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诚信的背后

作者:帕特诺伊 字数:44773 更新:2023-10-09 20:49:19

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诚信的背后:摩根士丹利圈钱游戏黑幕宣传用语:除了战争,这是最刺激的事了这是关于金融投资业秘密的大起底,也是金融投资从业者的必读物是一本被金融巨头围追堵截的书,但它却一点点在全世界蔓延开来枪炮,酒精,嗜血成性,以及高等金融的全部真相它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股票经纪和基金经理不希望你看到的书,却是一本你不能不看的书。《泥鸽靶》是一个“内部人”的成长记录,是一本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弱肉强食的高等金融活动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教科书,它记录了一个初出茅庐的摩根士丹利经纪人学习游戏规则的历程。从纽约到东京,从南美到亚洲,这个复杂而残酷的网络创造着、交易着那些匪夷所思而又深不可测的证券品种——几乎没有人真正理解这些证券品种,特别是那些毫无心机又不精于此道的买家。数十亿美元的财富就此损失殆尽,其中可能包括你的一部分,不论你是否知情。为了磨炼杀手的本能,弗兰克帕特诺伊在摩根士丹利的同事组织一年一度的射击比赛——固定收益部年度泥鸽靶射击赛。1994 年,第一笔巨额衍生产品亏损爆发的同时,帕特诺伊参加了摩根士丹利的固定收益部年度泥鸽靶射击赛。那次集会上的呐喊会令所有的投资者心悸:“我闻到了血腥味,让我们去杀吧!”本书讲述的就是他们的行动。在这些久经训练的衍生产品经纪面前,买家全身而退的机会并不比泥鸽靶高。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名 8053 名(4.13 日),读者评论指数:★★★★☆作者简介:弗兰克帕特诺伊,耶鲁大学法学士,曾从事过投资银行、衍生产品经纪、公司和证券律师等多种职业,1997 后任圣迭戈大学法学院教授。帕特诺伊是证券市场监管和金融衍生产品方面的专家,曾在安然公司破产后作为专家证人在美国参议院立法委员会作证。另著有《贪婪传染病:谎言和风险如何腐蚀了金融市场》。译者简介邵琰,CFA,伦敦大学经济学硕士,伦敦城市大学投资管理硕士。曾就职于伦敦、香港数家知名投资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具有国际金融市场买卖双方的丰富经验。2001 年回国,现于上海从事投资管理和金融创新工作。标 题: 《泥鸽靶》前言1993 到 1995 年间,我在华尔街销售金融衍生产品。在此期间,我和另外七十来人在摩根士丹利的衍生产品部工作,在纽约、伦敦和东京一共赚了大约十亿美元 -- 平均到每人大概是一千五百万美元。可以说我们是世界上最能赚钱的一群人了。我的部门是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造钱机器。摩根士丹利是顶级投资银行中历史最悠久、声誉最显赫的一家,而衍生产品部则是推动它前进的发动机。我们赚的十亿美元足以支付公司全球一万多雇员的大部分薪金,而且还剩下不少给自己。部门的经理级人马拿到了几百万美元的奖金,哪怕是最低级的雇员也有六位数的收入。而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人那时都不过二十几岁而已。我们是怎样赚到这么多钱的呢?部分原因是我们的精明。我曾和衍生产品这一行中最优秀的人共事过,我们掌握了现代金融的种种复杂精妙,难怪我们被称作"火箭科学家"。摩根士丹利并非历来如此。早在二十年代,这家显赫的投资银行就建立了高尚的声誉,它的鲜花、精美家具、优雅的合伙人餐厅和保守的业务作风都为人称道。公司的信条是"第一流的业务,第一流的方法"。然而,在八十年代银行业的全盛时期,公司面临来自其他银行的激烈竞争,从第一名的位置滑了下来。作为反击,摩根士丹利的合伙人把注意的焦点从名转到了利,从此改变了这家公司。到 1994 年我加入公司的时候,摩根士丹利已经放弃了它的优雅传统,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率的销售和交易业务 -- 还有多得多的钱。包括我加入摩根士丹利之前的雇主第一波士顿在内的其他银行无法匹敌摩根士丹利强有力的新销售策略。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衡量,这家公司都已经改头换面。鲜花已不复存在,家具是板式的,交易厅的过道里塞进了面圈架,忙碌的经理们就在那里吞下午餐 -- 如果吃的话。进取的业务作风激发了新的信条 -- "第一流的业务,第二流的方法"。经过了数十年的彬彬有礼,摩根士丹利也有了野蛮的行为。衍生产品部前进的号令来自公司的领导者约翰梅克。梅克是从交易室奋斗上来的,在那里他现在还被称为"刀子梅克"。梅克的桌上放了一个金属的长钉子,有谣言说他会用它来恐吓无能的雇员。在完成了一笔银行业的交易后,梅克曾收到过一件特殊的纪念品 -- 一部镶嵌在有机玻璃里面,已经摔烂的电话听筒,那是他在交易厅工作时的遗留物 -- 而不是通常的公司"墓碑"广告。显然,有梅克作舵手,风平浪静的 J.P.摩根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梅克的带领下,我那些头脑敏锐的上司都变成了野蛮的几百万富翁 -- 一半是小丑,一半是狼。他们不是在进行复杂的电脑运算,就是在叫嚷要如何"撕掉某人的脸",或是"把某人毙掉"。工作之余,他们在不同的场合磨练杀手的本能 -- 在私人射击俱乐部,在非洲和南美狩猎,还有摩根士丹利最重要,也是名字最贴切的竞争活动:固定收益部年度泥鸽靶射击比赛,简称 F.I.A.S.C.O 。这一年一度的射击竞赛为公司对待客户的野蛮行径确定了基调。1994 年 4 月之后,客户在衍生产品上的损失节节上升。约翰梅克的指令很清楚:"我闻到了血腥味,我们去杀吧!"我们已经作好了杀戮的准备,而且也这么干了。在衍生产品的战场上,我们的牺牲者到处都是。你可能已经在报纸上看到了,在橙县、霸菱银行、大和银行、驻友银行,可能还有其他尚未为人所知的地方,只一个人就造成了超过十亿美元的亏损。在其他一些公司则是几个人赔掉了十亿美元。几十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包括宝洁公司和众多的共同基金,各自在衍生产品上损失了几亿美元,加在一起有几十亿。那五百亿美元的墨西哥货币危机中也包含了衍生产品的牺牲者。就象已故参议员埃沃瑞特德克生所说,"这里十亿,那里十亿,很快你说的就是大钱了"。如果你在过去几年中持有过股票或共同基金,损失在衍生产品上的大钱很可能就有你的一份。衍生产品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1996 年,这一市场的规模据估计达五十五万亿美元,是美国所有股票价值的两倍,或美国全部债务的十倍还多。与此同时,衍生产品造成的损失仍在成倍增长。当然,通过衍生产品赚了钱的公司也为数不少,其中就包括摩根士丹利。更有甚者,就在衍生产品的买家舔着伤口的时候,公司的衍生产品部却在发展壮大。有些客户厌倦了被人撕破脸或被人毙掉,因而业务在 1995 和 1996 年有过短暂的下降。在此期间,我们中的许多人离了职,另外一些去了不那么残忍的公司。摩根士丹利也把衍生产品部中最富攻击性的几个经理转移到了公司其他更为"合适"的部门,但还是有些人留了下来。今天,这个部门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在重整后利润依旧,正准备着为下一场战斗随时开火。--《泥鸽靶》第一章我坐在电话旁,暗自希望它会响。那是 1994 年 2 月 1 日,离发年终奖金的日子还有两个星期。我在纽约的一家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做衍生产品经纪。我在等一个猎头的电话,最近几天他已经给我打过好几次电话了。他对时机掌握得无懈可击。发年终奖的日子越来越近,衍生产品正炙手可热,而且我还是最近一次新兴市场衍生产品研讨会上的特别主讲人。我有市场价值,也想跳槽。对于猎头来说我特别值钱:如果他把我安置到一家新公司,他就能拿到我第一年薪酬的三分之一。好的华尔街猎头都能赚几百万美元。我知道这个家伙打电话给我并不是想当好人,他是想“猎”我的“头”。想遮掩这种电话并不容易。假如你曾见过交易厅,你可能会奇怪一个经纪怎能和一个猎头通电话而不引起一米开外的其他经纪的怀疑。我知道这可能是致命的。已经有若干个经纪因为在工作时间与猎头谈判而遭到处罚或被解雇。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精心设计了详尽的方案来掩盖求职活动,包括密码语言和夜间会面。我的新方案是从一个同事那里学来的,很简单,但不是十分安全。这个猎头假借一个朋友的名字打来电话,我接听时装做在和朋友聊天,而猎头就介绍他手头的工作。如果我想讨论这份工作就挂断电话,离开交易厅,用大堂里的收费电话打给他。其他人也有用这种方法的,在发年终奖的时候,经纪每天都被这种电话包围。那时我已经冒险地往大堂跑了若干次,冷静地听了很多工作机会。每次我都拒绝了。那些公司都是和第一波士顿同一水准的,也就是二流的。虽然第一波士顿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也曾是一家顶级公司,过去十年间它已经每况愈下,大批员工离职去了更好的公司。我对这二等地位已经感到厌倦,也想更上一层楼。有一家公司的衍生产品部是华尔街最热门的,我对那里的工作梦寐以求。我告诉这个猎头如果他能拿到那份工作,我就接受。他答应去找找看,然后告诉我他能找到什么。电话终于响了。是这个猎头,他听起来很兴奋。“弗兰克吗?”他小声问。“是我。”我小声回答。旁边的一个同事怀疑地看了我一眼。在交易厅里是没人小声说话的。“我找到了!”“找到什么了?”“那个,”他停了停,“你的工作,你想要的工作。给我回电话。”现在轮到我兴奋了。我告诉同事我要出去一会儿,他似乎知道我在干什么。我几乎是冲到了大厅里的收费电话前。我一边等着猎头接电话,一边摸出了笔和纸作记录。电话铃似乎响了整整一分钟。我四下张望,冲着公司的新徽标得意地冷笑——白底上蓝色的帆船,旁边是公司的新名字——瑞信第一波士顿。瑞信代表公司的新主人,瑞士信贷。可这个有型的新徽标也不能改变现实:第一波士顿至今的航行既不是世界性的,也称不上一帆风顺。这只船看起来属于波士顿而不是伯尔尼,我的公司惟一具有世界性的东西就是亏损。我想起一个例子。第一波士顿贷款 4   5 亿美元——公司 40%的股权资本——给一家公司,俄亥俄床垫公司。这是一笔灾难性的交易,华尔街的幽默将其命名为“燃烧的床”。第一波士顿的利润是如此的可悲,以至于公司不得不卖掉部分衍生产品业务来发放奖金。与此同时,有谣言说公司的新任首席执行官艾伦维特拿到了 3 000 万的薪酬。后来报道澄清他的待遇只不过是区区 900 万美元。公司被叫做“小麦第一证券” 1,隐喻境况窘迫的小规模经纪公司。难怪好的经纪人都结队而逃。我,也想跳槽。那边,猎头终于说了声“喂”。我再次耳语了起来,“你找到了什么?”我扫视着大堂,确保没人在听我说话。他一定觉察到了我的兴奋,开始残酷地耍弄我。“这是一家非常有声望的投资银行,热门的衍生产品部。他们想找一个新兴市场经纪人,就是你,太完美了!”“哪一家?告诉我是哪一家?”我打断他。新兴市场是我的领域,但是所谓“有声望”的投资银行也不少。他又支支吾吾了几分钟。我努力保持着冷静,再一次追问。他终于吐露了名字:“摩根士丹利。”我知道,出于谈判的考虑,我应该假扮只对这份工作有“温和”的兴趣,那样我的猎头就不会觉得我不顾一切地想跳槽,或是愿意为了微薄的待遇转换工作。我知道我应该保存我的谈判实力。谈判的关键是表示我喜欢这份工作,但又不是特别喜欢。我努力想要压抑住自己的兴奋。但是我做不到。我差点儿大喊出来。“我想要这个!我想要这个!帮我拿到这份工作!我什么时候能和他们谈?我想要这份工作!”我四下张望,看看有没有人在看我。“你想什么时候跟他们谈呢?”我忍不住又喊了出来:“马上!越快越好!今天下午!最迟明天!”这个猎头知道我已经上钩,自信地笑了。“喂,年轻人,保持冷静。我试试安排明天。今天晚上给你家打电话告诉你具体安排。”放下听筒时,我的手还因兴奋而颤抖着。我匆匆回到座位上,希望没人注意到我的缺席,或者听到了我的叫喊。好在他们没有。先前那个疑心我的同事已经舒舒服服地吃着上午的第二块德芙巧克力。当晚我的猎头打电话到我家里,告诉我“搞定了”。他已经安排好一整套面试程序,时间在下星期一,2 月 7 日。他还说摩根士丹利的决定会很快,可能就在一周之内。面试那天早上我起得很早,打电话到第一波士顿请了病假。我的上司会盘问我,可我并不在乎。我唯一关心的是怎样给摩根士丹利衍生产品部的经纪留下好印象。这家公司的衍生产品部是世界上最好的,业务蓬勃发展。虽然我知道他们需要新兴市场人才,但我猜想他们只会在候选人中选最好的一两个。我祈祷摩根士丹利会聘请我。当我来到摩根士丹利面试的时候,公司巨穴般的交易厅一片喧闹忙碌。和我所见过的其他交易厅一样,这里的空间特别珍贵,连没有窗户的灰色接待区都狭窄不堪。虽然摩根士丹利鼓励客户到访座落在第六大道的大厦顶层,在和投资银行家会面的同时俯览曼哈顿;四楼的交易厅却没有那么奢侈,里面就象地牢一样。如果你还没有亲身比较过不同的华尔街交易厅,也就不用麻烦了。它们基本上都一样--大厅的地面是肮脏的地毯,覆盖着迷宫一样的电线和电子设备。一块块可移动的地毯就象是个大垃圾桶的盖子,下面藏着数十个半空的中餐外卖盒,还有老鼠(老鼠喜爱交易厅,银行雇员不停的讨论捕杀老鼠的创意)。如果你来到华尔街任何一个交易厅,你将不可避免的看到这样的情景:几百台电话在响,电视屏幕播放着新闻,闪烁着债券报价。一块地板被倒放着,几个维修人员在一堆电路和电线旁叫喊。