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 《飞行村》 第一章 长途跋涉之后 “至于美属刚果,还未列入考虑范围之内吗?……”马克斯·于贝尔问道。 “这又有什么用呢,我亲爱的马克斯?……”约翰·科特回答说,“难道美国缺少广袤的领土吗?……在阿拉斯加与得克萨斯之间有多少新划入美国版图,但却又是荒无人烟的地区啊!……我认为,在去国外实行殖民统治之前,最好先在国内垦殖……” “噢!我亲爱的约翰,如果事态持续发展下去的话,欧洲国家会将非洲全部瓜分掉的!非洲的领土面积约有30亿公顷呢!……难道美国人会放弃整个非洲,将其拱手让给英国人、德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和比利时人吗? “和俄国人一样,为了相同的原因,美国人不需要非洲……”约翰·科特反驳道。 “什么原因呢?……” “那就是,当我们只要伸展手臂即可达到目的时,就没有必要去劳累双腿……” “好吧!我亲爱的约翰,联邦政府总有一天会要求得到它在非洲的那份领土的……不算独立的刚果,现在已经有法属刚果、比利时刚果和德国刚果,而那个独立的刚果就等着时机牺牲自己的独立呢?……3个月以来,我们已经跑遍了这个国家……” “我们只是作为好奇者,普通的好奇者而已,而非征服者,马克斯……” “二者之间并无显著区别,尊敬的美国公民。”马克斯·于贝尔指出,“我再重申一遍,在非洲这块土地上,联邦政府本可以为自己争得一块极好的殖民地的……这里有肥沃的土地。这里的自然条 件优越,灌溉充足,它拥有永不干涸的水域……” “尽管这里的酷暑令人难以承受!”约翰·科特边说边用手揩着 他那被热带阳光烤得淌汗的前额。 “啊!我们已经不再把这当成一回事了!”马克斯·于贝尔接着 又说,“难道我们没有适应这里的气候吗?我说的是我们这些在非 洲生活的人,我亲爱的朋友,你并没有发现我们有任何不适,对吗? ……现在还不足3月份,你知道7、8月的温度吗?那时的阳光会 像火钻一样穿透你的皮肤!……” “当然,马克斯,要想成为帕马安人①和桑给巴尔人②,我们可能会有些困难,因为你们法国人和我们美国人的皮肤都太嫩了! 不过,我知道,我们会圆满完成这次既有趣,又收获颇丰,而且还受 到好运青睐的探险活动的……但是现在,我急于想回到我们设在 利伯维尔的办事处,在那里重新找回片刻宁静。在这样一次长达 3个月的旅行之后,旅游者是需要稍事休息的……” “同意,我的朋友约翰,这次探险旅行是挺有意思的。但是,我 得承认,这并没有为我带来我所期盼的一切……” ①帕马安人:加蓬的一个民族,讲班图语。 ②)桑给巴尔人:桑给巴尔是位于印度洋,靠近非洲海岸的一个岛屿,属坦桑尼亚领土。——译者注 “怎么!”马克斯,我们在一个陌生的国度穿越了数10万公里 的路程,我们在那些不太友好的部落经历了那么多危险,我们以火 枪还击原始部落的土著投来的标枪、乱箭,我们在努米底亚③雄师与利比亚猎豹光临的地方打猎;因为我们的头儿于尔达克斯要贩 卖象牙,我们看到了百象大祭;我们丰收了那么多质量上乘的象 牙,足以用来制造全世界钢琴的琴键!……而你竟然还说不满意!……” “我是满意中仍有些遗憾,约翰。所有这些都只不过是去非洲中部探险的旅行家们最一般的收获清单……这也不过是读者在一些探险家的记述中读到的,例如:巴尔特、布尔通、斯派克、格兰特、杜莎吕、利文斯通、斯坦利、塞尔帕、潘托、安德尔松、卡边隆、玛日、布拉扎、加里尼、第博斯凯、勒让、玛萨里、威斯曼、布翁方提、迈斯特……” 突然,四轮大车的前部撞到了一块大石头上,打断了马克斯·于贝尔正在列举的非洲征服者的名单。约翰·科特趁机对他说: “这么说,你本来期待在我们的旅程中找到其他东西喽?……” “是的,我亲爱的约翰。” “是某种意想不到的东西吗?……” “比这还要棒,我得承认,我们已经碰到过不少,出奇不意的事了……” “是某种很特别的东西吗?……” “正是,我的朋友,在旧利比亚,我从来都没有机会用上‘神奇的非洲’这个由古代的吹牛高手开创的非同一般的修饰语……” “哦,马克斯,我认为,一个法国人可比……” “比一个美国人更难满足……约翰,如果有关我们这次探险的回忆对你是足够的话……” “绰绰有余,马克斯。” “如果你在返回时非常高兴的话……” “非常高兴……尤其是当回来的时候!” “那么你一定会认为,那些读到我们这次探险故事的人肯定会这样惊叹:‘太棒了!这可真稀奇!’是吗?” “如果他们不为此而惊呼的话,那他们就太苛刻了!” “可是在我看来,他们还不够苛刻呢……” “也许,”约翰·科特说,“如果我们是在一头雄狮的胃肠中,或是在乌班吉河食人兽的肚子里完成探险的话……” “不,约翰,倒用不着非得有这样的结局。当然,读者们,甚至一些女性读者都会对这样的结局兴味盎然的。在上帝和全人类面前,你敢凭良心发誓说,我们已经发现并且观察到的东西要比前人观察到和发现的多吗?……” “的确不能,马克斯……” “而我,我希望能够成为最杰出的……” “贪吃者常将嘴馋宣扬为一种美德!”约翰·科特解释说,“至于我,我觉得已经满足了,我不再期待这次探险带给我们更多的东西……” “也就是说,你不期待任何事情了,约翰。” “可是,马克斯,旅行还没结束呢,从这里回到利伯维尔还需要5、6③努米底亚:北非古国名,今阿尔及利亚北部。——译者注个星期,在这段时间内……” “咳!”马克斯叫了起来,“这只不过是一段简单易行的路程……这不过是各阶段行程中的一段普通寻常的道路而已……就好像在天气好时坐着马车散步……” “谁知道呢?……”约翰·科特说。 这一次,大车停在一座小山丘脚下,大家要在此处过夜。山丘上长着5、6棵树木,它们孤零零地点缀着这片笼罩在落日余辉下的平原。 现在是晚上7点钟。这里位于北纬9度,黄昏非常短暂,夜幕很快便降临了。今晚的夜色肯定会非常浓重,因为新月刚刚消失在天际西边,而厚厚的云层又即将遮蔽星光。 由于这辆大车只是用来载客的,因而车内既未装运货物也没配备食品。您可以想象一下,这只不过是由6头牛拉着前行并且安装在4个粗大轮子上的一节车厢。车厢前部开有一个小门,侧面有几扇小窗户透亮。车厢内部用隔板分成两个小房间。后面的那个小房间供两个25、6岁的年轻人使用,他们一个是美国人约翰·科特,另一个是法国人马克斯·于贝尔。前面的小房间则由葡萄牙商人于尔达克斯和赶车人卡米占据。这个卡米是喀麦隆的当地土著,他很擅长这份在乌班吉河的灼热地带当向导的苦差。 大车结实牢固,经过这样一番长途跋涉,它的车厢仍然完好无损,它的车轴既没裂开也未变形,它的车轮只不过是在轮辋处稍有磨损。也许人们以为这辆大车只不过做了一次15到20古里①的散步式旅行,而实际上,这一次的行程有2000多公里呢! 3个月前,这辆大车离开法属刚果首都——利伯维尔,沿东一直行驶在乌班吉平原上,它的行程比注入乍得湖南部的阿比亚德河的流程还要长。 这片平原的名字来源于刚果河(也叫扎伊尔河)右岸的一条主要支流——乌班吉河。乌班吉平原一直延伸到由德国西非总领事管辖之下的德属喀麦隆东部。即使在最新绘制的地图上,这片平原目前也不能被精确地标示出来。我们不能说这里是一片沙漠——一片可以生长植物但却与撒哈拉沙漠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的沙漠,——但我们至少可以说这里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地区,若干相距甚远的村庄零星地点缀在这里。一些大的部落,例如生活在尼罗河与刚果河流域之间的穆布图人,他们在这里不断征战、相互厮杀,甚至还以食人肉为生。