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 在上个世纪之初的中国,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人鲁迅为了振奋民心为国人引入了摩罗诗派(即恶魔诗派),拜伦正是这些诗人中的一颗亮星。拜伦(1788—1824年)是英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着名诗人,也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拜伦出生在一个英国贵族家庭里,他出生的时候家境就败落了。拜伦童年丧父,父亲一生行为荒唐,备受非议。拜伦的母亲因此变得性情乖僻,脾气暴躁,有时就莫名其妙地把儿子叫骂一通,弄得儿子不知所措。这造就了一个容易激怒、喜欢孤独的拜伦。拜伦的孤独感更多的是出于对社会的不满,周围的环境使他幼小的心灵得不到欢乐。他10岁那年,大伯过世了,他继承了男爵的头衔,得到一笔财产。人们见他的地位变了,马上换了一副恭维、奉承的面孔,甚至老师在点名时也称他是“拜伦大人”。这种人为的地位上的强烈反差,常使拜伦当众哭了起来。这也给他套上了世俗的精神枷锁。 拜伦13岁那年,进入了着名的哈罗中学读书,这里沉闷的氛围使他感到窒息。17岁那年,他进了着名的剑桥大学学习,这里同样沉闷得很。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浪潮冲击了古老的英国,这对拜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又读了许多历史和文学书籍,接受了法国的启蒙思想。热情奔放和追求真理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拜伦14岁开始写诗,19岁时发表了第一本诗集《懒散的时刻》。1812年,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德游记》(第一、二章)面世,这本长诗使他名满天下。 统治阶级对他反对政府的活动久怀敌意,借故制造舆论,迫使他不得不出国远行。1816年,拜伦被迫离开英国,先后前往瑞士和意大利。他首先到了瑞士,遇见雪莱,雪莱的乐观情绪影响了他。在这一段时间,拜伦写过若干反映革命斗争的着名短诗,如《锡庸的囚徒》(1816年)、《普罗米修斯》(1816年)、《勒德派之歌》(1816年)、《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第三章等,前两首诗主要写革命者在专制统治的监禁下受尽折磨,但表现出坚毅不屈的精神。《勒德派之歌》具有更积极的意义。拜伦用短小有力的诗句号召工人扔下梭子,拿起武器,用自己手织的布匹来包裹暴君的尸体,用暴君的血来灌溉自由之树。在意大利,拜伦完成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第四章。 在创作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1、2章)以前,诗人游历过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等地,亲眼目睹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诗中诗人表现了强烈追求个人自由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他从这种思想出发,对窒息个人自由的英国大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的联合统治进行抨击,对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表示同情,但是由于他脱离人民,他的斗争是孤独的,他时常陷于悲观苦闷之中,对人生抱着虚无主义的态度。长诗虽然以哈罗德为主人公,描写他在欧洲的经历,但事实上拜伦通过哈罗德主要表现了自己悲观厌世、蔑视群众的消极思想。当涉及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受到鼓舞时,他往往撇开忧郁的哈罗德这个形象,由诗人自己直接出来发表意见。 在第一章里,一开始,贵族青年哈罗德厌倦了生活,感到孤独和苦闷,他离开英国,作为一个“忧愁的流浪者”前往欧洲大陆旅行。他首先到了葡萄牙。诗人特别注意到葡萄牙人民受奴役的处境,美丽的自然风光恰好和现实形成对比。在西班牙的见闻是第一章的中心。西班牙正遭受外敌的侵略,诗人号召人民起来解放自己。他以五节诗描写了游击队的女英雄、保卫萨拉哥萨城的姑娘。她虽然柔弱,但爱人死后,奋起领导游击队,追击法国军队,表现得英勇机智。在写到卡狄兹城时,诗人也描述了西班牙着名的斗牛场面,并指出都市的封建贵族和骑士风气的腐朽。 第二章写哈罗德到了希腊和阿尔巴尼亚。诗人凭吊了雅典文化古迹,指责苏格兰籍的爱尔金公爵把着名的雅典神庙中的珍贵石刻全部盗往英国。拜伦还认为希腊人民必须自己起来进行斗争,俄国、法国固然能打败希腊的敌人,但是希腊并不能因此获得自由。哈罗德最后到达阿尔巴尼亚,会见了首领阿里·帕夏。作者描写了英勇善战的普通人民、殷勤好客的苏里欧人、各族人民的生活风尚和民间歌舞,还记载了士兵们爱唱的战歌。《哈罗德游记》包含了丰富的政治社会内容,吸引了欧洲广大读者。 后两章的主要内容仍是时代的重要事件。哈罗德在第三章中来到滑铁卢战场。拜伦看见滑铁卢一役拿破仑失败后,“神圣同盟”把欧洲封建君主纠合在一起,反动势力猖獗。他认为只有争取自由的战争才是光荣的。在描写日内瓦的景物时,诗人追忆法国大革命,提到启蒙思想家卢梭和伏尔泰。他说卢梭、伏尔泰和狄德罗的思想燃遍了全世界,鼓舞了人们反专制的热情。在第四章里,诗人用很多篇幅歌颂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光辉文化和当时的诗人、历史家、雕刻家、科学家。在描述古罗马的遗迹时,拜伦回顾罗马共和国的历史,歌颂对建立罗马有过贡献的人物。拜伦认为意大利应当继承过去的“光荣”,摆脱奥地利统治,争取独立自由。诗人以为“自由”的旗帜虽已破碎,但仍高高飘扬,“自由”的种子根深蒂固,定能开花结果。作者在叙述旅途见闻时,经常描绘自然景色,把美丽的自然和丑恶的现实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虽然表现了拜伦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热情,但是也自始至终贯穿着悲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拜伦在诗中不止一次地表示对生活厌倦,表示自己已经尝够生活的真味,把世上的一切都看得无所谓了;“尘世上的荣誉,野心和斗争,爱情和悲哀”,“都不能用那尖刀在他心坎上划下深痕”。他认为历史上一切丰功伟绩、兴亡盛衰,“无非是旧事的轮回和循环”。饱经忧患的诗人甚至想远离尘世,与野兽为伍。英国小说之王——狄更斯 对于我想象中创造出的所有孩子,我都是个溺爱的父亲,从没人像我这样对他们深深爱着。可是,正如许多溺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心底深处有一个孩子最为我宠爱,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 他正在笑,在笑声中有一丝怒意,但是没有得意,没有恶意。这是一个总是在对什么东西进行斗争的人的脸,但是他是在公开斗争的,而且并无惧意,这是一个虽有怒意但生性宽容的人的脸…… ——奥威尔《查尔斯·狄更斯》 狄更斯(1812—1870年)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王”,实是不虚此誉,他一生笔耕不辍,从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开始,在34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了14部长篇小说(其中一部未完成),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杂文、游记、戏剧等。代表作有《董贝父子》、《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双城记》等。 狄更斯在创作生涯中,不断开拓、创新,尝试了一种又一种新的小说样式:流浪汉传奇、历史小说、社会小说、道德寓言、个人成长小说,甚至悬念小说。他的每一笔都充满生机,洋溢着真挚的感情。他在每一种小说样式上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一生14部小说均进入了古典名着的行列。特别是《大卫·科波菲尔》一书在当时就产生了极大影响。由于其中对童工状况、济贫院、私立学校、贫民窟的生动描绘,动员起要求社会改革的强大舆论,直接促使英国议会通过了各项立法。另外,小说充分运用夸张、变形、寓意、象征,甚至荒诞的手法,充满社会批判的含义。在这方面,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的先驱。 《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半自传体的小说。故事写孤儿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了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的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 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大卫回家后,后父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爱抚。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 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安妮斯结下情谊。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童年时代的同学斯提福兹。俩人一起来到雅茅斯,访问辟果提一家。已经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提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提福兹私奔国外。