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幅白纸,要你在上面画一匹骏马,你怎么着手描绘出来呢?由于马外形、姿态都十分特别,而且神态难以捕捉。 所以,你是凭印象大概地画出个轮廓呢?还是去查阅有关的图片、书籍,甚至跑到动物园去实地观察,再准确描绘呢? 这时如果你采用前一种方法,则你永远也画不出模样优美的马,因为你从来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如果你采用后一种方法,则你会因为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情报,而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第105节:第三章 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70) 因为一个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头脑是不停运转的,许多知识在无形中就被记住了。专家们将这件事物称为“记忆痕迹”,也就是事物留在脑海中的可能性突增;我们的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当你有心记住某件事物时,一定别忘了对它进行细致、深刻的观察。 5.运用多种感官 立体性的活用,也就是要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多方配合,共同记忆。记忆,离不开眼睛、手写或念出声,也就是说要动用视觉、动作、听觉三种感官,才能得到有关记忆对象的情报和信息。 我们体内有许多感觉容纳器,这些器官不仅从体外,而且从体内接收各种刺激,从而引起不同的感觉。 比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压觉、痛觉及对温度的感觉等等,大部分都由外界刺激引起。而内脏器官,则把体内的状况传达给我们。 因此,充分利用感觉器官作为我们认识外界事物的工具,事物在我们脑海中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如果不利用这些感觉器官的话,真是浪费啊! 6.运用联想力 当我们头脑接收某种刺激后,会涌现出其它与此有关的事物,这个过程叫“联想”,这种能力叫“联想力”。 我们思考某一问题时,脑海中会出现不同的念头,指导我们的行动。这些看起来散漫的脑筋活动,实则是按一定的法则进行的,我们称之为“联想的法则”。也就是说,从A联想到B,中间必有既定的规则可循。 7.反复记诵 对记忆对象只看一次,印象会很快就模糊,只有重复观察,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现在的年轻人对古人能将万卷典籍记在脑中感到很惊奇,其实这就是靠这种练习以加深印象的最好例子。 所谓反复练习,同样不是仅仅用了一种感觉器官,而是多种感官协同工作。 8.采用适合的方法 人在小时候,脑部的发育还不很完善,要进行逻辑记忆是不合宜的,倒是那些没意义或意思简单的事物让他死背,会有好的效果。第106节:第三章 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71) 成人却相反,要他们记住毫无意义或晦涩难懂的事物是较困难的,除非附加相关的说明。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三岁是机械记忆的巅峰时期,然后就进入图表式的记忆法,到了十五六岁,逻辑记忆逐渐发达,其它的记忆方法类型则慢慢消失。 这是一个正确而且屡经证明的说法。了解年龄和记忆的关系后,我们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做个“笔记高手” 各人做笔记的方式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辅助我们记忆或整理知识。现在流行一种“卡片记录法”,即把新搜集的资料做成卡片,并分类保持,不限于记忆的狭小范围,而且能被思想活用,因此用途算得上多样化。不过,做笔记无论怎样都应当配合自己的目的来选择方法,这样才会有最好的效果。 (一)笔记的基本观念 笔记的目的,一般都是以下的几个方面:由于边念边写较易记住,故记笔记;为了背诵时的便利,并加深印象,遂把要点写下;基于特殊的需要而加以整理,使能迅速找到重点。 记笔记的目的一确定,则记录的方式也决定了,例如:以辅助记忆为目的的笔记,就不必做得太仔细,摘要记录就行了。若是作为以后的参考数据,则需加以整理,并附加索引。 要选择记忆内容的重点,为笔记的第一对象:做笔记的目的是供我们使用,而不是做完以后就丢在一边,再也不翻看。有的人只是对记录本身感兴趣,笔记记得有条不紊、字迹秀丽,但就是很少使用它,这就失去了记笔记的最初目的和意义了。 (二)做笔记的要领 怎样做笔记才最有效呢?大致有以下几种要诀: 1.直接写在书上。 笔记应讲究效率,因此并不一定非记在笔记本上不可,因此,看到一本喜欢的书时,若觉得其内容很有价值,则可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或写下相关资料,或写下眉批等,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记笔记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书上的空白处写,也可先写在另外的纸上,再贴在书上……等,因各人习惯而异。做笔记的时候,最后考虑则以查找数据的方便,而附上索引。