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很明白这就是一种游戏,他知道如何去玩好这场游戏。 7 携手迪士尼我们发现当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它能鼓舞艺术家们去创作o而当艺术家们活力四射时,他们能够强有力地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埃德·卡特穆尔对于史蒂夫·乔布斯这个曾经上过一年大学的人,而且还是不经常在课堂上出现的人,在全美国最著名的大学做演讲对他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不论什么时侯接到这种邀请,他都能尽量地接受邀请。在1989年的秋天,史蒂夫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里就做了一次这样的演讲,参加他演讲会的学生都来自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在史蒂夫演讲到一半的时候,他的思路不清晰了,开始结结巴巴,就好像要偏离主题了。史蒂夫这个善于演讲的家伙可以面对挤满一个大礼堂的一两千人即兴演讲1个小时,他能让观众为他的风采着迷,而忘记了听他演讲的内容,他为什么会表现失常呢?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史蒂夫受到了强烈的触动。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位年轻的女士身上,这种吸引力对他来说是无法抑制的,因为只要看她一眼,史蒂夫就会意乱情迷。她有一张妩媚的脸,看起来既很聪明又有智慧。她有两条细长的腿,和舞蹈家的差不多,她的腰很纤细,还留着一头金黄色的卷发,这是很多女性都希望拥有的头发。她的名字叫劳伦娜·鲍威尔,这是史蒂夫在演讲后和她交谈时才获悉的。他向劳伦娜要了电话号码,并把他自己的家庭电话号码给了她,而这个电话史蒂夫只给了几个最亲密的朋友和商业人士。他还想邀请劳伦娜一起去吃晚餐,但因为她有其他事情,史蒂夫只好离开了。在史蒂夫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情感,他实在无法抑制,他感觉这就是“通往他以后生活的一扇门”。史蒂夫说:“当我待在一个汽车停车场里的时候,手里拿着汽车钥匙,我就想:‘如果这是我在地球上待的最后一个晚上,我是要参加一次商务会议呢,还是要和这个女人在—起?’于是,我迅速地穿过停车场朝她走去,并问她能否与我一起吃晚饭。她说:‘好吧。’我们就这样走在了—起,自那以后就一直在—起了。”劳伦娜的学历证书给人的印象颇为深刻。她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富裕的家庭里长大的,她获得了双学士学位,即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文学士和沃顿商学院的理学士。从学校毕业以后,她就直接到了纽约华尔街,一开始在美林投资管理公司工作,后来又到了高盛集团接受固定收益投资策略师的培训。和史蒂夫一样,劳伦娜也是一位素食主义者,但她也有不像史蒂夫的地方,因为她除了工作之外还有广泛的爱好。劳伦娜在得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资助后,就辞去了工作,飞往意大利,然后定居在米兰。她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研究艺术史,并且深深体验到了生活在欧洲这座古老而繁华的城市的独特感受。在她打算回美国之前,就一宣待在这座有着良好艺术氛围的城市里,而回到美国之后,她就走进了新的课堂。据《福布斯》杂志报道,他们相识后不久,劳伦娜就搬到了史蒂夫位于帕洛阿尔托的家里,有时她开着一辆银灰色的宝马车去上课,而这辆车的驾驶执照上就印有“NeXT”的标志。在史蒂夫的生活中,有过那么多女人出现和离开,现在终于是“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的时侯了。在暑假来临的时侯,劳伦娜读完了商学院第一年的课程,虽然她有些分心,但总算顺利通过了。于是,史蒂夫就带着她到欧洲旅游了一个星期。在意大利,劳伦娜还为史蒂夫做向导,整个意大利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浪漫的情调中,史蒂夫的事业好像也开始顺利起来。在1990年9月中旬的一个星期二,史蒂夫再次去旧金山参加新产品发布会,他相信在这次发布会上他会时来运转的。NeXT公司研发的这种电脑新产品称为NeXTStation电脑,在设计过程中,这种型号的电脑力图避免以前版本的那种好看、被人欣赏但就是卖不出去的窘况。NeXT公司研发的新型电脑还和以前一样,使用的是光亮的黑色镁合金机箱,但形状却不是那种独特的且设计成本高昂的立方体了,相反,新型电脑的机箱是属于那种更加传统型的,但也是独具特色的,就像是“比萨饼盒子”。在很多型号的电脑都进行彩色展示的时候,NeXTStation电脑却在一开始采用了黑白展示,结果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很多打算购买电脑的用户都被这种展示吸引住了。 NeXTStation电脑当然具有彩色显示功能,史蒂夫在这次新产品发布会上也怀着极大的热忱进行了彩色展示。史蒂夫让他的员工从动画片《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里截取了一个场景用在了电脑展示上,这个场景是从黑白图像转化为彩色图像的,史蒂夫就是想利用这一点的。这种效果非常好,观众们都齐声为之喝彩。等到史蒂夫他们展示结束的时侯,观众们的热情也荡然无存了。因为虽然这种新型电脑的价格要比以前的便宜很多,但仍要几千美元,远远超过了与之竞争的其他电脑的价格。一个极其明显的事实是,史蒂夫还想走以前的老路,虽然这条路使他闯过了重重难关。但史蒂夫不明白,精美的设计,甚至是世界一流的没计并不一定就能使一种电脑产品畅销。可能对于太阳眼镜、照明灯或者高级钢笔来说,精美的设计足可以让它们卖一个好价钱,但电脑却不是这样的。当最终证明NeXTStation电脑对史蒂失又是一场灾难时,他最后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神圣的史蒂夫帝国”开始垮台了。他想过要让他的这两家公司“关门大吉”,然后从生意场上完全退出,但自从他少年时期在电子元件商店里做兼职工开始,他就一直在商业界摸爬滚打,已经这么多年了,他舍得放弃吗?当早晨史蒂夫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公司经营了,也没有富有挑战性的商业决断等着他了,对于他来说,这样的日子一定是极其阴暗、悲惨而又死气沉沉的。在这种情况下,终止一些经营业务是一种无可辩驳的做法,但史蒂夫对此是不愿考虑的。史蒂夫闭目静思良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决定节衣缩食,期望这样做能给他带来好运。所谓的节衣缩食就是指再次削减皮克斯公司的员工数量。他要裁减皮克斯公司近1/3的职工,而且他还不允许公司遵循普遍的商业规范,也就是说他拒绝赔偿因公司同员工终止合同而给员工带来的损失。就这样皮克斯公司的很多员工被解雇了,甚至在皮克斯公司里工作很长时间的员工也没有幸免。对于这些被解雇的员工,史蒂夫没有给他们因被解雇而应得的钱,只是给了他们工作期间应得的报酬。这种做法可以说相当残酷,也让被解雇的员工感到寒心,但他们知道史蒂夫本来就不是一个慷慨的人。在皮克斯公司里,有一个部门又一次在这次裁员风波中幸存了下来,它就是动画电影制作组。约翰·拉塞特的动画制作组不仅仅有奥斯卡金像奖的荣誉,而且他们现在还为大型客户制作很多电视广告,获得的利润非常高。所以,他们这个组躲过了这场裁员风波。这之后,幸运又一次陶临到了史蒂夫的头上。史蒂夫·乔布斯喜欢那些跟他唱反调的人,但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这样的人必须是他尊重的人,真正对他的公司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人还必须和他地位是平等的。对于其他意图顶撞史蒂夫的人,史蒂夫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他们赶出公司。阿尔韦·雷·史密斯就是一个让史蒂夫很难受的人。自从他们两个人一起工作,阿尔韦就经常给史蒂夫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告诉史蒂夫在哪个方面做得不合适。虽然史蒂夫可能不会听取这些意见,但他也不会大发脾气,当然有时他还是能听进一些意见,并考虑有关观点的。但在一次皮克斯公司召开的会议上,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史蒂夫有一种怪癖,他不希望别人动用他权力之内的东西,比如,在会议上用什么品牌的瓶装水都是根据他的喜好来定,别人是不能干涉的。在公司开会时,会议室里的白板就是他的“东西”,这也是他怪癖性格的一种反映,他的这种“东西”是不允许别人碰的。在那次非常特别的会议上,阿尔韦对于史蒂夫所说的以及在白板上所写的内容都不大赞同。阿尔韦认为史蒂夫的观点是错误的,于是,他就站起来,走到白板面前,拿起一支记号笔,开始一边向与会人员解释他不同意史蒂夫的地方,一边在白板上写着什么。果然不出所料,史蒂夫勃然大怒,脱口而出:“你不能这样做!”会议室里的人看到眼前发生的这一幕都惊呆了。阿尔韦也是吃了一惊,顿时止住了发言,史蒂夫迅速地向阿尔韦走过去,他们两个人的鼻子都差不多碰到一起了。史蒂夫这种情感激烈的程度就好像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蔑视和伤害。然后,史蒂夫就怒气冲冲地走出了会议室。“这件事太不可恩议了,”阿尔韦事后说,“史蒂夫把他所有的怒气都发泄到了我的身上。”即使是今天,如果有人提及这件事,阿尔韦也是非常敏感,史蒂夫这种失去理智的、无修养的、类似孩子般的任性脾气的爆发以及随后史蒂夫所做的一切确实伤害了他。直到今天,阿尔韦还说:“我非常高兴能够把史蒂夫和我之间的不快忘掉,这件事我再也不想提起了。”这件事之后,阿尔韦就递交了他的辞呈。他是皮克斯公司的两名创建者之一,在他的创新思想带动下,大学实验室里的电脑动画被搬上了电影银幕,可以说他是电脑动画电影界的两位巨擎之一,他把自己l5年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电脑动画制作事业,但所有的这一切他都准备放弃了,因为他不希望再与史蒂夫·乔布斯—起工作了。对于阿尔韦的离开,埃德·卡特穆尔的内心也矛盾重重:一方面,他对 电脑动画电影制作的前沿阵地失去这么一个同伴而感到痛惜不已;另一方面,他又明白阿尔韦的离去使自己有可能在电脑动画电影这一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和创新方面“独自为王”了,他可以“独当一面”了。作为对阿尔韦的安慰,埃德给阿尔韦制订了一个新的投资目标,而且还是一个看起来会赢利丰厚的投资目标。史蒂夫·乔布斯没有做出任何挽留阿尔韦·雷·史密斯的姿态,而且也没有对他的离职感到丝毫惋惜。更让人感到不可恩议的是,史蒂夫从那时起就开始篡改电脑动画电影制作的历史。不论是在讲话、采访时,还是在皮克斯公司的网站上,所有提到阿尔韦·雷·史密斯的地方都被删除了。就好像阿尔韦从来就没有出现,从来就没有对电脑动画制作做出任何技术性贡献,也从来就没有和埃德·卡特穆尔一起创建皮克斯公司一样:现在对皮克斯公司来说,“阿尔韦是何许人也?”最终,对阿尔韦“侵占”史蒂夫的白板这件事,史蒂夫·乔布斯的的确确地报了这“一箭之仇”。与此同时,在好莱坞电影界,人们对于用电脑来制作动画的激情越来越高涨。其中,作家兼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就是对电脑动画电影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人。卡梅隆在拍摄使人毛骨悚然的海底科幻小说《深渊》(The Abyss)时,和他的电影剧本创作伙伴构想了一个很好的电影角色,但这个角色用普通的,摄制方法很难拍摄,因为它是由海水构成的。卡梅隆明白,用当前的电脑动画制作技术是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的。于是,他们的这个项目就交给了卢卡斯影业公司的工业光魔公司。在好菜坞动画电影史上,《深渊》这部动画片是第—部完全使用电脑制作的电影,它还获得了奥斯卡视效奖。卡梅隆对电脑动画电影制作的贡献在他执导的第二部电影《终结者2》中得到了更多的体现。在制作这部电影时,他们构想了一个更为复杂的角色,这个角色贯穿于这部电影的始终,而且角色是由液态金属构成的。这种制作效果对电影迷的吸引作用很明显,也让那些不相信电脑制作能够带来特殊效果的人心服口服了。在电影摄制过程中,电脑动画制作获得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地位。 在动画片《锡铁小兵》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之后,约翰·拉塞特对他们的动画制作技术的信心更足了,他要在动画电影界大展风采,计划承接几个更富有挑战性的动画制作项目。迪士尼公司的杰弗里·卡曾伯格负责电影动画制作,他非常喜欢拉塞特制作的电脑动画电影,他还试图说服拉塞特重新回到迪士尼公司工作,但被拉塞特回绝了。在拉塞特表示想与卡曾伯格会面时,卡曾伯格欣然前往。在会见中,拉塞特向卡曾柏格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虽然皮克斯公司从来就没有制作过时间超过5分钟的动画短片,但拉塞特却说他们可以制作出一部长达半个小时的电视动画特别节目,可能是有关圣诞节的,这需要迪士尼公司对这部动画片投资。卡曾伯格虽然已感到深受鼓舞,但他也没有马上做出承诺。迪士尼公司一直没有制作出令人拍案叫绝的电脑动画电影,詹姆斯·卡梅隆在动画电影方面的尝试已说明电脑动画不仅仅是一种玩具,它还是以一种以前认为不可能的方式讲述故事的强有力工具,在与迪士尼公司总裁迈克尔·艾斯纳协商后,卡曾伯格与拉塞特订立了一个协定,卡曾伯格在这个协定中做出了很大的让步:迪士尼公司为这部完整动画片的制作敞开大门,其中包括对其进行投资、促销和发行。对史蒂夫·乔布斯来说,这则消息简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要知道这是—部动画长片,而且还是由迪士尼公司投资的!有了迪士尼公司的这笔投资就能把皮克斯公司从困境中解救出来!这不是一部微不足道的动画短片,而是一部动画长片,而且这部动画片完全由迪士尼公司负责发行,可以在全世界众多的地方电影院,剧场放映。这件事真是太让人惊喜了!在史蒂夫·乔布斯看来,这是再好不过的消息了:但史蒂夫是那种即使是身处最艰难时期也不愿与别人共同面对忧郁和厄运的人,当然,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阴云已经驱散,他也不愿意显出兴高采烈的样子,也不愿意热情而感激地给埃德或约翰一个拥抱。然而,即使史蒂夫不愿意表现出他的欣喜之情,他也知道是卡曾伯格和迪士尼公司的动画制作部门及时赶到,给皮克斯公司送了一份厚礼,拯救了他们。这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本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对于皮克斯公司来说,同迪士尼公司达成这份协议就意味着将有数千万美元的资金流人到公司的保险箱里。史蒂夫也不会因为要关闭公司而受到公众的“羞辱”了,他现在只要等待迪士尼公司主动同他洽谈就行了。在前些年,史蒂夫曾经亲自处理了与IBM公司的合作协议,那次由于他的拖延,协议也就没有付诸实践。现在看来,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的协议也是一拖再拖,好像事情就此停止了。如果迪士尼公司的资金不尽快注入皮克斯公司,史蒂夫要关闭的公司不仅仅是皮克斯公司,而且还会有NeXT公司。皮克斯公司动画组一边忙着为一些公司制作电视广告,一边还要抽出时间来策划迪士尼公司要投资制作的动画片的故事情节,而且还要构思动画片中的人物和故事发生的场景。但迪士尼公司一直不同意皮克斯公司采用一个故事情节的动画策划方案。更为糟糕的是,迪士尼公司的相关人员也不召开会议具体实施和皮克斯公司签订的协议。约翰从迪士尼公司原先的老熟人那里得到了一个令人非常气馁的消息:虽然卡曾伯格希望跳出迪士尼公司摄制组这个圈子另找一家公司为迪士尼公司制作动画片,但迪士尼公司摄制组还是希望使用传统的动画制作方案。出现如此大的分歧,这在迪士尼公司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经营中还没有过。卡曾伯格还是非常希望能突破这种传统,他要与其他公司合作。皮克斯公司有约翰·拉塞特,他在动画制作艺术设计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皮克斯公司知道如何利用电脑制作出动画片,这就意味着他们制作动画片所用的资金要比迪士尼公司传统的动画制作方式所用的资金要少得多,因为传统的制作方式制作一部动画电影要数百人参加制作工作。对于卡曾伯格来说,皮克斯公司所采用的制作方案是值得尝试的。由于卡曾伯格是支持皮克斯公司的电脑动画制作方案的,因此后来的情况是,对于皮克斯公司来说,卡曾伯格好像成了次要人物,似乎坚持传统拍摄方式的彼得·施奈德很受皮克斯公司关注。在皮克斯公司里,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为迪士尼公司制作一部动画长片的希望已经相当渺小了。最后,皮克斯公司的管理层决定把希望寄托在对这件事的主动掌控上——他们开始与其他公司的摄制组联系,这样就会使迪士尼公司感到焦虑不安,如果可能的话,迪士尼公司会主动和皮克斯公司联系的。皮克斯公司的人员认为,只要其他摄制组的主管能够愿意在商业人士喜欢交往的地方与他们共进午餐,迪士尼公司的人员就会感到紧张,这样的话,这种策略就起到作用了。果然,杰弗里·卡曾伯格放出话来要会见一下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如约而至,陪同他前来的还有埃德·卡特穆尔和另外两个人。他们被领进了会议室,在会议室里有一张很长的会议桌。史蒂夫非常明白当时的情形:如果他坐在这张桌子的一个边上,那么杰弗里就会坐在他原来的位置上,也就是会议桌的头上,这样就座的话,史蒂夫和其他人都会处在一种从属者的位置上。史蒂夫却不愿这样,因为他不想当一位从属者,最后,他坐在了会议臬的另一头,这样两家公司的人员分别落座,这也表明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杰弗里进来以后就向他们宣称,假如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人员想要为迪士尼公司制作动画片,那么所有的制作步骤及程序应该与迪士尼公司协商,而不能对别的公司说。皮克斯公司的这几名人员听到杰弗里说这些时一定在内心里感到窃喜,因为皮克斯公司的策略成功了,它已在杰弗里·卡曾伯格的身上套上了牢牢的锁链。这种谈判方式是史蒂夫·乔布斯一贯的风格,就好像他处在一种强有力的谈判地位一样。即使在情况对他不利时,史蒂夫也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谈判方式。卡曾伯格当然不知道史蒂夫在谈判时是如何的“脆弱”——他已经无法承担他那两家公司的资金运转了,皮克斯公司和NeXT公司已经“黔驴技穷”,没有任何可以获取赢利的“招数”。总的来说,这两家公司已经没有足够的收入维持公司的长期运转了,然而,史蒂夫非常明白,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在杰弗里·卡曾伯格面前表现得更加镇定、更加勇敢,要给杰弗里一个印象,那就是他们是处在同样的谈判地位上的。史蒂夫坚持迪士尼公司只能对皮克斯公司制作的作品投资,他们之间的协议不涉及皮克斯公司对外出售任何技术的权利。“杰弗里的一言一行就好像迪士尼公司是协议的关键一方,而皮克斯公司只是一个‘小不点’。”皮克斯公司的一位前主管帕姆·克尔温如是说。杰弗里告诉史蒂夫,所有的动画片销售收人都归迪士尼公司掌管,皮克斯公司不得参与其中,可以看出,杰弗里所指的并不是一部动画片,他还暗指其他合作项目。现在杰弗里已经把史蒂夫拖到了谈判的“主战场”,他们开始商谈动画作品的预算资金以及所获赢利如何分成。皮克斯公司可以得到纯利润的12.5%,杰弗里说。当然,史蒂夫和埃德·卡特穆尔不一定知道赢利分成的合理比例,这是好莱坞电影界内部掌握的东西,是在任何书本上都找不到的。只有公司的顶层管理人员和他们的律师才熟悉这方面的情况,他们知道12.5%是不是一个很恰当的分成比例。史蒂夫一定也紧张得屏住呼吸了。对史蒂夫来说,迪士尼公司对他们动画作品的投资金额是最关键的,其关键的程度甚至决定了皮克斯公司的“生死存亡”。史蒂夫、埃德和约翰反反复复地把这个比例研究了好几遍,但却不容易得出结论。更糟糕的是,对于皮克斯公司的这群动画制作初学者来说,一些电影制作方面的问题他们还完全不懂。比如,在音乐创作、改编为管弦乐和音乐录制上要投人多少资金?对于邀请著名演员录制他们的声音,需要给付他们多少报酬?履约保证金又需要多少?有一种说法是,杰弗里迫使史蒂夫先提出迪士尼公司的投资金额,但杰弗里后来又说迪士尼公司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投资数额。于是,杰弗里又劝诱史蒂夫接受了一个更小的数额。而史蒂夫提出的投资数额远远低于迪士尼公司动画摄制组以前的动画制作成本。这种说法虽然听起来还算可信,但据帕姆·克尔温说,事情的经过不是这样的。迪士尼公司知道皮克斯公司的那帮家伙是不知道对动画长片要投资多少的,她说:“我们通过反复衡量,计算出了和迪士尼公司合作的成本,这是基于双方共同的利益而达成的一项预算金额,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对史蒂夫来说,与迪士尼公司合作最重要的就是迪士尼公司将会承担动画作品制作的所有开支。如果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在预算资金之内,那么史蒂夫就不会“自掏腰包”了。如果动画制作成本超过了预算金额,那么史蒂夫就得马上从自己的账户上支付至少300万美元。也就是说,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史蒂夫必须随时准备支付自己的300万美元,因此,他也得一直关注着动画电影的制作成本,不能有半点马虎。但说这些都为时过早了。在与卡曾伯格会见后,史蒂夫与电影动画制作史上最出色的公司签订了3部动画电影的制作协议,这份协议拯救了他和他的公司,这份协议也使史蒂夫实现了做梦都想不到的成功。现在史蒂夫就等着迪士尼公司的相关人员制订出详细的合作协议,然后打电话给他,和他商讨具体的合作事宣了。其实,两公司在各自部门主管层探讨合作意向的时侯,就已经在其他的合作领域忙开了,而这些合作领域也已硕果累累。早在阿尔韦伤感地离开之前,他和迪士尼公司的列姆·戴维斯就已经提出由两家公司共同研究开发一个项目软件,这个软件也最终被开发了出来,称为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Computer Animation Production System,简称CAPS)。据参与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研发的一位软件工程师迪伦·科勒介绍说,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的开发项目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的。动画制作人员是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他们的动画是用电脑制作的,而不是用手工制作的。“他们害怕一旦这件事情被传出去,迪士尼公司的形象就会被玷污。每个参与这个项目开发的人员都必须签订—份不准泄露该秘密的协议书,”科勒说,“我甚至对我的家人都没有讲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的开发项目。我们经过艰苦努力,最终完成了《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Rescuers Down Under)的制作工作。之后,我们还是信守保密协定,因此,我们都不能和别人一起庆祝这部动画片的制作成功。《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在各大影院放映后,我们也不能对任何人讲:‘这部动画片是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用电脑数字制作的动画片,不论是电影画面的渐显还是渐隐都是用电脑制作的。”但迪士尼公司的这个秘密到底也没有守住,在动画片《美女与野兽》(Beawy and the Beast)放映后,人们都渐渐地知道了这个秘密。因为在这部动画片中有一个跳舞场景,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场景必须用电脑才能制作出来。