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点系列丛书》※《知道点世界文学》作者:邱立坤简介英国诗歌的启明星是谁?为什么巴尔扎克号称文学界的拿破仑?德国文学的奠基人是谁?为什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荒诞派戏剧是如何问世的?……这些我们都应该知道点。目录·第一篇 英伦三岛的文学星空·英国诗歌的启明星——乔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 讴歌撒旦的诗人——弥尔顿 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笛福 隐匿的女性写作者——简·奥斯汀春天里的第一只夜莺——雪莱恶魔诗人——拜伦 英国小说之王——狄更斯 名利世界的记录者——萨克雷 女性世界的文学奇葩——夏洛蒂·勃朗特 狂飙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 哈代和他的“威塞克斯小说” 智者絮语——蒙田和他的随笔 ·第二篇 辉映百代的法兰西文苑·剧团里的戏剧大师——莫里哀开一代文风的思想家——卢梭 浪漫领袖——雨果 通俗历史小说,谁与争锋——大仲马 文学界的拿破仑——巴尔扎克 象征主义之祖——波德莱尔 我要为20世纪写作——司汤达 浪漫之梦的破灭——福楼拜和他的《包法利夫人》 《茶花女》背后的英雄——小仲马 高举自然主义的大旗——左拉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 法国的托尔斯泰——罗曼·罗兰 与时间抗争的意识流先锋——马赛尔·普鲁斯特 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 我们生活在一个荒诞的世界——加缪 为艺术而艺术——戈蒂耶 法国的象征主义 法国的超现实主义 法国的存在主义文学 法国的新小说派 ·第三篇 缪斯统治下的德国群星·德国文学的奠基者——莱辛 世界的一面镜子——歌德 建筑自由庙宇的伟大诗人——席勒 德国新诗的“第一只夜莺”——海涅 德语文学的世纪经纬——里尔克 揭开战争的面纱——雷马克20世纪的德国曹雪芹——托马斯·曼 当代德国文坛的祭司——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 ·第四篇 伏尔加河畔的文学之旅——俄罗斯和前苏联文学·俄国文学之祖——普希金“含泪的微笑”——果戈理 从“多余人”到“新人”——屠格涅夫的文学世界 灵魂的拷问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长寿的文学不倒翁——托尔斯泰短篇圣手——契诃夫 革命文学的雄鹰——高尔基哥萨克作家肖洛霍夫和他的顿河世界 影响一个时代的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命途多舛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用文学反思极权主义——索尔仁尼琴·第五篇 美利坚文学的百花园·为美国诗坛吹响革命的号角——惠特曼为娱乐的写作——爱伦·坡 清教徒时代的悲剧之爱——《红字》挑战自然的悲剧——麦尔维尔和他的《白鲸》挑起一场大战的小说家——斯托夫人从领航员到作家——马克·吐温 诊断西方现代文明的预言诗人——艾略特 “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建筑者——威廉·福克纳 在美国呐喊“救救孩子”——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打不败的硬汉——海明威 为美国文明留影——德莱塞 明天会是新的一天?——《飘》 黑色的幽默——《第二十二条军规》 阿瑟·米勒和他的《推销员之死》 19世纪上半叶美国重农派 迷惘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黑色幽默 ·第六篇 散落的文学之星——其他西方国家·西方文学的源头活水——荷马史诗“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奴隶也有自己的创作——伊索寓言新时代的第一声号角——但丁和他的《神曲》为骑士文学敲响丧钟——塞万提斯 文艺复兴的歌者——薄伽丘伟大的笑匠——拉伯雷 一个心灵纯净的孩子——安徒生 现代问题戏剧的巨擘——易卜生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叶芝 心理现实主义的开创者——茨威格“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卡夫卡 “世界文学界的大叛徒”——乔伊斯无法直面的荒诞世界——贝克特 人与文的革命——米兰·昆德拉15、16世纪西班牙的骑士小说 16、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现代主义 19世纪30年代后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 17世纪末欧洲的古典主义 18世纪欧洲的启蒙主义文学 19世纪下半叶以来欧洲的颓废主义 19世纪末欧洲的唯美主义 20世纪初以来的意识流 20世纪欧洲的荒诞派戏剧 ·第七篇 别开生面的东方和拉美·东方史诗的双子星座——《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 神灯、飞毯、乌木马的奇幻世界——《一千零一夜》 日本的《红楼梦》——《源氏物语》 日本千年文学之星——夏目漱石 印度诗圣——泰戈尔20世纪的东方神韵——川端康成和他的《雪国》 建造文学巴比伦塔的人——博尔赫斯和他的迷宫小说 魔幻现实主义第一人——马尔克斯 20世纪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 ·第一篇 英伦三岛的文学星空·英国诗歌的启明星——乔叟 真诚是人所能够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 ——乔叟 莎士比亚或许是英国最有名的诗人,可是他却无缘于英国诗人之父这个称号,为英国诗歌导先路的是在他200年前的诗人乔叟。1343年出生的乔叟是伦敦酒商的儿子,十几岁起进入宫廷当差。1359年随爱德华三世的部队远征法国,被法军俘虏,不久赎回。乔叟与宫廷往来密切,当过廷臣、关税督察、肯特郡的治安法官、郡下议院议员。他曾因外交事务出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到过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等国,有机会遇见薄伽丘与彼特拉克,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乔叟在庇护者失宠期间,被剥夺了官位和年金,经济拮据。他曾写过打油诗《致空囊》,给刚登基的亨利四世,申诉自己的贫穷。