几张长方形的桌子,上面堆着五颜六色的电脑和显示器 -- 蓝色的 Reuter 和绿色的 Telerate 终端,米色的彭博资讯系统和黑色的特制报价机。桌边面对面站着几十个交易员和经纪人,相隔只有三英寸。每隔几秒钟,附近某个扬声器就发出一阵快而含糊的轰鸣,震耳欲聋。"五十手住房贷款债券,八年到期,半个点。" "非农业工资预期下降三十点。" "我刚才看到的长债买家正在两年市,做蝶式。" 每个交易员和经纪都有自己的扬声器,用它来宣布重大事宜,向整个交易厅发出公开邀约,或是(又一次)宣布首席国债交易员是个王八蛋。如果你只想和十英尺外的一个或少数人对话,你就得打电话。在交易厅里,大声叫喊是没有用的。和芝加哥的期货交易员不同,华尔街的交易员不用手势,除非是向人晃晃中指。每个人都能读懂唇语,不过仅限于分辨偶尔的"成交"和更常用的"你他妈的"。即使在这样的极度混乱中,交易员和经纪的分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交易员都挽起袖子,拉松了领带,手持几部电话而且不时把其中一部摔向桌子、电脑或是交易助理,然后从巨大的盒子里再抓出一个面包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纪。他们沉着的调整着袖扣,手里只有一部电话,通过不时按一下听筒上的消音键同时进行几场对话。好的经纪可以同时和客户闲谈,和体育彩票经纪讨论今晚的球赛,叫助手到交易员那边去偷个面包圈,并向他的妻子解释凌晨四点以前去了哪里 -- 而且没有人觉察到其他对话的存在或周围的混乱。交易厅表面上混乱不堪,实际上却有一种受到保护的秩序。交易员和经纪人和睦相处,这狭隘的环境数十年来都没有受到外部有关种族和性别方面的立法、社会规则和工作环境中非正式变化的影响。大多数交易厅里都有几个少数民族和女性雇员,但他(她)们大多穿着警卫服或迷你裙。社会进步的唯一迹象是偶尔可见的翻倒的酸奶盒。我在第一波士顿的培训课程就很有代表性:绝大多数实习生都是白种男性,不是哈佛、耶鲁、牛津的毕业生就是富家子弟。他们中的一个被派往旧金山,两个去了费城,还有一个去了芝加哥,另外纽约和伦敦各十几人。显然,第一波士顿没能找到精通日语的白种男性,所以为东京分公司请了一个日本女人。这三十七个实习生中有三十个是男性。就我所观察到的来看,第一波士顿还没有聘用过任何一个有色人在美国工作。不过,如果要为公司辩护的话,很多实习生都晒得很黑。七个女性中,有些已经成功的在第一波士顿工作多年,直到现在才被允许参加培训。其他新来的看起来好象时尚杂志的封面女郎。第一波士顿成功的绕过了积极措施 和政治正确性的暗流,其结果令人叹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男性,大多数是白人;几个亚裔人在海外工作;没有非洲和西班牙裔美国人;只有七位女性。投资银行在选择女性雇员时特别留意。好几个经纪都向我强调过面试和聘用过程中"美女因素" 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女实习生要么是可靠的仆人,要么是迷人的明星。不管怎样,女性都要保证成为男人工作中的乐趣;若非如此,这些银行通常会把她们放在最差的工作岗位,使其晋升受阻。事实上,很多第一波士顿的培训课程开始没几个月,就有几个女实习生被通知"走人" 。她们也确实走了,虽然有几个人控告了公司,起码有一个胜诉。第一波士顿深受骚扰和歧视问题之困,只得请了一个顾问对经纪人和交易员进行培训,以使他们不再在面试中性骚扰女性应聘者。可是他们真是不可救药。在一次模拟面试中,一个男雇员向女应聘者问的第一个问题竟是:"宝贝,你想上床吗?"使得这位中年女顾问大为震惊。聪明的女性则利用这种心理。她们不光是通过紧身裙和皮裤展示自己的资本,我认识的一个女经纪甚至自愿公开她的性生活。早上总是有一群经纪围着她,听她讲述前一天晚上放荡的故事,没有人在意她是否夸大其词。我清楚的记得她对某个故事特别活色声香的细腻描述。事后有一个经纪对我说:"现在,那个女人在公司前途无量"。经纪部总经理的秘书换来换去,就象阿拉伯后宫里穿梭的美女。其中供职时间最长的是一个六英尺高的金发女神。她的工作就是穿尽可能少的衣服在交易厅里走来走去,而她对工作也表现了超凡的热情。她的单人时装秀和千万美元的债券交易是令人头晕目眩的结合。如果那还不能使男人们满足,就会有人出钱让低级女雇员在交易厅进行猥亵的表演。一个资深按揭债券交易员曾经给了一个相当迷人的交易助理五百美元,让她慢慢的仔细的吃掉一大根涂满润手霜的腌黄瓜。一大群交易员赞赏的看着她表演,然后接过钱,继而当场在交易厅里猛烈的呕吐。我想,多少是由于性格上的缺陷,我才会这样充满渴望的凝望交易厅里纵情狂欢。但事实如此,交易厅就是我的家。幸运的是,我知道如果从第一波士顿跳槽到摩根士丹利,我并不会失去交易厅给我的良好感觉。对我来说,这样的环境改变大概就和一条金鱼从一个鱼缸转移到另外一个鱼缸一样。我在摩根士丹利衍生产品部的面试进行的很顺利,尽管过程中我尽量不让自己显得过于急切。部门的名称是 DPG,衍生产品部 的缩写。面试时一个经理咕哝了几句"一流的业务,一流的方法"之类的话,另一个则说他确信衍生产品部的发展将很大程度上来自新兴市场,也就是我的领域。他许诺说如果我加入摩根士丹利,他会邀请我参加衍生产品方面的重要集会。下一次活动的时间在 1994 年 4 月,名字叫做"F.I.A.S.C.C.O."。我听说过这个名字,而且很想参加,但我知道当一个投资银行的经纪向你许诺什么事时,这件事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尽管如此,我还是心存希望,因为我知道他是部门的领导之一,而且据说是这项活动的创始人。有几个经纪大谈特谈他们能赚多少个"吧"。对于衍生产品经纪来说,"吧"不是一个喝酒的地方。"吧"代表薪水,极高的薪水,后面带有一长串的零,至少六个。在华尔街,人们从不说"我一年赚一百万美金",他们说"我赚一个吧"。衍生产品部的很多经纪都赚"吧",通常都是好几个。自然,我也想赚"吧"。面试结束时我几乎已经垂涎三尺。我非常渴望加入摩根士丹利的赚钱机器,这家公司的衍生产品部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我不停的祈祷:"请让我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吧"。他们比华尔街任何其他人赚的钱都多,他们只聘用最聪明的人,而且,他们销售最具创意的衍生产品。虽然交易大厅看起来大致相同,摩根士丹利的交易大厅至少有一点和第一波士顿的截然不同:这里赚的钱多得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在我看来,摩根士丹利衍生产品部的交易厅就象是一个金盆。在等待摩根士丹利的回音时,我思考着摩根士丹利和第一波士顿的不同之处。后者的相对困窘暗示了更深层的问题。如果你认为既然两家投资银行表面上都声名显赫,又有着相似的交易大厅,不会有什么大的区别的话,就让我解释一下一些差别吧。第一波士顿是属于过去的银行,它属于八十年代。我第一次到这家公司去的时候就认清了这是一家二流的银行。公司有一个高贵的地址 -- 公园大街广场。他们告诉我大厦座落在第五十二街和第五十三街之间,我以为是说它实际上是在公园大街上。可是,我在公园大街上上下下走了几趟也没找到。最后,我问一个过路的人是否知道公园大街广场在那里。他笑了,指了指西边。这幢大厦并不在公园大街上,从公园大街你甚至根本看不到它。从公园大街到公司门口的一百五十英尺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第一波士顿和其他顶级投资银行间虽然小却真切的差距。正如第一波士顿代表了八十年代投资银行的失败一样,这座建筑(如果你能找到它的话),代表了八十年代城市规划的失败。四十层的摩天大厦建于 1981 年,夹在两座古老又矮小的灰色建筑中间,看起来就像一个庞大的绿色玻璃水族馆。浮华的大堂有三十英尺高,铺深绿色大理石,另有咆哮的人造瀑布,宽大的银色柱子,以及为数众多的流行商店,其中包括一家咖啡店、一个高档书报亭和一家奢华的瑞士巧克力店。这个大堂简直是富有的八十年代银行家上班的理想场所。众所周知,八十年代的财富总是不幸的和高昂代价联系在一起。据公园大街广场的保安说,这座绿色玻璃水族馆的发展商在商议这俗丽建筑的发展权时,一度曾同意保留大堂作"室内自然公园",并种上真正的草和树。没过多久,这个计划即显得荒唐可笑,大部分也就被放弃了。但是,若干棵树已经被移植到了大堂里,至今仍在敌对的室内环境中挣扎求存,草坪则已被大理石所覆盖。到了现在,唯一留存下来的城市规划的印记就是这里的无家可归者。由于这个大堂是一个公共场所,保安人员也就不能驱逐在这里游荡的人。在九十年代,第一波士顿已经不那么富有的银行家在前往交易大厅的途中虽然无需穿过新割的草坪,却要绕过一群一伙的无业游民。(第一波士顿最近搬家了,迁到了一个更不尊贵的下城地址)。摩根士丹利的大楼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 -- 洛克菲克中心是纽约房地产的精华,正对着广播城音乐厅,俯览著名的洛克菲勒滑冰场。公司的大堂简单干净,更重要的是,很容易找到。摩根士丹利还有一个新设计的徽标,现代的墨卡托式投影世界地图。它显得比第一波士顿的船大多了。摩根士丹利的公关宣传只包括全球主题的广告,任何爆炸性、灾难性的消息都被置于金融媒体之外。很多经纪和交易员都已从第一波士顿跳槽到了摩根士丹利,现在他们叫以前的雇主第二波士顿。摩根士丹利是真正的全球性公司,分支机构遍布美洲(芝加哥、休斯敦、洛杉矶、墨西哥城、蒙特利尔、纽约、旧金山、多伦多),欧洲(法兰克福、日内瓦、伦敦、卢森堡、马德里、米兰、莫斯科、巴黎、苏黎世),亚洲(北京、孟买、香港、大阪、汉城、上海、新加坡、台北、东京)和其他地方(约翰内斯堡、墨尔本、悉尼)。公司进取的领导者,总裁约翰梅克和董事长理察德费舍,计划进一步扩张公司的全球发展,使世界范围的雇员总数超过一万人。美国之外地区占公司利润和新增雇员人数的比例不断上升。当然了,第一波士顿 -- 瑞士银行第一波士顿 -- 也宣称在世界各地拥有分支机构,但其中的一些正在关闭并进行大幅裁员。在摩根士丹利,古怪行为似乎也温和许多。我在面试的时候,没有见到任何一个交易助理在呕吐、交易员因为打赌剃了光头,或是秘书穿着仅可蔽体的衣裙在交易厅走来走去。所有这些都是第一波士顿的显著特色。我确实注意到了几本 《枪支和武器》杂志和散落在各处的士兵玩偶,不过威士忌酒瓶和色情杂志都藏在了抽屉里面。无论发生什么事,摩根士丹利就是摩根士丹利,如果有人建议给公司改名,那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公平的说,第一波士顿也并非一直屈居人下。自四十年代起的几十年中,摩根士丹利和第一波士顿共处于同等的精英地位。二战结束后,当新成立的世界银行为战后重建举债时,摩根士丹利和第一波士顿受到了同样的重视,两家银行的名字交替出现在世界银行计划书的第一行。自那时起,第一波士顿的大部分,但并非全部,一直在走下坡路。时至今日,第一波士顿只在一个可悲的地方胜过摩根士丹利:电梯。第一波士顿分配了整整一边的直达电梯作为交易员和经纪的专梯。这些人都和我一样痛恨清早的耽搁。专梯用绳索挡住并由保安看管,看起来就像科幻片星际舰队里的一样,只不过还要更快一点。每天早晨我来到公园大街广场时,总有一部电梯在等候。我轻轻按下标有"固定收益"的巨大长方形按键,嗖的一声,就到了交易大厅。不得不承认,摩根士丹利无人守卫的慢吞吞电梯相比之下令人失望。第一波士顿和摩根士丹利当时最大的差距之一就是衍生产品领域的专业水平。毫无疑问,到现在你肯定已经从报章杂志和电视新闻中得知了近来衍生产品所造成的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就连"六十分钟时事报道"中都讨论了衍生产品。但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第一波士顿的很多人都不知道答案。尽管我所在的部门 -- 新兴市场部每年交易量高达三百亿美元,盈利非常丰厚,而且在多项排名中名列第一;尽管我们最近发行了一百亿美元的股票和债券,衍生产品已经成了我们的弱项。其他银行在 1993 年之前就开始大量销售新兴市场衍生产品了,尤其是摩根士丹利,俨然已成为这一领域新的领导者,光是墨西哥衍生产品的经纪业务量就达到了十亿美元,另外还有几十亿的其他结构性产品。利润丰厚的衍生产品业务一浪接一浪,第一波士顿却坐失良机。在若干资深员工跳槽去了其他公司后,第一波士顿的新兴市场衍生产品部只剩下了一个人,那就是我。那时的我并不是一个衍生产品大师。我读的是法学院而不是商学院。我的大部分知识都是课本上的教条,在时时变化的交易厅里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而第一波士顿的培训课程也没有多大帮助(尽管我的结业分数是最高的)。我知道衍生产品被定义为价值和其他证券联系在一起或价值来自其他证券的金融工具。如果你读到过和衍生产品相关的东西,你很可能也见过这一定义。如果你曾在近年购买过投资了衍生产品的公司的股票或者基金,你可能会了解它的另一个定义: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发明,它可能突然变得一钱不值,然后变成华尔街日报的头版新闻。不管你现在的知识是何种程度,我将在下面的几页里告诉你全部你需要知道的知识,包括很多我在 1994 年 2 月加入摩根士丹利之前已经学到的,这样你就可以了解摩根士丹利衍生产品部的策略了。为了便于理解,我将省略很多教科书上的复杂条目,例如调整后久期、期权调整差价、买卖平价、债券基本点以及负曲度这类可怕的专业名词。我还建议即使是投资银行专业的读者,也不要在这类概念上浪费哪怕是一分钟的时间。它们不会帮你赚钱 --永远也不会。如果你认为更深一层的知识会使你在专业上更加面面俱到,最好不要把这种想法告诉别人,特别是在交易厅工作的人。唯一能使你面面俱到的只有吃增肥食品。当然,如果你的目的是用复杂的数学作烟幕,向你的客户掩盖重要的事实,没问题;但如果你实际上是想学没有金钱价值的知识,干脆忘了它吧,你入错行了。