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北大毕业生如何求职:为高校毕业生点睛指路-2

作者:郝闯 字数:16873 更新:2023-10-08 21:28:56

“这个问题对我没有任何意义,我是做债券的,我没有任何必要去作这种比较。”“……(几近无语中)”“你说说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处置的定价问题的理解吧。”“我对于不良资产定价问题了解并不多,不过我注意到今天早上《21世纪经济报道》中的一个讨论,能否向您请教一下……”“是我推荐你进入这一轮面试的。”“谢谢您。”“不过很遗憾,根据我们的经验,纯文科背景的人做这种销售一般比较失败。”“贵公司的前任董事长改变了大公司常见的官僚风气建立了今天这样一个有创新活力的实现无边界交流的庞大企业,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我非常希望公司能够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来创造一个文科生销售的奇迹。”今天回忆起来,应聘过的企业,行业工作性质的跨度大得让我都有些惊讶。记得我下定决心找工作的时候,一个朋友提醒我,职业发展规划是“谋”,面试技巧是“技”,“谋定而后动”才好。在年后找工作的压力下,我很难说自己很好地坚持了职业发展规划的谋略,但是很庆幸,在经过一番面试技巧的修炼之后,我最后能够获得考虑职业发展的选择空间。我相信,我选择的是最好的!在工作确定之时,特别需要谢谢我的家人和朋友。我的家人一直对我很放心,我的朋友不断帮助和鼓励我,他们支持我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在此我要谢谢所有关心我的人。生活: 依然奔跑在路上(1)曾翔许韬 男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03级研究生毕业去向: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香港)固定收益部求职特色: 一位外校考入北大的人的奋斗史;求职经历描述可谓“投资银行面试白皮书”自己的求职终于在春节后的3月结束。收到offer的时候没有狂喜,平静地向公司致以谢意,之后的反思却是百感杂陈。想起两年前的这个时候,考取了北大光华金融的硕士,独自回味考研的过程,有些“来者如临高山,往者以观逝水”的感觉。某个深夜辗转难以入眠,自己凑出了以下几句话:少年心气历峥嵘,宁移白首向功名?脱得泥塘奔大洋,将相无种问谁凭!当时的我,只是一个第二年再考研的往届生,没有工作,丢了北京户口,没有什么资源,背水一战般地幸运考取。如今两年过去了。如果现在的我是所谓 “牛人”的话(其实很反感这种称呼),我相信任何“牛人”的背后都有些难为人知的事情,而且并不那么耀眼,甚至有些灰涩。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也许是对的。付出总有回报,这句话是一定对的。(一) 从土人开始前面提到我是2003年春天考上北大的。那年4月的一个午后,身为社会闲散人士的我在大街上闲逛,突然看见一个大学同学LC,他是98级人大经济学院的,我记得他原来已保研到南开,在街上遇见他便颇有些惊奇。他平静地告诉我,他放弃了南开,毕业后专心申请出国,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Finance and Economics(金融学与财政学)的Ph.D的offer。我说,啊呀,虽然我终于上了北大,但是和你相比,还是个土人啊。那天晚上,辗转反侧,白日这个哥们的三言两语又勾起了自己当年的出国梦。当时也曾在新东方的那句“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刺激下疯狂地背单词准备GT。可是现在还可以再出国吗?在北大读完硕士再去读个Ph.D还需要多少年呢?我是否真的适合去读Ph.D呢?想来想去,还是先做些切合自己的事,哪怕从土人开始。赴美读经济学的Ph.D对我而言已经不再像当年那么耀眼,也许,每个人有自己的目标,我开始寻觅自己新的目标了。于是,非典过后,我开始积极地投递简历,找公司实习。(后来我竭力劝那些上研的同学尤其是跨专业跨校考到北大的同学,一定要提前找公司实习,实习经验的积累太重要了。)现在想起来,当时的很多做法还是很愚蠢的,包括给HSBC等公司直接打电话说我是某某,想去贵公司做intern(实习生)——毫无例外地遭到拒绝,包括给一些都已经招毕summer intern的公司继续发简历(而且是极为丑陋不专业的版本)。不过本人的一个特点就是脸皮厚,不怕折腾,反正闲散嘛,就天天在网上逛,混迹于各BBS的job(工作求职)版中。后来,在2003年6月的一天,在北大BBS看到博时基金公司招summer intern,就投了简历。虽然当时还没有上北大呢,但是却贸然地在简历上面写上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2003级硕士”的字样,希望可以得到些注意。也可能是因为运气比较好,2003年的夏天,那时找暑期实习的风气还不如现在盛行,而且博时基金原来只打算招两个接电话性质的intern,后来却临时多招几个sales intern,所以我得到了面试机会。再加上博时基金的北京公司老总原来毕业于北大,比较倾向于招收北大的学生(呵,我这个即将进入者也算了)。于是经过面试,幸运地得到了一个intern机会。其时博时基金市场部招的几个暑期实习生都是北大的硕士或者准硕士(有两个女生后来和我是一个硕士班的)。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的培训,就开始正式工作。