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面 10-----------------------第二章 路易十四以前的欧洲各国长期以来,基督教欧洲(俄罗斯除外)可以视为一个与分为若干邦的大共和国相类似的国家。这些邦之中,有的是君主政体,其余的则是混合政体;有些奉行贵族政治,另一些则奉行平民政治。尽管如此,它们仍然彼此相互来往。它们虽然分属若干教派,但是全都具有同一宗教基础;全都具有相同的、在世界其他地区尚不为人所知的公法和政治原则。正是根据这些原则,欧洲各国决不使战俘沦为奴隶,它们尊重敌国使节,共同承认某些君主,如德意志皇帝、各国国王以及其他较小的诸侯的优越地位和若干权利。它们特别商定,尽可能在彼此之间遵行保持力量均衡的明智政策。即使战争期间,两军酣战之际,它们也不中断谈判。它们互相在对方派遣使节,或者行事并不光明正大的密探。这种人能把任何一国宫廷的图谋告知各国宫廷,同时向全欧发出警报,使软弱的国家免遭较强的国家随时准备发动的入侵。卡尔五世即位以来,力量对比开始有利于奥地利家族。将近1630年,这个强大的家族拥有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以及美洲的财富。尼德兰、米兰城邦、那不勒斯王国、波希米亚、匈牙利和德意志本身(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都已经变成它的祖传产业。假使这样多国家都集合于这个家族的一个首脑的统治之下,很可能欧洲最终将遭受它的奴役。德意志①德意志帝国 是法国最强大的邻邦。它的疆域大于法国。它的钱财则可能少于法国。但是它壮实耐劳的人民却远比法国为多。德意志民族受人统治。②它的情况好象当年处于卡佩王朝最初几个国王统治之下的法国,其间仅小有差别。这些国王统领若干大陪臣及大批小陪臣,后者经常违抗王命。现在共有六十个被称为帝国城市的自由城市、大约同等数量的世俗君主、四十个教③会公侯(或者是修院住持,或者是主教)、九个选侯(他们之中目前已出四④个国王 ),最后还有所有这些诸侯的首领——皇帝,他们共同组成这个庞大的日耳曼团体。德意志民族沉着冷静的天性使这个集团存留至今。它内部的井然有序和法国政府过去的紊乱不堪几乎达到同等程度。帝国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权利、特权和义务。了解极其浩繁而又经常引起争议的法律十分困难,产生了在德国被称为“公法研究”的这门学问。日耳曼民族因研究这门学问而颇负盛名。事实上,德意志皇帝本身并不比威尼斯执政官更有权势。读者知道,德国被分割为城市和诸侯领地,给那个统治如此多城邦的首脑留下的只不过是最优越的地位和极大的荣誉而已。他一无领地,二无钱财,因此毫无权力可言。① 这里及以下提到的德意志帝国即指历史上的神圣罗马帝国,从 15 世纪开始皇帝称号及皇位由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王室世袭。——译者② 卡佩王朝,指987—1328 年间统治法国的王族。——译者③ 选侯,指有资格选举德意志帝国皇帝的王公或高级教会人士。——译者④ 四个国王,指波希米亚选侯,后任波希米亚国王;萨克森选侯,自1697 年起任波兰国王;勃兰登堡选侯,自1701 年起任普鲁士国王;汉诺威选侯,自1714 年起任英国国王。——译者----------------------- 页面 11-----------------------德意志皇帝,身为皇帝,不拥有一村一镇。然而,这个往往既空虚不实而又至高无上的尊贵称号,在奥地利人手中却变得威势煊赫,以致人们时刻担心他们会把这个由诸侯组成的共和国变为实行专制君主政体的国家。当时基督教欧洲,特别是德意志,分为两派。今天仍然如此。一派是天主教徒,他们或多或少服从教皇。另一派是教皇和天主教教吏的精神统治和世俗统治的敌人。这一派我们笼统称之为新教徒,虽然他们内部又分为路德①派 、加尔文派以及其他派别。这些派别彼此之间的相互仇恨,和它们对罗马的共同仇恨相比,其程度几乎不相上下。