1400年乔叟逝世,安葬在伦敦威斯敏特斯教堂的“诗人之角”。他首创的英雄双韵体为以后的英国诗人广泛采用,因而被后人誉为“英国诗歌之父”。 乔叟把属于中古英语的东中部方言(伦敦方言)发展成为英国的文学语言。他又善于继承和吸收法国诗人和意大利诗人的诗歌技巧,并且运用这些技巧来丰富和提高英诗的表达能力。在《贞节妇女的传说》(1386年)里,乔叟第一次使用十音节双韵诗体。这个诗体非常重要,因为乔叟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年)就是用这个诗体写成的。这个诗体后来演化成为“英雄双韵体”,在新古典主义时期垄断了英国诗坛。除上述作品外,乔叟还写了爱情故事长诗《特罗伊拉斯和克莱西德》(1385年)。 1387年是乔叟创作的成熟期。他写了《坎特伯雷故事集》的总序。他一生的最后十几年大约都用在写这个故事集上面,但并未完成。尽管如此,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在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故事集当中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乔叟的故事集不仅是一个故事集,而且还是一个艺术整体。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乔叟的现实主义艺术的结晶。 《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内容如下:一群香客聚会在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一家小旅店里,他们准备到离伦敦70英里外的坎特伯雷城去朝拜殉教圣人托马斯·阿·贝克特的圣祠。作者在总序里对每一位香客都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连诗人(乔叟)在内,香客们一共是31位,代表中世纪英国社会的各阶层。骑士和他的儿子见习骑士代表贵族阶级和骑士精神,伴随他们的是仆人,一名自耕农。接着是一群教会人物,为首的是一位女修道院长,侍候她的人有一名尼姑和三名教士。其他的教会人物有一位和尚和一名托钵僧。其他社会阶层的代表有一位商人、一位牛津大学学生(在14世纪,大学生也属于僧侣阶层,毕业后要担任神职)、律师、自由农民──一位富有的中等地主。还有一群城市中间阶层人物,如一名衣帽商、一名木匠、一名纺织匠、一名染坊工人、一名制挂毯的工人以及一名厨师、一名船员或水手、一位医生。巴斯城的妇女──“新女性”的代表,她经营织布生意很赚钱。乡村牧师──僧侣阶层中社会地位最低下的成员,其在乔叟笔下却是十分高贵的人物。农夫──他是乡村牧师的兄弟,是一个穷苦的农民。还有磨房主、粮食采购员、田产经纪人、教会法庭的差人、教会经售赎罪券者。香客中后两种最不齿于社会。最后还有诗人乔叟本人。晚饭后,旅店主人哈里·贝利建议香客们在去坎特伯雷城的来回路上各讲两个故事,他自告奋勇作向导,并担任裁判,看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可以白吃一餐好饭。总序到此结束。《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其余部分包括故事和衔接段落。乔叟没有完成他的预定计划,故事集只有23个故事,其中有两个(厨师和见习骑士各自讲的故事)没有讲完。还有7处缺衔接段落。大多数的故事和总序一样,都是用双韵诗体写成的,只有两个故事是用散文写的(一个是诗人乔叟自己讲的《梅里白的故事》,另一个是乡村牧师讲的故事)。还有4个故事(律师、女修道院长、牛津大学学生以及第二个尼姑各自讲的故事)是用七行诗段(称为“君王诗体”)写的。另外,和尚讲的故事是用八行诗段写的。 在教士讲的《狡猾的狐狸》和《虚荣的公鸡》的故事里,《坎特伯雷故事集》幽默讥讽的特色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教士用学者的口吻讲话,或者搬弄华丽的词藻,或者一本正经地引经据典,讲述的却仅仅是一个关于公鸡、母鸡、狐狸的动物故事,传达的只是街头巷尾的琐闻。这种气势和内容的脱节,产生了一种幽默、滑稽的艺术效果。例如公鸡趾高气扬的神态在狐狸面前一扫而光;狐狸狡猾地诱使公鸡上当,而自己又不免同样被骗;公鸡、母鸡在言谈中显露出一副贵公子、贵夫人的气派,而在行动中又难免现出家禽的本色。乔叟正是通过这种事物本质与表象、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分离,巧妙地制造了笼罩全篇的幽默滑稽的喜剧气氛。 假如我们将这篇故事放在文艺复兴曙光初露的大背景上观照的话,不难发现无论是个性化的语言还是喜剧式的效果都被点染上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光彩。“妙相庄严”的教士自然改不了他的职业习惯,而救人脱离苦海的布道却蜕变为插科打诨式的动物寓言;上帝、教义之类当然仍是教士念念不忘的法宝,而故事却全然不顾宗教的庄严肃穆,透出一片人间的盎然情趣,归结为尘俗世界的生活格言:该睁眼时莫闭眼,该缄默时勿开口。这种重世俗、重现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流露也为这篇风格瑰丽、意趣盎然的动物寓言添上了意味隽永的一笔。 事实上,《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的独到之处,读者可以各取所需。除了这些有趣的、深刻的故事外,故事之间的衔接段落也值得赞扬。在这些段落里,乔叟显示出他的戏剧才能,人物性格写得鲜明、突出,对话滑稽、有趣。尤其是巴斯城妇女讲的故事的序言和卖赎罪券者讲的故事的序言,写得最为精彩。 乔叟虽然是个宫廷诗人,但他的生活经验却是多方面的。他熟悉14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也了解当时的欧洲社会。他熟悉法语和意大利语,但坚持用英语创作。他对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人物的语言,都能运用自如。他处理的题材面很广,对不同的题材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写作技巧和手法也是各式各样的。由于他的视野广阔,观察深刻,他写的14世纪英国社会的人物具有超国界的特点,也就是说,乔叟善于写人的普遍的、共同的特点,因此他的作品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吸引读者。 乔叟热爱生活,热爱人。他虽然也善于嘲笑和讽刺人们的缺点和错误,但他总的人生态度是同情和宽容。乔叟是一位严肃的诗人,一方面给读者提供极大的乐趣,另一方面仍对读者进行教育,希望读者成为更理智、更善良的人。但乔叟不愿直接对读者进行说教,总是寓教导于娱乐之中。