第107节:第三章 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72) 有的人喜欢在书本上画线,而且有字必画,这就失去了画线的根本意义了。正确的方法是第一次略读时,先大致了解重点所在,第二次精读时,再以色笔或线条将其圈出,使之易于识别。 2.卡片记录法。 这是近年来流行的方法。卡片大约和名片一样大小,但也有较大的,最大的到三十二开左右。如果还需要更大的卡片,则记在笔记本上会更方便。 使用卡片记录,如果资料来源特殊,有加以记载的必要时,可写在背面。不过,这个方法最大的毛病是常会使记录的事情,其逻辑关联中断,以致无法整理得很灵活,更理想,易成为死板的资料。 故使用卡片记录法时,重点应放在分类上,做到随用随取,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方法 是: ①把相关的卡片贴在一本笔记本上。 ②在纸上加绘图解表。 总之,要将搜集的资料尽量地做到活用,至于方法则可根据各人的习惯和爱好自己进行选择。 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利用卡片记录法的方式很好,他在卡片上写下书名、页数和重点,然后加以分门别类,再将卡片护贝起来。某物理学家则是将卡片分为不同的项目,各有不同的大小和颜色,因此易于识别,使用起来很方便。 3.在笔记本上记录。 此法运用普遍,但记录方式却因人而异。像这种使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仍是有效的,可继续沿用,但不少人没有经过消化整理就一味地记下去,等到分类时就感到头疼了。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每一个页记一个项目,即使留下空白也无所谓。 ②在第二页加注相关的记录或贴条。 这样,我们以后在整理时就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了。 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的名言:“笔记本能测试学生的理解程度。”听同一个老师讲课而做的笔记,每个人都不会完全相同。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一般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笔记的类型,并分析它们的长处和缺点:第108节:第三章 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73) 速记型 把老师说的,或是黑板上所写的,全部一字不漏地记下来——这种类型叫“速记型”。 讲课的内容记得那么详细,查阅起来是很方便的。缺点是:只顾埋头记录,往往对讲课内容一无所知或是一知半解。 誊写型 所谓“誊写型”是指——听课时在笔记本上先记录,回到家,再把重点整理后腾写在另外一个本子上。 这种方法耗时两倍,所以不能运用于任何学科。如果只限于不擅长的学科或准备重点加强的学科,是可以采用的。腾写的时候,别忘了趁此把内容整理得更清楚些。 重点型 这种类型的人,事先花了一番工夫预习,课堂上边用心听课,边把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这种类型的好处是“每堂课的内容都当场彻底了解”。 实行这种方法之先决条件是事先做好预习,否则,听课时会漏掉重要部分,或无法跟上老师讲课内容。 杂记型 在同一个笔记本里,容纳多种学科的内容,乍看之下,连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这叫做“杂记型”。 辅助型 除了一般用的笔记本,另有一个笔记本,把学过的内容做重点式 的整理,以便查阅的笔记——这叫做“辅助型”。 辅助用笔记本在学习活动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它能更加强学习效果。一般的学生都以为自己目前的学习方法是最好的,而且自己做的各科笔记方法也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 但是,这么有自信是可不行。或许,参考一下别人或想办法改进自我,可以让它变得更精确呢! 下面介绍“最佳笔记法”,大家可作为参考,设法使学习效率更进一步。 1.容易看得懂 做笔记的第一个秘诀是把自己了解的事物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也可使用自创的简语或记号,省去时间和麻烦。 2.标题要清楚 笔记本上必须有大标题、小标题,而且适当地做些记号或画线,使之一眼可就看得清清楚楚,那儿是那些内容。第109节:第三章 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74) 练习的时候,如把其中的要点另外列在栏外,准备考试的时候就相当方便了。 3.尽量多元化 笔记本要尽量做到一科一册,将“预习项目”、“老师讲课内容”、“复习项目”彼此联结,做多方面的整理。 4.创造乐趣 要设法从整理笔记中找到乐趣,因为笔记本并非只把老师讲课内容作机械记录的。 你可以把参考书、网络上查到的资料,以及报纸上剪下的资料,或者自己拍摄的研究用相片之类等都收进笔记本中,如此“多姿多采、变化丰富”,整理笔记就成为一件兴味盎然的事了,你会因之而乐此不疲。 尤其是社会科,整理时要把它分为两大部分: ①左页记录自己研究过、整理过的内容。 ②右页列出听课时整理的重点。 这样,翻到任何地方,各种内容都能“尽收眼底”,对复习、应付考试,帮助都很大。 