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田昌典“您说毛利率要达到70%-80%?像这种商品到底哪会有呢?”大多数的人会很吃惊。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小卖店的毛利最多也只有四成左右。不过,我在和专业从事直销的公司——通贩公司(通过电话、邮寄、网购进行销售的公司)谈生意时,谈判是从四折(也就是说毛利是六成)开始的。当然一般来说成交数字会比这个折扣价要贵一点,可是在那个时候,如此低的折扣已经让习惯于和量贩店谈判的我感到很吃惊了。因为量贩店要求的毛利率大约是三成,而在现实中更会低于这个程度。虽然和其他公司谈判时毛利率多以60%为上限,不过我还是把70%-80%作为毛利率的标准,并依此提出要求。我想有许多人都会怀疑:“您是不是在开玩笑呀?:可是发展之中的公司的毛利率就是这样的。当你翻看著名的化妆品及健康食品的公司的财务账目时,会发现它们通常利润会超过20%,由此可知它们的原价是多么低了。它们的毛利率可能会超过90%吧!虽然诸如”斩掉流通差价“之类的宣传口号句会让人觉得直销要比在小卖店里买要便宜,可是在现实中还是有必要保持高毛利的。“根本不会有毛利70%-80%的商品。“如果这么说的话,干脆放弃倒也未必不是一个方法。与其兴冲冲地开始,丝毫没料到自己将要为此付出代价,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呢。不过,我希望您能再稍等一下。正因为这样的事业踏破铁鞋无觅处,所以有人一旦找到就必定成功。事实上,所谓的70%-80%只是指从零开始创建新事业时,最初的、作为吸引顾客突破口的商品所必备的毛利率标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事业一旦开始运转,之后就没有必要强求这么高了,40%或50%足矣。所以我并不是说所有的商品都要赚70%-80%。我的建议的中心思想是:“最初的商品的毛利如果保持在这个程度,那么资金周转方面会很安全。”的确,70%-80%的商品不会满天飞,如果某种商品真是这样的话,你有必要持此怀疑态度:“这很可能是一种卖不出去的商品吧。”70%-80%是将钻石原矿雕琢之后的结果,为尽可能地接近这一标准,我们有必要进行不懈努力。我举几个例子,看看为了提高公司商品的毛利额和毛利率,应该怎样努力。第8节 增添具有附加值的服务神田昌典商品的毛利虽然有限,不过如果额外提供服务的话,服务部分的毛利却是100%。比如在销售“葡萄酒甄选录影”时,我们可以提供特别优惠,使顾客可以得到来自调酒师的专业指导。如果将自己定位于单纯的录影带销售,那么同类商品之间比较之后,价格方面自然会有上限。所以,你可以凭借“为您服务、为您而设的专业调酒师”这一概念,将自己定位于销售品评葡萄酒的咨询服务上。稍稍改变一下规格近来,一到家电商场就会发现有许多挂着私人商标(针对一个用户而专门设计的商标)的商品在销售。这样的商品大部分都是国内的厂家把那些过时的机型在规格上稍加改造而成的。比如以前我为了开发家电产品市场,曾和OEM厂商进行过谈判。那时候,量贩店的采购员们教给了我许多抬高价格的妙方,比如在空调的表面引出银线,改变它的外观,还有在微波炉上重新涂上当年的流行色等。在进行如此简单的差别化后,毛利就会直线上升。实行套餐化在几年前,曾有人把电脑教材和电脑、打印机放在一起,作为电脑学习套装出售。20世纪70年代,也有人曾把电吉他、扩音器和教材放在一起出售,一时间成为非常热门的商品。还有到了新春时节,商家以“支持新生活”为题,把一些必要的家电组合在一起,全部只卖12万8千日元。这也是套餐化的例子,也就是说把所有必需的商品全部组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尽管比单独购买要贵,可是把消费者从挑来选去的麻烦中解放出来了,所以照样也能卖得很好。锁定目标顾客通过锁定目标顾客,将商品差异化,这也可能提升价格。比如去除瞌睡的驾驶者专用口服液、为中老年人而开的美容沙龙、经理人专用的会员制运动俱乐部等等,要说商品和服务内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凭借着更换名称和标志,价格就能得以提高。明确地标示出生产者在食品中,有许多像“田中先生特色番茄”、“高桥厨师极品甜点”这样的商品,它们把生产者明确地标示出来。像这样,通过指定生产者来和普通商品相区别,其结果也能提高毛利率。当然,这种努力在食品以外也是适用的。设立两个价格段就像信用卡有金卡和银卡之分一样,有种方法,就是将价格设成两个层次。准高级型和标准型两种商品。这样一来不存在买与不买的选择,直接就进入到选择A还是选择B的阶段,所以购买率会很高。同时因为的确有那么一种顾客非最贵的东西不买,所以平均购买价格也能得到提高。引入高不可攀的价位要引入一些正常情况下绝对不会有人出手购买的高价商品。比如说在销售电脑教材时,准备若干个可供10名用户使用的高利润的序列号套餐装。当然订货的人会少之又少,可是偶尔会碰到购买的人,所以有可能将单价大幅的提高。还有,在根据信用卡的使用额度赠送的特惠礼物中,可以设立赠送BMW的大奖。