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凡是请求别人提供某种帮助或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称作“借光”。“借光”这个词,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人多拥挤的时候,你会听到有人请别人让一让路时,说一声“借光”;当你要搭乘别人的车时,也会说一声“借光”;当别人抽烟向你借火时,也会说声“借光”。但是,你知道“借光”一词是怎么来的吗? “借光”这个词由来已久。《战国策?秦策》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一条支流两边住着很多人家。这些人家中的姑娘们为了图个快活总是在晚上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所以总是不想和她在一起。这位姑娘就对大家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把她留下来了。 后来,“借光”一词便成为人们之间寻求帮助的礼貌性用语。 “小时”的由来 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一天也不知要说多少遍。可是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 其实,“小时”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在中国古代,人们是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的。根据天文历法的演算,人们便把一昼夜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如果和今天的二十四小时相对照的话,那么半夜十一点到次日一点的时间就是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一个时辰其实相当于两个小时,而不是一个小时。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1) 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一个钟点就为“小时”。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混账”为何成了骂人的话?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朝廷大员在训斥下属办事不力时用“混账”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听到这个骂人的词。你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这要从秦始皇说起。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便大兴土木,修建漂亮的皇宫内院,皇宫内设三宫六院。这还不够,他还把被他消灭的国家中的后宫佳丽一起掳到了咸阳,让她们专供自己享受。可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一个皇帝怎么能忙活过来呢?但是,秦始皇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来避免后宫之人与他人亲热。 秦始皇生性多疑,生怕后宫的这些佳丽给他戴“绿帽子”(因为当时并没有什么严格的制度来约束皇亲国戚、勋臣猛将进入后宫之中)。于是他便想了个毒招儿:把那么多在深宫内院应酬御妾、贵妃的男儿们全都骟了(其实这就出现了太监)。另外,七十二妃的行宫及三宫六院,个个床头挂账本,秦始皇每到一个妃子的住处留宿交欢后,皇娘、御妾或是贵妃都要捧出账本跪求皇上在本子上挥笔记下某年某月某夜皇上在此宫留宿。 在接下来的日子中,这些皇娘、御妾、贵妃如果生了孩子就得拿账本去核对,如果主管官员发现自己推算时间和生孩子的日期不相应,就会向在旁边监察的秦始皇说一下,这时候秦始皇就会大骂一句:“混账!”然后就命御林军武士们将女人加上孩子立即斩首。当然,日期对照无误的妃子不但不会受到惩罚,反而会受到很高的奖赏。大家想想,那些黄花闺女被选入深宫,儿女之情难免,宫中宦官虽无交欢之能,可是那些皇亲国戚入宫自由,不免有越轨的行为。据说,因这种“混账”被杀的女人和孩子还不少呢! 从那以后,人们一旦发生口角就会破口大骂:“我决不会饶恕你这个混账东西!”以用来表示对对方的十分不满。 “小巫见大巫”有什么来历 “小巫见大巫”的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来比喻相比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这个词的来源与一则故事相关。 在裴松之《三国志注》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三国时,有两个同乡好友,一个名叫陈琳,在魏国做官;一个叫张纮,是东吴孙权的谋士。两人都很有才华,虽然各事其主,但相互仰慕,经常有书信来往,探讨作品。 有一次,张纮作了一篇赋。千里之外的陈琳见到了这篇赋后,赞赏不已。在一次请客宴宾时,特地拿出文章让在座的宾客传阅,欣赏,嘴里还不断地夸耀说:“这篇文章写得多么脱俗清新呀!你们知道吗,这是我的同乡张纮写的呀……”过了不久,张纮也看到了陈琳写的《武库赋》和《应机论》,不由得击掌叫好,并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陈琳。信上对陈琳文辞清新、见解独到的文章大加赞赏,并表示要好好地向他学习。 陈琳见信后感慨极了。他在复信时谦虚地说:“我生活在北方,消息闭塞,与天下的文人学士交往很少,没见过大世面。只是这里能写文章的人不多,因此我在这儿容易冒尖,得到了大家过分的称赞,并不是我的才学真有那么好。和你们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就好像小巫遇见大巫,没法施展巫术了。”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2) 发生争执为何又叫做“抬杠”? 北方人把两人就某事争辩叫做“抬杠”。直到今天,这个词在农村用得还是很普遍。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抬杠”一词起源于民间的一种风俗。汉族人民总是在正月十五闹元宵,但有些地方却通过举行一种叫“抬杠会”的花会来表示对元宵节的庆祝。“抬杠会”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很多人抬着一根木杆,大木杆的一头安一把椅子,椅上坐着一个穿红袍、戴纱帽的丑角官。这位丑官的职责就是随机应变回答逛花会的人的问题。即便观众提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丑官也要能应答自如。提问的和回答的有时还会互相争论、批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时间一长,人们就把这种互相争辩的对话形式,叫成“抬杠”了。 与这个词有关的故事其实不只上面的一个。另外一个也很有意思:古时候,有个人开了个“抬杠铺”。老板凭着自己的一口利牙,与人“抬杠”赌输赢,还真赚了不少钱。最后,他竟然把张果老和孔子两位老人家都给说得哑口无言。