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处世三十六计-20

作者: 陈小春 字数:13060 更新:2023-10-08 21:28:43

“我的一个中学同学舍科斯皮尔经常劝我:你要只讲自己的优点,缺点留给你的朋  友去讲!”  “这句话您在哈尔科夫已经讲过了!”一个人从他座上站起来喊道。  “看来,”诗人平静地说,“这个同志是来作证的。”诗人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大厅,  又说道:“我真不知道,您到处在陪伴着我。”  一张条子上说:“您说,有时应当把沾满‘尘土’的传统和习惯从自己身上洗掉,  那么您既然需要洗脸,这就是说,您也是肮脏的了。”  “那么您不洗脸,您就自以为是干净的吗?”诗人回答。  “马雅可夫斯基,您为什么手指上戴戒指?这对您很不合适。”  “照您说,我不该戴在手上,而应该戴在鼻子上喷!”  “马雅可夫斯基,您的诗不能使人沸腾,不能使人燃烧,不能感染人。”  “戏的诗不是大海,不是火炉,不是鼠疫。”  总之,对于尖酸刻薄者,对于故意寻衅的敌人,我们不可一味地宽厚下去,让他小  人得意。对这样的人能忍则忍,忍无可忍时,千万不要客气,该反击时就反讥一把。为  人兼有软硬两手,才是处世自保并争取主动的真理。  2.让取笑者自取其辱  晋朝刘道真读过书,由于遭受战祸,流离失所,无以为生,只好到一条河边当纤夫。  刘道真素来嘴不饶人,喜欢嘲笑别人。一天正在河边拉纤,看见一个年老的妇人在一只  能上摇橹,道真嘲笑说:“女子为什么不在家织布,而跑到河里划船?”那老妇反唇相  讥道:“大丈夫为什么不跨马挥鞭,而跑到河边替人拉纤?”  又有一天,刘道真正在草屋里与别人共一只盘子吃饭,见到一个年长的妇人领着两  个小孩从草屋前走过,三个人都穿着青衣,就嘲笑她们说:“青羊引双羔。”那妇人望  了他一眼,说:“两猪共一槽。”道真无言以对。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爱故意找碴儿、寻衅滋事,想让别人下不来台。这时你如  果退避三舍,必会遭人耻笑;如果视而不见,也难免有软弱之嫌。你想化被动为主动,  反唇相讥,既可让寻衅者无言以对,也能在主动中有台阶可下。张因和李意见相左,便  想在公众场合故意给李难堪。李在一次发言中,不慎读错了一个字,张便在大庭广众之  下说李:“水平太差,那么简单的字都不认得,还好意思在众人面前说话!”李见张故  意寻衅滋事,也就不客气了,笑着对他说:“这总比你作错事不认帐还强出一点吧!”  李的话实际是事出有因,张在损坏了别人的东西后,非但自己不承认,还欲嫁祸于人,  但又被人揭穿。因为这件丑事人人皆知,因而李的话一出,众人皆知其意,大家默然相  视而笑。张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欲辱人而自取其辱。  李在下不了台的情况下,运用反辱相讥之法,转移了视线,巧妙地回击了张的侮辱,  也使自己从窘境中摆脱出来。  齐国的相国晏子,将出使楚国。楚王知道这个消息后,便对他左右的人说:“晏婴  是齐国很善于言辞的人,现在正动身来我国,我想侮辱他,用什么办法呢?”左右的人  出了个主意。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举行酒宴来招待他。正当大家酒兴正浓的时候,两个差人捆  着一个人,走到楚王的面前。楚王故意问道:“你们捆绑的这人,是干什么?”差人回  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  楚王笑嘻嘻地望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是吗?”  晏子站起来离开席位,郑重其事地回答说:“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桔树生长  在淮河以南,是桔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桔树。桔树和桔树虽然长得很像,但它  们结出的果实味道却不大相同。桔子甜,桔子酸,为啥呢?由于水土不同啊!