5.仿效好的笔记 对某门学科特别擅长的同学关于那门学科的笔记本,肯定整理得和别人不太相同,你不妨向他们借阅笔记本,多多观摩,发现可取之处,并向他们学习。 例如,注意他们如何捕捉重点,编排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然后,把优点吸收,作为改造自己笔记本的珍贵指南。 如何使用“辅助性笔记本”呢?辅助性笔记本在学习上的重要地位,远非一般的记录本所能比及。 ①辅助性笔记本的形成 一般做法是另外和听课用的笔记本完全分开的笔记本,将全年学习内容浓缩在里面。 ②什么时候做? 这种笔记本的价值在于边整理边记忆,所以,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时,就派上用场了。如果预习做得很好,上课时边听边做辅助性笔记也未尝不可,这样回家后就可集中精力于练习问题,对增加实力更有帮助。 ③如何做辅助性笔记本? 它的做法和一般笔记本的做法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重点要放在“易于记忆”,所以,务必要注意下面几个条件:第110节:第三章 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75) (a)内容不要整理得太复杂,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内容零散而且庞杂,既不便了解,也不便记忆,因此要尽量使用大开本的本子,把整个项目的内容要点,写在同一张纸上。 (b)整理的时候,重要内容要力求详尽,其它内容则扼要提及,尤其有出题倾向度的内容,特别要用心整理。 (c)有时候只列出教科书里的章节题目或者是重要语句,这个方法的好处是易使全盘性的知识和要点次序,有系统地印在脑海里。 (d)所谓整理,绝不意味着将教科书内容完完全全地抄录,而是把有关的重要知识连成一片,包括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现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比较。 照着抄写不仅单调,使人厌烦,而且也没什么意义,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否则你会抄得辛辛苦苦而尝不到整理笔记的乐趣。 经过这样的整理后,原先分散零碎的知识都变得有联系,有生命起来。知识一旦“联网”,就可发挥出无穷的威力,不仅记得快、记得牢,而且随用随取。 ④如何活用? 辅助性笔记本只有在活用中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预习的时候、做练习的时候、准备考试的时候都要随时放在身边,不断拿出来对照、记忆、运用。 重要的地方和容易忘记的地方,都用红笔做个记号,然后反复练习,直到一闭眼,整页内容都能浮现在脑海的那种程度。 辅助性笔记本的整理也有秘诀。辅助性笔记本可以不单纯用文字或文章来整理,还可综合运用前面讲过的图、表来帮助整理,总之要做到一览无遗,过目难忘。下面介绍的是图、表以外的整理秘诀。 1.列举式 与其写一大堆文字,不如用①、②、③……列出几个项目要点,这叫做“列举式”。 2.分类型 把各个项目的内容有计画有系统的分门别类,这叫做“分类式”。 “分类式”把大项目渐次分为小项目,使整个系统或关系跃然呈现,这种方法若用于某些学科是非常适用的。第111节:第三章 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76) 3.问答式 把要点双写为简短的提问方式,这叫做“问答式”。简要整理各个项目的内容或测验记忆效果时,采用这种方式最合适。 以上列出的一些简单且受欢迎方法,仅供大家参考而已,若能够动脑筋想出更多的方法的话,各位将可拟定计划并多多尝试! 所谓“开卷有益”,大脑的机能无可限量,而且本书的训练法很有趣。阅读完了之后,你是否有个大发现——各形各样的问题均可以触类旁通、迎刃而解呢? 强化与提升你的记忆力 在企图想起某个人或某件事时,我们总会先想起各种与该对象相关的事物吧?例如,当我们试图想起某个人的名字时,我们总是会专心试着去想这个人的姓、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他的长相有什么特征、最后见面时在什么地方等等,最后大致上都是会成功地想起来。如果还不行,那么就暂时放弃,隔一天再重新回想。 经过这种重复的回想程序,总会激发出比以前更详细的信息。这是因为记忆间的结合会因为不断地思考而恢复的原因,也就是说,通过给记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可以使思考获得进展。 准备资料或解决问题是也一样,转动思绪、激发记忆信息可以说是一道非常重要的手续。如果得不到充分信息或线索,可是问题依然要解决时,一般人总会先尝试从某个地方着手。一方面是想看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期待或许在某个地方可以得到有效的线索,因此就会采取尝试错误的行动。 可是,除非单独被置于完全未知的问题当中,否则一般人是不会轻易尝试错误的。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拟定系统性的假设,以检验的形式去尝试,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假设就会被修正,成为一种正当性相当高的想法,错误自然就会减少了。这期间,记忆也一样不停地起着作用。