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庸置疑,传媒是职业侃大山的代表,如果顾客中有传媒的记者,他就有可能在电视和广播中替你做免费宣传。如果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往往能一举获得为数众多的顾客。以上所说的不同职业,其信息发布力和影响力也明显不同。在构筑公司顾客战略的时候,只要有意识地去关注那些对周围有影响的人,你的信息就会像装上扩音器一样,街知巷闻,手握信息源的人所谓手握信息源的人,就是指那些虽非媒体(如电视、电台等),但也能面向大众发布信息的人。因为他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向许多人告知信息,所以他们也是有影响力的顾客。具体来说,他们可能是面向顾客发行定期免费刊物的公司,也可能是互联网上向许多读者发邮件的电子版杂志的执笔人。像他们这样定期向读者提供信息的人,会有很高的信任度,对周围有很强的影响力。由于不是正式媒体的缘故,传播的人数比较有限,不过他们的传播有很强的针对性,就反应强烈程度而言,普通意义上的媒体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举例来说,苏留茨合资公司每月向顾客发行一种叫"葡萄酒通信"的赠刊。有一次,它刚刚在赠刊中介绍了一家有生意往来的餐厅,第二天就有大批顾客杀到那家餐厅,餐厅老板乐得半天合不拢嘴。当然了,专题俱乐部、小圈子聚会等等中的消息灵通人士也拥有不凡的影响力。你如果对他们进行"创造",使之成为本地名人后,公司也将可能成为他们的话题焦点,双方就能建立起双赢的关系。学校教育中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在学校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教师对好学生好而对"差生"不好。例如,温妮学习好,聪明伶俐,班主任和老师都很喜欢她,上课总让她发言,有了缺点毛病老师也不予以批评指出,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班里的荣誉她占了不少。而对调皮捣蛋学习又差的皮特,老师则另眼看待,上课很少让他发言,对他的缺点毛病给以严厉批评,好事他沾不着边。这种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态度和作法,就是教育工作中的马太效应。2.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和教师有挑选学生的主动权。由于学校教学质量好而使学校成为重点,由于教师的教学质量高而使他的班级成为重点班,所以比较好的学苗都会集中在这里。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又为学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这种现象是教育招生制度上的马太效应。3.学校管理水平高,办学质量好,就有条件招聘到好的教师,师资队伍会越来越好;相反,不好的学校很难招到好的老师,即使现在有好老师,也会逐渐另谋高就,因此,学校会越办越糟。这种现象是教师队伍建设上的马太效应。4.自信心强的学生,什么事情都敢于尝试;而自信心差的正相反。结果,自信的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与同学交往游刃有余,不断地获得新的成功;自信心差的学生,话也不敢说,做事谨小慎微,最终变得更加自卑、更加失败。5.自强不息的学生处境会越来越好,自甘堕落的学生处境会越来越差。这种现象是个体主观能动性和人生哲理上的马太效应。6.学习好的学生会考上好的高中,进而考上好的大学,学习差的学生上不了好高中,更谈不上好的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将来的毕业求职就受到影响,活动的空间也会受到限制。就像晚点的火车要不断地给快车和正点的火车让路一样,一步不赶点,步步不赶点。这是人事制度上的马太效应。同样是接受教育,一个农村孩子与一个城市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在质量上是有差别的。在一般学校的学生跟一个重点学校的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也有很大差距。这种受教育权在质的方面的不平等,势必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发展,乃至一生的前途,其实质是人的发展权的不平等。而造成这种不平等的原因,则与过去我们对各个学校投入的不平衡有着直接的关系。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投入者和责任者,有责任、有义务为公民在量和质两方面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质量相同的义务教育是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它必须使义务教育的学校均衡发展,不能厚此薄彼,人为地加大学校间的差距。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义务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多则给予的愈多,少则得到的更少。那些过去就一向受青睐的学校具备先天优势,市场机制也会帮助它们,因而它们能够左右逢源。择校费及各种捐赠使其财源茂盛,学生趋之若鹜,使其享尽生源上的优势。一般学校难以与其形成竞争,学校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更大了。乃至一些贫困地区的教师和学生流失严重,已到了濒临消亡的程度。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若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对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加以扶持,则其在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公民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就难以落实。观察近些年教育的状况,一些官员们重视的仍然是窗口学校、重点学校,其政策措施和办法仍然在向这些学校倾斜。"