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善于发现并且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 运用天赋而发挥出来的创造力就是天赋的潜能,也是天才的力量。找出自己的天赋,发挥自己的天赋潜能,你就是天才!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其教子著作《傅雷家书》享誉海内外。傅雷对教育子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在孩提时期,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并进行正确引导,如果逆天赋而行,那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傅雷在给周宗荷的信中写道:"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爱好文艺者未必真有文艺之能力,从事文艺者又未必真有对文艺之热爱;故真正成功之艺术家,往往较他种学者为尤少。凡此种种,皆宜平心静气,长期反省,终期用吾所长,舍吾所短。若蔽于热情,以为既然热爱,必然成功,即难免误入歧途。" 基于这样的想法,当傅聪还在三四岁时,傅雷就在他稚嫩的心灵活动中寻找他天赋的闪光点,开始为傅聪铺筑人生之路了。 起先,傅雷曾让傅聪学习美术,因为傅雷觉得自己精通美术理论,又有许多朋友是中国画坛巨匠,如果傅聪能拜他们为师,博采百家之长,定会在绘画上大有作为。 谁知傅聪不是绘画的料,他在学画时心不在焉,那些习作几乎都是鬼画桃符,信笔涂鸦,丝毫没有显露出预期的那种美术天赋。而与此同时,傅聪的一些细微爱好则引起了傅雷的注意。他发现儿子钟情于家里的那架手摇(发条动力)留声机,每当留声机在放音乐唱片时,儿子总是一动不动地依靠在它旁边静静地听,而每当此时小男孩那固有的调皮好动的天性即一扫而光。于是傅雷果断地让傅聪放弃学画而改学钢琴,此时傅聪已7岁半了。但傅聪的每一个细胞好像都是为音乐而存在的,他学琴仅几个月,就能背对钢琴听出每个琴键的绝对音高。启蒙老师雷垣教授肯定傅聪"有一对音乐的耳朵",之后,傅雷最终认定,自己确实发现了傅聪的音乐天赋。 在傅雷的精心教育之下,傅聪脱颖而出。19岁的夏天,经过选拔,傅聪前往罗马尼亚,去参加第四届国际青年学生和平友好联欢节钢琴比赛,获钢琴演奏三等奖。21岁时,他又参加了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三等奖,震惊了中外乐坛。 美国盖洛普公司对全球63个国家、101家企业、170多万名员工的调查资料显示,只有2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有机会在工作中发挥所长。换句话说,只有两成的员工觉得自己适才适所,可以在职场上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卓越表现在发挥天赋而非后天训练。这家公司紧接着针对30年来各行各业的卓越人士进行系统化研究,结果发现成功人士的卓越表现是源于能够在职场上发挥天赋的能力,而不是后天训练出来的技术专长。套用日本趋势学家大前研一的话:"想做的事就去做,那件事往往就是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其实,我们天生就是这样的人,干一些事比较擅长,干另一些事非常笨拙。而一个人的成就,只能建立在长处上,不可能建立在弱点上,哪怕是已经改正的弱点上。 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个案例:莫亦佳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出版社当编辑,编了几本书,但书的社会反响并不强烈,发行量也勉强保本。在这过程中,他还被合作者"涮"过两回,筹划了几个月,先期也有了一些投入,但最后出书计划流产。所以,原本话不多的莫亦佳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意与人沟通,不相信别人,事无巨细都要自己去做。在一些具体工作的细节上又特别苛求,对自己对别人都一样,变成了一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如此一来,同事们都不太愿意与他共事,领导对他也只能暗暗摇头。当然,敏感的他对自己的这种状况也心知肚明,但却没有办法。 莫亦佳的问题在于,他的性格与社会性工作不匹配。他天资聪慧,对人对事充满了好奇心,但同时又是一个很苛求的人,对人对己都有很高的要求,是个完美主义者。所以,他不适合从事需要较多与人沟通的工作,可以尝试一些相对独立的职业,譬如画家、雕刻家、平面设计等等。尤其是平面设计,社会的需求很大,可以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些相关的培训。其实,他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很有绘画天赋,阴差阳错才当上了文字编辑...... 半年后,莫亦佳跳槽去了一家平面广告设计公司。凭着扎实的美术功底和苛求完美的精神,他先是自己摸索着掌握了电脑设计软件的操作,再加上工作中极其认真负责,经他设计的广告,不断受到客户的赞扬。最近,他已升为设计部主管了。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天赋,只是大部分的天赋不是被摆错了位置,就是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被发掘出来。为什么有许多的上班族会被职场埋没掉?因为大多数的组织都建立在两项错误看待员工的前提之上,他们以为:一、每个人经过学习几乎都能胜任每件事。二、每个人最大的成长空间在于他最弱的领域。事实不尽然。许多公司花大价钱训练员工,弥补其能力的缺陷。但实际上,改善员工的不足只是"损害控制",却不是能力开发。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无助于让员工或组织达到世界级的水准。 因此,盖洛普公司提出的正确职场训练原则是: 一、每个人的天赋都是持久而独特的。 二、每个人的最大成长空间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 有的人反应不快,但很有耐心;有的人拙于言词,但长于策略性思考;有的人天生就有迷人的特质,这都是一种天赋。为了在工作领域表现优异,获得成就感,个人必须了解自己特有的模式,成为发现自我能力,并能描绘、应用、练习、琢磨自我能力的专家。 每个人身上都有主导特质,盖洛普公司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归纳出34种主导特质来解释这些天赋。在他们的定义中,天赋不是指智商优于常人,而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主导特质;34种主导特质有众多不同的组合,足以解释人们的卓越表现。而通过一项"能力发现剖析测验",一般上班族也可以从34种特质中找到5项属于自己最强的天赋礼物。 其实,某些强烈的特质,在某些领域可能是缺点,但只要摆对了位置,在适合的工作领域中,就可以成为天赋。 例如,被视为投资教父的大富豪巴菲特,可以算是世界级的风云人物。在现今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上,一般意义上的投资大师应该是机智、思考尖锐、急性子的。但从巴菲特朴实的风格、略显邋遢的外表,以及有点慢吞吞的讲话速度中,你完全看不到这些特性。甚至他对人性喜欢持有乐观想法,都不符合一般人对投资界尔虞我诈的认知。 换言之,你的天才不是来自你的智商,而是你的天赋礼物。只要找到自我天赋,并将之在正确的地方发挥到极大值,你我都可以是快乐天才。第2节 怎样发现天赋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赋,要发现自己的天赋,你必须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在尝试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地反思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如此才能取之所长、避之所短,进而成就大事。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蕴藏着自己的天赋,但兴趣爱好不等于天赋。例如,你非常喜欢唱歌,但你不一定有演唱天赋。所以我们可以从自己众多的兴趣爱好中寻找自己的天赋,但我们不能把兴趣爱好当成自己的天赋。 天赋通常表现为一种学习的能力。拥有某种天赋,你学这方面的东西就学得比一般人快,甚至是无师自通,这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悟性好"。例如,学习语言的能力就是一种天赋。比如学广东话,有的女孩,来广州1年,广东话就说得很地道,听不出是北方人;有的人来广州10年,广东话还说不好。 在对天赋的认识上,荷兰著名印象派画家凡·高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定义:"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不具有天赋。"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他就把自己从世俗世界中拯救出来,忘情地投入到富有激情的艺术世界中。在那里,他的古怪性格,他的偏执心态,他的神经质,他的疯狂,都被赋予了一种意义,一种内在的合理性。他创作了包括《向日葵》等名画在内的许多富有独创性的作品。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提出于20世纪。该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能看成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言语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反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等8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 多元智能简介: 1.