计算一下便可知,要刷3亿日元的信用卡购物后才能开走这辆宝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是可以提升形象,再说总会有一些没有常识的人为了达成目标而开始积累点数。第9节 怎样增加购买频率?神田昌典实施定期进行宅送工程或是举办发布会从某一公司第一次购买了商品的顾客,由于他克服了和陌生公司打交道的不适感,对公司的感情相应有所提升。这时候就要趁热打铁,开始定期送货的服务。这种服务就叫做定期宅送工程。每月几千日元的健康食品——比如说青汁、螺旋藻、无臭的大蒜等等都是出色的商品,顾客极有可能连续使用,从而促使顾客养成定期购买的习惯。还有,可以每月上门推销不同的葡萄酒、不同的观叶植物,并把这叫做“发布会”。21日内感动顾客工程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样,新顾客在初次购买时热情高涨,可是另一方面,一旦刚刚光顾的公司没有达到他们的期待值,他们马上就会厌倦并转身离去。所以,趁着顾客还有激情,也就是说在购物后的21天之内,最少要和顾客接触三次以上。凭借着你所提供的超乎顾客期待值的个人服务,就能达到避免客户流失并提高购买单价、购买频度。引入印花如果要送印花的话,就要在顾客拿到印花券的很短的时间内向他提供第一次的赠品。因为现在的印花券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为了让顾客在把这张印花券放入钱夹保存时有获利的感觉,就要尽早的送上贿赂(礼物)。那种不盖满十个印花就不送礼物的印花券,顾客是不会往钱包里装的。发行有期限的优待券尽可能地让初次购物的顾客在短时间内光顾三次(购物)是很重要的。顾客只光顾一次、两次可能会流失,不过根据经验,来过商店三次以上后,就会对这个公司产生眷顾之情。所以对于那些初次购物的顾客,务必发行具有期限的优待券以促使他再次购买,尽早地使购物经常化。发行积分券不管商品原价是高还是低到近乎零,10张积分券就能给公司带来10倍的销售额。况且还有的积分券用都没用过就被锁在衣柜里了。从公司的立场考虑这是一个近似于炼金术的好办法。有些商品会让人很诧异:“这也送积分券呀?”诧异之后就买下了这东西。像我公司附近的面包房就发行面包的积分券。说一些题外话吧,丝绸店或百货商店也推行一种方法,即鼓励顾客进行购物的积累,每月积累到一定额度后,就可以以折扣价买下商品。这样,即使不强力推销商品也能聚集起现金来。这也是炼金术的一种吧。连带购买所谓连带购买,就是不经意间买下。过去,在快餐店里你一定听到过:“您不再点一份法国菜一齐吃吗?”对,这就是这种办法。这可是一个不可小看的方法。如果送上一份关联商品的目录,就有约一至两成的顾客会购入。几乎无需营销上的努力就会轻松地使平均购买单价上升,所以没有理由不这么做。以上都是提高毛利率、毛利额以及购买频度的一个个真实事例。它们就是这样提高从顾客那里得到的终生价值,并从毛利中得到事业飞速发展的资金。在全身心投入新事业时,必须确认在进行上述的商品定位改善措施后,即使保守地进行估算也能获得利润。依靠所谓的“这样可能好卖些”之类的直觉一味地减价甩卖,那只能走向深渊摔得万劫不复。这些真实的数字在大多数书籍或是讲座中都没有涉及到。这纯属商业机密的东西。不过,这个数字是构筑事业模式的最根本信息。顾客的反馈率是生意得以成功的关键性数字。可是现在有一股潮流,不以此数字为前提而是单凭学院派的战略理论和单纯的企划来创业。这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可笑。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的新事业都失败了。轻易地开始创业,等到发现自己已经身陷绝境时,到底该怎么负起这个责任呢?这不是生一场闷气那么简单。反过来说,如果把握了这个数字游戏,那后面就没有什么难事了。宣传做得越多,被吸引来的顾客就越多,资金也会提前收回。失败的风险降到了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失败的事业在开始时都没有经过好好估算。在开始事业之前,慎重地进行利润模拟之后再建构机制(事业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第10节 不同季节生命周期的信息传达法神田昌典如以上述数字为标准的话,在某种程度就可以断定这项事业将要盈利了。可是实际的问题是符合这个数字的事业少之又少。如果在成长期进入,那么资料索取率和成交率都在上升,各个齿轮之间互相啮合,机制就会顺利运转。可是在投入期和成熟期,机制运转捉襟见肘。所以有必要探讨一下如何控制顾客获得成本以满足第二个基本条件,即如何在短时间内收回获得顾客投资。为了控制顾客获得成本,当然可以像我们在前面章节中探讨的那样,锁定目标顾客或是重新寻找商品的魅力突破口等等。不过与此同时,还有必要下大工夫降低向顾客传递信息的广告宣传所费的成本。投入期投入期内,没有人知道你的商品。不论商品有多出色,顾客面对陌生的商品不会有丝毫的反应。所以在这一阶段顾客获得成本非常之高。