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张果老骑着毛驴经过此店铺,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拿出银子下赌注,与掌柜的比个高低。掌柜的问:“大仙,您整天骑着毛驴到处走,到底是往前走,还是往后走呢?”原来张果老平日总是倒骑在毛驴的身上,所以听到掌柜这样一问,竟瞠目结舌,答不上来,只好认输了。过了不多会儿孔夫子带了学生周游列国来到这里。看见这家能赌输赢的店铺,想到囊中羞涩,决定进去赢点银子做盘缠。掌柜的看见孔夫子来“抬杠”,就问:“‘四书’上有言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可是您说的话吗?”孔子说:“正是。”掌柜的又说:“那么您高堂健在,为什么您却四处周游,又没有一定的方向呢?这不是与您自己的信念相违背吗?”一句话把孔子问得无话可说,身上仅有的二两银子也输掉了。孔子垂头丧气地回到弟子身边。子路问清了缘由,抄起一把杀猪刀,来到抬杠铺,对掌柜的喊道:“我说你的头不过半斤重,如若不信割下来称称!”说着就跃上前去,准备动手。掌柜的一看大事不好,连忙赔着笑脸说:“我认输,我认输。”就这样子路把老师输掉的银子又赢了回来。 这个孔子“抬杠”的故事流传很广,“抬杠”一词理所当然也流传很广了。 什么是“名堂” 明堂是上古时候帝王会见诸侯、接见长者的地方。后世的帝王为了彰显自己的威风总是想造出一座明堂,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造出明堂的。 汉武帝在一次巡狩泰山的时候,发现了一处古代明堂的遗址,便想在这片遗址上造一座新明堂,以显示自己的威风。可是,文武百官从来没有见过明堂是什么,也就只好作罢。唐朝时,由于国势强大、经济繁荣,重建“明堂”的事又提了出来。武则天让大臣各自上书献策,谈谈明堂到底是什么样的。没过多久,有人写了《黄帝明堂经》三卷献给武则天,上绘有巍峨的正殿,四面清水环绕,中有响履木铺成的甬道通到岸上,非常繁华。武则天看后很高兴,准备照此动工。正直的大臣刘允沦怕修造明堂劳民伤财,对国家不利,就写了一篇《明堂赋》,讽喻武后,讥讽那人不知搞的什么“明堂经”,明堂经里也不知弄的什么“明堂”,纯属子虚乌有,胡说八道。武则天看了深为赞许,就没照着那所谓的“明堂经”去造“明堂”。不久,这事流传开来,人们将稀奇古怪、别出心裁的东西称作“搞什么名堂”。由于“明”和“名”的读音相同,而“名堂”又能表示“有名的明堂”这样的意思,所以“明堂”慢慢地写成了“名堂”。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3) 而搞名堂也就成了故弄玄虚的代名词。 人们为何用“汗青”来指代史册? 人们都知道文天祥写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其中“汗青”一词代指史册。可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原来,在造纸术未被发明之前,古人著述都是刻写在简牍或书写在绢帛上。简是竹简,牍是木牍,只是因原料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名字罢了。汉代刘向的《别录》说:“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杀”,有除水之义;“汗简”或“汗青”是名词;“汗”是使动用法,即“使简(青)出汗”的意思。为什么要经历这种程序呢?这是因为简牍在用竹木加工成条状平面物之后,需经烘烤去水分,方可用于书写,是为真正的简牍。简牍加工完成之后,还要把简牍串起来成册。“册”字的本义,就是编结好的简牍。《说文》:“册,符命(就是诸侯受封的文件档案)也,诸侯进受于王也。像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册中间横线是串简牍的皮条。唐代僧人成玄英《庄子序》说:“古者杀青为简,以韦编之。”韦即皮条。传说孔子晚年喜欢读《易经》,有“韦编三绝”之说,即编简的皮条由于摩擦而断了三次。 造纸术发明之前,史书是用简牍韦编成册的,必先经过杀青、汗青工序,故又以“汗青”代指史册。与此相关,古代的书籍与纸制书不同,它有体积大、重量大而内容少的特点。古称饱学之士为“学富五车”。这“五车”书其实就是针对简牍书册而言的。今人如能学富五车,简直是异想天开了。 “汗青”本是一个动宾短语,而用以代指史册,则成了一个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名词。另外,“汗青”与“杀青”还代指作品完成或最后校订,仍是动词用法。如朱熹《答严时亭书》:“当时若得时亭诸友在近相助,当亦汗青有期也。”此指著作完成。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既念欲俟全书卒业,始公诸世,恐更阅数年,杀青无日。”此指完成并校刻付印、出版发行。《现代汉语词典》收“杀青”一词,当代人多用来指著作完成。 由于文化专制、兵火灾难、自然损耗等原因,古代的简牍书籍大都湮没了。现偶尔可在博物馆见到断简残编,多是后来的出土文物,不过我们仍能从中得到一些重要信息。 “鼻祖”的称谓 人们平时总是喜欢把创始人称为“鼻祖”。那么,为什么要用“鼻祖”这个词呢?换句话来说,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人类有一种行为,在说“我”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其实“鼻”在甲骨文中就是自己的意思。“鼻”的本字原为“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样,“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云:“自,读若鼻。”“自”在古文中一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既然“自”字做了人称代词,那么要写“鼻子”的“鼻”时,又该用哪个字呢?于是又另造了一个形声字代替,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就出现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 “自”的本义是“鼻子”,还可以引申为介词“从”、“自”,再引申为动词“始”。《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所以,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师就称“鼻祖”。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4) 你知道什么是“捉刀”吗? 古时候,人们把替别人写文章的行为叫做捉刀。这个词出自南朝宋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容止》。 话说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声势十分强大,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纷纷派遣使者来表示友好。有一次,北匈奴派使者携带大批奇珍异宝来见曹操。曹操考虑到自己面容丑陋,仪表平常,不足以震慑远方使者,显示出威望。于是,他将声姿高昂、眉目舒朗的崔珪招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接见外国使团的时候,崔珪正中端坐,接受匈奴使者的朝拜;曹操却装扮成侍卫模样,手执钢刀,挺立于座榻旁边。 