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里的人通常还要食用儿童来满足他们这种食人的本性。于是,当地的传教士们纷纷献身于救助这些孩子的事业当中。他们或者强行带走孩子,或者将他们赎出带走。在西朗巴河沿岸建立的传教团驻地,传教士们按照基督教的方式将这些孩子抚养成人。请不要忘记,万一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停止慷慨资助的话,那么,这些传教团很快就会因为缺少资金而陷入困境的。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在乌班吉地区,当地的儿童常被当作流通的货币用来进行贸易活动。商人们将消费品带入地区中心地带,人们使用小孩子作为交换购买这些物品。最富有的当地土著就是那个拥有最庞大家庭的人。 ①古里:法国古里,约合4K里。——译者注 虽说葡萄牙人于尔达克斯并不是为了商业利益才穿越这片平原的,虽说他没有与乌班吉河沿岸的部落进行任何交易,虽说他除了想在这片盛产大象的地区弄点儿象牙之外别无他求,可是有一点却不可否认:他与刚果那些残暴的部落有来往。甚至在好几次相遇中,他都对那些怀有故意的土著敬畏有加,而且还用自己猎捕象群的猎枪与他们的防御性武器进行交换。不过,到目前为止,这次探险还是颇为幸运、硕果累累的,因为探险车队中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事故。 另外,在一个靠近阿比亚德河源头的村庄附近,约翰·科特和马克斯·于贝尔还救出了一个正面临被人吃掉厄运的孩子,他们以几个玻璃珠子的价格将他赎回。这个男孩大约十几岁,他身体结实,长相可爱。和某些部落的黑人一样,在他身上,黑人的特征并不是很鲜明。他面颊的肤色很浅,他的头发金黄,不像一般黑人那样又短又卷,他的鹰钩鼻取代了黑人特有的塌鼻子,他的嘴唇很薄,不是黑人特有的那种厚嘴唇。他的双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久,他对自己的两位救命恩人便表现出了一种子女对于父母的那种热爱之情。这个可怜的孩子叫朗加,他的父母都去世了,他被人从部落里掠走。这以后,他曾被传教士们收留过一段时间,学了一点儿英语和法语。然而有一次,他不幸又重新落入当卡人手中,等待他的是何种命运,我们当然已经能够猜到了。朗加感激并且热爱两位救命恩人,两位好朋友对此也很是感动。他们非常喜欢这个孩子,他们供他吃、穿,并且不惜金钱抚养他。朗加是个早熟懂事的孩子。从那时起,他的命运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像当地那些不幸的孩子一样被当作活的商品,他生活在利伯维尔的办事处,成为马克斯·于贝尔和约翰·科特的养子……他们抚养他而且永远不会抛弃他!……每当马克斯·于贝尔或者约翰·科特用手抚摸他的头部时,他都会流下幸福的眼泪。虽然他年纪很小,但他却懂得这份关爱。 当牛车停歇时,那几头拉车的牛因为在难耐的高温下长途跋涉而累得疲惫不堪,它们也在草地上躺倒休息了。当朗加的两位保护人从车厢中出来时,朗加跑了上来。刚才他一直都忽前忽后地跟着牛车行走。 “朗加,你累吗?……”约翰·科特握着孩子的手问道。 “不……不累!……腿很棒……喜欢跑。”朗加开心地对约翰·科特和马克斯·于贝尔笑着回答说。 “现在该吃饭了。”马克斯·于贝尔说。 “吃饭……对……我的朋友马克斯!” 说着,约翰·特科亲吻了一下朗加向他伸过来的双手,然后与行李搬运工一起走到小山丘的树荫底下。 这辆牛车只是葡萄牙人于尔达克斯·卡米以及他们那两个同伴的代步工具,他们的行李和象牙都交由探险车队的雇工们搬运。雇工大约有50来人,大部分是喀麦隆的黑人。他们把象牙和装满每日膳食的箱子放到地上。在乌班吉这片野味丰盛的地区,除了自己带的食物,探险车队还可以依靠打来的猎物充饥。 这些黑人都是雇佣来的,他们熟悉这个行当。由于这趟探险硕果累累、获利颇丰,因而他们这次的工资也很高。我们常将那些从不出门的土著形容为“孵蛋的母鸡”。而对于这些雇工,我们则可以说他们是“从未在家孵出蛋的母鸡”。这些人从小就习惯搬运货物,只要不缺胳膊少腿,他们就会一直干下去。当然,这份职业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因为他们还要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干活。他们的肩膀需要承受象牙与食品箱的重担,他们的皮肉经常裸露在外,他们的双脚常常走得鲜血淋淋,他们的上身总是被植物的尖刺戳破。他们就这样几乎赤身裸体地从拂晓一直走到上午11点钟,午饭之后又重新上路,一直到傍晚暑气消失时才能停歇。当然,在自身利益的趋使之下,商人们必须付给他们工资,供给他们食物,而且还不能让他们过度劳累。以上几个条件商人们一般都会一一遵守办到。在猎象时遇到危险是经常的事,而且有时还会碰到雄狮与猎豹。在这种情况下,探险车队的头儿就必须拥有一批可以信赖的雇工。另外,一旦探险车队已经获得所需要的珍贵物品,那么,即时、安全地返回位于海滨的办事处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车队最好不要因为过度劳累或是疾病而在路上有所耽搁,尤其不要染上天花,这种病的危害是最令人恐怖的。因此,本着以上这些原则并且根据以往的经验,于尔达克斯非常关心车队雇工的健康问题。在这次深入赤道非洲中部的探险活动中,车队直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过任何问题。 正是这片非洲赤道地区为于尔达克斯提供了大量优质象牙。这些象牙都是从阿比亚德河以东的达尔富尔①地区的边缘地带获得的。 探险车队在几棵高大的罗望子树下安顿下来。搬运工们打开食品箱。约翰·科特向于尔达克斯提了个问题,于尔达克斯操着流利的英语回答他说: “科特先生,我认为这个地方很适合我们休息,我们的牛也有现成的食物可吃。” “不错,它们可以在那边吃到又肥又多的草……”约翰·科特说。 “我们也可以尽情地去吃,”马克斯·于贝尔补充道,“只要我们拥有反刍类动物的生理结构和3个用来消化的胃!” “谢谢,”约翰·科特说,“但我更喜欢来一块烤羚羊肉,再吃些我们带的饼干,喝点儿我们的马德拉①葡萄酒……” “而且我们还可以在这种酒里加上几滴穿越这片平原的清澈的河水。”于尔达克斯说。 他边说边用手指着那段流淌在距离小山丘一公里处的河水——这无疑是乌班吉河的一条支流。 ①达尔富尔:苏丹两部的山区。——译者注 ①马德拉葡萄酒:产于马德拉岛,该岛位于大西洋中,在摩洛哥西部,属于葡萄牙领土。——译者注 大家很快就完成了安营扎寨的工作。成堆的象牙码放在牛车旁边。拉车的牛绕着罗望子树信步走着。人们用枯树枝燃起了堆堆篝火。赶车的卡米检查了车队的物资。车队带回了大量已经晒干或者还未晒干的驼鹿皮和羚羊皮。猎手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继续获得这些动物的毛皮。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香味。行走了整整一上午,这会儿每个人的胃口都出奇得好。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武器和弹药都在车内闲置着。于尔达克斯、卡米、约翰·科特和马克斯·于贝尔使用的几箱子弹、几杆猎枪、几支卡宾枪、几把手枪——这些现代的精良武器均处于戒备状态。 