至于说到这时期应该做什么,其实有许多的方法,如可以在互联网上发行网上杂志,或是以低成本在报纸杂志上发小幅广告以扩大知名度,还可以锁定目标送出DM。不过如果有人对我说:“请教我有效的方法。只要一个就行。”那么这“一个”非“巧用传媒”莫属了。媒体喜欢新消息,不,可以说是喜欢一切新的东西,所以最适合于投入期。现在以网上商城而出名的公司大多数都在互联网的投入期中被媒体报道过,由此免费地吸引到了顾客后才顺利地成长了起来。巧用媒体的方法被称为曝光,了解这一方法后,在投入期还是非常有效的。被媒体当作大事件登出来,其可信度很高,成交率较之广告还要高。而且还可以获得长期效果。通常情况下,进行广告宣传时,到第三天就已经是反馈的顶峰了。可被媒体登载过的话,过了几个月以后还有电话打进来。而且传播媒介之间的交叉也是可能的,将在媒体上刊载的事迹贴在店里广而告之或是加在DM中,反馈率和成交率就会直线上升。请看看英国维京集团的创始人理查德·布郎逊做过的事迹就会明白了。他曾乘帆船横渡过大西洋,还曾乘气球横渡该大洋。每一次媒体都争相采访,无偿地替维京做宣传。他浑身洋溢着挑战精神,这种个人魅力已经和维京的企业形象合二为一了。把这种价值换算成广告费的话,很轻松地就能超过数几十亿。再以现在以破竹之势发展的AKTIV专业株氏会社为例吧。据说它们的主打商品是钛制磁盘。截止到前几年为止,这还是一种被认为是“乌七八糟”的处于投入期的商品。该公司的山口哲史社长和媒体保持密切联系,曾被健康杂志、健康有关的权威电视节目报道过,结果他的公司以此为契机飞速发展起来。在投入期中,他也曾尝试过广告夹页、新闻广告等广告形式,不过由于投资少效果不尽如人意,所以没有进行继续尝试。不过,在电视播放关于他的节目时,他瞄准了这个时机散发了大量的广告夹页。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在这短短的三天至一周时间内,反馈率提高了10倍。他靠着正确地预测状况,壮大了事业,仅靠初次销售额就抵消了广告费用。之后,钛制磁盘向普及化渗透,进入了成长期。这时他孤注一掷在媒体上进行轰炸式广告。于是打进来的电话多得惊人,得到了300件以上的反馈。在几天内他获得的顾客相当于以往三年时间的总和。也就是说,在投入期中,借助媒体免费地吸引到顾客。然后进入成长期后,开始主动地投入大量广告。像这样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区别使用不同的方法就是事业成功者的秘诀。第11节 成长期神田昌典艰难渡过投入期后,下面就进入成长期了。在成长期中,以前机制尚未完善的齿轮终于飞快地转动起来了。成长期也就是事业的夏天,吸引顾客的成本非常低。在这个不可多得的广告宣传投资马上就能收回的时期,即使没什么本事也能赚钱。这是一个不需要多思多虑、除了卖东西还是卖东西的季节。具体来说就是原来的小幅广告要索性改为整个版面广告,散发少量的广告夹页的公司要开始大量地散发。在市场运作中数量和速度比质量更值得优先考虑。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小心如果稍有迟疑就会错失乘风破浪的时机。某家保险代理店经营者不知如何去吸引顾客,就在咖啡馆里消磨时间,闲来无事就开始散发广告单页,结果在一年间,成了地区代理店里做得最好的一家。现在想来,当时正值保险的成长期,无心地散发广告单页也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顾客。在某种程度上,只要获得一定基数的顾客,以后就会拥有经介绍而来的顾客,经营状况就会安定下来。举例来说,只有10个顾客的时候,如果每月想要有一个被介绍来的顾客也会颇费周折。不过如果已经有了500个顾客的话,那么即使是每月1%也会有5个被介绍来的顾客。像这样通过在成长期大力地进行广告宣传,顾客数就会增加,之后就能走上稳定经营的轨道。成熟期接下来就要进入成熟期了。我们曾在第二章中说过如果不描绘新的成长曲线以达到差异化的话,广告的反应就会很低迷。报纸广告、广告夹页等广告宣传的反应下降,最后会陷入成本无法收回的境地。所以,必须要近距离接近顾客,进行被我称之为“体力劳动”的营销方法。上门拜访却被泼了一身水,这可不是杜撰而是真事。靠着精神力量来克服它并不是不可能的,可是因为已经乘上了下降的电梯,所以经营不仅不是乐事,更要有心理准备来迎接更严峻的事实。喜欢新鲜东西的传媒对于已经进入成熟期的商品是不会理睬的。不过对于那些能成为话题的商品,还是可以找到被报道的切入点,进而在这个切入点上寻求突破。比如我们在上一章中介绍的干货店吉吉屋就曾陷入过非常痛苦的境况。他已经付过定金的铺面连续倒闭,销售额锐减。别说广告夹页了,因为买不起邮票连DM都无法向老客户投递。所以为了不花钱就吸引到顾客,他真是绞尽了脑汁。社长秋武先生回顾了商店所在的门司港的历史。了解到这里是香蕉人敲打叫卖法的发源地。他就开始练习香蕉人敲打叫卖法,用这种方法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随后他还动员店里的人一起行动。通过让顾客们试尝美味的干菜,向他们推销这种土特产。观光客毕竟有限,他又制作了香蕉人袍子,然后披着这袍子扮成香蕉人,有意引起传媒的注意。