语言/言语智力:用文字思考,用语言表达及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 2.数理/逻辑智力:能够进行复杂计算,辨认和处理抽象的概念和关系,进行演绎和归纳推理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够运用和操作这些模式的能力。 4.音乐/节奏智力:区分、记忆和感受音调、旋律和节奏的能力。 5.身体/运动智力:能够巧妙地操纵物体、制造产品和协调身体运动的能力。 6.自我反省智力:善于制定计划,达成目标,建构正确的自我知觉,理解自己的情感、目的和愿望的能力。 7.人际交往智力: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行为,发现其他个体间的差异,与他人和睦相处及有效地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8.自然观察者智力:对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加以区分,识别动物和植物的能力,并且能在诸如打猎、农耕、航海等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这种能力。 多元智能的特点: 1.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8种智力,只是这8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 加德纳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他们都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但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如果考虑这些差异,如果考虑学生个人的强项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强项的话,教育如果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来进行,那么,教育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比较多地重视多元智能理论所谓的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面对多元智能中所谓的其他智力则很少涉及。学校教育被简单地等同于智育,智育又被简单地等同于以语言能力和数理能力为核心的能力,进而又被简单地和读书、考试、升学画上等号。这样,学校教育就成了以狭隘的知识教育为主,以升学为惟一目标的"精英"教育。"精英"教育极大地压抑了广大学生的多方面智力才能的发展,极大地埋没了社会所需要的各具才能的多方面人才,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2.这8种智力都能够应用于发明创造,然而大部分人只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施展天赋。例如,爱因斯坦虽然在逻辑/数理智力方面表现出卓越的天赋,但在语言/言语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和人际交往智力上却没有能够显示出与之相媲美的天赋。事实上,多数人都只能在一两种智力上有出色的表现,但是任何人都能够培养和发展这8种智力。 3.每一项智力都有各种表现形式。例如,如果你具有言语/语言智力,你可能是个杰出的演说家,但写作能力一般。就写作而言,你也许喜欢写小说,不喜欢写议论文;你擅长写散文,不擅长写诗歌。如果你具有身体/运动智力,你可能是个游泳高手,却不擅长踢足球。 4.最大限度地发挥你最出色的智力,使之成为你的智力强项,同时注意提高其他方面的智力。在成功心理学看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天赋。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有400多种天赋。这些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将你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你的天赋之上,这样你就会成功。 比如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我们发现他必须具备的一种天赋就是"体谅",只有具备"体谅"这种素质或情感的人,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再如,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和数学都非常感兴趣,但他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如他的语言能力,如果上大学非要学习数学,同样学习了4年,他在英语专业上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成绩。 一个人竭尽全力去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并不意味着他做任何事情都无法成功。因为他可能选择了不合天性的工作,这就注定难以出人头地。洛威尔说:"做我们的天赋所不擅长的事情往往是徒劳无益的,在人类历史上因为做自己所不擅长的事情而导致理想破灭、一事无成的例子举不胜举。"除非你所有的才能都得到充分地发挥,你才会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是什么。只有你的天赋与个性完全和手头的工作相协调,你才会干得得心应手;除非你爱自己的工作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否则,你肯定还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在某一段时间里,你也许不得不做一些不喜欢的事,并为此苦恼,但是,你要尽早使自己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英国散文家托马斯·卡莱尔说:"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要数那些说不清自己究竟想做什么的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适合他们干的事,简直无处容身。" 莫里哀和伏尔泰都是失败的律师,但前者成了杰出的文学家,而后者成了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卡莱尔说:"发现自己天赋所在的人是幸运的,他不再需要其他的福佑。他有了自己命定的职业,也就有了一生的归宿;他找到自己的目标,并将执著地追寻这一目标,奋力向前。"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帮助你去发掘你的天赋,你要学会靠自己。从现实的情况看,无论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家长们和教师们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最关注的是孩子能否考取好大学。因此,从小到大,你的天赋就被人们忽略了,被人们遗忘了。你的天赋就像一颗被蒙上尘埃的宝石,遗弃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静静地等着你来发掘。只要你能够找到合适的路径,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留意天赋留下的"蛛丝马迹",你就能够寻找到打开天赋大门的钥匙。 要找到自己的天赋,更多的时候还要靠自我发现。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朱德庸,台湾著名漫画家,25岁就红透宝岛,《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在台湾经久不衰,销量达100多万册;在内地,他的漫画也非常畅销。可小时候的他却是一个"差生"。 朱德庸天生对图形很敏感,但对文字类的东西接受起来却很困难。在十几年的学生时期,他一直认为自己非常笨。读中学的时候,朱德庸完全没有办法接受刻板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他像个皮球一样被许多学校踢来踢去,就连最差的学校也不愿意招收他。 开始他也像老师们一样认为自己非常笨。十几岁以后才明白,自己不是笨,是有学习障碍。他发现自己天生对文字反应迟钝,但对图形很敏感。 谈到求学时的痛苦经历,朱德庸说:"我的求学过程非常悲惨!学习障碍、自闭、自卑,只有画画使我快乐。"画画是惟一能让朱德庸感到松弛的事情。他说:"外面的世界我没法待下去,惟一的办法就是回到自己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里有我的快乐。在学校里受了老师的打击,我敢怒不敢言,但一回到家我就画他,狠狠地画,让他死得非常惨,然后自己心情就会变好了。" 他的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也吃了很多苦头,他们动不动就被老师叫到学校去,听老师训话,还时常要带着小德庸到各个学校去看人家的脸色,求人家收留这个学生。幸运的是,朱德庸的父母从不给他施加压力,一直任他自由发展。他的爸爸会经常裁好白纸,整整齐齐订起来,给他做画本。 朱德庸后来回忆说:"如果我的父母也像学校老师一样逼我学习,那我肯定要死。""每个人都有天赋,但是有些人的天赋被他们的家长或者被社会的习惯意识遮盖了,进而就丧失了。"在这一点上朱德庸很感谢自己的父亲,在他小时候非常想画画又总拿着笔画个不停的时候,他的父亲没有阻止他,相反支持了他。 关于天赋,朱德庸有两段非常精彩的见解: "我相信,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利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弹跳力,所以它们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人也是一样,不过是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把自己的天赋忘了,就像有的人被迫当了医生,而他可能是怕血的,那他不会快乐。