一小时之后,大家才结束晚餐,吃饱喝足,疲惫不堪的车队很快便进入了酣睡状态。 当然,卡米会让几个雇工负责车队的安全问题,他们必须每两个小时换一次岗。在这种偏远地区,提防那些图谋不轨的家伙——无论是长着两只脚的人或是长着四只爪子的动物——总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于尔达克斯也不会忘记采取一切防范措施。于尔达克斯虽然年已50,但他仍然非常健壮而且耐力极强,他对这种探险活动很在行。同样,35岁的卡米身体也很结实,他机敏灵活、沉着冷静、勇气非凡,他是车队穿越非洲时的向导。 此刻,两个好朋友和于尔达克斯正一起坐在一棵罗望子树下吃夜宵。夜宵是由一个担当厨师之职的土著刚刚做好并由朗加送过来的。 吃夜宵时,大家的舌头和嘴巴都没闲着。只要不往嘴里塞太多的烤肉,咀嚼食物就丝毫不会妨碍说话。他们在谈论什么?……回忆他们往东北方向探险时遇到的小插曲?……根本不是。这几个能够活着回来的人更讲究实际。回到利伯维尔办事处的路途还远着呢——还有2000多公里——他们还得走上9到10个星期。“是啊,谁知道返回的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约翰·科特向他那个期待非同寻常的事情发生的同伴说道。 从达尔富尔的边缘地带一直到这里,探险车队在跨过阿乌卡得贝河及其支流以后,向乌班吉河方向走去。这一天,他们刚好停在东经22°和北纬9°的交点附近。 “以后,”于尔达克斯说,“我们将沿西南方向前进……”“如果我没看错的话,”约翰·科特接着说,“非常明显,南边地平线处有一片从东到西一望无际的森林。” “啊!是的……一望无际!”于尔达克斯又说,“假如我们必须从东面绕过它的话,那么,我们得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将它抛在身后!……” “如果从西面呢……” “若从西面走,”于尔达克斯答道,“这就不会绕太远,只要沿着森林边缘走,我们就能在宗戈湍流附近找到乌班吉河。” “难道穿越森林不能缩短行程吗?……”马克斯·于贝尔问道。 “是的……这可以缩短大约半个月的路程。”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穿越森林呢?……” “因为这片森林是不可穿越的。” “啊!不可穿越!……”马克斯·于贝尔面带怀疑地惊叹道。 “我们可能走不出来,”于尔达克斯说,“我也不敢确定,因为没人试过。若是用牛车去冒险,可能也是徒劳。” “于尔达克斯,您刚才是说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穿越这片森林吗?……” “尝试……我可不知道,马克斯先生,但是,如果有人成功的话……哦不,没有……在喀麦隆和刚果都没人敢冒险。谁敢奢望穿越这片到处充满荆棘,没有一条小道的森林呢?……我甚至不知道在森林中是否能用火与斧子开辟出一条道路来。更不要说那些枯树了,它们足以构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难以逾越,于尔达克斯?……” “好啦!我亲爱的朋友,”约翰·科特说,“别为这片森林激动不已了,我们只需绕过森林就行了,这已经很幸运了!……我承认,我一点儿也不想冒险穿越这样一片森林迷宫……” “甚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些什么?……” “你希望我们能在那里发现什么东西吗,马克斯?……未知的王国、歌唱的城市、神秘的乐园、新奇的动物、长了五只爪子的食人兽,或是长了三条腿的人吗?……” “为什么不呢,约翰?……正是为了这些才值得进去一看! 朗加关切地瞪大眼睛,脸上神采奕奕,仿佛在说,如果马克斯·于贝尔要去这片森林探险,他是一定不会害怕随行的。 “不管怎样,”约翰·科特说道,“既然于尔达克斯不打算穿越森林达到乌班吉河沿岸……” “哦不,当然不,”于尔达克斯赶忙说,“这将冒着再也走不出来的危险!” “看,我亲爱的马克斯,还是让我们小睡一会儿吧。这样你可以在梦中尽力去揭开这片森林的秘密,在这片不可穿越的森林中冒险……当然,只是在梦里,这样难道不是很谨慎吗?……” “笑吧,约翰,随便您怎么笑话我!可是,我却记得我们国家的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具体是哪位诗人我记不清了,‘在未知中探寻以便发现新奇’。” “真的吗,马克斯?……与这句诗押韵的是哪一句呢?” “哦,我的天哪!……我忘了,约翰!” “那么,就像忘记第二句诗那样忘记这第一句吧。我们睡觉吧!” 他们没有躲在牛车里睡觉无疑是最明智的办法。虽然太阳已经落山,可是余热仍旧未消。躺在这片凉爽的罗望子树荫下,可以避开一些暑气。只要天气允许,在小山丘脚下过上一夜,那些习惯于下蹋“露天旅馆”的人是不会介意的。这天晚上,尽管繁星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但由于不会下雨,因此,在大自然中露宿是极为适宜的。 朗加拿来毯子,两个好朋友紧紧裹在里面,躺在一棵罗望子树的根部——树根搭成了一个真正的房间框架——朗加蜷缩在他们身边,就好像一只看家的小狗。 在像他们那样入睡之前,于尔达克斯和卡米最后一次巡查了营地,以确信拴好的牛不会跑掉,监督雇工是否已经上岗值班,检查篝火是否已经熄灭——因为只要一点点火星儿就足以燃起干草和枯树而引发火灾。巡视之后,两个人回到小山丘。 两个人不久便睡熟了——他们睡得如此之香,可能连上帝打雷都听不到。也许那些值夜的雇工也抵不过这瞌睡虫的诱惑吧?……事实上,10点钟以后,大家都睡着了,没有一个人能够警告大家那些燃烧在大森林边缘的可疑火光。 第二章 移动的火光 那片刚刚燃起摇曳不定火焰的漆黑树丛距离这个小山丘至多不过2公里。大约有十几处这样冒着烟的火焰,时而连成一片,时而星星点点。虽然空气中并没有风,可它们却在熊熊燃烧着。也许有一群当地土著正在这片树丛中宿营。可是,这片火光并不是某个宿营地的篝火。人们在夜间休息时所点燃的篝火、火苗是集中在一起的,而这些火光却在一百多托瓦兹①的面积上任意移动着。 ①托瓦兹:法国旧长度单位,相当于1.949米。——译者注 请不要忘记,一些来自西面阿达马乌阿或巴吉尔米地区以及来自东面乌干达地区的游牧部落经常会光临乌班吉这片平原。而一支想在黑暗中行进的商队是不会如此不谨慎的,他们不会借助火光来通报自己的出现。因此,在这片树丛中的只能是一些当地土著。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对这个在罗望子树荫下熟睡的探险车队起了歹意呢? 无论如何,不管是这些土著的首领想威胁探险车队,还是几百名帕乌安、房济、希鲁、巴里、当卡或者其他土著只等此时借着人多的优势想攻击探险车队,至少在10点半钟这个时刻,探险车队中没有一个人采取了防御措施。所有的人,不管是主人还是仆人都在营地睡熟了。更为糟糕的是,那些负责值夜的雇工也纷纷沉浸在梦乡之中。 万幸的是,小朗加醒来了。毫无疑问,如果不是他的眼睛向南边地平线看了一下,他肯定也会重新入睡的。虽然仍是睡眼惺松,但他一下子便感觉到了这道划破黑夜的刺眼亮光。他伸了伸四肢,揉了揉双眼,更仔细地看着……哦不!他没搞错:零乱的火光正在森林边缘移动。 朗加马上想到车队可能要遭到袭击了。他的这种想法更多地是出于本能,而并非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事实上,那些准备抢劫与屠杀车队的土著并不知道,当他们采取突袭的方法时,他们便会增加取胜的机会。