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莎士比亚的人生启迪:生存还是毁灭?-5

作者:陈书凯 字数:17775 更新:2023-10-08 21:30:32

阅读同时能够增加抵御挫折的能力,减少心理上的恐惧感。在遇到人生挫折时,我们如果把精力花在埋怨别人上,自然没有余力去思索解决之道。其实,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这就是为什么需要阅读——历史能以古鉴今,帮助我们解决目前的问题。阅读别人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激励自己上进。现代的教学已经不再偏重死记,而是要有组织能力。阅读使你爬上前人的肩膀,高瞻远瞩,有自己的一番崭新创见。莎士比亚认为学习要与实践结合起来。他去伦敦之前的生活,使他成为比其他同时代受过大学教育、学识更广的作家和更出色的剧作家,也更深地探索了人性的广度。莎士比亚的例子告诉我们,人不仅要阅读生活,而且要体验生活,伟大的思想家、发明家、艺术家和剧作家就是这么产生的。情绪影响行为陈书凯凯歇斯:勃鲁托斯,我近来留心观察您的态度,从您的眼光之中,我觉得您对于我已经没有从前那样的温情和友爱;您对于爱您的朋友,太冷淡而疏远了。勃鲁托斯 :凯歇斯,不要误会。要是我在自己的脸上罩着一层阴云,那只是因为我自己心里有些烦恼。我近来为某种情绪所困苦,某种不可告人的隐忧,使我在行为上也许有些反常的地方;可是,凯歇斯,您是我的好朋友,请您不要因此而不快,也不要因为可怜的勃鲁托斯和他自己交战,忘记了对别人的礼貌,而责怪我的怠慢。《裘利斯·凯撒》第一幕第一场勃鲁托斯心里的“某种不可告人的隐忧”实际上就是他对凯撒既敬又怕的情感交织,同时还有他对将要联合元老院的众人密谋杀害凯撒的恐惧,这几种情绪使得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烦恼,所以在行为上就出现了种种异常。他的这种异常,不仅凯歇斯有所察觉,就是他的妻子鲍西亚也产生了深刻感受。虽然勃鲁托斯一直用理智和意志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是他还是露出了许多蛛丝马迹。虽然裘利斯·凯撒没有看出勃鲁托斯心中的秘密,但这不能说明勃鲁托斯伪装得高明,这只能说明裘利斯·凯撒因为过度的自信而粗心忽略了身边人的表现。人的行为是受情绪所影响的,而人们情绪的变化则与环境变化以及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有关。环境的变化总是让人难以预料,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情绪不加以控制,就很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情绪的波动,最后又使人们的行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人们的行为最终决定将来的一切。比如,当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时,如果此时人们不用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理智来克制自己逐渐消沉的情绪,那么消极颓废的情绪就会使人提不起精神,最终也将失去采取积极行动的力量和勇气。消极颓废的情绪使人们不能完成任何事情,消极情绪给人们带来的只有衰败、破坏以及死亡,可以说,这种不加克制的情绪是未来成功者的最大敌人。如果有谁经常认为命运故意与自己作对,常常抱怨环境的艰苦和生活的贫困,那他就已经受到了消极情绪的影响。此时,如果不及时地用理智、勇气和意志除去消极情绪,那他的未来就很难有大的发展,而且周围的人也不愿意与情绪如此消极的人结为朋友。消极的情绪具有传染性,它可以使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变得软弱无力,而且即使面对光明,人们也会因为心灵的黑暗而看不到更广阔的未来。所以,人们要想成功,就必须用理智来克服消极情绪,使自己无论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最终采取有效的行动来取得成功。控制自己的情绪陈书凯你这样赤身裸体,受风雨的吹淋,还不如死了的好。《李尔王》第三幕第四场培琪:我们刚才碰见一位很有名望的绅士,大概是受了什么人的委屈,在那儿大发脾气。夏禄:我活了八十多岁了,从来不曾听见过一个像他这样有地位、有学问、有气派的人,会这样忘记自己的身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第三幕第一场八十岁高龄的李尔王在“赤身裸体”地度过了一个大风暴雨的夜晚之后,不久就悄然逝世。其实在这件事上,李尔王是没有必要选择这样做的,他应该保持良好情绪,应对眼前的困境。可他却没有做到,而是陷入了绝望的情绪中,全然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手,有时候采用何种手段并非关键问题,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至关重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情绪处理得适当,才能够将阻力化为动力,帮助你解危化险、政通人和。情绪若处理得不好,便容易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言行举止,轻则误事受挫,重则危及生命。自古以来,单看一个人的行事风格,就可知其是否拥有大家之风范。因此你要成为人上人,除了常识与能力之外,全视乎在情绪上能否操控得当。李尔王因为女儿把他赶出家门,便万念俱灰,跑到暴风雨中呼喊,只从这一点就能看出他已经失去希望了。要消除不良情绪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掌握一些排解不良情绪的办法。你应该预想各种可能产生的情绪之后遗症,一旦陷入某种坏情绪当中,就要迅速“自醒”,以便及时摆脱可能发生的不良影响,以此来主动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所以,当面对失败、颓势时,千万别沮丧或者大发雷霆,试着将注意力放在积极的想法上面,这样才会舒缓紧绷情绪,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反应。然后,承认自己有可能错了,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并且勇敢地面对错误。宽容打动人心陈书凯等她来了,我要提起精神来向她求婚;要是她开口骂人,我就对她说她的歌声像夜莺一样曼妙;要是她对我皱眉头,我就说她看上去像朝露的玫瑰一样清丽;要是她默不出声,我就赞美她的能言善辩;要是她叫我离开,我就向她道谢,好像她留我多住一个星期那样。彼特鲁乔,《驯悍记》第二幕第一场世界上最能软化敌意的武器就是爱,但爱也有自私与宽容的分别,只有那些宽容的爱才能真正达到打动人心的目的。