在关于忠诚爱情和慷慨行为的故事(自由农民讲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话:“真诚是人所能够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这是乔叟的道德准则,也是他的艺术标准。乔叟忠诚于真理,忠诚于现实,忠诚于自然(包括人性),忠诚于艺术。乔叟的艺术是现实主义的艺术,他开创了英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莎士比亚和狄更斯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乔叟的继承人和弟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莱特的独白 莎士比亚就是这样的。他的剧本有很多东西,可以叫做人类心灵方面的新发现,他的文学活动把共同的认识推进了好几个阶段,在他之前没有一个人达到过这种阶段,而且只有几个哲学家能够从老远的地方把它指出来。 ——杜勃罗留勃夫 在西方世界,《圣经》无疑是一本家家必备的书,堪与《圣经》媲美的是《莎士比亚全集》。对于创造这一名着的人,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英国作家本·琼生曾这样评价他:“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大声宣称:“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国家而属于整个世界。”莎士比亚的作品给世界文学长廊留下了一道金光灿烂、难以企及的风景。 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我们对他的生平却知之甚少。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Shakespeare.William)出生在英国中部埃文河上斯特拉特福镇一个商人家庭,后来家道中落。他是否受过学校教育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已经不可得知。但从他的作品所引用和涉及的知识来看,他无疑是一个博学的人。1590年,莎士比亚开始独自编写剧本。他最早的剧作是在1590—1591年左右完成的历史剧《亨利六世》。这位受正式教育不多的乡下青年不久就在伦敦戏剧界崭露头角。他编写的剧本不断获得成功,后来他还成为伦敦环球剧场的股东。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从伦敦返回家乡。1616年,也是在4月23日,在他52岁生日的这一天,这位伟大的剧作家与世长辞。 莎士比亚只留下两首长篇叙事诗,154首十四行诗和少数杂诗,以及37部震撼舞台的戏剧。但这已足够奠定他在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打开莎士比亚戏剧集,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缭乱。书中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闪烁着艺术的光芒。作品为你展开的世界似不遥远,出现的人物也并不陌生,他们的思想、感情、行为、生活、道德观念,也远非是隔世的,他们的喜怒哀乐,仍然在激动着我们。这些戏剧最令人热血沸腾的是莎士比亚挥舞着个性解放的文艺复兴大旗向封建、宗教等堡垒发动的一次次酣畅淋漓的进攻,将蒙昧一次次斩于马下;人物形象塑造是莎士比亚对人类文化宝库所做的最杰出的贡献。他创造的戏剧人物类型广泛,数量众多,有名有姓者达700余人,其中哈姆莱特、罗密欧、朱丽叶、奥赛罗、夏洛克等不朽的典型已被列入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注重个性化、复杂化,通过人物行动、内心独白等多角度刻画人物性格。这些已成为后来剧作必不可少的手段。情节设计上他注重多层次、多线索、悲喜结合,使剧本生动活泼,不落俗套。在注重情节安排的同时,莎士比亚对结构要求也极严,几乎每个剧本都可用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和收场等五部分的正规布局加以分析,莎士比亚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戏剧语言在追求口语化的同时,也融入诗的优美,创造出生动的意象、美妙的韵律,开一代风气之先。当代英语中有许多词汇、短语、用法、谚语、格言都是从莎士比亚那里继承下来的。1953年出版的《牛津名句词典》中莎士比亚的占65页,而《圣经》只有27页。据70年代计算机统计,莎士比亚所用的全部词汇量达29066个,而《圣经》也不过6500多个。从这些数据中足可看出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 如今,莎学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被誉为世界学术的奥林匹克。莎士比亚研究机构遍及世界各地,莎剧已被译成70种文字(仅次于《圣经》),他的戏剧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上演,研究莎士比亚的学术专着浩如烟海。只在英语中,1983年统计当年共出3219种。如今所有大学都开设了莎士比亚课程,1980年新加坡教育部长因宣布以东方文字代替莎士比亚文字,从而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他在人们的抗议声中,被迫辞职。另外莎剧仅在美国每年就能卖出100万册,足见其销量之好。 莎剧数量众多,最有名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亨利四世》、《威尼斯商人》、《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其中后四部合称为四大悲剧。 《哈姆莱特》(1601年)是莎士比亚的四大着名悲剧之一。剧情讲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悲剧虽然取材于丹麦历史,但是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部的腐化和堕落,的尖锐的斗争。哈姆莱特替父报仇,杀死他的叔父,他自己也被叔父暗算,在与雷欧提斯的决斗中中毒剑身亡。这场发生在宫闱之中的冲突,不仅是家庭的悲剧,而且是皇宫、国家的悲剧。哈姆莱特最终未能实现他重整乾坤的愿望,临终前把王国交给了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 哈姆莱特的形象常常成为人们谈论这一悲剧的重要话题之一。这个人物既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崇尚人的理性的特征,又有宫廷贵族后代悲观、忧郁的消极一面。