事后,曹操想知道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是怎样的?于是便派人去向匈奴使者打听对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俊美而且风采高雅,但榻边那个捉刀的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比,他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曹操听得探报,立刻派人把那个使者杀掉了。虽然后来有些人考证这件事并非事实,但是由于故事很有趣,所以一直流传下来。 以后,捉刀的意思渐渐转到写文章上来了。 为何买官的钱被称为“铜臭” 在《后汉书?崔烈传》中曾记录了这么一件事:司徒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在东汉时期,三公是辅佐国君、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崔烈花了五百金买了一个司徒的官职,相当于后世的丞相。不管是朝中的人还是市井中的百姓都对才疏学浅、靠花钱买官爵的崔烈议论纷纷。有一天,崔烈问他的儿子崔钓说:“我当上司徒,别人有什么议论?”崔钓说:“论者嫌其铜臭。” 古代的钱币大多是铜制,铜钱多而发臭,是人们讽刺崔烈花钱买官的行为。后来,人们看到那种只知钻钱眼的市侩习气便总是用“铜臭”一词来加以讽刺。 “师范”一词起于何时? “师范”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在全国各地存在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师范性学校。当然,大家也对“师范”的意思很是熟知。可是你知道它最早出现于何时吗? “师”的名称,其实在夏、商、周时就有了。甲骨文中便有“文师”的字样。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的相同之处便是都特别看重“师”的表率作用。 西汉末年,扬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待的文字记载。扬雄的这句话中明确强调了教师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 趣味链接:“模范”一词的来历 “模范”在古代是指铸造金属器物的工具。四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用“模”和“范”冶铸青铜器了。冶铸时除了原料外,最离不开的就是“模”和“范”。“模”就是实物的样品,“范”就是按“模”的样子做出的铸型。将冶炼出的金属溶液注入“范”内,冷却后就成为与“模”一样的金属器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模”和“范”又被人们引申为值得学习或仿效的榜样。 “座右铭”一词的由来你知道吗? 人们在自己灰心丧气的时候总是用座右铭来达到激励自己的目的。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据古书记载,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死了之后,怀念其功绩的齐国人为了纪念他,就给他造了一个庙堂。这个庙堂虽然不是很华丽,但是里面却摆设了好多祭器。其中,有一种装酒的器皿,名叫欹器。这种酒具的特别之处在于当这个器皿是空着的时候,它呈倾斜状;但是如果有液体倒进去,它就会直立起来。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5)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朝拜,看到了这个欹器,很是好奇。于是他便向庙里管香火的人打听有关这件器皿的知识。管香火的人告诉他名字之后,孔子便想起了有关齐桓公的故事。他指着欹器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一半,它就直立起来;装满了就又会倾斜。所以齐桓公还活着的时候,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绝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他又接着对学生们说:“其实,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啊!” 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以后,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文字的内容包括许多格言、警句。但“座右铭”这个词却一直沿用到今天。 “锦标”一词的来历 人们在体育新闻中经常会看到各类锦标赛的召开,那么“锦标”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根据有关学者考证,“锦标”一词,最早使用于唐代,是当时最盛大的体育比赛——竞渡的取胜标志。但是,竞渡这项体育赛事并非在唐朝才有,它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相传为湘江一带的人民为了纪念屈原而组织的有关纪念活动。在唐以前仅为划船活动,并无“夺标”规定。到了唐代,竞渡则成了一项独具特色而又极为隆重的竞赛活动,其目的即在于争夺第一名,比赛的功利性尽显无余。 在唐代,竞渡既然是为了夺取第一名,那么总得有一定的裁定方式。于是人们便在水面的终点插上一根缠绵挂彩,鲜艳夺目的长竿,这个“挂彩”的竹竿被当时的人们叫做“锦标”或者“彩标”。竞渡船只以首先夺取锦标者为胜,故这一竞赛又称为“夺标”。“标”于是便成了冠军的代名词。曾有人对其壮阔的场面做了翔实地描写:“一号令,雷鼓而飞,千挠动,万夫呼,闪电流于目管,羽翼生于时下。观者山立,阴助斗志。肺肠为之沸渭,草树为之幅悴。揭竿取胜,扬旌而旋。观其猛厉之气,腾陵之势,崇山可破也,青天可登也!” 宋代以后,夺标成为竞渡的法定规则,一直沿用到明清而不变。夺取“锦标”者(其实就是冠军),也因其胜利者的荣誉受到人们的普遍敬重。 你知道“下马威”的说法的来历吗?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故意给别人出难题就叫下马威。可是你知道吗?开始的时候,下马威并不是这个意思,它指的只是官吏初始到任时,借故严厉处分下属,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下马威这句俗语出自《汉书?叙传》,班固在为祖先作传记时,记叙了其伯祖父班伯到定襄担任太守时的场景。当时的定襄时局非常混乱,但是那些经常闹事的人看到刚到任的班伯时竟然都“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意思是说制造混乱的那些人非常担心班伯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所以有所收敛。文献中的“下车”,并非指从车上下来的动作,而是指官员刚到任。古人有用下马、下车表示官员到任的习惯,所以后来“下车作威”便被“下马威”代替。加上“下马威”读来顺口,意思简约明白,便广为流传。 随着词语意思的转变,下马威从“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逐渐演化为“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例如,清代李渔《蜃中楼?