稍后我会告诉你华尔街是如何通过诡计和欺骗在衍生产品上赚取巨额利润的。不过,你首先需要一些背景知识。即使在今天,了解衍生产品仍然面临着我在 1994 年 2 月所遇到的困难:只有少数衍生产品经纪知道这些产品是如何运作的,这是一个严守的秘密,而这些少数的精英分子没有任何理由要和你我分享这价值万金的秘密。至于最有价值的那些,就算知情者的同事也不会知道。我想加入摩根士丹利衍生产品部的原因之一就是那里的人似乎掌握更多这样的秘密。即使是作为第一波士顿的衍生产品经纪,我也很难了解到华尔街利润最丰厚的衍生产品交易的细节。可想而知,对于财经记者和监管者来说,了解内幕是多么困难。知情的人只对外透露他们想说的,现在你知道你为什么对此闻所未闻了吧。摩根士丹利衍生产品部门的人不愿与人分享他们的秘密也无可厚非的。很快你会看到,某些有问题的业务手法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潜在麻烦。至少,如果他们的客户发现自己如何被愚弄,肯定不会高兴。就算泄漏秘密不会带来负面影响,为什么要和人分享你的财富呢?试想一只金鹅来到你的门前并且开始下金蛋的话,你会怎么做呢?通知媒体?分享金蛋?不会的,你会把它们藏起来。还是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开始吧。什么是衍生产品?如上所述,标准的定义是: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工具,其价值和其他证券例-- 如股票或债券 --联系在一起或来自于其他证券。举例而言,你可以买 IBM 股票,也可以买 IBM 股票买入期权。买入期权赋予你在一定时间以一定价格购买 IBM 股票的权利。买入期权是一种衍生工具,因为它的价值是从相关股票中"衍生"出来的。当 IBM 股票的价格上升时,其买入期权的价值也上升,反之亦然。大多数金融教科书都会告诉你衍生产品只有两种:期权和远期合同。尽管都有详细介绍,书本并没能使这两个概念简单易懂。举例来说,著名衍生产品专家约翰希尔教授所著的《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证券》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一本书,其中也有若干难懂得令人痛苦的章节。他在书后已经警告过你了:"…完整的求解处理,Monte Carlo 模拟法,二项排序的使用以及微积分方法…"如果你还没有被吓倒,试着翻翻那些细小的希腊字母、一行行的公式和曲线吧;如果你还在考虑买下这本书的话,再看看它的价钱:七十六美元。与其去读希尔的书,不如用所有衍生产品经纪都理解的概念来考虑期权和远期合同:康威跑车。期权赋予持有人在未来时间卖或卖的权利,分别叫作"买入期权"和"卖出期权"。如果你得知一个月后经销商那里会有一批新的康威跑车到货,你可以立即付给他一千美元,给你自己预订一辆,并约定到货后以固定价格购买 -- 比如说四万美元。这样,当车运到后你就有了一个买入期权。你有权力,但不是义务,以四万美元购入一辆车。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买入期权,你自然希望新到跑车的价格上升:如果车价上涨到五万美元,以四万美元买车的权力就值差不多一万美元。而且,有了这样的期权,你的损失也是有限度的。如果车价只有三万美元,你可以不要那一千美元(专业上称为期权费),直接花三万美元买车。另一种衍生工具,远期合同,是在未来时间买或卖的义务。这些合同在交易所交易时被称为"期货",名称不同,但原理相同。假定你想买一辆新康威跑车,又不想付一千美元的期权费,你可以选择签订一个远期合同,同意在一个月后以四万美元购买一辆跑车。车运到后,即使实际定价低于四万美元,你也必须以合同价格购买。和持有买入期权一样,你希望车价上涨。但因为你签订的是远期合同,你的损失不再是有限度的了,所以,你尤其不希望车价下跌。就算车价跌到三万,你还是要按四万的价格来买。尽管存在风险,远期合同和期权相比,至少有一个优点 -- 你可以省下一千美元的期权费。各种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以及各种市场指数,都有期权和远期合同在交易。其中一些在世界各地有组织的交易所交易,另一些是在店头交易(OTC),即通过私下谈判来完成。相比之下,交易所交易的衍生产品的监管性、流通性、可靠性都优于店头交易的产品。你可以轻易的通过查阅华尔街日报或是打电话给经纪商得到所有交易所交易产品的报价;然而,除非你在投资银行的衍生产品部门工作,否则你永远也不会发现店头交易产品的某些内幕。所有衍生产品都是期权和远期合同的某种组合。这个市场上的大部分业务活动,包括下文将要提到的,就是把不同的期权和远期合同组合起来打包出售。其中最难的工作就是计算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这项工作是衍生产品经纪工作中真正类似火箭科学的部分,任何错误都可能是灾难性的。我自己体会过这样的错误是多么的痛苦。如果你决定投资衍生产品,我希望你不会重蹈我的覆辙。我的经历涉及另外一家投资银行,信孚银行 -- 你可能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它也是衍生产品丑闻中的被告之一。若干年前我曾到信孚银行去应聘一份工作。最近,由于向对它毫无怀疑的客户销售衍生产品定时炸弹,这家银行的信誉很成问题,也因此被无数客户告上法庭并受到了监管机构的谴责。不过若干年前,当我还在为进入华尔街而费尽心机的时候,信孚银行还算是清白的。信孚是一家对定量技能要求很高的复杂的银行,其经纪-交易培训计划在华尔街是首屈一指的。所有能通过这一严格培训计划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成功者,凡是在信孚工作过的人都在华尔街各公司赚"吧"。我觉得这是一家好公司,对我在那里的前途也很乐观。我相信如果能在信孚找到工作的话,我就能赚大钱。一个声名狼藉的衍生产品经纪曾说过,信孚银行的业务手法就是把人引诱进来再彻底的欺骗他们。这在当时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以为信孚只是凭本事赚钱,如果我知道它对客户的态度是"彻底欺骗",我对它的好感可能会改变,说不定会更好吧。不管怎样,我对在信孚的第一次面试记忆犹新。那是我第一次在华尔街应聘工作。人事经理带我穿过接待区来到债券交易厅。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亲眼见过交易厅,所以以敬畏的眼光审视这忙乱的地方 -- 到处都是闪烁的报价机和吵闹的经纪,噪音震耳欲聋。几乎每个人都在大喊大叫,不是冲着电话就是冲着旁边的人。整个气氛就象是通了电一样,我紧张极了。我发现一个戴眼镜的人用他的惠普计算器指着我。人事经理说他是个衍生产品交易员,然后就走开了。我伸出了汗湿的手。我跟着这个沉默的交易员走进了一间临窗的豪华办公室,坐了下来。他盯着一排绿色的Telerate 报价机,上面闪烁着各种金融工具最新的价格,然后拿起电话嘟哝了一些数字和我听不懂的暗语。我看了他一会儿,感觉已经不仅仅是紧张了。我觉得害怕。他只是注视着屏幕,对我的存在似乎浑然不觉。他说的话我一句也不懂。我只觉得口干舌燥,无法吞咽,不由四下张望,想找一台饮水机。终于,这个交易员开始对我说话了。他没有寒暄,也没看我的简历,单刀直入的提议卖给我一些衍生产品。我仔细的听他描述交易条款。就我理解,这宗交易是若干国债远期合同的混合体。我知道远期合同是在固定时间以固定价格买入国债,如果价格向相反方向变动,我必需根据某一复杂的公式付钱给他。我思考着这些远期合同,都是些店头交易,所以报价机上找不到价格。我只能在 Telerate上找到合同所依据的国债的价格,据此自己计算出这宗交易的价格。我很谨慎,这宗交易的潜在风险大得不可思议。就象前面的跑车远期合同,如果我同意以固定价格买入这些国债而实际价格在此过程中下跌的话,我将损失一大笔钱。尽管如此,我原则上知道该怎样给交易的各个组成部分定价。这宗交易还用了杠杆,意味着我还需要把每个部份的价值都乘上一个杠杆系数。杠杆系数是一个倍数,用来放大整宗交易的盈利或亏损,就和十五子棋里的加倍点一样。比如,加上一个杠杆系数十,一笔一千万美元的交易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亿美元的交易。我需要做的是算出所有买入的远期合同的总值,再减去所有卖出的远期合同的总值。如果结果大于零,我就应该接受这笔赚钱的交易;否则就拒绝。很简单,不是吗?这个交易员问我愿不愿意做一笔一千万的交易。我看了看那台 Telerate,确认了国债价格,迅速的做了些计算。他只给我一分钟的时间。我焦虑的看看他的惠普金融计算器,徒劳的把手伸进口袋想找出我自己的计算器。该死!什么都没有!我把它落在了家里。我的对手指了指旁边桌上的纸和笔,我茫然的摇摇头。我不用这么原始的东西,我需要给这个家伙留个好印象,我相信我可以心算。我又查看了一次屏幕,暗自祈祷。他扬起眉毛。我试着清了清嗓子,就算还是不清楚,我希望至少能发出点声音来。"可以。"他冷冰冰的看着我。"你完了。"这句话就像云一样飘在空气里。"你完了"是交易员每次交易完成时的行话。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完了",很简单,你完了。你的话就是你的承诺,没有回头路可走。所以,我完成了一千万的交易,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我相信这笔交易是赚钱的。他提议做一笔同样的交易,还是一千万。我对自己的计算有信心,而且觉得报价机上的价格似乎没怎么改变。我又看了一眼他的计算器,但没有上次那么紧张;我点点头。他的目光又盯住我,眉头皱起。"你完了"。我仍然觉得紧张,但几乎可以肯定自己在这两笔交易上赚了钱。我尽量显出乐观的样子。这个交易员在椅子上动了动,提议再做一笔交易,条款有小小的变动,而且价值一个亿。我看了看屏幕,又扫了一眼纸和笔。第一次,我开始怀疑前面的计算。我会不会犯了什么错误呢?应该没有。可是我并不确定条款变动的影响。虽然这笔交易的金额大了很多,如果市场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它的条款和前面两笔差得并不太多。我又查看了报价机上跳动的数字,好像是朝对我有利的方向变动,但我已经记不清一分钟前的具体数字了。由于存在杠杆系数,很小的错误也会使我的损失以百万计。我再次看看他的计算器,迟疑了一下。我所有的信心只够支持我再点一次头,我就这样做了。这个交易员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他说:你完了"。我不禁又在脑海里回想着前面的交易…"他打断了我的思绪。"同样的交易,十亿"。他的声音坚定而自信。我的心沉了下去。显然,我的确犯了错误。我的面前只有两条路 -- 承认我不懂,然后作为水平有限的新手惨遭拒绝-- 或者,赌一把。今天,当我回想当时的决定时,我知道我那时即将造成的亏损数字也许并不那么惊人。毕竟在后来的日子里,若干衍生产品买家最终的损失比我那一天的亏损还要大。但是在1992 年,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仍然相信衍生产品还是比较安全的。那时候,你打开报纸,还不会看到某一个人在衍生产品上赔掉十亿美元的报道。在那之后的很久,人们才知道橙县的罗伯特塞荣赔掉了十亿美元,霸菱银行的尼克利森赔掉了十亿美元,大和银行的井口后英赔掉了十亿美元,驻友集团的浜中康雄赔掉了二十亿美元 -- 所有这些损失都是衍生产品造成的。那时候,还没有有着"麦托格塞尔沙伏特"这样的冗长外国名字的公司在衍生产品赔掉十亿美元。那时候,甚至乔治索罗斯都还没有在衍生产品上赔掉了,好吧,索罗斯只赔掉了五亿美元。这一切也都还没有发生。那是 1992 年的初秋,我即将成为第一个在衍生产品上赔掉十亿美元的人。我看着那个交易员,点头说是的,我接受这笔交易。他摘掉眼睛,对我说了最后一次"你完了"。他用手指指着门口,"祝贺你,你刚刚赔掉了十亿美元。就这样吧"。我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就这样吧?!我崩溃了。我跌跌撞撞的走出办公室,回到交易厅,难以置信的注视着仍在不停闪动的屏幕。难道我真的刚刚赔掉了十亿美元吗?我努力回想交易的计算方法和杠杆系数的作用。这么快就赔掉了,我的朋友们会怎么说呢?我异常忧虑。当然了,十亿美元是很大的损失。我试图振作精神。毕竟,我并没有真的赔掉十亿美元啊!我试图换个角度来看待亏损。金融市场每天的交易量有几万亿。1992 年,衍生产品市场的总值已达到了四十五万亿美元,每天光是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就有一万亿美元。没有人会为了糟糕的十亿美元烦心,难道不是这样吗?无论如何,我得承认我在投资银行的第一次面试进行得并不顺利。在此之前,我也奇怪有些人怎么能通过销售期货和期权牟取暴利。还有,如果华尔街在衍生产品上财源滚滚,那么是谁在赔钱呢?眼下,我亲身经历了一个人可以怎样赚到 -- 而另一个人可以怎样损失 --十亿美元;我从中学到了一些在这个行业生存的重要规则。首先,每一笔衍生产品交易都有它的赢家和输家,你当然不想做输家,尤其是输掉十亿美元的那种。其次,我需要掌握快速进行复杂运算的技能,最好是心算。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在投资银行工作的人,并不需要掌握这种技能,可是我如果想在衍生产品上取得成功,就需要这种技能。为了能在赚"吧"的路上再进一步,我还需要掌握另一个理解衍生产品所必需的概念。这个概念和我在信孚银行的损失关系密切:现值。"现值"是一笔资产当前的价值。举例而言,今天拿到的一百美元的现值就是一百美元,但一年之后才能拿到的一百美元的现值要小于一百美元??