森尼乌斯的思想肯定没有被人摘引出来。她们又回答说这五点论述是错误的,但冉森尼乌斯并没有错。这种顽固态度激怒了宫廷。民事长官杜布雷 (当时还没有警察总监)来到乡间的皇港修道院,把所有在这里退隐的人和他们教育的青年全部赶走,并扬言要捣毁这两座修道院。但这两所修道院却因出现圣迹而得救。巴黎的皇港修道院的寄宿生,著名的帕斯卡的侄女,佩里埃小姐一只眼睛发炎疼痛。于是便在修道院里举行了一个圣事仪式,由她亲吻过去耶稣基督头上戴过的棘冠上的一根荆棘。这根荆棘在皇港修道院已经存放相当久。②查明它怎样被人从耶路撒冷抢救出来,后来又怎样转运到圣雅克郊区 ,可不是太容易的事。病人亲吻了荆棘,几天之后,似乎痊愈。于是有人必然断言并且证实佩里埃小姐那只害泪瘘的眼睛一眨眼间就治好了。这个女孩子直到1728年才死去。一些同她长期一起生活的人向我担保,她的眼疾好得很慢。这是很可能的。不过,不太可能的是,没有丝毫显示圣迹来使地球上二十分之十九对我们的宗教茫然无知,或者感到厌恶的人皈依我们的宗教的上帝,却真的为了一个女孩子而使自然的秩序中断,以便为十二位修女辩解。这些修女认为科内里乌斯·冉森尼乌斯根本没有写过人们说是他写过的那十二行① 马扎然曾因逮捕雷斯主教而与罗马教廷不睦,于是便利用这一机会与教皇修好。他召集了一个有三十八名主教参加的会议,宣布反对冉森教派。——译者① 弗朗索瓦·戈玛尔(1563—1641):佛兰德尔神学家,莱登大学教授,比如尔文更加热烈支持“预定说”。雅克·阿尔米纽斯 (1560—1609)则支持“自由意志说”。这两教派后来都变成政治派别。——译者② 盖有国王御玺,命令对犯罪者无须审判便加以囚禁或放逐的诏书。——译者----------------------- 页面 279-----------------------字;或者他虽然写了,但并非出于人们归罪于他的那种意图。这个圣迹引起极大轰动,以至于耶稣会教士纷纷撰文抨击。路易十四的①听忏悔神父,一个名叫阿纳 的神甫,发表了一篇题为《在众口传圣迹出现于皇港修道院时,令冉森教派扫兴之事》的文章,作者署名为:“一个天主教圣师”。阿纳既非圣师,也非博学之士。他想论证这一点:如果一根荆棘从朱迪亚来到巴黎治好小佩利埃的眼疾,那这就向他证明了耶稣是为了众人,而不是为了几个人而死。结果,大家对阿纳神父群起而攻。于是,耶稣会教士决定自己也创造圣迹。但是,他们的圣迹却不受欢迎,因为当时只有冉森教派的圣迹才时髦。几年之后,冉森教派又创造了一个圣迹:皇港修道院一个叫热尔特律德的修女被人治好了腿上的浮肿。但是,这一圣迹并未引起轰动,因为时过境迁,而且修女热尔特律德没有帕斯卡这样一个叔父。耶稣会教士虽有教皇和国王作靠山,但在百姓心目中却名誉扫地。由巴里埃尔策划的,耶稣会的学生夏泰尔执行的对亨利四世的谋杀、吉尼亚尔神② ①父遭受的酷刑、耶稣会教士被驱逐出法国和威尼斯 ,炸药阴谋和塞维利亚①破产等事件 又都被人旧事重提,用来指责他们。总之,人们千方百计使耶稣会教士显得令人憎恨。帕斯卡做得更过分,他把他们描绘得滑稽可笑。他当时发表的《外省信札》是雄辩与戏谑的典范。就是莫利哀那些最优秀的喜剧,也不及他头几封信饶有风趣;博絮埃的作品较之他最后几封信,也相形见绌。诚然,全书以虚假的根据为基础。作者巧妙地把若干西班牙和佛兰德尔耶稣会教士的荒谬无稽的意见,归咎于整个耶稣会。这些谬论本来也完全可以从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的决疑论者的言论中挖掘出来。但是,作者怨恨的只是耶稣会教士。在这些书信中,他力图证明,耶稣会教士有一项败坏风俗的既定计划。这项计划其他任何教派和任何修会都不曾有过,而且也不会有。不过问题并不在于他是否攻击得有理,而在于使公众消遣解闷。耶稣会教士那时没有优秀作家,因此无法抹除法国一向写得最好的书使他们蒙受的污辱。不过,他们在这场争吵中的遭遇,几乎和红衣主教马扎然②的遭遇相同。布洛、马里尼和巴尔邦松等人的作品 曾经使马扎然受到整个法国的嘲笑。而马扎然却是法国的主宰。这些神父势力强大,通过普罗旺斯高等法院的一项决定,焚毁《外省信札》。但是他们仍然十分可笑,并因此更引起国人憎恨。当局派出两百名警卫队士兵劫走皇港修道院的主要修女,把她们分散到其他修道院,只让愿意在声明书上签字的人留下。驱散这些修女一事,引起① 皇港修道院1204 年建于谢弗勒兹,离巴黎约24 公里。1625 年迁巴黎。后该修道院分巴黎的皇港修道院与设在原处的乡间的皇港修道院两部分。