2003年夏天博时新发了一支指数基金,我们先做了几天基金发行前的准备工作,待基金正式发行后每位intern就负责一个大区的基金对个人客户的销售工作。那时候自己还是颇有几分激动的,因为培训期间,博时北京公司的老总对我们的培训煽动起了我们对将来的基金销售工作的渴望。而我是这些intern中最幸运的吧,我负责海淀区的业务。比较熟悉这里,而且我以为海淀区的富人(潜在客户,呵呵)比较多。销售工作非常辛苦但又非常锻炼人。我主要在中国建设银行(博时基金的托管行也是主要销售渠道之一)的几个大的网点(比如科南路、甘家口、花园路、当代、中关村等等)工作,每天会和成百的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和不同的人说话或者听不同的话。自己当时还是很敬业的,每天早上和客户一起等银行开门,然后进去工作,中午我和银行职员一起吃饭,饭后我就会直接继续工作,到下午银行关门(这个中间其实还是有很大的道德风险的,因为没有什么人监管我的,我可以随便跑)。自己总是站着跑着,所以一天下来往往觉得两腿欲断,几乎从没休息过周末,而且还要经常四处奔跑于公司、银行网点之间。银行的人都说这个小伙子真能干。不知道这句话是贬义还是褒义。(据我观察,建设银行的职员工作还是和外资行的员工工作有些差距的。)反正不管那么多,当时我还是比较有激情的,而且觉得每做成一笔都会有些意义。很高兴听到一些网点说,只要我在这个网点待着,每天至少几十万的,如果一走,马上业绩就没有了。感觉自己的能力提升是最大的收获吧,因为实习生的薪水实在少得可怜。生活: 依然奔跑在路上(2)曾翔感觉比较大的收获有几点:1. 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尤其是听别人说话比自己说话更重要,其实就是交流沟通的能力。关键是一定要耐心和各种客户打点关系,善于处理各种问题。2. 和身旁的人打点好关系,而且是和各阶层的人都打点好关系,任何人都是资源。我和我所在的银行网点的人的关系都还不错,结果连银行的保安都来给我帮忙拉客户。3. 要撑得起失败,我刚开始前几天,每天我都会见至少两三百个客户,每个都会颇费些嘴皮子,所挨的冷眼白眼不知道多少,可是前几天却没有什么成效,这个时候就要继续坚持下去,而且要注意总结经验,然后随后业绩逐渐提升,到后期自己越来越得心应手,而且减少了许多无用功。最后我的业绩是40天基金销售期内卖了1500多万(不包括机构客户),应该说自己对这个成绩还是颇为满意的。毕竟自己从无到有,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可以有这么多个人客户来购买,自己还是颇有两分得意的。这个时候也快开学了,停掉了博时基金公司的工作。两个多月的工作也是蛮辛苦的,没有怎么休息过,恰好这个时候Beyond来北京开演唱会,于是一个人很high地换上一套不羁的行头,跑到工体在震耳欲聋的激情澎湃中声嘶力竭两个半小时。散场的时候,想想自己的青春,其实也就像这歌声一般,已经消失在空气中了。但至少,曾经热血过。那段时间自己独自住在北京西郊一亩园一间破旧的地下室里。开学前的一段时间,闲散的时候就在空旷的圆明园里转悠。一个夏夜,和朋友们多喝了几杯酒,送走了朋友,其时皓月万里,自己狂气突发,一个人跑进园子里纵声高歌,并又凑得几句话:(其一)皓月数千里,独坐圆明园。浮生看似梦,意气逼少年。万里觅封侯,白首醉发狂。千古豪杰往,匹夫将世匡。且把吴钩放,对月歌风流!(其二)醉卧黄土场,笑看风雨狂。但作一游侠,可把人间悟?草芥笑将相,龌龊嘲豪强。俱作粪土灭,唯得风流存。举目高山仰,低头羡大江。我将白驹系,愿歌永高吭!当时给几个朋友以短信形式把这几句话发了过去。一个朋友老黄也给我回了几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千万屑小俱尘灭,风流还须我辈来!风流我辈!当时的我正是这样在月夜下再次泛起少年张狂!而很多时候,张狂代表无知。而很快,新的生活扑面而来。这也正如标题所说,土人(即我)的生活真正开始了。(二) 我心还如火吗?当年还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我心如火》,希望以一些或许苍白的言语来勉励自己坚持自己的北大梦。2003年9月,借句俗语来说,就是如愿以偿地跨进了北大的大门。或许只有自己真正跨进去这道门,才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新的东西吧?比如,国际投资银行。2003年9月末,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来北大开招聘的宣讲会。当时入学不久的我兴冲冲地跑过去旁听,见识到了什么是人头汹涌、群情激奋。我坐在台下,看着周围兴奋但眼中还有一丝迷茫的毕业生们,我很冷静。但我知道,明年这个时候,我也会成为其中一员。德意志银行的介绍片特别煽情,片子的logo赫然是: Passion to perform!让人看了后热血沸腾。可是残酷面试的最终结果,将是从成百上千名申请者中选拔出寥寥几位。比如摩根,2003年只招了2位,一位刚进去的毕业于清华的男生现身说法: 经历了11轮面试!国庆期间,有感于一个月以来在北大的感受,自己写了篇《北大生活杂记》,文章的结尾写道: “不争的事实是: 绝大多数一流的金融公司、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只在北大清华招人。而自己又将身属何方?”北大流传着无数牛人的故事,演变为传奇。生活: 依然奔跑在路上(3)曾翔但其实,都是很平淡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那时候,我申请了一个学院组织的国外大学交流学习的项目,申请的是瑞士圣加仑大学。