在人们都知道的情况下,“杰弗里·卡曾伯格就向新闻界吹嘘说,事实上,动画电影制作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用到电脑”,就这样,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的开发人员可以自由谈论他们的作品了。在那个时代,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被广泛应用于迪土尼公司的二维动画长片的制作,这其中包括《美女与野兽》、《阿拉丁》(Aladdin)、《狮子王》(The Lion King)、《风中奇缘》(Pocahontas)。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的早期合作在伯班克市(迪士尼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市民心中已经树立起了信心。正如埃德·卡特穆尔所说的那样,皮克斯公司“能够很好地按时完成动画电影作品,预算也相当合理,带给迪士尼公司的利润比他们预期的还多”,这样的结果是,“迪士尼公司感到与皮克斯公司的合作收获颇丰”。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的合作项目获得了很好的收益,皮克斯公司不但与卡曾伯格建立了重要的关系,还获得了更加重要的收益:皮克斯公司的电脑动画制作系统软件也获得了1992年奥斯卡金像奖中的技术奖。同时,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消息是,阿尔韦·雷·史密斯,这位怀着伤感离开史蒂夫·乔布斯公司的动画天才,也获得了1992年的一个奥斯卡奖项。在第二年,皮克斯公司又获得了一个惊喜:奥斯卡的又一个奖项颁给了他们,这一次是颁给皮克斯公司的RenderMan软件。这也是皮克斯公司唯一推向市场的软件产品,在那些年RenderMan一直源源不断地带给皮克斯公司很高的利润,即使在今天,RenderMan也是电影界应用最广泛的渲染软件。RenderMan不但用在动画电影制作上,还应用于电脑制作的真人动画电影的视效上。(实际上,到2004年为止,在最近获得奥斯卡最佳视效奖提名的39部动画片中,有35部应用了RenderMan渲染软件。)1991年3月18日,史蒂夫结束了他的“光棍”生涯。有很多人认为,他们会被邀请参加史蒂夫的婚礼,但史蒂夫的婚礼显然不及他们这些人想象得那样盛大。史蒂夫和劳伦娜几乎没有邀请任何人。可能是因为史蒂夫感到了经济状况的恶化,所以即使他面临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一史蒂夫和劳伦娜都是第一次结婚,史蒂夫也不愿意花钱邀请那些在美国《人物》(People)杂志上露过脸的一大批风云人物。或者可能因为史蒂夫对这方面要求太低,又过于懒散,所以才这样行事的。也可能这是劳伦娜的主意,因为毕竟不是每个年轻女性都梦想着举行一个盛大的婚礼的。史蒂夫与劳伦娜的婚礼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里举行。参加婚礼的一小组人并不是乘飞机过去的,而是乘坐一辆豪华的私人聚会用的公共汽车,这辆车是史蒂夫从硅谷租借的。劳伦娜的父母坐在一起,他们一直在和史蒂夫的家人套着近乎——史蒂夫把他的亲生母亲乔安妮·辛普森和她的妹妹、小说家莫娜也请来了,吏蒂夫也非常想念他的养父母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史蒂夫感觉欠了他们很多。他们的婚礼举行得不能再简单,也不能再简朴了。多年来,史蒂夫一直信仰佛教,因此,他的婚礼也有一点佛教的风格。当客人和簇拥着新娘的一群人步入屋内的时候,屋子里还点着香,婚礼由佛教僧人,也是史蒂夫多年的老师干野考宾主持。参加婚礼的人员并没有听到婚礼的钟声,但却听到了佛寺特有的锣声,在这阵阵锣声中,36岁的史蒂夫娶了27岁的劳伦娜。自从他们两人结婚后,在所有的场合,史蒂夫和劳伦娜都表现出一种婚姻的幸福感。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取名里德,出生在1991年9月22日,也就是说是在他们结婚后6个月的时候。当劳伦娜告诉史蒂夫她怀孕的消息时,史蒂夫吃惊得直起腰来,和当年得知克里斯·安怀孕的消息一样。劳伦娜很自然地希望能够尽早和史蒂夫结婚,但史蒂夫却拒绝了。这和史蒂夫对待克里斯·安一样,只不过现在这个女人变成了劳伦娜。但克里斯·安和劳伦娜的结果却不一样。史蒂夫这位美国最著名的“单身汉”一直拒绝改变他的单身生活,但这种拒绝并没有坚持多久。在结婚后,劳伦娜又重新回到了学校读书,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而史蒂夫也没有从杰弗里·卡曾伯格那里听到有关他们合作取得进展的消息,他不得不回到公司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希望能从资金困境中走出来。这个时候对于史蒂夫来说也是水深火热了,因为商业新闻界已经开始准备报道史蒂夫的“败绩”了。最后,迪士尼公司开始对史蒂夫说,他们两家公司的合作谈判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了。史蒂夫还是继续在寻找一位娱乐业方面的律师给他提供签订合同方面的建议。事情的发展表明,迪士尼公司一直都非常重视与皮克斯公司的合作协议,也一直在忙着这方面的事情。在迪士尼公司,一方面协议制订部门要起草协议条款;另一方面迪士尼公司的部门主管还要对协议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因为在迪士尼公司这份协议的签订代表着他们的一个重大创举——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其他公司为他们制作动画作品,所以他们在协议的操作上必须严格而谨慎。对史蒂夫、埃德和约翰来说,如果迪士尼公司能够认真对待他们之间的协议,并积极促成协议的签订,那么他们就没有必要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了。现在既然协议有了进展了,史蒂夫也感觉轻松了不少,他可以悠闲地飞到伯班克,与杰弗里·卡曾伯格坐在一起讨论一下协议的详细条款了。史蒂夫乘坐的是包机?当然不是,他还不至于“愚蠢”到在这个时候还花费公司的巨额资金。当然,这时候的史蒂夫也想游玩了,他通常要乘小型飞机到美国西南部,但和普通旅行者一样,他不乱花一分钱。帕姆·克尔温说,皮克斯公司的人员经常从奥克兰市乘小型飞机到西南部的伯班克旅行,所以他们就给这架飞机起了个绰号,叫做“西南公交”。在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签订的最后协议中规定,迪士尼公司除了对动画作品的制作投资外,还要对营销和发行进行投资。皮克斯公司负责动画作品的创作,这包括创作剧中的角色、角色的外形设计、电影剧本、电影对白以及为剧中人物配音等方面。迪士尼公司当然保留对皮克斯公司的制作提出不同建议的权利,但皮克斯公司却对此并不很在意。迪士尼公司作为有着70多年动画制作传统的大型公司还会因为一点小问题就找皮克斯公司的麻烦吗?卡曾伯格在迪士尼公司的会议上把协议的各项条款都公布了出来,当然另外还有两条新条款他在会议上没有提出。其中一条是约翰·拉塞特将必须签订—份长期的合同,根据合同规定,他要一直待在动画制作组里,直到制作完成合同规定的3部动画片为止。在这一点上,卡曾伯格的态度是坚定的。自从《锡铁小兵》获得奥斯卡奖项后,他就一直劝诱约翰能够回到迪士尼公司。卡曾伯格还向约翰承诺,他完全有创作自己的动画作品的自由。约翰的回答则是,在迪士尼公司他只能创作动画电影,但在皮克斯公司他可以创造动画电影的历史。如果卡曾伯格不能说服约翰到迪士尼工作,那么这份协议至少可以让约翰贡献出他的动画创作天赋。所以对迪士尼公司来说,在这份协议中,约翰的承诺是至关重要的:他必须要保证履行合同的条款,否则的话,这份协议就等于取消了。约翰最终同意了。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得到别人的挽留是一大幸事,而如果他能得到众多人的“争抢”则更是一大幸事。第二个新条款是,迪士尼公司将获得销售和动画电影有关的产品的权利,并且销售收入归迪士尼公司所有,这些产品有玩具、体育用品、与快餐放在一起销售的小物品等等所有的和动画电影有关的产品。后来,当史蒂夫意识到这—新条款意味着有多少利润可赚时,他就想了一个办法,让皮克斯公司在以后的电影动画制作中也挤进了小商品销售的行列之中。皮克斯公司的动画电影制作由约翰·拉塞特担任导演和首席编剧,由拉尔夫·古根海姆(他是原先的纽约长岛计算机图画设计组的成员之一)担任电影制片人。就这样,皮克斯公司开始了看起来既让人生畏又很新鲜的动画制作过程,他们制作的是一部动画长片,名字叫《玩具总动员》。约翰以前总是喜欢绘制“兄弟图片”,他的动画制作经验加上他的创作才能使他有了灵感,他打算以一位少年收集的两个玩具为创作基本素材,这两个玩具总是争个不停,直到有一天,突然有一个外部的敌人闯了进来,它们终于联合起来抵抗外敌了。可以说《玩具总动员》是那种典型的“兄弟动画电影”,当然,以前的这种动画电影没有把玩具当做剧中的英雄。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忙碌工作,皮克斯公司在动画电影的情节创作上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约翰感到应该向迪士尼公司交代一下情况了。于是,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人员把用铅笔勾画的草图收集了一下,然后把这些图片制作成录像带。约翰带着录像带就到了伯班克,然后马上把录像带交给了杰弗里·卡曾伯格。约翰根据录像带上的内容给卡曾伯格做了个现场解说,另外他还给卡曾伯格放了片中人物的对话录音。(在这种场合,拉塞特特别善于抓住现场观众的情感,有人甚至说如果拉塞特当演员也一定会取得成功。)在约翰离开后,卡曾伯格告诉另外—位迪士尼公司的主管:“这部动画片的宣传真是太精彩了,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过了一会,卡曾伯格又找到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人员,并告诉他们他认为在故事情节上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修改。从构思这部动画片的情节开始,约翰和他的同事们就花费了一整年的美好时光创作剧本。约翰又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在洛杉矶参加了一个速成课程培训,主要学习电影剧本作家的基本功夫——创作技艺。这就好像在电影《改编剧本》( Adaptation)中那种拙劣地模仿一样,约翰也想着能够尽快学会创作技艺。虽然有一些人嘲笑那个时候的动画片都是遵循固定的创作模式,但拉塞特创作的作品却没有受到这样的批评。约翰为这部动画电影创作了两个主角,一位是宇航员“巴斯光年”(BuzzLightyear),还有一位是名叫“伍迪”(Woody)的牛仔警长。约翰召集动画制作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协作,要求他们制作一段30秒钟的动画电影展示片,约翰想借助这一段展示片向观众表明他们这部即将制作完成的动画片是栩栩如生、非常精彩的。迪士尼公司所有的高级主管都知道三维电脑动画是什么样子的,但在以前他们没有一个人看过动画电影制作完工之前的电影胶片,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公司的名称印在电影胶片上。彼得·施奈德,这位曾经想方设法把这部动画的制作纳入他的控制之下的传统动画电影制作精英,当他看到这段逼真的电脑动画电影展示片段时,也非常吃惊。在1993年1月中旬,皮克斯公司的电脑动画电影构思终于得到了杰弗里·卡曾伯格的赞许。然而皮克斯的其他员工一一那些没有参加动画电影制作的员工,包括软件开发人员,职能人员等等,所获得的待遇及收入就相当低了,这种情况发展的结果是,动画电影制作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庞大,从原先的少数一批人增长到100多人,这其中包括30名技术指导人员和差不多同等数量的动画制作人员。电影剧作家在创作电影剧本的时候往往会借助于资科卡片,也就是说他们要把每一个拍摄场景的情况都记录在一张小卡片上,然后把这些小卡片钉在小钉板上,这样就可以通过调换小卡片排列各个电影场景的先后顺序了。动画电影制作者也通常会采取这样的办法,但他们用的是草图,而不是资料卡片。如果你能在20世纪90年代参观一下皮克斯公司,你会发现在公司的过道里到处都摆着未经准备的草图图案,这些草图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为的是制作好每一个动画场景:在这些草图上列出了动画故事情节创作者和动画设计人员的基本创作思路,这样有利于动画制作的顺利完成。当你站在皮克斯公司的过道内,看到这么多虽然粗糙但却细心准备的手绘“艺术作品”时,你就可能想象到约翰·拉塞特和他的助手那忙忙碌碌的身影。作为动画电影的导演,约翰就是整个动画制怍工作的“领头羊”,他负责动画制作的全盘工作。在皮克斯公司里有一个很大的动画电影制作间,每一位动画设计人员在这里都有自己单独的一个设计空间。在整个动画电影制作期间,约翰一直在这个制作间里一丝不苟地辛勤工作着。动画制作人员勾画草图时要小心翼翼,约翰通过这种经过精心准备的草图就能分析动画电影的每个场景,然后他就可以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比如,剧中人物的脚应该放在哪里,他用手握东西时是怎么握的,他是如何快速转身的,他的眼神集中在哪里,当他看见某一件东西时又是如何反应的等等。约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很早就察觉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动画设计人员,除了掌握绘画技术外,还要学会其他很多技能。在皮克斯公司里,他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动画设计人员要想着如何做一名演员,而不仅仅是“一位艺术家”。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创作出在银幕上栩栩如生的动画人物,需要具有很强的表演能力,这也是制作动画电影所需的最重要的能力。后来,皮克斯公司就要求新雇用的动画设计人员、模型师和渲染师到“皮克斯大学”接受培训,培训课程持续几个星期,有时在培训过程中还插入一些即兴表演(im,provisational theatre)。当一个场景涉及对话时,动画设计人员在开始时要借助于皮克斯公司职员录制的“临时音轨”,而不需要表演场景:此后在制作过程中,动画配音人员要到位于洛杉矶的录音室里录制声音,在那里由拉塞特一句一句地指导着他们完成录制工作。在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的制作过程中,约翰对于让汤姆·汉克斯为伍迪配音感到非常放心,因为,据约翰说,汤姆有“感染观众,并能让观众如痴如醉”的能力。在汉克斯与约翰讨论动画电影制作的细节之前,拉塞特准备了一段30秒钟的动画短片,里面是关于伍迪的一段动画场景,他还从电影《福星与福将》(Turner & Hooch)中截取了汉克斯的一段电影录音,然后他把这段场景和录音配合起来发现非常完美。汉克斯在看了这段场景后,把头转向约翰大笑起来,接着他就问: “我们什么时侯开始制作?”“约翰对动画电影制作的每个方面都非常熟悉,”动画电影视效总监兼渲染师汤姆·波特说,“如果你能够把工作做得更好,但你没有做好,他会看得很明白的,他会毫不犹豫地要你再做一次。”约翰虽然经常要求动画制作人员按照他的要求完成工作,但他们从未感觉受到了讽刺挖苦或打击,只是感到他们的工作更加富有挑战性。在一般情况下,拉塞特每天早晨到动画电影制作间后,都要急匆匆地和光效人员—起开一次会议。在会议上,拉塞特要浏览每一个制作完成的动画场景,或者说基本完成的场景。浏览完以后,他就拍板决定,然后就可以制作成动画电影了。可以说在这里,约翰这位导演也成了一位极富有热情的完美主义者。还有相当重要的一点,在动画电影制作过程中,如果改变剧中人物的光效,哪怕只是稍微改变一点,都会影响到整个动画场景的效果,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或者传达一个与众不同的信号。在这个新的电影世界里,人们已经没有必要再制订出一套规则把演员们集合在一起,然后让他们出演各种角色了。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用电脑不断创造电影奇迹的世界,所有的这些创新与变化都是自然而然地完成的,并不需要魔术师般的人物到处挥舞他们的“魔棍”,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有电脑的强大动力在支持着他们创造电影界的辉煌。电影导演如果不成为导演,他们很可能在众多领域会取得成功,但一旦他们成为了导演,他们就会成为像“梅林”[梅林( Merlin),传说中亚瑟王的助手。——译者注]一样的人物,依靠简单的话语就可以塑造一个新的世界:一位曾经参与拉塞特召开的会议的人士目睹了这样一件事。在拉塞特与光效人员召开会议的时候,外面下起了雨,雨滴打在会议室的玻璃窗上。部分参加会议的人开始把目光转向窗外,这时候约翰就对他们讲:“每一个小雨滴都是一面镜子,它们能够反射出外面世界的任何东西。让我们再多增加一些这样的小雨滴,那么观众就不会错过任何美妙的电影场景了!”拉塞特认为,一部动画电影应该像真人电影一样真实,观众观看后有一种真实感。这就要求在动画制作过程中不要放过任何细节问题。当然,他们这些制作人员也下了很大的工夫,搜集的资料和采用的道具、模型都是相当多的,集合起来就好像数座“污浊不堪的图书馆”,也好像卧室里印满小孩脚印而且磨损严重的墙裙一样。要完成制作步骤就要用到储存在电脑里的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计算机数字指令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和进步,甚至它的一些发展可以追溯到亚历山大·舒尔时期,当然数字指令的发展出现了更迅速、更复杂的发展趋势。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动画电影技术指导比尔·里弗斯解释说:“我们的动画渲染器功能太强大了,这些渲染器在以前只有几行代码,而现在它们的代码可以达到10到12页。”(动画渲染器可以在电脑上对物体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另外还可以计算出物体表面的反光度是多少。)一旦一个动画场景得到约翰的最终批准,那么这个场景就可以在“渲染工场”里进行渲染加工了,加工场里有300多台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工作平台。通过这些工作平台,每个动画场景的复杂图像就可以一张一张地被渲染成含有一定像素的画面,这些画面再经过一定的加工就可以变成动画电影了。在《玩具总动员》这部动画电影放映时,35毫米的电影胶片要以每秒24幅画面的速度在放映机里放映,图片数量大约是11.6万幅。每一幅画面的渲染过程要经过5个小时,这就说明为什么皮克斯公司的动画渲染工场需要那么多的电脑了。按理说皮克斯公司已经取得这么好的业绩,史蒂夫应该高兴才对,但在他的心中还有一块“心病”,那就是他的NeXT公司还一直处在“风雨飘摇”的状态之中。史蒂夫还想着如果他能把曾经在微软公司做出过突出业绩的,市场销售天才迈克·斯菜德“挖”过来的话,并且由斯菜德出任NeXT公司的销售主管,或许还能让NeXT公司的销售走出困境。后来,斯莱德进了NeXT公司,员工的士气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而且电脑的销售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达到了原先的4倍,但终究没有改变NeXT公司电脑销售的颓废状况。你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NeXT公司的电脑销售量是原先的4倍也不能使NeXT公司走出困境呢?但情况确实如此。在1992年,NeXT公司只销售出去了20 000台电脑。假如皮克斯公司能够销售出去这么多的电脑,那么它的职员早就打开香槟酒庆祝了。但对NeXT公司来说,这点销售业绩实在少得太“可怜”了。而在当时,苹果电脑的销售量一直比NeXT公司高很多。当然,史蒂夫不愿意再把他自己的钱投放到NeXT公司了,因为他知道这样做会危及他的将来的。到了1993年1月,NeXT公司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报告的年度销售额是1.4亿美元。史蒂夫也信心大增起来,他给公司员工鼓劲说:“我们早在几年前就进入了良好的销售状况,现在我们电脑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一半,并且现在还在增长。我们公司还会一直挤占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销售市场,这样的好戏还在后头呢。”但事实上,史蒂夫只是盲目乐观,实际的情况并不见得有多好。史蒂夫只是从他的盲目和自欺欺人的乐观个性出发判断NeXT公司当前面临的问题,而不是从现实的市场销售角度判断的。然而,NeXI公司的这点销售业绩却给佳能公司的人员很深的印象,而且他们也不认为自己公司投入的l亿美元资金就此“打了水漂”,于是,他们决定再向NeXT公司投资3 000万美元以确保其正常运营。佳能公司答应向NeXT公司投入资金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佳能公司认为NeXT公司出现的这种不景气状况,史蒂夫应该负有很大的责任。因此,如果要求佳能公司再次向NeXT公司投资的话,那么史蒂夫就得把他相当大的一部分权力交给佳能公司选择的新任主管。这个条件对史蒂夫来说真是个“两难选择”。这种情况就好像当年他被约翰·斯卡利赶出苹果公司一样,现在这一幕又要重演了。但如果史蒂夫不答应佳能公司的要求,那么他的公司也就只好“关门大吉”了,他的员工会失业,他自己也会受到新闻界的羞辱与谩骂。万般无奈之下,史蒂夫同意了佳能公司开出的条件。一般员工都认为,在史蒂夫手下工作就好像做噩梦一样。然而,这些员工还是被史蒂夫的魔力吸引着,他们明明知道在任何一个时刻史蒂夫都可以炒他们的“鱿鱼”,但他们还是死心塌地地跟着史蒂夫干,他们对史蒂夫的这种忠诚度完全超过了对公司其他主管的忠诚度。从公司管理角度看,NeXT公司多了一个合作公司指定的新主管似乎是一个好的管理思路,但这并不一定就能赢得员工的忠心。NeXT公司的一些主要员工开始递交辞呈。市场部的副总裁离开了公司,然后是销售部的副总裁也离开了公司,紧接着公司的硬件开发主管,也是NeXT公司最后一位公司创立人员,也离开了公司。可以说这一时期,史蒂夫的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但后来的情况变得更糟了。佳能公司刚投人的3 000万美元资金很快就被用完了,但这家日本公司还是继续向NeXT公司投资,据一份杂志透露,佳能公司又投入了大约有7 000万美元,也就是说佳能公司的总投资额达到了2亿美元。到1993年,史蒂夫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现实是:如果不想让NeXT公司关门的话,NeXT公司的硬件产业就得停产。在这个决定对外公布的时候,一位记者采访了史蒂夫,这位记者发现史蒂夫显得非常脆弱、压抑,内心也很孤独。罗斯·佩罗特对史蒂夫的管理风格也失望了,他马上采取紧急措施,把投入的资金抽了出去。史蒂夫在他事业处于严重低谷的时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NeXT公司开发的NeXTStation电脑操作系统软件,会成为他下一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这种操作系统是采用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研发技术的软件,给人留下的印象颇为深刻。约翰·拉塞特明白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有在迪士尼公司工作过的经验,所以约翰在员工们的心目中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动画电影制作者,即使迪士尼公司后来在动画电影制作方面一直裹足不前,但迪士尼公司毫无疑问是电影界的老大。电影观众已经对迪士尼公司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迪士尼公司的一些人员对待他们的合作伙伴皮克斯始终是比较友好的,没有那种命令式的家长作风,也没有俨然以恩人自居的态度,这从动画设计制作组的总裁彼得·施奈德的一席话中就可以听出来。“我们总是不那么积极主动,”施奈德说,“我们每一天都看着他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可以对他们提出要求,并督促他们完成我们提出的任务,当然有时我们是同他们进行协商的。”