一般来说,在面值相等的前提下,未来资产的现值要小于的当前资产的现值。你对这一概念应该有所了解,最起码听说过"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的谚语。有人认为这是说手里的鸟比树林里的鸟更具有确定性,因而更有价值。对于投资银行家来说,这意味着今天拿到的一只鸟的现值大于未来才能拿到的两只鸟的现值。信不信由你,现值的概念对于理解衍生产品至关重要。所以在到摩根士丹利之前,你需要对它有更多的了解。尽管很多金融界的学术成就都是以债券计算和现值为基础建立的,其基本原理却十分简单。股票和债券估值的本质问题,其实也是金融的本质问题,就是今天的一美元的价值大于明天的一美元的价值。就这么简单。为什么呢?答案也很简单。今天你在银行存入一美元,明天你的资产就比一美元要多。或者说明天你需要一美元,那么你今天需要存入银行的就小于一美元,比如九十九美分。你所收到的利息包括两个部分:实际收益(比如百分之三)加上通货膨胀(一般是几个百分点)。利率根据存款时间变化,正常情况下,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如果你理解这一基本点,你就可以理解大部分现代金融学,以及债券和衍生产品市场的运作。就算你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也不用担心,这样的人为数不少。很多基金经理和公司总裁也是直到最近才对衍生产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连克林顿总统都承认,当他发现一群"混蛋债券交易员"是如此重要时,他感到震惊。债券估值中的明确问题是:和明天的一美元相比,今天的一美元的价值到底大多少。假设你可以选择今天收到一百美元,或是一年之后收到一百美元,毫无疑问,你会选今天收到一百美元。可是,如果选择变成今天收到一百美元,或是一年之后收到一百零六美元呢?这时,答案要看你在这一年可以得到的利息了。如果一年期利率是百分之八,你会选今天收到一百美元,因为一年后这一百美元就会变成一百零八美元。另一方面,如果一年期利率只有百分之四,你会选一年后收到一百零六美元,因为一年后今天的一百美元只能变成一百零四美元。为了比较今天的一百美元和一年后的一百零六美元,我们必须用相同的概念把他们表示出来,方法就是要通过"现值"。我们只要想一想"它们今天的价值各是多少"就可以了。今天的一百美元的价值很清楚,就是一百美元。那么一年后的一百零六美元呢?如果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分之六,一年后的一百零六美元今天的价值也是一百美元,因为今天投资的一百美元一年后就会价值一百零六美元。用百分之六的年利率,我们可以把一年后的一百零六美元"贴现"回今天的价值:一百美元,百分之六的年利率就叫作贴现率。如果贴现率,或利率,更高一些的话 -- 比如说百分之八 -- 那么一年后的一百零六美元今天的价值就会低于一百美元。同样,如果贴现率只有百分之四 ,那么一年后的一百零六美元今天的价值就会高于一百美元。在计算债券价格时,我们把债券看作是一系列的现金流,就像前面的例子一样。实际上,一个一年期,票面利率是百分之六的债券和一年后收到的一百零六美元是完全一样的。当一年期债券到期时,持有人将收到投资的本金(一百美元)加上利息(六美元),一共是一百零六美元。大多数债券一年付两次息,但道理是一样的。举例来说,计算一种十年期,票面利率百分之六的债券的价值,只要通过现值的概念,计算出每次支付的利息和最后偿还的本金今天的价值就可以了。把这些价值全部加起来就得出了这种债券的总价值。套用那个关于鸟的谚语,假设利率是百分之六,如果手里的一只鸟确实胜过树林里的两只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十二年里你都抓不到树林里的两只鸟。在利率是百分之六的情况下,翻番需要大约十二年的时间。对于任何的鸟来说都太长了。现值的概念就这样证实了古老的谚语中蕴藏的智慧,不过,你很可能早就明白这一点了。更高级的金融课程除了现值之外还包括另外两个概念:久期和曲度。鸟和树林的比喻在这里不再适用了,当商学院的学生 -- 以及大多数交易员和经纪 -- 听到这两个词中的一个时,他们大叫着逃走。其实没必要逃走。即使你在投资银行里工作,也没必要掌握这类概念。只要记住这些就够了:久期告诉你债券的风险有多高。久期越大,风险越高。例如,十年期的债券的久期比一年期债券的久期大,因而风险也高。就这么简单。当然,从数学上讲,久期的概念比这要复杂多了。它是你收到以现值为权数的现金流的加权平均值所需的时间,本身是描述债券价格变动的偏微分式的一个导数。大部分债券经纪人早就忘掉了这个定义 -- 如果他们曾经学过的话。简单的说,把债券想象成一系列排在跷跷板上的木块,每个木块代表一个现金流。把这些木块按时间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大多数木块都是矮的(息票利息),最右边的一块(本金偿付)则比其他的高出很多。债券的久期就是从一端到使跷跷板平衡的支点的距离。曲度是一个复杂得难以置信的题目,远远超出了本书的范围。你只需要知道曲度是好的就可以了。 实际上, 百分之九十九在交易厅工作的人对曲度的全部认知也不过于此。一种债券越"曲",在利率变动时你从中赚的钱就越多。同样的解释也适用于另一个怪异的名词"负曲度"。现在,最后考你一次:如果曲度是好的,"负曲度"呢?如果你的答案是"不好",祝贺你,答对了。你已经知道的足够多了,可以开始销售衍生产品了。回到第一波士顿,在发年终奖前漫长的最后一个星期,我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度日如年。在这之后不久,很多雇员就会离职。绝大多数投资银行雇员都是理性的经济动物,他们很清楚一旦拿到年终奖金,就要等上整整一年才有下一次。假如你打算离开一家公司,如果可以的话,拿到年终奖后你决不会再浪费哪怕一小时的时间。否则,根据交易厅的计算方法,你基本上是在白干。几乎所有交易员和经纪都有这种想法,因为他们的薪水-- 通常在七万五千到十万美元之间 -- 只是他们包括年终奖金在内的全年总收入中的一小部分。我也有同感。如果摩根士丹利给我一份工作,我准备在把年终奖支票存入银行后立刻辞职。终于,就在发年终奖的日子到来的前几天,摩根士丹利向我开出了令我无法拒绝的条件。我答复说会在第一波士顿发过年终奖后的第一时间接受这份工作。我知道我不能立即接受,因为如果我这样作了,又被第一波士顿发现的话,我很可能拿不到年终奖。在投资银行工作的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知道,银行压榨那些打算跳槽加入竞争对手的雇员时是毫不留情的。所以,我不声不响的等到了二月十五日。年终奖发放日在第一波士顿被称为情人节大屠杀,雇员们把公司相对匮乏的奖金发放看作血腥的仪式,而他们本人则是牺牲品。发过奖金之后,大多数交易员和经纪都充满了贪婪和革命的热望,以至于不管实际上拿到多少钱,他们都自动的认为受到了压榨。这奇特的现象令我迷惑。一个拿到几百万美元的经纪应该生气吗?不出所料,不到九点半,巨穴一样的交易厅里已经四处回响着暴躁的经纪和交易员愤怒的抗议声。而就在几分钟前,这些人刚刚得到了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的奖金。即使收入最低的人所得也比一般美国家庭的收入高出许多倍。然而,洞察力向来不是是华尔街的品质,公司里的人都气得发疯。"哥们,我被骗了,他们又把我骗了!你能相信吗?你被骗了吗? ""没错,我也被骗了!"平时开心的经纪们现在都很生气,所有人的士气都很低落。每当有愤而辞职的雇员离开时,整个交易厅的人都站起来为他或她喝彩。跳槽去摩根士丹利的人总得到最热烈的掌声,今年这样的人将不止一个。拿到奖金的那天早晨,我加入上百个愤怒的第一波士顿雇员的行列,到公司附近的花旗银行存支票。你可能以为第一波士顿有足够的能力通过即时转账来支付它的雇员,但是这家吝啬的公司需要精打细算。经理们知道如果付给我们支票的话,我们需要亲自将其存入银行,大概需要一天的时间;在此期间,公司可以用我们的年终奖金赚取利息。还记得"现值"吗?对于收到大量奖金的人来说,一天的利息也很可观。加在一起的利息收入也是一大笔钱。第一波士顿很清楚把鸟儿牢牢抓在手里的道理,结果,存支票的队一直排到了门外。当我回到公司宣布离职时,我并非孤身一人。还有几个经纪已经宣布了要离开公司,高级经理们正在决定是给他们加薪还是让他们走人。在华尔街,这是很正常的程序。你从另一家银行得到一份工作,然后利用这份工作劝说现在的老板给你加薪。这是在投资银行获得成功的唯一办法。当你这么做时,管理层自然气急败坏;可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他们会觉得你是一个失败者。通过这种谈判策略,新入行的经纪或交易员可能在几年内把最初的薪水提高十倍,这样的事并不出奇。我的老板敦促我留下。他们说公司将大幅增加我的薪水,不过这需要几天时间来书面确认。我告诉他们我将在一小时之内离开。一个经理答应先给我一张两万美元的私人支票,以防万一。我告诉他我深感荣幸,但是我在摩根士丹利会赚若干倍的钱。在摩根士丹利的衍生产品部,两万美元不过是出租车费,那里的雇员人均每天为公司赚两万美元的交易佣金。幸运的是,摩根士丹利的一个经理有先见之明,他警告过第一波士顿会坚持劝我留下,并教了我对待这种猛攻的对策。他说如果我用"更好的机会"这个词,他们就会放弃。我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当经纪部经理再次打算掏出他的私人支票簿时,我终于说:"摩根士丹利的工作是一个更好的机会"。他的手在中途停住了。"更好的机会",这几个字是华尔街的暗号,代表"比你可能给的多得多的钱"。我向每一个不想在离职谈判上浪费时间的经纪和交易员推荐这个词组。当它脱口而出时,经理们就奇迹般的放弃了。我并没有预期伤感的离别。尽管如此,同事们的愤怒反应还是令我感到惊讶。一个经纪善意的议论了几句,并且承认他有点嫉妒我。另一个交易员说下个星期给我电话。但包括我的顶头上司在内的大多数同事都很不友好。他们不但命令我立即离开公司,而且叫了一个保安陪我出去。尤其令我吃惊的是,第一波士顿的离职程序还包括搜身。诚然,这也不无道理 -- 投资银行雇员跳槽时窃取公司文件的情况时有发生。只不过,聪明的人会提前几天,如果不是几星期,早早下手。显然,第一波士顿的前雇员中有人愚蠢到了在离职当天小偷小摸的地步。好在我的公事包一清二白。我把员工卡和公司信用卡交给保安就离开了。我的二等公民的日子就此结束了。《泥鸽靶》第二章我考虑过在开始新的工作前休个长假,但摩根士丹利想让我立刻上班。结果,我只请了一天假来喘口气。我并不觉得省掉转换工作时的假期有什么问题。上一次换工作时,我只不过度了一个短短的周末,那惨痛的教训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我辞去了法律文员的工作,准备加入第一波士顿时的事。尽管那天是 13 日星期五,我还是觉得幸运,以至于从银行取出了所有积蓄飞到拉斯维加斯。我即将开始在交易厅工作,难道还有更好的方式度过此前最后一个周末吗?那次运气是站在我这边的。我已经练习了很久数牌的技巧,我的技巧可以使我在玩二十一点时占微弱的优势。数牌的基本出发点是当未出的牌中大牌比小牌多时,玩家可以战胜庄家。如果你在小牌已经出了很多而大牌还剩很多时增加赌注,你会处于有利地位。我打算利用这点来赢牌。我和第一波士顿的人讨论过数牌的技巧,进一步修正了我的策略。他们也数牌,而且经常炫耀他们豪华的大西洋城之旅和玩二十一点赢到的大额赌注。第一波士顿的典型一天结束后,总有锃亮的黑色豪华轿车在公园大街广场外等候,载着交易员、经纪、有时还有客户外出兜风——先到曼哈顿扒房就餐,再去酒吧喝几杯,然后到绅士俱乐部见“特殊的朋友”,最后,难免要到南边的木板大街 1 夜游一番。几个经纪宣称他们经常能赢到足够的钱来资助他们同行的女伴——有时是专职的,有时是迷人的交易助理。我的拉斯维加斯之旅远没有这么张扬,而且,我是独自一人。毕竟我的事业还刚刚开始,我只想资助一个人——我自己。开始的时候我很幸运。几个小时下来我就在一家赌场赢了上千美元。我的策略很简单:剩的小牌多时赌五美元,剩的大牌多时赌几百美元。通过数牌和不断变换下注金额,我占了赌场小小的便宜。二十一点是惟一一种玩家可以连续战胜庄家的赌博游戏,我只玩这一种。随着我不断赢钱,大堂经理开始对我留意起来。不论赌注大小,任何一个数牌的人都能唤醒他们的警惕。每天省下几百美元就够付他们的工资了。有个人在我旁边和我一起数牌,另一个则向我频频发问,分散我的注意力。最终,一个赌场经理叫我离开这家赌场。我欣喜若狂。有本数牌书的作者吹嘘他曾被赶出赌场,但是我做梦也没想过自己也会因为数牌而被驱逐。我现在也是个傲视赌场的人了。可惜我的狂喜并没能维持多久。在下一家赌场我的运气完全反转了,很快,我开始每轮皆输。我无法理解这持续的坏运气,我对自己的策略有信心,决定坚持下去。我仔细记下出过的牌,按计划变换着我的赌注。我耐心等候着幸运的再次来临,相信只要坚持数牌,最终总会赢。发牌的人看着我输掉了大笔的钱,劝我停下来休息。我漠视他的好意,也无视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忠告,他曾说过,从长期看,我们都会死。我的长期实际上很短——大概过了一小时我就死了。我几乎输得精光,仅剩下一点零钱支付 3   99 美元的猪扒套餐和去机场的出租车费。13 日星期五毕竟不是我的幸运日。有了这样的经历,我很高兴只休息一天。我不想再次用尽我的运气,所以,就连到大西洋城去碰碰运气的诱惑也被我抵制住了。在摩根士丹利,我会有充足的机会去进行大得多的赌博。摩根士丹利是 1935 年 9 月 16 日在华尔街 2 号成立的。自那时起,一直是一家杰出的全球性投资银行。奇怪的是,摩根士丹利的创立者是一项法案,而不是一个人。