宽容有如调味剂,它使人们的生活不再寡淡无味和一成不变;宽容有如黏合剂,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和友善;宽容有如清洁剂,它会驱走隐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阴霾和所有的不快;宽容有如润滑剂,它会使横在人们之间的阻碍和摩擦逐渐融化,使人们能够彼此善待。彼特鲁乔打算以宽容的善意方式赢得“悍名远播”的凯特,这不失为一个获得真爱的好方法!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当中,不论你面对的人多么顽固不化,当你以充满善意的宽容对待他时,你的真诚必定会换来对方的友善。即使凯特不愿意接受彼特鲁乔的爱情,但她的内心一定会被彼特鲁乔表现出的宽容和大度所感动。彼特鲁乔在其他方面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是当他想到用善意的宽容来征服“悍名远播”的凯特时,他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着一项最聪明的壮举。在生活中,宽容待人并不只是用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莎士比亚说过:“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他相信,做人如果能够宽容一点,那么我们的生活便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譬如说,印度虽然并非一个宗教国家,但宗教对印度的影响却十分深远。不同宗教在此聚集,造就了多彩多姿的风俗文化,却也酿成不少纷争。甘地从印度宗教经验中获得的宽容精神,着实值得世人来学习,而甘地也成为印度人的骄傲及世人眼中的英雄。多一些宽容,就会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善意的宽容最能打动人心,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宽容。不要理睬不愉快的事情,就当没有发生一般。为吃半点亏的小事大气一场,想一想有这个必要吗?一个人总计较小事,说明他缺乏宽容。切记:别为小事烦恼,快速忘掉它!宽容将打动对方的心。美丽却不可信的借口陈书凯巴萨尼奥,魔鬼也会引证《圣经》来替自己辩护。一个指着神圣的名字作证的恶人,就像一个脸带笑容的奸徒,又像一只外观美丽、心中腐败的烂苹果。唉,奸伪的表面是多么动人!安东尼奥,《威尼斯商人》第一幕第三场安东尼奥是一位正直的商人,别人向他借钱时他从来不向对方要利息,虽然他因此而得到了当地许多商人的爱戴和尊敬,可是却也因此而与一些放高利贷的商人结下了仇怨,狡猾的夏洛克就是其中的一个。当安东尼奥为了解救朋友而不得不与夏洛克借钱时,夏洛克为了表明自己借给别人钱获取利息是一种正当的做法,便用《圣经》上雅各获取斑纹小羊的事迹来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安东尼奥一下子便看出了其中暗含的狡诈,并且向巴萨尼奥深刻地指出了夏洛克的伪善和奸诈。有一些伪善的人,在作恶时总会用借口来掩饰,找个美丽的谎言来掩盖自己的恶行。像二次大战时希特勒灭绝犹太人和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他们均以“消灭劣等民族”、“圣战”等为借口为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无论“奸伪的表面是多么动人”,人们也能将它看穿。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伪善小人的做法欺骗了许多人,他们就“像一只外观美丽、心中腐败的苹果”,看上去好吃,等尝上一口,才发现上当受骗。有很多人遇到过这样打着善良旗号却采取无耻骗术的骗子:一些人曾经在地铁或一些商场里看到过几个穿着讲究的青年男女在进行募捐活动,在他们的募捐箱上赫然贴着XX福利基金会几个大字,这些青年男女向过往人群发放的宣传单里同样声称他们是XX福利基金会的志愿者,他们募捐得来的钱款都要通过某种渠道最后用到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或者是某些养老院的孤寡老人)身上。看到这些青年男女为了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募捐,热情地向路人讲解,并且不辞辛苦地付出汗水,很多好心人都将自己的血汗钱投到了募捐箱里,虽然每个人的钱可能都不太多,但是每一分、每一角钱都代表了人们的爱心。可是,据一些媒体揭露,这些骗子通常是打着募捐等做善事的名义来行骗,那些所谓的福利基金会的名称都是他们精心杜撰的,而所谓的“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或是“孤寡老人”更是子虚乌有,最终人们奉献出的代表自己爱心的钱财实际上都进入了骗子个人的腰包。也就是说,此前他们说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不值得一信的借口,在这些借口的掩护下,他们屡屡得逞,结果使很多人都上当受骗多次而不自知。莎士比亚是基督教徒,他在这里向世人明确表示,对这种“引证《圣经》来替自己辩护”的行为感到不满。莎士比亚一向对这种美丽的借口表示怀疑,他对不完美的人性充满了同情,提醒我们要小心这类打着善良的幌子作恶的阴险小人。既然想要达到骗人的目的,那些奸诈小人必定要用虚假的美丽、繁荣和神圣等美好的外表来掩盖其腐败、恶劣和肮脏的本质。而有些人恰恰是因为只看到了迷惑人的外表,而不去深入了解事情的本质,所以才成为上当受骗者中的一员。我们要保持警惕心,不要被“脸带笑容的奸徒”所迷惑,尽管他所说的全是善良之词,我们也要看透他罪恶的本质。把握机会陈书凯让我们追随机会对我们的招手。阿赛特,《维洛那二绅士》第一幕第二场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飞黄腾达,但是似乎有人欢乐、有人失意,并非能够人人如愿。因为除了努力之外,机遇也是决定成功与否的一大要素!机会无处不在,但它总暗藏于生活的角落里,如果你是一个粗心人,即使它向你“招手”,你也不会发现。机会就像水中的游鱼,如果你抓不住,很快就会消失在水草间。大多数人在无聊、枯燥地过着重复的日子,没有发现生活中的机会,与机会擦肩而过,后来却抱怨机会从不垂青于他。虽然机会只是影响成功与否的偶然因素,但有时也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莎士比亚建议我们,当机会再次向你招手时,你要追随它,牢牢地抓住它,而非等着它自动送上门来。曾经有一个懒汉生活非常贫困,一位先知想要帮助他,告诉他最近几天将会有一次发财的机会降临到他的身上,让他一定要好好把握。懒汉高兴极了,于是坐在家门前的一个石椅上,晒着太阳等待机会的来临。这时,他看到从远处过来一个蒙着面纱、长着翅膀的东西,这个东西飞快地向他这边飘来,然后在他面前停了下来。这个东西问他:“你在做什么?”懒汉回答:“不要打扰我,快走开,我在等待机会。”“你知道机会是什么样子吗?”这个长相奇怪的东西又问道。懒汉不耐烦地说:“不知道,我也不用管它是什么样子,只要它能给我带来好运就可以了。你走你的路,请不要管我的事。”