他穿着香蕉人的装束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为了成为谈资,他甚至以这样装扮乘坐新干线。结果在一年间,香蕉人的受采访次数超过了23次,他比那些二流的艺人们还要有名呢。秋武先生的坚韧可能令维京集团的李查德也要大吃一惊吧。当然我在这里不会向读者们推荐这种方法,我只是想让读者们知道,为了让已经成熟的、没有新鲜感的商品复苏,想出新的切入点是很重要的。第12节 职业不分贵贱,可是——神田昌典以上我们就收益预测作了说明。我把事业称为数字游戏的理由想必读者们也都理解了吧。职业不分贵贱,可是事业却分赚钱的模式和不赚钱的模式。不赚钱的模式就是不管你如何努力,你也会在贷款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反过来,赚钱的模式就是一旦投身到这个模式中,只要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就能在这个游戏中发展壮大。此外,摸清赚钱模式与不赚钱模式的高低深浅意味着你对这个数字游戏了解多少。尽管这是如此重要的事情,可是谈论这个数字游戏的平均值的人并不多。为什么我要告诉你这个平均值呢?我就是因为不知道这个平均值吃了大苦头,还白白丢了上千万美元。我已经经历了许多的失败,所以你没有必要犯和我一样的错误。知道了这个平均值后,如果你感叹“真有这样不能卖的东西呀”,那你就很幸福了。因为你已经避免了因不知道这个致命的事实就开始创业的错误。还有就是,只要你有坚强的意志,你就能想尽办法解开这个难题。第1节 何时进攻,何时撤退?神田昌典这个实例发生在家电商场的电视机专柜。有的店员善于推销,有的店员却不精于此道。善于推销的店员静静地站在那里,不知为什么却能卖出许多东西。与之相反,不精于此道的店员使尽浑身解数招呼顾客,却还是一件也卖不出去。到底是为什么呢?答案是:向客人打招呼的时机。实际上,顾客刚一到电视卖场就向他打招呼的话,就会引起顾客的戒心,认为这是在向自己兜售商品,然后就会逃离卖场。而善长推销的店员就会装出什么都没看见的样子,忙忙碌碌地做自己的工作。其实是在窥探时机。然后在顾客伸手触摸遥控器或是碰按钮时,他才过来打招呼。“您打算要台电视吗?”“是的,这是新机型吗?”“你要找新机型吗?”就这样,他和顾客的对话顺利地开始了。据说在摸过遥控器的顾客中,大约七成都会把电视机买下来。向顾客打招呼的时机决定了营业员是害虫还是天使。如果在对方不需要你出现的时候打招呼,那就会像害虫一样的讨人厌。可是在对方已经有了意向之后还不打招呼的话,顾客就会非常生气,觉得这次服务太差。如果时机选择恰当的话,只要简要介绍一下商品就能卖出去。到底什么时候该进攻、什么时候该撤退呢?即使商品的品质和价格都没有变化,推出时机是否适当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销售额。所以在星型战略的第五个步骤,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提高销售额无法回避的销售时机问题。从以下两点来思考销售时机是很重要的。第一点,顺应顾客外部环境变化,把握时机。无论你向顾客提出的建议有多精彩,顾客对此的反应会受到季节、天气、经济动向、法律等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其结果就是:就算使用一模一样的营销手法,可销售额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说,使用儿童座椅被法律化后,这种以前不被看好的商品在突然之间热卖起来。家里有小孩并且有车的家庭就必须全家出动,在某家店里买到儿童座椅。对于销售汽车用品或儿童用品的公司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在这个时候,只要稍做促销就会得到顾客的响应,极易获得新顾客。所以在运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能否预见到顾客反应热烈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点,顺应顾客内部环境变化,把握销售时机。比如说,在刚才的那个销售电视机的例子中,顾客从进入卖场一直到购买商品,内心一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让我们来看看顾客的心路历程吧。“买电视机还是不买电视机?”↓“如果买,选哪一台呢?” ↓“这个价格合理吗?也许有别的地方比这更便宜。”↓“如果买了它,自己能用的惯吗?”(具体地说,现在的电视柜能放下吗?能充分发挥新电视的作用,并享受到使用的快乐吗?)↓“假如要买的话,是要这个机型呢?还是要那个呢?”↓“音质是决定因素。向店员问一下哪种机型的音质最好。”↓经过这些内心活动后,他才会开口向店员询问。店员对这种顾客的心理一定要做到应对适时。时机过早或时机过晚都会降低销售额。请设身处地地想像一下下面的情景:“买不买电视呢?怎么办呢?”正在这样想的时候,店员就来打招呼了。