辟果提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爱弥丽。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从安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非常愤慨。但这时,大卫堕入情网,爱上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他俩婚后生活并不理想,因为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密考伯,密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伏罪。后因他案并发,被判终身监禁。贝西小姐为了感谢密考伯,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事业上取得成功。 与此同时,辟果提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提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爱弥丽,决定将她带到澳大利亚,重新生活。启程前夕,海上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桅杆上攀着一个濒死的旅客。海穆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岸边,原来是诱拐爱弥丽的斯提福兹!爱弥丽怀念海穆,去澳大利亚后在劳动中寻找安宁,终身不嫁。 大卫成了作家,朵拉却患了重病,在辟果提去澳前夕离开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其间,安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3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安妮斯始终爱着他。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和女仆辟果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 小说通过描写环绕科波菲尔一生所出现的人物的悲欢离合,多方面揭示出当时社会的真相。与科波菲尔相似,狄更斯从小也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他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曾带他到酒店表演节目挣钱。10岁时,全家被迁入负债者监狱居住。他11岁时就承担了繁重的家务。他在皮鞋油作坊当学徒时,由于包装熟练,曾被雇主放在橱窗里当众表演操作,作为广告任人围观,在他心里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从而产生了对不幸儿童深厚的同情和坚决摆脱贫困的决心。这也是他成功创作《大卫·科波菲尔》的原因之一。正如他对他作品的最后、最亲切的评价:“像许多溺爱的父母一样,我在内心深处也有一个最偏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大卫·科波菲尔。” 在狄更斯的小说中,偶或会有完整的家庭,但决不会有正常的家庭关系;在他的小说中,主人公往往是孤儿。也许这正是他心底深处对父母不满而生的反感,借书来做反抗。在《大卫·科波菲尔》里,孤儿就更多了——主人公、萝莎·达特尔、玛莎、特拉德尔特、爱弥丽、斯提福兹、尤来亚、安妮·斯特朗、爱妮丝、朵拉、甚至大卫的母亲克拉拉·科波菲尔,还有那个忠心耿耿的汉姆,他们不是幼年便父母双亡就是失父或失母,都是在不完整的家庭中长大。在狄更斯笔下,这个世界上的正常家庭关系变成很珍希的甚至是不存在的了。孤儿们在这样一个变幻无常的世界上需要什么?当然是安全感和被爱的感受。在狄更斯笔下,能给予孩子安全感、能给予爱护的、能教诲儿女的全不是父母,而是父母之外的人,如在《大卫·科波菲尔》中的辟果提先生、姨奶奶等。总是有这样的人物给孤儿提供一个避难所,让无助的孤儿能在那里栖身,得到教育,得到爱抚。 狄更斯在这篇小说中也体现出他独特的艺术个性。因为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主人公大卫的形象就因融入了作家的复杂心情而显得格外突出。这一改狄更斯早期小说虚构性强的特点,从而别具风采。大卫是一位靠个人奋斗逐渐由底层上升到事业和爱情顶峰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作者着重通过人物的容貌、言谈、动作、服装、习惯,以至某些怪癖来写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和不同性格。大卫的性格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写得细腻、真实、亲切,这在一些以情节取胜的小说中是难以见到的。另外,作者亲切地、清晰地、抒情诗般地叙述描写了生活,人们读大卫的作品就仿佛是他在跟我们促膝谈心。 这里没有《双城记》那样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它只是通过日常琐事,使读者了解时代的风貌,认识作品中的人物,陶冶思想感情,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小说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生动优美,娓娓道来却扣人心魄。 不少孩子读这本书时,都认为这书是为孩子写的。因为狄更斯花了心思在许多地方,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描写人物和事物,使孩子能心领神会,感到这是为他们写的。可是,当人们走出童年后重读这本书时,又会发现这是一本远比留在我们记忆中更为沉重,更令人伤感的书。 《大卫·科波菲尔》标志着狄更斯事业的顶点。狄更斯因这本书在名与利上都收获颇丰。借助《大卫·科波菲尔》,作家终于把积压心头多年的沉郁做了宣泄,在那个“自我”身上倾注了他的童年梦想——不屈不挠,努力奋斗,成为作家,拥有爱妻的温暖的家。但是,实际生活并非如此,不幸的婚姻使作家不胜悲郁,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名利世界的记录者——萨克雷 我这本小说《名利场》就只有这么一点儿教训。有人认为市场上人口混杂,是个下流的地方,不但自己不去,连家眷和佣人也不准去。大概他们的看法是不错的。不过也有人生就懒散的脾气,或是仁慈的心肠,或是爱取笑讽刺的性格,他们看法不同一些人,倒愿意在市场里消磨半个钟头,看看各种表演,像激烈的格斗,精采的骑术,上流社会的形形色色,普通人家生活的情形,专为多情的看客预备的恋爱场面,轻松滑稽的穿插等等。这场表演每一幕都有相称的布景,四面点着作者自己的蜡烛,满台照得雪亮。 ——萨克雷 在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的行列中,以《名利场》为人间世相留影的是萨克雷。他是东印度公司收税员的儿子,受过高等教育,自己却没什么财产。 1833年冬,萨克雷存款的银行倒闭,他的财产几乎一扫而光,只剩了每年100镑的收入。破产使他从懒散中振奋起来,也替他解除了世俗社会给他的束缚。像他那种家世的人在当时社会上本不该做文人和艺术家,那是上流社会所瞧不起的。可破产后的萨克雷在打脱了局限他才气的绅士架子后颇有无钱一身轻的感觉,所以他当时给母亲的信上说:“我应该感谢上天使我贫穷,因为我有钱时远不会像现在这般快乐。”他决计到巴黎去学画。可是他不善画正经的油画,只擅长夸张滑稽的素描,这种画没有多少销路,萨克雷觉得学画无望,就半途而废去做了《立宪报》的通讯记者。萨克雷往报章杂志投稿很多,也出过获好评的几部书,但直到他1847年发表《名利场》才声誉鹊起,被公认为是个伟大的小说天才。 萨克雷时代的英国社会把小说视作供人消遣的“闲书”。作家因为自己所做的是娱乐公众的行业,常自比于逗人喜笑的小丑。每看见一个下戏以后又烦腻又忧闷的小丑,萨克雷便深有同感,他辛辛苦苦地逗读者喜笑,来谋自己的衣食,实在与小丑无异。但他不甘心写小说仅供消遣,刻意使自己的小说“描写真实,宣扬仁爱”。“描写真实”就是无情地揭出名利场中种种丑恶,使个中人自知愧惭;同时又如实写出追求名利未必得逞,费尽心机争夺倾轧,到头来还是落空,即使如愿以偿,也未必幸福、快乐。“宣扬仁爱”是写出某些人物宅心仁厚、乐于助人而忘掉自己,由此摆脱了个人的烦恼,领略到快乐的真谛。 《名利场》是其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着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19世纪中上层社会。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正是这个社会的真实图像。小说描写主要人物的遭遇和各式各样势利者的事迹,揭发了英国社会中的金钱统治和门第的权势。女主人公蓓基·夏泼出身贫寒,父母双亡,在学校中遭受歧视,感到忿懑不平,离校后便开始投机、冒险的生活。她认为她没有条件成为一个“有品德”的女人,于是她靠自己的美貌,利用一切手段,力图在上流社会里取得一个稳固的地位。她费尽心机,却始终无法突破上流社会森严的门禁,最后她幡然省悟,走上了为社会谋福利之路。作者借此来批判社会上种种丑行,也以她的回心向善来教导人走宗教的向善之路。 萨克雷不仅诊断“名利场”上种种丑恶,也试图找出病根。他看到败坏人类品性的根源是笼罩着整个社会的自私自利。他说,这部小说里人人都愚昧自私,一心追慕荣利。表面上看来很美好的行为,掘出隐藏在底里的却是自私心。他认为人们的爱混杂着许多自私的成分。 《名利场》也是一部没有英雄的小说。小说的副标题《没有正面主人公的小说》正是此意。他写的都是沉浮在时代浪潮里的一群小人物,像破产的赛特笠、发财的奥斯本、战死的乔治等;甚至像利蓓加,尽管她不肯向环境屈服,但又始终没有克服她的环境。他们悲苦的命运不是英雄的悲剧,只是人生的讽刺。女性世界的文学奇葩——夏洛蒂·勃朗特 我能够冲破疑云,找到光明的路。 当我内心里感到幸福时,我却发现我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简·爱》中简的话 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在3个月内,同一个家庭里的三姐妹相继推出三部优秀的长篇小说——《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斯·格雷》,这三部小说震惊了当时的英国文坛,令三姐妹一举成名,被人称为文学界的新星、英格兰石楠草原上的奇葩,她们就是勃朗特家的夏洛蒂、艾米莉和安妮。 