这个长相奇怪的东西还是没走,它说:“你坐在这里等恐怕是等不到机会的,还不如跟我去做一些事情吧,当你尽心尽力地做完这些有意义的事情时,我保证你会实现自己的愿望。”懒汉很生气地摆摆手说:“去去去,不要再来烦我,我不会跟你走的。”那个长相奇怪的东西以极快的速度离开了,懒汉还在那里懒洋洋地等待着。这时先知过来了,他告诉懒汉,“机会已经来过了,你却没有抓住它。”“这怎么可能,我一直都在这里等,根本就没看到什么机会!”懒汉不相信地说。先知说:“刚才那个长相奇怪的东西就是机会,它蒙着面纱,只有那些眼光长远的人才能看清它;它长着翅膀,所以它总是倏忽即逝。”懒汉急忙起来呼喊机会,先知告诉他,机会一去就不再复返,除非你自己创造或者做好准备以抓住下一次机会。机会是最不可捉摸的,你专心等待时,它可能躲在一边不肯出来,你不留心时,它可能就在你的身边。机会也是最容易消逝的,一旦错过了,它就永不回头。怎样才能抓住机会呢?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你在平时就要作好抓住机会的准备,包括知识的准备、健康身体的准备、一定财力的准备以及心理性格上的准备,使自己敏锐、主动、充满勇气。保持忧患意识陈书凯饱了肚皮,饿了头脑;美食珍馐可以充实肌肤,却也会闭塞心窍。朗格维,《爱的徒劳》第一幕第一场太平景象最能带来一种危险,就是使人高枕无忧。所以适当的疑虑是智者的明灯,是防患于未然的良方。赫克托,《特洛伊力斯与克瑞西达》第二幕第二场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当生活的重担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挫折、困难堵住了四面八方的路口时,我们往往能发挥自己意想不到的潜能,杀出重围,开辟出一条活路来。可是在耽于安逸、贪图享乐或是志得意满、维持功名的时候,我们反倒会在阴沟里翻船,一败涂地,不可收拾。人的发展需要危机感与忧患意识。人们一旦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不利的或者是相对劣势的,一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己或直接改造自己所处的环境,以达到自己与环境的统一和平衡。但当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满意的时候,则会在相对平衡中失去潜在的积极性与进取心,放弃努力。这样,一旦环境因素有了变化,就会出现新的不适应,但又缺乏应有的适应能力,最终会被环境所拒绝或淘汰。莎士比亚提醒我们,“太平景象最能带来一种危险,便是使人高枕无忧”,我们要保持“适当的疑虑”,那是“防患于未然的良方”。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是不断提高的,社会本身也是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因而,没有绝对的平衡,也没有绝对的适应,危机总是存在的。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只要提防导致危险的原因就可以使人趋于安全,提防失败的原因就可以使人趋于成功。所以,你要保持忧患意识,使自己的人生丰富而有成就。请感谢敌人陈书凯……我的仇敌使我好些,我的朋友使我坏些。……我的朋友称赞我,把我当驴子一样愚弄;可是我的仇敌却坦白地告诉我说我是一头驴子;因此,殿下,多亏我的仇敌我才能明白自己,而我的朋友却将我欺骗了。小丑,《第十二夜》第五幕第一场这是一个小丑对公爵所说的话,公爵都夸他:“啊,这说得好极了!”现实就是这样,由于敌人的存在会让人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如果把敌人比作对手的话,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在人生的竞技场上,对于我们来说,对手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个“对手”可能是具体的人,也可能是困难、厄运等恶劣的客观条件。遇到各种各样的对手是自然的,而且并非坏事,因为对手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会对你造成威胁,但有时候也可能成为你潜在的进取动力。没有“对手”的人,很难成为强者,也注定不会有所作为。在现实生活中,你没有必要厌恶你的对手,憎恨你的对手。若深入思考一下,你也许会发现,真正促使你坚持到底取得成功的人,真正激励你昂首阔步的人,往往既不是亲人,更不是称赞你的朋友,而是那些常常可能置你于死地的对手,或者是打击、挫折,甚至是死神。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倒是你的福分和造化。因为一个强劲的对手,会激发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会让你想方设法去超越、去夺取胜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当对对手怀有感激之情。然而,我们中的许多人,却犯了这样一个致命的错误:总是诅咒我们的敌人,或者因为自己遇到了敌人而失魂落魄。这恰恰错了,你应该为自己有一个敌人或者是强大的对手而庆幸,为自己遇到的艰难境遇而庆幸,因为这是你脱颖而出的机会。莎士比亚借小丑之口说:“我的仇敌使我好些,我的朋友使我坏些。”这话道理深刻,意味深长。请感谢敌人及对手吧,因为正由于他们的激发,才使你变得伟大和杰出。突破逆境终获成功陈书凯什么都比不上厄运更能磨练人的德性。刚特,《理查二世》第一幕第三场逆运也有它的好处,就像丑陋而有毒的蟾蜍,它的头上却顶着一颗珍贵的宝石。公爵,《皆大欢喜》第二幕第一场如果种种逆境无法回避,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理查二世的叔父刚特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什么都比不上厄运更能磨练人的德性”。是的,面对逆境,沮丧、灰心、绝望地悲叹命运不公都无济于事。只有认真、努力地对待逆境,它才会变成一条蜿蜒的小路将我们导引向成功的殿堂。“逆运也有它的好处”:首先,在逆境中,人们能学会如何思考,真正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些思考和教训都能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逆境给予我们警告,提醒我们加倍小心;最后,逆境给我们警示,人生有喜有悲,时而顺势时而逆境,凡事不要过度盲目乐观,要时时未雨绸缪。懂得了这些道理,逆境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才能更进一步激起人们的斗志和求胜的欲望。具有这种心态的人,逆境犹如兴奋剂,激励着他们向着希望的顶峰不懈地攀登。生活的磨难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使我们更坚强。