1636 年由圣西朗主持,成为冉森教派之家。1707 年,修道院为路易十四查封。1721 年被毁。——译者② 巴黎的皇港修道院就座落于圣雅克郊区。——译者① 阿纳(1590—1670):1654 年起任路易十四听忏悔神甫,反对冉森教派的主要人物。帕斯卡的第十七、十八封外省信札便是写给他的。——译者① 巴里埃尔曾策划暗杀亨利四世,但阴谋败露。1594 年,夏泰尔行刺,伤亨利四世嘴唇。1610 年,亨利四世终于被耶稣会教士拉瓦里亚克刺杀。沙代尔事件后,耶稣会教士被赶出法国。吉尼亚尔神父参予谋杀事件,于1596 年被处死。耶稣会教士由于支持教皇保罗五世反对威尼斯,被驱逐出威尼斯。——译者② 英国耶稣会会长图谋暗杀詹姆士一世,策动于1605 年11 月国王到上议院开会时,把上议院炸毁,但因事机不密,被国王侦知,未果。这便是著名的“炸药阴谋事件”。——译者----------------------- 页面 280-----------------------整个巴黎关注。修女佩尔德罗和帕萨尔自己签了字,还教别人签字,因此成了人们说笑话、编歌谣的对象。这些笑话和歌谣被那些对什么事都只看到好笑的一面,总是消遣自娱的游手好闲者传遍全城。与此同时,坚定者都在悲叹呻吟,投石党徒慷慨激昂,大事抨击,政府则在采取行动。冉森派教徒因横遭迫害而坚定起来。圣师的兄弟,昂热主教阿尔诺、博韦主教比藏瓦尔、阿勒特主教帕维荣和帕米埃主教科勒(即以后在国王特权方面反对路易十四的那同一个科勒),这四位高级教士公开反对那个声明书。这个新声明书由教皇亚历山大七世本人起草,其主要内容同已为法国主教、甚至为法国高等法院接受的第一个声明书完全相同。亚历山大七世大为震怒,任命九名法国主教以对这四名犯上违命的高级教士起诉。于是群情空前激愤。然而,正当法国举国情绪热烈激奋,想弄清五点论述究竟是否存在于冉森尼乌斯原著时,罗斯皮利奥西就任教皇,称克莱门九世。他在这一段时期内安抚了一切(1668年)。他劝这四位主教“诚心诚意地”,而不是“无条件无保留地”在声明书上签字。这样,就似乎准许人们在谴责这五点论述时,认为这五点论述并非出自冉森尼乌斯的原著。这四位主教稍微作了一些解释。结果意大利人的温和殷勤平息了法国人的冲动躁烈。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便带来了这一所谓克莱门九世的和平,甚至教会的和平。尽管问题只不过是一场争论,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对之一无所知,或者嗤之以鼻。似乎自从巴伊乌斯那个时代以来,教皇的目的始终在于平息这些根本无法取得一致意见的争论,并促使双方宣传大家都能倾听的同一种道德训诫。这是再合理不过的了。不过,人得跟人打交道啊!政府释放了囚于巴士底狱的冉森派教徒,其中有《旧圣约书解说》的作者萨西,还让遭到流放的修女返回修道院。她们“诚心诚意地”签了字,同时相信由于这个词,她们已经取得胜利。阿尔诺从他的隐藏地点出来,被引见给国王,受到教廷公使接待,被公众视为教会之父。他答应从此只反对加尔文派教徒,因为他还须斗争。在这个安宁时期,他的《论信仰之永恒性》③一书问世。他写这本书,得到尼科尔 的帮助。该书论述的主题是他们和新教①牧师克洛德之间的重大争论。按照惯例,双方在争论中都总自以为得胜。给那些嗜争好斗,骚动不息的人们以“克莱门九世的和平”,只不过是给他们以短暂的休战而已。其实双方暗中捣鬼、弄耍阴谋、互相辱骂,从未稍停。大孔代的姊妹隆格维尔公爵夫人,因为掀起内乱及风流韵事而闻名遐尔,如今已年老色衰,无所事事,变得十分虔诚。由于她仇视宫廷,而且需要耍阴谋,于是成了冉森派教徒。她在乡间皇港修道院内盖了一所房屋。她有时来这里隐居,和那些隐遁者来往。这是他们的事业最兴旺的时期。阿尔诺、尼科尔、勒梅斯特尔、埃尔芒、萨西之流以及许多虽不那么闻名,但优点不少,声誉很高的人,都常在她那里聚会。他们以严肃认真的交谈和那种构成他们的著作和谈吐的特征的雄壮刚健、遒劲有力、生气勃勃的气质取代了隆格维尔公爵夫人从她朗布依埃府邸学来的情趣横溢的妙语。他们对高尚③ 塞维利亚耶稣会教士一次宣布破产,使一百余户人家沦于行乞。——译者① 《话说马扎然》(Mazarinades )的三位作者。此书以诗文形式抨击这位红衣主教。其中的马里尼死于1670年,是一个才子,一个旅行家,遗作有《书简集》。