施奈德坚持认为这样做才能制作出好的作品。有一次,这位迪士尼公司动画制作组的总裁半开玩笑似的说:“我们不问谁在动画电影制作过程中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我们最终要的是优秀的电影作品。”《玩具总动员》是约翰·拉塞特精心制作的动画作品,但约翰知道他还得让施奈德和卡曾伯袼高兴。因此,在这部动画电影制作的过程中,约翰和他的同事把为即将制作的场景而勾画的草图收集在一起,然后再通过摄像机制作成一段未经加工的电影画面。制作完成后,约翰专门乘飞机飞到位于伯班克市的迪士尼公司总部,把这段胶片放给卡曾伯格和施奈德看,在放映的过程中,约翰还会亲自示范,力图给他们展示一个精彩纷呈的场景。约翰和卡曾伯格彼此都非常尊重对方,约翰认为卡曾伯格富有经验和创见力,而卡曾伯格认为约翰富有动画制作天赋和创作才能。卡曾伯格和史蒂夫的关系则比较固定,他们只是普通的工作关系。,卡曾伯格曾经对这位皮克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非常尊重,也很欣赏他的才能,甚至他还邀请史蒂夫到他家吃晚饭。但现在杰弗里·卡曾伯格却有一件烦心事——他总感到这个动画故事有些情节不怎么样,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加以调整。当约翰他们还在费力构思动画故事情节的时候,卡曾伯格就感到这个故事有点不对劲了,他说了一句平时很喜欢说的一句话:“他们正在制作‘爆米花’呢。”(意思是他很厌烦这些东西。)故事情节这个问题卡曾伯格不便于插手,而拉塞特也不愿意承认不合适,因为这牵涉到这部动画片根本的东西。拉塞特构思的这个动画故事主要是源于他对充满生命力的玩具非常着迷,从《顽皮的眺跳灯》开始,他制作的以这种有生命力的玩具为主题的动画片赢得了很多赞誉。《玩具总动员》的编剧之一,电影剧作家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说,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各位剧作家的头脑里想的都是《玩具总动员》里巴斯光年和伍迪这两位主角——伍迪属于那种旧式的牛仔形象,而巴斯光年有着宇航员特有的品质。“在这部动画片中,他们这两位主角为谁更优秀而争论不休,”斯坦顿说,“后来他们迷了路,为了能够找到回家的路,他们不得不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但《玩具总动员》的剧本创作组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却走入了歧途。伍迪和巴斯光年应该被塑造成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这是好的剧本应该具有的特点。这整部动画片中,伍迪和巴斯光年这两个人物在努力对付共同的敌人和面临的威胁时还应该加入一些他们个性和目标相冲突的镜头,因为这是戏剧冲突所要求的,这种人物冲突的特征在“兄弟电影”中是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但为了使这部动画片具备冲突元素,剧本创作人员明显地受到了其他类型电影的影响,比如他们受电影《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的影响,对主要演员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在剧中的表演风格吸纳了不少,但这些人物特征放在伍迪和巴斯光年的身上并不一定合适。虽然大人们看过《玩具总动员》后可能觉得这部动画片非常幽默,剧中人物伍迪傲慢的个性也非常好玩,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部动画片并不能激起他们多大的乐趣。在1993年年中,当杰弗里·卡曾伯格允许把《玩具总动员》的剧本拍摄成动画电影的时候,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人员高兴了好大一阵子,但现在,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卡曾伯格还是显得闷闷不乐。约翰每次去见卡曾伯格的时候都把一些新的想法说给他听,但哪一种想法也驱散不了卡曾伯格那种烦闷的心情。卡曾伯格也像好莱坞早期的“风云人物”一样,他对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有着非常高的敏感度。如果哪部电影存在着什么同题,他能很快地告诉你问题出在哪里。而现在对约翰他们来说,最麻烦的是卡曾伯格说不出这部动画片到底该如何去调整。1 1月17日,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人员把这一天称做是“黑色的星期五”,就是在这一天皮克斯公司被正式通知:迪士尼公司将停止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的制作。迪士尼公司的拍摄组认为这部动画电影的剧本显得太“幼稚”了,缺乏那种“明快,成熟”的电影风格。迪士尼公司动画制作组的副总裁汤姆·舒马赫代表公司提出了这部动画片的制作缺陷,同时也责怪了皮克斯公司动画制作人员的做法。“我们给皮克斯的自由太多了,”他说,“他们把我们的要求理解错了,从而使得这部动画片太粗糙了。这部动画片已经失去了它的引人之处。”虽然皮克斯公司完全接受了舒马赫的责怪,但迪士尼公司还是不批准制作这部动画片。史蒂夫·乔布斯,这位在计算机产业界满载盛誉的“天才”,因为NeXT公司问题而遭到了新闻界的无情责骂。史蒂夫在这之前还想着能够借助《玩具总动员》挽回一些面子,但现在面对这种情况,史蒂夫已经准备好了再次面对新闻界的“批判”。可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因为在开始的时候,《玩具总动员》的失败并没有对外公布,一旦公众知道了这件事,即使再怎么假装也无济于事了。史蒂夫又一次失败了。 现在,史蒂夫·乔布斯的“产业帝国”就像一块块碎布一样已经破损不堪,看起来也没有再次恢复的可能了。伴随着令人眩目的美式橄揽球决赛的商业广告,麦金托什机推向了市场,而10年之后的1994年,不论对艾斯纳和迪士尼公司,还是对史蒂夫·乔布斯来说,这一年都是失败而令人伤感的一年。1 9914年4月,一架直升飞机失事了,有4个人遇难,迪士尼公司的总裁,也是排在艾斯纳之后的第二号人物弗兰克·韦尔斯就在4位遇难的人中间,随后,这一年4月举行的复活节滑雪项目也突然中止了。这件事对迪士尼公司来说损失巨大,因为在短期内很难找到可以替代韦尔斯的人选。弗兰克·韦尔斯是艾斯纳最得力的助手,在经营日益庞大的迪士尼公司上,他分担了艾斯纳很多的工作压力。可以说韦尔斯就像艾斯纳的“过滤器”和“传声筒”,他能够把艾斯纳那些不成熟的商业理念转变成可以操作的现实策略。好莱坞的很多观祭人士认为,如果弗兰克·韦尔斯能够活着,即使迪士尼有其他人死于那次飞机失事,迪士尼公司也会照常“平静如水”,而且在迪士尼公司以后的发展中也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同题,也不会出现由那些问题引起的混乱局面。对迪士尼公司来说,找一个合适的人选来顶替韦尔斯的位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时间之长,花费之巨,情况之复杂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至少是迈克尔·艾斯纳的想象。在此后不久,艾斯纳就痛苦地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他要立即接受心脏手术。他告诉他的妻子简,万一他手术后不能再掌管迪士尼公司,那么应该由谁来担任迪士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提到了两个人:其中一位是巴里·迪勒,当艾斯纳成为迪士尼公司总裁的时候,迪勒是福克斯影业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另一位就是著名的CAA艺术创作经纪公司的总裁迈克尔·奥维茨。简就像对待她的家庭成员一样马上打电话给奥维茨,告诉他艾斯纳即将接受心脏手术的事情。另外,简还叫奥维茨到艾斯纳做手术的医院,也就是位于洛杉矶的塞德斯一西奈(Cedans Sinai)医院接受艾斯纳的任命,并听从艾斯纳的吩咐。简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这种极度紧张的气氛中,任何入的妻子都会这样考虑的。为艾斯纳做手术的时间是原先预计的4倍,手术做得很成功。在手术过后,奥维茨要求除了艾斯纳的直系亲属、精神治疗医师和律师以外,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接近艾斯纳的病床。当迪士尼公司的总顾同斯坦福·利特瓦克拿着一份新闻稿要求由正处于恢复阶段的艾斯纳批准时,奥维茨(虽然他并不是迪士尼公司的人员,而且也无权替艾斯纳做出决定)却拒绝让利特瓦克见艾斯纳,奥维茨的这种做法让利特瓦克非常生气,但也没有别的办法。最后,奥维茨代替艾斯纳批准了这份新闻稿。奥维茨接管艾斯纳的“大权”对简来说是对她的一种帮助,但这也在迪士尼公司行政主管那里播下了“和奥维茨背道而驰的种子”,这种不和谐的关系在迪士尼公司以后的发展中始终困绕着奥维茨。史蒂夫·乔布斯始终也不愿相信《玩具总动员》拍摄计划就此中止了。因为他的手里还有—份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签订的协议书,而且迪士尼公司已经为这部动画电影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的资金。在好莱坞里,史蒂夫慢慢了解到,电影制作组有时会中止一些在制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电影制作。但如果这些问题被解决了,那么中止制作的电影也有可能继续运转。迪士尼公司不是不满意他们创作的剧本吗?那好办,就让电影剧本创作者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史蒂夫这样想。当然并不是动画电影剧本创作人员不想尝试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以前碰到这种情况时,他们都能很快就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很明显的,但现在他们面临的挑战是,他们不能改变伍迪的性格特征,因为如果改变的话,伍迪那种急躁的性格就显现不出来了。最后经过周密构思,他们意识到。他们可以为动画片的开头部分增加几个场景,把伍迪塑造成一个热心人,它能够帮助其他玩具解决困难,行事也非常慷慨,也不总是考虑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一旦观众接受了伍迪的正面形象,他们就会接受伍迪在与巴斯光年竞争的压力下所表现出来的与以前不同的性格特征,因为巴斯光年总想着与伍迪争夺“领导权”。史蒂夫一直认为,在好菜坞电影界里,大部分公司主管是不会对每一部电影都注意的。因为在好莱坞里,很多主管都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中。尤其是他们还得同“容易激动”的导演、演员商讨一些同题,还要向一些态度强硬的律师、代理人和管理人提出一些要求。因此即使他们投入数百万美元拍摄制作的电影最后拍“砸”了,也没有什么让人吃惊的。皮克斯公司的动画电影制作组受这种新想法的鼓舞,他们决定再次去见卡曾伯格。卡曾伯格对这种修改剧本的想法非常赞同,马上答应了《玩具总动员》可以恢复制作。就这样,这部动画片又回到了预定的制作轨道,也总算挽回了皮克斯公司创作人员和动画制作人员的一些声誉,否则的话,皮克斯公司的这些人就会被外人看做是一群新手或是一群傻子。当艾斯纳完全康复再次回到工作岗位的时候,寻找迪士尼公司的二号人物成为了他的当务之急。很快,又一个名字“浮出了水面”,引发了艾斯纳的思考:他就是杰弗里·卡曾伯格。在卡曾伯格担任迪士尼公司动画制作总裁7年时间里,他一直对动画电影拍摄组高度负责,他所做的工作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他的带领下,迪士尼公司制作了一系列的电影精品,比如,《小美人鱼》(The Liule Mermaid)、《美女与野兽》、《阿拉丁》,还有《狮子王》。在他的个性里好像充满了自信,艾斯纳认为凭这一点卡曾伯格就能成为迪士尼公司的第二号人物。但不幸的是,艾斯纳和卡曾伯格之间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在最近几个月里,他们两人之间一直摩擦不断,这种摩擦可以追溯到弗兰克·韦尔斯乘直升飞机失事的时候。在韦尔斯去世后还不到两天,甚至迪士尼公司还在安排韦尔斯葬礼的时候,卡曾伯格就开始给艾斯纳施加压力,他还要求与艾斯纳进行面对面的谈话。艾斯纳只好安排了和卡曾伯格共进午餐。卡曾伯格也没有顾及一般的社交礼仪,刚一落座,就开始对艾斯纳大发牢骚。“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你在弗兰克去世后不马上把总裁的职位交给我呢?”他说,“我们在一起已经工作了1 8年了,我有权利成为你的合作伙伴。”这时,面对卡曾伯格令人愕然地提出他的职位要求,艾斯纳也不可能马上就范,因为他对卡曾伯格能否胜任迪士尼公司总裁职位还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艾斯纳发现卡曾伯格做事有时不公开,而且还总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来,从来不会从公司的大局着想。更糟糕的是,卡曾伯格还得不到迪土尼公司董事会的支持。迪士尼家族在公司董事会里唯一的代表人物罗伊·迪士尼就曾经特别提醒艾斯纳,他认为杰弗里·卡曾伯格并不适合担任这个职位。另外,迪士尼公司董事会其他成员也有和罗伊相同的看法。在与艾斯纳的午餐即将结束的时侯,卡曾伯格明白无误地向艾斯纳讲明,如果不能让他接替弗兰克-韦尔斯的位置担任迪士尼公司的总裁,他会辞去工作,而且会马上离开迪士尼公司。卡曾伯格的这种态度简直是把艾斯纳逼到一个没有退路的“死角”。他后来写道:“在弗兰克去世后,如果卡曾伯格再从迪士尼公司离职,那么新闻界一定会对这件事大肆炒作,这样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麻烦,也会让我们公司本来就焦虑不安的职员更加焦躁。”另外,如果卡曾伯格辞职,迪士尼还会出现一些更加现实的麻烦。因为在下个星期,迪士尼公司将会在百老汇上映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紧接着就是《狮子王》要在各大影院上映。“在这些工作还没有完成之前,我是极其不情愿让卡曾伯格离开迪士尼公司的。”艾斯纳写道。毫不退缩的杰弗里·卡曾伯格感到他已经抓住了这件事的主动权。他觉得他应该成为迪士尼公司的第二号人物。他也确信已经把艾斯纳逼到一个无法回旋的地步了。而这时的艾斯纳真是感到心力交瘁。“我真是又烦躁又生气,我想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卡曾伯格离开了。但在另一方面,我还会高度赞扬他为迪士尼公司做出的—切成绩。 ”打算让卡曾伯格离职,艾斯纳知道他得考虑到最坏情况的发生,他有这种考虑也是合情合理的。当卡曾伯格得知他被迪士尼公司抛弃时,他以新闻媒体“铺天盖她”的报道来回应艾斯纳。首先他解释的第一个问题是,他是被迪士尼公司解职的,还是他自己自动离职的。然后,新闻记者又对卡曾伯格已经打算采取的一个让艾斯纳很不舒服的决定大感兴趣,这个决定就是他将加入到戴维·格芬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阵营里,并与他们一起创建一家新的电影公司——梦工厂(Dream Works SKG)。卡曾伯格的离职对艾斯纳来说真是一件很不幸的事,因为一方面艾斯纳失去了一个高级主管,另一方面他又增加了一个竞争对手,这个竞争对手要与他争夺最优秀的制片人、剧作家、导演和演员,而且这个竞争对手还会与他争夺影片发布日期以及各大影院的放映时间。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是于1991签订的动画电影制作协议,协议规定4年以后这部动画电影就得制作完毕。到1994年的时候,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又恢复了制作,而现在对皮克斯公司来说,还有1年的时间就应该制作完成了。在这一关键时刻,史蒂夫·乔布斯应该满怀信心与热情才是正理。但史蒂夫没有。自从关闭了硬件生产线和销售渠道以来,NeXT公司面临的资金压力减少了很多,但这种减少也仅仅是暂时的。到1995年的时候,NeXT公司又出现了更大的困难。公司职员纷纷眺槽,NeXT公司以前创业的所有“元老”,还有大部分早期雇用的职员也都离开了NeXT公司。当然,史蒂夫的周围又聚集了一大批新公司主管,他们虽然非常佩服史蒂夫,也对史蒂夫的创见性观点深信不疑,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史蒂夫的NeXT公司已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NeXT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可以在英特尔486处理器上以及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工作站系统( SPARC)上运行的软件系统,看起来好像NeXT公司软件系统又有广阔的市场了。可不幸的是,虽然NeXT公司开发的软件系统操作简单,还有面向用户的设计,但仍然得不到电脑用户的认可,用户还是对这种软件不屑一顾。现在史蒂夫面临的情况越来越糟糕,虽然这样,史蒂夫还是不愿放弃最后的希望。与此同时,皮克斯公司却一直在赢利,它每年从RenderMan软件的销售中就能获得数百万美元的利润,另外还有迪士尼公司投入的动画电影制作经费。虽然史蒂夫没有流动资金方面的压力,但他仍然有不断的苦恼。有一次,史蒂夫向《财富》杂志的自由编辑布伦特·施伦德抱怨道:“如果我在1986年知道经营皮克斯公司需要花费多少资金的话,我就得考虑到底应该不应该购买这家公司。”史蒂夫已经经过详细计算,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所获得的票房收入要比迪士尼公司最近出品的任何电影的票房收入高才能让皮克斯公司不赔也不嫌。而要想使这部动画电影赢利至少要收入l亿美元。虽然这部动画片是由拉塞特和卡特穆尔精心制作的,但他们这些新手能制作出让迪士尼公司刮目相看,而且票房收入比他们高的动画作品吗?史蒂夫依旧为皮克斯公司的财务状况大伤脑筋,他甚至开始寻找退路了。而事实上,他已经开始向几家公司寻求帮助,有报道说,他还向微软公司寻求了帮助。史蒂夫也希望能有人向他提出购买皮克斯公司的意向,这样的话他至少可以有选择卖出的余地,而且他还可以趾高气扬地从皮克斯退出来。在迈克尔·艾斯纳提出他的要求后,吏蒂夫停止了他的观望态度,艾斯纳的这个要求对史蒂夫来说意义非同寻常。艾斯纳宣称:“这部动画片应该精心制作,而且还必须是一部观众喜欢的电影。”在这种情况下,迪士尼公司拍摄组向史蒂夫建议,《玩具总动员》的上映日期应该推迟,要到1995年的圣诞节上映。这一推迟对史蒂夫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不仅仅是把这部动画片推迟到秋季或冬季上映,而是这部动画片要在圣诞节期间上映,到那时如果父母对这部动画片感兴趣的话,他们就会带着全家到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史蒂夫面临的危机终于得到—丝缓解。8、 重返“苹果”史蒂夫独自在舞台上献艺,整个硅谷都对他无比佩服。 ——《福布斯》杂志记者朱莉·皮特当《玩具总动员》的上映日期快要到的时候,虽然迪士尼公司每天都给皮克斯公司动画制作人员施加压力,但这些制作人员还是从容不迫地按计划进行着。彼得·施奈德对这部动画片充满了期望,他说:“在我的内心深处,我认为这是—部非常优秀的电影,还是一部极其有趣的电影。它看起来绝对是与众不同的。”艾斯纳也认为:“这部动画片所用的技术是超前的,配音演员也是出色的,我相信这部动画片会刺激每个人的神经。”史蒂夫这时候也随声附和:“你们可能认为迪士尼公司是一家很难合作的公司,但我们却不这样认为,我发现我们和迪士尼公司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在他的商业生涯中,史蒂夫·乔布斯面临着两条可能要走的路,他不知道自己将会走哪一条路。其中一条路会把他引向黑暗:这就是继续经营他的NeXT公司,而且还要面临着《玩具总动员》可能会彻底失败的命运。另一方面,他可能还要面临公众的羞辱,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也只能非常平静地度过。如果这样的话,他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是像一位风险投资者小心翼翼地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吗?还是再做一名佛教信徒继续修行呢?或着是待在家里做一个好父亲呢?而另一条道路对史蒂夫来说简直就是阳光大道,没有任何阴霾:那就是在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获得成功后,他和劳伦娜将登上奥斯卡的领奖台,他的皮克斯公司也将被别人认为是一家创造奇迹的公司,他将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把皮克斯公司的股份卖掉,然后他永远也不会为钱发愁了。换句话说,史蒂夫的商业生涯,每时每刻都有可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结局,而且每种结局还有可能会是很极端的。幸运的是,史蒂夫的个人生活给了他不少安慰。作为丈夫和父亲的史蒂夫和生意场上的他大不一样,在家庭生活中,史蒂夫显得很平静,与世无争。他看起来特别喜欢和自己的儿子里德一起玩,有时候人们也能看到他和他的女儿丽莎一起溜冰,丽莎此时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史蒂夫也接受了她。史蒂夫之所以能够接受丽莎主要是因为他们父女之闻的感情加深了,于是慢慢地史蒂夫对丽莎的态度也软化了不少。劳伦娜也没有拒绝丽莎加入到他们的家庭中,因此史蒂夫的一些朋友很是赞赏劳伦娜的这一点。史蒂夫夫妇还特别欢迎十二三岁的小孩到他们家玩。在这一年的万圣节前夕,住在帕洛阿尔托市附近的巴德·布罗姆利就陪同一群小孩“敲锣打鼓”地来到了史蒂夫的家门口。史蒂夫亲自为他们开门,他用一只手抱着一个小孩,用另一只手抓些小食品给这些穿着化装暇的小孩子们吃。当然史蒂夫给他们的不是糖果之类的东西,他给的都是些蔬菜、水果等一些有益于腱康的小食品,比如他就常常拿出一小瓶胡萝卜汁给每一位来访者喝。劳伦娜仍旧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她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已经和她的一个同学—起做起了生意,并且还做得不错。因为劳伦娜也是一位素食主义者(或者说至少在她认识史蒂夫以后她就是一位素食主义者了),她经营的生意就是向一些当地的市场提供一些精挑细选出的天然食品,她们把这家公司叫做Terra Vera(劳伦娜指的是“绿色地球”)。劳伦娜一直通过当地的一些食品销售渠道来出售她们的有机沙拉和一些健康食品。当劳伦娜与史蒂夫未婚同居的时侯,虽然她对史蒂夫在伍德塞德市拥有一套11间卧室的大房子有些不解,但还是能忍受的:在与史蒂夫结婚以后,劳伦娜实在不想照看这么大的房子。(谁愿意一直保持一座面积有1.7万平方英尺的大房子一尘不染呢?况且这座房子的大部分房间从来就没有使用过。)于是,史蒂夫和劳伦娜一家就定居在了帕洛阿尔托市的韦弗利大街一座颇具农场风貌的房子里,这里离斯坦福大学有l英里的路程。这个社区面积不大,住在这里的人们彼此都非常熟悉,而且邻居家的孩子们也可以随便到各家玩。这里的很多居家小院都是为斯坦福大学的职员设计的,通常有一个小院,但卧室只有两间。在劳伦娜的影响下,史蒂夫一家开始过着与一般家庭不同的生活。今天,尽管他们一家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也更有钱了,家庭成员也增多了,但他们还是住在这座房子里,一直没有搬出去。在1994年12月,劳伦娜发现自己又怀孕了。1995年,苹果公司却处在了一个艰难困苦的时期。全球的个人计算机商业交易都转向了IBM公司的个人电脑,因为他们的个人电脑使用的是高性能的微软视窗软件。苹果电脑继续落在IBM公司的个人电脑后面,而且越来越远。整个苹果公司就好像一头扎进了一个死胡同,他们的产品在价格上不可能与IBM公司的个人电脑相竞争。苹果公司已经到了一个难以逆转的绝境!在1993年的时候,约翰·斯卡利就已经被赶出了苹果公司,因为在他担任苹果公司总裁期间,苹果电脑的市场占有率由原来的20%下降到可怜的8%,时任苹果公司欧洲部总裁的是一名德国人,他叫迈克尔·斯平德勒,不过他住在法国。在担任苹果公司欧洲部总裁期间,由于斯平德勒做出了出色的业绩,斯卡利就把他调到了苹果公司的美国总部。