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上校。——伏尔泰注----------------------- 页面 124-----------------------为法国担忧。第一个抵消法国的优势的将领是个法国人。因为应该用法国人这个名字来称呼这位欧仁亲王。他虽然是萨伏依公爵查理—埃马努埃尔的孙子,但他的父亲苏瓦松伯爵却定居法国,是军中一员副将,香巴尼的总督,娶红衣主教马扎然的侄女奥兰普·曼奇尼为妻 (1663年8月18日)。这桩婚姻虽然并不幸福美满,却在巴黎生下一个亲王,此人以后对路易十四说来十分危险,而在其青年时代又丝毫不为路易十四所知。他最初在法国被任命为卡里尼昂骑士。之后,他成为神职人员,被人称为萨伏依修道院院长。据说,他曾经请求法国国王调拨一个团队归他指挥,遭到拒绝的侮辱,还受到申斥。他因为在路易十四那里无法达到目的,于是自1683年起,转为德意志皇帝效劳,对抗土耳其人。两位孔蒂亲王于1685年与他会合。法国国王下令,叫两位亲①王及其一行回国。唯独萨伏依修道院院长抗命不从 。他早已宣布放弃法国。国王获悉这件事后,对他的宠臣近幸们说:“你们没有发现我在这件事上造成重大损失吗?”宠臣们则肯定这位萨伏依修道院院长以后始终是个疯子,一个什么也做不成的酒囊饭袋。人们惯于根据青年时代的某些暴躁情绪来判断人,据此判断人是绝对不行的。这位亲王在法国宫廷虽然被人过份蔑视,却生来具有在战争时期成为英雄,在和平时期成为伟人的优秀品质。他刚正不阿、孤高自傲,无论在军队中还是在政府中任职都有必需的勇气。他象所有将领一样,犯过错误。但这些错误都隐没于他伟大业绩之中,不为人所见。他动摇了路易十四的威势和奥斯曼的赫赫武力。他统治过德意志帝国。他在取得胜利和在政府执政期间,曾同样蔑视豪华排场和金钱财富。他甚至还培植和倡导过文学,在维也纳宫廷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予以保护。他当时才三十七岁,就已经具有战胜土耳其人的经验,以及关于德意志帝国军队在新近几次战争中所犯错误的经验。在这几次战争中,他本人曾参加对法作战。他率领三万人南下意大利,经由特兰提诺抵达威尼斯领土。他可以完全自由地随意使用这支军队。法国国王最初禁止卡蒂纳元帅阻碍欧仁亲王通行,这或许因为国王不愿主动挑起战争 (手中握有武器的时候,这种策略是错误的);或许为了谨慎对待威尼斯人,避免使他们不快,因为威尼斯人不如德意志帝国军队那样危险。法国宫廷的这个错误使卡蒂纳犯下其他错误。一个人不是执行自己的计划时,就很少获得成功。此外,大家知道,在这个河川纵横的国度,很难阻止机动灵活的敌人渡过这些江河。欧仁亲王把深远的图谋和灵活敏捷的实施结合起来。阿迪杰河沿岸的自然环境使敌军更加密集;使法军更加分散。卡蒂纳想对敌人发起进攻,但几个副将却蓄意制造困难,结成反对他的阴谋集① 根据寄送给我的以及从外事文书保管室取出的训令、指示,欧仁亲王显然已于1683 年离去。拉法尔侯爵在其回忆录中说孔蒂亲王和欧仁亲王一同离去,这显然弄错事实,把历史学家引入歧途。当时有好几个宫廷里的年轻爵爷向孔蒂亲王写了一些轻慢失礼的信。这些信对国王缺乏敬意,对当时只不过是国王的宠妃的曼特农夫人毫不尊重。这些信被截获。这些青年因而在一段时期内失宠。《曼特农回忆录》的编纂者是唯一提出下列说法的人:拉罗什吉荣公爵对他的兄弟利昂库尔侯爵说:“我的兄弟,你的信如果被人截获,你就该被判处死刑。”