在剧中,作者集中揭示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他对现实的悲观认识的冲突。剧中他的四次独白,表现了他在复仇之前的心理斗争。在开始,他对父亲的突然去世深感悲痛,对母亲的快速转嫁疑惑不满。当他听到鬼魂的话时,他一方面半信半疑,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犹豫和软弱而感到自责。他利用戏班在皇宫中上演阴谋杀兄夺妻的戏(贡扎古之死)证实了叔父的恶行,于是他决心为父报仇。他意识到,他的复仇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正义的伸张,同时他感到自己势单力薄,怀疑自己是否能担当如此重任。在他误杀宫廷大臣后,被遣送英国,他叹息复仇计划出师不利,感到新王已经看出他的敌意必致他于死地。于是他不顾一切,利用与雷欧提斯决斗的机会与新王决一死战。哈姆莱特的悲剧结局有宫廷斗争险恶复杂的一面,也有他自身性格局限的原因。莎士比亚通过这个人物的悲愤与失望、苦闷与彷徨,批判了丑恶的现实,也揭示出哈姆莱特悲剧的必然性。 《哈姆莱特》不仅显示了莎士比亚思想的深刻,还显示出作者艺术上的成熟和才华。剧中除了描写哈姆莱特的复仇情节线索之外,还安排了雷欧提斯和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的两条复仇线索,以相互联系和衬托。在复仇情节之外,莎士比亚还写了哈姆莱特和奥菲丽娅之间的爱情,哈姆莱特和霍拉旭之间的真诚友谊,哈姆莱特和背叛自己父王的母亲复杂的关系等。在突出悲剧的阴郁、灰暗、紧张氛围的同时,作者又穿插进嘲讽的诗句和插科打诨的幽默场面,使得戏剧达到“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显示出丰富的人物性格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讴歌撒旦的诗人——弥尔顿 我要更扎实地用人的声音歌唱,虽然落难,也决不变哑或沉默。 ——弥尔顿 第一个为弑君辩护的人。 ——恩格斯 撒旦本是反抗上帝的十恶不赦的魔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他一直负着邪恶之名,到了17世纪这个人的觉醒的时代,终于有一个诗人开始为这个反抗上帝的邪恶者唱出一曲独异的歌,这就是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为弑君辩护的人”——约翰·弥尔顿。 约翰·弥尔顿(l608—1674年)英国诗人、政论家。生于富裕的清教徒家庭,早年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写有《快乐的人》、《沉思的人》、《科马斯》和《列西达斯》等诗篇,表现出文艺复兴思想和清教徒精神的矛盾。1638年出国,在意大利居留很久,但在得到英国革命的消息后,立刻回国投入斗争。1649年任克伦威尔政府拉丁文秘书。1652年双目失明,仍继续供职。1640—1660年间发表政论多篇,扞卫民主,反对专制,其中重要的有《论出版自由》和《为英国人民声辩》,王政复辟后,被迫隐居,先后写成三部重要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失乐园》运用《圣经》题材,塑造了叛逆者撒旦的形象。《复乐园》借基督受难的故事,反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作者对革命的坚定态度,但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不及《失乐园》。《力士参孙》是诗体悲剧,描写为敌人包围的参孙,虽然被挖去双眼,但仍坚毅不屈,最后不惜与敌人同归于尽;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王政复辟的愤怒。 生活在欧洲社会的转折时代,约翰·弥尔顿经历了英国史上的一个黑暗时代。当时复辟后的斯图亚特王朝,对清教徒资产阶级革命家残酷报复,疯狂迫害,不少人经不起斗争的考验,投降变节。弥尔顿虽屡遭迫害,生活艰苦,然而仍不屈不挠,顽强斗争,始终不丧失其鲜明立场,不改变原有的革命信仰,不放弃先前的革命原则。在黑暗的时代,弥尔顿不畏强暴,以笔为旗,决心重振诗才,以暮年之力,克服双目失明的重重困难,用口授的形式,由他女儿和外甥笔录,创作了举世闻名的三部作品:史诗《失乐园》(1667年)、《复乐园》(1671年)和诗剧《力士参孙》(1671年),对复辟王朝进行勇敢的挑战,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坚定信念。 《失乐园》长约1万行,分12卷,故事取自《旧约》。夏娃和亚当因受撒旦引诱,偷吃知识树上的禁果,违背了上帝旨令,被逐出乐园。撒旦原是大天使,但他骄矜自满,纠合一部分天使,和上帝作战(卷5、6),于是被打到地狱里遭受苦难(卷1、2)。此时他已无力反攻天堂,于是想出间接报复的办法,企图毁灭上帝创造的人类。上帝知道撒旦的阴谋,但为考验人类对他的信仰,便不阻挠撒旦。撒旦冲过混沌,潜入人世,来到亚当居住的乐园(卷3、4)。上帝派遣拉法尔天使告诉亚当面临的危险,同时把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的经过告诉他(卷7、8)。但是亚当和夏娃意志不坚,还是受了撒旦的引诱,吃了禁果(卷9)。上帝决定惩罚他们(卷10),命迈克尔天使把他们逐出乐园,在放逐前,迈克尔把人类将要遭遇的灾难告诉了他们(卷11、12)。 《失乐园》是诗人最成功的一部作品,标志着诗人创作的高峰。它高度地凝聚着诗人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亲身感受。面对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黑暗现实,弥尔顿愤嫉邪恶,向往光明,形象地体现了自己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和坚持反抗的斗争精神。当时,纵使革命处于低潮的年代,人们依然可以从他的《失乐园》中,感受到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光辉战斗。 《失乐园》虽然取材于《圣经》故事,实际上是植根现实生活,运用宗教题材,曲折地表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精神的政治诗篇。诗人借用了《圣经》中的词句、热情和幻想,反映的则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进行革命的动人情景。作为革命家的弥尔顿,并不执守传统的宗教观念,图解教义,敷陈诗章;相反,他的独到之处,就在于能从思想内容表达上的实际需要出发,给宗教题材以必要的改造和革新,塑造出非同寻常的典型形象,刻画出个性鲜明的人物特征,艺术地展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正如鲁迅所说,弥尔顿取《旧约》事作《失乐园》,“用天神与撒旦战事,以喻光明与黑暗之争”。