《简·爱》问世之后,女主人公简·爱的声名比起她的作者要大得多,然而,人们同时普遍认为《简·爱》是其作者(1816—1855年)“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夏洛蒂·勃朗特是着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作家之一,而三姐妹中又以艾米莉·勃朗特和她为出色,她们的名字和勃朗宁夫人一起,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夏洛蒂出生于英国北部偏僻山区的一个贫寒的牧师家庭,早年丧母,父亲无力抚育6个子女,便将女孩子们送到半救济性的寄宿学校去,夏洛蒂留校任教3年后外出任家庭教师;这些经历在《简·爱》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叙述。她自小酷爱文学,深受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其重要作品还有《雪莉》、《维莱特》、《教师》等。她的情感生活远没有简·爱的充满传奇性,到38岁才与父亲的副牧师结婚,婚后过了短暂的幸福生活,可不幸的是,次年便去世了。 《简·爱》的主人公是一位貌不惊人,但是却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姑娘。她从小父母双亡,寄居在舅母家中,受尽了委屈,然而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却造就了她敢于反抗的倔强性格。后来,她在洛伍德学校生活了8年,宗教的虚伪和对人性的压抑使她更加向往自由的、有变化的生活,她为自己找了一份新工作——到桑菲尔德做家庭教师。这个无貌无财的女子以她的智慧、善良、坚强吸引了桑菲尔德的主人罗切斯特,他们热烈地相爱了。在婚礼上,简·爱惊闻罗切斯特已经有了妻子,就是桑菲尔德里那个疯女人!这个真相如同晴空霹雳,将简·爱由幸福的颠峰摔到了地狱,她痛苦地离开了桑菲尔德,昏倒在流浪的途中。简·爱被牧师圣约翰一家收留了,圣约翰是一个被宗教“修剪驯化了天性”的人,他认为简·爱是做传教士的妻子的最佳人选,于是用“神威”来对她软硬兼施。关键时候,简·爱似乎听见了罗切斯特的呼唤,她冲破了所有的顾虑和回忆的枷锁,毅然奔向无数次魂牵梦绕的桑菲尔德。然而,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疯女人烧死了自己,烧毁了桑菲尔德,烧残了罗切斯特。简·爱的归来给罗切斯特带来了光明,这对历经坎坷的爱人终于团圆。 《简·爱》选择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浪漫主义的情境。简·爱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姑娘,从小是孤儿,在慈善学校受教育,当她走进社会时,她的心智教养不次于任何人,却处于低人一等的从属地位;她接触到自己所欣赏和希冀的种种事物,但命运却不允许她得到这一切;最后,她通过爱情,完满地走进了生活。《简·爱》还是以其感动人心的对于一位“灰姑娘”式人物的奋斗史的刻画而取胜的。它具备了一部出色的小说所应有的素质:诗情画意、激情、生活知识。故事有一种自然展开的、始终不渝的趣味,紧紧地抓住你的注意力不放松,加上受哥特式小说的影响,所具有的那种神秘的气氛,更使读者的想象欲得到相当的满足。女主人公简·爱的形象非常独特,可以说一反传统小说妙龄佳人式的描写,她苍白、矮小,一点儿也不美,带点天才的味道,又带点儿悍妇的味道,有着不平凡的气质和丰富的感情体验能力,简·爱始终追求个人的独立性,那怕面对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如幻如神的爱情之箭。但她又顾及传统的道德藩篱。她闯进这个秩序井然的世界,向它的原则挑战,同时也时时梦想建立一个田园中的安定家庭。相应地,罗切斯特就被塑造成这样一个矛盾女人幻想中的形象,他强悍而又温柔,暴烈而又通情达理,在关键的时候,总是主动寻求与简·爱达到精神上的合契。得到罗切斯特,是简·爱一个理想的实现。可贵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简·爱一直是以其精神和道德上的美感力量来吸引罗切斯特的注意。100多年来,无数人阅读《简·爱》这本书,无疑也是同样的原因,谁能抗拒这样的话语的诱惑:“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到上帝面前。”它几乎成为全世界能阅读小说的妇女必读的经典之作,也跃入了世界文学中知名作品的行列。 然而,夏洛蒂,这位生活在偏僻荒凉的英格兰莽原的女子,一生却坎坷不幸,只留下以《简·爱》为代表的一部部不朽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她顽强坚韧的风骨的体现,一如莽原上迎风挺立的石楠。《简·爱》自问世以来,就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了几百种版本,在世界各国风行不衰,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不朽之作。狂飙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 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着,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呼啸山庄》使我想起埃尔·格里科的那些伟大的绘画中的一幅,在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声隆隆拖长了的憔悴的人影东歪西倒,被一种不是属于尘世间的情绪弄得恍恍惚惚,他们屏息着。铅色的天空掠过一道闪电,给这一情景加上最后一笔,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 ——毛姆 《呼啸山庄》出版后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神秘莫测”的“怪书”。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书的作者是后来享誉大名的勃朗特三姊妹中的艾米莉。 艾米莉·勃朗特生前寂寞,她一直居于故乡,凭着幻想与激情写作,可是,当她的《呼啸山庄》继姐姐的《简·爱》问世后,却没能像《简·爱》那样得到热烈的回应,相反,它却遭到冷遇和几篇严厉贬抑的评论。有一篇刻薄的评论甚至说:“是哪一个人写出这样一部作品来,他怎么写了10来章居然没有自杀?”不错,这是一本令人痛苦、强有力而又充满激情的书。艾米莉自小内向,缄默又总带着几分男性自居感,她少女时代总是困惑于恶这一问题,在那纯洁的抒情风格之间总徘徊着死亡的阴影。《呼啸山庄》是她借小说人物来述说自己心底几近撕裂的痛苦。 英格兰山峦起伏的北部,有一座几乎与世隔绝的“呼啸山庄”,主人恩萧一天从街头领回一个弃儿,收为养子,取名希剌克厉夫,恩萧让他与儿子辛德雷和女儿凯瑟琳一起生活。希剌克厉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萌发了爱情,但辛德雷十分憎恶他。老恩萧一死,辛德雷成了主人,不仅禁止希剌克厉夫与凯瑟琳接触,还对他百般虐待和侮辱。这种迫害的结果,加剧了他对辛德雷的恨,也加深了他对凯瑟琳的爱。 一天,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秘密外出,认识了邻近的画眉田庄的小主人埃德加·林顿。这个貌似温文尔雅的富家子弟看上了凯瑟琳的美貌,向她求婚。天真幼稚的凯瑟琳同意嫁给林顿,以便利用他家的财富,帮助希剌克厉夫摆脱哥哥的迫害。希剌克厉夫知道凯瑟琳出嫁的消息后,痛不欲生,愤然出走。 数年之后,一位英俊潇洒、神态威严的客人光临林顿家。这就是衣锦还乡的的希剌克厉夫,他此次回乡意在向曾经迫害过他,夺走他心上人的人进行报复。辛德雷生活放荡,很快挥霍了老恩萧留下的产业。当他看到希剌克厉夫发财回来,竟请他留在山庄,把剩下的家产抵押给他,沦为他的奴仆。希剌克厉夫也是画眉田庄的常客,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把他视作传奇式的英雄,随他私奔。他把她囚在呼啸山庄并折磨她,以发泄心头之恨。凯瑟琳也因希剌克厉夫的衣锦荣归而陷入感情的漩涡。不久她病倒辞世,留下一个刚出世的女婴——凯蒂。 伊莎贝拉趁凯瑟琳去世之际,逃出山庄,不久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林顿·希剌克厉夫。辛德雷在凯瑟琳死后不到半年也死于酗酒,而他的幼儿哈里顿落入希剌克厉夫的掌心。希剌克厉夫要在孩子身上进一步实施报复,把他“培养”成一个野蛮的人,让他经受自己童年时的遭遇。12年后,伊莎贝拉病死他乡,希剌克厉夫接回儿子。他酷肖他的舅舅,风度文雅,但自私自利,希剌克厉夫非常厌恶他。凯蒂在16岁生日那天,无意中遇到并不认识的姑父希剌克厉夫。当希剌克厉夫知道眼前这个少女就是自己的心上人凯瑟琳和仇人林顿的女儿时,爱恨交加,他实施了一场新的复仇计划:让她与自己的儿子成婚,以便名正言顺地独占林顿家的产业。在林顿病危之际,希剌克厉夫强迫凯蒂与他儿子草草成婚。几天后,林顿死去,希剌克厉夫又成了画眉田庄的主人。小希剌克厉夫婚后不久也悄然离开人世,让凯蒂沉浸在哀恸之中。 哈里顿也已23岁了,长得与青年时代的希剌克厉夫一模一样,尽管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缺乏人间的温暖,但敦厚忠实、风度翩翩。凯蒂对他产生了爱情。希剌克厉夫看到他们居然相爱了,决心拆散这对恋人。然而,昔日的凯瑟琳和他相爱时的情景浮现眼前,此时此刻,他心头的爱占了上风,他不忍心再报复。他要去寻找凯瑟琳。一个风雪之夜,他发出复仇后的狂笑,离开了尘世。 《呼啸山庄》以希剌克厉夫的爱情悲剧展示了畸形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其中希剌克厉夫的爱—恨—复仇—人性的复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作者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有时在阴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有时又是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之中。