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处世三十六计-17

作者: 陈小春 字数:14456 更新:2023-10-08 21:28:41

是十分自然的了。  ③以正改错。在即兴演讲中,演讲者有时因为过于紧张或过于激动而造成口误,在  这种情况下,演讲者既不可为了面子而置之不理,也不能因为自尊而掩饰错误,“最好  的办法是按正确的讲法再讲一遍”(邵守义语),也就是把错误改正过来。倘若能够根  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将正误对照起来巧作辨析,给听众的印象反而会更加深  刻。例如,一位师范学校的班主任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班会上即兴演讲,他说:同学  们,大家好!你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所师范学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我相信同学们  一定会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将来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不,应当  这样说——希望将来每一个同学都能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因为这希望是现实的,它表  达的是我此刻的真实心情;而你们将来才会真正走上讲台,开始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  职业……  这位老师在即兴演讲中凭敏锐的语感发觉了一句话的语序错误,并在迅速改正过来  之后,进行了巧妙的辨析。这样,既表明了语言的毛病,又解释了改正的原因。不仅没  有造成尴尬,反而强化了表达的效果,实在是一种高明的补救方法。  ③化错为正。在即席讲话中,演讲者一旦觉察自己的语言错误,往往会因为心理紧  张而产生思维障碍,以致无法继续讲下去。倘若出现这种情况,演讲者应立即针对自己  的失误,进行一番合乎清理的阐释,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也不失为一种化铝为正的补救  方法。例如,在一次婚礼上,主持人热情地邀请来宾讲话,一位职业中学的教师上台即  兴致辞,他说:今天,是职业中学的夏明先生和经贸公司的叶红小姐喜结良缘的好日  子……也许有人以为我说错了,复先生和叶小姐不是同在一个公司上班吗?是的,夏明  从商了,但一个月前,他还是职中的一名优秀青年教师。在我们的心目中,他永远是我  们的好同事。我愿借此机会,代表职中全体教职工,向一对新人表示最真挚的祝福!  显然,这位来宾由于一时激动,把新郎现在供职的单位介绍错了。也许他从听众异  样的表情上觉察了自己的口误,于是,稍稍停顿之后,巧妙地进行了阐释。听了此番入  情入理的言辞,谁还会责怪他语言上的差错呢?演讲者这一化错为正的表白,不仅可以  自圆其说,而且增强了抒情的真切感,产生了独特的现场表达效果。  2.见风使舵,随机应变  1966年,现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从美国回台湾定居。同年6月,台北某学院举行毕  业典礼,特邀林语堂参加,并请他即席演讲。安排在林语堂之前的几位颇有身份的演讲  者,发表了冗长乏味的演讲,令台下听众昏昏欲睡。轮到林语堂时,他抬腕看了看表,  已是十一点半了,于是就改弦换调。他快步走上讲台,仅说了一句话:“绅士的演讲应  该像女人穿的‘迷你裙’,越短越好。”然后就结束了演讲。他的话一出口,大家先是  一愣,几秒钟后,会场上“哗”地响起一片笑声,接着与会者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他们  对这位优秀演讲家的拥戴。在第二天台北各大报纸上均出现了“幽默大师名不虚传”的  消息。看来,即兴演讲者有口才还不行,还要有见风使舵的机智。  即兴演讲常常是由于某种特定的场景、特殊的时境所引起的。杨景时境的刺激解发  了演讲者,使之产生了不吐不快的欲望。然而有些人只要兴致一来便忘乎所以,一发挥  便如黄河决了口再也收不住。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演讲者如果不会见风使舵,随  机应变,就是有口才,也只能令人生废;让听众“腻味”。  在人际交往中,面对嫉妒、攻击、诬陷、尴尬等负面言行,要做到随机应变,第一  要处事不惊,保持冷静的头脑,方能急中生智,化险为夷;二是要宽宏大量,乱中不忘  大局,让人下台阶。下面介绍一些随机应变的方法:  ①以德报怨,赢得人心。有一个大家庭,因为小媳妇心灵手巧、才智过人、贤惠温  顺而颇得公婆宠爱。对此,大媳妇、二媳妇则嫉恨在心。一天,家中轮到小媳妇做饭。  她把饭做好后,又去门前的池塘边洗衣服。这时,大媳妇、二媳妇使出一恶计:她俩又  往灶膛里添了一大把火柴,欲使锅中米饭焦糊串烟,让一贯心灵手巧的小媳妇在家人面  前丢人现眼,陷入尴尬之境。不一会儿,小媳妇洗完衣服回屋,突闻锅中米饭串出焦糊  气味,一看灶膛,木柴还在燃烧。生性聪慧的小媳妇已猜出个中原委。她灵机一动,遂  把略呈焦糊状的米饭熬成了稀饭,另外,还做了一些大饼。