抗姻》就说:“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6) “露马脚”为何成事情暴露的代名词 明太祖朱元璋的元配夫人姓马,这位马夫人在历史上很有名。“露马脚”这个词就跟她有关。 在封建社会,妇女因受儒家思想的束缚从小便得裹脚缠足,但是马氏是个练武之人,所以就没有缠足,就长了一双大脚。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马夫人被封为皇后。 当了皇后的马氏,深居皇宫享受荣华富贵,但对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感到无可奈何。每当她与客人相见的时候,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怕别人看见说自己闲话,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一回,马皇后乘轿到金陵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轿子周围的老百姓早已把那双大脚看得一清二楚。 这件新鲜事传了开来,并把整个京城都轰动了,因为是马氏露出了大脚,所以“露马脚”一词便出现了,并一直流传到今天。今天的词义比之以前要有很大的外延:对不便公开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可称为“露马脚”。 “黄粱梦”是什么梦? “黄粱梦”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在这个词里面,“黄粱”作小米讲。“黄粱美梦”这则典故和八仙之中的吕洞宾有关。 在唐代有一位姓卢的青年人进京赶考经过邯郸,由于天黑便住宿在一家客店里。道人吕洞宾恰巧也住在这家客店里。卢生在吃饭的时候偶然碰到了吕洞宾,二人便像老朋友一样谈起话来。谈话之间,卢生便连连怨叹自己穷困的境况。吕洞宾于是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睡,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黄色的小米饭,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先睡一会儿。不想一躺下去立刻做起梦来。在梦里,他娶了清河崔府里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小姐,生活阔绰,十分体面。第二年,他又考中进士,之后又步步高升,一直做到节度使、御史大夫、宰相。后来他还被封为“燕国公”。他的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攀上了亲,而且也都做了大官。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梦一结束,他就醒来了。这时,他才发觉原来是一场梦,店主人煮的小米饭还没有熟。卢生想想几十年荣华富贵,竟是短暂的一梦,很觉惊异。吕洞宾笑道:“人生就是这样!要想真正享受荣华富贵,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创造。”于是,卢生受到这个梦的影响,便不再随便抱怨自己的苦楚了,而是以实际行动去慢慢践行自己的人生目标。 为何夸口说大话被称为“吹牛”呢? 人们经常称呼那些说大话的人为吹牛。那么为什么用“吹牛”来指代人们说大话呢?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呢? 经专家考证,“吹牛”这一俗语来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以前,这些地方紧挨着河流,所以当地的人们得靠着皮筏子过河。皮筏子有羊皮的,也有牛皮的,用的时候,就往里面吹气,扎好口后,才能作为渡河的工具。小筏子连在一起就成为大筏子;大筏子如果连在一起,数千斤的重物便可以通过河道。所谓吹牛,就是往皮筏子里吹气,看似简单,其实是需要技巧的。因为吹牛有一定的难度,于是人们便在讽刺那些说大话的人时,总是说:“有本事去河边吹吹牛看看。”久而久之,吹牛皮就成了说大话的代名词。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7) 吹牛皮这句俗语至少在宋朝便已成为人们的流行语,有故事为证: 宋朝有一个很爱吹牛的人,名叫杨璞。宋真宗求贤,人家就把他举荐了上去。可是他什么也不会,在皇帝面前挠破了头皮也没有作出诗来。本想生气的宋真宗可怜他年纪大,便让他第二天交一首诗。杨璞一晚上没睡着,辗转反侧,直到天亮时也没想出个什么好诗句。到了朝上,他便硬着头皮把从家里出来时老婆的临别赠言给献了上去:“更休落魄贪酒杯,亦莫猖狂乱咏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宋真宗看完他的诗后,感到好笑,问是谁写的。他交代说是出门时老婆的话。宋真宗说:“看在你老婆的份儿上,这次放过你这个吹牛大王,要不然真要了你的老头皮。” “花架子”的来源 “花架子”就是指那些花哨而不实用的武术动作,比喻外表好看但缺少实用价值的东西。你知道“花架子”这个词的来源吗? 传说,元代黄道婆的纺织技术名扬天下,在她的带动下,当地男女老少都会织布。当地有个姓李的穷秀才,自命清高,不管父母怎么说,他就是不去学习纺织技术。后来这位李秀才到浙江湖州当了一名私塾教师,勉强混口饭吃。其实,湖州也是个纺织之乡,村里人知道新来的李秀才是黄道婆家乡的人,就纷纷找他请教纺织新技术。这下可把李秀才难坏了,可是他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纺织技术,于是便欺骗大家说自己虽然不会纺织,但可以把织机图纸画出来。村民们便信以为真,高高兴兴地请来木工,照着图纸做了一架纺织机。可是,村里再灵巧的织妇也不会使用它织布,后来,黄道婆的新式织机传到这里,人们才知道李秀才画的织机中看不中用,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花架子”。 “五福临门”中五福所指什么? 我们经常会说“五福临门”。对于“五福”经查证,出于《书?洪范》。很多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五福临门”说法的来源,知道的人就更少了。 那么“五福临门”中的“五福”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都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第一福是“富贵”,钱财富足、地位尊贵;第二福是“好德”,宽厚宁静、生性仁善;第三福是“长寿”,福寿绵长、命不夭折;第四福是“康宁”,身体健康、心灵安宁;第五福是“善终”,善能久远、有始有终,身无疾病、寿终正寝。 这五福如果单从一个方面来说,人生并不是十分幸福的。只有五福合起来才能成就幸福美满的人生。比方说,有的人富贵而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富贵而短命;有的人虽然长寿而没有福气;有的人长命百岁而贫贱度日;有的人贫贱而善终,有的人富贵长命而最后却惨遭横祸……人生境遇多得不胜枚举。这些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五福临门才是十全十美的,其余的各种情况都是美中不足的,但是人生哪能都是美满幸福的呢?