——译者----------------------- 页面 281-----------------------的鉴赏力和真正的雄辩术在法国的传布,贡献不小。但不幸的是,他们却更渴望在法国传布自己的宗教观点。他们本身似乎就证明了他们那个被人责难的宿命论的体系。他们好象被一系列无法克服的事件所影响,去为了一些奇思空想而自招迫害。而如果他们放弃这些白费力气的争吵,就可以博得最大的尊重,就可以过最美满的生活。(1679)那些由于《外省信札》一直激怒不已的耶稣会教士的集团,千方百计反对冉森教派。隆格维尔夫人因为不能再为投石党搞密谋,便为冉森教派搞出谋划策。他们在巴黎聚会,有时在她府邸里,有时在阿尔诺家中。国王既已下定决心根除加尔文教派,因此根本不愿再有一个新教派。他对他们进行威胁。最后,阿尔诺由于害怕用君权武装起来的敌人,又因为死亡夺走了隆格维尔公爵夫人的生命而失去靠山,便决心永离法国,定居荷兰。他在那里过着默默无闻、没有财产、甚至没有仆人的生活。他的侄子曾任国务大臣。他自己本来也可能成为红衣主教。自由写作的乐趣在他身上取代了一切。他直到1694年都过着一种不为世人所知,仅为挚友了解的退隐生活。他不断写作,始终是个不肯屈服于厄运的哲学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为人树立一个心地纯正、意志刚强、坚定不移的人的榜样。在信奉天主教、被人称为听命之国的荷兰,教皇谕旨就是金科玉律。在这里,他阿尔诺的教派一直遭受迫害,而且比在法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奇怪的是,五点论述是否存在于冉森尼乌斯的著作中这个问题,竟然一直是这场小规模的内讧的唯一借口,人们所关心的是事实和正理的区别。1701年,有人终于提出了一个被称为特别良心问题的神学问题:“我们难道可以给一个尽管在声明书上签了名,但内心深处却认为教皇甚至教会可能搞错事实的人做圣功吗?”四十名圣师签名,表示可以宽恕这样的人。争执立即重新开始。教皇和主教们要大家在事实的问题上相信他们。巴黎教区大主教诺阿耶却告诫人们,要出于对神的默启的信赖而相信正理,出于对人的证明的信赖而相信事实。其他人,甚至包括对诺阿耶先生不满的康布雷大主教费内隆,则要求把基于对神的默启的信赖当作事实。其实最好是费神引证一下该书的原文段落。可是从来没有人这样做。教皇克莱门十一世于1708年发布《主之葡萄园》(Vineam Do- mini)通谕,命令人们相信事实,但并没解释这是属于基于对神的默启的信赖,还是属于基于对人的证明的信赖。让修女在教皇通谕上签字,成了教会里的新鲜事物。这种荣誉又赐给了乡间皇港修道院的修女。红衣主教诺阿耶不得不把这道谕旨送给修女以考验她们。她们没有违反教皇克莱门九世的和平,在谕旨上签了字,但对是否事实这一点,则仍然谦恭有礼,缄默不言。修女们根据人们的要求承认五点论述存在于一本拉丁文著作之中?还是执拗地拒不承认?这两点中那一点更加奇怪,至今大家都不明白。国王要求教皇发布一道取缔她们的修道院的谕旨。红衣主教诺阿耶褫夺了她们做圣功的权利。她们的辩护人被投入巴士底狱。修女全被带去,并分别安置在比较顺从的修道院里。1709年,警察总监下令把她们的修道院彻底摧毁。最后1711年,又挖出教堂内和公墓里的尸体,运到别处。动乱并没有随着这座修道院被拆毁而消除。冉森教徒总想耍弄阴谋,兴风作浪。耶稣会教士总想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著名的阿尔诺的挚友、奥拉托利会的神父凯内尔,一直到阿尔诺的生命的最后一刻,始终是他退隐生活中的伴侣。从1671----------------------- 页面 282-----------------------年起,他就写了一部关于《新约全书》的宗教随感集。书中有一些似乎可能有利于冉森教派的箴言,不过这些箴言混杂在大量内容圣洁、热情充溢、感人肺腑的箴言之中,因此这部著作受到普遍赞赏。书中处处表露出善。至于恶则须加搜寻。这部著作问世时,一些主教给以最热烈的赞扬。此书经作者最后润色以后,他们更加称赞不已。法国最博学的人士之一的勒诺多神父,在教皇克莱门十一世在位的第一年,就在罗马。我甚至知道,一天他去觐见这位爱惜学者而本人也博学多才的教皇时,发现教皇正在阅读凯内尔神父的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