待众多家人在一起就餐时,  她说:“这两天天气较热,大伙儿总吃米饭胃口一定不大好,所以,我熬了些锅巴稀饭,  做了些大饼,给大家调调胃口厂这一言一行,即刻博得了家人们的同声称赞。此举,既  讨好了众多家人,又暗中让大媳妇、二媳妇下了台阶,可谓一举两得,使得一贯嫉妒并  有心加害于她的大媳妇、二媳妇不得不敬佩之至。此后,她俩对小媳妇善意相待,而聪  慧的小媳妇则不计前嫌,对两位嫂子加倍尊敬。就这样,妯娌之间的关系从“山雨欲来”  的险境,步入了“柳暗花明”的胜境。  ②奇妙对比,体现个性。1991年11月,李雪健因主演《焦裕禄》同时获得“金鸡奖”  和“百花奖”两个大奖,他在答谢时没有用别人常说的毫无新意的套话。只是诚挚地说:  “苦和累都让一个大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他的话刚  停,全场掌声雷动。他的演讲不仅让人“开胃”开心,而且让人了解了他的人格,对他  生出了几分敬佩。他的演讲同他的形象一样印在听众心中了。  受表扬的人即兴发言怕是最难讲好的了。因为感谢的心情往往难以表达。要想演讲  成功,除了简练得体,诚恳幽默外,还要注意对照生发,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着,  令你的演讲更有思想、有意思、有趣味,还能赋予你一种讨人喜欢的个性。  ③借题发挥,点石成金。有个老师在上语文课时,一只小鸟突然飞进课堂,惊叫着  在教室里乱飞乱撞,学生的注意力全被飞鸟吸引住了。玻璃窗外有钢筋防护网,小鸟一  时又飞不出去。老师见状,灵机一动,说:“哎呀,这只鸟真漂亮,大家仔细观察一下,  第二节我们写一篇作文好吗?”于是一堂生动的观察课开始了。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  议论,老师还不时地给以指导。面对突发事件,老师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借题发挥,  由产生“异变”的小鸟谈起,仅用一句话,就把同学们由盲目猎奇引向了对知识的探讨  与追求上。  ④因势利导,化尴尬为神奇。一次公开课上,化学老师在演示试验前讲道:“当我  们把燃烧着的金属铁婢到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时,将会看到销剧烈燃烧并生成大量白  烟。”然而在演示时集气瓶中出现的不是白烟而是黑烟。全班大惊!老师很快意识到这  是由于自己疏忽忘记清洁键表面杂物而导致的结果。他马上沉静了下来,并将计就计,  继续把试验做下去。他问学生A:“你看到了什么?”学生A不语,教师鼓励他说:“要  实事求是,看到什么说什么,这才是科学的态度。”“老师,我没看到白烟,而是黑  烟!”A鼓着勇气回答。“你的观察报准确。”老师在勉励学生,并进一步启发说,  “这样看来,刚才燃烧的东西就不是金属纳了!可是,这的确是块金属纳。那么,刚才  为何燃出黑烟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贮存方法。”老师抛出了引玉  之砖,全班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C抢着发言:“金属钠性质活跃,不能裸露在空气中,  而是贮存在煤油中。”“你说对了!”老师怀着歉疚的心情介绍说,“由于我的疏忽,  实验前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处理干净,结果发生了刚才的实验事故。为了揭示上  述错误原因,我不打算回头处理煤油,而是将沾有煤油的金属钠继续烧下去。请大家想  想,烧的过程中,烟的颜色将发生什么变化?”“黑烟之后将出现白烟。”同学们异口  同声地说。老师重新点燃了金属钠,还冒着黑烟,只不过放入集气瓶后逐渐变淡。老师  将燃烧着的金属钠又移至另一个集气瓶中,燃烧变剧烈了,似乎听到了“嘶啪”的响声,  集气瓶中的白烟在翻滚!“同学们,你们的预言实现了!”老师向大家宣布。台下响起  了热烈的掌声。这里,老师面对因自己疏忽造成的课堂“异变”,沉着冷静,因势利导。  收到了化尴尬为神奇的效果,充分展示出了随机应变之术的扭力。  ⑤顺手牵羊,为我所用。在即兴演讲中把别人刚说的话顺手牵来归为己用,舀他人  池中之水,兴自己湖中之波,既方便又有趣。只要用得自然巧妙就可为自己的演讲增光  添彩。  1948年,郭沫若在萧红墓前即兴演讲时就用了这一招儿。他简单谈了“五分钟演讲”  之困难后,就顺手“拿来”另一位演讲者的话:“我听了刚才X先生的2分钟演讲,太漂  亮了!他说:人民的作家萧红女士,一生为人民解放事业奔走,到头来死在这南国的海  边,伙伴们把她埋在这浅水湾上。今天,围绕在她周围的都是年轻人,今后的日子里不  知有多少年轻人来围绕着她。朋友们!我们是年轻人,我们没有悲伤,我们没有感慨,  请大家向萧红女士鼓掌。太好了,我的5分钟演讲只好改变计划了,让我把年轻引申来  说一下吧。”他的话立即使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起来。本是重复他人,却说出了自己想说  的意思;本是“投机取巧”,却显得机智风趣。既赞扬了别人,又为自己演讲助了兴。  真可谓顺手牵羊,一举两得。  3.急智之中,幽默为首  幽默的谈吐和行为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应变所推崇的急中生智,最能代表变通水  平的非幽默莫属。