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而这其中有很多只能是兔子,久而久之,就成了四不像。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很烂的老虎呢?" "社会就是很奇怪,本来兔子有兔子的本能,狮子有狮子的本能,但是社会强迫所有的人都去做狮子,结果出来一批烂狮子。我还好,天赋或者说本能,没有被掐死。"第3节 成功的关键 成功的关键在于"扬长"还是"补短" 关于天赋,我曾经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成功的关键是施展天赋、发扬长处,还是克服缺点、弥补缺陷?"有趣的是,不管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还是加拿大人;也不管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富人还是穷人,教育程度高的还是低的,回答几乎一样:克服缺点、弥补缺陷。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和家庭中,关注弱点和缺陷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我曾经问过许多父母:假如你的孩子带着这样的成绩报告单回家:语文95分,英语80分,数学32分,自然76分,社会90分,你最关注哪门学科?结果是81%的父母选择数学,只有7%的父母选择语文。很显然,数学成绩需要关注,因为数学的成绩最差,加之其又是主科,如果孩子学不好它,就不能上大学。 这种弱点取向在学术界同样源远流长。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在一次学术报告中声称,他发现关于抑郁症的研究超过4万例,而关于幸福、快乐和满意的研究仅有40例。我们并不是说抑郁症不应该研究,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应该获得科学所能给予的全部帮助。事实上,由于上世纪后半叶医学界对精神疾病的关注,我们已经发明了14种医治精神疾病的方法,问题在于失衡。我们满脑袋只有弱点和疾病,以致于对天赋和健康无所知晓。用马丁·塞利格曼的话来说:"心理学是半生不熟的,这样说毫不夸张。我们熟知精神疾病,熟知损伤和修补,但对另一半却是陌生的:健康的那一半,我们擅长的那一半,使我们生活美好的那一半。" 成功关键是施展天赋、发扬长处,还是克服缺点、弥补缺陷?我还曾就这个问题邀请一些教师、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组织了一次大辩论,结果许多人认为成才的关键是"克服缺点、弥补缺陷",理由如下: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意思是一个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有一块木板很长,而有一块木板很短,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因此,决定一只桶的容量,不是组成桶的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决定一个人或一项事业成败的不是特长或优势,而是缺陷或劣势。找出你的那块最短的木板,修补它、完善它,你的"容量"自然会提升。我国著名教练陈远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8个因素比为木板,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同样道理,如果你有一门学科学得很差,即使你其他学科学得再好,也会影响你的总分。 《三国演义》的关羽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有万夫不挡之勇,结果"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关羽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他没有克服一个致命的缺点--骄傲自满。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获得成功,他首先检讨自己的缺点,他发现自己有13个很严重的缺点,其中的三项:浪费时间,为小事烦恼,和别人争论冲突最为突出。聪明的富兰克林发现,除非他能够改正这些缺点,否则不可能有什么成就。于是他决定每个礼拜要改正一个缺点,他设计了一张表格,每天进行自我检查,这样持续了两年,他改正了所有的缺点,他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敬爱也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富兰克林为什么获得成功?因为他克服了自己所有的缺点。 看来,在教育领域和家庭中,关注弱点和缺陷的传统根深蒂固。 也有少数一些人认为成才的关键是"发扬长处、发展强项",理由如下: 小兔子被送进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跑步课,并且总是第一;最不喜欢的则是游泳课,一上游泳课它就非常痛苦。但是兔爸爸和兔妈妈要求小兔子什么都学,不允许它有所放弃。小兔子只好每天垂头丧气地到学校上学,老师问它是不是在为游泳太差而烦恼,小兔子点点头。老师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跑步是强项,但是游泳是弱项。这样好了,你以后不用上游泳课了,可以专心练习跑步。小兔子听了非常高兴,它专门训练跑步,结果成为跑步冠军。小兔子根本不是学游泳的料,即使再刻苦,它也不会成为游泳能手;相反,它专门训练跑步,结果成为跑步冠军。 一个人的性格天生内向,不善于表达,你却要他去学习演讲,这不仅是勉为其难,而且还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一个人天生有心脏病,你却要他去练习长跑,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比尔·盖茨不擅长管理,于是挑选了一名合作者史蒂夫·巴尔默来管理公司,他则集中精力干自己最在行的软件开发,结果成了世界首富。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经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10万美元。两次共赔将近30万美元,不仅把自己多年心血换来的稿费赔个精光,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才能,却有文学上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新走创作之路。很快,马克·吐温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从以上材料来看,"扬长"是成才的关键也不无道理,下面,我运用辩证法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总结: 一个人要想成才,既要发扬长处、发展强项,又要克服缺点、弥补缺陷。但是,如果你要想出类拔萃,就必须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把自己的强项磨砺得更加犀利。我们必须记住,关注并设法控制弱点,虽然有时确有必要,但这只能帮助我们避免失败,而不能帮助我们出类拔萃,惟有了解并发扬自身长处才能出类拔萃。 想一想:就算逼着诸葛亮天天练武恐怕他也只能给关云长提靴子,爱迪生天天画蛋也成不了达·芬奇。成功者尽管走向成功的路径各异,却有一定之规,那就是扬长避短。之所以人比人气死人,就是因为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越短。与其总是想着自己没有的,不如多想想自己有什么,然后设法把它用好。因为你没有的东西数不胜数,补得过来吗?天上的大雁再多再肥,横竖够不着,看有什么用?还不如把手中的鸭子收拾了,先做一道好菜。 世界顶级投资专家沃伦·巴菲特在向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学生们介绍成功的秘诀时说:"我可能比你们钱多,但是钱并非是差别所在。不错,我买得起最高级的手缝西服,但我一穿上身,却毫无高贵感。我情愿吃一块芝士汉堡,而不吃100美元一份的大餐。如果说你们和我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每天起床后都有机会做我最爱做的事,天天如此。如果你们想从我这里学什么,这就是我对你们最好的忠告。"沃伦·巴菲特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就是因为他努力发展自己的天赋,然后通过实践和学习予以加强,每一天都在他喜爱的投资领域发展他的顶级强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更不能以己之长嘲笑、鄙视他人之短。西汉的刘向在《说苑》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西闾过要到东方去游说诸侯,上船渡河的时候不慎掉到水里,差点淹死。船夫把他拉上来后,问道:"你要到哪儿去?" 西闾过说:"要到东方去游说诸侯君王。" 船夫笑道:"你连渡河都会掉进水里,这么差劲,怎能游说诸侯呢?" 西闾过说:"不要以你的长处伤害别人。你难道没听说过和氏璧吗?它价值千金,但是用它来做纺锤,还不如一块瓦;随侯之珠(传说春秋时的随侯救活一条蛇,后来蛇衔了颗大珍珠来报答他,此即"随侯之珠")是无价之宝,但是拿它当成弹子来用,连泥丸都不如啊;骐骥拉车载物,奔驰千里,但叫它去捉老鼠,还不如一只野猫;干将、莫邪是天下名剑,但拿来当补鞋工具,却不如两分钱买来的锥子用得称心;持桨楫,驾小船乘风破浪,是你的能耐,但游说诸侯大人,如何启齿,你有把握吗?"船夫无言以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怎么可以以己之长嘲笑、鄙视他人之短呢?这样做,只会贻笑大方。第四章 大胜在于人格 人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个体所具有的品质、特征和行为等个体差异的总和。