当苹果公司董事会发现斯卡利的领导已经彻底失败的时候,他们对斯平德勒寄予了厚望,简直把他看成是能够应付任何危机的超人,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董事会把斯平德勒推向前台是错误的。斯平德勒是一个安静得有点沉默募言的人,不过他是一位出色的商业分析家,还是一位工作非常努力的人,他经常一天工作18个小时(就因为这个,他的同事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柴油机”),但斯平德勒在了解,掌握电脑用户的购买欲望方面,还显得缺乏灵感和创见性。他想引领苹果电脑向销售规模庞大、令人心动的个人电脑市场进军,他还希望能赤手空拳地同在办公和商业电脑领域运作良好的微软公司一争高下。但在办公和商业电脑市场,电脑的价格和功能是至关重要的,而电脑的风格、外形则是无关紧要的,尤其是当电脑市场里没有像史蒂夫这样的人支持与督促商家制造风格独特、外形美观的电脑时(史蒂夫能够凭借其独特的个人创业史和精妙绝伦的口才把任何人都说服了)。苹果公司在1994年的电脑销售量还是少得可怜,领导层更加绝望了。斯平德勒在无奈的情况下向几家公司发出了试探性的信号,他认为苹果公司只有依靠“白色骑士” [白色骑士(White Kinght),指的是提供友善收购提案的公司,为抗拒不友善的收购,目标公司寻求一些较友善的收购公司,以对抗原来的收购者。——译者注]才能最终走出困境。苹果公司联系的公司中有两家公司对他们感兴趣,这两家公司是飞利浦电子公司和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虽然在1995年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电脑的销售量一直呈下降趋势,但这家公司的股票却一直坚挺。从销售利润上看,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利润增长点是电脑工作平台系统的销售,但他们也发现这种平台系统已经没有大的发展潜力了,于是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就打算经营苹果公司的一些电脑业务。从另一方面看,在1995年因特网的发展才刚刚引起人们的重视,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相信随着因特网的发展成熟,他们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但可以想象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准备并购苹果公司的话,这项动议马上会让苹果公司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到1996年年初的时候,当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并购苹果公司的谈判进入关键时刻的时候,在硅谷里对这件事情密切关注的商业新闻记者们迅速地把双方即将达成并购协议的消息传播了出去。恰在这个时候,苹果公司也发布了财政报告,报告宣称苹果公司巳经处在了一个危机时刻。这样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并购苹果公司的形势就更加明显了。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斯科特·麦克尼利也宣称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正在把资金投向苹果公司。在这个时候,苹果公司看来是在劫难逃了。苹果公司董事会显然已经对斯平德勒厌烦了,因为他们已经在商议找别人来替代他。公司董事会一致认为有两个人是最佳人选。一位是尤尔根·欣茨,他是宝洁公司的执行副总裁,但他和斯平德勒一样也是一个德国人,董事会认为如果再让一个德国人负责管理如此重要的美国电脑销售市场也会同样不合格的,而且这个德国人也得不到公司其他人的支持。另一个人选是吉尔·阿梅里奥,他是一位优秀的理学博士,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商业管理人士:阿梅里奥在罗克韦尔国际公司(Rockwell Intemational)的任职可以说一帆风顺,在国家半导体公司亏损了5 000万美元,正处在挣扎边缘的时侯,阿梅里奥被任命为该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当时他只有40岁。在以后3年的时间里,阿梅里奥对公司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了重组,还取消了无法赢利的产品生产线。在他任职期间,国家半导体公司的利润空前提高,同时他也成为了华尔街的风云人物。吉尔在以前就是苹果电脑的追随者。早在他担任罗克韦尔国际公司行政主管的时候,在其他公司都使用微软公司操作系统的情况下,他要求公司行政部门使用苹果公司生产的麦金托什机,而当时他还忙于把公司一个身陷困境的部门拯救出来。当他接到邀请,要他加入苹果公司董事会的时候,阿梅里奥非常兴奋,他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苹果公司与吉尔进行了多方协商,终于有了很大的进展。在这以前,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一职还没有空缺时,苹果公司就曾邀请史蒂夫担任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但现在苹果公司已经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吉尔·阿梅里奥就非常适合这个职位,史蒂夫此时看来是没有机会了。在吉尔还是苹果公司董事的时候,他就有勇气提出应该如何解决苹果公司当前面临的困境,而那时公司的其他董事都把目光集中在应该把苹果公司卖给哪家公司。现在苹果公司的季度报告已经做出来了,报告的数据显示,苹果公司的经营状况再也不能拖下去了,也没有时间再做一些数据、资料调查了,公司董事会决定,由吉尔马上接任斯平德勒出任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于吉尔来说,做出这个决定真是不容易。国家半导体公司已经在吉尔的带领下度过了最困难时期。如果他能继续待在国家半导体公司里,他会获得很多的股票期权,他的终生事业也有了保障。可现在在苹果公司,在这个他不大熟悉的计算机领域,他又必须从头开始。吉尔也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苹果公司毕竟是美国一家知名的计算机公司,而且这家公司还是非常受世人瞩目的。更让他担心的是,苹果公司的财政问题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然而,又有哪一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舍得拒绝担任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呢?在苹果公司在纽约举行的董事会上,吉尔被正式任命为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接受了这份任命。吉尔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商业管理人员,但他显然对苹果公司那种已经“异样”的企业模式及管理风格不大适应:苹果公司的这种模式和管理风格是由史蒂夫·乔布斯塑造的,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还没有其他首席执行官能够成功地操控整个公司:上任伊始,吉尔就召开了一个高层管理会议以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两项高投入的研发项目,还有苹果公司的员工在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对立关系,彼此之间缺乏交流,每一个人都想扰乱、破坏其他人的工作,这种问题如何解决等等。吉尔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比如针对两个工作组相互拆台的现象,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要求解散其中一个工作组。几个月后,吉尔会发现负有责任的部门主管竟然对他的命令漠然置之—一两个工作组仍然彼此拆台、相互搞破坏,仍然大量浪费公司资金,就好像公司研发苹果Ⅱ电脑的时期一样。在苹果公司的新产品研发组和负责开发公司急需的新一代操作系统研发组里,这种混乱局面非常严重。吉尔竭力想利用他曾在国家半导体公司使用的高超的管理艺术来管理苹果公司,但这种管理方法只会让苹果公司的局面变得更糟糕。因为吉尔带来的是那种高度集权的、传统的、命令与控制式的管理风格,它只会让苹果公司的员工更加无法适应。吉尔没有开发消费者市场的经验,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广告营销策略,同时也没有打造一个运作良好的市场销售模式口阿梅里奥还把自动数据处理公司( ADP)的财政主管弗雷德·安得森请了过来。弗雷德是一位做事严肃、认真的办公室人员,阿梅里奥雇用他就是为了执行他那强有力的管理策略,因为阿梅里奥认为是应该采取一点强硬措施的时候了。随后,他们就制定了两项公司管理规定,一是要求对故意降低公司账面价值的现象进行大额罚款,并要求其整改;二是宣布要裁减公司15%的员工。当然,在吉尔担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不长时间里,他裁减的员工数量不仅仅是这些。在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管理措施后,阿梅里奥好像能够减少公司不断出现的财政赤字了:现在他应该拿出魄力来解决一些更加棘手的问题了,其中把苹果公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重新转到正轨上来就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但与此同时,苹果公司的销售依旧在持续下滑,软件开发者都急于想开发出影响力较大的新一代计算机操作系统,他们打算能借助新一代操作系统帮他们渡过难关。然而,就在吉尔对苹果公司的财政危机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时侯,在公司内部,他却始终不能与对公司至关重要的新产品研发组进行有效的沟通,他们这些人都是一些年轻人,都希望能展示才能。更为糟糕的是,他的下属——些高层管理人员开始在工作上对他不忠诚了。吉尔认为苹果公司以前的管理方案都是过时的,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而且他还准备重新做出安排。客户关系部的人员对于吉尔的想法很不赞同,于是他们就把吉尔的这些话偷偷地透露给了《商业周刊》的记者,很快这件事就被报道出去了。虽然他们把吉尔的计划打压了下去,但他们的做法也羞辱了他们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同样对于史蒂夫·乔布斯来说,1995年也是一个各种大事接连不断的一年。他和劳伦娜的第二个孩子要出生了;《玩具总动员》也将在l 1月份上映(希望上天能保佑有个好票房);史蒂夫还在忙着皮克斯公司新股上市的事情。史蒂夫想要在《玩具总动员》上映后重振他们公司的声望。他拼命地想从公司的资金困境中解脱出来,而且他还希望通过公开发行公司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足够的资金,以帮助他摆脱资金困难。假如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获得成功,或者说仅是获得一般的成功,但能引起新闻媒体的注意,那么史蒂夫就能指望得到迪士尼公司在背后的鼎力支持。史蒂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对电影的喜爱也会转移到对皮克斯公司的股票上市上来,他也会不费多大的力气就能获得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曝光率”。这样的时间安排看起来对史蒂夫非常有利。事实也证明,那些拒绝接受传统智慧的人往往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史蒂夫依旧拥有那种“胆大妄为”的个性特征,他完全没有考虑他们公司股票价格会出现下降的趋势。皮克斯公司在那时根本没有公开上市的资格。因为只要是稍微明智一些的投资者就不会把资金投入到一家在1O年里始终没有获得很大利润的公司。(当然,此后不久,在互联网投机热度升高的时候,投资者把资金投入到一家刚刚起步的电脑公司而不考虑这家公司当时的赢利状况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可当时是1995年,那时候互联网的浪潮才刚刚开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可思议了。)史蒂夫那些年一直处于事业的消沉时期,如果不是那样的话,你可能会想到他那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妻子肯定会告诉他,让一家缺乏资金而且还无法赢利的公司公开上市将是一件很荒唐的事。不过,史蒂夫一直都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大胆、不服输的精神。他经常会做一些看似不成功,而且谨慎、小心的人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不会轻易采取行动的事情。但就是他的这种坚定与大胆才使得他能够在“飘摇不定”的生意场上恣意纵横,当然有浮也有沉,而那些做事谨慎的人面对这种情况早已放下挑子,逃得无影无踪了。史蒂夫开始到处寻找投资银行,他很清楚,他需要那些能和他奋斗在“战壕”里的同伴,当然这些人能够接受他的鼓动,能被他的魅力所折服。史蒂夫很希望能找到适格的财务人员为公司起草大量的文书,为公司发行股票做好准备。当然,到最后,他还得做出很多关于公司利润如何分配的决定。与此同时,史蒂夫的家庭生活也更加幸福美满了。对于那些见惯了史蒂夫单身生活的人来说,史蒂夫成为了一家的男主人,并做了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简直是不可恩议的。但当看到史蒂夫和他儿子里德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也会承认,史蒂夫的确是—位尽职尽责而且还颇有爱心的好父亲。现在史蒂夫一家的成员还在增加,就好像他一直不知道知足一样。在这一年的8月19日,史蒂夫和劳伦娜的女儿出生了,他们给她起了个名字,叫艾琳·西恩娜。史蒂夫在这一年已经41岁了,如果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他还很年轻,但毕竟他已到了中年了。他的头发也开始慢慢变得稀少,鼻粱上也需要架一副眼镜了。这时按说他的工作、生活节奏也该放慢了,可对于史蒂夫这种性格的人来说,放慢“节拍”是不可能的。他还和以前一样有着开拓不息的动力。当皮克斯公司在纽约中央公园举行动画电影发布会的时候,史蒂夫并没有指望迪士尼公司能够“兴师动众”地派人参加,不论是动画片《风中奇缘》的发布还是《玩具总动员》的发布,他都是这样想的。纽约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为发布会做了开场发言。迈克尔·艾斯纳和罗伊·迪士尼也都到了发布会现场,另外还有很多娱乐界的高级记者。史蒂夫这时候也容光焕发,颇有“明星”气派。发布会后,史蒂夫怀着很大的决心回到了加利福尼亚。他以前把皮克斯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完全放给了皮克斯公司的人员,他自己把精力都放在了NeXT公司那里。因为在NeXT公司,他对公司的员工相当熟悉,也有共同语言,并且他也懂得计算机方面的一些技术。在皮克斯公司里,史蒂夫总是感觉自己像一个局外人,就像严格遵守交易规则的投资者一样,把钱投入到公司,然后偶尔回来一次问一些会让每个人都感到难堪的愚蠢问题,接着又会悄悄溜走。但现在史蒂夫决定不这样了。在纽约举行的发布会上,史蒂夫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下决心要亲自掌管皮克斯公司。然后,史蒂夫正式通知埃德·卡特穆尔,他要给卡特穆尔调换一下工作岗位。埃德仍继续负责他原先的所有工怍,只是不再担任皮克斯公司的总裁了。史蒂夫这次要亲自“挂帅”,不仅要担任总裁,还担任公司为公开上市而组建的董事会主席。他也一改过去有时一个月只到皮克斯一次的做法,现在到皮克斯公司的次数达到了一个星期两三次。史蒂夫也亲自主持皮克斯公司每周举行一次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会议,他这样做本来就让其他人很不舒服了,但他还坚持约翰·拉塞特也应该参加会议。约翰·拉塞特在《玩具总动员》上映后才几个月的时间,就被史蒂夫从他的导演和动画电影主要制作人的岗位上“拿”了下来。史蒂夫·乔布斯走在自己的公司里有一种感觉,他感到有一个无形的“网罩”在他的周围笼罩着,这个“网罩”是由史蒂夫自己造成的,它实际上是公司员工对他“牢骚满腹”的真正体现。一位离任的皮克斯公司主管恰如其分地这样描述史蒂夫:“在人际交往方面他并不是个内行。”而约翰·拉塞特却能在皮克斯公司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员工们在皮克斯公司里工作虽然辛苦,但也乐在其中,他们对工作、同事和公司都很满意。约翰·拉塞特非常乐于处理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他从心里喜欢他的员工,也很在乎他们的感觉。史蒂夫则显得对他的员工太过于无情,他常常大声训斥公司员工,有时连和他关系密切的下属和朋友也不放过。可以说,史蒂夫是操纵了公司员工的忠诚,而约翰则是赢得了他们的人心。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人们有时候却很同情史蒂夫。他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或许还有别人的情感,但史蒂夫的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比如,他如果在员工中间转一圈的话,可能在他走后,员工中间就会出现一阵骚动,甚或怨恨之声。吉尔·阿梅里奥一直指望苹果公司能够开发出新一代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然后凭借这种操作系统与装配微软操作系统的机器竞争,从而获得一定的电脑市场份额。但吉尔最后又放弃了让苹果公司内部人员开发完美的操作系统的想法。在绝望中,吉尔和苹果公司负责技术方面的主管埃伦·汉考克开始向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提出他们的建议,希望苹果公司的新一代电脑能够使用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的软件操作系统。但又有人向吉尔提出了一个不同的建议。如果苹果公司打算使用其他公司的操作系统,那么至少应该和让·路易·加塞谈一谈这个同题。苹果公司在斯卡利任总裁的时侯,加塞由公司的市场主管被提拔为麦金托什机研发项目的负责人。然而,加塞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如果一个项目没有让他满意,他是不会让这个项目过关的。在斯卡利看来,由加塞负责开发的一个接一个的项目都没有“完成”的时候。因此,平常说话很和气的斯卡利经常和这位有着火暴脾气的法国人发生冲突,有时甚至会大声争吵,他们之间的事也成了硅谷里的传奇故事。斯卡利慑后不得不让加塞离开了苹果公司。当然,加塞还可能认为这件事对他是一件好事。后来,让·路易·加塞利用斯卡利偿付的170万美元合同终止赔偿金,再加上他从外部又获得了一部分投资资金,创建了自己的一家软件公司Be Inc,公司。吉尔面临的压力很大,因为在即将到来的1997年苹果世界1月份的展示会之前,他必须要签署一份关于操作系统的协议,只有这样一份协议才能让他们新产品的发布成为现实,也才能给苹果公司股民和员工一些信心。与此同时,比尔·盖茨也宣布加入到这场操作系统的竞争之中。他每天都要给吉尔打电话,并向吉尔讲明,微软公司的Windows NT可以被改造成新一代的苹果电脑操作系统,而且他还宣称:“为了尽快完成开发任务,我们将有数百人参与这个项目的开发。”当然,比尔·盖茨这么热心是想要得到回报的,但他想要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苹果公司的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技术掌握得比我们好。”他承认。盖茨希望利用向苹果公司提供吉尔非常想要得到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契机,迫使吉尔同微软公司签署一项微软一直想要得到的知识产权协议,因为吉尔曾经答应过比尔·盖茨:“微软公司提供给苹果公司多么优秀的麦金托什机操作系统,他们也会给微软公司提供同样优秀的其他东西。”对于吉尔来说,比尔·盖茨的提议确实有一定的利用价值。然而,吉尔知道他与微软公司签署的任何协议都有可能招致那些忠于苹果公司的人、苹果公司的员工以及很多苹果公司股民的不满。在他们这些人的心目中,微软公司就是他们的敌人,任何与比尔·盖茨签署的协议都是对苹果公司的出卖。有一天,埃伦·汉考克接到了一个电话。她记得那头打电话的人说:“我听说你们想引进计算机操作系统。”这个打电话的人其实是NeXT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他们也想介入到这场竞争之中。于是,埃伦挑选了几名工程师到NeXT公司同他们进行了接触。在他们去了几次后,就向埃伦提交了相关的报告,报告认为与NeXT公司的合作也是可行的。实际上,吉尔一直都等着能与史蒂夫进行商谈,目的就是想了解一下NeXT公司的系统软件能否安装在苹果公司的新型电脑上,但他又不确定能否与史蒂夫达成相关的协议。最终,NeXT公司的工程师把与苹果公司合作的事情透露给了他们的老板史蒂夫·乔布斯,并向他介绍了有关谈判的情况。对史蒂夫来说,这是一个让他吃惊的消息。当然,他的头脑里也一直想着与苹果公司合作的可能性。苹果公司对是否采用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软件系统的讨论还在进行之中,然而与Be Inc,公司的谈判却从lO月份一直拖延到ll月份。在这个关键时刻,让·路易·加塞乘飞机飞到了夏威夷,因为吉尔正在那里参加一个苹果公司产品展销会,加塞希望能够亲自和吉尔坐在一起商量他们合作的事项。吉尔当时正倾向于采用让·路易·加塞公司的“BeOS”的系统软件,他把这种操作系统看做是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当吉尔询问价格方面的问题时,让·路易·加塞回答道:“钱对于我来说不是主要的,我并不在乎价格。”而且他还对吉尔说,只要他认为苹果公司给出的价格是合理的,多少他都接受。关于加塞与吉尔会见的消息很快就被新闻媒体获悉了,吉尔确信这一定是让·路易·加塞“捅”出去的,他怀疑加塞是想缚住他的手脚,然后逼迫他合作,但加塞的这种做法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史蒂夫·乔布斯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个他最恨的人,这个人就是让·路易·加塞,因为是他把自己的计划出卖给了斯卡利。史蒂夫如果想找出一个借口压制一下加塞的傲慢与自负,那么苹果公司即将购买Be Inc,公司的“BeOS”系统软件就是一个“报复”的契机。到12月份第一周史蒂夫“正式出场”的时候,他已经准备好了“枪火弹药”。在与吉尔和埃伦会见的时侯,他做了一次最精彩的演讲。可以说,在史蒂夫的商业经历中,当他面临最富有挑战性的关键时刻时,他给别人的印象都是不需要任何准备,也不需要经过任何彩排就能做得很好。他演说流畅而有目标,听他讲话的人都能抓住其中的要旨,听众也会对他的演说抱以很大的热情,当然史蒂夫也善于激起听众的热情。在演说中,史蒂夫开始给苹果公司的人员分析为什么Be Inc,公司的操作系统对苹果公司来说是一种灾难,然后他马上又提到他这次演说的主题:“如果你们认为我们的NeXT公司能为你们公司做点什么的话,我会考虑同你们达成任何可行的协议——采用我们的软件操作系统,把公司卖给你们,总之是你们想要的一切。”说完这句话他又强调:“当你们仔细观察、分析后,你们就会认为,苹果公司想要的绝对不仅仅是我们的软件。你们肯定会想购买我们的整个公司,雇用我们所有的员工。”吉尔在这之后做出承诺,让苹果公司的一组技术人员和NeXT公司的相关技术人员合作。现在的事实是,史蒂夫和让·路易·加塞的公司都拥有苹果公司想要的软件操作系统。他们两个人也都非常希望吉尔·阿梅里奥能够扔给他们一条“救生索”,以避免自己继续“沉”下去。