第一,人该被判处死刑决不是因为一封有罪的信被截获,而是因为写过这封信。第二,人决不会因为写过一些开玩笑的话就该被判处死刑。这些后来重新得宠的爵爷看来决不该被判处死刑。所有这些被人在世界上轻率散布、之后又被名不见经传、受人雇佣的作家收集的话,全都不值一信。——伏尔泰注----------------------- 页面 125-----------------------团。他有无法使人听命的缺点。他思想上的温和有节使他铸成这个大错。欧仁首先强攻卡皮哨所。这个哨所在白运河附近,由圣弗雷蒙防守。圣弗雷蒙并不事事遵从将军命令,结果被打垮。德军取得这一胜利后,控制了阿迪杰和阿达之间的地区。它深入布雷桑。卡蒂纳退至奥利奥河背后。很多优秀军官都赞同这次他们认为是明智的撤退。还必须补充一句,政府答应供应的军火并未运来,使这次撤退势在必行。国王的近幸内宠,特别是那些希望取卡蒂纳而代之的人,使人把他这一行动视为对法国的声誉的玷辱。维勒鲁瓦元帅让人相信他能为民族荣誉雪耻。他谈话时的那种百倍信心和国王对他的器重,使这位将军得到意大利前线法军司令的职位。卡蒂纳虽然在斯塔法尔德和马尔萨伊多次获胜,但却被迫在维勒鲁瓦麾下为国效劳。维勒鲁瓦公爵元帅是国王的家庭教师的儿子。他同国王同时被抚养长大,因而始终深受国王恩宠。他曾经参加国王参加过的所有战斗和娱乐。这个相貌喜人,仪容威严,十分正直诚实的人,与人交往态度友善和蔼,时时①事事都出类拔萃 。但是他的敌人说,他虽身为一军之长,却更加注意指挥的荣誉和乐趣的获得,不大注意伟大指挥官的谋略。他们责备他固执己见,不尊重他人的建议。他来到意大利向卡蒂纳元帅发号施令,对萨伏依公爵轻慢不敬。他使人感到,他的确认为,路易十四的宠臣率领一支强大军队,其地位远远超乎其他王侯之上。他只称呼萨伏依公爵为萨伏依先生,只把他当成一位法国雇佣的将军,而不把他当成王侯,不把他当成法、意两国之间的天然屏障的主人。这位王侯对法国的友谊没有受到应有的珍惜。法国宫廷认为,恐惧是能维系这种友谊的唯一纽带;认为一支法国军队能够保证萨伏依公爵对法国忠诚,法军中的六、七千皮埃蒙士兵经常有法国士兵追随在其周围。维勒鲁瓦元帅平时与他交往时,象是他的同级;在指挥战斗时,却象是他的上司。萨伏依公爵徒然拥有大元帅的虚名。维勒鲁瓦却名副其实。他首先下令向奥利奥河附近的希亚里指挥所的欧仁亲王进攻(1701年9月11日)。将领们认为进攻这一指挥所违反所有战斗条例,其决定性的理由如下:该指挥所无任何重要性;其防御工事无法接近;攻下该所将毫无所获,而进攻失败则会丧失作战声誉。但维勒鲁瓦告诉萨伏依公爵必须进军,并派遣一名副官代表他去命令卡蒂纳发起进攻。卡蒂纳要副官把这项命令重复三遍,然后转身向他指挥的军官说:“干吧!先生们,必须服从!”于是向敌军防御工事发起攻击。萨伏依公爵身先士卒。他战斗时,俨然是个对法国十分满意的人。卡蒂纳企图捐躯沙场。他受了伤。他虽然伤势严重,但眼见国王的军队灰心丧气,维勒鲁瓦元帅停止指挥,于是下令撤退。然后,他离开军队,来到凡尔赛向国王禀报他的作战情况,禀报时并未对任何人抱怨不满。(1702年2月2日)欧仁亲王始终保持他对维勒鲁瓦元帅的优势。最后,① 本书作者青年时代荣幸地经常见到这位元帅,因而有权肯定这正是他的性格。拉博梅尔在他的关于《路易十四时代》的笔记中攻击维勒鲁瓦、维拉尔以及其他一些人时,就这样谈到已故维勒鲁瓦元帅(《曼特农夫人回忆录》第3 卷第102 页):“维勒鲁瓦这个生活阔绰、讲究排场的人,极其轻浮地逗乐妇女,极其傲慢地对他手下的人说: ‘有人把金子放进我的口袋吗?’”