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4年7月27日,雅各宾派执政后的法国国民公会,照例是下午开会,然而这一天的上午11时,就有许多代表来到会场。他们在走廊里来回踱步,一些人还在相互交换着眼色。中午12时,国民公会的议长宣布开会。雅各宾派的领袖罗伯斯比尔坐在会场正中的前排,认真地听着代表的发言。突然,一个代表跳上讲台,声嘶力竭地喊叫着:“我要把黑幕揭开!”紧接着,好几个代表跳上台来:“打倒暴政者!”他们用恶毒的语言攻击罗伯斯庇尔。“逮捕罗伯斯庇尔!”两个代表狂喊起来,会场内一片骚动。不久,国民公会宣布逮捕罗伯斯庇尔。 两次性质相同的会议,反差如此之大,针对的却又是同一个人。是什么原因,使得曾为法国大革命作出卓越贡献的罗伯斯庇尔,在他和其他革命者共同创建的法国最高革命机构——国民公会中被宣布逮捕?这还要从罗伯斯庇尔在法国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说起。 罗伯斯庇尔1758年生于法国北部阿尔土瓦省的首府阿腊斯城。他家好几代人都是律师。6岁时母亲不幸去世,9岁时父亲离家出走,他从小由外祖父抚养成人。从中学时代,他就酷爱阅读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进巴黎大学后,他亲自拜访卢梭,受到卢梭热情接待,两人倾心长谈,这对他以后从事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学毕业后,罗伯斯庇尔回到家乡当了8年的律师,并以斗争坚决、生活俭朴而著称。 1789年春,31岁的罗伯斯庇尔当选为三级会议代表,并出席了在凡尔赛召开的三级会议,从而登上了法国的政治舞台。起初,这个外省青年并没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他在制宪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激昂的演说,提出消灭等级特权,保障人权、出版和信仰自由,代表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他的名字在人民中很快流传开来。在革命初期,巴黎有很多革命俱乐部,以雅各宾俱乐部最为有名,因为其成员经常在圣雅各教堂开会,所以人们称他们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是该俱乐部成员,后来他又成为雅各宾派的领袖。他主张彻底消灭封建专制,建立一个真正人人平等的共和国,因此,他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日俱增。 1791年6月,国王路易十六企图逃亡国外勾结外国反动势力镇压法国革命,结果被群众抓获,罗伯斯庇尔主张严惩国王,废除君主制,但被保守的君主立宪派拒绝。但罗伯斯庇尔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他说:“我已决定把我的生命贡献给为真理而作的斗争。”这时,奥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联合发表宣言,宣称要派军队惩罚“罪犯”,恢复法国的“君主统治”。外国的专制势力企图武力干涉革命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而国民公会中的保守派竟然无动于衷。罗伯斯庇尔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发表演说,鼓励人民捍卫革命的成果,他说:“我们或者重新堕入以前的奴隶制中,或者重新拿起武器!”他的这句话成为传送一时的名言,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1793年春天,普鲁士、奥地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组成“反法同盟”,法军在敌人的大举进攻下,节节败退。国内到处发生保王党叛乱,革命形势非常危急。5月31日,巴黎警钟又一次敲响,人民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掌权的吉伦特派,把雅各宾派推上了领导岗位。雅各宾派的首领罗伯斯庇尔,面对国内外的危急形势,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措施,很快赶走了外国侵略者,平定了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然而,成为执政党以后的雅各宾派,不久内部就分裂了。三位杰出领袖中,丹东因为主张妥协和温和的政策,被罗伯斯比尔下令处决了;马拉则被吉伦特派的女特务所暗杀;惟一剩下的领袖就是罗伯斯庇尔。他成了雅各宾专政的灵魂与实际领导人,但却日益感到了孤独。 面对1793年夏天法国的危急局面,罗伯斯庇尔提出,必须用宝剑“镇压共和国的敌人”。他决定使用断然措施,实行革命恐怖。在平定吉伦特派和王党分子叛乱,严厉镇压反革命的同时,宣布全国总动员,号召男女老幼参加民族战争。为了解决土地问题,他还先后颁布了三个土地法令,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果,国内叛乱迅速平定,外国侵略者被逐出国土。但是马上,国民公会中的各种反罗伯斯庇尔派别逐渐联合起来,决定发动政变。处于孤立境地的罗伯斯庇尔已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于是有了开头1794年7月27日的一幕,史称“热月政变”。解放者林肯 在人类历史上,拥有强权而又公正的领导人并不多见。在这种人身上,暴力与和平这一对矛盾体揉和在一起。坚若磐石却又温和婉转,不可言喻但又天衣无缝。在这些人中,亚伯拉罕·林肯绝对是无与伦比的。他如果不是最完美的一个,也是最近乎完美的一个。1863年4月,丁香花开的日子里,林肯的灵枢向西北行进了1000多英里,而夹道的美国人民仍在伤心哭泣。 林肯于1809年2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由于家里很穷,他没怎么上学,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林肯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但他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就在土沙地上和木板上写写划划,练习写字。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他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玉米饼子,一边津津有味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灯下常读书读到深夜。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大力气活。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恳待人。他当乡村店员时,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还这几分钱竟追赶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所以,他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无论干什么,林肯都始终没忘记学习。他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攻读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等著作,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后来,他对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开始积极从事政治活动。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林肯青年时期就痛恨奴隶制度,因为他当水手时,多次运货到南方,亲眼目睹了奴隶主的野蛮残暴和黑奴遭到的残酷折磨。他当了议员之后,经常发表演讲,抨击蓄奴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1854年美国的共和党成立,因为这个党主张废除奴隶制,林肯就参加了,两年后他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他在竞选演说中说:“我们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度而斗争,直到我国的宪法保证议论自由,直到整个辽阔的国土在阳光和雨露下劳动的只是自由的工人。” 1858年,林肯在参加伊利诺斯州参议员竞选时,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了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幢裂开了的房子”。他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林肯的演说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表达了北方资产阶级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声誉。两年后,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在4年的总统任期中,林肯最主要的贡献是带领军队赢得了解放黑奴战争的胜利,使黑奴获得了自由。在内战中,他使暴乱军队几乎陷于全面溃灭,虽然时间证明,这场战争纯属兄弟之争。他恳请实行有补偿的奴隶解放政策。在当时,奴隶只是一种私人财产。奴隶们和马儿、猫儿们一起列在税册上,在估税人的册子里,每个奴隶的名字旁边写着他们的价值。在这一动议失败后,作为一个有力量发动战争的行政首脑,他不得不走了另一步,签署文件:宣布奴隶是自由的,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武力。后来,他命令强大的军队集结,投入讨伐南部主张维持奴隶制度的邦联。在经过了各种曲折后,历时4年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南北战争被称为美国的第二次革命。通过这场战争,林肯成为了黑人解放的象征,这却引起了奴隶主们对他的万分仇恨。1865年4月14日晚上,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里看戏时,被南方奴隶主收买的一个演员刺杀。林肯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震动,美国人民深切哀悼他,有700多万人停立在道路两旁向出殡的行列致哀,有150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容。 林肯为人正直诚实而彬彬有礼,他的谈吐直率幽默。有人认为林肯对待政敌的态度不够强硬,对他说:“你为什么要让他们成为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消灭他们才对。”“我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使他们成为我的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铁血宰相俾斯麦 在世界近代史上,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的德意志各邦归于统一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它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欧洲的政治地图和力量对比,也对全世界乃至现代史的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德意志帝国的统一,与一代名相俾斯麦的名字是连在一起的。