如今,在  齐国土生土长的人,在齐国时不做贼,一到楚国就又偷又盗,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  姓惯于做贼么?”  楚王听后苦笑着说:“德才兼备的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现在具有些自讨  没趣了。”  人们总难免碰到一些无理取闹的人,常常大发一通怒火,大骂一顿无赖,可到头来,  对方还是振振有词,头头是道,自己倒气得手脚发颤,只会说:“岂有此理,岂有此  理。”那么,应该怎样说话,才能反击无理取闹的行为,使得对方觉得理亏、词穷。无  言以对呢?  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要激动,要控制情绪。这个时候的心境平和对反击对方有重要作  用:一是表现自己的涵养与气量,以“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丈夫气  概在气质上镇住对方。如果一下子就犯颜动怒,变脸作色,这不是勇敢的行为。二是能  够冷静地考虑对策,只有平静情绪,才能从容选出最佳对策,否则就可能做出莽撞之举。  在反唇相讥的过程中,不能说了半天,还不得要领,或词软话绵。打击点要准,一  下击中要害;反击力要猛,一下子就使对方哑口无言。  3.“以毒攻毒”反讥术  也许有时候你只想找一句话把别人的嘲讽和指责顶回去,让他往口,但是偏偏想不  出来。事后,你把这些谈话回想了一遍,发现当时只要稍作变通,说一句两句话也许就  可以为自己保住面子,免受一场精神折磨,然而事情已经过去了,你只有懊悔的份儿,  反问自己:我为什么当时没有想到呢?真正的问题是:可能你根本没有存心要想出一句  话,每次遇到别人的侮辱,舌头发麻说不出话。事后归咎自己的羞怯,不灵活,一受欺  负就惊惶失措等等。  这里需提醒你的是,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带枪,而不知道如何瞄准、等待时机扣扳机,  也是令人惋惜的。所以,在反击之前,先要把对方的话语听明白,以便把握目标,瞄准  靶子再放箭。这样才能既不滥杀无辜,也不放过小人。  有的人喜欢从话中找话,即自找麻烦。这样不全是错的,但作为一个听者不能为了  追查隐含的意思而忽视了表面的意思。否则,你就正中了说者的圈套。让他的话影响你、  伤害你,别人对你不善,你自己也是帮凶。  一旦听懂了对方的用意。发现对方有明显的攻击意味,你就要提高警觉,及时作出  判断:一是具有反击的针对性,如果对方发动的是侮辱性攻击,那么反击也是侮辱性的;  如果对方发动的是讽刺性攻击,那么反击也是讽刺性的。二是后发制人,迅速而巧妙地  把耻辱的标签贴到挑衅者的脸上,正如(圣经》上说:“把上帝的还给上帝。”三在方  法上,他们往往捡起对方扔过来的石头,扔回对方,或顺水推舟巧妙地将矛头转向对方。  4.多抚慰,少刺伤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避免有意或无意地刺伤别人,以避咎由自取,遭到反讥。这  在使用讽刺时尤其重要。要做到利而不伤,就要学会在讽刺中运用幽默,用同情,关怀  抚慰别人。  当你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朋友或同事不尽相同时,在心理上你有三种选择:①同意  彼此求同存异;②修正你的看法,与对方协调一致;③从此不再和他讲话!只要稍加运  用一点幽默力量,你就能删除第三项,而在前两者中任择其一。  此外,幽默力量还能保护你自己,因为它使你免于和他入敌对。你可以更有效的方  式,把平常不便对某些人讲出来的话,适当地表达出来。  幽默力量可以避免战火爆发,卸除心头重担!例如,话题谈到性教育时,你也许可  以引用某位兽医的一段话。有人问这位兽医为什么兔子比松鼠多时,兽医回答道:“你  可曾想过在树上做爱吗?”  或者你也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孩子也应该和我们从前一样去学习性知识——从厕  所墙壁上。”这句带有讽刺意味的妙语,能帮助他人了解并接受你话中含意:“有性教  育总比错误的性知识来得好。”  讽刺的效果在于使他人能倾听你说话,记住你所说的,并且也能使谈话顺利进行,  抓住听者的注意,便于意见的表达。  