拉博梅尔怎么能认为过去被人说成是一个可笑的大富翁讲的话是出自一位我并不称之为大贵族,而称之为颇有教养的人之口呢?他怎么能以似乎见过这些人的口吻来谈论这么多已经过去的时代的人呢?他怎么能够这样肆无忌惮地写出这类轻慢无礼、虚假谬误、愚蠢无比的话呢?——伏尔泰注----------------------- 页面 126-----------------------某天正值隆冬严寒,这位元帅,在克雷莫纳城内安然酣睡。这座城市相当强固,由一支强大的卫戍部队防守。维勒鲁瓦元帅在火枪齐射声中惊醒,匆匆起床,跨上战马。他首先遇见的是敌军骑兵。这位元帅马上被俘,并被押解到城外。这时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想不出发生这样一件怪事的原因何在。欧仁亲王已经进入克雷莫纳。一个名叫巴佐里的神父,他又身为新圣玛丽修道院的院长,把德国军队从阴沟引进城内。四百名德国兵通过阴沟进入神父家里,随即杀死两道城门的卫兵。于是城门洞开。欧仁亲王率领八千人入城。这一切在那个西班牙人总督尚未料到,在维勒鲁瓦元帅尚未惊醒之前就已发生。这个行动准备得十分秘密、有条不紊、认真细致、小心谨慎。总督和几名士兵在街上行走,一枪打来,中弹毙命。全体将官有的被杀,有的被俘。只有副将勒韦尔伯爵和普拉斯兰侯爵除外。欧仁亲王虽然十分审慎,但也由于偶然原因而失误。骑士昂特拉克这天本应在城内检阅由他任大队长的舰艇大队。士兵凌晨四时已在城边集会。欧仁亲王这时正从该城的另一端进入。昂特拉克和士兵在街上奔跑,一路上对遇见的德国人进行抵抗,以便使其余卫戍部队来得及赶到。法军官兵惊惶失措,乱成一团,有的武装不全,有的几乎赤身裸体。队伍无人指挥,形同乌合之众,大街小巷、公共广场比比皆是。于是展开一场混战。街道、广场处处设防筑垒,逐一争夺。卫戍部队的两个爱尔兰团遏止了德意志帝国军队的攻势。城市从来没有遭到过这样指挥卓越的突然袭击;也从来没有这样被人英勇防守过。卫戍部队将近五千人。欧仁亲王率领入城的还不到四千人。他的一支大部队应通过波河大桥到达。已经采取稳妥可靠的措施。但是另一偶发事件却打乱整个计划。这座波河大桥由将近一百名士兵保卫,防守极不严密。它应由德国重骑兵团的骑兵首先攻占,这支骑兵在欧仁亲王入城时奉命前去执行任务。重骑兵要达到这个目标,从邻接阴沟的南门入城后,本应立即朝北前进,通过波河门走出克雷莫纳,奔向波河大桥。这支骑兵朝目的地行进时,带路的响导被一颗从窗户里射出的子弹击毙。骑兵们错把一条街当成另一条街。他们多走了路。就在这短暂的间隙中,爱尔兰人冲向波河门,他们抵挡并击退重骑兵。普拉斯兰侯爵利用这一时机下令切断桥梁。于是敌方等待的援军无法到达,城市因此得救。欧仁亲王经过整天战斗之后,仍然占有他入城的那道城门。最后,他未能占领克雷莫纳,率军后撤,带走维勒鲁瓦元帅和几名被俘的将官,该城由于他行动敏捷,处事审慎,以及总督的麻痹大意,而被他攻占,但也由于偶然因素,以及法国人和爱尔兰人英勇善战,又被从他的手中夺走。这次维勒鲁瓦元帅极端不幸,受到凡尔赛宫廷近幸内宠们的严厉而又恶毒的谴责。这种严厉的和恶毒态度是他受到的恩宠和他本人的性格所引起的。他的性格的高尚,在近幸内宠们看来,似乎太接近虚荣。法国国王怜悯他,对他不加谴责,但对人们这样公然责难自己作出的选择却按捺不住自己①的激动,不禁脱口而出:“大家激烈反对他,因为他是我的宠臣。”这是国王一生中除这次以外从未对任何人用过的词。