二十年代的投机泡沫、1929 年股灾和大萧条之后,国会于 1933 年颁布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该法案针对公众对银行和证券混业经营的忧虑,要求美国银行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项业务。J.P.摩根,当时的私人银行和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会员,选择了保留商业银行业务。结果,一些 J.P.摩根雇员离开公司另行组建了一家证券公司。摩根士丹利就是这样建立的。投资银行界长期以来一直是五、六家银行分享最有利可图的业务。自三十年代以来,摩根士丹利始终是其中之一。随着时间的推逝,许多的公司进入又退出了这个精英俱乐部,就像电视长剧中的角色。多数早期明星已经黯然失色(德威、昆恩洛布),甚至死得很惨(德克塞尔伯汉姆兰伯特)。今天的风云人物中,很多都是后来者(高盛、美林、所罗门兄弟、帝杰)。在投资银行六十年的历史中,只有摩根士丹利自始至终保持了领导地位。最初,没有人确定只靠摩根的盛名能否建立一家世界级的证券公司。公司最早的合伙人满怀忧虑,并把公司成立之初的几年描述成"汪洋中的一条小船"。不过到三十年代末,这些忧虑全部烟消云散,小船已经进化成钢铁铸就的豪华巨轮。摩根士丹利很快成长为最具贵族的血统的显赫投资银行,除它之外没有其他公司享有如此殊荣。古董桃木办公桌和优雅餐厅反映了公司低风险的业务。公司客户都是深受尊重的公司 -- 铁路、公用事业、电话、汽车、石油、采矿业最大的企业。几十年间,摩根士丹利垄断了上市承销业务,而且坚持独自包揽最大的交易。摩根士丹利保守的文化一直持续到了七十年代初,到那时为止公司连一个经纪或交易员都没有。1994 年,《商业周刊》称摩根士丹利"仍旧是最有声望的投资银行"。公司通过无懈可击的声誉建立了强大的以客户关系为基础的业务。就像广受尊敬的基金经理斯坦福伯恩斯坦曾经说的,"摩根士丹利的业务就意味着适当的业务"。到了七十年代,摩根士丹利已经成为投资银行业务的教父。然而,就在摩根士丹利谨慎的前进的时候,更为进取的银行 -- 特别是所罗门和高盛 --开始越来越赚钱了。这对于摩根士丹利来说是个严重的问题。投资银行是个现金为王的行业,一家银行的目标是赚钱,而不是保持纯洁。如果摩根士丹利能利用它的声望比竞争者赚更多的钱,没问题。但如果声誉差些的银行赚到了更多的钱,摩根士丹利的作法就有问题。这家公司需要改变。在《机构投资者》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公司 1984 -1990 年的董事长,小帕克吉尔伯特也承认,"从 1935 年到 1970 年,摩根士丹利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 不论是规模还是业务。"作为对竞争者的成功的回应,摩根士丹利的改变始于七十年代中期。最初是试探性的更新军备。首先,公司聘请了以巴顿碧斯为首的团队。《机构投资者》把碧斯形容成"可以介绍给你的女儿的那种枪手"。接着,公司提升了野心勃勃的年轻合伙人鲍勃格林希尔到资深岗位。格林希尔是前海军突击队员,外号"终极武士",他后来被称为摩根士丹利第一场恶意收购战的"陆军元帅"。据摩根士丹利专家荣切尔诺说,格林希尔的墙上挂了阿尔卡普的漫画《无畏的福斯迪克》,上面布满了枪眼,标题写着"皮肉之伤"。格林希尔和理察德费舍的友谊可以追溯到商学院,他们着手进行的激进计划将成为摩根士丹利未来的蓝图。可是很久以来,摩根士丹利固执的拒绝承担重大的风险和发展"名誉欠佳"的客户,改革的计划因此屡遭拖延,还有它的新武器,也处于休眠状态。它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到了八十年代初,摩根士丹利已经失去了很多投资银行业务排名的榜首地位,而且正在错过八十年代收购热潮的丰厚利润。这家公司迫切需要和它的军备相配的新理念。1985 年初是关键的转折点。如今已是十亿富翁的罗纳德帕瑞尔曼在当时不过是个爱嚼雪茄的三流收购专家。他正打算用他新收购的公司,Pantry Pride,收购比它大得多的露华浓。帕瑞尔曼明确表示在这场收购战中代表他的银行将得到巨额佣金。摩根士丹利并不是意料中的选择。露华浓属于家喻户晓的精英级公司,摩根士丹利已往从来没有冒过疏远这类公司的风险。另外,这笔交易涉及 "垃圾"债券,摩根士丹利过去一直拒绝销售这类低于投资等级的高风险债券。摩根士丹利多年来拒绝从事高风险的业务,现在几乎丧失了参与的资格。公司最近在垃圾债券市场发起的攻势以失败告终,造成了一千万美元的亏损。与此相反,进取的德克塞尔伯汉姆兰伯特公司和它如今声名狼藉的领导者麦克尔米尔肯却攫取了一半以上的垃圾债市场,还有数亿美元的佣金。六十多年来,摩根士丹利第一次被拖到了外围。露华浓交易不但能拯救摩根士丹利,还可以使公司发生革命性的剧变。这笔交易是埃瑞克格里切尔的主意。他是摩根士丹利的另一个新生代领导者,主管公司的收购兼并业务。格里切尔原本是海军突击队的指挥官,正是他的强悍作风说服了帕瑞尔曼选择了摩根士丹利和德克塞尔公司共同操作露华浓交易。这笔交易顺利完成后,摩根士丹利收取了将近两千五百万美元的佣金。露华浓仅仅是个开始。既然摩根士丹利已经尝到了禁果,高风险高收益的滋味使它更加如饥似渴。公司接着操作了华尔街历史上规模最大,风险最高的交易,二百五十亿美元的RJR 纳贝斯高杠杆收购案。尽管这笔交易风险极大,而且耗费了大量的工作,它所带来的两千五百万美元佣金创下了单笔交易的佣金纪录。在进入高风险高收益领域后,公司合伙人越来越贪得无厌,对经纪和交易业务的依赖也开始越来越深。摩根士丹利自三十年代起一直是一家私人企业,公司的合伙人几十年来一直抗拒上市出售股票。但是现在,出售股票的利润的诱惑变得不可抗拒。1986 年 3 月,公司的合伙人终于决定套现。摩根士丹利的普通股公开上市后,包括董事长迪克费舍在内的许多合伙人每人都获得了至少五千万美元。他们已经无可挽回的改变了公司的性质。摩根士丹利的新客户不仅包括帕瑞尔曼,还有来自美萨石油公司的公司掠夺者 T.布尼,若干个阿拉伯酋长,甚至还有迪姆斯特斯。几年之内,摩根士丹利重新回到了最高地位,它的白鞋子粘上了永久的污点,却再次成为了股本收益率最高的投资银行。全副武装的摩根士丹利夺回了原来的明星地位,但这一次是通过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方式。金融界对摩根公司的性格突变感到震惊。著名的公司律师马丁立普顿公开质问:"你们怎么能和德克塞尔上床呢?"但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木已成舟,重生过的摩根士丹利是不会因为羞愧而退缩的。1994 年 2 月我加入摩根士丹利的时候,风险的闸门早已打开,老摩根士丹利所有古旧沉重的痕迹已经消失殆尽。新生的摩根士丹利是安装了强力发动机的造钱机器,凭借强大的经纪-交易业务赢得了精英投资银行的战争,同时制造着巨大的风险和更巨大的利润。到 1994年,公司的主要收入已经来源于经纪-交易业务,衍生产品则是推动它前进的发动机。尽管我的部门,DPG(衍生产品部的缩写)只雇用了几十个人,但它却是公司的一个重要核心部门。DPG 被定位于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 -- 投资银行部(IBD )和固定收益部(FID )-- 之间。初到摩根士丹利时,我觉得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记住所有的缩写。摩根士丹利以及众多的分公司都有缩写名称:MS、MSG、MSCS、MSI、MSIL 等等。公司内几乎每个部门、产品和业务都有各自的缩写。新雇员在最初的几个月就象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学字母。至今,我的字母表包括了 DPG、IBD 和 FID。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缩写加入。IBD,投资银行部主管公司融资(为公司融入资金)和收购兼并(安排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是公司传统的支柱。IBD 在公司成立之日就已存在,是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在投资银行部,年轻的助理经理夜以继日的准备计划书,以供资深银行家在和客户公司会谈时翻阅。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命运堪虑。写过几年计划书后,你要么被解雇,要么获得升迁 --假如你还没累死的话。再过几年,你可能有机会拿着计划书参加会谈,到了一定的时机,甚至还可能有说话的机会。我有几个朋友进了这一行,有的现在还在拼命工作。而我对此避之不及。我对 FID -- 固定收益部,也被称为"经纪-交易" -- 的感觉就好得多了。FID 位于交易厅,比 IBD 年轻,规模也小得多。这个部门是 1971 年成立的,即使经过了二十几个盈利和发展的年头,也只有九百个雇员,还不到公司的十分之一。FID 的雇员买卖交易各种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垃圾债券、住房按揭债券和新兴市场债券。FID 的经纪和交易员承担巨大的风险,而且 FID 的利润波动性比 IBD 的要大得多。但是如果摩根士丹利某年获得巨额利润的话,那要一定是 FID 的功劳。FID 在交易厅,这里没有计划书。新来的助理经理只有三项工作:第一,喂饱你的上司;第二,经受虐待;第三,学习。这种工作比投资银行更摧残人的自尊,但工作时间一般在十二到十四小时之间,还算不错。经纪-交易工作的步调也要快很多,几个月之后你可能就真的在销售或者交易债券了。工作的风险很高,如果你犯了错就可能被炒鱿鱼;但如果你为公司赚了钱,你的回报也极为丰厚。和大多数衍生产品经纪一样,我也是个嗜赌成性的人,所以 FID 对我的吸引力比 IBD大得多。幸运的是,我并不需要选择。公司把衍生产品部定位在两项核心业务的交叉点 -- 这样做自有它的道理。衍生产品为公司贡献了大笔利润,所以衍生产品经纪和交易员需要也应该得到他们想要的支持。DPG 同时受益于投资银行家的业务网络和经纪人、交易员对待风险的专长。为了方便起见,DPG 位于四楼电梯旁的中心位置,就在摩根士丹利巨大的债券交易厅旁边。衍生产品部就象是公司内部两个最强大部门的"合资体",这种组织结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通过把 DPG 夹在投资银行部和固定收益部中间并且分享衍生产品的巨额利润,管理层希望降低部门之间在年终奖金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在第一波士顿时,我已经了解到这两个部门之间关于奖金的激烈争端。投资银行和经纪交易业务之间的鸿沟就象大海一样宽广,而且同样不可逾越。投资银行家是保守、有教养、做事慢性子的男人(和一些女人),他们向公司高管提供加入乡村俱乐部的建议;他们的口头禅是"这真是太有趣了。"而经纪和交易员是狂野、狡诈的野蛮人,他们给基金经理出的主意无外乎如何欺骗上司,和到哪里去找新的脱衣舞酒吧;他们的口头禅和性行为有关。投资银行家吃水果,经纪和交易员吃肉,而且最好是炸的肉。根据法规,两个部门之间要设立被称为"防火墙"的壁垒,以防止他们讨论某些业务。实际上,防火墙是多余的;两个部门位于不同的楼层,而且非常满足于每年只交谈一次 -- 就是为奖金争吵的时候。这类关于奖金的争论就和物质与反物质的争论一样势不两立。摩根士丹利的员老们对大萧条后 J.P 摩根是如何被一分为二的历史记忆犹新。最近几年,某些公司遭受内部政治斗争之害,结果导致了分裂、失败,或是和其他公司合并。摩根士丹利需要处理好任何有关衍生产品的内部分歧,这样摩根公司才不会再次被分裂。公司的未来要靠衍生产品,而衍生产品部的未来要靠公司内部的合作。DPG 的历史就和衍生产品的历史一样,并不广为人知,即使在摩根士丹利也是如此。因为这个部门是庞大的造钱机器,很多人都对其有所耳闻。然而很少雇员,也包括我自己,意识到这个部门有多新。DPG 在 1990 年前并不存在。事实上,摩根士丹利在最近几年以前根本就不销售任何衍生产品。从前,公司有限的衍生产品业务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且这类业务总的利润相对来说也不高。实际上,虽然有些衍生产品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 农民通过远期合同对冲风险,古希腊人利用期权投机 -- 大部分衍生产品的创新却是在过去十年间才出现的。1994 年时摩根士丹利销售的基本上都是这些新型产品,其中的多数,包括我以后将详细介绍的结构性票据和利率掉期,在 1980 年之前根本不存在。华尔街一旦开始创造这些衍生产品,它们的使用和受欢迎程度都突飞猛进。不过,最赚钱的衍生产品,包括我将要销售的那些,都是在里根政权 之后才发明的。DPG 在成立初期受益于公司的风格改变,从中赚了些钱。这个部门向一些不那么受尊敬的新客户(通常是来自中东和亚洲的富豪)出售高风险的杠杆衍生产品。九十年代初,有些客户在衍生产品上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不过摩根士丹利自然没有声张,就连那些赔了钱的客户也再三回来购买更多的衍生产品。在我加入公司的前一年,DPG 安排了数百笔衍生产品交易,为客户融资超过二百五十亿美元。新产品包括我闻所未闻的衍生产品 -- 美元化收益率曲线票据、非连续分配看多票据、固定期限国债浮息券、基准-同业浮动利息票据、石油连结票据和实际收益债券分拆票……还有我记都记不住的缩写名称。公司的客户群体也随着产品进化,不再仅仅是石油酋长和房地产大亨了。