所以,成功者总是将挫折当成人生最好的教材,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摆脱痛苦的技巧陈书凯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头晕目眩的时候,只要转身向后;一种绝望的忧伤,也可以用另一种烦恼把它驱除。给你的眼睛找一个新的迷惑,你原来的痼疾就可以霍然远离。班伏里奥,《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幕第二场当罗密欧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中无法自拔的时候,班伏里奥为罗密欧指出了一条摆脱痛苦的绝妙技巧,关于如何摆脱痛苦,在这里可能已经无需赘言了,方法都在莎翁的台词之中了。这种技巧彷佛是以毒攻毒的方法,不过倒是很管用的,罗密欧就是接受了这个忠告,才结识了朱丽叶,从而摆脱了单恋罗瑟琳的苦恼。你也试试看,用它来摆脱生活中其他的苦恼吧!在更大的痛苦面前,原有的小的痛苦自然也就不足为道了。莎士比亚提出的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其实也可以拓展为另外一种解决痛苦的方式,想一想那些比自己还要痛苦和不幸的人,他们都没有放弃,我们难道就因为眼前遇到的这一点痛苦而止步不前吗?前苏联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和著名的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以其被病痛严重折磨的身体和不懈的斗志写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在书中他塑造了一个直到现在还倍受人们尊敬的人物形象——保尔·柯察金。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功人士在遭遇痛苦和巨大挫折时都会用保尔·柯察金这一形象来激励自己。这些成功人士虽然不见得都是从莎士比亚那里得到的这种摆脱痛苦的技巧,不过他们显然已经领悟了莎士比亚借班伏里奥之口说出的这句话的真谛。无论是罗密欧内心的痛苦,还是班伏里奥对朋友的劝说,其实都是莎士比亚思想火花的撞击和闪现。这里没有长篇累牍的说教,也没有生搬硬套的理论,但是读者却能从这一两句看似不经意的台词中领会到生活的意义,这就是莎士比亚,他自有一套方法,能在你不知不觉中就向你传授了很多知识,你都注意到了吗?在现在的社会中,许多人都承受着莫大的压力,大家都陷于蓝色象牙塔中无法走出。无论是爱情、事业、学业、健康、家庭等方面,也不管是大人或青少年、孩子,都应该注意消除忧郁的情绪,当内心中充满痛苦和悲伤之时应该适时纾解才对!有人把内心的痛苦和忧虑都闷在心里,不懂得如何缓解和摆脱,也许在这些人看来,痛苦既然发生就无法摆脱,还不如默默地忍受。其实不然,摆脱痛苦是有一定技巧可讲的,而且在面对内心的痛苦之时,如果不及时加以排解,那当这些痛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以更猛烈的方式爆发出来,到那时,也许会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糟糕局面。这样一来,不但内心淤积的痛苦无法摆脱,反而还会增加更多的烦恼。在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紧张的今天,人们更应该学会在坚强的意志下、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摆脱内心的痛苦,只有这样才能随时减轻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才能以更轻松的心情和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使每一天都充满意义陈书凯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地蹑步前进,直到最后一秒钟表的时间;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是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土壤中的去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比手划脚的拙劣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寓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这是莎士比亚最经典的台词之一,它曾经在英国大地上广为传唱,虽然麦克白本人的结局非常糟糕,但是从他嘴里说出的这段台词却足以触动有心人的心灵,甚至可以使那些浑浑噩噩的人们开始反省自己过去的生活。“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是替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土壤中的去路”,多么犀利的语言,我想任何人如果用心去读它,都不会无动于衷。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人们每天都要在台上走一遍,当我们从舞台的一边走到另一边时,人生中的一天就这样匆匆结束了。人生就是这样,不过就是从上台到下台的一段时间。每个人都可以公平地享受到台上表演的机会,但是如何利用每一次上台的时间,就要看每个人各自的表现了。有些人在人生舞台上的表现就如同麦克白所说的那样,“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他们费尽心机地哗众取宠,可是到头来却是徒劳一场,这样的人生就像一个拙劣的画家手中的画,虽然画布上斑斑驳驳地布满了颜色,但却不能形成一幅完整而有意义的图画,充其量不过是一幅充数的涂鸦之作。有些人在人生舞台上虽然不会刻意地粉饰自己,但是他们却会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演好每一场属于自己的人间戏剧,当他们的人生谢幕以后,台下仍然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样的人生就像一幅淡雅别致的山水画——下笔虽轻,用色虽淡,可意义却极其深远。当然了,也有一些人在人生舞台上曾经轰轰烈烈地走过一遭,最后他们在台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台下的观众也被他们的表演所深深吸引,这些人的一生就像一幅色彩鲜艳的油画,用尽了一生来渲染色彩,最后的成就也令人们瞩目。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实在不应该使每一天都白白地浪费,当然也不必刻意地在喧哗和骚动中为自己的人生造势,事实上,如果缺少内在的深意,即使热热闹闹地大造一番声势,这样的人生也不会充实。我们应该使每一天都更有意义,已经过去的昨天我们无可挽回,但是今天却可以任由我们书写,而明天也在我们手中把握,如果尽可能地使每一个今天都比昨天更有意义,那我们的明天也必将更加美好。万物取用得当陈书凯上天创造的万物没有弃掷,什么都有它各自的特色,石头的顽固,草木的无知,都含着奇妙的造化生机。