在小说中,作者在希剌克厉夫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希剌克厉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金钱和门第使他对凯瑟琳始终不渝的爱情转化为疯狂的复仇。希剌克厉夫的死是对凯瑟琳的真情回应,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可以说《呼啸山庄》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源自于人物“爱”与“恨”的极端的冲突,而在希剌克厉夫和凯瑟琳这对旷世情侣身上,极度的爱中混合着极度的恨,失去凯瑟琳使希剌克厉夫成为一个复仇狂。作者把故事背景放置在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两个山庄,和开放的大自然——和荒原之中,整个小说的情境就格外地“戏剧化”,阴冷而暴力,神秘怪烈又隐含着神圣的温情。 《呼啸山庄》亦是对于人性的一次深刻探索,洛克乌先生到来时所做的恶梦是人性的冻结,之后30年旧事的倒叙正说明人性的堕落的过程,而最后四章,则是人性的复苏,希剌克厉夫终于悟到了无止境的报复只会带来糟糕的结局。小说在讲述恶的过程中最终发现了善的可能。哈代和他的“威塞克斯小说” 山峦尽收眼底,太阳照耀着广阔的田野,为那片风景增添了气势恢弘的特点,小路是白色的,低矮的树篱的枝条纠结在一起,大气也是清澈透明的。就在下面的山谷里,世界似乎是按照较小的但是更为精巧的规模建造的;田地只是一些围场,从高处看去,它们缩小了,所以下面的树篱就好像是用深绿色的线织成的网,铺展在浅绿色的草地上。下面的大气是宁静的,染上了一层浅蓝,甚至连被艺术家称作中景的部分,也染上了那种颜色,但是远方的地平线染上的却是浓重的深蓝。这儿的耕地很少,面积不大;这儿的景物除了很少的例外,只见那些广阔的生长茂盛的大片草地和树木覆盖着大山中间的山峦和小谷。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正如中国的小说家沈从文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湘西世界一样,19世纪的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也用他的“威塞克斯小说”系列使他的家乡跟着他的名字走遍了世界。 托马斯·哈代(1840—1928年)是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他的故乡道塞特郡是他一生的居所,也为他的大部分小说提供了一个外部的蓝图。 哈代最有成就的作品是名为“威塞克斯小说”的一系列小说。威塞克斯是道塞特郡及其附近地区的古称。他这些小说展示了英国农村的恬静景象。《绿荫下》(1872年)描写了一种类似世外桃源的田园生活,这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社会生活。《远离尘嚣》(1874年)也是记述明朗恬静的田园生活的,但已经隐隐透出一种悲剧的情调,作者已开始了解在现代社会幸福的田园生活只是一种幻想,在后来出版的《还乡》(1878年)和《卡斯特桥市长》(1886年)里,他已经不再幻想世外桃源式的田园生活,传统社会的灭亡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这两部小说中都突出了命运对人的冷酷无情。 《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是他的主要作品。《德伯家的苔丝》(1891年)描写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一生的悲惨遭遇。她渴望凭自己的劳动过日子,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接二连三地碰壁。当苔丝还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因为家庭贫困,不得不上德伯家去当女工,遭到地主少爷亚雷·德伯的污辱,怀了身孕,因此她备受周围人们的歧视和道德偏见的压力。孩子病死后,她到一家牛奶场工作,认识了一个牧师的儿子——青年大学生安玑·克莱,不久便和他相爱。苔丝向克莱讲述了自己过去的不幸经历,克莱一反往常的态度,遗弃了苔丝,使她走上更加悲惨的道路。苔丝转到另一个农场劳动,做着非常沉重的活计。后来父亲死去,一家人沦落街头,纨绔子弟亚雷又来纠缠她,她不得已而又迁就了他。克莱在巴西经营事业失败后突然归来,苔丝悔恨交加,杀死亚雷,和克莱逃到森林过了5天的幸福生活,第6天早晨被捕,被法庭判处死刑。 作者通过描写苔丝一家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工业文明侵入农村给农民带来的痛苦。苔丝所受的种种压迫是农民所处苦境的写照。她为了生活,不得不忍受农业资本家的剥削,并受到富家子弟的污辱。但是使她陷入绝境的是资产阶级社会的道德偏见。代表这种偏见的克莱对她的遗弃,使她精神上遭到沉重的打击,是造成她的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说的副题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寄予了哈代对苔丝深厚的同情,作者认为她是无罪的,是个受难者。他赋予苔丝一切美好的品质,勤劳勇敢又富于反抗性,她坚持自食其力的尊严,反抗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道德。她不慕虚荣,不希罕贵族出身的祖先。她对克莱的爱是真诚的,她不是觊觎他的财产,而是想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和“爱的奴隶”。她也有旧时代的弱点,旧的道德观在她身上还有影响,她既认为自己的失身是无辜的,又觉得自己在命运面前是有罪的,她既有反抗命运的一面,又有听天由命的一面,因而有时不免陷入自悲自叹。 《无名的裘德》(1895年)是《德伯家的苔丝》的姊妹篇。主要是写青年石匠裘德一生的遭遇。主人公是个孤儿,但是自幼聪明,学习优秀,他一心希望入大学,将来做一个教师,但资本主义社会的高等学府蔑视这个出身低微的青年,把他排斥在门外。为了谋生,他当了一名石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表妹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但是俩人的情投意合却触犯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宗教和道德教条,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爱人离去,孩子惨死,他自己也在孤独中死去。裘德一生的遭遇,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于有才华、有理想的青年的扼杀。而他的爱情悲剧则批判了社会的陈规陋习对于人的自由的束缚。 哈代的小说都闪现着人道主义的光芒,他的小说主人公往往都是仁爱的象征。苔丝和裘德,虽然一个是农业工人,一个是石匠,但都是他的“仁爱”思想的具体表现。苔丝虽被克莱遗弃,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但她宽恕了克莱的行动,默默地等候着他的归来。裘德虽然对社会提出强烈的控诉,但他一心希望用仁爱的思想去改造社会,只是在冷酷的现实面前,他的理想无法实现。 哈代的小说具有浓厚的悲观色彩。人的悲剧都是冥冥中由神的意志安排,无论人们怎样努力和反抗终归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他的小说在情节和结构的安排上也反映出宿命论的观点,导致主人公悲剧的每一个步骤,都被写成是不可避免的事件。他甚至用神秘的预兆、诅咒等手法来渲染悲剧的必然性。智者絮语——蒙田和他的随笔 读者,这是一本真诚的书。我一上来就要提醒你,我写这本书纯粹是为了我的家庭和我个人,丝毫没考虑要对你有用,也没想赢得荣誉,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 ——蒙田《致读者》 在许多人看来,随笔不过是一种随心而作的小作品,不能够进入辉煌的文学殿堂,可是事实却会让他们无话可说,蒙田这位法国的思想家就是因随笔而进入了文学史殿堂的。 蒙田(1533—1592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人文主义者、着名的散文家。《蒙田随笔》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出版,此后,一版再版,到今天,差不多世界上每一种语言的版本都可以见到。《蒙田随笔》先后写了近10年,随着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作品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他行文如水银泻地,变化多采,他的散文内容庞杂纷繁,不断地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甚至出现了一些与内容不大相干的枝蔓,仿佛是作者漫不经心一挥而就的。他是启蒙运动以前对知识权威持批判态度的批评家,是一位对各民族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他所关心的问题,直到今天仍然还存在,读他的随笔,很容易把他视作一位可以和我们一同深入讨论问题的现代人。 有人说,蒙田是个怀疑论者。对他那个时代那些被人天天当作新闻写着的奇迹,他是以怀疑之笔写作的。“以我看来,世界上的什么怪异,什么奇迹,都不如我自己身上这么显着……我越通过自省而自知,我的畸形就越令我骇异,而我就越不懂我自己。”这就是蒙田——一个怀疑论者。他的怀疑论是这样的,当看到事物的两面而无从肯定时,虚心地不作结论是最为适宜的;这样的怀疑论使他对人对己都很宽容,这种宽容来自对人类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每个时代的人对蒙田的随笔都好评如潮。