利用手边的信息拟定解决线索(假设),就是一种凭借推理的动作而间接解决问题的过程。第112节:第三章 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77) 我们之所以在无法明确地回想起事情的时候依然可以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用语,是因为我们可以从文章的脉胳过程或前后关系中推断得知,故推理可以说是模糊记忆的支柱。以下介绍的的例子将证明这一点。 美国前任总统尼克森在位期间曾发生过“水门事件”,当时的总统事务官约翰?迪恩以证人的身分出席公听会。他非常清楚地“回想起”和总统之间的对话,因此被称为“如录音机般记忆的人”。可是后来和真正的录音带对照之后,竟发现他的证词并不正确。因为在回忆模糊的记忆时,来自公听会的压力促使他偏向对自己有利的立场。 所以说,在“回想”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动员和回忆相关的大量知识,以便推理出应该要想起来的事情。而我们之所以能通过推理回想,是因为被整理成形的各种知识都被储存在长期记忆之中的缘故。 因此,一些微记忆片断为线索进行“回想”时,事实很可能会遭到扭曲。相反的,如果送进来的记忆信息在处理的过程中充分被理解的话,“回想”就会变得很容易,只要根据被给予的“线索”就可以清楚地重现。可惜的是,我们的想法或观点往往会因长年的习惯或价值观、态度而被固定成形。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自身所存在的习惯或观点上的阻碍呢? 理解事情必须带领活动状态中的记忆。短期记忆的容量是7+/-2强克(强克是记忆的单位),所以1872×69的数字没办法在脑袋中进行计算。如此一来,在思考必须持续思索的一连串事情或不同种类信息的时候,就必须先将之放进长期记忆中。也就是要活用工作备忘。 要了解我们不懂的事情,基本上是必须先呼叫出已经知道的事情的记忆来帮助理解。可是,我们拥有的知识或记忆未必是绝对的,故向他人说明自己的想法时,使用能被一般人了解的说法会比较有效。或者也可以使用和自己的想法类似的事物或比喻,这样就可以防止因为记忆的个人差异而产生的偏差,亦即避免不光是记忆量和质,还包括记忆的自我中心所产生的扭曲。第113节:第三章 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78) 记忆可以通过结合新旧想法而产生新的理解。利用动态记忆的特性不断更新自己的计划,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解力。 你是不是认为记忆力好就代表脑筋好,且富有智能? 关于智能此处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与解释,但是此处的智能,基本上是指个个可以满足地过社会生活,亦即在变化的环境中维持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二,则是指归纳、演绎的思考能力。第三,则是指创造力。以上代表的都是妥善使用被储存的记忆的能力。由此看来,我们也可以说,智能是依赖记忆力的。但是,有人记忆力不佳,智力却很高,也有人看似有智能障碍,却又表现出天才般的记忆力。 一提到创造性或创造力,可能有人会马上联想到灵感或直觉。其实,创造并不是无中生有。储存在脑海中的的知识或经验越多,就越能从该处衍生出某种新东西。 所谓创造,本来是以独创的方法将各种没有关连性的信息结合起来,制造出新的统一体。从这一层意义来看,我们可以说创造力也是依赖记忆力的。可是,记忆是将之前所取得的信息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的一种功能,因此堪称为人类一切精神作用与运动技能的基础。所以,我们不妨把创造力和记忆力视为某种过程的构成要素。 那么,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上的大发现,或者是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工作,又是靠什么样的能力在起作用呢?其可以想见的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思考并不是处在解问题的过程中,而是在发现问题。 W?瓦拉斯以优秀的艺术家和学者的创造性活动为例,研究他们的创造过程。结果发现,创造的过程有以下三个阶段: (一)准备期——各种想法一一浮现,在脑中思索各种可能性。 (二)产生期——同样的想法一再浮现,虽然也有过其它思绪,但是总是又回到原点。 (三)启示期——轮廓突然就定下来了,具体的想法形成了。 据说天才音乐家莫扎特都是先在心头默记,之后才完成作曲的,日后写谱时只有从“脑内”取出来即可。不仅如此,他作曲并不按照固定顺序,一切都像看一幅“美丽的图画”一般自然成形。第114节:第三章 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79) 另外一个有名的故事是爱因斯坦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相对论原理写出来了。但在这之前,他一再温习光速的问题,才终于完成了这篇具有启发性的论文。 许多报告都显示,启示期往往会出现潜意识的思考,或者从梦境当中获得启发。据说发现苯的构造式的化学家F?凯格列在疲倦至极,整个人陷入昏睡状态时做了个梦,梦中出现一条蛇,他在看到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后获得启发,便想出了正门角形的环状平面构造式。 