莫看那愚蠢的恶木秀蔓,对世界都有它的特殊贡献;即使最纯良的美谷佳禾,用的失当也会残害身躯。费里尔·劳伦斯,《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三场费里尔·劳伦斯用最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万事万物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所有存在着的事物必定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但是如果不能做到取用得当,那么有用的东西也会变成伤害人的东西。世间万物都有其不同于其他物种的特色,它们因为这些特色的存在而与众不同。人也一样,每一个人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属于自己的特色,而且凡是存在着的人或事物都对这个世界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即使是顽固的石头和无知的草木也能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比如用作切割的金刚石,还有可以食用和药用的植物等。虽然万事万物都有其特定的存在价值,它们对于社会的贡献也不能忽视,但是人们在取用这些事物时却必须坚持一定的度,只有在合适的范围之内获取或者使用这些事物,它们的价值才会为我们所用,如果过于滥采滥用,那人们面对的将是它们带来的灾害,而不是益处。拿大麻来说,如果吸食少量的大麻,癌症病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痛苦,但是当吸食的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它就会成为致人于死地的毒药;更简单的例子如我们平常吃的饭菜,它们本身没有毒,也不会使人上瘾,如果我们感到饥饿,那么吃一定量的饭菜就会解决饥饿,但如果吃得太多,那么平常可口的饭菜也会将人的肚皮撑破,最后同样会伤害人的身体。正是因为万事万物的使用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所以对于很多东西,如大麻、药品等,国家都会根据实际采取适当的规定,以便管理人们取用过度的问题。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强制性的规定有时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何况有很多事物的取用要全凭人们的自制,比如食品、金钱等。所以,对于任何事物的取用,大多数情况下都取决于我们主观上的克制,要理智地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和使用所有物品,凡事适可而止,不可贪多贪大。反对种族歧视陈书凯他曾经羞辱过我,……侮蔑我的民族;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和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热情吗?他吃着同样的食物,用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会得同样的疾病,同样的医药可以医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不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流血的吗?你们要是来搔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吗?你们要是用毒药来害我们, 我们不是也会死的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第三幕第一场夏洛克本人在戏剧中的形象虽然很少得到观众的喜爱,但是他这一段对于反犹主义以及持有反犹主义观点者的痛斥却令很多自认为是正人君子的人感到赧颜。有人认为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塑造反映出莎士比亚本人就是一个反犹主义者,因为夏洛克是一个犹太人,可是他在《威尼斯商人》一剧中却是贪婪、投机、钻营等形容词的代表。可事实上,从以上声色俱厉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中,我们不难看出,莎士比亚并不是一个反犹主义者,相反,他对种族歧视是极其反对的,这从他能写出如此具有开创性的语言就能窥得一斑。关于种族主义的话题其实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谈论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社会文化如何进步,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很多人对不同种族之间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大误区,而且令人沉痛的现实还时刻提醒着我们,由种族歧视引起的战争长期以来一直都在摧残着人们的生命,这使得整个社会无时无刻不处在一种极不安定的氛围当中。不同种族之间的误解和敌视一直以来都困扰着热爱和平的人们,同时也令整个社会的和平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如果你现在仍在以肤色或姓氏衡量人,如果你仍然鼓吹自己所属的种族比其他种族更高贵、更聪慧,那么你就应该认认真真地从希特勒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汲取沉痛的教训,你应该看看二战对整个世界造成的恶果,应该从那些被纳粹者疯狂杀戮的犹太人家庭中了解当种族主义走向极至时的表现,应该从千百万由种族主义问题引起的战争中看看那些失去父母的儿童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景。全世界都应该是一个美好的大家庭,在这个由信息技术构成地球村的时代更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不同民族和肤色的人之间的生活、心理和文化交流也日渐深入。这时如果某些人仍然抱着种族主义的态度不放,那不仅是落后于时代的、顽固的守旧者,而且还是破坏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千古罪人。双重标准的虚伪陈书凯你这可恶的教吏,停住你残忍的手!为什么你要鞭打那个妓女?向你自己的背上用力抽下去吧!你自己心里和她犯奸淫,却因为她跟人家犯奸淫而鞭打她。《李尔王》第四幕第六场年迈而疯癫的李尔王痛斥了曾经处罚自己却对妓女心怀不轨的教吏,也许正因为精神已经处于疯癫状态,李尔王才有勇气直指当时教吏所代表的整个立法机构以及执行法律者的虚伪——他们用双重标准来对人对己,宽以待己,严以律人,这便是他们的一向态度和做法。在莎士比亚所生存的时代,法律的不公正被这种虚伪的双重标准表现得淋漓尽致,莎士比亚借助李尔王的疯话表达了当时的大多数人对当时政府的严重不满。