一个名额,进入最终面试阶段的有三个MBA: 同班的M和我,以及光华研二会计的Ful。面试是group interview(小组面谈),每人先作自我介绍。那时候我才终于痛切地感到自己的土: 同班的M本科是光华金融的,学习成绩优异保送读研,曾经在宝洁公司(P&G)、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等知名公司实习过,并曾在大四参加了光华独特的赴美国Manlo学院的交流项目……而Ful则更令我汗颜: 他在英文自我介绍时说他2003年夏天在Goldman Sachs香港实习,当时愚笨的我,听到Goldman Sachs的时候,居然没有马上意识到这就是传说中华尔街的顶尖投行……后来是Ful拿到了这个交流机会。进光华后初次失败的我,反而有些激动: 我可以认识如此优秀的人以及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再后来,在BBS上找到了Ful的经典文章《我的投资银行面试经验》,马上打印下来,反复研究体会。在翻BBS的job版精华区的时候,还找到了曾在北大经济学院读本科的LL(网上用名“天街小雨”)发的《向世界顶级投资银行冲刺》。那篇文章洋溢的激情让我看了之后半晌无语,之后在想,为什么自己不能也为此冲刺呢?于是从那时候起,开始在网上各大BBS的job版掘地三尺地搜寻可以得到的关于前人面试投行的或者关于投行的文章,比如曾经在光华读会计本科的snoopyzzq(后来我在贝恩实习时才真正结识了已经是Business Analyst的他)写的《snoopyzzq的求职故事》以及他的同学写的《都是暴人》,并宛如得到了传说中的九阳真经,翻来覆去看这些故事,希望自己也可以努力做些事情。其时北大和世界银行有一个项目,选拔5名研究生去华盛顿世界银行总部实习,需要提交两份推荐信、个人陈述(中英文)以及个人简历(中英文)。自己那时恰好沉浸在他人的传奇之中,于是跃跃欲试地准备申请。推荐信找教授,剩下的就是自己认真准备Personal Statement和Resume。去了很多网站,下了很多文章,看他们如何写Personal Statement和Resume,甚至找了一些外语系的朋友和已经在美国的朋友,让他们给我把关,我再翻来覆去地改。但主要还都是自己摸索。提交申请材料的截止日期是2003年10月中旬的一个周日。那周的周五,中午我在北大看到一个讲座的预告,说是周五晚上有一个北大校友来北大做关于求职的讲座。我想反正周末没有什么事,就去看看吧,那段时间改陈述和简历正改得头晕脑涨的。必须承认,这个讲座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今后的生活。也许,很多时候,一些偶然事件就会导致日后的必然事件。做讲座的是许国庆先生,我必须感谢并将终身感激的一个人。关于他本人的情况和他的那本著名且实用的《无领到白领》,我就不再作具体介绍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他的公司的网站: www.chainshine.com。那个晚上的感受绝对可以用“醍醐灌顶”来形容。听完讲座之后,我就拿着我在讲座现场买的他的那本《无领到白领》,就着我的简历,连夜修改简历,终于把我的最早的丑陋版简历制作得有些像样了。然后在那周的周日,马上提交。然后就是幸运地通过初选,再通过第一轮面试。这个时候,注意到了进入final(最终面试)的候选人名单里有同班的一个女孩S。那时候,S在我们班的声名还不为众人所知(后来我们都尊称她为“神仙姐姐”),她很优秀但同时保持适度的低调,同时始终在努力向一流投资银行冲刺(当然,这也是我很久以后才知道的)。世界银行实习项目的final候选人名单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研一第一个学期的将近期末。当时看到自己进入final之后还是很兴奋的,于是四处找口语partner练习口语,还去图书馆借关于世界银行的书,还联系到了上一年成功得到这个机会的一个女孩JN(曾经是光华的一个优秀得简直惊为天人的女生,现在北美求学)并向该师姐取经。在一种莫名的冲动之中幻想着,努力着。最后的结果出来是2004年的3月左右,没有原来预想的面试,大概世界银行只是从这些final候选人的简历中筛出了几份他们认为足够优秀的。S入选,我落选。这次的打击的确很大。因为我为了这个机会,花费了第一个学期近一半的时间疯狂地准备,而最后,连面试都没有就直接把我打掉了!我越想越不甘心,2004年3月的一个午后,我直接打了个车奔到富华大厦(当时世界银行北京代表处,后搬至国贸),我要来个传说中的霸王面!后果其实不难猜到,我被HR客客气气地送走了。回来的路上,我悲愤地想,为什么我不如别人?难道就是因为自己的简历不如别人吗?可是的确,S的简历和我的相比,真的有云泥之别!S本科也是北大光华的,非常优秀的女生,学习成绩优异,实习背景丰富且出众,也曾在美国交流学习过四个月。我呢?过去有什么值得一提的经历呢?生活: 依然奔跑在路上(4)曾翔本科环境的差别?学校机遇的差别?前几年积累的差别?为投行付出程度的差别?先知先觉先做与后知后觉后做的差别?但我不甘心!想想自己在第二年考研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前,总会翻半小时的《曾国藩家书》,一个深夜,看到曾国藩的一句话,令我血脉贲张: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是的,我必须坚持做下去!于是,我开始近似地疯狂弥补自己的不足,包括不断修改自己的简历,关注各个BBS的job版信息,只要有公司说招intern就会马上发简历过去……因为自己没有什么资源,唯有多靠自己。