房龙这样说蒙田的《随笔集》:大臣们的演讲和政治哲学家的论文极少受人欢迎,但蒙田的书却在以智慧之士座谈会的名义下聚在一起的文明人中阅读、翻译和讨论,并且持续达300多年之久。在17世纪,德·塞维尼夫人对蒙田的魅力赞不绝口:“我有许多好书,蒙田当属最佳,他们绝对不会愚弄你,你还需要什么呢?”18世纪的孟德斯鸠说:“在大多数作品中,我看到了写书的人;而在这一本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思想者。”伏尔泰则大声赞美蒙田:“蒙田像他所做的那样朴实描述自己,这是多么可爱的设想!因为他描绘的是人性……”唯有卢梭对蒙田有异议,他钟情于清水芙蓉式的文字,因此他不喜欢蒙田起伏多变的文笔。而与卢梭同时的百科全书派的德利尔则说:“他善于像哲人那样讲话,像朋友那样谈心。”19世纪,蒙田的崇拜者遍及全世界。司汤达、歌德、席勒、拜伦、萨克雷、爱默生都十分推崇蒙田。20世纪是一个众说纷纭的世界,可是人们对蒙田的评价反倒比前边几个世纪中的任何一个世纪都要统一。蒙田是那些追求心灵独立者的亲密私交,阅读蒙田是人们精神休闲的最好去处。 他用一系列的随笔给自己画了一幅完整的肖像,既画出了他的性情和他的癖好,也画出了他的缺点;读他的随笔你可以像了解一个朋友一样了解他,甚至比朋友还觉得亲切,在你了解他的同时,你对自己的内心也会有所发现。 他是从第一页起就决心要讲述关于他自己的一切。正如他在《致读者》中所说的:“读者,这是一本真诚的书。我一上来就要提醒你,我写这本书纯粹是为了我的家庭和我个人,丝毫没考虑要对你有用,也没想赢得荣誉,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读者,我自己是这部书的材料,你不应该把闲暇浪费在这样一部毫无价值的书上!再见!”他也真的这样做了。关于他自己,他在随笔中讲了又讲。可是他绝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在书的开头几页蒙田就跟人交上了朋友,而随着那一篇篇随笔伸展开来,他必会成为你亲密的朋友。读这些随笔,你大可不必正襟危坐,只需漫不经心地浏览,眼睛扫过书页如同你透过窗户看外边的草坪,等待什么有趣的事出现。 《蒙田随笔》全书采用单线条的咏叹与勾勒,陈述自己对于自身个体、人类生活方式与现实世界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它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所感觉的自我,他所体会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他所理解的现实世界。 在《论不同的方法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中,作者开篇即说:“当我们所冒犯的人手操我们的生死大权,可以任意报复时,最普遍的感化他们的方法自然就是投降以引起他们的怜恤和悲悯。可是相反的方法,勇敢与刚毅,有时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在《论闲逸》中,他说:“如果没有一定的主意占据心灵,把它约束范围住,它必定无目标地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这里的作者是一个反对虚无主义的人。在《热爱生命》中,作者认定“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言下之意就是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 当然这些不过是蒙田随笔中散落的一片片美丽的毛羽。埋头于他的随笔世界,你会发现那个独特的蒙田,那个在随笔中迷恋自己而不自恋的蒙田,那个为自己的不一致而着迷的蒙田,那个感到毫无希望了解自己的蒙田。读过了,也许你才会更深地体味蒙田所说的:“没有什么能比好好地、尽力地扮演一个人这样美,这样合法了;也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比认识到好好地、自然地过此一生更艰难。……就我来说,我爱生活,并开拓生活。”·第二篇 辉映百代的法兰西文苑·剧团里的戏剧大师——莫里哀 莫里哀描写任何一个性格,都不可能不在社会里遇到一个……他描写这一个,而描写的东西却能符合100个。 ——莫里哀 1645年初春的一天,法国巴黎的一个监狱关进来一个脸膛赤红、浓眉大眼、极富表情的青年。这个看上去很适合做一个喜剧演员的青年就是法国17世纪杰出的喜剧大师莫里哀。 莫里哀(1622—1673年)生于巴黎一个具有“王室侍从”身份的宫廷室内陈设商家庭。1643年向父亲宣称放弃世袭权利,与贝雅尔兄妹等朋友组成“盛名剧团”在巴黎演出,在此时他取了艺名莫里哀。十几年流浪艺人的生活,使他历经坎坷,却加深了他对法国社会的理解,也磨练了他戏剧艺术的才华。他的剧本也同他本人一样历尽曲折,为了争取剧本的上演,他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他不仅是杰出的喜剧诗人、编剧、戏剧理论家,也是优秀的演员,他演技和噪子为时人所称道。长期紧张的工作使他积劳成疾,在《没病找病》演出后去世。 莫里哀是古典主义作家,但并不拘泥于古典主义法则。他的喜剧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特色。他共留下33部剧作和8首诗。他的喜剧主要是为广大观众服务,而不是为狭小圈子里的贵族看客服务的。他不赞成用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认为它们束缚诗人、作家的才能。剧本写得好坏不在于这些规律,而在于是否能感动观众。 《可笑的女才子》(1659年)是他第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喜剧,他嘲笑了法国封建社会生活附庸风雅、矫揉造作的丑态和贵族沙龙的所谓“典雅”的文学流派。因这部讽刺喜剧刺痛了自命风雅的贵族男女,一度被禁演。在《丈夫学堂》(1661年)和《太太学堂》(1662年)两部风俗喜剧中讨论了爱情、婚姻、教育以及其他社会问题。《太太学堂》的主人公阿尔诺耳弗年老、富有,相信金钱购买一切。他用钱买来年轻的阿涅丝,用贤妻良母的道德观念和摩西十诫的宗教思想教导她,想把她培养成为奴隶式的妻子。但事与愿违,阿涅丝爱上了青年奥拉斯,和奥拉斯结了婚。 《伪君子》(1664—1669年)是莫里哀喜剧的最大成就。它的讽刺矛头直指教会。达尔杜弗是个披着虔诚的天主教徒外衣的骗子。奥尔贡和他的母亲被他所欺骗,像圣人一般地颂扬他,供养他。达尔杜弗则极尽演戏的才能,在一些琐屑事情上表现他的“崇高”的宗教德行:“有一天他祷告的时候捉住了一个跳蚤,事后还一直埋怨自己不该生那么大的气,竟把它捏死了。”鬼迷心窍的奥尔贡打算把爱女嫁给他,把财产托付给他,甚至把不可告人的政治秘密告诉他。在这个伪君子的挑拨下,奥尔贡驱逐了自己的儿子,并剥夺了其财产继承权。可是这个“上帝的意旨”的执行者竟然想勾引奥尔贡的妻子,他竟然恬不知耻地说:“如果上帝是我的情欲的障碍,拔去这个障碍对我算不了一回事。”真相大白后,他就利用奥尔贡告诉他的政治秘密来陷害对方。到了这时候,他还厚颜无耻地说,他之所以这样做,都是为了上帝,为了国王。达尔杜弗这个伪君子的形象讽刺了当时社会中那些披着慈善事业的外衣,实际上却干警察特务工作,暗中监视居民,陷害倾向信仰自由的人,达尔杜弗就是这些伪善信士的典型形象。 对达尔杜弗形象的塑造莫里哀独具匠心。达尔杜弗还没出场,观众就了解了达尔杜弗的性格——他是一个伪善者。前两幕是一场又一场的吵闹,在场的7个人在争执中亮相,他们争论的中心是怎样看达尔杜弗,这种间接描绘的手法使观众未见其人,先知其行,到他出场时所说的几句假虔诚的话,几乎成了对他的品行的绝妙讽刺。 《伪君子》也是喜剧手法与闹剧手法的完美结合。第四幕让奥尔贡藏在桌子下面是富于喜剧色彩的安排。达尔杜弗的表白越坦率,就越是引人发笑,因为观众知道奥尔贡在偷听,而妻子既是在对达尔杜弗说话,更是在对奥尔贡说话,她不断挑逗达尔杜弗,以便使丈夫觉悟。奥尔贡倒沉得住气,始终没露面,急得妻子不断暗示他出来。最后奥尔贡才在达尔杜弗出去张望的时候跑出来,躲在妻子身后,直到伪君子动手动脚,才迎上前去,这时喜剧达到了高潮。 《伪君子》对宗教的尖锐讽刺引起社会的激烈风潮以至被禁止演出。莫里哀不得不三次修改他的剧本,把三幕剧改为五幕剧,让穿黑袈裟的达尔杜弗换上世俗服装,但讽刺宗教伪善的主题并未改动。他数次上书陈情都没有使他的这部名剧解禁。直到他死的那一年,《伪君子》才第一次公开演出,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从此成为莫里哀的最受观众欢迎的剧本。 《吝啬鬼》(1668年)则塑造了一个视钱如命的吝啬鬼形象。阿尔巴贡是放高利贷发财的资产者。他在儿女面前装穷,嫌他的儿子在穿着打扮上花钱。对女儿的婚姻,他考虑的是对方要不要陪嫁。他放高利贷的债主竟然就是自己的儿子。他想续弦,却成了儿子的情敌。这些巧合大大加深了喜剧气氛,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在金钱面前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莫里哀的喜剧沿用了古典主义的优点而不受其束缚。他化腐朽为神奇,以高度的技巧妙用三一律。莫氏喜剧种类和样式多样化,已超越古典主义的范围。他又是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他的喜剧坚持平民趣味,善于在风趣、粗犷之中表现出严肃的态度。他的喜剧不是纸面上的读物,都是直接为舞台演出而写作的。他的喜剧语言是日常生活用语的提炼,在舞台上显得特别自然生动。他崇尚平民精神,自觉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反映了他的反封建倾向。开一代文风的思想家——卢梭 对很少作家才可以这样说:“要是没有他,法国文学就会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卢梭就是属于这一类作家。在一个所有作家都由社交活动造就的时代里,他们一步步从17世纪雍容华贵的贵族文体发展到18世纪的马里佛文体,再发展到离经叛道、玩世不恭的阶段。这位既非法国人又非贵族的日内瓦公民,毫无贵族的风采可言,却多愁善感胜过风流情种,乡间的孤寂较之沙龙更常在他心头萦回。他使我们饱览瑞士和萨瓦地区的景色,使文坛充满一种清新的气息。 ——安德烈·莫洛亚 安德烈·莫洛亚说卢梭这样的一个作家:“要是没有他,法国文学就会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卢梭以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身份而对文学影响如此之大,这在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虽然有很多思想家兼享文学家之名,可是能引领一个时代写作之风的大概只有卢梭一人而已。 卢梭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他生而丧母,随父亲读了许多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的名人传记。13岁至15岁时他在一个店铺里度过了两年困苦的学徒生涯。不久他到法国开始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德·瓦朗夫人为他的流浪生活提供了第一个安宁的港湾;在那儿,卢梭度过了近10年的浪漫而稳定的生活。1749年,卢梭发表《论科学与艺术》使他一举成名。在法国蒙莫朗西森林附近度过的几年是他文艺创作的丰收期,他的四大名篇《新爱洛绮丝》、《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中的三篇问世于此时。因《爱弥儿》激怒了当局和百科全书派,给卢梭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他晚年在离群索居的生活中完成《忏悔录》。 在1761年,这个曾一度严厉谴责小说的人发表了一部用书信体写的爱情小说《朱莉,或新爱洛伊丝》,全书的笔调平实,以故事情节的简单独具特征。在他的《忏悔录》中,他这样评价这本书:“人们在这部书中最未觉察到的、并将永远使这部书成为独一无二的作品的,是它的题材的简单和中心思想的连贯,全部思想都集中在三个人物身上,贯穿六卷,既无题外的插曲,也无浪漫的奇遇,而且,无论在人物或情节方面,都没有任何邪恶的描写。” 《新爱洛伊丝》的主题是:通过纯洁的爱情,建立美好的家庭,进而建立良好的社会。通过对书中人物的塑造和社会风尚的描绘,他反复表述了这个主题。 爱洛伊丝是12世纪的人,她和她的教师阿贝拉相爱,遭到她叔父的反对和暴力干预。有情人未能结为眷属,但仍互相依恋,书信往来,直到阿贝拉死后为止。这个哀艳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卢梭。因此,他把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朱莉比做爱洛伊丝,将他的小说取名为《朱莉,或新爱洛伊丝》,这表明了书中的女主人公朱莉与爱洛伊丝相似的爱情遭遇。 全书的故事情节是:朱莉·德丹治和她的家庭教师圣普乐相爱,她的父亲德丹治男爵极力反对,不愿把女儿嫁给一个平民,于是,圣普乐远离朱莉,希望忘掉他的爱情,而朱莉迫于父命,和一个与她相差很大的俄国贵族沃尔玛结婚。他们的爱情是纯洁和真诚的;不能结合在一起,他们不断书信往返,互诉真情。他们动人的爱情故事,就是通过他们俩人之间,以及他们与克莱尔、爱德华·博姆斯顿和沃尔玛之间往来的书信展开的。作者对全书结构的处理也独具匠心。前三卷主要写朱莉和圣普乐的爱情发展,后三卷通过他们爱情故事的叙述,尽情讴歌美好的德行,赞美婚姻的神圣,吟哦自然的风光,针砭社会的积弊。全书的语言不尚华彩,以文笔清新朴实取胜。 卢梭笔下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成了一部颂扬善良风尚、匡正民风民俗和描绘大自然的美的散文诗。书中最令人同情和赞美的,是女主人公朱莉和她在爱情上所表现的美德。朱莉和圣普乐都是多情的。圣普乐始终眷恋着朱莉;而朱莉也不能忘情于她昔日的情侣,但她又忠实于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沃尔玛对两人的爱表示理解,还真诚地把圣普乐接到自己家中作客。朱莉和圣普乐的爱情悲剧在于:在等级社会里,门第无疑是不同地位的人的最大鸿沟。 卢梭写《新爱洛伊丝》有一个更深远的目标,即达到“社会的协调与社会的和平”。卢梭对他和狄德罗等百科全书派哲学家的分歧倍感痛苦,因此,他笔下的两个信仰对立的人物极富宽容精神,各行自己的美德,避免了彼此的冲突,共建美满的家庭。可以说,告诉人们如何生活和相爱,是贯穿《新爱洛伊丝》全书的思想脉络。 卢梭的自传体作品《忏悔录》是他最后一部力作。在历史上多得难以数计的自传作品中,这是一部文学名着。它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而为撰写者赢得了文学园林的一席之地。当时很有权威的一位批评家说这是“自巴斯喀以来最大的革命”。卢梭在自传中“完全按本来面目把自己表现出来”。他大胆把自己的隐私公之于众,承认自己产生过卑劣念头,有过下流的行为,把他自己50年的经历如实道来,成为一部说真话的书。无数读者感动于卢梭的坦诚。书中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坎坷经历的述说,对内心世界的剖析,使该书成为一部极富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作品。浪漫领袖——雨果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与共。 ——雨果 这是一本危险的书……它会在广大读者心中播下最凶暴、最残忍的种子——奢求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 ——当时反动政府的评论家 “?” “!” 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世界上最短的两封信,作者分别是法国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维克多·雨果和出版商赫斯特与布莱克特的编辑室。第一封信是作家问询他的作品《悲惨世界》的发行情况,第二封信是编辑室给予的答复。这个小小的惊叹号的确是对《悲惨世界》这部着作的最好评价。 《悲惨世界》是雨果众多作品中流行最广、版本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在巴黎发行后,雨果的朋友保尔·麦利斯致信告诉他:“已经6天了,巴黎发狂地阅读着《悲惨世界》。一开始的口头议论和报纸简讯就预示着巨大的成功,这是很容易料到的。人们赞赏,着迷。再也听不到嘁嘁喳喳的非议和支支吾吾的搪塞了。这部完整的创作以其伟大恢宏和高尚仁爱的正义思想使人们震惊不已。它超过了所有创作,势不可挡地征服着许多读者。”《悲惨世界》的强烈震撼力同时也让那些反动政府的评论家感到不寒而栗,他们用恶毒的攻击来掩饰自己的恐惧:“这是一本危险的书……它会在广大读者心中播下最凶暴、最残忍的种子——奢求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两百多年的时间证明,《悲惨世界》是雨果留给全世界的伟大遗产,它以丰富真实的内容、广博渊深的思想、浩淼奔腾的情感,闪耀在世界文学的星空,焕发着永不熄灭的光芒。 作家一直以来都想写一部大型的社会小说来表现这样的主题:赏罚不明、赦免罪人的社会,赤贫如洗的人民生活,一个真正的圣人改变了一个罪犯的一生。《悲惨世界》以苦役释放犯冉阿让的经历为主线,再现了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7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4次逃跑,刑期加到19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换姓埋头工作,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却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然而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己救人,最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作品中还通过描写一个不幸女子芳汀的一生和她的私生女柯赛特的遭遇来揭示社会逼良为娼、儿童身心受虐,从而全面地展开对社会的批判。 这部小说集中地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法律:高级的法律是仁慈和爱,它可以杜绝罪恶,唤起良知,进而改革社会拯救人类,低级法律是刑罚,它依靠惩治,却只能加深犯罪。前者的体现者为米里哀主教,他用道德感化和博爱唤醒了冉阿让的良知,使他成了真正的人;而后者的代表警官沙威,则如鹰犬一般跟踪冉阿让,迫害孤女寡母,如同冷血的动物,他最后精神崩溃投河自尽,表现了现存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虚弱及它的破产。作者企图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作为消除社会痼疾的武器,有其局限的一面。 《悲惨世界》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这里有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巴黎的贫民窟、修道院、法庭、监狱、资产者的沙龙、大学生居住的拉丁区,构成广阔而典型的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画面;小说的人物也是典型的。但占主导地位的是浪漫主义风格,雨果倡导的美丑对照原则在人物塑造、场景描写等多方面广泛地得到运用;作者善于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不同寻常的人物,用虚构的偶然的因素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小说还充满着浓郁的抒情气氛,整部小说弥漫着浪漫主义气息。 发表于1831年的《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另一部具有重大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故事发生在15世纪的巴黎,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认为情欲是罪恶,但是他见到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后,发疯地爱上了她,他不择手段地想占有她,但不能实现,于是他开始迫害爱斯美拉达。