其实任何时候法律都不是绝对公正的,不过大多数时候的不公正都是由执法的人造成的,这与法律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当然了,双重标准并非只存在于立法和执法机构当中,在每个人心里,无论对人还是对己实际上都有不同的标准,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无论对人还是对己,我都是绝对公正的”。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犯宽以待己、严以律人的毛病,比如某些教师自己不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却指责学生不认真学习,又如某些家长既经常撒谎又做不到尊老爱幼却教育孩子要诚实善良,还如现在的一些公司职员自己不认真工作可是却痛斥老板的苛刻和挑剔。人们用双重标准来对人对己的行为随处可见,其实所有的标准,包括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约定俗成的习惯等,都要求人们公平公正地对待和执行,可是人们却因为自身的虚伪和自私随意地歪曲和篡改它们的公平和公正:对待别人的错误和问题大肆批判并主张严正的惩罚,可是当自己犯下同样的错误时就极尽隐瞒和抵赖之能事,并且还想方设法地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开脱的借口。用双重标准来对人对己其实并非有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这种宽以待己、严以律人的行为实际上是对自身错误的大肆纵容,也许在一定时期之内好像是自己的错误行为得到了隐瞒和宽容,但当这种不受惩罚的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像休眠的火山一样,突然暴发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让我们想想那些曾经纵容自己孩子的父母吧,他们在孩子年幼无知时一味地袒护子女,同时还要指责别人孩子的不是,结果呢?在他们的纵容之下,他们的孩子可能在长大成人之后甚至还未长大成人就犯下重罪,而那些曾经受过家长严加管教的孩子则大多会健康、茁壮地成长。如果你想要超过别人,如果你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就要用更严格的要求和更高水平的标准来激励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姑息和纵容自己的无知和错误。宽以待己、严以律人的双重标准不仅是一种人格上的虚伪,更是一柄破坏你未来发展的利剑。富有时更该仁慈陈书凯可怜衣不蔽体的人们啊!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无情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房屋遮身,你们饥肠辘辘,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我向来不太在意这样的事情。安享富贵的人们啊!张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体会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楚,分一些你们用不完的福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也是公正的人吧!《李尔王》第三幕第四场在家财万贯的时候,李尔王也许从未对贫富之间的财产分配产生如此深刻的体验。可以设想,如果年老力衰的李尔王不是被一对不孝的女儿赶出家门,如果不是亲身体验了无家可归、忍受风吹雨打的滋味,他可能永远都不会想像到穷人的痛苦。虽然说只有经历过才会有更深刻的体验,但是莎士比亚仍然提倡人们应该在自己正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就了解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者的苦楚,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之时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这对富有者来说也许只是手指间流出的一些细流,但是对那些正在经受穷苦的人们来说却是滋润生命的甘甜泉水。人们应该在富有时及时行善,在这方面莎士比亚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他在遗书中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留给了“史特拉福的穷人们”,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善良和仁慈,同时也给许多拥有大量财富的人们树立了良好榜样。有人认为现在是一个能者多得的社会,每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体现了他此前的付出与能力,这话并没有错,但是却不够全面。由于社会财富本身的分配不均,很多人会因为国家、地域、文化、教育等原因而无法改变贫穷的现状,比如生产力低下的非洲某些地区,虽然当地的人们每天都要顶着炎炎烈日十分辛苦地工作,但是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仍然不得不面对长期的贫穷。所以说,虽然能者多得的分配制度体现了现代社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但是社会财富本身并不会绝对公平、公正地分配到所有人手中,因此那些有幸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应该比普通人更加仁慈,应该通过适当的途径向那些值得同情的穷人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善心。每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拥有财富,未来的不可预知性使得所有人的前途都充满了变数。也许你在今天还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富翁,明天可能就会因为某种原因而一无所有,到了那时,你过去的善心必定在其他富人身上得到延续,你曾经的施与必定会使你享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也许你有幸一辈子都远离贫困,你就更应该向那些不幸的贫困者奉献自己的善心,因为这不仅可以使你安心地享受财富,而且还可以使你享受到帮助他人的幸福,这种幸福会超越所有你用金钱能够换来的幸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陈书凯让那歌喉最响亮的鸟雀,飞上独立的凤树的枝头,宣布讣告,把哀乐演奏,一切飞禽都和着拍子跳跃。