只有经历过磨炼才能充分享受到人生的美好,不是吗? “黄道吉日”中的“黄道”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二十八宿为日月舍”的认识。就是说,早在形成二十八宿体系的时候就已经有黄道的概念了。西汉的《甘石星经》已明确提到“黄道规”,黄道规就是天球上的黄道圈。但黄道最初只是古人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运行的轨道,用以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化,为此,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等十二等分,即为“十二次”。每次都以二十八宿中某些星宿作标志。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8) 黄道本来只是古人观察到的太阳运动的轨道,并没有吉凶祸福的含义。但古代中国人非常敬天,以天为乾、为君、为父,认为它“主御群灵,司万物生死”,具有无上的威力,所以称之为“司命”。因它掌管万物的滋长盛衰,所以又叫做“天符”,后来则改称“天府”。而太阳以其具体可察的形体,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并哺育大地万物,使之发育、长养、成熟,给人类的滋生繁衍提供源源不断的衣食之源。所以,太阳与天一样,同为中国远古先民所崇拜。太阳有形而天无形,不知何时,太阳运动的轨道竟变成了天上皇帝居九重之内出入所履之道,并美其名曰“天黄道”。后人解释说:天为万物之主,黄乃中央之色,道就是天皇巡行天官所经过的通道,所以叫做“天黄道”。而且在天皇履经这一通道时,逐年、逐月、逐日都有相应的神祇轮值。 而在黄道之中所代表的好的日子也被认为是“黄道吉日”,在这些日子中,人们做事会有好兆头的。 “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有道理吗? 有人说,人的命天注定;也有人说,人身体的某些部位特征其实就是自身命运的征兆。 以耳朵大小、厚薄断定一个人是福大还是孤苦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民间,人们经常说“耳大有福,耳小命薄”,甚至直言古代帝王大都耳大垂肩;人们在遇到好事的时候,总是会先摸摸耳朵下垂部分,厚者为有福必得,薄者为无福消受,曰:“摸摸耳朵垂儿有多厚。”在上述观念的指引下,人们便把耳朵分为了不同的等级:耳大且厚,并有红润颜色,为上耳;耳大而薄,“扇风耳”,有点福气也存不住,俗语有言“两耳兜风,恶过雷公”。 “眼斜心不正”、“三角眼毒孤,桃花眼主淫”等俗语就是以眼睛形状来断定人的命运。“长就的龙眼坐王位,长就的凤眼坐正宫,长就的狮眼做宰相,长就的虎眼是总兵”,这就是人们根据动物的眼睛形状以眼论命的具体表现。而“*东奔西跑,牛眼力大无穷;羊眼吃斋好善,狗眼伤人行凶;猴眼熟能生巧,猪眼蠢笨无能;鸡眼扒明早起,鼠眼专挖地洞”,这些动物的眼部特征被人们的想象发挥到了极致。由此类推,眼中的眼白和眸子也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否则怎么会有“白眼狼”、“眼有四白,五夫守宅”等种种说法呢? 上述俗语只是人们的穿凿附会之词,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这些俗语在民间有很大的市场,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如下:人们根据自己周边有成就的人的相貌特征来判定其他人;根据动物的习性或者心理畏惧程度或者其本身在动物界的身份来断定人的未来。 什么叫“触霉头” 触霉头是一句流行很广的俗语,又作“触楣头”。比喻碰到不顺心的事而倒运,意思很接近“倒霉”。那么触霉头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有人认为“触霉头”疑为“蹙眉头”的讹写。1922年版《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释:“蹙眉头。人有忧事,眉辄皱,蹙眉头者,所事不谐之状。不满意之名词也。”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上海话为了夸张表示倒霉之状况,又有了“霉头蹙到外国大马路”之说,遂被讹为“触霉头”,后人遂以讹传讹,成了今天流行的“触霉头”。 民间为什么会忌讳“七十三、八十四”呢?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19)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一说到人的寿限,常听到这么一种说法,即“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个去”。意思就是人一旦到了七十三、八十四岁,他就算活到寿终了。 于是,这两个岁数也就变成了不吉利的数字。因而有些老人一旦到了七十三或者八十四岁,有人问到也不实说,而是往前提或者往后挪一岁,如把七十三岁说成七十二或七十四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人们为什么要对这两个很平常的岁数感到恐惧呢?其实,说穿了这两个数字并不神秘,也不可怕。它们只不过是我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即孔子和孟子归天的虚龄罢了。孔子活到了七十三岁,孟子则活到了八十四岁。因为孔孟均被后世尊为“圣人”,故而,他们归天的年岁也被看成是不吉利的。 其实这只是人们的穿凿附会之词,如果情况真是这样的话,那些当今的百岁老人岂不是要比孔子和孟子还要“圣人”? “东道主” “东道主”在今天其实就是做东的意思,古意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其词出自烛之武劝说秦王不攻打郑国的话语中,流传至今。 春秋时期,晋文公利用秦穆公急于向东方扩张称霸的心理,借用秦的兵力,联合攻打郑国。秦晋两军把郑国首都围得水泄不通,指日可下。这时,郑国派烛之武去劝秦退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半夜从墙上悄悄地溜下去,见到秦穆公,对秦穆公说道:“今天,郑国肯定要亡国了,如果郑国灭亡后对你们秦国有好处,那也罢了。但郑国亡国对 秦国没有任何好处,只是扩大了晋国的势力。晋国越强,对秦国的威胁就越大。如果保存郑国做‘东道主’,则秦国的使节往来,郑国可以好好招待一番,何乐而不为呢?晋国贪得无厌,向东占据了郑国后,势必向西扩张,如果向西不侵占秦地,它从何处得到疆土呢?晋国之强是秦国之害,请您好好考虑吧!” 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这番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于是,便撤回了包围郑国的军队。后世则借这一典故,把招待客人叫做“做东”,招待客之主叫做“东道主”。 “三只手”为何成了小偷的代称? 人们习惯上称小偷为“三只手”,但是你知道这一说法的来历吗? 一般观点认为,“三只手”说法最早见于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著名喜剧《一坛黄金》。在该剧中,吝啬鬼尤克里奥丢失了一坛金子,他要求奴才们伸出手来,让他察查。但是仍没有查到小偷,最后鬼尤克里气急败坏,竟要奴才伸出莫须有的“第三只手”来给他看。