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从上至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其一生正是德国从封建专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再走入列强行列的重要历史时期。 1815年4月1日,俾斯麦出生于普鲁士雪恩豪森一家大容克贵族家庭,他的童年是在他父亲的庄园里度过的。大学期间,他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1835年于柏林大学毕业后,俾斯麦回到老家管理自己的两处领地。强壮的体格,粗野的个性,对待农民的残忍,追求目标的毅力和不择手段,以及现实主义的态度,构成俾斯麦鲜明的性格特点。在19世纪40年代,俾斯麦政治上属于顽固的保守派。1848年革命时,俾斯麦在自己领地上组织军队,准备前往柏林“勤王救驾”,武力镇压革命。他尖刻地嘲讽法兰克福全德国民议会中资产阶级代表们的清谈阔论,主张用武力把它驱散。俾斯麦狂热的容克信念和立场赢得国王的赏识,1851-1858年被任命为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公使,1861年改任驻法公使。因此,他能清楚地了解俄国和法国统治阶层的意愿和图谋。 1862年,俾斯麦得到国王威廉一世的赏识,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 俾斯麦是一个主张使用武力的顽固分子,这就使他当上宰相后深知该如何使用武力去对付敌人。俾斯麦当上宰相的第一周,就在联邦议会上发表了他的首次演说。他非常激动地说道:“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他的武力!”这就是“铁血宰相”的由来。那么他这番演说用意何在呢? 自9世纪以来,德国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19世纪中叶,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结束封建城邦割据。这是和全民族的利益一致的。但是怎样实现统一呢?俾斯麦认为,就是通过王朝战争,在容克阶级的领导下,自上而下地建立统一的君主国。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第一步,就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把属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第三步就是1870年的对法战争。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麦的挑动下,法国向德国宣战。拿破仑三世吹嘘说,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军事散步”。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鲁士,而是一个强大的、坚决反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他对德国事务的不断干涉,激起德国民族运动的高涨。同时,欧洲列强也因同法国有矛盾而宣告“中立”。俾斯麦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取得节节胜利。1870年9月2日,德军在色当战役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生俘了拿破仑三世。至此,统一南德的障碍已除,德国的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但俾斯麦并不以此为满足,驱兵直入巴黎。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宣告了德国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也同时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 俾斯麦统一德国后,执行为大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利益服务的政策,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但他的“铁和血”却没有因此而停止。1871年他参与镇压了巴黎公社。在国内,他为了加紧镇压德国工人运动,于1878年颁布了所谓《反社会主义者非常法》。他对外组织军事集团,极力巩固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同时,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掠夺殖民地同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到19世纪80年代末,俾斯麦的内外政策连遭失败,新上台的皇帝威廉二世也不喜欢他。这样,俾斯麦被迫于1890年3月17日下台,最终成为自己所定制度的牺牲品。 德国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它有助于德国经济的发展,是进步的。但是,俾斯麦本人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的“铁血”政策却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德国历史。统一后的德国实力逐渐强大,受“铁血政策”的不断影响,德国逐渐成为世界战争的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圣雄甘地 1947年8月15日,印度联邦宣布成立之际,制宪会议向一位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的伟人致以崇高的敬意。而此刻,这位伟人却因为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自己没有使印度人团结起来而自责。他在加尔各答绝食一天,并从早到晚在手摇纺车上纺纱。他就是传奇式的印度“圣雄”甘地。 甘地出身于印度一个古老的中产阶级家族。甘地家族因为深受严格反对暴力的和平主义教派的影响,厌恨杀生,连虫蚁也不杀。甘地幼年时以印度神话中两位圣贤为模范,一位代表诚信,一位象征牺牲。在印度这个等级森严、种姓界限分明的社会,甘地的优越出身使他得以有机会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通过了法律考试。这种教育使甘地认清了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屈辱现实。他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还在国外时,他就开始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大学毕业后,他返回印度。不久有公司请他到南非办一件诉讼案,没想到在去南非的途中发生了一件极令他感到屈辱的事,并因此改变了他一生。 公司为他买了到南非联邦行政首府普列多利亚去的头等车票。火车抵达第一站彼得玛利兹堡时,有个欧洲白人走向车厢包房。这白人一见到有色人,尽管其衣着是英国式的,仍怒冲冲召来车长,责问为何叫他与“臭苦力”同房。甘地不肯去行李车厢,就被驱逐下车。甘地说,这是他“生平从未受过的侮辱,我的积极非暴力行动就从这天开始。” 不久甘地就四出阐释非暴力主义思想。他告诫南非的印人,要清除使印度教徒与回教徒分裂的古老仇恨。他向愚昧无知的人群谆谆教诲两条诫命:一是要清洁,二是做人要绝对诚实。同时,甘地开始谴责南非政府的种种歧视法规,如限制印度人旅行、禁止罢工、只承认基督教式的婚姻为合法等等。直到5万印度人参加这个真理力量运动后,南非政府终于颁布了一项历史性的革新法案。1915年,甘地回到了印度。 当时的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由无数的公侯王国及土邦组成。五花八门的宗教与迷信,庞杂的教派、仪式与种性等级制度,他们周期性的盲信狂热发作时,就互相屠戮。最为惊人的是那些称为“不可触摸”的贱民,为数约5000万,社会视之如麻疯病人。他们不得居住在村中,或从公用井中取水,也不得进特权阶级的庙宇,他们走近时必须大喊“不洁!不洁!”叫人避开。 甘地创办了一个静修院,镇静地宣布:欢迎贱民!他称他们为“神的子女”。 他这样蔑视禁忌,连他最忠诚的信徒也吓坏了,他柔顺的妻子在惊骇之余警告他说,这样“玷污”静修院一定不会成功。此后多年,甘地都受到正统的印度教徒的攻击,成群的少年卧地拦阻他乘的车辆。他的车子被掷石袭击时,他会下车直走入暴怒的人群中,有时太愤懑了,就大声喊道:“杀了我吧!怎么不敢杀我?” 追随他的人尊称他为“甘地师”。他发起运动,叫印度人抵制英国货。后来,抵制行为挑起的激情高涨到不可收拾,一群愤慨的示威者在查里·查拉村与警察冲突,砍杀了22名警察。主张非暴力的甘地惊得目瞪口呆,遂下令撤销运动。 甘地的名声传遍世界。理想主义者与改宗皈依的人成群而至,尊他为神的化身。 真纳是印度回教同盟领袖,长久以来一直要求分割印度,使回教徒有一个分立的祖国,即巴基斯坦。甘地激烈反对分治,断言会流血。真纳于1946年8月15日在孟加拉宣布“直接行动日”,结果加尔各答爆发了空前的暴动,该城的印度教和回教徒发了狂,互相袭击、强奸、砍头。两个月后,77岁的老人甘地动身到另一个血染的城市努卡里去,那里的回教徒骚闹如狂。他带着一名秘书和译员,赤着脚宣讲爱的福音,想要平息恐怖骚动。他这样走了4个月,暴乱仍像野火一般蔓延到了别的省份。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了。印度教徒与锡克教徒从新建立的巴基斯坦国撤出东行时,与从东旁遮普西行的巴基斯坦回教徒冲突,在大屠杀事件中,死人实以百万计。甘地大受打击,宣布若不停止浴血攻击,他便绝食到底。印度教、锡克教与回教领袖都来到圣雄床边,誓言停止屠杀。可是在9月间,德里城又起了暴力冲突,甘地于是再绝食。 正统印度教听到圣雄号召他们去爱那些“可憎恶”的回教徒,大为愤慨。不久,在甘地主持的黄昏祈祷会中,就有颗炸弹爆炸了。1948年,甘地在赴一个祈祷大会途中丧生,刺客不是回教徒,却是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他痛恨甘地亲近回教,并且有基督教作风,同时责怪他导致印度分裂。甘地在近距离被射中胸部与腹部,死前大喊道:“啊,真神!” 甘地深受群众尊敬,理想也崇高,但却不是圣人。他脾气急躁,难与人相处,又不肯与许多目标相同的人合作,常常独断专行。甘地对待家人的态度亦不亲切。他的道德标准太高,令4个儿子都疏远了他。他37岁时就立誓不近女色,并命令两个大儿子也照办。长子哈利莱想成亲时,甘地不赞成。后来哈利莱改宗回教,并开始纵酒,最后患结核病而死。甘地没有让儿子受高深教育,也不让妻子受初等教育。甘地立了不近女色的誓言后,妻子不得已过了42年的寂寞日子。甘地说:“她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她自私。”革命导师列宁 “卡夫丁峡谷”是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中的一个典故。相传在那里曾发生过一场大战,希腊几十万大军就此覆灭。