我们在此略举幽默应变之例,以飨诸君。  ①妙答怪问。一次,乾隆皇帝突然问刘墉一个怪问题:“京城共有多少人?”刘墉  虽辞不及防却非常冷静,立刻回了一句:“只有两人。”乾隆问:“此话何意?”刘墉  答曰:“人再多,其实只有男女两种,岂不是只有两人?”乾隆又问:“今年京城里有  几人出生?有几人去世?”刘缩回答:“只有一人出生,却有十二人去世。”乾隆问:  “此话怎讲?”刘墉妙答曰:“今年出生的人再多,也都是一个属相,岂不是只出世一  人?今年去世的人则十二种属相皆有,岂不是死去十二?”乾隆听了大笑,深以为然。  确实,这刘墉的回答极妙——皇上发问,不回答显然不要;答吧,心中无数又不能乱侃,  这才急中生智,转眼间以妙答趣对皇上。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外交场合常常碰到。如60年代初期,我们曾准确地击落过一架  入侵我国的美制Ux高空侦察机的,在一次引人关注的记者招待会上,曾有一位外国记者  就此询问陈激b长:“访问外长先生,你们是用何种武器击落如此先进的高空侦察机  的?”显然,这是军事秘密,不能公开回答,但如不回答又会使提问者尴尬,陈毅就势  举了举自己手中的拐杖,说:“就是用这玩艺儿把它桶下来的。”说着还做了个往上桶  的动作。自然,此举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确实,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中,什么样的怪问都可能碰到,而对付这些怪问的最佳方  案,就是利用语言的多义性做出迅速灵巧的变通,切不可被原问困死陷于被动,自然,  这种灵活的变通也将会使你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②即兴发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八十诞辰的庆  祝会上,周总理就巧妙抓住西方女士喜欢别人说她们年龄小的特点,并与中国称“斤、  里”时比“公斤、公里”数值小一半的情况联系起来,于是就笑着要大家为斯特朗的四  十“公岁”举杯庆贺。满座来宾听后皆捧腹大笑,斯特朗则笑出了眼泪。周总理演讲一  开始便让人感到兴趣盎然,从而取得了成功。  ③以应对实。碰到别人实实在在的话语,不从实际情景出发,而是侧重联想,不给  他有关问题的对口信息,将话题转向与问题没有直接关联的其他事情上,暂时中断对方  原来的意念,中断必然引起对方对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的思考,品味其中的不协调,  在意会里品味幽默。  妻子对丈夫说:“你经常说梦话,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吧。”丈夫笑着说:“还是  不用吧,要是治好了这病,我就没有一点说话的机会了。”妻子本是从关心丈夫的角度  出发,实实在在劝丈夫看医生,而丈夫装作不懂,把话题引到妻子话多的问题上,说梦  话是生理疾病,说话多是心理习惯,丈夫以虚对实的幽默表达着他淡淡的抱怨,妻子能  在幽默里领悟丈夫的潜台词,幽默让生活充满情趣。  幽默里总有种平和的机智,不给人直接的挫伤感。宋朝吕蒙正曾三次为相,有人送  他据说能照二百里的古镜,吕蒙正幽默地说:“脸面不过像碟子一样大小,哪里用得着  照见二百里的镜子呢?”又有人送古砚给他:“这古砚不需加水,只要一呵气就湿润得  可以磨墨写字。”吕蒙正半开玩笑地说:“即使一天呵出十担水,也不过值十个钱罢  了。”  对别人送的珍品,吕蒙正自然是懂的,他故意用些不现实的、不关痛痒的话加以贬  低,别人从实处说礼品功能好,他却故意从虚处理解,礼品的某种功能并不好使,而他  设想的功能并无存在的必要,但幽默的效果却很好,好像不是自己想拒礼,而是别人送  的礼品不恰当,幽默大智若愚,使得对方啼笑皆非,不好再坚持送礼。  ④以虚对虚。碰到别人不是很具体的问题,以及不好直接考证的问题,没有必要问  他什么,你就答什么,而是给以抽象的闪避,同样可用不现实的情景回答。伪劣产品的  推销员喋喋不休:“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越来越高,就好像鸭子一样叭叭叫!”一个受骗  者说:“资公司的产品就和鸭粪一样,质量越高闻起来越臭。”  碰到假冒伪劣商品是倒霉的,要是再搭上生气,那就更倒霉。这位消费者没有生闷  气,而是同样从虚处着手,对方用鸭叫作比,他用鸭粪作比,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幽  默在对比里充满生机,有效地戳穿对方骗人的把戏。  ⑤虚实辉映。有人想捉弄一下矮个丈夫和他的高个妻子,就当众问他:“妻子总在  你身后居高临下的,你觉得般配吗?”“绝对般配。”他面无愧色地回答,“我为她的  笑容腾出了空间。”  其实矮个丈夫用的是虚实辉映的幽默手法,对挑衅者现实的提问从虚处开拓意境,  幽默改善着对话双方相互的位置。虚实辉映指恰当地把握虚与实的关系,不是顶真地响  应对方的直接说法,而是作小小的延伸,在虚实对应关系上与对方错位,让其有所指变  成无所指,弓践某种悬念,通过后面的补充化解悬念,激活潜在的幽默。虚实辉映是种  很灵活的幽默技法,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应变。  ⑤顺水推舟。西汉初刘邦顺水推舟封韩信的故事也是一个绝妙的例子。韩信攻占了  齐地,欲自封“假齐王”,派使者呈报刘邦。刘邦怒形于色,使者面色大变。这时身边  的谋臣劝刘邦要好好利用韩信。刘邦脑袋一转,佯装继续发怒道:“大丈夫功城略地,  就应称王,怎么要立假王?马上封韩信为齐王!”话锋一转,事情便发生了完全的变化。  ①迂回化敌。对付已产生敌意的人的办法,这其中也可以用上幽默巧答。你当了个  小官,拒绝办某件不合法纪的事,但找你的亲人心里产生了反感。你可以分析一次你没  有代人办事而受责的经过,最后说:“哈,叫我违法乱纪我不会,叫我行贿钻营我不敢,  以前乡亲们说我是才子,可如今我是江郎才尽,只能背黑锅。”如果这话预言于人言之  先,对方就不好意思开口,从而不会发生冲突。有时候对方是由于听到关于你的坏话,  才对你产生敌意的。你要从承认入手,幽默化敌。比如有人诬蔑一个人手脚不干净,这  个人就对别人说:“哟,既然有这样的意思,我劝大家都把金鸡银鸡藏好,别让我一来,  闪失的闪失,损坏的损坏,那就糟了。”大家反觉得原来的话别扭了。  你可能有这样的体验:与人谈话的时候,发现对方将你的话一句句顶回,换之以带  刺的应答。这时,你可明白:这是对方产生了敌对情绪所致。言谈中的敌意,使对方不  再接受我们的观点,从而破坏了原有的人际关系,或者破坏了谈判交涉的顺利进行。  而且,这种敌对情绪是那么容易产生。据推词辩理于书生群中,戏言语交往于亲友  之间,举手投足,有意无意,悄然失态,都可以使人产生敌意,破坏了融融气氛。那难  堪情景,我们当然不愿见到。如有这种情况出现,你是否常常采用幽默巧答呢?那可是  个化解敌对情绪的诀窍!  4.虚而显实,弱而示强  虚张声势是指故意假装出强大的声势来吓唬人的一种策略。《百战奇法·虚战》云:  “凡与敌战,若我势虚,为伪示以实形,使敌莫能测其虚实所在,必不敢轻与我战,则  我可以全师保军。”所以,虚张声势也是在面临危机时的一种应变术。  公元前AN年,刘邦为夺关中,9月领兵抵达跷关(陕西兰阳东南)。悄关为兰阳与  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为抢夺咸阳的东南大门,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秦军派  有十分精锐的兵力把守。而刘邦当时手下只有2万人马,如不顺利地拿下此关,项羽就  有抢先夺去关中的可能。刘邦心急如焚,想强行攻取。张良经过调查,认为秦兵势强,  如果妄动,不仅会消耗自己的实力,而且还会拖延入关时间。于是向刘邦提出智取之策:  一方面虚张声势,在跷关四周山上多张旗号,以迷惑守关秦军,扰乱敌心;另一方面针  对守关秦将喜好小利的特点,派碘食其携重金贿赂守关将领。果然,烧关守将见刘邦军  兵声势浩大,甚是惶惧;同时又贪恋钱财,终于倒戈。刘邦引兵过关,向西挺进,兵叩  咸阳。  唐太宗李世民在少年时,也曾用虚张声势之计,吓退敌军。那是大业年间,隋炀帝  率军与突厥作战失利,被困于雁门关外。炀帝命人将诏书系在木块上,投入汾水中,向  下游郡县告急,命他们募兵援救他。当时年方历岁的李世民应募从军,在将军云定兴帐  前供职。李世民了解到前方的敌情之后,对云定兴说:“敌人胆敢围困天于,是因为他  们料定我主力无法及时增援。因此,如今我们如果将军兵分散,拉开数十里的行列,白  天要让敌人看得见旗旗,夜晚要让敌人听得见更鼓声,敌军不知虚实,一定会以为大批  援兵迫近,这样,就可以不战自退。”云定兴听从了李世民的意见,我计而行。突厥的  侦察哨远远地看见隋朝大军浩浩荡荡,连绵不绝,立刻飞报可汗。突厥可汗果然中计,  连忙撤去了包围隋场帝的军兵。李世民初入军旅,便献此虚张声势之计,兵不血刃,吓  退敌军,解除了隋炀帝的危急,由此,他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虚张声势在于虚而显实,弱而示强。《百战奇法·弱战》云:“凡战,若敌众我寡,  敌强我弱,须多设旗旗,倍增火灶,示强于敌,使彼莫能测我众寡、强弱之势,则敌必  不轻与我战,我可速去,则全军远害。”此计用于商场应变,也同样颇具功效。  美国豆芽大王普洛奇在发迹之前,听说生产中国豆芽很赚钱,于是请来了几个日本  人当顾问,开始生产人工豆芽,并从墨西哥购进大量的大豆,请人在杂志上写了些并不  见得有趣的“大豆历史”文章,散发豆芽食谱。接着跟几个食品包装商人接洽,将生产  的豆芽卖给食品包装公司,还直接卖给餐馆,并联系找其他的批发商,普洛奇的豆芽生  产一开张便开始赚钱。  很快,普洛奇又冒出一个念头,如果跟人签约,让他们把豆芽制成罐头,不是可以  赚更多的钱吗?他打电话给威斯康辛州的一个食品包装公司,得到答复,只要普洛奇能  找到任何罐头盒,他们同意替他把豆芽制成罐头。  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金属都优先用于军事,老百姓只有极有限的配  给。普洛奇冒昧地跑到华盛顿,靠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一直冲到战争生产部门。他虚张  声势,用了一个气派非凡的名称介绍自己,这是他和合伙人皮沙为了他们俩的公司取的  名字:“豆芽生产工会”。这在华府官员听来,这个名字倒像是什么农民工会,而不是  一个只有两个人的公司。于是,战争生产部门便让这位推销天才带走了好几百万个稍微  有些毛病,但仍可使用的罐头盒。  