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由此导致马太效应愈演愈烈。自傲和自卑的对立教育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他,回到家中也倍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风言风语:"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我想积极,还找不到机会呢!""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势必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学生间的关系不和谐,老师喜欢的学生,同学却不喜欢,在班里受到冷落;师生间的感情也很冷漠,甚至带有某种敌意,学生总把教师的话往坏处想。这种不融洽的师生关系影响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影响了受教育者的进步和提高。之所以出现这类问题,往往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有关。如教师有意无意地对学生的偏爱,对后进学生的忽视,对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谈话热情,都会影响到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因此,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说:"学校是个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地方。"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还表现在有问题的学生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而好学生则倍受关注,有更多的机会做事情、受表扬等等。马太效应是有其心理危害的,它会在教育中形成自傲和自卑的对立。对好学生过分偏爱的教师,其所带的班级往往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一部分人自负自傲,孤芳自赏,而另一部分人缺乏自信,自暴自弃。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多数学生成了受冷落的"被弃者"。毫无疑问,我们应该防止这一教育的负作用,用反马太效应的方法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处理这类问题,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就是解除学生的感情"冰块"。教师可以运用反马太效应的方法,解决情绪消极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教育中反马太效应的关键在于使教师克服定势心理,对学生树立发展的观念。每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和起点各不相同,教师要相信磊个阜涫的堂反马太效应是相对马太效应而提出的,反马太效应要求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对好的学生过于"偏心眼",相反,要更多地照顾后进学生,给他们以帮助和温暖。在教育管理上,要追求"大面积丰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怀。手心手背都是肉对师生间感情冷漠甚至敌对的学生,可以用委托责任的办法进行感化。柯里纳曾经成功地运用过这种方法。他面对心存敌意而不信任教师的学生杰森,两次让他只身一人带着武器去取教育学院所需的2500美元。这种包含着百分之百信任的委托,使杰森大受震动,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从此他不仅改变了对教师的态度,也改掉了自己的恶习。如果教师恰当地交给学生一些事情,使其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关心,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的。此外,利用师生交往中的多重传导关系进行巧妙安排,有意让有问题的学生听到教师的间接评价,也可以改变学生对教师的态度。通常,师生间的交往关系具有多重性,有直接的传导关系,也有间接的传导关系,后者往往又有再传导的可能。这种师生问的间接传话更易让人相信,更能温暖人心。教师如果正确地运用这种传导关系,把对某个学生的肯定性评价间接地传到被评价者耳中,将很利于缓和师生间已造成的紧张和敌视心理。当然,中间传导也有消极的一面,容易发生添加枝叶、传话走样的问题,对此教师要予以注意,尽力避免。总之,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照顾每个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自尊心,给每个学生以关爱,要树:菠"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教育观念,摆脱马太效应的误区,以反马太效应的正确教育观,解决学生的交往冷漠的心理。影响学业的重要原因优秀的教育表现,出于若于真正重要的原因;杰出的教育成果,来自于若干取向或方法。如果我们能找出这些原因和方法,增加它们出现的频率,我们的教育将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一些教育学家曾经做过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以下是研究的成果。布鲁金中心针对500所美国中学进行调查,试图了解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结果发现,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本身的性格与态度,而这两者主要是由家庭背景决定的。学校的目标,是让所有学生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要想达到这种目的,就应该确保所有的家庭都参与到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并拥有一定的资产。