扩充过的客户范围包括从保守的大公司和地方投资委员会到最进取的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经纪们也学会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根据交易的利润率,他们每星期,甚至每天,都在改变策略。 我和 DPG的七十来个同事在两年里创造了大概十亿美元的佣金。由于公司的"合资"安排,我们不能独吞全部利润,所有公司雇员都从衍生产品销售的利润中获得了利益。即便如此,我们仍有足够的钱剩下来付给衍生产品经纪-- 公司里薪水最高的雇员。这是摩根士丹利的欢乐时代。似乎没有人关心数以百计的衍生产品的风险有多高;没有人在意客户是否了解他们购买的产品暗藏风险。公司只是一笔交易又一笔交易,一年又一年,一个客户又一个客户的继续着。受人尊敬的摩根公司用一张张纸牌建造着一座危险的房子。四位资深董事总经理,恰当的被称为"四人帮",掌管我所在的部门。他们都是千万富翁,也是衍生产品领域最有权力也最令人敬畏的人。他们尽最大努力为自己和公司的衍生产品业务保持低调,大部分情况下也获得了成功。即便在摩根士丹利,这四个人也不是特别为人熟知。四人帮包括毕德育特森,部门在纽约的总指挥;史蒂夫贝纳代特,一个颇具政治关系的纽约人,同时也是重要的衍生产品游说机构,国际掉期交易商协会的前任总会计师;乔治詹姆斯,伦敦分公司的头儿;保罗丹尼尔,设在香港的东亚分公司的领导者,那里的业务正在急速扩张。这四个人都在摩根士丹利度过了大半职业生涯。他们都已非常富有,七位数的年终奖金只有在和别人竞争时才显得重要。每个人都想比同僚挣更多的钱,不一定是因为钱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而是因为他们把这看成是击败对手的标志。钱本身的意义并不大。毕竟,当你有了五千万之后,一二百万就不算什么了。四人帮中的一个声称,由于错误的认为美元兑日元将升值,他差不多输掉了 1994 年的全部年终奖金 -- 有好几百万美元之多。他因为判断错误而不开心,但是似乎对几百万美元的损失并不在乎,起码并不比对他在赛马场的几百美元损失更加在乎。尽管最初的大本营是在纽约,根据摩根士丹利的"全球化"战略,DPG 的管理控制权也和公司其他部门一样在向纽约之外的地方转移。纽约在传统上一直是 DPG 精力的焦点,但是伦敦发展得很快。伦敦的乔治詹姆斯是出名的快枪手,而且还被认为是四人帮中最聪明的一个(尽管很多人怀疑这主要是由于他有一副漂亮的玳瑁边眼镜)。香港的保罗丹尼尔是个瘦瘦的年轻人。他是四人帮中的新星,不但控制了最大的业务范围,而且最为公司高层所熟知。丹尼尔是公司个子最高的雇员之一,和矮小的纽约经理们(个个都远远不足六英尺)比起来尤其明显。除去伦敦,DPG 的新鲜血液来自东亚,特别是东京分部。那里的头儿是乔恩金瑞德,一个面色红润的交易厅经理,他为公司赚了几千万美元的佣金。金瑞德还不属于四人帮,但就他的资历和年龄来说,已经是摩根士丹利最有权力的人了。有迹象表明,四人帮中在纽约的两个正在走下坡路。史蒂夫贝纳代特并没有抗议他在公司的失势,相反,似乎满足于他新的,有限的角色。他仍然管理着纽约的部分衍生产品交易,但是似乎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和华盛顿的官员闲谈,而不是创造交易利润。贝纳代特是四人帮中个子最矮的一个,尽管如此,如果他有过拿破仑情结的话,也早已平息了。他是一个真正的好人。有一次,由于工资系统的问题,我有将近一个月没拿到薪水,最后财务部给了我现金(而不是支票或直接转账)。贝纳代特主动让我把一大叠现钞存在他的办公室保险柜里,直到第二天存进银行。毕德育特森稍微高一点儿,却满怀拿破仑情结。森是个留着漆黑山羊胡子的中年印度人,外形和魔鬼相像。他有着充满创意和才气的头脑,而且热衷于赌博和游戏,特别是国际象棋。多年以前,森的棋艺使他成为了衍生产品大明星。他在衍生产品市场上的经验比华尔街的任何人都长,远在很多我们销售的衍生产品发明之前,更远远在我听说衍生产品之前。他能回忆起第一笔货币掉期交易的细节。那是 1981 年,交易方是世界银行和 IBM。虽然在摩根士丹利经常有几十个经理声称自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衍生产品,但是每当有疑问发生的时候,大部分衍生产品部的经纪都相信功劳是属于森的。森已经建立了令人畏惧的名声,最为著名的是他周期性爆发的狂怒。差不多 DPG 的每一个雇员都能讲出在众人面前被森滔滔不绝的大声羞辱的经历。九十年代初,当衍生产品部的控制权开始从森的手里向其他人,包括伦敦和东京的经理们转移后,他的狂怒也日益频繁了。越是失去控制,森就越生气。整个 1994 年,在我来到公司的最初几个月里,他的爆发就象教堂的钟声一样可以预期。不幸的是,权力的丧失也导致森丧失了在工作中发挥创造力的兴趣。整个 1994 年我们都很少在交易厅中央的位置上看到他,他甚至也不在他那间紧挨着交易厅的豪华临窗办公室里。而他确实在的时候,也差不多整天在和电脑下国际象棋,只是偶尔停下来对某个他认为愚蠢或是无能的人大喊大叫;要不就是为某项体育比赛的赌博坐庄。森一直在赌博,世界杯和全美大学运动协会篮球锦标赛期间他显得特别生气勃勃,买卖不同球队的赌注,甚至创造了基于各球队表现的奇特衍生产品。但是部门的业务很少使他感到兴奋。就我来看,除了时而对其他经理尖叫之外,他几乎没干什么就拿到了几百万美元的年薪。有少数几个人觉得森的长篇大论挺有趣,但几乎 DPG 的所有人都对他那种两个极端的管理方式心存怨恨。森有时候也会试图对他的同事,尤其是新来的,好一点。他对我尤其的好 -- 起码开始时是这样的。但是,他这种不是刻薄就是漠不关心的态度可以保证,只要他留在这个部门,他永远只会令人畏惧而非受人爱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会更多的了解 DGP 的历史,不过我觉得我最早接触的一笔衍生产品交易足以代表这个部门的业务。这笔特定的交易,以及它的缩写,是摩根士丹利最声名狼藉的早期发明之一,甚至时至今日在特定的客户中仍很受欢迎。这笔交易叫做 PERLS。PERLS 代表"本金与汇率连结证券"(Principal Exchange Rate Linked Securities),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该笔交易本金的偿付是和各种外汇(例如英镑和德国马克)的汇率连结在一起的。PERLS 看起来象是债券,实际上也是一种债券,但它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债券,因为它的表现就象是有杠杆效应的外汇汇率赌博。它们的发行人是有声望的公司(杜邦、通用电气信贷公司)和美国政府机构(联邦国民按揭协会、学生贷款抵押公司),但与其他债券不同,发行人并不承诺在到期日偿付全部本金,实际的偿付本金是用票面本金乘上一个和不同外汇汇率连结的公式而得出的。举例来说,如果你在一种正常债券上投资一百美元,你会预期收到利息,并在到期日收到一百美元的本金。但是如果你在 PERLS 上投资了一百美元,并预期在到期日收回一百美元的本金的话,你多半会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很严重。实际上,如果你买了 PERLS 并期望在到期日收回本金票面额的话,你要么是不理解你买了些什么,要么就是个笨蛋。象 PERLS 这样的债券叫做结构性票据,其实就是一种特别设计的债券。结构性票据是给买家制造了最多麻烦的衍生产品之一。如果你买了一种结构性票据,你不会收到固定的利息和本金。你的利息或本金 -- 或者两者 -- 可能需要通过一个或更多的复杂公式来调整。假如你还没听说过结构性票据的话,不妨等着瞧。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对它的规模的估计在几亿至上万亿美元之间 -- 平均到美国的劳动人口,几乎是每人一万美元。摩根士丹利的衍生产品经纪通过向世界各地的投资者销售 PERLS 赚了几百万美元的佣金。PERLS 的买家从哪来的都有 -- 中东、日本,甚至还有威斯康新州。他们当中既包括著名的公司和公共基金,也有鬼鬼祟祟的企业和富有的个人。这些投资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共同点,唯一的例外是他们各自都付给了摩根士丹利大笔的佣金,而且他们中很多人会在 PERLS上蒙受巨大的亏损。我发现 PERLS 的买家有两种基本类型,我把他们叫作"骗子"和"孤儿寡母"。假如你是个急于成功的衍生产品经纪,任何一类都不错。多数 PERLS 的买家 --"骗子"们 -- 都很精明,他们通过 PERLS,用其他投资者做梦都没想到过的方式在外汇市场投机。有了 PERLS,无权投机于外汇市场的投资者实际上也可以赌一把。因为 PERLS 表面看来象债券,它掩盖了投资者在下面赌博的实质。就拿一笔很受欢迎的 PERLS 交易来说吧。它到期偿付的本金不是一百美元,而是一百美元票面本金乘以美元的价值变动,加上两倍的英镑价值变动,再减去两倍的瑞士法郎价值变动。本金偿付是和这三种货币相连结的,因而被称为"本金与汇率连结证券"。如果这些货币奇迹般的按照公式精确变动 -- 这种可能性和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排成一条直线的概率差不多 -- 你将收回不多不少恰好一百美元。但是,你更可能收到的是一个另外的数额,这要看货币是如何变动的了。假如你清楚你买的是什么的话,你希望得到的要比一百美元多得多;尽管你同时知道,你得到的也可能会少得多。如果这些货币的汇率向反方向变动 -- 假设美元和英镑贬值而瑞士法郎升值 -- 你可能会血本无归。在 PERLS 聪明但是颇为可疑的营销活动中,DPG 的经纪经常夸耀说投资者的"下跌风险仅限于初始投资额"。这句话出现在摩根士丹利所有的营销文件中,总是使得经纪们窃笑不已。讽刺的是,PERLS -- 还有我的部门后来销售的很多衍生产品 -- 的卖点之一就是投资者最大的损失可能是分文不剩。相反,摩根士丹利却立于不败之地。公司会通过和别的银行的其他交易来对冲外汇风险,这样无论汇率如何变动公司都会赚钱。同时,还会向投资者收取数以百万计的佣金。PERLS的利润比典型的银行交易高多了。正常的中期债券交易的平均佣金低于百分之零点五,就是说银行每卖一亿美元的债券,可以赚几十万美元的佣金。相比之下,1991 年的时候,摩根士丹利向多方投资者发行的 PERLS 的费率高于百分之四。每卖一亿美元的 PERLS,就有超过四百万美元的佣金。不错吧。何况,有些交易的费率还要更高。由于 PERLS 是隐藏在简单而安全的债券外表下的复杂外汇投机,它就会被"骗子"型的客户滥用。尽管很多 PERLS 看起来象是 AAA 级政府机构或大公司的债券,他们实际上和期权类似,是在日元、德国马克、瑞士或法国法郎上的投机。由于 PERLS 的外表,保险公司的一些不诚实的经理对它特别青睐。他们想瞒着监管者或他们的老板在外汇市场上投机。PERLS 就是为了使这些骗子能够在波动剧烈的外汇期货和期权市场上进行赌博而设计的。但是,也有一些 PERLS 的买家,他们完全缺乏理解这类产品的知识和经验。他们看到 PERLS的条款时只能看到债券,复杂的公式使他们目光呆滞。他们就是无法理解本金偿付要和汇率变动连结的事实。我把这类买家叫做"孤儿寡母"。经纪人们喜爱这样的买家。相当一部分买家不明白,购买 PERLS 是典型的针对一组"远期收益率曲线"的赌博。远期收益率曲线是衍生产品销售中一个基本却至关重要的概念。最简单的"收益率曲线"描绘的是不同期限的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一般情况下,政府债券的期限越长,收益率就越高,因此这条曲线向上倾斜。你也可以通过银行大额存单的例子来考虑收益率曲线 -- 五年期存单的利率很可能比一年期存单的要高。收益率曲线就是不同期限的利率连成的一条曲线。收益率曲线有很多种。"息票曲线"描绘不同期限的付息政府债券的收益率;"零息曲线"描绘不同期限的零息政府债券的收益率。(零息债券,又称"分拆债券",将在下文更多的讨论)。息票曲线和零息曲线是最基本的,每天你都可以在大多数报纸的财经版找到构成这些曲线的收益率。华尔街日报的"信贷市场"专栏还会总结这些债券的每日交易情况。但是,你在财经版上找不到对于衍生产品经纪最重要的收益率曲线 -- 远期收益率曲线,简称"远期曲线"。实际上,远期曲线也有许多种,不过原理是一样的。远期曲线就象时间机器,他告诉你市场"预测"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当期的收益率曲线是什么样子的。当期收益率曲线里面暗含了不同未来时间的远期曲线。举例来说,"一年远期曲线"告诉你当期收益率曲线"预测"在一年以后,同一条曲线会是什么样子的;"两年远期曲线"告诉你当期收益率曲线"预测"在两年以后,同一条曲线会是什么样子的。收益率曲线预测未来的方法和占星术或看手相有所不同。不过就象时间机器,远期曲线也不是完全精确的。如果是的话,衍生产品交易赚的钱会比现在还要多。收益率曲线的预测,几乎象魔术一样,来自于套利,也就是所谓在活跃、流动的债券市场的不同债券价格中获利的无风险交易。我可以用一个例子来更明白的解释这个概念。假设一年期利率是百分之五,两年期利率是百分之十,这就构成了一条很陡的收益率曲线。假设你打算拿出一百美元存两年,你可以选择 1、一下存两年,锁定每年百分之十的利率;2、先存一年,获得百分之五的利率,一年后再看第二年的利率是多少。你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锁定两年每年百分之十的利率后,一年期利率保持 5%不变,你的选择就是较好的;而如果你锁定两年了每年百分之十的利率,一年期利率却急升到了百分之五十,你的选择就是较差的了。什么样的第二年一年期利率能使两者相当呢?换句话说,一年期利率需要上升多少才能使两种选择的收益率达到一致呢?问题的答案,大约百分之十五,就是一年后的一年远期利率。这就意味着,根据一年和两年期债券的交易情况,当前的收益率曲线预期在一年以后的一年期利率将是百分之十五。