在德国,萨克森、勃兰登堡的一部分、帕拉蒂纳、波希米亚和匈牙利的②一部分、不伦瑞克家族各邦、符腾堡和黑森等地区都信奉被称为福音派的路③德派 。所有自由的帝国城市都信奉这个教派。这个教派似乎比天主教更加适合某些珍视其自身自由的民族。加尔文派散布在最强大的路德派中间,本身只形成一个不大的派别。德意志帝国的其他地区都居住着天主教徒。这些教徒以奥地利家族为首,毫无疑问,势力最强。不仅德国,而且所有基督教国家也都经历了连绵不断的宗教战争,饱受创伤,流血不止。这种战争是一种基督教徒特有的,而其他崇拜偶像的教徒根本体会不到的狂热;是长期以来在各种环境中输进人心的教义精神所产生的不幸后果。几乎没有不引起内战的教义争论。我们的祖先长年累月一面鼓吹忍耐,一面却互相残杀。将来总有一天,外国人(也许包括我们的子孙在内)会对此感到大惑莫解。①费迪南二世如何行将把德国的贵族政治改变为专制君主政治,又如何几②乎被古斯塔夫·阿道夫废黜等等,我已向大家作过描述。他的儿子费迪南三③世继承他的政策,象他父亲那样从书房里指挥战争。这个儿子在位时路易十四还未成年。当时德国远不如后来那样繁荣昌盛,对豪华奢侈还毫无所知。舒适的生活起居设备在最大的领主的家中还极为罕见。将近1689年,这些设备才由逃④到德国建立制造工场的法国难民带到德国。这个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的国家缺乏商业和金钱。严肃的风尚和德国人特有的迟钝使他们无缘享受心思灵巧的意大利人长年累月培植的、又由勤奋的法国人使之臻于完美的种种令人感到惬意的娱乐和技艺。德国人在国内富有,在国外却显得贫穷。除了国家贫穷之外,要在短时期内把这样多不同的民族聚集在同一旗帜之下又异常困① 路德派,创始人为德国马丁·路德 (1483—1546)。——译者② 不伦瑞克家族不伦瑞克位于北德。布鲁诺二世开始拥有不伦瑞克伯爵称号;形成不伦瑞克家族。——译者③ 路德主张人人有权读圣经,一切教义应以圣经为根据,圣经中最重要部分为福音书,故该派又称福音派。——译者① 费迪南二世,德意志帝国皇帝,1619—1637 年在位。——译者② 古斯塔夫·阿道夫,瑞典国王,1611—1632 年在位。此处指三十年战争 (1618—1648)中他对费迪南二世取得的胜利。——译者③ 费迪南三世,德意志帝国皇帝,1637—1657 年在位。——译者④ 1685 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撤销南特敕令,驱逐新教徒;于是大批新教徒流亡国外,他们中间有许多是技艺工人。——译者----------------------- 页面 12-----------------------难,这就使德国人象今天这样几乎不可能把战争引向邻国,并在邻国境内坚持战争。因此,法国人对历代德意志皇帝进行的战争,几乎始终在德意志帝国境内进行。法、德两国在政体和特性方面的差别,似乎使法国人更适于进攻,使德国人更适于防守。西班牙西班牙处于奥地利家族嫡长支系的统治下。卡尔五世死后,它曾经比日耳曼民族更加令人感到恐惧。西班牙历代国王专制和富有的程度都无可伦①比。墨西哥和波托西 的矿藏似乎向他们提供了足以购买整个欧洲的自由所需②要的一切。关于由卡尔五世开始着手,菲利浦二世继续推行的建立统一的君主国的计划,或者说得更确切些,那项在我们这个基督教大陆上建立全面最高霸权的计划,读者已经有所了解。③菲利浦三世统治时期,西班牙的赫赫威势已只不过是个名盛力衰、虚有其表的庞然大物。④菲利浦四世继承了他父亲的软弱庸懦。因疏忽大意而丢失葡萄牙;因兵⑤力薄弱而丢失鲁西荣;因滥施专制而丢失加泰罗尼亚 。这些国王在对法战争中,未能长期称心如意。他们虽因敌方内部分裂和失误而取得某些胜利,但却因自身庸碌无能而把胜利果实丧失殆尽。此外,他们统治之下的一些民族,因享有特权,而有权不尽力为西班牙效劳。卡斯蒂利亚人享有特权,可以不到国外作战。阿拉贡人不断为争取自由而反对西班牙国王的枢密会议。加泰罗尼亚人视国王为寇仇,甚至不准国王在他们居住的各省征募民兵。尽管如此,西班牙与德意志帝国结合一起,仍然在欧洲的力量对比中举足轻重,令人生畏。