尽管让·路易·加塞向吉尔声明他并不在乎钱的多少,但他还是向苹果公司建议把他自己的公司卖给苹果公司,然后从苹果公司获得15%的股份。吉尔在头脑里稍微盘算了一下:加塞提出的这个数额差不多有5亿美元。吉尔打电话给让·路易·加塞说:“你们没有什么卖给我们的,你们所拥有的只是—个操作系统,而且也有3年的历史了,你们想要我们公司15%的股份,这是不现实的,也没有任何实现的可能性。”让,路易·加塞最后把这个数额缩减到2.75亿美元,但吉尔还是不接受这个购买“BeOS”系统的数额。这个法国人提出了这个数额也是经过仔细考虑的。埃伦说,让·路易·加塞曾经告诉她:“我认为你们公司没有其他选择了。”吉尔让埃伦把公司里的专业人员都召集起来,让他们测评一下到底应该采用4家竞争公司中哪一家的操作系统,这4家公司是微软公司、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Be Inc,公司和NeXT公司。测评小组对于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提出了两套相关参数。他们的分析表明,虽然让·路易·加塞公司的软件操作系统能够与麦金托什机兼容,但它还有不少缺点。其中一个缺点是,每当应用这个软件系统的时候都得需要升级,而且任何第三方研发人员都要同时升级他们的应用软件,这对于研发人员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另外一个缺点是,这个操作系统不支持一些复杂的语言系统,比如日语、汉语或者韩语——因为考虑到苹果公司在远东地区的销售状况,所以这种要求也是必须达到的。这样根据测评小组评分系统的记录,史蒂夫·乔布斯的NeXT公司轻而易举地以184分对146分获得了胜利,吉尔自己的考虑也和这个比分相差无几。最后的决定也是相当关键的,因为这牵涉的资金数额巨大,吉尔也不能单独做出决定。于是,他邀请了史蒂夫和让·路易在苹果公司的所有主管面前陈述他们公司的产品情况。这个陈述会议是12月10日在帕洛阿尔托市的花园酒店举行的,为避开记者的追踪,他们在一个秘密地方举行了这次会议。史蒂夫·乔布斯首先发言,他的演讲还是那么精彩、引入人胜。“非常实际,与众不同,同时也非常精确。”吉尔后来如此评价道。然后,史蒂夫把发言权交给了他们公司最高级别的技术主管阿维依·特万尼安。特万尼安还带来一台微型电脑,他向苹果公司的主管们陈述说,NeXT公司不仅代表了技术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功能强大的软件操作系统。可以说,史蒂夫和阿维依·特万尼安在一起所做的陈述极具说服力。下面紧跟着发言的是让·路易,他可能误认为这一次陈述会只不过是他和史蒂夫之间的“口水战”,或者他误认为他已经胜券在握,没有必要再做什么准备了。因此,让·路易独自前来,而且两手空空,他没有准备作任何陈述,当然更没有准备回答什么问题。吉尔后来写道:“所有的一切都对史蒂夫·乔布斯和他的NeXT公司有利,让·路易根本不是一个处在同一水平的竞争者。主管们投票给NeXT公司可以说是一个可以预知的结果。”吉尔需要与史蒂夫商谈一下他们合作资金的具体数额,但这件事又必须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才能商量。于是,吉尔和史蒂夫在史蒂夫的家中见了面,史蒂夫还特意为吉尔端上了茶水。史蒂夫提出的第一个数字是NeXT公司的股票每股12美元。吉尔后来写道:“这个数值有些高,但我一直在盘算:‘我们现在即将获得一个已经开发出来的操作系统,我们每年还将从NeXT公司的销售额中获得5 000万美元的额外利润,我们还会获得NeXT公司的WebObjects应用软件系统,另外我们还得到了大约300人的智慧。如果我同让·路易合作的话,所有这些我都是得不到的。这些都是非常值钱的,但究竟值多少钱呢?’”吉尔在头脑里肯定经过了认真的思索,他明白,史蒂夫把NeXT公司出售给苹果公司对他们也是非常有利的,但从苹果公司发展的前景来看,当所获得的一切对苹果公司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时,“并购公司的价格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他认为即使多花1亿美元,也只不过相当于“未来苹果公司3天的销售额”。于是,吉尔告诉史蒂夫:“我想我们公司的董事会肯定会接受每股10美元的价格。在这个数额的基础上你想再增加1分钱都是不可能的了。”史蒂夫随后就同意了。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苹果公司董事会就同意了以3.775亿美元现金,再加上苹果公司的150万股股票并购NeXT公司。这些现金用于偿还NeXT公司的投资者。股票全部归史蒂夫拥有。吉尔任命史蒂夫为苹果公司的“特别顾问”,他希望能使苹果公司恢复往日的活力、荣誉与激情,而且吉尔还希望通过这件事让沃兹同时也接受一个和史蒂夫相似的荣誉称谓。但就在阿梅里奥准备喘一口气,思考一下应该开创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让苹果公司恢复动力的时候,事情却又变得复杂起来,用史蒂夫自己的话说,他以前是把苹果公司交给了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而现在他又“打拼”回来了。他决定要再干出了一番事业,把他开创的苹果公司从灾难性的边缘拯救出来。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史蒂夫没有把他的人生历程看成是在经营企业,他更多的是把自己看做一名开创者,这种观点也是他一直坚持的。“鲍勃·迪伦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榜样。当我长大后,我背会了他所有歌曲中的歌词,但我对他的欣赏从来都不是肤浅的,而是从中得出了很多的人生启迪。在你欣赏一位艺术家的时侯,如果他们在某一方面非常优秀,你会发现,他们仅靠这一点专长就能创造出辉煌的事业,而且,他们给外面的世界留下的印象是获得了真正的成功。”但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年轻人同时又是一名普通人的年轻人,有时侯在内心是会发生冲突的。“当人们认为一位艺术家已经取得成功的时侯,那也是这位艺术家真正认清自我的时侯。如果一位艺术家一直冒着随时可能失败的危险,他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迪伦和毕加索就是经常冒着失败的危险的。”史蒂夫说。失败的教训深深地扎根在史蒂夫的心里。“我认为苹果公司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的。当然,我不希望自己失败。即使我没有意识到苹果公司的困境,我在说‘能行’(史蒂夫在这里指的是重新成为苹果公司的一部分,即使仅仅是一名特别顾问)之前,一定会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必须考虑一下这对我的家庭,我的声誉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但我决定不在乎重新选择的胜败得失,因为这是我乐于从事的事业。如果我努力了,最后还失败了,那么我还会努力的。”但当史蒂夫重新回到苹果公司的时候,他感到苹果公司缺失的东西远不只对产品设计的误解。以前苹果公司的那种“热情之火”也完全“熄灭”了。“这比我想象得要严重得多。公司里的员工都习惯于被人称为失败者了,他们感到已经到了该放弃的边缘了。在一开始的6个月里情况非常糟糕,有时我也感到要认输了。” 在几任首席执行官执掌苹果公司期间,苹果公司一直都反反复复地在电脑市场上开拓一个立足之地。他们嫉妒类似微软公司的那种轻而易举的成功,它们这些公司每一次的销售量就可以达到几百台甚至几千台电脑。当产品外形是无关紧要的时候——僦像苹果公司与其他公司在办公用电脑市场竞争的时侯一样,在电脑产品价格和功能上,苹果公司是竞争不过其他对手的。购买苹果电脑的用户往往看上的是苹果电脑与众不同的风格,以及美观的样式。还有些用户感觉到如果能购买到苹果电脑就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或者说是比较青睐于苹果电脑使用的可操作性。在史蒂夫重新进入苹果公司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就让他的主要“战将”——NeXT公司“设计师”阿维依·特万尼安负责苹果公司的软件和硬件系统。NeXT公司的员工常常不听从苹果公司的调遣,对吉尔·阿梅里奥也满不在乎,而且事态还有愈演愈烈的迹象。吉尔身边也聚集了一批整天麻烦不断、没有任何电脑销售经验的公司主管。在那年夏天,苹果公司1997年财政年度的销售报告呈报了上来,销售规模下降到了7亿美元,也就是说比前一个财政年度又下降了l亿美元。这个时机一直是史蒂夫要等待的。在过去,史蒂夫对他的好朋友不冷不热,而现在为什么又对吉尔·阿梅里奥表现得如此忠诚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是吉尔把他拉回他钟爱的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一直与大多数记者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主要原因是,他不相信那些依靠写文章吃饭的人,这也是他从他不平凡的经历中得出的一个结论。当然,媒体经常对史蒂夫极尽赞美之词,是媒体让史蒂夫成为了计算机高端技术的“明星”,但媒体有时也“绝情”得很,也可以说这是任何一位公众人物都要付出的代价。因此,当史蒂夫的事业处于低潮的时候,他不会随便接受记者采访或在电视上“露露面”,而宁愿以目己的方式接受采访或探询。但也有极少数的一些记者赢得了史蒂夫的信任和尊重,其中有一位就是《财富》杂志的布伦特·施伦德,他在帮助史蒂夫与美国产业界巨头建立长久的联系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些巨头就有约翰·钱伯斯、迈克尔·戴尔、比尔·盖茨和安迪·格鲁夫。吉尔·阿梅里奥与施伦德的关系却没有像史蒂夫与施伦德的关系那样好。在1997年《财富》杂志第二期中,施伦德写了一篇关于苹果公司的文章,但在文章中没有评述吉尔革除苹果公司弊端、恰当处理滞销产品的成功事例,也没有评述吉尔妥善解决公司贷款问题以保证公司正常运作的事迹,而这些都是在公司恢复阶段必须要采取的步骤。施伦德关注的重点只是吉尔在管理公司方面还存在着哪些纰漏。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很能说明问题:《库比提诺的腐烂局面》(something's Rotten in Cupertino)。这篇冗长的文章还不仅仅是对吉尔个人及管理风格激烈的批判。施伦德通过文章还告诉读者:苹果公司就要“得救”了,因为史蒂夫·乔布斯已经准备好接管了。对史蒂夫来说,这篇文章就是攻击力最强大的“武器”。可以说,这篇文章为他打下了接管苹果公司的基础,他知道如何利用这个干载难逢的时机。另外一个不安定因素——进入苹果公司董事会的原NeXT公司主管的不耐烦心态,也给史蒂夫提供了一个机会。以上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可能就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而这件事的“纵火犯”就是史蒂夫·乔布斯本人,他用的“引火物”是一个叫埃德·伍拉德的董事会成员。伍拉德当时是杜邦公司的董事会主席,他在早期也是IBM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其实,现在把埃德·伍拉德拉进苹果公司董事会没有多大的意义。根据一种比较符合事实的说法,“史蒂夫去给埃德·伍拉德做工作,要他起来带头‘造反’,结果他答应了,并且他相信苹果公司董事会成员如果不采取行动的话,他们中的很多人就会被起诉。”很明显,这次诉讼的达摩克利斯剑【达摩兜利斯(Damocles),希腊传说中的叙拉古国王狄奥尼西奥斯的朝臣,倨说其被迫坐在上悬宝剑的餐桌旁,宝剑由一根头发系住,以此来暗示命运的多危。——译者注】绝对不是一种无稽之谈。该说法还称,史蒂夫已经同他的亿万富翁朋友拉里·埃利森达成了一项协议,即如果说苹果公司董事会及其成员不行动起来把吉尔赶出去的话,那么埃利森就会起诉他们。埃利森也暗地里对一位记者放言,他将采取一定的措施让苹果公司实现权力移交。史蒂夫采取的策略,加上伍拉德对董事会成员的拉拢,终于赢得了胜利。据内部消息人士称,麦克·马库拉和德尔·刘易斯一直在试图拖延时间,好让吉尔完成没有做完的工作,但苹果公司其他3位重要成员却站在了伍拉德的这一边。在1997年7月的一天,吉尔接到了伍拉德打来的一个电话,在电话中,伍拉德说要有一个“坏消息”告诉他。伍拉德接着说:“你为苹果公司做了很多的事情,但公司产品的销售额一直没有回升的迹象。我们认为你应该辞职了。”吉尔意识到与伍拉德争辩也是徒劳的,但他也对伍拉德说:“苹果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要比分析家预测的好得多。”他还责问伍拉德:“现在苹果公司刚要有点起色,你们就想要我辞职吗?!”伍拉德回答道:“我们要寻找—位能在商场开拓与销售方面为苹果公司做出突出业绩的首席执行官。”当然,伍拉德的意思是,他们已经“寻找”到了这个人——伍拉德的这句话放在史蒂夫·乔布斯的身上非常合适。7月14日,吉尔度假回来后,史蒂夫是第一个给他打电话的人。他打电话是幸灾乐祸呢,还是沾沾自喜呢?连吉尔也不敢肯定了。当吉尔接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宫的时侯,他对公司董事会讲,他需要3年的时间把苹果公司带出低谷;而现在公司董事会在他任职仅为一年半的时间就把他辞退了。吉尔后来后悔了,因为他没有把3年不准辞退的条款写进他与苹果公司签署的协议中。苹果公司的不少人以及其他一些人都希望吉尔能够离开苹果公司。在吉尔离开苹果公司后,一些人就开始在媒体上抨击美国最为畅销的书《甜苹果?酸苹果?》,说这本书是根据吉尔自己的经历写成的,它代表的仅仅是吉尔个人的观点——这些话就好像是说一本自传还应该增加其他一些内容似的。很少人能够记住吉尔为苹果公司所做的那些意义非同寻常的事情:当他接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时侯,苹果公司在银行里的存款只能维持3个月的时间;而当他离开苹果公司的时候,他留下了30亿美元的现金一一当史蒂夫准备重新“整修”苹果公司的时候,这笔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如果把史蒂夫的“忠诚法则”用在吉尔的身上,那会得到什么结论呢?如果这样的话,史蒂夫应承认是他自己的不忠诚损害了吉尔的声誉和地位。史蒂夫应该不会忘记是吉尔把NeXT公司从被遗忘的角落里拯救了出来,是吉尔让他重新获得了财富,是吉尔为他重新执掌苹果公司打下了基础,使他能够顺利地接管公司。史蒂夫也应该承认他的确对吉尔不忠诚,在这件事之后,史蒂夫远远地躲着吉尔,而且也相当冷淡,好像是害怕吉尔要报复他似的。史蒂夫能够看透别人的所思所想,但有时他却看不透他自己。在史蒂夫的内心深处,甚至从一开始就相信自己能经营好苹果公司,能胜任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当然,没有任何人说史蒂夫没有资格产生这种想法——毕竟苹果公司是由他史蒂夫·乔布斯创建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也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但他并不是一个企业家。最终,史蒂夫在被自己创建的公司赶出去13年后,又重新回到了自己公司,他不仅仅是回来了,而且是带着复仇的架势回来的——他当上了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在上任后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对苹果公司的股票期权进行重新估价,这样员工们的士气就被激发起来了;他采取的第二条措施就是把公司员工的工作业绩和他们的股票奖金挂钩,这样员工们也就被凝聚在一起了。史蒂夫首先要给比尔·盖茨打电话,盖茨在这之前同吉尔谈判了好几个月。史蒂夫也明白,苹果公司只有同技术产业界里最重要的公司合作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史蒂夫也知道盖茨和微软公司到底想要什么:他们想要与苹果公司签署—份协议,以便于引进苹果公司的电脑用户界面的设计方案—一这份协议是盖茨缠了吉尔l8个月想得到的东西。吉尔最后也没同意,因为他知道要是他把苹果公司的用户界面设计方案给了微软公司的话,苹果公司就失去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地位。史蒂夫却选择了毫不犹豫地签字放弃了苹果公司这份“珍贵”的知识产权,这样做他就可以在8月初举行的另一场苹果世界展示会上与比尔·盖茨平起平坐了,而且他还会获得新闻媒体的赞誉—一是他主动解决了双方久拖不决的争端。当然,史蒂夫也是相当精明的,苹果公司从微软公司那里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根据双方的合同规定,微软公司将向苹果公司投资1.5亿美元,而且在一定的时期内,还要对卖给苹果公司供麦金托什机操作平台使用的微软办公系统程序进行升级、管理。合同还规定,苹果公司可以通过默认程序使用,微软公司的互联网浏览器以连接到互联网。当然这种默认程序是可以装配在麦金托什机上的。史蒂夫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苹果公司现在所处的境况:没有微软公司的支持,苹果公司要想在这个微软公司称霸的电子世界星有什么发展的话,只是一句空话,苹果公司还会走入一个绝境。史蒂夫必须等待时机把比尔·盖茨和微软公司拉在他这—边。1997年夏天,在波士顿举行的苹果世界产品展示会上,很多参观的群众对史蒂夫的这个决定很是想不开。史蒂夫明白公司所有权的重要性。他对自己的薪酬多少已经不感兴趣了,事实上,中年后的史蒂夫很少从他的任何公司获取薪水。他在苹果公司的年薪是l美元,他的头衔是“临时首席执行官”,当然他坐在这个位置上,公司董事会也缺乏热情请猎头公司再为他们寻觅—位“永久首席执行官”了。多年以来,苹果公司都是由局外人执掌的,他们中哪一个人也不能了解、掌控苹果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只有一个人可能有能力掌控苹果公司那种“特殊的企业文化”——他就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在史蒂夫的掌管下重塑了平等主义的氛围。他规定,公务人员出差不准再乘坐飞机的公务舱,工作期间不允许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对管理人员也不再签订特殊的违约赔偿合同。公司里的每个人都是坐在同一条船上的(当然,史蒂夫除外)。史蒂夫也发现公司董事会与他的有些意见不合,但这没关系,他毕竟是董事会主席,可以轻而易举地就把事情解决。他在几个星期之内就可以辞退公司董事会里的大部分公司主管,即使是陪同史蒂夫多年的麦克·马库拉也不会例外。史蒂夫为了补充董事会里自己的力量,他把自己的老朋友也请来了:其中一位是拉里·埃利森,另一位是史蒂夫以前销售部的副总裁,当过足球教练的比尔·坎贝尔。史蒂夫的商业奇迹又开始复苏了,甚至还在他担任苹果公司临时首席执行官的前一年,他就开始重整苹果公司了。吉尔·阿梅里奥在离职之前也一直忙着大幅度削减公司产品生产线,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想让苹果公司赢利。史蒂夫任职后削减的规模更大了,另外,他还得忙着整治公司的企业文化。史蒂夫这个被美国总统召见过的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让那些臃肿而又采取敷衍塞责态度的各个部门真正行动起来为苹果公司效力,一般情况下,苹果公司的普通职员在苹果公司里待的日子都要比他们部门的“长官”待的日子久,他们也很清楚,即使他们的“长官”离开了苹果公司,他们也还是要待在这里的。因此,这些职员明显地认为,和“长官”们不同,他们在苹果公司工作是个“长久之策”。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职员们为了以后的发展,有时候就不愿听从“长官”们的号令,苹果公司的历届总裁也常常要对职员们以“我们知道的比你还多”而不愿搞好合作的傲慢态度感到头疼。处在同一战壕里的苹果公司行政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的相互推诿、钩心斗角往,庄成了美国新闻界报道的最佳材料。你如果不想让首席执行官把你的研发项目“砍去”,没关系,只要把这件事秘密地透露给你新闻界的一些老朋友就可以了,他们可能会让这类事情在媒体上曝光,让首席执行官难堪、出丑,然后他就会改变原来的想法了。史蒂夫很快发现苹果公司有很多令他不满意的地方。他的前任首席执行官们从来没有指望着能够改变苹果公司的管理方式,而史蒂夫要下决心改一改了。当史蒂夫·乔布靳决定要做某件事情时,你最好与他配合,要不你就干脆走人。他决心要改变苹果公司的不良风气。当然,有些改变只是些小调整,比如工作时间不准带狗,不准吸烟:而有些则是做了大幅度调整的,比如严格禁止在公司外面谈论生意上的事情。(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即如果你身边坐着一位其他公司的客户关系人员,你又能从他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时。)史蒂夫制定的这些新政策马上使苹果公司显得“阴云密布”,员工们也对史蒂夫非常害怕。在你的内心深处,你绝对不会想让史蒂夫把你叫到他跟前,然后叫你展示一下新产品,说不定你的新产品研发计划就会被打压下去,而你还得必须接受。你也非常不希望在公司的过道里碰到史蒂夫,真要是碰到他,他可能就会问你一个什么问题,如果你给的答案并不符合他的心意,他会对你大加贬低,让你好几个星期都心情郁闷、信心全无。你也一定会感到,要是同他在电梯里碰到,简直就像在地狱里待着一样,因为说不定等电梯的门再次打开的时候,你的工作就没了。因此,一些苹果公司的职员宁愿步行走楼梯,也不愿意在电梯里碰到史蒂夫·乔布斯。虽然你可以把出现的这种状况看成公司管理的失误,但事实上,苹果公司的情况开始慢慢扭转了。史蒂夫从NeXT公司带来的两个他最信任的技术专家把持了苹果公司的关键职位——何维依·特万尼安负责软件的开发,而优秀的康奈尔大学的工程师乔恩·罗宾斯坦则负责苹果公司的硬件研发。苹果公司的宣传栏里也没有什么内容,只是写了一句简单的标语“新的思想”,在公司里,这个标语到处都是,甚至写在了公司的大楼上,这一切都表明苹果公司要有一个新的开始了。这句标语大大激发了苹果公司员工的士气。史蒂夫又回来了。他好像对苹果公司所有的一切并不陌生。他要把苹果公司重新拉回到正常的“轨道”。史蒂夫接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后,就参加了1998年1月在旧金山举行的苹果世界产品展销会,在会上他又像以前一样发表了冗长而又富有激情的主题演讲。就在演讲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假装演讲完了,然后又回到麦克风前,就好像加一个脚注似的又补充了一句:“噢,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们了,苹果公司又开始赢利了。”在这个胜利的时刻,苹果世界产品展销会的观众比以前任何时侯都更加钦佩史蒂夫·乔布斯。因为,史蒂夫来到苹果公司才几个月的时间,就让他们“心爱”的苹果公司又重新赢利了!当然,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一个巨大的公司带出困境。几乎所有的功劳都应该归于吉尔·阿梅里奥,但他没有得到任何观众和新闻媒体的赞赏,他几乎被完全遗忘了,他在拯救苹果公司的过程中所做出的成就被深深地掩盖住了,而且还覆盖了一层又一层,甚至被完全忽视。史蒂夫又一次“在别人栽好的树下乘凉”了。如今,史蒂夫对曾经攫取了吉尔的成就没有丝毫的愧疚与难堪。史蒂夫并没有因为对他最好的朋友表现出善意而让别人忘不了他的,相反,他是以这种方式让人记住他的。 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能否在观众中引起共鸣,对于一个赌徒来说,这简直就好像是一场赌博:但由于迪士尼公司的摄制组对这部动画片的未来并没有一致意见,因此谁也不知道哪种预测更加准确,或者说更有可能发生。所有的这些不确定很快就“确定”了。《玩具总动员》的首映日期选在了星期三,也就是1995年感恩节的前一天,首映地点是在设施豪华的好莱坞酋长石剧院,这家剧院位于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在美国,一部电影如果能在好莱坞剧场里首映(即使是在中午首映),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就好像能够在美国《名利场》( Vanity Fair)杂志上展示自己的风采一样。但《玩具总动员》的首映式却显得有点平常。电影放映到最后,当致谢名单开始出现的时候,观众中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但这又能意味着什么呢?