一年后,实际的一年期利率可能是百分之十五,也可能不是。百分之十五是隐含在当期利率中的。有很多详尽的公式可以算出所??期限的远期利率,从而推导出整条远期曲线,但分析方法并不比上面的例子更复杂。如果上面的讨论还不清楚,只要记住:如果今天的收益率曲线是平的,远期曲线也是平的;如果今天的收益率曲线是陡的,远期曲线就是更高更陡。在某种程度上,远期曲线的形态就是当期收益率曲线的延伸或放大。如果你不相信收益率曲线的预测,衍生产品可以让你针对远期曲线赌博。远期曲线这一概念在衍生产品交易中的作用强大和重要得超乎你的想象。如果你不懂远期曲线却在投资银行工作,衍生产品经纪和交易员很可能在嘲笑你。如果你是不懂远期曲线的普通人,而又投资了股票和银行存单外的任何其他资产,你很可能被懂得远期曲线的人占了便宜。对于拥有不懂远期曲线客户群的衍生产品经纪来说,PERLS 不啻是个金矿。由于它的复杂性,PERLS 的利润率比正常的债券高多了。所以,如果一个经纪能使客户相信他买的是正常的低风险债券,而实际上买的是 PERLS 时,这个经纪就可以拿到极高的佣金。面对销售 PERLS 和正常债券的选择,你总是销售 PERLS。那么,如果一个见识不高的客户以为他只是买了 AAA 债券,可实际上却在外汇市场下了有杠杆系数的赌注,又会怎么样呢?如果本金全额偿付了,客户永远也不会发现其中的区别;而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下跌的风险使得期限长的 PERLS 特别有吸引力。卖五年期的 PERLS 给孤儿寡母意味着你在五年之内都不会为本金偿付而担心 -- 五年在华尔街可能是整个的职业生涯;而且,五年后也会有象样的机会使得买家的判断正确并从中赚到钱。如果在到期日收回二百,而不是一百美元,就算是孤儿寡母也不会有什么怨言。我并不是说所有的衍生产品经纪都把 PERLS 卖给了孤儿寡母,但有些人肯定这么干了,还有更多的人想推销和 PERLS 类似的债券。PERLS 简单的外表与复杂的本质的组合使它具有巨大的潜在杀伤力。我曾听说过很多经纪向孤儿寡母销售 PERLS 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我刚刚加入摩根士丹利后听到的一个。一个成功的经纪卖了八千五百万美元的 PERLS 给一家迟钝的保险公司,这家客户显然没有理解这笔交易。几个月后,这家公司的高级财务官打电话给这个经纪询问 PERLS 的市值。他以为它的价格大概是一百美元 -- 要么是 99.99,要么是 100.01。当他得知这种债券的价格已经狂跌了一大半时,简直无法相信这是真的。他和这个经纪的对话是这样的:"但我们怎么可能在债券上赔这么多钱呢?不过刚刚过了几个星期。而且,看在上帝的份上,这可是政府机构债券啊!我的老板会杀了我的。""好啦,你知道,在你买了债券之后的这几个星期,本金偿付公式里的各种货币都兑美元大幅贬值。而且,时间价值的减损和波动率的变化也减少了 PERLS 里面含有的期权的价值。""什么?你再用简单的英语说一遍。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你大量投机外汇汇率,而且你输了。"这个时候,保险公司的财务官慌了。"外汇汇率投机?你到底在说什么呀?我们没有投机任何事,所以我们也不应该赔钱。我们没在外汇上汇率投机。看在上帝的份上,我们是保险公司,我们连买外汇的许可都没有。""是这样的,当你买 PERLS 的时候,你就承担了汇率风险。这是为什么你在这种债券上能得到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我告诉过你嘛。你就是不记得,我警告过你。你想想,如果你不承担什么风险,怎么能得到这么高的利息呢?"这个财务官大惊失色。"天哪,你是说我们要承担汇率风险?我以为是你们承担汇率风险。"这个经纪在这笔 PERLS 交易中挣到了一大笔佣金,他讲这个故事时笑得几乎失控。我也笑了。故事讲完后,他问我是否知道这样的销售行为被称作什么。我说我不知道。他告诉我这叫"撕掉他的脸"。"撕掉他的脸?"我问道,怀疑自己听错了。"对",他回答说,接着形象的,战斗般具体的解释了你怎样抓住客户,从脖子下面掐住一层皮肤,然后用力猛拉,撕下尽可能多的皮肉。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个经纪直视我的眼睛的样子。他带着极大的自豪感,几乎眼泛泪光,总结道这笔 PERLS 交易。"弗兰克,"他说,"我撕掉了他的脸。"--《泥鸽靶》第三章虽然摩根士丹利拥有“PERLS”的商标使用权,很多别的银行还是在不同种类的结构性票据中抄袭了这一基本原理。实际上,很早以前,早在第一波士顿的时候我就第一次见到过类似 PERLS 的衍生产品。那是我职业生涯的初期,我以为我自己是个好赌的人,而那些每天在不同的赌博上投注几千美元的第一波士顿经理们是超级赌徒。我发现在结构性票据市场这个大赌局中有一群表面看来不太可能的赌徒,和他们相比,我们的赌注是小巫见大巫。这一发现令我震惊。那时我正坐在第一波士顿的“非美元交易”组,就在外汇交易组的旁边。非美元组的名字很贴切,这里的经纪销售面值以英镑、法郎、日元、马克——除美元外的任何货币——标价的债券。其中很多是通过第一波士顿发行的。楼上的投资银行家擅长游说公司和政府发行以外币标价的债券,这个小组销售所有这些债券,除了一个明显的例外。非美元组不销售非美元“废物”——那是留给“新兴市场”的。我在和一个经纪讨论他那笔正在进行的泰国交易。这是一笔诱人的交易,它的名字令人垂涎——“泰铢联结结构性票据”。这笔交易是经纪人的美餐,不过对于客户却可能是毒药。它需付巨额销售佣金,风险大得不可思议。非美元组和新兴市场组为它的销售权进行了争夺——争论的理由是这笔交易既是非美元的又是新兴市场的。我们组争辩说泰国应该属于新兴市场,和多数欧洲国家相比,泰国和其他亚洲“小虎”国家的信用级别实际上很高。我们输了。现在我正在侦察,坐在海外组的位子上探究这种海外衍生产品。如果正常的泰国债券风险太低、不够新兴的话,这一种肯定是够了。这笔交易显然和泰国的货币——泰铢有关。虽然看起来像债券,它却不是泰国政府或公司发行的。我记得听到一个经纪说发行人是个美国政府机构。我没听错吗?这个国家对美国最大的影响是它的烹饪,美国政府机构在这个遥远的贫穷国家有什么利益呢?我不时拿问题来纠缠这个经纪,最后,他扔过来一叠纸,里面包括一份这笔交易的说明文件。这是笔复杂的衍生产品交易,所以文件挺长,有十几页纸。我相信它会把交易解释清楚。这份文件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真正的衍生产品。我急切地浏览着,好像它会在我手里爆炸一样。如果你是考虑购买衍生产品的客户,这就是你所能看到的文件。它首先给出了概述泰国经济背景的材料,而后包括了一些精美的图表描绘泰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外汇储备。文件的标题写着“第一波士顿结构性票据”,下面用更显著的字体写着“一年期泰铢一篮子联结票据”。这是一份给人深刻印象的文件,最后是“条款页”,两张纸列出了这笔交易的指导条款。我注意到文件的每一页上边都清楚地印着“仅供内部使用”,还有“保密材料”的字样。我记得听到过一个经纪叫他的助理把这份文件传真给所有的客户。我不明白,他把仅供内部使用的保密文件散发出去,这样做合适吗?我继续读下去。在每一页的底部,都有几乎无法辨认的细小字体,由难于理解的法律词汇构成的冗长的免责条款。就我对这些语言的理解,它灌输给读者两条苦涩的警告:第一,文件里的所有信息都可能是错误的,而且不应作为决策依据;第二,第一波士顿可能和交易的一方有些秘密的关系,所以如果你买这种票据的话,可能会被欺诈。这份文件为什么需要这么广泛的免责条款呢?这好像有点儿奇怪。一方面,这是保密的内部文件;另一方面,只有在这份文件被分发到公司之外的情况下,免责条款才适用。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第一次发现了交易厅和法律部之间暧昧的紧密关系。这种密切关系使投资银行可以玩弄一个巧妙而且赚钱的把戏:就算事先知道部分客户会在交易中蒙受损失并起诉,公司还是能够通过“撕掉”客户的“脸”来赚钱。在这方面,免责条款就起到了在诉讼中保护公司的关键作用。设想一下你是第一波士顿的律师,你知道经纪会把带有第一波士顿名字的文件发给客户。你会怎么做呢?一个办法就是在这些文件上贴满保护性标注和免责条款,越多越好,越广越好。如此一来,当买了这些产品后蒙受损失的客户起诉第一波士顿时,你可以有很多辩护词:这些销售材料显然不是给客户准备的,所以不足为凭;再说,它们包含了充分的免责条款;再或者,部分由于免责条款,这些衍生产品的销售不受美国证券法的保护。第一波士顿对这些标注和免责条款的使用是非凡的。那是 1993 年的夏天,早在任何重大的衍生产品亏损之前。然而,第一波士顿已经预见到这些衍生产品会带来麻烦,并且预见到了法律诉讼。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很快就发现,第一波士顿的管理层如果没有其他本领的话,起码在保护他们自己上面很精明,非常精明。而数十亿美元的衍生产品亏损在世界各地曝光之后,事实证明他们有先见之明。从经纪人的角度来看,他卖的就像会爆炸的福特野马车。经纪人只关心完成销售,他才不在乎以后可能造成的损失。所有的衍生产品经纪都知道,终有一天,他们的某些交易会发生爆炸,而他们的一些客户那时会置身于烈焰之中。如果损失变成严重的丑闻,你总可以选择辞职。如果你有销售危险的利润率很高的衍生产品的名声,再找一份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从公司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事先从这些交易中赚到尽可能多的钱。拿到巨额佣金,埋下定时炸弹,然后走开。自然,爆炸之后受害者会起诉,但是只要公司已经赚到了足够多的钱,又可以充分地在诉讼中保卫自己,一切都没有问题。我从免责条款中得到的重要信息就是:从销售衍生产品中获利的方法就是摧毁你的客户。我仔细阅读了那两页"条款页"。这笔交易是一年期债券,保证支付 11.25%的年息。这是很高的利率,尤其是考虑到债券是由美国政府机构发行的。美国政府机构几乎不存在风险,这样的机构发行的正常债券可能只付一半的利息。圈套又在哪里呢?计算本金偿付的公式表示,最初投资的偿付数额和泰铢与"一篮子"货币一年后价值的变化相连结。这个篮子由大约百分之八十四的美元,百分之十的日元和百分之六的瑞士法郎组成。如果一年后泰铢和这一篮子的价值变化相等,你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就是说,如果你买了一亿美元的这种衍生产品,而泰铢又匹配了这一篮子货币,你可以拿到一千一百二十五万美元的高额利息,加上一亿美元的本金,相当高的回报。然而,如果泰铢和这一篮子货币的变化未能精确匹配的话,你可能无法收回全部本金,你甚至可能血本无归。有什么理由预期泰铢会匹配这一篮子货币呢?第一波士顿说有。泰国采用的是"管理货币",即泰国中央银行根据包括对外贸易在内的某些变量,每日调整泰铢的价值。第一波士顿在设计这一篮子货币时复制了(他们相信)泰国央行管理货币使用的公式。尽管被泰国央行视为最高机密,第一波士顿却声称发现了这些公式。如果第一波士顿是对的,你会轻易的获得 11.25%的回报,而且永远也不会意识到你曾经处于风眼之中。如果在你认为泰国央行会这样的时候它偏偏那样,你就会被卷进季风之中,倾家荡产。这笔交易是一个完美的例子,就象那个声名狼藉的信孚银行经纪的策略:"引诱他们到安静的地方,然后干掉"。(过了几年风平浪静的日子,1997 年 7 月,投资者们震惊了。泰国中央银行宣布放弃公式,于是泰铢以及相关的衍生产品即刻全军覆没)。你或许对这种衍生产品心存疑问。是谁购买这种产品呢?原因又是什么呢?他们是在投机,还是确实相信第一波士顿发现了秘密公式?如果这笔交易真是这样的好事,为什么第一波士顿不近水楼台,却要把它卖给别人呢?第一波士顿是否是交易的另一方,或者它以某种方式对冲了风险?美国政府机构为什么卷入了这笔交易,发行和泰国央行管理货币的复杂公式相关的债券?还有最重要的,第一波士顿销售这种衍生产品赚了多少钱?我向一个经纪询问这些问题。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不管怎们说,谁买这种东西呢?"没有回答,他不肯告诉我。我以为买家可能会包括对冲基金,这些交易者就象传奇中的海盗,几乎在所有的市场都有复杂的庞大赌注。我在心里简单的列了个名单,包括量子、老虎和高迪安诺特这样的最老练的私有对冲基金。我决定去追问这个经纪,直到找到答案为止。"是量子吗?" 量子基金,最初是由金融家乔治索罗斯创建的,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对基金。量子基金和索罗斯本人曾通过外汇投机赚到(也赔掉)过几十亿美元。怎么可能呢?"你不是开玩笑吧?"这是个愚蠢的问题。顶尖的对冲基金太精明了,才不会来买第一波士顿的交易。他们不用付给第一波士顿巨额佣金,自己就可以下这样的赌注。那么还有谁呢?"别的投资银行?""也不是。"又一个愚蠢的问题。其他银行,比如摩根士丹利或高盛,更可能销售,而不是购买,这样的产品。"那么共同基金呢?"我知道大型基金投资于新兴市场衍生产品。富达或者坦普顿会不会是买家呢?"不是。""商业银行?""不是。"我再也想不出来了。我强迫这个经纪告诉我到底谁是这笔泰国交易的买家。"听着,我不会告诉你具体名字,但是如果我告诉你主要是哪一类买家,你就别缠着我了行不行?""好吧。"我可以以后再问他不迟。他说,"政府养老金和保险公司。""什么?"我大吃一惊。他微微一笑。"真的吗?"我又问。我无法相信。"政府养老金和保险公司?"这个经纪只是点了点头。他说政府养老金是结构性票据最大的买家之一,这笔泰国交易不过是其中之一。一般来说,结构性票据的买家名单中包括威斯康新州和加州的几个县,例如橙县。不过,他又说明这笔泰国交易规模小,而且不太常见,政府养老金和保险公司一般是买其他类型的结构性票据。