另一个爱慕爱斯美拉达的是相貌奇丑的敲钟人喀西莫多,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爱是高尚的和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不能占有爱斯美拉达,就嫁祸于她,把她送上绞刑架,喀西莫多激于义愤把副主教从高塔上推下来。小说揭露了上层人物的虚伪、奸诈,在下层人物身上寄托了作者通过爱、仁慈拯救社会的美好愿望。通俗历史小说,谁与争锋——大仲马 他的为人像夏日的雷雨那样爽快,他是个讨人喜爱的人。他是密云,他是雷鸣,他是闪电,但他从未伤害过任何人。谁都知道,他待人温和,为人宽厚,就像大旱中的甘霖。 ——维克多·雨果 公元19世纪那100年间,在法国那块50多万平方公里的六角形土地上,为文学的天空增添了许多耀眼的明星:法国文学之父雨果、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自然主义大师左拉、法国近代散文的典范福楼拜、作品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永恒朝气的司汤达、素有“想象与真实的奇特调和师”的都德……在璀璨的群星之中,以通俗历史小说独占鳌头的是大仲马。大仲马在通俗历史小说这块园地里,是首屈一指的高手。 大仲马是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少有的多产作家。从他以《亨利三世及其宫廷》开试笔锋,一发不可收拾,在近4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作品多得惊人,光是小说就有250卷以上,其他还有不计其数的戏剧、动物文学、儿童文学、随笔等,全部作品多达280余卷,他甚至还写了一部《烹饪大全》。他的作品林林总总,以致引起不少人对他的猜疑和非难。有的说大仲马常常收买无名作家的作品,然后在上面签下他的姓名;有的说大仲马只是雇用能完全模仿他笔迹的人做他的秘书;还有的说大仲马是如何创作的呢?很简单,他既抢又盗,他用不着拿笔,只用一把剪刀就够了。大仲马的回答是:“在广袤的文学领域里,在有关人类行为方面,不可能存在史无前例之事。作品中的人物被置于类似的境遇中,以同样的方法行动,以同样的话语自我表现,是常见的事”;“我获取别人的东西不是偷窃,而是征服,是合并。”不过历史是公正的。美国优秀的传记作家盖·恩度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还了这位被误解的大作家以清白:“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打发他们的人生,相比之下,这个世上有个人却以10倍于常人的精力活着,这个人就是《三剑客》和《基督山伯爵》的作者大仲马。说他是吹牛专家也好,剽窃者也好,请人捉刀代笔也罢……但这一切恰恰可以证明,他是一位无与伦比的精力旺盛的伟人。” 《三剑客》和《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最着名的代表作。《三剑客》无疑是他作品中最精华的一部。小说以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和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的首相黎塞留红衣主教的矛盾为背景,穿插群臣派系的明争暗斗,围绕宫廷里的秘史轶闻,展开了极富趣味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少年勇士达达尼昂,骑一匹长毛瘦马,告别双亲,远赴巴黎,希望在国王火枪队里当一名火枪手。在队长府上,他跟阿托斯、波托斯和阿拉米斯三个火枪手结成生死与共的知己。当时的国王路易十三、王后安娜·奥地利和首相黎塞留之间互相争权。国王对达达尼昂几次打败首相部下暗自褒奖,而首相却怀恨在心。首相利用王后的隐私向国王屡进谗言。王后在心腹侍女波那瑟帮助下,请达达尼昂相助。达达尼昂与波那瑟一见钟情,便满口答应,在三个朋友的全力支持下,他们经过一路磨难,唯有达达尼昂如期抵达了目的地伦敦解救了王后的燃眉之急,粉碎了红衣主教的阴谋诡计。 红衣主教黎塞留又生奸计,利用新旧教徒的矛盾引发的法英战争,妄图除掉情敌白金汉。为达此目的,他收买天生丽质、心狠手辣的美女米拉迪。达达尼昂为其美貌所动,跟他发生关系,发现了米拉迪肩烙一朵百合花——当时欧洲女子犯罪的耻辱刑迹。她对达达尼昂恨之入骨,几次设陷阱暗害,均未成功。 在以围困拉罗舍尔城为战事焦点的法英对垒中,黎塞留和白金汉为两国的主帅。黎塞留暗派米拉迪赴英卧底,乘机行刺白金汉;米拉迪提出以杀死达达尼昂为交换条件。她一踏上英国的土地,即被达达尼昂泄露消息,遂遭软禁。囚禁中,她诱惑了温特勋爵的心腹看守费尔顿,费尔顿刺死了白金汉。米拉迪在归法途中,毒死了达达尼昂的情妇波那瑟。达达尼昂和三位朋友一路追踪米拉迪,终于找到了她。他们揭开了米拉迪的老底:她当年遁入空门,不甘寂寞,诱惑了一个小教士,因此被烙下了一朵百合花。教士携带米拉迪越狱逃跑,私奔他乡。在异乡,米拉迪抛弃了小教士,和当地一位少年拉费尔伯爵结婚,弄得后者倾家荡产又弃他而去。拉费尔伯爵化名阿托斯进了国王火枪队,以慰失恋受骗之苦。米拉迪逃到英国,骗得温特勋爵之兄与她成婚,并生有一子。但为了独占丈夫的遗产,她又谋害了第二个丈夫。她罪恶累累,天怒人怨,当即在利斯河畔被正法。至此,达达尼昂、阿托斯、波托斯、阿拉米斯、温特勋爵和刽子手各自都报仇雪恨,了却了夙愿。 黎塞留对米拉迪遇害一事耿耿于怀,便命亲信罗什福尔捉拿达达尼昂。他不卑不亢,坦言相陈,感动了黎塞留,达达尼昂非但没被诛,反而擢升为火枪队副官。其余三名火枪手或归乡里,或娶孀妇,或皈教门,萍飘絮飞,全书也告终。 在艺术方面,《三剑客》充分显示了大仲马想象思维的超凡脱俗,构织故事情节独具匠心,刻划人物别具特色。他的妙笔下,主人公达达尼昂和另三个伙伴的性格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达达尼昂风流倜傥,果敢机智,对朋友侠肝义胆,对爱情执着追求,对敌人嫉恶如仇;阿托斯平素少言寡语,遇事沉着冷静,处世稳重老练;波托斯胸无城府,大胆鲁莽,贪钱爱财;阿拉米斯足智多谋,才思敏捷,温文雅儒,是一个智囊式的人物。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善于将他们置于各种不同的决斗场景,突出了中世纪史诗中骑士剑客的传奇色彩。大仲马笔下的红衣主教黎塞留和其亲信米拉迪也生动可信:前者不可一世,呼风唤雨的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后者的狠辣心肠被刻划得入木三分,米拉迪时而像温柔的天使,时而像凶恶的魔鬼,时而才气横溢,时而凶像毕露。这些人物已经成为世界小说之林中的经典人物。文学界的拿破仑——巴尔扎克 我在两种永恒真理的照耀下写作,那是宗教和君主政体。 ——巴尔扎克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希望再看一眼祖国,就像一个人出远门之前,要吻抱自己的亲娘一样。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维克多·雨果 1850年8月20日,维克多·雨果在一位刚刚谢世的作家墓前发表悼词:“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希望再看一眼祖国,就像一个人出远门之前,要吻抱自己的亲娘一样。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这位伟大的作家就是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出生在一个富裕但是却缺少温情的家庭,他的父母出身普通,经过苦苦经营才由农民变为“城里人”,所以,作为长子的巴尔扎克背负了他们太多的期望,8岁的他就被父母送到教会学校,从那以后一直承受着父母苛刻要求的压力。然而,巴尔扎克并不想成为父母理想中的能够出人头地的律师,他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但是这个梦想遭到家人的反对,为了惩罚他,他们几乎切断了对巴尔扎克的生活资助。曾经一度,巴尔扎克住在贫民窟里,把写作当成了谋生的手段,他既憎恨金钱社会的丑恶,又终生追求着金钱,既预见着贵族阶层的灭亡,又向往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他的身上充斥着种种矛盾,这些矛盾体现在他丰富的作品和他率性而为、从不做作的短暂一生中。 与文学抗争了一生的巴尔扎克力图在《人间喜剧》中概括19世纪前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全貌,把小说写成一部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风俗史。这部巨作包括96种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风俗研究”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在这里又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人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个方面。作品最初定名为《社会研究》,后来在《神曲》的启示下改用《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展示了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转折时期错综复杂的关系。金钱和欲望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巴尔扎克小说的中心,在他的如椽大笔下,人在金钱、权势面前的丑态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是其中两部最着名的小说。 《欧也妮·葛朗台》写一个贪婪、吝啬的老葛朗台为了金钱毁掉了女儿一生的幸福。老葛朗台在大革命期间,靠着脑子灵活,善于投机成了一个暴发户。他虽然有钱,却是一个守财奴,从不舍得花一个小钱,妻子、女儿都跟他过着穷酸的日子,甚至连自家的楼梯坏了也不修一修。他以自己的女儿作鱼饵,从那些求婚的人那里渔利。他的女儿欧也妮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姑娘,她爱上了自己的堂兄弟查理,老葛朗台却因为兄长已经破产将查理从家里赶走,还把欧也妮关在阁楼上惩罚她。