后来我粗略统计,我在研一第二个学期申请过的公司多达近50家,很多公司都是翻来覆去地申请,比如CICC(共申过三遍,终于在2004年4月给我一个面试,结果失败),很多小公司也申请,比如现在我都不知道做什么的清科公司。而且申请的公司五花八门,反正跟本专业相关的就申,比如银华基金、银河基金、飞利浦、戴姆勒克莱斯勒。甚至连GE的校园大使、公共关系人员这样的职位都申……2004年的春天,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们,也来招summer intern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美林(Merrill Lynch),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激动地填写网申材料,提交简历,然后等待的就是一家一家地被拒……很多甚至直接连面试机会都没有……所幸,还有德意志银行给了我面试机会,而我面到了final后被打掉。面试的部门是Global Market。具体的面试经历我曾经在“光华人”网站上发过《我的德意志银行面试经历》,当时作于2004年3月,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还是非常不成熟。但已经够幸运地进入到面试,就学到了许多东西。面试德意志银行一共见了六七个banker,和他们的交谈令我受益匪浅,每一个banker都非常nice而且professional。经历就是笔财富吧。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吧。当最后德意志的summer intern确定之后,再次被拒后的我这样想。这一轮投资银行招summer intern过去了,全部折戟,那我就继续申别的公司呗!申请呵被拒,被拒呵再申请,再申请呵再被拒……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到了2004年的4月,突然有天上午,一直在苦闷中摸索的我,痛感为什么光华虽号称国内最好的商学院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network时,猛然想到: 为什么自己不能做一个呢?就算没有投资银行的实习,我在2004年的夏天也可以继续靠自己的努力做些事情!这样,有了“光华人”(www.gsmer.net)的诞生。我认为,这是我在北大两年做的最值得自己骄傲的一件事。当然,只凭我自己一个人是做不起来的,那个时候,得到了同班的小K和小宝,以及很多光华2004级硕士生的加盟,还有很多别的朋友,大家一起做。而其时,形势对我来说也渐显严峻: 转眼5月了,积极争取的暑期实习还没有着落,反而是无尽的失败,“光华人”的初期创办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精力,我为此荒废了大量课程。一时间,我在本班的形象俨然是一个不学无术四处闲逛的“混混”……许多夕阳西下的时候,只有我和同班的小K静静地坐在未名湖边,让无尽的郁闷随意追着斜阳流水,同时继续苦撑着残留的希望。而到了6月,突然有了转机。6月初的几天,在进入光华近一年,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失败后,我接连得到了好几家公司的暑期实习offer,这里面有贝恩公司(Bain & Company)和通用电气资本金融集团(GE Capital);而且接到了北大国际交流部的通知,说我顺利入选赴欧洲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欧盟奥地利暑期学校项目。一时间实在觉得人生真奇妙: 山穷水尽处,得柳暗花明。难忘接到贝恩公司的暑期实习offer的那个晚上,我独自来到未名湖边,看着天上的明月和脚下的流水,听着罗大佑的《京城夜》一遍又一遍——“上升火焰/是一种不能停止继续上升的怒火/向上火焰/像一个不能停止继续扩张的传说”,心潮澎湃!那天晚上,我给几个要好的朋友写了信,信的标题我就用了“上升火焰”。信里,我不由感慨道:有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有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答案是没有。那就继续上路吧!那就继续微笑着上路吧!生活: 依然奔跑在路上(5)曾翔(三) 咬牙硬拼,血战到底关于2004年面试贝恩公司(Bain & Company)的经历以及实习经历,我曾在光华人网站上发过一文《About Bain》,所以就不再重复。GE Capital的机会就有两分意外,因为我向GE投过好几次简历,但总是音讯全无,直到5月的一天,GE上海那边的一位HR给我打电话,电话面试后觉得我还可以,就要我去面试GE Medical(通用电器医疗集团),在北京的亦庄开发区内。那次面试,我满怀信心而来,当时面试也感觉发挥不错,然而依然被打掉,反正那时候屡屡被拒,失败的滋味已经近乎麻木。孰料过去两周之后,GE Capital把我叫过去面试,套个很俗的话就是令我喜出望外,又积极准备几天,然后跑到汉威大厦。面试官是一位原籍台湾的女士,是GE Capital中国区主席,当时和她聊得很不错,感觉非常有把握。果不其然,之后不久就得到GE Capital给我的暑期offer。只是因为Bain给我在前,我先答应了Bain,于是6月先开始了Bain的实习并推掉了GE Capital。这里也要感谢一下同班的Kay,她2003年夏天和我一起在博时基金实习,而在2004年夏天又和我一起在贝恩实习,工作中她帮了我很多忙。