以前,他们是不会让别人发现自己的。可是,这些人为什么要暴露自己呢?…… 朗加并不想吵醒马克斯·于贝尔和约翰·科特,他悄无声息地向牛车爬过去。当他找到卡米时,他拍着卡米的肩膀叫醒他,并用手指给他看天边那片火光。 卡米站起身来,他整整观察了一分钟这片移动的火光,然后大声叫道: “于尔达克斯!” 这个早就习惯立即从睡梦中醒来的葡萄牙人一下子便站了起来。 “出什么事了,卡米?……” “看!” 卡米伸出胳膊指着平原那片被火光照亮的边缘地带说。“当心敌人!”于尔达克斯高声说道。 几秒钟之内,车队所有的雇工均站起身来。大家都被眼前局势的严峻性深深震惊了,甚至没有人还记得要去责备那些玩忽职守的值夜者。毋庸置疑,如果没有朗加,那么,在于尔达克斯和他的同伴熟睡期间,整个营地都会遭到进攻的。 至于马克斯·于贝尔和约翰·科特是怎样离开树根重新找到于尔达克斯和卡米的,这里就不用赘述了。 现在是10点半过几分。漆黑的夜笼罩着平原的北部、东部和西部,只有南部被闪亮的火陷照耀着。这闪着耀眼光芒的火光大约有不下50处之多。 “这肯定是一群土著,”于尔达克斯说,“而且很可能是那些经常出没于刚果河与乌班吉河沿岸的布照土著。” “肯定是,”卡米补充说,“这些火光不是自己燃烧起来的……” “另外,”约翰·科特观察到,“我看见有人的手臂举着火把移动!” “但是,”马克斯·于贝尔却说,“手臂应该长在肩膀上,而肩膀应该长在身体上,可是,在这些火光中,我们却看不到人的身体……” “这是因为他们在边缘那边的树后……”卡米说。 “可是,”马克斯·于贝尔接着又说,“我并不认为这是一支走在森林边缘的队伍……不是!虽然这些火光前后并不连贯,但他们总是回到同一个地点……” “那里肯定是这些土著的营地,”卡米肯定地说。 “您的意见呢?……”约翰·科特问于尔达克斯。 “我们将会受到袭击,”于尔达克斯说,“我们现在就必须马上采取防范措施……” “可是,为什么这些土著不在暴露自己之前就袭击我们呢?” “黑人和白人不同,”于尔达克斯说,“虽然他们考虑欠周,可是由于他们人多势众而且生性残暴,他们还是很可怕的……” “这是一样连我们的传教士也难以将他们变成羔羊的猎豹!……”马克斯·于贝尔补充道。 “准备好!”于尔达克斯最后说了一句。 是的,准备抵抗,直到临死的那一刻。不要指望乌班吉地区的这些土著有丝毫同情心。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出他们残忍到何种程度。连澳大利亚、萨罗蒙、埃布里德、新几内亚那些最野蛮的部落也难以与这些土著相媲美。在这片地区中部,尽是一些食人者居住的部落,传教团那些冒着极大生命危险的传教士们对此并非一无所知。我们本应将这些人面兽划归到动物之列的。在赤道非洲这片地区,软弱是一种罪孽,而力量却代表一切!事实上,这些黑人即使到了成年,其中也没有几个人能达到5、6岁孩子所具备的智力水平!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证据不胜枚举,传教士们经常是这些惨不忍睹场景的见证人——在这个地区仍然实行着人祭。这里的奴隶要为主人殉葬。人们将奴隶的头颅固定在柔软的树枝上,当拜物教的祭师把它们砍下之后,便将头颅扔到远处。在盛大的庆典上,10到16岁的儿童常被当作食物吃掉,一些部落首领只吃这些孩子的嫩肉。 除了食人的本性之外,这些土著天性还好抢劫。在偏远地区,他们有时会在旅行车队经过的道路上进行攻击、抢劫和掠夺。虽然这些土著不像商人及他们的雇工那样拥有装备精良的武器,但是他们却人多势众,数千个土著总是有可能战胜几百名雇工的。赶车人对此并非茫然不知。因此,他们根本不会将车赶到这些村落中行进,例如纳贡贝·达拉村、卡拉卡·泰默村以及阿乌卡德贝和阿比亚德河地区的一些村落。在这些村落还没有传教士,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来的。任何可怕的事物都不能阻止这些传教士们的献身精神,他们要将幼童的生命从死亡之手中夺回,他们要用基督教的文明重新繁衍这些野蛮的种族。 从这次探险活动一开始,于尔达克斯就经常遇到当地土著的袭击,但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既不用花费太多的代价,也没有人员伤亡。返回的路程是非常安全的。从西边绕过这片森林之后,车队就可以到达乌班吉河的右岸,然后再沿河一直顺流而下,他们就可以抵达乌班吉河注入刚果河右岸的河口。从乌班吉河开始,就有商人和传教士出入这片地区。那时,车队就不用担心碰到游牧部落了。法、英、葡、德等国的殖民者都希望能将这些土著逐渐驱赶到达尔富尔这片偏远的地区去。 车队只要再走几天便可以抵达乌班吉河。可是,在这段路上,他们会不会因为遇上人数众多的掠夺者而全军覆没呢?……大家有必要为此而担忧。无论如何,车队不会毫不抵抗便全军覆没的。在于尔达克斯的号召下,大家做好了一切抵抗的准备。 顷刻之间,于尔达克斯、卡米、约翰·科特、马克斯·于贝尔已经全副武装,他们手握卡宾枪、腰别手枪,枪里都上满了子弹。牛车上装的十几支步枪和手枪交给几个忠实可靠的雇工使用。 与此同时,于尔达克斯命令手下布署在几棵高大的罗望子树旁,以便躲避致命的毒箭。 大家等待着,夜空中并无任何动静。看来这些土著并没有走在森林的前部。火光不停地移动,到处都冒着一缕缕黄色的长烟。 “这些用树脂点燃的火把正沿着森林边缘前进……” “没错,”马克斯·于贝尔说,“但我仍然坚持我的意见,如果这些人想袭击我们,他们为什么要点燃火把暴露自己呢?……” 的确,这是很难解释的。但是,既然他们是上乌班吉河地区未开化的土著,那么,这又有什么可值得奇怪的呢?…… 半个小时过去了,局势仍无任何变化。营地的人们严阵以待,大家的目光由东到西注视着远处那片阴暗地带。在火光照亮南方时,一支小分队会有可能从侧面借着黑暗偷袭车队。 在这个方向上,平原肯定是荒无人烟的。一小撮进犯者在于尔达克斯和同伴们拿起武器之前是不可能偷袭到他们的。 又过了一会儿,将近11点了,马克斯·于贝尔走了几步,离开于尔达克斯、卡夫和约翰·科特组织的队伍,坚定地说: “得去会会敌人……” “这有用吗?”约翰·科特问道,“难道最谨慎的做法不是要求我们一直守到天亮吗?……” “等待……等待……”马克斯·于贝尔反驳说,“我们的睡眠就这样被打断了……还要手握枪支等待6到7个小时!……不!应该尽早知道该做些什么!……不管怎样,如果这些土著根本没有歹意的话,那我还想重新回到树下继续我的美梦呢!” “您是怎么想的?……”约翰·科特向缄默不语的于尔达克斯询问。 “也许马克斯·于贝尔先生的建议值得考虑,”他接着说,“但是,不要冒然行事……” “我申请去侦察,”马克斯·于贝尔说,“请你们相信我……”“我陪您去,”卡米补充说,“如果于尔达克斯先生认为这可行的话……” “这样更好,”于尔达克斯同意了。 “我也可以和你们一道去……”约翰·科特提出。 “不……你留下吧,我亲爱的朋友,”马克斯·于贝尔坚持,“两个人足够了……另外,我们不会走得太远……如果我们发现有一队人马向这边走来,我们马上就回来……” “看看你们的武器是否上好了子弹……”约翰·科特提醒说。 “没问题,”卡米回答,“但我并不希望在这次侦察中使用武器。最主要的还是不要暴露我们自己……” “我也这么想,”于尔达克斯说。 马克斯·于贝尔和卡米并肩走着,他们很快便离开了长有罗望子树的小山丘。那边的平原已经显得不那么黑暗了。但是,在百米步远的距离之内还是看不清楚人。 刚走了不到50步,他们发现朗加跟在后面。孩子一言未发地跟着他们走出了营地。 “哎!你怎么也来了,小家伙?……”卡米问。 “是啊,朗加,”马克斯·于贝尔也说,“你为什么不和大家呆在一起呢?……” “回去吧……,”卡米命令道。 “哦!马克斯先生,”朗加喃喃地说,“和您在一起……我……和您在一起……” “你知道,你的朋友约翰在那边……” “是的……可是我的朋友马克斯……在这里……” “我们不需要你!……”卡米严厉地说。 “既然他已经来了,那就让他跟着我们吧!”马克斯·于贝尔说,“他不会妨碍我们的,卡米。而且,他的眼睛像野猫一样灵敏,他也许还能在黑暗中发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呢……” “是的……我能看……我看得很远!……”孩子保证说。 “这很好!……在我旁边走,”马克斯·于贝尔说,“睁大你的眼睛!” 三个人向前走着。一刻钟之后,他们已经走到了营地与大森林之间的地带。 那片大树下的火光一直在闪烁,走得更近时,火光也更亮了。然而,尽管卡米的视力如此之好,尽管马克斯·于贝尔刚从盒子里拿出的眼镜如此质优,尽管小“野猫”的目光如此犀利,他们都不能看清是谁在移动这些火把。 这证实了于尔达克斯的观点:这些光亮来自密林深处,它们隐藏在茂密的荆棘丛和粗大的树干之后。可以肯定,这些土著还没有走出森林的边缘,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想这么做。 事实上,这的确是越来越难以解释了。如果这仅仅是一些打算在拂晓重新上路而此刻正在做夜间休息的土著,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在森林边缘点燃火把呢?……是什么夜间庆祝活动使得他们在这个时候还不入睡呢?…… “我甚至在琢磨,”马克斯·于贝尔说,“他们是否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车队,他们是否知道我们的车队就停在罗望子树旁……” “是的,”卡米也说,“有可能他们就是在夜幕降临时才到达的,那时夜幕已经笼罩了平原,而且由于我们的篝火已经熄灭,也许他们不知道我们就在不远处宿营?……但是,从明天一早开始,他们就能发现我们了……”“除非我们已经出发了,卡米。” 马克斯·于贝尔和卡米继续默不作声地前行。 他们就这样又走了半公里,此时,他们距离森林只有几百米远。 这片时不时由火把那长长的光芒映亮的土地上并没有任何可疑的迹象。东、西、南3个方向均未发现任何人形。看来他们并不想马上发起进攻。另外,尽管马克斯·于贝尔、卡米和朗加离边缘地带如此之近,可是他们3个谁也没能发现用这无数支火把暴露自己的那些人。 “我们还要不要再往前走?……”马克斯·于贝尔在停下几秒钟之后问道。 “有什么用呢?……”卡米说,“这样做难道不是更危险吗?……总之,我们的车队很有可能还未被发现,如果我们今晚就离开的话……” “我可能更想留下!……”马克斯·于贝尔重复说,“这种情形是如此特殊……” 一点小事便可以唤起一个法国人的丰富想象力。 “我们回小山丘吧,”卡米说。 然而,他不得不再继续向前走了几步。因为跟在马克斯·于贝尔后面的朗加也不愿意回去……也许,3个人这时已经走到了森林的边缘。突然,卡米停了下来。 “别再走了,”他低声说。 难道是因为碰到了迫在眉睫的危险,卡米和他的同伴才停下脚步的吗?……他们看到了一队土著?……他们将要受到攻击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森林边缘亮着火光的地方突然发生了一个变化。 这些火光在一瞬间都消失在前排那几棵在漆黑中模糊不清的大树后面了。 “当心!……”马克斯·于贝尔说。 “往后退!……”卡米说。 考虑到可能会遭到突袭,他们是否应该后退?……也许吧。无论如何,在没有准备好还击之前,还是不要边后退边开火为好。当3个人的目光不停地在森林边缘这片黑暗的树丛中搜寻时,他们把带来的卡宾枪也重新举到了肩上。 突然,这片阴影中又重新出现了大约20余处亮光。 “天哪!”马克斯·于贝尔叫了起来,“这一回,如果这还不算什么非同一般的奇迹,那么,至少这也得算是奇怪的事情了!” 正是。这些火把刚才还在与平原同一水平高度的地方闪耀,此时它们却在高出地面50到100法尺①的高度愈燃愈烈起来。 ①法尺:法国古长度单位,相当于325毫米。——译者注 至于挥动这些火把的家伙,他们时而在低处的树枝上,时而又在较高的树枝上,就好像有一阵风卷着火焰穿过大树厚厚的树叶似的。无论是马克斯·于贝尔,还是卡米,或是朗加,他们都不能从中辨认出一个人影来。 “嗨!”马克斯·于贝尔叫道,“这会不会是在树上跳动的鬼火啊?……” 卡米摇了摇头。马克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丝毫不能令他满意。 尽管那里有火焰发出的氢气味道,但是,我们绝不能将这些火焰与圣·艾尔姆那哥特的鬼火相混淆。这20余处火光就好像是雷电击在树枝上或是船只的桅杆上引起的放电现象一般。可是,天空中根本没有闪电,而云层却预示着它要化为一场经常浇灌在黑非洲这片中部地带的倾盆大雨了。 可是,这些扎营在树下的土著为什么会有的人趴在树林间,有的又呆在树枝最高处呢?……为什么他们要举着这些在很远处就能听到噼啪爆响声的麦杆火把或是松脂火把到处移动呢?…… “再往前走点儿吧……”马克斯·于贝尔说。 “没用,”卡米回答,“我认为今晚我们的营地不会遭到袭击,现在我们最好还是返回营地让伙伴们放心……” “可是,卡米,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该如何对付这一现象,我想我们才能更让他们放心……” “不,马克斯先生,我们不要再往前冒险了……有一个部落在此地扎营,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这些游牧土著为什么要点燃火把?……为什么他们要藏在这些大树上?……难道是因为要驱赶野兽他们才点燃火把的吗?……” “野兽?……”马克斯·于贝尔问道,“可是,猎豹、鬣狗、野牛的低吼声我们应该听得到才对,然而我们现在唯一能听到的却只是这些松脂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就好像要引起一场森林大火似的!……我想知道……” 于是,马克斯·于贝尔又向前走了几步,紧随其后的朗加没有听从卡米的召唤回来。 卡米犹豫着下一步该怎么办,因为他无力将这个缺乏耐心的法国人叫回来。由于不愿让他一个人去冒险,卡米决定一直陪他走到树丛,尽管在卡米眼中这是一种不可饶恕的鲁莽行为。 突然,他停了下来。同时,马克斯和朗加也停了下来。3个人都转过身背对着森林。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已不再是那片火光。好像是随着暴风雨的一阵响声,所有的火把一下子都熄灭了,深邃无尽的黑暗笼罩了整个地平线。 在他们对面,远处一片低语声在空中回荡着。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长长的低吼声,一阵鼻腔中发出的打鼾声,就好像是一架巨大的管风琴将音符散播在平原上一般。 是不是要下暴风雨了?这或许是下雨前的雷声?…… 不!……这样的暴风雨经常袭击非洲的赤道地区,可这次绝不是。这种很有特点的低吼声表明这是某种动物发出的,而且这种声响也并非来自闪电与云层摩擦而产生的那种回声。确切地讲,这种声音来自某张大嘴,而非云层。 再说,低空中也没有那种在很短的间隔中便接二连三出现闪电。