它包括个人所具有的能力、智力、兴趣、气质、思维和情感及其他行为差异的混合体。狭义的人格是指人的兴趣态度、价值观、情绪、气质、性格等内容。第1节 大胜在于人格(1) 人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个体所具有的品质、特征和行为等个体差异的总和。它包括个人所具有的能力、智力、兴趣、气质、思维和情感及其他行为差异的混合体。狭义的人格是指人的兴趣态度、价值观、情绪、气质、性格等内容。 对于人格这个概念,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人格是人品与性格的结合,高尚的人品+完善的性格=人格魅力。人格魅力不同于优雅的气质,也不同于沉鱼落雁的容貌,它是指一个人品质、作风、知识、才干、业绩以及行为榜样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力。 人格问题其实就是做人的问题。我认为健全、高尚、完善的人格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只有特长,没有人格魅力,或者说人格低下,他是难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他在竞争中也是难以取胜的。只有把人格和特长二者完美结合起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中国著名学者温元凯说:"小胜在于技巧,中胜在于实力,大胜在于人格。" 古往今来,那些彪炳史册的优秀人物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蔺相如回车避让廉颇,飞将军李广与士卒同饥共渴,齐桓公不计管仲一箭之仇,唐太宗重用屡次犯颜而谏的魏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彭德怀光明磊落、心底无私...... 人格魅力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看看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他们都是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下面我分别从不同的领域选出几位杰出的代表给大家展示伟人们的人格魅力。 在政治领域,周恩来是20世纪中国的伟人之一,也是世界人民敬仰的杰出政治家。他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有人将周恩来人格的特质具体界定为:爱憎分明的政治人格,公而忘私的道德人格,坚韧不拔的心理人格,聪慧高超的智能人格,崇尚新美的审美人格等五个方面。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颇有见地的。 我认为,周恩来人格就是由其生命活动尤其是实践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精神内蕴。它所体现的是人类最优秀品德的大人格:"无我""无畏""无怨无悔"。具体地说,在他身上展现了五个方面的"大": 大志,志在为中华民族崛起,志在为公为民,志在实现共产主义,志在终生奋斗不息。 大真,真实地工作,真诚地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真诚地同各种人交往。 大爱,爱党,爱国,爱人民,爱人类,爱和平。 大智,才华出众,智慧超群,思维敏捷,观察能力敏锐,应变能力强,战略眼光远大,斗争经验丰富。 大勇,敌人面前,斗争坚决;灾害面前,挺身而出;危局面前,力挽狂澜;生死面前,置之度外。这就是周恩来崇高完美的伟大人格。人们由衷地称周恩来是"人生之师""高德伟人",肯定的也就是周恩来的这种伟大人格。 周恩来从小志向远大,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在青年时代,他赢得了各方面人士的赞扬。1913年,周恩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南开学校。在入学第二年,周恩来因品学兼优成为全校惟一免交学费的学生。在学校里,他成为学生中公认的领袖。他与别人谈话时,对人或事不贸然表态,而是听其言观其行后才谈自己的看法。每当他想让谁做事时,人们总是抢着去做。1917年从南开学校毕业时,南开学校的校长张伯苓给周恩来的评语是"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 在欧洲期间,周恩来成为旅欧共产主义小组的重要组织者。1924年9月,周恩来奉党中央之命回国负责刚成立的广东区委的工作,并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在黄埔军校期间,周恩来各方面杰出的表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当时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有一位来自浙江的"狂生"胡宗南,在他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人能超过自己,但遇见周恩来后,他逢人就说:"周恩来是最了不起的,他是中国的希望。" 晚年的张学良在口述历史时,记者问张学良:"您一生最佩服的人物是谁?"张学良不假思索地脱口答道:"是周恩来!" 不仅仅是张学良一个人,冯玉祥见到周恩来后,也折服于周恩来的渊博学识和坦诚人格,并写下了自己"吃饭太多,读书太少"的感慨。 在西方,周恩来的人格魅力让所有知道他的西方人景仰。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称赞周恩来说:"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后写道:"这次访问给我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就是周恩来无与伦比的品格。周先生的外表给人以待人热情、非常坦率、极其沉着而又十分真挚的印象。在过去25年里,我有幸会见过的100多位政府首脑中,没有一个人在敏锐的才智、哲理的通达和阅历的智慧方面超过他,这些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领导人。"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下半旗为他的去世致哀。 在科技领域,人们为钱学森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钱学森被称为科学的伟人,时代的伟人。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在"两弹一星"发展上的功绩,更可贵的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在异国他乡苦苦求索是为了报效祖国。当他学有所成,身处异国而羁縻难归时,他是何等大义凛然。他在美国法庭上以黄钟大吕般的声音宣告:"我的根在中国。"尽管美国政府给了他许多优惠的条件,但钱学森并不为之所动。他后来曾谈到,他在美国没有买1美元的保险,因为他根本不想在美国待一辈子。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以满腔的热情准备回来报效祖国,在受到美国政府阻拦时,他以"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同美国当局抗争。这是中华民族的气节,也是钱学森高尚人格的体现。 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的人格魅力还在于他能以高尚的情操,来回报祖国人民给他的荣誉和期望。钱学森回到祖国后,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信任,并委以重任。钱学森不居功自傲,而是以"普通一兵"的姿态来严格要求自己。 他贡献越大,就越显得虚心,处处谦虚谨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他的一位朋友送他一帧《咏竹》的条幅:"未出土时先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这是对钱老一生的生动写照,而他却把它作为"座右铭"来严格要求自己。他得到过国际、国内的许多大奖,但从不把它看成是个人的成功,而是将其归功于集体,归功于"中国人"。钱学森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科学家的人生楷模,也正是钱老高尚人格的体现。第2节 大胜在于人格(2) 在体育领域,我对姚明的人格魅力最为欣赏。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篮球运动员姚明出任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幕式旗手。姚明之所以能够担此重任,除了他在赛场上的运动技能以及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外,更主要的是他的人格魅力。 美国《体育画报》把2003年称为"姚明之年";《时代》周刊的文章评论说:五年之后,姚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会超过老虎伍兹;日本媒体则感叹:姚明已经超过中田英寿,成为亚洲第一体育明星。 在一般人的眼里,姚明因为出色的球技而在其所效力的休斯顿火箭队占据了主力地位。但细心的球迷还会从球场上看到姚明的谦逊善良和他的执著:当队友被对方撞倒时,他总是伸手将他们拉起;当队友在罚篮时,无论投中还是不中,他也总是会向前一步击掌鼓励;火箭队的老大弗朗西斯不断喂球给姚明,给他展示才华的机会;因姚明的到来而失去主力中锋位置的卡托,对当姚明的替补也是如此心甘情愿。 正如火箭队老板道森所说:"每个人都喜欢姚明。"姚明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不仅是因为他在篮球领域所展现的才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也让他与众不同。每个人都对他产生好奇,有些美国普通老百姓说:"我不是球迷,但是我喜欢看姚明打比赛。"NBA历史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位让人着迷的球员了。 