这些观众都是电影界的热心观众,他们看电影时都非常礼貌,即使不喜欢这部电影,也会鼓掌的。在评论人员对这部电影作出评论的时侯,皮克斯公司的动画电影制作人员好像还处在一片迷茫之中,《华盛顿邮报》时尚栏目的编排人员评论道:“这是一部一定要看,一定要谈论,也会一定想再看一遍的电影。”在所有的评论中,没有比这句评论更精彩的了。电影界报纸《综艺》的评论是相当关键的,因为在好莱坞里每个人都能读到这份报纸,因此这份报纸的观点足可以影响到一个人是否会去观看这部电影。《综艺》报的评论使皮克斯公司所在地爱莫利维尔市的所有人都为之一振:“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有趣而动人的故事,可以说,故事的情节丝毫不亚于这部电影的技术含量。精彩的故事情节再加上高超的制作技术一定会给这部电影带来很高的票房收入,也会给迪士尼公司的动画电影制作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在评论人员对《玩具总动员》进行评论的时候,史蒂夫·乔布斯也在举行着自己的“首映式”。他把旧金山的雷吉斯剧院租了下来,这家剧院是仿古型的,模仿的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精美、典雅的电影剧场。史蒂夫邀请了一些老朋友、公司下属职员、高技术领域的精英、支持者和一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来观看电影。史蒂夫这次好像和以前判若两人,安排得相当周到,他要求在请帖上写的是“穿半正式晚礼服参加晚会”。但有些人还是穿着非正式的服装来了,他们认为史蒂夫只是做做样子,不会认真的。在他们这些人的观念中,史蒂夫在任何场合都是穿着黑色T恤衫、牛仔裤和纽巴伦运动鞋,他们认为史蒂夫也希望他们如此着装。但史蒂夫的出现却让他们吃了一惊,他穿着一件男士无尾半正式晚礼服!而且和史蒂夫一同前来的劳伦娜也显得光彩照人。她穿着一件典雅的黑色晚礼裙,金黄色的头发披散在肩上,她那棕褐色的皮肤也透出健康的气息,就是和任何超级模特相比,她也毫不逊色。她的光彩足以引起在场的每一位亿万富翁的嫉妒。埃德·卡特穆尔冒着被史蒂夫责怪的风险把他以前最亲密的伙伴阿尔韦·雷·史密斯也请来了,埃德曾经和阿尔韦一起创造了动画电影的辉煌,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玩具总动员》才有可能被制作出来。埃德想邀请他体验那幸福的时刻,虽然阿尔韦还非常憎恶史蒂夫,但他还是答应了。阿尔韦和很多人一样,也对“史蒂夫式”的行事风格深有体会,这也是他离职的最主要原因。当电影放映结束的时侯,史蒂夫走上了舞台。《福布斯》杂志的记者朱莉·皮特是这样描述那一时刻的:“史蒂夫又回到了舞台的中央,我认为,这是他努力攫取的结果。史蒂夫独自在舞台上献艺,整个硅谷都对他无比佩服。约翰·拉塞特已经成了幕后的人物,史蒂夫是不会与他共享这个舞台的。”要想嘲笑史蒂夫很容易。但在这个时候,他的确成就了自己梦想中的辉煌,这种理想是他从孩童时期就一直想实现,却又一直实现不了的。 史蒂夫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偶像。 第三部 东山再起 9、 亿万富翁 我认为皮克斯有机会成为下—个迪士尼,当然不是代替迪士尼,而是成为另一个迪士尼公司。——史蒂夫·乔布斯在1995年秋天,当皮克斯公司公开上市临近的时候,史蒂夫又在不自觉中创立了一种商业模式。随后,皮克斯公司成为了这种模式的开创者。这种商业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某种情况下,一家发展前景良好的小型公司为了尽快发展,可以吸收大量的投机资金:当然,在现在这个电子商务兴起的时期,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为了皮克斯公司的公开上市,史蒂夫开始向一些投资公司寻求支持,但他得到的是他们的冷嘲热讽。他们告诉史蒂夫,他们只想把资金投入到很快就能赚钱的公司。要想得到他们的资金,首先就应该把公司多年良好的赢利记录拿给他们看,另外还要求公司有着平稳的管理方案。在那个时候,几乎所有有威望的投资商、银行家都是这么认为的。但当时有一家叫网景通信公司的却尝试着要打破这一投资传统。在信息技术这个很小的世界里,有很多事情都是非常巧合的。网景通信公司的创建者吉姆·克拉克就曾经和阿尔韦·雷·史密斯、埃德·卡特穆尔一起工作过很短的一段时间,那还是在纽约长岛,也就是在皮克斯公司的前身——长岛动画制作组里。网景通信公司从事商业运营已经有一年了,它提供的软件系统能够帮助人们连接到互联网——这个当时还不大为人所知的领域。网景通信公司在当时的情况下并没显现出赢利的趋向,然而,在这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界上,众多的商业媒体却看到了网景通信公司发展的潜力。各类媒体的记者争相描绘网景通信公司的美好发展前景,这也导致了网景通信公司的股票价格迅速飙升。该公司的股票开始交易的时候,每股的交易价格是28美元,但在当天交易终止的时候,每股的价格翻了整整一倍。吉姆·克拉克持有的股票也上升到了5亿美元。当时的史蒂夫注意到了另外一个情况,很多小型的投资公司都一直在寻找着投资机会。史蒂夫本能地认识到,应该把注意力转到这个方向上来。他没有去同纽约一些知名的大型投资商洽谈,而是与当地的一些小型投资公司取得了联系。最后,他选择了以旧金山为基地的罗伯逊一斯蒂芬斯投资公司,这家公司称自己是“时尚投资公司”。皮克斯公司的公开上市也为史蒂夫开辟了一个很好的个人发展前景。当然,在这件事情上,史蒂夫还是相当小心的。他不希望出现一些不好的后果,因此他就去找投资公司的一些负责人,并问他们如果对皮克斯公司投资的“领头”公司不是类似高盛集团这样的大型投资公司,而是罗伯逊一斯蒂芬斯这样的小型公司的话,他们是不是还照样投资呢?史蒂夫在听完这些负责人的回答后,他的信心也大增了。“他们都说西海岸的这个家伙还是不错的。有一半的投资公司都答应了,因为他们感觉加利福尼亚的公司还是值得信任的。”史蒂夫说。罗伯逊—斯蒂芬斯投资公司很高兴能与皮克斯公司合作,该公司董事会主席桑福德·罗伯逊说:“纽约的大型投资公司已经把‘蛋糕顶上的奶油都刮去了’,剩下的好东西已经不多了。”而这一次,该是他们放手一搏的时候了。史蒂夫在这件事上处理得那么容易,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强烈的时间概念。因为在《玩具总动员》首映后一个星期的时间内,皮克斯公司的股票就要公开上市。史蒂夫在这个时候不会指望只采取一些小“动作”就能把事情搞定,他已把这些事情分派给皮克斯公司各个部门的主管,这些主管正穿梭于美国各大城市,想让当地的股票经纪人或者投资公司把皮克斯公司的情况更多地介绍给他们的顾客。史蒂夫则腾出手来与迪士尼公司在吸引投资上展开竞争,史蒂夫希望在某个时候美国的每个投资商都知道皮克斯公司。皮克斯公司公开上市的时间是在1995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二,这是《玩具总动员》首映后的第6天。这一天的早晨,在旧金山市,皮克斯公司精心挑选出来的几名高级职员来到了罗伯逊一斯蒂芬斯投资公司的办公室里。皮克斯公司的股票正式按预定时间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交易代码是“PIXR”,上市的具体时间是美国西海岸时间上午7点整。皮克斯公司在他们的交易大厅里都做了相应的安排,以使来访者能够很快看到结果。皮克斯公司的前主管帕姆·克尔温说:“罗伯逊一斯蒂芬斯投资公司在那一天显得格外引入注目。”她回忆说,参加皮克斯公司股票交易的重要人物有埃德·卡特穆尔、高级财政官拉里·利维、约翰·拉塞特、拉尔夫·古根海姆和比尔·里弗斯。“史蒂夫虽然比这些人晚到了一会,但总算在股票交易时及时赶到了。”皮克斯公司的股票上市价格预定是每股22美元,但史蒂夫的财政顾问认为每股的合理价格应该在12美元到14美元之间。史蒂夫知道上市时的股票价格越低,则意味着皮克斯公司获利就会越少,因为一旦皮克斯把原始股卖出去,以后股票再升值的话,那些钱就会装进投资商和投机者的腰包里,而皮克斯公司是不会直接受益的。因此,史蒂夫一直坚持股票上市的高价格,在他的坚持下,别人也没话可说了。最后,皮克斯公司的股票上市价格就定在了每股22美元。但股票上市的高价格也意味着高风险。因为可能投资方认为,皮克斯公司现在是一家非赢利的公司,是不值得他们投入很多资金的。如果在股票上市第一天结束的时候,皮克斯公司的股票还没有销售出去的话,史蒂夫就会面临着被羞辱的局面,另外还会带来不小的损失。股票销售不出去还会让所有的投资方感到害怕,他们会抛售皮克斯公司的股票,这样股票价格就会迅速下跌。史蒂夫·乔布斯当然在判断市场方面有不少的经验,NeXT公司生产的电脑产品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经验教训。但这一次,史蒂夫的预计却是非常正确的。几乎是在刚开始的时侯,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就显示了皮克斯公司良好的股票交易态势。皮克斯公司的人员坐在他们的电脑旁边看着一排排坐着的投资者。“他们中很多都是支持皮克斯公司新股上市的,帕姆说:“他们在做交易的时候会彼此打手势。因此我们在那里就可以看见或听见股票价格上升的—切动向。”当时的场景依然生动地展现在帕姆的脑海里:“皮克斯公司的员工在那时已经在生存的边缘挣扎了有10年了,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每个员工都在那里合计着依照当时的股票价格,他们的股票期权到底能值多少钱。我们都非常兴奋,于是,就和史蒂夫—起喝他喜欢的欧德瓦拉胡萝卜汁以示庆贺。”等到皮克斯公司的股票交易即将终止的时候,每股的价格上升到了49美元,比原先交易的价格高l倍还多。好像突然之间,史蒂夫·乔布斯账面上的财富就达到了让人惊羡的程度,他成了名副其实的企业巨头一一至少是硅谷的。当然,并不是史蒂夫对钱毫不在乎,在世界上只有像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和拉里·埃利森这样的令史蒂夫嫉妒的超级大富豪,才觉得钱无所谓。在当日交易结束的时侯,上市的股票价格有一点回落,但仍然高达每股39美元。史蒂夫·乔布斯成了亿万富翁。在皮克斯公司里,有4个人(他们这4个人是埃德·卡特穆尔、约翰,拉塞特、拉尔夫·古根海姆和动画技术主管比尔·里弗斯)没有经过史蒂夫的慷慨赐予也从皮克斯公司的首日股票上市中获得了很大的收益。迪士尼公司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坚持这4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当时双方签署的长期协议,也就是说如果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获得成功的话,他们这个动画创作组就会根据合同规定为迪土尼公司制作其他动画电影。迪士尼公司为了得到他们的承诺,与他们每个人签订了一份参与制作动画电影的收益协议,也就是说他们都可以从动画电影的利润中获得一小部分收益。但史蒂夫在筹划皮克斯公司公开上市的时候就了解到,他们这几个人不会轻易就放弃收益协议的,但在另一方面,投资者也不会接受皮克斯公司自己的职员获得应该属于股民的利润的做法。史蒂夫对他们几个人签订的收益协议大为不满,他一直在想办法诱使他们放弃收益协议,但糟糕的是,史蒂夫并没有一个有利的谈判地位,因为他也得遵守这4个人签订的收益协议。最后他们的收益协议生效了,史蒂夫拥有皮克斯公司的3 000万股股票,这占到皮克斯公司所有股份的75%。当然,他还想拥有更多的股份,但受到他们的收益协议的限制,也只得放弃了部分股权。而他们4个人的收益就相当可观了,在第一天的股票交易中,仅约翰·拉塞特自己的股票价格就达到了3 100万美元。然而,他们4个人也经受着内心情感的矛盾冲突,因为这次公开上市对大部分皮克斯公司的员工来说太不公平了。史蒂夫对皮克斯公司的其他员工非常吝啬,因此很多员工都在抱怨史蒂夫的不公平。公司的少数员工突然之间就暴富了,而其他人,甚至一些跟随公司多年的员工却没有获得多少好处,他们感到的只是心寒。史蒂夫本应该借助这个机会向他的员工多施点恩惠,以奖励他们对他的忠诚,还可以鼓励他们长期在公司工作。但史蒂夫没有这样做,因此很多员工一直在抱怨史蒂夫吝啬,同时也把矛头对准了少数获益颇丰的人。但一位皮克斯公司的前主管就不那么认为,他碰巧在很多人都在谈论皮克斯公司股票公开上市的时候离开了公司。“史蒂夫是从自己的支票簿上开支票雇用公司员工的,因此在我看来,如果公司员工认为‘他们没有获得自己应有的股份’就有点言过其实。当然,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员工都倾向于认为他们应该获得更多的股票期权。”他认为,对于其他公司来说,在你得到雇用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你是否有权利获得公司的股票期权,应该获得多少,并且什么时候这些股票期权才归你。这些内容都在双方的合同文本中已写得非常明白了。他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每个人可能都会说:‘真是不公平——有些人竟然得到的比我还多。’”当然,可能有些首席执行官比较慷慨,但正如这位皮克斯公司的前主管所说的,史蒂夫每个月都会把自己的钱投入到皮克斯公司。即使他的投资在短期内毫无获得收益的可能性,他也依旧投入。曾经有两次,世界500强的某些企业参与了进来,他们想并购皮克斯公司,但他们所提供的并购资金都不如史蒂夫投入的资金多:史蒂夫可能非常顽固,他甚至顽固到宁愿把自己的钱投入到并没有很好收益的公司,而不把钱投入到获益最好的公司。一位考虑周到、理性的投资者绝对不会像史蒂夫那样投资的,如果一个领域的投资不合算,他会趁着自己还剩余一些资金时,适时地削减相应的投资,以求获益最大。但史蒂夫却没有这样做。现在史蒂夫的固执终于有了回报:“他赌赢了,”这位皮克斯公司的前主管说,“他投入到皮克斯公司的资金有5 000万到6 000万美元。这次赌博他赢了。皮克斯公司的有些员工的股票期权也达到了几十万美元。“如果史蒂夫不喜欢给他的员工更多的股票期权,你们会从内心深处责怪他吗?”这位主管说。在皮克斯公司第一天上市的股票交易中,有1 170万股股票转手出卖,这也使得皮克斯公司成为纳斯达克历史上第二家交易如此火暴的公司。总的来说,网景通信公司和皮克斯公司的公开上市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思维观念和心态,这种观念和心态就是不要看一冢公司如何赢利,而要看这家公司发展的潜力如何。从1995年到2000年,在这5年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时期,受投资公司和创造新的投资渠道的股票经纪公司的推动,公司股票的价格几乎失去了控制。商业投机理念在皮克斯公司公开上市的时侯并没有正式形成。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皮克斯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下降到了每股28. 50美元,这只比它首日上市的价格高出一点点,远远低于了大多数投资者购买的价格。在1998年的投资市场上有几个自称“莫特利傻瓜”(莫特利傻瓜(MoIley Fools),他们创建了莫特利傻瓜沦坛,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线上投资论坛,他们公开穿成鸡冠花的模样,突显本身以“傻瓜行径”能够在华尔街的“智慧”之地成为股市新贵。在当时,这个投资站点接受访问的次数居整个互联网之首。——译者注)的年轻人用一种平平淡淡的语言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如果你早早地起来,抢先把皮克斯公司的股票买了下来,我们保证你一整天都会心情不好,甚至在几年之内都会这样。在3年以前,皮克斯公司在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首映后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就公开上市了。在第一个星期之内,皮克斯公司的股票价格是每股25美元,但在一年之内,却下降到了每股12美元。这种状况持续了两年之久,只有在最近《虫虫特攻队》(A Bug's Life)上映后,皮克斯公司的股票价格才又达到了—开始公开上市的价格。”虽然在当时史蒂夫手中拥有的钱几乎可以让他为所欲为了,但他的财富还没达到10亿美元。不管怎样,史蒂夫如果要想像拉里·埃利森和比尔·盖茨那样富有,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拉里是史蒂夫的好朋友,他很崇敬史蒂夫,也非常希望能像史蒂夫一样有那么好的舞台形象和魅力,而史蒂夫则嫉妒他的财富。比尔·盖茨则是史蒂夫长期的对手,史蒂夫好像认为,盖茨不应该获得那么大的成功。但他现在这样考虑还有什么意义呢?史蒂夫·乔布斯很快又碰到了让他笑逐颜开的事,这就好像他在一张赌桌上押了一注赌资,却赢了两次。通过皮克斯公司股票公开上市,使他不仅步入了超级富豪的行列,而且《玩具总动员》也给他带去了巨大成功——在好莱坞里,这种成功足以让史蒂夫变成一个商业巨头。在《玩具总动员》公开上映的第一周里,全美国剧场的票房收入就达到了2 900万美元,已经和这部动画电影的制作或本不差上下了:随后,《玩具总动员》的票房收入继续攀升,成了当年收入最高的电影。在全球范围内,这部动画片的票房收入达到了3.5亿美元,另外还有l亿美元的电影录像带租金收入。史蒂夫·乔布斯在别人眼里是一个态度强硬的谈判对手,每次谈判他都有一种一定要赢的信念,因此他显得很无情:当史蒂夫和杰弗里·卡曾伯格坐在一起商谈迪士尼公司和皮克斯公司将要签订的协议条款时,他就穿着一件宽大的外衣,显得很盛气凌人,但在谈判过程中他却一直指望着同伴为他出谋划策。因此在另一方面,史蒂夫又显得有些外强中干——他的外在表现虽然很强硬,但在内心深处却软弱得很。然而,史蒂夫从来不认为一份协议是“铁定的事实”,不论这份协议有多么错综复杂,也不论这份协议在尾页中有多少人签名。电脑芯片制造商里克·施里纳和他的投资专家戈登·坎贝尔就曾经和苹果公司签订协议,把他们的资金投到了VLSI芯片的研发中,但后来苹果公司取消了与他们公司签订的协议,转而研发装配在麦金托什机上的速度更快的芯片。为了减少公司损失,他们不得不花费很多诉讼费强迫史蒂夫对他们赔偿。现在史蒂夫正准备把另一份协议书也扔进“废纸篓”里:就是那份他与迪士尼公司签订的协议书。在史蒂夫看来,现在皮克斯公司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协议书也过时了,应该重新签订。随着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票房收入猛增,史蒂夫的手中也有一张很硬的“牌”了。除此之外,他还是一家拥有资产超过l5亿美元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主席,而且他个人还拥有数亿美元的皮克斯公司的股票。总之,史蒂夫认为,他的谈判地位已经改变了。史蒂夫打电话给迈克尔·艾斯纳,并要求和他谈一谈。当艾斯纳发现史蒂夫想要对他说什么的时候,他愕然了。他和史蒂夫已经签订协议了!而且各项条款都是不能更改的!史蒂夫这个狂妄的年轻人,这个好莱坞世界的局外人,他还是电影业界的一个新手,竟然要与在好菜坞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艾斯纳平起平坐!史蒂夫·乔布斯当然有自己的“撒手锏”,他手里掌握着“一颗最精美的钻石”——约翰·拉塞特。艾斯纳知道这将是“一笔多么珍贵的财富”!约翰·拉塞特在皮克斯公司的几次危难中都安然无恙,他的动画电影创作技能也日臻完美,他制作的动画电影可以带来数亿美元的收入,甚至还会达到10亿美元以上。虽然乔布斯和艾斯纳来自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他们两个人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点。两个人都是“一路打拼”才到了公司的顶屡,两个人都有很高的智力和非凡的预见力,两个人都拥有天赋的商业经营头脑和优秀管理能力,两个人都珍视忠诚,并把它看做是他们周围的人所应该有的最重要的品质,两个人都曾经报复过他们觉得已经不值得信任的人,两个人都有把他们认为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同事辞退的经历。现在,史蒂夫在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的鼓励下,他要向艾斯纳提出3个要求。首先,皮克斯公司对为迪士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电影有完全自主的制作权。这样的话,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皮克斯公司的制作人员就不需要再到伯班克请示迪士尼公司对电影的设想、人物,故事情节、场景以及一些细节的看法了。第二点则是史蒂夫想要把“皮克斯”注册成一个品牌名,这样有助于拓展皮克斯公司的商品销售渠道,这些商品类似于迪士尼零售店里的小商品,迪士尼公司依靠销售这些小商品每年的收入就可以达到大约100亿美元。可以想象,如果皮克斯公司能够经营这种商品的一半或者1/3,他们的收入就会比电影票房的收入还要高。史蒂夫提出的第三点要求对使皮克斯成为公众所熟知的品牌大有益处。史蒂夫坚持在所有与电影有关的产品上,比如DVD包、快餐店里的搭卖品、玩具以及其他产品,印制的皮克斯商标要和迪士尼公司的商标一样大。这看起来是一个小问题——有多少人能注意到一种玩具、游戏产品或者说玉米面豆卷包装盒上的商标大小呢?但要知道,每一件产品的商标都被无数次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久而久之,一种产品的品牌就牢牢地印在了公众的脑海里。史蒂夫有着那种天生的商业经营头脑,他站得高也看得远,他认为依靠这一副业,就会有数十亿美元的钱源源不断地流入皮克斯公司。如果说史蒂夫提出的前两条要求对艾斯纳来说很难办到的话,那么第三条更让艾斯纳想都不敢想:史蒂夫想要的是,对于皮克斯公司制怍的动画电影收入,迪士尼公司和皮克斯公司五五分成!对于这件事的结果,史蒂夫·乔布斯和迈克尔·艾斯纳都有怒不可遏但也无可奈何的可能性。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谈判高手,都知道如何发现对方的弱点,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迪士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创建的基础理念就是,如果你想同迪士尼公司做生意,你就必须赞成迪士尼公司的合作方式,也不要讨论什么是“公平”的。然而,迈克尔·艾斯纳却对史蒂夫让步了。好菜坞里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对史蒂夫让步了,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史蒂夫个人或他的谈判艺术,而是因为约翰·拉塞特令让皮克斯公司捞取一点利润,总比让史蒂夫一怒之下撕毁协议,然后再寻求与另一家电影公司合作要好得多。心中愤愤不平的杰弗里·卡曾伯格一定会拿出极具诱惑力的协议条款把皮克斯公司从迈克尔·艾斯纳的手里拉过去。这种可能性对艾斯纳来说简直太难以接受了,他连想都不敢想。随后,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签订的协议条款总共涉及7部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玩具总动员2》、《虫虫特攻队》,另外还有4部没有确定下来的动画电影。新协议规定,迪士尼公司仍旧有拍摄电影续集的权利。在电影界里,许多顶级的动画电影制作人也是仅仅要求15%的电影票房收入,而史蒂夫现在竟然要求50%的票房收入。后来,皮克斯公司的市场部主管,和史蒂夫·乔布斯关系比较密切的帕姆·克尔温说:“在史蒂夫的运作下,我们能够和对方平等地谈判了。”她认为这次皮克斯公司谈判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史蒂夫的“头脑清醒、精力充沛以及不怕丢脸”。甚至在《玩具总动员》公开上映之前,皮克斯公司的动画电影制作人员就开始准备制作《玩具总动员》的续集《玩具总动员2》。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的这种想法有点不可恩议。他们的计划是直接制作出《玩具总动员 2》的录像带,而没有打算在剧院里放映,当然这样做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这种做法也与皮克斯公司的企业文化格格不入。卡特穆尔说:“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我们整整工作了9个月的时间才提交作品,但最后又被否决了。我们只得重新制作,虽然知道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但也明白,达不到好的效果,只得重做。因为时间紧迫,我们有几个工作人员都累倒了。