旺多姆公爵立即奉命前往意大利担任指挥之职。旺多姆公爵是亨利四世的孙子。他象他祖父一样,作战英勇,性格温和,① 见《当若回忆录》。当时人们在宫廷、巴黎和军队中唱道:“法国人,感谢贝隆,你们无比成功幸运。你们保存了克雷蒙,你们失去了将军。”——伏尔泰注----------------------- 页面 127-----------------------乐助善施,不讲排场,既不仇恨妒忌别人,也不对人进行报复。他仅仅和王侯们在一起时才显得骄傲自豪。他以平等待其余的人。他是这样一位独一无二的将领:在他的指挥下,服役的义务和服从军官这样一种纯粹动物的和机械的狂热本能,从未驱使战斗中的士兵。士兵是为旺多姆公爵而战。他们为使公爵脱险,而甘心牺牲生命。他的急躁性格有时使他陷于险境。大家并不认为他象欧仁亲王那样对自己的图谋深思熟虑;象欧仁亲王那样精通保存军队实力的艺术。他太忽略细节。他听任军纪废驰败坏。吃喝睡眠占去他过多时间,他兄弟的情况也是如此。这种柔弱怠惰,使他不止一次遇到被劫持绑架的危险。但是行动之日一旦到来,他就会用镇定冷静,用因面临危险而变得更加敏捷的智力来弥补一切。这种行动出击的日子,他一直在寻求。据说,他不象欧仁亲王那样善于防守,但却和欧仁亲王同样善于进攻。他把紊乱和粗疏的作风带到军中。这一点他在家中更是太过,令人吃惊,在他自己的身上也如此。他由于憎厌奢侈排场,竟至到了犬儒主义的程度,简直是无与伦比。最美好的德行——无私忘我——在他身上成了一种缺点。由于他办事紊乱这个缺点,使他所丧失的大大多于他在做好事方面的花费。人们经常看见他短少生活必需品。他的哥哥是个修道院长,在他的统率下在意大利指挥军队。这位修道院长有他兄弟的全部缺点,甚且有过之无不及,但也以同样的英勇加以弥补。令人惊奇的是,这两位将军往往下午四时才起床,亨利四世的这两个孙子——两位亲王——不修边幅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他们这样不修边幅连最卑下的人都会为之感到羞耻。更加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积极和懒散的混合物竟被旺多姆用来对抗欧仁,和他进行这样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有勾心斗角,有突然袭击,有行军扎营,有横渡江河,有既徒劳无益又伤亡重大的小规模战斗,也有浴血奋战、双方都把胜利归于自己的战役。 (1702年8月15日):吕扎拉战役就是这样。巴黎和维也纳都为这次战役大唱赞美诗。每当旺多姆不与欧仁亲王本人交手时,他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他一旦再度发现欧仁率领敌军,法国就不再有任何优势可言。(1703年1月)在这些战斗进行之际,在对大批城堡和小城镇进行包围的过程中,秘密消息传到凡尔赛:路易十三的姊妹的一个孙子,勃艮第公爵和菲利浦五世两人的岳父萨伏依公爵将脱离波旁王朝,去就德意志皇帝将给予他的支持进行讨价还价。萨伏依公爵抛弃两个女婿,据信,甚至还放弃他自身利益,大家对此无不感到惊讶。但是,德意志皇帝答应把他的两个女婿拒绝给他的一切全都给他:蒙费拉·曼图亚、亚历山大里亚、瓦伦斯以及波河和塔纳罗河之间的地区。此外还给他一笔比法国给他的钱数量更大的钱。这笔款子将由英国支付,因为德意志皇帝的钱刚够贿买公爵的军队。