有记者曾经问过一些关注NBA的美国人,除了身高之外,姚明身上究竟有哪些东西让他们如此着迷。纽约MSG电视台的体育播音员直言不讳地说,姚明的谦逊和无私是他受到美国人青睐的秘密武器,奥尼尔应该从失利中认识到,球星并不一定要在任何时候都咄咄逼人。 从NBA众多球星的情况来看,像姚明这样打球之余只玩电脑游戏的"好孩子",实在是凤毛麟角。而他的同行中,有的吸毒酗酒,有的沉湎女色或赌博......姚明在NBA的崛起,无疑让美国人看到了"另类"球星的风采。在美国媒体的印象中,姚明是个没有架子、谈吐风趣的邻家大男孩,在充满各种诱惑的花花世界里,姚明生活中最大的享受,竟然只是能天天品尝妈妈做的家常菜。 更难能可贵的是,才20几岁的姚明在异国他乡面对巨大的荣誉表现出超出他年龄的成熟和明智。他谦逊平和、幽默机智,与人相处融洽,能从容地应对比赛,从容地参与一些商业活动,也从容地面对媒体。姚明说:"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得太快,太突然,我始终认为,在明星堆里我是蓝领,只是小字辈。"他还说:"打球可以使我快乐,但在NBA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帮助球队获胜。这也是职业球员最基本的责任。"一些在美国的留学生称姚明很"国气",是一种大国之气,一种君子之风。 姚明给人的感觉是中国人正在自信地走向世界,追求个人成功、个人奋斗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人财富。姚明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财富,但他身上所体现出的风范同样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姚明的人格魅力浓缩了中国新一代青年的许多优秀品质。 在宗教领域,我最敬佩的人是德蕾莎修女。 1910年,德蕾莎诞生在马其顿的首都斯哥比耶。她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商人且积极参与反土耳其运动。母亲是一位很勇敢的妇女。在丈夫死后,她独自照顾三个儿女,并亲自对儿女们进行宗教教育。 1928年,18岁的德蕾莎离开自己的家乡到爱尔兰。在此地,她入了劳来多修女会,此修女会重视派遣传教士到印度传教,德蕾莎听说此事,便主动要求到印度。 德蕾莎来到印度最破烂的贫民窟,在那里用几卢比租下一间房子,收容贫民窟里饥寒交迫的孩子。为了他们,她亲自到街上乞讨食物,帮助他们清洗身体。在这个房间里,没有桌子、椅子,也没有黑板。她以地板为黑板,教孩子们认识孟加拉字母。 有一次她遇见一个人身上都是脓包、伤口,脓包上尽是蠕动的蛆和虱子。她沉痛地感叹:"狗与猫都过得比这人更好,人为何如此卑贱地走向死亡呢?"之后,她到警察局请求他们拨一处地方,使她可以接待那些无家可归者。她觉得这么做,至少能使这些人在人生的最后一刻能够感受到被需要、被爱与被照顾。就这样,德蕾莎创办了"死者之家",来收容垂死的游民。 秉持同样的信念,德蕾莎创办了弃婴之家。除此之外,又创办了麻疯病之家。 1979年,德蕾莎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同年获得印度政府颁发的全国最高荣誉奖。全世界许多大学争相授予德蕾莎荣誉学位,并纷纷邀请她去演讲。 但是,德蕾莎从未被这些虚荣所迷惑,她穿着朴素,单纯地接受这些赞美与光荣。她代表穷人发表简单的感言,词句里充满了爱与感谢。德蕾莎修女一生的使命既简单又直接,就是服务穷人中的穷人。 德蕾莎在印度时一直不穿鞋,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穿鞋,德蕾莎说:"我服务的印度大众都太苦了,他们很多人都没有鞋穿,我如果穿上鞋,就跟他们的距离差得太远了。" 德蕾莎出殡的那一天,身上盖的是印度的国旗,印度为她举行国葬。就在德蕾莎的遗体被抬起来时,在场的印度人统统下跪,其中包括印度总理。虽然德蕾莎在印度没有任何功名,也没有任何爵位,更没有任何官位,但是伟大的德蕾莎是永远值得印度人民尊敬的人。 以上我给大家介绍的几位名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我相信他们的人格魅力一定能够深深打动我们每一位读者,征服我们的心。既然人格魅力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怎样形成健全、高尚、完善的人格? 从以上事例中可以看出,健全、高尚、完善的人格包括许多要素,如爱心、奉献、诚信、坚毅、勇敢、宽厚、坦诚、善良、志向远大、意志坚强、正直无私、乐于助人...... 以上这些美德都是形成健全、高尚、完善的人格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以往人们对这些美德谈得太多了,所以,我不想赘述,我想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经过对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的研究以及我本人的实践探索,我得出一个新的观点:形成健全、高尚、完善的人格最关键、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谦逊和自制。我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做详细论述。第五章 谦逊: 从优秀迈向卓越的阶梯 要叠一百万张骨牌,需费时一个月,但推倒骨牌却只消十几秒钟;要累积成功的事业,需耗时数十载,但要倒闭,却只需一个错误决策;要修养被尊敬的人格,需经过长时间地被信任,但要人格"破产"却只需要做错一件事。第1节 从优秀迈向卓越的阶梯(1) 优秀的人格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修炼成的。下面,我以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本杰明·富兰克林为例做个说明。 富兰克林博学多才,他是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富兰克林年轻时,为了完善自身的品德,他提出了13种应该遵守的德行,它们是: (1)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2)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不做无益闲聊。 (3)生活有秩序。各样东西放在一定地方,各项日常事务应有一定的处理时间。 (4)决心。事情当做必做,既做则坚持到底。 (5)俭朴。用钱适当,不得浪费。不干"用损害良心的办法赚钱、用损害健康的方法花钱"的事。 (6)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有用之事,戒除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7)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应诚实。 (8)正直。不做不利他人之事,切勿在履行对人有益的义务时伤害他人。 (9)适度。避免极端与不及。 (10)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应力求清洁,让自己与环境同步美化起来。 (11)镇静。勿因任何事情而惊慌失措。 (12)贞节。学会控制自己。 (13)谦虚。越伟大越谦虚。 他制作了一本小册子,每一页写上一种美德的名称。每一页上用红墨水笔画出7直行,一星期中每一天占一行,每一行上端注明代表星期几的一个字母。再用红线将直行画分成13个横格,在每一个横格的左边注明代表每一种美德的第一个字母。每天他检查自己在哪一方面有过失,便在那一天该项德行的横格内打上一个小黑点。富兰克林决定每一个星期对某一种德行给予特别密切地注意,预防有关方面的极其微小的过失。 这样,"在几个循环之后,在13个星期的逐日检查后,我会愉快地看到一本干净的册子了"。富兰克林很满意他这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他在79岁时回忆此事,写道:"我的后代应当知道他们的祖先一生中持久不变的幸运,直到他79岁写本文时为止,全靠这一小小的方法和上帝的祝福......他长期的健康和他那至今仍强健结实的体格归功于节制;他早年境遇之安适和他所获得财产及一切使他成为有用的公民并使他在学术界得到一定声誉的知识,应当归功于勤劳和俭朴;国家对他的信任和国家授予他的光荣职位应归功于诚恳和正直;他的和气和他谈话时的愉快、率直应归功于这些品德的综合影响,尽管他未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由于他谈话时的愉快率直,使他直到晚年还颇受人们的欢迎,包括年轻人也喜欢同他交往。因此,我希望我的子孙中有人会和我一样,取得有益的效果。" 读了富兰克林的这番话,你是否有所感触呢? 一根火柴价值不到一毛钱,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元,但是一根火柴却可以摧毁一栋房子,可见微不足道的潜在破坏力一旦爆发,其攻坚灭顶的力量,无物能御。 要叠一百万张骨牌,需费时一个月,但推倒骨牌却只消十几秒钟;要累积成功的事业,需耗时数十载,但要倒闭,却只需一个错误决策;要修养被尊敬的人格,需经过长时间地被信任,但要人格"破产"却只需要做错一件事。 一根火柴,是什么东西呢?它就是下列四项: 无法自我控制的情绪; 不经理智判断的决策; 顽固不冥的个性; 狭隘无情的心胸。 检查看看,我们随身携带了几根火柴? 怎样形成健全、高尚、完善的人格?从现在开始,你就应该培养谦逊的品质,同时应该从思想、行为和时间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控制,还要注意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很多,但卓越的人却并不多,为什么?因为优秀是卓越的大敌。优秀的人往往都有这么一个"优点":自以为是。然而正是由于这个"优点",阻碍了许多优秀的人迈向卓越。 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下面这个经典的禅宗故事:有一位学者向一位著名的禅师问禅,禅师以茶相待。禅师把茶水缓缓注入这个学者的杯子里,一直到杯子满了。他停了一下看看这位学者,学者并没有急着去喝茶。稍后禅师又继续注水,这位学者眼睁睁地望着茶水绵绵不断地溢出杯子,直到流到桌子上到处都是,他再也沉默不下去了,他终于开口说道:"大师,茶水已经溢出来了,请不要再倒了。"