就短期目标而言,学校必须从现在的教材着手,不再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份研究还发现,除了学生的性格和态度之外,第二重要的因素是学校本身。有些学校明显比其他学校优秀,一般人会猜测,原因可能是学校的经费、教师的薪水、平均花在每个学生身上的经费、班级大小、学生从学校毕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等等。实际上,这些影响都不大,真正重要的因素是父母对孩子的掌握、学校的教育目标明确、领导能力、学校自主、老师拥有教学自由与获得学生敬重。但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对这些因素进行扩展,加以鼓励。其实,如果我们让老师和父母多拥有一点管理学校的权力,既可以减少花在教育上的公共经费,教育的结果也可以大大改善。此外,是否取得优秀的教育表现还涉及到教育方法的问题。《学习的革命》一书对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被证明十分有效的方法:在新西兰的法莱克斯梅,表现落后于同龄学生5年的11岁学生,在以录音带当作辅助的阅读教材后,10周就赶上了同龄孩子。一项美国军队的试验显示,使用了附有解释学习技巧的书后,士兵学习德文的速度比预期快6.6倍,也就是在三分之一的时间即超过预期的两倍进度。在英国瑞迪(Redditch)的布利德雷·穆尔高中,用加速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外语。本来用正常方法时,只有11%的学生得80分以上;运用新的方法后,有65%的学生可达80分以上。以正常方法只有3%得到90分;新方法使38%的学生得90分以上--比过去增加10倍。《学习的革命》一书的重点是:把最有用的办法,用在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总是会有一些少数的方法、应用者、原因和方式,能产生惊人的结果。找出这些,然后让它们加大。如此一来,不仅仅只是改善现状,而且会进步倍增。要想彻底解决教育问题,就应该采取最有用的方法。这里所指最有用的方法不仅是指验证后确实有效的方法,也包括建立正确的教育结构。学校自己掌握自己的发展,同时也要使父母和老师有机会尝试自己的想法。我们不需要天才"认为像美国那样弱肉强食的社会不好的请举手。"咝--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郊的一所基础学校(相当于小学到初中),面对来访外国人的提问,六年级某班的约三十名学生齐刷刷地举起了手,令提问者吃了一惊。"为什么不好呢?""因为只有少数强者胜利的社会不是民主的社会。"一名男生回答说。与"天才"一词有着剪不断的联系的诺贝尔奖诞生地瑞典,其学校教育的理念却是--与其培养一个天才,不如没有一个人掉队,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素质。谙熟学校教育的哥德堡大学教授本格特·埃德斯托下保护人类社会,这就是教育的重要课题。"米凯尔·廖夫格兰执教的成人学校在南部一个小村,由政府和地方工会主办,150名学生的年龄从25岁到54岁参差不齐,其中一半是失业者。据该校的教师介绍,班级里没有学生是为了念大学而来学习的。54岁的沃尔夫·特雷松原来在机场工作了13年,最近失了业,今后他打算在村里当一名业余生活辅导员。35岁的安·哈格曼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曾做过动物饲养员,因为膝盖得了风湿病而失业,现在她想研究环境问题,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像这样的成人再教育当然需要花费较大的社会资源,但是,整个社会对此都没有异议,政府甚至还计划增加成人学校的入学人数。,本格特·埃德斯托姆教授说:"只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能幸福,就算多纳一些税,人们也会认为是'社会的润滑剂'而乐意支付的。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舆论风气。"瑞典国民的税金负担率高达56%,加上社会保险的负担,达到75%。尽管这样,人们依然支持国家实行的福利政策,反对美国那样的弱肉强食型社会,他们觉得极少数人腰缠亿万财富,而大多数人处于失败者位置,是社会最大的悲剧。这种认识反映到教育上,便是"我们不需要天才"。瑞典不会将社会资源集中在培养少数精英上,只要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道德心、责任心和团结共进的精神,就是成功的教育。不像有的社会,天才是不少,可惜这些精英大多道德心和责任心不健全,能说是成功者吗?人不能没有对他人的爱。而在有些国家,失业或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被视为智力低下或不愿努力的人,对他们寄予同情会产生"道德风险"--结果是,人们只知道竞争,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导致社会不安定,毫无幸福可言。瑞典人的理念却是:献身于他人的成功,自己才会成功。这种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原则根深蒂固,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了竞争型社会,而选择与他人携手共进。这不能不说是瑞典教育的成功之处。科学界的"精英"垄断科尔兄弟曾对科学界(其实是美国物理学界)的社会分层问题作了详细的研究,并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一、科学界是由一小群有才智的精英统治着的,所有主要的承认形式--如奖励、有声望的职位和知名度等,都被一小部分科学家垄断;二、大部分科学家的_7--作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很小。明显地,这一小群有才智的精英就是学术权威,他们是社会分层的结果,是马太效应的产物。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默顿只用一句话就概括出了这种科学界的马太效应:"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会一顶接一顶地飘来。这时,成名者如果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理智的态度,往往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头。