北方和南方的天际一样阴暗,没有一道闪电。透过云层,在那些堆积的卷云之间没有一道亮光。 “这是什么,卡米?……”马克斯·于贝尔问。 “回营地吧……,”卡米回答。 “这到底是什么?……”马克斯·于贝尔叫道。 卡米竖起耳朵听着,在这种愈来愈近、越来越响的低吼声中,他听到一声更为清晰的尖叫,就好像火车汽笛的尖声鸣叫一样。 “快跑!”卡米喊道。“快跑!” 第三章 落荒而逃 马克斯·于贝尔、朗加和卡米只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就跑了1500米回到了小山丘。他们甚至没敢回过一次头,看看那些当地土著在熄灭火把之后是否仍然想追赶他们。不,没有。他们这边寂静无声,而小丘那边却充满了混乱的躁动与响亮的声音。 当他们3个跑回营地时,车队已经慌作一团,大家惊恐万状,唯恐受到袭击,此时人的勇气与理智都奈何不得这种情绪。面对这次袭击吗?不可能!逃跑?……还有时间吗?…… 马克斯·于贝尔和卡米马上跑回到驻扎在山丘前面50步处的约翰·科特和于尔达克斯那里。 “有一群大象!……”卡米说。 “是的,”于尔达克斯应道,“用不了一刻钟,它们就会袭击我们……” “我们去森林吧,”约翰·科特说。 “森林也不能阻挡它们……”卡米反对。 “那些土著是什么样的?……”约翰·科特询问。 “我们没能看到他们……”马克斯·于贝尔答道。 “可是,他们还不可能离开森林边缘……” “肯定不会!” 在大约半古里远的地方,他们可以看清有一大片波浪似的阴影正在百余托瓦兹宽的平原上移动,好像一个恣意翻腾呼啸的巨浪。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在这片柔软的土地上蔓延开来,甚至在罗望子树的根部都能感到这种颤动。同时,低吼声也越来越强。从这一百多头象鼻中发出的尖叫声、哄吼声就好像人们用力吹出的喇叭声一样。 这些中非的旅行者完全可以将这种声音比作一队正行驶在战场上的炮兵辎重队所发出的声音。就算是吧!当然,这些号手吹奏的是些令人撕心裂肺的音符。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车队人员的惊恐程度——大家都害怕被这样一个象群踩死。 要想围猎这样的庞然大物是相当危险的。当我们恰好遇到几头离群的大象时!如果我们仅用一颗子弹就能命中大象眼睛与耳朵之间的部位,并且将它立即打死,那么,猎捕的危险就小得多。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象群最多也不能超过六头,而且猎手仍需极为小心谨慎才行。在10到12头发怒的大象面前,任何抵抗都是不可能的,那时——一位数学家也许会这样说——它们的质量将乘以它们速度的平方。 如果百余头这样的庞然大物冲向一个营地,那么,人们是无力阻挡它们的攻势的,就好像我们无力阻挡一场泥石流或是一片足以将航船推到离海滨数公里远的陆地上的怒潮一样。 不管怎么说,由于象群的数量过多,人肯定是会被踩死的。可是,因为每头大象的象牙都大约能值100法郎,所以,人们还是要冒着生命危险围猎它们。 根据佛阿先生的计算,在非洲大陆,人们每年都要猎杀不下4万头大象,以获得可以运往英国的75万千克象牙。照此速度,尽管大象的寿命很长,可是不出半个世纪,这里将再也剩不下一头大象了。一头大象能够负载32个人才能提起的重量,能够比人多走4倍的路程,那么,通过驯养的方式利用这种珍惜动物不是更加明智吗?另外,一旦被驯服之后,每头大象就可以像在印度那样价值1500到2000法郎,而将大象猎杀后,人们却只能得到价值几百法郎的象牙。 世界上现在仅存有非洲象和亚洲象两种大象。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别。非洲象比它们的亚洲同类个头稍小,肤色更棕,额头更为凸出,它们的耳朵更宽,象牙也更长,它们的性情更加凶猛,它们几乎是不可制服的。 在这次探险中,葡萄牙人于尔达克斯和他的两个伙伴一直都觉得非常庆幸。我们需要重申一下,在利比亚领土上,大象的数量非常多,乌班吉地区有大片的森林以及多沼泽的平原,这些都是大象这种厚皮动物所喜欢的生活环境。大象在这里通常是在一头老象的带令下过着群居的生活。在围猎过程中,于尔达克斯和他的同伴们将大象引入围有栅栏的地带,在它们离开群体的情况下猎杀它们。于尔达克斯他们干得很漂亮,他们没出过一点儿事故,既没有遇到危险也没有因此而过度疲劳。可是,在这返回的途中,难道他们碰到的不是一群出离愤怒的象群吗?它们的尖叫声充斥着空间,仿佛要踏平整个车队似的。 刚才,于尔达克斯以为他们要面临的是一些驻扎在森林边缘的土著所发起的进攻,如果说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有时间组织反击的话,那么现在,面对这蜂拥而至的象群,他又该怎么办呢?……宿营地可能在顷刻之间便化为碎屑与灰尘!……现在的问题是:车队的全体人员能否通过疏散到平原上的方法躲过象群?……有一点我们不要忘记:大象的行进速度是可观的,连一匹小跑的马可能都追不上它们。 “得逃……赶快逃!……”卡米肯定地对于尔达克斯说。 “逃跑?……”于尔达克斯喊了起来。 这个不幸的商人深知,这次探险的所有收获及其物资装备都将化为乌有。 可是,如果留在营地,难道就能保住这些物资吗?而且,既然明知抵御是不可能的,却仍要顽固坚持,这岂非不明智之举?…… 无论最后如何决定,马克斯·于贝尔和约翰·科特都会接受、服从的。 此时,象群越来越近,它所发出的嘈杂声大得几乎使人们听不见彼此的说话声。 卡米再次提醒说,他们必须尽早离开。 “往哪儿跑?”马克斯·于贝尔问。 “向森林跑。” “万一碰到土著呢?……” “那儿的危险不如眼前的这个紧急,”卡米回答。 怎样证实这是千真万确的呢?……无论如何,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绝不能留在此地。为了避免被踩死而所能做出的唯一决定便是:躲到森林里去。 然而,时间是否有点儿来不及了?……这里距离森林有2公里,可是象群距此最多只有1公里了!…… 每个人都等待着于尔达克斯的命令,可是他却迟迟不做决定。 最后,他终于嚷了起来: “牛车!……牛车!……把牛车藏到山丘后面去……也许在那儿安全些……” “太晚了,”卡米说。 “照我说的去做!……”于尔达克斯命令道。 “什么?……”卡米反问道。 事实上,拉车的牛在挣脱束缚双腿的绊索之后,是很难再让它们停下的。那几头惊慌失措的牛甚至跑到了象群前面,而象群是可以像踩死几只苍蝇那样将它们踏平的。 看到此情此景,于尔达克斯希望求助于车队的雇工: “搬运工,到这儿来!……”他叫道。 “搬运工?……”卡米说,“快把他们叫回来,他们都逃跑了……” “胆小鬼们!”约翰·科特嚷道。 是的,这些黑人纷纷冲到宿营地的两边,有的人抢走了包裹,有的人扛走了象牙。他们这些抛弃主人的胆小鬼竟还干起了小偷的勾当! 不能再指望这些黑人了。他们不会回来的。他们会在土著的村落中找到藏身之处的。整个车队就剩下葡萄牙人于尔达克斯、赶车人卡米、法国人马克斯·于贝尔、美国人约翰·科特和少年朗加了。 “牛车……牛车!……”于尔达克斯重复着。他仍然固执地坚持要将牛车藏到山丘后面去。 卡米耸耸肩,但他还是服从了。在马克斯·于贝尔和约翰·科特的帮助之下,他们将牛车推到了树下。当象群冲到罗望子树下而分散开时,也许牛车能幸免于难?…… 推牛车费了些功夫。当于尔达克斯和同伴们将牛车藏好之后,显然,已经太晚了,他们不可能逃到森林去了。 卡米算计了一下,只说了几个字: “上树!” 