威斯康新州?橙县?这好像太荒谬了吧。他们为什么要买这种高风险的衍生产品呢?很快就会有人声称宝洁公司是个衍生产品大买家了。我问:"怎么会有保险公司呢?他们可是保守的投资者啊。他们为什么要买这种结构性据呢?"他看着我,好象我是白痴一样。"想想吧,这些票据是美国政府机构发行的啊。他们不是 AAA 级就是 AA 级,何况这是保险公司投资外汇市场的唯一途径。这不是明显的事吗?"这是明显的事吗?我想象着保险公司会买什么样的证券。保险公司是异常谨慎的,难道不是吗?大多数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都有严格的投资指引。全国保险业理事会,简称 NAIC ,保管着保险公司投资的具体记录。NAIC 把各项投资分类到一至五五个等级,并规定了每个保险公司在各投资等级的额度。如果对多数保险公司来说,连股票的风险都太高的话,另外的保险公司怎么能利用和泰铢连结的复杂公式投机却不受监管呢?这样的结构性票据是否是美国政府机构发行的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可能会使这类赌博显得风险小些,但是不能掩饰投资的实质,难道不是吗?如果实际的风险是和泰铢连结的复杂公式,监管者知情吗?令人惊异的是,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这是美国政府机构涉及交易的主要原因 -- 或许是唯一的原因。当监管者看到这笔交易,他们看不到"泰国"和"泰铢"。他们也看不到复杂的公式或"篮子"或繁复的图表。他们只能看到这是美国政府机构发行的 AAA 级一年期债券。这种票据使我深受震动,我认为这是对美国政府借贷能力的难以置信的滥用。美国财政部通过发行国债直接借贷。此外,不同的联邦政府机构(例如政府全国按揭协会 、联邦国民按揭协会 、学生贷款抵押公司 和联邦住房贷款按揭公司 等)也可以借贷,由美国财政部间接承诺贷款的偿还。对于结构性票据的买家来说,这些机构的实际业务并没有关系。它们可以收集学生贷款,或是集中住房按揭贷款。对于监管者来说,唯一重要的是这些机构的还款承诺是由美国财政部间接担保的。美国政府机构发行并由美国财政部间接担保的票据怎么可能是有风险的呢?这类安排最大的讽刺是,由于结构性票据买家想要通过政府机构来赌博,他们愿意为此支付额外的代价,因而这些机构可以用比美国财政部本身还低的利率借贷。监管者不会发现隐藏的风险 -- 危险的泰国赌博披着红白蓝三色外衣 -- 直到很久以后,而且只有在买家蒙受亏损的时候才会真相大白。我震惊了。华尔街充满了赌徒,投资银行经常被比作曼哈顿南面的大西洋城。但不论如何,至少那里的赌博是合法的。我发现了投资银行更阴暗的一面,就和大西洋城的赌场在赌博被合法化前一模一样。门上的标志可能写着政府机构,但是你知道里面进行的是掷骰子赌博。摩根士丹利那时也运作着不错的赌博游戏,但是,我在衍生工具部的上司在允许我加游戏前,先要求我通过一个彻底的清洗过程。当你从一家银行跳槽到另一家,这家新银行通常要求你完成一系列的预备性面谈,很象真正的火箭科学家进入实验室需要完成的消毒程序一样。我参加了两个主要的报告听取会。首先是和一组公司律师的会面。他们告诫我不要讨论任何关于行将发生的交易的秘密,如果我从第一波士顿偷取了文件,应该将其销毁。另外,在打电话给我从前的客户之前,我还要遵守一定的程序。摩根士丹利和第一波士顿近来在雇员背叛问题上有些过节,所以摩根士丹利特别谨慎。不过我有点奇怪,没人提到任何有关摩根士丹利的保密信息的问题。很多经纪人和交易员曾在跳槽时带走了偷来的文件、软件和客户资源。我知道有个在第一波士顿特别招人恨的经理,他原来是一个在摩根士丹利特别招人恨的经理,被指控在离开摩根士丹利时偷取了客户和公司的保密信息。我向律师们保证我什么都没从第一波士顿偷过,他们不必担心。他们似乎认为我在撒谎。我说我是说真的,但他们不再关心了。从他们的角度看来,我已经被清洗过了。接下来我又见了纽约的四个衍生产品经理,他们不久以后就会是我的上司,我个人的"四人帮"。他们问的是律师已经问过的问题,不过是从完全不同的角度。他们似乎不是在问我是否带来了文件和软件,他们想知道我手里有什么,或者,更确切的说,他们何时能拿到副本。"你有这些客户的什么信息?""你的客户名单在哪?都包括谁?""你带来了谁的业务?"当我告诉他们我从第一波士顿拿来的唯一材料是我自己的《北美贸易协定》时,他们指责我撒谎。我向他们保证,他们想知道的大部分信息都在我的脑子里,但是他们怀疑我的记忆力。至于电脑模型,我肯定可以为我们的交易写新的;但是关于客户,我想谨慎一些。我说我会和他们保持联络,不过不能保证他们会买什么。随着问题的继续,他们的失望越发明显。于是,其中的一个问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管怎么说,那个掷骰子的游戏呢?"我利用在第一波士顿的一段清闲时间创造了一个电脑掷骰子的游戏。为了表示我对赌博的浓厚兴趣,我到摩根士丹利面试时把它列在了简历上。有人告诉我,这个游戏是摩根士丹利决定雇用我的重要原因。当我告诉他们我连这个游戏也没从第一波士顿带出来时,他们气急败坏了。我必须承认,这是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游戏。它由象是绿色丝绒的布景和两颗似乎在旋转的骰子组成。电脑自动计算各种赌注的收支情况,而且能为最多八个玩家保存连续的"损益表"。如果你想把游戏藏起来,只需要按一个健,骰子的页面设置就会变成债券计算的电子数据表。我记得第一波士顿的经纪和交易员发现了我的骰子游戏时,所有交易厅的工作都停止了。一个高级经纪迫使我为游戏提供资金,连续几个星期我整天时间都花在管理这个骰子程序上,其他急切的赌徒则紧紧盯住旋转的红色骰子,输了就朝我大喊大叫;我记录的损益表变得和公司的交易分户账一样繁杂。我也记得我的个人财政是如何保持平衡的。令人瞩目的是,第一波士顿的每个人都相信我不会操纵游戏,那对我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他们知道,我自己也知道,如果被发现的话,操纵游戏会毁掉我在华尔街的前途。当然了,我考虑过操纵游戏(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衍生产品经纪都会至少考虑一下这种可能),但是我拒绝了这一诱惑。想象一下故事会怎样在公司传播吧:"你能相信那小子吗?我是说,我知道经纪撒谎,也许在债券价格上撒谎。可看在上帝的分上,玩骰子游戏也撒谎?难道就没有神圣的事了吗?"我保持诚实,并告诉我自己在骰子游戏中庄家是占优势的。因为我是庄家,长期来看我会赢。然而,以前在拉斯维加斯的经历给了我关于长期的痛苦经验,那次失利使我的信心大减。赌注加大以后,我坚持无力再为游戏做庄。这太消耗时间,压力也太大。何况,我很难靠管理骰子游戏成为衍生产品这行的明星。我把骰子游戏复制了几张软盘分发出去,离开了赌博业。愚蠢的是,我离开第一波士顿的时候忘了复制一份。我向一个经理建议说我可以给以前的同事打电话,他应该会给我一份。但是这没能打动他。最初,我并不介意我的"四人帮"认为我是个具有职业道德的人,尽管我的很多同事都认为这是个自相矛盾的词。这四个人将是我在摩根士丹利的职业生涯中最举足轻重的人,我想让他们觉得我是聪明的,而不是龌龊的,起码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如果我愿意的话,我有充足的时间来摧毁任何我是个循规蹈矩的人的印象。我的"四人帮"包括两个"董事总经理"和两个"合伙人",董事总经理紧下面的一级。摩根士丹利的等级制度是这样的:董事总经理,合伙人,副总裁,经理,分析师,秘书。经理和分析师两级没有高级和初级之分。我和大多数从研究生院的毕业不到四年的雇员一样,是个经理。待遇大致和工作职称相匹配。平均来说,董事总经理赚百万美元,合伙人差不多赚一百万,副总裁赚五十万,经理赚几十万,不过每个级别内的范围都很宽。DPG 雇员的薪水一般比公司其他部门同级雇员的高。分析师和秘书的薪水在摩根士丹利的所有部门都被称为仅仅是"四舍五入造成的错误"。(在华尔街,五万美元以下的待遇被忽略不计)。那时我是二十七岁,比摩根士丹利经理的平均年龄要小几岁。他们大都在大学和商学院之间工作过几年。经理一般在二十岁末到三十岁初,副总裁三十几岁,合伙人和董事总经理可能会有四十岁。向更高一级的升迁需要二至四年。四十岁以上的人如果还没有退休、辞职、被解雇、或被任命到高级管理岗位的话,就会被搁置到在摩根士丹利被称为"退休者之家"的部门"养老"。我的终极老板是毕德育特森,真正的"四人帮"里下棋的那个。我在摩根士丹利期间,和森的交往都是和下棋和赌博有关,而不是客户和业务。偶尔,我会看他和电脑下棋,更多的时候,我们就体育比赛赌博。可能最重要的是,他后来参与了我安排的全美大学运动协会锦标赛大赌博(我们输了)。除了游戏和赌博,森很少为我做过什么,也很少对我做过什么。他经常在我在交易厅的座位附近走来走去,不过,我是少数幸运儿之一,他很少口头攻击我。我的另一个董事总经理是马歇尔萨兰特,他向森汇报。萨兰特是个又矮又胖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地道的纽约人。他自称年轻时很瘦,而且直到在商学院时都是跑步爱好者。不过,他跑马拉松的日子显然早已成为了过去。十年稳定的富有而缺乏体力活动的生活已经使他属于特定的一群人:他们的领带努力想要够着腰带,但是总差一点儿。尽管生活方式安静,萨兰特在衍生产品业务上却比森活跃多了,他在 DPG 的角色也重要得多。萨兰特对数字反应敏锐,尤其是在一部现在已是古董级的惠普 12C 计算器的帮助下;他还因为富于姿势的左臂而著称。他会在激烈的会议中等待合适的时机运用他的左臂。当一个恰当的停顿出现时,他就会开始他的挥臂投球动作,抓起纸笔,象桑迪高法克斯一样伸出手臂,突然间象发快球似的画上一堆图表,一举扫除所有的反对论据。萨兰特是摩根士丹利少数几位脾气不那么暴躁的高管之一,不幸的是,他也缺乏鼓舞他的团队的非凡领导力,甚至连个可依靠的安慰者都算不上。因此,虽然其他衍生产品经纪欣赏他相对温和的态度和强壮的手臂,萨兰特既不被人爱戴,也不遭人恐惧。我的"四人帮" 中的另外两个人是相对低级一点的"合伙人",也就是说他们只是百万富翁,而非千万富翁。这两个人将是我在摩根士丹利的顶头上司。如果我在华尔街的经历有任何难忘之处,也是由于这两个人。每一天,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他们旁边几英尺之内度过的。两个人可能有多大的差别,他们之间的差别就有多大。我将做件好事,只用他们的外号来称呼他们。两个外号都很贴切。首先是稻草人。我第一次在面试时见到稻草人的时候,既不了解他的名声,也不知道他多姿多彩的外号,稻草人是其中比较无害的一个。他总在摩根士丹利的交易厅一边走来走去,一边反复地用口哨吹着"假如我有头脑的话",所以得到了稻草人的外号。尽管如此,他是个相当有效率的领导者。他以身作则。一段时间以后,这旋律也流行了起来。1994 年,到访摩根士丹利设备精良的交易厅的人很可能会看到一排经纪人一面盯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债券报价,一面吹着快乐的口哨旋律,对其中的讽刺浑然不觉。虽然惯例是把年纪大的雇员送去养老,稻草人却是一个例外。尽管他不肯向任何人透露他的年龄,所有人都打赌他至少四十五岁了。他在合伙人这一级似乎都已经一辈子了,然而仍旧在交易厅工作。管理层既不能证明他应该被提拔,也不能允许他离开。不久我会更多的了解稻草人,但只和他在一起呆了几小时后,我怀疑衍生产品部的管理层留下他的原因之一是,尽管年纪大且缺乏技能,但他实在太有趣了。我离开公司后,稻草人终于被搁置到衍生产品部以外的地方养老。就算我不在本书中提及他的名字,他的事业问题也够多的了,所以我将尊重他的隐私。以后我会再告诉你另一个合伙人的外号。现在我只想说这个外号和这个人有些与众不同。我是在得知摩根士丹利最具杀伤力、最鬼鬼祟祟的那类交易的同时得知她的外号的。她参与设计并销售了公司历史上利润最高的单笔交易。这个好战的女人仍在摩根士丹利风声水起,她十分胜任攀登公司领导阶梯的工作,很可能即使被我点名也不会受到伤害。无论如何,我也准备保留她的真名,不过是出于不同的原因:害怕。至于稻草人,他是个提着枪的脱衣舞夜总会鉴赏家。他的桌子下放着一瓶威士忌,手里握着一支雪茄,在交易厅走来走去,讲着猥亵 -- 但我必须承认,通常非常有趣 -- 的故事和笑话。稻草人经常把我拉到一边,向我解释说他靠两条简单的法则生活。第一,感觉就是现实;第二,信任却不忘查证。他骄傲的宣称,他是在美国历史上最进步的年代 -- 1980 至 1985 年,从这个年代活着的最开明的人身上,学到这两条法则的。稻草人相信罗纳德里根是上帝,在摩根士丹利,他并不是唯一有这种想法的人。稻草人是幸运的,他在 1994 年之前已经把自己安置在华尔街最热门的获利点上:拉丁美洲衍生产品。他甚至在一个投资研讨会上作了一个关于拉丁美洲衍生产品的高调演讲。尽管我听一个参会者说那次演讲根本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如何,1994年 2 月,墨西哥是热点,而稻草人是我的上司,我准备全力以赴。--《泥鸽靶》第四章1994 年初的墨西哥是个大热门。那时候美国刚刚通过了《北美贸易协定》,银行家们全都在向南边的墨西哥城跑步前进。新兴市场交易者协会的数据显示,1993 年的交易额达到了 15 000 亿美元,是上年的两倍。拉丁美洲衍生产品是整个衍生产品市场中发展最快的部分。拉丁美洲衍生产品的每月交易额,从 1993 年的 30 亿美元增加到了 1994 年的 250 亿美元。各家主要银行都想从两国间的资金流动中分一杯羹。所有的美国大银行都在准备申请成立墨西哥分行,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内的许多银行已经有专门小组在墨西哥的临时办事处工作了。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