英国在同盟国中最富有,对共同事业的贡献多于其他国家。萨伏依公爵对国家民族和伦常的法则不加考虑,这是道德问题。这个问题与君王的治理邦国无关。发生的事件在最后,至少在条约中表明,他并没有违反策略法则,而是在另一根本问题上却违反了这些法则,即他在和德意志皇帝谈判时,让自己的军队听任法国人摆布。旺多姆公爵教人解除了这位公爵的军队的武装(1703年8月19日)。这支军队实际上只有五千人,但对萨伏依公爵说来却非同小可。波旁家族刚失去这个盟国,又获悉葡萄牙声明反对它。葡萄牙国王皮埃尔承认查理大公为西班牙国王。德意志帝国枢密院以这个大公的名义对一个君主国进行了有利于皮埃尔二世的瓜分。其实,他在这个君主国里,连一个----------------------- 页面 128-----------------------城市都没有。它根据一项从未被人履行的条约,把下述地区割让给皮埃尔二世:维戈、巴荣纳、阿尔坎塔拉、巴达霍斯、埃斯特雷马杜拉的一部分,以及位于美洲普拉塔河西岸的各地。总而言之,它瓜分了它还没有到手的东西,以便取得它可能在西班牙得到的东西。葡萄牙国王、查理大公的首相达姆施塔特亲王和首相的拥护者卡斯蒂利亚海军上将,甚至还恳求摩洛哥国王予以援助。他们不仅同这个野蛮人缔约,以求获得马匹、谷物,还向他要军队。摩洛哥皇帝米莱·伊斯梅尔是当时所有伊斯兰国家中最好战,最老谋深算的暴君。他只愿意以危害基督教,羞辱葡萄牙国王的条件派出军队。他要求以葡萄牙国王一个儿子和一些城市为质。这项条约没有缔结。基督徒不待野蛮人插手,就自己动手互相残杀起来。对奥地利家族说来,非洲的帮助不具有英国和荷兰的援助那样的价值。邱吉尔,原为马尔巴勒伯爵,后晋升为公爵。自1702年起就被宣布为英国和荷兰军队的将领。这是好几个世纪以来对法国的威势威胁最大的人物。他和这样一些将领迥然不同:这些将领的作战方案由首相向他们书面下达。他们指挥军队执行政府命令后,返回京城还要设法获得再度效劳的荣誉。邱吉尔则通过英国人对他的需要,通过他的妻子对英国女王所具有的权威,操纵着女王。他利用他和他的姻亲、大财务官戈多尔芬的威信引导英国国会。他就以这种方式支配操纵英国宫廷、议会、军事和财政。他比威廉更具有国王身份,也更足智多谋,精明能干,更具有名将的指挥才能。他做得比盟国敢于期望的更多。他高于那个时代所有的将领,临乱英勇、镇定、安详。这种临危不惧,英国人称为“冷静的头脑。”或许正是这种品质,这种指挥军① ② ③队所必需的第一天赋、从前曾经在普瓦蒂埃、克雷西和阿赞库尔 平原使英国人对法国取得那样多胜利。作战期间永不疲劳的军人马尔巴勒,在冬天里成了一名同样活跃的外交谈判家。他前往海牙和德国境内的各个宫廷。他说服荷兰耗尽国力去压抑法国。他煽起帕拉蒂选侯的仇恨。勃兰登堡选侯想当国王时,他前去对他大事奉承。他为这位选侯侍膳,以求从他那里得到七千到八千救兵。而欧仁亲王打完一仗,就亲自去维也纳准备下一战役。大家知道,由将军担任首相职务时,军队得到的供应将是何等充足。马尔巴勒和欧仁两人进行指挥,时分时合,始终密切配合。他们经常在海牙同大首相海因西乌斯和书记官法热尔商①谈。海因乌斯和法热尔用于治理联省的学识和巴恩维尔特 、维特等人同样丰富广博,而且治理得更有成就。马尔巴勒和欧仁始终协调一致,使用半个欧洲的力量来反对波旁家族。法国政府当时相当衰弱,无法长期抵抗这支联合力量。他们作战方案的秘密只有他们两人知道。他们亲自制订作战计划,只在付诸实施时,才把内容告知助手。夏米亚尔与此相反,既不长于谋略,也不善于作战,也不精于理财,但却担任首相之职。