禅师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脑子里装满了你自己的想法,你如果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装满了水的杯子,倒不进新东西。"这就是以上这个禅宗故事给我们的启迪。古人云:"谦受益,满招损。器虚则受,实则不受,物之恒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虚怀若谷,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他人他事,不自以为是,故步自封,不拒绝别人的批评和意见,不排斥新事物、新思想,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方能有所收益。 某国原来十分繁荣,但新王当政后日趋衰落。于是他找到智慧大师请教。大师一言不发将其带到一条缓缓流动的长河边,点燃一堆柴,火迅速燃烧,不久烈焰腾空,到黎明后渐渐暗淡、熄灭。然后,大师问:"你明白你无法与前任国王相比的原因了吗?"新王愕然。 大师说:"请想一下,火焰如此威武自负地向上跳跃,无视一切地呼叫。结果不仅无法摧毁面前的障碍,反而耗去了自身的力量;而水,它总是向下流,心甘情愿地选择低洼处前进,听无所闻,摸无所觉,谦恭、温和是它的天性,所以它才越来越宽,越来越深,直至大海,完成了永恒的生命,获得了无与伦比的伟力。"新王合手称是。第2节 从优秀迈向卓越的阶梯(2) 美国超级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驰名世界的管理权威和商业畅销书作家--吉姆·柯林斯在探讨能够把优秀企业带到卓越企业的领导者素质的时候,把企业领导者谦逊的品格列为第一条。他认为:谦虚+意志=第五级领导力。"第五级领导者"都具有双重性:谦逊但是有韧性,质朴但是无畏。"第五级领导者"谦逊的一面体现在: 谦虚有礼,对公众的赞美视而不见,躲避他人的奉承,从不自夸; 决策冷静、温和,行事沉稳而坚定,依靠雄心勃勃的标准,而不是吸引人的号召,促进员工积极性的提高和公司的发展; 不图个人名声,以组织为重,挑选能够让企业在未来更加成功的继任者; 当公司业绩不佳时,看着镜子而不是窗外,严于责己,不将过失归因于其他人或外在因素,也从不抱怨运气太差。 他举例说,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历史上少数几个有"第五级领导力"的总统之一。林肯从来没有因为顾虑个人得失,而影响到建立一个长期伟大的国家的目标。有些人以为林肯的谦逊态度、害羞性格、笨拙举止是他虚弱的表现,这些人其实是犯了天大的错误,他们没有看到林肯坚强的内心。 吉姆·柯林斯的分析非常有道理,看看你周围的人,不论是位居高层的上流社会人士,还是普通的平民阶层,或多或少具有以下的一些缺点:自命不凡、骄傲自满、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夸夸其谈、大言不惭等等,这些缺点是阻碍一个人迈向卓越的绊脚石。难怪这个世界上卓越的人不多见。正是因为在成人的世界里,到处是固执、傲慢和偏见。 自命不凡和虚怀若谷是两种不同的处事态度。前者让人厌恶和反感,而后者则使人喜爱和钦佩。人们都喜欢谦虚的人,而不愿意与自以为是的人为伍。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好为人师的人,他们总喜欢指出别人这儿做得不合适,那儿做得过分了,似乎他什么都在行,对什么都可以说出个道理来。他们之所以摆出一副"万事通"的面孔来,就是惟恐被人轻视,他们炫耀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他们捉襟见肘,遭人厌恶。道理很简单,你总认为别人没有办好事情的能力,别人也不会把你的能力放在眼里。没有人喜欢被贬低。 只有谦虚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懂得的一切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更不要说给别人讲道理、当老师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凭什么认为自己懂得比别人多呢?把自己吹得越大,越容易爆裂。 谦逊的敌人是自命不凡、骄傲自满、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夸夸其谈、大言不惭。只要你能够克服以上这些缺点,你就能够迅速成长,迅速提高,迅速进步。 牛顿的谦逊使他成为"力学之父"。 牛顿在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发现了光谱,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归于自己,而是谦虚地说:"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儿要远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怎么看,不过我自己只是觉得好像在海边玩耍的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起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还在我面前,未被发现。" 司汤达的谦逊使他成为著名作家。 法国作家司汤达有一条座右铭:谁只要干"白纸上写黑字"这一行,别人说他笨拙,他就不应该惊讶或者动气。他在写作过程中切实遵照这条座右铭行事,对别人的批评从不恼怒。他喜欢把文稿寄给别人看,并要求别人毫不客气地予以批评,当别人把他的文稿批判得一无是处时,他仍然和那些批评家保持良好的关系。司汤达的这种谦逊态度受到了人们普遍的称赞。著名作家梅里美称赞他说:"我没有见过任何人在受批评时比他更坦率,或者受朋友的批评时比他更大方、正直。" 诺贝尔的谦逊使他成为最杰出的化学家之一。 诺贝尔是最杰出的化学家之一,一生贡献极大,仅专利就拥有255项。但诺贝尔十分谦虚。一位瑞典出版商要出一部瑞典名人集,来找诺贝尔。诺贝尔有礼貌地回绝了,他说:"我喜欢订阅这本有价值、有趣味的书,但请您不要将我收入。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得到这种名望,不过,我厌恶过分的词藻。" 诺贝尔的哥哥想编一部家族史,请他寄一份自传。诺贝尔写道:"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他那可怜的生命,在呱呱坠地时差点断送在一位仁慈的医生手里。主要的美德:保持指甲的干净,从不累及别人;主要的过错:终生不娶,脾气不佳,消化力差;仅有的一点希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的罪恶:不敬财神;平生重要事迹:无。" 哥哥反复劝说,并提出代为整理,诺贝尔执意不从,他说:"我不只是没有时间,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不能写什么自传。在宇宙旋涡中,有那么多的星球,而无足轻重的我们,有什么值得去写。"诺贝尔一生不愿意宣扬自己,他只留下了几张照片,而且还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照的。 才识、学问愈高的人,在态度上反而愈谦卑,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具有容人的风度和接受批评的雅量。反之,我们对于自己并不在行的事情,就不要随便发表议论,否则会益发显出你的肤浅。 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比尔·盖茨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很多年前,在Windows还不存在时,他去请一位软件高手加盟微软,那位高手一直不予理睬。最后禁不住比尔·盖茨的"死缠烂打"同意见上一面,但一见面,就劈头盖脸讥笑说:"我从没见过比微软做得更烂的操作系统。"比尔·盖茨没有丝毫的恼怒,反而诚恳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好,才请您加盟。"那位高手愣住了。盖茨的谦虚把高手请进了微软的阵营,这位高手成为了Windows的负责人,终于开发出了世界最普及的操作系统。 一个人有才能是件值得佩服的事,如果再能用谦虚的美德来装饰,那就更值得敬佩了。孔子在祭祀鲁桓公的祖庙里看到一种器物,他问守庙人:"这是什么东西?"守庙人说:"这叫欹器,是人们置于座侧,用来警戒自己言行的。"孔子说:"我听说过这种器物,它虚则倾,中则正,满则覆。"他叫弟子往欹器中注入水。当水注入一半时,欹器是端正的;当水注满了之后,欹器竟突然翻倒。孔子颇有感触地叹了口气说:"物满则覆,为人处世也是如此,要谦虚不可自满。" 法国作家蒙田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学者就像田野上成熟的麦穗,麦穗空瘪的时候,它总是长得很挺拔,高傲地昂着头;麦穗饱满而成熟的时候,它总是表现出温顺的样子,低垂着脑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是一个人走向卓越必须具备的品质。第六章 自制: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和财富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要对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进行自我约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制。所谓自制,就是指能够抑制住妨碍达到目标的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个性的意志。简单说,自制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能较好地调节、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第1节 最强大的力量和财富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要对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进行自我约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制。