葡萄牙①葡萄牙当时已经再度成为王国 。布拉冈斯公爵让,这个被人认为懦弱无能的君主,已经从一个比他更弱的国王手里夺取了这个省份。葡萄牙人被迫发展商业贸易。这种活动,西班牙因骄傲自大,而予以忽视。葡萄牙人刚刚②在1641年与法国和荷兰结成反对西班牙的同盟。 葡萄牙的这一彻底转变比最重大的胜利对法国更有价值。法国政府在这一事件中没有丝毫尽力,却不劳而获,从中取得在对敌斗争中所取得的最大好处,即看到敌人受到与它势不两立的国家的攻击。葡萄牙摆脱西班牙的桎梏,发展贸易,增强国力,使人想起荷兰。这个① 波托西,过去秘鲁的一部分,今属玻利维亚,该地于1545 年发现蕴藏量极大的银矿。——译者② 菲利浦二世,西班牙国王,1558—1598 年在位。——译者③ 菲利浦三世,西班牙国王1598—1621 年在位。——译者④ 菲利浦四世,西班牙国王1621—1665 年在位。——译者⑤ 葡萄牙于1641 年宣布独立。鲁西荣于1659 年被法国占领。加泰罗尼亚于1640 年投归法国。——译者① 1640 年,葡萄牙人起义,推翻西班牙统治,布拉冈斯公爵让当选为国王 (1640—1656),从此建立布拉冈斯王朝。——译者② 西葡战争始于1641 年,止于1667 年。——译者----------------------- 页面 13-----------------------国家与葡萄牙殊途同归,以迥然不同的方式享受到相同的成果。联 省③这个七省联合组成的小国 ,盛产牧草,但不生五谷,气候有损健康,国土几乎被海淹没。然而,大约半个世纪以来,它却几乎是整个世界的唯一榜样,足以说明:热爱自由和辛勤劳动会取得何等巨大成就。这些穷苦民族,人数不多,远远不如西班牙最差的民兵能征惯战,当时在欧洲尚无足轻重。但是它们却抗击了它们的主人和暴君——菲利浦二世——的全部兵力,避开①了好些为了奴役它们而表示愿意救助它们的君主的图谋,创建了大家已经目睹与西班牙本身的政权分庭抗礼的强国。专制暴政引起的绝望首先促使它们②武装起来。自由使它们勇气百倍。奥伦治家族 的历代君主把它们培养为优秀士兵。它们刚刚战败了它们的主人,就立刻建立起一种尽可能保持人类最天然的权利——平等——的政体。这个如此新型的国家,从建立之日起,就和法国紧密联合。切身利益使两国团结一致。它们有共同敌人。“伟人”亨利和路易十三都曾经是这个国家的同盟者和保护者。英 国英国远较荷兰强大,竭力谋求海上霸权,并且意欲维持欧洲大陆各派统③治力量的均势。但是查理一世从1625年统治英国以来,不仅远不能承担维持这一均势的重任,而且还感觉自己的权杖正从手中滑落。他曾经想使他在英国的王权独立于法律之外,并且改变苏格兰的宗教。他过于固执,以致不愿放弃自己的图谋;又过于弱小,以致无法实施这些图谋。他善待妻子、臣民、儿女,诚实正直,但是却得不到忠谏良谋。他投身内战。作者已经谈到,这场内战引发了一场几乎闻所未闻的急剧彻底的变革。这场变革终于使他在断头台上丧失了王位和生命。这场内战开始时,路易十四尚未成年,它使英国在一个时期内无法干预邻国的事务。它不再受人尊重,从此时乖命蹇。它的贸易中断。其他民族都①认为英国已经深埋于自身的废墟之下。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克伦威尔登位。克伦威尔统治时期,英国突然变得空前令人畏惧。此人一手执福音书,一手执剑,戴着宗教的面具,统治英国。他执政时,以伟大国王的品质掩盖篡位者的种种罪行。罗马③ 在十六世纪尼德兰革命中,北方七省 (荷兰、格尔德兰、泽兰、乌得勒支、弗里斯兰、奥佛赖塞尔、格罗宁根)于1579 年建立乌得勒支同盟,1581 年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译者① 指英国表面上援助荷兰,其实想占据它的某些港口。——译者② 奥伦治家族的创始人为沉默者威廉(1533—1584)。他于1544 年继任奥伦治公,领导尼德兰人民反对西班牙统治,为尼德兰共和国奠定基础。——译者③ 查理一世,英国国王,1625—1649 年在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被处死刑。