(以明亮而高亢的声音)“您要买什么?”“不,我只是随便看看。”如果顾客内心的购买时机和卖方推销攻势的时机不一致的话,生意就很难做成。有没有方法可以正确地把握这微妙的时机呢?在构筑战略时,怎样做才能让它发挥最佳功效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地介绍顺应顾客的内、外部环境以把握销售时机的方法第2节 顺应外部环境把握时机的法则神田昌典如上所述,所谓外部环境就是指季节、气候、经济状况等顾客无法自己控制的事项。外部环境变化后,如果顾客对商品的欲求值和需求值提高了,那么即使广告宣传的预算不变,顾客的反应也会变得热烈得多。从另一方面来说,做出反应的顾客数越多,平均到每个顾客的成本就会降低。让我说得更简单易懂些吧。每个顾客的平均成本降低,意味着即使预算不多也能大量的获得顾客。这就意味着“客源廉价买进”大会开幕了。上文提到,以“儿童座椅”商品本身吸引新客源就要花费非常惊人的预算。可是突然之间,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要想让小孩乘车,驾驶者就必须要安装“儿童座椅”。如果不买儿童座椅的话,警察就会找你麻烦。在这种时候,如果你是销售儿童座椅的公司,你会怎么做呢?对啦,您会看准法律化这个时机,尽量做到品种齐全,使自己占据“儿童座椅专家”的位置。在宣布法律化的那段时间,你还会散发几次广告夹页,或是买一些适龄儿童的名册,向他们直投广告。这样一来,顾客的反馈率会比平时高出几倍。平时要以非常昂贵的费用才能获得的顾客在这个时候就会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如能捕捉到“客源廉价买进”的时机,就能很便宜地“购进”那些优秀的客户源。优秀客户源是会下金蛋的母鸡。要用极低的价格把下金蛋的母鸡买下。如果你具备了找准“母鸡”的眼力,那你就会在短时间内收回购进费用。之后,如果你精心地饲养的话,不久的将来它们就会源源不断为您下金蛋。可是,多数的公司对“减价买进”没有透彻的研究。结果在母鸡最贵的时候买了进来。为了能以低价便宜地获得顾客,让我们来学习如何看清低价开始时间吧。第3节 减价甩卖型,还是日常必须型?神田昌典有没有可能进行“客源廉价买进”?如果可能的话,“客源廉价买进”什么时候开始呢?实际上,商品分为“客源廉价买进型”和“日常必须型”两种。这两种类型的区别可以通过图7-2来判断。从图中的结论来看,购买频度高的商品,无论在何时,低价获得顾客的可能性都比较大。于是,我们认为,购买时机比较容易把握的商品属于能进行“客源廉价买进”的商品。举例而言,就米、五月玩偶、墓石这三种商品来思考一下。我们知道米定期会用完,它三个月就要购买一次,购买频度比较高。这样的话,就比较容易以低价来获得顾客。具体地说,米店老板如果经常配送制作精良的广告夹页的话,不管什么时候,每发300至500份就会有一个电话打来。也就是说,平均每个顾客的获得成本并不太高,是属于“日常必须型”的商品。那么五月玩偶的情况又如何呢?购买频度是一年只有一次。所以不能一年中不停地向顾客展开推销攻势。不考虑时间段就进行广告宣传的话,顾客不会有任何反应,那么顾客获得成本就会急剧上升。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商品的购买时机极易把握。在五月的端午节前,集中向顾客展开攻势就行了。尽管它已经是成熟商品,但从出生名单中就可以得知小孩子的生日,集中力量发送直投广告就会比较低价地获得顾客。像这种商品就属于“客源廉价买进型”商品。至于墓碑,购买的频度是一生中只有一次。购买频度低而且购买时机也很难把握。因为不知道人会什么时候亡故,就算亡故也不一定马上买墓碑。也就是说它既不属于“日常必须型”也不属于“客源廉价买进型”。所以,一块不值钱的石头做的墓碑,定价超过100万日元并非没有道理。因为顾客获得成本太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不获取高额利润的话,生意就无法再继续下去。第4节 外行人也能成为企业顾问的方法神田昌典准确了解购买时机的定位后,就能比较容易地找出低价获得顾客的方法。先假设你现在就是这三家公司的企业咨询顾问。首先,米是“日常必须型”,对顾客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在保持高购买频度的前提下,只要找准购买时机,顾客获得成本就会下降。假设我们已经找准了米的购买时机,那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让我们做个简单的假想,这是新米收获的季节。在新米的季节里,它在图7-2表中定位处于右上方的区域,可以最有效率地获得顾客。在新米的季节里,可以以“试吃1000日元,不好吃的话退还现金”为切入点进行销售。你也许会担心如此大胆尝试的话,白吃的人会蜂拥而至。可是只要试一下就会知道,目的在于返还现金的人并没有那么多。这样可以非常经济地吸引到顾客。在此之后,增强和顾客之间的信任感使之成为终生的顾客。最初有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可是比起平时来,却能在很短时间内吸引到顾客。