在创造性的思考中,想象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换言之,创造性的思考是一种驱使想象,以此获得新想法的“创造性想象”。 精神分析家一再强调,思考具有游戏的特质。我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时,往往会和无意识的世界产生接触。这个世界和意识的世界不同,不需要接受各种现实的制约或禁止,因此容易产生原始性的幻想和真实的想法,可以自由沉溺于梦想当中。就跟小孩子玩过扮家家酒一样,可以到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 另一方面,W?J?戈顿提出了“创造工学”这种研究方法,作为追求创造性的启发法。其中有一种称为拟人类的作法。例如在思考机械方面的事情时,我们“化身成机械”去活动、感受,由经寻找新的想法。 由此看来,我们也可以说,前面提到的凯格列在梦中不只看到蛇,他还“化身为蛇”了。 总而言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时必须在想象中到各种启发,将自己化身成各种事物,从事各种活动。之前我们都举极具天分的人为例,那么,创造性和人格特性之间是否有关连呢?是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创造力呢? 我们从完成创造性丰富的工作的人们的人格当中,可以看出以下特性: 能专注于极有兴趣之事; 认真坚持又有规划; 喜爱复杂而新奇的事物; 富有幽默感; 重视美的、理论的价值。 具备这些特性的人应该不少吧!所以我们不妨来做一些测试。第115节:第三章 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80) 第一幅图是一些原图,如果要你在各方格中的图上自由地加上各种点或线完成一幅图的话,会画出什么样的图形呢? 测验结果大致可分为图二和图三两种类型。和人格测验的结果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如下倾向: (一)平均的类型——喜好“秩序”、遵守社会性的习惯、追求流行、偏好已经完成的形式或呈对称而有规则的形状。 (二)创造性的类型——不讲究秩序、比较具有原始性,同时又兼具文化性,具有破坏同时兼具建设的两面价值性。 你是属于哪一种?独创性对于创造力而言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光有独创性不见得就是好的,如果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就不算真正具有创造力。 你可以轻松记起20件不相干的东西吗?你合上书本可以把刚读过的一段故事情节再次叙述出来吗? 这些都需要我们的五官能够协调一致,以此把所联结过的东西再现出来。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下面我来问你们一些问题,试试你们的记忆力如何: 你头上戴的是什么?鸡蛋。你可以告诉我你屁股下坐的是什么?小矮人。你可不可以告诉我鼻子上的是什么?面包。嘴里边含的是什么?写字板。很有意思吧! 你可以很轻松地学会它。在这之后,你认为原本很难记的东西,突然间会变得出奇的简单,并且会让你记得非常牢固。 要知道这个神奇方法多么有效,你不妨先做一个小小的比较。 你可以自己先试着记这20个毫无关系的东西,然后看看自己花多长时间可以把它全部记住。可以想象的是,这一定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 接下来,你再把它们与身体的各个部位联结起来。现在,我们再放一个动词,噢!你会发现,竟然如此神奇地把它给记起来了。 这是一个比较。我们可以来将这个记忆的过程再作一个整理。第一个,是不教给你任何方法,必须依赖原始的记忆,这样你觉得有些东西是非常的不好记。接下来,给你一些记忆的技巧,你经过应用,发现效果不错。第116节:第三章 激发你的高效记忆潜能(81) 最后,经由技术的训练,你会发现跟你原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比很轻松就将这20件毫无关系的东西记住了。 如果你觉得有趣,那么你立刻就可以将刚才用身体记住的这20种东西扩张成40种! 这时,你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竟然能够在“瞬间”记住这40种东西。就如同教育家斯宾塞所说的一样:在学习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在这里,你也可以完全踩在自己的肩膀上,利用自己原本就有的记忆,不断地copy、 copy、copy,自然你的记忆就可以层层叠叠地累积上去。是不是觉得很有趣?还是那句话,赶快行动起来,让记忆在学习中大显神威吧。 另外,记忆训练中也有很多的门道与技巧,下面提到的训练方法可以利你的记忆力得到提升。 手指训练:弹钢琴或者打字可以改善头脑中的“硬件”,促进思维过程。试验表明,儿童每天弹琴十分钟,六个月后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了34%。 集中注意:同时做几件事,如一面看电视、打电话,一面做其它事情,对事情是不会有真正领悟的。干事要专一。要想记住什么,可以在心中默念两三次。 专心阅读:每周至少用两小时潜心研读。将阅读过的书籍在头脑中作简要概括,并要养成习惯。 每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