在《失乐园》里,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代表,也是英国清教徒老祖宗的体现。弥尔顿在刻画这两个形象时,借古喻今,赋予人物以一种新型的思想意识。 在弥尔顿以前,人们历来都把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事件,视为道德堕落的标志,当作人类不幸的渊源。由于他们不听凭上帝的旨意,盲目追求知识,沉溺于爱情生活,因而被逐出乐园,从此也使人类蒙受男耕女织、劳累不堪的苦难。如果单从情节着眼,《失乐园》中也不乏这类描述,但这只是作为一个清教徒的弥尔顿按照传统认识特地这样安排的,它并非是诗篇的真实含意。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在于说明人类不幸的根源。他认为人类由于理性不强、意志薄弱,经不起外界的影响和引诱,因而感情冲动,走错了道路,丧失了乐园。夏娃的堕落是由于盲目求知,妄想成神。亚当的堕落是由于溺爱妻子,感情用事。撒旦的堕落是由于野心勃勃,骄傲自满。诗人通过他们的遭遇,暗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将由于道德堕落、骄奢淫逸而惨遭失败。 弥尔顿继承了16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想,接受了17世纪新科学的成就,同时对它们采取批判的态度。他肯定人生,但否定无限制的享乐。他肯定人的进取心、自豪感,但否定由此演变出来的野心和骄傲。他肯定科学,但认为科学并不是一切,假若有科学而没有正义和理想,人类不会得到和平与幸福。弥尔顿的这种思想就是革命的清教思想的反映。 弥尔顿在思想上批判骄矜的撒旦,感情上却同情他所处的地位,因为撒旦受上帝惩罚,很像资产阶级受封建贵族的压迫一样。在描绘地狱一场时,弥尔顿虽然口口声声说撒旦骄傲、野心勃勃,但在对话里,在形象上,撒旦又完全是一个受迫害的革命者。这个形象十分雄伟,在凶险的地狱背景衬托下,他的战斗决心表现得更鲜明。撒旦说:“战场上虽然失利,怕什么?这不可征服的意志、报复的决心、切齿的仇恨和一种永不屈膝、永不投降的意志——却都未丧失。”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可磨灭的记录,是卓越的艺术成就。而诗中的上帝却显得冷酷无情,缺乏生气。 在《失乐园》里,弥尔顿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诗人的革命热情和高远的想象使他雕塑出十分雄伟的人物形象,如撒旦、罪恶、死亡等,描绘了壮阔的背景,如地狱、混沌、人间等。他的诗歌风格是高昂的。诗中运用了璀璨瑰丽、富有抒情气氛的比喻,运用了独特的拉丁语的句法和雄浑洪亮的音调等。在结构上,《失乐园》承继着古希腊、罗马史诗的传统,成为英国文学中一部杰出的史诗。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笛福 唯我独存,孤苦伶仃,困苦万状。 我与世隔绝,仿佛是一个隐士,一个流放者。 我没有衣服穿。 我无法抵御人类或野兽的袭击。 我没有人可以交谈,也没有人能解救我。 唯我独生,船上同伴皆葬身海底。 在全体船员中,我独免一死;上帝既然以其神力救我一命, 也必然会救我脱离目前的困境。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历险的经历成就了一部名作《鲁滨逊漂流记》,而这部名作也成就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笛福。 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出身于英国的中产阶级家庭,虽然他父亲希望他在家乡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挣得一份家业,一辈子过安分守己的日子,但从幼年起,鲁滨逊就立下了遨游四海的雄心。1651年,他悄悄离开了家乡,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冒险生涯。 他从伦敦买了一些廉价的物品,然后由海路直抵非洲,和当地土人交换金沙、象牙等贵重物品,盈取暴利。他看到有利可图,便再度前往非洲,却不幸遇上了海盗。他本人也成了强盗头子的奴隶。但他善于察颜观色,很快得到强盗的信任,强盗放松了对他的看管。他乘机逃走,并带走了小黑奴佐立。在海上逃亡了10天后,他被一艘开往巴西的船救起。到了巴西后,他卖掉小黑奴,买了一个小庄园,开始了庄园主的生活。但他不甘于平庸,又一次出海冒险,去非洲贩卖黑人。这一次运气又不好,船在南美洲附近触礁沉没,他死里逃生爬上了一个荒岛,其他人均葬身鱼腹。小岛上荒无人烟,也没有野兽。他开始了长达28年的孤独生活。 鲁滨逊靠着船上携带的物品,又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胆识在荒岛上定居下来,并建立了自己的“城堡”,有了较为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此后鲁滨逊逐渐开始经营农业和畜牧业,并获得了很大成功。第一年他打下了两斗稻谷、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成面粉,还烧制了瓦罐作炊器,使自己吃上了面包。他同时在岛上围了很大的一圈木栅栏,将捕来的羊集中饲养。这样不仅有羊肉吃,还有羊奶喝。他用羊皮为自己缝制了帽子、外衣和雨伞。他靠自力更生,使生活中的必需品应有尽有。生活到第6年,他造了一只独木船,又用两年时间挖了一条6尺宽的运河,以便把船放在半英里外的小河里去。他驾着这只木船,像一个国王一样绕岛视察,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若干年后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救了一个野蛮人。由于这一天是星期五,这名俘虏就因此有了自己的名字——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变成了他的忠实仆人和朋友。在星期五的帮助下,鲁滨逊又救了几个白人和野蛮人,包括星期五的父亲。从此岛上有了新的居民。鲁滨逊扩大了谷物种植面积,并派星期五的父亲和西班牙人回去联络,准备把其余西班牙人接到岛上。然后,他们可以共同造一条大船,开往巴西去。 星期五的父亲走后,岛上发生了另一件事。一条在附近海面经过的英国商船起了内讧。船上的暴徒劫持了船长和大副,驾了一只小艇,朝鲁滨逊的小岛开来。他们准备把船长和大副扔到荒岛上,然后把商船开走。鲁滨逊和星期五一同打死和打散了暴徒,营救了船长和大副,帮他们夺回了商船。这样他便没有再等星期五的父亲他们回来,决定乘英国商船回国。临行前,他把岛上的产业交给了两个被他俘虏的暴徒,因为他们犯了劫持商船的罪,回英国要被吊死的,他们已无法回去了。鲁滨逊告诉他们如何在岛上生活,并要他们和将要来到的西班牙人共同合作,把岛屿经营好。 