注意:切记谨慎处理讽刺。讽刺需要理智的思考,但也很容易流于残忍。而且有更  甚于讽刺者,就是嘲讽的侮辱极易刺伤他人的心,使人陷入焦虑中。  也有人善于恰当把握讽刺的幽默,并有效运用它。林肯总统深知如何讽刺。他对麦  克伦将军未能好好掌握军事时机感到不满。于是,写了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麦克伦:  如果你不想用陆军的话,我想暂时借用一会儿。  你的亲爱的林肯上  显然,林肯是另有想法。他没有寄出这封信!而且他平时也较喜欢表示关怀胜过讽  刺。有一个大家熟悉的事例,可以显示他极富同情心和幽默力量的本性。他曾为一位放  弃岗位的军人辩护,他对这位军人的长官说:“我把这事交给你自己去决定。如果全能  的上帝赐给这个人一双胆怯的脚,那么,他要怎么使他这双脚跟着他跑呢?”  讽刺有其重要地位,利用它就可以把一些足以损害我们的惯例或想法的流弊暴露出  来。但是,我们若要运用它,我相信至少有两点要求。第一,我们必须熟习运用讽刺的  幽默力量,必须知道它与事情的关联,知道它会得到别人的认可。第二,我们必须确定  对方——一个人或一群人——能明白你讽刺中有趣的一面,而且能对它做趣味的思想。  我们经过这样的练习,就能学会如何有效运用讽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关怀的  幽默总是来得更有效。让我们学习林肯的榜样,运用幽默力量来抚慰人心,不要刺伤人。  当我们谈到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时,如政治、性、宗教,我们也能把幽默力量集中  在自己身上,而造成抚慰人心、舒坦人心的效果。  综上所述,要免受反讥,就要慎用讽刺。非讽刺不可之时,要多些抚慰,多些自嘲,  杜绝残忍地刺伤他人。第3O计 反语计  ——如何让人际关系更加生动活泼  人们的语言表达有着约定俗成的习惯性规则。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们也出于表达的  需要打破习惯的约束,并反其道而行之,便形成了反语。反语是一种极端的拐弯抹角,  彻底的迂回表达。  反语的用途主要有:①直接表达禁止和压制时,以反话表达正面的意思。②面对荒  谬不硬加驳斥,而是谬上加谬,使其荒唐之处极端放大而达到归谬目的。③正面语言难  以表述强烈情绪时,以及语表达加强效果。④通过颠覆既定习惯,产生幽默。它的主要  形式有:反话(正话反说)、反饥(反说正说)、骂话(以写示爱、明褒暗亵)、气话  (明褒实贬)、俏皮话(反规则的幽默)等等。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有“第三风耳朵”捕捉弦外之音,尤其是反话,才能免于被  动。  1.正话反说的“荒谬放大镜”  有些话绝对不允许你说出来,为了避免尴尬,不妨从其反面说起。须知真理再向前  一步就可能变成谬误,反面的话稍加引申,就可能走到反面的反面。  楚庄王的一匹爱马死了,他非常伤心,下令以上等棺木,行大夫礼节厚葬。文臣武  将纷纷劝阻也无济于事,最后楚庄王还下决心说:“谁敢再劝阻,一定要杀死他。”  很明显,不论怎样改头换面,只要一说“不”,必是自取其辱。优孟知道了,直入  宫门,仰天大哭,倒把庄工弄得异常纳闷,迫不及待地问是怎么回事。优孟说:“那马  是大王最喜欢的,却要以大夫的礼节安葬它,太寒酸了,请用君王的礼节吧!”庄王越  发想知道理由了,优孟继续说:“请以美玉雕成棺……让各国使节共同举哀,以最高的  礼仪祭祀它。让各国诸侯听到后,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而以马为贵啊。”至此庄王恍然  大悟,赶紧请教优孟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终于将马付于庖厨,烹而食之。  以优孟地位之微,如果直陈利弊,凛然赴义,固然令人肃然起敬。然而他正话反说,  力挽狂澜,所作所言岂更不令人击节吗?  反语是语言艺术中的迂回术,是更为极端的迂回术。正话反说便是以彻底的委婉,  欲擒敌纵,取得合适的发话角度,达到比直言陈说更为有效的说服效果。  