所谓自制,就是指能够抑制住妨碍达到目标的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个性的意志。简单说,自制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能较好地调节、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具有自制力的人,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通常被称为意志坚定的人。他们知道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具有自制力的人既能发动合乎目的性的行动,又能抑制与行动目标不一致或相违背的行动。 与自制力相反的表现是任性和怯懦。前者容易受情感左右,缺乏理智,常在需要克制冲动的时候任意为之,意气行事。后者表现为在需要采取行动、迎接挑战的时候却临阵退缩,不敢有所行动。这两种都是意志不坚定、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当一个人在目标确定以后,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或者在实际行动时难以抑制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这种人就是缺乏自制力的人。如果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你都能沉着、坚定、稳重,这说明你是一个沉着老练、遇事不慌、自信、临危不乱、自制力很强的人。这种特点是你成功的内在因素。 自制是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它是在道德的要求和原则下,控制和限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必须管好自己,控制自己的狂热情绪和粗俗行为以及超乎道德、伦理、法律之外的不正确思想。因此,自制力十分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制力,只不过是强弱不同而已。现在的许多学生上网成癖、玩游戏上瘾,实际上就是因为自制力薄弱。许多优秀的人沦为罪犯,也是由于渐渐丧失自制力,最终因"一念之差"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自制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我们仔细考察众多的成功人士就会发现,他们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能够对自身科学定位,将精力与资源完全集中于自己的事业,对精力的其他流向进行了严格的自我控制。凡古今中外,成功人士都有惊人的自制力。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如一日。马克思为著《资本论》,每天要在大不列颠博物馆度过10个小时。他在那里有个固定的座位,每当读到兴奋的时候,他的右脚就习惯地在地上来回擦动几下。这样,过了25年,竟把座位下的地面磨出了一道凹下去的印子。这些都需要多强的自制力! 德国音乐家巴赫从小非常喜欢音乐,很想去汉堡听一位管风琴大师的演奏。可巴赫住的地方离汉堡很远,穷孩子没钱坐车,只好带上干粮徒步上路。走累了在田野里休息一会儿,天晚了在农舍屋檐下的草堆中睡上一夜......为了听演奏会,他经常这样步行往返,是自制力支持他走完全程! 宋庆龄的父亲很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在上海,一日风雨交加,他带着孩子们去龙华,这次可不是参观古刹,而是让他们放下雨伞在古塔下淋雨。他说:"你们看,这座塔千余年来不怕风雨,为什么?因为它基础牢固,骨架紧密。你们也要从小打基础练骨架。现在我们一起比赛,绕着宝塔跑六圈,看谁不怕苦、跑得快!"说罢带头跑起来。孩子们在泥泞中跌倒了,他叫孩子们爬起来再跑,坚持到底...... 我的一个朋友在英国伦敦大学进修工商管理专业期间,曾经参与过伦敦大学的专业论文评选。朋友的论文被一些英国企业界成功人士看好。英国皇家某大公司的总裁亲自点名要他参加该公司一年一度的职位竞选。我的朋友看完了该公司的简介以及空缺的职位以后,决定竞争较为抢手的总裁助理一职。 面试答辩等一些程序全部完毕后,我的朋友和另外4个对手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决赛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做上任第一天的工作。我的朋友在国内时曾在某行政单位做管理工作,朋友以他的完美的思维和东方人的谦虚赢得了赞美,结果他和另一位年轻的选手胜出。 第二步考察内容竟是赛车。在接到那把车钥匙之前,我的朋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第二步的内容会是这样。朋友的车技不错,速度很快超过那位对手,但不幸的是他们的路线出现了堵车。朋友等了一会儿,看到后面对手的车也跟上来,为了能尽快甩下对手,他看了看地图,把车调回头去走另外一条路,结果是那位对手耐心等到了堵车结束。而我的朋友因为走得太远了,当他到达目的地时对手早已经到达。他被公司淘汰。 那位总裁对他说:"你的性格在驾车时已经流露出来。一个人如果能够耐心地等交通恢复正常,那么他在工作中即使遇到危机,也能理性地去解决,自我控制对于总裁助理这个职位很重要。希望你能明白失败的原因。" 我认为朋友因赛车被公司淘汰了,朋友却严肃地对我说:"其实我不是因赛车被公司淘汰了,而是被自己淘汰了。"我仔细地想了一下,的确是这样。 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缺乏自制力,就像汽车失去了方向盘和刹车,必然会"越轨"和"出格",甚至"翻车"。罗伊·L.史密斯说过:"自制力宛若受到控制的火焰,正是它造就了天才。" 14世纪,有个名叫罗纳德三世的贵族,是祖传封地的正统公爵,他弟弟反对他,推翻了他的统治。弟弟需要摆脱这位公爵,但又不想杀他,便想了个办法。罗纳德三世被关进牢房后,弟弟命人把牢房的门改得比以前窄一些。罗纳德三世身体较胖,出不了牢门。弟弟许诺,只要罗纳德能减肥并自己走出牢门,不仅能获得自由,连爵位也能恢复。可惜罗纳德不是那种有自制力的人,他无法抵挡弟弟每天派人送来的美食的诱惑,结果不但没有减肥,反而更胖了。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就像这个被关在铁栅栏中的囚犯。 伟大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志在有所成就的人,他必须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终归会失败。""知道限制自己"是什么?就是人的自制力。而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实际上是自制力很差的人,结果呢?由于"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当然是终归失败。 的确,一个人有没有自制力,自制力强不强,对于他的学习、工作、事业的成败真是太重要了。那么,一个自制力强的人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自制力强的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善于律己,决不做欲望的奴隶。欲望是什么?欲望是热情,是激情,是暴风骤雨,当一个人被欲望控制的时候,就会纵欲,就会做出平时不能做出的行为;而善于自制的人就能较好地控制、驾驭自己的欲望,他们不是欲望的奴隶,而是欲望的主人。 纵欲必然造成灾难。水若失去堤坝,大地会变成一片汪洋;火若失去控制,天际将腾起熊熊烈焰;汽车若刹车失灵,很可能车毁人亡。一个人也是如此。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倘若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或乐极生悲,或怒甚激变,都将演化成不测之灾。有位犯罪心理学家曾经对16万成年犯人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人之所以入狱,90%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自制。 如果说任性和盲目纵欲是自制力的腐蚀剂,那么,反过来自制力又是征服放任的有效武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描写了保尔·柯察金戒烟的故事。有一次,一群青年就习惯能不能改掉这个问题发生了争论。有人说,习惯比人厉害,养成了就改不掉,抽烟就是一例。保尔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不然的话,岂不要得出十分荒唐的结论吗?这时,有人挖苦保尔,说他吹牛皮,因为他明知抽烟不好但并没有戒掉。 保尔沉默了一会儿,拿出烟卷,把它揉碎,斩钉截铁地说:"我决不再抽烟了。要是一个人不能改掉坏习惯,那他就毫无价值。"从此,保尔果然不抽烟了。每一个不想使自己变得"毫无价值"的人,都应该像保尔一样,下决心依靠自制力与自己的坏习惯做斗争。 关于自制,传记作家兼教育家托马斯·赫克斯利说:"教育最有价值的成果,就是培养了自制力,不管是否喜欢,只要需要就去做。"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自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和财富。""重要的是驾驭自己。"林肯这样评价自制。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要对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进行自我约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制。所谓自制,就是指能够抑制住妨碍达到目标的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个性的意志。