他没有能力自行筹划,而是接受下级的安排。他的秘密有时甚至在他本人确切了解应如何进行之前,就已泄露。正是这一点弗基埃尔对他责备得很有道理。曼特农夫人在书信中① 法国地名。1356 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之子小黑亲王曾在此战胜“好人让”,并将其生俘。——译者② 法国地名。1346 年1 月,英法百年战争开始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曾在此大败法国国王菲利浦六世。——译者③ 法国地名。1415 年10 月英军曾在此打败法军。——译者① 巴恩维尔特(1547—1619),荷兰首相。——译者----------------------- 页面 129-----------------------承认她选用的这个人庸碌无能。这是法国之所以不幸的主要原因之一。马尔巴勒自从受命在佛兰德尔指挥联军以来,就显示出他曾经在蒂雷纳的指导下学过战争艺术。他从前曾经志愿在这位将军麾下打过最初几仗。他当时在军中只被人叫做“漂亮的英国人”。但是,蒂雷纳子爵断定这个漂亮的英国人,有朝一日会成为伟大人物。马尔巴勒着手培养的人是些一直默默无闻的下级军官。他能辨识这些军官的才能,不按照我们法国称为“名单次序”的军队衔级次序行事。他深知,当衔级的晋升只不过是论资排辈时,竞争就会消失。他知道,一个军官资格很老,并不一定优秀。(1702年)他首先培养人。他在对法作战之前,就已占了上风。作战的第一个月荷兰将军阿特隆还同他争夺指挥权。从第二个月起,这位荷兰将军就不得不对他事事尊重听从。法国国王派他的孙子勃艮第公爵前往抵抗马尔巴勒。这位公爵是个英明、正直,生来为人们谋幸福的亲王。不知疲倦、英勇善战的布弗勒尔元帅归这位年轻的亲王指挥。但是,勃艮第公爵在眼见几个要塞失守,并因英国人巧妙进军而被迫后撤之后,于战斗正酣之际,返回凡尔赛(1702年9月、10月)。布弗勒尔独自一人目睹马尔巴勒节节胜利,连克范洛、鲁尔蒙德、列日等地,一路势如破竹,始终保持优势。马尔巴勒在这次战役结束后返回伦敦,获得在君主国和共和国所能享有的一切荣誉。他被王后封为公爵,而最令他得意的是,他受到议会两院感谢,议会代表前往他的宅第向他致贺。然而这时却涌现出一个似乎会令人对法国的命运感到放心的人物——维拉尔公爵元帅。当时他还是一员副将,他后来八十二岁时,竟成了法国、西班牙和撒丁军队的大元帅。这是个浑身是胆、满怀信心的军官。他由于坚决顽强,干了逾越自身职责的事,因而成了自己命运的缔造者。他有时使路易十四感到不快。而危险的却是,他使卢瓦大为不悦,因为他对他们讲话时,胆量之大同在军中为国效劳时一样。有人指责他缺乏能与他的勇敢相称的那种虚怀若谷。但是,人们终于发现他具有作战和指挥法国人的天才。他于长期消沉萎靡,无所作为之后,在短短几年内得到提升。他的运道理应比别人更少受嫉妒,但却遭到更多的嫉妒。他曾经是法国元帅、公爵、大臣、省总督,而且拯救了国家。另一些断送了国家,或只不过是内宠近幸之流,却都得到几乎与他同样的奖赏。甚至他的财富也受人责难,虽然这些财富十分微薄,取自敌国的贡税,是对他作战英勇和指挥卓越的正当奖赏。与此同时,有些人通过可耻手段,使自己的财富猛增到他的财富的六倍,这种人虽拥有大量财富,却受到人们普遍赞许。他到了八十岁才开始享有盛誉。他必须比所有的宫廷人物活得更长,才能充分享受自身的荣誉。