齐国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大怒,命人将这个胆大包天的人绑在了殿下,  要召集左右武士来肢解这个人。为了防止别人干预他这次杀人举动,他甚至下令:“有  敢于劝谏者,也定斩不误。”文武百官见国王发了这么大的火,谁还敢上前自讨杀头之  冤。曼子见武士们要对那人杀头肢解,急忙上前说:“让我先试第一刀。”众人都觉得  十分奇怪:晏相国平时是从不亲手杀的,今天怎么啦?只见晏子左手抓着那个人的头,  右手磨着刀,突然仰面向坐在一旁的齐景公问道:“古代贤明的君主要肢解人,你知道  是从哪里开始下刀吗?”齐景公赶忙离开坐席,一边摇手一边说:“别动手,别动手”  把这人放了吧,过错在寡人。”那个人早已吓得半死,等他从惊悸中恢复过来,真不敢  相信头还在自己肩上,连忙向晏子磕了三个大响头,死里逃生般地走了。  晏子在齐景公身边,经常通过这种正话反说的方法,迫使齐景公改变一些荒谬的决  定。比如,有一个马夫有一次杀掉了齐景公曾经骑过的老马,原来是那匹马生了病,久  治不愈,马夫害怕它也把疾病传染给马群,就把这匹马给宰杀了。齐景公知道后,心疼  死了,就斥责那个马夫,一气之下竟亲自操戈要杀死这个马夫。马夫没想到国君为了一  匹老病马竟会杀了自己,吓得早已面如土色。晏子在一旁看见了,就急忙抓住齐景公手  中的戈,对景公说:“你这样急着杀死他,使他连自己的罪过都不知道就死了。我请求  为你历数他的罪过,然后再杀也不迟。”齐景公说:“好吧,我就让你处置这个混蛋。”  晏子举着戈走近马夫,对他说:“你为我们的国君养马,却把马给杀掉了,此罪当  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不得不杀掉养马的人,此罪又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  因为马被杀而杀掉了养马人的事,传遍四邻诸侯,使得人人皆知我们的国君爱马不爱人,  得一不仁不义之名,此罪又当死。鉴于此,非杀了你不可。”晏子还要再说什么,齐景  公连忙说:“夫子放了他吧,免得让我落个不仁的恶名,让天下人笑话。”就这样,那  个马夫也被晏子巧妙地救了下来。  我们发现:正话反说可以放大荒谬,让人更为明白地见到了荒谬的真面目,从而达  到了更好的幼谏效果。  汉武帝刘彻的乳母曾经在宫外犯了罪,武帝知道后,想依法处置她。乳母想起了能  言善辩的东方朔,请他搭救。东方朔对她说:“这不是唇舌之争,你如果想获得解救,  就在将抓走你的时候,只是不断地回头注视武帝,但千万不要说一句话,这样做,也许  有一线希望。”当传讯这位乳母时,这位乳母有意走到武帝面前,要向他辞行。当时东  方朔正在旁边侍坐。只见乳母面带愁容地不停地看着汉武帝。于是,东方朔就对乳母说:  “你也太痴了,皇帝现在已经长大了,哪里还会靠你的乳汁养活呢?”武帝听出东方朔  是话中有话,面部顿时露出凄然难堪之色,当即赦免了乳母的罪过。  总之,说反话的效果源于它的“显微镜”作用,荒谬之上再加上更荒谬,则荒谬就  无处躲藏,显而易见了。  2.反话讽刺更为辛辣  柳治徽是我国著名历史学者。所着(中国文化史),70余万言,多次印行,影响很  大。  有一天,一位自诩为“新学者”的青年跑到柳老那里,说:“线装书陈腐不堪,对  社会简直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如付之一炬。”  柳老微微一笑,口气平和地说:“你这个主意,我非常赞同。但我还有更好的建议。  这行动不做便罢,要做须做得彻底。否则,这儿烧毁,那儿没烧毁,还是起不了很大作  用。应当来一个全国统一行动,把所有的线装书通通付之一炬。不,这不够,把我国的  线装书全烧毁,世界各国图书馆还有许多线装书被珍藏,不把这些书统统烧光,说不定  它们还会‘走私’进来,又重新在中国蔓延,这样,我们就会前功尽弃了。所以,不仅  中国的线装书要烧掉,全世界的线装书都要统一行动,全部烧光。这样,不但线装书不  会在中国蔓延,而且外国许多汉学家,也不会孜孜不倦地钻古纸堆了。否则,他们如果  来华访问,在经史子集上提出些问题,和我们商榷,我们瞠目结舌,无言对答,岂不贻  笑大方,太难为清了吗?”年轻的“新学者”听后,面红耳赤,只好匆匆地道别。  柳老作为一个堂堂的大历史学家,竟然赞同焚烧线装书,甚至必须烧完全世界的,  其反讽之功实为老辣圆熟。