事后,我想:‘我们的公司不能再这样运转下去了。’”皮克斯公司并没有这样持续下去,他们改变了公司发展策略。皮克斯公司动画电影制作组把下一部电影锁定在《虫虫特攻队》上。这部电影刚好赶在1998年感恩节假期前制作完成,迪士尼公司决定再次在感恩节前夕公开上映这部动画电影。皮克斯公司每一位员工都希望能借助《虫虫特攻队》的成功有力地证明《玩具总动员》并不是侥幸才获得成功的。事实证明,《虫虫特攻队》在那个感恩节假期里又一次打破了票房收入纪录,达到了4 650万美元,突破了皮克斯公司《玩具总动员》的票房收入。《虫虫特攻队》从公开上映到这一年的年底这么短的时间里,成为了1998年赢利最高的电影,《玩具总动员》获得了奥斯卡两项提名奖,即最佳配乐奖和最佳剧本奖,另外还颁给了约翰·拉塞特一个特别成就奖,以奖励他带领皮克斯公司动画电影制作组努力不懈,制作出第一部电脑动画电影长片。而《虫虫特攻队》又给动画电影制作增添了一个音乐类的奥斯卡提名奖。在皮克斯公司的大力宣传下,再加上他们还有两部动画电影正在制作过程中,皮克斯公司的股票在一年的时闻里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扬,一度突破了每股60美元。史蒂夫手中持有的73%的皮克斯公司的股票价值也上升了,达到了14亿美元。在这一年的5月份,他与劳伦娜的第3个孩子出生了,他们给她起了个名字叫“伊夫”。在90年代未期,乔布斯家族的女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史蒂夫与克里斯·安一起生的女儿丽莎已经用丽莎·布伦南·乔布斯(Lisa BrennanJobs)这个名字了,虽然她从小就缺少父爱,但现在她已成长为一个漂亮又多才多艺的年轻女孩。乔布斯聪明的头脑好像也遗传在了丽莎的身上,她在哈佛大学完成了学业,获得了学士学位。史蒂夫对音乐的爱好也遗传在了丽莎的身上,这一点也增加了史蒂夫对她的喜爱。丽莎还尝试过作曲,有的歌曲甚至还亲自演唱。在一次硅谷举行的慈善演义会上,丽莎和一支知名的乐队同台演出。丽莎身材苗条,还长着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外形没有特别类似史蒂夫的地方,但她的名字就足以引起在场高技术领域的观众的兴趣。丽莎在这次演义会上选择的歌曲也与她父亲所取得的成就有相关联的地方,这支曲目就是特蕾西·查普曼(Tracy Chapman)的《决不低头》(Talkin’bout a Revolution)。虽然丽莎的演出有点像业余演员,但还是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史蒂夫的妻子劳伦娜也赢得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赞赏。她已经越来越像其他女性特别欣赏的那种类型了,当然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除了她靓丽的外表和健美的身段(即使在她生完3个孩子之后也依然如此)之外,她还才智过人,并且兴趣广泛,另外作为史蒂夫的妻子,有很多钱当然不在话下。劳伦娜还有一个特点与其他女性不同,她认为一位好妈妈并不一定就是那种家庭主妇型的。由于劳伦娜不需要出去工作赚钱,而且通过她经营管理天然食品的经历也向别人证明了她能够开创自己的事业,因此她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与意愿做一些事情。劳伦娜比较欣赏美国开国元勋教育他们孩子的方法:一旦家里有了足够的钱,你就应该把时间、技艺和你的能量用在公共事业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劳伦娜于1997年创建了分轨制大学(College Track,根据学生的能力、成绩或需要安排课程),这是一所非赢利性质的大学,主要为那些可能没有机会升入大学深造的学生开设相关的课程。后来,劳伦娜担任了这所大学的校长。乔布斯一家还对美国民主党的好几位候选人提供过支持,因此他们和克林顿总统的关系非常好。后来,当阿诺德·施瓦辛格作为共和党人参加竞选并赢得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时候,劳伦娜也为史蒂夫·韦斯特利(Steve Westly)举办了一个富有政治色彩的午餐庆功会,因为韦斯特利作为民主党人也通过竞选赢得了加利福尼亚州审计长的职位。韦斯特利曾经担任过加利福尼亚州中央委员会的副主席,他还被看做是有希望当选未来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候选人,而且还有可能竞选更高的职位。由于当时施瓦辛格是受人欢迎的超级影星,因此他能轻松获得选举的胜利,但他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把所有的职位都安排给共和党人担任。就这样,韦斯特利赢得了州审计长的职位。史蒂夫·乔布斯有过支持获胜者的经历。在这一回合中,劳伦娜的表现说明她也能这样做。在这段时间里,杰弗里·卡曾伯格一直待在他的梦工厂里“卧薪尝胆”,他非常希望能够创建自己的动画电影王国,而且还要在规模和影响上胜过皮克斯公司和迪士尼公司。—位曾经在卡曾伯格身边工作过的迪土尼公司的主管说:“对于杰弗里,你首先应该知道的是他知道的事情并不多,不像那种知识面很广的人。但他是一个学东西很快的人,对于动画电影的一些知识,他都是从日常制作经验中学会的。有时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卡曾伯格处理问题时往往显得很幼稚。”“他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尊感的人,也是一个我始终无法理解的人。”这位主管说。在与迪士尼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会见时,卡曾伯格总喜欢说类似这样的话:“如果这屋子里的人能够经营通用汽车公司的话,效果会更好。”“卡曾伯格的有些话真是相当奇异,甚至艾斯纳也感到很生气,有时他会委婉地请卡曾伯格出去回避一下。”约翰·拉塞特感到有必要与卡曾伯格建立一种长期的友谊关系,因为他知道卡曾伯格是支持他们的动画电影事业的,他以前就对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当时,我们打算为迪士尼公司制作动画电影时,他就非常信任我们。”拉塞特回忆道。因此,即使卡曾伯格离开迪士尼公司去了梦工厂,拉塞特还是与他保持著联系。早在1995年秋天,当约翰·拉塞特刚开始构思动画电影《虫虫特工队》的时候,他和这部动画片的编剧安德鲁·斯坦顿就去拜访过卡曾伯格,并向他介绍了这部动画电影的某些情节构想,卡曾伯格听了后非常高兴。“我们把《虫虫特工队》的很多东西都给他说了。”拉塞特说。杰弗里满怀热情地听着约翰所说的话。他还问了约翰一些关于《虫虫特工队》的内容。他询问约翰这部动画电影的上映日期,约翰告诉他,这部电影预计还是在一个假期前上映,比如在感恩节前夕。约翰·拉塞特对卡曾伯格说的这些话至少是不明智的。当然,这并不是杰弗里不想回报约翰对他的朋友之谊,可能他也的确把约翰当做好朋友看待,但在另一方面,约翰也不应该忘记他和杰弗里之间还有一种竞争关系。根据迪士尼公司一位前主管的说法,迈克尔·艾斯纳曾经传授过卡曾伯格一些获取其他公司信息的方法,因为艾斯纳认为,在与对手的竞争过程中,获取对方的情报信息是发现获胜机会和辨明对方弱点的一种工具,如果利用好了这一点,就可以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地击败对手。有一次,艾斯纳参加迪士尼周末电影制作组的例行会议。一位负责客户关系的职员提到了她有一个朋友是另一家电影制作公司的主管,并且她还说,她的这位朋友也在打算制作同样的一部电影。艾斯纳马上就问她这部电影的制作情况。这位女职员说,她的朋友没有告诉她相关的信息。艾斯纳注视着这位女职员并说道:“你同他睡过觉吗?”他告诉她:“我并不在乎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做,你只要把相关的信息搞到手就行了。”当时,这位女职员并没有对艾斯纳的建议感到恼怒,但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艾斯纳是多么重视获取对手的情报信息。还有一次,当艾斯纳向公司的几位主管讲述他和一名同事越过栅栏到一个地方获取情报信息时,他发出了爽朗的笑声。那一次他们被发现了,有好几只警犬追着他们两个人咬,在这紧要关头,他们拼命奔跑,终于在警犬赶到前越过了栅栏。这两个小故事都是确凿、真实的,这也说明杰弗里·卡曾伯格已经从迈克尔·艾斯纳的身上获得了不惜代价获取对手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对卡曾伯格来说,他让拉塞特说出动画电影《虫虫特工队》的一些情况并不是对他们之间友谊的亵渎,只不过就是一种简单的商业策略。多年以来,在好莱坞世界里一直有这么一种看法,要想制作出一部栩栩如生的动画电影,只需把《伊索寓言》(Aesop’s fable)中关于蚂蚁和蚱蜢的故事稍微改编一下就行了。在约翰·拉塞特拜访完卡曾伯格后,梦工厂就决定了购买太平洋影像公司(Pacific Data Images) 40%的股权,太平洋影像公司是旧金山一家富有开拓精神的电影制作公司,但当时它正处于困境之中。后来才知道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卡曾伯格告诉太平洋影像公司,他要与他们签订一份协议,这份协议包括向他们公司融入资金。卡曾伯格答应太平洋影像公司,他将资助他们制作一部动画电影,只要这部动画电影能够顺利制作完成,并能赶在《虫虫特工队》正式上映之前公开上映。太平洋影像公司制作的这部动画电影还得遵循“蚂蚁和蚱蜢”的制作思路。卡曾伯格要与他的好朋友拉塞特展开竞争,他也要制作一部有关昆虫的动画电影,而且他还必须确保他制作的动画电影比拉塞特的提前搬上电影屏幕。一位曾经与卡曾伯格工作过好几年的电影业界的主管并不认为卡曾伯格的做法有什么不妥甚或恶毒之处。“杰弗里做这些事情都是非常讲究策略的,”这位主管说,“他会从同一个角度看待两部电影的制作计划,他绝对不愿意让自己制作的动画电影晚于另一部公开上映。他会把他的想法告诉给每一位参与动画电影制作的人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制作的动画电影必须能够首先上映。’”“动画电影《小蚁雄兵》 (Antz)就属于这种情况。卡曾伯格做出制作《小蚁雄兵》的决定,主要是想让这部动画电影能够在《虫虫特工队》之前公开上映。这种策略的运用是卡曾伯格驾轻就熟的,”这位主管又补充道,“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以前曾经与迪士尼公司有着不和谐的关系。”这一次,卡曾伯格已经筹划好了击败竞争对手的策略 他几乎把所有知名的影星都找来为他的动画电影配音。这些影星有珍妮弗·洛佩兹、莎郎·斯通、丹尼·格洛弗、吉恩·哈克曼,丹·阿克罗伊德和安妮·班克罗夫特。卡曾伯格甚至说服了电影界最难以沟通的“天才人物”伍迪·艾伦与他合作。《小蚁雄兵》公开上映的时间是在1998年10月2日,这个时间整整比皮克斯公司的《虫虫特工队》上映时间提前了6个星期。等到《虫虫特工队》上映的时侯,《小蚁雄兵》已经有8 400万美元入账了。但约翰·拉塞特和史蒂夫·乔布斯却笑到了最后。约翰又一次制作了一部让观众非常着迷的动画电影。到1998年年底的时候,两部电影的票房收入统计出来了,《小蚁雄兵》的票房总收入是8 700万美元,但却比《虫虫特工队》的票房收入少很多,后者是1.14亿美元。再到第二年的1月份,据电影界时事通讯的报道,《虫虫特工队》的票房收入已经达到1.5亿美元,成为第4部票房收入极高的动画电影。一年以后,经过重新制作的《玩具总动员2》已经准备发行了。埃德·卡特穆尔吹嘘道:“一般这种动画电影制作出来需要4年的时间,而我们只需要9个月的时间就制作完成了。对此,我感到非常自豪。”但喜爱电影的观众却不会考虑电影的制作到底花了多长时间。皮克斯公司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制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吗?是不是会“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呢?当然不会。观众都急切地盼望着观看下一部动画电影中的伍迪、巴斯光年以及其他的玩具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观众都是排着队走进了电影院,座位也是坐得满满的。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它又刷新了《虫虫特工队》在一年前创下的纪录。在好莱坞里,一般人都认为,一部电影的续集肯定比不上它的原创作品。然而,《玩具总动员2》却成为第一部超过其原创作品的电影动画续集。不少孩子都要求看很多遍。皮克斯公司一连制作了3部获得巨大成功的动画电影,在一些人的眼里,他们已经把史蒂夫·乔布斯和乔治·卢卡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放在一起了。凭着巨大的成功,史蒂夫又获得了一种优势地位,而且这一次不同凡响。在好莱坞里,奖励往往给予电影制作人,而赞美之声往往给予电影导演和制片人以及电影公司的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已经获得了电影界大人物的威望和地位。他是一位真正的巨人。好莱坞世界里,一直有人在猜测,史蒂夫究竟要如何发挥他的优势地位呢?史蒂夫在NeXT公司成立初期从来不从公司里领取薪水,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他结婚为止。在皮克斯公司,有一些年份他也只领取50美元的薪水,有些时候甚至根本就没有。即使在苹果公司里,当公司开始赢利,苹果公司能够为它的首席执行官提供薪金的时候,史蒂夫从公司里获得的薪金也只能满足他的医疗费用。按照常理,苹果公司董事会要求史蒂夫接受公司的一笔大额股金,但史蒂夫总是拒绝。一位作家计算过,从苹果公司的利润中,史蒂夫应该至少拿到1 0亿美元,但这些钱他一分也没要。“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个资本家”这个标签好像并不适合他。事实上,用这种标签定位他也是相当可笑的。然而,史蒂夫很明白成为一个只领取薪水的职员和成为—位公司的拥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对于他来说,好像接受薪水是一种索然无味的事情,他的养父保罗·乔布斯才这样做呢。史蒂夫是不想重复这样的事情了。在2000年1月,苹果公司董事会终于说服了史蒂夫让他接受公司的赠与。这个决定是在苹果公司连续赢利9个季度以后做出的,董事会感到应该对史蒂夫慷慨一点了。苹果公司董事会成员埃德·伍拉德在一份声明中宣称:“在史蒂夫回到苹果公司并担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富两年半的时间里,苹果公司的市场总资本就从原先的不到20亿美元上升到现在的160亿美元。”伍拉德继续宣布,为了对史蒂夫表示感谢,公司董事会决定给予史蒂夫两项奖赏。第—项就是给予史蒂夫1 000万股苹果公司的股票期权,以当时的价格计算这些股票相当于8.7亿美元。第二项奖赏虽然从金钱上衡量只及第一项的1/1O.但这一项奖赏却非常实用,也让史蒂夫非常高兴:奖品就是一架湾流v型商用喷气式飞机。这架飞机可以乘坐20位乘客(虽然通常情况下只乘坐8位乘客),飞机的航行速度大约每小时500英里,不用中途加油就可以从旧金山飞到伦敦。这架飞机并不是苹果公司拥有的飞机,而是作为一件个人礼物赠给史蒂夫的。苹果公司还代史蒂夫付了这架飞机的个人所得税。总体来算,这架飞机最后花去了苹果公司9 000万美元。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史蒂夫的这个转变——从一直不接受公司董事会的赠与到突然既接受公司的股票期权又接受喷气式飞机这样大型的礼物,说明史蒂夫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史蒂夫已经从他以前自己选择的空间狭小的办公室搬到了设施豪华的首席执行官办公套房,这样他就能和吉尔·阿梅里奥一样看到外面绚丽的风景了。他又开始在专门为腿脚不便的人设置的停车场停车了。而且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他又变得言行无礼、傲慢自大,还常侮辱别人。 实际上,史蒂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在2001年,随着《怪物公司》(Monsters.Inc.)的公开上映,皮克斯公司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公司的运营模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在好莱坞里有人就质疑:皮克斯公司是否改变得太多,转变得太快了?公司规模如果这样膨胀下去,是否会有损他们制作的电影质量呢?2001年11月,皮克斯公司终于可以让这些怀疑的人闭口不言了。在前9天的上映肘间里,《怪物公司》的票房收入就突破了1亿美元,这种高速增长的票房收入又创造了动画电影的一个新纪录。这部动画电影还获得了3项奥斯卡提名奖,其中就包括最佳动画长片奖。就这样,《怪物公司》成为了第3部高票房收入的动画长片。皮克斯公司接连制作了4部动画电影,而且都是获得了巨大成功、屡次刷新票房收入纪录的4部动画电影。对于皮克斯公司所取得的成就,评论家们交口称赞,观众也对它抱以极大的热情。杰弗里·卡曾伯格曾经宣称他才是动画电影的“拥有者”。现在看来,如果可以把“动画拥有者”的头衔冠子某个人的话,这个人可能就不是杰弗里·卡曾伯格了。史蒂夫·乔布斯当时说:“我认为皮克斯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迪士尼。”如果在几年前,史蒂夫说出这样的话,其他人一定会认为他在放“烟幕弹”,只是一座“空中楼阁”。然而,可能史蒂夫“下一个迪士尼”的说法有点太谦虚了,因为媒体很快就报道了出来,皮克斯公司的收入已经突破了25亿美元,成为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影制作公司。 史蒂夫·乔布斯已经把自己的印记深深地烙在了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两种产业领域里,但还有更广阔的领域等着他去开创呢。 10、 开创新领域 苹果公司就是一支团队。 ——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开始意识到,如果为苹果公司开创一个新领域,就有可能把苹果公司的业务部门分成两半。如何能找到一个好的途径,既能不分裂公司,又能开创一个新领域呢?史蒂夫最终想到要把苹果公司生产的麦金托什机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把这个项目作为一个要优先实现的目标。史蒂夫仔细分析研究苹果公司的衰败之后,他意识到苹果公司必须要抓住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浪潮。在开始的时候,苹果公司总是吹嘘自己的电脑用起来如何方便,但这种使用上的方便没有和互联网结合起来。现在苹果公司必须要生产出一种更加实用的电脑。史蒂夫设想的这种电脑在设计上要非常独特,能够引起公众的兴趣,也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现在的计算机用起来还是令人生畏的,”史蒂夫抱怨道,“它们太复杂了,也不能执行我们想要它执行的指令,甚至连它能执行的指令都做不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汽车工业在经过了近1OO年的发展之后,人们仍然在走创新发展之路。电话的发展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但即使这样,电话生产商也做出了令人称赞的技术革新。”史蒂夫却没有看到在他的公司里有什么大的技术创新。“我重新回到苹果公司的目的就是不想再让苹果公司处于一种‘昏睡’状态之中了。苹果公司的这种状况让我想起20世纪70年代的底特律(美国著名的汽车城),那时美国汽车行驶的速度和船速差不多。”史蒂夫绝对相信,只要把苹果电脑方便的性能和麦金托什机的精美设计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苹果电脑就能够再次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角逐者”。史蒂夫没有提到他想要做的这些创新并不是从他开始的,实际上,史蒂夫是按照他的前任吉尔·阿梅里奥所提出的设想进行创新的。“我们重新规划了新产品研发方案,把原先的方案削减了70%还多,”史蒂夫说,“而剩下的这30%几乎都是精品了。”然而事实上,阿梅里奥巳经制订出了把原先的研发计划削减80%的计划,到史蒂夫接任他的时候,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史蒂夫引以为豪的另一个较为全面的研发项目是研发一种新型的面向低端用户的麦金托什机,他解释说:“我们有很多用户,我们研发的很多产品也都推向了市场。我们密切地注视着电脑产业界的风吹草动。但最后,由于各方面情况复杂的原因,要想设计出面向大众的产品还是相当困难的。以前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的产品展示给用户的时候,他们才明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史蒂夫说的这些话又是对事实的严重歪曲。因为在史蒂夫正式上任之前,吉尔就同埃伦·汉考克一起开始了研发低端电脑的项目。“在史蒂夫上任的时候,这种低端电脑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设计出来了,”阿梅里奥说,“史蒂夫给这种低端电脑起了个名称叫iMac,他把所有的功绩都占去了。”阿梅里奥在任时的一位工程设计主管说:“在史蒂夫接任首席执行官之后3年时间内研发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从阿梅里奥在任的时侯就开始研发了。”如果从以前的视角看一下史蒂夫,可以看到他很多好的思想理念还是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他还会相信自己的能力,还将带领他的员工挑战他们自己。另外,他还会以产品雅致的外形、与众不同的风格吸引用户的眼球,还将会有所创新,但创新的步幅不会太大。然而,现在的史蒂夫却和以前不一样了,他已经历3家不同的公司了。现在,在他重新回到苹果公司后,他已对公司的组织状况和高科技人员了如指掌。下面他要采取的关键一步就是,要创建市场部、销售部、生产部和财政部等各个管理部门,以管理整个公司的事务。史蒂夫把这一步骤看做是解决苹果公司各部门各自为政、互相敌视、缺乏交流的一剂良药,因为以上这些情况在苹果公司里存在很长时间了,史蒂夫非常担心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史蒂夫拒绝再与约翰·斯卡利认定的美国天高国际广告公司合作,而重新与佳德广告公司合作,这家公司在1984年为苹果公司制作了一次效果非常好的广告,史蒂夫还对产品研发人员非常重视,他给这些人员提供工作上的一切便利,因为他知道,稳住这些技术人员,而不是让他们跳槽到微软公司,是苹果公司将来研发新一代麦金托什机的关键。史蒂夫最善长的技能之一就是公司的经营管理。从他上中学在海尔蒂克做工开始一直到为了苹果Ⅱ电脑的零部件主动和其他公司讨价还价,再到现在研发新型麦金托什机,史蒂夫对这些管理细节非常熟悉。他不仅对产品的外形设计、用户界面和软件开发的细节非常熟悉,他还对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有一番心得。史蒂夫一方面重新树立了苹果公司员工的审美观,另一方面又重新制定了生产和库存方面的管理政策。在他上任的那个季度,吉尔已经把苹果公司的库存量削减到了4亿美元。 9个月后,当苹果公司报告1998年财政年度的收入时,史蒂夫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苹果公司的存货量下降到了7 500万美元。史蒂夫后来说,管理库存方面的经验是他从吉尔那里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尤其是吉尔把他从迈克尔·斯平德勒那里继承下来的20亿美元的库存量变成了15 亿美元的现金。吉尔这种处理库存的能力给史蒂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也牢牢地记在了心里:“这其中的功劳应该属于弗雷德·安得森,是他给史蒂夫上了很好的一课。”吉尔说。当然史蒂夫并不愿意采取那种保守的,又有点不敢公开的财政管理政策,但这种政策实行起来确实有一定的效果。在1998年财政年度,苹果公司的销售额下降到了59亿美元,但史蒂夫能够一直维持着让苹果公司赢利的局面。在那一年史蒂夫主持苹果公司经营情况分析会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让与会人员都信心大增的话一一“我们会回来的。”