可是你叫声刺耳的狂徒,你是魔鬼的邪恶信使,死神的忠实卫士,千万别走近我们的队伍。《莎士比亚诗选·凤凰与斑鸠》天使与魔鬼永远都不会在同一个队伍中出现,智者和狂徒从来就不会走上同一条道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大自然的巧妙安排下,不懂思考的万物尚且会根据不同的类别和标准自行加以区分,身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更应该懂得其中的道理。可是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道理,在选择朋友时完全遵照自己的喜好,完全不顾及对方是否与自己志同道合,更不去想和对方的交往是否有助于自己事业的开展或人格的升华。在这种毫不理智的情形下,人们常常与那些品质恶劣的人称兄道弟、形影不离,最后自己也被别人当作品质恶劣的人来看待,结果不仅自己的名声和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就连那些平时与自己志同道合的谦谦君子们最后也对自己敬而远之了。莎士比亚让那些“叫声刺耳的狂徒,魔鬼的邪恶信使,死神的忠实卫士”统统远离“我们的队伍”,也许这正是他一生不愿与小人为伍的写照,可能这也是他对当时那些只顾拓展交际圈而丝毫不考虑正确择友的年轻人的劝告。无论是自我写照,还是真诚的劝告,莎士比亚都通过自己的诗歌向世人表达了远离邪恶的思想。邪恶就像不断滋生的杂草一样时时侵袭着人们的心田,如果一时不慎交上了品质恶劣的朋友,他们就会在你纯洁的心灵中播洒邪恶的种子,他们很可能会将你引上人生的歧路。所以,在我们努力拓展交际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周围朋友的选择,择友要如同做人一样谨慎,因为一步走错很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来改正。空谷中的幽兰宁可孤独一生也不愿与稗草为伍,阳春白雪永远与下里巴人无缘,品行高洁之士千万不要与内心阴暗之徒肩并肩走在一起。年轻人在交友时要时刻牢记一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要以为这是世俗的偏见,这是大自然与人类在历经无数次沧海桑田的变化之后才总结出的至理名言。合理支配金钱陈书凯不轻易向别人借钱,也不轻易借钱给别人。因为借钱给他人,常常会失去了金钱同时也失去了朋友,而向他人借钱之行则会成为挥霍浪费的罪魁祸首。波洛涅斯,《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场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个天才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和投资家,他的融资和理财技能可以从他当时的家产和各项投资中得以充分体现。莎士比亚晚年的生活之所以充满了恬适和安祥,而不必像当时的很多其他文人那样穷困潦倒,完全是因为莎士比亚正确的理财态度和方式。莎士比亚认为,一个人不应该透支金钱、背负债务,同时他也不提倡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借给其他人。莎士比亚认为合理支配金钱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不轻易举债。如果是由于突发性事件,比如疾病,借债当然无可厚非,如果是从事投资活动,负债经营也属正常。但即使是这样,也要防范债务的陷阱。如果使用自己的钱继续投资,那么即使失败,你也不会过于尴尬,至多不过是几年的积蓄付之东流。然而举债经营就不同,不用说投资彻底失败,即便是没有达到你预期的利润,你也恐怕要陷入债务危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使你彻夜难眠,而且由于负债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往往使你难以用一个正常经营者的身份来考虑经营问题,它可能会使你过于谨慎——因为你总担心亏本,或者也可能使你过于冒险——因为只有一搏才有扳回的机会,而这对于你的经营活动都是不利的。除了以上两种情况,你就再也没有理由来借债了。借债能使人养成不良的习惯,因为我们仿佛觉得别人的口袋是自己的,因此可以不断地去掏,挥霍浪费,这使我们难以自立,而自立是成功的前提,我们无法想像一个不能自立的人会有什么作为。莎士比亚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和投资者,他对债务的态度非常明确:避免背负债务。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许在一些人看来,莎士比亚的这种理财态度和方式过于严谨和苛刻,因为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似乎都在提倡提前消费的观念,由于买房、买车,人们不得不背上沉重的债务,然后在以后的日子里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还清债务。另一方面,如果朋友或其他人张开嘴向自己借钱,自己明明有钱却不借,那不是太缺乏人情味儿了吗?这样做实在是太伤朋友之间的感情了。可能莎士比亚生存的时代还不能理解现代人的分期付款等超前的消费观念,但即使莎士比亚活到今天,他可能也不会提倡人们金钱的过分透支。现代一些年轻人在超前消费观念的支配下,几乎从来不考虑为将来积累一些必要的存款,把手中的钱花得一干二净之后再去向银行申请贷款,这种做法也许可以使得我们年轻时候充分享受生活,但是到了年老之后恐怕就该不得不面对凄凉的晚年生活了。所以,适度的提前消费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在自己的偿还范围之内,同时还要通过购买保险、基金等方式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否则的话,年老时就只能面对一堆账单悲凉度日了。关于是否借钱给别人,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争议。有人说不借钱给别人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友谊,那么,如果你借钱给别人就会使这种友谊得以巩固吗?事实证明,事情的结果并非这样。事情常常是这样的:如果对方是一个善于理财的人,那么他就会很少向你开口借钱,即使偶尔借一两次,可能也是一两天之内的稍微周转,到时候自然会主动还钱给你。如果对方是一个不善理财的人,他可能会经常向周围的朋友借钱,你便是他借钱的对象之一,当他第一次向你借钱的时候,你向他伸出了援手;当对方第二次向你借钱时,你仍然可以一无反顾地帮助他……终于有一次,你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借钱给他,那时你认为对方会因为你先前的慷慨而对你心存感激吗?或者当你遇到麻烦事,需要向朋友要回借款时,你是否会感到为难?你是否会担心因为你的要款而破坏彼此之间的友谊?