当普洛奇的生意继续发展下去之后,他和皮沙买下了一家老罐头工厂,开始自行装  罐。他将豆芽加上芹菜和其他蔬菜,做成一道美国人喜欢吃的中国“杂碎”菜。普洛奇  继续发挥他虚张声势的才能,将罐头外面贴上“芙蓉”标签。有了这个东方名称,普洛  奇又故意将罐头压扁,让美国人觉得这些罐头来自遥远的中国,销路也就出奇地好,简  直有供不应求之势。  以后,普洛奇一面扩大生产,一面将他们的公司改名叫“重庆”,并以“食品联会”  的名义,组织大型的全国联销市场,推销“重庆”生产的食品,给人造成“重庆”是一  家规模宏大、资本雄厚的公司印象。就这样,普洛奇靠虚张声势建立起企业形象,很快  赚进了一亿美元。  5.拿得起,放得下  俗话“拿得起,放得下”,颇有点辩证味儿,对于我们做人来说也是极富于启迪意  义的。所谓“拿得起”指的是人在踌躇满志时的心态,而“放得下”则是指人在遭受挫  折或者遇到困难或者办事不顺畅以及无奈之时应采取的态度。一个人来到世间,总会遇  到顺逆之境、迁滴之遇、进退之间的各种情形与变故的。歌德说得好:“一个人不能永  远做一个英雄或股者,但一个人能够永远做一个人。”这里,“做一个英雄或股者”,  指的便是“拿的起”时的状态;而“做一个人”,便是“放得下”时的状态了。说到底,  如何对待这‘做得下”,才是真正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英雄气概或者胜者风范的重要标尺。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了这样一种心境,就能对大悲大喜、厚名重利看  得很小很轻很淡,自然也就容易“放得下”了。‘模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将“戏事”与“真情”区分得十分分明。按照我们的理解,所谓  “戏事”,就是指那些能拿得起、也该放得下的事;能做到如此随和且随缘地看待人生  旅途中的一切利害得失与祸福变故,一个人岂有不会“道我赢”之理?  纵观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大都呈波浪起伏、凹凸不平之状,难怪乎古人要说“变故  在斯须,百年谁能持”了。但是,当一个人集荣耀富贵于一身时,他是否想到会有高处  不胜寒的危机、有长江后浪逐前浪的窘迫呢?好吧,那就不要过分贪恋巅峰时的荣耀和  风光,趁着巅峰将过未过之时,从容地撤离高地,或许下得山来还有另一番风光呢!有  一个叫秦裕的奥运会柔道金牌得主,在连续获得203场胜利之后却突然宣布退役,而那  时他才28岁,因此引起很多人的猜测,以为他出了什么问题。其实不然,泰裕是明智的,  因为他感觉到自己运动的巅峰状态已是明日黄花而以往那种求胜的意志也迅速落潮,这  才主动宣布撤退,去当了教练。应该说,泰裕的选择虽然若有所失,甚至有些无奈,然  而,从长远来看,却也是一种如释重负、坦然平和的选择,比起那种硬充好汉者来说,  他是英雄,因为他毕竟是消失于人生最高处的亮点上,给世人留下的毕竟是一个微笑。  老话说得好:“最大的一步是在门外。”可见,这种撤退的后面并非一片空白,也常不  乏新的人生机遇。有“体操王子”美誉的李宁,退出体坛后选择了办实业的道路,不也  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功吗?如同一切时髦的东西都会过时一样,一切的荣耀或巅峰状态  也都会被抛到身后或烟消云散的。因此,做一个明智的人,既然“拿得起”那颇有分量  的光环,也同样应当“放得下”它,从而使自己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作出另一种有  意义的选择。这样,我们又有什么惆怅或遗憾的呢?  人生长途中,总会遇到某些不得已的情况而不得不“放得下”的时候。比如,一个  人到了年迈体衰时,就有突然遭遇“被剥夺”辉煌的可能,这当然也是考验人如何对待  “拿”和“放”的时候。美国第一位总统、开国元勋华盛顿连任一届总统后便坚持不再  连任。他离任时,坦然地出席告别宴会,坦然地向人们举杯祝福。次日,他又坦然地参  加了新任总统亚当斯的宣誓就职仪式。然后,他挥动着礼帽,坦然地回到了家乡维农山  庄。这一瞬间,却给历史留下了永恒的光彩。英国著名科学家赫肯黎,因其卓越的贡献  而享有崇高的声望,然而,到了80岁时,赫氏不得不考虑放弃解剖工作时,他毅然辞去  了所任的教授、渔业部视察官等职务。最后,他还辞去了一生中最高的荣誉职务——英  国皇家学会会长。不难设想,此时赫肯黎的心情何其沉重、心绪多么难乎,他甚至在发  表了辞职演说后对友人这样说:“我刚刚宣读了我去世的官方讣告。”尽管如此,他毕  竟如此“放下”了,在没人强迫的情况下如此“放下”了。一个职务,一种头衔,自然  意味着一个人在社会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地位,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华盛顿和  赫肯黎都有“拿”上了自身地位最高的辉煌,可他们又都主动“放”下去了。一位名人  说得好:“重要的并非是你拥有了什么,而在于你忍受了什么。”。以坦然和克制的态  度去承受离任或离职之“放”,人,便活出了一份潇洒与光彩,活出一种落落大方的风  范来。