——译者① 克伦威尔 (1599—165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者,革命胜利后成为独裁者。——译者----------------------- 页面 14-----------------------英国长期以来自以为能凭仗其威力在欧洲各国之间保持的均势,罗马教廷却试图以其策略手腕来加以维持。当时意大利象今天一样,划分为若干领地。教皇拥有的领地足以使他象君主那样受人尊敬,但是却不足以使他令人畏惧。教皇政府的性质使他的国家的人口无法增殖繁衍。此外,这个国家国穷民贫,贸易不兴。它的精神权威始终掺有世俗成分,在半个基督教世界里②已被摧毁,受人厌弃。教皇虽然在另半个基督教世界被视为教父,但他的一些儿女有时也理直气壮对他进行反抗,并且获得成功。在对待教皇这个问题上,法国的行事准则是,把他看成神圣但又胆大妄为的人,必须吻他的脚,有时则须捆他的手。在天主教各国还可看到罗马教廷从前在走向世界王国的途程中留下的足迹。全体信仰天主教的君主即位时,都向教皇派遣所谓“听命使节”。每个国王在罗马都有号称保护人的红衣主教。教皇向所有主教辖区发出训谕。从训谕行文措词来看,仿佛教皇是凭他独一无二的威势把这些尊职高位授予各个主教。所有意大利、西班牙、佛兰德尔的主教都由于神旨,由于“圣座”批准而获得主教称号。将近1682年时,很多法国教吏就已经抛①弃了这种公元初几个世纪根本不存在的程式 。今天我们也看到一位主教(苏瓦松主教斯图亚特·费茨—詹姆士)在他于1754年发出的一道值得传给子孙后代的教令中,大胆地略去这个程式。这道教令,说得更确切些,这道独一无二的训谕,明确说出过去没有一位神长敢讲的话,宣称全人类,甚至包括异教徒在内,都是我们的同胞弟兄。最后,教皇还在所有天主教国家里保持着特权。这些特权如果不是过去遗留下来的既成事实,他肯定无法取得。没有一个王国没有大量由教皇任命的有俸圣职。所有红衣主教公会的第一年的收入都必须作为贡税,向教皇缴纳。遍布各国的修道士目前还都是教皇的直属臣民。他们的首脑人物住在罗马。习俗决定一切。它使世界既受治于法律,也为恶弊所操纵。它使君主们有时无法彻底纠正这种源出于被人视为神圣事物的危险。不向自己的君主,而向他人宣誓效忠,这对俗民说来乃是大逆不道。但这在寺院里却是合乎宗教的行为。对这位外国君主应该服从到何种程度,这很难了解;受人诱惑十分容易;摆脱天然的枷锁,戴上另外一付自己选择的镣铐,令人感到愉快;骚扰作乱的天性为害;时代的灾难重重;凡此种种都促使整个教团的僧侣效忠罗马,反对祖国这样的事屡见不鲜。一个世纪以来风行于法国并几乎遍及社会各阶层的开明精神,曾经是医治这种弊病最好的灵丹妙药。就这一题材写成的优秀著作都真正能为国王和百姓效劳尽力。路易十四在位期间,这种手段使我国的风尚产生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修道士们全都开始树立一种坚定的信念,即,他们首先是国王的臣民,然后才是教皇的奴仆。但是作为主权的最基本的标志的裁判权仍然掌握在罗马教皇手中。尽管法兰西教会享有种种自由权利,但是法国本身仍然容许人们在某些宗教案件中向教皇提出终审上诉。② 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欧洲基督教分裂为旧教与新教,旧教即为天主教。罗马教廷只能对天主教世界发号施令。——译者① 1682 年,法国教会发表宣言,声称在世俗事务上,国王有绝对主权;在教义问题上,宗教会议权力高于教皇。这一宣言表明法国教会不受罗马教廷绝对控制。——译者----------------------- 页面 15-----------------------假如有人要取消婚姻,想娶自己的表姨妹或外甥女,想解除自己已订的誓约,他还是不向当地主教,而向罗马提出。恩典在罗马定了官价,各阶层人士在那里不惜一切代价购买宽免证书。①这些权益被很多人视为最大的流弊所产生的后果,又被另一些人看成是最神圣的权利的残余。但是不管怎样,它们始终被巧加维护。