了解在人间产生这种不公正现象的原因,不无好处:维拉尔元帅缺乏巧妙的本领。他既没有利用自己的正直和才智去结交朋友的高明手法,也没有使自己被人垂青看重的技巧,虽然他象值得别人夸耀他那样自我夸耀。某天,他向宫廷告辞,前往担任指挥军队之职,他当着所有内宠近幸的面对国王说:“陛下,我将去同陛下的敌人作战,但却把陛下留在我的敌人当中。”他对摄政王奥尔良公爵的那些利用所谓“改制”的国家动乱而发财致富的内宠近幸臣说:“我除了得自敌人的东西之外,甚么都从来没有得到过。”他说的这番话和他行动同样大胆。这些话过分贬抑别人,而这些人已经因为他行时走运而感到十分恼怒。----------------------- 页面 130-----------------------战争初期,他是在阿尔萨斯指挥分遣队的副将之一。这时巴登亲王率领德意志帝国军队刚刚攻占兰道。该地曾由梅拉克防守了四个月。这位亲王有所进展。他具有数量、地形和出师告捷等种种优势。他的军队在与黑森林毗连的布里斯高的山中设防。这片辽阔的森林把巴伐利亚军队和法国军队隔开。卡蒂纳在斯特拉斯堡指挥作战。他谨慎小心,考虑周密,决心不在条件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进攻巴登亲王。如果进攻,法国军队将因一筹莫展而完蛋,阿尔萨斯则将因这次进攻受挫而失去屏障。维拉尔已经决心要晋升为法国元帅,不然就捐躯沙场,于是冒险采取卡蒂纳不敢采取的行动。他这样做获得宫廷的允准。他率领一支数量居于劣势的军队向德意志帝国军队进攻,朝弗里德林根进军,并发动一次以该地名称命名的战役(1702年10月14日)骑兵在平原上作战。法国步兵爬上山顶,向在树林中筑壕据守的德国步兵进攻。我不止一次听见维拉尔元帅说过,当他带领步兵前进时,战斗已经打胜。这时,忽然一个声音喊道:“我们被分割啦!”他指挥的团队一听见这喊声,就全团开始逃散。他向逃散的士兵跑去,对他们高呼:“喂!弟兄们,胜利属于我们!国王万岁!”士兵们全身战栗,喊着回答:“国王万岁!”接着又继续奔逃。将军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重新集合得胜的士兵。如果敌军两个团在这惊惶恐怖的时刻出现,法国军队肯定会被打垮。战役的胜负竟是这样取决于运道。巴登亲王损失了三千人、以及炮队和阵地之后,在树林和峡谷中被追赶了两里。接着弗里德林根要塞投降,这证明他已遭到失败。但这时他却派人向维也纳报告他获得胜利,并且下令唱一首对他说来比那场打输的战役更加令人感到可耻的“感恩赞美诗。”法国人惊魂甫定,就在战场上宣布维拉尔晋升为法国元帅。十五天后,国王批准士兵向他表达的这个愿望。(1703年4月)维拉尔元帅最后率领他的胜利之师与巴伐利亚选侯会合。他发现选侯也已得胜,获得进展、占领了雷根斯堡这个德意志帝国直辖城市。德意志帝国各邦在该城会商,刚刚作出消灭选侯的决定。维拉尔如果只本着他的天性行事,他就更宜于精忠报国,而不宜于与某位亲王协调行动。他带领,说得更确切些,他拖带选侯渡过多瑙河。渡河以后,选侯后悔起来。他发觉他如稍遭挫败,所属各邦就会听凭德意志皇帝摆布。斯蒂罗姆伯爵率领大约两万人马和巴登亲王的大军在多纳维尔特附近会师。维拉尔元帅对亲王说:“必须抢在他们前头;必须向斯蒂罗姆猛扑;必须立刻出发。”巴伐利亚选侯这时仍在坐等时机。他回答说,他必须和自己的将领以及大臣们商量。维拉尔反驳说:“我就是你的大臣和将领。要打仗,除了我,你还要什么人替你出主意呢?”