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就把“卡夫丁峡谷”比喻为不发达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巨大障碍。20世纪初,列宁却率领着落后的俄国,第一个勇敢地跨越了“卡夫丁峡谷”,架起了一座连接马克思主义和东方的桥梁。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化名。 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1年,21岁的列宁以校外生的资格通过了波得堡大学的毕业考试,并被授予优等生毕业文凭。在萨马拉城,列宁组织了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1893年8月,列宁移居彼得堡。从此,揭开他革命生涯中新的篇章。 列宁是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缔造者。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时代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要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就必须有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列宁很早就说过:“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的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1898年3月初,当列宁还在流放地时,俄国的一批社会主义者就召开了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以列宁为首的流放者集会宣布加入社会民主工党。当社会民主工党后来分裂成两派时,列宁成为了其中较大的派别——布尔什维克的领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列宁提供了伟大的转机。战争对俄国来说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是一场大灾难,使人们对整个沙皇制度极为不满。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俄国一时好像可以实行一种民主政体。列宁得悉沙皇垮台后,立即返回了俄国。归国后,他敏锐地察觉到民主党虽然已经建立了一个临时政府,但并非大权在握;共产党虽然数目不多,但此时却是夺取政权的良机。因此他号召布尔什维克立即组织推翻临时政府,用一个共产主义政府来取而代之。在7月举行了一次起义,但未成功,列宁被迫转入地下。1917年11月又举行了第二次起义,获得成功,列宁成为国家的新首脑。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又打败了外国武装力量对俄国革命的干涉,从而巩固了革命的成果。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次在一个农业占优势的落后国家里变为现实。在这样的国度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新课题。在列宁的主持下,苏维埃政权制定了适合俄国国情和符合经济规律的新经济政策。列宁坚信俄国有一切必要的和足够的条件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在他的领导下,拟定了纲领性的俄罗斯电气化计划,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以奠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拟定了通过农业合作社和农业机械化以改造分散的小生产者,并吸引他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计划。列宁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工作,他把发展文化教育,进行文化建设视为划时代的主要任务。他强调说:“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在经济文化建设中,列宁经常提醒党的组织和干部要充分发挥教师和专家的作用,检查在使用和团结专家方面存在的问题。 列宁极端厌恶个人崇拜。他认为工人领袖不是天使,不是圣人,而是普通人。他坚信:“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都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列宁十分谦逊质朴,极端关心党的事业,模范地遵守党的集体领导原则,一向反对突出他个人。他多次拒绝艺术家为他绘制和塑造肖像,也反对人们为他祝寿。歌功颂德的陋习是和列宁格格不入的,他语重心长地说:“一些政党在它失败和衰落之前,往往会骄傲自大”,“我希望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使我们的党落到骄傲自大的地步”。 列宁是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革命事业的无产阶级的领袖。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以及社会革命党暗杀造成的创伤,严重损害了列宁的健康。从1922年上半年起,他便身患重病,于1924年1月21日,与世长辞了。英吉利的救星丘吉尔 1940年6月,已经占领了捷克、波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德军,开始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的空袭,随时准备攻占英国本土。在这危急关头,一个声音在英伦三岛上空飘荡:“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温斯顿·丘吉尔,这位刚上台一个月的英国首相的名字,也随这坚定的声音一起迅速响遍世界。 丘吉尔1874年生于牛津附近的布莱尼姆宫。祖父马博罗将军在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父亲拉道尔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他从小便被送入寄宿学校学习,曾就读于著名的哈罗学校。但他生性执拗,学习成绩不佳,只喜欢历史、文学和军事游戏。1893年勉强考入桑德斯特陆军军官学校后,由于与专业志趣相投,毕业成绩名列前茅,毕业后获得了军官资格。1895年,他以少尉军衔编入皇家第四骑兵团。后来,他因渴望冒险的战斗生活,以志愿兵和随军记者的身份先后参加过西班牙对古巴的殖民地战争和英国军队在印度、苏丹、南非的战争,并以作战英勇,敢于履险犯难闻名。在印度驻守的两年中,他还广泛阅读了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著作,弥补了自己在文化教育上的欠缺。同时,发表了报告文学《马拉坎德远征记》、《河上的战争》、《南非从军记》和小说《沙普罗拉》等,广受欢迎。 1899年,丘吉尔退伍参政,1900年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06年以自由党身份首次入阁担任殖民副大臣,后出任商务大臣、内政大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担任海军大臣,战争期间担任过军需大臣。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曾积极策划反苏。1924年,又以保守党身份出任财政大臣,直至1929年保守党在选举中惨败而离开政府,赋闲10年之久。这期间他出版了5卷本回忆录《世界危机》、传记著作《我的早年生活》、4卷本《马博罗传》。 20世纪30年代,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欧洲形势日益紧张,丘吉尔坚决反对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成为强硬派领袖。他到处发表演说,揭露战争的危险。他的演说威震一方,被公认为出类拔萃的大演说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丘吉尔任张伯伦为内阁海军大臣。1940年,他临危受命,出任首相,领导英国人民保卫英伦三岛,并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与美苏结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1945年,在反法西斯胜利前夕,因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丘吉尔失去首相职位。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主张美英联合对抗共产主义,拉开了战后东西方“冷战”的序幕。其后,他用6年时间完成了6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951年,保守党在选举中获胜,丘吉尔以77岁高龄再次出任首相。1955年因年事高辞职退休,专心撰写4卷本《英语民族史》。1965年1月因脑溢血辞世。 丘吉尔的一生虽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他的历史著述和传记文学写作也成就卓著。1946年开始,他便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并终于在1953年,“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之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把他比作“具有西塞罗文才的凯撒大帝”。 丘吉尔曾说:“在浩瀚的历史中,我们都是小虫子,不过是只萤火虫。”这反映了他豁达的性格。临近二次大战的时候,他由于动阑尾炎手术未能参加竞选,结果落选了。而他此时所说的话却流传起来:“我失去了一切,失去了席位,失去了职务,失去了阑尾。”他当选首相后,以其敏锐的战争洞察力和雄辩口才赢得了世人的敬仰。他的“我们越战越强”的演讲至今被世人传颂。这个演讲是英国人民战斗到底的宣言和无穷的力量: “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忠于职守,如果我们的工作不出差错,时时都像现在安排的如此周密,那么我充满信心。我们将又一次证明我们能够抵御战争的风暴,抗击强暴的威胁,保卫自己的岛国。如果必要,我们就进行持久战,如果必要,就孤军奋战。” “无论如何,这就是我们准备做的。这就是英王政府以及政府中每个人的决心。这就是国会和全国国民的意愿。由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需要联系起来的英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将誓死保卫自己的国土,将亲如同胞,尽一切力量彼此支援,即使是欧洲的大片土地和许多文明古国已经或即将沦于盖世太保及一切可憎的纳粹机构之手。” “我们不会气馁,也不会屈服,我们要坚持到底,我们要在英国国土上作战,要在各个海洋上作战。我们的空军将越战越强,越战越有信心,我们将不惜一切牺牲保卫我国领土,我们要在滩头作战,在登陆地作战,在田野、在山上、在街头作战,我们在任何时候决不投降,即使整个英伦岛或大部分土地被占,我们饥寒交迫。