从此,“三只手”便成了小偷或有偷窃行为者的一个代名词。 实际上,中国最早就存在“三只手”的说法了。传说北宋年间,在东京有一个赫赫有名的神偷。他偷盗技法特别独特,行窃从不用任何工具,只要他一挨你身,银子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了他的腰包。有一次,他为“同行”献艺,为了显示他技艺的高超,只见他双手高举,在众目睽睽之下,挨近一人的身,就将他兜里的银子掏了出来,好像身上还有一只手似的。在场的“同行”们惊叹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送他绰号“三只手”。“三只手”说法由此而来。 趣味链接:骂人为何用“狗腿子” 从前,有一个恶霸地主,他养了一个家奴,很坏。家奴又养了一条狗,也很坏。他们三个真是人仗狗势又狗仗人势,人们都很愤怒,背后叫他们恶主、恶奴、恶狗。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0) 这天,他们又去办坏事——偷爬人家小寡妇的墙头,不小心恶霸地主摔断了一条腿,疼得哇哇直叫。奴才一见更是心痛,就溜须说:“主子,截下我这条腿来给您老安上吧。”地主一听心里很是乐意,但还是说:“那你呢?”家奴回头瞅见了那条恶狗,心中立时有了主意,回说:“我不会安一条狗腿吗?”“那狗呢?”恶霸还记着恶狗对自己的功劳,还是疼爱地问。恶奴倒挺有办法,眼皮一眨就说道:“咱给它安上条泥腿。”恶霸地主觉得这法子虽欠妥,但为了自己,也难得奴才一片孝心,就同意了。这样,奴才将自己的一条腿截下给了主子,又截了条狗后腿安到自己身上,后用泥巴做了条后腿给狗安了上去。 从那往后,人们就管专爱吹拍主子的人叫“狗腿子”。后来人们发现,那些充当狗腿子的角色,走路总是一踮一踮的,那可不是故意的,据说是那条狗腿和他本身那条腿不匹配而引起的后遗症。 “跌份儿”是怎么来的? 我们知道描述丢人现眼、不体面、失身份的俗语有很多,“跌份儿”就是其中一个最为常见的。直到现在,有些人嘴里还会时不时冒出一句:“唉!这太跌份儿啦!”意思很明白,就是太丢人现眼了。 在这句俗语中,“份儿”其实就是某种规格、气派的标准尺度,“够份儿了”就意味着行、够资格;“跌份儿了”就意味着不行、不够资格。“跌份儿”这个词在北京很是流行。 但是“份儿”这个词的来历,你知道吗?其实这个词和旧时代的服务行业有着莫大的关联,其起源于戏剧界发工资的一套制度。在古代社会中的戏班子里面,每人每月所拿的工资没有固定数目,不像现在的发工资,每人每个月拿多少都是定好了的。在那个时代里,戏班子的员工是按照本单位的总利润来分发的,发放的具体办法就是将总收入分成一定份数,每个人都有规定的份数,如这一年中戏班子所挣的工资是一定数目,把这个数目分成100份,那么班主拿10份;唱主角拿10份;其他人也是拿自己规定的份数。这就是“份儿”,而且会涉及“份儿大”与“份儿小”的问题。 涉及一个行业的利润问题,就会有一些奖罚措施。比如说当某个人工作比较卖力,老板就要将他的“份儿”提高档次,这叫“拔份儿”,其实就是增加工资的意思;如果某人工作得不卖劲,老板肯定会将他的“份儿”降档次,就叫“跌份儿”,意思就是减少他的工资。既丢“面子”又丢“银子”的事,肯定是谁都不想沾边。 于是,“跌份儿”就成了丢面子的代名词。 “走后门” 现在,人们把不通过正当手段,求人或行贿赂办事的做法,叫做“走后门”。其实,走前门和走后门本没有正当与不正当的分别,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引申义的问题。 那么,“走后门”这词是怎么来的呢? 北宋的宋哲宗死后,宋徽宗继位。在宋徽宗继位的过程中,蔡京出了很大力气。所以,徽宗一上台便十分宠信蔡京,并任命他为相。蔡京办事尚可,但是为人太苛刻,眼底下不能容人。比如说与自己政见不和的人,蔡京便想方设法打压。蔡京当政一段时间之后便引起朝野上下诸多不满。满朝文武更是牢骚满腹,民间也有关于蔡京的一些丑闻,但是蔡京靠得是皇帝这棵大树,旁人是撼动不得的。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1) 告不倒归告不倒,人们还是通过各种渠道表现蔡京这个人的卖官鬻爵、收受贿赂种种劣行。有一天,宋徽宗大宴群臣,一个在京城很有名的戏班便在宴会中上演了一出讽刺喜剧。其剧情大致情况是这样的:一个大官坐在堂上审理各种案件。这时候来了一个和尚,他想离京出游。本来这事没有什么不好办的,盖个官印就行了。但是当大官见他的戒牒是元祐年间印发的,就当场不允许其出城。(原来,蔡京在元祐年间很受当时政敌的敌视,所以他对元祐年间的东西总是特别反感)。恰好这个时候来了报告事情的属官:“今天国库发下俸钱一千贯,都是元祐期间铸造的铜钱,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这个大官立即吩咐属下:“那就从后门搬进来吧!” 从此,“走后门”就成了戏谑之语,意思是私底下徇私舞弊,通融办理。 “敲竹杠”的俗语是怎么回事? “敲竹杠”就是凭着恶势力,或利用他人弱点,或以某种借口,勒索讹诈人家钱财的俗语。关于“敲竹杠”的由来,有一种说法。 清朝末年,南方沿海一带贩卖烟土使得很多人发了大财。清政府便对此类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整顿,情况有了好转,这就使得贩卖之人另辟他径寻求发财路。但是有一些人还是不死心,冒着被抓进监狱的危险继续从事着贩卖烟土的生意,因为这个生意利润实在是太大了。 清朝的关卡的检查变得很是严厉,但是并没有挡住一位狡猾的云南贩卖客商。他经常以卖土布、山药为名,夹运烟土,往返于内地与沿海之间。但是有趣的是他从来没有被关卡查获过。为什么清朝海关的关卡查不出赃物呢?这当然得归功于这位云南商人藏禁品的方法独特。他在毛竹刚生长时,剖开嫩竹,把准备好的烟土藏进去,等到毛竹长大后,便将毛竹做成竹杠、船篙等类似的东西。此种办法真是精明,竟然一点儿也没有露出痕迹。 但是事情总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有一次,关卡检察官正准备让这艘夹带烟土的船只放行,一个在关卡办事的绍兴师爷突然吸着长管旱烟走到船上,无意之中,他拿着烟袋锅子朝搁在船舱里的竹杠“口邦、口邦、口邦”地敲了几下,精明的云南客商听到声音,以为绍兴师爷看出了他的秘密,于是马上对师爷进行行贿。那位绍兴师爷其实并没有发现什么,但是他见钱眼开,也就没有进一步追问。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这位云南客商藏货的秘密被另外一个眼红的同伴告发了,才使得这件事情为世人所知。 “敲竹杠”一词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其意义也在人们的“活用”之中得到引申。 “眼中钉” 人们常用“眼中钉”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提起这个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相传在北宋真宗年间,当朝宰相是奸佞小人丁谓,此人不学无术,只知玩弄权术,贪赃枉法,整日与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他的行为引起了当朝老宰相寇准的注意,但是寇准并没有抓住丁谓的把柄,只好在暗中一直调查他。丁谓自己也知道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他发现。于是他就千方百计在皇上面前说寇准的坏话,最终还是把寇准排挤出了京城汴京。 丁谓的所作所为,不仅引起了当朝许多正直大臣的严厉抨击,就连民间的老百姓也十分痛恨这个赃官。人们所创的民谣中便有:“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民谣中的“丁”当然就是指丁谓。