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因此,一个人有可能遭遇到这样一些情形:人生——无论  功绩或是职务——并未达到最佳状态和最高峰,却因为意外地遭受到某种打击,迫使人  去直面“放得下”的窘迫。这时候,最重要的也许是尽快学会如何“爬起来”。有句老  话说得好,“跌下去不疼,爬起来才疼”,这就是痛定思痛的一种表现了。反思固然必  要,可是,如若长久地斤斤计较于“痛”上面,那就反而作茧自缚、手足无措了。美国  南北战争时期,南军的主将罗伯特在投降仪式上签字以后,心清十分沉重。他默默地回  到弗吉尼亚,避开了所有的公共集会及所有爱戴他的人们。后来,他又默默地接受了政  府的邀请,出任华盛顿学院院长一职。不耽于沮丧与懊悔,一切复兴家园的“战役”始  终在默默的进行之中。应该说,罗伯特是明智的,他懂得:“将军的使命不单单在于把  年轻人送上战场卖命,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实现人生价值。”看来,罗氏是真正  弄懂了如何在“放得下”中实现自己价值的人,这情形恰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一  个人真正的价值,首先在于他在多大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中解放出来。”像罗伯  特那样跌倒之后又爬起、“拿起”之后又“放下”,这里面的大勇气和大坦诚何其令人  钦佩啊!还记得那年的大兴安岭大火吧?它把当时任漠河县委书记、十三大代表的王招  英也推向了由“拿得起”朝“放得下”的转变之中:撤职、调离、取消十三大代表资  格……大起大落的人生考验向她涌来。正是靠了这“放得下”的从容,她终于挺过来,  方才有了重建家园中的重新崛起——被选拔担任大兴安岭首府加格达奇市某区区委书记  的。这里,在起起伏伏上上下下的人生道路之中,我们不正看到了在云谲波诡的别一种  情况下,“拿得起、放得下”的韧性的光辉吗?第26计 装傻计  ——如何才能做到“大智若愚”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傻瓜,而  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  主不知给多少下属巨子招致杀身之祸。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不  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  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你必须有好演技,才能仅得  可爱,“疯”得恰到好处。谁不识使中真相谁就会被愚弄;谁能不领会大智若愚之神韵,  谁就是真正的傻瓜、笨蛋。  1.花要半开,酒要半醉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  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  狂太咄咄逼人,更要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  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  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道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  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但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  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似的,还是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  你的尾巴,掩饰起你的才华吧。  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  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项目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  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有的射中耙边,  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  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  去了。  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在公  报看重他。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咬咬咬”三箭射击,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  了个平手。  