直到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已到,新大陆将挺身而出,以其全部力量支援旧世界,解放旧世界。” 这使希特勒感到了威胁,他说:“丘吉尔入阁,这意味着战争真正开始,现在我们才开始同英国作战。” 丘吉尔是雪茄烟的忠实捍卫者,他永远以一副叼着雪茄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偶尔手里没拿雪茄,除非是在做礼拜,否则一定会发现他在手足无措地呆坐着。只有手持雪茄时,丘吉尔才恢复了他的潇洒自如。他讨厌别人告诉他吸烟有害,而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抽着他钟爱的雪茄。套有他名字纸环的黑色长雪茄是他的最爱,为了纪念这位雪茄的忠实爱好者,哈瓦那雪茄中至今保留着“丘吉尔”这一品牌。钢人斯大林 1942年,被法西斯主义拖进战争深渊的苏联人民,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以他们的统帅命名的城市,和正在这个城市中进行着的一场大决战上。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这座城市和斯大林的名字一起被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约瑟夫·斯大林生于1879年12月21日,父亲是格鲁吉亚哥里镇的一个鞋匠,母亲是农奴的女儿。双亲都是目不识丁的格鲁吉亚少数民族的下层劳动者。斯大林家境贫困,父亲制鞋所挣不多的钱大都买酒喝了,母亲拼命工作以便能供儿子上学。父亲对斯大林的愿望是长大之后做个鞋匠,母亲对他的期望是长大之后做个传教士。 1888年,母亲把斯大林带到了她当清洁工的哥里镇教会小学,她为儿子申请到每月3卢布的助学金,再加上她每月10卢布工资,这就是他们母子的全部收入。靠这些,斯大林读完了5年的课程并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1894年夏,斯大林由校方推荐进入了第比利斯神学院。这所神学院,学生思想很活跃,是反对沙俄和封建势力的中心。斯大林在此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1898年秋,斯大林参加了社会民主党组织的“麦撒墨达西社”。1899年5月,由于斯大林的活动引起学院的反感,他被学院开除了。后来他参加了马克思主义运动,1903年加入布尔什维克。此后几年至1919年,斯大林一直是一名积极的党员,曾被沙皇当局逮捕7次,流放了6次。因为每次判罪很轻,加之他多次越狱逃跑,使他成了布尔什维克的得力人才。在这期间,他得到了名副其实、恰如其分的称号“斯大林”,意为钢铁之人。 l917年十月革命成功之后的两年中,斯大林十分活跃。1922年但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这个职位帮助他在党内得到了权势。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列宁患病期间,批评斯大林粗暴,并对斯大林掌握无限权力以后能否永远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表示“没有把握”,建议将他从总书记这个位置上调开。5月,中央全会继续选举斯大林为总书记,他担任这一职务直到1952年10月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列宁逝世之后,斯大林与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组成三人同盟,成功地粉碎了托洛茨基及其同伙的势力。斯大林是政治斗争上的天才,之后顺利地当上了苏联的第一号人物。 自1934年大权在握后,斯大林发动了一系列的清洗运动。那些在1917年革命中就当过共产党领袖的人,在苏维埃政府中给列宁当过部长的人,他们多数被斯大林指控有判国罪,被判处死刑,而且有许多都在大庭广众的审判下公开认了罪。1938年,领导过早期清洗运动的金利克·亚戈达本人也被带上了审判台,承认犯了判国罪,因而被处死刑。而他的接班人尼古拉·叶左夫最终也遭到清洗,被处以死刑。在1934年党的代表会议上当选的中央委员中,有2/3还要多的人在随后的清洗中被杀。由此清晰可见,斯大林的主要目的是要防止在国内出现独立政权。然而就在清洗运动进入高潮时,斯大林颁布了一部新宪法,称为苏联民主宪法。 斯大林所制订的经济政策之一就是用强迫手段实行农业集体化。这一政策在农民当中很不得人心,许多农民加以抵制。然而30年代初根据斯大林的命令数百万农民不是被杀死就是被饿死,就这样他的政策终于获胜,并且得到全面的贯彻。但自那以来苏联的农业状况一直不佳。 斯大林推行的另一项政策就是加速实现苏联的工业化。这种政策由于有苏联国境外的许多国家效仿,经过一系列的“五年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达到了目的。尽管斯大林的工业化政策还有不足之处,但总的说来是非常成功的。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虽然遭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但是却治愈了战争的创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工业大国。 1939年,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了著名的《互不侵犯条约》。但希特勒出尔反尔,不久即撕毁了这个条约,开始大举进攻苏联。苏联在斯大林的带领下,同仇敌忾,经过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一系列战役,彻底摧垮了德国法西斯的军队。1945年5月,苏联士兵将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 第二次大战结束时,苏联占领了大半个东欧,斯大林利用这个机会在整个占领区建立了顺从苏联的共产党政府。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府也在南斯拉夫出现了,但是该国没有苏联军队,因而没有变成苏联的卫星国。为了防止东欧其他共产党国家走南斯拉夫的道路,斯大林在东欧的卫星国也搞了清洗异己分子的运动。 195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一伙医生由于阴谋暗杀苏联高级官员而被捕。这听起来使人感到斯大林在计划另一场大规模的清洗运动。但是1953年3月5日,这位73岁的独裁者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逝世了。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红场陵墓里,和列宁的遗体并放在一起。但是在1956年2月赫鲁晓夫发表著名的否定斯大林的演说之后,斯大林的名声在苏联一落千丈。 斯大林个性的突出特点就是满腹狐疑,几乎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但是他有卓绝的才干,精力旺盛,坚忍不拔,思路敏捷,智慧超群。轮椅上的巨人罗斯福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与其他美国总统相比,有两个独特。他是总统中惟一的残疾人总统,又是惟一的连任四届的总统。由于195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只能连任两任,所以他又是绝后的获三任以上的总统。 有人把约翰·肯尼迪和罗斯福并列为公子总统,但两人实际上有很大不同。肯尼迪有兄弟4人,他并不是家庭的宠儿。在哈佛念书时,肯尼迪是运动健将,经常遍身伤痕。罗斯福却是他母亲的独生子,从小就在母亲的溺爱中长大,过的是真正娇生惯养的生活。所以,真正的公子总统非罗斯福莫属。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年出生于纽约一个叫海德公园的小镇上。他的家庭家境殷实,是百万富翁之家。不仅如此,他的家族在政治上也颇有影响。著名的“大棒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他的远房堂兄。他后来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富兰克林·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4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罗斯福开始弃学从政。1909年,罗斯福参加了纽约州的参议员竞选活动,并一举获胜,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活动生涯。 191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不久就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闻名。一战后,他主张美国应该加入国际联盟。1921年,39岁的罗斯福在休假期间的一次游泳后,患上了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两腿瘫痪,不得不离开政界。这以后,他曾一度消沉,在妻子的鼓励下,他开始重整雄风,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1928年他竞选纽约州长,两次当选。 1929年,在美国首先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的经济危机。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了罗斯福热情、宏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又说:“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1933年,他以压倒多数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3月4日,他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新总统。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在100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在他的主持下,美国迅速从危机中走出来了。1936年,他因得到农民、工人和非特权阶级的坚决支持而连任。 罗斯福能成为世界性的历史人物,是由于他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作出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斯福对德、意、日法西斯采取以“中立”为名的绥靖政策,企图用牺牲别国利益的办法来缓和与法西斯德国的矛盾,推动德国去进攻苏联,然而法西斯德国却首先把矛头指向美法,并对美国磨刀霍霍。1940年6月,法国投降,英国危急,美国受到威胁。为了维护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罗斯福同美国国内的和平主义、孤立主义作坚决斗争,使国会撤销《中立法》,通过《租借法》,规定对反希特勒联盟各国出租武器、粮食等物资,这标明罗斯福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跨出一大步。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战。