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2) 于是,用来形容仇人的“眼中丁”逐渐流传开来。后来,“丁”逐渐演变成“钉子”的“钉”。 “耳旁风”到底刮的是什么风? 耳旁风,又称耳边风,本义是从成语“秋风过耳”演变过来的。这个俗语是用来说明有些人对任何事情都持着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丝毫不往心里去。年长的人在批评晚辈、孩子时常说:“说过你多少次了,总是记不住,是不是把我的话当做耳旁风了啊?”它出自汉代赵晔的《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春秋时,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寿梦最宠爱小儿子季札,因为季札的才能最为出众、品德最为贤良。寿梦临终前便想要改变传位给长子的制度,把王位传给季札,但遭到了季札的坚决推辞。但是寿梦也对长子诸樊和其他诸子说了想把皇位让给季札的想法,由于季札不肯答应,于是寿梦便立下遗书规定王位由季札他们兄弟相继继承。寿梦死后,诸樊等诸位兄长坐过王位之后,便按照父王的遗训准备让季札继位。但季札还是坚决不从,他说:“父王离世前,我曾明确表态,不继承王位。做人只要行为正派,品格高尚,至于荣华富贵,不过就像秋风过耳,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但是老三余昧还是坚持让季札继承王位,以完成寿梦的遗愿。季札为了不继承王位而选择了隐居,直到余昧的儿子僚继位后,他才回到朝中,继续像以前那样忠心耿耿地协助吴王僚治理朝政。 从上面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天“耳旁风”语意发生了稍稍变化,但是变化并不是太大。 “两面派” “两面派”,一般指那些善于伪装、口是心非的人。那么,“两面派”这句俗语到底是怎样来的呢?其实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血泪史呢! 话说元朝末年,朝廷的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开始了逐鹿黄河的拉锯战,黄河沿线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因为两支军队打打杀杀、相互攻击,城池的易手是常事,不管是谁进城都得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标语表示欢迎。当时河南怀庆府的人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来应付敌对的两支军队: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这样,不管是哪边人来了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贴上欢迎标语。但是这个方法在最后惹出了大祸。 有一年,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老百姓赶紧把标语换成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字样,常遇春看到了这些标语很是高兴。正当他高兴的时候,街上刮起了一阵风,很多家的标语都被刮掉了,当地老百姓的聪明方法暴露了。常遇春气极之余,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了。 现在常说的“两面派”,其实就是从怀庆府“两面牌”演变而来。 为何称外强中干的人“纸老虎”? “纸老虎”一般被人用来指代那些外强中干的人,有人认为陈独秀最早使用了“纸老虎”一词,其实不然,陈独秀只是第一次将其用于书面上。 “纸老虎”一词源于民间。近人壮者著《扫迷帚》中壮抱对资生说:“自今以往,事事悉凭经验,一切纸糊的老虎,都尽被人戳破,不值一文。”且不说此书问世时间要早过陈文,即“纸糊的”的说法便可使我们忆及民间“古已之有”的“纸糊老虎”的工艺造型——元宵花灯中以及殡仪队列的纸佣中。人们正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纸糊老虎”具体事物的启发影响下,才创造性使用了“纸老虎”一词,才有了纸老虎的比喻意义。据此可以说“纸老虎”一词源于民众之中,而作为书面语言,它的确是最早见于陈独秀之文。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3) 在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曾经把国民党反动派比作纸老虎,达到了在气势上占优势的目的,同时给了广大群众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决心。 “有眼不识泰山”,指山东的泰山吗? “有眼不识泰山”,就是指长了眼睛,却没认出泰山。比喻眼力笨拙,见识浅陋,不识出众人才。关于这句俗语的来历有两个有趣的传说,而且都跟中国建筑业的祖师爷鲁班有关。 传说泰山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竹匠,曾经做过鲁班的徒弟。鲁班对徒弟要求极严,从不轻易放过他们的缺点。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鲁班十分珍视自己得来不易的声誉,为保持声誉,他便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有一年,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因为技艺长进不大,而被鲁班辞掉了。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在集市上见到一批制作精巧的竹制家具,便想结识这个制造竹器的高手。于是,鲁班便向当地人打听制作这些家具的人的名字,当听说他就是被自己赶下山的泰山时大吃一惊。于是,鲁班对于当初错辞泰山的事很是惭愧,并且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另一则传说则没有顾及鲁班的声誉,其梗概是这样的:鲁班婚后十年,一直在外做工,和他名叫泰山的儿子从没有见过面。泰山长大之后便去寻找父亲。一日,鲁班给一大庙堂上梁,围观者对其超人技艺赞叹不绝。突然一手拿雨伞,背着包袱的过路少年说道:“好是好,只是上得有点儿高。”鲁班循声看去,少年眉清目秀,气度不凡,心中暗暗吃惊,觉得这少年定会超过自己,不由一阵嫉妒,随手抄起一个木棍子掷去,正中少年头部,少年当即死去。不久,鲁班回家探亲,夫妻团聚,妻子问他有没有见到儿子泰山?不说不要紧,一提到这事,鲁班便想起了那个被自己砸死的孩子。于是他便把那少年的事说了一遍。两人核对相貌特征之后,鲁班才知那少年便是自己的儿子泰山,只能叹道:“唉!我有眼不识泰山!这眼瞎留着还有什么用呢!”说完,当即挖去左眼。从此鲁班用一只眼干活,再也不嫉妒保守。后来的木匠为纪念他,在检查木料曲直时总是闭起一只眼看,并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有眼不识泰山”还是一句流行语。这句话中的“泰山”也不是指名山泰山。 何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比喻自己可以胡作非为,却蛮横无理禁止别人的正当行为。