朋友之间经常会有一些金钱上的来往,但是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参考莎士比亚的建议,在向别人借钱以及把钱借给别人时都要慎重。克制自己的欲望陈书凯您要是今天晚上自我克制,下一次就会觉得这一种自制的功夫并不难为,慢慢就可以习以为常;因为习惯简直有一种改变气质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魔鬼主宰人类的灵魂,也可以把它从人们心里驱逐出去。《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倡导理性的哈姆雷特看到自己的母亲乔特鲁德沉溺于乱伦的情欲之中时,心中的痛苦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过去在他心目中,自己的母亲就是完美女性的化身——既美丽动人又温淑贤良,可是现在,自己一向引以为傲的母亲竟然与杀死自己父亲、篡夺王位的叔叔躺在一张床上,在哈姆雷特看来,这全是不加克制的情欲在作祟。实在不愿意再忍受痛苦的哈姆雷特奉劝他的母亲乔特鲁德克制自己,请求她远离乱伦的温床。今天当人们重读莎士比亚的作品时,恐怕批评王后乔特鲁德的言辞要远比哈姆雷特犀利得多,但是发生在当今人们身上的种种欲望,诸如酗酒、赌博、吸毒……其中的任何一种难道不都像沉迷于情欲一样令人堕落吗?所以说,当我们带着另外一种不加克制的坏习惯去批评王后乔特鲁德的自甘堕落时,其实只是一种五十步笑百步的做法,甚至更体现了一种乌鸦嘲笑猪黑的讽刺。自我克制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一切美德的根本体现便是人的自我克制。如果一个人仅由本能和激情来支配,那么他极易丧失道德上的行动能力和良心的自由,他就会沦为强烈的个人欲望的奴隶。由于有道德戒律和自我克制,人才能抵制本能的冲动,也正是通过抵制本能的冲动,人类才把握了自我发展的主动权。所以是自我克制能力区分了纯粹的物欲生活与道德生活,也是自我克制能力构成了所有高尚品德的主要基础。如果不够坚决地克制自己的欲望,并且不想办法使自己摆脱欲望的控制,那么人类的灵魂就会被欲望的魔鬼所控制,看看拉斯维加斯那些赌红了眼的赌鬼,再看看那些因为痴迷于不劳而获最终锒铛入狱的恶棍,还有那些因为酗酒甚至吸毒而妻离子散的流浪汉……所有这些人,都枉活一世,因为他们的灵魂早就不属于自己,使他们失去灵魂的正是不加克制的欲望。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当欲望无休无止地膨胀到一定程度时,除非人们具有非同一般的决心和毅力,否则就无法摆脱欲望的控制。摆脱欲望控制的最简捷途径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坏的行为和品性还没有形成习惯之前就彻底将其根除。如果人们当真已经受到了恶魔的蛊惑,被贪婪的欲望所控制,那也不用自暴自弃,那样只能使自己更快地失去自我。此时,面对欲望控制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花上一段时间来克制并战胜你的瘾头,随着时间的流逝,习惯就会正常起来,而战胜“魔鬼”——缓解症状,断绝瘾根会越来越容易,而不是越来越难。关于克制欲望的这一核心,哈姆雷特必定是有着深切感受的,否则他便不会如此一针见血地向其母亲提出来。有人说莎士比亚不过是借助哈姆雷特之口来表达自己对于无尽欲望的痛恨,同时也借此来苦口婆心地告诫世人不要陷入无尽的欲望当中不可自拔。无论莎士比亚本人是否这样想,我们都权且将这些当成莎士比亚对人们充满善意的忠告。其实只要稍稍动一下脑筋,我们就不难发现,莎士比亚或者哈姆雷特对于克制欲望的观点,其实还可以运用到除了克制成瘾之外的其他行为之中。这种运用或实践,几乎可以改变我们的本性。如果我们将其运用于积极的事情中,如:运动、思考、慈善、节约,便能把我们从诸多烦恼中解放出来。如果我们尽量下意识地用良好的习惯来代替过去沉迷的欲望,并且毫不拖延地从今天、从现在、从这一刻开始做起,然后每天持之以恒,这些好习惯终究会成为我们的品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宜悲伤过度陈书凯适度的悲伤是对死者应有的情分,过分的哀伤是摧残生命的仇敌。拉佛,《终成眷属》第一幕第一场悲伤是人类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绪,它既可以表达失去亲人的痛苦,也可以体现心中的苦恼和担忧,有时还可以释放郁结于心中的太多压力。可以说,适度的悲伤既可以体现人间真情的存在,又有助于人们通过抒发情感的方式来减轻精神的压抑。但是凡事都要适可而止,正如拉佛所说,一旦悲伤超过了一定的度,就只能给人们自己带来灾难。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位老妇人的儿子被征召到边界参加战斗。一年之后,当邻居家儿子的尸体被运回村庄的时候,这位老妇人忍不住替自己的儿子感到担心,于是她就向那些运回邻居儿子尸体的士兵打听自己儿子的消息。其中有一个人说认识自己的儿子,但是他告诉老妇人,在一次战斗结束之后,她的儿子被炸断了一条腿,后来他就再也没有见到她的儿子。战地的医疗条件是极其艰苦的,得知儿子失去一条腿,老妇人感到伤心极了。自己的儿子还那么年轻,他从前是那样充满活力,现在他失去了一条腿,而且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也许伤口还会受到感染……老妇人越想越觉得后果不堪设想,后来她甚至想到也许自己的儿子早就失去生命了,因为那个认识他的士兵说以后再也没有见到他,而且他也没有像其他伤员一样回到家乡。一想到这些,老妇人简直悲痛欲绝,从此以后她便茶不思、饭不想,天天以泪洗面。几年过去了,儿子依旧没有音信,老妇人依旧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悲伤之中,但是她已经无力哭泣了,因为她已经被过度的悲痛折腾得筋疲力尽,此时正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就在老妇人行将逝去的那一刻,邮差送来了儿子寄来的信件和一大批珠宝,原来儿子并没有死,只是在伤好之后被派到国外机密部门工作了,由于工作内容相当保密,所以不便于和家人联系,现在他完成了在国外的任务并且受到了国家的重大嘉奖,终于可以回到家里与母亲团聚了,然而母亲却等不到他回家的那一刻了。世上最悲伤的事,莫过于与亲人、朋友之间的生离死别,这悲伤或许会在我们生活中留下异常的阴暗、寒冷和空虚的空洞,这空洞会令人们感到全部身心都被抽空了一样痛苦不堪。痛苦和悲伤固然可以表达人与人彼此之间的情分,但悲痛过后生活还要继续,过分地沉浸在痛苦和悲伤之中既不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也不利于今后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开展。只要我们愿意并且努力克制,我们完全可以将这悲伤的空洞填满,我们完全可以用更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来迎接新的生活。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