这句话实际上是电影《终结者2》中施瓦辛格说的一句台词,表示的意思是“我们会重新取得辉煌的” 。奇迹正慢慢开始出现,苹果公司正在恢复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产品也得到了更多用户的认可。苹果公司情况的好转主要是由iMac电脑带来的,这种型号的电脑体积不大,有着颜色明亮的塑料边框,非常漂亮,而且价格也不贵,每台售价只有l 300美元。iMac电脑装配也较完整,它可以联机上网。iMac电脑的推出日期是1998年5月6日,这个时间非常保密,只有几位核心人物知道这个具体的时间,这是史蒂夫惯常用的把戏。iMac电脑吸收了麦金托什机设计的精华,把这种设计风格带到了一个新的年代,但也还有原先邪种“史蒂夫式”的设计风格。 iMac电脑里没有软盘,机箱里面仅有一个CD存储驱动器,虽然可以有较大的存储量,但无法写入数据随便带走。在史蒂夫的设计理念里,传送文件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电子邮件,他把以前电脑中一直使用的软盘给忽略了。史蒂夫以前这样做得到了很多人的非议,可这一次他却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仔细看一下,你们就会知道这样设计的好处。以前人们比较青睐于软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没有人支持把存储最仅有1MB的软盘转换成存储量可以达到4GB的存储器。如果人们想使用小一点的文件,他们只好借助于压缩驱动器,但这种驱动器价格又太贵,不适合于装配在普通用户的电脑上。另外,也没有人支持装配这种压缩驱动器,因此更没有必要把这种价格很高的驱动器装配在每一台电脑上。人们对软盘青睐的第二个原因是:软盘可以装载应用软件。但现在CD盘也能具备这个功能了,而且比软盘更好,更便宜。”这一次史蒂夫自己也认为他的观点比电脑市场的精英人士的观点还要正确——但这一次他是真的正确。他是百分之一百一十的正确。软盘早巳落伍,不被需要了,iMac电脑也根本没有安装这种软盘驱动器。在多年以前,麦金托什机研发组的市场部经理在描述他们的市场开发状况时总是说:“史蒂夫每天早上都在镜子里看着自己,然后问自己需要什么。”现在的情况依旧是这样,但现在不是史蒂夫自己了——史蒂夫已经要求苹果公司的其他员工每天早上也要“照一下镜子”,而且史蒂夫也能听进他们的意见了。iMac电脑的研发成功只是苹果公司获得快速发展的一个因素,其他产品也好似雨后春笋般的在生机勃勃的苹果公司里被研发出来了。新一代操作系统的升级换代也是每隔几个月就进行一次:苹果公司还研发了iBook电脑,这是一种用户一直期待的便携式iMac电脑。这种电脑还提供“无线服务”一一也就是说能无线上网,因此使用这种电脑时在家里和办公室里就不需要布置线路了,苹果公司这种技术上的变革虽然幅度不是很大,但足以令用户感到满意。在技术变革方面,苹果公司带来的影响最大,当然像戴尔公司,康柏公司和其他一些公司也进行了类似的技术改进。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苹果公司就销售出去了200万台iMac电脑,而且销售势头还很强劲。现在已经完全可以把苹果公司列入到可以长期赢利的公司里了。但史蒂夫在实施公司的一些大的发展战赂时并没有获得成功。1998年史蒂夫决定从3Com公司购买奔迈电脑公司(Palm Computing)的Palm Pilot生产线,他认为只有这样做,苹果公司才能不必经过研发过程就能生产出便携式电脑。但苹果公司与奔迈电脑公司的谈判却破裂了,史蒂夫又想购买Hand-spring公司。同样,苹果公司与Handspring的谈判也是无果而终。—位与史蒂夫谈判的主要负责人说,他与史蒂夫谈判简直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一次经历”。有一次史蒂夫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对当前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有什么看法,他的回答反映出他已是“一家之主”了,也反映出他的地位发生变化后,思考问题更加全面了,史蒂夫说:“最有价值的事情不仅仅是你创建了一家公司或者让你的公司为公众所熟知。就像当你成为一位父亲或母亲的时候,虽然孩子的出生是一个非常大的奇迹,但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是你能够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并帮助他们成长。现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不是因为有太多的人创建了这样的公司,而是太多的人不能够坚持下来。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创业过程中,随时部有可能遇到绝望和痛苦,比如当你不得不裁减公司员工的时候,当你不得不裁撤公司的研发项目的时候,当你要应付出现的各种困境的时候。但也只有经过这样的历练,你才能明白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价值定位到底在哪里。”史蒂夫也亲眼目睹过不少人从一开始创业时就非常富有,但他也感到这些人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创业体验”,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现他们自己的真正价值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管理好他们创造的新财富的想法和目标”。这就是史蒂夫·乔布斯,这是他多年被抛弃在“荒野”之外的一个收获,也和他从傲慢与无知的孩童时期就铸成了一种敢于承担、无所畏惧的个性品质有关。约翰·斯卡利曾经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职位—一掌管苹果公司的研发部门,但还是被他愤怒地拒绝了。后来,也只有在他经历了创业的种种磨难后,他才明白他所走过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即使这是上天给予史蒂夫的惩罚,但上天也是仁慈的,他能够允许史蒂夫重新回到自己创建的公司。—位没有经过层层选拔就接任公司首席执行官的人,如果能够带领公司开创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他可能会非常容易地得到人们的赞誉和鲜花,对于史蒂夫·乔布斯来说也是这样的。现在他要重新创业了,他不仅要让这个全美国甚至全世界最引人瞩目的,最有生机,活力的产业发出震撼的声音,而且他还要像拯救“濒临灭绝的恐龙一样”把世界的电脑产业带出低谷。当史蒂夫·乔市斯担任苹果公司的临时首席执行官的时侯,他下令终止研发的产品中就有牛顿掌上电脑(Newton),这种电脑是世界上第一台PDA(个人数字助理)产品。这种产品在推向市场的时候还显得功能不是很完备,但后来慢慢发展成一种使用功能相当完备的电脑产品,而且这种电脑的成本和销售收入也渐渐趋于平衡,发展前景也非常好。当时约翰·斯卡利把牛顿掌上电脑研发组从苹果公司分离了出去,也就是说让牛顿掌上电脑研发组变成—个附属于苹果公司的公司。史蒂夫上任一开始是把牛顿掌上电脑研发组又拉回到了苹果公司,后来又一想,干脆就把这个研发组解散了。因为对于史蒂夫来说,牛顿掌上电脑是一个很大的瑕疵:它不是由史蒂夫自己创造的。更为糟糕的是,它是约翰·斯卡利的成果。对于史蒂夫来说,他完全有理由把这种产品打压下去。在对待其他研发项目上,史蒂夫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在苹果公司里,有一个非常值得研发的项目是在吉尔·阿梅里奥任苹果公司总裁时提出的。这个项目涉及到电脑产品的设计风格,该设计风格是整台计算机被设计成只有一台显示器,计算机的所有部件都装配在这台显示器的一个面积不大的空间里。这种描述很像史蒂夫于2004年推出的G5 iMac电脑,也很像苹果公司硬件研发小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设想的电脑开发项目,在当时,吉尔认为这种设计非常完美,设计出来的电脑外形一定非常漂亮、美观,一些不愿意使用电脑的公司首席执行官们也肯定会喜欢上这种型号的电脑的。但当后来史蒂夫重新回到苹果公司后,这个项目也被他否决了。史蒂夫一直是一个内心有着激烈矛盾冲突的人,他一方面给别人的印象是更加稳重、更加成熟了,然而在同时,他的一些行为也表明以前的史蒂夫的脾性和做事方式仍旧存在。虽然史蒂夫能够很容易地就把一些研发项目终止了,但为了能够重振苹果公司的雄风,也为了让苹果公司一直处于数字化时代的科技前沿,他也需要加大对新一代项目的研发力度。当然,史蒂夫要利用电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继续研发新一代的麦金托什机。但这还不够,他还在寻找其他一些研发规模更大,而且能够在某一个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发项目。史蒂夫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重新“复兴”苹果公司,而且还有助于全体员工形成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虽然这种精神现在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它的作用在将来会显现出来的。“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他说。最终,史蒂夫的目光落在了音乐领域上。他认为,别人可以把一个看似毫无希望的研发项目开发成一种新型的PDA,苹果公司在音乐领域就不能做出类似的成绩吗?史蒂夫在2001年接受《财富》杂忑的布伦特·施伦德采访时说:“你们可能想象不到有多少人认为我们不研发牛顿掌上电脑简直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做法。在这里我不撒谎,有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但我也一直在反思,掌上电脑真的有用吗?现在在一个会场上,究竟有多少人手里拿着一个掌上电脑呢?不论在这里还是在迪士尼公司,还是皮克斯公司,据我所知,使用这种电脑的人在一年前曾经达到50%,但现在已经减少到不足lO%了。这种掌上电脑的兴盛和衰败都是非常迅速的。”“我在这里并不是不尊重那些从事PDA研发的人员。我只是说相比较而言,我相信人们更加需要音乐的享受。从事音乐领域的产品研发绝对不是一个冒险的做法。”史蒂夫的客户关系人员一定会对史蒂夫这种让人听起来不顺耳的言辞大为不满。但对任何一位商业界人士来说,好的思想理念要远远胜过优美的语言。可以说,在商业领域,好的思想理念永远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史蒂夫一方面终止了很多的研发项目,另一方面却竭尽全力地寻求能给苹果公司带来革命性创新的研发项目。最终苹果公司开发了一种称为Soundjam MP的软件产品,这—款软件是由和苹果公司联系密切的Casady and Greene公司(简称C&G公司)开发出来,并推向市场的。在1992年的一天,一位叫杰夫·罗宾的年轻程序员突然来到C&G公司,他想把自己开发的一种应用软件卖给C&G公司,这家公司的总裁特里·昆斯约见了这位年轻人。特里当时认为这种应用软件并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但鉴于杰夫对这种软件非常有信心,特里也就同意让杰夫在C&G公司从事相关的研究开发。最后,杰夫开发出来一种应用软件,名叫ConflictCatcber,虽然这一软件在C&G公司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这种软件却在麦金托什机的用户中流行开来,而且—连3年获得了“最受欢迎的应用软件奖”。不久,杰夫在苹果公司谋得了一个职位,但后来他又离开了,因为他还想从事软件项目开发。他又一次去了C&G公司,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要开发高性能的MP3播放软件。在便携式音频播放设备还没有正式出现之前,应用这个软件可以在电脑上播放数字音频文件。经过杰夫的不懈努力,再加上C&G公司在产品的设计特征和设计标准方面给予了他相应的帮助,终于成立了一个SoundJam MP软件(简称SoundJam软件)开发项目。苹果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这个研发项目也非常热心,他们积极为这个项目出谋划策。“他们对我们正在开发的项目非常感兴趣,因为我们开发的软件非常适合用在麦金托什机上。”特里说:在SourudJam被开发出来后,很快就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MP3播放软件,它的市场销售额迅速占到了麦金托什机销售额的90%,而且还将会为C&G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一位名叫亚当·恩格斯特的人盛赞SouncdJam软件是“一步到位”的解决方案,它集转换、编码和播放MP3音频文件于—体,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软件系统。在很短的时间里,这家只有3个人组成的小公司人数迅速增加到了40人,每年的利润额也达到了550万美元,这其中绝大部分利润来自于Soundjam软件。 C&G公司的发展道路看起来“铺满了鲜花”,首先公司把所获得的利润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杰夫仍旧待在G&G公司里开发新产品,另外每隔三四个月就得开发出Soundjam软件的升级版本,同时他还要为ConflictCatcher软件升级。然而有一天,“苹果公司就像一头重达800磅的大猩猩闯了进来”。苹果公司想要购买Soundjam软件的专利权,而且出价也不是很低。“苹果公司的要求是,”特里说, “要么把专利权卖给他们,要么他们会开发出一种与SoundJam软件竞争的产品,然后把我们挤垮。”但在事实上,由于受人力,物力所限,苹果公司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开发出与SoundJam软件相竞争的软件产品,尤其是史蒂夫已经秘密地对苹果公司的相关人员讲过:在圣诞节销售旺季的时侯要及时把这种产品推向市场,但C&G公司却对此一概不知。对C&G公司比较有利的一点是,苹果公司暂时没有禁止C&G公司出售他们的SoundJn软件,因此,在苹果公司正式购买Soundjam软件的专利权后,C&G公司还可以销售他们的产品。然而,随着苹果公司慢慢地把谈判进行下去,情况开始对C&G公司越来越不利。苹果公司并没有马上“抢夺”C&G公司的软件产品,当然也没有立即动摇C&G公司的根基。他们想要杰夫·罗宾成为苹果公司软件开发小组的主要成员,准备把SoundJam软件转变成苹果品牌的音乐软件产品。特里认为,杰夫并不喜欢苹果公司的工作氛围,因为他在那里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但苹果公司提供给杰夫的职位又是他无法拒绝的。(杰夫在重新回到苹果公司后一定是喜欢上了苹果公司的氛围了,因为在写作这部书的时候,他还一直待在苹果公司里。)苹果公司从C&G公司“掠夺”的人才并不仅仅是杰夫一人。C&G公司以它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声誉,这主要是由于该公司有一个高效的质量保证测试小组负责产品质量问题。苹果公司把C&G公司两名最优秀的产品质量测评人员给“挖”了过去,而且还挖走了C&G公司的产品开发的负责人。对特里来说,把他的研发负责人挖走是一个难以下咽的“苦果”,因为这位负责人是他同苹果公司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资本。特里度假回来时发现,两家公司的协议已经签署了。苹果公司不仅仅赌赢了一场,而且还把所有的赌资都赢去了。在苹果公司的“掠夺”下,C&G公司的人员骤减,而且受协议的限制,他们也不能再开发新的软件产品了。更为糟糕的是,C&G公司也不能确定苹果公司还能允许他们销售多长时间的Soundjam软件。甚至,C&G公司也不能向任何人谈论他们与苹果公司签订的协议,因为其他大公司也会对数字音乐领域的产品感兴趣,为了避免苹果公司的竞争对手获得苹果公司在这方面的研发信息,苹果公司禁止C&G公司向任何人泄露他们的协议条款。对特里来说,在一开始的时候,觉得与苹果公司签订协议还是一个好消息,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苹果公司为C&G公司敲响了丧钟。苹果公司扼杀了一个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的公司,一个会给任何一家公司带来成功发展希望的公司。用特里一句相当富有色彩的话说,“苹果公司又一次把他们的‘幼崽’吃了”。有一天,苹果公司“终于”说出—句:限你们60天之内停止出售SoundJam软件。两年以后,C&G公司就彻底地“关门大吉”了。与此有关的是,在1998年,圣迭哥大学的一位毕业生肖恩·范宁借着技术发展的潮流创建了一家他称为mp3. com的公司,并提供良好的储存和互换音乐文件服务。这家网站创建后,仅在开始的36个小时里就有数万名用户登录了网站。很快这家网站上就储存了数百万首可供彼此交流的音乐作品。在当时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年代,这家公司开业仅16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到1999年7月份,它的创建者获取的利润就达到了140万美元。但这家公司的音乐存储站点“my. mp3. com”既不稳定也没有什么规律性,于是肖恩·范宁决定自己编写一套实时的(接到指示立即执行的)电脑编码程序,这种程序能够在互联网上找到其他用户硬盘里的音乐文件,在其他两个同伴的帮助下,肖恩在1999年6月初开发完成了一种版本的音乐下载软件包,然后在1999年9月,肖恩离开了严冬笼罩的波士顿来到了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他在那里创建了自己的公司Napster公司。尽管他的一些朋友还怀疑是不是有人愿意共同分享他们的音乐文件,但到第二年的10月份,Napster公司就已经有3 200万用户了,而且每周还以100万用户的速度在增长。肖恩开发的软件明显要比用户在MP3商业下载网站上找到的软件要好,而且也比其他一些有竞争力的网站的软件好。当然,Napsler公司的两项服务都还有比较大的麻烦:他们这种做法就等于让人们免费下载他们以前必须花钱购买的音乐作品,这项服务也等于剥夺了音乐作品出版行业的利润来源,也让艺术创作者们的辛勤劳动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简单一点说,就是Napster公司和它的m网站已经违反了相关的法律。音乐界公司和企业也是竭力反对N8pster公司的服务方式,他们认为说不定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的公司就会成为多余的了,而且还有完全消失的可能。在2001年1月9日,在乔布斯做演讲的时候,麦金托什机“忠实的信徒”和史蒂夫的一些朋友都整齐地排或一条线站在那里。在那一天,还有5 000多观众不顾旧金山恶劣的天气,纷纷赶到了莫斯克尼中心的演讲大厅里听史蒂夫在苹果200 1年世界产品展示会上做主旨演讲。另外还有大约3.5万人通过互朕网收听或观看了史蒂夫演讲的现场直播。史蒂夫·乔布斯的演讲已经被看做是一个大型事件了。如果你知道史蒂夫演讲幕后的一些事情,你会感觉到史蒂夫的表演的确让人“捏着一把汗”。在史蒂夫演讲前,苹果公司的有关人员都会为他安排好彩排时间,但史蒂夫很少参与彩排。也有人为他准备好了演讲稿,他也从来不看一眼。他总是与公司技术人员在一起,讨论如何展示他们的产品,要把他们产品的哪个方面展示给在场的观众。这才是史蒂夫真正关心的地方。你可以认为这是史蒂夫在做表面文章,但对史蒂夫来说,一场成功的产品展示会所带来的效果绝对不亚于一种新型苹果电脑的设计风格或者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带来的效果。史蒂夫在演讲中要依靠展示活动的设计人员及技术工作人员,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时间上的分毫不差,灯光也要按照他所要求的方式移动,总之—切都要达到他所要求的最佳展示效果。无论走到哪里,史蒂夫·乔布斯都有那种离奇的本能来展示自己的风采,他就像早年好莱坞传说中的巨星一样,能最大限度地带给观众巨大的影响力。有一次,史蒂夫在展示苹果公司一台重要产品——苹果公司的第一台激光打印机时,他的展示才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展示开始后,史蒂夫在现场把打印指令输入了电脑,但奇怪的是打印机没有任何反应。很显然,这是出现了技术上的故障:这台打印机就像一块大铁块,待在那里毫无动静。史蒂夫面对这种情况却没有显现出任何畏缩的神态:他继续做他的演讲,全神贯注地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同时,几名穿着白衣服的技术人员从幕后来到前台开始检查打印机的接头、线路、电源和软件。过了一会他们就找到了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迅速地把它修好,就退下去了。史蒂夫平静地继续做展示,一切就好像计划好了一样。这样的场景绝对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而且也是无法忘记的。在2001年年初举行的苹果世界展示会对苹果公司的发展来说,具有转折性的意义,史蒂夫创造了一个词条来形容苹果公司,叫做“数字化中枢”。史蒂夫创造这个词条的真正含义是想要把苹果公司的产品扩展到其他数字领域,比如音乐领域和数码摄影领域。史蒂夫宣布的这种新产品,是史蒂夫希望把苹果公司带到音乐世界的一种产品,它就是“iTunes”。它当然不是音乐领域首先开发出来的产品,它的某些特征还和它的原型产品Soundjam相类似。事实上,苹果公司急于想把这个项目开发完成,它就把SoundJam所具有的一些特征也给忽略了,因此,C&G公司开发的Soundjam在性能上要比iTunes更优良。史蒂夫在每一个他参与开发的项目上都很重视产品外形的美观大方、便于使用,而且还要有艺术美感,iIunes也不例外。史蒂夫在苹果世界展示会上说得很清楚了,iTunes突然成了同类产品中“独领风骚”的产品了。使用iTunes产品,麦金托什机的用户就可以把CD盘上的音轨复制到自己的电脑上,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选择播放任何一首作品。用户们也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MP3音乐。(只有麦金托什机的用户才能这样做,只是后来才出现了Windows版本的iIunes,在开始的时候,这种产品只提供给苹果电脑的“忠实客户”。)iTunes另外一个更加方便的特征是,使用便携式MP3播放器的音乐爱好音,比如使用的是RioMP3播放器,可以使用iTunes下载音乐作品到播放器上。一位澳大利亚的新闻记者在澳大利亚时间凌晨3点看到了一段互联网直播,他的精神为之一振,因为他被直播的苹果公司iTunes软件的一个重要特征深深吸引住了。“最好的一个新闻是,”他写道, “就是iTunes能够做到免费下载。”史蒂夫在展示会上告诉满怀激情的观众:“苹果公司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让这个复杂的东西使用起来更加简便,而且在以后的发展中还会更加完美,功能更强大。iTunes的功能要比任何一台自动唱片点唱机(投币后自动操作的留声机,装有选听唱片的按钮。——译者注)的功能都强大,我们希望它极其简便的用户操作界面能够带领更多音乐爱好者步人到数字化音乐变革的时代中。” 苹果公司凭借iTunes就进入了音乐变革的时代,这是史蒂夫把互联网与苹果电脑相结合迈出的创造性的一步。但世人也很快得知,史蒂夫·乔布斯并不仅仅是加入了这个音乐变革的时代,他还要重塑这个时代。 11 “我的地盘”“iPod、 iTunes有些人注定是会赢的。——德瑞博士只有在苹果公司于忙乱之中开发了一个项目,并且奠定了它在数字化音乐领域的地位的时候,史蒂夫和他的员工才开始密切地注视着这个音乐世界。但一些音乐爱好者只是把音乐作品下载到他们的电脑上播放,而另一些人则把他们的歌曲传送到RioMP3播放器上,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开车、购物甚至慢跑的时候听音乐了。便携式播放器的出现使随身听的体积缩小到只有衣服口袋那样大。音乐爱好者不仅仅可以从一张CD唱片上听音乐,而且也比从无线电台上收听音乐更加有乐趣了,因为从电台收听音乐时,每听一首歌曲都会出现一段烦人的广告或者谈话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