“新学者”就是再迟钝,也不会听不出话中之刺。  反讽之创意始于抓住听众的判断。用适度的夸张和乍听之下颇有道理的反话,使人  从“信其有理”到“发现矛盾”,再进而抓住你要表达的思想核心。  例如,欧斯卡·魏德常常说些机智的反话。他写过“我不赞成任何违反自然忽视的  事”,“君子就是从未无意中动粗的人”,“我们随时都可善待我们毫不关心的人。”  这些夸张的反话乍听之下很有道理,细细玩味才发现其矛盾的地方。  有的反讽使用者有意通过自我嘲讽的方式将同情、慰藉和爱传达给对方:  有一位推销旅行用品的新手,在路上碰到一位老前辈,就向他大诉苦。“我做得太  不好。”他说,“我每到一个地方就受人侮辱。”  面对这种诉苦,老前辈无疑是深有感触的,他觉得需要帮助这年轻人,但他却有自  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那太糟了,”老前辈甚表同情,“我没法了解那种情况。40多年来我到处旅行推  销,我拿出来的样品曾经被人丢到窗外,我自己也曾经被人扔出去过,被人蹭下楼梯,  被人一拳揍在鼻子上。但是我想我比较幸运些,我从来没有被人侮辱过。”  天哪,这还不叫侮辱?这是不折不扣的侮辱!这位老推销员运用反语和自我解嘲的  方式,表达了他对那位年轻人的关心和同情。这种方式之所以有力量,还在于它传递这  样一种重要信息;这一切对于一个推销员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从而给对方以战胜困难  的信心和力量。  清朝有一学上名童引年,颇有名气,因此自视才高。一天,童引年游览吴山,骤然  下起了大雨,匆忙间到一户农家避雨。家中有一老者,拿出一把纸扇请引年题字。引年  轻视老者,随便题几字敷衍。他故意把羁(灶)字误写成龟字;孔雀两字,颠倒错写。  心想乡下人愚笨不识文字,不懂词义,也不改正,并假托同年朋友黄殿撰的名字就把扇  子还给老史。  没想到那乡下老史拿着扇子看了看,笑着说:“老拙一直认为“酒鳖”二字,没有  贴切的对,今天扇头上‘荣龟’两字,难道不是天设地造的对子吗?”又审视良久说:  “我这乡下老妄自小没有读书,不知雀孔是什么东西?想来就是庚仓劳伯之类吧厂接着  又露出肃然起敬的样子说:“中翰才名,足以响彻宇宙,何必假托殿撰之名。请你一定  写上自己大名,称呼也须斟酌,殿撰其实是愚老门下的学生。”  引年听着老史的话,心中羞愧汗流如雨。立即叩其姓氏住址,这才知道老者原来是  浙中名进士,侨居吴地已经十年了。  3.颠来倒去的幽默美学  在一般情况下,表达总有一个固定的顺序,总要一丝不苟地遵守着习惯这个约定俗  成的法则。  那么,在交际时,如果故意颠倒一下这种习惯了的顺序,将会产生何种效果呢?答  案是,只要你颠倒得巧妙,就一定会产生美丽的效果。不信,请看下例广告:  ①成年人必须有孩子陪同方可进入本店!(见于儿童用品商店)  ②小朋友,请拉紧妈妈的手,别把妈妈丢了!(见于儿童乐园)  这是两则极美妙的广告,其特点是颠倒了主语与谓语的顺序,但,也正是因为有了  这种颠倒,才一举突出了“此处儿童第一”的服务宗旨,自然,如此颠倒,对于成年人  也是一个极巧妙的提醒!  让我们再看另一种类型的颠倒。  ①每小时车速40公里,您可以活到80岁!每小时车速80公里,您只能活到40岁!  ③一位画家问门采尔:“我用三天时间画的画,为什么三年也没卖掉?”门采尔回  答:“那是因为您没有用三年的时间画,用三天的时间卖!”  这第二种颠倒是原句式基本不变,但句中表示数量的字眼已颠倒了位置。显然,这  是用颠倒法表达的机智的提醒——前者突出了谨慎驾驶的重要性,后者突出了精益求精  的重要性,而且,正是因为妙用了颠倒,真心实意的提醒才表达得格外不同凡响。  现在,让我们看看第三种类型的颠倒。  ①公共汽车上人多,一位女士无意间踩疼了一位男士的脚,便彬彬有礼地道歉:  “对不起,踩着您了。”不料男士回答:“不不,应该由我来说对不起,因为我的脚长  得太不苗条了。”哄的一声,车厢里立刻响起一片笑声,显然,这是在赞美。这是幽默  型的颠倒,它温暖而机智。  ③一位女士不小心摔倒在一家整洁无比的商店里,手中的奶油蛋糕弄脏了商店的地  板,便歉意地向老板笑笑,不料老板却说:“真对不起,我代表我们的地板向您致歉,  它太喜欢吃您的蛋糕了!”果然,老板的热心打动了这位女士,于是下决心“投桃报  李”,买了好几样东西后才离开了这里。  