五月玩偶的瓶颈问题是购买频度低。购买频度能够提高吗?可是一个人不可能买好几套五月玩偶。无论如何定位也不会改变。所以作为一名企业顾问可以和他探讨是否可以增加品种,准备一些能整年销售的购买频度高的商品;或是和他讨论增加其他明确知道推销时机的商品,比如说和于兰盆节(类似中国的鬼节)有关的商品。对墓碑而言,不但购买频度低,而且购买时机也难以把握,这两者都是瓶颈。所以要讲求效率地策划一些户外广告,如长期悬挂的广告牌,或者是制作一些黄页广告;并和相关行业(比如说寺院、丧葬公司)互相提携,这些都是成功的关键。即便是对业界不太熟悉的人,也能从图中了解到这些关键要素的重要性。第5节 想像右上方世界,战略性的突破就会产生神田昌典利用上述的时机分析图就可以得到战略上的突破,我们来举例说明。销售再生色粉的公司请思考一下这种商品在图中的相应位置。比起再购置一台新复印机,再生色粉的销售频度要高得多。根据打印频度,大概两个月就会用完一盒。还有就是购买时机很明确吗?把握这个时机还是很难的,因为不知道色粉何时会用尽。其定位如图7-3所示。购买时机难以把握成为这种商品销售中的瓶颈。那么我们就设想一下能不能把这个定位推进到右上方。在不设定资金、技术、能力等限制的前提下,请想像一下右上方的世界。在现实当中,一旦没有了色粉,公司就会发生下面的事件。社长:“没有色粉了!”员工一边说:“啊,这样啊,我去订货。”一边去买正宗的、高价的色粉。在理想的(右上方)世界中会是什么样的?在那里我们能够丝毫不差地知道色粉什么时候用完。一旦没有了色粉,因为和客户很熟,你像下面这样打一通电话就搞定了。“我们正在销售的再生色粉质量和您使用过的一样,价格却便宜四成。一个小时内就能送到,你觉得如何?”如果能这样做生意的话,定货率一定非常高。简而言之,要进行某种意义上的痴人说梦般的想像。之后创意就会开阔起来。比如说……“效仿富山公司预送药品的做法,免费送一盒色粉,试用之后他们就会继续使用我们产品。接下来再看有没有第一次就能收钱的方法。”像这样好的创意就会冒出来。这一次,再把这个创意在图上进行定位。你就会发现你可以完美地掌握销售时机了。随后,你可以配合顾客的复印量,请他们加入到定期配送色粉的送货计划中来。这样,你就能建立起完善的营业战略机制,即使今后不那么辛苦地经营,顾客方也会主动把工作送上门。正是这样小小的创意造就了强大的竞争力。第6节 把握廉价买进时机的四个范例神田昌典在上文中,我们把各种商品在图中进行定位,并由此查找出它们购买时机的瓶颈在哪里。而且我们还了解到,凭借着对理想状态的想像,可以使我们化解瓶颈并实现战略上的突破。在化解瓶颈的基础上,我就几个特别关键的时期和事件做一下说明。我举四个这方面的例子。当然,我们每天都要对时机保持感觉,这相当于睁大了眼睛搜索廉价买进的广告指南。当市场的感觉变敏锐之后,我们就不会错失良机,就能以最经济而有效的方式接近顾客。①季节变动多数的商品都有季节变动。比如说你所读的书籍也有销售季节的变动。12个月当中一月份是全年的销售顶峰。二月份会有所下降,之后从三月份起又会呈上升趋势。再如化妆品,夏季的销售会下滑,到了秋天,人们会为夏季产生的斑点而烦恼,从而推动了销售的上升。从开始露出较多肌肤的春季开始,脱毛业就开始活跃起来。到了秋天就急剧地减少。这种季节的变换在许多商品中都可以看到。在这一年中的黄金季节里提高销售额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果在这段时期之外对顾客进行公关的话,吸引顾客的效率会大幅下降。即使以同样金额进行广告宣传,反馈率经常会下降四到六成。也就是说“买进”顾客多花了四成至六成的钱。如果意识不到季节变动,就会在战略上犯下方向性错误。比如说到了每年的九月,许多人就会来找我咨询。“六月以前情况还很好,可是后来广告的反馈急速地消失。所以我想彻底地重新审视广告,你觉得怎么样?”这样的公司在五、六月份推出了一个广告,收到了不少的反馈。到了七月份踌躇满志地推出第二个广告,可是反应一落千丈。于是他就认为改进广告语可能会解决问题,便在八月份换上了另一个全新的广告。结果只取得了不足以往二分之一的反馈。他更加慌了手脚,在九月份又换了一则全新的广告。可实际上,反馈率的低迷主要是出于季节变动的原因。结果好容易打响的广告或商品就因为季节判断的失误而被束之高阁。不理解季节变换的会社社长总是惶惶不可终日之中。相反意识到季节变换的会社就算面对下滑的反馈率也安之若素,更不会恐慌。还有,在这种时期没有必要特意地花费巨资吸引顾客购物,可以沉着冷静地对公司内部管理进行加强或是干脆去和家人度假。②纪念日我觉得存在着景气促进对策。每逢企业法人或是老客户的生日,你就要把送明信片或是DM当作天经地义的义务来完成。这样做的公司大多都提高了销售额。当然“景气促进对策”只是一句笑话,但是祝福顾客的生日却是最简单却最可靠的销售增长对策。假如你是饭店的企业顾问,并想要以利润分成的方式和公司签约,那么你能提出的可以确实提高销售额的方法就是在生日送DM。只要做到这些,销售额就会上升10%-20%。生日不分工作日或是假日,永远不会休息,所以它是获得顾客的非常宝贵的纪念日。如此简单的事情,大多数的公司却很少实行。非但如此,他们还在感叹世道的不景气。