1686年,鲁滨逊离开了他苦心经营的海岛,带着星期五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算起来他已飘泊了35个春秋了。他回到家中,发现父母早已逝世,只剩下两个妹妹和两个侄子在家。他又到巴西去看他的种植园,发现忠实的朋友一直在替他保管钱财。此时鲁滨逊已是一个拥有几千镑现款的富翁了。 鲁滨逊带着星期五回到英国后成家立业,并有了3个可爱的孩子。几年后,他的妻子逝世。他伤心之余,又燃起了冒险的雄心,便又一次航海经商;他的侄子任船长。他们的船队向东印度群岛和中国行驶。路经鲁滨逊过去曾住过的荒岛时,发现许多英国人和西班牙人已在这里安了家。岛上人丁兴旺,一片繁荣景象。鲁滨逊满意地离开了小岛。 在他们去巴西的途中,一些野蛮人偷袭他的船只,杀死了星期五。鲁滨逊从巴西出发,绕道好望角,来到中国沿海。船上的水手在一个港口参与一次屠杀,鲁滨逊严厉斥责了他们。水手们便逼着他的侄子把他送上了中国海岸。鲁滨逊在中国加入了一支商队,绕道西伯利亚回到英国。由于他54年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在英国,所以回来后,很愉快地生活了一段时间。但热衷于冒险的性格使他又一次准备远行。这次旅行之后,他可能将永远不再回来。 小说中的英国人鲁滨逊如此,现实中笛福的经历亦如鲁滨逊一样富有传奇色彩。他生于伦敦,父亲是屠夫。笛福经营过各种行业,也参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甚至为政客们充当秘密情报员。他是那个时代最不安分守己的一个。他像无孔不入的水银一样到处冒险。这些冒险曾给他带来过荣誉和声名,金钱与地位。他曾作过皇家高级顾问,但也曾三度饱尝铁窗之苦,几次经历逃亡艰辛。在经过几次起伏之后,笛福已厌倦了政治和金钱。在年近60岁之际他开始写《鲁滨逊飘流记》,大获成功,成为英国小说的开山人。 表面看来《鲁滨逊飘流记》只是以其冒险生活情节吸引读者,但更深层的意义却在于这部小说是一部包含了人类生存的寓言。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都遭受孤寂的折磨。笛福象征性地描述了这种孤独,把信仰上帝的鲁滨逊抛到了荒岛上。因此《鲁滨逊漂流记》其实是描述了一种普通人的经历感受的寓言故事,鲁滨逊的命运也就是人的命运。 此书一大成就在于它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正面典型形象。鲁滨逊所处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四处扩张的时代,在他身上很好地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富于冒险、充满野心、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和一种斗志。因此,鲁滨逊很自然地成了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他出身不好,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他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冒险的进取精神。他白手起家的传奇经历是每一位不甘于平庸生活的年轻人的梦想。 笛福的技巧在于把假想的事物写得栩栩如生,准确生动和细致地写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特征。这也与他自己是早期英国第一流报人的身份有关,因而读者完全将故事误以为真。本书不仅使读者感到真实具体,而且使读者感到亲切。这与笛福的写作技巧有关。他采用了第一人称和回忆录的形式,用日记的穿插生动记下了人物内心的感受和对事物的思考。文体简朴、明晰,语句通俗、浅显,他特别强调文章要有简明的风格,正因如此,本书才能广泛地在群众中流传。隐匿的女性写作者——简·奥斯汀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是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在18世纪的英国,女作家在社会的压力下,其写作只能是隐匿状态的,简·奥斯汀就是那个年代一位隐匿的女性写作者。简·奥斯汀1775年出生于英国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却从小博览群书。她从17岁开始以女性的敏感书写这个世界,但作品一直未能发表。等到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问世时,她已36岁。她发表作品都是匿名,1817年去世后,两部遗作《诺桑觉寺》和《劝导》才署上她的真名。在现实生活中,奥斯汀终身未嫁,一辈子过着独身生活。在男权社会里,奥斯汀一直隐瞒自己的写作。她只有在没人时才伏在一张小桌上写作,而一旦外面有响动,她便急忙收好稿子,装作干家务的样子。为此,她还特意准备了吸墨水纸,以便把刚写在稿纸上的字消去;她房间的门一开便会嘎嘎吱吱地响,但她从不让人给门上的折叶上油,因为它是很好的报警器。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女士在这种艰难的写作生活中的代表作。小说围绕着班奈特太太如何把5个女儿嫁出去的主题展开故事。男主人公富有而且骄傲,代表傲慢;女主人公年轻而任性,代表偏见。最后,爱情终于打破了这种傲慢和偏见,小说在结婚典礼的场景描写中结束。奥斯汀的这部小说是一部社会风俗喜剧佳作,它饶有风趣地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间的风俗人情,衬托出那个社会的闭塞与停滞,给人以艺术的想象。 班奈特太太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为她的5个女儿找到合适的丈夫。为此她整日东跑西窜,忙个不停。但因为地处乡下,一时很难有合适的人选。恰在此时,从英格兰北部来了一位绅士,他富有而且英俊,名叫宾利。班奈特太太对他非常满意,但班奈特先生却叫她死了这份心,因为一个绅士不会长期留住本地。 宾利先生首次露面是在当地的一个舞会上。跟他一起的还有他的两个姐姐、大姐夫和他的朋友达西先生。宾利很快以其仪容风度赢得当地人的好感,并且和班奈特家的长女简一见钟情。可是他的朋友达西却冷漠而且极为傲慢,给人留下不愉快的印象。他轻慢了富有个性、聪明伶俐、最受父亲宠爱的伊丽莎白·班奈特;因为当她坐着没有舞伴时,他拒绝跟她跳舞,而且她还听到他说什么他没有情绪抬举被其他男人冷落的年轻女士。但后来他却不由得爱慕起伊丽莎白来。在另一次舞会上,伊丽莎白以拒绝与她共舞报复了他。 在家庭互访、膳食、舞会的推动下,简和宾利的恋爱平静地发展着,宾利的妹妹一心想追求达西,看到达西对伊丽莎白有好感,便千方百计从中破坏。这引起达西的反感。这时伊丽莎白有了另一个追求者,此人是柯林斯先生,一个可笑的牧师。他是班奈特姐妹的远房表兄,而且班奈特先生的遗产将属于他,因为这位绅士没有儿子来继承他的财产。