后来,老头死了,给女儿留下巨额遗产,可女儿已失去了青春、爱情和幸福。欧也妮用这些钱做了很多善事,显示了作者的仁爱思想。 《高老头》是将巴尔扎克的创作推向顶峰的作品。《高老头》创作时,正值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被政府血腥扑灭,大批的人民被屠杀,城市被焚毁,刚刚取得革命胜利的资产阶级露出了冷酷狰狞的面孔。《高老头》就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描述当时社会的众生百态,揭露在金钱的诱惑下发生的种种丑陋肮脏的事情。 主人公高利奥老头出身微寒,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业,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而发了大财。他疼爱他的两个女儿,把她们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最后以价值巨万的赔嫁把她们嫁给了贵族子弟,使面粉商的女儿成了伯爵夫人;然而两个女儿挥金如土,像吸血鬼似地榨取父亲的钱财,当老人一贫如洗时,再也不许父亲登门,使之穷困地死在一间破烂的小阁楼上,女儿们连葬礼都不参加。通过高老头的悲剧,作者批判了建筑在金钱基础上的“父爱”和“亲情”,对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给予了有力的抨击。 《高老头》还成功地塑造了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和没落贵夫人鲍赛昂的形象。前者原为一个外省贵族青年,想来巴黎进大学重振家业,但目睹上流社会的挥金如土、灯红酒绿后,他往上爬的欲望倍增,在鲍赛昂子爵夫人和逃犯伏特冷的唆使下,日益丧失正直的良心,开始为金钱而出卖正直,特别是在见证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对待父亲像榨干的柠檬一般以后,更坚定了走向资产阶级道路的决心。《高老头》中主要描写了他野心家性格形成的过程,在以后的过程中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靠出卖道德和良心竟当上了副国务秘书和贵族院议员,而一切的取得都依赖于极端利己主义原则。鲍赛昂子爵夫人是巴尔扎克为贵族阶级唱的一曲无尽的挽歌,她出身名门贵族,是巴黎社交界的皇后,只因缺乏金钱而被情人抛弃,被迫退出巴黎上流社会,高贵的门第再也敌不过金钱的势力,她在后来因为同样的原因又一次被金钱出卖。她的遭遇告诉人们,贵族阶级除了失败之外不可能有更好的命运,金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高老头》在艺术上很严谨,作者设置了典型环境,让典型人物活动于其中,使人与人的金钱关系与环境相契合,书中安排了四条情节线索,以拉斯蒂涅的堕落为主线,其它几条起辅助作用,纵横交错又脉络分明;典型人物的刻画是巴尔扎克作品的最大特色,不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心理刻画,甚至一个细节,如高老头每吃一块面包都要放在鼻下嗅一嗅,都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然而生动的背后却是令人潸然泪下的悲剧,巴尔扎克为文学画廊上增添的“高老头”角色至今仍然让我们为之感动。象征主义之祖——波德莱尔 那时候到了,花儿在枝头颤震, 每一朵都似香炉散发着芬芳; 声音和香气都在晚风中飘荡; 忧郁的圆舞曲,懒洋洋的眩晕! 每一朵都似香炉散发着芬芳; 小提琴幽幽咽咽如受伤的心; 忧郁的圆舞曲,懒洋洋的眩晕! 天空又悲又美,像大祭台一样。 小提琴幽幽咽咽如受伤的心; 温柔的心,憎恶广而黑的死亡! 天空又悲又美,像大祭台一样。 太阳在自己的凝血之中下沉。 温柔的心,憎恶广而黑的死亡! 收纳着光辉往昔的一切遗痕! 太阳在自己的凝血之中下沉。 想起你就仿佛看见圣体发光! ——波德莱尔《黄昏的和谐》 “艺术有一个神奇的本领。可怕的东西用艺术表现出来就变成了美;痛苦伴随上音律节奏就使人的心神充满了静谧的喜悦。”说这话的是波德莱尔,他来自那个盛产前卫艺术家的巴黎。沙尔·波德莱尔1821年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一位具有启蒙运动思想的画家。他受父亲艺术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从小就产生了对艺术的酷爱。但不幸的是,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远走,这给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 他所在的城市巴黎,是个繁华之城,也是文化之都,艺术气氛相当浓厚,吸引了各国的作家、艺术家纷纷来此相聚。诗人在这种气氛中生活、成长,逐渐形成了对艺术的敏感,也认识了这座五光十色、放荡不羁的城市。当他年轻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极端的浪漫派。后来,他又决定到印度去旅行,不料他在途中起了思乡之情怀念起家乡来。于是,他逗留在印度洋中当时法国的殖民地留尼汪岛和毛里求斯岛上。这南国明媚的阳光和葱郁诱人的景色留不住思乡情切的诗人,不久,他便匆匆地赶回了巴黎。这是他一生中最远的旅行,丰富了他内心的感受。在他的诗中读到许多描写海洋、阳光和异国情调的主题也不足为奇。 回到巴黎后,波德莱尔得到了父亲的一大笔遗产。于是他开始了放浪不羁的奢侈生活,住着豪华的宅邸,穿着风雅的衣服。他母亲看到他这样铺张浪费、挥金如土,就为他找了一位法律顾问,限定了每月的花费。从此,波德莱尔便一直过着艰苦的日子,而生活的艰苦给他的写作带来了动力。开始时,波德莱尔主要写艺术批评,以犀利的笔锋阐明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想观点,又以优美的风格创作了不少出色的散文诗。1848年2月革命时期,受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鼓舞,他甚至活跃在街头的革命群众中。很快理想破灭,波德莱尔又回到了他的文学生涯中。后来,他接触到美国作家爱伦·坡的作品,爱伦·坡丰富怪诞的想象力以及他冷静准确的分析使波德莱尔脱离了当时浪漫主义诗歌的个人情感与忧愁苦闷的泥潭,并且发挥了想象力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诗人的生命短暂,留下的作品也少,除文艺批评论着外,只有一本诗集《恶之花》(收入157首诗)和两本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人工天国》。然而,就是这些短小诗文为世界文坛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使他成为一代现代派诗人和象征主义艺术家。 他的诗集《恶之花》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之作。当时,在法国文坛上,浪漫主义已经开始转入低潮,轰动一时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开始消沉、瓦解。在这个文坛凋零的时代,《恶之花》横空出世。这个诗集面目一新,独树一帜,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一些保守者认为这个怪物般的诗集是伤风败俗和亵渎神明的。因此不仅诗集被禁,而且诗人和出版商都被罚了款。当时的大作家雨果却对此书青眼有加,称它是“光辉夺目的星星”,给法国诗坛带来了“新的颤栗”。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是一部艺术技巧十分高超而思想内容又极其丰富的作品。 《恶之花》包括《忧郁和理想》、《巴黎画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6个诗组,通过作者本人在巴黎的生活经验,反映了近代颓废文人和艺术家的精神危机。诗集里充满诗人的痛苦、绝望、迷惑、悔恨以及摆脱邪恶、向往天国的情绪。诗人曾经说:“在这本残酷的书里,我写下了我的全部思想、全部心灵、全部信仰和憎恨。”可是作者对那些看似邪恶败坏的东西却采取迷恋和欣赏的态度,经过作者的妙笔,巴黎都市的种种怪异现象散发出一种诡异的美。从对美的沉迷到对恶的迷恋开始了诗歌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路。波德莱尔因此被奉为现代派诗歌的先驱,象征主义文学的鼻祖。在他的作品中,诗人绝妙地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他往往以很渺小、很可笑的小事象征社会生活中很复杂很庞大的现象,又常把现实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夸张;借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琐事寓意一些出乎意料的生活真谛,构成一种新鲜而丰富的意境。 几乎与《恶之花》出版的同时,波德莱尔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散文诗,作家要写“一种诗意的散文,没有节奏和韵脚的音乐”。这些散文诗后来组成了《巴黎的忧郁》这本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继续了《恶之花》开启的路子,波德莱尔自己说“这还是《恶之花》,但更自由、细腻和辛辣”。诗篇带着诗人同样丰富的思想和一反传统的审美观,并以更加自由的形式出现在文坛上。在这本散文诗里,既有诗人对肮脏、畸形的现实社会所进行的淋漓尽致、疾恶如仇的讽刺和挖苦,又有诗人对美的向往和引人入胜的描绘;诗中还飘荡着一些寓意深刻但又难以捉摸的纤细的思绪。诗人尽情地歌颂“孤独”、“昏暗”;歌颂那些“狗”,那些“浑身泥巴、满身虱子的狗”;用大量的笔墨、极度的同情去表现一位穷困潦倒的卖艺老人。诗人从“丑恶”中寻找美的东西,塑造了病态美,这也许看来是消极颓废的。但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它同《恶之花》一样,也可以看作是对现代文明特别是都市文化所造成的危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