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  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的对手哪知跑了  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  都哪里服气提了长朝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  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在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  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  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颖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下来。另一位大将假叔盈以  为颖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终于拿下了许都。  锋芒太露而惹祸上身的典型在旧时是为人臣者功高震主。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  一个麾下,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能耐。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  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成了皇  帝的心病,让他感到威胁,所以屡屡有开国初期斯杀功臣之事,所谓“杀驴”是也。韩  信被杀,明太祖火烧庆功楼,无不如此。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后可能注意到,刘备死  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  了。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  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一份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  阿斗继位。刘备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  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  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  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  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  “挟天尹’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  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虽容易取得暂时  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  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当今社会,此理仍然,与领导交往的技巧就是“故意装傻”。这也就是指不炫耀自  己的聪明才智、不反驳对方所说的话。其实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须要有很  好的演技才行。然而,不是人人都可以傻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掌握得恰到好处,反而  会弄巧成拙。  2.醉拳要领:形醉而神不醉  看电视连视剧《武松》时,极喜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片断:手握酒杯,仰脖  而干,身子东倒西歪,步履轻漂虚浮,蒋门神于漫不经心之际,鼻梁突着一拳,尚未回  过神来,眼额又遭一腿;……当其终于醒悟这绝非是酒鬼的“歪打正着”之时,其身已  受重创而无还手之力了。有武林中人告之:此谓“醉拳”,乃武术中一高难度拳术,委  实厉害之极。闻之而思,言道:懂了!  看古典小说《红楼梦》后,特佩服薛宝机的谋略,其待人接物极有讲究,且善于从  从小事做起:元春省亲与众人共叙同乐之时,制一灯谜,令宝玉及众裙钗粉黛们去猜。  黛玉、湘云一千人等一睛就中,眉宇之间甚为不屑,而宝钦对这“并无甚新奇”,“一  见就猜着”的谜语,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有专家们一语破  “的”:此谓之“装愚守拙”,因其颇合贾府当权者“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训,实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高招。