请注意这两处颠倒,这是应该享用道歉的人偏偏要颠倒一下自己的身分,偏偏要充  当一次彬彬有礼的致歉者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颠倒,才那么巧妙地把自己的美好形象  推销了出去!何为聪明?这就是。  最后介绍一下第四种类型的颠倒所制造的美妙效果。  老师让小学生造句,结果造出来的句子是(下面的幽默分为两类,你能说出它们的  不同和它们属于哪一类吗?):  如果——罐头不如果汁营养丰富。  天真——今天真热,是游泳的好日子。  十分——妹妹的数学只考十分,真丢脸。  难过——我们家门前的大水沟很难过。当然这种幽默绝大多数不是孩子故意搞出来  的,而是一种言语错误造成的。幽默来自我们这些成年人的理解。  总之,为了幽默的错位不是言语失误(孩子的话当然例外),幽默的错位是听话人  完全能够理解说话人动机的一种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可以叫做“故意违反会话合作  原则”。人们在日常会话过程中,总是要遵守一定的合作原则,比如说,关联原则(后  说话的人所说的必须要和前者所说的有关联)、质量原则(说话人不能说谎)、数量原  则(提供恰当的信息量,不要太多或太少)、方式原则(说话的方式要恰当)。现在似  乎还要加上角色原则。如果是故意违背这些原则就会引起言外之意。幽默也可以说是故  意违背会话会作原则的一种言语现象。  从孩子的错误中我们似乎也能有很多启发,特别是角色的错位。我们的生活中也常  常能见到,例如,学生学着老师的口吻(或者相反),一般人学领导的口吻等等,总之  对立的双方都可以进行角色的错位,利用这种错位而造成幽默。  一天,一个警察发现一个独自在大街上徘徊的小女孩,她只有两岁半,金发碧眼,  长得非常迷人,但她说不出自己叫什么名字,也弄不清住在什么地方,警察无可奈何,  开始翻她的衣袋,希望能找到一点线索,小女孩没有反抗,但她嫩声嫩气说出的一句话  却让警察大吃一惊:“别害怕,我没带枪!”  如果把这个故事拍成一段电影小品,一定会惹得观众大笑。有很多时候,孩子真的  是幽默高手。  4.用骂示爱情更浓  有些语调在表意的同时,往往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如赞美喜爱(通常称为褒义)、  憎恨厌恶(通常称为贬义)等。平时人们爱憎分明,选词达意,褒贬得当。而易色就要  打破这种规律,故意褒贬错位,貌似“不明是非”、“不识好歹”,实则通过交换感情  色彩表达一种更强烈的爱憎喜恶,而且幽默有趣,意味深长。  如一位自命为“中国通”的外国教授,向他的学生讲授中文课时说:“中国人将物  品称做“东西’,例如桌椅。热水瓶、电视机等等,但有生命的动物不称东西,例如,  虫、鸟、兽、人,…等等,所以你和他不是东西,我自然也不是东西。”  汉语中,“东西”这个词有三种感情色:褒义的、贬义的。中性的。这位可爱的教  授本想取“东西”的中性色彩,没想到调皮的“东西”到具体语境中却“叛变”蒙上了  贬义色彩,形成意义的反差,色彩的光怪陆离,使自鸣得意的教授出尽洋相。自命不凡  的“中国展’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面前自叹不如,自认倒霉。  在关系密切的人之间常爱用贬词褒用的方法来缩短心理距离,显示亲密无间的关系,  像“打是亲、骂是爱”。亲朋好友之间常听到诸如“你太残忍了”、“太不人道了”、  “不要剥削了”。“你有点黄世仁的味道”。(围城)里有一句:“他(方鸿渐)抗议  无效,苏小姐说什么就要什么,只好服从善意的独裁。”(编辑部的故事》牛大姐:  “那是雷锋辈出的时代”…那会儿做好事都跟当贼似的。”这些都是贬词褒用,是化过  妆的褒义。  这种反语的运用,当以恋人情侣之间的斗嘴最为典型,有作家将其戏称为“碰碰车  式的恋爱语言”。  玩过碰碰车的人都知道,那乐趣全在于东碰西撞、你攻我守。这种游戏的新鲜与刺  激绝非四千八稳地行车能比的。在许多青年恋人中,尤其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情侣们中  间,有一种十分独特、有趣的语言游戏,很像这种碰碰车游戏,那就是斗嘴。