而无名者无人问津,得不到鼓励,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打击,最终变得庸碌无为。但马太效应在科学界并非毫无益处,一方面,它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另一方面,它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能促使无名者不断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太效应对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突破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诺贝尔奖只给名人在诺贝尔奖的评选当中,马太效应的表现也十分明显。有人说,诺贝尔奖只会颁发给名人,是名人抬高了诺贝尔奖的社会声誉,而不是相反。确实,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许多科学家、文学家都已是著名人士,他们的成就早已得到举世公认。在自然科学领域,许多诺贝尔奖得主,在获奖之前就已名闻天下,因此授予他们诺贝尔奖是人心所向、预料之中的事。由于主导着科学领域的方向或潮流,他们的论文也早已被广泛引用,因此不授予他们诺贝尔奖几乎成了不合时宜的事情。如1967年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中,引用频率最高的4位科学家,在5年之内,都相继获得了诺贝尔奖:16 盖尔曼1969年获物理学奖,巴顿1969年获化学奖,冯尤勒1970年获医学奖,赫兹伯格1971年获化学奖。盖尔曼1961年发表的关于基本粒子分类的论文,当年就被引用了150次,可见当年他就已经誉满世界物理界。1967年物理学奖得主贝斯,在1926年至1935年发表的论文,直到1965年每年被引用次数始终保持在28次以上。广泛引用是科学界承认的一个重要标志,持久引用则是其生命力强盛的标志。还有研究表明,在1961至1971年的10年时间,诺贝尔奖获得者论文被引用的频率平均达到了222次,是《科学引文索引》中标准作者平均引用频率的40多倍,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论文引用频率的2倍。在1965年至1969年问,诺贝尔奖获得者们早在20多岁时发表的论文,在相隔30多年后仍然被大量引用,平均每年引用的次数不低于8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文,每年被引用的次数才0.5次,仅为前者的十六分之一。如此广泛的引用,使它们的作者早已成为科学界的明星,成了学科的奠基人。如果在大!荨工作,诺贝尔奖获得者更容易晋升为教授。统计结果表明,37岁似乎是一条分界线,诺贝:尔奖得主多在这个年岁之前成为教授,非诺贝尔奖得主多在这个年龄之后才得到晋升,所以诺贝尔奖得主往往比其他人早5年成为教授。具体到每位获奖者,差别更具有戏剧性,有的不到30岁就晋升为教授,如1927年、1939年、1952年、1963年物理学奖得主康普顿、劳伦斯、布劳克、维格纳,1933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摩尔根等等。特别是康普顿,在致力于康普顿效应研究前3年,即28岁时,他就被华盛顿大学任命为教授、物理学专业负责人。这么年轻就成为教授,声威大震,他当然也成了校园里的明星。英国科学家迪拉克,26岁确立正电子的数学理论,28岁成为皇家学会会员,31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对当代遗传学之父摩尔根来说,诺贝尔奖几乎是最后的奖赏。在1933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他已经是国际名流,1900年任美国遗传学会、美国形态学会会长,1909年任美国博物学会会长,1910年至1912年任美国实验动物学会会长,1927年至1931年任美国科学院院长,1930年任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长,1932年任国际遗传学大会主席。许多得主都同摩尔根一样,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已经赢得了一打荣誉称号。所以,每当诺贝尔奖委员会公布获奖名单时,人们往往认为,这些家喻户晓的著名人物又获得了一项奖励。马太效应与学术腐败在学术领域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只要某一"教授"因某一成果而"著名",比如曾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有影响的文章,只要他处在有利的学术地位上,那么,这种学术声望就可以通过马太效应的作用不断扩大。由于掌握着学术权力,在各种评奖中,只要有他在,根据面子法则,众评委特别是他的学生评委或要给他面子,或要与他交换面子,他总会在评奖中拿到高名次。依靠学术评奖来合法地剥夺无名学者的名声,这样的"著名教授"必然越来越"著名"。久而久之,这样的"著名学者"将越来越远离学术,越来越重视学术权力。没有学术著作却要占有学术权力,他们只能营造虚名、制造泡沫学术。这样一来,泡沫学术会越来越多,学术腐败将愈演愈烈。学术界历来是马太效应得以充分显示的领地。没有成名之前,是你的学术成果也不被承认属于你;成名之后,不是你的成果也会被列在你的名下,真可谓"十年寒窗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因此,对于学术腐败来说,仅靠少数学者的义愤、呼吁和实名批评是无济于事的,它或许能纠正一两次评奖的弊端,却无法扼制学术腐败的根源,因为上述机制已经造就出不少这类没有学术的"著名学者"、"著名教授"了。由于这类文章不通、逻辑混乱,连高中作文都不如的"著名教授"层出不穷,他们唯有靠这种机制才能维持和延续其学术生命。今天,要让他们凭良知退出学术舞台,让出学术霸权,那根本是不可能的。而因噎废食,取消学术评奖,则不仅无法清除学术腐败,还将挫伤政府支持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当然,这种马太效应对于建立优胜劣汰的筛选机制不无裨益。但是,切不可人为地使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如果这样,恐怕就不是优胜劣汰了,而是不分优劣,完全按既定的名分分配利益罢了。