其实这不过是那些理性思考倦怠的经营者偷懒的借口罢了。纪念日除了生日还有包括入学式、毕业式、法事等等许多内容。纪念日是低价“买进”客源的代名词,要进行积极的“收购”。③突发需求突发需求是指购买必要性和欲望突然地提高。比如说刮风或下暴雨,或是当地的足球队以弱胜强获得了胜利。还有,闲置在公司的商品突然被某某电视台推荐了一番,很短的时间内销售额扶摇直上。这种情况是突发性质的,可是却不可以小看。因为就在这一瞬间就能获得好几年的顾客数。实际上,和我一起工作的企业顾问佐藤昌弘先生在告别打工生涯独立后,创建了一个装修公司。可是顾客非常少,他一筹莫展,好像已经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他只好做一些公司要崩溃前该做的事,偶尔发发广告夹页什么的。可是有一天,狂降大雨,公司电话响个不停,从此以后他的事业顺利地走上了轨道。这听上去像是笑话,可的确是真事。如果遇到水灾,聪明的小卖店就会推出“紧急!水灾大甩卖”。理由是“商品被水打湿,大幅打折(不过商品没有问题)。”商家提出“只要质量没有问题,以这样的价格买下来很划算”来吸引大家大量选购。虽然被水打湿只不过是商家故意做出的假象,可打折还是能吸引到大批顾客的。④强制需求强制需求是指外部环境被强制性地改变,从而提高了购买必要性和购买欲望,比如儿童座椅使用法律化、千年虫问题、经理处置基准的变更、住宅公积金的利息率还有消费税率的变更等等。大家一定还记得,在刚引入消费税时和消费税上升到5%时,人们都争相抢购商品。我希望大家记住的是,多数情况下强制需求在到达最后期限之前,气氛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热烈。儿童座椅使用法律化的时候,有的公司在几个月前就强化了广告攻势,可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顾客并不为之所动。千年虫问题也是这样。相关企业认为煽动起危机感可以提高销售额,可是直到元旦前夜,采取行动的顾客也没有几个。可是这并不等于说顾客都漠不关心。强制需求和过正月、圣诞一样,不到最后时刻大家都不做准备。可到了跟前,需求就会在一瞬间高涨起来。所以在最后期限之前,聪明的公司尽管让别的公司大做广告宣传好了,让他们替你提高大家对强制发生事件的认知度,到最后关头再全力以赴就行了。如以上四个事例所示,从某种程度而言,只要预测正确,就能开始“客源廉价买进”。我们要敏感地察觉到“买进”征兆,时机准确的获得新客户。而在不清楚“廉价买进”时机的情况下,吸引新客户的费用会变得很高。在这种时候要鼓励老客户介绍新客户,并且是多多益善;或者是下功夫唤醒那些近期内购物减少的休眠顾客。这样一来,由于顺应了外部环境变化,减少了无效出击,就能由一个成也糊涂、败也糊涂的公司成功转型。就能将每月销售额的上下波动减少到最小,从而达到预见性经营的境界。第7节 随内部环境而变的时机把握法则神田昌典以上是从适应顾客外部环境的角度出发,思考进行营销的时机问题。下面,我们就要将焦点对准顾客的内心、即购物前后的心理变化。正如一开篇讲的销售电视机的例子所表明的那样,在顾客还没有下决心购买的时候就展开销售攻势的话,顾客就会逃掉。可是在顾客已经打算购买的时候却迟迟不动,那又成了服务态度恶劣了。总而言之,买方的购物决定过程和卖方的营销过程如果不一致,生意就很难顺利的进行下去。AIDA理论和ITQI理论在顾客的购买决定过程中,有一种被称为AIDA的理论。AIDA就是认知(Attention)、兴趣( Interest)、欲望( Desire)、 行动(Action)的开头字母。顾客看到广告后感觉耳目一新,禁不住对此表示关心并产生兴趣。接下来对商品的欲求就会变强烈。到最后会进行购买或是提出索取资料的请求。对于单一品种的销售广告而言,AIDA理论已经很完善了。可是如果考虑到实际中的经营全过程的话,就必须注意到顾客要经过一个对多样化的商品进行比较的阶段。简而言之,顾客会有一个比较研究的阶段,他会犹豫:“很想买,可到底选这个呢?还是选那个呢?”在店员展开公关的时候,这个比较研究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决定他成为害虫还是成为天使的分岔口,所以抓住顾客的微妙心理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更加简明易懂,我还以刚才的电视机为例来说明。一般情况下,顾客有了想买电视的欲望后,就会抱着购物的意愿逛商场。在商场里,他一般不再考虑买不买电视,而开始收集特定机型的信息(information),或是看宣传海报,或是翻看产品目录。之后,当看到中意的商品之后,便进入接触(touch)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会一边反复比较同类商品,一边锁定机型。在某种程度上选定机型后,他为了对自己选择的正确性进行确认,会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商谈、询问,这才第一次开口和店员讲话(question)。