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却被严词拒绝。这使班奈特太太大为不满。柯林斯碰壁之后,转而向伊丽莎白最要好的朋友夏洛特进攻,并且两个人很快结了婚。 附近小镇驻扎了一支军队。新来的军官叫韦翰,是一个很能获取妇女欢心的翩翩美男。伊丽莎白也不由被他迷住了。在交往中韦翰谈到他的父亲是达西家的总管,达西的父亲很宠爱他,留给他一份财产,但被达西无理剥夺了。这进一步增加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 宾利和简眼看就要订婚了,不料宾利突然不辞而别去了伦敦。伊丽莎白误以为是宾利小姐和达西从中作梗,想拆散这门婚事。但简仍痴心等待着宾利回来。 柯林斯夫妇邀请伊丽莎白去他们家作客,伊丽莎白在那里见到了柯林斯的保护人凯瑟林夫人。达西是凯瑟林夫人的侄儿,她因有财有势而使人们对她非常敬畏,但伊丽莎白却泰然处之。她认为凯瑟林夫人只是傲慢而举止粗鲁的妇人。伊丽莎白到那儿不久,达西便借着看姨妈的机会经常来到柯林斯家中,并和伊丽莎白重新开始了他们的舌辩。达西极不自然的殷勤在他向伊丽莎白求婚时达到顶点。伊丽莎白愤怒地拒绝了他如此自信和带着优越感的求婚。她指责他在宾利和简的婚姻中充当不光彩的角色,同时还提及他对韦翰的不公平。达西拂袖而去,但第二天又送来一封信答复她的责难。他不否认他在拆散简和宾利,但理由是班奈特太太和她的小女儿们那不得体的举止,还有他也真的认为简不爱宾利。另外他还揭露了韦翰一系列恶行败德。韦翰挥霍掉全部遗产,还想引诱达西的妹妹私奔。伊丽莎白读完信后,十分后悔,她觉得自己对达西有偏见。她没再见他就返回家了。 第二年夏天,伊丽莎白受舅父之邀一起外出游览。舅母提议到达西的庄园彭伯里去看看,因为那儿的景色很美。伊丽莎白犹豫再三,还是去了。 在彭伯里,达西与伊丽莎白不期而遇,而且彼此非常困窘。伊丽莎白从未见到过他如此彬彬有礼。他还请求允许他妹妹去拜访伊丽莎白。事后,伊丽莎白也回访了她。但达西家与伊丽莎白一行人之间愉快的交往突然被打断了。因为简来了一封信,告诉伊丽莎白说,小妹丽迪亚与韦翰私奔了。伊丽莎白把此事告诉达西后便匆忙赶回家中,几天后,这对私奔的恋人被找到了。他们已经结了婚。在丽迪亚一次回家看望父母的时候,不小心说漏了嘴,透露了韦翰与她结婚的真象。原来是达西设法找到他们,替韦翰还清了赌账,并给了他一笔巨款,他才答应与丽迪亚结婚。伊丽莎白从舅母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真象,心里百感交集。她一想起自己以前那样厌恶达西,对他那样出言不逊,就万分伤心,不胜惭愧。同时,更激起了对达西的爱。 不久,简和宾利从伦敦回来,并很快就订了婚。班奈特太太对此非常满意。过了不久,凯瑟林夫人出人意外地造访了班奈特家。她听到了达西与伊丽莎白订婚的传闻,而她却一心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达西。她以她那特有的无理方式告诫并责令伊丽莎白不要接受达西的求婚。这位勇敢的姑娘不受盛气凌人的凯瑟林夫人的恫吓,冷冷地拒绝做出不与达西结婚的保证。她不能肯定自己是否还有机会,但她决定不再掩藏自己的感情。 这一次不同寻常的来访扰乱了伊丽莎白的心绪。但不久她就认识到,她与达西之间的相互谅解正应该归功于他姨妈的来访。可悲的凯瑟林夫人弄巧成拙,向达西复述了伊丽莎白的谈话,使达西了解了伊丽莎白的真实心情。于是在他们再次见面时,达西不失时机地又一次表白了他的爱意。伊丽莎白由于这段时期情感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也愉快地接受了他的这番盛情美意。 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那一天到了,简和宾利、达西和伊丽莎白两对新人在经过许多波折之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班奈特太太送嫁了她最得意的两个女儿,这是她作为母亲感到最幸福的日子。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本人最喜爱的作品。她说这是她的“宝贝儿”。它描写中产阶级男女的爱情与婚姻。在奥斯汀之前,18世纪后期的英国小说中有一股女性感情潮流,充满伤感情调和忧郁嗜好,奥斯汀则在此书中运用喜剧手法表达对生活的严肃批评,探索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从恋爱到结婚中自我发现的心理历程。她提出了自己心中理想的婚姻:不是以财产为标准,也不是以门第来衡量,而是以感情为基础。这就使《傲慢与偏见》一书的思想成就卓然,超越了同时代的爱情小说。 小说卓越的艺术显示了奥斯汀是一位不动声色的讽刺大家。她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作为嘲讽对象,将她所熟悉的生活用精雕细琢式的写作技巧表达出来,显示了她独特的创作风格。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不可能一本正经地坐下来去写一部一本正经的浪漫题材的作品。假如我必须这么作,为了不至于使我轻看自己或轻看别的什么人,我相信在写完第一章之前我会上吊自杀。我必须保持我的写作风格。”奥斯汀还善于用委婉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人物特别是女性的内心世界。作品的喜剧情调也值得注意。奥斯汀用她那高超的智慧和幽默感对各种丑恶现象进行无情讽刺。措词的幽默、构思的精巧都使这本书锦上添花。 简·奥斯汀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说家,在英国文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把那些普普通通的事情和人物刻画得维妙维肖。《傲慢与偏见》不仅以精雕手法和讽刺天才驰名,还成为当时妇女实际生活中选择爱情的标准。春天里的第一只夜莺——雪莱 不是高贵的成功,就是最光荣的殉道! ——雪莱 就把我的话语,像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撒!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 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雪莱 它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心境,因能引致不拘泥于物象的刺激而令人流连忘返;它是虚悬于中天的自足自爱的理念,把生活可感知的世界当作莫大的贫困。这便是雪莱在他的诗中所表达出来的大空之爱,这种爱如圣人之心,旷然大空。 波希·比希·雪莱,于1792年8月出生在英国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他自幼聪颖,但经常感到束缚和苦闷。