罗斯福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扩大,以带病之躯,多次离国,组织并参加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对弥合盟国间政治上和战略上的分歧,对促进美、苏、英三国建立合作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 1944年,罗斯福再次连任总统。1945年4月12日,他因脑溢血在温泉镇逝世。 自由法国斗士戴高乐 1940年6月18日,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使整个法国蒙受了巨大的耻辱。第二天,法国人民从英国的电台中听到了真正属于法兰西的东西:“无论发生什么,法兰西抵抗的火焰决不应该熄灭,也绝不会熄灭。”从此,著名的“自由法国”抵抗运动开始了。发出这一广播的,就是刚上任两周的前法国国防部和陆军部次长夏尔·戴高乐。 1890年,戴高乐出生在法国北部里尔城一个笃信天主教的贵族世家。怀着为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雪耻的决心,他于1909年考入了圣西尔军校,毕业时被授予少尉军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戴高乐作战勇敢,被升为上尉,并且获得了最高荣誉十字勋章。在凡尔赛战役中,戴高乐被俘,一战结束后获释。1920年,戴高乐升为少校。1921~1922年分别在圣西尔陆军学校和高级军事学校任军事史教授。1925年在最高军事法院副院长贝当元帅的办公厅任参谋。1929~1931年分别在伊朗、伊拉克和埃及任特派员。1932年在国防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在此期间,他写了不少军事专著,一反以防守为主的传统理论,强调进攻的作用,得到了后来出任总理的雷诺的赏识,1937年就任上校团长。 二次大战爆发时,戴高乐任坦克旅旅长,1940年5月升为第四装甲师师长,在前线积极阻击纳粹德国对法国的突然袭击。同年6月5~17日任国防部副国务秘书,主张抵抗纳粹德国的进攻,拒绝在德法停战协定上签字。德军占领巴黎后,戴高乐出走英国。6月25日创建并领导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后改称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抗击希特勒德国的侵略。1943~1944年组织法兰西临时政府并任主席。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后三天回到巴黎。1944年8月至1946年1月任临时政府主席兼国防部长,1946年1月26日辞职。 1947年创建法兰西人民联盟。1954年该组织解散后,曾隐退乡间,撰写《战争回忆录》。1958年6月出任总理,提出加强总统权力和行政权力的新宪法,9月28日举行公民投票,新宪法以78.5%的票数被通过,10月4日生效。自此,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取代第四共和国。法国由议会制过渡到事实上的总统制。 1958年12月经普选当选第五共和国总统,1965年再次当选。1969年4月在关于对地区改革和参议院改革所举行的公民投票中失败,被迫辞职。戴高乐一贯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和防务政策,反对大国控制,奠定了第五共和国的基本对外政策方向。1962年,他果断地结束了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战争,1964年1月27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决定法国退出北约的军事一体化组织。著有《剑锋》、《未来的军队》、《法国和它的军队》、《战争回忆录》、《希望回忆录》等。·第二篇 军事风流·两面神亚历山大 在2300多年前的小亚细亚格尔蒂瓮城的神庙中,供奉着一辆古代米达斯王的战车,车轭上打着一个错综复杂的绳结,据说能解开他的人就能成为世界之王。一天,一位远道而来的青年跃跃欲试,结果在束手无策之际竟一剑将绳结砍开了,这个迫不及待想成为世界之王的青年,便是后来称雄天下的亚力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约于公元前356年生于希腊半岛北部的马其顿,他父亲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国王,名叫腓力二世。马其顿本是希腊北部一个贫瘠落后、默默无闻的城邦,到腓力二世时,这个城邦走向了强盛。 亚历山大从小兴趣广泛又聪明勇敢,12岁时曾驯服过别的骑手不能驾驭的烈马。13岁到16岁,他的父亲为他聘请了当时希腊“最博学的人”亚里斯多德做家庭教师,他向老师学习了哲学、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他最喜欢的书是《伊利亚特》,他一心想向阿喀琉斯学习,创下辉煌的伟绩。 公元前336年夏,腓力二世在女儿的婚礼上突然遇刺身亡,刚满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被腓力二世所征服的希腊各城邦国和色雷斯、伊利里亚等地的一些部落认为反叛的时间到了,于是纷纷乘机叛乱或宣布独立。年轻统帅亚历山大首先率军进至巴尔干半岛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亚诸部落,把色雷斯人击退至多瑙河滨。此时,过去曾与马其顿作对的底比斯人谣传亚历山大阵亡,乘机掀起了反马其顿的轩然大波。亚历山大知道,底比斯是希腊诸城邦中有名的大城邦,如不把这次暴乱平息下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决定杀一儆百,当机立断,火速挥师南下,以闪电般的速度出现在底比斯城下。底比斯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无不惊慌失措。底比斯城被攻陷,变成了一堆瓦砾,全部居民都被变卖为奴,只有过去和腓力二世或亚历山大友好或赞助过马其顿的少数人除外。 亚历山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底比斯的毁灭,确实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希腊诸城邦望风归顺,纷纷表示臣服。随后雅典也表示臣服,并恳求宽恕。没过多久,各邦国又统一在亚历山大的领导之下,承认亚历山大为最高统帅。于是,亚历山大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大展宏图,组织对东方的远征了。 亚历山大远征东方波斯的借口,是波斯人曾蹂躏过希腊圣地,又参与过对腓力二世的谋杀。据说,临出征前,亚历山大把自己所有的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全部分赠他人。当时有位将领迷惑不解,问道:“陛下,您把所有的东西分光,把什么留给自己呢?”“希望!”亚历山大干脆利落地答道,“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带来无穷的财富!”就这样,亚历山大怀着对无穷财富的渴望,离开故土,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征程。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东征之战。他用以远征波斯帝国的军队,由步兵3万名、骑兵5000名和战舰160艘组成。波斯帝国却拥有数十万大军,战舰400艘。而且,波斯帝国面积比马其顿王国约大50倍,更何况远东古老而富足的埃及、巴比伦、腓尼基等诸多国家均已被波斯征服,并入波斯版图。尽管力量悬殊,但亚历山大善于从本质上看问题。他深知,波斯帝国虽国土辽阔,军队庞大,威名犹在,但其势已衰,内部四分五裂,皇帝大流士是个意志薄弱、缺智乏谋的平庸昏君。而马其顿王国气势正盛,锐不可挡。亚历山大借助一举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之余威,利用己方高昂的士气,一鼓作气,突破敌防线,首战告捷,彻底摧毁了波斯人的士气和抵抗的决心,开辟了向亚洲扩张的道路。不少城邦不战而降,甚至把亚历山大视为将他们从波斯人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救星。 公元前333年夏,亚历山大又在伊萨斯城附近以其著名的“马其顿方阵”击败了不甘心初战失败的大流士三世。 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步兵4万和骑兵7000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军,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展开了与波斯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决定性战斗。大流士三世经过精心准备,拥有骑兵4万、步兵100万、刀轮战车200辆和来自印度的战象15头,与亚历山大军队相比,具有绝对优势。但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斗智用谋,再次奇迹般地战胜了这位波斯皇帝。特别有趣的是,当仅有不到5万军队的亚历山大命令他的士兵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安卧休息、养精蓄锐之时,手握百万大军的大流士三世却因害怕夜袭令士兵彻夜不眠。波斯士兵全副武装,胆战心惊地整整站了一夜,个个无精打采,毫无斗志。次日,即公元前331年10月1日清晨,亚历山大率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之军进入战场,熟练地运用其机动灵活的“马其顿方阵”,最终战胜了强劲的对手。亚历山大乘胜东进,占领了东方最大的城市,古代东方的文化中心巴比伦,并为自己加了一个称号——“巴比伦及世界四方之王”。此后,亚历山大又率兵从巴比伦出发,势如破竹地占领了波斯帝国的苏撤、波斯波利斯和矣克巴塔那等三座都城。大流士三世逃至北方,被手下一名总督杀死,弃尸于路旁。最终还是亚历山大在追赶途中发现了他的尸体,并将其送回波斯利斯,葬于波斯皇家陵墓。 后来,亚历山大在征服巴比伦的过程中,突然患恶性疟疾,从发病到生命结束仅10天时间。他匆匆离开了世界。由于死亡的突然降临,亚历山大未明确他的接班人,导致了争夺王权的激烈斗争。将领们纷纷拥兵自立为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王国从此分裂为若干个希腊化的国家。亚历山大庞大的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 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路。他在东方建立的几十座城市,都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著名的大海港。战略之父汉尼拔 公元前6世纪末,在非洲北部(现在的突尼斯)一带出现了一个富强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迦太基出了一名著名的军事统帅——汉尼拔。汉尼拔是世界古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谋略家。其高超的军事谋略水平,堪与恺撒、苏沃洛夫和拿破仑等人相媲美,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汉尼拔生于公元前247年,时值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期间。他的父亲哈米尔卡·巴卡为交战双方中迦太基的军事统帅。由于在战争中战败求和,哈米尔卡深感耻辱,并决心与罗马终身为敌。