到了最后,他一边和店员谈话,一边想像(image)自己轻松自如使用该商品的情景。心中的想像会导致实际行动,所以那些擅长引导顾客运用五种感观进行想像的店员,销售额一定很高。把握心理变化,并使之和经营过程一致。用图表示的话即为图7-5。由这幅图可知,顾客心理进入下一个阶段之前,店员如果先进入了,产生的购买抵抗感就会大于购买欲求。所以购买心理的转折点是营销公关中要特别注意的时段。第8节 营销和双步骤营销神田昌典所谓单步骤营销是指直来直去的销售方法。是通过广告宣传直接销售的方法。举例来说,化妆品的广告,如“具有这种特征的化妆品2万日元。如有需求请到下列店铺”,即是该方法。与之相对的是双步骤营销,它首先全神贯注于吸引潜在顾客。它是以“请先试一下,我们免费奉送样品”之类的广告来吸引潜在顾客,之后再针对试用样品的人进行二次公关的方法。当然除了提供样品之外,还有靠免费散发小册子、指南手册等来吸引顾客的方法。如果是有紧迫性并且平时就具备购买意向的商品,因为顾客很着急,所以比起迂回的营销策略,单步骤营销法还是很有效率的。另一方面,对于紧迫性比较弱、平时想不起来购买的商品,顾客还处于收集信息阶段,推销员就不要站出来催促其购买,还是双步骤营销比较好。让我们试着在图中对住宅和癌症保险进行比较,并思考一下各自适合哪种营销过程。想要买住宅的顾客大多数都不会有紧迫感。他们很淡漠地认为“两年以后再盖房子也行”。也就是说虽然他们平时也有“要盖房子”的念头,可是却没有必要着急。所以在图上找准定位后,你就会明白还是双步骤营销法比较适合它。具体来说就是免费散发一些诸如“大错特错的低成本住宅选择——绝对受益的20个秘诀”之类的小册子或指南手册等资料——这是发现潜在顾客的第一步。之后,在索取资料的人当中,接近那些具备紧迫需求、并具有无法按捺的高涨欲求的潜在顾客,直到签约——这就是第二步。对于这一阶段的顾客,如果进行“每坪30万日元的低成本住宅,豪华配置”之类的营销宣传是不会有任何反应的。何止没有反应,他还会觉得这是强制性的兜售,结果只是起了反作用。与此相对,癌症保险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平时人们不会去考虑癌症保险的事情。整天为癌症而悬心,这才真会得癌症呢。不过如果几个月后保险费就要上涨、或是朋友因癌症故去了,这时候就会产生紧迫感。如果试着在图上对顾客心理进行定位的话,我们发现虽然人们平时并不考虑这件事,可是因为有紧迫性的存在,因而适于用单步骤营销。所以与其走迂回的道路,不如尽可能省去签约中的繁文缛节,这样反应会好许多。申请资料的填写要简单、签约要快捷。而且要反复强调自己是一家知名公司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如果错误理解了顾客心理,详详细细地介绍癌症的有关事项,顾客就会觉得很麻烦,结果适得其反,反应就会平淡得多。选择单步骤或双步骤的营销,不仅仅取决于商品性质,同时也会被信息传播媒体(广告媒体)所左右。比如说,人们在考虑“在哪家公司能买到?”时,往往会想到电话簿。也就是说电话簿是针对已经有购买意愿的人在查询场所时所用的媒体。因为它具有紧迫性,所以单步骤营销比较有效率。比起走迂回的道路,“现在就打电话吧”或是“现在马上预约吧”之类的表达要合适一些。以单步骤营销为基础,加上“我们为还没有尝试的客人准备了详细的资料。为您特快传递信息”这样的表达,就会锦上添花。至于广告夹页,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抱着“看看有没有便宜东西”的目的去翻看。这时,顾客就会发现一些平时就牵挂着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紧迫性的商品。如果在图上进行定位的话,就会发现会更适合单步骤营销。我们可以预料到,比起遵循“赠送资料”这种双步骤的方法,单步骤直接接近顾客会更好。具体来说,所售商品的价格要让人一看就有一种想购买的冲动,或是让顾客更快进入和店员接触的阶段,如诱导顾客参加产品说明会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率的方法。至于报纸广告、地方杂志等,都属于人们为了寻求信息才阅读的媒体。所以相对单步骤而言,以双步骤来接近顾客会顺利的多。因为如果有紧迫购买性的话也不会去读报纸和杂志了。不过如果是像全方位广告那样可以提供详细的商品信息的话,单步骤公关也能得到很高的反馈率。如上所述,广告媒体的不同,所针对的顾客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所处的感情阶段也不同。所以为了建构起高效率的营销过程,就要事先客观地在图上对顾客的情感阶段进行定位。在对顾客推销时,尽量不要犯时机上的错误。第9节 这不是战争,而是乘滑板冲浪神田昌典在本章中,我们探讨的是如何通过顺应顾客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来接近顾客。只有从外部、内部两方面来看清购买时机,才能以最小的营销努力来顺利做成和新客户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