在贝恩的第一个mentor是个超级美女,宁,她很nice,知道我得到了去欧洲交流学习的机会后,小手一挥,慷慨地放我走了一个月。于是,整个7月就在欧洲逍遥。北大去的学生是女生多而男生少,我是组长,组里其他人都是女生,于是每天充当护花使者的角色,和几个女生四处玩来玩去。欧洲的交通非常发达,我们跑了很多地方,眼界大开。那个月是我进入北大后最为轻松的一个月,自己也觉得研一过得比较压抑,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透口气。8月回到北京,继续贝恩的实习,前一个项目已经到了尾声,虽然我也参加了其他几个别的项目,但只是断断续续的,而且贝恩的总部在8月份底从北京搬到上海去了,分给我们实习生的工作渐少,我开始觉得有些闲了。这时候想起了2004年6月份一个师姐Laura的话,该师姐本科也是人大出来的,保研到了北大经济中心,在北大期间曾在摩托罗拉、贝恩、高盛实习过,后得到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部(香港)的工作。在Laura临走之前,我又找她谈了一次,让她给我些建议。其时我已经在贝恩开始实习,Laura知道后,先肯定贝恩实习的经历对申请投行有些作用,然后又说,其实贝恩的实习还不够,劝我除了贝恩之外,再找家知名金融机构。想想曾经GE Capital对我的印象还不错,于是8月底又联系了GE Capital,恰好因为他们另外找的一个summer intern要开学了,我正好9月可以顶她的一些工作。9月开始了。我们的课程还没有上完,于是有时候也逃课去做些工作。我在GE Capital的工作并没有告诉贝恩,结果9月和10月又不得不为贝恩做了一些活,幸好贝恩的北京office从国贸1号的25楼搬到了12楼,新的office特别小,所以可以不必去贝恩office干活(GE Capital的工作是要求必须去汉威大厦的office的),否则真的是分身乏术。可是,毕竟精力有限,除了上课、实习之外,还要准备再次出现的华尔街投行们。思来想去,觉得在宿舍住着,很容易懈怠,而且做很多事情不方便,比如我的早起会吵到同宿舍的同学(那时天天要早起,我必须定个大闹钟早上把我叫醒,而宿舍其他同学当时没有实习不必早起)。再想想我的口语,依然还是有些问题,荒废得过久,想找个地方可以安静地学学英语……再想想将到的投资银行们,我预感到今后的三个月将是极为繁忙的三个月,将经历的失败也会更多。我想,就算受了伤,也应该找个没有人的地方,自己暗中疗伤,然后走出来继续精神抖擞地去奋斗!于是,2004年9月中旬,我一个人在西苑旁边找了间小平房。房屋很简陋,但我很知足,虽然背光但起码不是暗无天日的地下室,房间没有什么家具但我觉得一椅一桌一床足矣,而且,当时负债累累的我无力承担更高的费用——这间十足便宜的小屋就是我的庇护所了。一个人悄悄地搬出了宿舍(同宿舍的人过了很久之后才发现我不在宿舍住了),搬进了这间简陋的小屋。搬进之初,想起了当初第二年考北大时,在自己经常自习的教室的墙角的桌子上刻下了八个字以勉励自己,于是拿出张百事贴,在上面又写下了那八个字,贴在墙头对着桌子的地方,我一抬头正好可以看到:咬牙硬拼血战到底盼望着,盼望着,那些华尔街投资银行们再次出现了: 打头炮的依然是摩根士丹利,9月21日在经济中心先开了固定收益部(Fixed Income Division)的招聘宣讲会,随后9月22日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来北大光华开了宣讲会,9月23日是摩根士丹利的投资银行部(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和私募股本部(Private Equity Division),再看看BBS上的预告,一时间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生活: 依然奔跑在路上(6)曾翔每家公司都有繁琐的网上申请手续,需要填写无尽的表格……我不知道那些表格别人是怎么填的,花了多少时间。但是我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花了最大的心血,填写每一家投资银行的申请单,准备Resume和Cover Letter。一遍一遍修改,力求完美。同时,我又一次将自己置于背水一战的境地: 我放弃了争取留在Bain的机会,我放弃了GE Capital推荐我去GE的FMP机会,我没有再申请除这几家最优秀的投资银行的其他公司……整个10月都是在白天的工作和晚上无尽的填写表格中度过的。(直到10月末,才终于被迫停止了在GE Capital的工作而全心应战。)到了11月,战斗终于打响了: 又先是摩根士丹利,其投资银行部给我电话面试,然后是其他各家。一轮又一轮,从北大、清华、复旦、交大(这些投资银行在国内只在这四所学校招人)数以万千计的申请者中开始拼杀,无尽的面试。北风渐冷。转眼到了12月份。2004年的12月呵,是怎样的一个疯狂的月份啊!我几乎每家投资银行都进了final,这背后是50多场面试笔试……每天早上6点起床,梳洗打扮,换上西服,人模人样,然后混迹于北京的各家顶级写字楼里,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还要再看很多专业知识,思考面试的经历、自己的不足与需要弥补的工作,练习英语,找地方上网查资料,然后到夜里一两点睡觉……小屋里乱七八糟的,墙上贴满了百事贴提醒我将来的面试和注意事项,地上散乱地丢着红牛的罐子……独自一人住的好处就是可以为所欲为,这些投资银行的面试几乎毫无例外都是全英文面试,所以,我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小屋里高声读英语,高声读Wall Street Journal上的文章,每天至少两个小时。