台湾女作  家玄小佛在她的短篇小说《落梦》中,就描写了戴成豪和谷循两位恋人间的一段斗嘴:  “我真不懂,你怎么不能变得温柔点。”  “我也真不懂,你怎么不能变得温和点。”  “好了…积缺乏柔,我缺乏和,综合的说,我们的空气一直缺少了柔和这玩意儿。”  “需要制造吗?”  “你看呢?”  “随便。”  “以后你能温柔点就多温柔点。”  “你能温和也请温和些。”  “认识四年,我们吵了四年。”  “罪魁是戴成豪。”  “谷泪也有份。”  “起码你比较该死,比较混蛋。”  不难看出,这对恋人,两人彼此依赖、深深相爱,但是都具有独立不羁的性格,谁  都想改变对方,谁又都改变不了自己。然而从两人针锋相对的话语里,我们分明感觉到  他们彼此的宽容、相知,我们会很真切地感觉到浓浓的爱意从他们的内心流溢而出。这  段对话十分典型地反映出恋人间斗嘴的特点:  一是目的的模糊性。恋人间斗嘴一般并非要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作什么重要决定,  而仅仅是借助语言外壳的碰撞来激发心灵的碰撞,从而达到两颗心的相知与相通。因而  恋人们常常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斗得不可开交,局外人很难领会到  其中的奥妙与乐趣。  二是形式的尖锐泼辣。恋人间的斗嘴从形式上看和吵嘴很相似。你有来育我有去请;  你奚落我,我挖苦你;毫不相让,“锻林必较”。但与吵嘴根本不同的是:斗嘴时双方  都是以轻松、欢快的态度说出那些尖刻的言词,有了这层感情的保护膜,斗嘴就成了一  种只有刺激性、愉悦性却无危险性的“软摩擦”,成了表现亲密与娇嗔的最好方式。不  难想象,当谷泪说出“起码你比较该死,比较混蛋”时,脸上是带着亲切而顽皮的笑容  的。如果换一种冷若冰霜的态度,那么这句话就不再是斗嘴,而变成辱骂了。  正因为斗嘴具有形式上尖锐而实质上柔和的特点,它就比直抒胸臆式的甜言蜜语有  了更大的展示清人间真实感情与丰富个性的广阔空间。所以沐浴爱河的许多青年男女都  喜欢进行这种语言游戏,在这种轻松浪漫的游戏中,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相互的感情,  同时也调剂爱情生活,依恋爱季节更加多姿多采。  (红楼梦》第十九回写宝玉到黛玉房里,见她睡在那里,就去推她,黛玉说:“你  且别处去闹会子再来。”宝玉推她道:“我往哪里去呢?见了别人怪腻的。”黛玉听了  嗤的一声笑道:“你既要在这里,那边去老老实实的坐着,咱们说话儿。”宝玉道:  “我也歪着。”黛玉道:“你就歪着。”宝玉道:“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  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宝玉看了一眼,回来笑道:“那个  我不要,也不知是哪个脏婆子的。”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是我命中  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她把自己的枕头让给宝玉,自己又拿一个枕着。  这一段斗嘴,就为“抢”一个枕头,事很小,语言也都是很普通的日常口语,而且  黛玉骂得毫不客气,要在一般关系的男女之间,这一句话就会伤了和气。但在恋人之间,  打是亲、骂是爱,斗嘴只是示爱的一种活泼而随意的方式,所以宝玉和黛玉都没有因斗  嘴而斗气,相反却越斗越亲密。  斗嘴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游戏。有时它还是消除恋人间摩擦的一种别致而有效的方式。  比如你和女朋友出外旅游,很不顺利,不是走错路线,就是耽误了食宿,这时候女友就  会撅起小嘴抱怨:“哎呀,怎么跟你在一起就老是碰到倒霉的事呢?”面对指责,你可  不能跟她动气:“嫌我不好,你另找别人!”这样谁都不好看,还会伤了感情。你不妨  跟她斗斗嘴:  —对啦,我们就是夫妻命嘛!  —什么叫夫妻命?夫妻就该倒霉吗?  —夫妻就是要共患难呀!想想看,要不是有你在身边,我一个人哪里应付得了这些?  相信她听到这些话,气自然会消的。  既然斗嘴是一种有趣的语言游戏,那么它和别的游戏一样,也有一定的规则,需要  恋人们特别注意。  ①要把握好感情的深浅。谈话有一个总的原则:“浅交不可深合。”这话同样适用  于恋爱中。如果双方还处在相互试探、感情腾脆的阶段,要想以斗嘴来加深了解,可以  选择一些不涉及双方感情或个人色彩的一般话题,如争一争是住在大城市好还是隐居山  林好,斗一斗是左撇子聪明还是右撇子聪明等等,这样双方可以不受拘束,安全系数也  大。如果已是情深意笃,彼此对对方的性格特点都比较了解,斗嘴就可以爆笑怒骂百无  禁忌。  ③最好不要刺伤对方的自尊。恋人间斗嘴,最爱用谐德的话语来挪揄对方,往往免  不了夸张与丑化。但是这种夸张与丑化,也要照顾到对方的自尊,最好不要涉及对方很  在乎的生理缺陷或他(她)很敬重的父母,也不要挖苦对方自以为神圣的人和事,否则  就有可能自讨没趣,弄得不欢而散。  ③要留心对方的心境。斗嘴因为是唇枪舌剑的交锋,就需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充  分的心灵余裕,才能享受它的快乐。因此斗嘴时要特别注意恋人当时的心境。大家都有  这样的体验,心情愉快时,可以随便耍嘴皮、开玩笑。可你的恋人正在为结婚缺钱而愁  眉不展时,你却来一句:“你怎么啦?满脸;H社会,像谁欠你二百吊钱。”没准会受  到抱怨:“人家心烦得要死,你还有心逗乐,我找你这个穷光蛋真倒透霉了。”这样,  斗嘴的味道就会变得苦涩了。  青年朋友们,当你们已开始对甜言蜜语腻味的时候,不要忘了玩玩斗嘴这爱情碰碰  车!  5.莫将骂言听成赞语  清朝有一县令,被分配到山东省候补,第一次谒见抚军。按照惯例,凡是部属圭参  见长官,必须穿蟒袍补服(所谓蟒施是清代官员的公服,用缎做成,一般为夹层,视官  阶大小,上绣五蟒至九蟒不等。补服是加在蟒泡上的外褂)。即使酷暑也不能免除。因  为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这位县令刚在抚军的厅堂坐下,就汗流使背,热不可当。于是  拿起随身携带的圆扇振臂狂挥。抚军说:“为什么不脱掉外褂?”县令说:“是,是。”  于是让他的仆人帮他脱掉了外褂。过了一会儿,挥扇如故,抚军笑着说:“为什么不解  带宽袍?”县令说:“是,是。”于是离开座位一件一件解带去袍。回到座位上,县令  自顾自地在抚军面前谈笑风生,不自觉地把扇子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不停地  换来换会地扇个不停,把风扇得飒飒有声。抚军起初以为他是耐不住地热,继而为他的  放肆而生气了,于是斜视着眼睛用反语戏弄他说:“怎么不连衬衫也脱去,那样比较凉  快。”这县令应声就脱去衬衫。抚军看他这般无知无礼,立即拱手说:“清茶。”抚军  的左右立即传呼“送客”。因为清时官场习惯,属员谒见长官,长官不愿意再继续谈下  去,就以“清茶”示意。茶碗一端,侍役就高呼“送客”,这时客人必须立即辞出。县  令听到“送客”,仓促间没有办法,来不及穿戴,急忙取了帽子戴在头上,左边腋下夹  着抱服,右肘挂上念珠,提着短衣,踉跄而出,犹如杂剧中扮演小丑登场。抚军署中的  官吏小厮,吃吃地笑得直不起腰来。县令刚回到公馆,抚军命令他回原籍学习的告示牌,  已经高高地悬挂在大门外面了。  县令的耳朵出了差错,误将抚国的气话当成了真心话,丢了自己的乌纱帽。这种听  不出反话的“聋子”,怎能继续留任下去。令人奇怪的是,这种县令竟也有“同志”。  山东一进士任知县,谁知读书,不理民事,政出多门,被人控告,于是被逮捕,收  关在刑部监狱里。  进士被关押在牢里很坦然。他睡的是一张巨大的床。进士每天横躺在那张大床上。  披览典籍,觉得很方便。三年过去了,遇上了朝廷大赦天下,进士被赦免,将要出狱,  狱中的管理人员来向他道贺,进士在狱中来回走动,不忍离去,说:“这地方很安静,  读书最好,可惜不能在这里呆一辈子。另外我到这里几年,有一件事始终弄不懂。”狱  吏问他什么事不懂。进士说:“我曾经反复琢磨,还是须要请教。此张床特别大,当初  是先把床放在这里,然后再盖房子的吗?”狱吏听了,忍不住笑了,说:“是这样。鲁  班的巧妙用心,被您明眼人一口道破了!”进士说:“岂敢,我不过是管中窥豹,略见  一斑罢了。”  所谓“嘻笑怒骂皆文章”,在与人交谈时应该有“第三只耳朵”来捕捉对方的弦外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