读之而想,不由拍案:绝了!  “醉拳”之厉害,在于一个“装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偏偏倒倒,踉踉跄跄,  不堪一推,而其实呢,醉醺醺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却挨上了“醉鬼”  的狠招。  真醉和装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愚者和装愚者是截然相异的两种人。玩“醉拳”  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而“拳”却击在  “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装愚的,是‘吵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  事,不涉宠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蒋门神遭武  二郎一顿狠揍而退出霸占的快活林,最终死于二郎刀下,喋血鸳鸯楼,自是恶贯满盈,  令人痛快之至;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铁出阎成大礼,却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装醉打拳乃格斗上乘技法,装疯卖傻是人情操纵的一流功夫。那些能够使他人“买”  下自己傻气的人,正是人生中“最伟大的推销员”。他们的成功自古至今皆无例外。  公元239年,魏少帝曾芳受普爽专权,架空了司马镇的兵权。司马茨虽然甚为不满,  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同时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司马  朝告病居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键,以查虚实。司马镇也知  道首爽的用意,因此,当李胜来到时,只见司马能躺在床上,两个传文正在喂他喝粥,  米粥洒满了前胸。李胜与他说话时,司马镇故意作出气喘吁吁的样子,话也听不明,说  也说不清。李胜回去后,详细报告给曾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  形神已离,大人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马戴,听到他不会久  留于人世,心中无比高兴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了。司马统则加紧秘密组织力量。  成功地打了一次“醉拳”。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  随同前往,司马级乘机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  在政治风云中,有时当危险要落到自己头上时,通过装傻弄呆,还可以达到逃避危  难、保全自身的目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大师孙膑,遭到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然  而孙膑不向恶势力妥协,他决定样狂诈疯,以倾庞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图逃脱之计。  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一会儿又呕吐起  来,接着发怒,张大眼睛乱叫不止。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胶痰诞满面,  伏在地上大笑不止。过了一会儿,又嚎啕大哭,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狂疯的真  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披发覆面,就势倒卧猪粪污水里。此后庞涓虽然半  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孙膑也终日狂言诞语,一会儿哭一会儿  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圈之中。过了一些天,庞涓终于买下了孙膑推销  的“傻气”而自变愚蠢,相信孙膑真的疯了。这才使孙膑不久得以逃出魏国。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保住江山,对朝廷和地方的官僚好贪舞弊、严重损害皇  朝利益的行为,无情打击,重刑惩治。其用刑的野蛮残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帝王。  为了免遭杀戮,有的官僚不得已装疯卖傻,以逃避惩治,御史袁凯惹怒了朱元璋,怕被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