我不信自己的口语打不过别人,就算有accent,也要very fluent!这个冬天,真的是记忆里最寒冷的冬天: 小平房里面没有暖气,房间的电插座的电压特别低,我买了个电暖气后发现无法使用,因为房间电压承受不了。破窗和破门,都是大缝,我拿东西堵死一些缝隙,但还是遮挡不住外面的寒风,晚上盖两床厚被子有时也难以安眠,尤其是气管受了风寒,经常在半夜里警起,然后咳嗽得死去活来的。寂寞呵寂寞,忍耐呵忍耐……那时候,自己创建的“光华人”依然在惨淡经营着,自己还要四处奔波,也不知道忙这个是为什么……最痛苦最郁闷的几个深夜,就一个人钻进旷朔野寂的圆明园里,高歌长啸,对着天上冷冷的月亮,声嘶力竭地高唱: “仍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而这些,真的是应了自己最初那种颇有几分悲壮的预期: 即便受伤,也要找个没人的角落独自去疗伤,伤好之后,还要继续战斗!但是,无论怎么艰苦,内心却总有种如火的激情还在支持着,我自己都很惊奇。每天早上起来后,依然精神抖擞!期间还去香港待了几天,面试若干家投资银行,我打趣说这下连香港的顶级写字楼自己都参观了呢……快到圣诞了,有好几家投资银行都进了final,来自国内最好的几所大学里的申请者中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几个了。我想,该有结果了吧——希望可以过个愉快的圣诞。那时的我,其实已经快到了强弩之末,在南银大厦面试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投资银行部的final时,我告诉同班的一个女生,现在的感觉就是想吐——无尽的面试与等待,而传说中的offer依然遥遥无期……圣诞是愉快的——对于拿到那几家投资银行的offer的同学,只是,没有我。无一例外。而窘迫的我,无力再承担在外面住宿的费用,哪怕这样的贫民窟似的破房!我搬回了宿舍,突然发现忙了许久,原来追求的只是一场空,走了许多高档的写字楼,繁华如梦,转眼即逝。誓不低头,但屡战屡败。我终于觉得累了,乏了,麻木了。没有机会了。梦结束了。阳历新年到了,没有感觉。2005年1月,没有什么面试。因为好的公司都几乎过去了,而我除了投资银行外没有投过其他公司,于是,我背水一战的后果就是: 一无所有。从小K那里拷来了全套的港剧《创世纪》,每天也不出去,只是龟缩在床上呆呆地看,昏天黑地,马瘦毛长,放浪形骸。剧情渐落俗套,但是,剧里主人公叶荣添的一句话,还是刺激了一下我几乎麻木的神经:无论多少人关心自己,能不能再站起来还是靠自己!旧历新年快到了,逃也似的回到了家。见到了最好的朋友春晓。一个飘雪之夜,我们两个人长谈。人为什么会痛苦?——因为对自己超越不够!那么就继续努力超越吧!送别春晓后,我又给小K发短信: 不论怎么样,我们的心是打不死的!迎着满天的风雪,再次高唱起来: “仍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生活: 依然奔跑在路上(7)曾翔同时,自己深入反省和思考。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把自己限在如此狭小的一个范围内呢?古语云“君子不器”,不管在哪里,只要敢于拼搏,都可以起来的!于是,春节过后,再一次鼓起了激情,回到北京,开始新的求职之旅——这次,也开始面试投资银行之外的一些公司。而人生就这样奇妙: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3月初的一天,突然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的HR打电话,说我去年面了该公司的投资银行部,虽然没有拿到最后的offer,但是公司仍然觉得我很优秀,想把我转到固定收益部,问我是否愿意。当然愿意了!这绝对是今年国内的毕业生们所梦寐以求的最好的机会之一!重新鼓起了干劲!这次的功夫又一次下得十足!有个女孩曾说我的性格像蜘蛛,我不解。她说,是因为蜘蛛不管自己费力结的网多少次被吹破,都会再一次努力织新的网。也许这样的形容是对的吧。就像求职,不管有多少次面试失败,我在每次面试之前,都会走进写字楼的洗手间里,洗把脸,然后对着镜子笑一笑: 你是最优秀的!你这一次肯定行的!而这一次,居然行了。难忘一个平凡的周末的夜晚,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通知我拿到了offer,我很平静地致以感谢。我的心真的很平静。也许,我曾经的付出已经足够得到这样的回报吧?只是那天夜里仍然睡不着觉,黑暗中摸出CD机,胡乱塞进一张CD,居然是久违的《一生何求》:冷暖哪可休,回头多少个秋。寻遍了却偏失去,未盼却在手。想起了很多年前,我的高中班主任告诉我的一句话: 走过去,前面是一片天!我却觉得,对我来说,这不是“走”,而是“跳”,且是“惊险一跳”。置之死地而后生。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走进一家音像店,买了张许巍的新专辑。有首歌,突然发现,特别符合现在的心境:曾经的你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曾让你心疼的姑娘,如今已悄然无踪影爱情总让你渴望又感到烦恼,曾让你遍体鳞伤DiLiLiLi...走在勇往直前的路上DiLiLiLi...有难过也有精彩每一次难过的时候,就独自看一看大海总想起身边走在路上的朋友,有多少正在疗伤DiLiLiLi...不知多少孤独的夜晚DiLiLiLi...从昨夜酒醉醒来每一次难过的时候,就独自看一看大海总想起身边走在路上的朋友,有多少正在醒来让我们干了这杯酒,好男儿胸怀像大海经历了人生百态世间的冷暖,这笑容温暖纯真不论如何,新的更广阔的天地已经打开了。