在他的率领下,迦太基人决心在伊比利斯半岛拓展势力,并利用这里作为进攻罗马的复仇之战的跳板。至公元228年他逝世时为止,他已经成功地征服了当地许多部落,并建立起一支忠于自己的六万八千人的部队。哈米尔卡的女婿美男子哈斯德鲁巴尔继承和拓展了他的事业。公元前221年哈斯德鲁巴尔遇刺身亡。在全军的推举下,年仅27岁的汉尼拔成为新的领袖。 汉尼拔生活简朴,与士兵同甘共苦;战时,他身先士卒,深受士兵的拥戴。有人曾这样描写他:“没有一种劳苦可以使他的身体疲乏或精神颓丧。酷暑也好,严寒也好,他一样受得了。无论在骑兵还是步兵里,他总是把其他人远远地抛在后面,第一个投入战斗,交战之后,最后一个退出战场。”他指挥作战,善于先谋后战,先以诱饵使敌上钩,再对敌实施出其不意的攻击。他尤其喜欢使用骑兵突然攻击敌人的翼侧和后方,使敌人措手不及,被动挨打,而自己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大量歼灭敌人。 汉尼拔上任后,就积极准备对罗马的战争。他不仅拟订了古代战争史上少有的周密而详尽的作战计划,还暗中派了许多秘密使者,去争取那些对罗马心怀不满的希腊城邦站在自己的一边。汉尼拔完成一系列对罗马人作战的准备之后,决定迫使罗马人首先向迦太基宣战。为达此目的,他首先进攻罗马的西班牙同盟者——富足的萨贡姆城。萨贡姆城遭到突然袭击后,急忙派使者前往罗马求援。罗马元老院向汉尼拔发出警告,汉尼拔反而责备罗马干涉萨贡姆内政。公元前218年,罗马向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正式开始。 公元前216年8月,汉尼拔在意大利东南沿海的坎尼地区,以步兵4万余人,骑兵约1万人与罗马执政官伊米里亚斯统帅的步兵约8万人、骑兵约7千人作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汉尼拔决定以智谋取胜,他的具体部署是:步兵位于中央,构成一个半月形阵势。在半月形的两翼,配置步兵的主力部队,以便从两翼夹击敌人。在半月形中间突出部,以一部兵力占领宽大正面,并有意把兵力较弱的中间突出部暴露给敌人,诱使敌军对正面中央实施突破。并令500名士兵,手持剑、矛和盾等武器,身藏匕首,准备必要时诈降,混入敌军内部,打乱其部署。在步兵半月形阵势的两侧,配置骑兵,保护步兵两翼的安全,防止罗马军队从两翼实施攻击。与此同时,准备利用自己的骑兵优势,主动出击,从两翼包抄敌人,断敌后路,从敌军背后实施攻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当时当地每天中午常有强尽东南风的特点,汉尼拔布阵时特意选择了一个面西背东的方向。这一选择的巨大作用直至战斗打起来以后才为人们所认识。 8月2日上午双方在坎尼激战。迦太基步兵对罗马步兵进行一定的抗击后,汉尼拔即令预先准备好的500名士兵向罗马方向逃跑,交出自己的剑和矛,假装投降。罗马军把这些投降兵置于阵后并未严加看管,仍集中兵力继续猛攻汉尼拔步兵阵地的中央突出部。在罗马军步兵的强攻下,位于半月形突出部的汉尼拔步兵逐渐后退,使半月形阵势由凸部向敌变成了凹部向敌,从而对罗马军形成了一个口袋形的阵势。汉尼拔见敌人已中圈套,便命令两翼的步兵主力同时夹击罗马军。罗马军遭此不意攻击,阵势顿时大乱。当战至中午时分,东南风大作,大大增加了迦太军杀伤效果。持续的狂风把风沙尘土刮向罗马军队,致使其不能准确使用手中武器,又难于躲避对方投射过来的矛、箭和石头,伤亡惨重。此时此刻,500名诈降的迦太基士兵从身上摸出暗藏的匕首,首先刺死当面的敌人,然后从死者身上拿过武器,在敌军内部横冲直撞,四处冲杀。与此同时,汉尼拔的骑兵也从敌军背后冲杀过来,罗马军深深陷进汉尼拔预设的口袋,内外受击。战至天黑,罗马军被歼6万余人,被俘约1万人,只有1万多人逃走。亲临前线指挥的罗马执政官伊米里亚斯阵亡,此外战死的还有80名元老院议员。全罗马17岁以上的男子有1/5在这场和汉尼拔的战争中丧生。而汉尼拔的军队伤亡仅8000人左右。 此后,在意大利,战争开始陷入一种惰性的状态。直到公元前203年年底,在意大利,没有一位罗马将军在和汉尼拔的战场较量中真正取胜过。而无数的战役只是为汉尼拔的桂冠上增添一道又一道光环。 公元前202年,罗马人终于有一位将军在坎尼战役后敢于在战场上和汉尼拔正面交锋了,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扎马战役中,罗马将军大西庇阿打败了汉尼拔,他也因为这一战而名载史册。扎马战役是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最后一仗。不久迦太基仅以身免的苛刻条件向罗马投降了。 汉尼拔虽然最终输掉了战争,却还是被大多数迦太基人捧为战争英雄,并选上了执政官的宝座。但是罗马人时刻都无法忘怀对这个可怕对手的恐惧。汉尼拔在迦太基的政敌们利用这种恐惧编造谣言。最终罗马人撕掉了宽宏大度的假面具,派遣使团要求迦太基交出汉尼拔到罗马受审。公元前195年,汉尼拔被迫逃出了祖国,流亡持续了13年。 为了汉尼拔,罗马人挥兵到处追杀。公元前183年,罗马人终于找到了汉尼拔,但是在他们下手捉他之前,汉尼拔服毒自尽了。汉尼拔临死时说:“既然罗马人连等待一位老者咽气也觉得度日如年,那么就让我来帮他们去除这块多年的心病吧。”战神恺撒 恺撒的名字,在世界许多地区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他一生所从事的重大活动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当时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的历史进程,而且给后世留下了不少难以磨灭的痕迹。他在公元前46年创制的儒略历,在欧洲一直使用到16世纪,一些东正教徒却至今还在沿用它。他的《高卢战记》和《内战记》流传至今,以其典雅清新的风格和翔实丰富的史料,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甚至后来的“沙皇”这一称呼,也是模仿“恺撒”的发音而产生的。 恺撒作为古罗马共和国的领袖和军事统帅,带兵打仗几十年,指挥过几十个战役,大都是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为西方许多著名军事统帅诸如拿破仑等所效法,对西方军事学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与幕僚共同著书立说,主要有《高卢战记》、《内站记》、《亚历山大战记》、《阿非利加战记》等。 凯撒出身于罗马的名门贵族,年轻时就渴求取得罗马的最高权力。为此他学习讲演和写作技巧,后来成为一位出色的演说家。他的努力使他成为当时知识最渊博的人物之一。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时就敢于控告罗马总督贪污腐化,为此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当时的罗马处于共和时代的后期,元老贵族和民主派之间斗争尖锐。享有公民权的只是罗马城内的奴隶主和自由民,而城区以外,意大利各地和海外行省的自由民却享受不到罗马的公民权,但却要担负着和罗马自由民一样的义务。恺撒接近平民,进行着反对元老贵族的活动,这样他在平民中的声望越来越高。公元前60年,他和罗马另外两个统帅庞培和克拉苏结成反对元老贵族的秘密同盟,这是罗马历史上有名的第一次“三头执政”。为了巩固这一同盟,恺撒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庞培,尽管她当时已与别人订过婚。第二年,恺撒当选为执政官。 公元前58年,恺撒出任高卢总督。他统率大军,经过3年的征战,到公元前56年底,基本上并吞了整个高卢。然而他在高卢的统治并不稳固,高卢地区接连爆发反罗马人的起义。公元前52年春,高卢全境爆发了一场反对罗马统治的大起义。起义军主力在高卢北部的阿利细亚城扎下了坚固的营寨。这是一座几乎攻不破的城堡,罗马人除了进行长期的包围之外,别无其他办法。恺撒把所有的部队都调到这里,20万高卢起义军也云集阿利细亚城下,双方一场恶战不可避免。战役开始之前,罗马人环绕阿利细亚城筑起一道坚固的壁垒。恺撒寄希望于这些复杂而坚固的工事能够阻止高卢人的进攻,用以补充自己兵力的不足。高卢起义军首先从内外两侧同时向罗马人坚固的工事发起了进攻。在盾牌的掩护下,一队接一队的高卢人像蚂蚁一样往上冲。在战斗中,罗马各军团由于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士气开始低落。尤其在罗马人的旗手被砍倒后,罗马人的阵脚开始显得有些混乱。 这时,一位年轻的罗马士兵惊惶失措,突然发现恺撒刚刚站立过的塔楼上已经空无一人,同时位于营寨右边的罗马骑兵放弃了阵地,以全速急驰而去。这位年轻人绝望了。突然,坚守在栅栏后面的罗马士兵发现高卢人的攻势猛然削弱了,刚才还在向罗马工事冲击的高卢人停止了冲锋,他们的队伍散开了,出现在罗马人视线中的竟是他们自己的骑兵。原来,恺撒指挥他的骑兵抄袭到高卢人的后方,给他们致命的一击,短短几个回合之后,高卢人便开始由进攻改为逃窜。尔后,高卢人全部投降。阿利细亚之战就这样出乎意料地结束了。恺撒以6万军队与高卢人将近25万人的大军相峙,竟以一支骑兵的偷袭扭转了战局,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恺撒、庞培、克拉苏的“三头同盟”是不可能持久的,他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克拉苏在战争中阵亡,使原来成鼎足之势的三人同盟变成了恺撒、庞培两雄并立的局面。这时,恺撒的女儿去世,这就意味着恺撒与庞培的联姻关系中断,两人之间为了权力的争斗已势所难免。于是奴隶主两派发生了内战。 公元前50年,以庞培为首的贵族派元老院因担心恺撒建立独裁政权,通过决议拒绝延长恺撒担任高卢总督的任期,令其遣散军队。恺撒拒不执行这一决定。当时,他的军队绝大多数分驻在北山高卢,身边仅有一个军团和一些辅助部队。为了把握战机,经过一番周密策划之后,恺撒于公元前49年1月,果断地率领一个军团,越过意大利和高卢诸行省之间的界河比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罗马进发。没有准备的庞培反对派,匆忙率领一批元老和两名执行官离开罗马,逃往希腊。同年11月,恺撒率领7个军团出其不意地在希腊登陆,次年春又增加了4个军团和1个骑兵队。6月,恺撒与庞培在希腊的法萨卢进行决战,恺撒彻底打败了庞培,庞培逃到埃及,被埃及国王派人杀死。公元前45年,恺撒实现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 公元前45年,元老院被迫加给恺撒“终身独裁官”的职位,拥有帝王一般的权力。他当时逐步削去那些昏庸老贵族把持的元老院权力,罗马商人、自由民和军人们也厌恶了只由上层奴隶主发言且议而不决的共和制,拥戴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恺撒,并公开以“国王”之名相称。 随着恺撒个人独裁和市民自治、财政和文化改革的深入,守旧集团、对改革失望者和宿敌残余结合起来,以保卫“共和”之名密谋采取恐怖袭击。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已察觉城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迹象,并听到暗杀传言,却根本不把许多人仇视的目光放在眼里,傲然昂首慢步走进元老院。当他走到大厅前的庞培雕像旁边时,几名身藏短剑的刺客一拥而上,冲在最前面的竟是他与一个情妇的私生子布鲁图斯。恺撒最后只惊叫了一声:“你也这样做?我的儿子……”被连捅了23刀后,56岁的恺撒横尸厅前,成为古代恐怖主义最有代表性的牺牲品之一。在西欧,“3·15”这一天千百年来常被人视为不祥的刺杀日。恺撒虽死,罗马国家体制变化的走向却不可扭转。17年后,他的养子屋大维建成了帝国,成为“元首”,带来了200年之久的基本和平,经济也达到了空前繁荣。英雄狂想曲拿破仑 在法国的历史上,有过荣誉和骄傲的城市是不胜枚举的。然而,像土伦这样一直引起人们兴趣的,却为数不多。