这是唯一的办法:爬到罗望子树的枝杈间,他们至少能够躲过前面几头大象的冲击。 在这之前,马克斯·于贝尔和约翰·科特钻到牛车里将剩下的所有子弹盒均带到了身上,以保证在用卡宾枪对付大象时能有足够的子弹,也为了在归途中,能即时配合于尔达克斯和不忘带着自己的斧子和葫芦的卡米进行还击。在穿越乌班吉下游地区时,卡米又怎么能够想到,他自己和同伴们都可能回不去海滨的办事处了呢?…… “现在几点了?……11点17分——约翰·科特划亮了一根火柴,看了看表。约翰·科特仍然很冷静,这使得他能够判断当前的局势。在他看来,现在正是千钧一发的时刻,而且,如果象群不继续往平原东部或西部走,而是停在小山丘,那他们就完了。 马克斯·于贝尔更为紧张,他也意识到了当前的危险。他在牛车旁来回踱着步,观察到波状起伏的庞大象群正黑压压地奔驰在地平线上。 “这可真是一队炮后辎重队啊!……”他喃喃地说道。 卡米却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自己的感情。他具有非洲人那种惊人的冷静,他的血像阿拉伯人的那样,比白人的血液更浓,但颜色更浅,这使得他的感觉有些迟钝,对肉体的痛苦不是很敏感。他将两支手枪别在腰间,并把步枪扛在肩上静心等待着。 至于葡萄牙人于尔达克斯,他丝毫不能掩饰自己的绝望,他更多想到的不是眼前象群的袭击,而是他遭到的无法挽回的损失。他也在呻吟,也在咒骂,用他的母语骂着最难听的话。 朗加站在约翰·科特旁边看着马克斯·于贝尔,他一点儿也不担心,也不害怕,因为他的两个朋友都在他身边。 随着庞大象群的靠近,震耳欲聋的嘈杂声来势凶猛地散播开来。从象群的大嘴里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强。人们好像感到一阵狂风暴雨即将来临。在400至500步的距离之内,这些夜色中的大象看上去就像庞大无比的畸形动物一般。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可怕的怪兽,它们的长鼻好像无数条蛇一样疯狂地扭动着。 剩下的时间只够用来藏身到罗望子树的枝杈间了,也许象群在经过此处时不会发现于尔达克斯和他的同伴们…… 罗望子树的树冠离地面约60法尺。这种树与胡桃树很相像,属于椰枣树种,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枝繁叶茂。罗望子树在非洲的不同地区分布极广。非洲黑人不仅将罗望子树的果实那粘粘的部分削成清凉饮用,而且,他们还习惯将这种树的果实拌到米饭中一起食用。尤其是海滨各省份的人更喜欢这种吃法。 由于几棵罗望子树相距很近,它们的叶子相互交织在一起,因而人们可以从一棵树攀到另一棵树上。树干在底部的周长约为6到8法尺,在上部快到分叉处约为4至5法尺。这样粗壮的罗望子树能够挡得住冲击小山丘的象群吗? 罗望子树在离地面30法尺的地方才开始长枝杈,这一段的树干都很光滑。由于树干很粗,因此,若是卡米没带那几条“尚鲍克斯”,那他是很难攀到树杈上的。这几条“尚鲍克斯”是用犀皮做成的非常柔软的皮带。赶车人常用它来拴住拉车的牛。 幸亏有这样一条皮带。于尔达克斯和卡米将它抛向一棵罗望子树的枝杈系牢,然后攀了上去。学着他俩的样子,马克斯·于贝尔和约翰·科特也借着一条这样的皮带上了树。然后,他俩将皮带的另一端抛给朗加,一下子将他拉了上来。 象群此时离他们只有300米了。在两、三分钟之内,它们就能到达小山丘上。 “亲爱的朋友,你该满意了吧?……”约翰·科特揶揄地问他的伙伴。 “这只不过仅仅是出人意料的事,约翰!” “也许吧,马克斯,可是,如果我们这次能够安然无恙地脱险,那可够非比寻常了吧!” “是的……总之,还是不要受到象群的猛烈袭击为好……” “这可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我亲爱的朋友,这次我们竟然是英雄所见略同!”约翰·科特满意地说。 至于下面马克斯·于贝尔又反驳了些什么,约翰是听不到了。因为就在此时,爆发出了一阵可怕的吼声,即使是最勇敢的人也会吓得颤抖的。 拔开枝叶,于尔达克斯和卡米看到了发生在小山丘百步以外的情况。 在挣脱绳索之后,那几头拉车的牛也只能向森林那边逃去。可是,迈着缓慢,稳重步子的它们能够在被踩死之前到达那里吗?……不能,它们很快就被追上了……它们徒劳地用蹄子,用犄角反抗、抵御,它们倒下了。在所有拉车的牛当中,只有一头刚才不幸躲在罗望子树下的牛幸存了下来。 是的,它的确是不幸的。因为出于本能,象群在罗望子树下停了下来并开始追逐它。仅仅几秒钟功夫,这头牛就被象群那长着铁一般坚硬脚趾的厚皮大脚踩成了一堆烂泥、碎骨与血浆。 就这样,小山丘被象群包围了起来。要想让这些发怒的家伙走开,看来是没有希望了。 顷刻之间,牛车就被冲向山丘的象群那沉重的身体挤倒、撞翻、踏平了。牛车好似一件儿童玩具一样被轻易摧毁了,再也没有了轮子,再也没有了车厢。 无疑,于尔达克斯又开始咒骂了起来。可这咒骂既不能阻止这百余头大象,也没能阻止于尔达克斯向离他最近的大象开枪射击,这头大象已经用长鼻卷住了于尔达克斯躲的那棵大树。可是子弹没能射进大象的身体,却弹了回来。 马克斯·于贝尔和约翰·科特明白:如果象群的数量很少,那他们也只有在百发百中的情况下,才能坚持到最后,直到最终摆脱这些可怕的进攻者。即使这样,罗望子树下这堆庞然大物的尸体可能也会遮天蔽月的。可是,现在竟有300头、500头、1000头这样的家伙!……在赤道非洲这片地区,碰到如此众多的象群难道不是非常罕见吗?那些旅行者和商人难道没有谈起过这片生活有无数头不同种类的反刍动物的广阔平原吗?…… “事情很复杂……”约翰·科特说。 “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有趣!”马克斯·于贝尔补充道。 随后,马克斯问呆在自己身边的朗加: “你不害怕吗?……” “不,我的朋友马克斯……和您在一起……不怕!”朗加回答。 而此时的情景,不要说一个孩子,即使是大人也会感到恐惧无比的。 实际上,象群根本没有发现躲在树上的这几个人。 可是,在后面,同类的推动之下,前面的大象缩小了包围小山丘的圈子。大约有12头大象直立着后腿,试图用它们的长鼻卷住靠近地面的枝杈。好险,由于树杈离地面有30多法尺,因而它们没能够到。 四支卡宾枪同时响了起来——他们只是朝估计的方向射击,因为在罗望子树那阴暗的枝叶间是无法瞄准的。 更尖锐的叫声、更愤怒的吼声响了起来。看起来,大象被打中了。然而,即使少了4头大象,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象群不再尝试用鼻子钩住低处的树枝,它们用鼻子卷住树干,同时用身体有力地撞击大树。虽然这些罗望子树粗大的树根深深植入土壤之中,可是,它们仍有可能抵不过这剧烈的晃动。 枪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是两下——是于尔达克斯和卡米开的枪。他俩所在的大树剧烈地晃动着,他们几乎要掉下来了。 马克斯和他的同伴虽然也做好了开枪的准备,但他们还是没有射击。 “这有什么用呢?……”约翰·科特说。 “是啊。咱们还是留些子弹吧,”马克斯·于贝尔说,“否则,过一会儿,我们会后悔在这里把子弹都用光的!” 在他们说话时,于尔达克斯和卡米攀的那株罗望子树摇动得非常厉害,他们甚至都能听到大树的断裂声了。 显然,这棵树如果不是被连根拔出的话,那它也会被折断的。象群用象牙顶它,用象鼻卷它,树干和树根剧烈地晃动不已。 在这棵树上,再多呆一分钟,都有可能面临摔到小山丘脚下的危险。 “快走”卡米一边向于尔达克斯喊,一边试图爬到另一棵树上去。 而于尔达克斯却吓昏了头脑,他继续徒劳地用卡宾枪和手枪射击。子弹从像群粗糙的皮肤上划过,就好像打在扬子鳄那带鳞甲的背上一样。 “快走!”卡米又说了一遍。 就在这棵罗望子树受到更加猛烈的攻击时,卡米终于得以抓住马克斯·于贝尔、约翰·科特和朗加所在的那棵树的一枝树杈。他们这棵树所受到的攻击和破坏要小一些。 “于尔达克斯呢?……”约翰·科特嚷道。 “他不愿跟我过来,”卡米说,“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这个不幸的家伙要摔下去的……” “我们不能让他呆在那儿……”马克斯·于贝尔说。 “不管他愿不愿意,得把他拽过来……” 约翰·科特补充了一句。 “太晚了!”卡米说。 的确,太晚了。在最后一下撞击中,那棵罗望子树终于折断了,它倒在了小山丘下面。 于尔达克斯的同伴们没能看到他到底成了什么样子,但是他的叫喊声说明他正在象群脚下挣扎,叫喊声马上就停止了,一切都完了。 “可怜的人……可怜的人!”约翰·科特喃喃自语道。 “快轮到我们了……”卡米说。 “真遗憾!”马克斯·于贝尔冷静地说。 “亲爱的朋友,我们再一次意见一致,”约翰·科特说。 该怎么办呢?……象群一边用脚跺着山丘,一边摇着其他大树,就好像是一阵狂风将大树吹得摇摆不定。于尔达克斯那可怕的下场是否该落到这几个仅仅比他“长寿”几分钟的人身上了?……他们是否有可能在罗望子树倒下之前离开大树?……可是,如果他们冒险下来,他们是否能够摆脱象群的追逐到达平原呢?……他们是否有时间抵达森林呢?……另外,森林里是否安全呢?……即使象群不追赶他们,他们是否也会落入那些并不比象群温和多少的土著手中呢?…… 然而,既然现在有这样一个逃到森林那边的机会,那么,他们就应该毫不迟疑地抓住这个机会。理智告诉人们:一个还不确定的危险总比一个既定危险要好。 大树继续在晃动,有几头大象已经可以用象鼻够到低处的树枝了。树枝摇动得如此剧烈,卡米和他的同伴们几乎都要抓不住了。马克斯担心朗加掉下去,他一边同左手紧紧抓住朗加,一边用右手抓住树枝。用不了几秒钟,或者大树会被连根拔起,或者树干会被折断……只要罗望子树一倒,藏在树杈间的几个人就会像于尔达克斯那样被可怕地踩死!…… 在越发猛烈、越发频繁的撞击之下,树根终于坚持不住了,土壤开始松动,大树没有沿着小山丘倒下去,而是横躺了下来。“快去森林……快去森林!……”卡米喊道。 在罗望子树倒下之时,象群往后退了几步,留下了些许空地。卡米刚喊完,他便迅速地跳到了地上。其他3个人也飞快地跟着他逃跑了。 起初,象群还只顾撞击其他大树,它们没有注意到这几个逃跑的人。马克斯·于贝尔抱着朗加竭尽全力地跑着。约翰·科特跑在他旁边,随时准备接过朗加,也准备着向第一头追过来的大象开枪射击。 当卡米、约翰·科特和马克斯·于贝尔刚刚跑了不到半公里的距离时,大约有12头大象便离开象群,开始追赶他们。“加油……加油!……”卡米嚷道,“快跑!……我们会到的!是的,也许吧,最重要的是不要耽搁。朗加很明显地感觉到马克斯·于贝尔已经累了。 “放下我……放下我……我的朋友马克斯!……我的腿很棒……放下我吧!……” 马克斯·于贝尔没听朗加的,他只是尽量不让自己落在后面。他们已经跑了一公里,象群还没能很快地追上他们。可不幸的是,此时卡米和同伴们开始减速了,跑了这么一大段路,他们已经开始上气不接下气了。 现在离森林边缘只有几百步远了,那里难道不是一个可能的或是可靠的藏身之处吗?因为在那茂密的树丛里,这些庞然大物是无法施展它们的威力的…… “快……快!”卡米不断地说,“马克斯先生,把朗加给我……” “不用,卡米……我能跑到那儿!” 有一头大象离他们只有10来米远了。他们甚至都可以听到它那长鼻发出的声音,可以感到它那长鼻呼出的热气了。土地在它那飞奔的大脚下颤抖着。一分钟之后,它可能就会追上马克斯·于贝尔了。马克斯吃力地跟在同伴们后面。 于是,约翰·科特停了下来,他转过身,举起卡宾枪,瞄准之后放了一枪,看来子弹打得正是地方,它穿过了大象的心脏。大象马上倒在了地上。 “好险!”约翰·科特嘟哝了一句,继续逃命。 几秒钟之后,其他大象赶过来围住了它们这个倒在地上的同伴。卡米和同伴们趁此机会继续快跑。 事实的确如此:当象群将小山丘上的最后几棵大树撞倒之后,它们便马上冲向森林这边。 在平原和树梢处都没有再出现火光。阴暗的天边一切都显得模糊不清。 这几个跑得精疲力尽,喊得声嘶力竭的人能到达目的地吗? “快……快点儿!……”卡米叫着。 如果他们还需要再跑上100步的话,那么,象群只需跑上40步就行了…… 本着活命的本能,卡米、马克斯·于贝尔和约翰·科特做了最后一次努力,他们冲入了森林最前排的几棵大树。之后,他们便倒在了地上,几乎昏了过去。 象群想要穿过森林边缘是徒劳的。林中的大树很密,象群不能从中走过,而大树又如此高大,象群也不能将它们都推倒。不仅象鼻从大树缝隙中穿过是徒劳之举,即使后面的象群用力推动前面的同伴也是无济于事的…… 几个逃亡者再也不用害怕象群了,因为对于象群而言,乌班吉地区的这片大森林是不可穿越的。 第四章 待做决定,主意已定 此时已近午夜了。还要在黑暗中度过6个小时。6个小时的恐惧与危险!……这一点在卡米和同伴们躲进这片不可穿越的森林之后便注定了。虽说卡米带着大家来到这个安全地带,可是,他们却面临着另外一个危险。在深更半夜,那些火苗不会窜到森林边缘来吗?……大树那高高的枝叶上不是有解释不清的亮光吗?……难道我们不应该怀疑有一些土著在这里宿营吗?……难道不应担心会面临一次毫无可能抵御的进攻吗?…… “咱们得警惕些,”当卡米一喘过气来,当马克斯·于贝尔和约翰·科特刚刚能够回答他的时候,卡米说道。 “警惕些,”约翰·科特重复着,“我们要准备好击退一次进攻!……那些游牧部落肯定就在不远处……他们就在这片森林边缘做夜间休息,这里有篝火的余烬,还有火星……” 没错,在5、6步远处的一棵树下,木炭仍在燃烧,发出微红的光亮。 马克斯·于贝尔站起身,扛着卡宾枪进入矮林中。 焦虑不安的卡米和约翰·科特准备在必要时随时帮他一把。 马克斯·于贝尔只离开了3、4分钟。他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也没有听到任何会有马上进攻的动静。 “现在,森林的这块地方没有人,”他说,“可以确定,那些土著离开了这里……” “也许他们看到大象后也躲了起来,”约翰·科特观察后说道。 “有可能,因为当北边一响起象群的吼声时,”卡米说,“我和马克斯先生刚才看到的那些火光就熄灭了。这是出于谨慎还是由于害怕?……可能这些人觉得躲在树后安全些……我不能做出更好的解释……” “这的确很令人费解,”马克斯·于贝尔接着说道,“黑夜不易做出解释。等到天亮再说吧。我得承认,我坚持不住了……我很困……” “这会儿可不该睡觉,我亲爱的马克斯,”约翰·科特说。 “不会碰到更糟糕的事了,我亲爱的约翰,我的瞌睡虫可不听你的,它命令我……晚安!明天见!” 几秒钟之后,马克斯·于贝尔躺在一棵树下沉入了梦乡。 “你也躺到他身边去睡吧,朗加,”约翰·科特说,“我和卡米会一直守到天亮。” “我一个人就够了,约翰先生,”卡米说,“守夜是我的习惯,我建议您效仿您的朋友也睡一会儿。” 我们可以相信卡米,他不会松懈一分钟的。 朗加蜷缩在马克斯·于贝尔身旁。约翰·科特呢,他想坚持。他与卡米攀谈了一刻钟。他们谈起了不幸的于尔达克斯,卡米已经跟随他好长时间了,在这次探险中,大家都非常欣赏他的优点。 “不幸的人,”卡米重复着,“他看到自己被那些胆小的搬运工抛弃、偷盗便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