现在的我,是如此渴望在这个新的天地里去做些事情。内心依然如火。而我,依然奔跑在路上。生活真的是很精彩。只要认真地去生活。感谢朋友。感谢未知。感谢苦难。感谢失败。感谢绝望。感谢激情。感谢忍耐。感谢欢乐。感谢恬淡。而继续的生活呢?想起了阿甘正传,Jenny对Forrest喊道:Run! Forrest, run!那就继续奔跑吧。生活: 依然奔跑在路上(8)曾翔(四) 华尔街是什么街?真实的生活并不完全是故事。所以,我的这篇求职之旅的(一)、(二)、(三)如果是我的一些故事的话,那么,到此为止主要故事已经收场了。在下面,我会竭力揭示出一些故事背后的东西。这正是本文最初的基调定位所在: 感性+理性。只有激情还不够,还需要冷静地思考。文章最初提到,我是从土人开始的,最初也是懵懂无知的,甚至到今天拿到华尔街投资银行的offer,依然还是很大程度上的土人一个。而华尔街到底是什么街呢?投资银行又是什么行呢?在《说谎者的扑克牌》(Liar’s Poker)一书中,作者开篇即这样说道:俗话说: “华尔街的一端是阴阳河,另一端是坟墓。”这句话很精辟却并不完善,它遗漏了位于两者之间的幼儿园。这些年来,华尔街始终处于风顶浪尖的舆论中心,千夫所指,褒贬不一。本文不追究具体的道德意义,不过想友情地提示一下看官朋友: 真的想走进这条街吗?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甚至说,适合者只是少数。再甚至说,少数中的少数。如果你对于这些一无所知的话,那么,可以看一些经典的书籍,比如:迈克尔•刘易斯,《说谎者的扑克牌》(Liar’s Poker),中文版,海南出版社。(光华人网站上有电子版的,包括英文版的。)罗恩•彻诺,《摩根财团——美国一代银行王朝和现代金融业的崛起》,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上面那两本书基本上是从纪实或者畅销书的定位出发来提供看待华尔街投资银行的角度的。如果就学术而言,国内最近也有些关于投资银行的书面世,比如:何小锋、黄嵩,《投资银行学》,北京大学出版社。谢剑平,《现代投资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外关于投资银行的书也很多,我曾从北大光华的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借出书并影印过如下几本:Charles R. Geisst, Investment Banking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Prentice Hall.K. Thomas Liaw, The Business of Investment Banking, John Wiley & Sone, Inc.有些网站也有丰富的资料,除了各大投资银行网站以及一些财经网站比如WSJ(华尔街日报)、FT(金融时报)、Bloomberg等等(相关网址恕不赘列),还有比如:http: //ww.vault.comhttp: //ww.wetfeet.comhttp: //www.careers-in-finance.com/ib.htmhttp: //www.investment-banking-resources.com/http: //fisher.osu.edu/fin/cern/invbank.htmhttp: //www.a-ten.com/alz/inbank.htmhttp: //www.cibclub.com.cn/net/index.php (注: 和君创业做的,其老板王明夫另办有所谓的投资银行私塾,不过我没有参加过。据我所知,北大清华有些学生参加,具体情况不详。)http: //www.hongxing163.com/list.asp?boardid=43http: //club.amteam.org/club/default.asp (注: AMT Club,背景是著名的华尔街金融培训公司爱姆特,这个网站的大部分资料和咨询相关,但有很多关于投资银行的资料。)http: //www.gsmer.net/home/forumdisplay.php?f=100 (光华人网站的投行版,上面有大量的关于投行的资料。)就求职而言,Vault和Wetfeet作为最好的两大职业服务网站,每年都会推出最新版本的投资银行指南,包括投资银行介绍、相关金融知识、面试指南等各方面。国内目前也有些关于投资银行求职方面的书,但最好的无疑是许国庆、李国忠写的《无领到白领》(中信出版社)。如果还不知道投资银行的话,那么先去看一些相关资料吧,了解一些背景情况!作为这一系列文章的第四篇,在结尾,我必须指出: 无论一些光环多么耀眼,仍要看到光环背后的一些东西。而且,毕竟,最后可以去投行的人依然是少之又少。那么,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呢?是否应该把这个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呢?大而话之,从历史上看,任何盲目跟风都只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从荷兰的郁金香到中国的君子兰,从文革后中国的“文学热”到今日大学校园里的“投行热”,这里面真正的思考者有多少呢?改一句俗话作为本篇收尾吧: 街上有风险,走路请当心。生活: 依然奔跑在路上(9)曾翔(五) 积累积累再积累不知道列位是否真的重视了我在这一系列文章之(四)里的一些话。为此,我在此不得不再次重复。因为,很多时候,重复是为了强调——强调自己的定位问题: 自己是否适合?是否有这个能力?是否可以在这个行业里生存下来并表现出色?反复说这一点,是感觉国内的教育也好舆论也好,总有种偏激。