这是因为,1793年的土伦战役,不仅对保卫法国的大革命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同拿破仑这一伟大历史人物有着特殊的联系。24岁便荣升准将的拿破仑,就是在土伦战役中初次崭露头角的。 1793年,对于拿破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那时,年轻的拿破仑虽已具有比较成熟的政治见解,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军事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作战经验,可是,在参加土伦战役以前,他并没有真正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他虽然列名于法国革命军的正规炮兵部队,但一直请假离队在自己的故乡科西嘉岛,带领一个国民自卫军营,想为家乡的独立自由干出一番宏伟事业。但是,革命并不那么容易。科西嘉岛同样是一个各种势力互相角逐的是非场所,各派力量斗争激烈。由于政见上的分歧和军事行动的失利,他最后弄得无法在科西嘉岛上安身,被迫带着全家离开故乡,飘泊到了法国本土。1793年6月13日,拿破仑踏上普罗旺斯海岸,来到土伦。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从此,便走上了参与法国革命的宽广道路。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创立者、统帅、皇帝,历史上称他为拿破仑一世。他戎马一生,先后指挥过60次战役,经常奇计迭出,以少胜多,以弱制强,多次战胜英国和欧洲封建国家组成的反法联盟。他的军事和政治谋略思想给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被后人称为“真正的军事艺术的巨匠”。 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生于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贵族家庭。恰好是这一年,本不属于法国的科西嘉岛,划归法国管辖,或许,这对拿破仑来说是某种预兆。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曾热衷于政治,参加过法国的政党。 15岁那年,拿破仑开始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进入了巴黎陆军学校学习。学习时间虽然只有两年,但对拿破仑来说,是思想发展、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受启蒙运动者的影响,他认真阅读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尤其是卢梭的作品,对他影响更大。从这些思想家的思想深处,他了解到人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一些独裁者严重阻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森严的等级制度,是制造人类极不平等的现实的祸根,而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荒淫,就是束缚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桎梏。所以,要彻底打败、清除封建统治,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和谐、幸福的人类新社会。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为拿破仑实现自己的理想提供了机会。终于,青年拿破仑有了独自率军作战的表现机会。 1793年,拿破仑24岁,血气方刚,斗志正旺。这一年,法国保王党人在英国人的大力支持下,试图消灭革命军。他们一举攻占了法国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重镇土伦。拿破仑奉命要迅速夺回土伦,击溃保王党。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土伦是南方大门,其防御工事非常坚固,而且,保王党准备以此为据点进一步扩大战果,所以严加防范。 “怎么办呢?这可是自己的表现机会,如果成功了,以后会有很好的前途;如果失败了,以后可能永无出头之日!所以,这次行动,只准成功,不许失败!”拿破仑很明白这件事情对他的意义,于是他尽了最大努力去准备。 经过认真、谨慎地调查、准备,拿破仑认为,要以强火力攻克土伦。于是,他加紧修建大炮、训练炮兵。几个月之后,一支炮兵部队在拿破仑的精心策划下开到了作战地点。经过激烈地交锋,敌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拿破仑取得了胜利,占领了土伦。不出拿破仑所料,这次胜利使法国军官们对拿破仑这个年轻的下级军官另眼相看,而且为了表彰拿破仑为革命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他被破格提升为将军,拿破仑非常高兴。 1797年底,大革命后的资产阶级法国已击败了欧洲大陆的几个封建君主国,第一次反法联盟瓦解,唯独英国仍顽固地继续对法作战。 为了打击英国在东方的努力,1798年7月拿破仑率领的法国远征军抵达埃及。埃及马木留克骑兵采取游击战法,英勇抗击法军。埃军尾随法军而进,时隐时现,左右周旋,伺机突袭,给法军造成很大威胁。 法军经过10天强行军抵达金字塔附近。拿破仑心中十分清楚,埃及人企图在茫茫荒漠中把法军拖得精疲力竭,然后再偷袭。怎么办?拿破仑决定将计就计,特意在金字塔下布设伏兵,然后吸引埃军主力,继而歼灭埃军。他把几百门火炮预先埋伏在东西两侧。故意让士兵散队游逛,麻痹埃军。他自己则骑上骏马,携几个随从在月光下绕金字塔转了好几圈,最后来到司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前。拿破仑顺手从腰间拔出一支火枪,大笑道:“司芬克斯先生,别那么傲慢和神气了,还是请你尝尝我这火药的味道吧!”随即朝石像脸上开一枪,枪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这时,一个侦察兵骑着快马赶到,气喘嘘嘘地向拿破仑报告:埃及骑兵已从南面冲杀过来了!拿破仑不仅毫不慌张而且镇定自若,得意洋洋:他的计谋就要实现了!待埃及骑兵靠近,能听到“嚓嚓”马蹄声的时候,拿破仑认为诱敌深入的预期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下令吹号,集合步兵。一场血染尼罗河的两军激战在金字塔下爆发了。结果埃及数千人马被打死,数千人被活捉,剩下的匆匆忙忙向南逃散。埃及的主力部队就这样在一场厮杀中被歼灭。 金字塔下大战后,法军浩浩荡荡开进开罗城,拿破仑则成了埃及的霸主。 1799年6月,拿破仑率法国远征军攻打叙利亚阿克尔要塞,尽管尽了最大努力,仍久攻不下。这时,正值鼠疫肆虐,法军好多官兵染上了疾病,而且其他伤病员也不少。于是,拿破仑决定从叙利亚撤军,休整后再战。他在命令中明确规定:除鼠疫患者不得不被迫留下以外,其他伤病员一律随军撤走,并把所有的骡马和车辆全部用来载运伤病员,全体高级将领都应徒步行军,不准有任何特殊。当时,管理马匹的军官认为总司令应当例外,竟去请示拿破仑需要留下哪一匹马。拿破仑勃然大怒,给那位请示的军官一记响亮的耳光,并且大声吼道:“全体步行!我第一个先走!难道你不知道命令吗?”拿破仑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打动了法军官兵,使法军在败退中顺利撤到埃及开罗。军事理论鼻祖克劳塞维茨 1831年11月16日,普鲁士王国的一位将军因患霍乱病离开了人世。可是他的名字却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后人淡忘,他就是享誉世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的作者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于1780年生于普鲁士一个税务官家庭。他从小酷爱军事,12岁参加普鲁士军队,13岁踏上与法国作战的战场,不久晋升为少尉。1801年,他被选入柏林陆军大学深造。在军校里,他刻苦攻读,勤于思考,获得了校长沙恩霍尔斯特将军的赏识。军校毕业后,他被推荐到奥古斯特亲王的部队担任副官。 当时,反法同盟各国的军队与拿破仑的军队正在征战。1806年,克劳塞维茨随亲王参加了著名的耶拿战役和奥尔施塔特战役,普军大败,他也在战败后被俘。翌年被释放回国后,他深感陈旧的军事制度无法适应近代战争,因而积极呼吁和参与了普鲁士军队的改革工作。1810年,克劳塞维茨被任命为柏林陆军大学的教官。在任教期间,他编写了《军事训练概论》等著作,并给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程。1812年,因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与准备发动侵俄战争的拿破仑结成同盟,克劳塞维茨愤而辞去了教职,奔赴俄国参加了反抗拿破仑的战争。拿破仑被打败后,他重又回到了普鲁士军队,开始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1818年出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晋升为将军,这年他38岁;在任12年,致力于军事理论和战争史研究,著书立说。 法国大革命、历次拿破仑战争和19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于克劳塞维茨世界观、军事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虽然对法国大革命持反对态度,但他同时也清楚地看出了这次革命在军事上引起的根本性变化,并对封建主义军事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抨击。 可是,克劳塞维茨的观点仍是资产阶级的中庸思想,在进步的观点中夹杂着反动思想、普鲁士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克劳塞维茨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他以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为指针,在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中首次对战争和军事学术等一系列现象的相互联系和发展作了分析。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所发生过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撰写了论述荷兰独立战争、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战争、路易十四战争、菲特烈二世战争、拿破仑战争、1812年卫国战争、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等许多军事历史著作。但其主要著作是《战争论》。 《战争论》的结论是:“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战争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这里以剑代表,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对于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论点,列宁曾给予极高评价。 