亲王老是把他所属各邦面临的危险惦挂在心,因此继续后撤。他对将军大发雷霆。于是,维拉尔对他说:“好吧!如果选侯殿下不愿和他的巴伐利亚士兵抓紧战机,我就和法国士兵一起①去打。”他于是就下令进攻。选侯怒气冲冲 ,把这个法国人仅仅看成是个轻① 所有这些在 《维拉尔元帅回忆录》的手抄本中应有记载。我在这部回忆录中读到这些细节。该书印刷出版的第一卷确实出自他本人手笔。其他两卷则出自另一个人之手并且文笔稍异。通过这位元帅的急函可以看出他在多大的程度上因巴伐利亚选侯的宫廷的气氛而无法不感到痛苦。“或许讨好他,比很好地为他效劳更好。他手下的人就是这样行事。巴伐利亚人、外国人、所有在赌博中偷他的钱、诈骗他、并把他出卖给德意志皇帝的人,都因为他发了财……。”所谓“出卖给皇帝”这几个字,他指的是,巴伐利亚选侯的大臣们,当法国正在为他战斗时,为了与奥地利媾和而搞的一桩阴谋。——伏尔泰注----------------------- 页面 131-----------------------率鲁莽的家伙,因迫不得已而战。这场战斗在多纳维尔特附近的霍赫施泰特平原进行。(1703年9月20日)第一次冲锋后,可以看到运道在战斗中所能起的作用。敌军和法军都惊惶失措,都同时各自奔逃。有几分钟,维拉尔元帅发现战场上只剩自己单独一人。他重新集合部队,率军再战,并取得胜利。德意志帝国军队有三千人被杀,四千人被俘,并丢失大炮和辎重。选侯占领奥格斯堡。通往维也纳的道路已经打开。德意志皇帝的枢密院讨论皇帝是否须从首都出走。德意志皇帝惊骇恐惧、情有可原,因为他当时到处受挫。 (9月6日)勃艮第公爵指挥塔拉尔元帅和沃邦元帅刚占领古老的布里萨赫。塔拉尔不仅再度攻下兰道,还在斯皮尔附近打败了那位后来当了瑞典国王的黑森亲王(1703年11月15日)。那时这位亲王企图援救这座城市。如果弗基埃尔这位军事艺术造诣颇深,评价人物严格的军官和评论家所说的属实,塔拉尔元帅仅仅由于对方一个过错和一个误解才打赢这一仗。但是,他最后从战场禀报国王说:“陛下的军队缴获的战旗和旗帜多于它失去的普通士兵。”整个战争期间,刺刀在这次战斗中杀伤最多。法国人禀性凶猛,使用这种武器时,占有很大的优势。后来,这种武器的威吓作用力大于它的杀伤力。持续不断和移动的炮火占有上风。德国人和英国人习惯于分组射击,较法国人更有条不紊和迅速敏捷,普鲁士人最先把铁制小棍装在枪上。第二个普鲁士国王对普军军纪严加整顿,并对普军严格训练,使普军每分钟发射六发毫无困难。三列同时射击,接着又立即迅速前进,这种队伍今天往往决定战役胜负。野炮的威力同样令人恐惧。被这种炮火震撼的营队,不待步兵用刺刀发起进攻,骑兵就把他们冲散。这样,刺刀的威吓力就比它的杀伤力更大。刀剑对步兵已毫无用处。士兵的体力、灵活、勇敢不再对他们有用。军队变成一部庞大的机器。安装良好的机器必然会使与之对立的机器运转失灵。欧仁亲王在与土耳其人对阵的著名的特梅斯瓦尔和贝尔格莱德战役中得胜。在这两次战役中,假如进行被人称为混战的战斗的话,土耳其人或许会因具有巨大的数量优势而获胜。因此,自我毁灭的艺术,不但与火药发明以前迥然不同,也与一百年前判然有别。一百年前,法国最初在对德关系方面十分走运。有人推想,维拉尔如果利用他那曾使动作迟慢的德国人手脚无措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话,是会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