比如,一味强调“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但却很少考虑吃的苦是否值得。父母一直期盼着孩子从重点小学上到重点大学然后出国留洋拿个洋博士,却很少考虑是否每个人都适合读博士然后做什么家什么者的。大学校园里的投行热也是如此。好像大家都感觉到这是个暴富的行业,是可以一夜脱贫走入上流社会的地方,然后纷纷趋之若鹜。所以,方向的确定,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你的确有志于进入投行,那么,剩下的就是去一步步积累,积累,再积累。在这个系列文章的(五)中,我会认真分析投行招人的一些基本要求。很多东西,其实就是种“潜规则”。自然,每家投行都宣称自己如何公平,可是,这世界上没有完全公平的事情。说句公道话,投行在诸多行业中已经在很多方面表现得非常公平了。这些基本要求,我想大概可以分为硬性要求和软性要求两方面,这些要求很多时候就是投行选人的标准。起码,公司的HR首先会根据一些硬性要求从成千上万份简历中筛出适合参加面试的几十个candidate。硬性要求有什么呢?我想,无非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 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很多东西其实是隐藏在背后的: 比如家庭背景。在美国,一些世家子弟很容易得到机会,这是公开的秘密,很多投资银行家都有庞大的家族在支撑着投资银行业。在目前的中国,家庭背景的重要性还并不为许多申请者所知,但是,也要知道,一些投行高层的家庭背景是极为显赫的。对此我觉得应该公允看待。毕竟,投资银行业的核心无非仍然是两个字: People Business。投行并不排斥出身卑微的人,但是,这些人要想在投行立足,人际关系网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再插句话,投行内部的推荐还是非常管用的。但是,我相信如果投行内部推荐的话,这个被推荐者也会是比较独特的,必然有其独特之处,因为投行的人用句俗话来说也是“人以群分”的,投行的人一般不会随便推荐的。而毕竟,born with silver spoons的人只是极少数,投行的公平性最大体现在允许甚至青睐许多出身平凡但敢于打拼的人。对年轻人而言,敢于打拼而且头脑聪明的最大体现就是教育背景——是否出自名校。在美国,是Ivy League,是沃顿和哈佛的MBA们。在中国,是北大清华复旦(有时加上交大)。投行的这种名校情结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其实也很容易琢磨出来。此外,即便出自名校,也要看在校的表现如何,比如学习成绩是否名列前茅。也许有些有志投行但目前并非在所谓 “名校”就读的人士会为此抱怨发牢骚,那么我的建议就是,除非你是特别优秀突出的、让人惊为天人的那种类型,否则还是把牢骚咽在肚子里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或者在国内通过考研的形式上北大清华等名校,或者通过工作若干年后再申请国际顶尖商学院的MBA,之后再去申请投行。这样是曲线了一些,但是,要明白,很多时候,要达成一个目标,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或者曲折的经历。近年来,投行在校园里逐渐热起来,很多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也纷纷申请,应该说这是个好事,而且投行不是一概排斥其他专业的学生,不过,这些申请者就要多弥补一些和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相比进入投行的不足。我曾经在2004年为某家国内知名券商的投行部帮忙筛选简历,看到某名校一位计算机系同学的简历,通篇是掌握多少种计算机语言、参加过编写什么程序、参加过什么软件开发项目之类的,完全和投行没有交集——可想而知,这样的简历马上被打掉。2. 优异的英语水平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英语是这些国际投资银行里的通用语言。许多申请者被排在投行的门外,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英语不好。我想想我自己,觉得还是比较幸运,大学本科的时候,大一和大二两年花了大量的精力和苦功去学习英语,所以真的是受益匪浅,这样在硕士阶段就可以省出很多的时间精力去做别的事情。这里,也想提醒志于进入国际投行的人们,一定要把英语练好。这是基本的要求。而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面试投行的时候,英语水平表现在口语一定要好。有些投行还会通过笔试考察申请者的英语书面水平。申请者的英语成绩好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简历上的英语成绩,比如国家四六级英语考试90多分,托福成绩640,GMAT720之类的。这样的数字会让HR眼睛一亮,然后有信心判断出这个申请者的英语还不错,然后会挑出来参加面试。有些申请者知道此道后会不择手段去造假,没有那么高的成绩却要给自己编个很高的成绩,这是很忌讳的。因为即便被挑中面试,只要一张口,面试官就会知道这个申请者的英语如何,同时也就能判断出这个申请者是否造假——而在投行面试中,cheating一向是大忌!生活: 依然奔跑在路上(10)曾翔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