罗马教廷在维护自身的威信和荣誉方面使用的策略之多,堪与罗马共和国用以征服半个已知世界的策略相比。在因人、因时制宜、行事处世方面,没有任何宫廷堪与罗马媲美。历届教皇几乎都是意大利人,全都饱经沧桑,阅历很深,毫无那种使他们盲目行事的激情冲动。他们的谘议团由与他们相似并本着同一精神行事的红衣主教组成。远达中国和美洲的命令都由这个机构发出。在这个意义上,这个组织真可谓囊括五洲四海。从前有个外国人在谈到罗马元老院时曾经说过:“我看到一个由国王组成的议会。”这句话有时也可用于这时的教廷。大多数作家曾理直气壮,奋起反对教廷的野心。但是,我却没有见过任何作家对教廷的审慎小心予以公正的评价。我不知道别的民族是否能把这样多始终受到非议的特权在欧洲保持得如此之久。其他宫廷,或因傲慢,或因软弱,或因迟钝,或因急躁,很可能早已把这些特权丧失殆尽。然而罗马却始终刚柔并用,软硬兼施,颇合时宜,把凡能尽人事加以保存的利益全都保存下来。卡尔五世在位时,它卑躬屈膝。它对法国国王亨利第三声色俱厉;对亨利第四时敌时友;对路易十三机智灵活。路易十四令人畏惧时,它公开对抗。它暗中与历代德意志皇帝为敌,提防他们,超过提防土耳其素丹。若干权利、颇多的要求、权术、耐心、这些就是这个古老的强国今天在罗马留存的一切。六个世纪以前,它曾经想使整个德意志帝国和整个欧洲都①听命于教皇的三重冠 。过去历届教皇手法高明,气魄宏大,行使这种权利创立了新的王国,并且封赠他人。那不勒斯就是这种权利还留存至今的证据。②然而,这个城邦的所有者西班牙国王留给罗马教廷的,只不过是虚名以及拥有过分强大的臣属会产生的那种危险。此外,教皇的国家一直国泰民安,幸福安定。这种幸①福安定的局面只有一次遭到教皇乌尔班八世 的几个侄儿——巴贝里尼家的②几位红衣主教同帕玛公爵之间的一场小规模战争的破坏,关于这场小战,我前已提及。意大利的其他地区意大利其他各省根据不同的利益行事。威尼斯惧怕土耳其和德意志皇帝。它几乎无法保卫它在大陆上的各邦,使之免遭德意志的觊觎以及土耳其素丹的入侵。这再也不是过去曾经执世界贸易之牛耳、一百五十年前曾经为许多国王妒忌的那个威尼斯了。它的政府仍然明智,但是它规模巨大的贸易① 天主教会认为教皇和教士有权赦免罪恶,出售宽免证书。——译者① 三重冠即教皇戴的御冕。——译者① 乌尔班八世,罗马教皇,1623—1644 年在位。——译者② 帕玛为意大利城市,1545 年成为公爵领地。——译者----------------------- 页面 16-----------------------③惨遭破坏。它的实力因此几乎丧失净尽。威尼斯城因其地理条件,不可能被人征服;也因其力量薄弱,不可能征服他人。佛罗伦萨城邦在美第奇家族的统治下安定富足。这个家族创造的文学、④艺术和文明仍然兴旺繁荣。当时托斯卡纳在意大利同过去雅典在希腊处于同一地位。萨伏依被内战和法、西军队弄得四分五裂,最后终于全邦统一。这对法国十分有利,并有助于削弱奥地利在意大利的势力。瑞士人和今天一样,竭力维护本身自由,不谋求压迫他人。他们向比自己富有的邻邦提供雇佣军队。他们生活穷困,对于因衣食丰足而产生的科学、艺术,一无所知。但是,他们审慎而幸运。北欧各国北欧各国如波兰、瑞典、丹麦、俄罗斯,也和其他强国一样,经常相互猜疑,彼此征伐。当时的波兰和今天一样,存在哥特族和法兰克族的风习和政体:国王由选举产生,贵族瓜分权力,人民遭受奴役,步兵十分弱小,骑兵由贵族组成,没有设防城市,几乎毫无贸易可言。波兰民族时而受到瑞典人或莫斯科人攻击;时而遭受土耳其人侵略。瑞典这个国家,因其政体结构,更加自由,准许农民参加三级会议,但却比波兰更服从国王。瑞典人所向披①靡,无往不胜 。丹麦曾经一度使瑞典人心惊胆战,现在则无人畏惧。它的真②正伟大的时期在腓德烈三世和腓德烈四世 两个国王在位时才开始。那时莫斯科还处于野蛮状态之中。土耳其人③土耳其人不再处于塞利姆、穆罕默德和苏利曼 等统治时期的那种盛极一时的状态。奢靡之风腐蚀伊斯兰国家的王室,但并未消除其凶暴残忍。历代素丹在宫中是最专制暴虐的君主,但自身的王位和生命却朝不保夕。奥斯曼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