其实就是只许己,不许人。 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他们的权威和尊严,发明了“避讳”的方法。所谓“避讳”,就是臣子对君上,子孙对父祖,人民对圣贤,均不许直呼、直书其名。凡与帝王、圣贤、父祖名字相同的人名、地名、官职、书名、初名等,都得以改字、改读、缺笔或空字方法回避。“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的来历就是和避讳有关。 宋代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有这么一个故事:“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事例:唐朝中期有个叫田登的太守,做官期间十分霸道、专制,手下的人和老百姓对他敢怒而不敢言。在古代流行避讳的情况下,他就不允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本来,避讳的情况一般只是针对皇家人员而言的,小小的一个太守竟然让下面的人避讳自己的名字,足以可见这个人的专制程度。在田登的规定之下,不少吏卒因为说到与“登”同音的字而遭到鞭打。反正是只要在田登的眼皮子底下,谁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4) 但是事情总是不断发生。这不,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依照以往的惯例,城中的老百姓都要在街上点花灯和焰火来表示庆贺。州衙门为了安全着想,于是便贴出告示,让人们防患于未然。但是写这个告示的人便犯难了,因为上面有个“灯”字。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最后,没有办法,他就把这个灯改为了火字。布告便成为了“今年老百姓在三天放火期间要注意安全”。告示贴出后,老百姓看了都惊吵喧闹起来,有的人便对田登的做法气愤万分,愤愤地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结果,就是这句“骂人”的话流传了下来。 “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 唐朝末年,由于统治者荒淫无道,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农民起义便成风起云涌之势。在这其中,黄巢率领的起义军势力最大。他们走潼关、入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 但是黄巢并没有在长安逗留太久,因为还有许多唐军没有被消灭!这一天,他率领兵将百余人到临潼县去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在半道中,他们被一座高大坟墓挡住去路。这座坟墓所埋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汉高祖刘邦之父。黄巢认为一个人都死了这么多年了,还占据着这么多良田,真是可惜了,还不如把它平了,让老百姓种上地吧!于是他便让随从借了一把铁锨,挖了起来。与此同时,他也亲自向农夫借了一把大锨把墓顶挖了个大坑。挖完之后,黄巢放声大笑,随即吟诗一首: 辗转中原逐惊鹿, 西进长安过齐都。 吾辈岂是山野人, 太岁头上敢动土。 从此,“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就流传下来,后来,人们用来比喻敢于触犯有权有势的人。 “哪壶不开提哪壶”是什么意思? “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句俗语一开始的意思是提凉壶,让人喝凉水,后来引申为说不该说的话;做傻事,做不该做的事。它是这样来的: 唐朝的时候,有父子俩在一个县城中开了家小小的茶馆。由于店主热情和气、诚恳实在,再加上这家茶馆总是开门早、收摊晚,而且茶馆的环境也是很优雅,所以其生意非常好,天天都是顾客盈门,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在这种情况下,这家茶馆就名声响亮,在县城中是个很好的休息去处。 这一年,这个县来了一个贪财好利的县太爷,他总是在外面大鱼大肉吃足了,便到小茶馆来喝茶。在喝茶期间,他一个人占一个桌子,总是骂骂咧咧的,还要求这家小店供应点儿花生米、豆腐干什么的就嘴儿。这下不要紧,人们畏惧县太爷的权势,便不敢来喝茶了。这个小店做的是小本生意,一杯茶本来就赚不到多少钱,县太爷这么一闹,生意便做不成了。但是怎么办啊?人家是官,老百姓惹不起。这家店主便因此病倒了。 老板的儿子便想出一个办法让这个县官知难而退。这个县官肯定是觉得这家的茶水好喝才来这里喝茶的,要是茶不好,那他就不会一直待在这里了。店主的儿子便在茶上面做起了文章。有一天,店主儿子见县太爷来了便司炉掌壶,之后便把茶水放到了县官的面前。县太爷按照平时的习惯便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喝了之后,他觉得味道有点儿不对劲,于是便问店主的儿子:“这水也没开,茶也没味儿。”小掌柜说:“老爷,茶,还是天天为您准备的上等龙井;水,还是扑腾扑腾泛沸花的开水,怎么能没味儿呢?”一连好几天,这个小店的茶水味道都没有变化,县太爷便不再来了。于是小茶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兴旺。老掌柜便问儿子:“县老爷为什么不来了?”儿子机灵地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原来,县太爷喝的是不开的茶水,怪不得和以前不一样了。 中国文化全知道 第二部分 名词杂谈(25) 从那时候起,这句话就跟这个故事一样,四下传开了,越传越远。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的意思就是接受了别人的好处,吃了别人的东西,办事时便会感觉理亏而给予照顾、有所偏私。句中的“短”字是由其本义缺点、短处引申出来的“理不直,气不壮”的意思。 春秋时期,鲁国的相国由公仪休担任。他这个人别的嗜好没有,就是特别喜欢吃鱼,于是那些想要巴结他的人便不断地送鱼给他。但是公仪休对于他们的馈赠一概不接受。他家里面的佣人便问他:“先生十分喜欢吃鱼,但是您为什么不接受别人的献礼?”公仪休义正词严地说:“正因为我喜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他们的馈赠。如果我接受了别人的鱼,在以后的办事过程之中一定要迁就别人,这样就会歪曲法律,执法犯法就有被罢黜的危险。如果我的宰相被罢免,即使再喜爱吃鱼,这些人也一定不会送鱼给我了;而我自己也没有能力去买鱼了。如果我不受鱼,就不会徇私枉法,这样就不会被免职,不免职,即使爱鱼的嗜好一辈子不变,也能长期靠自己的薪俸来买鱼吃。”这些话说得很实在也很在理。 这就是“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的出处。 “宰相肚里能撑船”是怎么来的? “宰相肚里能撑船”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这个成语的出现还和宋代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有很大关联呢! 相传,宋朝宰相王安石的婚姻一直不美满,丧偶、再娶、又离异。为此,他感慨良多,作七绝以抒发心底的惆怅: 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