简单说,自制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能较好地调节、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具有自制力的人,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通常被称为意志坚定的人。他们知道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具有自制力的人既能发动合乎目的性的行动,又能抑制与行动目标不一致或相违背的行动。 与自制力相反的表现是任性和怯懦。前者容易受情感左右,缺乏理智,常在需要克制冲动的时候任意为之,意气行事。后者表现为在需要采取行动、迎接挑战的时候却临阵退缩,不敢有所行动。这两种都是意志不坚定、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当一个人在目标确定以后,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或者在实际行动时难以抑制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这种人就是缺乏自制力的人。如果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你都能沉着、坚定、稳重,这说明你是一个沉着老练、遇事不慌、自信、临危不乱、自制力很强的人。这种特点是你成功的内在因素。 自制是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它是在道德的要求和原则下,控制和限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必须管好自己,控制自己的狂热情绪和粗俗行为以及超乎道德、伦理、法律之外的不正确思想。因此,自制力十分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制力,只不过是强弱不同而已。现在的许多学生上网成癖、玩游戏上瘾,实际上就是因为自制力薄弱。许多优秀的人沦为罪犯,也是由于渐渐丧失自制力,最终因"一念之差"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自制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我们仔细考察众多的成功人士就会发现,他们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能够对自身科学定位,将精力与资源完全集中于自己的事业,对精力的其他流向进行了严格的自我控制。凡古今中外,成功人士都有惊人的自制力。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如一日。马克思为著《资本论》,每天要在大不列颠博物馆度过10个小时。他在那里有个固定的座位,每当读到兴奋的时候,他的右脚就习惯地在地上来回擦动几下。这样,过了25年,竟把座位下的地面磨出了一道凹下去的印子。这些都需要多强的自制力! 德国音乐家巴赫从小非常喜欢音乐,很想去汉堡听一位管风琴大师的演奏。可巴赫住的地方离汉堡很远,穷孩子没钱坐车,只好带上干粮徒步上路。走累了在田野里休息一会儿,天晚了在农舍屋檐下的草堆中睡上一夜......为了听演奏会,他经常这样步行往返,是自制力支持他走完全程! 宋庆龄的父亲很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在上海,一日风雨交加,他带着孩子们去龙华,这次可不是参观古刹,而是让他们放下雨伞在古塔下淋雨。他说:"你们看,这座塔千余年来不怕风雨,为什么?因为它基础牢固,骨架紧密。你们也要从小打基础练骨架。现在我们一起比赛,绕着宝塔跑六圈,看谁不怕苦、跑得快!"说罢带头跑起来。孩子们在泥泞中跌倒了,他叫孩子们爬起来再跑,坚持到底...... 我的一个朋友在英国伦敦大学进修工商管理专业期间,曾经参与过伦敦大学的专业论文评选。朋友的论文被一些英国企业界成功人士看好。英国皇家某大公司的总裁亲自点名要他参加该公司一年一度的职位竞选。我的朋友看完了该公司的简介以及空缺的职位以后,决定竞争较为抢手的总裁助理一职。 面试答辩等一些程序全部完毕后,我的朋友和另外4个对手进入了最后的决赛。决赛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做上任第一天的工作。我的朋友在国内时曾在某行政单位做管理工作,朋友以他的完美的思维和东方人的谦虚赢得了赞美,结果他和另一位年轻的选手胜出。 第二步考察内容竟是赛车。在接到那把车钥匙之前,我的朋友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第二步的内容会是这样。朋友的车技不错,速度很快超过那位对手,但不幸的是他们的路线出现了堵车。朋友等了一会儿,看到后面对手的车也跟上来,为了能尽快甩下对手,他看了看地图,把车调回头去走另外一条路,结果是那位对手耐心等到了堵车结束。而我的朋友因为走得太远了,当他到达目的地时对手早已经到达。他被公司淘汰。 那位总裁对他说:"你的性格在驾车时已经流露出来。一个人如果能够耐心地等交通恢复正常,那么他在工作中即使遇到危机,也能理性地去解决,自我控制对于总裁助理这个职位很重要。希望你能明白失败的原因。" 我认为朋友因赛车被公司淘汰了,朋友却严肃地对我说:"其实我不是因赛车被公司淘汰了,而是被自己淘汰了。"我仔细地想了一下,的确是这样。 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缺乏自制力,就像汽车失去了方向盘和刹车,必然会"越轨"和"出格",甚至"翻车"。罗伊·L.史密斯说过:"自制力宛若受到控制的火焰,正是它造就了天才。" 14世纪,有个名叫罗纳德三世的贵族,是祖传封地的正统公爵,他弟弟反对他,推翻了他的统治。弟弟需要摆脱这位公爵,但又不想杀他,便想了个办法。罗纳德三世被关进牢房后,弟弟命人把牢房的门改得比以前窄一些。罗纳德三世身体较胖,出不了牢门。弟弟许诺,只要罗纳德能减肥并自己走出牢门,不仅能获得自由,连爵位也能恢复。可惜罗纳德不是那种有自制力的人,他无法抵挡弟弟每天派人送来的美食的诱惑,结果不但没有减肥,反而更胖了。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就像这个被关在铁栅栏中的囚犯。 伟大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志在有所成就的人,他必须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终归会失败。""知道限制自己"是什么?就是人的自制力。而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实际上是自制力很差的人,结果呢?由于"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当然是终归失败。 的确,一个人有没有自制力,自制力强不强,对于他的学习、工作、事业的成败真是太重要了。那么,一个自制力强的人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自制力强的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善于律己,决不做欲望的奴隶。欲望是什么?欲望是热情,是激情,是暴风骤雨,当一个人被欲望控制的时候,就会纵欲,就会做出平时不能做出的行为;而善于自制的人就能较好地控制、驾驭自己的欲望,他们不是欲望的奴隶,而是欲望的主人。 纵欲必然造成灾难。水若失去堤坝,大地会变成一片汪洋;火若失去控制,天际将腾起熊熊烈焰;汽车若刹车失灵,很可能车毁人亡。一个人也是如此。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倘若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或乐极生悲,或怒甚激变,都将演化成不测之灾。有位犯罪心理学家曾经对16万成年犯人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人之所以入狱,90%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自制。 如果说任性和盲目纵欲是自制力的腐蚀剂,那么,反过来自制力又是征服放任的有效武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描写了保尔·柯察金戒烟的故事。有一次,一群青年就习惯能不能改掉这个问题发生了争论。有人说,习惯比人厉害,养成了就改不掉,抽烟就是一例。保尔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不然的话,岂不要得出十分荒唐的结论吗?这时,有人挖苦保尔,说他吹牛皮,因为他明知抽烟不好但并没有戒掉。 保尔沉默了一会儿,拿出烟卷,把它揉碎,斩钉截铁地说:"我决不再抽烟了。要是一个人不能改掉坏习惯,那他就毫无价值。"从此,保尔果然不抽烟了。每一个不想使自己变得"毫无价值"的人,都应该像保尔一样,下决心依靠自制力与自己的坏习惯做斗争。 关于自制,传记作家兼教育家托马斯·赫克斯利说:"教育最有价值的成果,就是培养了自制力,不管是否喜欢,只要需要就去做。"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自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和财富。""重要的是驾驭自己。"林肯这样评价自制。第2节 自我控制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所以,你如果想要获得好的结果,就必须严格控制你的思想。必须严格控制进入你头脑中的东西。你必须使自己的头脑充满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鼓舞人心的东西,同时去掉那些会杀死梦想和激情的东西:怀疑、恐惧和消极的想法。 你的大脑如同一台电脑,你给它输入什么样的程序,它就会输出什么样的信息。没有意识做先导,人就不可能有具体的行为。控制思想,就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能要什么,这是认识问题。然后再弄清楚,怎样拒绝不能做的事,强制自己专注该做的事,这是方法的问题。最后再掂量一下,自己做了会如何,不做又会如何,这是建立毅力的前提,是由控制思想向控制行为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