然而,作为唯心主义者的克劳塞维茨,把他国家的政治视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而不懂得政治本身的发展动力就是阶级斗争。他认为战争只不过是对外政策的继续,而没有认识到战争同对内政策的联系,把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政治与阶级斗争割裂开来。由于他没有揭示出战争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本质,所以在他论述具体战争时,就无法阐明战争的侵略性或正义性。 克劳塞维茨认为“每个时代均应有其特定的战争”,军事学术的变化是由“新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引起的。克劳塞维茨在研究军事学术理论及其组成部分-战略学和战术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对军事学术中的“永恒的原则”,认为战争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同时,他又否定在军事发展上存在规律性,并且断言“战争是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领域,是一个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 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个在西方军事科学中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 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 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于主突方向; 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 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 克劳塞维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这也是他对军事理论的重大贡献。克劳塞维茨认为,主要精神力量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于克劳塞维茨没有弄清战争的社会本质和民众在战争进程中、战争结局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分地夸大了统帅的作用,因此他就无法认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海权论鼻祖马汉 1805年12月2日,在捷克斯洛伐克一个名叫奥斯特里茨的地方,爆发了一场有16万军队参加的战略性会战。经过这一仗,拿破仑彻底粉碎了俄奥联军的进攻,法兰西帝国依然巍然屹立着。 90年后,在美国罗德岛海军学院的讲台上,一个名叫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海军战略讲师正侃侃而谈: “拿破仑战争证明,大规模会战是决定陆上战争胜负的最有效手段。那么海战呢?同样需要这种倾其军力的会战,惟有如此,才能夺取制海权!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个‘海上的奥斯特里茨’!” 马汉的声音不高,但却震动了世界。“海上的奥斯特里茨”成为穿着不同国家军服的海军元帅、海军上将们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又过了21年,在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汉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不过,这壮观的会战不是发生在其理论的诞生地美国海域,而是在欧洲北海的一角,一个名声并不十分响亮的地点———日德兰。就是因为这场会战,使日德兰的名字永垂史册,也使马汉的理论开始广为人知。 起源于海洋文明的西方国家很早就重视海洋的意义,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几百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今天的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力量都是以海权为基础的。 阿尔弗雷德·马汉(1840—1914)是美国历史学家、海军军官。他发现,人类在海上的机动性超过了陆地。他在研究了英帝国长期称霸世界的历史后,于1890年出版了《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提出了“海洋中心”说。马汉认为,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夏威夷群岛和巴拿马地峡;海军威力=力量+位置,海军必须以“集中”为战略法则,同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海军必须积极出击,不能消极防御。马汉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在美国再版了30多次,并在全世界广泛流传。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是海权论的鼻祖。他的突出贡献尤其在于对海权这一概念的创建和廓清,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体现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对当时的世界和后世历史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马汉是一个顺应时代而起又推动了时代发展的伟人。 马汉的有关海权的理论著作有20多部。马汉认为,不可能再有哪一个国家能像过去那样独霸海洋,美国应与有共同血缘关系的英国合作,确立同一种族对海洋的支配。马汉明确表示,他的海权论是要为美国的外交和军事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并公开称“强权即公理”。马汉曾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顾问,他的理论成了美国海军发展和海上扩张的理论根据。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海军法案》,美国开始大规模发展海军。19世纪最后10年,美国的海军实力由世界第12位跃升为第3位,仅次于英、法两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海权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完全控制了太平洋,把太平洋当作自己的“内湖”。冷战结束后,美国在海外仍有700多个军事基地,4个作战舰队,13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各型舰艇468艘。 鉴于马汉对美国海军战略的重要影响,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说:马汉是“美国生活中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直至今天,强大的海权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础,马汉的海权思想仍然深深影响着美国和世界许多政治家和军事家。20世纪90年代末,西方大国用于海军建设的开支占国防开支的比例很大,美国为30%,英国、日本23%,法国14%,意大利13%,德国12%。海军如此被重视,归根结底,不得不归功于马汉海权论的开山之功。“军事天才”曼施泰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被认为是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惊惶失措,胆战心惊。他是那种能够将现代化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 曼施泰因出身军人世家,生父和养父都是德军少将。他本身也是总参谋部军官出身,在德军指挥参谋系统中受过完整的军事理论培养。在战前曾担任陆军总参谋部军需总监一职。1938年任“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翌年参加对波兰的入侵战。1939年10月任“A”集团军群参谋长,提出使用坦克部队经阿登地区进攻法国的作战计划,深得希特勒的赞赏并在执行中获得成功。此后历任第11集团军司令、列宁格勒地区德军总指挥、“顿河”集团军群司令。1943年2月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被解除职务。曼施泰因主张在作战中集中使用坦克摩托化部队,配合空军实施速战速决的闪击战。1949年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18年监禁。1953年获释。著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 曼施泰因具有极高的战略天赋,这使得他高于德军其他战场指挥官,而可以与龙德施泰特元帅、博克元帅这一级别的元老相比肩。事实上他在当时就被同僚认为是德军中的“战略天才”,这在将星云集的德国军界是极高的荣誉。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评论说他“对作战的可能性独具慧眼”。 最能体现他战略水平的是对法作战的“曼施泰因计划”。二战中,整个法国战役都是按照这个计划为蓝本执行的。“曼施泰因计划”简单明了,击中要害。它针对盟军的战略部属,出其不意地把主攻方向从北方的B集团军群转到A集团军群。因为这就要求主攻装甲部队穿越密林覆盖的阿登山地,而当时坦克部队从来没有尝试过在这种地形前进。而且突破之后主攻部队的南侧翼完全暴露,这里赌的就是法军主力已经在北方穷于应付,南方则被钉死在马其诺防线,没有实力攻击A集团军群暴露的南翼。这是典型的“有算计的冒险”。但是曼施泰因本人并没有作为A集团军群参谋长参与法国战役的指挥,他在开战前从A集团军群参谋长调任步兵第3军军长。后来的事实证明,曼施泰因赢了。 1941年底,从北方集团军群第56装甲军军长升任南方集团军群第11集团军司令的曼施泰因,率军突破比列科普地峡进入克里米亚半岛,将苏联“滨海集团军”10万人围困在要塞港口塞瓦斯托波尔。苏军兵力与德军不相上下,而且占据大纵深的山岭要塞工事死守。海上苏军黑海舰队掌握着制海权,可以对德军在半岛上任何薄弱部位进行两栖进攻。这样的战役态势类似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处境。曼施泰因的优势是有加强的要塞攻城炮和制空权。经过冬季的准备之后,正当曼施泰因即将发起总攻击,苏军突然在曼施泰因背后的刻赤半岛登陆,而且登陆的是外高加索方面军全军,兵力数倍于德军。这时候曼施泰因处于屯兵坚城之下腹背受敌的绝境。但他立即调兵面对刻赤半岛苏军,只冒险以少数兵力监视要塞,很快稳定局势。然后以一个漂亮的右路突破彻底歼灭兵力数倍于己的苏军,再回身突击塞瓦斯托波尔港。仅月余时间内用一个集团军,歼灭了苏军前后合围的一整个方面军又一个集团军,而且曼施泰因属下根本没有一个装甲师!整个克里米亚战役包括攻坚战、追击战、防御战、运动战各种作战样式,曼施泰因项项出众,从战役绝境中获得了一次奇迹般的胜利。他因此而获得陆军元帅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