12岁时,雪莱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预备学校伊顿中学。由于不满学校中残酷的体罚和宗教愚昧教育,进校不久,就被宣布是一个“违法者”。他特别喜欢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葛德文的着作,认真揣摸其中的无神论和追求自由的思想。 1810年,18岁的雪莱进入牛津大学学习。他学习刻苦,喜欢静静地思考问题。这时他已经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卢梭和葛德文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和导师。作为家中长子,雪莱本应继承爵位和遗产,但他决心抛弃奢华富贵,把一生献给争取人民自由的事业。他发誓:“不与自私者、权势者为伍共谋祸人之事。”“誓必将我整个生命贡献于美的崇拜。”1811年,雪莱因编写和散发《无神论的必然性》一书,被学校当局开除。身为国会议员的父亲大发雷霆,坚持无神论主张的雪莱被推出家门,他与表妹的婚约也被解除。从此,雪莱成为被英国上层社会遗弃的流浪儿,但他却日益成长为一个坚强的战士。在困难处境里,雪莱结识了妹妹的同学哈丽特,便经常向她讲解无神论思想。雪莱的话使哈丽特感到十分新鲜和有道理。她崇拜雪莱,并爱上了他。为了支援爱尔兰人民反对英国统治者的斗争,新婚后的雪莱夫妇前往爱尔兰,在都柏林大街上散发宣传品。当雪莱的行为受到官方恐吓时,他坚定地表示:“不是高贵的成功,就是最光荣的殉道!” 1812年至1818年,雪莱经历了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经济拮据,生活飘零,住所无定。小店主家庭出身的哈丽特日益迷恋金钱,贪图享乐,使得夫妻关系迅速破裂。哈丽特弃家出走后,雪莱孤身一人,饱尝寂寞和惆怅,就在这时,雪莱在伦敦第一次会见了他所崇拜的葛德文,并很快与葛德文一家有了密切的交往。1813年,雪莱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哲理诗《麦布女王》。在这部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宪章运动的“圣经”的诗中,雪莱借麦布女王之口,抨击了封建制度的专横无道和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 英国统治阶级气急败坏地发动了对雪莱的攻击、诽谤和迫害。1817年,伦敦地方法院给雪莱扣上了信仰无神论、践踏婚姻和败坏道德的罪名,剥夺了他对前妻子女的抚养权。对此,雪莱满腔愤怒地写下了《致大法官》和《给威廉·雪莱》等诗回敬他们,并创作了长诗《伊斯兰的起义》,借喻东方人民反抗强暴的斗争,揭露欧洲社会的封建反动势力。这时,雪莱已和葛德文的女儿玛丽结婚,并有了一个孩子。 为了避免英国当局借子女教育权做文章,1818年3月,雪莱被迫永远地离开英国,带着妻儿前往意大利定居。在意大利的4年,是雪莱创作最旺盛、最灿烂的时期。他写下了优美动人、脍炙人口的抒情诗《云》、《西风颂》、《云雀颂》等,同时还创作了不同风格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钦契》等。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年)写于英国劳资矛盾尖锐化、欧洲民族运动高潮的时期。作者在序言中指出,他虽然沿用埃斯库罗斯的情节,但是改变了妥协的结局。诗剧一开始写普罗米修斯被代表社会压迫和专制的天神尤皮特拴缚在高加索的岩石上,受着长期痛苦的折磨,但他坚毅不屈,拒绝向暴君投降。世上充满着专制和神权带来的罪恶和苦难,但是预知未来的精灵说人类是有希望的,因为人类有反专制的毅力和自我牺牲精神,还有哲学家的智慧和学问以及诗人的创造和理想。精灵又指出“痛苦”是“爱”投下的影子,这使普罗米修斯渴望看见别离已久的爱人,海洋的女儿,美貌的亚细亚。第二幕写亚细亚在美丽的山谷里迎接春天和黎明,预感到即将和普罗米修斯重逢。她和妹妹潘西亚来到了象征变革必然性的冥王那里,变革的时机终于来到,亚细亚显示了惊人的美貌。时间神使亚细亚和普罗米修斯重新团圆,又把冥王带到尤皮特那里。冥王把尤皮特拉下宝座,象征力量的神赫拉克勒斯解放了普罗米修斯。 诗剧的最后一幕是整个宇宙欢呼新生和春天再来的颂歌。旧时代被埋葬了,时间和人类思维的精灵庆贺并歌唱着人类未来的光辉成就。诗歌艺术和科学将为人们所享有,“爱”将替代“恐惧”而使世界成为乐园。温和、美德、智慧和忍耐将重建大地。诗剧中普罗米修斯和天神尤皮特的斗争,表现了法国革命失败后英国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家对封建反动势力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尽管在雪莱创作的年代里,反动势力猖獗,以俄、普、奥为核心的“神圣同盟”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大肆镇压,但雪莱对斗争的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他相信历史必然要将骑在人民头上的专制君主赶下宝座,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乐园必然取而代之。诗剧的缺点在于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看法是唯心的,宣扬宽恕、仁爱等道德品质。诗人虽然强调反专制暴政的不屈斗争,但也把抽象的人类“爱”作为改造社会的主要力量。 在这首诗中,诗人除了创造中心人物以外,还创造了许多以神话为依据的精灵和代表自然界各种力量的精灵。这些精灵象征宇宙中运行无极、变化有极的力量,也象征现实中一切变革的动力。诗剧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磅礴的抒情风格,诗人把普罗米修斯的解放摆在全宇宙范围内加以颂扬,给人以巨大空间的感觉和万物迅速变化与运转的感觉。 1822年7月8日,雪莱同朋友乘帆船出海,途中遭遇风暴,溺死海中。8天后,诗人被安葬在罗马新教徒墓地。墓碑上刻有“波西·比希·雪莱——众心之心”的字样,这位19世纪初期英国最着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从此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雪莱的大空之爱在湛然清明的夜空中熠熠生辉,“终有一死”的生灵只恐高处不胜寒。恶魔诗人——拜伦 但自由啊,你的旗帜虽破而仍飘扬天空, 招展着,就象雷雨似的迎接狂风; 你的号角虽已中断,余音渐渐低沉, 依然是暴风雨后最嘹亮的声音。 你的树木失了花朵,树干遍体鳞伤, 受了斧钺的摧残,似乎没有多大希望, 但树浆保存着,而且种子已深深入土, 甚至已传播到那北国的土地上, 一个较好的春天会带来不那么苦的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